TWI627765B - 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 - Google Patents
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27765B TWI627765B TW106107832A TW106107832A TWI627765B TW I627765 B TWI627765 B TW I627765B TW 106107832 A TW106107832 A TW 106107832A TW 106107832 A TW106107832 A TW 106107832A TW I627765 B TWI627765 B TW I62776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transfer
- moving
- clamp
- hold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9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DQXBYHZEEUGOBF-UHFFFAOYSA-N but-3-enoic acid;ethene Chemical compound C=C.OC(=O)CC=C DQXBYHZEEUGOB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38 ethylene vinyl acet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200 poly(ethylene-vinyl acet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Substances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41 toughened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016—Circuit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character for the devices
- H01L31/02019—Circuit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character for the device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31/02021—Circuit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character for the device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solar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5—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一個實施例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包括:導線供給裝置,其以設定長度切斷導線;單元移送裝置,其放置導線和單元,並沿移送方向移送導線和單元;導線轉移裝置,其從導線供給裝置接收導線,並向單元移送裝置傳送導線。導線轉移裝置包括對導線進行夾持的轉移夾持件部。轉移夾持件部包括:第一轉移夾持件,其形成有第一導線接觸部;第二轉移夾持件,其形成有與第一導線接觸部相對設置的第二導線接觸部。轉移夾持件部使得第一轉移夾持件和第二轉移夾持件移動,從而夾持所述導線。根據本發明的裝置能實現導線的傳送及移動的精密化,並能夠縮短固定作業的步驟時間。
Description
發明涉及固定(tabbing,搭接)裝置中的導線處理裝置。
目前,人類主要從石油、煤炭、核能、天然氣等獲得大部分的能量,這種化石及核能能源被預測將在不遠的將來枯竭。因此,世界各國正在加緊開發可再生能源,其中太陽能發電因為能夠在任何陽光照射的地方獲得電,並且不同於其他發電方式,其完全無公害,因此更加受到關注。
為了進行太陽能發電,需要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的半導體元件,其被稱為太陽能電池。通常,僅藉由單位太陽能電池只能產生約0.5V的最大電壓,因此,需要將單位太陽能電池以串聯形式連接來進行使用。像這樣將單位太陽能電池連接而進行模組化的模組被稱作太陽能電池模組。
太陽能電池模組的製造過程大致可分為單元測試(cell test)步驟、固定(tabbing,搭接)步驟、鋪疊成型(lay-up)步驟、層壓(lamination)步驟、以及模組測試步驟。
第一,在單元測試步驟中,對具有各種電氣特性的單元進行測試後,進行區分,從而將具有相似電氣特性的單元進行分類,第二,在固定步驟中,利用導電帶(ribbon)以串聯的形式連接多個單元。第三,在鋪疊成型步驟中,將成串連接的單元排列為期望的形狀後,層疊低鐵鋼化玻璃、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後板(back sheet)等。第四,在層壓步驟中,在高溫下對經過鋪疊成型步驟而具有電池模組形態的部件進行真空壓制,從而使得具有耐久性和防水性。最後,在模組測試步驟中,測試完成的太陽能電池模組是否進行正常操作。
在此,就利用導電帶對多個單元進行連接的固定步驟而言,其作為太陽能電池模組製造步驟中最核心的步驟,如果導電帶與單元沒有正常接合,則太陽能電池模組的整體性能及品質會降低。粗略觀察固定步驟,對卷軸(reel)所供給的多個導電帶進行截斷後,使得導電帶的一側部以搭掛於單元的形式安放(放置),在導電帶的另一側部上再次安放單元,反復進行層疊的同時,暴露於高溫環境中。在高溫環境中使得導電帶焊接於單元上,並藉由導電帶使得多個單元得到電連接。
本發明的背景技術公開于韓國登記專利公報第10-1058399號。
要解決的課題
作為為了使得太陽能電池單元的電流損失最小化而使得太陽能電池單元電連接的部件,使用具有的寬幅(例如,1mm以下的寬幅)比導電性帶的寬幅小的導電性導線(以下,簡稱“導線”)的技術是該領域已知的。太陽能電池單元與導線在安放於移送裝置的傳送帶上後被共同移送的同時,導線被焊接於太陽能電池單元。導線能夠被轉移(transfer)裝置夾持,並能夠向移送裝置的傳送帶傳送,從而能夠從轉移裝置卸載。為了提高固定步驟的生產率,迅速地夾持並卸載導線非常重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其能實現導線的傳送及移動的精密化,並能夠縮短固定作業的步驟時間。
課題的技術手段
根據本發明的代表性實施例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包括:導線供給裝置,其以設定長度切斷導線;單元移送裝置,其放置所述導線和單元,並沿移送方向移送所述導線和所述單元;導線轉移裝置,其從所述導線供給裝置收取所述導線,並向所述單元移送裝置傳送所述導線。所述導線轉移裝置包括對所述導線進行夾持的轉移夾持件部。所述轉移夾持件部包括:第一轉移夾持件,其形成有第一導線接觸部;第二轉移夾持件,其形成有與所述第一導線接觸部相對設置的第二導線接觸部,所述轉移夾持件部使得所述第一轉移夾持件和所述第二轉移夾持件移動,從而夾持所述導線。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線供給裝置包括:固定夾持件,其固定所述導線;移動夾持件,其在夾持所述導線並使得所述固定夾持件解除所述導線的固定的狀態下,使得所述導線移動;導線切斷裝置,其位於所述固定夾持件和所述移動夾持件之間,並切斷所述導線。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夾持件包括:固定支撐部,其放置所述導線;固定夾持部,其配置於所述固定支撐部的上側,並向所述固定支撐部側對所述導線進行加壓;升降部,其使得所述固定夾持部升降。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線供給裝置還包括拉伸裝置,所述拉伸裝置向被所述固定夾持件固定的所述導線施加拉力。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拉伸裝置包括:移動支撐部,其放置所述導線;移動夾持部,其配置於所述移動支撐部的上側,並向所述移動支撐部側對所述導線進行加壓;升降部,其使得所述移動夾持部升降;拉伸移動部,其使得所述移動支撐部向與所述固定夾持件分離的方向移動。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移動夾持件包括:導線夾持部,其夾持所述導線;夾持件移動部,其使得所述導線夾持部移動,以與所述固定夾持件接近或與所述固定夾持件分離。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移動夾持件還包括使得所述導線夾持部升降的升降部。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移動夾持件包括:第一移動夾持件,其配置成與所述固定夾持件分離,並夾持所述導線且能夠移動;第二移動夾持件,其位於所述固定夾持件和所述第一移動夾持件之間,並夾持所述導線且能夠移動。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轉移夾持件部還包括:轉移夾持件固定部,其使得所述第一轉移夾持件和所述第二轉移夾持件能移動地結合;間隔調節裝置,其對所述第一轉移夾持件的第一導線接觸部和所述第二轉移夾持件的第二導線接觸部之間的間隔進行調節。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轉移夾持件還包括:第一夾持件移動部,其能移動地結合於所述轉移夾持件固定部;第一單元進入部,其從所述第一夾持件移動部突出,並在上側形成使得所述單元的一部分進入的空間並形成有所述第一導線接觸部。所述第二轉移夾持件還包括:第二夾持件移動部,其能移動地結合於所述轉移夾持件固定部;第二單元進入部,其從所述第二夾持件移動部突出,並在上側形成使得所述單元的一部分進入的空間,並形成有所述第二導線接觸部。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間隔調節裝置包括:第一夾持件移動部,所述第一夾持件移動部使得所述第一轉移夾持件移動,以便使得所述第一導線接觸部向所述第二導線接觸部側移動;第二夾持件移動部,其使得所述第二轉移夾持件移動,以便使得所述第二導線接觸部向所述第一導線接觸部側移動。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導線接觸部向所述第二導線接觸部側移動的情況下,所述第一轉移夾持件在設定位置上被所述轉移夾持件固定部干擾而停止。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轉移夾持件固定部包括止擋件,所述止擋件與所述第一轉移夾持件接觸而停止。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夾持件移動部加壓所述第一轉移夾持件的力的大小大於所述第二夾持件移動部加壓所述第二轉移夾持件的力的大小。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線轉移裝置還包括轉移夾持件移送部,所述轉移夾持件移送部結合有所述轉移夾持件部,並對所述轉移夾持件部進行移送。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線轉移裝置包括多個轉移夾持件部,並且多個所述轉移夾持件部分別夾持被所述導線供給裝置切斷的所述導線。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轉移夾持件移送部包括水平移動部,所述水平移動部使得多個所述轉移夾持件部向水平方向移動。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水平移動部包括水平移送部,其使得多個所述轉移夾持件部以相同的位移移動;間隔調節部,其對多個所述轉移夾持件部之間的間隔進行調節。
發明的技術效果
藉由根據一個實施例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導線切斷時使得導線穩固地固定,從而能夠防止導線發生損壞。此外,藉由朝向彼此移動並彼此分離的第一轉移夾持件和第二轉移夾持件夾持並釋放導線,因此使得導線轉移裝置接收並傳遞導線的作業簡化,從而能夠縮短固定操作的步驟時間並能夠提高生產率。此外,導線從導線轉移裝置迅速得到釋放,因此,能夠縮短將單元放置於導線上的時間。
以下,參照圖式,對根據本發明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圖式所示出的線的粗細或構成要素的大小等可能為了說明上的明確性和便利性而誇張示出。此外,圖式所示出的雙點劃線應理解為省略反復示出的相同構成的部件中的一部分。後述的術語是考慮到在本發明中的功能而定義的,其根據使用者、運用者的意圖或慣例的不同而可能不同。因此,對所述術語的定義應以本說明書的全部內容為基礎來確定。
第1圖概略性示出根據固定裝置的一個例子和一實施例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參照第1圖,固定裝置1可包括供給太陽能電池單元(以下,簡單稱作“單元”)的單元供給裝置40、單元轉移裝置50、以及一實施例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10。一實施例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以下,簡單稱作“導線處理裝置”)10包括導線供給裝置100、單元移送裝置200及導線轉移裝置300。根據一實施例的導線處理裝置10,連接多個單元的導線20被導線供給裝置100切斷為設定長度。導線轉移裝置300從導線供給裝置100收取切斷的導線20,並將收取的導線20穩定且準確地傳遞至單元移送裝置200。切斷的導線20和單元30安放於單元移送裝置200,單元移送裝置200將導線20和單元30向移送方向移送。固定裝置1可包括焊接裝置,所述焊接裝置位於單元移送裝置200內或與其鄰接的位置,並使得導線20接合於單元30。固定裝置1執行如下固定步驟:藉由單元轉移裝置50使得藉由導線處理裝置10供給的導線20配置並接合於從單元供給裝置40傳遞的單元30。第1圖雖然示出了導線供給裝置100內有三個導線20,但是第1圖所示的導線20的數量只是示例性的。
第2圖概略性示出根據一實施例的導線處理裝置中的導線供給裝置。參照第2圖,在一個實施例中,導線供給裝置100包括固定夾持件110、移動夾持件130及導線切斷裝置150(參照第3圖)。導線供給裝置100將導線20切斷為設定的長度。
第3圖概略性示出第2圖所示出的導線供給裝置的固定夾持件。參照第3圖,固定夾持件110對導線20進行加壓(按壓)並固定。由此,導線20能夠準確地被切斷。在此實施例中,固定夾持件110包括固定支撐部111、固定夾持部113及升降部115。導線處理裝置操作中需要時,固定夾持件110對導線20進行固定。
導線20安放於固定支撐部111。固定支撐部111具有能夠安放導線20的支撐面。固定支撐部111的支撐面包括水平面,所述水平面沿著多個導線20的排列方向,即,與導線20的移動方向垂直的方向延長。
固定夾持部113配置於固定支撐部111的一側,例如配置於固定支撐部111的上側,並且向固定支撐部111側向下加壓導線20,從而使其固定於支撐部111與固定夾持部113之間。
升降部115使得固定夾持部113升降。升降部115使得固定夾持部113向固定支撐部111側移動,從而固定導線20。如果升降部115使得固定夾持部113與固定支撐部111分離,則固定夾持部113與固定支撐部111之間所固定的導線20被釋放。
在此實施例中,升降部115包括藉由空壓或液壓伸縮的氣缸。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升降部115利用電動馬達、齒輪齒條(rack and pinion)等能夠使得固定夾持部113升降。
第4圖是概略性示出第2圖所示出的移動夾持件的立體圖。第5圖是概略性示出第2圖所示出的移動夾持件的正面圖。第6A圖至第6E圖示出導線供給裝置的操作的一個例子。
參照第2圖至第6E圖,在固定夾持件110解除導線20的固定的狀態下,移動夾持件130以設定的距離對導線20進行拉拽,從而使其移動。移動夾持件130包括導線夾持部131、夾持件移動部133及升降部135。
導線夾持部131形成為鉗子形狀,並同時夾持向固定夾持件110的前方突出的多個導線20。
夾持件移動部133使得導線夾持部131以向固定夾持件110接近或與固定夾持件110分離的形式移動。以在固定夾持件110的後方被拉伸的狀態使得等待中的導線20的部分向固定夾持件110的前方移動。由此,移動夾持件130在導線20從固定夾持件110釋放的狀態下使得導線20以設定的距離移動。
升降部135使得導線夾持部131升降。升降部135可包括:底板,其支撐導線夾持部131;致動器(actuator),其為氣缸等,對底板施加升降移動力。
藉由升降部135的操作使得導線20下側的導線夾持部131升降,從而使得導線夾持部131位於能夠夾持導線20的位置。在導線夾持部131解除導線20的夾持的情況下,藉由升降部135的操作,導線夾持部131下降至初始位置。
在實施例的導線處理裝置中,導線供給裝置100包括多個移動夾持件130,從而能夠在多個地點夾持導線20。在此實施例中,移動夾持件130包括第一移動夾持件130a及第二移動夾持件130b。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導線供給裝置100根據導線20的長度、硬度等可包括三個以上的移動夾持件130。第一移動夾持件130a和第二移動夾持件130b藉由夾持件移動部133分別移動,以接近固定夾持件110或與固定夾持件110分離。
第一移動夾持件130a位於固定夾持件110的一側,換句話說,位於在導線20的供給方向上的夾持件110的前方。在此實施例中,第一移動夾持件130a在固定於固定夾持件110的導線20的延長方向上位於與固定夾持件110分離的位置。第一移動夾持件130a在夾持多個導線20的同時能夠沿導線20的延長方向或其相反方向移動。
第二移動夾持件130b配置於第一移動夾持件130a和固定夾持件110之間。在此實施例中,第二移動夾持件130b在夾持於固定夾持件110的導線20的延長方向上位於與固定夾持件110分離的位置。此外,第二移動夾持件130b位於固定夾持件110和第一移動夾持件130a之間,與第一移動夾持件130a共同夾持並支撐導線20。
在此實施例中,第一移動夾持件130a和第二移動夾持件130b相互分離設置,從而分別夾持導線20。由此,第一移動夾持件130a與第二移動夾持件130b防止以設定長度切斷的導線20發生垂落,並能夠使得以設定長度切斷的導線20向豎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移動。
此外,第一移動夾持件130a和固定夾持件110之間確保有空間,所述空間使得導線轉移裝置300的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或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能夠進入。此外,防止導線20移動中導線20彎曲或損壞。
導線切斷裝置150位於固定夾持件110和移動夾持件130之間,並將導線20以設定長度切斷。導線切斷裝置150以與固定夾持件110相接或接近固定夾持件110的形式配置,以便能夠以與移動夾持件130的移動距離相應的距離切斷導線20。
導線切斷裝置150操作時,切斷藉由移動夾持件130向固定夾持件110的前方以設定距離移動的導線20的部分。在此實施例中,導線切斷裝置150包括多個切割刀,從而能夠同時切斷多個導線20。
在此實施例中,如第6C圖及第6D圖所示,如果第一移動夾持件130a和第二移動夾持件130b夾持導線20,則導線切斷裝置150在固定夾持件110和第二移動夾持件130b之間進行操作,從而切斷導線20。
如果導線20被切斷,則第一移動夾持件130a和第二移動夾持件130b移動以與固定夾持件110分離,從而確保導線轉移裝置300的夾持件(具體而言,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能夠進入固定夾持件110和第二移動夾持件130b之間的進入空間。
第7圖概略性示出導線供給裝置的拉伸裝置。參照第2圖及第7圖,在此實施例中,導線供給裝置100還包括拉伸裝置170。拉伸裝置170向被固定夾持件110夾持的導線20施加拉力。在此實施例中,拉伸裝置170包括移動支撐部171、移動夾持部173、升降部175及拉伸移動部177。
導線20安放於移動支撐部171。移動支撐部171具有能夠安放導線20的支撐面。移動夾持部173配置於移動支撐部171的一側,具體而言,配置於移動支撐部171的上側,並向移動支撐部171側加壓導線20。升降部175使得移動夾持部173升降。
拉伸移動部177使得移動支撐部171,更具體而言,使得由移動支撐部171、移動夾持部173及升降部175組成的元件沿水平方向移動,以與固定夾持件110分離,或接近固定夾持件110。
如果對升降部175進行下降驅動,則移動夾持部173向移動支撐部171側下降,從而與導線20相接。接下來,如果藉由拉伸移動部177使得移動支撐部171以與固定夾持件110分離的形式沿水平方向移動,則向導線20作用拉力。
在藉由固定夾持件110使得導線20固定的狀態下,如果依次操作升降部175和拉伸移動部177,則藉由上述作用使得固定夾持件110的後方的導線20部分無彎曲地實現拉伸狀態。
使得導線20拉伸後,對升降部175進行升降驅動,並對拉伸移動部177進行復位驅動。這樣,由移動支撐部171、移動夾持部173及升降部175組成的元件向初始位置重定。
移動夾持部173藉由升降部175和拉伸移動部177的操作在導線20的上側沿著大致四邊形的軌跡移動的同時,施以一字型展開的作用,在與固定夾持件110分離的方向上掃過或擦過導線20的表面而不彎曲導線20。
第8圖示出在根據一實施例的導線處理裝置中藉由導線轉移裝置向單元移送裝置傳遞導線,並使得單元安放於導線上的一個例子。參照第1圖及第8圖,單元移送裝置200構成為安放導線20和單元30,並沿移送方向移送導線20和單元30。單元移送裝置200分別移送單元30和導線20,或移送層疊的單元30和導線20。在此實施例中,單元移送裝置200包括驅動部210及移送帶230。
驅動部210包括電動馬達和驅動滑輪(pulley)等。驅動部210產生旋轉力,從而使得移送帶230旋轉。移送帶230具有上側能夠安放多個單元30和導線20的安放面231。在單元30和導線20層疊的狀態下移送帶230藉由驅動部210以履帶的方式旋轉,從而使得單元30和導線20沿移送方向移送。移送帶230在單元移送裝置200的後端部包括傾斜部232。傾斜部232允許導線轉移裝置300的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的一部分(例如,第一轉移夾持件313的第一單元進入部3133和第二轉移夾持件315的第二單元進入部3153)與移送帶230的安放面231位於大致相同的高度。換句話說,移送帶230的傾斜部232使得導線轉移裝置300在導線20安放於移送帶230的安放面231時,與第一轉移夾持件313的第一單元進入部3133和第二轉移夾持件315的第二單元進入部3153不發生干擾。
在此實施例中,單元移送裝置200具有使得單元30和導線20能夠以層疊的狀態放置的傳送帶(conveyor)結構。但是,只要單元移送裝置200能夠使得單元30和導線20以層疊的狀態移送,則單元移送裝置200不限定為特定結構和形狀。
第9圖是示出根據一實施例的導線處理裝置的導線轉移裝置的立體圖。參照第1圖、第2圖及第9圖,導線轉移裝置300將從導線供給裝置100收取的導線20向單元移送裝置200傳送。此外,導線處理裝置10構成為,在導線轉移裝置300使得導線20放置於單元移送裝置200並夾持導線20的狀態下,使得單元30安放於導線20上或單元移送裝置200上。
換句話說,在此實施例中,導線轉移裝置300使得從導線供給裝置100以設定長度切斷的導線20向單元移送裝置200傳送。此外,在導線轉移裝置300夾持導線20的狀態下,使得單元30安放於導線20或單元移送裝置200。由此,能夠縮短用於轉移導線20及單元30所需時間。
第10圖概略性示出第9圖所示出的導線轉移裝置的第一轉移夾持件部的立體圖,第11圖是示出第10圖所示出的第一轉移夾持件部的正面圖,第12圖概略性示出第10圖所示出的第一轉移夾持件部的構成,第13A圖至第13C圖示出第一轉移夾持件部的操作的一個例子。
參照第9圖至第13C圖,在此實施例中,導線轉移裝置300包括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及轉移夾持件移送部350。另一實施例的導線處理裝置的導線轉移裝置具有3個以上的夾持件部。
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夾持以設定長度被切斷的導線20的後端部。在此,導線20的後端部意味著以藉由導線供給裝置100的導線20的移送方向為基準,位於後方的端部。
在此實施例中,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包括轉移夾持件固定部311、第一轉移夾持件313、第二轉移夾持件315及間隔調節裝置317。第一轉移夾持件313和第二轉移夾持件315隨著轉移夾持件固定部311藉由間隔調節裝置317移動,以相互接近或遠離。
轉移夾持件固定部311固定於轉移夾持件移送部350,從而藉由轉移夾持件移送部350移動。
第一轉移夾持件313以可移動的形式結合於轉移夾持件固定部311的一側,並與第二轉移夾持件315共同夾持導線20的所述後端部。在此實施例中,第一轉移夾持件313包括第一夾持件移動部3131、第一單元進入部3133及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第二轉移夾持件315以可移動的形式結合於轉移夾持件固定部311的另一側,與第一轉移夾持件313共同夾持導線20的所述後端部。在此實施例中,第二轉移夾持件315包括第二夾持件移動部3151、第二單元進入部3153及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
第一夾持件移動部3131以可移動的形式結合於轉移夾持件固定部311,藉由間隔調節裝置317在導線20的排列方向,即垂直於導線20的長度方向的方向上往返移動。
如果第一夾持件移動部3131移動,則連接於第一夾持件移動部3131的第一單元進入部3133和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同時移動。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對位於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和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之間的導線20進行加壓,從而能夠夾持在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和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之間。此外,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與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和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之間所夾持的導線20分離,從而能夠解除導線20的移動限制。
第一單元進入部3133從第一夾持件移動部3131突出。由此,第一單元進入部3133形成使得單元30進入其上側或使得單元30的一部分(例如,如第8圖所示,單元30的邊緣部分31)位於其上側的空間。在此實施例中,在垂直於導線20的移送方向的方向上對第一轉移夾持件313進行觀察時,第一夾持件移動部3131和第一單元進入部3133形成L字形狀。
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形成於在所述L字形狀上位於右側部分的第一單元進入部3133。如果藉由所述第一轉移夾持件313,則在第一轉移夾持件313夾持導線20的狀態下,形成能夠使得單元30進入第一單元進入部3133的上側的空間。
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形成於第一單元進入部3133,從而與第一單元進入部3133共同移動。如第11圖所示,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以與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相對的形式設置。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向縮小或擴大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與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之間間隔的方向移動,由此,對位於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與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之間的導線20進行夾持或解除夾持。
第二夾持件移動部3151以可移動的形式結合於轉移夾持件固定部311,藉由間隔調節裝置317,在導線20的排列方向,即垂直於導線20的長度方向的方向上往返移動。
如果第二夾持件移動部3151移動,則連接於第二夾持件移動部3151的第二單元進入部3153與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同時移動。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對位於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和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之間的導線20進行加壓,從而能夠夾持在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和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之間。此外,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與夾持於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和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之間的導線20分離,從而能夠解除導線20的移動限制。
第二單元進入部3153從第二夾持件移動部3151突出。由此,第二單元進入部3153形成使得單元30進入其上側或使得單元30的一部分位於其上側的空間。在此實施例中,在垂直於導線20的移送方向的方向上對第二轉移夾持件315進行觀察時,第二夾持件移動部3151和第二單元進入部3153形成L字形狀。
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形成於位於所述L字形狀的右側部分的第二單元進入部3153。如果藉由所述第二轉移夾持件315,則在夾持導線20的狀態下,形成使得單元30能夠進入第二單元進入部3153的上側的空間。
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形成於第二單元進入部3153,從而與第二單元進入部3153共同移動。如第11圖所示,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以與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相對的形式設置。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向縮小或擴大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與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之間間隔的方向移動,由此,對位於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與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之間的導線20進行夾持或解除夾持。
再次參照第8圖,在被第一轉移夾持件313及第二轉移夾持件315夾持的狀態下,在安放於移送帶230上的導線20上安放有單元30時,單元30的邊緣部分31能夠進入第一單元進入部3133和第二單元進入部3153的上側的所述空間,相比單元30的邊緣部分31,導線20的後端部能夠位於前方。移送帶230的傾斜部232允許第一單元進入部3133和第二單元進入部3153與移送帶230的安放面231位於大致相同的高度,因此,在第一轉移夾持件313及第二轉移夾持件315夾持導線20的狀態下使得導線20安放於移送帶230上,並使得單元30能夠安放於移送帶230上所安放的導線20上。
由此,藉由此實施例,為了使得單元30安放於導線20上,無需使得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釋放所夾持的導線20,這是因為在單元30安放於導線20上時,與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完全不發生干擾。此外,藉由此實施例,為了確保單元30的用於配置於單元移送裝置200的移送帶230的路徑,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無需另外的移動,能夠使得單元30安放於導線20上或單元移送裝置200上。由此,根據此實施例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10能夠進行將導線20轉移到單元移送裝置200的操作以及將單元30轉移到導線20的操作,因此能夠縮短導線20及單元30的轉移所需的時間。
間隔調節裝置317調節第一轉移夾持件313的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和第二轉移夾持件315的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之間的間隔,從而使得導線20夾持於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和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之間,或使得夾持於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和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之間的導線20釋放。在此實施例中,間隔調節裝置317包括空壓氣缸或液壓氣缸,從而產生驅動力。間隔調節裝置317使得第一轉移夾持件313和第二轉移夾持件315在大致垂直於導線20的長度方向的方向上移動,從而夾持或釋放位於第一轉移夾持件313的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和第二轉移夾持件315的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之間的導線20。
在此實施例中,間隔調節裝置317包括第一夾持件移動部318及第二夾持件移動部319。
第一夾持件移動部318使得第一轉移夾持件313移動,從而調節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與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之間的間距。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夾持件移動部318包括空壓氣缸或液壓氣缸。藉由第一夾持件移動部318使得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向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側移動,從而夾持位於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與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之間的導線20。第二夾持件移動部319使得第二轉移夾持件315移動,從而調節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與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之間的間距。在此實施例中,第二夾持件移動部319包括空壓氣缸或液壓氣缸。藉由第二夾持件移動部319使得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向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側移動,從而夾持位於第一導線接觸部3135與第二導線接觸部3155之間的導線20。
在此實施例中,在藉由第一夾持件移動部318使得第一轉移夾持件313向第二轉移夾持件315側移動時,第一轉移夾持件313在設定位置P上被轉移夾持件固定部311干擾,從而在設定位置P上停止其移動,從而使得第一轉移夾持件313夾持導線20的位置位於設定位置P。轉移夾持件固定部311包括止擋件(stopper)3111(參照第13A圖至第13C圖),第一轉移夾持件313(詳細而言,第一夾持件移動部3131)與止擋件3111接觸,從而停止其移動。導線轉移裝置300能夠以使得止擋件3111位於設定位置P的形式移動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參照第12圖及第13A圖至第13C圖,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能夠向夾持導線20的設定位置P移動,因此能夠省略向設定位置P移動導線20的操作,從而能夠縮短固定操作的步驟時間。
此外,在此實施例中,間隔調節裝置317構成為,第一夾持件移動部318加壓第一轉移夾持件313的力的大小大於第二夾持件移動部319加壓第二轉移夾持件315的力的大小。由此,與第一轉移夾持件313及第二轉移夾持件315的移動速度、初始位置等無關,最終使得第一轉移夾持件313能夠在設定位置P上夾持導線20。
換句話說,即使在第一轉移夾持件313到達設定位置P之前,第二轉移夾持件315與導線20相接,第一轉移夾持件313與導線20共同移動第二轉移夾持件315,直到到達設定位置P位置,從而最終使得第一轉移夾持件313能夠在設定位置P上夾持導線20。
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與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分離配置,夾持導線20的前端部。導線轉移裝置300構成為,能夠使得單元30進入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和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之間。
在導線處理裝置的實施例中,只要是在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和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夾持導線20的狀態下,能夠使得單元30進入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和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之間的技術思想內,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可具有各種形狀及結構。例如,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可以形成為與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的形狀相對應的形狀。換句話說,與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的L字形狀相對應,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可以形成為與L字形狀相對稱的形狀。此情況下,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能夠從其左側端部夾持導線20。
此外,如果能夠使得單元30進入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和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之間,則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可形成為I字形。此情況下,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能夠從其下端部夾持導線20。
轉移夾持件移送部350移送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和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此外,轉移夾持件移送部350移動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和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以使得單元30進入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和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之間。在此實施例中,轉移夾持件移送部350包括水平移動部351及豎直移動部355。
水平移動部351使得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和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沿水平方向移動。在此實施例中,水平移動部351包括水平移送部352及間隔調節部354。
在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和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以設定的距離分離的狀態下,水平移送部352使得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和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以相同的位移移動。水平移送部352使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和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向導線供給裝置100移送,或在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和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夾持從導線供給裝置100接收的導線20的狀態下,使得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和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向單元移送裝置200移送。
間隔調節部354調節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和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之間的間隔。詳細而言,在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和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向導線供給裝置100移動時,為了防止與周圍裝置發生干擾,藉由間隔調節部354調節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和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之間的間隔。此外,在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和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從導線供給裝置100接收導線20時,與以設定長度切斷的導線20的長度相對應,藉由間隔調節部354調節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和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之間的間隔。此外,藉由間隔調節部354調節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和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之間的間距,以便使得單元30進入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和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之間。
第14圖是示出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方法的一實施例的順序圖。第15圖是示出供給導線的步驟的詳細例子的框圖。參照第1圖、第6A圖至第6E圖、第8圖、第13A圖至第13C圖、第14圖及第15圖,對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方法的一個實施例進行說明。
此實施例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方法包括供給導線的步驟S100、轉移導線的步驟S200及安放單元的步驟S300。
在供給導線的步驟S100中,導線供給裝置100將導線20以設定的長度切斷,從而製造固定步驟所需的導線20。在此實施例中,供給導線步驟S100可藉由第15圖所示出的步驟S110、S120、S130、S140、S150、S160來執行。
參照第15圖,在步驟S110中,導線供給裝置100的固定夾持件110對導線20進行加壓固定。在此步驟S110中,被固定夾持件110所固定的導線20的前端部以向固定夾持件110的前方突出的狀態被固定夾持件110保持。
在步驟S120中,第一移動夾持件130a夾持從固定夾持件110突出的導線20。作為另一個實施例,第一移動夾持件130a向固定夾持件110側移動,從而能夠夾持導線20。此外,作為另一個實施例,在第二移動夾持件130b夾持導線20後,能夠向第一移動夾持件130a傳遞導線20。
在步驟S120中,如果第一移動夾持件130a夾持導線20,則如步驟S130所示,固定夾持件110解除導線20的固定,第一移動夾持件130a沿與固定夾持件110分離的方向移動指定距離,使導線20增加從固定夾持件110突出的量。
在步驟S130中,如果導線20沿與固定夾持件110分離的方向移動指定距離,則如步驟S140所示,位於第一移動夾持件130a和固定夾持件110之間的第二移動夾持件130b夾持並支撐導線20。
如果藉由第一移動夾持件130a和第二移動夾持件130b來夾持導線20,則如步驟S150所示,第一移動夾持件130a和第二移動夾持件130b均以相同的速度移動,第二移動夾持件130b與固定夾持件110分離。由此,固定夾持件110和第二移動夾持件130b之間確保有使得導線轉移裝置300(具體而言,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進入的空間。
如果第二移動夾持件130b與固定夾持件110分離,則如步驟S160所示,導線切斷裝置150進行操作,從而在第二移動夾持件130b與固定夾持件110之間切斷導線20。
根據所述供給導線的步驟S100,如果以設定的長度切斷導線20,則如步驟S200所示,導線轉移裝置300的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和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夾持所切斷的導線20的兩端部,從而從導線供給裝置100接收導線20,並向單元移送裝置200傳送導線20。
在步驟S300中,導線轉移裝置300將導線20安放於單元移送裝置200,單元轉移裝置50使得單元30進入第一轉移夾持件部310和第二轉移夾持件部330之間,從而使得單元30安放於導線20上或單元移送裝置200上。
本發明應理解為,雖然參照圖式所示的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是這只是示例性的,並且該技術所屬領域內的具有一般知識的人員據此可進行多種變形及均等的其他實施例。由此,本發明的技術保護範圍應藉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來確定。
1‧‧‧固定裝置
10‧‧‧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
20‧‧‧導線
232‧‧‧傾斜部
231‧‧‧安放面
30‧‧‧單元
31‧‧‧邊緣部分
40‧‧‧單元供給裝置
50‧‧‧單元轉移裝置
100‧‧‧導線供給裝置
110‧‧‧固定夾持件
111‧‧‧固定支撐部
113‧‧‧固定夾持部
115、135、175‧‧‧升降部
130‧‧‧移動夾持件
130a‧‧‧第一移動夾持件
130b‧‧‧第二移動夾持件
131‧‧‧導線夾持部
133‧‧‧夾持件移動部
150‧‧‧導線切斷裝置
170‧‧‧拉伸裝置
171‧‧‧移動支撐部
173‧‧‧移動夾持部
177‧‧‧拉伸移動部
200‧‧‧單元移送裝置
210‧‧‧驅動部
230‧‧‧移送帶
300‧‧‧導線轉移裝置
310‧‧‧第一轉移夾持件部
311‧‧‧轉移夾持件固定部
3111‧‧‧止擋件
313‧‧‧第一轉移夾持件
3131‧‧‧第一夾持件移動部
3133‧‧‧第一單元進入部
3135‧‧‧第一導線接觸部
315‧‧‧第二轉移夾持件
3151‧‧‧第二夾持件移動部
3153‧‧‧第二單元進入部
3155‧‧‧第二導線接觸部
317‧‧‧間隔調節裝置
318‧‧‧第一夾持件移動部
319‧‧‧第二夾持件移動部
330‧‧‧第二轉移夾持件部
355‧‧‧豎直移動部
350‧‧‧轉移夾持件移送部
351‧‧‧水平移動部
352‧‧‧水平移送部
354‧‧‧間隔調節部
10‧‧‧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
20‧‧‧導線
232‧‧‧傾斜部
231‧‧‧安放面
30‧‧‧單元
31‧‧‧邊緣部分
40‧‧‧單元供給裝置
50‧‧‧單元轉移裝置
100‧‧‧導線供給裝置
110‧‧‧固定夾持件
111‧‧‧固定支撐部
113‧‧‧固定夾持部
115、135、175‧‧‧升降部
130‧‧‧移動夾持件
130a‧‧‧第一移動夾持件
130b‧‧‧第二移動夾持件
131‧‧‧導線夾持部
133‧‧‧夾持件移動部
150‧‧‧導線切斷裝置
170‧‧‧拉伸裝置
171‧‧‧移動支撐部
173‧‧‧移動夾持部
177‧‧‧拉伸移動部
200‧‧‧單元移送裝置
210‧‧‧驅動部
230‧‧‧移送帶
300‧‧‧導線轉移裝置
310‧‧‧第一轉移夾持件部
311‧‧‧轉移夾持件固定部
3111‧‧‧止擋件
313‧‧‧第一轉移夾持件
3131‧‧‧第一夾持件移動部
3133‧‧‧第一單元進入部
3135‧‧‧第一導線接觸部
315‧‧‧第二轉移夾持件
3151‧‧‧第二夾持件移動部
3153‧‧‧第二單元進入部
3155‧‧‧第二導線接觸部
317‧‧‧間隔調節裝置
318‧‧‧第一夾持件移動部
319‧‧‧第二夾持件移動部
330‧‧‧第二轉移夾持件部
355‧‧‧豎直移動部
350‧‧‧轉移夾持件移送部
351‧‧‧水平移動部
352‧‧‧水平移送部
354‧‧‧間隔調節部
第1圖概略性示出根據固定裝置的一個例子和一實施例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
第2圖概略性示出根據一實施例的導線處理裝置中的導線供給裝置。
第3圖概略性示出第2圖所示出的導線供給裝置的固定夾持件。
第4圖是概略性示出第2圖所示出的移動夾持件的立體圖。
第5圖是概略性示出第2圖所示出的移動夾持件的正面圖。
第6A圖至第6E圖示出導線供給裝置的操作的一個例子。
第7圖概略性示出導線供給裝置的拉伸(stretch)裝置。
第8圖示出在根據一實施例的導線處理裝置中藉由導線轉移裝置向單元移送裝置傳遞導線並使得單元安放於導線上的一個例子。
第9圖是示出根據一實施例的導線處理裝置的導線轉移裝置的立體圖。
第10圖概略性示出第9圖所示出的導線轉移裝置的第一轉移夾持件部的立體圖。
第11圖是示出第10圖所示出的第一轉移夾持件部的正面圖。
第12圖概略性示出第10圖所示出的第一轉移夾持件部的構成。
第13A圖至第13C圖示出第一轉移夾持件部的操作的一個例子。
第14圖是示出根據一實施例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方法的順序圖。
第15圖是示出供給導線的步驟的詳細示例的框圖。
Claims (17)
- 一種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其包括:一導線供給裝置,其以設定長度切斷一導線;一單元移送裝置,其放置該導線及一單元,並沿移送方向移送該導線及該單元;一導線轉移裝置,其從該導線供給裝置接收該導線,並向該單元移送裝置傳送該導線,該導線轉移裝置包括對該導線進行夾持的一轉移夾持件部;該轉移夾持件部包括:一第一轉移夾持件,其形成有一第一導線接觸部;一第二轉移夾持件,其形成有與該第一導線接觸部相對設置的一第二導線接觸部,該轉移夾持件部使得該第一轉移夾持件及該第二轉移夾持件移動,從而夾持該導線;該導線供給裝置包括:一固定夾持件,其固定該導線;一移動夾持件,其在夾持該導線以及該固定夾持件釋放該導線的狀態下,使得該導線移動;一導線切斷裝置,其位於該固定夾持件及該移動夾持件之間,並切斷該導線。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其中,該固定夾持件包括:一固定支撐部,其放置該導線; 一固定夾持部,其配置於該固定支撐部的上側,並向該固定支撐部側對該導線進行加壓;一升降部,其使得該固定夾持部升降。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其中,該導線供給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拉伸裝置,該拉伸裝置向被該固定夾持件固定的該導線施加拉力。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其中,該拉伸裝置包括:一移動支撐部,其放置該導線;一移動夾持部,其配置於該移動支撐部的上側,並向該移動支撐部側對該導線進行加壓;一升降部,其使得該移動夾持部升降;一拉伸移動部,其使得該移動支撐部向與該固定夾持件分離的方向移動。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其中,該移動夾持件包括:一導線夾持部,其夾持該導線;一夾持件移動部,其使該導線夾持部移動,以與該固定夾持件接近或與該固定夾持件分離。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其中,該移動夾持件進一步包括使得該導線夾持部升降的一升降部。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其中,該移動夾持件包括:一第一移動夾持件,其配置成與該固定夾持件分離,並夾持該導線且能夠移動;一第二移動夾持件,其位於該固定夾持件及該第一移動夾持件之間,並夾持該導線且能夠移動。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其中,該轉移夾持件部進一步包括:一轉移夾持件固定部,其使得該第一轉移夾持件及該第二轉移夾持件能移動地結合;一間隔調節裝置,其對該第一轉移夾持件的該第一導線接觸部及該第二轉移夾持件的該第二導線接觸部之間的間隔進行調節。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其中,該第一轉移夾持件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夾持件移動部,其能移動地結合於該轉移夾持件固定部;一第一單元進入部,其從該第一夾持件移動部突出,並在上側形成使得該單元的一部分進入的空間,並且形成有該第一導線接觸部;該第二轉移夾持件進一步包括:一第二夾持件移動部,其能移動地結合於該轉移夾持件固定部; 一第二單元進入部,其從該第二夾持件移動部突出,並在上側形成使得該單元的一部分進入的空間,並且形成有該第二導線接觸部。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其中,該間隔調節裝置包括:一第一夾持件移動部,其使得該第一轉移夾持件移動,以便使得該第一導線接觸部向該第二導線接觸部側移動;一第二夾持件移動部,其使得該第二轉移夾持件移動,以便使得該第二導線接觸部向該第一導線接觸部側移動。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其中,在該第一導線接觸部向該第二導線接觸部側移動的情況下,該第一轉移夾持件在設定位置上被該轉移夾持件固定部干擾而停止。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其中,該轉移夾持件固定部包括一止擋件,該止擋件與該第一轉移夾持件接觸而停止。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其中,該第一夾持件移動部加壓該第一轉移夾持件的力的大小大於該第二夾持件移動部加壓該第二轉移夾持件的力的大小。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其中,該導線轉移裝置進一步包括一轉移夾持件移送部,該轉移夾持件移送部結合有該轉移夾持件部,並對該轉移夾持件部進行移送。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其中,該導線轉移裝置包括複數個轉移夾持件部,該複數個轉移夾持件部分別夾持被該導線供給裝置切斷的該導線。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其中,該轉移夾持件移送部包括一水平移動部,該水平移動部使得該複數個轉移夾持件部沿水平方向移動。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其中,該水平移動部包括:一水平移送部,其使得該複數個轉移夾持件部以相同的位移移動;一間隔調節部,其對該複數個轉移夾持件部之間的間隔進行調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60035501A KR20170113750A (ko) | 2016-03-24 | 2016-03-24 | 태빙장치의 와이어 처리장치 |
??10-2016-0035501 | 2016-03-2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35386A TW201735386A (zh) | 2017-10-01 |
TWI627765B true TWI627765B (zh) | 2018-06-21 |
Family
ID=58982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07832A TWI627765B (zh) | 2016-03-24 | 2017-03-09 | 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20170113750A (zh) |
CN (1) | CN206236691U (zh) |
TW (1) | TWI627765B (zh) |
WO (1) | WO2017164522A1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021937A (en) * | 2008-12-03 | 2010-06-16 | Hirose Tech Co Ltd | Feeding and cutting device for aluminum tap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428780B2 (ja) * | 1995-07-11 | 2003-07-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線を設ける装置におけるワイヤ把持機構 |
KR101000495B1 (ko) * | 2008-12-10 | 2010-12-15 | 주식회사 에스에프에이 | 태양전지 스트링 제조장치 |
KR101058399B1 (ko) * | 2009-04-14 | 2011-08-24 | (주)와이에스썸텍 | 태버-스트링거 및 태빙-스트링잉 방법 |
KR101224123B1 (ko) * | 2011-01-28 | 2013-01-21 | 주식회사 에스에프에이 | 후면전극 태양전지용 스트링 제조장치 |
KR101305088B1 (ko) * | 2012-10-30 | 2013-10-02 | 주식회사 제우스 | 백 스트레칭 방식의 리본 공급 장치 및 방법 |
-
2016
- 2016-03-24 KR KR1020160035501A patent/KR20170113750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6-10-10 CN CN201621110055.9U patent/CN20623669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7
- 2017-02-21 WO PCT/KR2017/001894 patent/WO2017164522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3-09 TW TW106107832A patent/TWI62776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021937A (en) * | 2008-12-03 | 2010-06-16 | Hirose Tech Co Ltd | Feeding and cutting device for aluminum tap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70113750A (ko) | 2017-10-13 |
WO2017164522A1 (ko) | 2017-09-28 |
CN206236691U (zh) | 2017-06-09 |
TW201735386A (zh) | 2017-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49888B (zh) | 串接裝置之導線傳遞裝置 | |
JP5885829B2 (ja) | ストリング配線装置および配線方法なら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 |
CN106981536B (zh) | 用于附接太阳能电池板的互连器的设备和方法 | |
KR102176212B1 (ko) | 태빙장치 | |
JP2002198554A (ja) | 封止前準備用シートセット装置、封止前準備用出力取出し線セット装置、及び自動封止前準備装置 | |
KR101367297B1 (ko) | 솔라셀의 전극 본딩장치 및 본딩방법 | |
TWI650878B (zh) | 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 | |
KR102044930B1 (ko) | 셀 이송장치 | |
TWI627765B (zh) | 固定裝置的導線處理裝置 | |
KR101709966B1 (ko) | 솔라셀의 리본 본딩장치 | |
JP5916839B2 (ja) | 導電部材供給装置および供給方法 | |
JP2001267614A (ja) | 光電変換モジュールの出力取出し線取付け方法及び装置 | |
KR101285698B1 (ko) | 도전성 필름 부착 장치, 결정계 태양 전지 모듈 조립 장치 및 결정계 태양 전지 셀의 접속 방법 | |
JP2013138067A (ja) | 太陽電池セルの搬送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組立装置 | |
TWI643357B (zh) | 搭接裝置 | |
KR20170052044A (ko) | 솔라셀 리본 본딩 장치 | |
KR20170105696A (ko) | 태빙장치의 솔더링장치 | |
KR20160064480A (ko) | 태빙공정용 전극 고정장치 | |
KR20170105695A (ko) | 태빙장치의 솔더링장치 | |
KR20170105693A (ko) | 태빙장치의 솔더링장치 | |
KR20160064479A (ko) | 태빙공정용 전극 고정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