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7645B - Functional adhesive sheet - Google Patents

Functional adhesive shee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7645B
TWI617645B TW102110705A TW102110705A TWI617645B TW I617645 B TWI617645 B TW I617645B TW 102110705 A TW102110705 A TW 102110705A TW 102110705 A TW102110705 A TW 102110705A TW I617645 B TWI617645 B TW I61764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unctional
peak count
release
adhesive she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0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48390A (zh
Inventor
Yuzo Ono
Original Assignee
Kimot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mot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moto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48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8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76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764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9Laminated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4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 C09J7/403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release feature

Abstract

本發明為一種依序具有支撐體(10)、黏著層(12)、隔離片(20),且支撐體(10)在與黏著層(12)接觸之面的相反面上具有功能層(11)之功能性黏著片,隔離片(20)在與黏著層(12)接觸之面施以脫模處理(21),而且與黏著層接觸之面的相反面上(非脫模面)形成粗面化層(23)。粗面化層(23)之表面之峰值計數值(peak count value)Pc在峰值計數位準+H=0.5μm時為90計數以上,且在峰值計數位準+H=1.5μm時為30計數以上的粗面。該功能性黏著片以滾筒狀保存時,由於可防止附著於隔離片20之非脫模面的脫模劑等朝功能層(11)二次轉印,故可防止因脫模劑附著造成之功能層(11)之功能不良。

Description

功能性黏著片
本發明係有關依序設有具有功能層(賦予特定功能之層)之支撐體、黏著層及隔離片之功能性黏著片。
近年來,具有印刷適性、光擴散性、光防眩性等功能之黏著片已被大量使用。且,具有印刷適性之黏著片已被用於印刷用標籤、印表機媒體、建物用窗膜等中。
據此,具有印刷適性之黏著片係在支撐體之與具有印刷適性之面相反之面設置黏著層後,貼合該黏著層與隔離片之脫模面,捲成輥狀而製造。隨後,於該支撐體之具有印刷適性之面上以平版印刷、絲網印刷、熱轉印印刷、噴墨印刷或乾式及濕式電子照相印刷等方式印刷圖像。
然而,具有該印刷適性之黏著片,會產生印刷時部分發生印刷不均之問題。且,具有印刷適性以外之功能之功能性黏著薄片亦會發生其功能部分受阻礙之問題。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2002-347183號公報(請求項1)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依序具有功能層(賦予特定功能之層)之支撐體、黏著層、隔離片之功能性黏著片,係不會產生功能不良之功能性黏著片。
本發明人等為解決上述課題而積極研究之結果,了解到功能不良之原因係如下產生。首先,如圖3(a)所示,隔離片20由於其單面上進行聚矽氧等脫模處理且捲成輥狀保存,故其脫模處理面21與背面之非脫模面22重疊,而將脫模成分21a轉印於非脫模面22上。亦即,如圖3(b)所示,將單面具有功能面11之功能性黏著片10之黏著層12對向層合於隔離片之脫模處理層22上並捲起時,會使隔離片20之非脫模面22與功能性黏著片10之功能面11接觸。此處隔離片20為將脫模成分21a轉印於非脫模面22者時,轉印於非脫模面22之脫模成分21a朝黏著片10之功能面11二次轉印,因該脫模成分而使功能面11之功能受到阻礙。
為抑制轉印於隔離片20之非脫模面22上之脫模成分21a之二次轉印,而考慮自輥捲出隔離片後,直至貼合於黏著片之間,在隔離片20之非脫模面22上形成塗膜。然而,僅僅形成塗膜,脫模成分會浸透塗膜而浮出於表面,無法獲得抑制二次轉印之效果。
因此,檢討塗膜之表面形狀與二次轉印之結果,發現藉由對塗膜施以特定之粗面化處理而抑制了二次轉印,不會因脫模成分發生功能不良,可獲得具有良好功能之功能性黏著片。
亦即,本發明之功能性黏著片為依序具有支撐體、黏著層、隔離片,且前述支撐體在與前述黏著層接觸之面的相反面上具有功能層之功能性黏著片,其特徵為前述隔離片在與前述黏著層接觸之面上施以脫模處理,而且與前述黏著層接觸之面的相反面上施以峰值計數值(peak count value)Pc在峰值計數位準+H=0.5μm時為90計數以上,且在峰值計數位準+H=1.5μm時為30計數以上之粗化處理者。
又,本發明中之峰值計數值Pc為基於美國機械工學會ASME B46.1(1995年)者。峰值計數值Pc為對於塗膜之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測定時獲得之剖面曲線之中心線,設置於平行上僅離開+H之距離之峰值計數位準線,以峰值計數位準線與粗糙度曲線交叉之點存在兩次時作為一山峰予以計數,並計數測定長度每4mm之山峰數而求得者。
又本發明之功能性黏著片為粗面化層包含樹脂與無機粒子者,其特徵為相對於樹脂成分100重量份包含5~30重量份之平均粒徑2μm~10μm之無機粒子。又本發明之平均粒徑係以庫爾特計數器(coulter counter)法測定之值。
本發明之功能性黏著片藉由對隔離片之非脫模面施以特定之粗化處理,而抑制轉印於隔離片之非脫模面上之聚矽氧等脫模成分二次轉印於支撐體之具有功能層之面上,而不會因脫模成分產生功能不良,並發揮良好功能。
10‧‧‧支撐體
11‧‧‧功能層
12‧‧‧黏著層
20‧‧‧隔離片
21‧‧‧脫模處理層
23‧‧‧粗面化層
25‧‧‧隔離片之基材
圖1為模式性顯示本發明之功能性黏著片剖面之圖。
圖2為顯示本發明之功能性黏著片之製造方法之一例之圖。
圖3為說明本發明之課題之圖。
圖4為顯示實施例1之表面狀態之圖。
圖5為顯示比較例2之表面狀態之圖。
本發明之功能性黏著片為依序具有支撐體、 黏著層、隔離片,且前述支撐體在與前述黏著層接觸之面的相反面上具有功能層之功能性黏著片,其特徵為前述隔離片在與前述黏著層接觸之面上施以脫模處理,而且與前述黏著層接觸之面的相反面上施以峰值計數值(peak count value)Pc在峰值計數位準+H=0.5μm時為90計數以上,且在峰值計數位準+H=1.5μm時為30計數以上之粗化處理者。
圖1為模式的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功能性黏著片之剖面。該功能性黏著片具備形成有功能層11之支撐體10,與隔離片20,且在支撐體10與隔離片20之間形成黏著層12。隔離片20在與黏著層12接觸之面成為經脫模處理之脫模面21,且於其相反側之面(非脫模面)上形成粗面化處理層23。以下,針對各構成要素之實施形態加以說明。
本發明之功能性黏著片所使用之支撐體列舉為紙或塑膠膜。紙之種類列舉為道林紙、凹版紙(gravure paper)、銅版紙(art paper)、塗佈紙(coat paper)、合成紙等,塑膠膜列舉為聚酯、聚碳酸酯、丙烯酸系、三乙醯纖維素、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醯胺、聚醯亞胺、偏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等。且,此種支撐體可為含有通常使用之各種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抗老化劑、滑動劑等,亦可為具有另外含有該等之層者。
支撐體之厚度由於係隨使用之用途而異故無法一概而論,但考慮印刷適性、光擴散性、光防眩性等功能性處理,係使用10μm~350μm者。且,考慮後述之隔 離片之剝離容易性時,較好為30μm~188μm左右。
功能層係層合於支撐體之一面上,與設置黏著層之面相反側之面上,對支撐體賦予特定功能,並強化支撐體本身所具有之功能者,可依據欲賦予之功能而採用各種層構成。例如,功能層為用以提高印刷適性之層時,依據印刷之種類可設置與印刷油墨或碳粉之接著性或吸收性等良好之層。提高印刷適性之層,於平版印刷或絲網印刷時為稱為印刷油墨易接著層之層,於熱轉印印刷或噴墨印刷時為稱為油墨易接受層之層,於乾式及濕式電子照相印刷時為稱為碳粉接受層之層,可藉習知材料構成。
又,用於提高或賦予光擴散性、防眩性、抗反射性等光學特性之層可為光擴散層、防眩層或抗反射層等,用於賦予硬度或彈性之層可為硬塗層或彈性體層等,吸收透定波長之光等之層可為紫外線吸收層或紅外線吸收層。且只要其一功能層不阻礙彼此之功能則亦可具有複數之功能,亦可層合複數層之功能層。
黏著層為用於將本發明之功能性黏著片貼合於所需被黏著體所形成之層且主成分係由黏著劑構成。至於黏著劑係使用一般使用之丙烯酸系黏著劑、聚矽氧系黏著劑、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等。另外,亦可使用具有抗靜電等性能之黏著劑。黏著層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制,考慮功能性黏著片對被黏著體之貼附性、剝離性等時,宜為2μm~60μm,較好為5μm~40μm。
黏著層一般係將上述黏著劑依需要溶解或分 散於溶劑中成為塗佈液,以習知塗佈方法將該塗佈液塗佈於支撐體之與具有印刷適性之面的相反面上,並經乾燥而形成。
本發明之功能性黏著片之構成要素之一的隔離片為在將本發明之功能性黏著片黏貼於被黏著體前之間,貼合於黏著層上者,且於基材之一面亦即與黏著層接觸之面具有脫模處理面,另一面具有粗面化層。
隔離片之基材列舉為聚乙烯層合紙,或聚丙烯、聚乙烯、聚酯、聚碳酸酯、三乙醯纖維素、聚氯乙烯、丙烯酸系、聚苯乙烯、聚醯胺、聚醯亞胺、偏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等塑膠膜。隔離片之厚度係考慮功能性黏著片之剝離容易性,而使用10μm~250μm,較好使用25μm~125μm者。
脫模處理面可藉由將氟系、聚矽氧系等脫模性良好之樹脂,或矽氧油等脫模劑混合於樹脂中,溶解或分散於溶劑中成為塗佈液,以習知塗佈方法將該塗佈液塗佈於基材表面,並經乾燥而形成。塗佈層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制,但為了賦予適度之脫模性,且抑制脫模劑浸透隔離片並浮出於粗面化處理層側,較好為0.03~1.0μm左右。
在與脫模處理面相反之面(非脫模面)上形成之粗面化層之形成係用以被覆因脫模處理後之隔離片捲成輥狀保管而轉印於非脫模面上之脫模劑,且用以保護處於與非脫模面接觸之功能層。因此粗面化層係由被覆非脫模面之方式而形成之樹脂層所成,進行使其表面成為特定表面 形狀之粗面化處理者。以下,針對粗面化層之表面形狀加以說明。
粗面化層之峰值計數值Pc在峰值計數位準+H=0.5μm時為90計數以上,且在峰值計數位準+H=1.5μm時為30計數以上。又,更好為峰值計數位準+H=0.5μm時為120計數以上,更好為140計數以上。且較好在峰值計數位準+H=1.5μm時為45計數以上,更好為60計數以上。
藉由設置峰值計數值Pc在峰值計數位準+H=0.5μm時為90計數以上,且在峰值計數位準+H=1.5μm時為30計數以上之粗面化層可抑制脫模成分之二次轉印,且可抑制功能性不良。該理由認為如下。
峰值計數值Pc在+H=0.5μm時為90計數以上,係對於剖面曲線之中心線平行地離開+0.5μm之峰值計數值位準線與粗曲線交叉之山峰數具有90個以上。該塗膜由於山峰數較多故浮出之脫模成分不易積存在塗膜表面(為積存在山峰與山峰之間之多數個山谷部分之狀態)。然而於山峰數較多而山峰較低之情況,亦無法防止塗膜表面與功能性面之接觸。另一方面,峰值計數值Pc在=H=1.5μm時為30計數以上,係對於剖面曲線之中心線平行地離開+1.5μm之峰值計數值位準線與粗曲線交叉之山峰之數具有30個以上。於該種塗膜,由於山峰較高故可容易地防止塗膜表面與功能性面之接觸。然而於山峰較高其數量較少時脫模成分會積存在山峰與山峰之間之較平坦 之塗膜表面而容易積存在塗膜表面。
相對於此,如本發明所述,認為藉由同時設置可以特定之峰值計數值Pc所規定之低的山峰與高的山峰,使脫模成分不易積存在塗膜表面,且容易防止塗膜表面與功能性面之接觸,可防止轉印於隔離片之非脫模面之脫模成分二次轉印於支撐體之功能性面上。
又,粗面化處理層之峰值計數值Pc之上限,較好於峰值計數值位準+H=0.5μm時為200計數以下,且於峰值計數值位準+H=1.5μm時為130計數以下。又,於峰值計數值位準+H=0.5μm時更好為180計數以下,又更好為160計數以下。又,於峰值計數值位準+H=1.5μm時較好為100計數以下,更好為70計數以下。
藉由施以使以峰值計數值Pc在峰值計數位準+H=0.5μm時為200計數以下,且在峰值計數位準+H=1.5μm時為130計數以下之粗面化層而抑制了脫模成分之二次轉印,容易抑制功能性不良。該等峰值計數值位準中之峰值計數值變大時,認為由於山峰之高度不變但山谷深度變淺使塗膜表面變得較平坦,故積存在平坦之山谷部分之脫模成分容易二次轉印。
另外粗面化層其算術平均斜率R△a較好為0.25以上,0.45以下。此種塗膜之山峰斜率由於在一定範圍內,故浮出之脫模成分不易積存在塗膜表面而抑制了脫模成分之二次轉印,可抑制功能性不良。
又,本發明之算術平均斜率R△a係基於美國 機械工學會ASME B46.1(1995年)者。算術平均斜率R△a意指自測定塗膜之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時獲得之剖面擷取測量長度L,對該擷取部分進行微分獲得斜率曲線,求得該曲線各點之絕對值時,該多數絕對值之算術平均值。亦即算術平均斜率R△a為自以剖面曲線之測定方向之座標設為x所得之剖面曲線函數g(x),將測定長度設為L由下式求得之值。
R△a=(1/L)∫O L|(d/dx)g(x)|dx
形成粗面化層之方法可採用藉由塗佈將粗面化劑添加於樹脂成分中而成者而形成粗面化層之方法,或對由樹脂所成之層之表面施以壓花處理或噴砂處理之方法。使用粗面化劑形成粗面化層時,藉由調整層之厚度或使用之粗面化劑之種類(包含平均粒徑、粒度分布)而調整為滿足上述峰值計數值。且壓花處理時係使用以超小型機械製作技術作成期望之表面形狀(與以峰值計數值規定之形狀凹凸反轉之形狀)之壓花輥。且噴砂處理時,可採用分成處理所用之研磨劑種類(材料或粒徑)不同之多階段而進行處理等之方法。
至於粗面化層所含之樹脂成分,列舉為氯乙烯系樹脂、乙酸乙烯酯系樹脂、偏氯乙烯系樹脂、聚酯系樹脂、胺基甲酸酯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聚苯乙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纖維素系樹脂、乙縮醛系樹脂、環氧 系樹脂、酚系樹脂、三聚氰胺系樹脂、聚矽氧系樹脂等熱可塑性樹脂或熱硬化型樹脂,紫外線硬化型樹脂、電子束硬化型樹脂等,可使用該等之一種或混合兩種以上使用。
使用粗面化劑時,作為粗面化劑列舉為碳酸鈣、碳酸鎂、氫氧化鋁、氫氧化鎂、氧化鈦、二氧化矽、氧化鋁、黏土、高嶺土、珍珠岩(perlite)、硫酸鈣、硫酸鋇、燒成氧化鋁、矽酸鈣、滑石、雲母二氧化鈦、氧化鋯等無機物微粒子,或丙烯酸系樹脂粒子、聚矽氧系樹脂粒子、尼龍系樹脂粒子、苯乙烯系樹脂粒子、聚乙烯系樹脂粒子、苯并胍系樹脂粒子、胺基甲酸酯系樹脂粒子等樹脂粒子等。該等可使用一種或組合兩種以上使用。尤其,無機粒子由於抑制轉印於隔離片之非脫模面上之脫模成分再轉印於支撐體之具有功能性之面之效果優異故較可較好地使用。
粗面化劑之平均粒徑由於係隨著粗面化層之厚度而異故無法一概而論,但較好為1μm~20μm,更好為2μm~10μm,又更好為3μm~5μm。又,粗面化劑之粒徑之粒度分佈較廣較好,粒徑之變動係數較好大於10%。且,粗面化劑之添加量由於係隨著粗面化劑之種類或粒徑而異故無法一概而論,但對於樹脂成分100重量份較好為1重量份~50重量份,更好為5重量份~30重量份,又更好為8重量份~15重量份。且,粗面化處理層之厚度係依據與使用之粗面化劑之平均粒徑之組合而定故未特別限制,但較好為0.1μm~18μm,更好為0.5μm~10μm。如此使該平 均粒徑、添加量及厚度成為上述範圍,而使粗面化層之峰值計數值Pc容易調整於本發明之範圍,而容易抑制脫模成分朝功能性面之移行。
該種粗面化層除上述之樹脂成分、粗面化劑以外,在不損及上述性能之範圍內,可添加導電劑、著色劑、抗靜電劑、交聯劑、調平劑、消泡劑等添加劑。尤其,為賦予抗靜電性以使印刷用薄片彼此或塵埃等不會因靜電而沾附,較好添加金屬微粉末等導電劑,或界面活性劑、抗靜電性樹脂等之抗靜電劑。
此種粗面化層在使用上述樹脂、粗面化劑進行粗面化處理時,可藉由以習知塗佈方法塗佈將粗面化劑、視需要添加之添加劑溶解或分散於溶劑中而成之塗佈液,經乾燥而形成。未使用粗面化劑時,係在形成樹脂之層後,進行壓花處理或噴砂處理。
接著說明本發明之功能性黏著片之製造方法。圖2顯示功能性黏著片之製造方法之一例。首先於隔離片20之基材25之單面上形成脫模處理層21且捲成輥狀保管(圖2(a))。另一方面,於支撐體10上形成功能層11且捲成輥狀保管(圖2(b))。接著分別自輥捲出隔離片20與形成有功能層11之支撐材10,且介隔黏著層將二者層合。藉此,首先如圖2(c)所示,於隔離片20之與脫模處理層21相反之面形成粗面化層23,接著,於隔離片之脫模處理層21上形成黏著層12,使該黏著層12與支撐體10之與功能層11相反之面對向地層合(圖2(d))。
又,圖2(c)雖顯示於隔離片20之脫模處理層21上形成黏著層12之情況,但亦可於支撐體10之與功能層11相反之面上形成黏著層12,并使隔離片20之形成脫模處理層21之面與黏著層12對向並層合。
又圖2雖顯示在隔離片20之非脫模面上形成粗面化層23後,使隔離片20與形成有功能層11之支撐體10進行層合之情況,但亦可將隔離片20與形成有功能層11之支撐體10層合後,於隔離片20之非脫模面上形成粗面化層23。
此種構造之功能性黏著片在保管時係以使粗面化層23側或功能層11側成為內側之方式捲成輥狀保管。捲成輥狀之狀態時,雖粗面化層23與功能層11接觸,但粗面化層23即使在隔離片保管時脫模劑轉印於非脫模面上,亦可防止功能層11二次轉印。且於功能性黏著片使用時,由於經保護之黏著層12在與隔離片2之脫模面21之界面處剝離,故將露出之黏著層12貼合於期望之被黏著體上,將形成有功能層11之支撐體10貼合於期望之被黏著體上。
[實施例]
以下以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又,「份」、「%」只要未特別指明則為重量基準。
1.功能性黏著片之製作
於厚度75μm之聚酯膜(S-10,Toray公司)之單面上,塗佈以溶劑溶解之聚矽氧樹脂(SRX370:Toray.Dowconing.Silicone公司)、及觸媒(SRX212:Toray.Dowconing.Silicone公司)、經乾燥,形成厚度0.5μm之脫模處理層,且邊捲成輥狀邊製作隔離片。將捲成輥狀之隔離片保管7天。
接著,利用馬亞塗佈器法(Mayer coater method),將對於聚乙烯醇(GOHSENOL KH-17:日本合成化學工業公司)添加500%之氧化鋁溶膠(川研精密化學公司),且調整成10%溶液塗佈於厚度50μm之透明聚酯薄膜(T600E,三菱樹脂公司)並乾燥,形成厚度5μm之油墨接受層獲得噴墨印刷材料。該噴墨印刷材料亦以捲成輥狀之狀態保管。
接著,邊自輥捲出如上述之以輥狀保管之隔離片,邊在與該脫模面處理層相反之面上以棒塗佈法,以使乾燥後之厚度成為2μm之方式塗佈下述實施例1~4及比較例1~4組成之粗面化層塗佈液,經乾燥形成粗面化層。接著,於隔離片之脫模處理層上塗佈以溶劑溶解之丙烯酸系黏著劑(日本CARBIDE工業公司製造,製品名:NISSETSU KP-1410),經乾燥,形成厚度15μm之黏著層,於其上重疊層合上述噴墨印刷材料之與油墨接受層相反之面,製作實施例1~4及比較例1~4之功能性黏著片。該等功能性黏著片在製作時亦捲成輥狀,以該狀態保管7天。
〈粗面化層塗佈液〉
.熱可塑性聚酯樹脂 8份(BTRON 200,東洋紡績公司,固體成分100%)
.表1記載之粗面化劑 1份
.稀釋溶劑 91份
2.評價
針對實施例1~4及比較例1~4獲得之功能性黏著片,進行以下之評價。結果示於表2。且實施例1及比較例2之粗面化處理層之剖面曲線示於圖4及圖5。又,剖面曲線係使用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定機(SURFCOM 1500SD2-3DF:東京精密公司),根據JIS B0601:2001測定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時獲得者。
(1)粗面化層之峰值計數值Pc
測定功能性黏著片之隔離片之粗面化層之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對於所得剖面曲線之中心線,於平行地離開+H=0.5μm及+H=1.5μm之距離設置峰值計數值位準線,於峰值計數值位準線與粗糙曲線交叉之點存在兩次時計數為1山峰,計數測定長度每4mm之山峰數求得峰值計數位準+H=0.5μm及+H=1.5μm之峰值計數值Pc。
(2)粗面化層之算術平均斜率R△a
測定功能性黏著片之隔離片之粗面化層之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自所得剖面曲線擷取測定長度L(4mm),對該擷取部分進行微分獲得傾斜曲線。接著,以該曲線為基礎,以下述式算出算術平均斜率R△a。
R△a=(1/L)∫O L|(d/dx)g(x)|dx
(3)油墨接受層之印刷不均
使用噴墨印表機(Luxel Jet,FUJI FILM公司)印刷功能性黏著片之油墨接受層,針對印刷不均進行評價。印刷不均之評價以未產生不均者記為「◎」,稍產生印刷不均但無妨礙者記為「○」,產生印刷不均者記為「×」。結果示於表2。
3.探討
由表2可理解如下。
實施例2~4之功能性黏著片由於隔離片之與黏著層接觸之面的相反面上施以峰值計數值Pc在峰值計數位準+H=0.5μm時為90計數以上,且在峰值計數位準+H=1.5μm時為30計數以上之粗面化處理層,故稍於油墨接受層稍產生印刷不均但並無妨礙。
尤其,實施例1之功能性黏著片之粗面化層之峰值計數值Pc在峰值計數值位準+H=0.5μm為140計數以上,且在+H=1.5μm時為60計數以上,故於油墨接受層並未產生印刷不均。
另一方面,比較例1、3及4之功能性黏著片由於粗面化層之峰值計數值Pc於峰值計數值位準+H=0.5μm時未達90計數,且於+H=1.5μm時未達30計數 ,故油墨接受層發生印刷不均。又,比較例2之功能性黏著片由於粗面化層之峰值計數值Pc於峰值計數值位準+H=1.5μm時為30計數以上,但於+H=0.5μm時未達90計數,故於油墨接受層發生印刷不均。
10‧‧‧支撐體
11‧‧‧機能層
12‧‧‧黏著層
20‧‧‧隔離片
21‧‧‧脫模處理層
23‧‧‧粗面化層
25‧‧‧隔離片基材

Claims (4)

  1. 一種功能性黏著片,其為依序具有支撐體、黏著層、隔離片,且前述支撐體為在與前述黏著層接觸之面之相反面上具有功能層之功能性黏著片,其特徵為前述隔離片具有在與前述黏著層接觸之面上施以脫模處理之脫模處理層,而且與前述黏著層接觸之面的相反面上施以峰值計數值(peak count value)Pc在峰值計數位準+H=0.5μm時為90計數以上,且在峰值計數位準+H=1.5μm時為30計數以上之粗化處理者,前述脫模處理層含有聚矽氧系樹脂或矽氧油。
  2. 如請求項1之功能性黏著片,其中前述隔離片之粗面化處理之峰值計數值Pc在峰值計數位準+H=0.5μm時為200計數以下,且在峰值計數位準+H=1.5μm時為130計數以下。
  3. 一種功能性黏著片,其為依序具有支撐體、黏著層、隔離片,且前述支撐體為在與前述黏著層接觸之面之相反面上具有功能層之功能性黏著片,其特徵為前述隔離片在與前述黏著層接觸之面上施以脫模處理,而且在與前述黏著層接觸之面的相反面上形成含粗面化劑與樹脂之粗面化層,前述粗面化層包含樹脂與無機粒子,且相對於樹脂成分100重量份包含5~30重量份之平均粒徑為2μm~10μm之無機粒子,且前述粗面化層之表面係峰值計數值Pc在峰值計數位準+H=0.5μm時為90計數以上,且在峰值計數位準+H=1.5μm時為30計數以上之粗 面。
  4. 如請求項3之功能性黏著片,其中粗面化層之表面為峰值計數值Pc在峰值計數位準+H=0.5μm時為200計數以下,且在峰值計數位準+H=1.5μm時為130計數以下之粗面。
TW102110705A 2012-03-28 2013-03-26 Functional adhesive sheet TWI6176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73515 2012-03-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8390A TW201348390A (zh) 2013-12-01
TWI617645B true TWI617645B (zh) 2018-03-11

Family

ID=49259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0705A TWI617645B (zh) 2012-03-28 2013-03-26 Functional adhesive sheet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091488B2 (zh)
TW (1) TWI617645B (zh)
WO (1) WO20131466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29892B2 (ja) * 2014-03-03 2017-11-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印刷装置及び粘着テープロール
JP6229891B2 (ja) * 2014-03-03 2017-11-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
JP6835550B2 (ja) * 2016-11-30 2021-02-24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被印刷材料、積層体ロール、及び印刷物
JP6919508B2 (ja) * 2017-11-07 2021-08-18 味の素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
JP2020116863A (ja) * 2019-01-25 2020-08-06 日榮新化株式会社 印刷用シート
JP7316821B2 (ja) * 2019-03-29 2023-07-28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粘着フィル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33450A (en) * 2004-02-20 2005-10-16 Nitto Denko Corp Adhesive sheet for laser dicing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1636267A (zh) * 2007-03-19 2010-01-27 琳得科株式会社 剥离片及粘合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30356B2 (ja) * 2005-01-26 2010-08-25 株式会社トンボ鉛筆 感圧転写修正テープ
JP5400455B2 (ja) * 2009-04-14 2014-01-29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スポット溶接性に優れた樹脂塗装亜鉛めっき鋼板
JP2012161963A (ja) * 2011-02-04 2012-08-30 Nitto Denko Corp 離型材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33450A (en) * 2004-02-20 2005-10-16 Nitto Denko Corp Adhesive sheet for laser dicing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1636267A (zh) * 2007-03-19 2010-01-27 琳得科株式会社 剥离片及粘合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46616A1 (ja) 2013-10-03
TW201348390A (zh) 2013-12-01
JPWO2013146616A1 (ja) 2015-12-14
JP6091488B2 (ja) 201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7645B (zh) Functional adhesive sheet
JP2022066281A (ja) ホワイトボードおよび映写スクリーン兼用フィルム
JP2010044687A (ja) 透明導電積層体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KR20210107798A (ko) 반사 방지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4960811B2 (ja) 粘着シート用剥離紙、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該粘着シート用剥離紙を用いた粘着シート
JP6152089B2 (ja) 筆記性スクリーン
EP3482965A3 (en) Recording medium substrate and recording medium
WO2019065009A1 (ja) 光学体、及び窓材
JP4780855B2 (ja) 印刷用シート
JP6087292B2 (ja) 表面部材付き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ニュートンリング防止シート
JP2012088499A (ja) 光学機器用遮光部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の製造方法
CN202390358U (zh) 一种耐磨增印保护膜
JP5933957B2 (ja) グラフィックスフィルム前駆体
JP2007186594A (ja) 塗工フィルム
JP2002348550A (ja) 印刷用フィルム
CN220262434U (zh) 一种喷墨打印医用胶片
JP6097205B2 (ja) 工程用保護フィルム
JP2020082657A (ja) 離型フィルム
JP7438536B2 (ja) 磁性壁材シート
JP200705505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材料
CN202805769U (zh) 低反光离型膜
JP2020116863A (ja) 印刷用シート
KR101086087B1 (ko) 오염방지용 인쇄시트의 코팅조성물과 오염방지용 인쇄시트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물건
JP6884011B2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683555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被印刷材料、積層体ロール、及び印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