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3211B - 開口部的防水裝置 - Google Patents

開口部的防水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3211B
TWI553211B TW104123851A TW104123851A TWI553211B TW I553211 B TWI553211 B TW I553211B TW 104123851 A TW104123851 A TW 104123851A TW 104123851 A TW104123851 A TW 104123851A TW I553211 B TWI553211 B TW I5532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sheet
water
holding member
waterproof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3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0285A (zh
Inventor
中島厚二
宮本顕
菅谷展之
大井勝
Original Assignee
日本文化捲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672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5607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本文化捲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本文化捲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10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0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3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3211B/zh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Wing (AREA)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Description

開口部的防水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開口部的防水裝置。
以往,提出有一種技術,該技術係抑制來自由開閉體進行開閉之構造物的開口部之滲水。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開口部的防水裝置,其係在作為開閉體之擋門的表面設置有彎曲自如的防水片材,並且具備有將一體地覆蓋擋門與構造物的防水片材予以保持之保持構件。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37717號公報
在前述專利文獻1所示之技術中,必須有更可抑制來自開口部之滲水。
本發明的目的係提供一種更可抑制來自開口部的滲水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
本發明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係具備:片材,係設置在開口部,該開口部係連通構造物的室內側與室外側,且藉由開閉體進行開閉;側構件,係安裝在前述片材之寬度方向的兩端;保持構件,係將前述片材定位在比前述開閉體更靠近室外側之位置來保持前述側構件,並且使前述片材一體地覆蓋前述開閉體之鉛直方向下端側的預定部及前述構造物中之與前述預定部鄰接的部分,以閉塞前述開口部之鉛直方向下端側,且使前述片材之鉛直方向下端部沿著地板表面朝室外側延伸;以及止水橡膠,係安裝在前述側構件與前述保持構件中之至少一方,且將前述側構件與前述保持構件之間予以止水。
在上述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中,於安裝在保持構件與片材的寬度方向之兩端的側構件之間設置有將保持構件與側構件之間予以止水之止水橡膠,故即使將側構件裝卸自如於保持構件,亦可抑制來自保持構件與側構件之間的滲水。因此,開口部的防水裝置可發揮更進一步抑制來自開口部的滲水之效果。
在上述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中,具備將前述側構件與前述保持構件設為裝卸自如之裝卸機構部,前述止水橡膠係可設為配置成比前述側構件與前述保持構件中之至少一方的前述裝卸機構部更靠近前述開口部的內側。
在上述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中,止水橡膠係以比裝卸機構部更靠近開口部的方式配置,故即使水壓作 用於片材的室外側,且靠近開口部的端部接近於開閉體之方向的力量作用於側構件,亦可藉由該力量擠壓止水橡膠。因此,開口部的防水裝置可達到下述之效果:即使水壓作用於片材的室外側,止水橡膠亦可將側構件與保持構件之間予以止水,進一步抑制來自開口部之滲水。
在上述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中,可設為前述止水橡膠係安裝在前述側構件,且配置在與前述保持構件之重疊面及前述保持構件之內側面接觸的位置,該重疊面前述保持構件之與前述側構件重疊之面,該內側面係連接在前述重疊面且面向前述開口部之面。
在上述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中,由於止水橡膠與保持構件的重疊面與內側面接觸,故止水橡膠可將保持構件與側構件之間予以止水。
在上述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中,前述止水橡膠係可設為配置在與安裝有前述保持構件的縱豎框接觸之位置。
在上述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中,止水橡膠係除了配置在與保持構件的重疊面與內側面接觸的位置之外,亦配置在與縱豎框接觸的位置,故止水橡膠可將保持構件與側構件之間予以止水。
在上述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中,前述裝卸機構部具備:裝卸突起,係從前述保持構件朝前述側構件設置成凸狀,並且具有連接在前述保持構件之細部、及連接在前述細部的靠近前述側構件處且比前述細部更粗的粗 部;以及裝卸孔,係設置在前述側構件,並且具有可供前述粗部通過之大孔部、及連接在前述大孔部的上方且限制前述粗部通過且可供前述細部通過之小孔部,而當前述裝卸突起的前述粗部通過到前述裝卸孔的前述大孔部內時,前述保持構件的上端係配置在比前述側構件的上端更偏上方。
在上述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中,在使裝卸機構部之裝卸突起的粗部通過到裝卸孔的大孔部內而欲將側構件安裝到保持構件之狀態下,亦即,欲將片材的寬度方向之兩端安裝到保持構件時,側構件的上端係配置成比保持構件之上端更偏上方。因此,在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中,即便使裝卸機構部的裝卸突起之粗部通過到裝卸孔的大孔部內,使側構件重疊在保持構件,並使側構件移動到下方而使裝卸突起的細部從大孔部進入到小孔部,亦即即便欲將側構件固定到保持構件時,止水橡膠亦會移動於保持構件的重疊面上。因此,防水裝置係可抑制開口部因片材的裝卸而導致止水橡膠破損之疑虞。
在上述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中,更具備懸掛構件,其係沿著前述開口部之寬度方向而設置在比前述開閉體更靠近前述室外側之處,且供前述片材的上端部懸掛。
在上述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中,懸掛片材的上端部之懸掛構件係設置在比開閉體更靠近室外側之處,故藉由水壓作用於片材,而使片材密接於構造物。因此,開口部的防水裝置可抑制來自開口部之滲水。
此外,懸掛片材的上端部之懸掛構件係設置在比開閉體更靠近室外側之處,故可與開閉體隔著間隔而透過懸掛構件將片材予以懸掛。因此,即使在懸掛構件懸掛片材的上端部之狀態下,於水壓作用於片材之前,開閉體仍然可將開口部進行開閉。因此,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係能抑制來自開口部之滲水,惟在藉由跨設片材與懸掛構件而在對開口部進行設置後,仍然可允許從開口部進行出入。
在上述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中,更可具備複數個安裝構件,該複數個安裝構件係安裝在前述懸掛構件,且以可變更前述片材的上端部相對於前述懸掛構件的長邊方向之位置之方式來安裝前述片材的上端部。
在上述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中,由於安裝構件可變更片材的上端部相對於懸掛構件長邊方向之位置,故當設置在開口部時,適當地使片材的上端部移動,而安裝在懸掛構件。因此,開口部的防水裝置可容易設置在開口部。
在上述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中,前述懸掛構件為比前述開口部的寬度更長的繩狀物,且前述片材的寬度係比前述開口部的寬度更長,並且在將前述開口部予以止水時,利用固定用金屬件將前述繩狀物的中央部予以折疊且固定,而拉撐前述繩狀物,且於從前述開口部出入時,可將前述固定用金屬件拆卸,使前述繩狀物及前述片材的上端部鬆開。
在上述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中,拆卸固定用金屬件時,繩狀物與片材的上端部會鬆開,故容易跨設繩狀物及片材的上端部,在設置到開口部之後,亦可確實地允許從開口部進行出入。
在上述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中,更可具備補強板,其係設置在比前述開閉體更靠近前述室外側,並且將連通前述構造物之室內側與室外側且以開閉體進行開閉之開口部,在開口狀態下予以遮蔽。
在上述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中,以在片材與前述開閉體之間遮蔽前述開口部的方式,將補強板設置在室外側,故在開閉體開啟開口部的至少一部分後之狀態下,亦能夠以片材抑制來自開口部之滲水。如此,藉由在開閉體開啟開口部之至少一部分後的狀態下設置補強板,即可通過至少一部分之開啟的開口部進行出入。因此,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係在設置到開口部之後,可允許從開口部進行出入。此外,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係藉由片材來抑制來自開口部之滲水,故可謀求輕量化,且在未設置在開口部之狀態下,可將片材折疊,而精簡地收納。
在上述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中,前述補強板係倚靠設置在開啟前述開口部的一部分之前述開閉體的前述室外側,或是前述構造物的包圍前述開口部之壁部的前述室外側。
在上述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中,補強板係倚靠在開啟開口部的一部分之開閉體,故可抑制設置後補強 板之倒塌,並且可通過開啟之開口部的一部分而出入於構造物。
在上述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中,補強板係倚靠在包圍開口部之壁部,故即使在開啟開口部的至少一部分之狀態下亦可確實地設置。再者,補強板係倚靠在包圍開口部之壁部,故可抑制設置後補強板之倒塌,並且可允許通過開啟之開口部的一部分而出入於構造物。
本發明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係發揮可進一步抑制來自開口部之滲水的效果。
1、1-1、1-2、1-3、1-4‧‧‧防水裝置
3‧‧‧壁部
3a‧‧‧豎框
4‧‧‧開閉門(開閉體)
5‧‧‧門
5a‧‧‧門側豎框
5b‧‧‧護壁板
6‧‧‧牆腳板
7‧‧‧地板表面
10‧‧‧片材
12‧‧‧懸掛用孔
12a‧‧‧孔眼
13‧‧‧片材下部(鉛直方向下端部)
20‧‧‧側構件
21‧‧‧裝卸構件
21a‧‧‧面
22‧‧‧片材保持構件
22a、22b‧‧‧平板部
30‧‧‧保持構件
31‧‧‧表面
32‧‧‧保持構件之另一方表面(重疊面)
33‧‧‧內側面
40‧‧‧止水橡膠
41‧‧‧預定部
42‧‧‧膜片
43‧‧‧吸盤
50‧‧‧裝卸機構部
51‧‧‧裝卸突起
51a‧‧‧細部
51b‧‧‧粗部
52‧‧‧裝卸孔
52a‧‧‧大孔部
52b‧‧‧小孔部
60‧‧‧按壓構件
70‧‧‧止水構件
80‧‧‧補強板
150‧‧‧頂撐構件
151‧‧‧掛鉤構件
152‧‧‧被安裝部
153‧‧‧掛鉤部
160‧‧‧懸掛用繩
161‧‧‧懸掛用配件
162‧‧‧安裝用配件
163‧‧‧掛鉤狀配件
164‧‧‧繩本體
O‧‧‧開口部
S‧‧‧構造物
第1圖係顯示實施形態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之立體圖。
第2圖係顯示藉由實施形態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來進行防水的開口部等之立體圖。
第3圖係顯示使安裝在實施形態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之片材的側構件之裝卸孔的大孔部與裝卸突起的粗部相對向之狀態的立體圖。
第4圖係顯示使裝卸突起的粗部通過安裝在實施形態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之片材的側構件之裝卸孔的大孔部內之狀態的立體圖。
第5圖係顯示將安裝在實施形態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之片材的側構件安裝在保持構件的狀態之立體圖。
第6圖係沿著第3圖中的VI-VI線之剖視圖。
第7圖係沿著第4圖中的VII-VII線之剖視圖。
第8圖係沿著第5圖中的VIII-VIII線之剖視圖。
第9圖係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之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第10圖係顯示實施形態的第2變形例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之立體圖。
第11圖係顯示實施形態的第3變形例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之立體圖。
第12圖係顯示實施形態的第4變形例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之立體圖。
以下,一邊參照圖式一邊就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加以詳細說明。再者,並非以此實施形態來限定本發明。此外,於下述實施形態之構成元件中,包含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容易構思者或實質上相同者。
[實施形態]
參照第1圖至第8圖,就實施形態加以說明。實施形態係有關將構造物的開口部予以防水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第1圖係顯示實施形態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之立體圖,第2圖係顯示藉由實施形態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來進行防水的開口部等之立體圖,第3圖係顯示使安裝在實施 形態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之片材的側構件之裝卸孔的大孔部與裝卸突起之粗部相對向之狀態的立體圖,第4圖係顯示使裝卸突起的粗部通過被安裝在實施形態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之片材的側構件之裝卸孔的大孔部內之狀態的立體圖,第5圖係顯示將安裝在實施形態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之片材的側構件安裝在保持構件的狀態之立體圖,第6圖係沿著第3圖中的VI-VI線之剖視圖,第7圖係沿著第4圖中的VII-VII線之剖視圖,第8圖係沿著第5圖中的VIII-VIII線之剖視圖。
就建築物等之構造物的外部開口部而言,大多為附加有作為開閉體之捲閘門、開閉門等。例如,洪水時等容易淹水之地下停車場的入口、淹水時商品容易受損之店舗的入口等亦多附加有捲閘門、開閉門等。捲閘門係間隙多的構造,故豪大雨、洪水等時,上述設施可能因經由捲閘門的間隙之滲水而遭受損害。此外,由於開閉門係在門間及各門與開口部之間具有間隙,故豪大雨、洪水等時店舗等之設施可能因經由間隙之淹水而遭受損害。
就淹水對策而言,亦可考慮將捲閘門與開閉門的下部變更為防水板(板材)之方法,一般而言容易成為高價格,故對使用者而言有時不易接受。
本實施形態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1係於作為開閉體之捲閘門與開閉門之前設置片材,藉此可簡單且廉價地進行檔水。片材係一體地覆蓋開閉體與其周圍的構造物,藉以將開閉體與構造物之間隙閉塞而可適當地檔 水。因此,依據本實施形態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1,可減輕因水災引起之建築物內部的受損。
第1圖所示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1係將構造物S的開口部O(第2圖等所示)閉塞,來抑制水從室外側浸入到室內側。構造物S係例如工場、倉庫、車庫、店舗、住宅等建築構造物,其具有開口部O。開口部O係形成在由構造物S的玻璃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所構成之壁部3等,且與構造物S的室外側與室內側相連通。在本實施形態中,開口部O係被由鋁合金所構成且比壁部3更厚的縱豎框3a(相當於壁部)等所包圍。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於壁部3的下端部,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設置有比壁部3更厚之牆腳板6。
所謂室內側、室外側係為了說明的方便且易懂之表達方法,所謂室外側係指水浸入時之上游側,而室內側係指水可能從上游側浸入之側,在本發明中為欲阻止或抑制水浸入之側。開口部的防水裝置1除了開閉門、壁等之外,亦可設置在無住宅與房屋等的概念之處所,例如單純地作為道路的防水用分隔物來使用,或如安裝在外部空間之門等的處所等。此外,開口部O係連通前述室外側與室內側相。本實施形態的開口部O係形成在形成構造物S的外殻之壁部3,且貫穿壁部3而連通構造物S的室外與室內。再者,不限於此,開口部O亦可為形成在隔開構造物S的內部之壁部者。此外,壁部3最好為事先具有充分的止水性,例如,在嵌入式帷幕、圍牆等之在可容許 的範圍內排水者,亦可另附加止水性(例如,沙包的設置與一般熟知的水密處理等)來發揮止水性者。
於前述開口部O中,設置有作為開閉該開口部O之開閉體之開閉門4。開閉門4係如第2圖等所示,具備有一對門5,該一對門5係朝開閉方向移動,在本實施形態中係朝左右水平方向移動。
開閉門4之一對門5係由未圖示之導軌所引導。導軌係設置在開口部O的上下兩端,且與壁部3的表面平行。門5之上下方向的兩端部係分別被插入在導軌的溝部。溝部係朝開閉方向亦即左右水平方向延伸,而將門5移動自如地朝開閉方向、亦即左右方向引導。於門5的寬度方向之兩端,設置門側豎框5a,且於門5的下端部,設置有門側護壁板5b。門側豎框5a的厚度與門側護壁板5b的厚度大致相等。再者,在本發明所謂的地板表面係為了說明的方便且易懂之表達方法,不僅一般的地板表面7,亦將位於混凝土面與地面等的開口部O之下方的面總稱為地板表面。
開閉門4係以一對門5相互靠近之方式將開口部O關閉,且一對門5相互分離而將開口部O開啟。門5的移動可利用手動方式來進行,亦可藉由馬達等的驅動裝置而以自動之方式來進行。本實施形態之開閉門4具有一對門5、導軌等。
回到第1圖,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以下,稱為防水裝置)1係具備片材10、一對側構件20、一對保持構 件30、止水橡膠40、裝卸機構部50、按壓構件60等。片材10係以塞住開口部O之方式而比開口部O設置在更靠近室外側之處,且具有可閉塞開口部O的鉛直方向下端側之區域的寬度及長度。片材10的形狀例如為矩形。片材10具有擋水性,且可發揮作為開口部O的防水片材之功能。此外,片材10具有可彎曲性,且亦可伸縮。片材10的素材例如亦可為樹脂、橡膠、利用樹脂等將表面予以塗層的布。片材10較佳由可隨著水壓而變形的素材來構成。
片材10的寬度係比開閉門4的寬度更大。再者,片材10的寬度最好比開口部O的寬度W(參照第1圖及第2圖)更大。片材10的鉛直方向之長度係根據應對應之水深而設定。亦即,根據利用片材10從開閉門4的下端起朝鉛直方向上側覆蓋至哪一個範圍以進行防水,來設定片材10的全長。在以下的說明中,於開閉門4中將應由片材10所覆蓋之部分稱為「預定部」(參照第1圖的符號41)。預定部41係開閉門4的鉛直方向下端側之部分。
側構件20係分別安裝在片材10的寬度方向之兩端。側構件20係具備有裝卸構件21以及片材保持構件22。裝卸構件21與片材保持構件22係由鋁合金等輕量的金屬所構成。裝卸構件21與片材保持構件22係配置在從片材10之寬度方向的兩端之上端對應到預定部41的下端之處所,亦即,配置在片材10之寬度方向的兩端之除了後述的片材下部13以外之處所。裝卸構件21係為板狀,且朝片材10的長度方向(鉛直方向)延伸。片材保持構件22 係剖面形成為ㄑ字狀的棒狀,且朝片材10的長度方向(鉛直方向)延伸。側構件20係藉由以將片材10之寬度方向的兩端夾進到裝卸構件21與片材保持構件22之間的方式,來固定裝卸構件21與片材保持構件22,而被安裝在片材10之寬度方向的兩端。在本實施形態中,側構件20係遍及全長而使裝卸構件21之寬度方向的一端部位於比片材10之寬度方向的兩端更外側之處,且使片材保持構件22之一方的平板部22a包夾與裝卸構件21之間的片材10之寬度方向的兩端,而將一方的平板部22a與裝卸構件21予以固定。再者,側構件20係使片材保持構件22之另一方的平板部22b從一方的平板部22a之寬度方向的內側之緣朝從裝卸構件21分離的方向立設。
保持構件30係將片材10定位在比開閉門4更靠近室外側之處而將側構件20保持在構造物S。更詳細而言,保持構件30係藉由以片材10一體地覆蓋開閉門4的預定部41及構造物S中之與預定部41鄰接的部分而使開口部O的鉛直方向下端側閉塞以保持側構件20。再者,保持構件30係以片材10的鉛直方向下端部沿著地板表面7朝室外側延伸之方式,來保持側構件20。藉此方式,片材10係將開閉門4具有之間隙與開閉門4與構造物S之間隙塞住,而可抑制朝室內側之滲水。此外,在本說明書中,以下將片材10之鉛直方向下端部、亦即在片材10由保持構件30所保持之狀態下沿著地板表面7延伸的部分,記載為「片材下部13」。
如第1圖所示,保持構件30係設置一對,且裝卸自如於豎框3a。保持構件30係形成為板狀,如第3圖所示,在與鉛直方向平行的狀態下安裝在豎框3a的鉛直方向下端部。保持構件30係將一方的表面31重疊在豎框3a之室外側的表面,且安裝在豎框3a之鉛直方向下端部。保持構件30係由鋁合金等所構成,其全長比側構件20的全長、亦即預定部41的高度形成為更長。再者,保持構件30係將側構件20的裝卸構件21重疊在另一方的表面32(相當於重疊面),且藉由裝卸機構部50將側構件20予以安裝。保持構件30係藉由裝卸機構部50將側構件20予以安裝,且將片材10之寬度方向的兩端予以保持。
此外,將側構件20安裝在保持構件30時,側構件20之裝卸構件21的寬度方向之靠近開口部O的內側之另一端部會遍及全長而比保持構件30更往開口部O的內側突出。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保持構件30係安裝在豎框3a時,如第6圖等所示,於與豎框3a之間遍及鉛直方向的全長設置止水構件70。
止水橡膠40係安裝在側構件20與保持構件30中之至少一方,且設在側構件20與保持構件30之間,將側構件20與保持構件30之間予以止水者。在本實施形態中,止水橡膠40係以遍及側構件20的裝卸構件21之重疊在保持構件30之面21a的鉛直方向之全長的方式而設置。再者,止水橡膠40係形成為板狀,安裝在側構件20之裝卸構件21的寬度方向之靠近開口部O的內側之另一 端部,且配置在比裝卸機構部50更靠近開口部O的內側之處。
此外,止水橡膠40係安裝在側構件20之裝卸構件21的寬度方向之靠近開口部O的內側之另一端部,且配置在與保持構件30的寬度方向之靠近開口部O的內側之端部重疊之位置。如此,止水橡膠40係安裝在側構件20之裝卸構件21的寬度方向之靠近開口部O的內側之另一端部,且配置在與另一方表面32及保持構件30的內側面33接觸之位置,該一方表面32係重疊於保持構件30之側構件20,該內側面33係連接在另一方表面32且面向開口部O的內側。
止水橡膠40係具有預定的彈性之彈性構件(橡膠),例如,可使用獨立氣泡型的樹脂(橡膠)材料、不具有氣泡之柔軟的樹脂等。本實施形態之止水橡膠40係由硬度1至30之發泡橡膠所構成。此外,在本發明中所謂之硬度,係指在JIS(日本工業規格)K6253-1~5所訂定之數值。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如第6圖所示,止水橡膠40係由合成樹脂所構成且由薄膜之膜片42所覆蓋。
裝卸機構部50係設為將側構件20與保持構件30裝卸自如,且將片材10裝卸自如於保持構件30、亦即構造物S的豎框3a。如第3圖及第6圖等所示,裝卸機構部50係具備裝卸突起51以及裝卸孔52。在本實施形態中,裝卸機構部50具備複數個裝卸突起51與裝卸孔52。裝卸突起51與裝卸孔52係以1對1相對應。
裝卸突起51係以從保持構件30朝側構件20之方式設置成凸狀。裝卸突起51係設置在保持構件30的另一方表面32的寬度方向之中央。複數個裝卸突起51係在保持構件30之另一方表面32朝鉛直方向隔著間隔而設置。裝卸突起51係一體地具有連接在保持構件30之圓柱狀的細部51a、及連接在細部51a之靠近側構件20之處且比細部51a更粗的圓柱狀的粗部51b。細部51a與粗部51b係同軸地配置。
裝卸孔52係設置在側構件20的裝卸構件21,在本實施形態中,貫穿側構件20的裝卸構件21。裝卸孔52亦可為從側構件20的裝卸構件21之前述的面21a凹入的凹陷。裝卸孔52係設置在側構件20之裝卸構件21的寬度方向之靠近開口部O的外側之一端部。複數個裝卸孔52係在側構件20之裝卸構件21的面21a朝鉛直方向隔著間隔而設置。裝卸孔52具有大孔部52a與小孔部52b,該大孔部52a係可供粗部51b通過,而小孔部52b係連接在大孔部52a的上方且限制供粗部51通過b而可供細部51a通過。大孔部52a之平面形狀形成為圓形。大孔部52a的內徑比粗部51b的外徑更大。小孔部52b係形成為從大孔部52a的上緣沿著鉛直方向朝上方延伸之長孔形狀。小孔部52b的寬度係比粗部51b的外徑更小,且而比細部51a的外徑更大。
裝卸機構部50係藉由在使粗部51b通過至大孔部52a內,且使細部51a定位在大孔部52a內之狀態 下,使細部51a移動到小孔部52b內,而將側構件20安裝到保持構件30。此外,裝卸機構部50係藉由將小孔部52b內的細部51a移動到大孔部52a內之後,從大孔部52a內抽出粗部51b,而將側構件20從保持構件30予以拆卸。再者,裝卸孔52係在下端接觸地板表面7之狀態下將保持構件30安裝在豎框3a,且當將側構件20安裝於保持構件30時,配置在側構件20的下端大略接觸於地板表面7的位置。
按壓構件60係配置在片材10的片材下部13上,且將片材10朝構造物S及地板表面7予以按壓者,例如將片材10朝地板表面7、構造物S的壁部3、豎框3a及開閉門4之各門5予以按壓。如第1圖所示,按壓構件60係沿著片材下部13上之開口部O的寬度方向連續地配置。按壓構件60即使無間隙地被配置,亦可在鄰接之按壓構件60間設置預定的間隙來予以配置。按壓構件60最好是棒狀或板狀。本實施形態之按壓構件60為板狀的扁條。按壓構件60例如為金屬製,其具有抵抗浮力而可將片材10的片材下部13朝地板表面7予以按壓之質量與密度。按壓構件60係在片材下部13沿著地板表面7配置之後設置在片材下部13上。藉此方式,按壓構件60係在開閉門4的下端部之附近可使片材10密接於地板表面7。按壓構件60可為一個,亦可分割為複數個而沿著開口部O的寬度方向連續地配置。再者,若可達到使用上之止水目的,亦可為非連續性,而具有些微中斷之部位。
接著,參照圖式將片材10設置在開口部O之方法,亦即將組裝實施形態的防水裝置1之方法加以說明。
將片材10設置在開口部O,亦即組裝防水裝置1時,首先,將保持構件30安裝在豎框3a,且藉由開閉門4的門5將開口部O予以閉塞。然後,如第3圖及第6圖所示,使安裝在片材10之寬度方向的兩端之側構件20的裝卸孔52之大孔部52a與設置在保持構件30之裝卸突起51的粗部51b相對向。再者,此時,使相互對應之裝卸孔52的大孔部52a與裝卸突起51的粗部51b相對向。
之後,如第4圖及第7圖所示,使保持構件30之裝卸突起51的粗部51b通過到裝卸孔52之大孔部52a內,且將側構件20的裝卸構件21重疊在保持構件30。此時,使裝卸突起51的粗部51b穿通到裝卸孔52的大孔部52a內時,保持構件30的上端係配置在比側構件20之裝卸構件21的上端更上方。此外,使裝卸突起51之粗部51b穿通到裝卸孔52的大孔部52a內時,如第7圖所示,止水橡膠40係由側構件20的裝卸構件21與保持構件30夾持而彈性變形,並且與保持構件30之另一方表面32與內側面33接觸。
然後,使側構件20移動於下方,且使細部51a移動到小孔部52b內,如第5圖及第8圖所示,將側構件20之裝卸構件21夾持在裝卸突起51的粗部51b與保持構件30之間,且將側構件20固定在保持構件30。如此, 止水橡膠40會遍及保持構件30的全長,將保持構件30與側構件20之間予以止水,且將片材10與豎框3a之間予以止水。然後,使未安裝有片材10的側構件20之片材下部13,通過設置在側構件20的下端之間隙,而拉出到牆腳板6及地板表面7上,且沿著地板表面7朝室外側延伸。
此外,片材10的寬度係比開口部O之寬度W(參照第2圖)更寬,且設定為如以下所示之寬度。亦即,在片材10的兩端由保持構件30所保持之狀態下,片材10係具有些微的鬆弛。亦即,保持構件30係在片材10具有鬆弛之狀態下保持片材10,而容許片材10比保持構件30更朝開閉門4側撓曲。此外,按照片材10的寬度與開口部O的寬度W之尺寸差,亦可適當地將片材10予以折疊,而使設置在開口部O之片材10具有些微的鬆弛。
此外,片材10的鉛直方向之長度係比開閉門4的預定部41之鉛直方向的長度更長,且設定為如以下所示之長度。亦即為:在片材10由保持構件30所保持之狀態下,片材下部13可下垂到地板表面7上且沿著地板表面7延伸之長度。片材10係在此片材下部13沿著地板表面7朝室外側延伸之狀態下設置。換言之,片材10係以片材下部13與地板表面7相對向,且片材下部13配置成隨著朝向前端側而遠離開閉門4。
然後,以將按壓構件60配置在片材下部13上且塞住開口部O之方式來設置片材10。如此,片材10係以將預定部41及與壁部3的預定部41鄰接之部分一體 地覆蓋且片材下部13沿著地板表面7朝室外側延伸之狀態下,藉由按壓構件60將片材10朝地板表面7、構造物S的壁部3、護壁片材6及開閉門4之各門5予以按壓。如此,將片材10設置在開口部O,亦即,將防水裝置1予以組裝。
在本實施形態之防水裝置1中,當室外的水量因洪水與豪大雨等而增加時,首先片材下部13會與水接觸。藉由水壓使片材下部13朝地板表面7按壓,而將片材下部13密接於地板表面7。藉此方式,可抑制水從片材下部13與地板表面7之間浸入。此外,藉由以按壓構件60將片材下部13朝地板表面7予以按壓,則即使在低水位的情況下亦可抑制經由片材下部13與地板表面7的間隙之滲水。再者,按壓構件60亦可藉由水流等來抑制片材下部13之浮起。片材10亦可藉由水壓而一體地覆蓋預定部41以及與預定部41相鄰接之地板表面7。
再者,在片材10中,覆蓋豎框3a及開閉門4的各門5之部分係藉由水壓而朝壁部3、豎框3a、開閉門4的各門5被按壓。藉此方式,片材10係可一體地覆蓋開閉門4的預定部41以及構造物S中之與預定部41相鄰接之部分。片材10係藉由水壓而被按壓,因此與壁部3、豎框3a等密接,而可抑制水浸入到片材10與壁部3、豎框3a之間。並且,在片材10中,覆蓋豎框3a及開閉門4之各門5之部分,係藉由水壓而朝壁部3、豎框3a、開閉門4的各門5按壓時,在保持構件30與側構件20的裝卸 構件21之間擠壓止水橡膠40。藉此方式,止水橡膠40藉由側構件20之裝卸構件21等而與保持構件30與相密接,而可抑制水浸入到保持構件30與側構件20之間。
再者,片材10係藉由水壓塞住壁部3、豎框3a之間的間隙,因而可抑制經由上述間隙之朝室內側的滲水。片材10係藉由水壓而將開閉門4的預定部41及與預定部41相鄰接的地板表面7之間隙予以塞住,因可抑制從開口部O往室內側之滲水。
片材10係藉由水壓而朝壁部3、豎框3a、開閉門4的各門5被按壓,且隨著水位增加,對壁部3、豎框3a等之密接性會增加,且阻塞各間隙之阻塞性亦會增加。因此,片材10之遮水性能係依水位而增加,而可適當地抑制朝室內側之滲水。
依據實施形態之防水裝置1,於保持構件30與被安裝在片材10之寬度方向的兩端之側構件20之間設置有將上述之間予以止水之止水橡膠40,故即使將側構件20裝卸自如於保持構件30,亦可抑制來自保持構件30與側構件20之間的滲水。因此,防水裝置1係發揮可進一步抑制來自開口部O的滲水之效果。
此外,防水裝置1係將止水橡膠40配置在比裝卸機構部50更靠近開口部O的內側之處,故當水壓從片材10的室外側起作用時,裝卸構件21的靠近開口部O之另一端部靠近開閉門4之方向的作用力會藉由片材10而作用於側構件20。如此,藉由從片材10的室外側起作 用之水壓,擠壓止水橡膠40。因此,防水裝置1係即使水壓作用於片材10的室外側,止水橡膠40亦可將側構件20與保持構件30之間予以止水,而發揮可進一步抑制來自開口部O的滲水之效果。
此外,防水裝置1係止水橡膠40與保持構件30之另一方的表面32與內側面33接觸,故止水橡膠40可將保持構件30與側構件20之間予以止水。
並且,防水裝置1係在使裝卸機構部50的裝卸突起51之粗部51b穿通到裝卸孔52的大孔部52a內,且欲將側構件20安裝在保持構件30之狀態下,亦即欲將片材10的寬度方向之兩端安裝於保持構件30時,保持構件30的上端係配置在比側構件20的上端更上方之處。因此,防水裝置1係使粗部51b穿通到大孔部52a內,且使側構件20之裝卸構件21重疊在保持構件30,並使側構件20移動到下方而欲使細部51a從大孔部52a侵入到小孔部52b,亦即欲將側構件20固定於保持構件30,止水橡膠40亦不會擦到保持構件30的上端等之角,而移動於另一方的表面32上。因此,防水裝置1係藉由片材10的裝卸而可抑制止水橡膠40破損之疑慮。
再者,防水裝置1係透過片材10抑制來自開口部O的滲水,而可謀求輕量化,且在未設置在開口部O之狀態下,可將片材10折疊而精簡地收納。防水裝置1係因為止水橡膠40由膜片42所覆蓋,故可使止水橡膠40在保持構件30上滑動,且可容易地將片材10設置在開口 部O。並且,防水裝置1係將止水橡膠40安裝在側構件20的裝卸構件21,故容易地辨識片材10的表背面,且可在不會弄錯表背面的情況下將片材10的表背面設置在開口部O。
[第1變形例]
參照第9圖,就實施形態之第1變形例加以說明。第9圖係實施形態的第1變形例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之主要部分的剖視圖。此外,在第9圖中,於與實施形態相同之部分,標示相同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防水裝置1-1係將片材10設置在開口部O,亦即於組裝防水裝置1-1時,如第9圖所示,止水橡膠40係除了設置在另一方的表面32與內側面33之外,亦設置在亦與豎框3a接觸之位置。
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防水裝置1-1,與前述實施形態相同,即使將側構件20裝卸自如於保持構件30,亦發揮可進一步抑制來自開口部O的滲水之效果。再者,防水裝置1-1係止水橡膠40除了配置在保持構件30之另一方表面32與內側面33之外,亦配置在與豎框3a接觸之位置,故止水橡膠40可將保持構件30與側構件20之間予以止水,而發揮可進一步抑制來自開口部O之滲水的效果。
在本發明中,就開閉體而言,亦可為單邊側開滑門、雙滑門、轉動於室內側之鉸鏈門、折疊門、由滑門及鉸鏈門所構成的親子門、在隔片材部設置有側門之 捲閘門、具有翼門且與翼門一起將開口部O予以關閉之捲閘門、格子狀的門。再者,在本發明中,止水橡膠40並未安裝在側構件20,而可安裝在保持構件30,或亦可安裝在側構件20與保持構件30之雙方。並且,在本發明中,可將裝卸突起51設置在側構件20,亦可將裝卸孔52設置在保持構件30。此時,裝卸孔52最好從保持構件30之另一方的表面32形成凹入的凹陷。
[第2變形例]
第10圖係實施形態的第2變形例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之立體圖。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以下,稱為防水裝置)1-2復具備頂撐構件150(相當於懸掛構件)及複數個掛鉤構件151(相當於安裝構件)。
頂撐構件150係形成為棒狀,且長邊方向沿著開口部O的寬度方向而設置,將片材10的上端部予以懸掛。頂撐構件150係將兩端安裝在豎框3a,且設置設置在比開閉門4更靠近室外側之處。此外,頂撐構件150係從開閉門4隔著間隔而設置在比預定部41的上端略高的位置(上方)。頂撐構件150的長邊方向係與水平方向平行。頂撐構件150係朝長邊方向亦即開口部O的寬度方向伸縮自如,並且可維持伸縮後的長邊方向、亦即開口部O的寬度方向之長度。頂撐構件150的兩端安裝在豎框3a時的地板表面7距離頂撐構件150的高度L,較佳為人可跨越的程度,例如,從16cm(建築基準法施行令所訂定之小學兒 童的樓梯之每個階梯高度尺寸的上限)到38cm(JIS(日本工業規格)S 1021之身高150cm的人之教室用椅子4號的座面之高度)程度。此外,自地板表面7距離頂撐構件150的高度L,係視對止水高度的要求,以用椅子等作為墊腳台來跨越為前提時,可至1m左右為止,或以使用梯子等來跨越為前提時,可至1.5m左右為止。
掛鉤構件151係安裝在頂撐構件150,且以可變更片材10之上端部相對於頂撐構件150之長邊方向的位置之方式將片材10的上端部予以安裝。掛鉤構件151係以朝頂撐構件150的長邊方向移動自如之方式,安裝在頂撐構件150。掛鉤構件151係從側面形成為S字形。掛鉤構件151的一端部之被安裝部152的內徑係藉由形成為充分地大於頂撐構件150的外徑而可使頂撐構件150通過內側,使掛鉤構件151朝頂撐構件150的長邊方向自由移動。連接在掛鉤構件151之另一端部的被安裝部152之掛鉤狀的掛鉤部153係先從被安裝部152朝下方延伸後,再朝上方彎曲。掛鉤部153係藉由插入到懸掛用孔12內,而將片材10的上端部予以安裝。掛鉤構件151係藉由使頂撐構件150穿通到被安裝部152的內側,且將掛鉤部153插入到懸掛用孔12內,而將片材10的上端部懸掛在頂撐構件150,並且可變更片材10之上端部相對於頂撐構件150之長邊方向的位置。再者,在本發明中,掛鉤構件151的被安裝部152亦可形成為內徑充份地大於頂撐構件150的外徑的環形或C字形,此時,掛鉤部153亦可連接在被安 裝部152之適當部位。並且,在本發明中,掛鉤構件151亦可構成為具備一端部相互旋轉自如地連結之C字形的一對之構件,此時,較佳為在C字形的構件之另一端部彼此分離之狀態下插入到懸掛用孔12內,且鉤掛在頂撐構件150後,將另一端部彼此相互固定,而將片材10的上端部懸掛在頂撐構件150。並且,在本發明中,掛鉤構件151亦可不為S字形,而亦可設為O字形之環形,且事先插入到懸掛用孔12內。此時,將頂撐構件150安裝到豎框3a之前,使掛鉤構件151的環部穿通到頂撐構件150,之後,將頂撐構件150安裝於豎框3a。
片材10的寬度係比開口部O的寬度W(參照第2圖)更大,而設定為如以下所示之寬度。亦即,在片材10的兩端係由側構件20所保持之狀態下,片材10係具有些微的鬆弛。亦即,側構件20係在片材10具有鬆弛的狀態下保持片材10,且容許片材10比側構件20更朝開閉門4側撓曲。此外,懸掛片材10的上端部之頂撐構件150係與開閉門4隔著間隔而設置。因此,片材10係較佳為在由側構件20所保持且上端部從頂撐構件150被懸掛之狀態下,具有某種程度之鬆弛,其係可將片材10保持在從開閉門4隔著間隔之狀態的程度。此外,將片材10的上端部懸掛在頂撐構件150時,較佳為以依照片材10的寬度與開口部O的寬度W之尺寸差使鄰接之懸掛用孔12彼此重疊之方式,適當地將片材10予以折疊,且設置在開口部O之片材10具有些微的鬆弛。
再者,即使片材10藉由水壓朝壁部3、豎框3a、5a及開閉門4的各門5被按壓,由於頂撐構件150係從開閉門4隔著間隔被配置且僅具有些微的鬆弛,故成為與開閉門4的各門5隔著間隔。因此,即使在將防水裝置1-2設置在開口部O之狀態下,亦可藉由開閉門4的各門5來開啟開口部O。
依據第1實施形態的防水裝置1-2,懸掛片材10的上端部之頂撐構件150係沿著開口部O的寬度方向設置在比開閉門4更靠近室外側之處,故藉由水壓作用於片材10而使片材10密接在構造物S的豎框3a。因此,防水裝置1-2可藉由片材10來抑制來自開口部O的滲水。
此外,防水裝置1-2係將懸掛片材10的上端部之頂撐構件150設置在比開閉門4更靠近室外側之處,故可藉由頂撐構件150將片材10從開閉門4隔著間隔予以懸掛。因此,即使在頂撐構件150懸掛片材10的上端部之狀態下,開閉門4亦可將開口部O予以開啟。因此,防水裝置1-2即使在抑制來自開口部O的滲水的狀態下,亦可於設置到開口部O後,藉由跨越片材10與頂撐構件150而從開口部O出入。
並且,在防水裝置1-2中,掛鉤構件151係可變更片材10的上端部相對於頂撐構件150的長邊方向之位置,故當設置在開口部O時,可適當地移動片材10的上端部,而安裝片材10的上端部。因此,防水裝置1-2係可容易地設置在開口部O。
[第3變形例]
第3變形例之防水裝置1-3係如第11圖所示,具備作為繩狀物之懸掛用繩160(相當於懸掛構件)以及複數個懸掛用配件161(相當於安裝構件),以取代頂撐構件150及掛鉤構件151。懸掛用繩160係沿著開口部O的寬度方向設置在比開閉門4更靠近室外側之處,將片材10的上端部予以懸掛。懸掛用繩160具備有一對掛鉤狀配件163以及繩本體164,其中,一對掛鉤狀配件163係鉤掛在安裝於豎框3a之例如圓柱狀的安裝用配件162,而繩本體164係將掛鉤狀配件163安裝在兩端。繩本體164可由具有伸縮性之橡膠所構成,亦可由未具伸縮性之複數個金屬製等的繩等來構成。在第3變形例中,繩本體164、亦即懸掛用繩160的長度係形成為與開口部O的寬度W大致相等。此外,懸掛用繩160的兩端安裝在豎框3a時之距離地板表面7之懸掛用繩160的高度L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頂撐構件150的兩端安裝在豎框3a時之距離地板表面7之頂撐構件150的高度L相等。再者,在第3變形例之防水裝置1-3中,於設置在片材10的上端部之懸掛用孔12,安裝有環狀的孔眼12a。
[第4變形例]
如第12圖所示,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以下,稱為防水裝置)1-4具備片材10、一對側構件20、按壓構件60、及 補強板80等。片材10係以塞住開口部O的方式設置在比補強板80更靠近室外側之處,且具有可阻塞開口部O之鉛直方向下端側的區域之寬度及長度。
補強板80係以在開口狀態下遮蔽開口部O之方式設置在比開閉門4更靠近室外側且比片材10更靠近室內側之處,且支撐片材10的片材下部13除外之寬度方向的中央部。亦即,片材10係設置在比補強板80更靠近在室外側之處。此外,所謂開口狀態係指開閉門4的一對門5開啟開口部O的至少一部分之狀態。在第1實施形態中,補強板80係將平面形狀形成為矩形狀的平板狀,且將寬度W1形成為比開口部O的寬度W更小,並且將設置時之鉛直方向的長度L形成為比預定部41的高度更長。再者,補強板80的長度L亦可依照要求性能而比設置在開口部O的片材10之上端e更低(或比預定部41的高度更低),此時,防水裝置1-4係可對應至與長度L同等為止之水位。補強板80的長度L係較佳為人可跨越之程度,例如,最好為16cm(建築基準法施行令所訂定之小學兒童之樓梯的每個階梯高度尺寸之上限)到38cm(JIS(日本工業規格)S 1021之身高150cm的人之教室用椅子4號的座面之高度)程度。此外,補強板80的長度L係視止水高度的要求,以用椅子等作為墊腳台來跨越為前提時,可達1m左右為止,以使用梯子等來跨越為前提時,可達1.5m左右為止。再者,就補強板80而言,亦可將多餘的按壓構件60以長邊方向為橫向之狀態下來使用,此時,例如按壓構件 60的寬度為10cm時,補強板80的長度L係設為10cm。
補強板80係以倚靠在開閉門4的一對門5之門側豎框5a的室外側之方式而設置,該開閉門4係可開啟作為開口部O的一部分的中央部。亦即,在第1實施形態中,補強板80係設置為將開啟開口部O的中央部之開閉門4的一對門5間予以塞住,且倚靠在門側豎框5a之室外側並遮蔽開口部O。並且,補強板80係即水壓作用於片材10時,亦與片材10的片材下部13以外之寬度方向的中央部密接,以限制片材10通過開口部O的中央部且倒向室內側。此外,補強板80亦能夠設置為倚靠在包圍開閉門4的一對門5之開口部O之豎框3a的室外側,該開閉門4係可開啟作為開口部O的一部分之中央部。
此外,防水裝置1-4係將複數個吸盤43安裝在片材10的上端部。吸盤43係在片材10的上端部朝片材10的寬度方向隔著間隔而安裝。吸盤43係吸附在開閉門4之門5及補強板80。再者,在本發明中,亦可將吸盤43之全部或一部分替換為夾子(夾具)、黏著材料、掛鉤、拉鏈、繩子、平頭釘等其他固定手段,再者,可按照抑片材10的撓曲之必要性來進行利用固定手段(例如,吸盤43等)將片材10固定在補強板80。
在片材10中,覆蓋豎框3a、5a及開閉門4之各門5之部分係藉由水壓朝壁部3、豎框3a、開閉門4之各門5及補強板80被按壓。藉此方式,片材10係可一體地覆蓋開閉門4之預定部41及構造物S中之與預定部 41鄰接之部分。片材10係藉由水壓而被按壓,因而與壁部3、豎框3a、補強板80等密接,且可抑制水浸入到片材10與壁部3、豎框3a以及補強板80之間。
此外,片材10係藉由水壓來塞住壁部3、豎框3a及補強板80之間的間隙,因而可抑制經由上述間隙朝室內側之滲水。片材10係藉由水壓而將開閉門4的預定部41及與預定部41鄰接之地板表面7的間隙予以塞住,因而可抑制從開口部O往室內側的滲水。
片材10係藉由水壓而朝壁部3、豎框3a、開閉門4之各門5及補強板80被按壓,故隨著水位之增加而對壁部3、豎框3a等之密接性會增加,且阻塞各間隙之阻塞性亦會增加。因此,片材10係遮水性能之依水位而增加,而可適當地抑制朝室內側之滲水。
再者,片材10係即使藉由水壓朝壁部3、豎框3a、開閉門4的各門5及補強板80被按壓,補強板80亦倚靠在開啟開口部O的中央部之開閉門4的門5之門側豎框5a,故可通過開口部O的中央部出入於構造物S。因此,即使在將防水裝置1-4設置在開口部O之狀態下,如第12圖所示,亦可通過開口部O而出入於構造物S。
依據第1實施形態之防水裝置1-4,在片材10與開閉門4之間以遮蔽開口部O之方式設置有補強板80,故即使在開閉門4開啟開口部O的至少一部分之狀態下,補強板80支撐作用於片材10之水壓,故可抑制來自開口部O的滲水。如此,藉由在開閉門4開啟開口部O的 至少一部分之狀態下設置補強板80,即可通過且出入於至少一部分之被開啟的開口部O。因此,防水裝置1-4係於被設置在開口部O之後,亦可允許從開口部O出入。
此外,防水裝置1-4係將補強板80倚靠在開啟開口部O的中央部之開閉門4的門側豎框5a,故將補強板80之寬度W1形成為比開口部O的寬度W更小,可謀求補強板80的薄型化、輕量化。並且,防水裝置1-4係藉由片材10而抑制來自開口部O的滲水,故可謀求輕量化,且在不設置在開口部O之狀態下,可將片材予以折疊,精簡地收納。
防水裝置1-4係將補強板80倚靠在開啟開口部O的一部分之開閉門4的門側豎框5a,故設置後可抑制補強板80倒塌且可抑制來自開口部O的滲水,並且可通過被開啟之開口部O的一部分且出入於構造物S。防水裝置1-4係將補強板80的鉛直方向之長度L設為16cm到38cm,故於設置在開口部O後,亦可確實地允許從開口部O進行出入。
揭示在上述實施形態及變形例之內容係可適當地予以組合來實施。
1‧‧‧防水裝置
3a‧‧‧豎框
7‧‧‧地板表面
10‧‧‧片材
20‧‧‧側構件
21‧‧‧裝卸構件
21a‧‧‧面
22‧‧‧片材保持構件
22a、22b‧‧‧平板部
30‧‧‧保持構件
31‧‧‧表面
32‧‧‧另一方的表面(重疊面)
33‧‧‧內側面
40‧‧‧止水橡膠
42‧‧‧薄膜
50‧‧‧裝卸機構部
51‧‧‧裝卸突起
51a‧‧‧細部
51b‧‧‧粗部
52‧‧‧裝卸孔
52a‧‧‧大孔部
52b‧‧‧小孔部
70‧‧‧止水構件
O‧‧‧開口部
S‧‧‧構造物

Claims (10)

  1. 一種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係具備:片材,係設置在開口部,該開口部係連通構造物的室內側與室外側且藉由開閉體進行開閉;側構件,係安裝在前述片材之寬度方向的兩端;保持構件,係將前述片材定位在比前述開閉體更靠近室外側之處來保持前述側構件,並且使前述片材一體地覆蓋前述開閉體之鉛直方向下端側的預定部及前述構造物中之與前述預定部鄰接的部分,以閉塞前述開口部之鉛直方向下端側,且使前述片材之鉛直方向下端部沿著地板表面朝室外側延伸片材;以及止水橡膠,係安裝在前述側構件與前述保持構件中之至少一方,而將前述側構件與前述保持構件之間予以止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係具備將前述側構件與前述保持構件設為裝卸自如之裝卸機構部,前述止水橡膠係配置成比前述側構件與前述保持構件中之至少一方的前述裝卸機構部更靠近前述開口部的內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其中,前述止水橡膠係安裝在前述側構件,且配置在與前述保持構件之重疊面及前述保持構件之內側面接觸的位置,該重疊面係前述保持構件之與前述側構件重疊之 面,該內側面係連接於前述重疊面且面向前述開口部之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其中,前述止水橡膠係配置在與安裝有前述保持構件的縱豎框接觸之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開口部的防水裝置,其中,前述裝卸機構部具備:裝卸突起,係從前述保持構件朝前述側構件設置成凸狀,並且具有連接在前述保持構件之細部、及連接在前述細部的靠近前述側構件處且比前述細部更粗的粗部;以及裝卸孔,係設置在前述側構件,並且具有可供前述粗部通過之大孔部、及連接在前述大孔部的上方且限制前述粗部通過且可供前述細部通過之小孔部;當前述裝卸突起的前述粗部通過到前述裝卸孔的前述大孔部內時,前述保持構件的上端係配置成比前述側構件的上端更偏上方。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水裝置,更具備懸掛構件,其係沿著前述開口部之寬度方向設置在比前述開閉體更靠近前述室外側之處,且供前述片材的上端部懸掛。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防水裝置,更具備複數個安裝構件,該複數個安裝構件係安裝在前述懸掛構件,且以可變更前述片材的上端部之相對 於前述懸掛構件的長邊方向之位置之方式來安裝前述片材的上端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防水裝置,其中,前述懸掛構件為比前述開口部的寬度更長的繩狀物,且前述片材的寬度係比前述開口部的寬度更長,並且將前述開口部予以止水時,利用固定用金屬件將前述繩狀物的中央部予以折疊且固定,而拉撐前述繩狀物,當從前述開口部出入時,將前述固定用金屬件拆除,使前述繩狀物及前述片材的上端部鬆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水裝置,更具備補強板,其係設置在比前述開閉體更靠近前述室外側之處,並且將連通前述構造物之室內側與室外側且藉由開閉體進行開閉之前述開口部,在開口狀態下予以遮蔽。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防水裝置,其中,前述補強板係倚靠設置在開啟前述開口部的一部分之前述開閉體的前述室外側,或是前述構造物的包圍前述開口部之壁部的前述室外側。
TW104123851A 2014-08-20 2015-07-23 開口部的防水裝置 TWI5532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67218A JP6456070B2 (ja) 2013-08-22 2014-08-20 開口部の防水装置
JP2015067566A JP6498011B2 (ja) 2015-03-27 2015-03-27 開口部の防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0285A TW201610285A (zh) 2016-03-16
TWI553211B true TWI553211B (zh) 2016-10-11

Family

ID=56085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3851A TWI553211B (zh) 2014-08-20 2015-07-23 開口部的防水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98011B2 (zh)
TW (1) TWI5532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20027A (ja) * 2017-12-28 2019-07-22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止水シート及び浸水防止装置
JP6505305B1 (ja) * 2018-10-30 2019-04-24 三基工業株式会社 止水パネルの取付け装置
JP7184331B2 (ja) * 2018-11-26 2022-12-06 三基工業株式会社 止水パネルの取付け装置
JP7214212B2 (ja) * 2019-04-01 2023-01-30 三基工業株式会社 止水パネルの取付け装置
JP7461197B2 (ja) 2020-03-30 2024-04-03 旭化成ホームズ株式会社 サッシ止水構造、サッシ枠、サッシ止水ユニット、及びサッシ止水ユニットの取付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98679A1 (en) * 2006-10-30 2008-05-01 Tien Chan Waterproof gate assembly structure
TW201014960A (en) * 2008-10-01 2010-04-16 Heng-Nan Wang Airtight water-stopping structure of bottom rail of aluminum window rail frame
TWM403546U (en) * 2010-10-21 2011-05-11 Hui Hsin Building Entpr Co Ltd Mobile dam
CN201933976U (zh) * 2011-02-17 2011-08-17 王伟丞 防水闸门结构
US20120005960A1 (en) * 2010-07-09 2012-01-12 Lung-Yuan Tseng Automatic Waterproof Ga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60299B1 (en) * 2000-08-15 2002-10-08 Linda R. Burrow Flood protection assembly
JP5357472B2 (ja) * 2008-09-08 2013-12-04 重治 面来 止水装置
JP6190161B2 (ja) * 2013-05-27 2017-08-30 文化シヤッター株式会社 開口部の防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98679A1 (en) * 2006-10-30 2008-05-01 Tien Chan Waterproof gate assembly structure
TW201014960A (en) * 2008-10-01 2010-04-16 Heng-Nan Wang Airtight water-stopping structure of bottom rail of aluminum window rail frame
US20120005960A1 (en) * 2010-07-09 2012-01-12 Lung-Yuan Tseng Automatic Waterproof Gate
TWM403546U (en) * 2010-10-21 2011-05-11 Hui Hsin Building Entpr Co Ltd Mobile dam
CN201933976U (zh) * 2011-02-17 2011-08-17 王伟丞 防水闸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98011B2 (ja) 2019-04-10
JP2016186208A (ja) 2016-10-27
TW201610285A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3211B (zh) 開口部的防水裝置
JP6399870B2 (ja) 止水板及び止水板を備える開口部の防水装置
KR101643646B1 (ko) 창문용 방범 방충창
JP6190161B2 (ja) 開口部の防水装置
KR101578646B1 (ko) 창틀용 누수차단프레임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KR20210068975A (ko) 방충망 일체형 유리난간대가 포함된 창호
JP7004578B2 (ja) 開口部の防水装置
JP6355344B2 (ja) 開口部の防水装置
JP6096500B2 (ja) 開口部の防水装置及び防水装置の保持部材
JP6456070B2 (ja) 開口部の防水装置
JP2014177804A (ja) 開口部の防水装置及び防水装置のシート
JP6190160B2 (ja) 開口部の防水装置
JP6140454B2 (ja) 開口部の防水装置
JP6444130B2 (ja) 浸水防止装置及びシート支持装置
JP2016199845A (ja) シート挟持装置
JP6371066B2 (ja) 堰止構造及び堰止方法並びに防水面材の取付構造
JP6244234B2 (ja) 開口部の防水装置及び防水装置のシート
JP6371095B2 (ja) 開口部の防水装置
JP6140455B2 (ja) 防水装置のシート
JP6515016B2 (ja) 二重窓
JP6112924B2 (ja) 開口部の防水装置
JP2017110353A (ja) 水害対策用止水材
JP2023027719A (ja) 改装建具
JP2024040683A (ja) 防水装置及びサッシ
JP2023027721A (ja) 改装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