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1300B - 空氣清淨機 - Google Patents

空氣清淨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1300B
TWI591300B TW104144400A TW104144400A TWI591300B TW I591300 B TWI591300 B TW I591300B TW 104144400 A TW104144400 A TW 104144400A TW 104144400 A TW104144400 A TW 104144400A TW I591300 B TWI591300 B TW I5913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se portion
air outlet
opening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4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41902A (zh
Inventor
関根加津典
山岸直樹
大木政史
Original Assignee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三菱電機家園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三菱電機家園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41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419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1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130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purification, e.g. by filtering; by sterilisation; by ozoni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3Venti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ir clea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Description

空氣清淨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空氣清淨機。
在以往之空氣清淨機,已知包括如下之構件者,室內空氣之吸入口,係配設於是側面之一的背面;及本體,係設置配設於上面的吹出口(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先行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4726733號公報
可是,在專利文獻1所示之以往的空氣清淨機,因為空氣所流動的開口(吸入口)形成於本體的側面,所以在將空氣清淨機設置於壁際時,側面的開口被壁面封閉,而可能無法穩定地進行送風。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這種課題而開發的,其目的在於得到一種空氣清淨機,該空氣清淨機係在設置於壁際的情況,亦可防止空氣所流動的開口被壁面封閉,而可穩定地進行送風。
在本發明之空氣清淨機,包括:基座部,係被載置於設置面上,並將第1開口形成於側面;及中空筒狀之導管部,係設置成從該基座部的上面向上方豎立,並將第2開口形成於側面;該基座部係具有:第1側面;連接面,係從該第1側面之下端延伸至該基座部之外側;以及第2側面,係從該連接面之外端延伸至下側;該第1開口採用配置於該第1側面的構成。
或者,在本發明之空氣清淨機,包括:基座部,係被載置於設置面上,並將第1開口形成於側面;及中空筒狀之導管部,係設置成從該基座部的上面向上方豎立,並將第2開口形成於側面;該第1開口採用在與該設置面平行的投影面上配置成該第1開口的下緣比該第1開口的上緣更靠近該基座部的外側的構成。
在本發明之空氣清淨機,具有如下之效果,在設置於壁際的情況,亦可防止空氣所流動的開口被壁面封閉,而可穩定地進行送風。
1‧‧‧空氣清淨機
100‧‧‧基座部
101‧‧‧送風路
110‧‧‧吹出口
111‧‧‧吹出口上緣
112‧‧‧吹出口下緣
121‧‧‧上面
122‧‧‧第1側面
123‧‧‧連接面
124‧‧‧第2側面
125‧‧‧傾斜側面
200‧‧‧導管部
201‧‧‧吸入口
202‧‧‧封閉體
203‧‧‧通風路
300‧‧‧送風風扇
400‧‧‧馬達
501‧‧‧地板面
502‧‧‧壁面
第1圖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空氣清淨機的外觀立體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空氣清淨機的透視剖面圖。
第3圖係將第2圖之A部放大所表示的剖面圖。
第4圖係在模式上表示使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空氣清淨機與壁面鄰接所設置之狀態的剖面圖。
第5圖係在模式上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空氣清淨機之其他的構成例的立體圖。
第6圖係在模式上表示使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空氣清淨機與壁面鄰接所設置之狀態的剖面圖。
第7圖係從第6圖之箭號B的方向所觀察之箭視圖。
一面參照附加的圖面,一面說明本發明。在各圖中,相同的符號表示相同部分或相當部分。對相同符號的部分之重複的說明係適當地簡化或省略。
第1實施形態
從第1圖至第5圖係與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相關者,第1圖係空氣清淨機的外觀立體圖,第2圖係空氣清淨機的透視剖面圖,第3圖係將第2圖之A部放大所表示的剖面圖,第4圖係在模式上表示使空氣清淨機與壁面鄰接所設置之狀態的剖面圖。第5圖係在模式上表示空氣清淨機之其他的構成例的立體圖。
如第1圖所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空氣清淨機1包括基座部100及導管部200。基座部100呈將2個大致長方體上下地重疊所形成的形狀。更詳細說明之,基座部100呈將在平面圖上相對地小之大致長方體重疊於在平面圖上相對地大之大致長方體之上所形成的形狀。因此,階梯狀的段差形成於基座部100的側面。
即,基座部100的外形具有上面121、第1側面122、連接面123及第2側面124、以及在第1圖係省略圖示的底面。第1側面122設置成從上面121的外端延伸至下側。此處,第1側面122係對上面121大致垂直地設置。連接面123設置成從第1側面122的下端延伸至基座部100的外側。此處,連接面123係對第1側面122大致垂直地設置。第2側面124設置成從連接面123的外端延伸至下側。此處,第2側面124係對連接面123大致垂直地設置。
依此方式,連接面123連接第1側面122的下端與第2側面124的上端。此外,在此處,連接面123係大致水平的面,但是亦可傾斜。又,在此處,第1側面122及第2側面124係大致垂直的面,但是亦可這些側面之一方或雙方傾斜。又,亦可藉由將板狀構件設置於第1側面122的下側,使第2側面124的高度尺寸變成極小。
是第1開口之吹出口110形成於基座部100的一側面。更詳細說明之,是第1開口之吹出口110配置於基座部100之側面中的第1側面122。
導管部200被安裝於基座部100的上面121。導管部200呈中空筒形。在此處,導管部200是中空的大致圓筒形。此外,導管部200的形狀係未限定為此,亦可例如是中空的角柱形等。
導管部200設置成從基座部100的上面朝向上方直立。即,導管部200的長度方向係對基座部100的上面垂直地豎立。是第2開口之吸入口201形成於導管部200的側面。 吸入口201係在導管部200長度方向所配置。在吸入口201,安裝將網孔狀之前置過濾器設置於格子狀之框體的吸入口蓋。
封閉體202被安裝於導管部200的上端。中空之導管部200之長邊的一端係藉此封閉體202封閉。另一方面,上述之基座部100與導管部200之長邊的另一端連接。
一面參照第2圖,一面繼續說明空氣清淨機1的構成。通風路203形成於導管部200之內部。通風路203係與形成於導管部200的吸入口201相通。又,是空氣清淨手段之未圖示的過濾器被安裝於導管部200之內部。此過濾器例如是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過濾器。過濾器被配置於在導管部200之內部的吸入口201與通風路203之間。
送風風扇300被收容於基座部100內的空間。又,馬達400亦被收容於基座部100之內部。馬達400係用以使送風風扇300轉動。
進而,一面參照第3圖,一面繼續說明。此第3圖係將第2圖之A部放大所表示者。收容送風風扇300之基座部100內的空間係與導管部200之通風路203相通。又,收容送風風扇300之空間係與形成於基座部100之內部的送風路101相通。而且,此送風路101係通往吹出口110。依此方式,從導管部200的吸入口201,經由通風路203、送風風扇300以及送風路101,至吹出口110相通。
此處,如上述所示,段差形成於基座部100的側面,在此段差部分,從上依序形成第1側面122、連接面123以及第2側面124。而,吹出口110設置於第1側面122。因 此,在吹出口110之外側的下方,連接面123大致水平地延伸。又,第2側面124位於基座部100的最外側,位於第1側面122之吹出口110係在平面圖上位於比第2側面124更靠近基座部100的內側。
又,送風路101傾斜成隨著從基座部100的內側往外側而往上方。換言之,傾斜成隨著從送風風扇300的部分接近吹出口110而往上方。因此,從送風風扇300通過送風路101從吹出口110所吹出之空氣流係被送風路101的傾斜面導引,成為自水平朝向斜上方向。
在模式上表示使如以上所示構成之空氣清淨機1接近壁面下所設置之的狀態者是第4圖。空氣清淨機1之基座部100被載置於是設置面之地板面501上。而且,壁面502從地板面501在鉛垂上方延伸。
可使空氣清淨機1最接近此壁面502的是基座部100之外端與壁面502接觸的位置。在此時,考慮作成是第1開口之吹出口110朝向壁面502側的情況。在此情況,如上述所示,在具有吹出口110之側,位於基座部100之最外側者是第2側面124。因此,使空氣清淨機1最接近壁面502時,第2側面124與壁面502抵接。
在此狀態,因為如上述所示,位於第1側面122之吹出口110位於比第2側面124更靠近基座部100的內側,所以可從吹出口110將空隙形成於與壁面502之間。因此,即使將空氣清淨機1設置成靠近壁面502,亦可防止吹出口110被壁面502塞住。
在此時,因為在吹出口110之外側的下方側有連接面123,所以從吹出口110出來並碰到壁面502的空氣流係往上方。因此,可防止從吹出口110出來並碰到壁面502的空氣流揚起地板面501上的塵埃。
又,因為藉送風路101的傾斜而從吹出口110出來的空氣流具有向上的速度成分,所以可使從吹出口110出來並碰到壁面502的空氣流更圓滑地往上方,而可抑制風量的損失。
此外,在以上,說明了將吹出口110設置於基座部100之一側的情況。在此情況,段差,即第1側面122、連接面123以及第2側面124係僅設置於至少設置吹出口110之側即可。
另一方面,如第5圖在模式上所示,亦可作成將吹出口110設置於基座部100之複數個側面,例如4個側面的全部。在此情況,將段差,即第1側面122、連接面123以及第2側面124設置於設置吹出口110之所有的側(此處係4側全部)即可。
又,送風路101係傾斜成至少其一部分從吹出口110在自水平斜上方向吹出空氣流即可,但是尤其使接近吹出口110之部分傾斜即可。
此外,在以上,說明了將形成於基座部100之第1開口作為吹出口110,並將形成於導管部200之第2開口作為吸入口201的情況。其中,第1開口及第2開口的功能、作用係未限定為此。即,亦可與以上的情況相反地將形成於基座部 100之第1開口作為吸入口,並將形成於導管部200之第2開口作為吹出口。即使是像這樣相反的情況,亦可得到防止是第1開口之吸入口被壁面塞住等之如上述所示之有利的效果。
如以上所示構成之空氣清淨機包括:基座部100,係被載置於例如地板面501等設置面上,並將是第1開口之吹出口110形成於側面;及中空筒狀之導管部200,係設置成從基座部100的上面121向上方豎立,並將是第2開口之吸入口201形成於側面。基座部100具有第1側面122、從第1側面122之下端延伸至基座部100之外側的連接面123、以及從連接面123之外端延伸至下側的第2側面124。而且是第1開口之吹出口110配置於第1側面122。
因此,在將空氣清淨機1設置於壁際的情況,亦可防止空氣所流動之第1開口(吹出口110)被壁面封閉,而可穩定地送風。又,在將風扇搭載於內部的情況等,不必擔心因空氣所流動的第1開口(吹出口110)被封閉,空氣不流動,而引起溫度的上升。
第2實施形態
第6圖及第7圖係與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相關,第6圖係在模式上表示使空氣清淨機與壁面鄰接所設置之狀態的剖面圖。第7圖係從第6圖之箭號B的方向所觀察之箭視圖。
上述之第1實施形態係將段差設置於基座部之形成第1開口(吹出口)的側面。相對地,此處所說明之第2實施形態係作成替代段差,使基座部之形成第1開口(吹出口)的側面傾斜。
即,如第6圖所示,基座部100之側面的至少一個成為傾斜側面125。傾斜側面125傾斜成愈接近基座部100之內側愈高,愈接近基座部100之外側愈低。而且,是第1開口之吹出口110形成於此傾斜側面125。
空氣清淨機1的基座部100被載置於是設置面的地板面501上。而且,壁面502從地板面501向鉛垂上方延伸。此處,表示從第6圖之箭號B所示的方向,即鉛垂上方所觀察之傾斜側面125的是第7圖。此第7圖所示者亦可說是在與是設置面之地板面501平行的投影面上之傾斜側面125及吹出口110。
如此第7圖所示,因為傾斜側面125傾斜成愈接近基座部100的內側愈高,所以在該投影面上,吹出口下緣112成為比吹出口上緣111更靠近基座部100的外側。
此處,考慮作成是第1開口之吹出口110朝向壁面502側,並將空氣清淨機1設置成最接近壁面502的情況。在此情況,如第6圖所示,在基座部100之外端與壁面502接觸時,因為吹出口上緣111位於比吹出口下緣112更靠近基座部100的內側,所以至少在吹出口上緣111側,可在吹出口110與壁面502之間必定形成空隙。因此,將空氣清淨機1設置成靠近壁面502,亦可防止吹出口110被壁面502塞住。
此外,亦可作成替代傾斜側面125,藉由將該側面作成例如彎曲面等,而在該投影面上吹出口下緣112比吹出口上緣111更靠近基座部100的外側。
關於其他的構成係與第1實施形態一樣,省略其詳細說明。
如以上所示構成之空氣清淨機包括:基座部100,係被載置於例如地板面501等設置面上,並將是第1開口之吹出口110形成於側面;及中空筒狀之導管部,係設置成從基座部100的上面121向上方豎立,並將是第2開口(吸入口)形成於側面。而且,是第1開口之吹出口110係在與該設置面平行的投影面上配置成第1開口的下緣(吹出口下緣112)比第1開口的上緣(吹出口上緣111)更靠近基座部100的外側。
因此,與第1實施形態一樣,在將空氣清淨機1設置於壁際的情況,亦可防止形成於基座部100的側面之是第1開口的吹出口110被壁面塞住,而可穩定地進行送風。又,在使形成是第1開口之吹出口110的側面傾斜的情況,藉由調整此傾斜角度,亦可易於調整在壁面與第1開口之間可確保最低限度之空隙的大小。關於其他的事項,亦可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一樣之效果。
【工業上的可應用性】
本發明係可利用於成為吹出口或吸入口之開口形成於被載置於例如地板面等的設置面上之基座部的側面之空氣清淨機。
1‧‧‧空氣清淨機
100‧‧‧基座部
110‧‧‧吹出口
121‧‧‧上面
122‧‧‧第1側面
123‧‧‧連接面
124‧‧‧第2側面
200‧‧‧導管部
201‧‧‧吸入口
202‧‧‧封閉體

Claims (2)

  1. 一種空氣清淨機,包括:基座部,係被載置於設置面上,並將吹出口形成於側面;中空筒狀之導管部,係設置成從該基座部的上面向上方豎立,並將吸入口形成於側面;及該基座部之內部的送風風扇;該基座部係具有:第1側面;連接面,係從該第1側面之下端延伸至該基座部之外側;以及第2側面,係從該連接面之外端延伸至下側;該吹出口係配置於該第1側面;在該基座部之內部,形成從該送風風扇與該吹出口相通的送風路;該送風路之至少一部分係傾斜成從該吹出口在自水平斜上方向吹出空氣。
  2. 一種空氣清淨機,包括:基座部,係被載置於設置面上,並將吹出口形成於側面;中空筒狀之導管部,係設置成從該基座部的上面向上方豎立,並將吸入口形成於側面;及該基座部之內部的送風風扇;該吹出口係在與該設置面平行的投影面上配置成該吹出口的下緣比該吹出口的上緣更靠近該基座部的外側;在該基座部之內部,形成從該送風風扇與該吹出口相通的 送風路;該送風路之至少一部分係傾斜成從該吹出口在自水平斜上方向吹出空氣。
TW104144400A 2015-01-14 2015-12-30 空氣清淨機 TWI5913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04656 2015-01-14
JP2015005818 2015-01-15
JP2015007093 2015-01-16
JP2015009737 2015-01-21
JP2015009415 2015-01-21
JP2015019617 2015-02-03
PCT/JP2015/085199 WO2016114059A1 (ja) 2015-01-14 2015-12-16 空気清浄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1902A TW201641902A (zh) 2016-12-01
TWI591300B true TWI591300B (zh) 2017-07-11

Family

ID=56405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4400A TWI591300B (zh) 2015-01-14 2015-12-30 空氣清淨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6114059A1 (zh)
TW (1) TWI591300B (zh)
WO (1) WO20161140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71405A (ja) * 2019-04-09 2020-10-22 カ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脱臭装置
JP7083947B1 (ja) 2021-06-24 2022-06-13 株式会社明光商会 紫外線殺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0496B2 (ja) * 1989-01-06 1994-03-2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装置
JP2000240991A (ja) * 1999-02-23 2000-09-08 Hitachi Ltd 空気清浄装置
JP2003106580A (ja) * 2001-09-27 2003-04-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清浄機
JP2005143524A (ja) * 2003-11-11 2005-06-09 Daiken Kagaku Kogyo Kk 空気清浄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14059A1 (ja) 2016-07-21
JPWO2016114059A1 (ja) 2017-06-01
TW201641902A (zh) 2016-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1300B (zh) 空氣清淨機
JP6767616B2 (ja) 送風装置
JP7065264B2 (ja) 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JP6078777B2 (ja) 空気清浄装置
JP2017096562A (ja) 分煙装置
TWI670452B (zh) 空氣清淨裝置
JP5038996B2 (ja) 吸気ダクト
JP2007101146A (ja) ダクトファン
TWI391614B (zh) At the same time into the exhaust type ventilation fans
JP7237160B2 (ja) 熱交換型換気装置
JP6382502B2 (ja) レンジフード
JP4670273B2 (ja) ダクトファン
JPWO2015155855A1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7187242A (ja) 送風装置
KR200464822Y1 (ko) 크린 룸
JP5426471B2 (ja) 空気調和機
WO2009125558A1 (ja) 集塵装置
JP4921134B2 (ja) 空気調和機
KR102543795B1 (ko) 가습장치
JP7496682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TW201433760A (zh) 誘導氣流產生裝置
JP3173962U (ja) 換気装置
WO2023181535A1 (ja) 気流形成システム
JP7284599B2 (ja) 空調ブース
JP2011196665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