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4314B - 電動滑板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動滑板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4314B
TWI554314B TW103146367A TW103146367A TWI554314B TW I554314 B TWI554314 B TW I554314B TW 103146367 A TW103146367 A TW 103146367A TW 103146367 A TW103146367 A TW 103146367A TW I554314 B TWI554314 B TW I5543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ember
pressure plate
sensing units
unit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6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2787A (zh
Inventor
王芊惠
樊昱孝
葉君文
楊俊嘉
Original Assignee
王芊惠
樊昱孝
葉君文
楊俊嘉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芊惠, 樊昱孝, 葉君文, 楊俊嘉 filed Critical 王芊惠
Priority to TW1031463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5431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22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2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4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4314B/zh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Description

電動滑板及其控制方法
本案係關於一種電動滑板及其控制方法,尤指一種依據感測重力分佈或重心位置而驅動之電動滑板。
現今社會交通工具進步,車輛使用人口急增已造成交通阻塞與空氣污染,所以有推動騎乘單車之舉,唯單車之騎乘者易受限於停車位置與不易攜帶,故單車乃無法完全普及。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市面上係流行電動滑板,唯目前市面上之電動滑板依照其控制方式可分為三種類別:遙控控制、手把控制以及重量感測控制,其中遙控控制之方式係透過遙控裝置遙控控制電動滑板之驅動能力,但於此一控制方式下使用者需以手持方式持有一遙控裝置來控制電動滑板,且除了電動滑板本體以外更需隨身攜帶遙控裝置,不僅造成使用者使用上之限制(例如雨天無法同時撐傘與提重物),更具有不易攜帶之問題。若以手把控制之方式控制電動滑板之驅動能力,則使用者勢必需以雙手握把之方式控制驅動手把,故於此控制方式之下使用者仍具有使用上之限制,且電動滑板亦會因手把的設置而造成結構複雜及體積過大。至於重量感測控制之方式,現今之技術通 常係透過量測電動滑板上方之重量,並根據所量測之重量值直接控置驅動電動滑板,然此舉往往造成量測上之誤判,例如當使用者體重較輕時,將造成無法驅動之問題,而當使用者體重較重時,將造成驅動能力誤判使電動滑板之移動速度過快,造成使用者安全上之疑慮,且現今之電動滑板皆係提供單一板件供使用者施力於上,然而單一板件之設置將影響電動滑板兩端所偵測到之重量之準確性,故現今之電動滑板並無法有效率地依照使用者之操作移動。由上可知,習知技術所提供之電動滑板實際上並無法提供使用者高便利性、高安全性且靈活操控性之使用情況。
因此,如何發展一種可改善上述習知技術缺失之電動滑板,實為相關技術領域者目前所迫切需要解決之問題。
本案之目的為提供一種電動滑板及其控制方法,其可提升操作便利性、使用安全性、偵測準確性以及靈活操控性。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較佳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電動滑板,包含:承載板件,具有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第一連接部,一端係連接於承載板件之第二表面之一端;第二連接部,一端係連接於承載板件之第二表面之另一端;第一壓力板件與第二壓力板件,相鄰但不接觸地設置於承載板件之第一表面上,且第一壓力板件與第二壓力板件之設置位置係分別鄰近於第一連接部與第二連接部;複數個感測單元,係設置於第一壓力板件與第一表面之間以及第二壓力板件與第一表面之間,用以收集第一壓力板 件與第二壓力板件所承載之重力資訊;第一移動元件與第二移動元件,係分別與第一連接部之另一端以及第二連接部之另一端連接;以及驅動裝置,係設置於第二連接部且與第二移動元件連接,以根據感測單元所收集到之重力資訊驅動第二移動元件。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另一較佳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電動滑板之控制方法,包含:(a)提供一電動滑板,其中電動滑板包括承載板件、第一壓力板件、第二壓力板件以及複數個感測單元,第一壓力板件與第二壓力板件相鄰且分離地設置於承載板件上,複數個感測單元設置於第一壓力板件與承載板件之間以及第二壓力板件與承載板件之間;(b)以複數個感測單元收集第一壓力板件與第二壓力板件所承載之負載之重力資訊;以及(c)將收集之第一壓力板件與第二壓力板件所承載之負載之重力資訊進行差值運算與判斷,且根據運算與判斷結果控制電動滑板之行進。
1‧‧‧電動滑板
12‧‧‧無線通訊單元
2‧‧‧承載板件
21‧‧‧第一表面
4‧‧‧感測單元
211‧‧‧凹槽
212‧‧‧緩衝板件
22‧‧‧第二表面
31‧‧‧第一壓力板件
311‧‧‧第一角落位置
312‧‧‧第一凸部位置
313‧‧‧第一底部位置
32‧‧‧第二壓力板件
321‧‧‧第二角落位置
322‧‧‧第二凸部位置
323‧‧‧第二底部位置
41‧‧‧第一感測單元
42‧‧‧第二感測單元
51‧‧‧第一連接部
52‧‧‧第二連接部
61‧‧‧第一移動元件
62‧‧‧第二移動元件
7‧‧‧驅動裝置
8‧‧‧控制單元
9‧‧‧第一安全警示單元
10‧‧‧第一無線通訊單元
11‧‧‧安全護具
12‧‧‧第二無線通訊單元
13‧‧‧處理器
14‧‧‧第二安全警示單元
第1圖係為本案第一實施例之電動滑板之結構俯視圖。
第2圖係為本案第一實施例之電動滑板之結構側視圖。
第3圖係為本案第一實施例之電動滑板之立體結構圖。
第4圖係為本案第一實施例之電動滑板之系統方塊圖。
第5圖係為本案第一實施例之電動滑板之驅動速度對差值運算結果之曲線圖。
第6圖係為本案第二實施例之電動滑板之結構示意圖。
第7圖係為本案第二實施例之電動滑板之結構側視圖。
第8圖係為本案第二實施例之電動滑板之立體結構圖。
第9圖係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電動滑板之控制方法流程圖。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式在本質上係當作說明之用,而非架構於限制本案。
第1圖係為本案第一實施例之電動滑板之結構俯視圖,以及第2圖係為本案第一實施例之電動滑板之結構側視圖。如第1圖與第2圖所示,本案之電動滑板1包含承載板件2、第一壓力板件31、第二壓力板件32、複數個感測單元4、第一連接部51、第二連接部52、第一移動元件61、第二移動元件62以及驅動裝置7。承載板件2係為一長形板件,其材質可為但不限定為鋁材質,承載板件2具有相對之第一表面21與第二表面22。於本實施例中,承載板件2之第一表面21更具有凹槽211,凹槽211之上方更設置緩衝板件212。第一壓力板件31與第二壓力板件32係分別為例如但不限於一矩形板件且兩者相鄰但不接觸地設置於緩衝板件212上方,且第一壓力板件31與第二壓力板件32之設置位置係分別鄰近承載板件2之一端與另一端,以供使用者之雙腳分別站立於第一壓力板件31與第二壓力板件32上。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壓力板件31具有複數個第一角落位置311,第二壓力板件32具有複數個第二角落位置321,其中第一角落位置311與第二角落位置321之數量自可依壓力板件之形狀及使用者之需求而定,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角落位置311與第二角落位置321之數量皆係以四個作為示範例且各別位於第一壓力板件31與第二壓力板件32之四個角落,但並不以此為限。
複數個感測單元4係設置於第一壓力板件31與緩衝板件212之間以及第二壓力板件32與緩衝板件212之間,亦即設置於緩衝板件212之上以及第一壓力板件31與第二壓力板件32之下。複數個感測單元4包括複數個第一感測單元41設置於第一壓力板件31下方,以及複數個第二感測單元42設置於第二壓力板件32下方,而第一感測單元41與第二感測單元42之數量以及位置係分別對應於第一壓力板件31之第一角落位置311與第二壓力板件32之第二角落位置321,換言之,第一感測單元41與第二感測單元42之數量係分別相同於第一壓力板件31之第一角落位置311以及第二壓力板件32之第二角落位置321皆係以四個作為示範例,但並不以此為限。複數個第一感測單元41與複數個第二感測單元42係分別用以收集站立於第一壓力板件31與第二壓力板件32上方之使用者之重力資訊,並根據所收集到之重力資訊控制電動滑板1之作動,此外,感測單元4之種類可為但不限於壓力感測器或應變規。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部51與第二連接部52係為倒Y字形之金屬(例如鋁質)部件,然需注意的是第一連接部51與第二連接部52之形狀與材質皆不以此為限。第一連接部51之一端係連接於承載板件2之第二表面22之一端,而第二連接部52之一端則係連接於承載板件2之第二表面22之另一端,即第一壓力板件31與第二壓力板件32之設置位置係分別鄰近於第一連接部51與第二連接部52。於本實施例中,第一移動元件61與第二移動元件62可分別為滑輪組,但不以此為限。第一移動元件61與第二移動元件62係分別與第一連接部51之另一端與第二連接部52之另一端連接,以透過第一連接部51與第二連接部52提供電動滑板1滑動能力。驅動裝置7係設置於第二連接部52且與第二移動元件62相連結,以驅動第二移動元件62。於本實施例中,驅動裝置7與第二移動元件62之連結方式可由傳動皮帶或傳動齒輪 等機構實現。驅動裝置7係根據感測單元4所收集之使用者於電動滑板1上之重力資訊,即根據使用者之控制調整驅動第二移動元件62之驅動,進而調整電動滑板1之移動方向及行進速度。
第3圖係為本案第一實施例之電動滑板之立體結構圖,以及第4圖係為本案第一實施例之電動滑板之系統方塊圖。如第3圖與第4圖所示,本案之電動滑板1更可包含控制單元8,控制單元8係與複數個感測單元4以及驅動裝置7電性連接,當使用者雙腳分別站立於第一壓力板件31與第二壓力板件32時,設置於第一壓力板件31下方之複數個第一感測單元41與設置於第二壓力板件32下方之複數個第二感測單元42偵測並收集第一壓力板件31與第二壓力板件32所承載之重力資訊,並將所收集到之重力資訊傳送至控制單元8,控制單元8於接收到複數個第一感測單元41以及複數個第二感測單元42之重力資訊後計算出使用者於電動滑板1上之重力分佈或重心位置,並發出一控制訊號至驅動裝置7,使驅動裝置7可因應該控制訊號而依據使用者之重力分佈或重心位置驅動第二移動元件62,進而使電動滑板1移動,換言之,驅動裝置7可依據第一感測單元41與第二感測單元42所收集到之重力資訊驅動第二移動元件62,進而使電動滑板1移動。
舉例而言,若使用者將自身之重心向第一移動元件61之方向傾斜,靠近第一移動元件61之第一壓力板件31下方之複數個第一感測元件41所感測到之重量將會大於靠近第二移動元件62之第二壓力板件32下方之複數個第二感測元件42所感測到之重量,控制單元8便將複數個第一感測單元41所感測之重量與複數個第二感測單元42所感測之重量進行差值運算,當此差值為正時(複數個第一感測元件41所感測到之重量大於複數個第二感測元件42所感測到之重量),表示使用者之重心係朝向第一移動元件61之方向傾斜,則判別使用者係以期望加速之方式控制電動滑板1,因此控制單元 8便控制驅動裝置7增加對第二移動元件62之驅動力,使電動滑板1之移動速度增加;若此差值為趨近於零,表示使用者之重心係於電動滑板之正中央,則判斷使用者係以期望維持目前速度之方式控制電動滑板1,因此控制單元8便控制驅動裝置7維持目前對第二移動元件62之驅動力,使電動滑板1之移動速度維持於一定值;若此差值為負(複數個第一感測元件41所感測到之重量小於複數個第二感測元件42所感測到之重量),表示使用者之重心係朝向第二移動元件62之方向傾斜,則判別使用者係以期望減速之方式控制電動滑板1,因此控制單元8便控制驅動裝置7減少對第二移動元件62之驅動力或進行煞車動作,使電動滑板1之移動速度下降。
此外,當使用者欲改變電動滑板1之行進方向時,使用者之重心將會往欲改變之方向偏移,以改變電動滑板1之行進軌跡,舉例而言,當使用者欲往左轉時,使用者之重心將往左邊偏移,而當使用者之重心往左偏移時,左半部之第一感測單元41與左半部之第二感測單元42所感測到之重力將會增加,右半部之第一感測單元41與右半部之第二感測單元42所感測到之重力將會減少,此時控制單元8便將左半部之第一感測單元41與左半部之第二感測單元42所感測之重量與右半部之第一感測元件41與右半部之第二感測單元42所感測之重量進行差值運算,若此差值逐漸增大,表示使用者重心之偏移程度上升,則判別使用者係以左轉之方式控制電動滑板1,因此控制單元8便控制驅動裝置7減少對左半部之第二移動元件62之驅動力,或增加對右半部之第二移動元件62之驅動力,亦或兩者同時進行,使電動滑板1可以更有效率地變更行進方向;若此差值維持不變,表示使用者重心之偏移程度係維持同一狀態,則判別使用者係以維持目前行進方向之方式控制電動滑板1,因此控制單元8便控制驅動裝置7使對左半部之第二移動元件62之驅動力與對右半部之第二移動元件62之驅動力保持相同,使電動滑 板1可以維持目前行進方向之方式行進;若此差值逐漸減小,表示使用者重心之偏移程度趨緩,則判別使用者係由左轉之方式逐漸變更為直行之方式控制電動滑板1,因此控制單元8便控制驅動裝置7增加對左半部之第二移動元件62之驅動力,或減少對右半部之第二移動元件62之驅動力,亦或兩者同時進行讓左右兩邊的驅動力回到相同,使電動滑板1可由原本向左之行進方向逐漸變更為直行之行進方向,以更有效率地變更行進方向。於本實施例中,當使用者欲往右轉時,電動滑板1之控制與作動方式與前述實施例之控制與作動方式相似,於此不再贅述。
請再參閱第4圖,於一些實施例中,本案之電動滑板1更可包含第一安全警示單元9,其係電性連接於控制單元8,以接受控制單元8所傳輸之一方向訊號,並依據該方向訊號執行一安全警示程序以發出警示信號,其中第一安全警示單元9可為例如不限於發光二極體方向燈或蜂鳴器,且該警示信號可為例如光訊號或聲音訊號。
於一些實施例中,本案之電動滑板1更可包含第一無線通訊單元10及安全護具11。第一無線通訊單元10係與控制單元8電性連接並接受控制單元8所傳輸之一方向訊號,以將方向訊號轉換為一無線訊號並傳送至該安全護具11,其中該無線訊號可為但不限於藍芽訊號、WIFI訊號或紅外線訊號。安全護具11可供使用者穿戴以保護其頭部或身體,且安全護具11包括第二無線通訊單元12、處理器13及第二安全警示單元14。第二無線通訊單元12可接收第一無線通訊單元10所傳送之無線訊號,並將該無線訊號傳送至處理器13,待處理器13接收到該無線訊號後便將無線訊號轉換為方向訊號,並將方向訊號傳送至第二安全警示單元14。第二安全警示單元14係電性連接於處理器13,以接受處理器13所傳輸之方向訊號,並依據接收到之方向訊號執行一安全警示程序以發出警示信號,其中第二安全警示單元14 可為例如不限於發光二極體方向燈或蜂鳴器,且該警示信號可為例如光訊號或聲音訊號。
舉例而言,當電動滑板1包含第一安全警示單元9、第一無線通訊單元10以及安全護具11且第一安全警示單元9與第二安全警示單元14皆為發光二極體時,當控制單元8判別使用者係以減速之方式控制電動滑板1時,控制單元8便依據複數個感測單元4所感測之結果分析為減速之方向訊號並將此方向訊號傳送至第一安全警示單元9以及第一無線通訊單元10,當第一安全警示單元9接收到此方向訊號時,便執行相對應之安全警示程序,例如汽車煞車燈之作動方式,使第一安全警示單元9中對應之發光二極體保持明亮或閃爍,以達到警示後方行人或車輛之目的。此外,當第一無線通訊單元10接收到此方向訊號時,便將此方向訊號以無線訊號之方式傳送至第二無線通訊單元12,待第二無線通訊單元12接收到此無線訊號時再將此無線訊號傳送至處理器13,使處理器13將其解碼為方向訊號,並將此方向訊號傳送至第二安全警示單元14以執行相對應之安全警示程序,例如汽車煞車燈之作動方式,使第二安全警示單元14中對應之發光二極體保持明亮或閃爍,以達到警示後方行人或車輛之目的。若當感測單元4感測到使用者之重心產生偏移,亦即控制單元8判別使用者係以左轉或右轉之方式控制電動滑板1時,控制單元8便依據感測單元4所感測之結果分析為左轉或右轉之方向訊號並以相同於上述之方式將此方向訊號傳送至第一安全警示單元9以及第二安全警示單元14,使第一安全警示單元9以及第二安全警示單元14可執行相對應之安全警示程序以發出警示信號,例如汽車左轉燈或右轉燈之作動方式,使第一安全警示單元9以及第二安全警示單元14中對應之發光二極體閃爍,以達到警示後方行人或車輛之目的。若當感測單元4感測到使用者搭載於電動滑板1上時,控制單元8更可依據感測單元4所感測之結果分 析為行駛中之方向訊號並以相同於上述之方式將此方向訊號傳送至第一安全警示單元9以及第二安全警示單元14,使第一安全警示單元9以及第二安全警示單元14可執行相對應之安全警示程序以發出警示信號,例如汽車行駛燈之作動方式,使第一安全警示單元9以及第二安全警示單元14中對應之發光二極體閃爍,以達到警示後方行人或車輛之目的。
第5圖係為本案第一實施例之電動滑板之驅動加速度對差值運算結果之曲線圖。如第5圖所示,本案之控制單元8係以智能控制之方式控制驅動單元7,當電動滑板1由靜止開始加速時,不論加速度方向為何,為了使本案之電動滑板1可於啟動時提供使用者一較為安全之使用方式,控制單元8將使驅動裝置7以較小值的加速度驅動第二移動元件62(例如以低於第一預設加速度值驅動第二移動元件62),使本案之電動滑板1可於啟動時以較小值之加速度開始加速,以避免使用者重心不穩而使電動滑板1產生錯誤之加速判斷,造成使用者發生安全上之問題。而當電動滑板1處於一定之行進速度時,為了提供使用者一較佳的加速操作,控制單元8將使驅動裝置7以較大值的加速度驅動第二移動元件62(例如以高於第二預設加速度值驅動第二移動元件62),使本案之電動滑板1處於一定之行進速度時以較大值之加速度改變電動滑板1之行進速度,以使電動滑板1可有效率地達到使用者欲達到之行進速度。而當電動滑板1處於更高速之行進速度時,為了提供使用者一較安全的加速操作,控制單元8將使驅動裝置7以較小值的加速度驅動第二移動元件62(例如以低於第三預設加速度值驅動第二移動元件62),使本案之電動滑板1處於更高速之行進速度時以較小值之加速度改變電動滑板1之行進速度,以避免使用者於高速行進時因劇烈之速度變化發生安全上之問題。
以下將進一步說明本案電動滑板1的各種可能變化例,且由於以下圖式中所示之電動滑板1之整體結構及元件特徵係相似於第3圖所示之封裝結構,故僅以相同符號表示元件結構、連接關係及功用係相同,而不再贅述。
第6圖係為本案第二實施例之電動滑板之結構俯視圖、第7圖係為本案第二實施例之電動滑板之結構側視圖,以及第8圖係為本案第二實施例之電動滑板之立體結構圖。如第6圖、第7圖與第8圖所示,本案之電動滑板1之承載板件2係為例如十字形板件,而第一壓力板件31與第二壓力板件32係為具有突出部之一凸字形板件,其中第一壓力板件31與第二壓力板件32係以突出部朝向相反方向之方式相鄰且彼此不接觸地設置於承載板件2上。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壓力板件31具有第一凸部位置312與第一底部位置313,第二壓力板件32具有第二凸部位置322與第二底部位置323。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凸部位置312與第二凸部位置322之數量皆係以一個作為示範例,而第二底部位置313與第二底部位置323之數量皆係以兩個作為示範例,但並不以此為限。
於本實施例中,複數個感測單元4係設置於第一壓力板件31與承載板件2之間以及第二壓力板件32與承載板件2之間,亦即設置於承載板件2之上以及第一壓力板件31以及第二壓力板件32之下。複數個感測單元4更可依設置位置分為設置於第一壓力板件31下方之複數個第一感測單元41以及設置於第二壓力板件32下方之複數個第二感測單元42,其中第一感測單元41與第二感測單元42之數量以及位置係分別對應於第一壓力板件31之第一凸部位置312與第一底部位置313以及第二壓力板件32之第二凸部位置322與第二底部位置323,換言之,第一感測單元41與第二感測單元42之總數量係分別相同於第一壓力板件31之第一凸部位置312與第一底部位置313以及 第二壓力板件32之第二凸部位置322與第二底部位置323皆係以三個作為示範例,但並不以此為限。
相同於本案第一實施例,電動滑板1係透過複數個第一感測單元41與複數個第二感測單元42收集站立於第一壓力板件31與第二壓力板件32上方之使用者之重力資訊,控制單元8根據所收集到之重力資訊控制電動滑板1之作動。於本實施例中,設置於第一凸部位置312與第一底部位置313之複數個第一感測單元41以及設置於第二凸部位置322與第二底部位置323之複數個第二感測單元42係用以感測使用者重心之傾斜程度,而設置於第一底部位置313之第一感測單元41以及設置於第二底部位置323之第二感測單元42則係用以感測使用者重心之偏移程度,由此可知,本案電動滑板1之感測單元4自可依不同實施態樣之壓力板件3設置於不同之位置。
第9圖係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電動滑板之控制方法流程圖。如第3圖與第9圖所示,本案之電動滑板1之控制方法簡述如下:首先,於步驟S11中,提供一電動滑板1,其中該電動滑板1之元件結構、連接架構與功能與第3圖所示實施例相似,於此不再贅述。接著,於步驟S12中,以複數個感測單元4收集第一壓力板件31與第二壓力板件32所承載之一負載(即使用者)之重力資訊。最後,於步驟S13中,將收集之第一壓力板件31與第二壓力板件32所承載之負載之重力資訊進行差值運算與判斷,且根據運算與判斷結果控制電動滑板1之行進。於本實施例中,步驟S13更可包括步驟:將設置於第一壓力板件31下之複數個感測單元41所收集之重力資訊與第二壓力板件32下之複數個感測單元42所收集之重力資訊進行差值運算與判斷,且根據運算與判斷結果控制電動滑板1之一加減速度。於本實施例中,步驟S13更包括步驟:將設置於第一壓力板件31以及第二壓力板件32下方同一側邊的複數個感測單元41、42所收集之重力資訊,與設置於第一壓力板件31以 及第二壓力板件32下方另一側邊的複數個感測單元41、42所收集之重力資訊進行差值運算與判斷,且根據運算與判斷結果控制電動滑板1之一行進方向。
綜上所述,本案提供一種電動滑板,其係透過複數個第一感測單元與複數個第二感測單元收集第一壓力板件與第二壓力板件上方所承載之使用者之重力資訊,並根據所收集到之重力資訊進行差值運算,再根據運算結果判別使用者於電動滑板上之重力分佈或重心位置,進而控制電動滑板之行進。本案之電動滑板不僅可提供使用者一種不需手持控制器或手把之具有高便利性之操控方式,更可避免習知電動滑板因量測重量而造成之誤判情形。除此之外,由於本案之第一感測單元與第二感測單元係各別設置於第一壓力板件與第二壓力板件下方,又第一壓力板件與第二壓力板件係相鄰但不接觸地設置,故可避免作用於第一(第二)壓力板件之重力傳遞至第二(第一)壓力板件造成第二(第一)感測單元之誤判。更甚者,本案之電動滑板之安全警示單元更可根據使用者之操控情況執行對應之安全警示程序,以確保使用者之安全。
本案得由熟習此技術之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1‧‧‧電動滑板
2‧‧‧承載板件
212‧‧‧緩衝板件
31‧‧‧第一壓力板件
311‧‧‧第一角落位置
32‧‧‧第二壓力板件
321‧‧‧第二角落位置
41‧‧‧第一感測單元
42‧‧‧第二感測單元
51‧‧‧第一連接部
61‧‧‧第一移動元件
62‧‧‧第二移動元件
7‧‧‧驅動裝置

Claims (8)

  1. 一種電動滑板,包含:一承載板件,具有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一第一連接部,連接於該承載板件之該第二表面之一端;一第二連接部,連接於該承載板件之該第二表面之另一端;一第一壓力板件與一第二壓力板件,相鄰且分離地設置於該承載板件之該第一表面上,且分別鄰近於該第一連接部與該第二連接部;複數個感測單元,設置於該第一壓力板件與該第一表面之間以及該第二壓力板件與該第一表面之間,且架構於收集該第一壓力板件與該第二壓力板件所承載之一負載之重力資訊;一第一移動元件與一第二移動元件,分別與該第一連接部以及該第二連接部連接;一驅動裝置,設置於該第二連接部且與該第二移動元件連結,以根據該複數個感測單元所收集到之該重力資訊驅動該第二移動元件;以及一控制單元,與該複數個感測單元以及該驅動裝置連接,且根據該複數個感測單元所收集到之該重力資訊計算出該負載之重力分佈或重心位置,並將計算出該重力分佈或重心位置轉換為一控制訊號,使該驅動單元依據該控制訊號驅動該第二移動元件,其中,該控制單元將設置於該第一壓力板件以及該第二壓力板件下方同一側邊的該複數個感測單元所收集之該重力資訊與設置於該第一壓力板件以及該第二壓力板件下方另一側邊的該複數個感測單元所收集之該重力資訊進行該差值運算與判斷,且根據該運算與判斷結果控制該電動滑板之一行進方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動滑板,其中該複數個感測單元包括複數個第一感測單元設置於該第一壓力板件下方,以及複數個第二感測單元設置於該第二壓力板件下方。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動滑板,其中該承載板件係為一長形板件,該第一壓力板件與該第二壓力板件分別為一矩形板件,且該第一壓力板件與該第二壓力板件分別具有複數個角落位置,以及其中該複數個第一感測單元與該複數個第二感測單元分別對應設置於該第一壓力板件之該複數個角落位置與該第二壓力板件之該複數個角落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動滑板,其中該承載板件係為一十字形板件,該第一壓力板件與該第二壓力板件分別為一凸字型板件,且該第一壓力板件與該第二壓力板件分別具有一凸部位置與複數個底部位置,以及其中該複數個第一感測單元與該複數個第二感測單元分別對應設置於該第一壓力板件與該第二壓力板件之該凸部位置與該複數個底部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動滑板,其更包含一第一無線通訊單元與一第一安全警示單元,該第一無線通訊單元與該第一安全警示單元分別與該控制單元連接並接收該控制單元之一方向訊號,該第一無線通訊單元將該方向訊號轉為一無線訊號,該第一安全警示單元係接收該方向訊號以執行一安全警示程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動滑板,其更包含一安全護具,該安全護具包括一第二無線通訊單元、一處理器以及一第二安全警示單元,其中該第二安全警示單元接收來自該第一無線通訊單元之該無線訊號,並將該無線訊號傳送至該處理器,該處理器轉換該無線訊號為該方向訊號並傳送至該第二安全警示單元以執行該安全警示程序。
  7. 一種電動滑板之控制方法,包含: (a)提供一電動滑板,其中該電動滑板包括一承載板件、一第一壓力板件、一第二壓力板件以及複數個感測單元,該第一壓力板件與該第二壓力板件相鄰且分離地設置於該承載板件上,該複數個感測單元設置於該第一壓力板件與該承載板件之間以及該第二壓力板件與該承載板件之間;(b)以該複數個感測單元收集該第一壓力板件與該第二壓力板件所承載之一負載之重力資訊;以及(c)將收集之該第一壓力板件與該第二壓力板件所承載之該負載之重力資訊進行一差值運算與判斷,且根據運算與判斷結果控制該電動滑板之行進;其中該步驟(c)更包括步驟:將設置於該第一壓力板件以及該第二壓力板件下方同一側邊的該複數個感測單元所收集之該重力資訊與設置於該第一壓力板件以及該第二壓力板件下方另一側邊的該複數個感測單元所收集之該重力資訊進行該差值運算與判斷,且根據該運算與判斷結果控制該電動滑板之一行進方向。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動滑板之控制方法,其中該步驟(c)更包括步驟:將設置於該第一壓力板件下之該複數個感測單元所收集之該重力資訊與該第二壓力板件下之該複數個感測單元所收集之該重力資訊進行該差值運算與判斷,且根據該運算與判斷結果控制該電動滑板之一加減速度。
TW103146367A 2014-12-30 2014-12-30 電動滑板及其控制方法 TWI5543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6367A TWI554314B (zh) 2014-12-30 2014-12-30 電動滑板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6367A TWI554314B (zh) 2014-12-30 2014-12-30 電動滑板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2787A TW201622787A (zh) 2016-07-01
TWI554314B true TWI554314B (zh) 2016-10-21

Family

ID=56984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6367A TWI554314B (zh) 2014-12-30 2014-12-30 電動滑板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5431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5018B (zh) * 2017-06-19 2018-09-11 卓楷涵 電動載具及電動載具操控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94707A1 (en) * 2021-12-16 2023-06-22 Gurpreet K. Juneja Object detection and warning training board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375A (ja) * 1995-06-30 1997-01-14 New Technol Kenkyusho:Kk 自走式ローラーボード
CN202070120U (zh) * 2011-04-07 2011-12-14 路海燕 一种遥控电动滑板车的转向指示灯
US20120232734A1 (en) * 2009-09-09 2012-09-13 Stephane Pelletier Motor-driven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375A (ja) * 1995-06-30 1997-01-14 New Technol Kenkyusho:Kk 自走式ローラーボード
US20120232734A1 (en) * 2009-09-09 2012-09-13 Stephane Pelletier Motor-driven vehicle
CN202070120U (zh) * 2011-04-07 2011-12-14 路海燕 一种遥控电动滑板车的转向指示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5018B (zh) * 2017-06-19 2018-09-11 卓楷涵 電動載具及電動載具操控方法
US10335668B2 (en) 2017-06-19 2019-07-02 Kai-Han CHO Electric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2787A (zh) 2016-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07660B2 (en) Rider detection systems
US11220173B2 (en) Powered wheel assemblies and control systems
US11484775B2 (en) Electric skateboard with strain-based controls and methods
TWI678313B (zh) 電動輔助自行車及驅動系統
US10526042B2 (en) Automatic traction control for friction drives
CN203255325U (zh) 利用重心偏移控制移动的代步车
JP6927902B2 (ja) 人力駆動車両用制御装置
TWI554314B (zh) 電動滑板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33168A (zh) 一种电动轮椅用的体感操控把手和前车架机构
JPH08150982A (ja) 電動自転車の駆動制御装置
US20150314823A1 (en) Bicycle Brake Light with Graduated Deceleration Dependent Lighting
CN205365897U (zh) 一种双轮平衡车
TWI586574B (zh) 自行車之運動功率及阻力係數測量方法
KR100453402B1 (ko) 내리막길에서도 속도가 자동조절되는 안전자전거
KR101313022B1 (ko) 안전주행용 자전거 경고음 발생장치
US20140238792A1 (en) Cooling device for a rim and a braking system
CN205707044U (zh) 一种四轮电动滑板代步车
CN206202577U (zh) 一种带有风力检测功能的助力自行车系统
CN204527458U (zh) 一种具有重心自调节功能的自平衡独轮车的踏板装置
TWI681901B (zh) 雙馬達控制系統
CN207356524U (zh) 一种四轮体感滑板车
CN204527440U (zh) 一种具有重心自调节功能的自平衡独轮车
KR20090091258A (ko) 이동시 자동 자세제어 기능을 가진 종방향 2륜형 전동스쿠터
JP2024074680A (ja) 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方法、および、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装置
JP2024074678A (ja) 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装置、および、人力駆動車用の検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