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2793B - 透鏡模組 - Google Patents

透鏡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2793B
TWI622793B TW104109868A TW104109868A TWI622793B TW I622793 B TWI622793 B TW I622793B TW 104109868 A TW104109868 A TW 104109868A TW 104109868 A TW104109868 A TW 104109868A TW I622793 B TWI622793 B TW I62279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refractive power
conditional expression
lens module
im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9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0879A (zh
Inventor
Il Yong Park
朴一容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600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0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2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279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six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種透鏡模組包括:第一透鏡,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二透鏡,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三透鏡,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四透鏡,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五透鏡,具有正折射能力或負折射能力;以及第六透鏡,具有負折射能力。一或多個反曲點可形成於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上。

Description

透鏡模組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2014年6月17日在韓國智慧財產局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14-0073657號以及2014年10月13日在韓國智慧財產局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14-0137760號的優先權和權益,所述專利申請案的全部揭露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可關於一種具有包括六個或更多個透鏡的光學系統的透鏡模組。
安裝在提供於可攜式終端機中所提供的攝影裝置中的透鏡模組通常包括多個透鏡。例如,這類透鏡模組可包括六個透鏡,以提供具有高解析度的光學系統。
然而,在使用多個透鏡裝配此類具有高解析度的光學系統(如上所述)的情況下,可能增加光學系統的焦距(自第一透 鏡的物側表面至像感測表面的距離)。在此情況下,可能難以將透鏡模組安裝於相對薄的裝置或可攜式終端機中。因此,可能需要發展減少光學系統的長度的透鏡模組。
以下所列專利文獻1至4為與透鏡模組相關的技術。
〔相關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第8,477,431號
(專利文獻2)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2/0188654號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第2011-085733號
(專利文獻4)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2/0194726號
本揭露中的一些例示性實施例可提供具有高解析度的透鏡模組。
根據本揭露的一個態樣,透鏡模組可包括:第一透鏡,具有折射能力及凸狀的物側表面;第二透鏡,具有折射能力及凸狀的物側表面;第三透鏡,具有折射能力及凸狀的物側表面;第四透鏡,具有折射能力,第四透鏡的兩個表面皆為凸狀的;第五透鏡,具有折射能力及凸狀的像側表面;以及第六透鏡,具有折射能力及凹狀的像側表面,一或多個反曲點可形成於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上。
根據本揭露的另一個態樣,透鏡模組可包括:第一透鏡,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二透鏡,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三透鏡,具有 折射能力及凹狀的像側表面;第四透鏡,具有折射能力;第五透鏡,具有負折射能力;以及第六透鏡,具有折射能力,一或多個反曲點可形成於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上。
其他實施例也被描述。上述概述不包含本發明的所有態樣的詳盡列表。可以預期的是,本發明包括所有可從以上概括各個態樣的所有適當的組合來實施的透鏡模組,以及包括在下面的實施方式中揭露並特別指出在提交申請的專利申請範圍中的那些。這些組合具有未在上述概述中具體陳述的特別優點。
70‧‧‧紅外光截止濾光片
80‧‧‧像感測器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透鏡模組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第一透鏡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1020‧‧‧第二透鏡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1030‧‧‧第三透鏡
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0、1040‧‧‧第四透鏡
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0、1050‧‧‧第五透鏡
160、260、360、460、560、660、760、860、960、1060‧‧‧第六透鏡
自以下實施方式並結合附圖,將更清楚理解本揭露的上述及其他態樣、特徵和其他優勢,其中:圖1為根據本揭露的第一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的配置圖。
圖2為說明圖1中所示的透鏡模組的像差特性(aberration characteristics)的曲線圖。
圖3為根據本揭露的第二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的配置圖。
圖4為說明圖3中所示的透鏡模組的像差特性的曲線圖。
圖5為根據本揭露的第三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的配置圖。
圖6為說明圖5中所示的透鏡模組的像差特性的曲線圖。
圖7為根據本揭露的第四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的配置圖。
圖8為說明圖7中所示的透鏡模組的像差特性的曲線圖。
圖9為根據本揭露的第五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的配置圖。
圖10為說明圖9中所示的透鏡模組的像差特性的曲線圖。
圖11為根據本揭露的第六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的配置圖。
圖12為說明圖11中所示的透鏡模組的像差特性的曲線圖。
圖13為根據本揭露的第七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的配置圖。
圖14為說明圖13中所示的透鏡模組的像差特性的曲線圖。
圖15為根據本揭露的第八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的配置圖。
圖16為說明圖15中所示的透鏡模組的像差特性的曲線圖。
圖17為根據本揭露的第九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的配置圖。
圖18為說明圖17中所示的透鏡模組的像差特性的曲線圖。
圖19為根據本揭露的第十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的配置圖。
圖20為說明圖19中所示的透鏡模組的像差特性的曲線圖。
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詳細地描述本揭露的實施例。
然而,可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具體化本揭露且不應認作為受限於在此所提出的實施例。更確切地說,所提供的這些實施例使本揭露將是透徹且完整的,且將本揭露的範圍完整地傳達給本領域的通常知識者。
在圖式中,為了清楚起見可誇示元件的形狀和尺寸,且將自始至終使用相同的元件符號標記相同或類似的元件。
此外,在本說明書的實施例中,第一透鏡是指最接近物(object)(或目標物(subject))的透鏡,且第六透鏡是指最接近像感測(image-sensing)表面(或像感測器)的透鏡。再者,術語「第一透鏡表面」或「第一表面」是指透鏡模組中朝向或面向物(或目標物)的透鏡表面,且術語「第二透鏡表面」或「第二表面」是指透鏡模組中朝向或面向像感測表面(或像感測器)的透鏡表面。此外,除非本文有其他說明,在本說明書的實施例中,透鏡的曲率半徑、厚度、自第一透鏡的第一表面至像感測表面的光軸距離(TTL或OAL)、SL、像高(image height;IMGH)及背焦距(back focus length;BFL)、光學系統的總焦距(overall focal length)、以及每一透鏡的焦距的單位可為毫米。此外,除非本文有其他說明,透鏡的厚度、透鏡之間的間隙(gaps)、TTL(或OAL)及SL可以是基於透鏡的光軸所測量的距離。再者,除非本文有其 他說明,在透鏡形狀的描述中,一個透鏡表面為凸狀的含義是指對應表面的光軸部分為凸狀的,且一個透鏡表面為凹狀的含義是指對應表面的光軸部分為凹狀的。因此,雖然描述一個透鏡表面為凸狀的,但透鏡的邊緣部分或光軸的周邊透鏡部分可以為凹狀的。同樣地,雖然描述一個透鏡表面為凹狀的,但透鏡的邊緣部分可以為凸狀的。此外,在以下實施方式及申請專利範圍中,需注意的是,反曲點是指彎曲(bent)改變在未與光軸交叉的部分的點。
在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中,透鏡模組可包括包含多個透鏡的光學系統。例如,透鏡模組的光學系統可包括六個或更多個具有折射能力的透鏡。然而,透鏡模組並不限於六個透鏡。透鏡模組可更包括其他組件或額外一個或更多個透鏡。例如,透鏡模組可包括用於控制光量的光欄(stop)。此外,透鏡模組可更包括用於移除紅外光的紅外光截止濾光片(infrared cut-off filter)。此外,透鏡模組可更包括像感測器(例如,成像裝置),其可將目標物經光學系統入射的像轉換成電子訊號。再者,透鏡模組可更包括間隙維持構件(gap maintaining member),其可調整透鏡之間的間隙。除了六個透鏡之外,一個或更多個透鏡可安置在第一透鏡之前、第六透鏡之後或第一透鏡和第六透鏡之間。
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可由具有與空氣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可使用塑膠材料或玻璃形成。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中的至少一個或多個可具有非球面 表面。例如,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中只有第六透鏡可具有非球面表面。在另一例子中,在所有的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中各別的至少一個表面可為非球面的。在此,每一透鏡的非球面表面可藉由數學表達式1來表示。
在此,c為對應透鏡的曲率半徑的倒數,K為圓錐常數(conic constant),且r為自非球面表面的任一點至光軸的距離。此外,常數A至J是指依序4階至20階的非球面係數。此外,Z是指在非球面表面上經定位以與光軸分隔距離r的任一點的垂度(sag)。
裝配透鏡模組的光學系統可具有2.3或小於2.3的光圈值(F No.),在此情況下,目標物可清楚地成像。例如,根據本揭露的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甚至在低照明條件下(例如,100勒克司(lux)或少於100勒克司)仍可清楚地捕捉目標物的像。然而,光學系統的光圈值可大於2.3。
透鏡模組的光學系統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
〔條件表達式〕1.3<f1/f<2.5
在此,f為透鏡模組的總焦距(以毫米為單位),且f1為第一透鏡的焦距(以毫米為單位)。上述條件表達式是用於最佳化第一透鏡折射能力的數值條件。例如,在下限值以外的第一透鏡會具 有相對強的折射能力以限制第二透鏡至第五透鏡的光學設計,而在上限值以外的第一透鏡可具有相對弱的折射能力,其對於透鏡模組的微型化可能是不利的。
透鏡模組的光學系統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
〔條件表達式〕32.0<V1-V3
〔條件表達式〕30.0<V1-V4
〔條件表達式〕32.0<V1-V5
在此,V1為第一透鏡的阿貝數(Abbe number),V3為第三透鏡的阿貝數,V4為第四透鏡的阿貝數,且V5為第五透鏡的阿貝數。
上述條件表達式可為用於促進第一透鏡的光學設計的條件。例如,第三透鏡至第五透鏡滿足上述條件表達式可具有較第一透鏡的折射率大的折射率,且因此其製造可以不同的形式進行並同時確保在第一透鏡設計時的自由度。
裝配透鏡模組的光學系統的第二透鏡至第五透鏡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
〔條件表達式〕0.9<f2/f
〔條件表達式〕f3/f<-0.9
〔條件表達式〕3.0<f4/f
〔條件表達式〕f5/f<-3.0
在此,f2為第二透鏡的焦距(以毫米為單位),f3為第三透鏡的焦距(以毫米為單位),f4為第四透鏡的焦距(以毫米為單 位),f5為第五透鏡的焦距(以毫米為單位),且f為透鏡模組的總焦距(以毫米為單位)。
上述條件表達式可提供第二透鏡至第五透鏡的折射能力範圍,其中光學系統的距離可縮短。
透鏡模組的光學系統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
〔條件表達式〕1.1<OAL/f
在此,OAL為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像感測表面的距離(以毫米為單位),且f為透鏡模組的總焦距(以毫米為單位)。
裝配透鏡模組的光學系統的第一透鏡至第三透鏡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
〔條件表達式〕1.4<f1/f2<5.0
〔條件表達式〕f2/f3<0.8
在此,f1為第一透鏡的焦距(以毫米為單位),f2為第二透鏡的焦距(以毫米為單位),且f3為第三透鏡的焦距(以毫米為單位)。
上述條件表達式可為用於最佳化第一透鏡至第三透鏡的光學設計的條件。例如,當第二透鏡被設計在滿足上述的所有條件表達式的範圍內時,第一透鏡和第三透鏡的自由度可以增加,且第一透鏡和第三透鏡可以進行不同的修改或實施。
透鏡模組的光學系統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
〔條件表達式〕0.25<BFL/f<0.35
〔條件表達式〕0.02<D12/f
〔條件表達式〕0.3<r1/f<0.8
〔條件表達式〕2.0<r5/f
在此,BFL為自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至像感測表面的距離(以毫米為單位),D12為第一透鏡和第二透鏡之間的空氣間隙(以毫米為單位)或光軸距離,r1為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以毫米為單位),r5為第三透鏡的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以毫米為單位),且f為透鏡模組的總焦距(以毫米為單位)。
上述條件表達式可為用於最佳化對於光學系統的總焦距有影響的BFL、D12、r1、r5的尺寸的條件。
透鏡模組的光學系統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
〔條件表達式〕0.1<(EPD/2)/f1
在此,EPD/2為具有入射光瞳直徑(entrance pupil diameter;EPD)的入射光瞳的半徑(以毫米為單位),且f1為第一透鏡的焦距(以毫米為單位)。
透鏡模組的光學系統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
〔條件表達式〕0.75<(OAL/ImgH)/2<0.85
在此,OAL為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像感測表面的距離(以毫米為單位),且ImgH為能藉由透鏡模組成像的像的最大高度(以毫米為單位)。
接著,下文將描述裝配透鏡模組的光學系統。
透鏡模組的光學系統可由以下方法製造。
例如,透鏡模組的光學系統可包括具有折射能力且物側 表面為凸狀的第一透鏡,具有折射能力且物側表面為凸狀的第二透鏡,具有折射能力且物側表面為凸狀的第三透鏡,具有折射能力且兩表面皆為凸狀的第四透鏡,具有折射能力且像側表面為凸狀的第五透鏡,以及具有折射能力且像側表面為凹狀的第六透鏡。一或多個反曲點可形成於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上。
做為另一個例子,透鏡模組的光學系統可包括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一透鏡、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二透鏡、具有折射能力且像側表面為凸狀的第三透鏡、具有折射能力的第四透鏡、具有負折射能力的第五透鏡以及具有折射能力的第六透鏡。一或多個反曲點可形成於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上。
做為又一個例子,透鏡模組的光學系統可包括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一透鏡、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二透鏡、具有折射能力且像側表面為凸狀的第三透鏡、具有正折射能力且物側表面為凸狀的第四透鏡、具有折射能力的第五透鏡以及具有折射能力的第六透鏡。一或多個反曲點可形成於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上。
下文將描述裝配光學系統的透鏡和像感測器。
第一透鏡可具有折射能力。例如,第一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一透鏡可具有負折射能力。
第一透鏡可具有凸狀的第一表面(物側表面)。例如,第一透鏡可具有凸狀的第一表面和凹狀的第二表面(像側表面)。第一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或負折射能力只要能滿足上述提及的形狀。
第一透鏡可具有至少一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一透鏡的兩表面皆為非球面的。第一透鏡可由具有相對高的光穿透率(light transmissivity)及/或優良的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一透鏡可使用塑膠材料形成。然而,第一透鏡的材料不限於塑膠材料。例如,第一透鏡可使用玻璃形成。
第二透鏡可具有折射能力。例如,第二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二透鏡可具有負折射能力。此外,第二透鏡可具有較第一透鏡的折射能力強的折射能力。例如,第二透鏡可具有較第一透鏡的焦距短的焦距。例如,第二透鏡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
〔條件表達式〕f2<f1
在此,f1為第一透鏡的焦距,且f2為第二透鏡的焦距。
第二透鏡可具有雙凸狀(biconvex)的表面或兩表面皆為凸狀的。例如,第二透鏡的第一表面可為朝向物的凸狀,且第二透鏡的第二表面可為朝向像的凸狀。第二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或負折射能力只要能滿足上述提及的形狀。
第二透鏡可具有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二透鏡的一表面或兩表面可為非球面的。第二透鏡可由具有相對高的光穿透率及/或優良的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二透鏡可使用塑膠材料形成。然而,第二透鏡的材料不限於塑膠材料。例如,第二透鏡可使用玻璃形成。
第三透鏡可具有折射能力。例如,第三透鏡可具有負折 射能力。然而,第三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此外,第三透鏡可具有較第五透鏡和第六透鏡的折射能力弱的折射能力(參考,折射能力為焦距的倒數)。例如,第三透鏡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
〔條件表達式〕f5<f3
〔條件表達式〕f6<f3
在此,f3為第三透鏡的焦距,f5為第五透鏡的焦距,且f6為第六透鏡的焦距。
第三透鏡可具有朝向物的凸狀的彎月形狀(meniscus shape)。例如,第三透鏡可具有朝向物的凸狀的第一表面和朝向像的凹狀的第二表面。第三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或負折射能力只要能滿足上述提及的形狀。
第三透鏡可具有至少一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三透鏡的一表面或兩表面可為非球面的。第三透鏡可由具有相對高的光穿透率及/或優良的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三透鏡可使用塑膠材料形成。然而,第三透鏡的材料不限於塑膠。例如,第三透鏡可使用玻璃形成。此外,第三透鏡可由具有相對高的折射率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三透鏡可由具有折射率為1.6或超過1.6(在此情況下,第三透鏡可具有30或少於30的阿貝數)的材料形成。此材料形成的第三透鏡甚至在相對小的曲率形狀中仍可容易地折射光。因此,此材料形成的第三透鏡可容易地製造且可降低關於製造公差的缺陷率。此外,此材料形成的第三透鏡可允許縮小透鏡之間的距離,使得透鏡模組可被微型化。
第三透鏡可具有小於第一透鏡和第二透鏡中的至少一個或兩個的尺寸。例如,第三透鏡的有效直徑(例如,在有效光實質上入射和折射的部分的直徑)可小於第一透鏡和第二透鏡中的一個或兩個。
第四透鏡可具有折射能力。例如,第四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四透鏡可具有負折射能力。
第四透鏡可具有雙凸狀的表面。例如,第四透鏡的第一表面可為朝向物的凸狀,且第四透鏡的第二表面可為朝向像的凸狀。第四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或負折射能力只要能滿足上述提及的形狀。
第四透鏡可具有至少一非球面表面。例如,第四透鏡的一表面或兩表面可為非球面的。第四透鏡可由具有相對高的光穿透率及/或優良的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四透鏡可使用塑膠材料形成。然而,第四透鏡的材料不限於塑膠。例如,第四透鏡可使用玻璃形成。此外,第四透鏡可由具有高折射率的材料形成。例如,第四透鏡可由具有折射率為1.6或超過1.6(在此情況下,第四透鏡可具有30或少於30的阿貝數)的材料形成。此材料形成的第四透鏡甚至在小曲率形狀中仍可容易地折射光。因此,此材料形成的第四透鏡可容易地製造且可降低關於製造公差的缺陷率。此外,此材料形成的第四透鏡可允許縮小透鏡之間的距離,使得透鏡模組可被微型化。
第五透鏡可具有折射能力。例如,第五透鏡可具有負折 射能力。然而,第五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
第五透鏡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例如,第五透鏡可具有朝向物的凹狀的第一表面和朝向像的凸狀的第二表面。第五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或負折射能力只要能滿足上述提及的形狀。
第五透鏡可具有至少一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五透鏡的一表面或兩表面可為非球面的。第五透鏡可由具有相對高的光穿透率及/或優良的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五透鏡可使用塑膠材料形成。然而,第五透鏡的材料不限於塑膠。例如,第五透鏡可使用玻璃形成。此外,第五透鏡可由具有高折射率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五透鏡可由具有折射率為1.6或超過1.6(在此情況下,第五透鏡可具有30或少於30的阿貝數)的材料形成。此材料形成的第五透鏡甚至在小曲率形狀中仍可容易地折射光。因此,此材料形成的第五透鏡可容易地製造且可降低關於製造公差的缺陷率。此外,此材料形成的第五透鏡可允許縮小透鏡之間的距離,使得透鏡模組可被微型化。
第六透鏡可具有折射能力。例如,第六透鏡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然而,第六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
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例如,第六透鏡可具有朝向物的凸狀的第一表面和朝向像的凹狀的第二表面。第六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或負折射能力只要能滿足上述提及的形狀。
第六透鏡可具有至少一非球面表面。例如,第六透鏡的一表面或兩表面可為非球面的。此外,第六透鏡可形成為在其一 個或兩個表面上包括至少一個或更多個反曲點。例如,第六透鏡的第一表面在光軸上可為凸狀的,且在光軸的附近可為凹狀的。此外,第六透鏡的第一表面在其邊緣可為凸狀的,第六透鏡的第二表面在光軸上可為凹狀的且朝向邊緣變為凸狀的,第六透鏡的第二表面朝向周圍的像可為凸狀的。第六透鏡可由具有相對高的光穿透率及/或優良的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六透鏡可使用塑膠材料形成。然而,第六透鏡的材料不限於塑膠。例如,第六透鏡可使用玻璃形成。
像感測器(或像感測表面)可具有小於一個或多個透鏡的有效直徑的直徑。例如,像感測器的水平長度或垂直長度可小於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的有效直徑。像感測器的對角線長度和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的有效直徑之間的偏差可例如為0.5毫米或更大,但不限於此。此像感測器的尺寸限制可有利於具有交握校正(handshaking correction)功能的透鏡模組。
像感測器可裝配成實現例如1300百萬像素(megapixels)的高解析度,但不限於此。例如,裝配像感測器的像素尺寸單位可為1.12μm或小於1.12μm。
透鏡模組的光學系統可裝配成使透鏡的有效直徑自第一透鏡朝向第三透鏡變小且/或自第四透鏡朝向第六透鏡變大。如前述裝配的光學系統可增加入射至像感測器的光量,以增加透鏡模組的解析度。
透鏡模組的光學系統可裝配成具有低的光圈值。例如, 透鏡模組的光學系統可具有2.3或小於2.3的光圈值。透鏡模組的光學系統可裝配成具有相對短的長度(OAL)。例如,透鏡模組的OAL可為5毫米或小於5毫米。
如前述裝配的透鏡模組可允許用於造成像品質劣化的像差縮小。此外,可提供本揭露的實施例的透鏡模組以實現高解析度。再者,如前述裝配的透鏡模組可輕易地變輕及可減小製造成本。
參看圖1,以下將描述根據本揭露的第一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
透鏡模組100可包括包含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第五透鏡150及第六透鏡160的光學系統。此外,透鏡模組100可更包括紅外光截止濾光片70和像感測器80。此外,透鏡模組100可更包括至少一光欄。例如,光欄可位於第二透鏡120和第三透鏡130之間。然而,光欄可位於第一透鏡110之前、第一透鏡110和第二透鏡120之間或第三透鏡130和第六透鏡160之間的任何位置。
在本揭露的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一透鏡11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一透鏡11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然而,第一透鏡11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12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二透鏡12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二透鏡12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然而,第二透鏡1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三透鏡13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三透 鏡13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三透鏡13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然而。第三透鏡13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四透鏡14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四透鏡14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四透鏡14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然而。第四透鏡14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五透鏡15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五透鏡150的物側表面可為凹狀的且第五透鏡15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然而,第五透鏡15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六透鏡16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六透鏡16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六透鏡16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然而,第六透鏡16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此外,第六透鏡160可具有在其物側表面和像側表面的至少一個或每一個上形成的一或多個反曲點。
參看圖2,以下將描述透鏡模組100的像差特性。
透鏡模組100可具有如圖2所示的像散(astigmatism)曲線和畸變(distortion)曲線。
參看表1,以下將描述裝配透鏡模組100的光學系統的例示性特性。
表1中,表面編號2和表面編號3分別地表示第一透鏡11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表面編號4和表面編號5分別地表示第二透鏡12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相似的方式,表面編號7至表面編號14分別地表示第三透鏡130至第六透鏡16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同時,表面編號6表示光欄,且表面編號15和表面編號16表示紅外光截止濾光片7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參看表2,以下將描述第一例示性實施例的裝配透鏡模組100的光學系統的非球面值。
表2中,表格的橫軸是指第一透鏡110至第六透鏡160的表面編號,且表格的縱軸是指每一透鏡表面所對應的特性。
參看圖3,以下將描述根據本揭露的第二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
透鏡模組200可包括包含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第四透鏡240、第五透鏡250及第六透鏡260的光學系統。此外,透鏡模組200可更包括紅外光截止濾光片70和像感測器80。再者,透鏡模組200可更包括至少一光欄。例如,光欄可位於第二透鏡220和第三透鏡230之間。然而,光欄可位於第一透鏡210之前、第一透鏡210和第二透鏡220之間或第三透鏡230和第六透鏡260之間的任何位置。
在本揭露的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透鏡2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一透鏡21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一透鏡21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然而,第一透鏡21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22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二透鏡22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二透鏡22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然而,第二透鏡2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三透鏡23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三透鏡23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三透鏡23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然而。第三透鏡23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四透鏡24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四透鏡24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四透鏡24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然而。第四透鏡24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五透鏡25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五透鏡250的物側 表面可為凹狀的且第五透鏡25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六透鏡26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然而,第六透鏡26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六透鏡26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六透鏡26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此外,一或多個反曲點可形成在第六透鏡260的物側表面和像側表面的至少一個或每一個上。
參看圖4,以下將描述透鏡模組200的像差特性。
透鏡模組200可具有如圖4所示的像散曲線和畸變曲線。
參看表3,以下將描述裝配透鏡模組200的光學系統的例示性特性。
表3中,表面編號2和表面編號3分別地表示第一透鏡 21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表面編號4和表面編號5分別地表示第二透鏡22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相似的方式,表面編號7至表面編號14分別地表示第三透鏡230至第六透鏡26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同時,表面編號6表示光欄,且表面編號15和表面編號16表示紅外光截止濾光片7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參看表4,以下將描述第二實施例的裝配透鏡模組200的光學系統的非球面值。
表4中,表格的橫軸是指第一透鏡210至第六透鏡260的表面編號,且表格的縱軸是指每一透鏡表面所對應的特性。
參看圖5,以下將描述根據本揭露的第三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
透鏡模組300可包括包含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第三透鏡330、第四透鏡340、第五透鏡350及第六透鏡360的光學系統。此外,透鏡模組300可更包括紅外光截止濾光片70和像感測器80。再者,透鏡模組300可更包括一個或多個光欄。例如,光欄可位於第二透鏡320和第三透鏡330之間。然而,光欄可位於第一透鏡310之前、第一透鏡310和第二透鏡320之間或第三透鏡330和第六透鏡360之間的任何位置。
在本揭露的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透鏡3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一透鏡31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一透鏡31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一透鏡31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第二透鏡32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二透鏡3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32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二透鏡32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三透鏡33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然而。第三透鏡33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三透鏡33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三透鏡33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第四透鏡34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四透鏡34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四透鏡34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四透鏡34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五透鏡35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然而,第五透鏡350 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五透鏡350的物側表面可為凹狀的且第五透鏡35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六透鏡36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然而,第六透鏡36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六透鏡36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六透鏡36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此外,一或多個反曲點可形成在第六透鏡360的物側表面和像側表面的至少一個或每一個上。
參看圖6,以下將描述第三實施例的透鏡模組300的像差特性。
如圖6所示,透鏡模組300可減少像感測表面的邊緣部分的像散。
參看表5,以下將描述裝配透鏡模組300的光學系統的例示性特性。
表5中,表面編號2和表面編號3分別地表示第一透鏡31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表面編號4和表面編號5分別地表示第二透鏡32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相似的方式,表面編號7至表面編號14分別地表示第三透鏡330至第六透鏡36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同時,表面編號6表示光欄,且表面編號15和表面編號16表示紅外光截止濾光片7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參看表6,以下將描述裝配透鏡模組300的光學系統的非球面值。
表6中,表格的橫軸是指第一透鏡310至第六透鏡360的表面編號,且表格的縱軸是指每一透鏡表面所對應的特性。
參看圖7,以下將描述根據本揭露的第四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
透鏡模組400可包括包含第一透鏡410、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第四透鏡440、第五透鏡450及第六透鏡460的光學系統。此外,透鏡模組400可更包括紅外光截止濾光片70和像感測器80。再者,透鏡模組400可更包括至少一個光欄。例如,光欄可位於第二透鏡420和第三透鏡430之間。然而,光欄可位於第一透鏡410之前、第一透鏡410和第二透鏡420之間或第三透鏡430和第六透鏡460之間的任何位置。
在本揭露的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透鏡4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一透鏡41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一透鏡41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一透鏡41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第二透鏡42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二透鏡4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42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二透鏡42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三透鏡43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然而。第三透鏡43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三透鏡43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三透鏡43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第四透鏡44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四透鏡44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四透鏡44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四透鏡44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五透鏡45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然而,第五透鏡450 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五透鏡450的物側表面可為凹狀的且第五透鏡45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六透鏡46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然而,第六透鏡46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六透鏡46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六透鏡46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此外,一或多個反曲點可形成在第六透鏡460的物側表面和像側表面的至少一個或每一個上。
參看圖8,以下將描述第四實施例的透鏡模組400的像差特性。
如圖8所示,透鏡模組400可減少像感測表面的邊緣部分的像散。
參看表7,以下將描述裝配透鏡模組400的光學系統的例示性特性。
表7中,表面編號2和表面編號3分別地表示第一透鏡41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表面編號4和表面編號5分別地表示第二透鏡42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相似的方式,表面編號7至表面編號14分別地表示第三透鏡430至第六透鏡46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同時,表面編號6表示光欄,且表面編號15和表面編號16表示紅外光截止濾光片7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參看表8,以下將描述裝配透鏡模組400的光學系統的非球面值。
表8中,表格的橫軸是指第一透鏡410至第六透鏡460的表面編號,且表格的縱軸是指每一透鏡表面所對應的特性。
參看圖9,以下將描述根據本揭露的第五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
透鏡模組500可包括包含第一透鏡510、第二透鏡520、第三透鏡530、第四透鏡540、第五透鏡550及第六透鏡560的光學系統。此外,透鏡模組500可更包括紅外光截止濾光片70和像感測器80。再者,透鏡模組500可更包括至少一個光欄。例如,光欄可位於第二透鏡520和第三透鏡530之間。然而,光欄可位於第一透鏡510之前、第一透鏡510和第二透鏡520之間或第三透鏡530和第六透鏡560之間的任何位置。
在本揭露的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透鏡5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一透鏡51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一透鏡51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一透鏡51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第二透鏡52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二透鏡5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52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二透鏡52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三透鏡53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然而。第三透鏡53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三透鏡53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三透鏡53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第四透鏡54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四透鏡54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四透鏡54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四透鏡54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五透鏡55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然而,第五透鏡550 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五透鏡550的物側表面可為凹狀的且第五透鏡55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六透鏡56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然而,第六透鏡56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六透鏡56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六透鏡56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此外,一或多個反曲點可形成在第六透鏡560的物側表面和像側表面的至少一個或每一個上。
參看圖10,以下將描述第五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500的像差特性。
如圖10所示,透鏡模組500可具有自像感測表面的中心至其邊緣實質上固定的像散。
參看表9,以下將描述裝配透鏡模組500的光學系統的例示性特性。
表9中,表面編號2和表面編號3分別地表示第一透鏡51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表面編號4和表面編號5分別地表示第二透鏡52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相似的方式,表面編號7至表面編號14分別地表示第三透鏡530至第六透鏡56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同時,表面編號6表示光欄,且表面編號15和表面編號16表示紅外光截止濾光片7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參看表10,以下將描述第五例示性實施例的裝配透鏡模組500的光學系統的非球面值。
表10中,表格的橫軸是指第一透鏡510至第六透鏡560的表面編號,且表格的縱軸是指每一透鏡表面所對應的特性。
參看圖11,以下將描述根據本揭露的第六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
透鏡模組600可包括包含第一透鏡610、第二透鏡620、第三透鏡630、第四透鏡640、第五透鏡650及第六透鏡660的光學系統。此外,透鏡模組600可更包括紅外光截止濾光片70和像感測器80。再者,透鏡模組600可更包括至少一個光欄。例如,光欄可位於第二透鏡620和第三透鏡630之間。然而,光欄可位於第一透鏡610之前、第一透鏡610和第二透鏡620之間或第三透鏡630和第六透鏡660之間的任何位置。
在本揭露的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透鏡6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一透鏡61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一透鏡61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一透鏡61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第二透鏡62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二透鏡6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62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二透鏡62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三透鏡63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然而。第三透鏡63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三透鏡63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三透鏡63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第四透鏡64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四透鏡64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四透鏡64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四透鏡64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五透鏡65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然而,第五透鏡650 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五透鏡650的物側表面可為凹狀的且第五透鏡65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六透鏡66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然而,第六透鏡66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六透鏡66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六透鏡66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此外,一或多個反曲點可形成在第六透鏡660的物側表面和像側表面的至少一個或每一個上。
參看圖12,以下將描述第六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600的像差特性。
如圖12所示,透鏡模組600可具有自像感測表面的中心至其邊緣實質上固定的像散。
參看表11,以下將描述裝配透鏡模組600的光學系統的例示性特性。
表11中,表面編號2和表面編號3分別地表示第一透鏡61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表面編號4和表面編號5分別地表示第二透鏡62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相似的方式,表面編號7至表面編號14分別地表示第三透鏡630至第六透鏡66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同時,表面編號6表示光欄,且表面編號15和表面編號16表示紅外光截止濾光片7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參看表12,以下將描述第六例示性實施例的裝配透鏡模組600的光學系統的非球面值。
表12中,表格的橫軸是指第一透鏡610至第六透鏡660的表面編號,且表格的縱軸是指每一透鏡表面所對應的特性。
參看圖13,以下將描述根據本揭露的第七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
透鏡模組700可包括包含第一透鏡710、第二透鏡720、第三透鏡730、第四透鏡740、第五透鏡750及第六透鏡760的光學系統。此外,透鏡模組700可更包括紅外光截止濾光片70和像感測器80。再者,透鏡模組700可更包括至少一個光欄。例如,光欄可位於第二透鏡720和第三透鏡730之間。然而,光欄可位於第一透鏡710之前、第一透鏡710和第二透鏡720之間或第三透鏡730和第六透鏡760之間的任何位置。
在本揭露的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透鏡7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一透鏡71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一透鏡71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一透鏡71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 第二透鏡72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二透鏡7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72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二透鏡72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三透鏡73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然而。第三透鏡73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三透鏡73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三透鏡73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第四透鏡74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四透鏡74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四透鏡74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四透鏡74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五透鏡75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然而,第五透鏡750 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五透鏡750的物側表面可為凹狀的且第五透鏡75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六透鏡76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然而,第六透鏡76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六透鏡76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六透鏡76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此外,一或多個反曲點可形成在第六透鏡760的物側表面和像側表面的至少一個或每一個上。
參看圖14,以下將描述第七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700的像差特性。
如圖14所示,透鏡模組700可具有自像感測表面的中心至其邊緣實質上固定的像散。
參看表13,以下將描述裝配透鏡模組700的光學系統的例示性特性。
表13中,表面編號2和表面編號3分別地表示第一透鏡71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表面編號4和表面編號5分別地表示第二透鏡72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相似的方式,表面編號7至表面編號14分別地表示第三透鏡730至第六透鏡76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同時,表面編號6表示光欄,且表面編號15和表面編號16表示紅外光截止濾光片7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參看表14,以下將描述第七例示性實施例的裝配透鏡模組700的光學系統的非球面值。
表14中,表格的橫軸是指第一透鏡710至第六透鏡760的表面編號,且表格的縱軸是指每一透鏡表面所對應的特性。
表15(如下所示)顯示根據本揭露中的第一至第七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的光學特性。如表15中所示,透鏡模組可實質上具有2.00至2.35的光圈值。此外,透鏡模組可實質上具有3.80至4.60的總焦距(f)。在透鏡模組中,第一透鏡的焦距(f1)實質上可在6.0至6.9的範圍內。在透鏡模組中,第二透鏡的焦距(f2)實質上可在4.0至4.7的範圍內。在透鏡模組中,第三透鏡的焦距(f3)實質上可在-5.4至-4.0的範圍內。在透鏡模組中,第四透鏡的焦距(f4)實質上可在19.0至32.0的範圍內。在透鏡模組中,第五透鏡的焦距(f5)實質上可在-230至-20的範圍內。在透鏡模組中,第六透鏡的焦距(f6)實質上可在-30.0至-10.0的範圍內。在透鏡模組中,光學系統的總長度實質上可在4.3至5.2的範圍內。在透鏡模組中,BFL實質上可在1.04至1.29的範圍內。在透鏡模組中,光學系統的視角(field of view)(ANG)實質上可在64至75度的範圍內。在透鏡模組中,入射光瞳的半徑(EPD/2)實質上可在0.9至1.0的範圍內。
表16(如下所示)顯示根據本揭露中的第一至第七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的條件表達式的數值範圍(numerical range)和條件表達式的數值。
如表16中所示,根據本揭露中的第一至第七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可滿足至少一個或所有的條件表達式。
參看圖15,以下將描述根據本揭露的第八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
透鏡模組800可包括包含第一透鏡810、第二透鏡820、第三透鏡830、第四透鏡840、第五透鏡850及第六透鏡860的光學系統。此外,透鏡模組800可更包括紅外光截止濾光片70和像感測器80。再者,透鏡模組800可更包括至少一個光欄。例如,光欄可位於第二透鏡820和第三透鏡830之間。然而,光欄可位於第一透鏡810之前、第一透鏡810和第二透鏡820之間或第三透鏡830和第六透鏡860之間的任何位置。
在本揭露的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透鏡8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一透鏡81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一透鏡81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一透鏡81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第二透鏡82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二透鏡8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82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二透鏡82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三透鏡83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然而。第三透鏡83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三透鏡83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三透鏡83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第四透鏡84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四透鏡84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四透鏡84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四透鏡84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五透鏡85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五透鏡85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五透鏡850的物側表面可為凹狀的且第五透鏡85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六透鏡860可具有負折射能 力。然而,第六透鏡86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六透鏡86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六透鏡86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此外,一或多個反曲點可形成在第六透鏡860的物側表面和像側表面的至少一個或每一個上。
參看圖16,以下將描述第八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800的像差特性。
如圖16所示,透鏡模組800可具有自像感測表面的中心至其邊緣實質上固定的像散。
參看表17,以下將描述裝配透鏡模組800的光學系統的例示性特性。
表17中,表面編號2和表面編號3分別地表示第一透鏡81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表面編號4和表面編號5分別地表示第二透鏡82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相似的方式,表面編號7至表面編號14分別地表示第三透鏡830至第六透鏡86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同時,表面編號6表示光欄,且表面編號15和表面編號16表示紅外光截止濾光片7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參看表18,以下將描述裝配透鏡模組800的光學系統的非球面值。
表18中,表格的橫軸是指第一透鏡810至第六透鏡860的表面編號,且表格的縱軸是指每一透鏡表面所對應的特性。
參看圖17,以下將描述根據本揭露的第九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
透鏡模組900可包括包含第一透鏡910、第二透鏡920、第三透鏡930、第四透鏡940、第五透鏡950及第六透鏡960的光學系統。此外,透鏡模組900可更包括紅外光截止濾光片70和像感測器80。再者,透鏡模組900可更包括至少一個光欄。例如,光欄可位於第二透鏡920和第三透鏡930之間。然而,光欄可位於第一透鏡910之前、第一透鏡910和第二透鏡920之間或第三透鏡930和第六透鏡960之間的任何位置。
在本揭露的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透鏡9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一透鏡91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一透鏡91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一透鏡91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第二透鏡92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二透鏡9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92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二透鏡92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三透鏡93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然而。第三透鏡93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三透鏡93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三透鏡93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第四透鏡94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四透鏡94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四透鏡94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四透鏡94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五透鏡95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然而,第五透鏡950 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五透鏡950的物側表面可為凹狀的且第五透鏡95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六透鏡96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六透鏡96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六透鏡96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六透鏡96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此外,一或多個反曲點可形成在第六透鏡960的物側表面和像側表面的至少一個或每一個上。
參看圖18,以下將描述第九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900的像差特性。
如圖18所示,透鏡模組900可具有自像感測表面的中心至其邊緣實質上固定的像散。
參看表19,以下將描述裝配透鏡模組900的光學系統的例示性特性。
表19中,表面編號2和表面編號3分別地表示第一透鏡91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表面編號4和表面編號5分別地表示第二透鏡92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相似的方式,表面編號7至表面編號14分別地表示第三透鏡930至第六透鏡96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同時,表面編號6表示光欄,且表面編號15和表面編號16表示紅外光截止濾光片7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參看表20,以下將描述裝配透鏡模組900的光學系統的非球面值。
表20中,表格的橫軸是指第一透鏡910至第六透鏡960的表面編號,且表格的縱軸是指每一透鏡表面所對應的特性。
參看圖19,以下將描述根據本揭露的第十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
透鏡模組1000可包括包含第一透鏡1010、第二透鏡1020、第三透鏡1030、第四透鏡1040、第五透鏡1050及第六透鏡1060的光學系統。此外,透鏡模組1000可更包括紅外光截止濾光片70和像感測器80。再者,透鏡模組1000可更包括至少一個光欄。例如,光欄可位於第二透鏡1020和第三透鏡1030之間。然而,光欄可位於第一透鏡1010之前、第一透鏡1010和第二透鏡1020之間或第三透鏡1030和第六透鏡1060之間的任何位置。
在本揭露的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0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一透鏡101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一透鏡101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一透鏡101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第二透鏡102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二透鏡10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102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二透鏡102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三透鏡103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然而。第三透鏡103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三透鏡103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三透鏡103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第四透鏡104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四透鏡104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四透鏡104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四透鏡104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五透鏡105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然而, 第五透鏡105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五透鏡1050的物側表面可為凹狀的而第五透鏡1050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狀的。第六透鏡106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然而,第六透鏡106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六透鏡1060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狀的且第六透鏡1060的像側表面可為凹狀的。此外,一或多個反曲點可形成在第六透鏡1060的物側表面和像側表面的至少一個或每一個上。
參看圖20,以下將描述第十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1000的像差特性。
如圖20所示,透鏡模組1000可具有自像感測表面的中心至其邊緣實質上固定的像散。
參看表21,以下將描述裝配透鏡模組1000的光學系統的例示性特性。
表21中,表面編號2和表面編號3分別地表示第一透鏡101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表面編號4和表面編號5分別地表示第二透鏡102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相似的方式,表面編號7至表面編號14分別地表示第三透鏡1030至第六透鏡106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同時,表面編號6表示光欄,且表面編號15和表面編號16表示紅外光截止濾光片7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參看表22,以下將描述第十例示性實施例的裝配透鏡模組1000的光學系統的非球面值。
表22中,表格的橫軸是指第一透鏡1010至第六透鏡1060的表面編號,且表格的縱軸是指每一透鏡表面所對應的特性。
表23(如下所示)顯示根據本揭露中的第八至第十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的光學特性。如表23中所示,透鏡模組可實質上具有2.10至2.3的光圈值。此外,透鏡模組可實質上具有4.0至4.3的總焦距(f)。在透鏡模組中,第一透鏡的焦距(f1)實質上可在5.6至6.6的範圍內。在透鏡模組中,第二透鏡的焦距(f2)實質上可在4.0至4.9的範圍內。在透鏡模組中,第三透鏡的焦距(f3)實質上可在-4.6至-4.1的範圍內。在透鏡模組中,第四透鏡的焦距(f4)實質上可在20.0至23.0的範圍內。在透鏡模組中,第五透鏡的焦距(f5)實質上可在-30至30的範圍內。在透鏡模組中,第六透鏡的焦距(f6)實質上可在-10.0至110.0的範圍內。在透鏡模組中,光學系統的總長度實質上可在4.5至5.0的範圍內。在透鏡模組中,BFL實質上可在1.0至1.4的範圍內。在透鏡模組中,光學系統的視角(ANG)實質上可在68至72度的範圍內。在透鏡模組中,入射光瞳的半徑(EPD/2)實質上可在0.6至0.8的範圍內。
表24(如下所示)顯示根據本揭露中的第八至第十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的條件表達式的數值範圍和的條件表達式的數值,其中r7為第四透鏡的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如表24中所示,根據本揭露中的第八至第十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可實質上滿足上述一個或多個條件表達式,與根據本揭露中的第一至第七例示性實施例的透鏡模組相似。
如上所述,根據本揭露中的例示性實施例,可實現相對高的解析度,且可縮短透鏡模組的長度。
雖然上文已展示以及描述例示性實施例,但於本領域具有知識者將顯而易見,可在不脫離如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定義的本發明的精神以及範疇的情況下進行修改以及變化。

Claims (29)

  1. 一種透鏡模組,包括:第一透鏡,具有折射能力及凸狀的物側表面;第二透鏡,具有折射能力及雙凸狀的表面;第三透鏡,具有折射能力及凸狀的物側表面;第四透鏡,具有折射能力及雙凸狀的表面;第五透鏡,具有折射能力及凸狀的像側表面;以及第六透鏡,具有折射能力、凸狀的物側表面及凹狀的像側表面,一或多個反曲點形成於所述第六透鏡的所述像側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為自物側至像側依序配置,且所述透鏡模組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條件表達式〕3.0<f4/f其中f4為所述第四透鏡的焦距,且f為所述透鏡模組的總焦距。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所述第一透鏡具有凹狀的像側表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所述第三透鏡具有凹狀的像側表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所述第五透鏡具有凹狀的物側表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所述第五透鏡的所述折射能力為負的。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條件表達式〕1.3<f1/f<2.5其中f1為所述第一透鏡的焦距,且f為所述透鏡模組的總焦距。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條件表達式〕32.0<V1-V3其中V1為所述第一透鏡的阿貝數,且V3為所述第三透鏡的阿貝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條件表達式〕30.0<V1-V4其中V1為所述第一透鏡的阿貝數,且V4為所述第四透鏡的阿貝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條件表達式〕32.0<V1-V5其中V1為所述第一透鏡的阿貝數,且V5為所述第五透鏡的阿貝數。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條件表達式〕0.9<f2/f其中f2為所述第二透鏡的焦距,且f為所述透鏡模組的總焦距。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條件表達式〕f3/f<-0.9其中f3為所述第三透鏡的焦距,且f為所述透鏡模組的總焦距。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條件表達式〕f5/f<-3.0其中f5為所述第五透鏡的焦距,且f為所述透鏡模組的總焦距。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條件表達式〕1.1<OAL/f其中OAL為自所述第一透鏡的所述物側表面至像感測表面的距離,且f為所述透鏡模組的總焦距。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條件表達式〕1.4<f1/f2<5.0其中f1為所述第一透鏡的焦距,且f2為所述第二透鏡的焦距。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條件表達式〕f2/f3<0.8其中f2為所述第二透鏡的焦距,且f3為所述第三透鏡的焦距。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條件表達式〕0.25<BFL/f<0.35其中背焦距(BFL)為自所述第六透鏡的所述像側表面至像感測表面的距離,且f為所述透鏡模組的總焦距。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條件表達式〕0.02<D12/f其中D12為所述第一透鏡和所述第二透鏡之間的間隙,且f為所述透鏡模組的總焦距。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條件表達式〕0.3<r1/f<0.8其中r1為所述第一透鏡的所述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且f為所述透鏡模組的總焦距。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條件表達式〕2.0<r5/f其中r5為所述第三透鏡的所述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且f為所述透鏡模組的總焦距。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條件表達式〕4.0<r7/f其中r7為所述第四透鏡的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且f為所述透鏡模組的總焦距。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條件表達式〕0.1<(EPD/2)/f1其中EPD/2為具有入射光瞳直徑(EPD)的入射光瞳的半徑,且f1為所述第一透鏡的焦距。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條件表達式〕0.75<(OAL/ImgH)/2<0.85其中OAL為自所述第一透鏡的所述物側表面至像感測表面的距離,且ImgH為能藉由所述透鏡模組成像的像的最大高度。
  23. 一種透鏡模組,包括:第一透鏡,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二透鏡,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三透鏡,具有折射能力及凹狀的像側表面;第四透鏡,具有折射能力;第五透鏡,具有負折射能力;以及第六透鏡,具有折射能力,一或多個反曲點形成於所述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為自物側至像側依序配置;且所述透鏡模組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條件表達式1〕30.0<V1-V4〔條件表達式2〕3.0<f4/f其中V1為所述第一透鏡的阿貝數,V4為所述第四透鏡的阿貝數,f4為所述第四透鏡的焦距,且f為所述透鏡模組的總焦距。
  24. 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所述第三透鏡的所述折射能力為負的。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所述第六透鏡的所述折射能力為負的。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所述第六透鏡的所述折射能力為正的。
  27. 一種透鏡模組,包括:第一透鏡,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二透鏡,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三透鏡,具有折射能力及凹狀的像側表面;第四透鏡,具有正折射能力及凸狀的物側表面;第五透鏡,具有折射能力;以及第六透鏡,具有折射能力,一或多個反曲點形成於所述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為自物側至像側依序配置;且所述透鏡模組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條件表達式1〕30.0<V1-V4〔條件表達式2〕3.0<f4/f其中V1為所述第一透鏡的阿貝數,V4為所述第四透鏡的阿貝數,f4為所述第四透鏡的焦距,且f為所述透鏡模組的總焦距。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所述第三透鏡的所述折射能力為負的。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的透鏡模組,其中所述第五透鏡的所述折射能力為正的。
TW104109868A 2014-06-17 2015-03-27 透鏡模組 TWI6227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2014-0073657 2014-06-17
KR20140073657 2014-06-17
KR1020140137760A KR101719874B1 (ko) 2014-06-17 2014-10-13 렌즈 모듈
??10-2014-0137760 2014-10-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0879A TW201600879A (zh) 2016-01-01
TWI622793B true TWI622793B (zh) 2018-05-01

Family

ID=5508494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9868A TWI622793B (zh) 2014-06-17 2015-03-27 透鏡模組
TW107106802A TWI662292B (zh) 2014-06-17 2015-03-27 透鏡模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6802A TWI662292B (zh) 2014-06-17 2015-03-27 透鏡模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64260A1 (zh)
KR (1) KR101719874B1 (zh)
CN (2) CN108303786B (zh)
TW (2) TWI6227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8184B (zh) * 2016-02-05 2018-10-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KR20170093504A (ko) * 2016-02-05 2017-08-16 오필름코리아(주) 촬상 장치용 광학 시스템
KR102663749B1 (ko) * 2016-02-17 2024-05-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옵티칼 렌즈 어셈블리, 장치, 및 이미지 형성 방법
CN107295225B (zh) * 2016-04-12 2020-07-10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KR101901698B1 (ko) * 2016-05-11 2018-09-27 삼성전기 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TWI580999B (zh) * 2016-05-20 2017-05-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2987260A (zh) * 2016-12-16 2021-06-18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KR20180075152A (ko) 2016-12-26 2018-07-0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CN106646832B (zh) * 2017-02-17 2022-11-22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WO2018149064A1 (zh) 2017-02-17 2018-08-2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TWI626488B (zh) 2017-03-28 2018-06-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0542983B (zh) * 2018-05-29 2022-09-27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CN112130281B (zh) 2018-05-29 2022-12-0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CN109656000A (zh) * 2019-02-02 2019-04-1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组
CN116256872A (zh) * 2020-06-05 2023-06-13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KR102534059B1 (ko) * 2020-08-18 2023-05-1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TWI824779B (zh) * 2022-10-18 2023-12-01 英屬維爾京群島商威爾德嘉德有限公司 光學鏡頭、光學模組及電子設備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32772B (zh) * 2011-06-10 2014-04-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影像擷取透鏡組
TW201418759A (zh) * 2012-09-14 2014-05-16 Samsung Electro Mech 成像透鏡
TW201418764A (zh) * 2014-01-24 2014-05-16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取像鏡頭、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26313B2 (ja) 2009-10-15 2014-02-26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系
JP5480074B2 (ja) * 2010-09-06 2014-04-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投写用レンズ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CN102621664B (zh) 2011-01-27 2014-05-2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撷取镜头组
TWI432823B (zh) * 2011-06-10 2014-04-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拾取透鏡組
TWI435138B (zh) 2011-06-20 2014-04-21 Largan Precision Co 影像拾取光學系統
EP2708929A3 (en) * 2012-09-14 2014-10-01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Imaging lens
JP2014202766A (ja) * 2013-04-01 2014-10-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TWI463169B (zh) * 2013-07-25 2014-12-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系統鏡片組及取像裝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32772B (zh) * 2011-06-10 2014-04-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影像擷取透鏡組
TW201418759A (zh) * 2012-09-14 2014-05-16 Samsung Electro Mech 成像透鏡
TW201418764A (zh) * 2014-01-24 2014-05-16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取像鏡頭、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9684A (zh) 2016-02-10
TWI662292B (zh) 2019-06-11
TW201600879A (zh) 2016-01-01
CN108303786A (zh) 2018-07-20
CN108303786B (zh) 2020-08-11
CN105319684B (zh) 2018-03-27
US20230064260A1 (en) 2023-03-02
TW201819983A (zh) 2018-06-01
KR20150144678A (ko) 2015-12-28
KR101719874B1 (ko) 2017-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2793B (zh) 透鏡模組
TWI627436B (zh) 透鏡模組
US11520121B2 (en) High resolution lens module
KR101681384B1 (ko) 렌즈 모듈
KR101681383B1 (ko) 렌즈 모듈
CN106199904B (zh) 光学系统
KR101652849B1 (ko) 렌즈 모듈
KR101709838B1 (ko) 렌즈 모듈
KR102009430B1 (ko) 촬상 광학계
KR101740772B1 (ko) 렌즈 모듈
KR101598266B1 (ko) 렌즈 모듈
KR101659140B1 (ko) 렌즈 모듈
KR102004798B1 (ko) 렌즈 모듈
TWI534464B (zh) 透鏡模組
KR101719881B1 (ko) 렌즈 모듈
TWI839074B (zh) 透鏡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