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9782B - 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其製備方法及用途 - Google Patents

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其製備方法及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9782B
TWI619782B TW106117625A TW106117625A TWI619782B TW I619782 B TWI619782 B TW I619782B TW 106117625 A TW106117625 A TW 106117625A TW 106117625 A TW106117625 A TW 106117625A TW I619782 B TWI619782 B TW I61978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queous polyurethane
composition
foam
polyurethane composition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7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0779A (zh
Inventor
林棋燦
凌清川
張世翰
翁鈺鼎
陳俊業
Original Assignee
高鼎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高鼎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高鼎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176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1978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9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978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00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0779A/zh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包含:水性聚氨酯乳液、起泡劑、穩泡劑、架橋劑及增稠劑。本發明亦關於將前述水性聚氨酯組合物應用於人工合成革之製備中,以及有關前述水性聚氨酯組合物於製作發泡體之用途。本發明亦關於使用前述水性聚氨酯組合物製備發泡體之方法,可製得手感豐厚、具有柔軟性的環保型人工合成革。

Description

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其製備方法及用途
本發明係關於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其製備方法及用途。該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具有含水量低及黏度低之特性,發泡後產生之發泡體具有手感豐厚、柔軟且具回彈性之特性,並且無有機溶劑揮發等問題。
聚氨酯為現代工業中常用之高分子材料,其係指於主鏈中包含胺基甲酸酯(-RNHC(=O)OR'-)結構之聚合物。製備方式係將異氰酸酯與二元醇或多元醇反應。所製得之聚氨酯可溶於有機溶劑中進行後續應用或加工,例如可做為塗料、膠粘劑、織物塗層與整理劑、皮革塗飾劑、紙張表面處理劑和纖維表面處理劑等,可應用於人工皮革或發泡層之製造等。常見的有機溶劑包括二甲基甲醯胺(DMF)、甲苯、丁酮、環己酮等。 然而,使用溶於有機溶劑之形式的聚氨酯(亦稱溶劑型聚氨酯)最大的問題在於環境污染與資源浪費。雖可透過回收溶劑之方式改善此等問題,最高回收率通常最高僅能達到90%,仍造成不可忽略之損失及環境危害。 為避免此問題,目前已發展不使用或僅使用非常少量溶劑之方式進行聚氨酯之應用(亦即使用水性聚氨酯做為原料)。由於水性聚氨酯具有加工黏度易調整、無有機溶劑排放之特性(因此可避免環境污染)且具有用途廣泛的優點,為目前備受關注的材質之一;利用水性聚氨酯製備發泡體亦為目前研究熱點,因所製得之發泡體具有優良的彈性和附著力等物理性能。目前常見將水性聚氨酯發泡之方法包括溶劑置換法、機械發泡、微球發泡、離子交換等方法,又以前二者較為常見。其中,相較於常見之溶劑置換法,透過機械發泡法所製備之塗層膜中含有大量封閉或開放的泡孔,使得發泡體具有豐滿、厚實、柔軟細膩的獨特手感和風格。此外,機械發泡法之變因控制相對容易,而且基於傳統製程發展時設備改動與投資較小,再加上因可取代舊有溶劑置換法的發泡技術,解決DMF等有機溶劑處理問題,開始得到越來越多關注。 本領域中已存在多種機械起泡法製得水性聚氨酯發泡體技術,例如CN102220698A提到水性聚氨酯發泡配方:聚氨酯88-93%,軟填料5.0-10%,有機矽表面活性劑0.5-1.0%,穩泡劑1.0-2.0%,流平潤濕劑0.5-1.0%,增稠劑0.2-0.5%等;CN102408698A詳述發泡過程並於配方中導入水性丙烯酸樹脂。 儘管如此,對於可進行快速乾燥而形成穩定發泡體之水性聚氨酯仍有需求。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可快速乾燥而不致損害發泡體結構穩定性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特言之,該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具有含水量低及黏度低之特性,發泡後產生之發泡體具有手感豐厚、柔軟且具回彈性之特性,並且不產生有機溶劑揮發等問題,提升加工時之安全性及解決傳統溶劑型材料所造成之環保問題。透過組份之選擇,可成功地達成此目的,甚至經由組份含量之調整,可產生具有較佳特性之產品。 詳言之,本發明所提供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包含以下組份:水性聚氨酯乳液、起泡劑、穩泡劑、具有含氮雜環結構之架橋劑及增稠劑,其可視情況進一步包含其他添加劑,譬如填充劑、著色劑、除臭劑、整平劑及其組合等。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使用前述水性聚氨酯組合物製備發泡體之方法。在基材上塗布該組合物乾燥後即得發泡體。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將前述水性聚氨酯組合物應用於人工合成革之製備中,以及提供有關前述水性聚氨酯組合物於製作發泡體之用途。例如,可於前述發泡體上直塗面料後乾燥,即可製得具有優異性質之包含水性聚氨酯發泡體之人工合成革。
在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表達含量、比例、物理特徵等之所有數字應理解為在所有情況下經術語「約」修飾。因此,除非有相反指示,否則在以下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闡述之數值可視本發明設法獲得之及/或所需特性而變化。至少,且不試圖將等效原則之應用限制於申請專利範圍之範圍,各數值參數至少應根據所揭露之有效數位的數目且藉由應用一般捨入技術來解釋。 本文中所揭示之所有範圍均應理解為涵蓋其中所包含之任何及所有次範圍。舉例而言,「1至10」之所述範圍應視為包含最小值1與最大值10之間的任何及所有次範圍且包含最大值1及最大值10;亦即,以1或大於1之最小值開始且以10或小於10之最大值結束的所有次範圍,例如:1至6.7、3.2至8.1或5.5至10,和數值,例如:1、3.1、5.2或8。 A. 水性聚氨酯組合物本發明所提供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其包含水性聚氨酯乳液、起泡劑、穩泡劑、具有含氮雜環結構之架橋劑及增稠劑,及視情況不影響所形成發泡體性質之添加劑。由本發明所提供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所製得之發泡體,相較於習知者具有相當或大幅提高之耐水性與回彈性。本發明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中可包含:水性聚氨酯乳液約80.0~90.0%,起泡劑約1.0~5.0%、穩泡劑約1.0~5.0%、具有含氮雜環結構之架橋劑約1.5~5.5%及增稠劑約0.5~5.5%;較佳包含水性聚氨酯乳液約80.0~89.0%、起泡劑約2.0~4.5%、穩泡劑約2.0~4.5%、具有含氮雜環結構之架橋劑約1.5~4.0%及增稠劑約0.8~4.0%,更佳可包含水性聚氨酯乳液約81.6~88.5%,起泡劑約2.5~4.1%、穩泡劑約2.5~4.1%、具有含氮雜環結構之架橋劑約2.2~2.9%及增稠劑約0.9~2.4%。 本發明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可視情況進一步包含添加劑,譬如填充劑、著色劑、除臭劑、整平劑及其組合,其含量通常至多為約6.5%,一般而言較佳約2~4%。例如,本發明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中可包含填充劑約0.5~6.0%;較佳可進一步包含填充劑約3.0~5.0%;更佳可進一步包含填充劑約3.6~4.9%。 以下就各組份進行詳細說明。 1. 水性聚氨酯乳液本發明中所使用之水性聚氨酯乳液,係可根據習知方法合成或可由市面上購得者。例如,使用多元醇與異氰酸酯進行反應後,進一步導入親水性離子基團,再加水使油相轉水相後以鏈延長劑製得水性聚氨酯。 根據聚氨酯分子側鏈或主鏈上是否含有離子基團,即是否屬離子鍵聚合物(離聚物),水性聚氨酯可分為陰離子型、陽離子型、非離子型及混合型。含陰、陽離子的水性聚氨酯又稱為離聚物型水性聚氨酯。 陰離子型水性聚氨酯又可細分為磺酸型、羧酸型等,以側鏈含離子基團的居多。大多數水性聚氨酯以含羧基擴鏈劑或含磺酸擴鏈劑引人羧基離子或磺酸離子。 陽離子型水性聚氨酯一般是指主鏈或側鏈上含有銨離子(一般為季銨離子)或鋶離子的水性聚氨酯,絕大多數情況是季銨陽離子。而主鏈含銨離子的水性聚氨酯的製備一般以採用含叔胺基團擴鏈劑為主,叔胺以及仲胺經酸或烷基化試劑的作用,形成親水的銨離子。還可通過含氨基的聚氨酯與環氧氯丙烷及酸反應而形成銨離子。 非離子型水性聚氨酯,即分子中不含離子基團的水性聚氨酯。 混合型即聚氨酯樹脂分子結構中同時具有離聚型及非離子型親水基團或鏈段。 本發明較佳係使用陰離子型水性聚氨酯,最佳為使用羧酸型水性聚氨酯。 水性聚氨酯乳液之樹脂含量基於水性聚氨酯乳液總重通常為至少約40.0%,較佳為約45%以上。一般而言,樹脂含量較高,發泡後的泡孔越密,成型性越好,烘乾越容易,缺陷較少。 2. 起泡劑本發明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所包含之起泡劑為適合用於使聚氨酯發泡之起泡劑,較佳為物理性起泡劑,物理性起泡劑實例包含界面活性劑,較佳為不含矽之界面活性劑,實例包含(但不限於)烷基磺酸鈉、烷基硫酸鈉、有機銨鹽、烷基胺等。較佳為有機銨鹽,例如脂肪族烷基一元或多元銨鹽,供應商如高鼎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 穩泡劑本發明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所包含之穩泡劑為適合用於使聚氨酯發泡後之泡沫穩定化之任何穩泡劑,例如烯醇類、羧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水可溶性有機酸等。較佳為水可溶性有機酸,例如小分子二元或多元有機酸,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丙二酸、丁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供應商如高鼎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可調整前述起泡劑與穩泡劑的含量使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在發泡後產生例如發泡倍率大於2,較佳為倍率大於2.2的泡沫高度。例如,起泡劑與穩泡劑佔水性聚氨酯組合物之比例可分別為約1.0~5.0%之間,較佳為約2.0~4.5%之間,更佳為約2.5~4.1%。此外,在機械發泡約10分鐘內,較佳為在約8分鐘內,可達成所要求之發泡倍率。 4. 架橋劑本發明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所包含之架橋劑具有含氮雜環結構,相較於其他種類之架橋劑,此類架橋劑可在縮短熟成時間的情況下仍可使水性聚氨酯形成結構穩定(例如具有較高的回彈性與支撐力)之發泡體,而不產生結構塌陷。含氮雜環結構可例如為三至五員飽和環部分,包含一或兩個氮原子,例如氮丙啶、吖丁啶、吡咯啶、乙烯脲等,較佳為氮丙啶及/或乙烯脲。該含氮雜環結構可選擇性地由一或多個短鏈烷基取代,例如C 1、C 2、C 3及/或C 4烷基取代。架橋劑可為有機酸酯,其可源自飽和脂族一或多元酸與飽和脂族一或多元醇所形成具有分支結構者,較佳為具有二或多個含氮雜環結構之有機酸酯;架橋劑亦可為有機醯胺,其可源自飽和脂族一或多元酸與飽和脂族或芳族一或多元胺所形成具有分支結構者。此處所指飽和脂族一或多元酸例如可為主鏈上具有2至8個碳原子,較佳具有3至6個碳原子,更佳具有4至5個碳原子者;脂族飽和一或多元醇例如可主鏈上具有1至10個碳原子,較佳具有3至8個碳原子,更佳具有5至7個碳原子者;飽和脂族一或多元胺例如可主鏈上具有1至10個碳原子,較佳具有3至8個碳原子,更佳具有5至7個碳原子者;芳族一或多元胺可於主鏈上具有6至16個碳原子,較佳6至14個碳原子;該等酸、醇或胺均可選擇性地由一或多個短鏈烷基取代,例如C 1、C 2、C 3及/或C 4烷基取代。實例可為飽和脂族一元酸與飽和脂族二或多元醇所形成具有分支結構之有機酸酯、飽和脂族二或多元酸與一元醇所形成具有分支結構之有機酸酯、飽和脂族二或多元酸與飽和脂族二或多元醇所形成具有分支結構之有機酸酯、飽和脂族一元酸與二或多元胺所形成具有分支結構之有機醯胺、飽和脂族二或多元酸與一元胺所形成具有分支結構之有機醯胺等。有機酸酯及有機醯胺較佳於結構主鏈之末端或側鏈上包含該含氮雜環結構。 可用於本發明之架橋劑之實例包含(但不限於)參(3-氮丙啶-1-基-丙酸)新戊四醇酯、參(3-氮丙啶-1-基-丙酸)甘油酯、參(3-(2-甲基氮丙啶基)丙酸)新戊四醇酯、肆(3-(2-甲基氮丙啶基)丙酸)新戊四醇酯、三羥甲基丙烷-參(3-(2-甲基氮丙啶基)丙酸酯)、三羥甲基丙烷-參(3-氮丙啶基丙酸酯)、三羥甲基丙烷-參(3-(2-甲基氮丙啶基)丙酸酯)、雙(3-氮丙啶-1-基-丙酸)新戊二醇酯、N,N'-(伸甲基二對伸苯基)雙(氮丙啶-1-甲醯胺)、N,N’-1,6-己二基雙(1-氮丙啶醯胺)等,供應商如高鼎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架橋劑的用量範圍基於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可為約1.5~5.5%,較佳用量為約1.5~4%,最佳範圍為約2.2~2.9%。 所述具有含氮雜環結構之架橋劑與羧酸型水性聚氨酯架橋後可形成穩定結構之發泡體,其餘具含氮雜環結構之架橋劑據信亦可達類似功效,例如氧化磷類,實例包含參(2-甲基-氮丙啶-1-基)氧化磷、參(氮丙啶-1-基)氧化磷等;縮二脲類,實例包含1,3,5-參(1,6-伸己基-N,N-乙烯脲)縮二脲等。 5. 增稠劑本發明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可添加增稠劑調整水性聚氨酯組合物之黏度,其係添加後不致影響發泡後所形成發泡體性質之任何增稠劑,例如聚氨酯類增稠劑、纖維素類增稠劑等,實例為供應商高鼎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非離子型增稠劑(其為一種非離子聚氨酯)。 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態樣中,增稠劑的添加量基於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可為約0.5~5.5%,較佳為約0.8~4.0%,更佳為約0.9~2.4%。當添加較少量的增稠劑後,黏度至少需達到約4,000 cPS/45 oC以上,較佳約6,000 cPS/45 oC,更佳約8,000 cPS/45 oC以上。 6. 其他添加劑本發明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可視情況添加其他添加劑,以達成不同之目的,只要該添加劑實質上不影響所形成發泡體性質即可。其他添加劑之實例(但不限於)如下所述之物質。 (1) 填充劑本發明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可視情況進一步包含填充劑,使其具有較佳的手感,其亦可降低增稠劑之使用量,實例包括碳酸鈣、木質纖維素、木質粉等,供應商如高鼎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若添加時,可調整增稠劑及/或填充劑之量或兩者之比例,使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在發泡後展現例如至少約4,000 cPS/45 oC、較佳至少約6,000 cPS/45 oC,更佳至少約8,000 cPS/45 oC之黏度;黏度可至多為約12,000 cPS/45 oC,較佳至多為約10,000 cPS/45 oC,提升加工方便性與成型性。 (2) 著色劑本發明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可視情況進一步包含著色劑,可根據使用的種類與所欲達成之最終顏色決定其用量,亦可根據面料色遮蓋率進行用量調整。著色劑之用量通常基於水性聚氨酯組合物所包含之水性聚氨酯乳液而決定,例如,以黑色而言,以100重量份之水性聚氨酯乳液為基準,可使用約2~8重量份之固態色膏或2~6重量份之液態色膏。而以白色而言,可使用至多約30重量份之液態色膏。 (3) 除臭劑本發明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可視情況進一步包含除臭劑,實例為竹炭粉。其用量以100重量份之水性聚氨酯乳液為基準,可例如為約3~5重量份。 (4) 整平劑本發明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可視情況進一步包含整平劑,其用量以100重量份之水性聚氨酯乳液為基準,可例如為約0.2~1重量份。 本發明亦提供使用前述水性聚氨酯組合物製備發泡體之方法 B. 利用水性聚氨酯組合物製備發泡體之方法使用本發明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可透過本領域中習知之技術透過機械發泡之方式製得發泡體。本發明製備發泡體之方法一實例包括配漿、機械發泡、塗布及乾燥熟成等步驟。 1. 配漿將水性聚氨酯組合物之所有組份一次性投入後,以低轉速攪拌均勻所有組份;轉速較佳低於約100轉/分鐘。 2. 機械發泡在水性聚氨酯組合物之組份均勻混合後,增加機械攪拌之轉速,例如大於約2000轉/分鐘以上、約2500轉/分鐘以上、約3000轉/分鐘、或者約3500轉/分鐘以上,使得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可產生足夠的微細而緻密的氣泡,轉速越高越能達成較佳之發泡效果。亦需以符合發泡倍率達約2以上之條件為基準控制攪拌時間,例如攪拌時間至少需約8分鐘,較佳至少約10分鐘,通常不可超過約30分鐘。 3. 塗布在完成機械發泡之步驟後,將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塗布至基材上,並將基材連同塗布物一同進入下一乾燥熟成步驟。組合物黏度若過低,則可如前所述透過添加增稠劑及/或填充劑,將組合物黏度控制在所需之程度(例如約4,000 cps/45 oC以上,較佳為約6,000 cPS/45 oC以上,更佳為約8,000 cPS/45 oC以上),塗布時較不易滲膠且可達成較佳之平坦度。 基材的選擇係依需求而定,例如可為經處理或非經處理之基布,舉例為壓光布或平織布等。 4. 乾燥熟成本發明製造水性聚氨酯發泡體之方法其特點之一在於可提升乾燥速率與熟成速率。不受理論所限制,咸信使用具有含氮雜環結構架橋劑可大幅提升熟成效率,亦即透過大幅降低乾燥所需時間與熟成時間,進而可提升生產效能,此對於工業化規模生產係非常重要且有利的。乾燥熟成之條件較佳為兩段式乾燥,其包含在第一溫度下乾燥第一期間後,再於第二溫度下乾燥第二期間之步驟,其中第一溫度係低於第二溫度,且乾燥第一期間係較第二期間為長。 本發明一具體實施態樣中,乾燥熟成步驟中該第一溫度係可使水性聚氨酯組合物之液體揮發之溫度,例如至少約95 oC、較佳為約100 oC或更高,惟通常不宜高於約110 oC;該第一期間較佳時間可例如為至少約3分鐘,使樹酯乾燥至一定程度;該第二溫度係可使聚氨酯形成穩定發泡結構之溫度,例如至少約120 oC、較佳為約150 oC或更高,惟通常不宜高於約160 oC;該期間較佳為至少約2分鐘,使熟成後發泡體具有結構穩定性。 C. 水性聚氨酯組合物之應用本發明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可用於製作發泡體,及可用於需要發泡體之任何應用。例如圖1所示之人工合成革(可應用於人工皮製物件),係可藉由利用本發明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於基材層 1上發泡形成發泡體層 2後,直接於發泡體層 2上塗布面漆並乾燥形成面漆層 3,以製得包含具優異性質之水性聚氨酯發泡體的人工合成革。 在討論本發明之若干非限制性實施例之前,應理解,本發明之內容不限於本文中所示及所論述之特定非限制性實施例的細節,因為本發明可具有其他實施例。此外,在本文中用於論述本發明之術語係出於描述而非限制之目的。除非另外指明,否則以下類似數字、材料及步驟之論述係可涉及技術上近似之範圍。 材料起泡劑 脂肪族烷基銨鹽 穩泡劑 琥珀酸 架橋劑 脂肪族飽和酸酯,含碳數為24,結構中包含三個氮丙啶部分 增稠劑 非離子聚氨酯 填充劑 木質粉 上述材料皆於高鼎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性質評估回彈性:以輕壓方式確認是否發泡體具有回復能力。 成型性:塗佈後觀察邊緣具有搖變特性者成型性較佳。 表面外觀:以視覺方式評估是否平坦或具有凹凸孔洞。 實施例 1將水性聚氨酯取40g,起泡劑1.6g,穩泡劑1.6g,具氮丙啶結構之有機酸酯型架橋劑1.2g,增稠劑0.8g,填充劑2.0g加入塑膠容器中,低速稍微攪拌後瞬間拉高轉速至約2500轉/分鐘,攪拌時間約8分鐘達高於兩倍高度之漿料,黏度約為8,000 cps/45 oC,以刀塗方式塗佈於基布上後放入100 oC之烘箱計時3分鐘後快速移到150 oC烘箱計時2分鐘,即可製得具回彈性之發泡體,成型性佳,發泡體外觀平坦。 實施例 2將水性聚氨酯取40g,起泡劑1.6g,穩泡劑1.6g,具氮丙啶結構之有機酸酯型架橋劑1.2g,增稠劑0.8g,不加填充劑,加入塑膠容器中,低速稍微攪拌後瞬間拉高轉速至約2500轉/分鐘,攪拌時間約8分鐘達高於兩倍高度之漿料,黏度約為4,450 cps/44 oC,以刀塗方式塗佈於基布上後放入100 oC之烘箱計時3分鐘後快速移到150 oC烘箱計時2分鐘,製得之發泡體具回彈性,成型性尚可,發泡體外觀平坦。 實施例 3將水性聚氨酯取40g,起泡劑1.6g,穩泡劑1.6g,異氰酸酯型架橋劑2.4g,增稠劑0.8g,不加填充劑,一次性加入塑膠容器中,低速稍微攪拌後瞬間拉高轉速至2500轉/分鐘,攪拌約8分鐘達高於兩倍高度之漿料,黏度約為8,000 cPS/45 oC,以刀塗方式塗佈於基布上後放入100 oC之烘箱計時3分鐘後快速移到150 oC烘箱計時2分鐘,製得之發泡體輕壓不具有回彈性且表面布滿孔洞。 由以上實例可證實本發明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可在短的乾燥及熟成時間下形成性質優異之發泡體。
1‧‧‧面漆層
2‧‧‧發泡體層
3‧‧‧基材層
圖1係包含水性聚氨酯發泡體之合成革之示意圖 圖2係由水性聚氨酯組合物製備發泡體之流程示意圖

Claims (15)

  1. 一種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其包含:水性聚氨酯乳液、起泡劑、穩泡劑、具有含氮雜環結構之架橋劑及增稠劑。
  2. 如請求項1之組合物,其中該起泡劑為物理性起泡劑。
  3. 如請求項1之組合物,其中該穩泡劑為有機酸。
  4. 如請求項1之組合物,其中該增稠劑為非離子聚氨酯。
  5. 如請求項1之組合物,其進一步包括填充劑。
  6. 如請求項5之組合物,其中該填充劑係碳酸鈣、木質纖維素、木質粉或其任意組合。
  7. 如請求項1之組合物,其中該含氮雜環結構包含氮丙啶、乙烯脲或兩者。
  8. 一種製造水性聚氨酯發泡體之方法,其包含 (a) 配漿步驟,其包含將水性聚氨酯乳液、起泡劑、穩泡劑、具有含氮雜環結構之架橋劑、增稠劑及視情況之其他添加劑混合形成水性聚氨酯組合物; (b) 機械發泡步驟,其包含將該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利用機械應力攪拌形成經發泡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 (c) 塗布步驟,其包含將該經發泡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塗布於基材上;及 (d) 乾燥熟成步驟,其包含將該經發泡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與基材於乾燥熟成條件下形成水性聚氨酯發泡體。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該步驟(b)之攪拌速率為2000轉/分鐘以上。
  10. 如請求項8或9之方法,其中該步驟(d)包含兩段式乾燥步驟,在第一溫度下乾燥第一期間後,再於第二溫度下乾燥第二期間之步驟,其中該第一溫度係可使水性聚氨酯組合物之液體揮發之溫度,該第二溫度係可使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形成具有穩定發泡結構之水性聚氨酯發泡體之溫度。
  11. 如請求項8或9之方法,其中該步驟(d)中該第一溫度係低於該第二溫度,且該第一期間乾燥係較該第二期間乾燥為長。
  12. 一種水性聚氨酯發泡體,其係由請求項8至11中任一項之方法製得。
  13. 一種水性聚氨酯發泡體,其係由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水性聚氨酯組合物經發泡後製得。
  14. 一種人工合成革,其係包含如請求項12或13之水性聚氨酯發泡體。
  15. 如請求項14之人工合成革,其包含 (a) 面漆, (b) 該水性聚氨酯發泡體,及 (c) 基材。
TW106117625A 2017-05-26 2017-05-26 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其製備方法及用途 TWI6197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17625A TWI619782B (zh) 2017-05-26 2017-05-26 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其製備方法及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17625A TWI619782B (zh) 2017-05-26 2017-05-26 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其製備方法及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19782B true TWI619782B (zh) 2018-04-01
TW201900779A TW201900779A (zh) 2019-01-01

Family

ID=62639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7625A TWI619782B (zh) 2017-05-26 2017-05-26 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其製備方法及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1978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3312A (zh) * 2002-12-09 2006-01-18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将聚氨酯分散液基泡沫应用到制品的方法
US20070286959A1 (en) * 2006-05-03 2007-12-13 Surface Solutions Laboratories Coating resins and coating with multiple crosslink functionalities crosslin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3312A (zh) * 2002-12-09 2006-01-18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将聚氨酯分散液基泡沫应用到制品的方法
US20070286959A1 (en) * 2006-05-03 2007-12-13 Surface Solutions Laboratories Coating resins and coating with multiple crosslink functionalities crosslin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0779A (zh) 201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607341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coated substrate
CN105155297B (zh) 一种水性聚氨酯含浸超细纤维合成革贝斯的制备方法
JP2017517640A (ja) デジタル印刷用の布地前処理
US4057673A (en) Fabric conditioning with improved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plasticizer
CN1714193A (zh) 制造合成皮革的方法及由此制造的合成皮革
JPH11322978A (ja) ポリウレタンスエ―ド様布帛/エラストマ―複合材料を製造する方法
JP4093857B2 (ja) トランスファー塗装またはフィルム塗装のために好ましい布−エラストマー複合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379648B2 (ja) 吹き付けに安定な水性の泡体、その生成および使用方法
CN105155804A (zh) 一种局部浮雕压纹墙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27110A (zh) 一种酪素改性方法
US4066818A (en) Leather dressing composition of an aqueous emulsion of solvent solutions of substituted celluloses and polyurethanes
TWI619782B (zh) 水性聚氨酯組合物、其製備方法及用途
CN105348468B (zh) 一种具有高透光性的高固含的水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0170A (zh) 水性聚氨酯组合物、水性聚氨酯发泡体及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JP2001507055A (ja) ポリ反応生成物を含む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CN110358421A (zh) 一种无铜镜镜背保护涂料的底漆、面漆、保护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US5002584A (en) Seasoning agents for leathers and leatherlike materials
CN109593418A (zh) 聚丙烯酸酯水性乳胶漆及其制备方法
JP7226962B2 (ja) 硬化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KR100314399B1 (ko) 수분산폴리우레탄을이용한인조피혁의제조방법
JP7108587B2 (ja) 水溶性塗布液及びpet合成紙の製造方法
JPS6220220B2 (zh)
JP3302094B2 (ja) 樹脂組成物
JP2002069858A (ja) 皮革様シート
JPH07316503A (ja) 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