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5828B - 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5828B
TWI595828B TW105124108A TW105124108A TWI595828B TW I595828 B TWI595828 B TW I595828B TW 105124108 A TW105124108 A TW 105124108A TW 105124108 A TW105124108 A TW 105124108A TW I595828 B TWI595828 B TW I59582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ipe
loop
tube body
electronic device
seg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4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1153A (zh
Inventor
吳安智
陳志偉
范綱銘
Original Assignee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24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9582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5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582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11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1153A/zh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
本案是關於一種具有熱管的電子裝置,特別是一種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
隨著電腦及各式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及其所帶來的便利性,已讓現代人養成長時間使用的習慣,但電腦及各式電子產品在被長時間操作的過程中,其產生的發熱量無法相應及時散出的缺點,亦伴隨而來。
一般而言,電子產品大致會使用風扇式散熱,但裝設風扇無可避免地會產生噪音,且裝置風扇十分不利薄型化的體積需求。另一種散熱方式為,使用散熱膏或散熱片附著於電子產品的發熱元件,以將發熱元件的熱吸出逸散,然而此方式的散熱效率不佳,效果有限。因此,習知散熱環置仍需要改善。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迴路式熱管的 電子裝置,且該迴路式熱管具有高低落差,藉由因應氣體會向上蒸逸的特性,不論該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係為豎立使用或平躺使用,皆能有良好的散熱效率。
本案之一較佳實施概念,在於提供一種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包括:一本體,具有一頂部區域;一鏡頭模組,設置於該本體的該頂部區域;一迴路式熱管,設置於該本體內,該迴路式熱管包括一管體以及一蒸發器,該管體以及該蒸發器共同界定出一封閉迴路,且該封閉迴路供一傳熱介質流動於其中,該封閉迴路界定有一氣體流出方向,該氣體流出方向係為該傳熱介質離開該蒸發器而朝向該頂部區域的方向流動;以及至少一電子元件,連接於該迴路式熱管,以使該迴路式熱管接受來自該至少一電子元件的一熱能。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迴路式熱管以及該至少一電子元件位於該頂部區域的下方。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蒸發器具有一氣態出口孔以及一液態入口孔,該蒸發器接受來自該至少一電子元件的該熱能後而使該傳熱介質產生相變化從液態轉變為氣態,而後該傳熱介質自該氣態出口孔離開該蒸發器進入該管體,而沿該氣體流出方向流動,其中,該氣體流出方向朝向該鏡頭模組。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本案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更包括一冷凝器,該冷凝器連接於該迴路式熱管,且接收來自 該蒸發器的該傳熱介質,該冷凝器接受該傳熱介質的熱能後而使該傳熱介質產生相變化從氣態轉變為液態,而後該傳熱介質自該液態入口孔回流進入該蒸發器。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管體包括一第一區段管體部、一第二區段管體部以及兩啣接區段管體部,且每一該啣接區段管體部的兩端各自連接於該第一區段管體部以及該第二區段管體部之一端,其中,該第一區段管體部具有一第一高度水平,該第二區段管體部具有一第二高度水平,該第一高度水平不同於該第一高度水平,且兩該啣接區段管體部具有斜度,以連接具有高低落差的該第一區段管體部與該第二區段管體部。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區段管體部比該第二區段管體部更遠離於該頂部區域。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鏡頭模組具有一入光面,該入光面的水平高度高於該第一區段管體部的水平高度以及該第二區段管體部的水平高度,且該第一區段管體部的水平高度低於該第二區段管體部的水平高度。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冷凝器設置於該第二區段管體部。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鏡頭模組與該氣態出口孔之間的距離小於該鏡頭模組與該液態入口孔之間的距離。
本案之另一較佳實施概念,在於提供一種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包括: 一本體;一鏡頭模組,設置於該本體的一頂部區域;一迴路式熱管,設置於該本體內,該迴路式熱管包括一管體以及一蒸發器,該管體以及該蒸發器共同界定出一封閉迴路,且該封閉迴路供一傳熱介質流動於其中;以及至少一電子元件,連接於該迴路式熱管,以使該迴路式熱管接受來自該至少一電子元件的一熱能。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封閉迴路界定有一氣體流出方向,該氣體流出方向係為該傳熱介質離開該蒸發器而朝向該頂部區域的方向流動,抑或,該封閉迴路界定有一氣體流出方向,該氣體流出方向係為該傳熱介質離開該蒸發器而遠離該頂部區域的方向流動。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管體包括一第一區段管體部、一第二區段管體部以及兩啣接區段管體部,且每一該啣接區段管體部的兩端各自連接於該第一區段管體部以及該第二區段管體部之一端,其中,該第一區段管體部具有一第一高度水平,該第二區段管體部具有一第二高度水平,該第一高度水平不同於該第一高度水平,且兩該啣接區段管體部具有斜度,以連接具有高低落差的該第一區段管體部與該第二區段管體部。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區段管體部比該第二區段管體部更遠離於該頂部區域。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鏡頭模組具有一入光面,該 入光面的水平高度高於該第一區段管體部的水平高度以及該第二區段管體部的水平高度,且該第一區段管體部的水平高度低於該第二區段管體部的水平高度。
1‧‧‧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
11‧‧‧本體
110‧‧‧頂部區域
12‧‧‧鏡頭模組
120‧‧‧入光面
13‧‧‧迴路式熱管
131‧‧‧管體
131a‧‧‧第一區段管體部
131b‧‧‧第二區段管體部
131c‧‧‧啣接區段管體部
132‧‧‧蒸發器
132’‧‧‧蒸發器
132a‧‧‧氣態出口孔
132b‧‧‧液態入口孔
14‧‧‧電子元件
16‧‧‧導熱元件
2‧‧‧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
21‧‧‧本體
22‧‧‧鏡頭模組
23‧‧‧迴路式熱管
231a‧‧‧第一區段管體部
231b‧‧‧第二區段管體部
231c‧‧‧啣接區段管體部
24‧‧‧電子元件
25‧‧‧冷凝器
F1‧‧‧氣體流出方向
F2‧‧‧液體流入方向
F3‧‧‧氣體流出方向
圖1係為本案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係為本案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正面示意圖。
圖3係為本案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側面示意圖。
圖4係為本案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5係為本案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1係為本案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2係為本案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正面示意圖,並請合併參閱圖1以及圖2。本案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1包括一本體11、一鏡頭模組12、一迴路式熱管13以及至少一電子元件14,而鏡頭模組12、迴路式熱管13以及 至少一電子元件14係設置於本體11內。於是需先說明的是,本案的電子元件14可以是中央處理器或顯示卡或其它會因執行運轉而產生廢熱的電子元件,而本案設置迴路式熱管13的目的是為了把廢熱從電子元件14帶走。在元件設置上,電子元件14係直接或間接地接觸於迴路式熱管13,以透過熱傳導的方式將廢熱由電子元件14傳導至迴路式熱管13。另外,本案的鏡頭模組12可以包括單個鏡頭或雙數以上的鏡頭,數量不作限制。
本案較佳實施態樣中,本案電子元件14與迴路式熱管13之間連接設置有一導熱元件16,以透過導熱元件16將廢熱傳導至迴路式熱管13。當然,若是電子元件14直接貼附設置於迴路式熱管13,即,不透過其它物件而係直接地將廢熱傳導至迴路式熱管13,亦為可行之設置。
進一步而言,迴路式熱管13包括一管體131以及一蒸發器132,管體131以及蒸發器132共同界定出一封閉迴路,且封閉迴路供一傳熱介質(圖未示)流動於其中,該傳熱介質流動至蒸發器132時會吸收來自電子元件14的廢熱,待該傳熱介質吸收至足夠的熱能後該傳熱介質即會產生相變化而從液態轉換成氣態。其中,本案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1的封閉迴路界定有一氣體流出方向F1以及一液體流入方向F2,氣體流出方向F1係為該傳熱介質離開蒸發器132而朝向本體11的一頂部區域110的方向流動。其後,待該傳熱介質散出的熱能後即會產生相變化而從氣態轉換成液態,使得呈液態的該傳熱介質朝遠離頂部區域110的方向(液體流 入方向F2)流動而流入蒸發器132。因此,氣體流出方向F1以及液體流入方向F2共同組成了一循環路徑。
需特別說明的是,本案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1的鏡頭模組12設置於本體11的頂部區域110,而迴路式熱管13以及電子元件14係位於頂部區域110的下方。再者,蒸發器132具有一氣態出口孔132a以及一液態入口孔132b,該傳熱介質於蒸發器132吸收該熱能後產生相變化從液態轉變為氣態,而後自氣態出口孔132a離開蒸發器132進入管體131,而沿氣體流出方向F1流動,其中,氣體流出方向F1為朝向頂部區域110,也就是朝向鏡頭模組12,但此為將迴路式熱管13(包括蒸發器132)設計成僅能單向流通的實施態樣。於本實施態樣中,鏡頭模組12與氣態出口孔132a之間的距離小於鏡頭模組12與液態入口孔132b之間的距離。若是於另一實施態樣中,迴路式熱管13(包括蒸發器132’)設計成可被設計成雙向流通,則本案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1於豎立置放時(如圖2),該傳熱介質自氣態出口孔132a離開蒸發器132而沿氣體流出方向F1流動;而於倒立置放時(如圖3),該傳熱介質離開蒸發器132’而沿氣體流出方向F3流動。當然,不論迴路式熱管13是設計成單向流通或雙向流通,皆屬本案所主張的範圍。
圖4係為本案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側面示意圖,並請合併參閱圖1至圖4。管體131包括一第一區段管體部131a、一第二區段管體部131b以及兩啣接區段管體部131c,而每一啣接區段管體部131c的兩端各自連接於第一區段管 體部131a以及第二區段管體部131b之一端,藉此以形成流體連通的迴路。於本案一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區段管體部131a、第二區段管體部131b以及兩啣接區段管體部131c係為一體成型形成。再者,第一區段管體部131a以及第二區段管體部131b呈U型,而第一區段管體部131a以及第二區段管體部131b的U型開口相對。其中,第一區段管體部131a具有一第一高度水平,第二區段管體部131b具有一第二高度水平,且該第一高度水平不同於該第一高度水平。換句話說,在外形結構上,因本案第一區段管體部131a與第二區段管體部131b具有一高度落差,故兩啣接管體部131c係為具有斜度的設置,以連接具有高低落差的第一區段管體部131a與第二區段管體部131b。
再者,第二區段管體部131b較接近於頂部區域110,而第一區段管體部131a較遠離於頂部區域110。另一方面,若以鏡頭模組12的一入光面120做為比對基準,入光面120的水平高度高於第二區段管體部131b的水平高度,且第二區段管體部131b的水平高度高於第一區段管體部131a的水平高度。本案藉由第一區段管體部131a以及第二區段管體部131b具有高低差的設置,以使本案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1在平躺使用時,適以因應氣體向上蒸逸的性質,使該傳熱介質離開蒸發器132朝向較高水平高度的第二區段管體部131b流動(即氣體流出方向F1)且使本案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1在豎立使用(即被使用者握持使用)時,因迴路式熱管13本身亦有部份呈豎立方向的迴路,適以因應氣體向上蒸逸 的性質,使該傳熱介質離開蒸發器132朝向頂部區域110的方向流動(即氣體流出方向F1)。因此,本案迴路式熱管13的高低起伏結構係為因應氣態向上蒸發而液態向下流動的特性,而助益於該傳熱介質於迴路式熱管13內的流動,以提高散熱效率。
圖5係為本案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第二實施例相似於第一實施例,本案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2包括一本體21、一鏡頭模組22、一迴路式熱管23以及至少一電子元件24,且迴路式熱管23包括一蒸發器232、一第一區段管體部231a、一第二區段管體部231b以及兩啣接區段管體部231c。第二實施例異於第一實施例之一處在於,第二實施例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2更包括一冷凝器25,以接收來自蒸發器232的該傳熱介質,冷凝器25接受該傳熱介質的熱能後而使該傳熱介質產生相變化從氣態轉變為液態,而後該傳熱介質回流進入蒸發器232。第二實施例異於第一實施例之另一處在於,蒸發器232的位置與冷凝器25係為相對設置,冷凝器25連接於迴路式熱管的第二區段管體部231b,且蒸發器232位於第一區段管體部231a,藉此以達到最佳散熱效益。
綜上所述,本案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因包括有一具有高低差的迴路式熱管,使得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本身可達薄形化。並且,不論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被於豎立使用或平躺使用,皆能因應該傳熱介質的物質特性而達到良好散熱效益。
上述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闡釋本發明之技術特徵,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之保護範疇。任何熟悉本技術者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技術原理及精神的情況下,可輕易完成之改變或均等性之安排均屬於本發明所主張之範圍。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
11‧‧‧本體
110‧‧‧頂部區域
12‧‧‧鏡頭模組
13‧‧‧迴路式熱管
131‧‧‧管體
131a‧‧‧第一區段管體部
131b‧‧‧第二區段管體部
131c‧‧‧啣接區段管體部
132‧‧‧蒸發器
132a‧‧‧氣態出口孔
132b‧‧‧液態入口孔
14‧‧‧電子元件
16‧‧‧導熱元件
F1‧‧‧氣體流出方向
F2‧‧‧液體流入方向

Claims (14)

  1. 一種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包括:一本體,具有一頂部區域;一鏡頭模組,設置於該本體的該頂部區域;一迴路式熱管,設置於該本體內,該迴路式熱管包括一管體以及一蒸發器,該管體以及該蒸發器共同界定出一封閉迴路,且該封閉迴路供一傳熱介質流動於其中,該封閉迴路界定有一氣體流出方向,該氣體流出方向係為該傳熱介質離開該蒸發器而朝向該頂部區域的方向流動;以及至少一電子元件,連接於該迴路式熱管,以使該迴路式熱管接受來自該至少一電子元件的一熱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迴路式熱管以及該至少一電子元件位於該頂部區域的下方。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蒸發器具有一氣態出口孔以及一液態入口孔,該蒸發器接受來自該至少一電子元件的該熱能後而使該傳熱介質產生相變化從液態轉變為氣態,而後該傳熱介質自該氣態出口孔離開該蒸發器進入該管體,而沿該氣體流出方向流動,其中,該氣體流出方向朝向該鏡頭模組。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更包括一冷凝器,該冷凝器連接於該迴路式熱管,且接收來自該蒸發器的該傳熱介質,該冷凝器接受該傳熱介質的熱能後而使該傳熱介質產生相變化從氣態轉變為液態,而後該傳熱介質自該液態 入口孔回流進入該蒸發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管體包括一第一區段管體部、一第二區段管體部以及兩啣接區段管體部,且每一該啣接區段管體部的兩端各自連接於該第一區段管體部以及該第二區段管體部之一端,其中,該第一區段管體部具有一第一高度水平,該第二區段管體部具有一第二高度水平,該第一高度水平不同於該第一高度水平,且兩該啣接區段管體部具有斜度,以連接具有高低落差的該第一區段管體部與該第二區段管體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區段管體部比該第二區段管體部更遠離於該頂部區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其中該鏡頭模組具有一入光面,該入光面的水平高度高於該第一區段管體部的水平高度以及該第二區段管體部的水平高度,且該第一區段管體部的水平高度低於該第二區段管體部的水平高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其中該冷凝器設置於該第二區段管體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其中該鏡頭模組與該氣態出口孔之間的距離小於該鏡頭模組與該液態入口孔之間的距離。
  10. 一種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包括:一本體; 一鏡頭模組,設置於該本體的一頂部區域;一迴路式熱管,設置於該本體內,該迴路式熱管包括一管體以及一蒸發器,該管體以及該蒸發器共同界定出一封閉迴路,且該封閉迴路供一傳熱介質流動於其中;以及至少一電子元件,連接於該迴路式熱管,以使該迴路式熱管接受來自該至少一電子元件的一熱能。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其中該封閉迴路界定有一氣體流出方向,該氣體流出方向係為該傳熱介質離開該蒸發器而朝向該頂部區域的方向流動,抑或,該封閉迴路界定有一氣體流出方向,該氣體流出方向係為該傳熱介質離開該蒸發器而遠離該頂部區域的方向流動。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管體包括一第一區段管體部、一第二區段管體部以及兩啣接區段管體部,且每一該啣接區段管體部的兩端各自連接於該第一區段管體部以及該第二區段管體部之一端,其中,該第一區段管體部具有一第一高度水平,該第二區段管體部具有一第二高度水平,該第一高度水平不同於該第一高度水平,且兩該啣接區段管體部具有斜度,以連接具有高低落差的該第一區段管體部與該第二區段管體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區段管體部比該第二區段管體部更遠離於該頂部區域。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其中該鏡頭模組具有一入光面,該入光面的水平高度高於該第一區 段管體部的水平高度以及該第二區段管體部的水平高度,且該第一區段管體部的水平高度低於該第二區段管體部的水平高度。
TW105124108A 2016-07-29 2016-07-29 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 TWI595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4108A TWI595828B (zh) 2016-07-29 2016-07-29 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4108A TWI595828B (zh) 2016-07-29 2016-07-29 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95828B true TWI595828B (zh) 2017-08-11
TW201811153A TW201811153A (zh) 2018-03-16

Family

ID=60189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4108A TWI595828B (zh) 2016-07-29 2016-07-29 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9582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00843A (en) * 2008-06-26 2010-01-01 Inventec Corp Loop heat pipe
TW201543990A (zh) * 2014-05-01 2015-11-16 Taiwan Green Point Entpr Co 電子裝置用的散熱單元及含有該散熱單元的電子裝置
TWM514036U (zh) * 2015-09-14 2015-12-11 Chaun Choung Technology Corp 側向環繞之熱管及其散熱結構
US20160037681A1 (en) * 2013-05-07 2016-02-04 Korea University Research & Business Foundation Mobile terminal
CN103491747B (zh) * 2012-06-08 2016-03-23 苹果公司 围绕热管的用于热的管道传输的衬垫
TWM534507U (en) * 2016-07-29 2016-12-21 Auras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loop heat pip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00843A (en) * 2008-06-26 2010-01-01 Inventec Corp Loop heat pipe
CN103491747B (zh) * 2012-06-08 2016-03-23 苹果公司 围绕热管的用于热的管道传输的衬垫
US20160037681A1 (en) * 2013-05-07 2016-02-04 Korea University Research & Business Foundation Mobile terminal
TW201543990A (zh) * 2014-05-01 2015-11-16 Taiwan Green Point Entpr Co 電子裝置用的散熱單元及含有該散熱單元的電子裝置
TWM514036U (zh) * 2015-09-14 2015-12-11 Chaun Choung Technology Corp 側向環繞之熱管及其散熱結構
TWM534507U (en) * 2016-07-29 2016-12-21 Auras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loop heat pip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1153A (zh) 2018-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6133B (zh) 液冷式散熱模組
CN105682423B (zh) 散热设备
US20160073548A1 (en) Cooling module, cooling module mounting board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663375B (zh) 散熱模組
TWI602497B (zh) 散熱模組
TWI535989B (zh) 散熱裝置及使用該散熱裝置的電子裝置
WO2010145074A1 (zh) 散热装置和具有散热装置的射频模块
TW201834535A (zh) 具有散熱功能的電子設備及其水冷排總成
WO2020211416A1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5980890U (zh) 具有回路式热管的电子装置
TW201221891A (en) Separable liquid-cooling heat-dissipation module
CN106098656A (zh) 散热器
TWI632650B (zh) 水冷散熱系統及水冷頭
TW201345403A (zh) 散熱裝置
CN104882424B (zh) 液冷散热器及相应的igbt模块
TWI595828B (zh) 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
TWI694325B (zh) 水冷頭
TW202022546A (zh) 散熱模組
US20180031328A1 (en)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CN109462968A (zh) 一种多表面发热设备的散热装置
CN107664453B (zh) 具有回路式热管的电子装置
US20190146315A1 (en)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TW201809576A (zh) 迴路式熱管以及具有迴路式熱管的電子裝置
JP2011187599A (ja) 液冷ジャケット
TWM536454U (zh) 霧化冷卻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