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4870B - 主動式逃生設備 - Google Patents

主動式逃生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4870B
TWI604870B TW105130218A TW105130218A TWI604870B TW I604870 B TWI604870 B TW I604870B TW 105130218 A TW105130218 A TW 105130218A TW 105130218 A TW105130218 A TW 105130218A TW I604870 B TWI604870 B TW I60487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unit
disposed
bottom plate
pivo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0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3686A (zh
Inventor
陳文亮
劉佑亮
朱雅梵
王琬婷
Original Assignee
樹德科技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樹德科技大學 filed Critical 樹德科技大學
Priority to TW105130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487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4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487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13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3686A/zh

Link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Description

主動式逃生設備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逃生裝置,特別是指一種主動式逃生設備。
根據國內內政部消防署統計,103年火災發生次數1,417次,而統計97年至103年各類火災均以建築物火災最多,其中103年以建築物火災1,065次最高,占所有火災數之75.2%(內政部消防署,2014)。而聯合國世界火災統計中心(WFSC)指出,全球每年約發生約六百萬起火災,死亡人數到達七萬人,火災的存在不僅是對於人們的威脅,對於自然生態、社會資源也是一種破壞及消耗。此外,在生活中,火災發生的頻率頻繁,人員因而葬生火窟的新聞亦時有所聞。再者,火災發生僅於一瞬間,濃煙的竄升蔓延不需要幾分鐘就佈滿整個室內,故用於火災現場輔助逃生裝置是非常重要。
目前於大樓或是公共場所安裝之逃生裝置,最常見者就是安裝在窗邊的緩降機。然而,現有的緩降機存在以下缺點:
1.元件複雜,操作步驟繁複,在緊急狀況下容易因為緊張慌亂而產生操作失當的問題。
2.需由窗邊直接沿著牆壁垂降,不易克服對於高度的恐懼。
3.行動不便的人無法使用,亦無法讓兩人同時進行垂降。
4.外型突兀,無法與周遭環境進行整合美化。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種能與環境整合美化,且不需要複雜操作手續的主動式逃生設備。
本發明主動式逃生設備,設置於一露台上並與一警示設備配合使用,該主動式逃生設備包含一設置於該露台上的支撐單元、一樞設於該支撐單元上且能接收該警示設備所發出之警示訊號的樞轉單元,及一能由該樞轉單元進行垂降的承載單元。
該樞轉單元能相對於該支撐單元於一收合位置及一展開位置之間移動,並包括一個一端樞設於該支撐單元上的平台,及一樞設於該平台之另一端的檔板,該平台具有一呈貫穿狀之通道,該樞轉單元於該收合位置時,該檔板是與該平台疊合,且該支撐單元與該樞轉單元共同形成該露台之圍欄,該平台由該收合位置移動至該展開位置的過程中,該檔板同步相對於該平台展開,當該平台位於該展開位置時,該檔板縱向擋止於該平台前側。該承載單元是設置於該樞轉單元之平台的通道內且可感應承載重量而自動垂降。
於一般狀態下,該承載單元是呈收折狀態並收納於該樞轉單元之通道內,且該樞轉單元是位於該收合位置,當該樞轉單元接收到該警示設備所發出之警示訊號,會由該收合位置移動至該展開位置,並能讓該使用者經由該承載單元垂降至地面。
本發明之有益功效在於,藉由該樞轉單元接收到該警示設備發出的警示訊號後,會自動由該收合位置移動至該展開位置,並能讓該使用者直接經由該承載單元垂降至地面,沒有複雜的操作手續,提高安全性及逃生速度。而於一般狀態下,該支撐單元與該樞轉單元共同形 成該露台之圍欄,與環境具有整合性,美觀度佳。
100‧‧‧露台
102‧‧‧警示設備
2‧‧‧支撐單元
21‧‧‧支柱
21a‧‧‧支柱
211‧‧‧穿孔
3‧‧‧樞轉單元
31‧‧‧平台
311‧‧‧定位件
32‧‧‧檔板
33‧‧‧轉動馬達
34‧‧‧連接繩
35‧‧‧控制機構
351‧‧‧電磁閥
4‧‧‧承載單元
41‧‧‧底板
410‧‧‧半封閉空間
42‧‧‧伸縮環管
421‧‧‧開口
43‧‧‧垂降繩組
431‧‧‧滑輪
432‧‧‧減速器
44‧‧‧驅動馬達
45‧‧‧感應器
46‧‧‧垂降開關
47‧‧‧復位開關
48‧‧‧著地偵測器
49‧‧‧發光件
圖1是一立體示意圖,說明本發明主動式逃生設備之實施例,說明該實施例於一般狀態樣的態樣;圖2是一立體示意圖,說明本實施例之一樞轉單元被啟動而開始樞轉的態樣;圖3是一立體示意圖,說明本實施例之該樞轉單元的一平台與一檔板同步移動的態樣;圖4是一立體示意圖,說明本實施例之該平台與該檔板完全展開的態樣,為了便於說明,於圖中省略部分元件未繪出;圖5是一局部立體示意圖,輔助說明一垂降繩組的細部結構;及圖6是一使用狀態示意圖,說明本實施例安裝於露台上的態樣。
有關本發明之相關申請專利特色與技術內容,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參閱圖1並配合圖6,本發明主動式逃生設備之較佳實施例,設置於一露台100上並與一警示設備102配合使用,該主動式逃生設備包含一設置於該露台100上的支撐單元2、一樞設於該支撐單元2上且能接收該警示設備102所發出之警示訊號的樞轉單元3,及一收納於該樞轉單元3內而能由該樞轉單元3進行垂降的承載單元4。
參閱圖2,該支撐單元2包括複數根間隔排列的大小支柱21,以形成該露台100的圍擋結構,其中,位於該樞轉單元3左右兩側的支柱21a皆為中空狀,並於 上側形成有一穿孔211。在以下的說明中所提及之支柱21,皆是指該二支柱21a,合先敘明。
參閱圖2至圖4,該樞轉單元3能相對於該支撐單元2於一收合位置及一展開位置之間移動,並包括一個一端樞設於該支撐單元2上的平台31、一樞設於該平台31之另一端的檔板32,一設置於該支柱21a內的轉動馬達33、一條設置於該支柱21a內且兩端分別連接該轉動馬達33與該平台31的連接繩34,及一能接收該警示設備102之警示訊號並控制該平台31及該檔板32之移動的控制機構35。該平台31具有一位於側緣的定位件311,及一呈貫穿狀之通道312。該連接繩34之另一端是經由該穿孔211而與該平台31之定位件311連接。要特別說明的是,該轉動馬達33、該連接繩34,及該平台31之定位件311皆是以單側的結構進行說明,實際實施時,是在該平台31的兩側皆設置有該轉動馬達33、該連接繩34,及該定位件311,以讓該平台31的移動更為平穩順暢。
參閱圖5並配合圖3,該承載單元4包括一可供該使用者站立之底板41、一環設於該底板41的周緣且能相對於該底板41收折與展開之伸縮環管42、一設置於該樞轉單元3之平台31用以供該底板41與該伸縮環管42升降的垂降繩組43、一設置於該平台31用以驅動該垂降繩組43的驅動馬達44、一設置於該底板41上用以感應重量的感應器45、一受該感應器45連動之垂降開關46、一設置於該樞轉單元3之平台31上且與該驅動馬達44電連接的復位開關47、一設置於該底板41之底側的著地偵測器48,及一設置於該底板41上的發光件49。
該垂降繩組43具有複數滑輪431,及複數與各該滑輪431連接之減速器432,該垂降繩組43可帶動對應繞設之滑輪431轉動,而該減速器432則可控制該滑輪431的轉動速度,以同時控制該底板41垂降速度不會過 快。
參閱圖1、2、6,於一般狀態下,該樞轉單元3是位於該收合位置,此時,該檔板32是與該平台31疊合,且該支撐單元2與該樞轉單元3共同形成該露台100之圍欄。要特別說明的是,如圖3所示,該控制機構35具有一設置於該支撐單元2之支柱21a上的電磁閥351,確保於一般狀態下(即如圖1所示之收合位置),該樞轉單元3與該支柱21a呈現磁吸狀態而能定位於該收合位置。
參閱圖6,當室內發生例如火災等緊急狀況時,該警示設備102感應到該緊急狀況而發出警示訊號時,該樞轉單元3之控制機構35接收到該警示訊號後,即啟動該轉動馬達33,藉由控制該連接繩34使該平台31由如圖1所示之該收合位置移動至如圖4所示之該展開位置。在啟動該轉動馬達33的同時,亦控制該電磁閥351斷電,使該樞轉單元3與該支柱21a失去磁吸作用而讓該平台31可以開始移動。在前述移動過程中,該檔板32亦如圖3所示同步相對於該平台31展開。該電磁閥351的作動原理為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理解,不再贅述。
當該平台31已如圖4所示地移動至該展開位置時,該檔板32縱向擋止於該平台31前側。此時,由該平台31之通道312俯視即可看到並進入該承載單元4。特別說明的是,當使用者尚未進入該承載單元4之前,該伸縮環管42尚未展開,而該底板41與該伸縮環管42是收納於該平台31之通道312內。
參閱圖6並配合圖3至圖5,當使用者已由露台100直接踏上該平台31,並經由該通道312站立於該承載單元4的底板41上之後,設置於該底板41上的感應器45感應到重量,即可連動該垂降開關46,而使該垂降繩組43開始向下移動,並帶動該底板41進行垂降。當該底板41進行垂降時,會同步帶動該伸縮環管42展開,使 該底板41與該伸縮環管42共同形成一半封閉空間410,可大大減緩使用者搭乘該承載單元4自高處下降所產生的恐懼心理。另外,該半封閉空間410更可同時容納多個逃生者,以供小孩與成人或是老人與成人等組合共同逃生,進而增加逃生信心與安全感,種種設計都以人性關懷為出發點,以滿足不同族群之使用者的需求。而該垂降繩組43透過所述滑輪431與所述減速器432的搭配設計,可以控制所述滑輪431的轉動速度,以同時控制該底板41垂降速度不會過快。
當該著地偵測器48感測到該底板41已觸及地面後,即讓該驅動馬達44停止運作,使該底板41及該伸縮環管42不再向下移動。其中,該伸縮環管42之側向形成有一開口421,實際實施時,可以利用拉鏈或是黏扣帶(即俗稱之魔鬼氈)封閉該開口421,待使用者已經可以離開該半封閉空間410時,只要穿過該開口421即可離開該伸縮環管42。另外要說明的是,該發光件49可以是呈環狀地設置於底板41的周緣上,當該底板41進行升降時,該發光件49可清楚地讓外界看到該底板41的位置,特別是於夜間進行逃生時,不但可以讓救援人員清楚了解救援位置,亦能提供照明作用。當然,該發光件49的數量可以是多個,間隔設置於該底板41及該伸縮環管42上,不以本實施例所揭露者為限。
當前一位使用者已離開該承載單元4後,位於該平台31上準備進行逃生的下一位使用者即可按下該平台31上的復位開關47,藉以控制該驅動馬達44逆轉以使該垂降繩組43帶動該底板41與該伸縮環管42復位至該平台31的通道312內,以供下一使用者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該復位開關47臨時故障無法使用,透過直接以手動拉伸該垂降繩組43顯露於該伸縮環管42外的部分,可以手動將該底板41與該伸縮環管42復位至該平台31 的通道312內,以供其他人員逃生之用。
另外要說明的是,該警示設備102所偵測之外在環境變數是選自於環境溫度、環境煙霧、環境壓力、環境震動、環境濕度,或此等之組合,不應以本實施例所揭露者為限。
經由以上較佳實施例之敘述可知本發明主動式逃生設備確實具有下列功效增進之處:
一、降低使用者之恐懼感:
透過該伸縮環管42與該底板41圍繞界定出的半封閉空間410,可減緩使用者搭乘該承載單元4自高處下降所產生的恐懼心理,且該半封閉空間410更可同時搭載多個使用者,以增加逃生信心與安全感。
二、無複雜操作手續,提升逃生機率:
藉由該警示設備102偵測外在環境變數並發出警示訊號,該樞轉單元3之控制機構35接收到該警示訊號後,該平台31即自動移動至該展開位置,不需要複雜的操作手續,使用者只需要直接進入該承載單元4即可逃生,提升逃生機率。
三、無損建築物之美觀性:
於一般狀態下,該樞轉單元3是位於該收合位置,此時,該檔板32是與該平台31疊合,且該支撐單元2與該樞轉單元3共同形成該露台100之圍欄,不僅不會佔據空間,更不會破壞建築物之外牆的美觀性,有利於市場上的推廣。
綜上所述,本發明主動式逃生設備,藉由該樞轉單元3接收到該警示設備102發出的警示訊號後,會自動由該收合位置移動至該展開位置,並能讓該使用者直接經由該承載單元4垂降至地面,沒有複雜的操作手續,提高安全性及逃生速度,其半封閉式的設計,亦能降低使用者之恐懼感。而於一般狀態下,該支撐單元2與該樞轉單元3共同形成該露台100之圍欄,不僅不會佔據空間,更不會破壞建築物之外牆的美觀性,有利於市場上的推廣。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支撐單元
21‧‧‧支柱
21a‧‧‧支柱
211‧‧‧穿孔
3‧‧‧樞轉單元
31‧‧‧平台
311‧‧‧定位件
32‧‧‧檔板
33‧‧‧轉動馬達
34‧‧‧連接繩
35‧‧‧控制機構
351‧‧‧電磁閥
4‧‧‧承載單元
41‧‧‧底板
45‧‧‧感應器
46‧‧‧垂降開關
48‧‧‧著地偵測器

Claims (9)

  1. 一種主動式逃生設備,設置於一露台上並與一警示設備配合使用,該主動式逃生設備包含:一支撐單元,設置於該露台上;一樞轉單元,樞設於該支撐單元上,能接收該警示設備所發出之警示訊號,且能相對於該支撐單元於一收合位置及一展開位置之間移動,其中,該樞轉單元包括一個一端樞設於該支撐單元上的平台、一樞設於該平台之另一端的檔板,及一能接收該警示設備之警示訊號的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控制該平台及該檔板之移動,該平台具有一呈貫穿狀之通道,該樞轉單元於該收合位置時,該檔板是與該平台疊合,且該支撐單元與該樞轉單元共同形成該露台之圍欄,該平台由該收合位置移動至該展開位置的過程中,該檔板同步相對於該平台展開,當該平台位於該展開位置時,該檔板縱向擋止於該平台前側;及一承載單元,設置於該樞轉單元之平台的通道內且可感應承載重量而自動垂降;於一般狀態下,該承載單元是呈收折狀態並收納於該樞轉單元之通道內,且該樞轉單元是位於該收合位置,當該樞轉單元接收到該警示設備所發出之警示訊號,會由該收合位置移動至該展開位置,並能讓該使用者經由該承載單元垂降至地面。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主動式逃生設備,其 中,該承載單元包括一可供該使用者站立之底板、一環設於該底板的周緣且能相對於該底板收折與展開之伸縮環管,及一設置於該樞轉單元之平台用以供該底板與該伸縮環管升降的垂降繩組,該底板垂降時該伸縮環管會與該底板共同形成一半封閉空間,且該伸縮環管之側向形成有一開口供使用者進出。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主動式逃生設備,其中,該承載單元還包括一設置於該樞轉單元之平台的驅動馬達,而該垂降繩組是由該驅動馬達驅動。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主動式逃生設備,其中,該樞轉單元還包括一設置於該支撐單元上的轉動馬達,及一條兩端分別連接該轉動馬達與該平台的連接繩,該轉動馬達用以控制該平台的移動。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主動式逃生設備,其中,該樞轉單元的平台還具有一位於側緣的定位件,該支撐單元包括一形成有一穿孔的支柱,該樞轉單元之轉動馬達與該連接繩是設置於該支柱內,該連接繩之另一端是經由該穿孔而與該平台之定位件連接。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主動式逃生設備,其中,該承載單元還包括一設置於該底板上用以感應重量的感應器、一受該感應器連動之垂降開關,及一設置於該底板之底側的著地偵測器,該垂降開關受該感應器之控制而連動該驅動馬達轉動以使該底板相對於該樞轉單元之平台升降,該著地偵測器感測到該底板已觸及地 面後即讓該驅動馬達停止運作。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主動式逃生設備,其中,該控制機構具有一設置於該支撐單元之支柱上的電磁閥,確保該樞轉單元定位於該收合位置。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主動式逃生設備,其中,該承載單元還包括一設置於該樞轉單元之平台上的復位開關,該復位開關與該承載單元的驅動馬達電連接,可控制該驅動馬達逆轉以使該垂降繩組帶動該底板復位至該平台的通道內,以供下一使用者使用。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主動式逃生設備,其中,該承載單元還包括至少一個設置於該底板上的發光件。
TW105130218A 2016-09-19 2016-09-19 主動式逃生設備 TWI6048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0218A TWI604870B (zh) 2016-09-19 2016-09-19 主動式逃生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0218A TWI604870B (zh) 2016-09-19 2016-09-19 主動式逃生設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4870B true TWI604870B (zh) 2017-11-11
TW201813686A TW201813686A (zh) 2018-04-16

Family

ID=61023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0218A TWI604870B (zh) 2016-09-19 2016-09-19 主動式逃生設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0487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30291U (en) * 2011-10-17 2012-06-01 Mao-Yuan Zhong Refuge platform with escape facility
TWM523470U (zh) * 2016-03-07 2016-06-11 Univ Shu Te 逃生載具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30291U (en) * 2011-10-17 2012-06-01 Mao-Yuan Zhong Refuge platform with escape facility
TWM523470U (zh) * 2016-03-07 2016-06-11 Univ Shu Te 逃生載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3686A (zh) 2018-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38760B1 (ko) 건물의 화재피난장치
KR101125513B1 (ko) 접이식 다리 구조가 구성된 인명구조용 탭 박스
KR100841211B1 (ko) 건물용 화재피난장치
WO2019071963A1 (zh) 一种安全逃生系统
CN104667441B (zh) 楼房折叠逃生箱
CN204543299U (zh) 楼房折叠逃生箱
KR200450122Y1 (ko) 베란다용 비상탈출 장치
TWI604870B (zh) 主動式逃生設備
CN112120478A (zh) 有绞索轮的自身能升降的蚊帐支架
KR101548010B1 (ko) 공동주택의 비상대피 기능을 갖춘 베란다 휀스장치
JP2004324283A (ja) 避難用梯子
CN109045494A (zh) 一种针对高层建筑火灾的救援系统
TWM523470U (zh) 逃生載具
KR101563622B1 (ko) 리프트발판이 설치된 강연대
CN110975180B (zh) 高层火灾逃生用悬挂气垫
KR20120007787U (ko) 슬립형 하향식 피난구
CN206571339U (zh) 消防救援专用门窗
CN203001712U (zh) 一种楼房的逃生系统
KR100784482B1 (ko) 비상용 탈출 사다리 장치
JP3024457U (ja) 自由落下速度緩和式滑走パイプ
CN213642899U (zh) 一种活动式无机挡烟垂壁
CN213432643U (zh) 外立面逃生装置及外立面逃生系统
KR102135978B1 (ko) 완강기 실습용 훈련장치
JP2006192231A (ja) 建物から、安全で簡単に避難出来る、避難装置。
CN213128841U (zh) 有绞索轮的自身能升降的蚊帐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