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1050B -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1050B
TWI621050B TW106120107A TW106120107A TWI621050B TW I621050 B TWI621050 B TW I621050B TW 106120107 A TW106120107 A TW 106120107A TW 106120107 A TW106120107 A TW 106120107A TW I621050 B TWI621050 B TW I62105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ness
display device
flexible substrate
metal layer
patterned met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0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5652A (zh
Inventor
江丞偉
王培筠
蕭翔允
陳佳楷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201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21050B/zh
Priority to CN201710730067.4A priority patent/CN10770570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1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105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05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565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可撓性基板、複數個畫素單元、以及圖案化金屬層。可撓性基板具有實質上平坦的第一表面及相對第一表面之第二表面。可撓性基板包含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厚度。第二部分具有第二厚度。第一厚度大於第二厚度。第二厚度和第一厚度的差為第三厚度。畫素單元配置於可撓性基板之第一表面。圖案化金屬層配置於可撓性基板之第二表面對應第二部分處。圖案化金屬層具有第四厚度。第三厚度大於第四厚度。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包括可撓性基板的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在顯示裝置中,可局部或大面積地應用可撓性基板,藉此實現例如窄邊框、甚至是整體可撓之顯示裝置等目的。可撓性基板在彎折時,其上的元件可能受到應力,進而發生性質惡化或毀損。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一般會選擇調整形成在可撓性基板上的膜層的厚度。然而,這種方式可能會導致製程複雜化、由於高低差而導致的製程不均勻性、阻氣阻水效果的下降、甚至演色性和電性等性質的惡化。
本發明提供包括可撓性基板的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可減少元件受到之應力影響,同時能夠避免或減輕上述問題。
根據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此種顯示裝置包括可撓性基板、複數個畫素單元、以及圖案化金屬層。可撓性基板具有實質上平坦的第一表面及相對第一表面之第二表面。 可撓性基板包含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厚度。第二部分具有第二厚度。第一厚度大於第二厚度。第二厚度和第一厚度的差為第三厚度。畫素單元配置於可撓性基板之第一表面。圖案化金屬層配置於可撓性基板之第二表面對應第二部分處。圖案化金屬層具有第四厚度。第三厚度大於第四厚度。
根據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此種製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首先,提供支撐基板。形成圖案化金屬層在支撐基板上。接著,形成凹槽在支撐基板對應於未覆蓋圖案化金屬層處。塗佈可撓性材料於支撐基板及圖案化金屬層上,該可撓性材料填充入凹槽中,以形成可撓性基板,其中該可撓性基板具有第一表面以及一相對的第二表面,該第二表面面對於該支撐基板且第一表面實質上平坦。形成複數個畫素單元在可撓性基板之第一表面上。之後,分離可撓性基板和支撐基板,其中圖案化金屬層保留在可撓性基板上的第二表面上。
為了對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100‧‧‧可撓性基板
102‧‧‧第一表面
104‧‧‧第二表面
106‧‧‧第一部分
108‧‧‧第二部分
110‧‧‧畫素單元
112‧‧‧電晶體
114‧‧‧電晶體
116‧‧‧訊號線
118‧‧‧訊號線
120‧‧‧圖案化金屬層
200‧‧‧支撐基板
201‧‧‧輔助脫離層
202‧‧‧金屬層
204‧‧‧圖案化金屬層
206‧‧‧凹槽
208‧‧‧雷射
d‧‧‧深度
t1‧‧‧第一厚度
t2‧‧‧第二厚度
t3‧‧‧第三厚度
t4‧‧‧第四厚度
t5‧‧‧第五厚度
第1圖繪示根據實施例之一例示性顯示裝置。
第2圖繪示用於顯示裝置的一例示性電路配置。
第3A~3H圖繪示根據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一例示性製造方法其中數個步驟。
第4圖繪示根據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一例示性製造方法其中一替代步驟。
以下將參照所附圖式對於各種不同的實施例進行更詳細的說明。可以預期的是,一實施例中的元件和特徵,能夠被有利地納入於另一實施例中,然而並未對此作進一步的列舉。在此,當敘述有一元件時,並不排除同時有複數個該元件的情況,在適當的情況下,可以有一或多個該元件。在此,當敘述一元件配置於另一元件,或者以其他類似方式形容時,該元件可直接配置於該另一元件,或者可以有中介元件。
請參照第1圖,其繪示根據實施例之一例示性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包括可撓性基板100、複數個畫素單元110、以及圖案化金屬層120。可撓性基板100具有實質上平坦的第一表面102及相對第一表面102之第二表面104。可撓性基板100包含第一部分106和第二部分108。第一部分106具有第一厚度t1。第二部分108具有第二厚度t2。第一厚度t1大於第二厚度t2。第二厚度t2和第一厚度t1的差為第三厚度t3。畫素單元110配置於可撓性基板100之第一表面102。圖案化金屬層120配置於可撓性基板100之第二表面104對應第二部分108處。圖案化金屬層120具有第四厚度t4。第三厚度t3大於第四厚度t4。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撓性基板100為軟質基板,其具有可撓性與可彎曲性,其材料可包括例如聚亞醯胺(polyimide, PI)、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聚醯胺(polyamide,PA)等有機材料其中至少一者,但不以此為限。第二厚度t2和第一厚度t1之比值較佳大於10%,且小於50%,亦即,10%<t2/t1<50%。舉例而言,一般的第一厚度t1大於5μm(微米),且小於50μm。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厚度t2大於2μm,且小於10μm,較佳是3μm~4μm,例如約為3.5μm。在一些實施例中,第四厚度t4和第三厚度t3的差可大於1μm,且小於25μm。一般而言,第四厚度t4實質上遠小於第一厚度t1、第二厚度t2、和第三厚度t3。舉例來說,第四厚度t4可與第一厚度t1、第二厚度t2、和第三厚度t3屬於不同數量級。在一些實施例中,第四厚度t4厚度為奈米等級,舉例來說,第四厚度t4厚度可小於1μm,但大於等於30nm(奈米),特別是大於等於100nm,以確保在製程中達成保護畫素單元110中之元件的效果。此點將在後續段落配合製造方法的實施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如第1圖所示,畫素單元110可包括至少一電晶體,該至少一電晶體係對應第二部分108設置。在第1圖中,只分別以一個電晶體表示各個畫素單元110,僅為例示並非用以限定本實施例。請配合參照第2圖,其繪示用於顯示裝置的一例示性電路配置,特別是用於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裝置的一例示性電路配置。當然,此一電路配置只是舉例說明用途,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此一電路配置,也不受限於OLED顯示裝置,亦可以例如是液 晶顯示裝置、電致變色(electro-chromic)顯示裝置、或其它具有自發光或非自發光顯示特性之顯示裝置。如第2圖所示,畫素單元110可由彼此相交的訊號線116和訊號線118所定義。訊號線116、118例如可以是資料線、掃描線。各個畫素單元110可包括至少一個電晶體,例如包括二個電晶體112、114。電晶體112例如是開關電晶體。電晶體114例如是驅動電晶體。電晶體一般包括閘極、閘極絕緣層、半導體通道層、源極以及汲極。電晶體可為底閘型(bottom-gate)、頂閘型(top-gate)、雙閘型(dual-gate)、或其它型式的電晶體元件。半導體通道層的材料可包括矽(例如非晶矽、多晶矽、單晶矽、微晶矽、奈米晶矽)、氧化物半導體材料(例如氧化銦鎵鋅(IGZO)、氧化銦鎵(IGO)、氧化銦鋅(IZO)、氧化銦錫(ITO)、氧化鈦(TiO)、氧化鋅(ZnO)、氧化銦(InO)或氧化鎵(gallium oxide,GaO))、有機半導體材料、或是其它合適的半導體材料。各個畫素單元110可更包括其他常見之用於畫素單元的元件,在此不再贅述。
現在請參照第3A~3H圖,其繪示根據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一例示性製造方法。
首先,如第3A圖所示,提供支撐基板200。根據一些實施例,支撐基板200是是具有高剛硬性、低膨脹係數以及高楊氏係數性質的基板。在本實施例中,支撐基板110例如是無機基板,包括玻璃基板、石英基板、或矽基板,但不以此為限。
接著,形成圖案化金屬層在支撐基板200上。具體來說,如第3B圖所示,可先形成金屬層202在支撐基板200上。舉例來說,可藉由濺鍍(sputter)或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方法將金屬材料形成在支撐基板200上。金屬材料例如可包括例如鋁(aluminum)、鉑(platinum)、銀(silver)、鈦(titanium)、鉬(molybdenum)、鋅(zinc)、錫(tin)等金屬或其合金,但不以此為限。再如第3C圖所示,例如藉由濕蝕刻或乾蝕刻移除部分金屬層202,以形成圖案化金屬層204在支撐基板200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如第4圖所示,先形成輔助脫離層201於支撐基板200上,然後金屬層202再形成於輔助脫離層201上。輔助脫離層201例如是由適合的有機材料如聚對二甲苯(parylene)、矽烷(silane)、矽氧烷(siloxane)、有機氟化物、氟矽烷(FAS)、及其組合來形成。舉例而言,輔助脫離層201可只有數奈米厚。輔助脫離層201之功能將在後續段落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接下來,如第3D圖所示,形成凹槽206在支撐基板200對應於未覆蓋圖案化金屬層204處,例如是藉由圖案化金屬層204為遮罩或是與圖案化金屬層202步驟相同的遮罩進行乾蝕刻或濕蝕刻而形成。凹槽206具有深度d。舉例來說,可藉由蝕刻製程來形成凹槽206,一般常用氟化物做為蝕刻劑,但不以此為限。
接著,如第3E圖所示,塗佈可撓性材料於支撐基板200及圖案化金屬層204上,該可撓性材料填充入凹槽206中,以 形成可撓性基板100。可撓性材料例如聚亞醯胺(polyimide,PI)、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聚醯胺(polyamide,PA)等有機材料其中至少一者,但不以此為限。可撓性基板100具有第一表面102與第二表面104,其中第二表面104面對支撐基板200而第一表面102為相對於支撐基板200的另一面,且第一表面102實質上平坦。可撓性基板100具有第一部分106和第二部分108,第一部分106具有第一厚度t1,第二部分108具有第二厚度t2,第一厚度t1大於第二厚度t2,第二厚度t2和第一厚度t1的差為第三厚度t3。凹槽206之深度d可實質上等於第三厚度t3。第一厚度t1、第二厚度t2、第三厚度t3之較適厚度如前所列,於此不再贅述。圖案化金屬層204位於可撓性基板100之第二表面104對應第二部分108處。圖案化金屬層204具有第五厚度t5。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五厚度t5大於等於30nm,特別是大於等於100nm。此外,圖案化金屬層204可能會因形成凹槽206的蝕刻製程而減薄,但須保留足以在後續步驟中保護將形成於其上方之元件的厚度。
受到可撓性材料本身特性和製程的影響,在一般的形成可撓性基板的製程之中,如聚亞醯胺之可撓性材料所形成的膜層的厚度難以降低,例如一般會大於5μm。然而,在此一製程方法中,凹槽206提供了足夠的深度,因此可撓性材料在圖案化金屬層204上可形成較薄的部分。這有助於將應力中性軸調整到顯示 裝置中須受到保護的元件,例如畫素單元110中之電晶體等等。如此一來,便可降低該些元件受到的應力影響。根據一些實施例,第二厚度t2和第五厚度t5的決定可配合應力中性軸之位置調整。在一些實施例中,除了須受到保護的元件之外,可撓性基板100較薄的第二部分108還可對應預定彎折的部分,例如非顯示區中的走線區或折疊顯示器中遮疊區等部分。
接下來,如第3F圖所示,形成複數個畫素單元110在可撓性基板100之第一表面102上。除了畫素單元110之外,也可形成其他顯示裝置之元件。舉例來說,可進行陣列製程,其包括形成畫素單元110的步驟在內,可形成多個導電層、介電層、阻隔層等等,在此不再贅述。製作可利用包括塗布、沉積、微影、蝕刻、離子植入與高溫處理等程序加以實現,但不以此為限。
之後,分離可撓性基板100和支撐基板200。如第3G圖所示,例如可使用雷射208從支撐基板200的下表面照射。在圖案化金屬層204直接形成在支撐基板200的實施例中,使用雷射208從支撐基板200的下表面照射,可能會使得在圖案化金屬層204和支撐基板200之介面發生反應,例如生成金屬氧化物,而有助於支撐基板200的分離。在形成有輔助脫離層201的實施例中,輔助脫離層201幫助支撐基板200的分離。
在前一步驟中,畫素單元110中較容易受到後續分離步驟影響的元件,特別是通道層可能會被雷射208損壞的電晶體,尤其例如是驅動電晶體,可配置在圖案化金屬層204上。如此一 來,在此步驟中,其便可受到圖案化金屬層204的保護,而不會被雷射208損壞。由於圖案化金屬層204提供保護效果,可提高分離步驟的製程容限。以鉬或鈦形成之圖案化金屬層204在後續接受308nm之雷射分離製程為例,大於等於300Å的第五厚度t5即可阻擋大部分的雷射(穿透率只有約1%),當第五厚度t5大於等於1000Å時,雷射甚至完全無法通過。藉此,可避免雷射製程傷害到電晶體,影響到電晶體之特性。
如第3H圖所示,分離可撓性基板100和支撐基板200之後,圖案化金屬層204保留在可撓性基板100之第二表面104上的部分成為前述至少一圖案化金屬層120。圖案化金屬層120位於對應第二部分108處。圖案化金屬層120具有第四厚度t4。第四厚度t4約等於第五厚度t5,之間可能有差異的原因是或許有部分圖案化金屬層204會因分離程序而消耗移除。第四厚度t4小於第三厚度t3。
在本發明所提供之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中,由於為了減少元件受到之應力影響而減薄的是可撓性基板,因此能夠避免製程複雜化、由於高低差而導致的製程不均勻性、阻氣阻水效果的下降、和演色性與電性等性質的惡化等問題。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4)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可撓性基板,具有實質上平坦的一第一表面及相對該第一表面之一第二表面,且該可撓性基板包含一第一部分和一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具有一第一厚度,該第二部分具有一第二厚度,該第一厚度大於該第二厚度,該第二厚度和該第一厚度的差為一第三厚度;複數個畫素單元,配置於該可撓性基板之該第一表面,且該些畫素單元包括至少一電晶體;以及一圖案化金屬層,配置於該可撓性基板之該第二表面對應該第二部分處,該圖案化金屬層具有一第四厚度,且該第三厚度大於該第四厚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可撓性基板之材料包括聚亞醯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和聚醯胺其中至少一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厚度和該第一厚度之比值大於10%且小於50%。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四厚度和該第三厚度的差大於1μm且小於25μm。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厚度大於5μm且小於50μm。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厚度大於2μm且小於10μm。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四厚度大於等於30nm。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電晶體係對應該第二部分設置。
  9. 一種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包括:提供一支撐基板;形成一圖案化金屬層在該支撐基板上;形成一凹槽在該支撐基板對應於未覆蓋該圖案化金屬層處;塗佈一可撓性材料於該支撐基板及該圖案化金屬層上,該可撓性材料填充入該凹槽中,以形成一可撓性基板,其中該可撓性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相對的第二表面,該第二表面面對於該支撐基板且該第一表面實質上平坦;形成複數個畫素單元在該可撓性基板之該第一表面上;以及分離該可撓性基板和該支撐基板,其中該圖案化金屬層保留在該可撓性基板的該第二表面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可撓性基板具有一第一部分和一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具有一第一厚度,該第二部分具有一第二厚度,該第一厚度大於該第二厚度,該第二厚度和該第一厚度的差為一第三厚度。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圖案化金屬層位於對應該第二部分處,該圖案化金屬層具有一第四厚度,且該第三厚度大於該第四厚度。
  12. 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凹槽之深度實質上等於該第三厚度。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分離該可撓性基板和該支撐基板的步驟包括:使用雷射從該支撐基板的下表面照射。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更包含:形成一輔助脫離層於該支撐基板上,其中該圖案化金屬層係形成於該輔助脫離層上。
TW106120107A 2017-06-16 2017-06-16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621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0107A TWI621050B (zh) 2017-06-16 2017-06-16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201710730067.4A CN107705704B (zh) 2017-06-16 2017-08-23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0107A TWI621050B (zh) 2017-06-16 2017-06-16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21050B true TWI621050B (zh) 2018-04-11
TW201905652A TW201905652A (zh) 2019-02-01

Family

ID=61170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0107A TWI621050B (zh) 2017-06-16 2017-06-16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05704B (zh)
TW (1) TWI62105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2534B (zh) * 2017-11-30 2019-06-11 大陸商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 陣列基板及其製造方法及顯示屏
CN110767679A (zh) * 2018-07-27 2020-02-07 创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式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67173B1 (en) * 2018-03-15 2019-07-30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CN110133895B (zh) * 2019-06-10 2022-12-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20210073147A (ko) 2019-12-10 2021-06-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24763A1 (en) * 2002-02-18 2004-07-01 Arokia Natha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20120086678A1 (en) * 2010-10-07 2012-04-12 Chang Chong Sup Wire,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20130027625A1 (en) * 2011-07-28 2013-01-31 Jeong-Yun Le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40267999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5044B (zh) * 2008-12-15 2013-11-11 Ind Tech Res Inst 基板、製造方法、及使用該基板的顯示器
KR102136392B1 (ko) * 2013-09-05 2020-07-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및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CN104392901B (zh) * 2014-10-28 2017-08-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衬底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24763A1 (en) * 2002-02-18 2004-07-01 Arokia Natha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20120086678A1 (en) * 2010-10-07 2012-04-12 Chang Chong Sup Wire,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20130027625A1 (en) * 2011-07-28 2013-01-31 Jeong-Yun Le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40267999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2534B (zh) * 2017-11-30 2019-06-11 大陸商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 陣列基板及其製造方法及顯示屏
US11227877B2 (en) 2017-11-30 2022-01-18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Array substrat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nd display screens
CN110767679A (zh) * 2018-07-27 2020-02-07 创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式显示装置
TWI688811B (zh) * 2018-07-27 2020-03-21 創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可撓式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5704B (zh) 2020-06-23
TW201905652A (zh) 2019-02-01
CN107705704A (zh) 2018-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1050B (zh)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8664654B2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panel including the same
US8772775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570621B2 (en)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200161572A1 (en) Flexible display substrate with stress control layer
US9450101B2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101570285B1 (ko) 표시 장치,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박막 트랜지스터의 제조 방법
US20140061632A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18233405A1 (zh) 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显示面板
KR102261006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WO2016065852A1 (zh) 一种coa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US8598587B2 (en) Optical sensor
KR102127781B1 (ko) 박막 트랜지스터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0025152B2 (en) Anti-electrostat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array substrate
WO2019146264A1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2046421A1 (ja)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147741B2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947698B2 (en) Manufacture method of oxide semiconductor TFT substrate and structure thereof
US20160336359A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20220020874A (ko) 박막트랜지스터,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그 박막트랜지스터의 제조 방법
US974186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11158427A1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
US9831348B2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with improved carrier mobilty
CN110797349B (zh) 一种薄膜晶体管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KR101308809B1 (ko) 산화물 반도체 박막 트랜지스터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능동구동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능동구동 센서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