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4951B - 插座盒 - Google Patents

插座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4951B
TWI614951B TW105116789A TW105116789A TWI614951B TW I614951 B TWI614951 B TW I614951B TW 105116789 A TW105116789 A TW 105116789A TW 105116789 A TW105116789 A TW 105116789A TW I614951 B TWI614951 B TW I61495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box
socket box
plate
portab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6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7298A (zh
Inventor
Yutaro Hayashi
Takashi Yajima
Aiko Sasaki
Yasuhiro Akahori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p M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p M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p M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707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72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49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4951B/zh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Tables And Desk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al Shape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係提供對廣泛之家具皆可對應的插座盒。 插座盒1包含有安裝於家具F之頂面F1的箱狀殼體11、配置於殼體11之正面111並可連接攜帶式設備M之插座131A、132A、及蓋部12,該蓋部以可開關方式連結於殼體11之頂面112而在關閉狀態下封住插座131A、132A,在開啟狀態下則使插座131A、132A露出,又,蓋部12具有在開啟狀態下將載置於蓋部12之攜帶式設備M以倚靠之狀態固定的固定構件(板狀部121及旋轉軸122)。

Description

插座盒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安裝於書桌或餐桌等家具之頂面的插座盒。
電源用插座除了設置於壁面及地板面等建築物之構造面,還安裝於桌檯或餐桌等家具。安裝於家具之插座有埋入家具內部之埋入型及安裝於家具頂面之露出型這2種。由於埋入型不從家具突出,而可有效地活用家具頂面之空間,故更普遍地被使用。
然而,由於埋入型插座是設置作為家具之一部分,故有需預先確保設置於家具內部之空間、設置費工夫、設置處受限、設置後無法變更設置處等缺點。另一方面,露出型插座可為具有箱狀殼體之插座盒而獨立於家具外。因而,露出型插座可不需於家具內部確保空間而加裝,易安裝於家具,安裝處之限定少,安裝後也可變更安裝處。
露出型插座揭示有例如專利文獻1之插座盒。該插座盒具有箱狀殼體(插座盒A)及安裝裝置B,藉固定於殼體下部之安裝裝置B挾持家具之頂板而安裝於家具之頂面。又,專利文獻1之插座盒近年也對應採用了各種連接端子、連接方法之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等攜帶式設備。具體而言,該插座盒不僅具有電源用插 座,也具有對應LAN(Local Area Network:區域網路)、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序列匯流排)、15pin連接器等規格之插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公報2010-160902號
諸如專利文獻1之插座盒係假定主要安裝於辦公室用家具,並不適合用在餐飲店、住宿施設等其他施設用家具。舉例而言,該插座盒具有用以封住插座之蓋部,但該蓋部並無法封住所有插座,許多插座是外露的。是故,將該插座盒安裝於有食物或水分等異物飛散之虞的家具時,異物會附著於插座內,而有損壞插座之功能的可能性。又,舉例而言,因露出之殼體很佔所安裝之家具的頂面之空間。是故,該插座盒都避免安裝在例如配置許多食物或雜貨等之餐飲店或住宿施設用家具、頂面尺寸有限之小型家具等。
是故,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對廣泛之家具皆可對應的插座盒。
本發明一態樣之電源箱包含有箱狀殼體、插座及蓋部,該箱狀殼體安裝於家具之頂面;該插座配置於該殼體之表面,並可連接攜帶式設備;該蓋部以可開關方式連結於該殼體之表面,而在關閉狀態下,封住該插座,在開啟狀態下, 則使該插座露出;該蓋部具有在該開啟狀態下將載置於該蓋部之該攜帶式設備以倚靠之狀態固定的固定構件。
由於上述態樣之插座盒包含有在關閉狀態下封住插座之蓋部,故在關閉狀態下,可抑制異物侵入插座內而附著。又,由於上述態樣之插座盒的蓋部具有在開啟狀態下將載置於蓋部之攜帶式設備以倚靠之狀態固定的固定構件,故在開啟狀態下,形成為攜帶式設備之良好載置台,而可有效活用家具頂面之空間。因而,上述態樣之插座盒對例如餐飲店用或住宿施設用家具、頂面尺寸有限之小型家具等廣泛之家具皆可對應。
1‧‧‧插座盒
11‧‧‧殼體
11a‧‧‧本體部
11a1‧‧‧開口部
11a2‧‧‧螺孔
11b‧‧‧後面部
11b2‧‧‧螺孔
11c‧‧‧底面部
11c1‧‧‧開口部
11c2‧‧‧螺孔
12‧‧‧蓋部
13‧‧‧插座塊
14‧‧‧安裝框
15‧‧‧配線
16‧‧‧木螺絲
111‧‧‧正面(表面)
112‧‧‧頂面(表面)
112a‧‧‧旋轉軸保持部
112b‧‧‧凹部
121‧‧‧板狀部(固定構件)
121a‧‧‧平板部(另一端側之平板部)
121b‧‧‧平板部(一端側之平板部)
122‧‧‧旋轉軸(固定構件)
121c‧‧‧彎曲部
131a‧‧‧插入口
131b‧‧‧插入口
131A‧‧‧AC用插座(插座)
132A‧‧‧USB用插座(插座)
F‧‧‧家具
F1‧‧‧頂面
M‧‧‧攜帶式設備
M1‧‧‧表面
M2‧‧‧背面
M3‧‧‧下面
MC‧‧‧充電用電纜
MP‧‧‧插頭
W‧‧‧寬度
X‧‧‧方向
Y‧‧‧方向
Z‧‧‧方向
圖1係顯示實施形態之插座盒一對家具F之安裝狀態的立體圖,圖1(a)係顯示關閉狀態之立體圖,圖1(b)係顯示開啟狀態之立體圖。
圖2係顯示實施形態之插座盒1的殼體11之分解立體圖。
圖3係顯示於實施形態之插座盒1載置有攜帶式設備M的狀態之立體圖。
圖4係顯示於實施形態之插座盒1載置有攜帶式設備M的狀態之右側視圖。
[實施發明的形態]
<實施形態>
在以下,就本發明一態樣之插座盒1,一面參照圖式,一面說明。此外,圖式包含示意之記載,而有各構件之縮尺及長寬之比率等與實際不同的情形。又,「約略**」之記載若舉「約略平行」為例來說明,其含義是當然包含「完全平行」在內,還包含認定為「實質上平行」的情況。
1.插座盒1之外觀結構
首先,使用圖1,說明插座盒1之外觀結構。圖1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插座盒一對家具F之安裝狀態的立體圖,圖1(a)係顯示關閉狀態之立體圖,圖1(b)係顯示開啟狀態之立體圖。插座盒1為露出型插座,安裝於例如設置於餐飲店或住宿施設之餐桌等家具F的頂面F1。此外,在以下,將插座盒1之前方作為圖1之反Y方向,而將以圖1之Y、X、反X、Z、反Z所示之各方向分別表現為後、右、左、上、下。
如圖1(a)所示,插座盒1包含有安裝於家具F之頂面F1的箱狀殼體11、連結於殼體11之表面的蓋部12。殼體11於前方具有正面111、於上方具有頂面112作為箱狀各面。又,殼體11於後方、下方、左方、右方分別具有後面、底面、左側面、右側面,而呈約略長方體之箱狀。再者,於殼體11之頂面112形成有旋轉軸保持部112a及凹部112b。旋轉軸保持部112a為分別配置於頂面112之Y方向中央部附近的左右方向兩端之圓柱狀構件。凹部112b形成於旋轉軸保持部112a之後方,並呈越往頂面112之後方深度便越小之形狀。包括殼體11之內部結構在內的細節後述。
蓋部12為覆蓋殼體11之正面111及頂面112之一部分的構件,連結於殼體11之頂面112。蓋部12藉以例如樹脂材料等電絕緣性材料構成,可減低漏電之可能性。惟,蓋部12亦可以金屬材料等形成,此時,亦可藉電鍍加工,抑制漏電。 蓋部12具有覆蓋殼體11之正面111及殼體11之頂面112的板狀部121、及連結於板狀部121並且連結於殼體11之旋轉軸保持部112a的旋轉軸122。
板狀部121為板狀構件,其呈分別與正面111、頂面112約略平行之2個平板部121a、及平板部121b連結成側視L字形之形狀,平板部121a與平板部121b之間彎曲連結。平板部121a及平板部121b為具有約略長方形之平面的板狀構件,平板部121a及平板部121b之板厚(垂直相交於平面之方向的厚度)大致相同。
旋轉軸122為沿著板狀部121之L字的一端(平板部121b之後方端)連結於板狀部121之圓柱狀構件,具有大於平板部121b之板厚的軸徑。又,旋轉軸122在作為旋轉軸保持部112a之間的殼體11之頂面112,配置成與殼體11之正面111約略平行(於X方向),並保持於旋轉軸保持部112a。此時,旋轉軸122藉旋轉軸保持部112a對殼體11連結成可旋轉。此外,誠如以上,平板部121b相當於本實施形態之L字的一端側(板狀部121之後方側)之平板部,平板部121a相當於本實施形態之L字的另一端側(板狀部121之前方側)之平板部。
在此,如圖1(b)所示,插座盒1藉旋轉軸122對殼體11旋轉,而可使板狀部121以旋轉軸122為中心,旋轉至殼體11之頂面112側。板狀部121之旋轉藉平板部121b在旋轉軸122之後方與殼體11之頂面112接觸而停止。此時,平板部121a以從作為旋轉軸122之後方的殼體11之頂面112朝上方立起的狀態固定。
插座盒1藉上述旋轉,平板部121a所覆蓋之殼體11之正面111可露出,且配置於正面111之插座塊131也可露出。以下,令如圖1(a)般,蓋部12覆蓋正面111之狀態為關閉狀態,令如圖1(b)般,蓋部12(平板部121a)在頂面112之上方立起且 正面111露出之狀態為開啟狀態。此外,在關閉狀態下,板狀部121(平板部121a)比正面111往前方突出一些,藉抬起或頂推板狀部121之下部,可轉移至開啟狀態。
插座塊13由AC(Alternating Current:交流)用插座塊131、USB用插座塊132這2種構成。AC用插座塊131具有由一對插入口131a、131b構成之AC用插座131A,USB用插座塊132具有2個USB用插座132A。即,插座塊13配置於殼體11之表面(正面111),具有可連接攜帶式設備等電器之AC用插座131A及USB用插座132A。此外,AC用插座131A及USB用插座132A分別相當於本實施形態之插座,以下,有匯整記載為插座131A、132A之情形。又,在本案中,「插座」係指用於電器或電子設備之電性連接的插入連接器中插頭的承接側,係指包含插入口及在插入口內與插頭電性連接之端子的部分。關於AC用插座塊131及USB用插座塊132之細節則後述。
如以上,在插座盒1中,蓋部12在關閉狀態下,封住插座131A、132A,在開啟狀態下,則使插座131A、132A露出。具體而言,藉板狀部121以旋轉軸122為中心旋轉,蓋部12可旋轉(蓋部12可變位為關閉狀態與開啟狀態)。在關閉狀態下,平板部121a覆蓋包含插座131A、132A之殼體11的正面111。藉此,板狀部121可封住插座131A、132A。
2.殼體11之內部結構
接著,使用圖2,說明殼體11之內部結構。圖2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插座盒1的殼體11之分解立體圖。殼體11由本體部11a、後面部11b、及底面部11c構成,藉組合本體部11a、後面部11b及底面部11c,而構成箱狀。又,於殼體11之內部 配置AC用插座塊131及USB用插座塊132(以下未特別區別時,記載為插座塊13)、安裝框14、配線15。
(1)本體部11a、後面部11b、底面部11c
如圖1(b)及圖2所示,本體部11a為構成殼體11之正面111、頂面112及左右側面之構件,由板狀之正面、頂面及左右側面構成。於本體部11a之正面中央形成有開口部11a1。配置於殼體11之內部的插座塊13從開口部11a1露出。
如圖2所示,後面部11b為構成殼體11之後面的板狀構件,底面部11c為構成底面之板狀構件。於底面部11c中央形成有開口部11c1。如後述,插座塊13可經由該開口部11c1,與商用交流電源以配線連接。本體部11a及後面部11b於下方側具有凸緣狀部分。分別於該凸緣狀部分形成有螺孔11a2、11b2。再者,於底面部11c形成有螺孔11c2。該等螺孔11a2、11b2、11c2配置於將本體部11a、後面部11b及底面部11c組合成箱狀之際相互重疊之位置,藉以螺絲11d螺固,而將殼體11構成箱狀。又,底面部11c除了螺孔11c2外,還具有可從上方插入木螺絲16之插入孔。插入該插入孔之木螺絲16藉螺固於家具F之頂面F1,而將殼體11固定於設備F之頂面F1(參照圖4)。
本體部11a、後面部11b、底面部11c以例如樹脂材料或金屬材料形成。此時,舉例而言,亦可以價格便宜且易成形之樹脂材料成形本體部11a及後面部11b,以散熱性及強度優異之金屬材料成形底面部11c等等,以不同之構件成形各部。
(2)插座塊13
插座塊13為例如以樹脂材料等絕緣體成形成箱狀之塊狀構件,如圖1(b)所示,於長方形之正面側形成有插座131A、132A。插座131A由插入口131a、131b 及配置於插入口131a、131b內之端子構成。又,插座132A由插入口及配置於插入口內之端子構成。插座131A、132A之端子由例如金屬材料等導電體構成,並藉與分別插入插座131A之插入口131a、131b及插座132A之插入口的插頭接觸,而與插頭電性連接。
AC用插座塊131為所謂之配線用插入連接器,具有下述功能,前述功能係藉將連接於AC用插座131A之電器與商用交流電源電性連接,而將電力供至電器。AC用插座131A由對應AC轉接器之插頭形狀的一對插入口131a、131b構成。又,一對插入口131a、131b於上下方向並排,一對插入口131a、131b中下方側之插入口131b為接地側(所謂之W端子)。在AC用插座塊131之內部,AC用插座131A之一對插入口131a、131b內的端子如後述,分別電性連接於商用交流電源之活線、接地線,並且也與配線15電性連接。
USB用插座塊132對應智慧型手機等攜帶式設備所採用之USB充電,於左右方向具有2個USB用插座132A作為對應於對應USB規格之插頭形狀(所謂之A型等)之差入口。於USB用插座塊132內裝設有構成了整流平流電路、充電控制電路等電路之電路基板(圖中未示)。USB用插座132A內之端子如後述,經由該電路,與配線15電性連接。
在此,如圖1(b)及圖2所示,AC用插座塊131之配置AC用插座131A的面(正面)之長邊的長度與USB用插座塊132之配置USB用插座132A的面(正面)之短邊的長度大致相等。是故,只要在殼體11內,將AC用插座塊131之上述長邊與USB用插座塊132之上述短邊配置成與上下方向約略平行,便可使從開口部11a1露出之插座塊13的上下方向之長度一致。藉此,可調好插座盒1之開啟狀態的外觀。
此外,AC用插座塊131及USB用插座塊132亦可轉用設置於壁面或地板面等營造材之一般插座塊。
(3)安裝框14
安裝框14係用以將插座塊13以排列成行之狀態固定的框狀構件,以例如樹脂材料或金屬材料等形成。安裝框14可藉將插座塊13之正面側嵌入本體部11a之開口部11a1,而以使插座131A、132A露出之狀態固定插座塊13。與插座塊13同樣地,安裝框14亦可轉用設置於壁面或地板面等營造材之一般安裝框。
(4)配線15
配線15為例如VVF(扁平型聚氯乙烯絕緣及被覆)電纜等電線,係將AC用插座131A及USB用插座132A電性連接之內部配線。具體而言,配線15其一端與AC用插座131A之插入口131b(接地側)內之端子電性連接,另一端與USB用插座132A內之接地側的端子電性連接。又,雖省略圖示,但配線15還有1條,其一端與AC用插座131A之插入口131a(活線側)內的端子電性連接,另一端與USB用插座132內之活線側的端子電性連接。
再者,雖省略圖示,但在插座盒1,使用連接於商用交流電源之外部電纜,將商用交流電源與AC用插座塊131電性連接。具體地舉例而言,外部電纜經由形成於家具F之頂面F1的開口及開口部11c1,連接於AC用插座塊131,商用交流電源之活線、接地線分別與一對插入口131a、131b內之端子連接。藉此,可對插入AC用插座131A之插頭供給例如100V~240V之交流電力。
又,如上述,經由外部電纜、AC用插座131A及配線15,USB用插座132A也與商用交流電源電性連接。此時,在USB用插座塊132,來自商用交流電源之交流電力經由前述電路,可轉換成例如5V/1A等之直流電力,而對插入USB用插座132A之插頭供給該直流電力。
此外,在上述所說明之結構只不過是例示,可適宜變更。舉例而言,在插座盒1,以本體部11a、後面部11b及底面部11c這3個構件構成了殼體11,亦可將該等一部分或全部成型成一體。又,舉例而言,亦可將本體部11a分成正面部、頂面部、側面部等等,以4個以上之構件構成殼體11。再者,插座塊13或安裝框14等亦可與本體部11a、後面部11b、底面部11c等形成一體。
3.插座盒1具有之特徵
插座盒1如前述具有在關閉狀態下可封住插座131A、132A之蓋部12(板狀部121之平板部121a)。藉此,在關閉狀態下,可抑制異物侵入插座131A之插入口131a、131b、及插座132A之插入口內而附著於端子等。
接著,使用圖3及圖4,說明插座盒1在開啟狀態的特徵。圖3係顯示於本實施形態之插座盒1載置有攜帶式設備M的狀態之立體圖。圖4係顯示於本實施形態之插座盒1載置有攜帶式設備M的狀態之右側視圖。如圖3所示,攜帶式設備M為例如行動電話或智慧型手機等平板狀小型設備,藉使用充電用電纜MC,而與插座盒1之插座電性連接。具體而言,充電用電纜MC之一端連接於攜帶式設備M之連接器部(圖中未示),並且配置於充電用電纜MC之另一端的插頭MP連接於USB用插座132A。此時,商用交流電源之交流電力以插座盒1之電路基板轉換成直流電力,並且該直流電力可經由USB用插座132A及充電用電纜MC供至攜帶式 設備M而將攜帶式設備M充電。此外,在圖4中,充電用電纜MC及插頭MP省略了圖示。
在插座盒1,蓋部12具有在開啟狀態下將載置於蓋部12之攜帶式設備M以倚靠之狀態固定的固定構件。以下,具體地說明。首先,如圖4所示,旋轉軸122具有大於平板部121b之板厚的軸徑,並比平板部121b突出。又,在開啟狀態下,平板部121a以從殼體11之頂面112朝上方立起之狀態固定。
在此,如圖3及圖4所示,狀態為在開啟狀態下,將攜帶式設備M之表面M1朝向前方側並將攜帶式設備M以倚靠之狀態載置於蓋部12。此時,在攜帶式設備M之下端M3在平板部121b上與旋轉軸122接觸且攜帶式設備M之背面M2與平板部121a接觸的狀態下,攜帶式設備M靜止。即,對以攜帶式設備M之左右方向為軸的旋轉,平板部121a限制圖4之順時鐘方向的旋轉,並且旋轉軸122限制攜帶式設備M之下端M3滑動至前方側,藉此,可固定攜帶式設備M之方向及位置。是故,板狀部121(平板部121a)及旋轉軸122構成在開啟狀態下將載置於蓋部12之攜帶式設備M以倚靠之狀態固定的固定構件。
如此,由於插座盒1在開啟狀態下,可將載置於蓋部12之攜帶式設備M以倚靠之狀態固定,故可穩定地載置攜帶式設備M,而在開啟狀態下,成為攜帶式設備M之良好載置台。換言之,在將載置於蓋部12之攜帶式設備M倚靠之狀態下,板狀部121及旋轉軸122可使攜帶式設備M之姿勢穩定。又,藉此,當將攜帶式設備M充電時,可於插座盒上確保以往所必要的家具F之頂面F1的攜帶式設備M之載置處相當大小的空間,而可有效地活用家具F之頂面F1的空間。
以上,加以整理,插座盒1包含有安裝於家具F之頂面F1上的箱狀殼體11、配置於殼體11之表面(正面111)並可連接攜帶式設備M之插座131A、132A。又,插座盒1具有蓋部12,該蓋部以可開關方式連接於殼體11之表面(頂面112),而在關閉狀態下封住插座131A、132A,在開啟狀態下則使插座131A、132A露出。又,蓋部12具有在開啟狀態下將載置於蓋部12之攜帶式設備M以倚靠之狀態固定的固定構件(板狀部121及旋轉軸122)。
更具體而言,在插座盒1,蓋部12具有板狀部121、及連結於板狀部121並且對殼體11連結成可旋轉之旋轉軸122。又,藉板狀部121以旋轉軸122為中心旋轉,蓋部12可開關。再者,在關閉狀態下,板狀部121封住插座131A、132A,在開啟狀態下,板狀部121構成固定構件之一部分。
更具體而言,在插座盒1,插座131A、132A配置於殼體11之正面111。板狀部121呈2個平板部121a、121b連結成側視L字形的形狀。又,旋轉軸122呈沿著L字之一端連結於板狀部121之圓柱狀,並具有大於該一端側之平板部121b的板厚之軸徑,在殼體11之頂面112,配置成與殼體11之正面111約略平行。再者,在關閉狀態下,L字形之另一端側的平板部121a覆蓋包含插座131A、132A之殼體11的正面111。又,在開啟狀態下,藉一端側之平板部121b與殼體11之頂面112接觸,另一端側之平板部121a可以從作為旋轉軸122之後方的殼體11之頂面112朝上方立起的狀態固定。
如此,由於插座盒1包含有在關閉狀態下封住插座131A、132A之蓋部12(板狀部121之平板部121a),故在關閉狀態下,可抑制異物侵入插座131A、132A內而附著。又,由於插座1之蓋部12具有在開啟狀態下將載置於蓋部12之攜帶式設 備M以倚靠之狀態固定的固定構件(板狀部121及旋轉軸122),故在開啟狀態下,形成為攜帶式設備M之良好載置台。且藉此,可有效活用家具F之頂面F1的空間。
因而,插座盒1也可安裝於例如配置許多食物或雜貨等之餐飲店或住宿施設用等的家具、或頂面尺寸有限之小型家具等,而對廣泛之家具皆可對應。特別是插座盒一對因佔空間這樣消極的理由而避免露出型插座的家具,可提供可良好地載置攜帶式設備M這樣積極的安裝理由。
4.備註
在插座盒1,除了上述所說明之特徵以外,還具有複數之特徵。該等特徵對插座盒1並非必要,而是追加、提高插座盒1之功能。以下,就該特徵作說明。
(1)平板部121b
如圖4所示,在插座盒1,板狀部121呈側視L字形。即,作為固定構件之平板部121a與旋轉軸122之間具有平板部121b。是故,藉改變平板部121b之大小(及旋轉保持部112a之形成位置),可調節平板部121a與旋轉軸122之間隔。
此時,在插座盒1,可以平板部121a與旋轉軸122之間隔,調整載置於蓋部12之攜帶式設備M的方向。因而,舉例而言,可將載置於蓋部12之攜帶式設備M的表面M1朝向攜帶式設備M之持有者,來固定攜帶式設備M之方向。因此,該持有者可在不用自已的手保持下,觀看攜帶式設備M之圖像顯示面(表面M1)。此時,攜帶式設備M之使用者可一邊在例如家具F之前方進行用餐或休息,一邊舒適地觀賞攜帶式設備M之影片或靜態影像。亦即,此時,插座盒1在開啟狀態下,形成為更良好之攜帶式設備M的載置台。
又,在插座盒1,藉使平板部121a與旋轉軸122之間隔在一定以下,而在開啟狀態下,無法穩定地將具有大於該間隔之底面寬度的物品載置於蓋部12。是故,在開啟狀態下,可抑制將攜帶式設備M以外之物品、例如食物之盤子或調味料等載置於插座盒1上。如此,可抑制載置出乎意料之物品時,可防止插座盒1及家具F之損壞、污損等。此外,平板部121a與旋轉軸122之間隔亦可為15mm以下。
(2)旋轉軸122在頂面112之突出
如圖1、圖3、圖4所示,在插座盒1,旋轉軸122在殼體11之頂面112突出。特別是在關閉狀態下,旋轉軸122仍在頂面112突出。藉此,在關閉狀態下,插座盒1之頂面112並不平坦。是故,在關閉狀態下,無法將例如食物或調味料等物品穩定地載置於頂面112,而可抑制載置出乎意料的物品。
(3)凹部112b
如圖1(a)及圖4所示,在插座盒1,殼體11於作為旋轉軸122之後方的殼體11之頂面112具有凹部112b。在開啟狀態下,一端側之平板部121b與凹部112b面接觸。藉此,攜帶式設備M載置於蓋部12之際,可經由板狀部121以凹部112b承受攜帶式設備M對蓋部12之負載的一部分。因此,在插座盒1,可使蓋部12之承載強度提高。
特別是在插座盒1,位在平板部121a與平板部121b之間的彎曲部121c與凹部112b面接觸。此時,不僅是攜帶式設備M對蓋部12之往下方的負載,往後方的負載、特別是往彎曲部121c之負載也是以凹部112b承受。因而,可更提高蓋部12之承載強度。
(4)插入口131a、131b之配置
如圖1(b)所示,在插座盒1,插座131A為由一對插入口131a、131b構成之AC用插座131A。一對插入口131a、131b於上下方向並排。又,一對插入口131a、131b中,下方側插入口131b為接地側(所謂之W端子)。
藉此,可使插座1在開啟狀態之可靠度及安全性更提高。具體而言,在開啟狀態下,例如液體或固體等異物朝AC用插座131A飛散時,因重力所致之落下或滴落等影響,該異物附著於下方側之插入口131b的可能性高。針對此點,由於在插座盒1,下方側之插入口131b為接地側,故即使異物侵入下方側之插入口131b之內部,也不易發生觸電或漏電等,而可減低、抑制異物附著對可靠度及安全性之影響。
(5)平板部121a之正面的顯示
在插座盒1,在開啟狀態下,於另一端側之平板部121a的正面側顯示可載置之攜帶式設備M。具體而言,如圖1(b)所示,於在開啟狀態下之平板部121a的正面,藉印刷表示可載置之文字與智慧型手機的圖等等,顯示可載置之攜帶式設備M。藉此,在開啟狀態下,可對使用者傳達可載置於插座盒1之攜帶式設備M,而可抑制載置出乎意料的物品。
此外,上述顯示不限智慧型手機之圖及可載置這樣的文字之組合,可僅為圖式或僅為文字,亦可適宜變更圖式或文字之內容。顯示文字時,藉使用英文,可將使用方法也傳遞給不懂日文的外國旅客等更大範圍之使用者。再者,上述 顯示之方法不限對平板部121a之印刷,亦可將LED或顯示器配置於平板部121a,而以該LED或顯示器進行顯示。
又,在插座盒1,在關閉狀態下,顯示插座盒1包含有插座131A、132A。具體而言,如圖1(a)所示,於在關閉狀態下之平板部121a的正面,藉印刷表示充電器之文字等等,顯示包含有插座131A、132A。藉此,在插座131A、132A未露出之關閉狀態下,亦可對使用者傳達插座盒1之使用方法。
(6)板狀部121之表面狀態
如圖1(a)所示,插座盒1在關閉狀態下,板狀部121之表面為平坦。如此,藉不於板狀部121之表面形成不必要之凹凸,而形成為食物等造成之污垢不易堆積於在關閉狀態下之板狀部121的表面並且易去除附著之污垢的構造。因而,插座盒1亦可對應商業施設等要求乾淨之施設用家具。
(7)插座塊13之突出
如圖1(b)所示,在插座盒1,插座塊13從殼體11之正面111突出。即,包含插座131A、132A之部分(插座塊13)從殼體11之表面(正面111)突出。藉此,如圖3所示,即使將比較大型之插頭MP連接於插座131A、132A時,也可抑制殼體11之正面111造成插頭MP被鈎住,而不致阻礙插頭MP之插入。因而,可抑制產生插頭MP之插入不全引起的短路或連接不良、插頭MP之變形等弊端。
(8)寬度W之限制
如圖1所示,令殼體11之左右方向的全長為殼體11之寬度W時,在插座盒1,殼體1之寬度W為13cm以下。如此,藉將殼體11之寬度W限制在一定以下,攜帶 式設備M之一例的行動電話或智慧型手機等小型攜帶式設備可良好載置,但輸入板或薄型筆記型個人電腦等大型攜帶式設備則很難載置。亦即,在插座盒1,可以寬度W之限制限定可載置之攜帶式設備M,而可抑制載置出乎意料之物品。
5.變形例
以上,就本實施形態之插座盒1作了說明,本發明一態樣之插座盒不限上述實施形態之內容,除了本質之內容外,可進行各種變更。就該種變形之例於下述說明。
(1)攜帶式設備之載置處
在插座盒1,在開啟狀態下,攜帶式設備M載置於殼體11之頂面112上,但不限於此,舉例而言,亦可藉替換殼體11之正面111與頂面112之構造,而將攜帶式設備M載置於殼體11之正面111側。
具體地舉例而言,結構為插座131A、132A配置於殼體11之頂面112,旋轉軸122在殼體11之正面111,配置成與頂面112約略平行,在關閉狀態下,平板部121a覆蓋頂面112。又,結構亦可為在開啟狀態下,平板部121a以從殼體11之正面111突出至前方側的斜上方之狀態固定。此時,在開啟狀態下,載置於蓋部12之攜帶式設備M也可以倚靠之狀態固定。具體而言,在上述結構中,當將攜帶式設備M以倚靠之狀態載置於蓋部12時,在攜帶式設備M之下端M3在彎曲部121c上與平板部121a接觸且攜帶式設備M之背面M2與殼體11之正面111接觸的狀態下,攜帶式設備M靜止。此時,正面111及平板部121a限制以攜帶式設備M之左右方向為軸的旋轉,而可固定攜帶式設備M之方向。如此,藉正面111及平板部121a(板狀部121)構成固定構件,在殼體11之正面111側,可將載置於蓋部12之攜帶式設備M以倚靠之狀態固定。
此外,同樣地,結構亦可為將攜帶式設備M載置於殼體11之側面側或後面側。
(2)攜帶式設備之固定方法
在插座盒1,以板狀部121(平板部121a)及旋轉軸122構成了在開啟狀態下將載置於蓋部12之攜帶式設備M以倚靠之狀態固定的固定構件,固定構件不限於此種結構。舉例而言,亦可如前述之替換了殼體11的正面111與頂面112之構造的結構般,由板狀部121還有旋轉軸122以外的構件(也包含蓋部12之部分以外)構成固定構件。即,板狀部121亦可構成固定構件之一部分。
又,舉例而言,在插座盒1之結構中,亦可由板狀部121及旋轉軸保持部112a構成固定構件。又,除了旋轉軸122及旋轉軸保持部112a外,亦可配置從頂面112突出至上方之構件,而由板狀部121及該構件構成固定構件。為該等情形時,旋轉軸122不需為固定構件之一部分,舉例而言,旋轉軸122亦可具有平板部121b之板厚以下的軸徑。又,旋轉軸121不需比平板部121b突出。
又,在插座盒1,將攜帶式設備M以倚靠之狀態固定之方法使用了對蓋部12之固定構件(板狀部121及旋轉軸122)的抵接,固定方法不限於此。舉例而言,亦可於板狀部121使用適當之材料或加工而使其呈表面之摩擦係數高的狀態,而以該板狀部121表面之摩擦力,將攜帶式設備M以倚靠之狀態固定。又,舉例而言,亦可使板狀部121之載置攜帶式設備M的面產生負壓或電磁力之吸附力,來限制攜帶式設備M。此時,固定構件亦可僅以板狀部121構成,而不需以旋轉軸122或殼體11等抵接保持攜帶式設備M之下端M3。
(3)充電方法
插座盒1所行之攜帶式設備M的充電方法不限使用例如充電用電纜MC等之有線充電。舉例而言,蓋部12亦可具有將攜帶式設備M以非接觸方式充電之給電部。藉此,可在攜帶式設備M之充電節省連接電纜之工夫,並且因空插座131A、132A增加,而可增加攜帶式設備M之可連接數。
(4)附門之插入口
在插座盒1,亦可更包含有封住插座131A、132A之插入口(一對插入口131a、131b等)的門。藉此,在開啟狀態下,也可抑制異物附著在未連接攜帶式設備M之插座131A、132A,並且可抑制失誤或故意將金屬製叉子等插入插座131A、132A。此外,此時,該門於以眾所皆知之方法插入了對應插座131A、132A之插頭MP之際,會打開插座131A之插入口131a、131b及插座132A之插入口,而不致妨礙攜帶式設備M之連接。
(5)導通遮斷
在插座盒1,結構亦可為在關閉狀態下,切斷對插座131A、132A之導通,在開啟狀態下,則導通插座131A、132A。藉此,可減低在不使用插座盒1之關閉狀態下的待機電力,而可抑制設置插座盒1之施設的電力耗費。
(6)漏電遮斷電路
在插座盒1,亦可於例如插座塊13內等更具有連接於插座131A、132A之漏電遮斷電路。藉此,異物附著或異物插入插座131A、132A時,亦可以漏電遮斷電路,防止漏電,而可更提高插座盒1之安全性。
(7)插座之種類
在插座盒1,具有AC用插座131A及USB用插座132A作為插座,但不限於此,插座亦可包含其他種類。插座亦可包含例如LAN端子、模組插座、HDMI(註冊商標)端子、VGA端子等通訊用插座。又,插座不需複數種,例如插座盒亦可僅具有AC用插座131A、USB用插座132A、通訊用插座等其中任一個。再者,插座之數量可為1個,亦可為複數個。又,AC用插座131A不限如圖1(b)、圖2及圖3所示之2極插座,亦可為具有接地極之3極插座,再者,亦可具有對應可在國外使用之插頭的形狀、電機規範。此外,插座亦可有複數個,插座至少包含AC用插座131A及USB用插座132A。此時,可確保智慧型手機等攜帶式設備M所需之充電手段而特別理想。
(8)其他
如圖3所示,在插座盒1,攜帶式設備M藉將充電用電纜MC之插頭MP插入USB用插座132A,而連接於插座盒1,攜帶式設備之連接方法並不限於此。舉例而言,亦可藉將AC轉接器等連接於充電用電纜MC之插頭MP,並將AC轉接器插入AC用插座131A,而連接攜帶式設備M。又,插座盒具有其他種插座時,其結構亦可為使用對應該插座之插頭來連接插座盒與攜帶式設備。
又,在插座盒1,旋轉軸保持部112a與旋轉軸122是旋轉軸122對殼體11連結成可旋轉,但此連結方去並未特別限定。舉例而言,亦可於旋轉軸122之左右兩側面形成凹部,並且於旋轉保持部112a之中央側的側面形成凸部,藉將該等嵌合而連接成可旋轉。又,不限上述方法,在旋轉軸保持部112a及旋轉軸122,可將凹凸反過來,也可使用軸或軸承等其他眾所皆知之方法。再者,舉例而言,亦可藉於旋轉軸122之前方側或旋轉軸保持部112a之後方側形成上述凸部之避 讓槽等,而在開啟狀態下,對蓋部12施加過大之負載時,旋轉軸122可從旋轉軸保持部112a脫離,而避免損壞。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家具F例示了設置於餐飲店或住宿設施之餐桌,但家具F不限於此。舉例而言,家具F可設置於辦公室、住宅、或其他商業施設內,亦可設於例如屋外。再者,舉例而言,家具F亦可為書桌、桌檯、架子等,而具有與地面約略平行之平面作為頂面F1。
又,插座盒1以木螺絲16固定(螺固)於家具F之頂面F1,對家具F之固定方法不限於此,可使用黏扣帶、突起所作之嵌合等眾所皆知之方法。又,插座盒1亦可不固定於家具F,而僅放置於家具F之頂面F1。惟,當插座盒1相當於適用室內電線配線規則(JEAC8001-2011)等規格的設備時,需如本實施形態般,以例如螺固等,固定於家具F之頂面F1。
又,在插座盒1,殼體11為約略長方體(約略四角錐台)之箱狀,但殼體之箱狀不限於此。箱狀係指內部具有空間之形狀,只要為滿足此點之形狀即可,例如亦可為立方體、倒四角錐台、多角形柱、多角形錐台、圓柱、或圓錐台等之箱狀。又,箱狀不需為嚴密地分隔內部空間之形狀,亦可為適宜形成有開口或刻痕等之形狀。
又,在插座盒1,其結構為外部電纜經由底面部11c之開口部11c1連接,但不限於此,其結構亦可為例如於後面部11b形成開口,而從後面側連接外部電纜。此外,從後面部11b連接外部電纜時,不需於家具F設配線用開口,而更易設置插座盒1。另一方面,在從底面部11c之開口部11c1連接外部電纜之結構中,由於 外部電纜不露出,故可提高插座盒1之設計性。再者,結構亦可為於後面部11b及底面部11c兩者設開口而可按各設置之家具F選擇外部電纜之連接方法。此時,後面部11b之開口亦可為預留開口,而可僅於必要時開口。
再者,從後面部11b連接外部電纜時,當後面部11b呈對家具F之頂面F1垂直的形狀,便可於將插座盒1裝設於牆邊時,減低形成於牆壁與插座盒1之間的間隙。藉此,可減低塵埃等堆積於該間隙或後面部11b側之外部電纜從該間隙露出,而可使保養性及設計性提高。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蓋部12為顯示充電器之文字及可載置之攜帶式設備M的外觀,但蓋部12之外觀不限於此。舉例而言,亦可藉以透明之構件構成蓋部12,而在關閉狀態下,直接顯示插座盒1具有插座131A、132A。另一方面,當如本實施形態般以不透明之構件構成蓋部12時,在關閉狀態下,插座盒1也可不被辨識為插座,而看起來像家具F之裝飾構件。再者,舉例而言,藉在蓋部12之板狀部121的外面附上標誌或廣告,也可將在蓋部12之關閉狀態下的插座盒1作為廣告媒體來使用。如此,藉於插座盒1追加裝飾或廣告這種積極性的附加價值,可將佔空間這種露出型的缺點轉換成優點。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攜帶式設備M之例示為行動電話或智慧型手機,但攜帶式設備M不限於此,只要為例如平板電腦或筆記型個人電腦等內部裝設二次電池的設備即可。此外,載置大型攜帶式設備時,可適當地變更殼體11之寬度W。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攜帶式設備M為平板狀,但攜帶式設備M之形狀不限於此,只要為可倚靠之形狀即可。此外,在本案中「將載置於蓋部之攜帶式設備 倚靠的狀態」係指將攜帶式設備之最短的方向(短向)以朝向垂直以外之方向的狀態載置於蓋部12。
1‧‧‧插座盒
11‧‧‧殼體
12‧‧‧蓋部
16‧‧‧木螺絲
111‧‧‧正面(表面)
112‧‧‧頂面(表面)
112a‧‧‧旋轉軸保持部
112b‧‧‧凹部
121‧‧‧板狀部(固定構件)
121a‧‧‧平板部(另一端側之平板部)
121b‧‧‧平板部(一端側之平板部)
121c‧‧‧彎曲部
122‧‧‧旋轉軸(固定構件)
F‧‧‧家具
F1‧‧‧頂面
M‧‧‧攜帶式設備
M1‧‧‧表面
M2‧‧‧背面
M3‧‧‧下面
X‧‧‧方向
Y‧‧‧方向
Z‧‧‧方向

Claims (15)

  1. 一種插座盒,包含: 箱狀殼體,安裝於家具之頂面; 插座,配置於該殼體之表面,並可連接攜帶式設備; 蓋部,以可開關方式連結於該殼體之表面,在關閉狀態下封住該插座,而在開啟狀態下則使該插座露出; 又,該蓋部具有在該開啟狀態下將載置於該蓋部之該攜帶式設備以倚靠之狀態固定的固定構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插座盒,其中, 該蓋部具有板狀部、及連結於該板狀部並以可旋轉方式連結於該殼體之旋轉軸, 藉該板狀部以該旋轉軸為中心旋轉,使該蓋部可開關, 在該關閉狀態下,該板狀部可封住該插座, 在該開啟狀態下,該板狀部構成該固定構件之一部分。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插座盒,其中, 該插座配置於該殼體之正面, 該板狀部係呈由2個平板部連結成側視L字形之形狀, 該旋轉軸係呈沿著該L字之一端連結於該板狀部之圓柱狀,並具有大於該一端側之平板部的板厚之軸徑,且在該殼體之頂面配置成與該殼體之正面約略平行, 在該關閉狀態下,該L字之另一端側的平板部覆蓋著包含該插座之該殼體的正面, 在該開啟狀態下,藉由該一端側之平板部與該殼體之頂面接觸,該另一端側之平板部以「從位在該旋轉軸之後方的該殼體之頂面朝上方立起之狀態」被固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插座盒,其中, 該旋轉軸在該殼體之頂面突出。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插座盒,其中, 該殼體於位在該旋轉軸之後方的該殼體之頂面具有凹部, 在該開啟狀態下,該一端側之平板部與該凹部作面接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插座盒,其中, 該插座為由一對插入口構成之AC用插座, 該一對插入口於上下方向並排, 該一對插入口中之下方側之插入口為接地側。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插座盒,其中, 在該開啟狀態下,於該另一端側之平板部的正面側顯示可載置之該攜帶式設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插座盒,其中, 在該關閉狀態下,該板狀部之表面係平坦的。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插座盒,其中, 包含該插座之部分從該殼體之表面突出。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插座盒,其中, 該蓋部具有將該攜帶式設備以非接觸方式充電之給電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插座盒,其更包含有封住該插座之插入口的門。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插座盒,其中, 在該關閉狀態下,切斷對該插座之導通,在該開啟狀態下,則導通該插座。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插座盒,其更包含有連接於該插座之漏電遮斷電路。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插座盒,其中, 該插座有複數個, 該插座至少包含AC用插座及USB用插座。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插座盒,其中, 該殼體之寬度為13cm以下。
TW105116789A 2015-06-15 2016-05-30 插座盒 TWI6149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0265A JP6544629B2 (ja) 2015-06-15 2015-06-15 コンセントボック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7298A TW201707298A (zh) 2017-02-16
TWI614951B true TWI614951B (zh) 2018-02-11

Family

ID=57752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6789A TWI614951B (zh) 2015-06-15 2016-05-30 插座盒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44629B2 (zh)
TW (1) TWI6149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8551A (zh) * 2018-03-14 2018-08-10 杭州骏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桌面翻盖线盒
EP3769389A4 (en) 2018-03-23 2022-03-30 10757616 Canada Corporation DEVICE CHARGER
CN111050601A (zh) * 2018-08-14 2020-04-21 株式会社线条设计工作室 内装件用零件以及内装件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70876U (en) * 2009-07-27 2009-12-11 Modernsolid Ind Co Ltd Charger socket finishing box
TWM443972U (en) * 2012-08-10 2012-12-21 Jon Yei E Tech Co Ltd Socket box for flo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8005A (ja) * 1994-06-15 1996-01-12 Itoki Crebio Corp デスク用コンセント装置
US6495775B2 (en) * 2001-02-12 2002-12-17 Casco Products Corporation Power socket device with enabling switch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JP3080426U (ja) * 2001-03-21 2001-09-28 礼弘 袴田 充電器ホルダー
JP4795758B2 (ja) * 2005-09-12 2011-10-19 株式会社岡村製作所 コンセントボックス付き学習机
US20110247137A1 (en) * 2010-04-09 2011-10-13 Fred Herman Siderail Accessory Module
JP2013034290A (ja) * 2011-08-01 2013-02-14 Panasonic Corp 充電アダプタ
JP5968670B2 (ja) * 2012-04-17 2016-08-10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携帯電子端末保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70876U (en) * 2009-07-27 2009-12-11 Modernsolid Ind Co Ltd Charger socket finishing box
TWM443972U (en) * 2012-08-10 2012-12-21 Jon Yei E Tech Co Ltd Socket box for flo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44629B2 (ja) 2019-07-17
JP2017004889A (ja) 2017-01-05
TW201707298A (zh) 2017-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55543B2 (en) Wall socket having connecting module and wall switch having connecting module
TWI458186B (zh) 模組化的牆壁插座
US8043116B2 (en) Replaceable module for socket and socket having replaceable module
US9985398B2 (en) Wall socket having connecting module and wall switch having connecting module
TWI614951B (zh) 插座盒
US20140306661A1 (en) Convenient Docks for Directly Charging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5034956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ovable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40357125A1 (en) Low voltage power receptacle for modular electrical systems
GB2525754A (en) Wall socket having connecting module and wall switch having connecting module.
CN103117476A (zh) 模块化的墙壁插座
CA3045757A1 (en) Low voltage dc electrical outlets
AU2015101842A4 (en) Power Assembly
KR102551599B1 (ko) 어댑터
CN104659623A (zh) 壁插转接器
JP3204992U (ja) 充電保護ケース
JP3196443U (ja) 電源アダプターの構造
US9071022B2 (en) Power plug having a universal serial bus port for an electrical appliance
WO2016064839A1 (en) Low voltage receptacles for smart phones
CN203481894U (zh) 充电柜
JP3223524U (ja) 壁掛け柱状木製usb充電装置
TWM563576U (zh) 電源分享器
CN218243115U (zh) 多接口的电源装置及移动电源
CN204376141U (zh) 电源适配器
TWM492548U (zh) 電源轉接器之結構
CN207781981U (zh) 一种新型防盗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