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6307B - Air conditioning unit - Google Patents

Air conditioning uni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6307B
TWI596307B TW105116998A TW105116998A TWI596307B TW I596307 B TWI596307 B TW I596307B TW 105116998 A TW105116998 A TW 105116998A TW 105116998 A TW105116998 A TW 105116998A TW I596307 B TWI596307 B TW I59630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air
region
decorative
vie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6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2279A (en
Inventor
Hiroyuki Hakamata
Fumihiko Sone
Shinya Oishi
Yasumitsu Matsubara
Hitoshi Kikuchi
Keiko Hara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12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2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6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630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Description

空調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使空氣循環之空調裝置。
在本體之內部具有送風機,並從設置於天花板面之裝飾柵(front panel)吹出空氣的空調裝置,為了防止因所吹出之空氣而天花板面變髒,將吹出口形成於裝飾柵的前面。又,在專利文獻1,揭示一種空調裝置,該空調裝置係為了使空氣之吹出方向接近水平方向而將襟翼(flap)設置於吹出口。
【先行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專利第5456402號公報
可是,因為將吹出口形成於裝飾柵,並設置襟翼,所以有引起設計性之惡化或形狀之複雜化所造成之製造費用(cost)的增加。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之事項而開發的,其目的在於得到一種空調裝置,該空調裝置係可一面可提高設計性及抑制製造費用,一面易防止因所吹出之空氣而天花板面變髒。
為了解決該課題,並達成目的,本發明之特徵為包括:本體,係呈在一面已形成開口的箱體形狀,並將凸緣(flange)形成於開口之周圍;與開口及凸緣相對向之裝飾柵;肋(rib),係從與開口垂直之方向觀察將開口及凸緣與裝飾柵之間的空間劃分成第1區域與第2區域;以及送風機,係被收容於本體之內部;開口係被劃分成與第1區域相對向之取入口及與第2區域相對向之排出口;使取入口與排出口連通之流路形成於本體之內部;送風機係產生通過流路並從第1區域往第2區域的空氣流;在位於第2區域之凸緣,形成隨著往凸緣之外周而接近裝飾柵的傾斜面;在裝飾柵中與傾斜面相對向的部分,形成與裝飾柵之外周平行地延伸的突部。
若依據本發明之空調裝置,具有可一面可提高設計性及抑制製造費用,一面易防止因所吹出之空氣而天花板面變髒的效果。
1‧‧‧本體
1a‧‧‧凸緣
1b‧‧‧固定螺絲安裝部
1c‧‧‧高電壓單元固定部
1d‧‧‧軸承部
1e‧‧‧爪
1f‧‧‧凸緣肋
2‧‧‧多翼式送風機(送風機)
3‧‧‧風扇
4‧‧‧風扇外殼
4a‧‧‧固定部
4b‧‧‧爪鉤部
4c‧‧‧外殼肋
5‧‧‧高電壓單元
5a‧‧‧供電部
5b‧‧‧固定部
5c‧‧‧鉤爪
5d‧‧‧扶手部
6‧‧‧裝飾柵
6a‧‧‧軸
6b‧‧‧爪
6c‧‧‧柵肋
6d‧‧‧突部
7‧‧‧馬達
8‧‧‧端子座
9‧‧‧電路收容箱
10‧‧‧控制電路
12‧‧‧脫臭過濾器
13‧‧‧放電部
14‧‧‧放電部上蓋
14a‧‧‧爪
14b、14c‧‧‧固定部
15‧‧‧放電部下蓋
16‧‧‧放電電極
17‧‧‧相對向電極
17a‧‧‧脫臭過濾器接觸部
18‧‧‧放電電極鉤右元件
19‧‧‧放電電極鉤左元件
20‧‧‧彈簧
21‧‧‧脫臭過濾器蓋
21a‧‧‧爪
21b、21c‧‧‧固定部
22‧‧‧高電壓單元端子座
22a‧‧‧供電端子
22b‧‧‧鉤部
23‧‧‧除塵過濾器
23a‧‧‧固定部
23b‧‧‧爪部
23c‧‧‧握持部
26‧‧‧天花板
27‧‧‧開口
27a‧‧‧取入口
27b‧‧‧排出口
28‧‧‧相對向面
29‧‧‧外側面
30‧‧‧肋
31‧‧‧第1區域
32‧‧‧第2區域
33‧‧‧間隔面
34‧‧‧傾斜面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空調裝置之設置狀態的剖面圖。
第2圖係從上面觀察第1實施形態之空調裝置的圖。
第3圖係從下面觀察第1實施形態之空調裝置的圖,係表示已拆下裝飾柵之狀態的圖。
第4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風扇外殼(fan casing)的立體圖。
第5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空調裝置的側視圖。
第6圖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的空調裝置之打開裝飾柵之狀態的圖。
第7圖係從下面側觀察第1實施形態之空調裝置的立體圖,係表示已拆下裝飾柵之狀態的圖。
第8圖係從相對向面側觀察第1實施形態之裝飾柵的立體圖。
第9圖係將第1實施形態之凸緣肋(flange rib)部分放大的圖。
第10圖係將第1實施形態之凸緣與裝飾柵之間中之第2區域的外周部分放大的局部放大剖面圖。
第11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除塵過濾器(filter)的立體圖。
第12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高電壓單元(unit)的立體圖。
第13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高電壓單元的立體圖。
第14圖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高電壓單元的脫臭過濾器蓋(filter cover)之拆下方法的立體圖。
第15圖係用以說明在第12圖所示之A部分的固定構造之高電壓單元的剖面圖。
第16圖係第12圖所示之B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第17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拆下脫臭過濾器蓋後之高電壓單元的剖面圖。
第18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拆下脫臭過濾器後之高電壓單元的立體圖。
第19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拆下脫臭過濾器後之高電壓單元的正視圖。
第20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已拆下放電部上蓋(cover)後之高電壓單元的立體圖。
第21圖係對第1實施形態之拆下放電部上蓋後的高電壓單元之放電電極之安裝構造的立體圖。
第22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高電壓單元的剖面圖。
第23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高電壓單元的剖面圖,係表示脫臭過濾器與相對向電極之接地構造的圖。
第24圖係從下面觀察第1實施形態之空調裝置的立體圖,係表示已拆下裝飾柵及高電壓單元之狀態的圖。
第25圖係從下面觀察第1實施形態之空調裝置的立體圖,係表示已拆下裝飾柵及高電壓單元之狀態的圖。
第26圖係將第1實施形態之高電壓單元與高電壓單元端子座的連接部分放大的局部放大剖面圖。
第27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高電壓單元端子座的立體圖。
第28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供電端子的立體圖。
在以下,根據圖面,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空調裝置,此外,不是藉本實施形態來限定本發明。
第1實施形態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空調裝置之設置狀態的剖面圖。第1實施形態的空調裝置係被安裝於室內之天花板或牆壁,並使室內之空氣循環的循環風扇(circulator)。在第1圖,表示將空調裝置安裝於是水平之安裝面的天花板26之例子。若安裝面是鉛垂之牆壁,空調裝置係以從第1圖所示之例子傾斜90°的姿勢所設置。此外,表示在以下之說明所使用的方向之術語係將在第1圖所示之設置姿勢 的方向作為基準。
空調裝置包括本體1、多翼式送風機2、裝飾柵6以及高電壓單元5。第2圖係從上面觀察第1實施形態之空調裝置的圖。第3圖係從下面觀察第1實施形態之空調裝置的圖,係表示已拆下裝飾柵6之狀態的圖。
本體1係呈以樹脂所形成之箱體形狀。如第3圖所示,開口27形成於本體1的一面。開口27被劃分成用以將空氣取入本體1之內部的取入口27a、與用以從本體1之內部排出空氣的排出口27b。在本體1之內部,如在第1圖以箭號所示,形成使取入口27a與排出口27b連通的流路。在開口27之周圍所突出的凸緣1a形成於本體1。亦可換言之,凸緣1a係與是安裝面之天花板26平行地突出。在本體1的上部,包括是轉動式構造並可易於與外部電源電線連接的端子座8、與在電路收容箱(case)9內的控制電路10。
是送風機之多翼式送風機2被設置於形成於本體1之內部的流路。多翼式送風機2係藉由與馬達(motor)7之驅動軸結合的風扇3轉動,在流路內產生從取入口27a往排出口27b的空氣流。多翼式送風機2具備收容風扇3的風扇外殼4。第4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風扇外殼4的立體圖。用以取入空氣的開口形成於風扇外殼4。
第5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空調裝置的側視圖。裝飾柵6係與開口27及凸緣1a相對向之板狀的構件。裝飾柵6被配置成與開口27及凸緣1a分開。裝飾柵6係在關閉之狀態發揮提高空調裝置之設計性及防止異物對風扇3之混入的功 能。裝飾柵6係樹脂製之一體成形物。裝飾柵6中成為與開口27及凸緣1a相對向之相對向面28之背面側的外側面29係作成平坦面。
裝飾柵6係如第5圖所示,藉由形成於裝飾柵6之軸6a與爪6b分別和形成於本體1之軸承部1d、爪1e嵌合,被固定於本體1。第6圖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的空調裝置之打開裝飾柵之狀態的圖。藉由從本體1之爪1e拆下裝飾柵6的爪6b,如第6圖所示,裝飾柵6能以軸6a、軸承部1d為中心轉動,而可打開裝飾柵6。
回到第1圖,在空調裝置,設置從與開口27垂直之方向觀察將開口27及凸緣1a與裝飾柵6之間的空間劃分成第1區域31與第2區域32的肋(rib)30。第1區域31係與本體1的取入口27a相對向。第2區域32係與本體1的排出口27b相對向。
第7圖係從下面側觀察第1實施形態之空調裝置的立體圖,係表示已拆下裝飾柵6之狀態的圖。第8圖係從相對向面28側觀察第1實施形態之裝飾柵6的立體圖。設置於空調裝置之肋30係將形成於本體1之凸緣1a的凸緣肋1f(參照第7圖)、形成於裝飾柵6之相對向面28的柵肋6c(參照第8圖)以及形成於風扇外殼4之外殼肋(casing rib)4c組合所構成。更具體而言,在與開口27相對向的區域,柵肋6c與外殼肋4c在高度方向重疊,藉由將凸緣肋1f設置於其兩側,構成將開口27及凸緣1a與裝飾柵6之間的空間劃分成第1區域31與第2區域32的肋30。藉此構成,肋30成為從凸緣1a(裝飾 柵6)之端部延伸至其他的端部之肋30。藉此,在第1區域31及第2區域32之雙方,至少包含凸緣1a(裝飾柵6)之端面區域。
第9圖係將第1實施形態之凸緣肋1f部分放大的圖。肋30之中成為接近裝飾柵6之外周之端部的部分,即本實施形態之凸緣肋1f係將隨著從肋30之中央側往端部側而離開第1區域31並往第2區域32側的間隔面33形成於朝向第2區域32側的面。例如,在凸緣1a的寬度是25mm的情況,將間隔面33形成於自端部12.5mm的範圍。間隔面33係將與凸緣肋1f中朝向第1區域側之面的夾角設定成30°。在本第1實施形態,藉由凸緣肋1f隨著從肋30之中央側往端部側而寬度變寬,形成間隔面33。形成間隔面33之部分係呈三角柱形狀。
第10圖係將第1實施形態之凸緣1a與裝飾柵6之間中之第2區域32的外周部分放大的局部放大剖面圖。如第10圖所示,將隨著往凸緣1a之外周而接近裝飾柵6的傾斜面34形成於位於第2區域32的凸緣1a。又,在裝飾柵6之中與傾斜面34相對向的部分,形成與裝飾柵6之外周平行地延伸的突部6d(亦參照第8圖)。此外,亦可傾斜面34係亦形成於位於第1區域31的凸緣1a。
例如,在凸緣1a的寬度是25mm、凸緣1a之外周端與裝飾柵6之外周端的間隔是11mm的情況,將傾斜面34的傾斜角度設定成12°,將傾斜面34之外周側端部與凸緣1a的外周端之間設定成2mm又,以高度3mm將突部6d形成於從裝飾柵6之外周端往內側20mm的位置。
在空調裝置,藉由多翼式送風機2運轉而風扇3 轉動,從取入口27a將空氣取入本體1的內部,通過本體1之內部的流路,從排出口27b排出空氣。藉此,將空氣從凸緣1a與裝飾柵6之間吸入第1區域31,且從第2區域32通過凸緣1a與裝飾柵6之間吹出空氣。即,凸緣1a與裝飾柵6之間中第1區域31的外周部分成為吸入空氣的吸入口,第2區域32的外周部分成為吹出空氣的吹出口。因此,在空調裝置,吸入口與吹出口隔著肋30鄰接。
此處,因為將間隔面33形成於成為吸入口與吹出口之邊界的肋30(凸緣肋1f),所以沿著肋30所吹出之空氣係在離開第1區域31之方向(第9圖之箭號X所示的方向)受到導引。因此,難發生從第2區域32所吹出之空氣馬上從第1區域31被吸入的短路(short circuit)。
依此方式,因為在凸緣1a與裝飾柵6之間的空間使吸入口與吹出口鄰接,亦可抑制短路之發生,所以在裝飾柵6的外側面29可不形成吸入口或吹出口的一方。又,不必為了抑制短路之發生而將凹凸設置於裝飾柵6的外側面,可將外側面29作成平坦面。藉此,可提高空調裝置之設計性。又,藉由將外側面29作成平坦面,因為可抑制加工費用(cost),所以可抑制空調裝置之製造費用。
又,從凸緣1a與裝飾柵6之間隙所吹出的空氣與天花板26接觸時,天花板面可能變髒。另一方面,在本第1實施形態,藉形成於凸緣1a之傾斜面34,因為從凸緣1a與裝飾柵6之間隙所吹出的空氣在離開天花板26之方向(第10圖之箭號Y所示的方向)受到導引,所以天花板難變髒。又,藉 形成於裝飾柵6之相對向面28的突部6d,使空氣之流動一度朝向傾斜面34側,藉此,可更確實地發揮以後之藉傾斜面34之空氣的導引效果。又,因為不必為了防止從空調裝置所吹出之空氣與天花板26接觸,而將吹出口形成於裝飾柵6的外側面29,所以可提高空調裝置的設計性。此外,若在位於第1區域31之凸緣1a亦形成傾斜面34,可抑制因空調裝置所吸入之空氣與天花板26接觸而天花板面變髒。
空調裝置係利用設置於凸緣1a之8處的固定螺絲安裝部1b(參照第3圖),在4處以上以木螺絲等之固定螺絲固定於天花板26。
第11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除塵過濾器(filter)23的立體圖。如第3圖及第7圖所示,除塵過濾器23被設置成覆蓋本體1的取入口27a。用以固定除塵過濾器23之固定部4a及爪鉤部4b形成於風扇外殼4。藉由將除塵過濾器23之固定部23a及爪部23b分別與固定部4a及爪鉤部4b固定、嵌合,將除塵過濾器23固定於風扇外殼4。在拆裝時可握持之握持部23c形成於除塵過濾器23。
第12圖及第13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高電壓單元(unit)5的立體圖。第14圖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高電壓單元5的脫臭過濾器蓋21之拆下方法的立體圖。第15圖係用以說明在第12圖所示之A部分的固定構造之高電壓單元5的剖面圖。第16圖係第12圖所示之B部分的局部放大圖。第17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拆下脫臭過濾器蓋21後之高電壓單元5的立體圖。第18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拆下脫臭過濾器12後之高 電壓單元5的立體圖。第19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拆下脫臭過濾器12後之高電壓單元5的正視圖。第20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拆下放電部上蓋14後之高電壓單元5的立體圖。第21圖係對第1實施形態之拆下放電部上蓋14後的高電壓單元5之放電電極16之安裝構造的立體圖。第22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高電壓單元5的剖面圖。第23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高電壓單元5的剖面圖,係表示脫臭過濾器12與相對向電極17之接地構造的圖。第24圖及第25圖係從下面觀察第1實施形態之空調裝置的立體圖,係表示已拆下裝飾柵6及高電壓單元5之狀態的圖。第26圖係將第1實施形態之高電壓單元5與高電壓單元端子座22的連接部分放大的局部放大剖面圖。第27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高電壓單元端子座22的立體圖。第28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供電端子22a的立體圖。
高電壓單元5被設置於比在形成於本體1之內部的流路之多翼式送風機2更下游。更具體而言,如第1圖及第3圖所示,被設置於本體1之排出口27b部分。高電壓單元5係具有脫臭過濾器12,對通過高電壓單元5並從空調裝置所吹出之空氣,進行利用電性集塵之集塵與脫臭。
高電壓單元5係包括放電部13、脫臭過濾器12以及脫臭過濾器蓋21所構成。放電部13係具有放電部上蓋14、放電部下蓋15、放電電極16、相對向電極17、放電電極鉤右元件18、放電電極鉤左元件19、以及彈簧(spring)20所構成。
放電電極16係採用例如如鎢(tungsten)般線(wire)狀並具有強度的導電體,相對向電極17係採用例如如不銹鋼 (stainless)之導電體。放電電極16與相對向電極17係為了在附著塵埃時藉水洗沖洗而採用難因水而生銹的材質。放電部13係如第22圖所示,採用以從兩側夾住放電電極16之形式配置相對向電極17的構造。如第21圖所示,放電電極16係鉤繞於設置於放電部下蓋15的放電電極鉤部15a,並在以彈簧20對兩端施加張力之狀態固定,藉此,防止鬆弛。對放電電極16(電壓側)與相對向電極17(接地(ground)側)施加高電壓,產生放電、電場空間。
如第23圖所示,脫臭過濾器12係被設置於放電部上蓋14,並藉脫臭過濾器蓋21所固定。脫臭過濾器12成為藉由與相對向電極17之脫臭過濾器接觸部17a接觸,而脫臭過濾器12成為與相對向電極17同電位(接地側)之構造。藉此構造,可提高在放電部13所帶電之塵埃等的收集效率。脫臭過濾器12係採用例如氧化錳(manganese)觸媒等具有導電性者。
如第14圖、第15圖以及第16圖所示,脫臭過濾器蓋21係採用使爪21a與放電部上蓋14之爪14a的爪嵌合、脫臭過濾器蓋21的固定部21b、21c分別滑動(slide)地固定於放電部上蓋14之固定部14b、14c的構造,作成可易於拆裝。
如第23圖、第24圖、第25圖、第26圖以及第27圖所示,高電壓單元5係藉由供電部5a與設置於本體1內之高電壓單元端子座22的供電端子22a接觸而被供電。供電端子22a係與升壓變壓器(transformer)連接,以升壓變壓器變換成高電壓。
又,因為供電端子22a需要是一定與供電部5a接 觸之構造,所以採用具有彈性之材料、形狀,並作成難因元件不均或插入不均而供電部5a與供電端子22a發生不接觸之狀態的構造。
高電壓單元5之固定部5b鉤住本體1之高電壓單元固定部1c,並將高電壓單元5的鉤爪5c與高電壓單元端子座22的鉤部22b嵌合,藉此,被固定於製品。高電壓單元5之拆裝係作成藉由拿著扶手部5d拔出、插入而可易於拆裝之構造。
以上之實施形態所示的構成係表示本發明之內容的一例,亦可與別的周知之技術組合,亦可在不超出本發明之主旨的範圍,省略、變更構成之一部分。
1‧‧‧本體
1a‧‧‧凸緣
6‧‧‧裝飾柵
6d‧‧‧突部
26‧‧‧天花板
28‧‧‧相對向面
29‧‧‧外側面
32‧‧‧第2區域
34‧‧‧傾斜面

Claims (2)

  1. 一種空調裝置,其特徵為包括:本體,係呈在一面已形成開口的箱體形狀,並將凸緣形成於該開口之周圍;與該開口及該凸緣相對向之裝飾柵;肋,係從與該開口垂直之方向觀察將該開口及該凸緣與該裝飾柵之間的空間劃分成第1區域與第2區域;以及送風機,係被收容於該本體之內部;該開口係被劃分成與該第1區域相對向之取入口及與該第2區域相對向之排出口;使該取入口與該排出口連通之流路形成於該本體之內部;該送風機係產生通過該流路並從該第1區域往該第2流路的空氣流;在位於該第2區域之該凸緣,形成隨著往該凸緣之外周而接近該裝飾柵的傾斜面;在該裝飾柵中與該傾斜面相對向的部分,形成與該裝飾柵之外周平行地延伸的突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空調裝置,其中隨著往該凸緣之外周而接近該裝飾柵的傾斜面形成於位於該第1區域的該凸緣。
TW105116998A 2015-06-18 2016-05-31 Air conditioning unit TWI5963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3209 2015-06-18
PCT/JP2016/061019 WO2016203815A1 (ja) 2015-06-18 2016-04-04 空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2279A TW201712279A (en) 2017-04-01
TWI596307B true TWI596307B (zh) 2017-08-21

Family

ID=57545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6998A TWI596307B (zh) 2015-06-18 2016-05-31 Air conditioning unit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82664B2 (zh)
TW (1) TWI596307B (zh)
WO (1) WO2016203815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12659A (en) * 1976-03-18 1977-09-21 Otsuka Kagaku Yakuhin Process for manufacture of open cell
JPH0518598A (ja) * 1991-07-10 1993-01-26 Toshiba Corp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の天井パネル
CN1942716A (zh) * 2005-02-24 2007-04-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WO2010095237A1 (ja) * 2009-02-19 2010-08-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換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24359Y2 (zh) * 1976-02-25 1981-06-08
JPS5820129U (ja) * 1981-07-30 1983-02-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4685476B2 (ja) * 2005-03-09 2011-05-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換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12659A (en) * 1976-03-18 1977-09-21 Otsuka Kagaku Yakuhin Process for manufacture of open cell
JPH0518598A (ja) * 1991-07-10 1993-01-26 Toshiba Corp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の天井パネル
CN1942716A (zh) * 2005-02-24 2007-04-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顶棚嵌入型空调机
WO2010095237A1 (ja) * 2009-02-19 2010-08-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換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82664B2 (ja) 2019-03-13
WO2016203815A1 (ja) 2016-12-22
TW201712279A (en) 2017-04-01
JPWO2016203815A1 (ja) 2017-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6453B (zh) 顶棚埋入型空气调节器
CN106403232B (zh) 顶棚埋入型空气调节器
CN106016452B (zh) 顶棚埋入型空气调节器
WO2007126072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TWI596307B (zh) Air conditioning unit
WO2017022133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TWI604167B (zh)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JP2010181058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7208926B (zh) 空调室内机
TWI715949B (zh) 浴室乾燥機
TWI603559B (zh) Discharge unit and air conditioning unit
JP6584922B2 (ja) 送風装置
JP6537709B2 (ja) 送風装置
JP2009024936A (ja) 空気調和機
US20230266038A1 (en) Wall-mounted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WO2018087826A1 (ja) 送風装置
KR20180047148A (ko) 차량용 송풍장치
JP6594563B2 (ja) 換気装置
JP6035983B2 (ja) 送風装置
CN112360778A (zh) 气幕装置
JP2017180924A (ja) 送風装置
JP2013044501A (ja) 換気装置
JP2002195600A (ja) 空気清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