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0276B - 氣體產生器 - Google Patents

氣體產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0276B
TWI570276B TW103141150A TW103141150A TWI570276B TW I570276 B TWI570276 B TW I570276B TW 103141150 A TW103141150 A TW 103141150A TW 103141150 A TW103141150 A TW 103141150A TW I570276 B TWI570276 B TW I5702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electrolytic cell
tank
inner water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1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22714A (zh
Inventor
林信湧
Original Assignee
林信湧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信湧 filed Critical 林信湧
Publication of TW201522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2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0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027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5/00Operating or servicing cells
    • C25B15/02Process control or regu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r non-metals
    • C25B1/01Products
    • C25B1/02Hydrogen or oxygen
    • C25B1/04Hydrogen or oxygen by electrolysis of 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5/00Operating or servicing ce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9/00Cells or assemblies of cells; Constructional parts of cell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e.g. electrode-diaphragm assemblies; Process-related cell features
    • C25B9/17Cells comprising dimensionally-stable non-movable electrode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Description

氣體產生器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氣體產生器,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冷卻系統的氫氧氣產生器。
一直以來,人類對於生命是十分地重視,許多醫療的技術的開發,都是用來對抗疾病,以延續人類的生命。過去的醫療方式大部分都是屬於被動,也就是當疾病發生時,再對症進行醫療,比如手術,給藥,甚至癌症的化學治療,放射性治療,或者慢性病的調養,復健,矯正等。但是近年來,許多醫學專家逐漸朝向預防性的醫學方法進行研究,比如保健食品的研究,遺傳性疾病篩檢與提早預防等,更是主動的針對未來性可能之發病進行預防。另外,為了延長人類壽命,許多抗老化,抗氧化的技術逐漸被開發,且廣泛地被大眾採用,包含塗抹的保養品,及抗氧化食物/藥物等。經研究發現:人體因各種原因,(比如疾病,飲食,所處環境或生活習慣)引生的不安定氧(O+),亦稱自由基(有害自由基),可以與吸入的氫混合成部份的水,而排出體外。間接減少人體自由基的數量,達到酸性體質還原至健康的鹼性體質,可以抗氧化,抗老化,進而也達到消除慢性疾病和美容保健效果。甚至有臨床實驗顯示,對於一些久臥病床的病人,因為長期呼吸高濃度氧,造成的肺損傷,可以透過吸入氫氣以緩解肺損傷的 症狀。
另外,氫氧氣的用途除上述保健外,亦可用於產生氫氧焰進行加熱或燃燒,另外也可以清除引擎積碳等用途。而一般氫氧氣是經由電解槽電解液態水而產生,然而電解液態水過程中很容易產生高溫,為避免氣氫爆傳統之氫氧氣電解槽多是利用氣冷式,也就是使用風扇進行降溫,但是如果風扇故障將會導致氫氧氣電解槽溫度升高而導致氫爆之危險。
因此,本發明的觀點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冷卻系統的氣體產生器,可降低電解槽的溫度而提高其安全性,其包含有外水箱、內水箱以及電解槽模組。外水箱係具有中空部,中空部係適於容置有冷卻劑;內水箱,設置於外水箱中空部內,內水箱具有中空部,內水箱中空部係適於容置有液態水,內水箱係連接有出氣管自外水箱露出;電解槽模組係設置於外水箱中空部中,用於電解液態水;其中,至少電解槽模組之一部份浸泡於冷卻劑之中,電解槽模組藉由輸液管自內水箱補充液態水,電解槽模組電解液態水產生氫氧氣混合氣,氫氧氣混合氣藉由輸氣管自電解槽模組輸出至內水箱,進而藉由內水箱之出氣管輸出。
再者,本發明的電解槽模組可選擇性的包含至少一電解槽與連通槽,其中電解槽具有中空部、入水口及出氣口,中空部適於容置液態水,電解槽的出氣口係對應內水箱的入氣口並以輸氣管相連接,電解槽係可拆卸地設置於電解槽模組,連通槽包含複數個開口,電解槽的入水口係對應連通槽的一個開口,輸液管連通連通槽。
另外,前述的電解槽模組更得選擇性地包含槽體架,槽體架 包含複數個縱向穿孔,電解槽包含槽體且槽體對應地設置於槽體架的一個縱向穿孔內。
再者,電解槽模組更得選擇性地包含電極架,電極架包含複數個縱向穿孔,電解槽包含電極片,電極片對應地設置於電極架的一個縱向穿孔並且電極片的下部置入於電解槽的中空部內。
另外,槽體架亦得選擇性地包含柱體貫穿電解槽的槽體,而電極架柱體貫穿電解槽的電極片上部。其中,前述的電解槽的槽體係得選擇性的全部浸泡於冷卻劑之中。同時,電解槽的槽體外表面得選擇性地塗佈有絕緣材料。
惟不以前者為限,於應用時,電解槽模組亦得選擇性地以全部暨內水箱至少一部份浸泡於冷卻劑之中。再者,電解槽更得選擇性地包含蓋體用以隔離電極片與槽體,槽體架的柱體連接導電元件,電極架的柱體連接另一導電元件,藉此使電解槽的電極片為陽極,電解槽的槽體為陰極。
另外,本發明的外水箱得選擇性的設置有排水管及與排水管配合之閥門,用於將冷卻劑自外水箱排出。其中,其更得選擇性地包含排水管連通連通槽,使排水管與輸液管連通,用於將液態水自內水箱及電解槽中排出。
另一方面,外水箱亦得可選擇性地包含支撐架體,內水箱設有複數個舌部用以將內水箱固定於外水箱的支撐架體上。
除此之外,本發明之另一範疇在於提供一種氣體產生器,其得包含有外水箱、內水箱、電解槽模組。外水箱具有中空部,中空部係適 於容置有冷卻劑;內水箱具有中空部適於容置液態水;電解槽模組包含複數個可拆卸的電解槽、槽體架與電極架,每一電解槽具有槽體與電極片。其中,槽體架電連通每一電解槽的槽體,槽體架具有柱體可以電連接一個導電元件,藉此,此導電元件經由電極架來對槽體進行導電;另外,電極架則電連通每一電解槽的電極片,電極架具有柱體可以電連接另一個導電元件,藉此,導電元件經由電極架來對電極片進行導電。因此複數個可拆卸的電解槽係呈現電性並聯的狀態。
承上,電解槽的槽體得選擇性地部分或全部浸泡於冷卻劑之中。再者,電解槽更得包含蓋體用以隔離電極片與槽體,電解槽的槽體外表面得選擇性地塗佈有絕緣材料。
綜合而言,本發明的重點在於提出一種具有冷卻系統的氣體產生器,其具有外水箱、內水箱及電解槽模組,藉由將電解槽模組浸泡於外水箱中,其中因電解水所造成之熱能將得以被降低,進一步降低了高溫氣爆的風險。
M‧‧‧氣水循環系統
1‧‧‧第一模組
2‧‧‧第二模組
10‧‧‧外水箱
11‧‧‧排水口
12‧‧‧入水口
13‧‧‧支撐架體
20‧‧‧內水箱
21‧‧‧入氣口
22‧‧‧出水口
23‧‧‧出氣口
24‧‧‧洩壓裝置
25‧‧‧水位偵測器
26‧‧‧舌部
29‧‧‧入水口
30‧‧‧電解槽模組
31‧‧‧電解槽
311‧‧‧槽體
3112‧‧‧入水口
3113‧‧‧出氣口
312‧‧‧電極片
3121‧‧‧上部
3121A‧‧‧頭部
3121B‧‧‧頸部
3123‧‧‧下部
313‧‧‧蓋體
315‧‧‧絕緣材料
32‧‧‧槽體架
321‧‧‧縱向穿孔
322‧‧‧柱體
33‧‧‧電極架
331‧‧‧縱向穿孔
332‧‧‧柱體
50‧‧‧輸液管
51‧‧‧連通槽
60‧‧‧電源
61‧‧‧導電元件
62‧‧‧導電元件
63‧‧‧絕緣墊片
70‧‧‧排水管
71‧‧‧閥門
80‧‧‧排水管
81‧‧‧閥門
90‧‧‧出氣管
S1‧‧‧中空部
S2‧‧‧中空部
S3‧‧‧中空部
圖一係繪述了本發明的氣體產生器於一具體實施例中的側向剖面示意圖。
圖二及圖三係繪述了本發明於一具體實施例中於各個不同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圖四係繪述了圖三的具體實施例中不具有外水箱時的示意圖。
圖五係繪述了圖四的具體實施例中不具有支撐架體時的示 意圖。
圖六A至圖六C係繪述了圖三的具體實施例中僅具有電解模組時的立體示意圖、仰視圖及沿該仰視圖中的B-B線剖設的剖視圖。
圖七A至圖七C係繪述了另一具體實施例中僅具有電解模組時的立體示意圖、俯視圖及沿該俯視圖中的A-A線剖設的剖視圖。
關於本發明的優點,精神與特徵,將以實施例並參照所附圖式,進行詳細說明與討論。
為了讓本發明的優點,精神與特徵可以更容易且明確地了解,後續將以實施例並參照所附圖式進行詳述與討論。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實施例僅為本發明代表性的實施例,其中所舉例的特定方法,裝置,條件,材質等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或對應的實施例。
請參照圖一至圖五,圖一係繪述了本發明氣體產生器(下稱系統或本發明)的示意圖。圖二及圖三係分別繪述了本發明於一具體實施例中的不同視角的立體示意圖。圖四係繪述了圖二的具體實施例中具有外水箱的支撐架體但不具有外水箱的外殼體時的示意圖。而圖五則係繪述了圖四的具體實施例中不具有外水箱的示意圖。需知悉的是,圖一係僅用於交代各元件之間的相對關係以及其運作原理,其設計已被適度的調整。
由圖可見,於本例中,氣體產生器的主要組成部份得大致分為包含有外水箱10、內水箱20以及電解槽模組30。內水箱20係用於容置液態水,用於對電解槽模組30補充液態水。而電解槽模組30係包含多個電解槽31,各個電解槽31係分別用於對液態水進行電解以產生氫氧混合氣體並 經由內水箱20輸出以為使用。
於本例中,各個電解槽31分別為片式電解槽,而其得大致地由槽體311、電極片312及蓋體313所組成。各個槽體311中係具有中空部S3;而電極片312與槽體311係藉由蓋體313相互嵌合以使各個電解槽31的中空部S3與外水箱10的中空部S1得以相互水密地隔離。於本例中,槽體311及電極片312係分別地藉由導電元件61、62來與電源60電性連接以使該槽體311及電極片312為相對應的電性。於本例中,電解槽31的槽體311可當成陰極而電解槽31的電極片312當成陽極。惟其不以此為限,按其設計之需要,槽體311及電極片312二者之電性亦得按使用者之需要而分別予以調整。為避免短路,導電元件61、62之間另設有絕緣墊片63加以隔離。於使用時,槽體311之表面得選擇性地預先塗佈有絕緣材料315而蓋體313可使電極片312與槽體311兩者電絕緣。
於一實施例中,電解槽模組30包含複數個可拆卸的電解槽31、槽體架32與電極架33,每一電解槽31具有槽體311與電極片312。其中,槽體架32電連通每一電解槽31的槽體311,槽體架32具有柱體322可使槽體架32電連接一個導電元件62,藉此,此導電元件62經由槽體架32來對槽體311進行導電;另外,電極架33則電連通每一電解槽31的電極片312,電極架33具有柱體332可以使電極架33電連接另一個導電元件61,藉此,導電元件61經由電極架33來對電極片312進行導電。因此複數個可拆卸的電解槽31係呈現電性並聯的狀態。
另一實施例中,當電解槽模組30具有四個電解槽31並聯時,電源60之輸出電壓及電流係可分別約為5伏(V)及200安培(A),即各個電解槽 31的功率分別約為250瓦(W)(即約5V*40A),如此本發明每一電解槽可於低電壓狀態進行電解水而產生氫氧混合氣,而透過電解槽並聯數個電解槽方式可以使總出氣氣量增加。
當然於其他實施例中,每一電解槽之操作電壓可介於24V~4V之間,例如12V~4V,而每一個每一電解槽之操作電流亦可介於40A~100A。而要使電解槽31並聯,其結構亦不限於上述之槽體架32與電極架33,例如連接電源60的導電元件62(或稱之為第二導電元件)與導電元件61(或稱之為第一導電元件)先連接至一控制單元(未顯示),而數個電解槽則與此控制單元相連接,於使用上此控制單元可以選擇性地讓全部或部分的電解槽31,以上述電性並聯方式進行電解水,進而可以選擇性地控制氫氧混合氣的產氣量。
電解槽31的上部或頂部位置係配置有至少個出氣口3113,而各個出氣口3113得分別藉由輸氣管40來將電解槽31所產生的氫氧混合氣體導出至內水箱20中。內水箱20係具有入氣口,入氣口21可與輸氣管40連通將氫氧混合氣體輸入內水箱20。當然於另一實施例中,每一個電解槽31可先接到一個輸氣連通槽(未顯示),再由此輸氣連通槽與內水箱20的一個入氣口相連,以使每一個電解槽產生的氫氧混合氣體輸入到內水箱20內,即於此實施例中並非每一個內水箱20的入氣口直接連接一個電解槽的一個出氣口3113。
與此同時,水箱20內係儲存有液態水,一方面可以補充電解槽31所需之液態水,而另一方面則可以對於電解槽31產生的氫氧混合氣體降溫。在氫氧混合氣體係藉由輸氣管40輸入至內水箱20的中空部S2後,大 部分氫氧混合氣體會浮出液態水之表面,亦即內水箱20的上部,然而氫氧混合氣體自液態水下方浮出水面過程中,由於內水箱20內的液態水可以吸收熱能進而降低氫氧混合氣體的溫度,藉此可以減少氫氧混合氣體產生氫爆的機率,並提高系統的安全。經過液態水降溫與過濾後的氫氧氣會儲存於內水箱20的上部,而經由上部的出氣口23藉出氣管90導出,提供使用者吸入,此時氫氧氣流量可介於0.1litter/min~2litter/min之間。
另一方面,電解槽31中的液態水因為電解作用而消耗,所以電解槽30還包括入水口3112,藉由輸液管50與連通槽51來自內水箱20取得並補充液態水,入水口3112位置如圖所示可以在電解槽30的下部或是底部處。
如圖一所示,內水箱20的出水口22係藉由輸液管50及連通槽51來與電解槽模組30中的各個電解槽31的入水口3112連通。因此當電解槽31中之液態水因為電解作用而消耗時,內水箱20可透過輸液管50與連通槽51來對電解槽31之液態水進行補充。當然於另一實施例中,不需連通槽而每一個電解槽31可透過獨立輸液管分別各自與內水箱20相連以使內水箱20補充電解槽31所需之液態水。
內水箱20較佳是配置略高於電解槽31(如圖一所示內水箱20之底部高於電解槽31之頂部),或者內水箱20之底部高於電解槽31之底部即可(例如內水箱20之底部高於電解槽31自底部算起四分之一的位置),此時無須其他加壓設備,內水箱20可以對電解槽31自動補水。另外由於氫氧混合氣體導入於內水箱20中,也會對於內水箱20之液態水之表面產生壓力,而此壓力也可促使內水箱20對電解槽31自動補水。
除此之外,內水箱20內得進一步配置有洩壓裝置24,當內水箱20儲存之氫氧混合氣體超過預設壓力時,可以經由洩壓裝置24進行洩壓,因此可以防止氫爆。舉例來說,當出氣口23之排放不正常,比如發生阻塞等,由於電解槽31持續產出氫氧混合氣體,則內水箱20中的氫氧混合氣體量會增加,且壓力會增高,經由洩壓裝置24進行洩壓,於一實施例中,可設定壓力為一大氣壓時(1Pa)即進行洩壓,洩壓裝置24得以電磁閥以為之。
再者,內水箱20得選擇性地包括水位偵測器25(以虛線表示),以偵測內水箱20中液態水之水位,水位偵測器25得為簡單控制電路或電腦系統,當水位偵測器25偵測內水箱20中液態水之水位低於預設值時,其得控制處於內水箱20頂部的入水口29處的閥門來補充液態水,或是利用警示裝置告知使用者經由入水口29以補充液態水。警示裝置可以是鳴笛,警鈴,警示燈號或電腦系統的警示訊息之任一者。除安全低水位外,水位偵測器25亦可應用來偵測內水箱20中液態水之安全高水位,當使用者注水於內水箱20使水位高於預設高水位值時,水位偵測器25會有警示燈亮起以通知使用者可以停止注水。
此外,為了方便進行清潔及維護,內水箱20得與排水管80相連通,藉由輸液管50和連通槽51,排水管80與內水箱20的中空部S2連通以使其中的液態水得以自其中排出。排水管80處另外設有閥門81(可以是電磁閥或手動閥),使用者得藉由控制閥門81來開啟或關閉排水管80。需附帶一提的是,前述的排水管80除了與內水箱20連通外,亦同時藉由連通槽51來與電解模組30中各個電解槽31的中空部S3連通,以使各個電解槽31中的液態水得以排出。
另一方面,本發明的內水箱20之各個側表面均固設有複數個自內水箱20之側表面的舌部26。於本例中,前述的各個舌部26係分別地藉由複數顆螺絲來固定於外水箱10的支撐架體13上。而在安裝時,內水箱20與電解槽模組30之組合(如圖五之第一模組1或第二模組2,此第一模組1或第二模組2均具有內水箱20與電解槽模組30)將隨支撐架體13浸泡於外水箱10中,以利用其中的冷卻劑為更進一步的冷卻。更明確的說,第一模組1及第二模組2係藉由將其中的電解槽模組30的至少一部份浸泡於外水箱10的冷卻劑中以為冷卻,進一步的減少氫氣爆發生的可能。於另一實施例中,電解槽模組30可以全部浸泡在外水箱10的冷卻劑中;或者至少連內水箱20的部分也浸泡在外水箱10的冷卻劑中。
如圖六A至六C,電解槽模組30包含有複數個電解槽31、槽體架32及電極架33與連通槽51,連通槽51具有複數個開口而每一個開口係對應電解槽31的入水口3112。於本例中,各個電解槽31均分別為片式電解槽,而分別大致地由槽體311、電極片312及蓋體313所組成。電極片312係具有上部3121及下部3123。在電解槽31組合後,電極片312的下部3123係穿入電解槽31中空部S3,而電極片312的上部3121則係設置於槽體311之外部。
槽體架32係具有多個縱向穿孔321及橫向設置的柱體322,各個縱向穿孔321係分別供各個電解槽31的槽體311嵌設於其中,以維持各個電解槽31的相對位置,而槽體架32的柱體322係橫向地貫穿槽體311並與槽體311耦接,而於本實施例中槽體架32的柱體322可以連接導電元件62,藉此,導電元件62經由槽體架32來對槽體311進行導電。當然,另一種實施例中導電元件62亦得直接地由柱體322與槽體311電連接以對其進行導電。由 此可知,數個槽體311都是電連接到導電元件62。。
另一方面,電極片312的上部3121係設置於電極架33,電極架33係具有複數個縱向穿孔331及橫向設置的柱體332。各個縱向穿孔331係分別供各電極片312的上部3121嵌設於其中以維持各電極片312的相對位置。在組合完成的狀態時,電極架33的柱體332係橫向地貫穿電極片312並與電極片312耦接,而於本實施例中電極架33的柱體332可以連接導電元件61,藉此,導電元件61經由電極架33來對電極片312進行導電。當然,另一種實施例中導電元件61亦得直接地由柱體332與電極片312電連接以對其進行導電。由此可知,數個電極片312都是電連接到導電元件61。附帶一提的是,柱體322、332得為一銅棒或其由其他高導電材料所製成。
同時,於本例中,電極片312的上部3121得分為頭部3121A及頸部3121B。另外,電極片312的上部3121大致呈倒U狀且其頭部3121A得與相鄰之電極片312的頸部3121B為相接合且設置於同一個電極架33的縱向穿孔331中。藉此,各電極片312得以緊密設置以取得更佳的導電性能。
此外,本發明的電極架33之設計並不以前例為限,相對於前例之電極片312之上部3121係穿透電極架33並且頭部3121A及頸部3121B分別設置於不同的縱向穿孔之設計,於如圖七A至圖七C所繪述之設計中,電極片312之上部3121得不穿透電極架33以使其電極片312之整體維持於電極架33之同一端,再利用一穿透電極架33的縱向穿孔331與連接件(如螺絲)(未標示於圖)固定電極架33及電極片312的相對位置。再者,電極架33係具有柱體332橫向地貫穿電極架33並與其耦接,而電極架33的柱體可以電連接導電元件61,藉此,柱體332得經由電極架33來對電極片312進行供電,如圖七A 至圖七C所繪述者。
如上所述,為提供電解槽31所需電能,槽體架32或其柱體322可電連接於電解槽31的槽體311,而電極架33或其柱體332可電連接於電解槽31的電極片312,另外槽體架32及電極架33的柱體322、332則分別與導電元件62、61電連接,故可藉由與導電元件61、62連接的電源60提供電解槽31電解水時所需之電能。於本例中,電解槽31的槽體311可當成陰極而電解槽31的電極片312當成陽極,惟其不以此為限,按其設計之需要,槽體311及電極片312二者之電性亦得按使用者之需要而分別予以調整。故於此實施例中,數個電解槽31的電連接方式從電路的角度係呈現並聯狀態,即所有電解槽31之槽體311(即陰極)與導電元件62電連接,而所有電解槽31之電極片312(即陽極)與導電元件61電連接。
於另一實施例中,槽體311或電極片312之固定方式可以不需要柱體322或柱體332,僅僅以槽體架32或電極架33固定即可,並將導電元件61、62電連接於槽體架32或電極架33。另外,槽體架32或電極架33之結構或型狀亦不限於上述之結構,只要能使槽體311或電極片312穩固即可。
於另一實施例中,電解槽31的槽體311並非當成電極,而是每一個電解槽內可以包含兩片電極片穿過前述蓋體313,一片當成陽極而另一片當成陰極,為了使兩個電極片係相互絕緣,蓋體313得以絕緣材料為製作。當數個電解槽31並聯時,並聯電解槽31中所有陽極電極片電連接在一起而所有陰極電極片電連接在一起,此電連接可以用上述電極架或者柱體達成,只要注意讓陽極與陰極隔離即可。
為了方便進行清潔及維護,外水箱10的底部得具有一配合有 閥門71的排水管70,排水管70係設置於外水箱10之底部的外側表面處,而排水管70連通外水箱10之中空部S1,用於將冷卻劑自中空部S1排至外水箱10之外。相對應地,為了填充冷卻劑,外水箱10之頂部得設有入水口12以為冷卻劑的輸入之用。此冷卻劑可以是水或其他具有冷卻效果之液體。
綜上所述,本發明中電解槽31產生之氫氧氣,經由內水箱20的液態水,可以降低氫氧氣之溫度,可以防止氫爆之發生。另外經由內水箱20中水位偵測器監控內水箱20的水位,並經由洩壓閥之洩壓可以保持內水箱20中氫氧氣的量,以防止氫爆的發生。而洩壓閥亦可以調節內水箱20上部儲存之氫氧氣的儲存量,適時自動進行洩壓,同樣可以達到防止氫爆的效果。再者,本發明中電解槽31的氣體出口與入水口設計,以及內水箱20氣體入口與出水口設計,使得內水箱20中的純水可以自動補充至電解槽31,而電解槽31產生的氫氧氣,會自動排出至內水箱20,達成氣水循環。再者,藉由將電解槽模組30浸泡於在外水箱10的冷卻劑中,其產生的氫氧氣體的溫度將得以更進一步的被冷卻,提高了本發明的安全性。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M‧‧‧氣體產生器
10‧‧‧外水箱
12‧‧‧入水口
24‧‧‧洩壓裝置
29‧‧‧入水口
61‧‧‧導電元件
62‧‧‧導電元件
63‧‧‧絕緣墊片
90‧‧‧出氣管
S1‧‧‧中空部

Claims (14)

  1. 一種氣體產生器,包含:一外水箱,具有一中空部,該中空部係適於容置有一冷卻劑;一內水箱,設置於該外水箱中空部內,該內水箱具有一中空部,該內水箱中空部係適於容置有一液態水,該內水箱係連接有一出氣管,該內水箱另具有一入氣口、一內水箱入水口與一出水口,該內水箱藉由該內水箱入水口補充該內水箱的該液態水;以及一電解槽模組,設置於該外水箱中空部中,用於電解液態水,該電解槽模組具有一出氣口連接到該入氣口,該電解槽模組具有一入水口連接到該出水口,該電解槽模組無外界加水器;其中該電解槽模組全部容置於該外水箱之該中空部內且被該外水箱所完全包覆,該電解槽模組藉由該內水箱補充因電解作用所消耗之液態水,該電解槽模組電解液態水產生一氫氧氣,該氫氧氣輸出至該內水箱,進而藉由該內水箱之該出氣管輸出。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氣體產生器,該電解槽模組包含至少一電解槽,其中該電解槽具有一中空部,該中空部適於容置液態水,該電解槽的該出氣口輸出該氫氧氣至該內水箱,該電解槽係可拆卸地設置於該電解槽模組,該內水箱可自該電解槽的該入水口對該電解槽補充液態水。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氣體產生器,其中該電解槽模組更包含一槽體架,該槽體架包含複數個縱向穿孔,該電解槽包含一槽體且該槽體對應地設置於該槽體架的一個縱向穿孔內。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氣體產生器,其中該電解槽模組更包含一電極架,該電極架包含複數個縱向穿孔,該電解槽包含一電極片,該電極片對應地設置於該電極架的一個縱向穿孔並且該電極片的下部置入於該電解槽的該中空部內。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氣體產生器,該槽體架包含一柱體貫穿該電解槽的該槽體,而該電極架包含一柱體貫穿該電解槽的該電極片。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氣體產生器,該電解槽的該槽體外表面塗佈有絕緣材料。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氣體產生器,其中該電解槽更包含一蓋體用以隔離該電極片與該槽體,該槽體架的該柱體連接一導電元件,該電極架的該柱體連接另一導電元件,藉此使該電解槽的該電極片為陽極,該電解槽的該槽體為陰極。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氣體產生器,其中該外水箱設置有一排水管及一與該排水管配合之閥門,用於將冷卻劑自該外水箱排出。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氣體產生器,該電解槽模組更包含一連通槽、一輸液管與一排水管,該連通槽包含複數個開口,該電解槽的該入水口係對應該連通槽的一個開口,該輸液管連通該內水箱,該排水管連通該連通槽,使該排水管與該輸液管連通,用於將液態水自該內水箱及該該電解槽中排出。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氣體產生器,該外水箱包含一支撐架體,該內水箱設有複數個舌部用以將該內水箱固定於該外水箱的該支撐架體上。
  11. 一種氣體產生器,包括:一外水箱,具有一中空部,該中空部係適於容置有一冷卻劑;一內水箱,具有一中空部適於容置液態水,該內水箱另具有一入氣口、一內水箱入水口與一出水口,該內水箱藉由該內水箱入水口補充該內水箱的該液態水;一電解槽模組,包含複數個可拆卸的電解槽,每一電解槽具有一陽極與一陰極,該電解槽模組具有一出氣口連接到該入氣口,該電解槽模組具有一入水口連接到該出水口,該電解槽模組藉由該內水箱補充因電解作用所消耗之液態水,該電解槽模組電解液態水產生一氫氧氣混合氣,該電解槽模組無外界加水器;以及其中每一電解槽的該陽極電連接在一起,每一電解槽的該陰極電連接在一起,藉此電解槽模組的該複數電解槽呈現電性並聯,且該電解 槽模組以及該內水箱全部容置於該外水箱之該中空部內且被該外水箱所完全包覆。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氣體產生器,該電解槽模組包含一槽體架與一電極架,每一電解槽包含一槽體與一電極片,其中槽體架可電連接每一電解槽的該槽體且該電極架可電連接每一電解槽的該電極片,該電極架電連接一第一導電元件而該槽體架電連接一第二導電元件,藉此使每一電解槽的該電極片為該陽極且該槽體為該陰極。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氣體產生器,其中該電解槽更包含一蓋體用以隔離該電極片與該槽體,該電解槽的該槽體外表面塗佈有絕緣材料。
  14. 一種氣體產生器,包括:一電源,包含一第一導電元件與一第二導電元件;以及一電解槽模組用於電解液態水產生氫氧氣,該電解槽模組包含複數個可拆卸的電解槽,每一電解槽具有一陽極與一陰極;以及一外水箱,具有一中空部適於容置有一冷卻劑,該電解槽模組容置於該外水箱之該中空部內且被該外水箱所完全包覆;其中,每一電解槽的該陽極電連接至該第一導電元件,而每一電解槽的該陰極電連接至該第二導電元件,其中每一電解槽包含一槽體與一電極片,每一電解槽的該電極片為該陽極且該槽體為該陰極,該電極片的下部置入於該電解槽的中空部,該電解槽更包含一蓋體用以隔離該電極片與該槽體。
TW103141150A 2013-11-28 2014-11-27 氣體產生器 TWI5702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31887.XA CN103789788A (zh) 2013-11-28 2013-11-28 气体产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2714A TW201522714A (zh) 2015-06-16
TWI570276B true TWI570276B (zh) 2017-02-11

Family

ID=50665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1150A TWI570276B (zh) 2013-11-28 2014-11-27 氣體產生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31288B2 (zh)
CN (1) CN103789788A (zh)
TW (1) TWI5702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65300B2 (en) 2014-10-16 2019-11-05 Hsin-Yung Lin Gas generator
TWI586841B (zh) * 2014-10-16 2017-06-11 林信湧 氣體產生器
CN104499034A (zh) * 2014-12-22 2015-04-08 常熟市伟达电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电镀装置
TWI535896B (zh) * 2015-05-07 2016-06-01 國立交通大學 電解槽
CN106435633B (zh) 2015-08-11 2018-11-16 林信涌 气体产生器
CN106014702B (zh) * 2016-06-30 2019-02-05 东莞市绿麒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用氢氧气体发生器
TWM536542U (zh) * 2016-07-27 2017-02-11 林信湧 保健氣體產生系統
CN108531929B (zh) * 2017-03-03 2021-04-13 林信涌 气体产生器
CN109385642B (zh) * 2017-08-04 2021-04-13 林信涌 气体产生器
CN109750310B (zh) * 2017-11-03 2021-07-06 上海戎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子氢生成器
IL258252A (en) * 2018-03-20 2018-06-28 Technion Res & Development Found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gases
TWI668332B (zh) * 2018-12-04 2019-08-11 林信湧 堆疊式產氫裝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9405Y (zh) * 1992-09-29 1993-12-15 成都空气压缩机厂 水解制氧机
CN2288976Y (zh) * 1996-10-24 1998-08-26 无锡市太湖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水冷式氢氧发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86435A (en) * 1923-12-05 1926-05-25 Arnalot Licerio Electrolytic tank
FR2410059A1 (fr) * 1977-11-29 1979-06-22 Electricite De France Perfectionnements aux installations de production de gaz par electrolyse
JP3220607B2 (ja) * 1995-01-18 2001-10-22 三菱商事株式会社 水素・酸素ガス発生装置
TW347417B (en) * 1996-05-08 1998-12-11 Shinkohan Gigyutsu Kk A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hydrogen and oxygen
US5733422A (en) * 1997-02-28 1998-03-31 Lin; I-Chuan High-pressure gas producing electrolysis tank
AUPP563798A0 (en) * 1998-09-02 1998-09-24 Toseski, Dimko Apparatus for electrolytic generation of gas
US6630061B2 (en) * 2000-10-24 2003-10-07 Jae-Heung Lee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mixture gas of oxygen and hydrogen
JP4095782B2 (ja) * 2001-09-28 2008-06-0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ガス発生装置
CN2538814Y (zh) * 2002-05-21 2003-03-05 厉桂洁 水解燃气机
US6740436B2 (en) * 2002-08-22 2004-05-25 Natural Energy Resources Hydrogen/oxygen generating system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US20080202921A1 (en) * 2007-02-22 2008-08-28 Wilkinson Ernest 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Water into Hydrogen and Oxygen for a Heat and/or Fuel Source
US20100038236A1 (en) * 2008-08-18 2010-02-18 Alex Rivera Hydrogen-from-water on-demand supplemental vehicle fuel electrolyzer system
US20110203917A1 (en) * 2008-11-14 2011-08-25 Yehuda Shmueli System for the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hydrogen as a fuel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8347829B2 (en) * 2009-06-02 2013-01-08 James Harper Electrolytic reactor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supplementing the air intake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1545916U (zh) * 2009-10-29 2010-08-11 阮海生 一种高效brown气体发生器系统
CN201940505U (zh) 2010-11-16 2011-08-24 唐刚 一种钢筋数控弯箍机的弯箍装置
CN202157120U (zh) * 2011-06-29 2012-03-07 焦作市新气源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数控智能双水内冷氢氧发生器
US20120111734A1 (en) * 2012-01-19 2012-05-10 Edward Kramer Water Electrolyzer System and Method
BR112015005093A2 (pt) * 2012-09-07 2017-09-26 Gamikon Pty Ltd aparelho para realização de eletrólise e geração calor
US20140096727A1 (en) * 2012-09-28 2014-04-10 Hydrogen Injection Technology, Inc. Cooling a supplementary hydrogen fuel system
CN203295619U (zh) * 2013-06-19 2013-11-20 林信涌 气水循环系统
CN203613267U (zh) * 2013-11-28 2014-05-28 林信涌 气体产生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9405Y (zh) * 1992-09-29 1993-12-15 成都空气压缩机厂 水解制氧机
CN2288976Y (zh) * 1996-10-24 1998-08-26 无锡市太湖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水冷式氢氧发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9788A (zh) 2014-05-14
TW201522714A (zh) 2015-06-16
US9631288B2 (en) 2017-04-25
US20150144483A1 (en) 2015-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0276B (zh) 氣體產生器
TWI586388B (zh) 模組化保健氣體產生器
RU2733707C1 (ru) Газогенератор
JP6802224B2 (ja) 水電解装置
US20140374246A1 (en) Liquid - gas cycling system for electrolytic tank of health gas generator
JP7007997B2 (ja) 水電解装置
TWI557276B (zh) 氣體產生器
TWI570275B (zh) 氣體產生器
JP3192728U (ja) 健康気体発生器の電解槽用の液体・気体循環システム
CN203613267U (zh) 气体产生器
JP2019039071A (ja) 水電解装置
TW201615894A (zh) 氣體產生器
TWM554472U (zh) 電解水裝置
TWI586841B (zh) 氣體產生器
CN203613266U (zh) 模组化保健气体产生器
TWI642811B (zh) 電解水裝置
TWI655956B (zh) 氣體產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