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6763B - Zipper stopper - Google Patents

Zipper stopp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6763B
TWI556763B TW104126002A TW104126002A TWI556763B TW I556763 B TWI556763 B TW I556763B TW 104126002 A TW104126002 A TW 104126002A TW 104126002 A TW104126002 A TW 104126002A TW I556763 B TWI556763 B TW I55676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stopper
zipper
walls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6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5121A (zh
Inventor
Masanori KAYAHARA
Yasuhiko Yoshida
Ryo Mikuma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615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5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67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676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2Means for making slide fasteners gas or watertigh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6Means for permanently uniting the stringers at the end; Means for stopping movement of slider at the end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Description

拉鏈之止擋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備密閉性(防水性或氣密性)之拉鏈之止擋件。
作為拉鏈之止擋件之一例,存在如下者,即,包括:環狀之收容體,其於內側形成將滑件之連結柱可進出地收容之柱收容孔;及一對隆起壁,其等沿收容體之周向全周延長,並且於收容體中之柱收容孔之貫通方向兩面隆起(專利文獻1)。
而且,若使滑件朝向上述止擋件移動,則至滑件之移動被止擋件阻止為止之期間,產生如下1)~3)之現象。
1)隆起壁與翼板碰撞,因該碰撞,翼板使隆起壁彈性變形而將其壓扁,2)滑件於隆起壁被壓扁之狀態下移動,由此在翼板與隆起壁之間產生摩擦阻力,3)最終滑件之連結柱被收容至止擋件之收容體,且收容體之一對隆起壁與一對翼板密接,而產生對應於該密接狀態之密閉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7-89898號公報
為了提高隆起壁與翼板之密閉性,考慮使隆起壁之內外方向之 寬度變寬,而擴大密接面積,但若使隆起壁之寬度變寬,則隆起壁會變得難以彈性變形,止擋件與滑件之摩擦阻力變大,而難以使滑件移動。
又,在一對隆起壁與一對翼板之間產生之摩擦阻力會使隆起壁損傷,隨著反覆進行滑件之開閉,密閉性降低,而使止擋件之耐久性降低。
本發明係考慮上述實際情況而創作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儘可能地防止因滑件之連結柱進出柱收容孔而引起之密閉性降低的止擋件。
本發明之拉鏈之止擋件係設為具備固定於一對鏈布且可彈性變形之止擋件本體者。而且,止擋件本體包括:環狀之收容體,其將滑件之連結一對翼板之連結柱自外周側包圍並收容,且包含使連結柱相對於形成在收容體之內側之柱收容孔進出之入口部;及一對隆起壁,其等沿收容體之周向全周延長,並且自收容體中之柱收容孔之貫通方向兩面隆起,且相對於一對翼板密接。並且,隆起壁具備於上述貫通方向上凹陷之凹陷部。
又,本發明之止擋件不論是否僅由止擋件本體構成均可。但是,為了減小在翼板與隆起壁之間產生之摩擦阻力,較理想為如下。
即,止擋件係設為除了具備止擋件本體以外,還具備能夠附著於一對翼板之潤滑脂者,止擋件本體於各隆起壁之凹陷部收容有潤滑脂。
凹陷部不論相對於隆起壁之周向全周以何種方式形成均可,例如亦可僅形成於隆起壁之周向全周中之一鏈布側。然而,於此情形時,於在收容體收容有連結柱之狀態下,滑件係僅於一鏈布側一對翼板介隔凹陷部內之潤滑脂密接於隆起壁,於另一鏈布側,不介隔潤滑 脂而直接密接於隆起壁。如此,難以使滑件移動。因此,為了提高滑件之移動性,較理想為如下。
即,收容體係設為包括:連結部,其將一對鏈布之對向之側緣部於柱收容孔之貫通方向兩面連結;及一對腳部,其等自連結部沿一對鏈布之對向之側緣部延長,且將相互之前端部設為入口部。並且,凹陷部形成於各隆起壁中之至少一對腳部。
又,為了進一步提高滑件之移動性,較理想為如下。
即,凹陷部係連續地形成於各隆起壁中之連結部及一對腳部。
進而,各隆起壁可形成於收容體之貫通方向兩面之內外方向之任何位置,但若考慮滑件之移動性之提高,則與形成於收容體之貫通方向兩面之內外方向之全域相比,與一對翼板之接觸面積較小者更佳,為了實現該情況,較理想為如下。
即,各隆起壁於收容體中之柱收容孔之貫通方向兩面,形成於較外周緣更靠內側。
又,為了提高滑件之移動性,較理想為如下。
即,一對腳部於柱收容孔之貫通方向兩面較各隆起壁更靠外側,具備相對於一對翼板之非接觸面。
又,一對腳部於柱收容孔之貫通方向兩面較各隆起壁更靠內側,具備相對於一對翼板之非接觸面。
根據本發明之止擋件,於滑件之連結柱進入至柱收容孔之狀態下,收容體之兩面之隆起壁因密接於一對翼板而彈性變形,隆起壁中之較凹陷部更靠內側及外側之部分隨之分別彈性變形,因此,與無凹陷部之隆起壁相比,隆起壁變得易於彈性變形,並且於凹陷部之內側及外側,隆起壁雙重密接,而能夠謀求密閉性之提高。又,於以使連結柱進出柱收容孔之方式使滑件移動時,在較凹陷部更靠內側及外 側,隆起壁易於彈性變形,藉此,隆起壁與翼板之摩擦阻力變小,而能夠提高止擋件之耐久性。
根據本發明之止擋件,於以使連結柱進出柱收容孔之方式使滑件移動時,收容體之兩面之隆起壁因密接於一對翼板而彈性變形,隨之隆起壁之凹陷部內之潤滑脂與翼板接觸,潤滑脂進入至翼板與隆起壁之間,從而隆起壁與翼板之摩擦阻力變小,故而能夠儘可能地防止密閉性降低,從而能夠提高止擋件之耐久性。
又,於將止擋件之構成設為如下構成之情形時,能夠提高滑件之移動性,該構成係收容體包括連結一對鏈布之連結部、及自連結部沿一對鏈布之對向之側緣部延長之一對腳部,且至少於一對腳部形成凹陷部。
進而,於將止擋件之構成設為凹陷部連續地形成於連結部及一對腳部之構成之情形時,能夠進一步提高滑件之移動性。
又,於將止擋件之構成設為各隆起壁於收容體中之柱收容孔之貫通方向兩面形成於較外周緣更靠內側之構成之情形時,與將止擋件之構成設為各隆起壁形成於收容體中之上述貫通方向兩面之全域之構成之情形相比,接觸面積較窄,故而能夠提高滑件之移動性。
進而,於將止擋件之構成設為一對腳部於該柱收容孔之貫通方向兩面較各隆起壁更靠外側或內側具備相對於一對翼板之非接觸面之構成之情形時,與將止擋件之構成設為各隆起壁形成於一對腳部之上述貫通方向兩面之全域之構成之情形相比,能夠提高滑件之移動性。
1‧‧‧拉鏈鏈帶
2‧‧‧滑件
2a‧‧‧滑件主體
2b‧‧‧鏈齒通路
2c‧‧‧鏈布槽
3‧‧‧第1止擋件
3a‧‧‧止擋件本體
3b‧‧‧潤滑脂
4‧‧‧第2止擋件
5‧‧‧接合件
11‧‧‧鏈布
12‧‧‧鏈齒排
13‧‧‧鏈齒
14‧‧‧主體部
15‧‧‧頸部
16‧‧‧頭部
16a‧‧‧卡止槽
17‧‧‧肩部
18‧‧‧鰭片部
21‧‧‧上側之翼板
22‧‧‧下側之翼板
23‧‧‧連結柱
24‧‧‧凸緣
25‧‧‧拉片安裝部
25a‧‧‧貫通孔
31‧‧‧收容體
31a‧‧‧連結部
31b‧‧‧腳部
31c‧‧‧腳部
31h‧‧‧柱收容孔
31i‧‧‧入口部
31j‧‧‧通路
31s‧‧‧非接觸面
32‧‧‧隆起壁
32a‧‧‧間隔壁部
32b‧‧‧間隔壁部
32c‧‧‧端壁部
32h‧‧‧凹陷部
32j‧‧‧凹部
33‧‧‧擋塊
F‧‧‧拉鏈
V‧‧‧部分
VIII‧‧‧部分
圖1係表示包含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止擋件之拉鏈的俯視圖。
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止擋件之俯視圖。
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止擋件之仰視圖。
圖4係表示於IV-IV線處切斷圖2之止擋件時所形成之面之剖面圖。
圖5係將圖4之V部放大而表示之剖視圖。
圖6係表示滑件碰撞至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止擋件之狀態的俯視圖。
圖7係圖6之VII-VII線剖視圖。
圖8係將圖7之VIII部放大而表示之剖視圖。
圖9係表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止擋件之俯視圖。
圖10係表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形態之止擋件之俯視圖。
如圖1所示,應用本發明之拉鏈F包括:一對拉鏈鏈帶1、1,其等平行地延長;滑件2,其可沿一對拉鏈鏈帶1、1之對向之側緣部移動;第1及第2止擋件3、4,其等在一對拉鏈鏈帶1、1延長之長度方向之兩端部規定滑件2之移動範圍;及一對接合件5、5,其等在相對於第1止擋件3及第2止擋件4為上述長度方向之兩外側,將一對拉鏈鏈帶1、1接合。
而且,藉由使滑件2朝上述長度方向中之一方向移動,可將一對拉鏈鏈帶1、1拉開,當到達至移動範圍之一極限位置時,碰撞至第1止擋件3。又,藉由使滑件2朝上述長度方向中之另一方向移動,可將一對拉鏈鏈帶1、1閉合,當到達至移動範圍之另一極限位置時,碰撞至第2止擋件4。
於說明以後之方向性時,將長度方向亦稱為前後方向,前側係圖1之上側,且係滑件2將一對拉鏈鏈帶1、1閉合之方向,後側係圖1之下側,且係滑件2將一對拉鏈鏈帶1、1拉開之方向。又,左右方向係與長度方向(前後方向)正交且將一對拉鏈鏈帶1、1排列之方向。左側係圖1之左側,右側係圖1之右側。進而,將與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 正交之方向稱為上下方向(厚度方向)。上側係相對於圖1之紙面正交之方向、即與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正交之方向中之近前側,下側係相對於圖1之紙面正交之方向中之裏側。
一對拉鏈鏈帶1、1包括:一對鏈布11、11,其等前後延長並且左右排列;及一對鏈齒排12、12,其等沿一對鏈布11、11之對向之左右側緣部固定。
各鏈布11為前後較長之帶狀,且其厚度方向為上下方向。又,各鏈布11係具有防水性者,且係利用包含具有彈性之合成樹脂、例如氯乙烯或熱塑性彈性體(聚乙烯或合成橡膠等)之防水材料被覆鏈布本體之上下兩面及左右側面而成者。
各鏈齒排12係由沿鏈布11之對向之側緣部前後隔開間隔而固定之多個鏈齒13形成。更具體而言,鏈齒13係較鏈布11更硬質之合成樹脂製,藉由對鏈布11進行射出成形而形成。於將一對拉鏈鏈帶1、1閉合之狀態下,一對鏈齒排12、12之鏈齒13彼此嚙合,於將一對拉鏈鏈帶1、1拉開之狀態下,一對鏈齒排12、12之鏈齒13彼此左右分離。
如圖2所示,鏈齒13包括:主體部14,其固定於鏈布11並且沿左右方向延長;頸部15,其自主體部14朝向對向之鏈布11突出;頭部16,其自頸部15朝向對向之鏈布11突出;一對肩部17,其等自頸部15之前後兩側突出;及鰭片部18,其自主體部14朝向與對向之鏈布11為相反側突出。另外,於圖示之例中,鰭片部18係前後隔開間隔而設置有兩個。一對鰭片部18、18、主體部14、一對肩部17、17、及頸部15於其厚度方向中間部埋設鏈布11之對向之側緣部,因此,以自上下夾著鏈布11之形態將鏈齒13固定。
又,鰭片部18與肩部17相比,朝鏈布11之厚度方向突出之長度變短。而且,鰭片部18之上下兩面與主體部14之左右側面中之鰭片部18側之面係滑件2之上下之凸緣24、24於移動時所接觸之面。
又,頭部16於對向之鏈布側之前端面具備卡止槽16a。而且,卡止槽16a朝向對向之鏈布11側及前後方向開口,於鏈齒13彼此嚙合之狀態下,對向之鏈布11側之一對肩部17、17嵌合於卡止槽16a之內側。
如圖1、圖7所示,滑件2包括:滑件主體2a,其卡合於一對鏈齒排12、12,並且可前後移動;及拉片(省略圖示),其相對於滑件主體2a連結。
滑件主體2a包括:上下一對翼板21、22,其等在上下方向上隔開間隔而相對向;連結柱23,其將上下翼板21、22之前部彼此之對向之中間部位於相互之左右方向中間部連結,且夾於一對鏈齒排12、12之間;凸緣24、24,其等自上下翼板21、22中之至少一者(於圖示之例中為兩者)之左右端部朝上下翼板21、22之對向之使間隔變窄之方向突出;及拉片安裝部25,其於上側之翼板21之上表面側突出。又,拉片安裝部25形成有用以供安裝拉片之貫通孔25a。
關於此種構成之滑件主體2a,作為其內部空間,形成鏈齒通路2b及鏈布槽2c,該鏈齒通路2b沿前後方向貫通,且前側分支成兩叉,該鏈布槽2c與鏈齒通路2b連通,並且朝左右開口。於鏈齒通路2b,使一對鏈齒排12、12通過,於各鏈布槽2c,使對應之側之鏈布11通過。
一對接合件5、5係於一對鏈布11、11之上表面及下表面,架設於其等之對向之側緣部,並且填充至一對鏈布11、11之對向之間隙。又,各接合件5係具有防水性者,且為包含具有彈性之合成樹脂、例如氯乙烯或熱塑性彈性體(聚乙烯或合成橡膠等)之防水材料。
第2止擋件4係相對於形成滑件2之移動範圍之一對鏈齒排12、12,在後方以將一對鏈布11、11接合之狀態固定。又,第2止擋件4與鏈齒13相比,於上下方向上厚度較厚,且與滑件2之後表面碰撞。又,各接合件5係具有防水性者,且係包含具有彈性之合成樹脂、例 如氯乙烯或熱塑性彈性體(聚乙烯或合成橡膠等)之防水材料。又,第2止擋件4之厚度較鏈齒13厚,且與滑件2之後表面碰撞。
第1止擋件3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止擋件,且以將一對鏈布11、11之長度方向上之端部(即前端部)接合之狀態固定,更詳細而言,於鏈齒排12之前方隔開間隙而固定。如圖1~圖5所示,第一實施形態之止擋件3包含:止擋件本體3a,其供拉鏈F碰撞;及潤滑脂3b,其收容於止擋件本體3a之厚度方向兩面。
止擋件本體3a係具有橡膠彈性之樹脂、例如熱塑性彈性體(聚胺基甲酸酯等),可藉由橡膠彈性而彈性變形。止擋件本體3a包括:收容體31,其收容滑件2之連結柱23使其可進出;一對隆起壁32、32,其等為了與滑件2之上下翼板21、22密接而自收容體31之上下兩面隆起;及一對擋塊33,其等自收容體31之上下兩面之前側突出至與滑件2之前表面相對向之高度。另外,圖中,僅表示有一對擋塊中之上側之擋塊。
收容體31係將連結柱23自其外周側包圍且可開閉之環狀,於其內側,沿上下方向貫通形成供收容連結柱23之柱收容孔31h,並且具備使連結柱23進出柱收容孔31h且可開閉之入口部31i。而且,收容體31藉由止擋件本體3a之橡膠彈性而可開閉,於入口部31i打開之狀態下,形成通向柱收容孔31h之通路31j,於入口部31i閉合之狀態下,於左右方向密接。若更詳細而言,則收容體31包含:連結部31a,其將一對鏈布11、11之對向之側緣部於相互之厚度方向兩面(柱收容孔31h之貫通方向兩面)連結;及一對腳部31b、31c,其等自連結部31a沿一對鏈布11、11之對向之側緣部延長。而且,於連結部31a與一對腳部31b、31c之內側,形成柱收容孔31h,一對腳部31b、31c之前端部(後部)構成入口部31i。
各腳部31b、31c係剖面為字狀,且以覆蓋對應之側之鏈布11之 上下兩面及柱收容孔31h側之側面之形狀固定於鏈布11。又,一對腳部31b、31c之後端位於較一對鏈齒排12、12之前端更靠前側,因此,一對腳部31b、31c與一對鏈齒排12、12成為於前後方向上具有間隙之狀態。
一對隆起壁32、32沿收容體31之周向全周延長,並且於收容體31之上下兩面突出形成於內外方向之中央部。因此,於收容體31之上下兩面,在較各隆起壁32更靠內側及外側,分別形成相對於上下翼板21、22無法接觸之兩個非接觸面31s、31s。更詳細而言,於內外方向上,各隆起壁32係形成於除一對腳部31b、31c之前端部以外之較內周緣更靠外側且較外周緣更靠內側之位置,於一對腳部31b、31c之前端部,跨及內周緣與外周緣之整個範圍而形成。
各隆起壁32包含:複數個(於圖示之例中為2個)間隔壁部32a、32b,其等在收容體31之內外方向上相隔;及一對端壁部32c、32c,其等將相鄰之間隔壁部32a、32b之延長方向之兩端部連接。
各間隔壁部32a、32b自收容體31之上表面或下表面突出,並且沿收容體31之周向全周延長。又,於內外方向上相鄰之一對間隔壁部32a、32b係將相互之突出高度統一為相同高度。
各端壁部32c自收容體31之上表面或下表面突出。又,各端壁部32c與各腳部31b、31c係將左右側面中之通路31j側之面設為上下連續之鉛垂面。而且,左右之鉛垂面於入口部31i閉合之狀態下密接。
又,於相鄰之間隔壁部32a、32b之間,形成朝向收容體31側凹陷之凹陷部32h,凹陷部32h之延長方向之兩端由端壁部32c封閉。因此,於兩個間隔壁部32a、32b及兩個端壁部32c、32c之內側形成凹陷部32h,且凹陷部32h形成於隆起壁32之內外方向之中央部。而且,於凹陷部32h收容有潤滑脂3b。潤滑脂3b之收容量較凹陷部32h之容量少,若更具體而言,則上側之凹陷部32h僅收容潤滑脂3b至較上側之 隆起壁32之上表面低的位置。再者,潤滑脂3b較理想為收容於凹陷部32h之延長方向全長,但亦可收容於其延長方向全長之一部分。
各擋塊33係使自收容體31朝上下方向突出之長度較隆起壁32之自收容體31朝上下方向突出之長度更長,且與滑件2之前表面相對向。又,各擋塊33係以於將連結柱23收容於柱收容孔31h之狀態下成為碰撞或接近於滑件2之前表面之位置的方式,形成於收容體31之前端部。再者,各擋塊33之內外方向之寬度較隆起壁32之內外方向之寬度寬。
潤滑脂3b係使用例如聚矽氧潤滑脂且將其稠度設為280~320者。該稠度於美國潤滑脂協會(National Lubricating Grease Institute)之稠度編號中屬於1號~2號之範圍。
上述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止擋件3於如圖1、圖2所示般滑件2未將一對鏈齒排12、12完全閉合之情形時,入口部31i成為打開之狀態。
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止擋件3於如圖6所示般將一對鏈齒排12、12完全閉合之情形時,在滑件2之連結柱23與收容體31之內表面之間形成沿其周向全周而連續之間隙,且滑件2(一對翼板21、22)之前表面碰撞至擋塊33。又,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止擋件3係藉由隆起壁32之一對端壁部32c、32c及一對腳部31b、31c密接,而將入口部31i閉合。並且,如圖7、圖8所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止擋件3係將止擋件本體3a夾於上下翼板21、22之間,由上下翼板21、22夾持之上側及下側之隆起壁32、32藉由止擋件本體3a之橡膠彈性而彈性變形。若更詳細而言,則各隆起壁32之相鄰之間隔壁部32a、32b及一對端壁部32c、32c分別彈性變形,而密接於上下翼板21、22。若進一步詳細而言,則與具備無凹陷部32h之構造之隆起壁的止擋件相比,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止擋件3由於具備凹陷部 32h,故而於內外方向上,一對間隔壁部32a、32b易於彈性變形,從而可提高密閉性。
又,藉由彈性變形,從而相鄰之間隔壁部32a、32b之間之凹陷部32h之潤滑脂3b之容量(收容空間)變小,潤滑脂3b附著於上下翼板21、22,或進入至間隔壁部32a、32b與上下翼板21、22之間,而減小使滑件2移動時之摩擦阻力,從而提高耐久性。再者,於將包含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止擋件3的拉鏈F例如用於防水服且於水中使用之情形時,存在如下情況:當在將一對鏈齒排12、12完全閉合之狀態下水壓產生變化時,各隆起壁32隨之移動。然而,各隆起壁32藉由一對間隔壁部32a、32b雙重地確保密閉性,並且進入至上下之各翼板21、22與一對間隔壁部32a、32b之間之潤滑脂3b亦有助於密閉性之提高。
再者,當為了拉開一對鏈齒排12、12而使滑件2移動時,潤滑脂3b會被塗佈擴展至上下翼板21、22或間隔壁部32a、32b之上下表面。並且,於凹陷部32h之內外方向兩側,間隔壁部32a、32b分別彈性變形,故而滑件2之移動性提高。
另外,若使各凹陷部32h之周向之兩端開口,則有潤滑脂3b自開口部分漏出之虞,從而潤滑脂3b之收容量容易減少。若潤滑脂3b減少至小於某一固定量,則潤滑脂不會進入至一對翼板21、22與各隆起壁32之間,而難以使滑件移動。然而,由於各凹陷部32h之延長方向(周向)之兩端由端壁部32c堵塞,故而能夠長期地保有潤滑脂3b。
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止擋件3於以下方面不同於第一實施形態之止擋件3,即,如圖9所示,凹陷部32h包含複數個凹部32j,該複數個凹部32j相對於收容體31於其周向上隔開間隔而排列;及止擋件本體3a之一對腳部31b、31c之前端(後端)與對應之側之鏈齒排12中之最前之鏈齒13連接;於其他方面與第一實施形態之止擋件3一致。
若更詳細而言,則各凹部32j係相對於構成收容體31之連結部31a 與一對腳部31b、31c,以於收容體31之周向上延長之長孔形狀形成。而且,於各凹部32j收容有潤滑脂3b。於此情形時,隆起壁32亦相對於凹陷部32h可於內側及外側分別彈性變形,並且於該內側及外側密接於翼板21、22。
本發明之第三實施形態之止擋件3於以下方面不同於第一實施形態之止擋件3,即,如圖10所示,各隆起壁32包含複數個間隔壁部32a、32b,相鄰之間隔壁部32a、32b之延長方向之兩端部未連接,且凹陷部32h之兩端未被封閉,而向一對鏈齒排12、12側(後側)開口,於其他方面與第一實施形態之止擋件3一致。亦即,第三實施形態之止擋件3成為無第一實施形態之止擋件3之端壁部32c之構成。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可於不脫離其主旨之範圍內適當進行變更。例如,本發明之止擋件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包含止擋件本體及潤滑脂,於止擋件本體之凹陷部收容有潤滑脂,但並不限於此,亦可為僅由止擋件本體構成且於凹陷部未收容潤滑脂者。
又,於上述第一實施形態中,凹陷部主要構成2個間隔壁,故而例如上側之凹陷部之底面與鏈布之上表面一致,但並不限於此,上側之凹陷部之底面亦可高於鏈布之上表面。亦即,凹陷部32h之深度不論大小均可。
進而,相對於隆起壁32之上下之各面而形成之凹陷部32h之個數於第一實施形態之止擋件中為1個,但並不限於此,亦可形成複數個,於此情形時,相對於隆起壁32之上下之各面呈同心狀形成3個以上之間隔壁部。
又,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中,於收容體31之上下兩面較各隆起壁32更靠內側及外側,分別形成有相對於上下翼板21、22無法接觸之兩個非接觸面31s、31s,但並不限於此,本發明亦可僅於收容體31之上下兩面較各隆起壁32更靠內側,分別形成有非接觸面31s,於此情形 時,一對隆起壁32、32於收容體31之上下兩面自較內周緣更靠外側形成至外周緣。同樣地,本發明亦可僅於收容體31之上下兩面較各隆起壁32更靠外側,分別形成有非接觸面31s。或者,本發明亦可為於各隆起壁32之內側及外側不存在非接觸面者,於此情形時,一對隆起壁32、32於收容體31之上下兩面自內周緣形成至外周緣。
1‧‧‧拉鏈鏈帶
2‧‧‧滑件
3‧‧‧第1止擋件
4‧‧‧第2止擋件
5‧‧‧接合件
11‧‧‧鏈布
12‧‧‧鏈齒排
13‧‧‧鏈齒
F‧‧‧拉鏈

Claims (6)

  1. 一種拉鏈之止擋件,其特徵在於:具備固定於一對鏈布(11、11)且可彈性變形之止擋件本體(3a),上述止擋件本體(3a)包括:環狀之收容體(31),其將滑件(2)之連結一對翼板(21、22)之連結柱(23)自外周側包圍並收容,且包含使上述連結柱(23)相對於形成在收容體(31)之內側之柱收容孔(31h)進出之入口部(31i);及一對隆起壁(32、32),其等沿上述收容體(31)之周向全周延長,並且自上述收容體(31)中之上述柱收容孔(31h)之貫通方向兩面隆起,且相對於一對上述翼板(21、22)密接;上述收容體(31)包括:連結部(31a),其將一對上述鏈布(11、11)之對向之側緣部於上述柱收容孔(31h)之貫通方向兩面連結;及一對腳部(31b、31c),其等自上述連結部(31a)沿一對上述鏈布(11、11)之對向之側緣部延長,且將相互之前端部設為上述入口部(31i);各上述隆起壁(32)具備於上述貫通方向上凹陷之凹陷部(32h);上述凹陷部(32h)形成於各上述隆起壁(32)中之至少一對上述腳部(31b、31c);上述凹陷部(32h)之端部由端壁部(32c)封閉。
  2. 如請求項1之拉鏈之止擋件,其中上述止擋件本體(3a)於各上述隆起壁(32)之凹陷部(32h)收容有潤滑脂(3b)。
  3. 如請求項1或2之拉鏈之止擋件,其中上述凹陷部(32h)係連續地形成於各上述隆起壁(32)中之上述連結部(31a)及一對上述腳部(31b、31c)。
  4. 如請求項1或2之拉鏈之止擋件,其中各上述隆起壁(32)於上述收 容體(31)中之上述柱收容孔(31h)之貫通方向兩面,形成於較外周緣更靠內側。
  5. 如請求項1或2之拉鏈之止擋件,其中一對上述腳部(31b、31c)於上述柱收容孔(31h)之貫通方向兩面較各上述隆起壁(32)更靠外側,具備相對於一對上述翼板(21、22)之非接觸面(31s、31s)。
  6. 如請求項1或2之拉鏈之止擋件,其中一對上述腳部(31b、31c)於上述柱收容孔(31h)之貫通方向兩面較各上述隆起壁(32)更靠內側,具備相對於一對上述翼板(21、22)之非接觸面(31s、31s)。
TW104126002A 2014-08-19 2015-08-10 Zipper stopper TWI5567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71645 WO2016027310A1 (ja) 2014-08-19 2014-08-19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止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5121A TW201615121A (zh) 2016-05-01
TWI556763B true TWI556763B (zh) 2016-11-11

Family

ID=55350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6002A TWI556763B (zh) 2014-08-19 2015-08-10 Zipper stopper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I556763B (zh)
WO (1) WO20160273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6007332T5 (de) * 2016-10-11 2019-06-19 Ykk Corporation Wasserdichter reissverschluss
CN113712347A (zh) * 2021-09-18 2021-11-30 晋江市瑞泰拉链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拉链止动件及拉链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23992A (en) * 1955-08-15 1960-02-09 Sealing closure
US4825514A (en) * 1986-12-26 1989-05-02 Yoshida Kogyo K. K. Top stop for water-tight slide fastener
CN101380160B (zh) * 2007-05-16 2012-04-04 瑞伊集团有限公司 流体密封拉链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6659Y2 (zh) * 1987-12-25 1992-08-28
DE10030185B4 (de) * 2000-06-20 2005-06-09 Dynat Verschlußtechnik GmbH Fluiddichter Reißverschluß
DE50214652D1 (de) * 2001-10-23 2010-10-21 Hartmut Ortlieb Wasserdichter reissverschluss
JP4628233B2 (ja) * 2005-09-29 2011-02-09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防水用上止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23992A (en) * 1955-08-15 1960-02-09 Sealing closure
US4825514A (en) * 1986-12-26 1989-05-02 Yoshida Kogyo K. K. Top stop for water-tight slide fastener
CN101380160B (zh) * 2007-05-16 2012-04-04 瑞伊集团有限公司 流体密封拉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5121A (zh) 2016-05-01
WO2016027310A1 (ja) 2016-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92589B2 (ja) 防水性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TWI468125B (zh) 滑件總成及上止擋
US9138033B2 (en) Top stop for slider
US9661902B2 (en) Waterproof slide fastener
EP1714575A1 (en) Top end stops for slide fastener
TWI395556B (zh) Waterproof zipper
TWI563932B (zh) Zipper with sliding cover
TWI583323B (zh) 拉鏈總成及開端拉鏈總成
BRPI0902092A2 (pt) fecho deslizante
TWI556763B (zh) Zipper stopper
CN111867417B (zh) 拉链
TW201607452A (zh) 拉鏈用滑件
TWI444154B (zh) zipper
TW201509334A (zh) 拉鏈
EP3815564A1 (en) Slider for waterproof slide fastener and waterproof slide fastener
US20160183640A1 (en) Snap button zipper
JP2015070961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スライダー、及びスライダーセッ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