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3965B - 導線輥及使用其的釣線導引機構 - Google Patents

導線輥及使用其的釣線導引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3965B
TWI613965B TW103113005A TW103113005A TWI613965B TW I613965 B TWI613965 B TW I613965B TW 103113005 A TW103113005 A TW 103113005A TW 103113005 A TW103113005 A TW 103113005A TW I613965 B TWI613965 B TW I61396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ing
end portion
guiding
wire roll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3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7614A (zh
Inventor
平岡宏一
Original Assignee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8833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0508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576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4049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07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7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3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3965B/zh

Links

Abstract

使導線輥更圓滑地旋轉。
導線輥(9),是具備:軸承構件(91)、及導引構件(92)。軸承構件(91),是具有:圓筒狀的內輪(911)、及被配置於內輪(911)的外周側的圓筒狀的外輪(912)、及在內輪(911)及外輪(912)之間在圓周方向隔有間隔被配置的複數轉動體(913)。導引構件(92),是由與外輪(912)同種的材料形成。且,導引構件(92),是在外周側具有導引釣線的導引面(921)的筒狀的構件,在軸承構件(91)的外周側被一體地固定在軸承構件(91)。

Description

導線輥及使用其的釣線導引機構
本發明,是有關於導線輥及使用其的釣線導引機構。
紡車式捲線器,是具備:捲筒、及具有一對轉子臂的轉子、及可擺動地被裝設於一對轉子臂的先端部上的釣線導引機構(導環臂)。釣線導引機構,是將釣線朝捲筒導引用的機構,主由:導環、及將導環的兩端部支撐的一對的導環支撐構件、及導線輥所構成。導線輥,是透過一般軸套被裝設於軸承。為了使此導線輥的旋轉變更圓滑,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揭示了藉由在軸承的外周面形成凹部的構成的導線輥。如此藉由減少軸套等的零件點數,來提高導線輥的旋轉的圓滑性。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4-316443號公報
上述的導線輥,是藉由在軸承的外輪的外周面形成凹部而構成,是在軸承的外輪形成凹部的話,也會影響外輪及轉動體的接觸等。此結果,有可能減損軸承的旋轉的圓滑性。
本發明的課題,是使導線輥更圓滑地旋轉。
本發明的第1側面的導線輥,是朝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筒導引釣線用的導線輥,具備:軸承構件、及導引構件。軸承構件,是具有:圓筒狀的內輪、及被配置於內輪的外周側的圓筒狀的外輪、及在內輪及外輪之間在圓周方向隔有間隔被配置的複數轉動體。導引構件,是由與外輪同種的材料形成,在外周側具有導引釣線的導引面的筒狀的構件。且,導引構件,是在軸承構件的外周側被一體地固定在軸承構件。
依據此構成的話,軸承構件及導引構件因為是藉由不同構件構成,所以即使將導引構件的外周面也就是導引面加工,也不會影響軸承構件的旋轉的圓滑性。且,因為導引構件是直接固定在軸承構件,所以導線輥可圓滑地旋轉。又,導引構件雖是直接固定在軸承構件,但 是因為導引構件及軸承構件是由彼此同種的材料形成,所以可以抑制電蝕。
較佳是,導線輥,是進一步具備環狀的密封構件。導引構件,是進一步具有比外輪更朝軸方向側突出的突出部。密封構件,是從突出部的內周面朝向徑方向內側延伸。
依據此構成的話,環狀的密封構件,因為是從導引構件的突出部的內周面朝向徑方向內側延伸的方式被設置,所以可以藉由此密封構件將軸承構件的軸方向側面覆蓋。此結果,藉由密封構件,可以防止水朝軸承構件滲入等。
較佳是,導線輥,是在軸方向進一步具備鄰接配置於軸承構件的圓筒狀的限制構件。密封構件,是朝向限制構件的外周面延伸。依據此構成的話,因為藉由在突出部及限制構件之間延伸的密封構件,可以將軸承構件的軸方向側面覆蓋,所以可以防止水朝軸承構件滲入等。
較佳是,密封構件的內周側端部,是與限制構件的外周面隔有間隔地相面對。密封構件的內周側端部及限制構件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是具有撥水性。依據此構成的話,因為密封構件及限制構件未接觸,所以不會影響軸承構件的旋轉的圓滑性。且,密封構件的內周側端部及限制構件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因為是具有撥水性,所以即使具有密封構件及限制構件的間隙,仍可以防止水朝軸承構件滲入。又,注重經年變化和外在的環境的影響、撥 水處理的容易性等的話,限制構件的外周面具有撥水性更佳。
密封構件的內周側端部,是與限制構件的外周面接觸也可以。
較佳是,密封構件的內周側端部及限制構件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是具有撥水性。依據此構成的話,因為藉由密封構件的內周側端部及限制構件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將水彈開,所以可以更確實地防止水朝軸承構件滲入。又,注重經年變化和外在的環境的影響、撥水處理的容易性等的話,限制構件的外周面具有撥水性更佳。
且軸承構件的內輪的軸方向長度是比外輪的軸方向長度更長的構成也可以。且,密封構件的內周側端部是與內輪的外周面接觸。依據此構成的話,藉由在突出部及內輪之間延伸的密封構件,因為可以將軸承構件的軸方向側面覆蓋,所以可以防止水朝軸承構件滲入等。
較佳是,內輪、外輪、及導引構件,是由彼此同種的材料形成。依據此構成的話,可以更抑制電蝕。
較佳是,導引構件,是在導引面具有朝圓周方向延伸的環狀的凹部。依據此構成的話,利用形成於此導引面的凹部就可以將釣線朝捲筒導引。
較佳是,導引構件及外輪,是由彼此離子化傾向相同的金屬或是合金形成。依據此構成的話,可以抑制電蝕。
較佳是,外輪及導引構件,是由不銹鋼形 成。
較佳是,導引構件,是藉由使外輪嵌合在導引構件,而與外輪一體地固定。依據此構成的話,可以容易地將導引構件固定在外輪。
較佳是,導引構件,是藉由黏著外輪的外周面及導引構件的內周面,而與外輪一體地固定。依據此構成的話,可以更確實地將導引構件固定在外輪。
較佳是,導引構件,是在至少導引面,具有藉由表面處理形成的表面處理層。依據此構成的話,可以提高導引面的耐久性、減少與釣線的摩擦阻力、及提高各種的特性。且,因為導引構件及軸承構件是由不同構件構成,所以可容易只有在導引構件施加表面處理。
本發明的第2發明的釣線導引機構,是設在紡車式捲線器的轉子的一對的轉子臂的先端部,朝捲筒導引釣線的機構,具備:導環、及第1及第2導環支撐構件、及固定軸、及上述其中任一的導線輥。第1導環支撐構件,是設在一方的轉子臂的先端部,將導環的第1端部支撐。第2導環支撐構件,是設在另一方的轉子臂的先端部,將導環的第2端部支撐。固定軸,是在第1導環支撐構件及導環的第1端部之間延伸。導線輥,是可旋轉地被支撐在固定軸。
依據本發明的話,可以提供可以更圓滑地旋 轉的導線輥。
1‧‧‧操作桿
2‧‧‧捲線器本體
3‧‧‧捲筒
4‧‧‧轉子
5‧‧‧釣線導引機構
6‧‧‧轉子驅動機構
7‧‧‧擺動機構
8‧‧‧牽引機構
9,9a,9b,9c,9d‧‧‧導線輥
10‧‧‧紡車式捲線器
21‧‧‧外殼
22‧‧‧蓋構件
31‧‧‧捲線胴部
32‧‧‧裙部
33‧‧‧凸緣部
41‧‧‧圓筒部
42a‧‧‧第1轉子臂
42b‧‧‧第2轉子臂
51a‧‧‧第1導環支撐構件
51b‧‧‧第2導環支撐構件
52‧‧‧導環
53‧‧‧固定軸
56‧‧‧固定螺栓
61‧‧‧驅動軸
62‧‧‧驅動齒輪
63‧‧‧小齒輪
64‧‧‧螺帽
65a,65b,65c‧‧‧軸承
71‧‧‧捲筒軸
72‧‧‧螺軸
73‧‧‧滑件
74‧‧‧中間齒輪
91‧‧‧軸承構件
92‧‧‧導引構件
93a‧‧‧第1限制構件
93b‧‧‧第2限制構件
94a‧‧‧第1密封構件
94b‧‧‧第2密封構件
211‧‧‧安裝腳
411‧‧‧轂部
511‧‧‧第1端部
512‧‧‧第2端部
513‧‧‧貫通孔
514‧‧‧第1端部
515‧‧‧第2端部
521‧‧‧蓋部
531‧‧‧軸部
532‧‧‧頭部
911‧‧‧內輪
912‧‧‧外輪
913‧‧‧轉動體
921‧‧‧導引面
922‧‧‧凹部
923a‧‧‧第1突出部
923b‧‧‧第2突出部
941a‧‧‧外周側端部
941b‧‧‧外周側端部
942a‧‧‧內周側端部
942b‧‧‧內周側端部
943a‧‧‧第1唇緣部
943b‧‧‧第2唇緣部
5311‧‧‧基端部
5312‧‧‧先端部
9231a‧‧‧內周面
9231b‧‧‧內周面
[第1圖]紡車式捲線器的左側視圖。
[第2圖]紡車式捲線器的左側剖面圖。
[第3圖]紡車式捲線器的前視圖。
[第4圖]釣線導引機構的部分放大圖。
[第5圖]釣線導引機構的部分放大剖面圖。
[第6圖]導線輥的剖面圖。
[第7圖]變形例1的導線輥的剖面圖。
[第8圖]變形例2的導線輥的剖面圖。
[第9圖]變形例3的導線輥的剖面圖。
[第10圖]變形例4的導線輥的剖面圖。
一邊參照圖面一邊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導線輥、及使用其的紡車式捲線器。第1圖是紡車式捲線器的左側視圖,第2圖是紡車式捲線器的左側視剖面圖。又,在以下的說明,第1圖及第2圖的左側為前方,第1圖及第2圖的右側為後方。
[整體構成]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紡車式捲線器10,是具 備:操作桿1、捲線器本體2、捲筒3、轉子4、及釣線導引機構(導環臂)5。操作桿1,是可旋轉地被支撐在捲線器本體2,可裝設捲線器本體2的左右其中任一。
[捲線器本體2]
捲線器本體2,是具有:在側部具有開口的外殼21、及將外殼21的開口塞住的蓋構件22。外殼21,是在內部具有將各種機構裝設用的空間,並且具有朝斜上前方延伸的T字狀的安裝腳211。如第2圖所示,在外殼21的空間內,設有轉子驅動機構6及擺動機構7。
轉子驅動機構6,是將轉子4與操作桿1的旋轉連動地旋轉用的機構。此轉子驅動機構6,是具有:驅動軸61、驅動齒輪62、及小齒輪63。
驅動軸61,是朝外殼21內的左右方向延伸地配置,驅動軸61的兩端是透過軸承可旋轉地被支撐在外殼21。螺紋方向及徑不同的母螺紋部是被各別形成在驅動軸61的兩端中,操作桿1可裝設在這些母螺紋部。驅動齒輪62,是與驅動軸61一體地旋轉被固定於的驅動軸61。此驅動齒輪62是平齒輪。
小齒輪63,是形成筒狀,與驅動齒輪62嚙合的方式構成。此小齒輪63是在外殼21內朝前後方向延伸地配置,小齒輪63的前部是貫通轉子4的中心部,藉由螺帽64轉子4被固定。且,小齒輪63的軸方向的中間部及後端部,是透過各軸承65a、65b可旋轉地被支撐在捲 線器本體2。
擺動機構7,是為了將釣線均一地捲取而將捲筒3朝前後方向移動的機構。此擺動機構7,是具有:捲筒軸71、螺軸72、滑件73、及中間齒輪74。
捲筒軸71,是朝前後方向延伸地配置,將小齒輪63的中心部朝軸方向貫通地配置,在小齒輪63的內部可前後往復移動。捲筒軸71,其中間部是藉由被裝設於螺帽64內的軸承65c,使後部藉由小齒輪63的後部內周面,可移動地被支撐於軸方向。又,捲筒軸71是不可旋轉,小齒輪63是對於捲筒軸71可相對地旋轉自如。捲筒軸71是一邊與小齒輪63相對旋轉一邊前後移動時,為了防止捲筒軸71咬住小齒輪63不放,而在捲筒軸71的表面,施加無電解Ni電鍍。
螺軸72,是在捲筒軸71的下方與捲筒軸71平行配置。滑件73,是沿著螺軸72朝前後方向移動,捲筒軸71的後端被固定成不可旋轉。中間齒輪74,是被固定於螺軸72的先端,與小齒輪63嚙合。
[捲筒3]
捲筒3,是釣線捲附於外周面的構件,在捲線器本體2的前方被配置成可朝前後方向移動。更詳細的話,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捲筒3,是被配置於後述的轉子4的第1轉子臂42a及第2轉子臂42b之間。且,捲筒3,其中心部是透過牽引機構8與捲筒軸71的先端部連結。此 捲筒3,是具有:捲線胴部31、裙部32、及凸緣部33。捲線胴部31,是圓筒狀的構件,釣線是被捲附在外周面。裙部32,是徑比捲線胴部31更大的圓筒狀,被配置於捲線胴部31的後方。凸緣部33,是在捲線胴部31形成於捲線胴部31的前端。又,捲線胴部31、裙部32、及凸緣部33是一體形成。
[轉子4]
轉子4是可旋轉地被支撐在捲線器本體2的前方。如第2圖所示,轉子4,是具備:圓筒部41、及第1及第2轉子臂42a、42b。圓筒部41、及第1及第2轉子臂42a、42b,是例如鋁合金製,一體形成。圓筒部41,是除了後端部以外被收容在捲筒3的裙部32內。且,圓筒部41是在內部具有轂部411,透過此轂部411使圓筒部41被固定於小齒輪63。詳細的話,在轂部411的中心部形成有貫通孔,小齒輪63是貫通此貫通孔。螺帽64是被配置在轂部411的前方,藉由此螺帽64,轉子4是被固定在小齒輪63。
第1及第2轉子臂42a、42b是從圓筒部41的側方朝前方延伸。第1轉子臂42a及第2轉子臂42b,是在圓筒部41的周方向,被配置於相反側的位置。
[釣線導引機構5]
第3圖是紡車式捲線器的前視圖,第4圖是釣線導引 機構的部分放大圖,第5圖是釣線導引機構的部分剖面圖。如第1圖~第3圖所示,釣線導引機構5,是朝捲筒3導引釣線用的機構,在線導引姿勢及線開放姿勢之間可擺動地被裝設在第1轉子臂42a及第2轉子臂42b的先端部。此釣線導引機構5,是具備:第1及第2導環支撐構件51a、51b、及導環52、及固定軸53、及導線輥9、及2個限制構件93a、93b(第5圖參照)。
第1導環支撐構件51a是可擺動地被裝設於第1轉子臂42a的先端部外側,第2導環支撐構件51b是可擺動地被裝設於第2轉子臂42b的先端部外側。如第4圖所示,第1導環支撐構件51a,是具有第1端部511及第2端部512,第1端部511是可擺動地被裝設在第1轉子臂42a,第2端部512,是透過固定軸53及固定螺栓56將導環52的第1端部也就是蓋部521支撐。
如第5圖所示,在第1導環支撐構件51a的第2端部512中形成有附階段的貫通孔513。將固定軸53固定於第1導環支撐構件51a用的固定螺栓56是貫通此貫通孔513。且,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第2導環支撐構件51b,其第1端部514是可擺動地被裝設在第2轉子臂42b,第2端部515是將導環52的第2端部支撐。
如第3圖所示,導環52,是大致U字狀的不銹鋼合金製的構件,成為沿著捲筒3的外周面朝外方凸的方式彎曲。此導環52,是在第1端部具有蓋部521,此蓋部521是透過固定軸53及固定螺栓56被支撐在第1導環 支撐構件51a。且,導環52的第2端部,是被支撐在第2導環支撐構件51b。此導環52,是釣線導引機構5從線開放姿勢復歸至線導引姿勢時將釣線透過蓋部521導引至導線輥9。
如第5圖所示,固定軸53,是在第1導環支撐構件51a及導環52之間延伸。更詳細的話,固定軸53,是具有:圓筒形的軸部531、及比軸部531更大徑的頭部532。軸部531的基端部5311是被支撐於導環52的蓋部521,軸部531的先端部5312是被支撐於第1導環支撐構件51a的第2端部512。在此固定軸53的軸部531的內周面形成有母螺紋部,供固定螺栓56螺合。
第6圖,是導線輥的剖面圖。如第6圖所示,導線輥9,是具備:軸承構件91、及導引構件92。軸承構件91,是具有:圓筒狀的內輪911、圓筒狀的外輪912、及複數轉動體913。固定軸53是嵌合在內輪911。即,內輪911,是被固定成對於固定軸53不旋轉。外輪912,是比圓筒狀的內輪911更大徑,被配置於內輪911的外周側。複數轉動體913,是被配置於內輪911及外輪912之間,在圓周方向由預定的間隙被配置。此內輪911及外輪912,是藉由同種的金屬或是合金形成,藉由例如不銹鋼形成。
導引構件92,是大致圓筒狀,軸承構件91是一體地固定在其內周側。具體而言,軸承構件91是嵌合於導引構件92。藉此,導引構件92是與外輪912一體地 旋轉。導引構件92,是由與外輪912離子化傾向相同的金屬或是合金形成較佳,例如,由與外輪912相同的不銹鋼形成。
導引構件92的外周面是成為導引釣線用的導引面921。具體而言,在導引面921的中央部形成有朝圓周方向延伸的環狀的凹部922。又,此凹部922,是形成於比導引面921的中央更靠蓋521側的位置。導引面921,是將釣線朝凹部922導引,從兩端部朝向凹部922傾斜。
且導引構件92,是具有:第1突出部923a、及第2突出部923b。第1突出部923a,是在軸方向,比外輪912更朝蓋部521側(第6圖的左側)突出的部分,形成與固定軸53同心的環狀。且,第2突出部923b,是在軸方向比軸承構件91更朝第1導環支撐構件51a的第2端部512側(第6圖的右側)突出的部分,形成與固定軸53同心的環狀。
且如第5圖所示,導線輥9,是進一步具備第1及第2限制構件93a、93b也可以。第1及第2限制構件93a、93b,是圓筒形狀且被支撐於固定軸53,由第1限制構件93a及第2限制構件93b將軸承構件91挾持的地配置。
具體而言,第1限制構件93a,是被配置於蓋部521及軸承構件91之間。且,第2限制構件93b,是被配置於第1導環支撐構件51a的第2端部512、及軸承 構件91之間。且,固定螺栓56是螺合在被設在固定軸53的軸部531的內周面的母螺紋部,藉由被旋緊,使第1及第2限制構件93a、93b被挾持固定,藉由此第1及第2限制構件93a、93b,限制朝導線輥9的軸方向大移動。又,第1及第2限制構件93a、93b,其內徑是固定軸53的外徑以上。第1及第2限制構件93a、93b的外徑,是比軸承構件91的內輪的外徑更大。
[動作]
接著,詳細說明捲線器的操作及動作。在拋竿時,將轉子4成為逆轉禁止狀態,由手持著釣線導引機構5將釣線導引機構5朝線開放姿勢反轉。釣線導引機構5是在朝線開放姿勢倒下的狀態下,可容易地將來自捲筒3的釣線吐出。
在拋竿後,在將釣線導引機構5維持於線開放姿勢的狀態下,將操作桿1朝線捲取方向旋轉的話,藉由轉子驅動機構6使轉子4朝線捲取方向旋轉。轉子4朝線捲取方向旋轉的話,釣線導引機構5是復歸至線導引姿勢。此時,進一步將操作桿1朝線捲取方向旋轉的話,釣線是從導環52透過蓋部521朝導線輥9被導引,被捲取於捲筒3。
[特徵]
本實施例的導線輥9,是具有以下的特徵。
本實施例的導線輥9,是朝紡車式捲線器10的捲筒3導引釣線用的構件,具備:軸承構件91、及導引構件92。軸承構件91,是具有:圓筒狀的內輪911、及被配置於內輪911的外周側的圓筒狀的外輪912、及在內輪911及外輪912之間在圓周方向隔有間隔被配置的複數轉動體913。導引構件92,是由與外輪912同種的材料形成。且,導引構件92,是在外周側具有導引釣線的導引面921的筒狀的構件,在軸承構件91的外周側被一體地固定在軸承構件91。
依據此構成的話,因為軸承構件91及導引構件92是藉由不同構件構成,所以即使將導引構件92的外周面也就是導引面921加工,也不會影響軸承構件91的旋轉的圓滑性。且,因為導引構件92是直接固定在軸承構件91,所以導線輥9可圓滑地旋轉。又,導引構件92雖是直接固定在軸承構件91,但是導引構件92及軸承構件91因為是由彼此同種的材料形成,所以可以抑制電蝕。
內輪911、外輪912、及導引構件92,是由彼此同種的材料形成。依據此構成的話,可以更抑制電蝕。
導引構件92,是在導引面921具有朝圓周方向延伸的環狀的凹部922。依據此構成的話,可以利用形成於此導引面921的凹部922將釣線朝捲筒3導引。
導引構件92及外輪912,是由彼此離子化傾向相同的金屬或是合金形成。依據此構成的話,可以抑制 電蝕。
導引構件92,是藉由外輪912與導引構件92嵌合,而被一體地固定在外輪912。依據此構成的話,可以容易地將導引構件92固定在外輪912。
[變形例]
以上,雖說明了本發明的實施例,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此些,不脫離本發明的宗旨的話可進行各種變更。
變形例1
將上述實施例的導線輥成為第7圖所示的構成也可以。即,變形例1的導線輥9a,是與上述實施例的導線輥9相異,進一步具備第1密封構件94a及第2密封構件94b。
第1及第2密封構件94a、94b,是防止水朝軸承構件91等滲入用的構件,藉由具有彈性的材料而形成的環狀的構件。例如,第1及第2密封構件94a、94b,較佳是可以由合成橡膠或是天然橡膠等形成,具體而言可以藉由丁二烯及丙烯腈的共聚物也就是丁腈橡膠(NBR;Nitril-Butadiene Rubber)等形成。第1密封構件94a是被配置於軸承構件91的左側,第2密封構件94b是被配置於軸承構件91的右側。
第1密封構件94a,其外周側端部941a是被安裝於第1突出部923a的內周面9231a。第1密封構件 94a,是在內周側具有第1唇緣部943a。第1唇緣部943a,是使愈內周側厚度愈小地形成。且,第1唇緣部943a,是朝向內周側,從軸承構件91朝遠離方向傾斜。第1唇緣部943a的內周側端部942a是與第1限制構件93a的外周面接觸。例如,在第1突出部923a的內周面9231a形成沿著周方向延伸的環狀的溝部,藉由將第1密封構件94a的外周側端部941a嵌入此溝部,就可以將第1密封構件94a安裝在第1突出部923a。且,第1密封構件94a的內周側端部942a,是以水不滲入軸承構件91側的程度將第1限制構件93a的外周面按壓。
第2密封構件94b,是外周側端部941b被安裝於第2突出部923b的內周面9231b。第2密封構件94b,是在內周側具有第2唇緣部943b。第2唇緣部943b,是使愈內周側厚度愈小地形成。且,第2唇緣部943b,是朝向內周側,從軸承構件91朝遠離方向傾斜。第2唇緣部943b的內周側端部942b是與第2限制構件93b的外周面接觸。例如,在第2突出部923b的內周面9231b形成沿著周方向延伸的環狀的溝部,藉由將第2密封構件94b的外周側端部941b嵌入此溝部,就可以將第2密封構件94b安裝在第2突出部923b。且,第2密封構件94b的內周側端部942b,是以水不滲入軸承構件91側的程度將第2限制構件93b的外周面按壓。
且在變形例1的導線輥9a中,第1及第2限制構件93a、93b,其外周面是具有撥水性較佳。例如, 第1及第2限制構件93a、93b的外周面,是與附著在其外周面的水滴的接觸角是90度以上。且,為了在第1及第2限制構件93a、93b的外周面賦予撥水性,例如,在第1及第2限制構件93a、93b的外周面將具有撥水性的材料塗抹也可以,將第1及第2限制構件93a、93b由具有撥水性的材料形成也可以。又,具有撥水性的材料,是例如包含氟樹脂、或是矽樹脂等的材料。
以上說明的變形例1的導線輥9a,是具有以下的特徵。
變形例1的導線輥9a,是朝紡車式捲線器10的捲筒3導引釣線用的零件,具備:軸承構件91、及導引構件92、及第1及第2密封構件94a、94b。軸承構件91,是具有:圓筒狀的內輪911、被配置於內輪911的外周側的圓筒狀的外輪912、及在內輪911及外輪912之間在圓周方向隔有間隔被配置的複數轉動體913。導引構件92,是筒狀,在外周側具有導引釣線的導引面921,在軸承構件91的外周側被一體地固定在軸承構件91。且,導引構件92,是具有比外輪912更朝軸方向側突出的第1及第2突出部923a、923b。第1密封構件94a,是從第1突出部923a的內周面9231a朝向徑方向內側延伸的環狀的構件。且,第2密封構件94b,是從第2突出部923b的內周面9231b朝向徑方向內側延伸的環狀的構件。
依據此構成的話,除了上述實施例說明的效果以外,可達成以下的效果。即,環狀的第1密封構件 94a,因為是從導引構件92的第1突出部923a的內周面9231a朝向徑方向內側延伸的方式被設置,所以可以藉由此第1密封構件94a將軸承構件91的蓋部521側的軸方向側面覆蓋。同樣地,環狀的第2密封構件94b,因為是從導引構件92的第2突出部923b的內周面9231b朝向徑方向內側延伸的方式被設置,所以可以藉由此第2密封構件94b將軸承構件91的第1導環支撐構件51a側的軸方向側面覆蓋。此結果,藉由第1及第2密封構件94a、94b,可以防止水朝軸承構件91滲入等。
且變形例1的導線輥9a,是在軸方向進一步具備鄰接配置於軸承構件91的圓筒狀的第1及第2限制構件93a、93b。且,第1密封構件94a,是使內周側端部942a與第1限制構件93a的外周面接觸。且,第2密封構件94b,是使內周側端部942b與第2限制構件93b的外周面接觸。
依據此構成的話,藉由在第1突出部923a及第1限制構件93a之間延伸的第1密封構件94a,就可以將軸承構件91的蓋部521側的側面覆蓋。且,藉由在第2突出部923b及第2限制構件93b之間延伸的第2密封構件94b,就可以將軸承構件91的第1導環支撐構件51a側的側面覆蓋。此結果,可以防止水朝軸承構件91滲入等。
且變形例1的第1及第2限制構件93a、93b,其外周面是具有撥水性。依據此構成的話,因為藉 由第1及第2限制構件93a、93b的外周面將水彈開,所以可以更確實地防止水朝軸承構件91滲入。
變形例2
第8圖是變形例2的導線輥9b的剖面圖。在上述變形例1的導線輥9a中,導引構件92的第1及第2突出部923a及923b雖是形成於徑方向外周側,但是形成有第1及第2突出部923a、923b的位置,不特別限定於此。例如,第1及第2突出部923a、923b,是如第8圖所示形成於徑方向整體也可以,形成於徑方向內側也可以。
變形例3
第9圖是變形例3的導線輥9c的剖面圖。在上述變形例1及變形例2的導線輥9a、9b中,第1密封構件94a的內周側端部942a是與第1限制構件93a接觸,第2密封構件94b的內周側端部942b是與第2限制構件93b接觸,但是不特別限定於此。例如,如第9圖所示,將軸承構件91的內輪911的軸方向長度比外輪912的軸方向長度更長。且,第1密封構件94a的內周側端部942a、及第2密封構件94b的內周側端部942b,可以是與內輪911的外周面接觸的構成。
變形例4
第10圖是變形例4的導線輥9d的剖面圖。在上述各 變形例1~3的導線輥9a、9b、9c中,第1密封構件94a的內周側端部942a是與第1限制構件93a接觸,第2密封構件94b的內周側端部942b是與第2限制構件93b接觸,但是不特別限定於此。
例如,如第10圖所示,第1密封構件94a,是可以成為不與第1限制構件93a接觸的構成。詳細的話,第1密封構件94a的內周側端部942a,是與第1限制構件93a的外周面隔有間隔地相面對。第1密封構件94a的內周側端部942a及第1限制構件93a的外周面的距離,是0.05mm以上0.3mm以下程度較佳,0.1mm以上0.2mm以下程度更佳。第1密封構件94a的內周側端部942a及第1限制構件93a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是具有撥水性。
第2密封構件94b,是可以成為不與第2限制構件93b接觸的構成。詳細的話,第2密封構件94b的內周側端部942b,是與第2限制構件93b的外周面隔有間隔地相面對。第2密封構件94b的內周側端部942b及第2限制構件93b的外周面的距離,是0.05mm以上0.3mm以下程度較佳,0.1mm以上0.2mm以下程度更佳。
第2密封構件94b的內周側端部942b及第2限制構件93b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是具有撥水性。又,在本變形例中,注重經年變化和外的環境的影響、撥水處理的容易性等的話,第1限制構件93a的外周面及第2限制構件93b的外周面,是具有撥水性。
變形例5
為了將導引構件92確實地固定在軸承構件91,藉由黏著劑等將導引構件92的內周面及外輪912的外周面黏著也可以。此情況,軸承構件91即使嵌合在導引構件92也可以,即使未嵌合也可以。
變形例6
導引構件92,是在至少導引面921,藉由施加表面處理而具有表面處理層較佳,可以藉由例如CVD法或是PVD法等將DLC(類金剛石碳、diamond-like carbon)等的表面處理層在導引構件92的至少導引面921形成。其他,在導引構件92的至少導引面921施加IP(離子鍍、Ion Plating)也可以。又,將導引構件92固定在軸承構件91之前,在導引構件92施加各種的表面處理較佳。藉此,可以不在軸承構件91施加表面處理,只有在導引構件92施加表面處理。此結果,可以防止減損軸承構件91的旋轉的圓滑性。
變形例7
在上述實施例中,軸承構件91的外輪912及導引構件92雖是由離子化傾向相同的金屬或是合金形成,但是只要不會電蝕程度的離子化傾向相同的話,就不需要離子化傾向完全相同。
9‧‧‧導線輥
53‧‧‧固定軸
91‧‧‧軸承構件
92‧‧‧導引構件
911‧‧‧內輪
912‧‧‧外輪
913‧‧‧轉動體
921‧‧‧導引面
922‧‧‧凹部
923a‧‧‧第1突出部
923b‧‧‧第2突出部

Claims (15)

  1. 一種導線輥,是朝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筒導引釣線用的導線輥,具備:軸承構件,是具有:圓筒狀的內輪、被配置於前述內輪的外周側的圓筒狀的外輪、及在前述內輪及前述外輪之間在圓周方向隔有間隔被配置的複數轉動體;及筒狀的導引構件,是由與前述外輪同種的材料形成,在外周側具有導引前述釣線的導引面,在前述軸承構件的外周側被一體地固定在前述軸承構件,前述內輪、前述外輪、及前述導引構件,是由彼此同種的材料形成,前述導引構件,是藉由黏著劑將前述外輪的外周面及前述導引構件的內周面相互地黏著,而一體地固定在前述外輪。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導線輥,其中,進一步具備環狀的密封構件,前述導引構件,是進一步具有比前述外輪更朝軸方向側突出的突出部,前述密封構件,是從前述突出部的內周面朝向徑方向內側延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導線輥,其中,進一步具備在軸方向鄰接配置於前述軸承構件的圓筒狀的限制構件, 前述密封構件,是朝向前述限制構件的外周面延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導線輥,其中,前述密封構件的內周側端部,是與前述限制構件的外周面隔有間隔地相面對,前述密封構件的內周側端部及前述限制構件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是具有撥水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導線輥,其中,前述限制構件的外周面,是具有撥水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導線輥,其中,前述密封構件的內周側端部,是與前述限制構件的外周面接觸,前述密封構件的內周側端部及前述限制構件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是具有撥水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導線輥,其中,前述限制構件的外周面,是具有撥水性。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導線輥,其中,前述內輪,其軸方向長度是比前述外輪的軸方向長度更長,前述密封構件,其內周側端部是與前述內輪的外周面接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導線輥,其中,前述導引構件,是在導引面具有朝圓周方向延伸的環狀的凹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導線輥,其中, 前述導引構件及前述外輪,是由彼此離子化傾向相同的金屬或是合金形成。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導線輥,其中,前述外輪及導引構件,是由不銹鋼形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導線輥,其中,前述導引構件,是藉由使前述外輪嵌合在前述導引構件,而一體地固定在前述外輪。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導線輥,其中,前述導引構件,是在至少前述導引面,具有由表面處理形成的表面處理層。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導線輥,其中,前述導引構件,是具有:設有比前述外輪的軸方向長度更長的第1軸方向長度的外周部、及設有比前述第1軸方向長度更短的第2軸方向長度的內周部。
  15. 一種釣線導引機構,是設在紡車式捲線器的轉子的一對的轉子臂的先端部,朝捲筒導引釣線,具備:導環;及第1導環支撐構件,是設在前述一方的轉子臂的先端部,將前述導環的第1端部支撐;及第2導環支撐構件,是設在前述另一方的轉子臂的先端部,將前述導環的第2端部支撐;及 固定軸,是在前述第1導環支撐構件及前述導環的前述第1端部之間延伸;及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4項中任一項的導線輥,是可旋轉地被支撐在前述固定軸。
TW103113005A 2013-04-19 2014-04-09 導線輥及使用其的釣線導引機構 TWI6139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88336A JP6405081B2 (ja) 2013-04-19 2013-04-19 ラインロー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釣糸案内機構
JP2013-088336 2013-04-19
JP2013-088337 2013-04-19
JP2013088337 2013-04-19
JP2013257607A JP6240491B2 (ja) 2013-04-19 2013-12-13 ラインロー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釣糸案内機構
JP2013-257607 2013-12-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7614A TW201507614A (zh) 2015-03-01
TWI613965B true TWI613965B (zh) 2018-02-11

Family

ID=53185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3005A TWI613965B (zh) 2013-04-19 2014-04-09 導線輥及使用其的釣線導引機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MY (1) MY169880A (zh)
TW (1) TWI6139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58271B2 (ja) * 2018-12-21 2022-10-21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ラインローラ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1352A (zh) * 2007-12-18 2009-06-24 株式会社岛野 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导向机构
US20120048981A1 (en) * 2010-08-27 2012-03-01 Globeride, Inc. Fishing reel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1352A (zh) * 2007-12-18 2009-06-24 株式会社岛野 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导向机构
US20120048981A1 (en) * 2010-08-27 2012-03-01 Globeride, Inc. Fishing re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69880A (en) 2019-05-29
TW201507614A (zh) 2015-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35551B1 (ko) 라인 롤러,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낚싯줄 안내 기구
US9091350B2 (en) Spinning reel waterproofing member and spinning reel using the same
JP5205120B2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把手
JP6240491B2 (ja) ラインロー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釣糸案内機構
TWI410212B (zh) The connecting member of the reel for fishing
US6598819B2 (en) Spinning-reel spool
JP2007189982A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ギア部品装着構造
JP2007189982A5 (zh)
US20060027691A1 (en) Fishing line guide mechanism for a spinning reel
TWI554205B (zh) 紡車式捲線器的釣線導引機構
TW513282B (en) Component assembly
JP2013179882A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防水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TW201340866A (zh) 紡車式捲線器的釣線導引機構及紡車式捲線器
JP2013162761A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防水部材
TWI613965B (zh) 導線輥及使用其的釣線導引機構
JP3840009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TW201608970A (zh) 釣線輥
JP2006217849A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発音機構
JP6405081B2 (ja) ラインロー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釣糸案内機構
JP3159623B2 (ja) 魚釣り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4625591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2003079289A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
TW201424585A (zh) 紡車式捲線器
JP2007166914A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TW201722272A (zh) 導線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