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0604B - 觸控面板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0604B
TWI570604B TW104118019A TW104118019A TWI570604B TW I570604 B TWI570604 B TW I570604B TW 104118019 A TW104118019 A TW 104118019A TW 104118019 A TW104118019 A TW 104118019A TW I570604 B TWI570604 B TW I5706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electrodes
sensing
electrode
fo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8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6596A (zh
Inventor
黃琮喜
金起德
趙盛庸
金垠廷
Original Assignee
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06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6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06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060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及其操作方法
本發明的實施例涉及一種觸控面板,尤其涉及一種能夠進行觸控力感測和觸控點感測的觸控面板,以及操作該觸控面板的方法。
觸控面板是一種包含在影像顯示裝置如液晶顯示器(LCD)、場致發射顯示器(FED)、電漿顯示面板(PDP)、電致發光顯示器(ELD)、電泳顯示器(EPD)、以及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且當使用者觀看影像顯示裝置的螢幕時允許使用者通過使用手指、筆等按壓或觸控式螢幕的觸控感測器來輸入資訊的輸入裝置。
近年來,觸控面板被廣泛地用於可擕式資訊裝置如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輸入裝置,還用於電子設備如電腦顯示器、監視器和電視的輸入裝置。
根據觸控感測方法,觸控面板可以被分為電阻型、電容型、以及紅外感測型。電容型觸控面板由於易於製造方法和靈敏性的優點已經引起高度關注。該電容型觸控面板可以被分為互電容型和自電容型。與自電容型觸控面板相比較,互電容型觸控面板的優點在於其能夠多點觸控輸入。
在一般觸控面板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使用手指或筆來感測觸控點。然而,很難感測觸控力,即,觸控壓力。因此,在2015年03月06日公告的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14/0062933號(以下稱為“933專利文獻”)揭露了一種電容型觸控面板,其感測觸控力和觸控點。
如第1圖所示,在“933專利文獻”中揭露的電容型觸控面板的情況下,觸控力通過電容(Cm1)根據彼此重疊且彼此平行的一對力感測電極12和22之間的距離的降低的變化來感測,觸控點通過電容(Cm2)根據彼此不重疊且彼此交錯的一對點感測電極14和24之間的邊緣場的變化 來感測。
然而,在“933專利文獻”中揭露的電容型觸控面板具有下述缺點。
用於感測觸控力的力感測電極12和22與用於感測觸控點的點感測電極14和24分離,以使其具有複雜的電極結構。此外,觸控解析度由於彼此交錯的點感測電極14和24而降低。
此外,感測觸控力的效率與彼此面對的力感測電極12和22的面積成正比。因此,如果力感測電極12和22的尺寸降低以改善觸控解析度,感測觸控力的效率降低。
為了改善觸控解析度,如果點感測電極14和24彼此重疊,在點感測電極14和24之間形成的電容(Cm2)在不考慮導電物體的觸控的情況下保持為恒定值,藉以降低感測觸控點的效率。
因此,本發明的實施例旨在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其基本上避免由於現有技術的侷限和不足導致的一個或多個問題,以及提供一種操作該觸控面板的方法。
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態樣旨在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其易於改善感測觸控力的效率和感測觸控點的效率,以及提供一種操作該觸控面板的方法。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一觸控面板包括:複數個第一電極;以及複數個第二電極,與該等第一電極分離且交錯。該等第一電極在一第一感測模式和一第二感測模式期間被施加有一觸控驅動脈衝。該等第二電極在該第一感測模式中回應於該觸控驅動脈衝而感測一第一觸控感測信號。在第二感測模式中,該等第二電極的一子集回應於該觸控驅動脈衝而感測一第二觸控感測信號。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觸控面板進一步包括:一彈性介質構件,設置在該等第一電極與該等第二電極之間。
在該第一感測模式中,該等第二電極可以基於回應於該觸控驅 動脈衝的該等第一電極與該等第二電極之間的一第一電容的至少一部分來感測該第一觸控感測信號。在該第二感測模式中,該等第二電極的該子集可以基於回應於該觸控驅動脈衝的該等第一電極與該等第二電極的該子集之間的一第二電容的至少一部分來感測該第二觸控感測信號,其中該第二電容小於該第一電容。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等第二電極包括:複數個觸控感測電極;以及與該等觸控感測電極相鄰的複數個相鄰電極。該等第二電極的該子集可以包括該等觸控感測電極,但是可以不包括該等相鄰電極。該等相鄰電極可以具有與該等觸控感測電極平行的一加長矩形的形狀。
在該第一感測模式中,來自該等觸控感測電極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相鄰於該等觸控感測電極的其中之一的一個或多個相鄰電極的該第一觸控感測信號可以被感測,以確定在該觸控面板上觸控的力。在該第二感測模式中,來自該等觸控感測電極的其中之一但是不包括相鄰於該等觸控感測電極的其中之一的該等相鄰電極的該第二觸控感測信號可以被感測,以確定在該觸控面板上觸控的位置。
在該第一感測模式中,一個或多個相鄰電極可以被電性連接至該等觸控感測電極的其中之一。在該第二感測模式中,一個或多個相鄰電極可以與該等觸控感測電極的其中之一電性分離。在該第二感測模式中,一個或多個相鄰電極可以處於一電性浮動狀態。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等相鄰電極包括複數個第一相鄰電極和複數個第二相鄰電極,其中每一個該等觸控感測電極被設置在該等第一相鄰電極的其中之一與該等第二相鄰電極的其中之一之間。該等第一相鄰電極的其中之一和該等第二相鄰電極的其中之一可以彼此物理地連接。該觸控面板可以進一步包括複數條第一佈線和複數條第二佈線。每一條第一佈線可以連接至對應的一個觸控感測電極,每一條第二佈線可以連接至對應的一個第一相鄰電極。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回應於在該第二感測模式中確定觸控的位置,來自與觸控的位置對應的該等第一電極的一個或多個選擇的電極被施加有該觸控驅動脈衝,以依次分別地確定觸控的力。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回應於不能在第二感測模式中確定觸 控的位置,自該等第一電極的一組電極被施加有該觸控驅動脈衝,以同時確定觸控的力。
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回應於通過該組電極確定觸控的力,來自該組電極的一個或多個選擇的電極可以被施加有該觸控驅動脈衝,以依次分別地確定觸控的位置和力。回應於不能通過該組電極確定觸控的力,該等第一電極可以被施加有該觸控驅動脈衝,以在該第二感測模式中確定觸控的位置。
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額外優點和特點,部分將在下面的說明書中予以闡述,部分將通過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審閱下面的說明書後變得明顯,或者可以通過實踐本發明的實施例而瞭解。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在撰寫的說明書及其權利要求書以及所附圖式中特定指出的結構獲得和瞭解。
可以理解地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前面概述和後面的詳細描述為示例性及解釋性,並且意在為所要保護的本發明提供進一步解釋說明。
12、22‧‧‧力感測電極
14、24‧‧‧點感測電極
100、200、300‧‧‧觸控面板
110‧‧‧第一基板
120‧‧‧第二基板
130‧‧‧彈性介質構件
300a‧‧‧觸控感測區域
400‧‧‧觸控驅動電路
410‧‧‧時序產生部
420‧‧‧驅動脈衝供給部
430‧‧‧電極連接部
440‧‧‧感測部
450‧‧‧感測資料處理部
500‧‧‧撓性電路膜
Tx‧‧‧觸控驅動電極
Rx‧‧‧觸控感測電極
Dxa‧‧‧第一偽電極
Dxb‧‧‧第二偽電極
Dxc‧‧‧偽橋電極
RL1‧‧‧驅動佈線
RL2‧‧‧感測佈線
RL3‧‧‧第一偽佈線
RL4‧‧‧第二偽佈線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Cm1‧‧‧電容/第一觸控感測器
Cm2‧‧‧電容/第二觸控感測器
Cm3‧‧‧電容/第三觸控感測器
Tx_PWM‧‧‧觸控驅動脈衝
PP‧‧‧墊部
Pdata‧‧‧觸控力感測資料
Fdata‧‧‧觸控點感測資料
PHT‧‧‧感測起始信號
TMS‧‧‧觸控模式訊號
TRSS‧‧‧觸控報告同步信號
ECS‧‧‧電極連接信號
Tx1~Txn‧‧‧第一至第n個觸控驅動電極
Rx_G1~Rx_Gm‧‧‧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
S100、S110、S120、S130‧‧‧步驟
S200、S210、S220、S230、S240、S250‧‧‧步驟
所附圖式,其中包括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並且結合與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並且一同提供用於解釋本發明的原則的說明書。圖式中:第1圖為說明揭露在“933專利文獻”的觸控面板中電極的簡單排列方式的剖視圖;第2圖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簡單結構;第3圖為沿著第2圖顯示的I-I’線的觸控面板的剖視圖;第4圖為用於解釋電容根據與第2圖顯示之插入於其間的彈性介質構件彼此重疊的電極的距離的變化的圖表;第5A圖和第5B圖為分別說明在觸控力感測模式和觸控點感測模式中電容根據與插入於其間的彈性介質構件彼此重疊的電極的變化顯示於第2圖中之觸控面板的剖視圖;第6圖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變型示例; 第7圖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簡單結構;第8圖為沿著第7圖顯示的II-II’線的觸控面板的剖視圖;第9圖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驅動裝置;第10圖為用於解釋第9圖的觸控驅動電路的框圖;第11圖說明在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驅動裝置中觸控面板的變型示例;以及第12圖為用於解釋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驅動方法的流程圖。
現在參考所附圖式對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做出詳細說明。無論如何,在整個圖式中使用的相同附圖標記用於表示相同或相似部件。
本發明的優點和特點及其實施方法將通過參考所附圖式描述的下述實施例來闡明。然而,本發明可以被實施為不同形式,並且不應該被解釋為限制於在此闡述的實施例。相反地,這些實施例被提供以使本發明全面和完整,並且將向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完全地傳達本發明的範圍。此外,本發明僅被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所定義。
在用於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圖式中揭露的形狀、尺寸、比例、角度以及數量僅為示例,因此,本發明不侷限於所述細節。在整個圖式中,相似附圖標記是指相似元件。在下面的描述中,當相關已知功能或結構的詳細描述被確定為不必要地模糊本發明的重點時,將省略詳細描述。在使用在本說明書中描述的“包括”、“具有”以及“包含”的情況下,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使用“僅~”。單數形式的術語可以包括複數個形式,反之亦然。在解釋元件時,元件被解釋為包括誤差區域,雖然沒有明確描述。
在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當結構(例如,電極、線、佈線、層、或接觸)被描述為形成在另一結構的上部/下部或另一結構上/下時,該描述應該被解釋為包括結構彼此接觸的情形以及第三結構位於其間的情形。
在描述時間關係時,例如,當時間順序被描述為“在~之後”、“繼~之後”、“位於~之後”、以及“在~之前”時,可以包括不連續的情況,除非使 用“僅”或“直接”。
可以理解地是,雖然在這裡使用的術語“第一”、“第二”等可以用於描述各種元件,這些元件不應該受這些術語限制。這些術語僅僅是用於區分一個元件與另一個元件。例如,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稱為第二元件,類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稱為第一元件。
當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充分地理解時,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的特點可以彼此部分地或全部地連接或結合,並且可以彼此進行各種相交互操作和技術上地驅動。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彼此獨立地實施,或者可以以相互依賴的關係一起實施。
下面將參考所附圖式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觸控面板及其操作方法。
第2圖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簡單結構。第3圖為沿著第2圖顯示的I-I’線的觸控面板的剖視圖。
參考第2圖和第3圖,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100被設置在(或附接至)影像顯示裝置(圖未示)的顯示面板上。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100根據使用者的觸控產生觸控點感測資料及/或觸控力感測資料,並且將所產生的資料提供至外部主機系統(圖未示)。例如,如果顯示面板是包含上部偏振膜的液晶顯示面板(或有機發光顯示面板),觸控面板100可以被設置在上部偏振膜上,或者可以被設置在上部基板與上部偏振膜之間。觸控面板100可以包括:具有觸控驅動電極(Tx)的第一基板110;具有觸控感測電極(Rx)以及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的第二基板120;以及一彈性介質構件130,位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
第一基板110可以由透明塑膠材料構成。第一基板110可以通過使用透明黏合劑(圖未示)附接至顯示面板的上表面。
觸控驅動電極(Tx)在第一方向(X)上被提供在第一基板110上,其中觸控驅動電極(Tx)形成為具有預定區域的條狀。觸控驅動電極(Tx)通過驅動佈線(RL1)連接至觸控驅動電路(圖未示),並且被提供有來自觸控驅動電路的觸控驅動脈衝。
以與第一基板110相同的方式,第二基板120可以由透明塑膠 材料構成。第二基板120和第一基板110彼此面對,彈性介質構件130插入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此外,蓋窗(圖未示)可以通過使用透明黏合劑附接至第二基板120的上表面。
觸控感測電極(Rx)在第二方向(Y)上被提供在與觸控驅動電極(Tx)重疊的第二基板120上,觸控感測電極(Rx)形成為具有預定區域的條狀。在此情況下,相對於縱向方向,觸控感測電極(Rx)的寬度小於觸控驅動電極(Tx)的寬度。觸控感測電極(Rx)通過感測佈線(RL2)連接至觸控驅動電路,藉以觸控感測電極(Rx)被用作為用於感測觸控點或觸控力的觸控點/力感測電極。
第一偽電極(Dxa)形成為具有一預定區域的條狀,並且沿第二方向(Y)與觸控感測電極(Rx)的一側平行地提供在與觸控驅動電極(Tx)重疊的第二基板120上。在此情況下,相對於縱向方向,第一偽電極(Dxa)可以被提供在距離觸控感測電極(Rx)的一側的一預定間隔處,並且第一偽電極(Dxa)的寬度可以小於觸控驅動電極(Tx)的寬度,或者可以與觸控感測電極(Rx)的寬度相同。因為第一偽電極(Dxa)通過第一偽佈線(RL3)連接至觸控驅動電路,第一偽電極(Dxa)可以通過觸控驅動電路浮動,或者可以電性連接至觸控感測電極(Rx)或感測佈線(RL2)。更詳細地,第一偽電極(Dxa)可以在觸控點感測模式中電性浮動,或者第一偽電極(Dxa)可以在觸控力感測模式中電性連接至觸控感測電極(Rx)。因此,第一偽電極(Dxa)被用作為用於感測觸控力的一觸控力感測電極,第一偽電極(Dxa)也被用作為一浮動電極,以能夠感測觸控點。
第二偽電極(Dxb)形成為具有一預定區域的條狀,第二偽電極(Dxb)沿第二方向(Y)與觸控感測電極(Rx)的另一側平行地提供在與觸控驅動電極(Tx)重疊的第二基板120上。在此情況下,相對於縱向方向,第二偽電極(Dxb)可以被提供在距離觸控感測電極(Rx)的另一側的一預定間隔處,並且第二偽電極(Dxb)的寬度可以小於觸控驅動電極(Tx)的寬度,或者可以與觸控感測電極(Rx)或第一偽電極(Dxa)的寬度相同。因為第二偽電極(Dxb)通過第二偽佈線(RL4)連接至觸控驅動電路,第二偽電極(Dxb)可以通過觸控驅動電路保持在浮動狀態,或者可以電性連接至觸控感測電極(Rx)。更詳細地,第二偽電極(Dxb)可以在觸控點感 測模式中電性浮動,或者可以在觸控力感測模式中電性連接至觸控感測電極(Rx)或感測佈線(RL2)。因此,第二偽電極(Dxb)被用作為用於感測觸控力的一觸控力感測電極,第二偽電極(Dxb)被用作為一浮動電極,以能夠感測觸控點。
在第2圖和第3圖中,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的每一個形成為一個條狀,但是不侷限於該形狀。為了改善自顯示面板發射的光線的透光率,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的每一個可以形成為包括彼此電性連接的多個偽電極的線結構、網結構或階梯結構,或者可以包括以固定間隔的多個狹縫或者以格柵圖案排列的多個開口。
彈性介質構件130插入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在此情況下,彈性介質構件130可以通過使用透明黏合劑附接至第一基板110的上表面或者第二基板120的下表面。彈性介質構件130可以由具有彈性和高介電常數的材料構成。例如,彈性介質構件130可以由PDMS(聚二甲基矽氧烷)、丙烯酸或聚氨基甲酸乙酯材料構成,但是不侷限於這些材料。彈性介質構件130可以由任意具有彈性和高介電常數的材料構成。
彈性介質構件130在觸控感測電極(Rx)、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的每一個、以及觸控驅動電極(Tx)中形成電容(Cm1、Cm2、Cm3)。具體地,彈性介質構件130通過使用者的觸控力改變其彈性,因此改變其厚度,從而改變電容(Cm1、Cm2、Cm3)。在此情況下,電容(Cm1、Cm2、Cm3)可以根據觸控感測電極(Rx)、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的每一個、以及觸控驅動電極(Tx)中的每一個距離而變化,如第4圖所示。在此情況下,因為電容(Cm1、Cm2、Cm3)與電極中的每一個距離成反比,觸控力可以通過力級演算法來感測,用於根據該觸控力模擬電容(Cm1、Cm2、Cm3)之一增加的變化。
因為具有彈性和高介電常數的彈性介質構件130被插入在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用於感測觸控點或觸控力的第一觸控感測器(Cm1)形成在觸控驅動電極(Tx)與觸控感測電極(Rx)的交錯處。第一觸控感測器(Cm1)通過彈性介質構件130的介電常數、基於觸控驅動電極(Tx)與觸控感測電極(Rx)之間的重疊區域的電容、以及觸控驅動電極(Tx)與觸控感測電極(Rx)之間的距離來形成。在此情況下,與 提供至觸控驅動電極(Tx)的觸控驅動脈衝對應的電荷在第一觸控感測器(Cm1)中充電,第一觸控感測器(Cm1)的電荷被放電至觸控感測電極(Rx)。第一觸控感測器(Cm1)中電荷的數量根據是否有使用者的觸控而變化。
如第5A圖所示,當第一偽電極(Dxa)根據觸控力感測模式被電性連接至觸控感測電極(Rx)或感測佈線(RL2)時,第一偽電極(Dxa)作用為觸控力感測電極,其中該觸控力感測電極與觸控感測電極(Rx)相同,藉以使用於感測觸控力的第二觸控感測器(Cm2)形成在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一偽電極(Dxa)之間的交錯處。
第二觸控感測器(Cm2)通過彈性介質構件130的介電常數、基於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一偽電極(Dxa)之間的重疊區域的電容、以及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一偽電極(Dxa)之間的距離來形成。如第4圖所示,第二觸控感測器(Cm2)的電容根據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一偽電極(Dxa)之間的距離而變化。在此情況下,與提供至觸控驅動電極(Tx)的觸控驅動脈衝(Tx_PWM)對應的電荷在第二觸控感測器(Cm2)巾充電,第二觸控感測器(Cm2)的電荷被放電至第一偽電極(Dxa)。第二觸控感測器(Cm2)中電荷的數量通過使用者的觸控力根據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一偽電極(Dxa)之間的距離而變化。
與此同時,如第5B圖所示,當第一偽電極(Dxa)根據觸控點感測模式在未連接有觸控感測電極(Rx)的情況下電性浮動時,電容(Cm2)未形成在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一偽電極(Dxa)之間。因此,在觸控驅動電極(Tx)與觸控感測電極(Rx)之間形成的第一觸控感測器(Cm1)的電容根據使用導電物體的觸控而變化,藉以可以感測觸控點,還可以改善觸控點的感測效率。
如第5A圖所示,當第二偽電極(Dxb)根據觸控力感測模式電性連接至觸控感測電極(Rx)或感測佈線(RL2)時,第二偽電極(Dxb)作用為觸控力感測電極,其中該觸控力感測電極與觸控感測電極(Rx)相同,藉以使用於感測觸控力的第三觸控感測器(Cm3)形成在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二偽電極(Dxb)之間的交錯處。第三觸控感測器(Cm3)通過彈性介質構件130的介電常數、基於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二偽電極 (Dxb)之間的重疊區域的電容、以及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二偽電極(Dxb)之間的距離來形成。如第4圖所示,第三觸控感測器(Cm3)的電容根據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二偽電極(Dxb)之間的距離而變化。在此情況下,與提供至觸控驅動電極(Tx)的觸控驅動脈衝(Tx_PWM)對應的電荷在第三觸控感測器(Cm3)中充電,第三觸控感測器(Cm3)的電荷被放電至第二偽電極(Dxb)。第三觸控感測器(Cm3)中電荷的數量通過使用者的觸控力根據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二偽電極(Dxb)之間的距離而變化。
與此同時,如第5B圖所示,當第二偽電極(Dxb)根據觸控點感測模式在未連接有觸控感測電極(Rx)的情況下電性浮動時,電容(Cm3)未形成在觸控驅動電極(Tx)與第二偽電極(Dxb)之間。因此,在觸控驅動電極(Tx)與觸控感測電極(Rx)之間形成的第一觸控感測器(Cm1)的電容根據使用導電物體的觸控而變化,藉以可以感測觸控點,還可以改善觸控點的感測效率。
此外,觸控驅動電極(Tx)和觸控感測電極(Rx)的每一個可以形成為圓形或菱形形狀,並且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的每一個可以形成為圍繞觸控感測電極(Rx)的一半。較佳地,電極(Tx、Rx、Dxa、Dxb)的每一個形成為條狀,以充分地固定用於感測觸控點的電容和用於感測觸控力的電容,如上所述。
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100便於通過根據觸控點感測模式電性浮動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來改善觸控點的感測效率,還便於藉由增加用於通過觸控感測電極(Rx)與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之間的電性連接感測觸控力的力感測電極的區域來改善觸控力的感測效率。因此,與在觸控點感測模式中在觸控驅動電極(Tx)與觸控感測電極(Rx)之間充電的電容相比較,在觸控力感測模式中,較大電容在觸控驅動電極(Tx)與觸控感測電極(Rx)和第一偽電極(Dxa)及/或第二偽電極(Dxb)的結合之間充電。在觸控力感測模式中在觸控驅動電極(Tx)與觸控感測電極(Rx)和第一偽電極(Dxa)及/或第二偽電極(Dxb)的結合之間充電的大電容能夠準確地感測觸控力。此外,在觸控點感測模式中在觸控驅動電極(Tx)與觸控感測電極(Rx)之間充電的較小電容能夠在 觸控驅動電極(Tx)與觸控感測電極(Rx)之間形成充分的邊緣場,以允許準確地感測觸控點(或者是否觸控特定電極)。最終,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100能夠改善觸控力感測效率和觸控點感測效率。
第6圖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變型示例,其中第一偽電極的一側電性連接至第二偽電極的一側。在下文中,僅對第一和第二偽電極做如下詳細描述。
第一偽電極(Dxa)的一側通過偽橋電極(Dxc)電性連接至第二偽電極(Dxb)的一側。
偽橋電極(Dxc)在與觸控感測電極(Rx)的一側平行的同時被提供在距離觸控感測電極(Rx)的一側的一預定間隔處,藉以使偽橋電極(Dxc)電性連接至第一偽電極(Dxa)的一側和第二偽電極(Dxb)的一側。因此,偽橋電極(Dxc)以及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被提供為“”或“”的形狀。
此外,第一偽電極(Dxa)的一側通過偽橋電極(Dxc)電性連接至第二偽電極(Dxb)的一側,藉以可以省略第一和第二偽佈線(RL3、RL4)的任意一個。因此,提供有佈線的觸控面板100的邊緣的寬度降低,以使觸控面板100的邊框寬度降低。
第7圖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觸控面板200的簡單結構。第8圖為沿第7圖顯示的II-II’線的觸控面板200的剖視圖。
如第7圖所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觸控面板200在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的上述觸控面板100的基礎上通過在彈性介質構件130的下表面上提供觸控驅動電極(Tx)以及在彈性介質構件130的上表面上提供觸控感測電極(Rx)和第一與第二偽電極(Dxa、Dxb)來獲得。也就是說,在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觸控面板200的情況下,自觸控面板200去除上述第一和第二基板110和120。除自觸控面板200去除第一和第二基板110和120之外,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觸控面板200在電極結構上與第6圖的觸控面板100相同,藉以可以感測觸控點和觸控力,並且可以通過簡單結構實現薄型的觸控面板。
在第7圖和第8圖中,第一偽電極(Dxa)的一側通過偽橋電極(Dxc)電性連接至第二偽電極(Dxb)的一側,但是不侷限於該結構。也 就是說,可以省略偽橋電極(Dxc)。在此情況下,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觸控面板200的電極結構可以與第2圖所顯示的觸控面板100的電極結構相同,藉以觸控驅動電極(Tx)可以形成在彈性介質構件130的下表面上,觸控感測電極(Rx)以及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可以形成在彈性介質構件130的上表面上。
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觸控面板200的下表面,也就是說,觸控驅動電極(Tx)可以通過使用透明黏合劑附接至顯示面板的上表面。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觸控面板200的上表面,也就是說,觸控感測電極(Rx)以及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可以通過使用透明黏合劑覆蓋有蓋窗。
在本發明的上述第一和第二實施例中,觸控面板100和200的每一個包括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但是不侷限於該結構。根據本發明的變型示例,觸控面板100和200的每一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其中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的任意一個可以在不考慮感測模式的情況下電性浮動,其另一個可以根據感測模式電性浮動或連接至觸控感測電極。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變型示例,觸控面板100和200的每一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的任意一個。在此情況下,其可能導致用作為用於感測觸控力的觸控感測電極的電極的區域根據觸控力感測模式而降低,然而,其也可能導致用作為用於感測觸控點的觸控感測電極的電極的區域根據觸控點感測模式而增加,從而改善用於感測觸控點的效率。
第9圖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驅動裝置。第10圖為用於解釋第9圖的觸控驅動電路的框圖。
參考第9圖和第10圖,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驅動裝置可以包括觸控面板300和觸控驅動電路400。
觸控面板300可以包括:第一至第n個觸控驅動電極(Tx1~Txn);一彈性介質構件(參考第2圖),設於第一至第n個觸控驅動電極(Tx1~Txn)上;以及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設於彈性介質構件上,並且分別與各自第一至第n個觸控驅動電極(Tx1~Txn)重疊且交錯。
第一至第n個觸控驅動電極(Tx1~Txn)在第一方向(X)上以固定間隔提供在觸控面板300的觸控感測區域300a。第一至第n個觸控驅動電極(Tx1~Txn)通過在觸控面板300的第一邊緣上形成的墊部(PP)和對應的驅動佈線(RL1)連接至觸控驅動電路400。第一至第n個觸控驅動電極(Tx1~Txn)可以形成在第一基板上(參考第2圖),或者可以形成在彈性介質構件的下表面上(參考第7圖)。
彈性介質構件可以由具有彈性和介電常數的材料構成,並且可以被設置在第一至第n個觸控驅動電極(Tx1~Txn)上。該彈性介質構件與第2圖和第3圖所顯示的彈性介質構件130相同,藉以省略對彈性介質構件的詳細描述。
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在第二方向(Y)上以固定間隔形成在觸控面板300的觸控感測區域300a上,其中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分別與第一至第n個觸控驅動電極(Tx1~Txn)交錯。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可以形成在第二基板上(參考第2圖),或者可以形成在彈性介質構件的上表面上(參考第7圖)。
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每一個可以包括:觸控感測電極(Rx)、第一偽電極(Dxa)和第二偽電極(Dxb)。
觸控感測電極(Rx)被用作為用於感測觸控點或觸控力的觸控點/力感測電極。觸控感測電極(Rx)通過在觸控面板300的第二邊緣上形成的墊部(PP)和感測佈線(RL2)連接至觸控驅動電路400。觸控感測電極(Rx)與第2圖和第3圖顯示的觸控感測電極(Rx)相同,其中將省略對觸控感測電極(Rx)的詳細描述。
第一偽電極(Dxa)可以僅被用作為用於感測觸控力的觸控力感測電極。第一偽電極(Dxa)通過在觸控面板300的第二邊緣上形成的墊部(PP)和第一偽佈線(RL3)連接至觸控驅動電路400。也就是說,用於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每一個的第一偽電極(Dxa)可以通過觸控驅動電路400電性浮動,或者可以電性連接至觸控感測電極(Rx)或感測佈線(RL2)。第一偽電極(Dxa)與第2圖和第3圖顯示的第一偽電極(Dxa)相同,藉以省略對第一偽電極(Dxa)的詳細描 述。
第二偽電極(Dxb)可以僅被用作為用於感測觸控力的觸控力感測電極。第二偽電極(Dxb)通過在觸控面板300的第二邊緣上形成的墊部(PP)和第二偽佈線(RL4)連接至觸控驅動電路400。也就是說,用於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每一個的第二偽電極(Dxb)可以通過觸控驅動電路400電性浮動,或者可以電性連接至觸控感測電極(Rx)或感測佈線(RL2)。第二偽電極(Dxb)與第2圖和第3圖顯示的第二偽電極(Dxb)相同,藉以將省略對第二偽電極(Dxb)的詳細描述。
觸控驅動電路400被提供在附接至觸控面板300的墊部(PP)的撓性電路膜500上,並且通過墊部(PP)連接至佈線(RL1、RL2、RL3、RL4)的每一個。或者,觸控驅動電路400可以被提供在印刷電路板(圖未示)上。在此情況下,觸控驅動電路400可以通過在觸控面板300的印刷電路板與墊部(PP)之間連接的撓性電路膜(圖未示)連接至佈線(RL1、RL2、RL3、RL4)的每一個。
觸控驅動電路400提供觸控驅動脈衝(Tx_PWM)至第一至第n個觸控驅動電極(Tx1~Txn)的每一個,還通過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每一個感測表示電容的變化的觸控感測信號。例如,觸控驅動電路400根據觸控點感測模式或觸控力感測模式通過時分方法驅動觸控面板300,從而產生觸控點感測資料(Pdata)或觸控力感測資料(Fdata)。
對於觸控點感測模式,在觸控驅動電路400電性浮動用於多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每一個的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之後,觸控驅動電路400依次提供觸控驅動脈衝(Tx_PWM)至第一至第n個觸控驅動電極(Tx1~Txn)的每一個,並且同時通過用於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每一個的觸控感測電極(Rx)感測表示第一觸控感測器(Cm1,參考第5B圖)中電荷量的變化的觸控感測信號,從而產生觸控點感測資料(Pdata)。
對於觸控力感測模式,在觸控驅動電路400電性連接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至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 的單元中的觸控感測電極(Rx)之後,觸控驅動電路400依次提供觸控驅動脈衝(Tx_PWM)至第一至第n個觸控驅動電極(Tx1~Txn)的每一個,並且同時通過用於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每一個的觸控感測電極(Rx)感測表示在第一至第三觸控感測器(Cm1、Cm2、Cm3)中電荷量的變化的觸控感測信號,從而產生觸控力感測資料(Fdata)。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驅動電路400可以包括:一時序產成部410;一驅動脈衝供給部420;一電極連接部430;一感測部440以及一感測資料處理部450。上述結構的觸控驅動電路400可以被集成為一個ROIC(讀出積體電路)晶片。然而,感測資料處理部450可以被實施為未集成有ROIC晶片的主機系統的MCU(微控制器單元)。
時序產成部410產生感測起始信號(PHT),以回應自主機系統的MCU所提供的觸控模式信號(TMS),並且控制用於驅動脈衝供給部420和感測部440的每一個的驅動時序。在此情況下,觸控模式信號(TMS)可以為在觸控點感測模式信號、觸控力連續感測模式信號、觸控力部分感測模式信號和觸控力組感測模式信號中選擇的任意一個。因此,時序產成部410可以基於觸控模式信號(TMS)產生包括感測起始信號(PHT)、Tx通道設置信號、電極連接信號(ECS)、Rx通道設置信號和觸控報告同步信號(TRSS)的觸控控制信號。
驅動脈衝供給部420基於自時序產成部410提供的感測起始信號(PHT)和Tx通道設置信號提供觸控驅動脈衝(Tx_PWM)至觸控驅動電極(Tx1~Txn)。也就是說,驅動脈衝供給部420選擇TX通道,其中觸控驅動脈衝(Tx_PWM)被輸出至該TX通道,以回應時序產生部410的TX通道設置信號,產生與感測起始信號(PHT)同步的觸控驅動脈衝(Tx_PWM),並且通過與所選擇的Tx通道連接的驅動佈線(Tx1~Txn)提供該觸控驅動脈衝(Tx_PWM)至對應觸控驅動電極(Tx1~Txn)。例如,在觸控點感測模式或觸控力連續感測模式的情況下,驅動脈衝供給部420可以依次提供觸控驅動脈衝(Tx_PWM)至第一至第n個觸控驅動電極(Tx1~Txn)。在觸控力部分感測模式的情況下,驅動脈衝供給部420可以依次提供觸控驅動脈衝(Tx_PWM)至在第一至第n個觸控驅動電極(Tx1~Txn)中部分地選擇的多個觸控驅動電極。在這裡,觸控力部分感測 模式是指一個或多個觸控驅動電極(TX)被依次分別地驅動的模式。在觸控力組感測模式的情況下,驅動脈衝供給部420可以依次提供觸控驅動脈衝(Tx_PWM)至多個組,其中每一個組可以包括第一至第n個觸控驅動電極(Tx1~Txn)中的兩個或多個觸控驅動電極。在這裡,觸控力組感測模式是指觸控驅動電極(TX)被成組同時驅動的模式。
為了回應自時序產生部410提供的電極連接信號(ECS),電極連接部430電性浮動在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單元中的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或者電性連接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至觸控感測電極(Rx)。例如,電極連接部430電性浮動用於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每一個的第一和第二偽佈線(RL3、RL4),以根據觸控點感測模式回應電極連接信號(ECS),藉以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在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單元中電性浮動。此外,電極連接部430電性連接第一和第二偽佈線(RL3、RL4)至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單元中的感測佈線(RL2),以根據觸控力連續感測模式、觸控力部分感測模式和觸控力組感測模式回應電極連接信號(ECS)。
感測部440基於感測起始信號(PHT)和Rx通道設置信號通過用於與電極連接部430連接的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每一個的觸控感測電極(Rx)產生通過感測觸控感測器中電荷量的變化獲得的感測信號,並且通過感測信號的類比-數位轉換產生觸控點感測資料(Pdata)或觸控力感測資料(Fdata)。例如,在觸控點感測模式的情況下,感測部440通過用於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每一個的觸控感測電極(Rx)感測觸控感測器(Cm1,參考第5B圖)中電荷量的變化,並且基於電荷量的變化產生觸控點感測資料(Pdata)。此外,在觸控力連續感測模式、觸控力部分感測模式和觸控力組感測模式的情況下,感測部440通過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和用於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每一個的觸控感測電極(Rx)感測觸控感測器(Cm1,Cm2和Cm3,參考第5A圖)中電荷量的變化,並且基於電荷量的變化產生觸控力感測資料(Fdata)。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感測部440可以通過放大自相鄰兩個Rx 通道的信號的差並且採樣所放大的信號來產生感測信號。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感測部440放大相鄰兩個觸控感測電極的信號之間的差,並且降低由於觸控面板300的寄生電容輸入的噪音成分,從而改善信噪比。為此,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感測部440可以包括一積分器,該積分器包括一差分放大器。
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感測部440可以將自一個Rx通道接收的信號與參考電壓進行比較,並且可以基於比較結果產生感測信號。在此情況下,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的感測部440可以包括一比較器。
感測資料處理部450自感測部440接收觸控點感測資料(Pdata)或觸控力感測資料(Fdata),將所接收的資料依次儲存在內部記憶體巾,並且將在內部記憶體中儲存的觸控點感測資料(Pdata)或觸控力感測資料(Fdata)傳輸至主機系統的MCU,以根據預設介面方法回應觸控報告同步信號(TRSS)。
主機系統的MCU自感測資料處理部450接收觸控點感測資料(Pdata),將所接收的觸控點感測資料(Pdata)與預設點感測閾值進行比較,以確定是否有用戶的觸控以及觸控點座標。在一方面,如果與該座標對應的觸控點感測資料大於點感測閾值,MCU確定觸控觸控面板的座標。也就是說,MCU基於具有觸控點感測資料(Pdata)的觸控感測電極(Rx)的點資訊(X座標)以及被驅動的觸控驅動電極(Tx)的點資訊(Y座標)計算觸控點座標值(XY座標)。此外,MCU可以自計算的觸控點座標計算觸控點的數量,通過計數單位時間週期中觸控點的計算數量來計算被觸控的時間的數量,或者計算單位時間週期中觸控持續時間。
此外,主機系統的MCU自感測資料處理部450接收觸控力感測資料(Fdata),將所接收的觸控力感測資料(Fdata)與預設力感測閾值進行比較,如果觸控力感測資料大於力感測閾值,通過使用觸控力感測資料計算觸控點座標和觸控力的尺寸。也就是說,MCU基於具有觸控力感測資料(Fdata)的觸控感測電極(Rx)的點資訊(X座標)和被驅動的觸控驅動電極(Tx)的點資訊(Y座標)來計算觸控力座標值(XY座標),還基於觸控力感測資料(Fdata)的尺寸計算觸控力的尺寸。
此外,觸控驅動電路400可以包括:一觸控MCU,其通過使用 觸控點感測資料(Pdata)及/或觸控力感測資料(Fdata)來計算是否有使用者的觸控、觸控點座標以及觸控力的尺寸,並且將計算結果傳輸至MCU。在此情況下,主機系統的MCU可以僅執行與自主機系統的觸控MCU提供的觸控點座標和觸控力的尺寸有關的應用程式。
與此同時,如第6圖和第11圖所示,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每一個可以進一步包括:偽橋電極(Dxc),用於電性連接第一偽電極(Dxa)的一側與第二偽電極(Dxb)的一側。在此情況下,第一偽電極(Dxa)的一側通過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單元中的偽橋電極(Dxc)電性連接至第二偽電極(Dxb)的一側,藉以使第一和第二偽佈線(RL3、RL4)的任意一個,例如,第二偽佈線(RL4)可以省略。因此,觸控驅動電路400的電極連接部430電性浮動第一偽佈線(RL3),以根據觸控點感測模式回應電極連接信號(ECS),藉以使電極連接部430電性浮動用於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每一個的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電極連接部430電性連接第一偽佈線(RL3)和感測佈線(RL2),以根據觸控力連續感測模式、觸控力部分感測模式和觸控力組感測模式回應電極連接信號(ECS),藉以使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電性連接至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單元中對應的觸控感測電極(Rx)。
第12圖為用於解釋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驅動方法的流程圖。
連同第9圖和第10圖,第12圖為用於解釋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驅動方法的流程圖。
首先,在觸控驅動電路400根據觸控點感測模式電性浮動用於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每一個的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之後,觸控驅動電路400依次提供觸控驅動脈衝(Tx_PWM)至第一至第n個觸控驅動電極(Tx1~Txn)的每一個,並且同時通過用於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每一個的觸控感測電極(Rx)感測第一觸控感測器(Cm1,參考第5B圖)中電荷量的變化,從而產生觸控點感測資料(Pdata)(S100)。
對於觸控點感測模式,MCU基於自觸控驅動電路400提供的預設點感測閾值和觸控點感測資料(Pdata)確定是否有觸控點感測(S200)。基於確定結果,如果有觸控點感測(S200的“是”),產生觸控點區域資訊,並且觸控力部分感測模式信號產生且被提供至觸控驅動電路400。
此後,在觸控驅動電路400電性連接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至與觸控點區域資訊對應的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單元中的觸控感測電極(Rx)以回應自MCU提供的觸控力部分感測模式信號和觸控點區域資訊之後,觸控驅動電路400連續不斷地提供觸控驅動脈衝(Tx_PWM)至與觸控點區域資訊對應的一個或多個觸控驅動電極(Tx1~Txn),並且同時通過對應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觸控感測電極(Rx)感測第一至第三觸控感測器(Cm1、Cm2和Cm3,參考第5A圖)中電荷量的變化,從而產生觸控力感測資料(Fdata)(S110)。
對於觸控力部分感測模式,MCU基於觸控力感測資料(Fdata)和預設力感測閾值確定是否有觸控力感測(S210)。基於確定結果,如果通過觸控力感測資料(Fdata)有觸控力感測(S210的“是”),基於觸控點感測資料(Pdata)的觸控點座標和觸控力的尺寸被計算並且被提供至主機系統(S220)。與此同時,如果通過觸控力感測資料(Fdata)沒有觸控力感測(S210的“否”),基於通過先前觸控點感測模式產生的觸控點感測資料(Pdata)的觸控點座標被計算並且被提供至主機系統(S230)。
在觸控點感測模式的步驟S200中,如果MCU確定沒有觸控點感測(S200的“否”),觸控力組感測模式信號被產生並且被提供至觸控驅動電路400。
在觸控驅動電路400電性連接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至第一至第m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單元中的觸控感測電極(Rx)以回應自MCU提供的觸控力組感測模式信號之後,觸控驅動電路400依次提供觸控驅動脈衝(Tx_PWM)至多個觸控驅動電極組,其中每一個觸控驅動電極組包括同時提供有觸控驅動脈衝的兩個或多個觸控驅動電極,並且通過對應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觸控感測電極(Rx)來感測第一至第三觸控感測器(Cm1、Cm2和Cm3,參考第5A圖)中電荷量的變化,從而產生觸控力感測資料(Fdata)(S120)。
對於觸控力組感測模式,MCU基於觸控力資料(Fdata)和力感測閾值確定是否有觸控力感測(S240)。基於確定結果,如果通過觸控力感測資料(Fdata)有觸控力感測(S240的“是”),產生基於觸控力感測資料(Fdata)的觸控力區域資訊,並且觸控力部分感測模式信號產生且被提供至觸控驅動電路400。
在觸控驅動電路400電性連接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至在與觸控力區域資訊對應的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單元中的觸控感測電極(Rx)以回應自MCU提供的觸控力部分感測模式信號和觸控力區域資訊之後,觸控驅動電路400連續不斷地提供觸控驅動脈衝(Tx_PWM)至與觸控力區域資訊對應的觸控驅動電極(Tx1~Txn),並且通過對應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觸控感測電極(Rx)感測第一至第三觸控感測器(Cm1、Cm2和Cm3,參考第5A圖)中電荷量的變化,從而產生觸控力感測資料(Fdata)(S130)。
對於觸控力部分感測模式,如果自觸控驅動電路400提供的觸控力感測資料(Fdata)大於預設力感測閾值,MCU計算觸控點座標和觸控力的尺寸,並且將所計算的觸控點座標和觸控力的尺寸提供至主機系統(S250)。
在觸控力組感測模式的步驟S240中,如果MCU確定沒有觸控力感測(S240的“否”),MCU產生用於步驟S100的觸控點感測模式的觸控點感測模式信號,並且將所產生的信號提供至觸控驅動電路400。
在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上述裝置及操作觸控面板的方法中,觸控面板300的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每一個包括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但是不侷限於該結構。根據變型示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每一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其中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的任意一個可以在不考慮感測模式的情況下電性浮動,其另一個可以電性浮動或者根據感測模式連接至觸控感測電極。根據另一變型示例,觸控感測電極組(Rx_G1~Rx_Gm)的每一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的任意一個。在此情況下,其可能導致用作為用於根據觸控力感測模式感測觸控力的觸控感測電極的電極的區域降低,然而,其也可能導致用作為用於根據觸控點感測模 式感測觸控點的觸控感測電極的電極的區域增加,從而改善用於感測觸控點的效率。
對於觸控點感測,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被電性浮動,然後實施觸控點感測模式,以便可以改善用於觸控點感測的效率。對於觸控力感測,感測電極的區域通過電性連接第一和第二偽電極(Dxa、Dxb)與觸控感測電極(Rx)而增加,然後實施觸控力感測模式,以便可以改善用於觸控力感測的效率。具體地,以時分驅動方法實施觸控點感測和觸控力感測,其中觸控力感測通過觸控力組感測和觸控力部分感測分開地實施,藉以可以克服由時分驅動方法導致的觸控驅動時間增加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根據觸控點感測和觸控力感測調節與觸控驅動電極重疊的觸控感測電極的區域,以便可以改善觸控點感測效率和觸控力感測效率。
此外,雖然時分驅動方法用於觸控點感測和觸控力感測,選擇性地實施部分感測或組感測,以便可以克服由時分驅動方法所導致的觸控驅動時間增加的問題。
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顯而易見地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對本發明的實施例做出各種修改和變換。因此,可以意識到,本發明涵蓋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物的範圍內所提供的本發明的修改和變換。
本申請主張於2014年06月23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4-0076794號的優先權權益,該專利申請在此全部引用作為參考。
100‧‧‧觸控面板
110‧‧‧第一基板
120‧‧‧第二基板
130‧‧‧彈性介質構件
Tx‧‧‧觸控驅動電極
Rx‧‧‧觸控感測電極
Dxa‧‧‧第一偽電極
Dxb‧‧‧第二偽電極
RL1‧‧‧驅動佈線
RL2‧‧‧感測佈線
RL3‧‧‧第一偽佈線
RL4‧‧‧第二偽佈線

Claims (21)

  1.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複數個第一電極,在一第一感測模式和一第二感測模式期間被施加有一觸控驅動脈衝;以及複數個第二電極,與該等第一電極分離且交錯,該等第二電極在該第一感測模式中感測回應於該觸控驅動脈衝的一第一觸控感測信號,以及該等第二電極的一子集在該第二感測模式中感測回應於該觸控驅動脈衝的一第二觸控感測信號,其中,在該第一感測模式中,該等第二電極被配置以至少部分地基於回應於該觸控驅動脈衝的該等第一電極與該等第二電極之間的一第一電容來感測該第一觸控感測信號,以及其中,在該第二感測模式中,該等第二電極的該子集被配置以至少部分地基於回應於該觸控驅動脈衝的該等第一電極與該等第二電極的該子集之間的一第二電容來感測該第二觸控感測信號,該第二電容小於該第一電容。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進一步包括:一彈性介質構件,設置於該等第一電極與該等第二電極之間。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等第二電極包括:複數個觸控感測電極;以及複數個相鄰電極,與該等觸控感測電極相鄰,其中,該等第二電極的該子集包括該等觸控感測電極,但是不包括該等相鄰電極。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等相鄰電極具有與該等觸控感測電極平行的一加長矩形形狀。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在該第一感測模式中,來自該等觸控感測電極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與該等觸控感測電極的其中之一相鄰的一個或多個該等相鄰電極的該第一觸控感測信號被感測,以確定在該觸控面板上觸控的力;以及在該第二感測模式中,來自該等觸控感測電極的其中之一但是不包括 與該等觸控感測電極的其中之一相鄰的該等相鄰電極的該第二觸控感測信號被感測,以確定在該觸控面板上觸控的位置。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在該第一感測模式中,一個或多個該等相鄰電極被電性連接至該等觸控感測電極的其中之一;以及其中,在該第二感測模式中,一個或多個該等相鄰電極與該等觸控感測電極的其中之一電性分離。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在該第二感測模式中,一個或多個該等相鄰電極處於一電性浮動狀態。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等相鄰電極包括複數個第一相鄰電極和複數個第二相鄰電極,每一個該等觸控感測電極被設置在該等第一相鄰電極的其中之一與該等第二相鄰電極的其中之一之間。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等第一相鄰電極的其中之一和該等第二相鄰電極的其中之一彼此物理地連接。
  1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觸控面板,進一步包括:複數條第一佈線和複數條第二佈線,每一條該等第一佈線連接至對應的一個該等觸控感測電極,每一條該等第二佈線連接至對應的一個該等第一相鄰電極。
  1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回應於在該第二感測模式中確定該觸控的位置,來自與該觸控的位置對應的該等第一電極的一個或多個選擇的電極被施加有該觸控驅動脈衝,以依次分別地確定該觸控的力。
  1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回應於不能在該第二感測模式中確定該觸控的位置,來自該等第一電極的一組電極被施加有該觸控驅動脈衝,以同時確定該觸控的力。
  1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 回應於通過該組電極確定該觸控的力,來自該組電極的該等一個或多個選擇的電極被施加有該觸控驅動脈衝,以依次分別地確定該觸控的位置和力;以及回應於不能通過該組電極確定該觸控的力,該等第一電極被施加有該觸控驅動脈衝,以在該第二感測模式中確定該觸控的位置。
  14. 一種操作觸控面板的方法,該觸控面板包括複數個第一電極和與該等第一電極分離且交錯的複數個第二電極,該方法包括:在一第一感測模式和一第二感測模式期間,施加一觸控驅動脈衝至該等第一電極;回應於該第一感測模式中的該觸控驅動脈衝,通過該等第二電極感測一第一觸控感測訊號;以及回應於該第二感測模式中的該觸控驅動脈衝,通過該等第二電極的一子集感測一第二觸控感測訊號,其中,在該第一感測模式中,至少部分地基於回應於該觸控驅動脈衝之在該等第一電極與該等第二電極之間的一第一電容來感測該第一觸控感測信號,以及其中,在該第二感測模式中,至少部分地基於回應於該觸控驅動脈衝之在該等第一電極與該等第二電極的該子集之間的一第二電容來感測該第二觸控感測信號,該第二電容小於該第一電容。
  1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操作觸控面板的方法,其中,該等第二電極包括:複數個觸控感測電極;以及複數個相鄰電極,與該等觸控感測電極相鄰,其中,該等第二電極的該子集包括該等觸控感測電極,但是不包括該等相鄰電極。
  1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操作觸控面板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第一感測模式中,基於自該等觸控感測電極的至少其中之一和與該等觸控感測電極的其中之一相鄰的一個或多個該等相鄰電極感測的該第一觸控感測信號確定在該觸控面板上觸控的力;以及在該第二感測模式中,基於自所述該等觸控感測電極的其中之一但是 不包括與該等觸控感測電極的其中之一相鄰的該等相鄰電極感測的該第二觸控感測信號確定在該觸控面板上觸控的位置。
  1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操作觸控面板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第一感測模式中,電性連接一個或多個該等相鄰電極至該等觸控感測電極的其中之一;以及在該第二感測模式中,電性分離一個或多個該等相鄰電極與該等觸控感測電極的其中之一。
  1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操作觸控面板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第二感測模式中,將一個或多個該等相鄰電極處於一電性浮動狀態。
  1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操作觸控面板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回應於在該第二感測模式中確定該觸控的位置,將該觸控驅動脈衝自與該觸控的位置對應的該等第一電極施加至一個或多個電極,以依次分別地確定觸控的力。
  2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操作觸控面板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回應於不能在該第二感測模式中確定該觸控的位置,將該觸控驅動脈衝自該等第一電極施加至一組電極,以同時確定該觸控的力。
  2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操作觸控面板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回應於通過該組電極確定該觸控的力,自該組電極中選擇一個或多個電極,並且將該觸控驅動脈衝施加至該等一個或多個選擇的電極,以依次分別地確定該觸控的位置和力;以及回應於不能通過該組電極確定該觸控的力,在該第二感測模式中將該觸控驅動脈衝施加至該等第一電極,以確定該觸控的位置。
TW104118019A 2014-06-23 2015-06-03 觸控面板及其操作方法 TWI5706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76794A KR102245943B1 (ko) 2014-06-23 2014-06-23 터치 패널 및 이의 구동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6596A TW201606596A (zh) 2016-02-16
TWI570604B true TWI570604B (zh) 2017-02-11

Family

ID=5336587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2546A TWI615755B (zh) 2014-06-23 2015-06-03 觸控面板及其驅動裝置
TW104118019A TWI570604B (zh) 2014-06-23 2015-06-03 觸控面板及其操作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2546A TWI615755B (zh) 2014-06-23 2015-06-03 觸控面板及其驅動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564742B2 (zh)
EP (1) EP2960759B1 (zh)
JP (2) JP6078891B2 (zh)
KR (1) KR102245943B1 (zh)
CN (1) CN105183249B (zh)
TW (2) TWI6157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12859B2 (en) * 2012-08-03 2020-07-14 Touchplus Information Corp. Touch-sensitive control device
US9411458B2 (en) * 2014-06-30 2016-08-09 Synaptic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input object information from proximity and force measurements
KR20160028067A (ko) * 2014-09-02 2016-03-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KR102398389B1 (ko) * 2014-11-12 2022-05-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햅틱 객체로부터 햅틱 신호를 모델링하는 방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TWI596522B (zh) * 2015-04-28 2017-08-21 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觸控螢幕與觸控電子裝置
CN105117089B (zh) * 2015-09-17 2018-06-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KR102395991B1 (ko) * 2015-10-29 2022-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지문 복합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CN108475154B (zh) 2016-01-20 2022-04-05 谱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检测设备中集成的触摸感测和力感测
KR102337696B1 (ko) * 2016-03-31 2021-12-09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US10955282B2 (en) 2016-04-22 2021-03-23 Lg Innotek Co., Ltd. Pressure detecting sensor
KR102555596B1 (ko) 2016-06-21 2023-07-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KR102365490B1 (ko) 2016-07-13 2022-02-18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입출력 패널, 입출력 장치, 반도체 장치
KR102589636B1 (ko) 2016-08-05 2023-10-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지문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152173B2 (en) 2016-08-25 2018-12-11 Parade Technologies, Ltd. Using 3D touch for signal conditioning and noise reduction on a touch surface
JP2018036896A (ja) * 2016-08-31 2018-03-0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センサ及び表示装置
US9817512B1 (en) * 2016-08-31 2017-11-14 Lg Display Co., Ltd. Driving chip, circuit film, chip-on-film typ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built-in touchscreen
KR102623575B1 (ko) * 2016-08-31 2024-01-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구동 칩, 회로 필름, 칩 온 필름 타입의 구동 회로 및 터치스크린 내장형 표시장치
KR102614333B1 (ko) 2016-09-08 2023-12-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1992915B1 (ko) * 2016-09-30 2019-06-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992916B1 (ko) * 2016-09-30 2019-06-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564349B1 (ko) * 2016-09-30 2023-08-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630256B1 (ko) 2016-09-30 2024-01-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649729B1 (ko) 2016-11-02 2024-03-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326454B1 (ko) 2017-03-07 2021-11-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KR102353699B1 (ko) * 2017-06-23 2022-01-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KR102349591B1 (ko) * 2017-07-21 2022-01-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방식 표시장치 및 터치 감지방법
KR102471154B1 (ko) * 2018-03-27 2022-11-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10845902B2 (en) * 2018-03-30 2020-11-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ouch sensor for display
KR102648676B1 (ko) 2018-04-27 2024-03-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력 감지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10866675B2 (en) * 2019-01-29 2020-12-15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orce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force touch control method
CN110010668B (zh) * 2019-04-09 2021-07-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TWI747303B (zh) * 2020-05-29 2021-11-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測試電極組及測試系統
JP6836002B1 (ja) * 2020-07-20 2021-02-24 セイコ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認証システム、認証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認証装置
KR20220058679A (ko) * 2020-10-29 2022-05-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감지부와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11556298B1 (en) * 2021-07-30 2023-01-17 Sigmasense, Llc Gen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user notation data via an interactive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32116A (en) * 2008-11-26 2010-09-01 Hitachi Displays Ltd Display device
US20130033450A1 (en) * 2011-08-01 2013-02-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ual mode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3257740A (zh) * 2012-02-16 2013-08-2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的操作方法、触摸面板和显示设备
WO2013161867A1 (ja) * 2012-04-25 2013-10-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モジュール、電子機器、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モジュールの駆動方法
US20140062934A1 (en) * 2012-08-29 2014-03-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with force sens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77896B2 (ja) 1998-07-31 2002-04-22 ぺんてる株式会社 押圧検出兼用静電容量式座標検出装置
US7864160B2 (en) 2005-10-05 2011-01-0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Interleaved electrodes for touch sensing
US7538760B2 (en) 2006-03-30 2009-05-26 Apple Inc. Force imaging input device and system
US8284165B2 (en) * 2006-10-13 2012-10-09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proximity detection performance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using the same
KR20100054274A (ko) 2008-11-14 2010-05-25 한국표준과학연구원 터치입력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접촉위치 및 힘의 세기 획득방법
WO2010117882A2 (en) 2009-04-10 2010-10-14 Apple Inc. Improved touch sensor panel design
JP2011081524A (ja) 2009-10-06 2011-04-21 Hitachi Displays Ltd 表示装置
JP5545009B2 (ja) 2010-04-28 2014-07-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センサ装置および情報表示装置
JP2011242908A (ja) 2010-05-17 2011-12-01 Panasonic Corp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タッチパネルシステム
US8599165B2 (en) 2010-08-16 2013-12-03 Perceptive Pixel Inc. Force and true capacitive touch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capacitive touch sensors
FR2965944B1 (fr) * 2010-10-06 2013-02-15 Thales Sa Procede de mesure d'effort pour un dispositif a ecran tactile multimode
US9383868B2 (en) * 2010-12-28 2016-07-05 Nec Corporation Input device, input control method, progra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5432207B2 (ja) * 2011-04-19 2014-03-05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型センサ装置
CN103309497B (zh) 2012-03-14 2016-01-20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KR101356968B1 (ko) 2012-06-14 2014-02-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US9158407B2 (en) * 2012-08-29 2015-10-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with a ‘dual layer’ force sensor
US8976151B2 (en) 2012-09-14 2015-03-10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Configurable analog front-end for mutual capacitance sensing and self capacitance sensing
TWM459449U (zh) 2012-11-30 2013-08-11 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觸控面板
US8874396B1 (en) * 2013-06-28 2014-10-28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Injected touch noise analysis
TWM476311U (en) 2013-09-26 2014-04-11 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pane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32116A (en) * 2008-11-26 2010-09-01 Hitachi Displays Ltd Display device
US20130033450A1 (en) * 2011-08-01 2013-02-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ual mode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3257740A (zh) * 2012-02-16 2013-08-2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的操作方法、触摸面板和显示设备
WO2013161867A1 (ja) * 2012-04-25 2013-10-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モジュール、電子機器、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モジュールの駆動方法
US20140062934A1 (en) * 2012-08-29 2014-03-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with force sens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97896A (ja) 2017-06-01
US10564742B2 (en) 2020-02-18
JP6302537B2 (ja) 2018-03-28
JP2016009497A (ja) 2016-01-18
CN105183249A (zh) 2015-12-23
KR20160000100A (ko) 2016-01-04
KR102245943B1 (ko) 2021-04-29
TW201606596A (zh) 2016-02-16
CN105183249B (zh) 2018-07-17
JP6078891B2 (ja) 2017-02-15
EP2960759A1 (en) 2015-12-30
US20200142514A1 (en) 2020-05-07
EP2960759B1 (en) 2020-02-26
US20150370356A1 (en) 2015-12-24
TW201714062A (zh) 2017-04-16
TWI615755B (zh) 2018-02-21
US11327615B2 (en) 2022-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0604B (zh) 觸控面板及其操作方法
TWI570603B (zh) 驅動觸控面板的裝置
TWI616798B (zh) 驅動觸控面板的裝置
KR102409254B1 (ko) 터치 센서 신호 적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