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9491B - Organic E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ink and electronic machine - Google Patents

Organic E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ink and electronic mach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9491B
TWI569491B TW102132644A TW102132644A TWI569491B TW I569491 B TWI569491 B TW I569491B TW 102132644 A TW102132644 A TW 102132644A TW 102132644 A TW102132644 A TW 102132644A TW I569491 B TWI569491 B TW I5694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layer
organic
display device
col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2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17367A (zh
Inventor
Toshiaki Imai
Tadahiko Yoshinaga
Original Assignee
Joled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led Inc filed Critical Joled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417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7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9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949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03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 C09D11/037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pig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6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52Electrically conductive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40Thermal treatment, e.g. annealing in the presence of a solvent vapou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10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 H10K85/111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comprising aromatic, heteroaromatic, or aryl chains, e.g. polyaniline, polyphenylene or polyphenylene vinyl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408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416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441Heterocyclic
    • C09K2211/1466Heterocyclic contain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hetero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441Heterocyclic
    • C09K2211/1483Heterocyclic contain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s hetero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8Metal complexes
    • C09K2211/185Metal complexes of the platinum group, i.e. Os, Ir, Pt, Ru, Rh or P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1/00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 materials covered by group H10K85/00
    • H10K2101/10Triple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comprising dop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50Forming devices by joining two substrates together, e.g. lamination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8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using temporary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30Coordination compounds
    • H10K85/341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e.g. Ru(II)polypyridine complexes
    • H10K85/342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e.g. Ru(II)polypyridine complexes comprising iridium

Description

有機EL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油墨及電子機器
本揭示係關於一種利用有機電致發光(EL,Electro Luminescence)現象而發光之有機EL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油墨及電子機器。
隨著資訊通訊產業之發展加速,業界要求具有高度性能之顯示元件。其中,作為下一代顯示元件而受到關注之有機EL元件作為自發光型顯示元件,有不僅視角較廣,對比度優秀,而且回應時間較快之優點。
構成有機EL元件中之發光層等之有機膜大致分為低分子材料與高分子材料,作為該有機膜之成膜方法,於低分子材料之情形時可列舉真空蒸鍍法等乾式法。另一方面,於高分子材料之情形時,可列舉旋轉塗佈、噴墨、噴嘴塗佈、凸版印刷、反轉套版印刷及雷射轉印等濕式法(塗佈法)。
關於上述濕式法中之作為接觸轉印方式之雷射轉印,例如揭示有使用具有凹凸之供體膜之方法(專利文獻1)。然而,於該轉印方式中,由於將有機膜形成於供體膜之凹凸上,故而難以確保有機膜之膜厚均勻性。
另一方面,例如如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反轉套版印刷由於係將有機膜以均勻之膜厚塗佈於轉印用之橡皮布,故而成膜精度較高,可進行高精細之印刷,因此受到關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6-21656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4-186111號公報
如上所述之成膜方法中,例如於反轉套版印刷中,使用版於橡皮布上形成轉印用圖案。因此,於在每一像素形成互不相同之顏色之發光層之圖案之情形時,產生如下問題。即,於橡皮布表面之由版斷開之區域殘留色素,且該殘留色素附著於非圖案區域(鄰接像素等)。藉此,產生混色,或者發光效率降低,而顯示品質降低。
因此,較理想為提供一種於形成發出波長互不相同之顏色之光之複數個發光層之圖案時,可抑制混色而提高顯示品質之有機EL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油墨及電子機器。
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包含:第1有機EL元件,其具有發出第1色光之第1發光層;及第2有機EL元件,其具有發出波長比第1色光短之第2色光之第2發光層;且第1發光層包含不發出或不主要發出第1色光之高分子材料作為主體材料,並且包含發出第1色光之低分子材料或高分子材料作為摻雜劑。
再者,所謂低分子材料,例如較理想為重量平均分子量5萬以下之單體。
於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中,第1發光層包含不發出或不主要發出第1色光之高分子材料作為主體材料,並且包含發出第1色光之低分子材料或高分子材料作為摻雜劑。藉此,例如於藉由反轉套版印刷形成第1發光層之情形時,於第2有機EL元件中,第1及第2色光之混色被抑制。
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係包含具有發出第1色光之第1發光層之第1有機EL元件、及具有發出波長比第1 色光短之第2色光之第2發光層之第2有機EL元件的有機EL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於形成第1發光層時,使用不發出或不主要發出第1色光之高分子材料作為主體材料,使用發出第1色光之低分子材料或高分子材料作為摻雜劑。
於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於形成第1發光層時,使用不發出或不主要發出第1色光之高分子材料作為主體材料,並且使用發出第1色光之低分子材料或高分子材料作為摻雜劑。藉此,例如於藉由反轉套版印刷形成第1發光層之情形時,可製造第2有機EL元件中,第1及第2色光之混色被抑制之有機EL顯示裝置。
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油墨係用於形成包含具有發出第1色光之第1發光層之第1有機EL元件、及具有發出波長比第1色光短之第2色光之第2發光層之第2有機EL元件的有機EL顯示裝置之第1發光層時,且其包含不發出或不主要發出第1色光之高分子材料作為主體材料,並且包含發出第1色光之低分子材料或高分子材料作為摻雜劑者。
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係包含上述本揭示之有機EL顯示裝置者。
根據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以及電子機器,第1發光層包含不發出或不主要發出第1色光之高分子材料作為主體材料,並且包含發出第1色光之低分子材料或高分子材料作為摻雜劑。藉此,例如於藉由反轉套版印刷形成第1發光層之情形時,於第2有機EL元件中,可抑制第1及第2色光之混色。因此,於形成發出波長互不相同之顏色之光之複數個發光層之圖案時,可抑制混色而提高顯示品質。
根據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油墨,藉由包含不發出或不主要發出第1色光之高分子材料作為主體材料,並且包含發出第1色光之低分 子材料或高分子材料作為摻雜劑,可於使用其形成第1發光層之情形時,於第2有機EL元件中抑制第1及第2色光之混色。因此,於形成發出波長互不相同之顏色之光之複數個發光層之圖案時,可抑制混色而提高顯示品質。
10B‧‧‧有機EL元件
10G‧‧‧有機EL元件
10R‧‧‧有機EL元件
10r1‧‧‧元件區域
10g1‧‧‧元件區域
10b1‧‧‧元件區域
11‧‧‧下部電極
12A‧‧‧電洞傳輸層
12B‧‧‧電洞注入層
13a‧‧‧薄膜層
13G‧‧‧綠色發光層
13R‧‧‧紅色發光層
13r1‧‧‧印刷圖案層
14‧‧‧連接層
14B‧‧‧藍色發光層
15A‧‧‧電子傳輸層
15B‧‧‧電子注入層
16‧‧‧上部電極
60‧‧‧橡皮布
61‧‧‧凹版
110‧‧‧基板(圖1)
110‧‧‧顯示部(圖13A、13B)
110A‧‧‧顯示區域
120‧‧‧信號線驅動電路(圖1)
120‧‧‧非顯示部(圖13A、13B)
120A‧‧‧信號線
130‧‧‧掃描線驅動電路(圖1)
130‧‧‧操作部(圖13A、13B)
130A‧‧‧掃描線
140‧‧‧像素驅動電路
200‧‧‧影像顯示畫面部
210‧‧‧前面板
220‧‧‧濾光玻璃
310‧‧‧發光部
320‧‧‧顯示部
330‧‧‧選單開關
340‧‧‧快門按鈕
410‧‧‧本體
420‧‧‧鍵盤
430‧‧‧顯示部
510‧‧‧本體部
520‧‧‧被攝體攝影用透鏡
530‧‧‧開始/停止開關
540‧‧‧顯示部
610‧‧‧上側殼體
620‧‧‧下側殼體
630‧‧‧連接部(鉸鏈部)
640‧‧‧顯示器
650‧‧‧副顯示器
660‧‧‧閃光燈
670‧‧‧相機
Cs‧‧‧電容器
D1r‧‧‧油墨
D1r'‧‧‧D1r層中之不需要部分
G1‧‧‧高分子發光材料
GND‧‧‧第2電源線
r1‧‧‧低分子發光材料
Tr1‧‧‧驅動電晶體
Tr2‧‧‧寫入電晶體
Vcc‧‧‧第1電源線
Xr‧‧‧殘渣部
圖1係表示本揭示之第1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整體構成的圖。
圖2係表示圖1所示之像素驅動電路之一例的圖。
圖3係表示圖1所示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構成的剖面圖。
圖4係按步驟順序表示圖1所示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的剖面圖。
圖5A係表示接著圖4之步驟之剖面圖。
圖5B係表示接著圖5A之步驟之剖面圖。
圖6A係用以說明圖5A所示之步驟之模式圖。
圖6B係表示接著圖6A之步驟之剖面圖。
圖7A係表示接著圖6B之步驟之剖面圖。
圖7B係表示接著圖7A之步驟之剖面圖。
圖7C係表示接著圖7B之步驟之剖面圖。
圖8A係表示接著圖7C之步驟之剖面圖。
圖8B係表示接著圖8A之步驟之剖面圖。
圖8C係表示接著圖8B之步驟之剖面圖。
圖9係表示實施例及比較例之G發光強度之特性圖。
圖10係表示實施例及比較例之G發光強度之特性圖。
圖11係表示R摻雜劑之相對於高分子發光材料G1之比率與G發光強度之關係的特性圖。
圖12係表示本揭示之第2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構成的剖 面圖。
圖13A係表示上述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應用例1之外觀的立體圖。
圖13B係表示上述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應用例1之外觀的立體圖。
圖14係表示上述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應用例2之外觀的立體圖。
圖15A係表示自應用例3之表側觀察之外觀的立體圖。
圖15B係表示自應用例3之背側觀察之外觀的立體圖。
圖16係表示應用例4之外觀之立體圖。
圖17係表示應用例5之外觀之立體圖。
圖18A係應用例6之合上狀態之前視圖、左側視圖、右側視圖、俯視圖及仰視圖。
圖18B係應用例6之打開狀態之前視圖及側視圖。
以下參照圖式,按以下順序對本揭示之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說明。
1.第1實施形態(藉由反轉套版印刷形成紅色發光層(R低分子材料,高分子發光材料G1)、綠色發光層,藉由真空蒸鍍法形成藍色發光層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例)2.第2實施形態(藉由反轉套版印刷形成紅色發光層(R低分子材料,增黏劑)、綠色發光層,藉由真空蒸鍍法形成藍色發光層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例)
3.應用例1~6(電子機器之例)
<第1實施形態>
圖1係表示本揭示之第1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構成者。該有機EL顯示裝置係用作有機EL電視裝置等者,例如於基板110上, 作為顯示區域110A,矩陣狀地配置有下述複數個有機EL元件10R、有機EL元件10G、有機EL元件10B。於顯示區域110A之周邊設置有作為影像顯示用之驅動器之信號線驅動電路120及掃描線驅動電路130。
於顯示區域110A內設置有像素驅動電路140。圖2係表示像素驅動電路140之一例者。像素驅動電路140係形成於較下述下部電極11更下層之主動型驅動電路。即,該像素驅動電路140具有:驅動電晶體Tr1及寫入電晶體Tr2;該等電晶體Tr1、Tr2間之電容器(保持電容)Cs;及於第1電源線(Vcc)與第2電源線(GND)之間,串聯連接於驅動電晶體Tr1之有機EL元件10R(或有機EL元件10G、有機EL元件10B)。驅動電晶體Tr1及寫入電晶體Tr2係通常之薄膜電晶體(TFT(Thin Film Transistor)),例如具有逆交錯構造(所謂底閘極型)或交錯構造(頂閘極型)。
於像素驅動電路140中,於行方向配置複數條信號線120A,於列方向配置複數條掃描線130A。各信號線120A與各掃描線130A之交叉點對應於有機EL元件10R、10G、10B中之任一者(子像素)。各信號線120A連接於信號線驅動電路120,自該信號線驅動電路120經由信號線120A將圖像信號供給至寫入電晶體Tr2之源極電極。各掃描線130A連接於掃描線驅動電路130,自該掃描線驅動電路130經由掃描線130A將掃描信號依序供給至寫入電晶體Tr2之閘極電極。
又,於顯示區域110中,產生紅色光之有機EL元件10R(第1有機EL元件)、產生綠色光之有機EL元件10G(第2有機EL元件)、及產生藍色光之有機EL元件10B係以整體矩陣狀地配置。相鄰之有機EL元件10R、10G、10B之組合構成一個像素(pixel)。
圖3係表示圖1所示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剖面構成者。於有機EL元件10R、10G、10B中,分別自基板110(圖3中未圖示)之側依序積層有作為陽極(anode)之下部電極11、電洞注入層(HIL,Hole Inject Layer)12B及電洞傳輸層(HTL,Hole Transport Layer)12A。有機EL元件10R中,於電洞傳輸層12A上形成紅色發光層13R(第1發光層)之圖案,於有機EL元件10G中,於電洞傳輸層12A上形成綠色發光層13G(第2發光層)之圖案。覆蓋該等電洞傳輸層12A、紅色發光層13R及綠色發光層13G而形成連接層(HCL,Hybrid Connecting Layer)14,於該連接層14上依序積層有藍色發光層14B、電子傳輸層15A、電子注入層15B及作為陰極(cathode)之上部電極16。詳細情況於下文闡述,於本實施形態中,紅色發光層13R及綠色發光層13G例如係藉由反轉套版印刷而形成圖案,藍色發光層14B例如係藉由真空蒸鍍法形成。即,下部電極11及上部電極16間之有機層中,紅色發光層13R及綠色發光層13G係設置於每一元件區域(每一像素),其他層係作為共用層設置於各元件區域。
再者,雖未圖示,但該等有機EL元件10R、10G、10B由保護層被覆,進而於該保護層上隔著熱硬化型樹脂或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等之接著層而貼合包含玻璃等之密封用基板,藉此進行密封。
基板110係於其一主面側排列形成有機EL元件10R、10G、10B之支持體,可為公知者,例如可使用石英、玻璃、金屬箔、或者樹脂製之膜或片材等。其中,較佳為石英或玻璃,於樹脂製之情形時,作為其材質,可列舉: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為代表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類,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polyethylene naphthalate)、聚萘二甲酸丁二酯(PBN,polybutylene naphthalate)等聚酯類,或者聚碳酸酯樹脂等,必須為抑制透水性或透氣性之積層結構,且必須進行表面處理。
下部電極11係設置於每一有機EL元件10R、10G、10B(每一像素)各者。下部電極11例如可列舉積層方向之厚度(以下簡稱為厚度)為10 nm以上且1000nm以下之鉻(Cr)、金(Au)、鉑(Pt)、鎳(Ni)、銅(Cu)、鎢(W)或者銀(Ag)等金屬元素之單體或合金。又,下部電極11亦可具有包含該等金屬元素之單體或合金之金屬膜與銦和錫之氧化物(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銦錫))、InZnO(氧化銦鋅)、以及氧化鋅(ZnO)和鋁(Al)之合金等之透明導電膜的積層構造。再者,於下部電極11用作陽極之情形時,較理想為下部電極11由電洞注入性較高之材料構成。然而,即便為如鋁(Al)合金般由表面存在氧化皮膜或功函數不大而導致之電洞注入障壁成為問題之材料,亦可藉由設置適合之電洞注入層而用作下部電極11。
電洞注入層12B係用以提高向各發光層(紅色發光層13R、綠色發光層13G、藍色發光層14B)之電洞注入效率者,並且係用以防止漏電之緩衝層。電洞注入層12B之構成材料只要根據與電極或鄰接層之材料之關係選擇適合者即可,例如可列舉:聚苯胺、聚噻吩、聚吡咯、聚苯乙炔、聚噻吩乙炔、聚喹啉、聚喹啉及該等之衍生物、主鏈或側鏈包含芳香族胺結構之聚合物等導電性高分子、金屬酞菁(酞菁銅等)、或碳等。
於電洞注入層12B所使用之材料為高分子材料之情形時,該高分子材料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只要為1萬~30萬之範圍即可,尤佳為5000~20萬左右。又,亦可使用2000~1萬左右之低聚物,但若Mw未達5000,則有於形成電洞傳輸層以後之層時,電洞注入層溶解之虞。又,若超過30萬,則有材料凝膠化,難以成膜之虞。
作為用作電洞注入層12B之構成材料之典型之導電性高分子,例如可列舉聚苯胺、低聚苯胺及聚(3,4-乙二氧基噻吩)(PEDOT,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等聚二氧基噻吩。此外,有HC Starck製造之以Nafion(商標)市售之聚合物、或以商品名Liquion(商標)以溶解形態市售之聚合物、日產化學製造之ELsource(商標)、或綜研 化學製造之導電性聚合物Verazol(商標)等。該電洞注入層12B之厚度亦取決於元件之整體構成,例如為5nm~100nm。
電洞傳輸層12A係用以提高向各發光層(紅色發光層13R、綠色發光層13G、藍色發光層14B)之電洞傳輸效率者。作為構成電洞傳輸層12A之高分子材料,可使用可溶於有機溶劑之發光材料,例如聚乙烯基咔唑、聚茀、聚苯胺、聚矽烷或該等之衍生物、側鏈或主鏈具有芳香族胺之聚矽氧烷衍生物、聚噻吩及其衍生物、聚吡咯等。具體而言,較佳為:聚[(9,9-二辛基茀基-2,7-二基)-共聚-(4,4'-(N-(4-第二丁基苯基))二苯胺)](TFB,式(1-1))、聚[(9,9-二辛基茀基-2,7-二基)-交替-共聚-(N,N'-雙{4-丁基苯基}-聯苯胺N,N'-{1,4-聯伸苯})](式(1-2))、聚[(9,9-二辛基茀基-2,7-二基)](PFO,式(1-3)),但並不限於此。
電洞傳輸層12A所使用之材料為高分子材料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較佳為5萬~30萬,尤佳為10萬~20萬。若Mw未達5萬,則有於形成發光層時,高分子材料中之低分子成分脫落,於電洞注入層12B、電洞傳輸層12A產生點,因此有機EL元件之初始性能降低,或引起元件之劣化之虞。另一方面,若超過30萬,則有因材料凝膠化,故而變得難以成膜之虞。再者,重量平均分子量(Mw)係將四氫呋喃作為溶劑,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Gel Permiation Chromatography)求出聚苯乙烯換算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之值。該電洞傳輸層12A之厚度亦取決於元件之整體構成,例如為10nm~200nm。
(紅色發光層13R)
紅色發光層13R係藉由施加電場而產生電子與電洞之再結合,並產生光者。紅色發光層13R之厚度亦取決於元件之整體構成,例如為10nm~200nm。該紅色發光層13R係包含不發出(或不主要發出,以下相同)紅色光(第1色光)之高分子材料作為主體材料(母材),並且包 含發出紅色光之低分子材料作為摻雜劑者。此處,所謂低分子材料,係設為單體或2~10個該單體鍵結而成之低聚物,且較佳為具有5萬以下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者。但未必排除重量平均分子量超過上述範圍之低分子材料。
紅色發光層13R中作為主體材料所包含之高分子材料例如為發出波長比紅色光(例如波長620~750nm)短之(能量較高之)顏色之光之高分子材料。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此種高分子材料,例如可使用發出於波長500~550nm之範圍具有光譜波峰之顏色之光(綠色光)的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發光材料G1)。藉由此種構成,可藉由所謂降頻轉換發出能量較低之紅色光(將綠色光作為激發光,發出能量低於綠色光之紅色光)。
作為高分子發光材料G1,例如可列舉:聚茀系高分子衍生物、(聚)對苯乙炔衍生物、聚苯衍生物、聚乙烯基咔唑衍生物、聚噻吩衍生物或二苯并呋喃衍生物。較理想為該高分子發光材料G1例如為核心具有三(2-苯基吡啶)銥(III)(tris(2-phenylpyridine)iridium)之樹枝狀聚合物(樹狀高分子)、或具有此種樹狀結構之高分子材料。於樹枝狀聚合物之樹木部,例如亦可包含苯基咔唑基、伸苯基、伸乙基、茀基。該高分子發光材料G1之發光波長可藉由變更側鏈之銥(Ir)錯合物之配位子而改變。
作為此種高分子發光材料G1之一例,例如可列舉以下之通式(1-1)所示之GPP、或通式(1-2)所示之PNDOF。GPP為綠色磷光發光材料,於聚乙烯主鏈骨架之側鏈除磷光發光性基以外,亦可具有電洞傳輸性基(例如HMTPD(N,N,N',N'-tetra-(3-methylphenyl)-3,3'-dimethylbenzidine,N,N,N',N'-四(3-甲基苯基)-3,3'-二甲基聯苯胺))或者電子傳輸性基(例如TBPhB)。
[化1]
紅色發光層13R中作為摻雜劑所包含之低分子材料(低分子發光材料r1)例如為具有紅色磷光發光性之低分子材料。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以下之通式(2-1)所表示之雙(2-(2'-苯并[4,5a]噻吩基)吡啶-N,C3')(乙醯丙酮)合銥(BtpIr,bis(2-(2'-benzo[4,5-a]thienyl)pyridinato-N,C3')iridium acetyl-acetate)。
再者,除此以外,低分子發光材料r1例如亦可為尼羅紅、DCM或者DJCT。但就獲得效率較高之紅色磷光之觀點而言,較理想為如上所述之Ir錯合物。又,只要為具有紅色磷光性者,則未必限於低分子材料,例如亦可為以下之通式(2-2)所表示之RPP、或通式(2-3)所表示之PPDOF之類之高分子材料。
如上所述之紅色發光層13R(及綠色發光層13G)之詳細情況於下文闡述,例如為藉由反轉套版印刷形成者。於印刷時,上述高分子發光材料G1及低分子發光材料r1例如係使用甲苯、二甲苯、大茴香醚、環己酮、均三甲苯(1,3,5-三甲基苯)、偏三甲苯(1,2,4-三甲基苯)、二氫苯并呋喃、1,2,3,4-四甲基苯、萘滿、環己基苯、1-甲基萘、對大茴香醇、二甲基萘、3-甲基聯苯、4-甲基聯苯、3-異丙基聯苯、單異丙基萘等有機溶劑中之至少1種以上而溶解。於紅色發光層13R之反轉套版印刷時,該等之混合溶液,即包含高分子發光材料G1、低分子發光材料r1及有機溶劑之油墨(以下稱為「R油墨」)例如係藉由旋轉塗佈等塗佈於橡皮布上而使用。
此處,就效率之觀點而言,摻雜劑材料相對於主體材料之摻雜濃度(以下簡稱為摻雜濃度)較理想為10重量%以下。其原因在於,若摻雜濃度大於10重量%,則鄰接之三重態激子會因相互作用失活,因 此難以獲得充分之效率。
然而,於本實施形態之R油墨中,主體材料為高分子發光材料G1,故而若低分子發光材料r1之摻雜濃度過低,則G發光變得強於R發光,例如變為於CIE-xy色度圖中色度(0.47,0.50)之橙色。此處,根據實際測得之G光譜強度,紅色發光層13R中之低分子發光材料r1之濃度降低為R油墨之情形之1/5左右。又,可知若紅色發光層13R中之低分子發光材料r1之濃度為4重量%以上,則可抑制G發光。根據該等情況,R油墨中之低分子發光材料r1之濃度較理想為20重量%以上。如下所述,於低分子發光材料r1之濃度為30重量%以上之情形時,例如可獲得色度(0.60,0.39)14.2cd/A之紅色。
再者,低分子材料(單體或低聚物)係除包含藉由低分子化合物連鎖地重複相同之反應或類似之反應而產生之高分子量聚合物或縮合體之分子之化合物以外者,且係指分子量實質上單一者。又,不產生由加熱所得之分子間之新的化學鍵而以單分子存在。此種低分子材料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較佳為5萬以下。
又,於使用如上所述之R高分子發光材料代替低分子發光材料r1之情形時,由於R磷光基數相對於重量較少,故而於R油墨中之濃度較理想為高於使用低分子材料之情形,例如較理想為30重量%以上。
進而,於該紅色發光層13R中,亦可包含如下低分子材料作為低分子電洞傳輸材料、低分子主體材料或者螺系材料。例如可列舉:石油醚、苯乙烯基胺、三苯胺、卟啉、聯三伸苯、氮雜聯三伸苯、四氰基喹諾二甲烷、三唑、咪唑、二唑、聚芳基烷、苯二胺、芳基胺、唑、蒽、茀酮、腙、茋或者該等之衍生物、或聚矽烷系化合物、乙烯基咔唑系化合物、噻吩系化合物或者苯胺系化合物等雜環式共軛系之單體或者低聚物。
作為具體之材料,可列舉:α-萘基苯基苯二胺、卟啉、金屬四苯 基卟啉、金屬萘酞菁、六氰基氮雜聯三伸苯、7,7,8,8-四氰基喹諾二甲烷(TCNQ,7,7,8,8-tetracyanoquinodimethane)、7,7,8,8-四氰基-2,3,5,6-四氟喹諾二甲烷(F4-TCNQ)、四氰基4,4,4-三(3-甲基苯基苯基胺基)三苯胺、N,N,N',N'-四(對甲苯基)對苯二胺、N,N,N',N'-四苯基-4,4'-二胺基聯苯、N-苯基咔唑、4-二對甲苯基胺基茋、聚(對苯乙炔)、聚(噻吩乙炔)、聚(2,2'-噻吩基吡咯)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
較佳為可使用以下之式(3-1)~式(3-3)所表示之低分子材料。
(A1~A3為芳香族烴基、雜環基或該等之衍生物)
(Z為含氮烴基或者其衍生物;L1為二價之1至4個芳香族環基鍵結而成之基,具體而言,為1~4個芳香族環連結而成之二價基、或其衍生物;A4及A5為芳香族烴基或者芳香族雜環基、或其衍生物;其中,A4及A5可相互鍵結而形成環狀結構)
(L2為二價之2至6個芳香族環基鍵結而成之基;具體而言,為2~6個芳香族環連結而成之二價基、或其衍生物;A6~A9為1~10個芳香族烴基或者雜環基、或其衍生物鍵結而成之基)
進而,於紅色發光層13R中,亦可添加於綠色發光性高分子之T1能階與紅色發光性高分子之T1能階之間具有T1能階之電洞傳輸性之低分子材料作為G淬滅材料。作為此種低分子材料,例如可列舉如以下之通式(4-1)~(4-16)所示之胺系低分子材料。
(綠色發光層13G)
綠色發光層13G係藉由施加電場而產生電子與電洞之再結合,並產生綠色光者。綠色發光層13G之厚度亦取決於元件之整體構成,例如為10nm~200nm。該綠色發光層13G包含發出綠色光之高分子發 光材料或低分子發光材料或者其兩者。作為於綠色發光層13G中使用之高分子發光材料,可列舉與作為上述高分子發光材料G1所列舉者相同者。例如可列舉:聚茀系高分子衍生物、(聚)對苯乙炔衍生物、聚苯衍生物、聚乙烯基咔唑衍生物、聚噻吩衍生物或二苯并呋喃衍生物。較理想為作為聚合物交聯,但亦可為分子量5千以上之樹枝狀聚合物或具有此種樹狀結構之高分子材料。又,綠色發光層13G中之高分子發光材料之發光波長可藉由變更側鏈之銥(Ir)錯合物之配位子而改變。
關於該綠色發光層13G,亦與上述紅色發光層13R相同,可包含如上述之式(3-1)~(3-3)所表示之低分子材料,但較理想為不含作為G淬滅材料之胺系低分子材料。
於綠色發光層13G之與上下其他層之界面附近(此處為與電洞傳輸層12A之界面附近),形成有包含矽氧烷等之薄膜層13a,並且附著有紅色發光層13R所包含之低分子發光材料r1。該等薄膜層13a及低分子發光材料r1係於下述之反轉套版印刷時形成於有機EL元件10G之元件區域者(反轉套版印刷之痕跡)。
(連接層14)
由於連接層14例如係使用真空蒸鍍法形成,故而較佳為由低分子材料(尤其是單體)構成。其係由於低聚物或高分子材料之類之經聚合之分子有於蒸鍍中產生分解之虞。再者,於連接層14,可混合分子量不同之2種以上之低分子材料而使用,亦可將該等積層。再者,該連接層14之厚度較理想為1nm以上,藉此可提高藍色發光層14B之特性。
(藍色發光層14B)
藍色發光層14B係藉由施加電場而產生電子與電洞之再結合,並產生藍色光者。於本實施形態中,該藍色發光層14B以蒽化合物為主 體材料,且摻雜藍色或者綠色之螢光性色素之客體材料,產生藍色或者綠色之發射光。作為主體材料,較佳為將以下之通式(5)所示之蒽衍生物用作主體材料。
其中,於上述通式(5)中,R1~R6分別獨立表示氫、鹵素、羥基、碳數20以下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羰基、碳數20以下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羰酯基、碳數20以下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碳數20以下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碳數20以下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氰基、硝基、碳數30以下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矽烷基、碳數30以下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碳數30以下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或者碳數30以下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
作為芳基,例如可列舉:苯基、1-萘基、2-萘基、茀基、1-蒽基、2-蒽基、9-蒽基、1-菲基、2-菲基、3-菲基、4-菲基、9-菲基、1-稠四苯基、2-稠四苯基、9-稠四苯基、1-芘基、2-芘基、4-芘基、1-基、6-基、2-丙二烯合茀基、3-丙二烯合茀基、2-聯苯基、3-聯苯基、4-聯苯基、鄰甲苯基、間甲苯基、對甲苯基、對第三丁基苯基等。
作為雜環基,例如可列舉含有O、N、S作為雜原子之5員或6員環芳香族雜環基、碳數2~20之縮合多環芳香雜環基。又,作為芳香族雜環基及縮合多環芳香雜環基,例如可列舉: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吡啶基、喹啉基、喹啉基、咪唑并吡啶基、苯并噻唑基。作為代表性者,例如可列舉:1-吡咯基、2-吡咯基、3-吡咯基、吡基、 2-吡啶基、3-吡啶基、4-吡啶基、1-吲哚基、2-吲哚基、3-吲哚基、4-吲哚基、5-吲哚基、6-吲哚基、7-吲哚基、1-異吲哚基、2-異吲哚基、3-異吲哚基、4-異吲哚基、5-異吲哚基、6-異吲哚基、7-異吲哚基、2-呋喃基、3-呋喃基、2-苯并呋喃基、3-苯并呋喃基、4-苯并呋喃基、5-苯并呋喃基、6-苯并呋喃基、7-苯并呋喃基、1-異苯并呋喃基、3-異苯并呋喃基、4-異苯并呋喃基、5-異苯并呋喃基、6-異苯并呋喃基、7-異苯并呋喃基、喹啉基、3-喹啉基、4-喹啉基、5-喹啉基、6-喹啉基、7-喹啉基、8-喹啉基、1-異喹啉基、3-異喹啉基、4-異喹啉基、5-異喹啉基、6-異喹啉基、7-異喹啉基、8-異喹啉基、2-喹啉基、5-喹啉基、6-喹啉基、1-咔唑基、2-咔唑基、3-咔唑基、4-咔唑基、9-咔唑基、1-啡啶基、2-啡啶基、3-啡啶基、4-啡啶基、6-啡啶基、7-啡啶基、8-啡啶基、9-啡啶基、10-啡啶基、1-吖啶基、2-吖啶基、3-吖啶基、4-吖啶基、9-吖啶基等。
胺基為烷基胺基、芳基胺基、芳烷基胺基等中之任一者均可。該等較佳為具有總碳數1~6之脂肪族及/或1~4環之芳香族碳環。作為此種基,可列舉:二甲胺基、二乙胺基、二丁胺基、二苯基胺基、二甲苯基胺基、雙聯苯基胺基、二萘基胺基。
再者,上述取代基之2種以上可形成縮合環,亦可進而具有取代基。
作為藍色發光層14B中所包含之發光性客體材料,可使用發光效率較高之材料,例如低分子螢光或者磷光色素,進而可使用金屬錯合物等有機發光材料。此處,所謂藍色之發光性客體材料,係表示於發光之波長範圍為約400nm~490nm之範圍具有波峰之化合物。作為此種化合物,可使用:萘衍生物、蒽衍生物、稠四苯衍生物、苯乙烯基胺衍生物、雙(基)亞甲基硼錯合物等有機物質。其中,較佳為選自胺基萘衍生物、胺基蒽衍生物、胺基衍生物、胺基芘衍生物、苯乙 烯基胺衍生物、雙(基)亞甲基硼錯合物。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混合有2.5重量%之4,4'-雙[2-{4-(N,N-二苯基胺基)苯基}乙烯基]聯苯(DPAVBi)者。
電子傳輸層15A係用以提高向紅色發光層13R、綠色發光層13G、藍色發光層14B之電子傳輸效率者,作為共用層設置於藍色發光層14B之整面。作為電子傳輸層15A之材料,例如可列舉:喹啉、苝、啡啉、聯苯乙烯、吡、三唑、唑、富勒烯、二唑、茀酮、或該等之衍生物或金屬錯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三(8-羥基喹啉)鋁(簡稱Alq3)、蒽、萘、菲、芘、蒽、苝、丁二烯、香豆素、C60、吖啶、茋、1,10-啡啉或該等之衍生物或金屬錯合物。
電子注入層15B係用以提高電子注入效率者,作為共用層設置於電子傳輸層15A之整面。作為電子注入層15B之材料,例如可使用作為鋰(Li)之氧化物之氧化鋰(Li2O)、或作為銫(Cs)之複合氧化物之碳酸銫(Cs2CO3),進而可使用該等氧化物及複合氧化物之混合物。又,電子注入層15B並不限定於此種材料,例如亦可將鈣(Ca)、鋇(Ba)等鹼土類金屬,鋰、銫等鹼金屬,進而銦(In)、鎂(Mg)等功函數較小之金屬,進而該等金屬之氧化物及複合氧化物、氟化物等以單一成分或製成該等金屬及氧化物及複合氧化物、氟化物之混合物或合金,提高穩定性而使用。
上部電極16例如厚度為2nm以上且15nm以下且包含金屬導電膜。具體而言,可列舉Al、Mg、Ca或Na之合金。其中,鎂與銀之合金(Mg-Ag合金)兼具薄膜中之導電性及較小之吸收,因此較佳。Mg-Ag合金中之鎂與銀之比率並無特別限定,較理想為以膜厚比計為Mg:Ag=20:1~1:1之範圍。又,上部電極16之材料亦可為Al與Li之合金(Al-Li合金)。
進而,上部電極16亦可為含有喹啉鋁錯合物、苯乙烯基胺衍生 物、酞菁衍生物等有機發光材料之混合層。於該情形時,亦可進而另外具有MgAg之類之具有透光性之層作為第3層。再者,上部電極16可作為有機EL元件10R、10G、10B之共用電極使用。
再者,形成於該上部電極16上之保護層(未圖示)例如厚度為2~3μm,可包含絕緣性材料或導電性材料中之任一者。作為絕緣性材料,較佳為無機非晶性之絕緣性材料,例如非晶矽(α-Si)、非晶碳化矽(α-SiC)、非晶氮化矽(α-Si1-xNx)、非晶碳(α-C)等。由於此種無機非晶性之絕緣性材料不構成晶粒,故而透水性較低,成為良好之保護膜。又,密封用基板包含對由有機EL元件10R、10G、10B產生之光透明之玻璃等材料,於該密封用基板上例如設置有彩色濾光片及遮光膜(均未圖示)。藉此,可提取有機EL元件10R、10G、10B產生之各色光,並且吸收外部光之反射光等而改善對比度。
該有機EL顯示裝置例如可以如下方式製造。
圖4~圖5B係按步驟順序表示如上所述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者。首先,雖未圖示,但於包含上述材料之基板110上形成包含驅動電晶體Tr1之像素驅動電路140,且例如設置包含感光性樹脂之平坦化絕緣膜(未圖示)。其後,於每一有機EL元件10R、10G、10B之元件區域10r1、10g1、10b1各者形成下部電極11。繼而,對基板110之形成有下部電極11之側之表面進行氧電漿處理,去除附著於其表面之有機物等污染物而提高潤濕性。
繼而,如圖4所示,例如藉由旋轉塗佈於下部電極11上塗佈電洞注入層12B(例如日產化學製造之ELsource,ND1501),並且藉由使用加熱板,於大氣中以220℃之溫度加熱1小時而進行熱硬化。繼而,例如藉由旋轉塗佈來塗佈電洞傳輸層12A(TFB),並藉由使用加熱板,於氮氣中以180℃之溫度加熱1小時而進行熱硬化。
繼而,於電洞傳輸層12A上藉由反轉套版印刷而形成紅色發光層 13R及綠色發光層13G之圖案。紅色發光層13R及綠色發光層13G之形成順序並無特別限定,於本實施形態中,列舉第1色形成紅色發光層13R,第2色形成綠色發光層13G之情形為例。
首先,如圖5A所示,藉由反轉套版印刷於電洞傳輸層12A上之元件區域10r1形成紅色發光層13R(高分子發光材料G1、低分子發光材料r1)。於圖6A~圖8C中,示意性地表示反轉套版印刷之具體順序。
具體而言,準備包含矽(例如Fujikura Rubber(STD700))之橡皮布60,並使該橡皮布60之表面膨潤。將例如包含矽氧烷等電洞傳輸性材料之溶液例如藉由旋轉塗佈法塗佈於橡皮布60上之整面。藉此,橡皮布60之表層成為膨潤之狀態,可將橡皮布60之表面保持為適度之濕度,且於其後之轉印步驟中可形成良好之膜。繼而,如圖6A所示,於橡皮布60之整面滴加上述R油墨(例如將30重量%之低分子發光材料r1(BtpIr)添加至高分子發光材料G1中並利用二甲苯溶解而成者)。其後(例如1分鐘後),如圖6B所示,例如以3000rpm旋轉2秒而進行旋轉塗佈。
繼而,於橡皮布60上形成紅色發光層13R之印刷圖案層(印刷圖案層13r1)。具體而言,首先,如圖7A所示,使具有對應於元件區域10r1之凹部之凹版61與橡皮布60之油墨D1r之層相對向而配置,如圖7B所示,將凹版61壓抵於橡皮布60上之油墨D1r之層,並利用輥等加壓。其後,如圖7C所示,將橡皮布60自凹版61剝離,藉此油墨D1r之層中之不需要部分(D1r')轉印於凹版61之凸部分而自橡皮布60上去除(脫離)。藉此,於橡皮布60上形成對應於元件區域10r1之紅色發光層13R之印刷圖案13r1。再者,圖中以線狀圖案表示,但只要與TFT像素排列不矛盾,則圖案之形狀並不限定於線狀。
繼而,將橡皮布60上之紅色發光層13R之印刷圖案層13r1轉印至基板110側。具體而言,首先,如圖8A所示,使已形成電洞注入層 12B及電洞傳輸層12A之基板110與橡皮布60相對向而配置。此時,詳細而言,如圖8A之右圖所示,於轉印前之橡皮布60之表面,於除印刷圖案層13r1以外之區域產生未藉由凹版61脫離完之殘渣部Xr。該殘渣部Xr例如包含電洞傳輸性材料(矽氧烷等)及低分子發光材料r1,且會因與印刷圖案層13r1一併轉印而轉印至其他元件區域(例如元件區域10g1)。
其後,將基板110與印刷圖案層13r1對準,如圖8B所示,於基板110上壓抵橡皮布60之印刷圖案層13r1。繼而,將橡皮布60自基板110剝離,藉此於基板110上圖案形成紅色發光層13R(圖8C)。又,此時,圖8C中雖未圖示,但形成於橡皮布60上之殘渣部Xr亦同時轉印至基板110。
繼而,如圖5B所示,以與上述紅色發光層13R之情形相同之方式,藉由反轉套版印刷於元件區域10g1形成綠色發光層13G。再者,作為此時所使用之油墨,例如可使用上述利用二甲苯溶解核心具有三(2-苯基吡啶)銥(III)(tris(2-phenylpyridine)iridium)之樹枝狀聚合物型高分子材料而成者。
其後,對轉印形成紅色發光層13R及綠色發光層13G後之基板110例如於氮氣環境中使用加熱板以130℃加熱30分鐘而進行熱硬化。
繼而,於該等紅色發光層13R及綠色發光層13G上例如藉由真空蒸鍍法分別成膜包含上述材料等之連接層14、藍色發光層14B、及電子傳輸層15A。作為藍色發光層14B,例如可以重量比計以95:5之比率共蒸鍍ADN(9,10-二(2-萘基)蒽)與藍色摻雜劑。作為電子傳輸層15A,例如可藉由真空蒸鍍法以15nm之厚度成膜Alq3(8-羥基喹啉鋁)。作為電子注入層15B,例如可以0.3nm之厚度成膜LiF。
繼而,例如藉由真空蒸鍍法或濺鍍法於電子注入層15B上成膜上部電極16。作為上部電極16,例如係蒸鍍鋁150nm。其後,例如藉由 蒸鍍法或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學氣相沈積)法形成包含如上所述之材料之保護層,繼而,將設置有彩色濾光片等之密封用基板隔著接著層貼合於保護層上。藉由以上所述,可形成圖3所示之有機EL顯示裝置。
於本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中,紅色發光層13R包含不發出紅色光之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發光材料G1)作為主體材料,並且包含發出紅色光之低分子材料(低分子發光材料r1)作為摻雜劑。藉此,於有機EL元件10R中,可藉由所謂降頻轉換而獲得紅色發光。
另一方面,於藉由例如反轉套版印刷形成此種紅色發光層13R之情形時,起因於橡皮布上之殘渣,向其他像素之混色成為問題。然而,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形成紅色發光層13R時所使用之油墨D1r中,發出綠色光之高分子發光材料G1之濃度高於發出紅色光之低分子材料r1。藉此,於有機EL元件10G中,於轉印有如上所述之色素之殘渣(殘渣部Xr)之情形時,與使用包含紅色發光性之高分子材料之油墨之情形相比,紅色色素之附著量亦減少,紅色光之影響得以緩和。而且,藉由利用降頻轉換,可使用高分子發光材料G1作為主體材料,且油墨D1r可保持反轉套版印刷所需之黏度,並且抑制對綠色發光層13G之影響。
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於藉由反轉套版印刷形成紅色發光層13R之情形時,綠色發光層13G中之紅色之混色亦被抑制。因此,於有機EL顯示裝置中,於形成發出波長互不相同之顏色之光之複數個發光層之圖案時,可抑制混色而提高顯示品質。
(實施例1)
此處,作為實施例1,形成上述之有機EL元件10R、10G,並對有機EL元件10G之xy色度及發光強度進行測定,結果未見到綠色發光層13G中之紅色光之混色,可獲得xy色度(0.31,0.64)效率30cd/A。 又,如圖9所示,波長600nm之光譜強度為0.015,於光譜中未見到子峰。又,於紅色發光層13R中,可獲得(0.60,0.39)14cd/A之紅色。再者,作為形成紅色發光層13R時所使用之油墨,係使用將相對於高分子發光材料G1之濃度為30重量%之低分子發光材料r1(BtpIr)添加至核心具有三(2-苯基吡啶)銥(III)(tris(2-phenylpyridine)iridium)之樹枝狀聚合物型高分子材料中,並利用二甲苯溶解而成者。又,作為形成綠色發光層13G時所使用之油墨,係使用利用二甲苯溶解核心具有三(2-苯基吡啶)銥(III)(tris(2-phenylpyridine)iridium)之樹枝狀聚合物型高分子材料而成者。
(比較例)
作為上述實施例1之比較例,使用利用二甲苯溶解高分子發光材料(RPP)而成者作為R油墨,並進行反轉套版印刷,結果見到綠色發光層中之紅色之混色,xy色度(0.33,0.62)效率為29cd/A。又,如圖9所示,波長600nm之光譜強度為0.02,觀察到子峰。又,於該紅色發光層,(0.62,0.34)為15cd/A。
(實施例2)
又,使用於與上述實施例1相同之高分子發光材料G1中添加20重量%之紅色高分子磷光摻雜劑(RPP),並利用二甲苯溶解而成者作為R油墨,除此以外,與上述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操作,對有機EL元件10G之xy色度及發光強度進行測定。其結果,未見到綠色發光層13G中之紅色光之混色,可獲得xy色度(0.31,0.64)效率30cd/A。又,如圖10所示,波長600nm之光譜強度為0.015,於光譜中幾乎未見到子峰。又,於紅色發光層13R,可獲得(0.60,0.39)13cd/A之紅色。再者,圖10中亦顯示實施例1及比較例之結果。又,可知於使用R低分子摻雜劑之上述實施例1中,與使用R高分子摻雜劑之實施例2相比,波長600nm附近之光譜強度降低。其原因在於:與RPP之類之雙極型 R高分子材料相比,R低分子材料存在於與電洞傳輸層12A之界面附近者可更為降低對紅色光之再結合率。因此,於實施例1中,可較實施例2進而抑制紅色光之混色。
(實施例3)
又,使用於與上述實施例1相同之高分子發光材料G1中添加27重量%之紅色低分子磷光摻雜劑(BtpIr)、及上述通式(4-2)所表示之化合物,並利用二甲苯溶解而成者作為R油墨,除此以外,與上述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操作,對有機EL元件10G之xy色度及發光強度進行測定。其結果,未見到綠色發光層13G中之紅色光之混色,可獲得xy色度(0.31,0.64)效率30cd/A。又,波長600nm之光譜強度為0.015,於光譜中未見到子峰。又,於紅色發光層13R,可獲得(0.61,0.37)14cd/A之紅色。
(實施例4)
另一方面,包含高分子發光材料G1及低分子發光材料r1之R油墨中之較佳之R摻雜劑濃度(低分子發光材料r1相對於高分子發光材料G1之混合比率)根據其用途不同而異。例如,於藉由旋轉塗佈法成膜之情形、及如本實施形態般藉由反轉套版印刷成膜之情形時,R摻雜劑濃度之較佳範圍不同。此處,作為實施例4-1,調整旋轉塗佈用之R油墨(方便起見,設為R油墨I1),並對使用該R油墨I1成膜之紅色發光層之G光之波峰強度進行測定。此時,使R油墨I1之R摻雜劑濃度變為1%、2%、10%。又,作為實施例4-2,調整反轉套版印刷用之R油墨(方便起見,設為R油墨I2),並對使用該R油墨I2成膜之紅色發光層之G光之波峰強度進行測定。此時,使R油墨I2之R摻雜劑濃度變為10%、27%、30%。將該等結果之一部分示於圖11。再者,圖中括弧內記載之比率表示R油墨I1、I2中之高分子發光材料G1(與實施例1相同之高分子材料)與低分子發光材料r1(BtpIr)之各體積比(G1:r1)。其結果,首 先,於使用旋轉塗佈用之R油墨I1之實施例4-1中,R摻雜劑濃度為1%時,波峰強度成為0.06,R摻雜劑濃度為2%時,波峰強度成為0.03。根據該等結果可知,若R摻雜劑濃度為約3%以上,則可將G發光大致抑制至0(零)。實際上,於R摻雜劑濃度為10%時,確認波峰強度為0。另一方面,於使用反轉套版印刷用之R油墨I2之實施例4-2中,即便R摻雜劑濃度為10%,波峰強度亦成為約0.03,因此可謂為了減少G發光之影響,R摻雜劑濃度較理想為加倍之20%以上。實際上,圖11中雖未圖示,但確認R摻雜劑濃度為27%時,波峰強度成為約0.01,R摻雜劑濃度為30%時,波峰強度成為0。根據以上情況,R油墨之較佳之R摻雜劑濃度視形成方法不同而異,於反轉套版印刷用途中,較理想為較旋轉塗佈用途提高R摻雜劑濃度。又,於本實施形態中,主要例示藉由反轉套版印刷形成各色發光層之情況,但藉由適當地設定R摻雜劑濃度,亦可藉由其他方法、例如旋轉塗佈法等塗佈法形成。即,於本實施形態中說明之R油墨(本揭示中之「油墨」)並不限於反轉套版印刷,亦可用於其他成膜方法。
再者,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於紅色發光層13R中,將發出綠色光之高分子發光材料G1作為主體材料,但若為產生降頻轉換之組合,則並不限定於該等。例如,紅色發光層13R亦可包含以下之通式(6)所表示之藍色發光之高分子材料(PADOF)代替高分子發光材料G1作為主體材料。又,綠色發光層13G亦可包含通式(6)所表示之藍色發光之高分子材料作為主體材料,並且包含以下之通式(7)所表示之綠色發光之低分子材料作為摻雜劑。於該情形時,亦於藉由反轉套版印刷形成綠色發光層13G之情形時,可抑制由綠色色素附著於有機EL元件10B之元件區域所引起之綠色光向藍色發光層之混色。進而,亦可為設置黃色發光層代替紅色發光層13R之構成。該黃色發光層例如包含以下之通式(8)所表示之黃色發光之低分子材料、雙(2-苯基苯并噻 唑-N,C2)(乙醯丙酮)合銥(Bis(2-phenylbenzothiozolato-N,C2)Iridium(acetylacetonate),Bt2Ir(acac))作為摻雜劑。
<第2實施形態>
對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要素係附以相同之符號,並省略其說明。本揭示之第2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構成未圖示,但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例如於基板110上形成有矩陣狀地配置有複數個有機EL元件10R、10G、10B之顯示區域。於顯示區域內設置有像素驅動電路。圖12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有機EL裝置之剖面構成者。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例示發出綠色光之高分子發光材料G1作為於紅色發光層13R中不發出紅色光之高分子材料,但作為紅色發光層13R所使用之主體材料之高分子材料亦可為所謂增黏劑。作為增黏材料,例 如可列舉由以下之通式(9-1)~(9-3)所表示之高分子材料。如此,紅色發光層13R(或者綠色發光層13G)所使用之高分子材料亦可為不具有磷光性者。
<應用例>
以下對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應用例進行說明。上述實施形態之有機EL顯示裝置可應用於電視裝置、數位相機、筆記型個人電腦、行動電話等可攜式終端裝置或者視訊攝影機等將自外部輸入之影像信號或者於內部產生之影像信號顯示為圖像或者影像之所有領域之電子機器之顯示裝置。
圖13A及圖13B表示智慧型手機之外觀。該智慧型手機例如具備顯示部110(有機EL顯示裝置)及非顯示部(殼體)120、以及操作部130。操作部130可如圖13A所示設置於非顯示部120之前表面,亦可如圖13B所示設置於上表面。
圖14表示電視裝置之外觀構成。該電視裝置例如具備包含前面板210及濾光玻璃220之影像顯示畫面部200(顯示裝置1)。
圖15A及圖15B表示數位靜態相機之外觀構成,分別表示前表面及後表面。該數位靜態相機例如具備閃光用之發光部310、顯示部320(有機EL顯示裝置)、選單開關330、及快門按鈕340。
圖16表示筆記型個人電腦之外觀構成。該個人電腦例如具備本體410、文字等之輸入操作用之鍵盤420、及顯示圖像之顯示部430(有機EL顯示裝置)。
圖17表示視訊攝影機之外觀構成。該視訊攝影機例如具備本體部510、設置於該本體部510之前方側面之被攝體攝影用透鏡520、攝影時之開始/停止開關530、及顯示部540(有機EL顯示裝置)。
圖18A及圖18B表示行動電話機之外觀構成。該行動電話機例如為藉由連接部(鉸鏈部)630連接上側殼體610與下側殼體620而成者,具備顯示器640(顯示裝置1)、副顯示器650、閃光燈660、及相機670。
以上列舉實施形態及實施例說明本揭示,但本揭示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及實施例,可進行各種變形。例如於上述實施形態等中,作為本揭示之油墨,列舉於反轉套版印刷中使用之油墨為例進行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可應用於可能於某種顏色之像素(於上述例中為G像素)附著其他顏色之油墨(於上述例中為R油墨)的其他各種方法(塗佈法或印刷法)。同樣,於本揭示之有機EL顯示裝置、有機EL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及電子機器中,第1發光層亦不限定於藉由反轉套版印刷形成者。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及實施例中說明之各層之材料及厚度、或成膜方法及成膜條件等並無限定,可設為其他材料及厚度,或亦可設為其他成膜方法及成膜條件。
進而,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主動矩陣型顯示裝置之情形進行說明,但本揭示亦可應用於被動矩陣型顯示裝置。進而又,用於主動 矩陣驅動之像素驅動電路之構成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者,亦可視需要追加電容元件或電晶體。於該情形時,根據像素驅動電路之變更,除上述信號線驅動電路120或掃描線驅動電路130以外,亦可追加必需之驅動電路。
再者,本揭示亦可為如下所述之構成。
(1)一種有機EL顯示裝置,其包含:第1有機EL元件,其具有發出第1色光之第1發光層;及第2有機EL元件,其具有發出波長較上述第1色光短之第2色光之第2發光層;且上述第1發光層包含不發出或不主要發出上述第1色光之高分子材料作為主體材料,並且包含發出上述第1色光之低分子材料或高分子材料作為摻雜劑。
(2)如上述(1)記載之有機EL顯示裝置,其中上述高分子材料為發出上述第2色光之材料。
(3)如上述(2)記載之有機EL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1發光層為發出紅色光作為上述第1色光之紅色發光層;上述第2發光層為發出綠色光作為上述第2色光之綠色發光層。
(4)如上述(3)記載之有機EL顯示裝置,其更包含具有發出藍色光之藍色發光層之第3有機EL元件;上述紅色發光層及上述綠色發光層係設置於每一元件;且上述藍色發光層係作為共用層設置於上述第1有機EL元件、上述第2有機EL元件及上述第3有機EL元件。
(5)如上述(4)記載之有機EL顯示裝置,其中於上述紅色發光層與上述藍色發光層之間、及上述綠色發光層與上述藍色發光層之間設置有具有電洞傳輸性之連接層。
(6)如上述(2)記載之有機EL顯示裝置,其中 上述第1發光層為發出紅色光作為上述第1色光之紅色發光層;上述第2發光層為發出藍色光作為上述第2色光之藍色發光層。
(7)如上述(2)記載之有機EL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1發光層為發出綠色光作為上述第1色光之綠色發光層;上述第2發光層為發出藍色光作為上述第2色光之藍色發光層。
(8)如上述(2)記載之有機EL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1發光層為發出黃色光作為上述第1色光之黃色發光層。
(9)如上述(1)至(8)中任一項記載之有機EL顯示裝置,其中上述高分子材料為樹枝狀聚合物或聚合物。
(10)如上述(1)至(9)中任一項記載之有機EL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2發光層於其與其他層之上下任一界面附近包含作為上述第1發光層之摻雜劑之上述低分子材料。
(11)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項記載之有機EL顯示裝置,其中上述高分子材料為增黏劑。
(12)一種有機EL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係包含具有發出第1色光之第1發光層之第1有機EL元件、及具有發出波長較上述第1色光短之第2色光之第2發光層之第2有機EL元件的有機EL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於形成上述第1發光層時,分別使用不發出或不主要發出上述第1色光之高分子材料作為主體材料,使用發出上述第1色光之低分子材料或高分子材料作為摻雜劑。
(13)如上述(12)記載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藉由反轉套版印刷形成上述第1發光層及上述第2發光層。
(14)如上述(13)記載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高分子材料為發出上述第2色光之材料。
(15)如上述(14)記載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 上述第1發光層為發出紅色光作為上述第1色光之紅色發光層;上述第2發光層為發出綠色光作為上述第2色光之綠色發光層。
(16)如上述(15)記載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更包含形成上述紅色發光層及上述綠色發光層後,藉由蒸鍍法形成發出藍色光之藍色發光層之步驟。
(17)如上述(12)至(16)中任一項記載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高分子材料為增黏劑。
(18)一種油墨,其係用於形成包含具有發出第1色光之第1發光層之第1有機EL元件、及具有發出波長較上述第1色光短之第2色光之第2發光層之第2有機EL元件的有機EL顯示裝置之上述第1發光層時;且其包含不發出或不主要發出上述第1色光之高分子材料作為主體材料,並且包含發出上述第1色光之低分子材料或高分子材料作為摻雜劑。
(19)一種電子機器,其包含如下有機EL顯示裝置,該有機EL顯示裝置包含:第1有機EL元件,其具有發出第1色光之第1發光層;及第2有機EL元件,其具有發出波長較上述第1色光短之第2色光之第2發光層;且上述第1發光層包含不發出或不主要發出上述第1色光之高分子材料作為主體材料,並且包含發出上述第1色光之低分子材料或高分子材料作為摻雜劑。
本申請案係基於在日本特許廳於2012年10月11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編號第2012-225750號而主張優先權者,且將該申請之全部內容藉由參照而引用至本申請案中。
業者可根據設計上之要素或其他因素想到各種修正、組合、次 組合、及變更,但應理解該等包含於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或其均等物之範圍內。
10B‧‧‧有機EL元件
10G‧‧‧有機EL元件
10R‧‧‧有機EL元件
110‧‧‧基板
110A‧‧‧顯示區域
120‧‧‧信號線驅動電路
120A‧‧‧信號線
130‧‧‧掃描線驅動電路
130A‧‧‧掃描線
140‧‧‧像素驅動電路

Claims (18)

  1. 一種有機EL顯示裝置,其包含:第1有機EL元件,其具有發出第1色光之第1發光層;及第2有機EL元件,其具有發出波長較上述第1色光短之第2色光之第2發光層;上述第1發光層包含不發出或不主要發出上述第1色光之高分子材料作為主體材料,並且包含發出上述第1色光之低分子材料或高分子材料作為摻雜劑,且上述第2發光層於其與其他層之上下任一界面附近包含作為上述第1發光層之摻雜劑之上述低分子材料。
  2. 如請求項1之有機EL顯示裝置,其中上述高分子材料為發出上述第2色光之材料。
  3. 如請求項2之有機EL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1發光層為發出紅色光作為上述第1色光之紅色發光層;上述第2發光層為發出綠色光作為上述第2色光之綠色發光層。
  4. 如請求項3之有機EL顯示裝置,其更包含具有發出藍色光之藍色發光層之第3有機EL元件;上述紅色發光層及上述綠色發光層係設置於每一元件;且上述藍色發光層係作為共用層設置於上述第1有機EL元件、上述第2有機EL元件及上述第3有機EL元件。
  5. 如請求項4之有機EL顯示裝置,其中於上述紅色發光層與上述藍色發光層之間、及上述綠色發光層與上述藍色發光層之間設置 有具有電洞傳輸性之連接層。
  6. 如請求項2之有機EL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1發光層為發出紅色光作為上述第1色光之紅色發光層;上述第2發光層為發出藍色光作為上述第2色光之藍色發光層。
  7. 如請求項2之有機EL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1發光層為發出綠色光作為上述第1色光之綠色發光層;上述第2發光層為發出藍色光作為上述第2色光之藍色發光層。
  8. 如請求項2之有機EL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1發光層為發出黃色光作為上述第1色光之黃色發光層。
  9. 如請求項1之有機EL顯示裝置,其中上述高分子材料為樹枝狀聚合物或聚合物。
  10. 如請求項1之有機EL顯示裝置,其中上述高分子材料為增黏劑。
  11. 如請求項1之有機EL顯示裝置,其係用於電子機器之形成。
  12. 一種有機EL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係包含具有發出第1色光之第1發光層之第1有機EL元件、及具有發出波長較上述第1色光短之第2色光之第2發光層之第2有機EL元件的有機EL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且包含於形成上述第1發光層時,分別使用不發出或不主要發出上述第1色光之高分子材料作為主體材料,使用發出上述第1色光之低分子材料或高分子材料作為摻雜劑,上述第2發光層於其與其他層之上下任一界面附近包含作為上述第1發光層之摻雜劑之上述低分子材料。
  13. 如請求項12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藉由反轉套版印刷形成上述第1發光層及上述第2發光層。
  14. 如請求項13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高分子材料為發出上述第2色光之材料。
  15. 如請求項14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第1發光層為發出紅色光作為上述第1色光之紅色發光層;上述第2發光層為發出綠色光作為上述第2色光之綠色發光層。
  16. 如請求項15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更包含形成上述紅色發光層及上述綠色發光層後,藉由蒸鍍法形成發出藍色光之藍色發光層之步驟。
  17. 如請求項12之有機EL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高分子材料為增黏劑。
  18. 一種油墨,其係於形成包含具有發出第1色光之第1發光層之第1有機EL元件、及具有發出波長較上述第1色光短之第2色光之第2發光層之第2有機EL元件的有機EL顯示裝置之上述第1發光層時所用;其包含不發出或不主要發出上述第1色光之高分子材料作為主體材料,並且包含發出上述第1色光之低分子材料或高分子材料作為摻雜劑,且作為上述第1發光層之摻雜劑之上述低分子材料設於第2發光層與其他層之上下任一界面附近。
TW102132644A 2012-10-11 2013-09-10 Organic E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ink and electronic machine TWI5694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25750 2012-10-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7367A TW201417367A (zh) 2014-05-01
TWI569491B true TWI569491B (zh) 2017-02-01

Family

ID=50477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2644A TWI569491B (zh) 2012-10-11 2013-09-10 Organic E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ink and electronic machin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755149B2 (zh)
JP (1) JP6205571B2 (zh)
KR (1) KR102080672B1 (zh)
CN (1) CN104737625B (zh)
TW (1) TWI569491B (zh)
WO (1) WO20140577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0201A (zh) * 2015-01-30 2015-05-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KR102569733B1 (ko) * 2016-06-01 2023-08-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12875A (ja) * 2006-10-31 2008-05-1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079631A (ja) * 2010-10-05 2012-04-19 Sony Corp 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77673A (ja) * 2001-06-19 2003-03-14 Honda Motor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4024526B2 (ja) * 2001-08-29 2007-12-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縮合八環芳香族化合物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有機el素子及び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US6670772B1 (en) * 2002-06-27 2003-12-30 Eastman Kodak Company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with surface plasmon outcoupling
US6747618B2 (en) * 2002-08-20 2004-06-08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l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with improved lifetime
US7098060B2 (en) * 2002-09-06 2006-08-29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ethods for producing full-col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US6936964B2 (en) * 2002-09-30 2005-08-30 Eastman Kodak Company OLED lamp
JP2004186111A (ja) 2002-12-06 2004-07-02 Sony Corp 高分子有機el材料組成物
US6909233B2 (en) * 2003-06-11 2005-06-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Stacked OLED display having improved efficiency
KR100543003B1 (ko) * 2003-09-15 2006-01-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풀칼라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US7030554B2 (en) * 2004-02-06 2006-04-18 Eastman Kodak Company Full-color organic display having improved blue emission
US7333080B2 (en) * 2004-03-29 2008-02-19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lor OLED display with improved power efficiency
US7129634B2 (en) * 2004-04-07 2006-10-31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lor OLED with added color gamut pixels
US20060006792A1 (en) * 2004-07-09 2006-01-12 Eastman Kodak Company Flat panel light emitting devices with two sided
EP2271183B1 (en) * 2004-07-23 2015-03-18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display and illuminator
KR100669757B1 (ko) * 2004-11-12 2007-01-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KR20060089839A (ko) 2005-02-04 2006-08-0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패터닝된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의 제조 방법
US7554257B2 (en) * 2005-03-02 2009-06-30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Method to generate high efficient devices which emit high quality light for illumination
US7142179B2 (en) * 2005-03-23 2006-11-28 Eastman Kodak Company OLED display device
US20060244370A1 (en) * 2005-05-02 2006-11-02 Eastman Kodak Company Light-emitting layer spacing in tandem OLED devices
US20060269782A1 (en) * 2005-05-25 2006-11-30 Eastman Kodak Company OLED electron-transporting layer
US20070096640A1 (en) * 2005-08-19 2007-05-03 Gang Yu Methods for producing full col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JP4167678B2 (ja) * 2005-08-26 2008-10-15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電動車走行システム
US8253115B1 (en) * 2005-11-22 2012-08-28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Infrared fluorescing optical signature agent for real time change detection
JPWO2007060854A1 (ja) * 2005-11-28 2009-05-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有機発光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692257B2 (ja) * 2005-12-06 2011-06-01 富士電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色変換膜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多色発光有機elデバイス
KR101234227B1 (ko) * 2006-01-27 2013-02-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US7791271B2 (en) * 2006-02-24 2010-09-07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Top-emitting OLED device with light-scattering layer and color-conversion
JP5332614B2 (ja) * 2006-09-08 2013-11-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2008108503A (ja) * 2006-10-24 2008-05-08 Fuji Electric Holdings Co Ltd 白色発光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
KR100864882B1 (ko) * 2006-12-28 2008-10-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9048811A (ja) * 2007-08-16 2009-03-05 Sony Corp 転写用基板および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GB0814954D0 (en) * 2008-08-18 2008-09-24 Oled T Ltd Compounds having electron transport properties and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JP5458554B2 (ja) * 2008-11-19 2014-04-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US8048541B2 (en) * 2008-12-17 2011-11-01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KR101351410B1 (ko) * 2009-09-29 2014-01-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JP2011108531A (ja) 2009-11-18 2011-06-02 Seiko Epson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178795B2 (ja) * 2010-09-07 2013-04-10 株式会社東芝 新規化合物ならびにそれを使用した有機電界発光素子、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CN103154188B (zh) * 2010-10-06 2015-05-20 夏普株式会社 发光材料
US20130303776A1 (en) * 2010-10-06 2013-11-1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uminescent material,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wavelength-converting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converting light-emitting element, organic laser diode light-emitting element, dye laser, display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using same
KR20120042035A (ko) * 2010-10-22 2012-05-03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장치
CN106887449B (zh) * 2010-12-07 2021-11-05 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基金会 一种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12875A (ja) * 2006-10-31 2008-05-1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079631A (ja) * 2010-10-05 2012-04-19 Sony Corp 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20097933A1 (en) * 2010-10-05 2012-04-26 Sony Corporation Organic e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87926A1 (en) 2015-10-08
CN104737625A (zh) 2015-06-24
US9755149B2 (en) 2017-09-05
WO2014057782A1 (ja) 2014-04-17
TW201417367A (zh) 2014-05-01
JPWO2014057782A1 (ja) 2016-09-05
KR20150063038A (ko) 2015-06-08
JP6205571B2 (ja) 2017-10-04
KR102080672B1 (ko) 2020-02-25
CN104737625B (zh)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78487B2 (ja) 有機el表示装置
TWI483441B (zh) 有機el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JP5515661B2 (ja) 有機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478219B (zh)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JP5861169B2 (ja) 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19069B2 (ja) 有機el表示装置
TWI566394B (zh)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法
JP5840877B2 (ja) 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37316B2 (ja) 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14199745A1 (ja) 有機el表示装置
TWI569491B (zh) Organic E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ink and electronic mac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