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7632B - 行動終端機及其驅動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行動終端機及其驅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7632B
TWI567632B TW104128860A TW104128860A TWI567632B TW I567632 B TWI567632 B TW I567632B TW 104128860 A TW104128860 A TW 104128860A TW 104128860 A TW104128860 A TW 104128860A TW I567632 B TWI567632 B TW I56763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intensity
electrode
sensing
sub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8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2733A (en
Inventor
金垠廷
金起德
趙盛庸
金起善
Original Assignee
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12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2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7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763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 H04M1/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by electronic means
    • H04M1/673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by electronic means the user being required to key in a c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7Position sensing using the local deformation of sensor ce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5Pressure sensors for measuring the pressure or force exerted on the touch surface without providing the touch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行動終端機及其驅動方法
本發明的實施例係關於一種行動終端機及其驅動方法,尤其是關於一種能夠預防因無意的觸控的解鎖操作的行動終端機及其驅動方法。
隨著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行動終端機的功能擴展,藉此各種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s,UI)及使用這些介面的各種功能被提供至行動終端機。
通常,具有觸控螢幕的行動終端機可以包括用於在備用狀態中限制不必要的輸入錯誤或者預防他人使用的鎖定和解鎖功能。
倘若行動終端機具有解鎖功能,如果在預定時間期間使用者沒有執行任何輸入,解鎖功能被執行。因此,使用者藉由預定解鎖方法解除鎖定模式,然後使用行動終端機的所需功能。例如,習知技術解鎖方法是在預定區域中觸控和拖動的方法。
然而,在習知技術解鎖方法中,鎖定模式可因使用者無意的觸控而被解除,可能造成行動終端機發生故障。
因此,本發明的實施例是關於一種行動終端機及其驅動方法,其基本上解決了由於習知技術的限制和缺陷的一或多個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的一態樣提供一種行動終端機以及驅動方法,其根據觸控强度來解除鎖定模式,可預防因無意的觸控的解鎖操作。
本發明實施例的額外優點和特點將在以下部分說明書中敘述並且在檢驗下文後部分對本領域技術人員顯而易見或者可以從本發明實施例 的實踐中習得。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和其他優點藉由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以及附圖中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為了實現這些和其他優點且根據本發明的目的,如此處具體且廣泛地敘述,提供一種具有觸控螢幕的行動終端機的驅動方法,該驅動方法包括:當複數個觸控發生在鎖定模式中時,偵測每一個觸控的觸控强度;以及根據所偵測到的該複數個觸控强度,解除該鎖定模式或者執行對應於所偵測到的該複數個觸控强度的功能。
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態樣提供一種具有觸控螢幕的行動終端機的驅動方法,該驅動方法包括:當複數個觸控發生在鎖定模式時,偵測每一個觸控的觸控位置和觸控强度;根據所偵測到的該觸控位置和該觸控强度,偵測每一個觸控位置的觸控强度;以及根據每一個觸控位置的該觸控强度,解除該鎖定模式。
在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態樣中,一種行動終端機包括:一觸控螢幕;一觸控驅動器,用於藉由感測該觸控螢幕上的觸控產生感測數據;以及一控制器,用於在鎖定模式中根據自該觸控驅動器所提供的複數個觸控中的每一個的感測數據,來感測該複數個觸控中的每一個的觸控强度;以及解除該鎖定模式或者執行對應於所偵測到的該複數個觸控强度的功能。
應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前述概述性說明和以下詳細說明二者為示例性和解釋性的並且旨在提供所主張的發明的進一步解釋。
110‧‧‧顯示部
120‧‧‧觸控螢幕
130‧‧‧觸控驅動器
140‧‧‧控制器
150‧‧‧儲存部
WT‧‧‧弱觸控
Ref1‧‧‧第一參考值
Ref2‧‧‧第二參考值
ST‧‧‧强觸控
S1、S2、S3‧‧‧强度設定螢幕
S4‧‧‧設定螢幕
B1‧‧‧使用者觸控盒
B2‧‧‧觸控强度顯示盒
B3‧‧‧儲存盒/觸控順序設定盒/功能選擇盒
B4‧‧‧儲存盒
Tx1~Txn‧‧‧第一至第n觸控驅動電極
Rx_G1~Rx_Gm‧‧‧第一至第m觸控感測電極組
120a‧‧‧觸控感測區域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RL1‧‧‧驅動路由線
PP‧‧‧墊部
Sxa‧‧‧第一子電極
Sxb‧‧‧第二子電極
Rx‧‧‧觸控感測電極
RL2‧‧‧感測路由線
RL3‧‧‧第一虛擬路由線
RL4‧‧‧第二虛擬路由線
122‧‧‧第一基板
124‧‧‧第二基板
Tx‧‧‧觸控驅動電極
126‧‧‧彈性介質元件
Cm1‧‧‧電容/第一觸控感測器
Cm2‧‧‧電容/第二觸控感測器
Cm3‧‧‧電容/第三觸控感測器
GND‧‧‧接地電壓
S110~S190‧‧‧步驟
S210~S290‧‧‧步驟
所含附圖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並且併入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以及與說明書一起用來說明本發明的主旨,在附圖中:第1圖是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行動終端機;第2圖是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之觸控强度中的弱觸控和强觸控;第3圖是示例性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用於在行動終端機中設定弱觸控和强觸控的每一個中的觸控强度的螢幕;第4圖是示例性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用於在行動終端機中設定 解鎖强度組合的螢幕;第5圖是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用於在行動終端機中設定觸控方案的螢幕;第6圖是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之第1圖所示的觸控螢幕;第7圖是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之觸控螢幕的電極結構的立體圖;第8圖是沿著第7圖的I-I'線的觸控螢幕的電極結構的剖視圖;第9A圖、第9B圖、以及第9C圖是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之依據觸控强度感測模式,觸控位置感測模式、以及觸覺驅動模式在觸控感測電極與第一子電極和第二子電極中的每一個之間的連接的剖視圖;第10圖是說明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螢幕的電極結構的立體圖;第11圖是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之行動終端機的解鎖方法的流程圖;以及第12圖是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之行動終端機的快捷執行方法的流程圖。
現在詳細參考本發明的實施例,在附圖中說明其示例。盡可能地,整個附圖中使用相同的參考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零件。
藉由參考附圖敘述的以下實施例闡明本發明的優點和特點以及其實現方法。然而,本發明可以體現為不同形式並且不應理解為侷限於在此敘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使得本發明周密並且完整,以及將本發明的範圍完整的傳輸給本領域技術人員。進一步地,本發明只由申請專利範圍所限定。
附圖中揭露的用於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形狀、尺寸、比率、角度、以及數量僅為示例,從而,本發明不侷限於圖示的細節。相同的參考數字通篇表示相同的元件。在以下說明中,當相關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詳細說明確定會不必要地模糊本發明的重點時,詳細的說明將被省略。在本發明的敘述中使用“包含”、“具有”以及“包括”的情況中,除非使用了“只有” 之外另一個零件可以被加上。單個形式的術語可以包括複數個形式除非表示相反。於解析元件時,儘管沒有明確說明,元件理解為包括誤差區域。
在本發明實施例的說明中,當一結構(例如,電極、線路、接線、層、或者接觸)敘述為被形成在另一結構的上部/下部或者其他結構上/下時,這個說明應該被理解為包括其中結構彼此接觸的情況,此外,一第三結構設置於其間的情況。
例如,在說明時間關係中,當時間順序被敘述為“之後”、“隨後”、“接下來”以及“之前”時,不連續的情況可以被包括除非使用“只是”或者“直接”之外。
應理解儘管術語“第一”、“第二”等可以在此使用以說明各種元件,但這些元件不應該被這些術語所限制。這些術語只用來將一個元件區別於另一個元件,例如:第一元件可以稱為第二元件,同樣地,第二元件也可以稱為第一元件,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
本發明各種實施例的特徵可以彼此部分或者全部的耦合或接合,並且可以彼此間不同的互相操作以及依照本領域技術人員充分理解的被技術驅動。本發明實施例可以彼此獨立的實施、或者以協作關係共同實施。
以下,參考附圖,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行動終端機及其驅動方法,此處的驅動方法也稱為操作行動終端機的方法。
第1圖是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之行動終端機。
參考第1圖,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行動終端機包括:一顯示部110、一觸控螢幕120、一觸控驅動器130、一控制器140、以及一儲存部150(例如,一儲存構件)。
顯示部110可以包括:一顯示面板和一面板驅動器。該顯示面板可以是一液晶顯示面板或者一有機發光顯示面板。響應從控制器140提供的視訊數據和面板控制訊號,一預定影像藉由該面板驅動器顯示在該顯示面板上。
觸控螢幕120可以包括:複數個觸控驅動電極、與該複數個觸控驅動電極相交的複數個觸控感測電極、以及提供在該等觸控驅動電極和該等觸控感測電極相交處的複數個觸控感測器。
根據在觸控螢幕120上使用者的觸控,觸控感測器的電阻值、電容值或者任何其他屬性在觸控區域中可以變化。尤其,根據使用者的觸控,對應於施加至觸控螢幕120的觸控區域的壓力的觸控强度可以被該複數個觸控感測器感測。例如,觸控螢幕120可以感測對應於藉由使用電阻式、壓電式、電容式或電活性聚合物式觸控感測器之使用者觸控的觸控位置和觸控强度。
觸控驅動器130根據使用者觸控藉由感測觸控感測器特性的變化產生用於觸控位置的一觸控位置感測訊號、將該觸控位置感測訊號轉換成觸控位置感測數據、以及將觸控位置感測數據提供至控制器140。同樣地,響應由控制器140所產生的控制訊號,觸控驅動器130藉由感測觸控位置的觸控感測器特性的變化產生用於觸控强度的一觸控强度感測訊號、將該觸控强度感測訊號轉換成觸控强度感測數據、以及將該觸控强度感測數據提供至控制器140。例如,觸控驅動器130將一觸控驅動脈衝提供至該複數個觸控驅動電極,並且同樣地藉由該複數個觸控感測電極感測觸控感器測特性的變化,藉此將該觸控位置感測數據和該觸控强度感測數據提供至控制器140。
控制器140控制行動終端機的全部操作。在下文中,將詳述控制器140的各種功能之中只有與本發明實施例有關的功能如下。
控制器140根據使用者輸入藉由一使用者介面執行一相應的應用、產生對應於所執行應用的面板控制訊號和視訊數據、以及將產生的面板控制訊號和視訊數據提供至顯示部110,藉此影像顯示在顯示面板上。
同樣地,在控制器140的控制下在觸控位置感測模式和觸控强度感測模式中驅動觸控驅動器130。控制器140根據觸控位置感測模式和觸控强度感測模式中的每一個模式依據觸控驅動器130所提供的感測數據來偵測觸控位置,並且在行動終端機中執行對應於所偵測到的觸控位置的功能。
如果在預定時間期間沒有來自使用者的觸控輸入和按鈕輸入,行動終端機的模式藉由控制器140被轉變至一鎖定模式(或備用模式)。
如果存在複數個觸控用於解除鎖定模式,根據第一示例的控制器140偵測來自觸控驅動器130所提供的複數個觸控的觸控强度感測數據 的複數個觸控强度,並且然後根據所偵測到的複數個觸控强度解除鎖定模式或者保持鎖定模式的執行。通常,用於執行行動終端機的功能的使用者觸控强度高於無意的觸控强度。因此,依據觸控强度,只有當使用者故意觸控時,鎖定模式才會被解除,如此可防止鎖定模式因使用者無意的觸控而被解除。
更加詳細地,第一參考值和第二參考值儲存在儲存部150中,其中該第二參考值大於該第一參考值。然後,藉由將在鎖定模式中所偵測到的複數個觸控强度劃分成相對於第一參考值和第二參考值的弱觸控和强觸控來偵測一輸入觸控强度組合。其後,控制器140根據解鎖强度組合是否與輸入觸控强度組合相匹配而解除鎖定模式或者保持鎖定模式的執行,所述解鎖强度組合根據使用者的設置及儲存在儲存部150中由弱觸控和强觸控的組合所預設。在此情況下,如第2圖所示,弱觸控(WT)具有在第一參考值(Ref1)與第二參考值(Ref2)之間的一觸控强度,並且强觸控(ST)具有大於第二參考值(Ref2)的一觸控强度。同時,觸控强度低於第一參考值(Ref1)的觸控不被認為是用於解鎖模式的觸控。於此,第一參考值(Ref1)藉由使用者可以被重置在低於第二參考值(Ref2)的範圍中,並且第二參考值(Ref2)可以被重置在高於第一參考值(Ref1)的範圍中。
解鎖强度組合與輸入觸控强度組合中的每一個可以是對應於解鎖模式的觸控輸入數目的總計情況數目中的任何一種情況以及弱觸控和强觸控的組合。例如,如果用於解鎖模式的觸控輸入的數目為“N”,解鎖强度組合與輸入觸控强度組合中的每一個根據N2個可能情況中的任何一個可以是弱觸控和强觸控的組合。
如果解鎖强度組合以第一至第三觸控强度按弱觸控、弱觸控以及强觸控的順序組合的方式儲存在儲存部150中,根據第一示例的控制器140依據發生在鎖定模式中的第一至第三觸控中的每一個的觸控强度來解除鎖定模式。亦即,當根據用於解鎖模式的第一至第三觸控的觸控强度的輸入觸控强度組合按照弱觸控、弱觸控以及强觸控的順序形成,並且與預設的解鎖强度組合相匹配時,控制器140解除鎖定模式。同時,當輸入觸控强度組合與預設的解鎖强度組合不匹配時,控制器140保持鎖定模式。因此,鎖定模式根據觸控强度而被解除,如此可防止鎖定模式因無意的觸 控而被解除。
同時,根據第一示例的控制器140可依據發生在鎖定模式被解除的驅動模式中的複數個觸控中的每一個的觸控强度來執行鎖定模式。亦即,當藉由與解鎖强度組合相匹配的輸入觸控强度組合存在複數個觸控時,根據第一示例的控制器140執行鎖定模式,以及當輸入觸控强度組合與解鎖强度組合不匹配時,根據第一示例的控制器140保持驅動模式。
同樣地,根據第一示例的控制器140依據發生在鎖定模式中的複數個觸控來偵測輸入觸控强度組合,根據所偵測到的輸入觸控强度組合解除鎖定模式,並且同時執行對應於所偵測到的輸入觸控强度組合的功能(或應用)。亦即,根據第一示例的控制器140依據發生在鎖定模式中的複數個觸控中的每一個的强度來解除鎖定模式,並且同時執行一快捷功能(shortcut function),用於執行該功能。
詳細地,根據第一示例的控制器140藉由將在鎖定模式中所偵測到的複數個觸控强度劃分成弱觸控和强觸控來偵測輸入觸控强度組合。然後,如果與所偵測到的輸入觸控强度組合相匹配的觸控方案存在於由使用者預設並且儲存在儲存部150中的複數個觸控方案中,根據第一示例的控制器140解除鎖定模式,並且同時執行設定在與輸入觸控强度組合相匹配的觸控方案中的功能。同時,如果與所偵測到的輸入觸控强度組合相匹配的觸控方案沒有存在於由使用者預設並且儲存在儲存部150中的複數個觸控方案中,根據第一示例的控制器140保持鎖定模式的執行。在此情況下,複數個觸控方案中的每一個通過使用者選擇的弱觸控和强觸控的組合來形成,並且設定有使用者選擇的行動終端機的每一個功能。例如,複數個觸控方案中的每一個可以設定為以下表1所示。
參考以上表1,如果在鎖定模式中所偵測到的第一觸控和第二觸控對應於弱觸控和强觸控的組合所形成的觸控方案1,根據第一示例的控制器140解除鎖定模式,並且同時在行動終端機的螢幕上顯示主面板。如果在鎖定模式中所偵測到的第一觸控和第二觸控對應於强觸控和强觸控的組合所形成的觸控方案4,根據第一示例的控制器140解除鎖定模式,並且同時執行攝影功能。因此,使用者根據複數個觸控中的每一個的觸控强度設定所需功能的觸控方案,並且利用對應於預設觸控方案的觸控强度執行複數個觸控,使得在鎖定模式中執行所需功能成為可能,而無需在解鎖模式的觸控之後用於執行所需功能之額外的觸控。
當用於解除鎖定模式的複數個觸控發生在鎖定模式中時,根據第二示例的控制器140從觸控驅動器130所提供的複數個觸控中的每一個的觸控位置感測數據中偵測複數個觸控位置。控制器140藉由每一個觸控位置偵測複數個觸控中的每一個的觸控强度感測數據的觸控强度,並且根據每一個觸控位置的觸控强度解除鎖定模式或者保持鎖定模式的執行。
詳細地,根據第二示例的控制器140藉由將在鎖定模式中所偵測到的每一個觸控位置的觸控强度劃分成根據儲存在儲存部150中的第一參考值和第二參考值的弱觸控或强觸控來提取輸入觸控强度組合,其中第二參考值大於第一參考值。然後,根據第二示例的控制器140依據儲存在儲存部150中並且依據使用者的設定藉由每一個觸控位置的弱觸控和强觸控的組合預設的解除鎖定組合是否匹配於所偵測到的輸入觸控强度組合,而解除或保持鎖定模式。亦即,根據第二示例的控制器140依據發生在鎖定模式中的複數個觸控的每一個中的每一個觸控位置的觸控强度,來解除鎖定模式,藉此通過觸控位置和觸控强度的雙重安全功能來提高鎖定模式的安全。
此外,與根據第一示例的控制器140相同方式,根據第二示例的控制器140依據發生在鎖定模式中的複數個觸控的每一個的觸控位置的强度來偵測强觸控組合。然後,如果與所偵測到的輸入觸控强度組合匹配的觸控方案存在於儲存在儲存部150中的複數個觸控方案中,根據第二示例的控制器140解除鎖定模式,並且同時執行設定在與輸入觸控强度組合 匹配的觸控方案中的功能。同時,如果與所偵測到的輸入觸控强度組合匹配的觸控方案不存在於儲存在儲存部150中的複數個觸控方案中,根據第二示例的控制器140保持鎖定模式的執行。
此外,在根據第一示例和第二示例的每一個實施例中,控制器140根據使用者觸控的觸控位置來偵測觸覺區域,根據觸控强度來產生觸控驅動脈衝,以及將該觸控驅動脈衝施加至包括在該觸覺區域中的觸控驅動電極,藉此在該觸覺區域中提供例如振動的觸覺效果。藉由該觸覺效果,使用者觸控的觸控强度作為反饋提供給使用者,如此使用者可以感知觸控强度,並且也產生輸入觸控强度組合,藉此使用者可以記得用於該輸入觸控强度組合的觸控强度。
第3圖是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用於行動終端機中設定弱觸控和强觸控中的每一個的强度的螢幕。
結合第1圖參考第3圖,如果使用者藉由一使用者介面從行動終端機的設定選單中選擇弱觸控的强度設定選單,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控制器140在顯示部110上顯示弱觸控的强度設定螢幕(S1)。在此情況下,弱觸控的强度設定螢幕(S1)包括:一使用者觸控盒(B1)和一觸控强度顯示盒(B2)。
根據通過控制器140的弱觸控請求,使用者藉由弱觸控的强度觸控使用者觸控盒(B1)。因此,當觸控在使用者觸控盒(B1)中發生時,控制器140偵測對應於使用者觸控的觸控强度,並且將所偵測到的觸控强度顯示在觸控强度顯示盒(B2)上,藉此使用者感知弱觸控的觸控强度。在此情況下,控制器140產生對應於所偵測到的觸控强度的觸覺驅動訊號,藉此在使用者觸控位置提供觸覺效果。
然後,使用者通過觸控和拖動方式藉由調整對應於顯示在觸控强度顯示盒(B2)上的第一和第二參考值(Ref1,Ref2)中的每一個的第一和/或第二參考線而設定所需弱觸控的參考值。
如果使用者觸控弱觸控的强度設定螢幕(S1)上的儲存盒(B3),控制器140將對應於調整的第一和/或第二參考線的位置的觸控强度重置到用於界定弱觸控的第一和第二參考值(Ref1,Ref2),並且將重置值儲存在儲存部150中。在此時,控制器140重複執行用於設定弱觸控的觸控强度的使 用者觸控輸入至少三次,最後設定用於界定弱觸控的第一和第二參考值(Ref1,Ref2),以及將最後設定的第一和第二參考值(Ref1,Ref2)儲存在儲存部150中。
在藉由弱觸控的强度設定螢幕(S1)完成弱觸控的强度設定之後,控制器140在顯示部110上顯示强觸控的强度設定螢幕(S2)。在此情況下,强觸控的强度設定螢幕(S2)包括:一使用者觸控盒(B1)和一觸控强度顯示盒(B2)。
根據通過控制器140的强觸控請求,使用者藉由相對强於弱觸控的强觸控的强度而觸控使用者觸控盒(B1)。因此,當觸控發生在使用者觸控盒(B1)中時,控制器140偵測對應於使用者觸控的觸控强度,並且將所偵測到的觸控强度顯示在觸控强度顯示盒(B2)上,藉此使用者感知强觸控的觸控强度。在此情況下,控制器140產生對應於所偵測到的觸控强度的觸覺驅動訊號,藉此在使用者觸控位置提供觸覺效果。
然後,使用者通過觸控和拖動方式藉由調整對應於顯示在觸控强度顯示盒(B2)上的第二參考值(Ref2)的第二參考線的位置而設定所需强觸控的參考值。
如果使用者觸控强觸控的强度設定螢幕(S2)上的儲存盒(B3),控制器140將對應於所調整的第二參考線的位置的觸控强度重置到用於界定强觸控的第二參考值(Ref2),並且將重置值儲存在儲存部150中。在此時,控制器140重複執行用於設定强觸控的觸控强度的使用者觸控輸入至少三次,最後設定用於界定强觸控的第二參考值(Ref2),以及將最後設定的第二參考值(Ref2)儲存在儲存部150中。
第4圖是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用於在顯示行動終端機中設定解鎖强度組合的螢幕。
聯繫第1圖參考第4圖,當使用者藉由一使用者介面從行動終端機的設定選單中選擇解鎖强度組合的强度設定選單時,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控制器140在顯示部110上顯示解鎖强度組合的强度設定螢幕(S3)。在此情況下,解鎖强度組合的强度設定螢幕(S3)包括:一使用者觸控盒(B1)、一觸控强度顯示盒(B2)、一觸控順序設定盒(B3)、以及一儲存盒(B4)。
根據通過控制器140的觸控請求,使用者藉由弱觸控或强觸控 中期望的一個的强度而觸控使用者觸控盒(B1)。因此,當觸控發生在使用者觸控盒(B1)中時,控制器140偵測對應於使用者觸控的觸控强度,並且將所偵測到的觸控强度顯示在觸控强度顯示盒(B2)上,藉此使用者感知弱觸控的觸控强度。在此情況下,控制器140產生對應於所偵測到的觸控强度的觸覺驅動訊號,藉此在使用者觸控位置提供觸覺效果。
根據通過控制器140的觸控順序選擇的請求,使用者在解鎖强度組合的强度設定螢幕(S3)上觸控觸控順序設定盒(B3),藉此選擇觸控順序。因此,如果藉由使用者觸控選擇觸控順序,控制器140改變要施加之所偵測到的觸控强度的觸控順序,並且如果使用者沒有選擇觸控順序,控制器140保持預設的觸控順序。然後,如果使用者觸控儲存盒(B4),控制器140在對應於所偵測到的觸控强度的弱觸控或强觸控中設定選擇的觸控順序的觸控强度,並且將設定的觸控强度儲存在儲存部150中。
根據前述方法,控制器140設定解鎖强度組合的每一個觸控順序的觸控强度,並且將設定的觸控强度儲存在儲存部150中,藉此完成解鎖强度組合的强度設定。
第5圖是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用於行動終端機中設定觸控方案的螢幕。
結合第1圖參考第5圖,當使用者藉由一使用者介面從行動終端機的設定選單中選擇觸控方案的强度設定選單時,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控制器140在顯示部110上顯示用於設定包括在觸控方案中的第一觸控的觸控强度的觸控方案的設定螢幕(S4)。在此情況下,觸控方案的設定螢幕(S4)包括:一使用者觸控盒(B1)、一觸控强度顯示盒(B2)、一功能選擇盒(B3)、以及一儲存盒(B4)。
根據通過控制器140的第一觸控請求,使用者藉由弱觸控或强觸控中期望的一個的强度而觸控使用者觸控盒(B1)。因此,當觸控發生在使用者觸控盒(B1)中時,控制器140偵測對應於使用者觸控的觸控强度,並且將所偵測到的觸控强度顯示在觸控强度顯示盒(B2)上,藉此使用者感知弱觸控的觸控强度。在此情況下,控制器140產生對應於所偵測到的觸控强度的觸覺驅動訊號,藉此在使用者觸控位置提供觸覺效果。
根據通過控制器140的功能選擇請求,使用者在觸控方案的設 定螢幕(S4)上觸控功能選擇盒(B3),藉此選擇該行動終端機的期望的功能。
如果使用者觸控儲存盒(B4),控制器140將使用者選擇的功能設定到設定在觸控方案中的功能,將對應於所偵測到的觸控强度的弱觸控或强觸控設定到第一觸控的觸控强度,以及將設定的功能和觸控强度臨時儲存在儲存部150中。
在完成包括在觸控方案中的第一觸控的觸控强度設定之後,用於設定包括在觸控方案中的第二觸控的觸控强度的觸控方案的設定螢幕(S4)再次顯示在顯示部110上。根據通過控制器140的第二觸控請求,使用者藉由弱觸控或强觸控中期望的一個的强度而觸控使用者觸控盒(B1)。因此,當觸控發生在使用者觸控盒(B1)中時,控制器140偵測對應於使用者觸控的觸控强度,並且將所偵測到的觸控强度顯示在觸控强度顯示盒(B2)上。
其後,使用者藉由控制器140重新請求以選擇功能。然後,控制器140檢查是否其是藉由第一觸控選擇的觸控方案的功能。如果使用者改變功能,改變的功能被設定到觸控方案之對應的功能。
如果使用者觸控儲存盒(B4),控制器140將對應於所偵測到的觸控强度的弱觸控或强觸控設定到第二觸控的觸控强度,以及將第二觸控的設定的觸控强度臨時儲存在儲存部150中。藉由臨時儲存在儲存部150中的第一和第二觸控的觸控强度的組合設定觸控方案的觸控强度,並且在儲存部150中儲存觸控方案的觸控强度。
根據前述方法,控制器140藉由每一個觸控方案而設定第一和第二觸控的觸控强度,並且將設定的觸控强度儲存在儲存部150中,藉此完成觸控方案的强度設定。
第6圖是說明根據第1圖所示之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觸控螢幕。
參考第6圖,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觸控螢幕120包括:第一至第n觸控驅動電極(Tx1~Txn);一彈性介質元件(未顯示),設置在該等第一至第n觸控驅動電極(Tx1~Txn)上;以及第一至第m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設置在該彈性介質元件上,並且與各個第一至第n觸控驅動電極(Tx1~Txn)分別重叠和交叉。
第一至第n觸控驅動電極(Tx1~Txn)以固定間隔沿著觸控螢幕120的觸控感測區域120a的第二方向(Y)被提供,其中第一至第n觸控驅動 電極(Tx1~Txn)中的每一個形成為沿觸控螢幕120的第一方向(X)延伸的條形。第一至第n觸控驅動電極(Tx1~Txn)中的每一個藉由一對應的驅動路由線(RL1)和形成在觸控螢幕120的第一邊緣的墊部(PP)與觸控驅動器130相連。
該彈性介質元件可以由具有彈性和電介質常數的材料形成,並且可以設置在第一至第n觸控驅動電極(Tx1~Txn)上。
第一至第m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以固定間隔沿著觸控螢幕120的觸控感測區域120a上的第一方向(X)形成,其中第一至第m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分別交叉第一至第n觸控驅動電極(Tx1~Txn)。第一至第m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中的每一個形成為沿觸控螢幕120的第一方向(X)延伸的條形。
第一至第m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中的每一個包括:一觸控感測電極(Rx)、和第一子電極(Sxa)以及第二子電極(Sxb)。
觸控感測電極(Rx)被用作感測觸控位置或觸控强度的一觸控位置/强度感測電極。觸控感測電極(Rx)藉由墊部(PP)和形成在觸控螢幕120的第二邊緣的感測路由線(RL2)與觸控驅動器130相連。觸控感測電極(Rx)被用作前述觸覺效果的上觸覺電極。
第一子電極(Sxa)只用作感測觸控强度的觸控强度感測電極或者用於前述觸覺效果的上觸覺電極。第一子電極(Sxa)藉由第一虛擬路由線(RL3)和形成在觸控螢幕120的第二邊緣的墊部(PP)與觸控驅動器130相連。
第二子電極(Sxb)只用作感測觸控强度的觸控强度感測電極或者用於前述觸覺效果的上觸覺電極。第二子電極(Sxb)藉由第二虛擬路由線(RL4)和形成在觸控螢幕120的第二邊緣的墊部(PP)與觸控驅動器130相連。
第7圖是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之觸控螢幕的電極結構的立體圖,其涉及對應於第6圖的“A”的結構。第8圖是沿著第7圖的I-I'線的剖視圖。
參考第7圖和第8圖,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觸控螢幕120包括:一第一基板122,具有觸控驅動電極(Tx);一第二基板124,具有觸控感測電極(Rx)及第一和第二子電極(Sxa,Sxb);以及一彈性介質元件126,設置在第一基板122和第二基板124之間。於此,可藉由使用彈性介質元 件126來感測觸控位置和觸控强度。
第一基板122由透明塑料材料形成,第一基板122藉由使用透明黏附劑(未顯示)黏附至顯示部110的上表面。第二基板124由與第一基板122相同的透明塑料材料形成。第一基板122和第二基板124彼此相對,其間插入彈性介質元件126。
觸控驅動電極(Tx)沿第一方向(X)被提供在第一基板122上,其中觸控驅動電極(Tx)形成為沿觸控螢幕120的第一方向(X)延伸具有預定區域的條形。觸控驅動電極(Tx)藉由驅動路由線(RL1)與觸控驅動器(未顯示)連接,並且觸控驅動器將觸控驅動脈衝提供至觸控驅動電極(Tx)。觸控驅動電極(Tx)用作被提供有觸控驅動脈衝用於感測觸控位置或觸控强度的感測驅動電極。
觸控感測電極(Rx)沿第二方向(Y)被提供在第二基板124上與觸控驅動電極(Tx)相重叠,並且觸控感測電極(Rx)形成為沿觸控螢幕120的第二方向(Y)延伸具有預定區域的條形。在此情況下,關於縱向,觸控感測電極(Rx)的寬度小於觸控驅動電極(Tx)的寬度。觸控感測電極(Rx)藉由感測路由線(RL1)與觸控驅動器連接,藉此觸控感測電極(Rx)用作感測觸控位置或觸控强度的觸控位置/强度感測電極。
第一子電極(Sxa)形成為沿第二方向(Y)延伸具有預定區域的條形,並且被提供在第二基板124上同時與觸控感測電極(Rx)的一側平行與觸控驅動電極(Tx)相重叠。在此情況下,關於縱向,第一子電極(Sxa)被提供在距離觸控感測電極(Rx)的一側的預定間隔處,並且第一子電極(Sxa)的寬度小於觸控驅動電極(Tx)的寬度,或者與觸控感測電極(Rx)的寬度相同。因此,因為第一子電極(Sxa)藉由第一虛擬路由線(RL3)與觸控驅動器連接,第一子電極(Sxa)可以被觸控驅動器浮動或者與觸控感測電極(Rx)或者感測路由線(RL2)電性連接。例如,第一子電極(Sxa)在觸控位置感測模式中電性浮動,藉此提高觸控位置感測效率。同樣地,第一子電極(Sxa)在觸控强度感測模式中與觸控感測電極(Rx)電性連接,藉此增加觸控强度感測電極的面積並且此外提高觸控强度感測效率。
第二子電極(Sxb)形成為沿第二方向(Y)延伸具有預定區域的條形,並且被提供在第二基板124上同時與觸控感測電極(Rx)的另一側平行與 觸控驅動電極(Tx)相重叠。在此情況下,關於縱向,第二子電極(Sxb)被提供在距離觸控感測電極(Rx)的另一側的預定間隔處,並且第二子電極(Sxb)的寬度小於觸控驅動電極(Tx)的寬度,或者與觸控感測電極(Rx)或第一子電極(Sxa)的寬度相同。因此,因為第二子電極(Sxb)藉由第二虛擬路由線(RL4)與觸控驅動器連接,第二子電極(Sxb)可以被觸控驅動器浮動或者與觸控感測電極(Rx)電性連接。例如,第二子電極(Sxb)在觸控位置感測模式中電性浮動,藉此提高觸控位置感測效率。同樣地,第二子電極(Sxb)在觸控强度感測模式中與觸控感測電極(Rx)電性連接,藉此增加觸控强度感測電極的面積並且此外提高觸控强度感測效率。
在第6圖和第7圖中,第一和第二子電極(Sxa,Sxb)中的每一個形成為一個條形,但並不侷限於這個形狀。為了提高從顯示部110發出的光的透射率,第一和第二子電極(Sxa,Sxb)中的每一個形成在具有複數個線路中,包括彼此電性連接的複數個子電極的網結構或者階梯結構中,或者包括固定間隔的複數個縫隙或者設置在網格圖案中的複數個開口。
此外,觸控感測電極(Rx)與第一和第二子電極(Sxa,Sxb)可以形成在第二基板124上以面向彈性介質元件126。
彈性介質元件126插入在第一基板122和第二基板124之間。在此情況下,彈性介質元件126藉由使用透明黏附劑黏附至第一基板122的上表面或者第二基板124的下表面。彈性介質元件126由具有彈性和高介電常數的材料形成。例如,彈性介質元件126由PDMS(聚二甲矽氧烷),丙烯酸或者聚氨酯材料形成。但並不侷限於這些材料。彈性介質元件126可以由具有彈性和高介電常數的任何材料形成。
彈性介質元件126在觸控感測電極(Rx)、第一和第二子電極(Sxa,Sxb)中的每一個、以及觸控驅動電極(Tx)之間形成電容(Cm1,Cm2,Cm3)。具體而言,彈性介質元件126藉由使用者觸控强度由於其彈性而變形,從而在其厚度上產生變化,藉此改變該等電容(Cm1,Cm2,Cm3)。在此情況下,電容(Cm1,Cm2,Cm3)根據觸控感測電極(Rx)、第一和第二子電極(Sxa,Sxb)中的每一個、以及觸控驅動電極(Tx)之間的每一個距離而變化。在此情況下,由於電容(Cm1,Cm2,Cm3)與電極之間的每一個距離成反比,根據觸控强度藉由用於模擬電容(Cm1,Cm2,Cm3)增減的變量的力等級算法而感 測觸控力。
由於具有彈性和高介電常數的彈性介質元件126插入在第一基板122和第二基板124之間,用於感測觸控位置或觸控强度的第一觸控感測器(Cm1)形成在觸控驅動電極(Tx)與觸控感測電極(Rx)的相交處。第一觸控感測器(Cm1)係由彈性介質元件126的介電常數、和基於觸控驅動電極(Tx)與觸控感測電極(Rx)之間的重叠區域的電容、以及觸控驅動電極(Tx)與觸控感測電極(Rx)之間的距離而形成。在這種情況下,對應於被供給至觸控驅動電極(Tx)的觸控驅動脈衝的電荷在第一觸控感測器(Cm1)中充電,並且第一觸控感測器(Cm1)的電荷放電至觸控感測電極(Rx)。第一觸控感測器(Cm1)中的電荷量係根據是否存在使用者觸控而變化。
如第9A圖所示,當第一子電極(Sxa)根據觸控强度感測模式與觸控感測電極(Rx)或感測路由線(RL2)電性連接時,與觸控感測電極(Rx)相同第一子電極(Sxa)用作觸控强度感測電極,藉此用於感測觸控强度的第二觸控感測器(Cm2)形成在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一子電極(Sxa)之間的相交處。第二觸控感測器(Cm2)係由彈性介質元件126的介電常數、和基於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一子電極(Sxa)之間的重叠區域的電容、以及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一子電極(Sxa)之間的距離而形成。此時,第二觸控感測器(Cm2)的電容根據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一子電極(Sxa)之間的距離而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對應於被供給至觸控驅動電極(Tx)的觸控驅動脈衝(Tx_PWM)的電荷在第二觸控感測器(Cm2)中充電,並且第二觸控感測器(Cm2)的電荷放電至第一子電極(Sxa)。第二觸控感測器(Cm2)中的電荷量會依據使用者的觸控强度而改變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一子電極(Sxa)之間的距離而變化。
同時,如第9B圖所示,當第一子電極(Sxa)根據觸控位置感測模式電性浮動而沒有連接觸控感測電極(Rx)時,第二觸控感測器(Cm2)沒有形成在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一子電極(Sxa)之間。因此,在觸控驅動電極(Tx)與觸控感測電極(Rx)之問形成的第一觸控感測器(Cm1)的電容根據藉由使用導電物體(例如,手指)或者不導電物體(例如,觸控筆)的觸控而改變,藉此可能感測觸控位置,此外,提高了觸控位置感測效率。
如第9A圖所示,當第二子電極(Sxb)根據觸控强度感測模式與觸控感測電極(Rx)或感測路由線(RL2)電性連接時,與觸控感測電極(Rx)相 同第二子電極(Sxb)用作觸控强度感測電極,藉此用於感測觸控强度的第三觸控感測器(Cm3)形成在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二子電極(Sxb)之間的相交處。第三觸控感測器(Cm3)藉由彈性介質元件126的介電常數、和基於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二子電極(Sxb)之間的重叠區域的電容、以及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二子電極(Sxb)之間的距離而形成。此時,第三觸控感測器(Cm3)的電容根據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二子電極(Sxb)之間的距離而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對應於被供給至觸控驅動電極(Tx)的觸控驅動脈衝(Tx_PWM)的電荷在第三觸控感測器(Cm3)中充電,並且第三觸控感測器(Cm3)的電荷放電至第二子電極(Sxb)。第三觸控感測器(Cm3)中的電荷量根據藉由使用者的觸控强度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一子電極(Sxa)之間的距離而變化。
同時,如第9B圖所示,當第二子電極(Sxb)根據觸控位置感測模式電性浮動而沒有連接觸控感測電極(Rx)時,第三觸控感測器(Cm3)沒有形成在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二子電極(Sxb)之間。因此,在觸控驅動電極(Tx)與觸控感測電極(Rx)之間形成該第一觸控感測器(Cm1)的電容根據藉由使用導電物體的觸控而改變,藉此可能感測觸控位置,此外提高了觸控位置感測效率。
彈性介質元件126用作觸覺輸出裝置。亦即,當接地電壓(GND)施加至觸控感測電極(Rx)和第一和第二子電極(Sxa,Sxb)中的每一個,並且AC(交流電)電壓(AC)施加至觸控驅動電極(Tx)時,彈性介質元件126根據藉由借助於壓電效應重複擴張和收縮的AC電壓(AC)的頻率而振動,並且振動强度根據AC電壓(AC)的振幅而改變。因此,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控制器140根據觸控强度產生用於將第一和第二子電極(Sxa,Sxb)電性連接觸控感測電極(Rx)的電極連接訊號、對應於觸控位置的觸覺區域、以及觸覺驅動訊號,並且然後將所產生的電極連接訊號,觸覺區域以及觸覺驅動訊號提供至觸控驅動器130。然後,如第9C圖所示,觸控驅動器130利用觸控感測電極(Rx)電性連接第一和第二子電極(Sxa,Sxb),根據觸覺驅動訊號產生AC電壓(AC),將所產生的AC電壓(AC)施加至包含在觸覺區域中的觸控驅動電極(Tx),以及將接地電壓施加至觸控感測電極(Rx)。因此,例如振動的觸覺效果藉由施加至彈性介質元件126的接地電壓(GND)和AC電壓(AC)形成在觸覺區域中。因此,彈性介質元件126被用作為觸覺輸出裝置,亦 即執行器,如此可提供觸覺效果而不需提供額外的觸覺輸出裝置。
再者,第一子電極(Sxa)的一側藉由一橋電極(未顯示)電性連接第二子電極(Sxb)的一側。亦即,該橋電極被提供在距離觸控感測電極(Rx)一側的預定間隔處同時平行於觸控感測電極(Rx)的一側,藉此該橋電極電性連接第一子電極(Sxa)的一側和第二子電極(Sxb)的一側。因此,該橋電極與第一和第二子電極(Sxa,Sxb)被提供為""或""形狀。
第10圖是說明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螢幕的電極結構的立體圖,其涉及對應於第6圖的“A”的結構。
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觸控螢幕120中,一觸控驅動電極(Tx)形成在彈性介質元件126的下表面,並且觸控感測電極(Rx)與第一和第二子電極(Sxa,Sxb)形成在彈性介質元件126的上表面。亦即,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驅動電極(Tx)、觸控感測電極(Rx)以及第一和第二子電極(Sxa,Sxb)形成在觸控螢幕120的彈性介質元件126中,並且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第一基板122和第二基板124從觸控螢幕120移除。除了省略了第一基板122和第二基板124之外,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觸控螢幕120在電極結構上等同於第6圖所示的觸控螢幕120,藉此可能感測觸控位置和觸控强度兩者,此外,由於簡化的結構實現了薄厚度。
前述觸控螢幕120包括第一和第二子電極(Sxa,Sxb),但並非必然如此。第一和第二子電極(Sxa,Sxb)中的任何一個電性浮動而不考慮感測模式,並且另一個根據感測模式電性浮動或者連接觸控感測電極。同樣地,根據本發明修改實施例的觸控螢幕120包括第一和第二子電極(Sxa,Sxb)中的任何一個。在此情況下,可能引起用作根據觸控强度感測模式感測觸控强度的觸控感測電極的電極區域的減少,然而,在觸控驅動電極(Tx)和觸控感測電極(Rx)之間形成的電場形成區域根據觸控位置感測模式藉由一個子電極的面積在尺寸上增加,藉此提高觸控位置感測效率。
如果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行動終端機提供有如第6圖至第10圖所示的觸控螢幕120,前述控制器140藉由電容方法感測觸控位置,並且通過藉由根據觸控强度改變彈性介質元件126的厚度而改變電容以感測觸控强度。同樣地,前述控制器140將訊號施加至在彈性介質元件12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形成的電極,藉此在對應於觸控位置的觸覺區域中提 供例如振動的觸覺效果。
第11圖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之行動終端機的驅動方法中的解鎖方法的流程圖。
結合第1圖參考第11圖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之行動終端機的驅動方法中的解鎖方法。
首先,如第3圖所示,分別界定弱觸控和强觸控的第一和第二參考值被使用者預設,並且儲存在儲存部150中。同樣地,由弱觸控和强觸控的組合形成的解鎖强度組合被使用者預設,並且儲存在儲存部150中。
在鎖定模式的執行中(S110),控制器140藉由使用觸控驅動器130感測用於解除鎖定模式的複數個觸控(S120)。
控制器140確定是否觸控輸入被接收(S130)。如果在鎖定模式中發生複數個觸控(S130的“是”),控制器140從觸控驅動器130提供的複數個觸控中的每一個的强度感測數據中偵測複數個觸控强度,並且將在鎖定模式中所偵測到的複數個觸控强度劃分為與儲存在儲存部150中的第一和第二參考值相對的弱觸控和强觸控,其中第二參考值大於第一參考值,藉此偵測輸入觸控强度組合(S140)。
然後,控制器140檢查在鎖定模式中所偵測到的輸入觸控强度組合是否匹配儲存在儲存部150中的解鎖强度組合(S150)。
根據檢查結果(S150),如果解鎖强度組合與在鎖定模式中所偵測到的輸入觸控强度組合相匹配(S150的“是”),控制器140藉由解除鎖定模式來執行行動終端機的驅動模式(S160)。
如果用於執行鎖定模式的複數個觸控發生在驅動模式中,控制器140從複數個觸控的强度感測數據中偵測輸入觸控强度組合(S170)。
控制器140檢查在驅動模式中所偵測到的輸入觸控强度組合是否匹配儲存在儲存部150中的解鎖强度組合(S180)。
根據S180的結果,如果解鎖强度組合與在驅動模式中所偵測到的輸入觸控强度組合不匹配(S180的“否”),控制器140保持驅動模式的執行(S190)。
同時,如果根據S130的結果,複數個觸控沒有發生在鎖定模式中(S130的“否”),且根據S150的結果,解鎖强度組合與在鎖定模式中(S130 的“否”)所偵測到的輸入觸控强度組合不匹配,控制器140保持鎖定模式的執行,沒有解除鎖定模式。根據S180的結果,如果解鎖强度組合與在驅動模式中所偵測到的輸入觸控强度組合相匹配(S180的“是”),控制器140執行鎖定模式(S110)。
根據每一個觸控位置的觸控强度來設定解鎖强度組合。在這種情況下,控制器140可以感測觸控位置和每一個觸控位置的觸控强度,從每一個觸控位置感測的觸控强度中偵測輸入觸控强度組合,以及然後藉由解除鎖定模式執行驅動模式或者根據基於每一個觸控位置的觸控强度設定並且儲存在儲存部150中的解鎖强度組合是否匹配於輸入觸控强度組合來保持鎖定模式的執行。同樣地,控制器140根據在驅動模式中藉由使用者觸控所偵測到的解鎖强度組合是否匹配於所偵測到的輸入觸控强度組合來執行鎖定模式或者保持驅動模式的執行。
第12圖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之行動終端機的驅動方法中鎖定模式上的快捷執行方法的流程圖。
結合第1圖參考第12圖將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之行動終端機的驅動方法中鎖定模式上的快捷執行方法。
首先,如第3圖至第5圖所示,分別界定弱觸控和强觸控的第一和第二參考值被使用者預設,並且儲存在儲存部150中。同樣地,由弱觸控和强觸控的組合形成的複數個觸控方案和解鎖强度組合被使用者預設,並且儲存在儲存部150中。
在鎖定模式的執行中(S210),控制器140藉由使用觸控驅動器130感測用於快捷執行的複數個觸控(S220)。
如果在鎖定模式中發生複數個觸控(S230的“是”),控制器140從觸控驅動器130所提供的複數個觸控中的每一個的强度感測數據中偵測複數個觸控强度,並且將在鎖定模式中所偵測到的複數個觸控强度劃分為與儲存在儲存部150中的第一和第二參考值相對的弱觸控和强觸控,其中該第二參考值大於該第一參考值,藉此偵測輸入觸控强度組合(S240)。
然後控制器140檢查與鎖定模式中所偵測到的輸入觸控强度組合匹配的觸控方案是否存在於儲存在儲存部150中的複數個觸控方案中(S250)。
根據S250的結果,如果與所偵測到的輸入觸控强度組合匹配的觸控方案存在於複數個觸控方案中(S250的“是”),控制器140解除鎖定模式,並且同時執行在與輸入觸控强度組合匹配的觸控方案中預設的功能(S260)。
然後,如果用於執行鎖定模式的複數個觸控發生在驅動模式中,控制器140從複數個觸控的强度感測數據中偵測輸入觸控强度組合(S270)。
然後控制器140檢查在驅動模式中所偵測到的輸入觸控强度組合是否匹配儲存在儲存部150中的解鎖强度組合(S280)。
根據S280的結果,如果解鎖强度組合與在驅動模式中所偵測到的輸入觸控强度組合不匹配(S280的“否”),控制器140保持驅動模式的執行(S290)。
同時,如果根據S230的結果,複數個觸控沒有發生在鎖定模式中(S230的“否”),且根據S250的結果,與所偵測到的輸入觸控强度組合匹配的觸控方案不存在於複數個觸控方案中(S250的“否”),控制器140保持鎖定模式的執行,沒有解除鎖定模式。根據S280的結果,如果解鎖强度組合與在驅動模式中所偵測到的輸入觸控强度組合相匹配(S280的“是”),控制器140執行鎖定模式(S210)。
本說明書中敘述的行動終端機可以包括其具有根據觸控螢幕上的使用者觸控接觸鎖定模式的功能的便携式手機、智慧手機、便携式電腦、PDA(個人數位助理)、PMP(便携式多媒體播放器)、導航、平板PC、桌上型PC、超筆電等。
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根據觸控强度來解除鎖定模式,如此可預防鎖定模式因使用者無意的觸控而被解除。
同樣地,根據觸控强度來執行和解除鎖定模式,藉此提高行動終端機的安全性。
此外,根據使用者的觸控强度來解除鎖定模式。此時,在行動終端機中執行對應於觸控强度的功能,藉以減少在鎖定模式中的功能執行的觸控數量。
由於插入在觸控驅動電極和觸控感測電極之間的彈性介質元 件,藉由非導電物體以及手指可以感測觸控位置和觸控强度。
很明顯地,本發明所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對本發明實施例作各種修飾和變化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因此,本發明涵蓋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均等範圍的修飾和變化。
本申請主張2014年9月2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4-0116347號的優先權,其整體併入於此作為參考。
WT‧‧‧弱觸控
Ref1‧‧‧第一參考值
Ref2‧‧‧第二參考值
ST‧‧‧强觸控

Claims (13)

  1. 一種具有觸控螢幕的行動終端機的驅動方法,該驅動方法包括:(A)當複數個觸控發生在一鎖定模式中時,偵測每一個觸控的一觸控强度;以及(B)根據所偵測到的該複數個觸控强度,解除該鎖定模式或者執行對應於所偵測到的該複數個觸控强度的功能,其中該步驟(A)包括藉由感測根據插入在一觸控驅動電極和一觸控感測電極之間的一彈性介質元件的厚度變化的電容變化來偵測該複數個觸控中的每一個的觸控强度。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驅動方法,其中,該步驟(B)包括:藉由將所偵測到的該複數個觸控强度劃分成相對於第一參考值和第二參考值的弱觸控和强觸控來偵測弱觸控和强觸控的組合中的一輸入觸控强度組合,其中該第二參考值大於該第一參考值;以及當預設的解鎖强度組合匹配於所偵測到的該輸入觸控强度組合時,解除該鎖定模式。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驅動方法,其中,該步驟(B)包括:藉由將所偵測到的該複數個觸控强度劃分成相對於第一參考值和第二參考值的弱觸控和强觸控來偵測弱觸控和强觸控的組合中的一輸入觸控强度組合,其中該第二參考值大於該第一參考值;以及如果與所偵測到的該輸入觸控强度組合匹配的一觸控方案存在於複數個預設的觸控方案中,解除該鎖定模式並且執行預設在該觸控方案中與所偵測到的該輸入觸控强度組合相匹配的功能,其中該複數個觸控方案中的每一個藉由使用者選擇並且彼此不同的弱觸控和强觸控的組合來形成,並且該複數個觸控方案分別設定有使用者選擇的不同功能。
  4. 一種具有觸控螢幕的行動終端機的驅動方法,該驅動方法包括:(A)當複數個觸控發生在一鎖定模式中時,偵測每一個觸控的一觸控位 置和一觸控强度;(B)根據所偵測到的該觸控位置和該觸控强度,偵測每一個觸控位置的一觸控强度;以及(C)根據每一個觸控位置的該觸控强度,解除該鎖定模式,其中該步驟(A)包括藉由感測根據插入在一觸控驅動電極和一觸控感測電極之間的一彈性介質元件的厚度變化的電容變化來偵測該複數個觸控中的每一個的觸控强度。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驅動方法,其中,該步驟(C)包括:藉由將每一個觸控位置所偵測到的該複數個觸控强度劃分成相對於第一參考值和第二參考值的弱觸控和强觸控來偵測弱觸控和强觸控的組合中的一輸入觸控强度組合,其中該第二參考值大於該第一參考值;以及如果預設的解鎖强度組合匹配於所偵測到的該輸入觸控强度,則解除該鎖定模式。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的其中任一項所述的驅動方法,其中,該步驟(A)進一步包括偵測對應於該觸控位置的一觸覺區域,並且在該觸覺區域中產生對應於所偵測到的該觸控强度的振動。
  7. 一種行動終端機,包括:一觸控螢幕;一觸控驅動器,用於藉由感測該觸控螢幕上的觸控產生一感測數據;以及一控制器,用於在一鎖定模式中,根據自該觸控驅動器所提供的複數個觸控中的每一個的該感測數據來偵測該複數個觸控中的每一個的觸控强度,以及解除該鎖定模式或者執行對應於所偵測到的該複數個觸控强度的功能,其中該觸控驅動器藉由感測根據插入在複數個觸控驅動電極和複數個觸控感測電極組之間的一彈性介質元件的厚度變化的電容變化來偵測該複數個觸控中的每一個的觸控强度。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行動終端機,其中,該控制器根據該複數個觸控中的每一個的該感測數據來偵測複數個觸控位置、根據該複數個觸控位置和觸控强度來偵測每一個觸控位置的觸控强度、以及根據每一個觸控位置的該觸控强度來解除該鎖定模式。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所述的行動終端機,其中,該複數個觸控感測電極組係設置為彼此平行並且以固定間隔提供在該彈性介質元件上,並且與該複數個觸控驅動電極分別重叠和交叉,以及其中該複數個觸控感測電極組中的每一個包括一觸控感測電極和一第一子電極。
  1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行動終端機,其中,該觸控驅動器將該第一子電極與用於感測觸控强度的該觸控感測電極相連接,並且使得該第一子電極電性浮動以感測該觸控位置。
  1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行動終端機,其中,該複數個觸控感測電極組中的每一個進一步包括提供為與該第一子電極平行的一第二子電極,該第一子電極和該第二子電極之間插入該觸控感測電極,其中該觸控驅動器在用於感測觸控强度的該觸控感測電極組的一單元中將該第一子電極和該第二子電極與該觸控感測電極相連接,並且在用於感測觸控位置的該觸控感測電極組的一單元中使得該第一子電極和該第二子電極電性浮動。
  1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行動終端機,其中,該控制器偵測對應於該觸控位置的一觸覺區域,並且產生對應於所偵測到的該觸控强度的一觸覺驅動訊號,以及其中該觸控驅動器藉由產生一對應於該觸覺驅動訊號的AC電壓來產生該觸覺區域中的一振動,將所產生的該AC電壓施加至包含在該觸覺區域中的該觸控驅動電極以及將一接地電壓施加至包含在該觸覺區域中的 該觸控感測電極組的該第一子電極和該第二子電極及該觸控感測電極。
  1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所述的行動終端機,其中,該控制器根據該感測數據提供在一觸控區域中的一觸覺效果。
TW104128860A 2014-09-02 2015-09-01 行動終端機及其驅動方法 TWI5676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16347A KR20160028067A (ko) 2014-09-02 2014-09-02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2733A TW201612733A (en) 2016-04-01
TWI567632B true TWI567632B (zh) 2017-01-21

Family

ID=54014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8860A TWI567632B (zh) 2014-09-02 2015-09-01 行動終端機及其驅動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209811B2 (zh)
EP (1) EP2993570B1 (zh)
JP (1) JP6099707B2 (zh)
KR (1) KR20160028067A (zh)
CN (1) CN105389042B (zh)
TW (1) TWI5676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20902A1 (en) * 2015-04-28 2016-11-03 Egalax_Empia Technology Inc. Touch sensitive panel,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582670B (zh) * 2016-06-30 2017-05-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
KR20180017852A (ko) * 2016-08-11 2018-02-21 주식회사 하이딥 터치 입력 장치의 압력 터치 방법
US20180241743A1 (en) * 2017-02-21 2018-08-23 Google Inc. Integrated Second Factor Authentication
US10585482B2 (en) 2017-09-27 2020-03-10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hybrid conductive coating for electrostatic haptics
US10775890B2 (en) * 2017-09-27 2020-09-15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piezoelectric body for friction haptics
US10248211B1 (en) 2017-09-28 2019-04-02 Apple Inc. Ground-shifted touch input sensor for capacitively driving an electrostatic plate
WO2019069729A1 (ja) * 2017-10-02 2019-04-1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機器
US10488999B2 (en) * 2017-10-26 2019-11-26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panel and touch control device
JP6739686B1 (ja) * 2019-09-19 2020-08-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触覚提示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3705A (zh) * 2011-06-10 2011-09-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触发方法及无线手持设备
US20120038583A1 (en) * 2010-08-16 2012-02-16 Perceptive Pixel Inc. Force and true capacitive touch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capacitive touch sensors
TW201349017A (zh) * 2012-05-23 2013-12-01 Wistron Corp 使用節奏式點擊以觸控解鎖的方法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85866B1 (en) * 2008-01-31 2010-06-0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US20090195959A1 (en) * 2008-01-31 2009-08-0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JP5482023B2 (ja) * 2009-08-27 2014-04-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819486B (zh) * 2010-03-23 2012-06-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监视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KR20130109090A (ko) * 2010-06-11 2013-10-07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힘 측정을 갖는 포지셔널 터치 센서
CN102637061A (zh) * 2011-02-10 2012-08-1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输入信息至该电子装置的方法
WO2013021835A1 (ja) * 2011-08-11 2013-02-1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タッチパネル
US20130120398A1 (en) * 2011-11-10 2013-05-16 Psion Inc.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for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3205986A (ja) * 2012-03-27 2013-10-07 Kyocera Corp 電子機器
CN103076981A (zh) * 2013-01-24 2013-05-0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触摸屏操作有效性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JP6243828B2 (ja) * 2013-11-29 2017-12-06 株式会社 ハイディープHiDeep Inc. タッチレベルに伴う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及びこれを行うタッチ入力装置
US20150370372A1 (en) * 2014-06-20 2015-12-24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Capacitive touch panel having dielectric structures formed therein
KR102245943B1 (ko) * 2014-06-23 2021-04-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의 구동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38583A1 (en) * 2010-08-16 2012-02-16 Perceptive Pixel Inc. Force and true capacitive touch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capacitive touch sensors
CN102203705A (zh) * 2011-06-10 2011-09-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触发方法及无线手持设备
TW201349017A (zh) * 2012-05-23 2013-12-01 Wistron Corp 使用節奏式點擊以觸控解鎖的方法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209811B2 (en) 2019-02-19
JP2016053952A (ja) 2016-04-14
CN105389042A (zh) 2016-03-09
KR20160028067A (ko) 2016-03-11
JP6099707B2 (ja) 2017-03-22
EP2993570B1 (en) 2019-10-30
CN105389042B (zh) 2019-02-01
US20160062542A1 (en) 2016-03-03
EP2993570A1 (en) 2016-03-09
TW201612733A (en) 2016-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7632B (zh) 行動終端機及其驅動方法
TWI570604B (zh) 觸控面板及其操作方法
TWI616798B (zh) 驅動觸控面板的裝置
US8115744B2 (en) Multi-point touch-sensitive system
US8106891B2 (en) Multi-point touch-sensitive device
US10409429B2 (en) Object detection and scan
WO2018196483A1 (zh) 触控装置驱动方法、触控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KR102321247B1 (ko) 투사형 커패시턴스 터치 스크린들 및 패널들의 신호-대-잡음 성능을 향상시키기 위한 장치
TWI766940B (zh) 施加信號至觸碰感測器
US11494037B2 (en) Excitation voltages for touch sensors
KR101609796B1 (ko) 터치 입력 장치
TWI643112B (zh) 折疊式觸控元件及其控制方法
TWI823319B (zh) 觸控感測方法、觸控感測器器件及其相關電腦可讀非暫時性儲存媒體
CN116547635A (zh) 触觉呈现面板、触觉呈现触摸面板以及触觉呈现触摸显示器
US8860692B2 (en) Touch pad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multi-touch using the same
JP2019121353A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CN104808870A (zh) 单层电容式触摸屏触摸点的侦测方法
KR20140142867A (ko) 발진 주파수를 이용한 센서 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