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9152B - 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 - Google Patents

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9152B
TWI549152B TW104106117A TW104106117A TWI549152B TW I549152 B TWI549152 B TW I549152B TW 104106117 A TW104106117 A TW 104106117A TW 104106117 A TW104106117 A TW 104106117A TW I549152 B TWI549152 B TW I54915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lighting
switch
control
thermal sens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6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3085A (zh
Inventor
豊田一郎
河合淳
佐佐木工輔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03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30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9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915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brightness or colour temperature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 H05B47/13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by using passive infrared detec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偵測熱,而控制照明負載之亮燈/熄燈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
過去,為了控制照明負載的亮燈/熄燈,而使用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此種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具有自動亮燈模式,若熱感測器偵測到人體,則使照明負載在動作保持時間之間亮燈(例如參考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回應對操作手柄的按壓操作,而將照明負載的動作模式切換為持續亮燈模式、自動亮燈模式、及強制熄燈模式。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109511號公報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用性更高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
依據本發明之一態樣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具備熱感測器部、輸入判別部、控制部、及開閉器。該熱感測器部,檢測自人體發出的熱而輸出感測器訊號。該輸入判別部,輸出可判別有無以手動方式進行之操作開關的操作之判別訊號。該控制部,依據該感測器訊號與該判別訊號,而輸出控制照明負載的亮燈/熄燈之控制訊號。該開閉器,依據來自該控制部之該控制訊號而開啟關閉對該照明負載之電力的供給。該控制部,控制該開閉器,因應來自該熱感測器部之該感測器訊號而使該照明負載呈亮燈狀態,並在經過既定亮燈保持時間後,使照明負載呈熄燈狀態。該控制部,於該照明負載之亮燈狀態中,藉由該操作開關的操作,縮短該亮燈保持時間,並在既定期間之間,禁止來自該熱感測器部之該感測器訊號所引起的該開閉器之控制。
該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中,該控制部,宜在因應該感測器訊號而使該照明負載呈亮燈狀態的情況,可依該操作開關之操作而選擇第1控制與第2控制。該第1控制,縮短該亮燈保持時間,並在既定期間之間,禁止來自該熱感測器部之該感測器訊號所引起的該開閉器之控制。該第2控制,宜將該開閉器進行關閉控制。
該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中,該控制部,宜對應於該操作開關之操作時間,而切換該第1控制與該第2控制。
本發明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因應感測器訊號而使照明負載呈亮燈狀態,藉由操作開關的操作,縮短亮燈保持時間,並在既定期間之間,禁止感測器訊號所引起的控制,藉而具有可更提高可用性之效果。其他態樣及優點,可與顯示本發明之技術思想的例子之附圖,一同自下述內容明瞭。
[實施本發明之最佳形態]
依據圖1至圖15,對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10加以說明。依據圖1,對具有以下元件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系統30加以說明: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10、以及可遙控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10的操作子機20。依據圖1及圖16,對本實施形態中之操作子機20加以說明。圖中,對於相同構件,給予相同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下述說明中,本實施形態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10,亦稱作開關主機10。此外,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系統30,亦稱作系統30。
開關主機10,如圖1所示,具備熱感測器部1、輸入判別部2、控制部4、及開閉器5。熱感測器部1,檢測自人體發出的熱而輸出感測器訊號。輸入判別部2,輸出可判別有無以手動方式進行之操作開關2a的操作之判別訊號。輸入判別部2,亦稱作第1輸入判別部2;操作開關2a,亦稱作第1操作開關2a。控制部4,依據來自熱感測器部1之感測器訊號與來自輸入判別部2之判別訊號,而輸出控制照明負載52的亮燈/熄燈之控制訊號。開閉器5,依據來自控制部4之控制訊號而開啟關閉對照明負載52之電力的供給。
控制部4,控制開閉器5,因應來自熱感測器部1之感測器訊號使照明負載52呈亮燈狀態,並在經過既定亮燈保持時間後,使照明負載52呈熄燈狀態。控制部4,在照明負載52之亮燈狀態中,藉由操作開關2a的操作,縮短亮燈保持時間,並在既定期間之間,禁止來自熱感測器部1之感測器訊號所引起的開閉器5之控制。
藉此,開關主機10,可更為提高可用性。
以下,對系統30加以說明。
系統30,如圖1所示,具有開關主機10、及操作子機20。開關主機10,具備接收來自操作子機20之傳輸訊號的訊號接收部3。訊號接收部3,藉由開關主機10之第1連接端子11c5及第2連接端子11c6,而以有線方式接收來自操作子機20之傳輸訊號。訊號接收部3,並不僅限於以有線方式接收來自操作子機20之傳輸訊號,亦可利用各種波長之電波或紅外線通信等而以無線方式接收。開關主機10中,控制部4,依據來自熱感測器部1之感測器訊號、來自第1輸入判別部2之判別訊號、與訊號接收部3所接收之傳輸訊號,而輸出控制照明負載52的亮燈/熄燈之控制訊號。開關主機10,構成為可與商用電源51與照明負載52的串聯電路電性連接。開閉器5,構成為可在連接商用電源51的第1電源端子11c1、與連接照明負載52的第1負載端子11c4之間電性連接。開關主機10,構成為藉由開關主機10之第1電源端子11c1及第2電源端子11c2,而可將供使照明負載52亮燈所用的直流安定化電源4c與商用電源51電性連接。
操作子機20,構成為可藉由自操作子機20發送之傳輸訊號,而遙控開關主機10。操作子機20,具備第2輸入判別部22、訊號發送部23、及子機控制部24。第2輸入判別部22,判別有無以手動方式進行之第2操作開關22a的操作。第2輸入判別部22,能夠判別是否操作第2操作開關22a即可。訊號發送部23,依據來自第2輸入判別部22之操作訊號而往開關主機10發送傳輸訊號。子機控制部24,依據來自第2輸入判別部22之操作訊號而控制訊號發送部23。系統30,藉由來自操作子機20之傳輸訊號,而使開關主機10控制照明負載52的亮燈/熄燈。
以下,對開關主機10加以說明。
開關主機10,安裝於安裝框17,設置在建築物之壁面等施工面(未圖示)。開關主機10,具備嵌入配置於構成施工面之建造材料的器體11。
器體11,外形形狀呈立方體狀。器體11,如圖6所示,係以有底方筒狀的本體11a、及有底方筒狀的覆蓋體11b構成。器體11,將本體11a與覆蓋體11b嵌合而使其成為內部為空腔之盒體。器體11,構成為可於內部收納熱感測器部1、第1輸入判別部2、控制部4、及開閉器5。另,開關主機10,使器體11的尺寸為相當於嵌入型配線器具其1個模組之3個分的一連串模組之大小。器體11,使前視時呈長方形之器體11其短邊方向的尺寸,為較嵌入配線器具用的安裝框17中之第1窗孔17aa其短邊方向的尺寸略小之大小。
本體11a,具備供與覆蓋體11b嵌合所用之卡合突起部11ac。卡合突起部11ac,沿著本體11a之上下(圖6的紙面之左右)各自的短邊方向設置2個作為1組。本體11a,係以電性絕緣性之樹脂材料形成。本體11a,作為電性絕緣性之樹脂材料,例如,可使用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opolymer)樹脂或尿素樹脂等。本體11a,例如可藉由射出成形而形成:將加熱溶融的電性絕緣性之樹脂材料射出注入模具內並使其冷卻固化。
開關主機10,藉由未圖示之電線,而與操作子機20、商用電源51、及照明負載52電性連接。開關主機10,如圖6所示,具備與電線連接的端子11c。本體11a,收納端子11c。端子11c,具備:鎖定彈簧11ca,對電線給予彈簧的力;以及端子板11cb,收納鎖定彈簧11ca。端子11c構成為,若將電線插入,則可與電線電性連接並以端子板11cb及鎖定彈簧11ca固定電線。鎖定彈簧11ca,可藉由以金屬材料構成之板材的折彎加工而形成。作為鎖定彈簧11ca之金屬材料,例如可使用銅或銅合金等。同樣地,端子板11cb,可藉由以金屬材料構成之板材的折彎加工而形成。作為端子板11cb之金屬材料,例如可使用銅或銅合金等。端子11c,藉由將剝除絕緣被覆之電線中的芯線插入,而構成與電線進行電性連接及機械性連接的速結端子。此外,本體11a,具備將電線自速結端子釋放的按鈕11cc。開關主機10中,自圖10所示之器體11的背面以未圖示之治具按壓按鈕11cc,藉而以按鈕11cc使鎖定彈簧11ca變形。開關主機10,以藉由鎖定彈簧11ca的變形而可將電線自器體11抽出的方式,構成端子11c。另,端子11c,構成第1電源端子11c1、第2電源端子11c2、第1負載端子11c4、第2負載端子11c3、第1連接端子11c5、及第2連接端子11c6。
覆蓋體11b,沿著覆蓋體11b之上下(圖6的紙面之左右)各自的短邊方向,具備往本體11a側突出之一對突出片11bc、11bc。突出片11bc為,可對有底方筒狀的覆蓋體11b中之筒狀部位彈性變形的構成。覆蓋體11b,可藉由將筒狀部位與突出片11bc一體成形而形成。突出片11bc,外形呈C字形,在自筒狀部位突出而於外部露出的部位形成卡合孔11bf。覆蓋體11b,構成為可將突出片11bc之卡合孔11bf,與本體11a之卡合突起部11ac嵌合。
覆蓋體11b,於短邊方向中的側壁11bb,具備自側壁11bb突出之安裝爪11bd。覆蓋體11b,可將安裝框17之器具安裝孔17ab,與安裝爪11bd嵌合。覆蓋體11b,在側壁11bb中,於突出設置一對安裝爪11bd、11bd之部位的兩側部,沿著厚度方向設置切入溝11bg、11bg。覆蓋體11b,於一對安裝爪11bd、11bd之間的部位,設置厚度方向具有可撓性之撓曲片11be。覆蓋體11b,構成為可使撓曲片11be往器體11之內部撓曲。覆蓋體11b,係以電性絕緣性之樹脂材料形成。覆蓋體11b,作為電性絕緣性之樹脂材料,例如可使用ABS樹脂或尿素樹脂等形成。覆蓋體11b,例如可藉由射出成形而形成:將加熱溶融的電性絕緣性之樹脂材料射出注入模具內並使其冷卻固化。
安裝框17,藉由對向之一對側片17a、17a,以及對向之一對框片17b、17b形成為框狀。側片17a,具備複數個可安裝器體11之器具安裝孔17ab。安裝框17,藉由將覆蓋體11b之安裝爪11bd與器具安裝孔17ab嵌合,而可將器體11保持在安裝框17。器體11,在將器體11安裝於安裝框17時,例如,將覆蓋體11b之一方的側壁11bb之安裝爪11bd,插入至安裝框17之一方的器具安裝孔17ab。接著,器體11,以使另一方之側壁11bb的安裝爪11bd往器體11之內部撓曲的方式,將覆蓋體11b插入至安裝框17之第1窗孔17aa。器體11,在插入至嵌入安裝框17後,將覆蓋體11b之另一方的側壁11bb之安裝爪11bd,插入至安裝框17之另一方的器具安裝孔17ab。器體11,藉由將安裝爪11bd插入至器具安裝孔17ab,而被保持於安裝框17。此外,開關主機10中,在將器體11自安裝框17卸下的情況,將撓曲片11be往器體11之內部壓入。開關主機10,藉由撓曲片11be的撓曲,而可自器具安裝孔17ab抽出安裝爪11bd以將器體11自安裝框17卸下。
另,安裝框17,如圖4、圖5所示,於框片17b具備長孔17ac。將未圖示之固定螺紋件貫穿長孔17ac。安裝框17,係藉由將貫穿長孔17ac的固定螺紋件,例如與埋設於施工面之嵌入盒(未圖示)的螺紋部螺合,而固定於施工面側。此外,安裝框17,如圖4、圖5所示,於框片17b具備板用螺絲所使用的螺孔17ad。安裝框17,雖未圖示,但可於安裝框17的表面側,使用矩形框狀之板框(未圖示),與板用螺絲(未圖示)而進行螺著固定。安裝框17,若可安裝器體11,則為各種形狀皆可。安裝框17,例如可由樹脂體或金屬體構成。
開關主機10,於器體11之內部收納可控制照明負載52的亮燈與熄燈之電路部16。電路部16,具備第1電路基板16a、及第2電路基板16c。第1電路基板16a,外形形狀呈矩形的平板狀。第1電路基板16a,可由印刷配線板形成。電路部16,隔著平板狀的絕緣板16b,將第1電路基板16a、第2電路基板16c對向配置。電路部16,將第1電路基板16a與第2電路基板16c藉由未圖示之導體等電性連接。第2電路基板16c,外形形狀呈矩形的平板狀。第2電路基板16c,可由印刷配線板等形成。
可使電路部16,例如為在第1電路基板16a具備熱感測器部1、第1輸入判別部2、訊號接收部3、及控制部4之構成。第1電路基板16a,安裝有構成訊號接收部3之電子零件16aa。此外,第1電路基板16a,安裝有構成控制部4之電子零件16aa。第1電路基板16a,安裝有複數個(此處為3個)發光二極體6a。第1電路基板16a安裝有開關本體2aa,開關本體2aa具備以手動操作部2a1按壓驅動之操作子2ac。第1電路基板16a,安裝有構成亮度感測器1s之光電二極體。進一步,第1電路基板16a,例如,亦可安裝用於抑制異常發熱之溫度熔絲、防止漏電用之繼電器等各種電子零件16aa。於第1電路基板16a,形成未圖示之既定形狀的配線,構成為可與各種電子零件16aa電性連接。此外,可使電路部16,例如為在第2電路基板16c具備直流安定化電源4c與開閉器5之構成。為了使照明負載52亮燈,宜設置直流安定化電源4c。第2電路基板16c,安裝有構成直流安定化電源4c之電子零件16aa。於第2電路基板16c,形成未圖示之既定形狀的配線。第2電路基板16c,作為開閉器5,安裝有構成主開關元件之開閉元件5a、以及控制開閉元件5a的驅動之開閉驅動部5b。開閉元件5a,可使用雙向3端子閘流體構成。開閉驅動部5b,構成為可藉由控制訊號進行開閉元件5a的ON/OFF控制。開閉器5,除了以半導體開關元件作為主開關元件之電子開關以外,亦可由具備可動接點及固定接點之機械開關等構成。
熱感測器部1,可使用紅外線感測器1a構成。將紅外線感測器1a,安裝於第1電路基板16a。紅外線感測器1a,例如檢測自人體發出的紅外線。另,熱為係紅外線域之電磁波的紅外線。使紅外線感測器1a,為具有熱電元件等之構成即可。熱感測器部1,可為隨時檢測紅外線之構成,亦可為隔著預先設定的時間間隔檢測紅外線之構成。換而言之,熱感測器部1,構成可偵測有無人體存在之人體偵測用感測器。熱感測器部1,例如亦可構成為與光電二極體等的亮度感測器1s一體化地構成,能夠藉由亮度感測器1s偵測周圍的亮度。
熱感測器部1具備突出部位1k,為了確保既定的視角而較第1操作開關2a之前表面更為突出。熱感測器部1,具備圓筒狀的光學構件1r。光學構件1r,雖未圖示,但具有供增廣紅外線感測器1a之偵測範圍所用的鏡部。熱感測器部1,將紅外線感測器1a與光學構件1r,以感測器覆蓋部1aa覆蓋。感測器覆蓋部1aa,外形呈半圓筒狀。紅外線感測器1a,隔著感測器覆蓋部1aa,檢測自人體發出的熱。感測器覆蓋部1aa,具有將紅外線聚光之菲涅爾透鏡(Fresnel lens)。感測器覆蓋部1aa,例如可使用聚乙烯樹脂形成。開關主機10,在器體11的覆蓋體11b與第1電路基板16a之間夾持感測器覆蓋部1aa,而將感測器覆蓋部1aa收納於器體11之內部。
熱感測器部1,於器體11的覆蓋體11b與感測器覆蓋部1aa之間具備一對遮擋構件1b、1b。各遮擋構件1b,一體化地具備外形呈弧狀的基部1ba、及自基部1ba之一端起直立設置的把手部位1bb。各遮擋構件1b,構成為可沿著感測器覆蓋部1aa的表面任意移動。各遮擋構件1b,可覆蓋感測器覆蓋部1aa的一部分。各遮擋構件1b,藉由操作把手部位1bb,而可移動基部1ba。遮擋構件1b,例如可使用聚碳酸酯樹脂形成。熱感測器部1,藉由移動各遮擋構件1b之基部1ba,而可調整熱感測器部1檢測人體之檢測區域。開關主機10,可調整熱感測器部1之檢測區域,而進行人體之偵測範圍的調整。
第1操作開關2a,構成為以手動方式按壓手動操作部2a1,而可施行開關本體2aa的開關動作。亦即,手動操作部2a1,構成以手動方式按壓之第1操作開關2a的一部分。第1輸入判別部2,可判別是否操作第1操作開關2a即可。手動操作部2a1,係使用化妝蓋部2g、手柄部2f、及覆蓋體11b而構成。化妝蓋部2g,具備:透光性構件2g1,設置於進行按壓操作的一表面2ab側;以及底板2g2,設置於覆蓋體11b側。手動操作部2a1具備把手部2a2,設置為與熱感測器部1之突出部位1k重疊。把手部2a2設置有指觸凹部2a3,以使手指容易搭觸而進行化妝蓋部2g的拆卸。手柄部2f,以可拆卸的方式保持化妝蓋部2g。開關主機10,於手柄部2f形成開口部2f1,藉由將化妝蓋部2g自手柄部2f卸下,而使器體11之第1表面11bp於外部露出。此外,手柄部2f具有貫通孔2f3,貫通手柄部2f之厚度方向。
透光性構件2g1,外形形狀呈矩形板狀。透光性構件2g1,可藉透光性之樹脂材料形成。透光性構件2g1,作為透光性之樹脂材料,例如可使用聚碳酸酯樹脂。化妝蓋部2g,如圖11至圖15所示,於透光性構件2g1之手柄部2f側具有光漫射層2g5。光漫射層2g5,係藉由將含有白色顏料的樹脂於透光性構件2g1篩網印刷而形成。作為白色顏料,例如可使用二氧化矽或鈦酸鋇等。光漫射層2g5,可藉由篩網印刷於透光性構件2g1塗布形成。化妝蓋部2g,不僅藉由篩網印刷形成光漫射層2g5,亦可為將預先形成之構成光漫射層2g5的片材貼附於透光性構件2g1之構造。化妝蓋部2g,藉由雙面膠等,將透光性構件2g1貼附於底板2g2而保持。底板2g2,具有與手柄部2f之貫通孔2f3對應而設置之透孔2gc。
手動操作部2a1,如圖6、圖12及圖15所示,於化妝蓋部2g之四隅具備爪部2g3。手動操作部2a1,在與底板2g2的爪部2g3對應之手柄部2f的位置具備卡止孔2f2。化妝蓋部2g,以將底板2g2之爪部2g3勾卡固定在手柄部2f之卡止孔2f2的方式,構成為可任意裝卸。
覆蓋體11b,在覆蓋體11b之上側(圖6的紙面之左側)中,具備俯視時呈圓形的第3窗孔11bh及第4窗孔11bi。覆蓋體11b,在覆蓋體11b之中央部中,沿著覆蓋體11b的短邊方向,具備3個俯視呈矩形的第1筒狀突起11bs。開關主機10,自第1筒狀突起11bs之第5窗孔11bj射出發光二極體6a的光線。自第1筒狀突起11bs射出之發光二極體6a的光線,通過化妝蓋部2g,而往開關主機10之外部放射。覆蓋體11b,在覆蓋體11b之下側(圖6的紙面之右側)中,具備自覆蓋體11b中的第1表面11bp起往外方突出之突台部11bk。覆蓋體11b,於突台部11bk具備開口11bm。
進一步,覆蓋體11b,為了以可旋轉的方式安裝手動操作部2a1之手柄部2f,而在覆蓋體11b中的第1表面11bp之一方的側壁側(圖6的紙面之下側)具備突出之軸部11bn。軸部11bn,沿著覆蓋體11b之長邊方向形成為圓柱狀。覆蓋體11b,如圖6、圖13及圖14所示,藉由金屬製的板狀彈簧2d將覆蓋體11b之軸部11bn往手動操作部2a1的手柄部2f側按壓。換而言之,以手柄部2f與板狀彈簧2d夾持覆蓋體11b之軸部11bn,而將手動操作部2a1保持於器體11。此外,覆蓋體11b具備撓曲部11br,俯視時,於覆蓋體11b之第1表面11bp的中央部保持其端部,另一端(圖6的紙面之上)的周部凹缺而成為T字形。撓曲部11br,構成為藉由來自手柄部2f的按壓,而往器體11之內部撓曲。
第1操作開關2a係鋼琴鍵桿,能夠以手動操作部2a1中之手柄部2f的一端部支持於器體11而另一端可任意轉動的方式,進行按壓操作。亦即,第1操作開關2a,構成鋼琴鍵桿式開關。鋼琴鍵桿式開關構成為,使安裝於開關本體2aa之前表面側的鋼琴鍵桿以鋼琴鍵桿之一方側為支點,按壓另一方側而旋轉。鋼琴鍵桿,構成可按壓操作開關本體2aa的操作子2ac之開關的一部分。鋼琴鍵桿式開關,可藉由對鋼琴鍵桿的琴鍵式觸碰而施行開關操作。
手動操作部2a1,如圖13所示,構成為可與T字形之撓曲部11br、及操作子2ac抵接。手動操作部2a1,在支持於器體11的狀態下,使手動操作部2a1的背面側可與覆蓋體11b的撓曲部11br抵接。開關主機10,一旦使用者對手動操作部2a1進行按壓操作,則手動操作部2a1被往覆蓋體11b側按壓。開關主機10,藉由對手動操作部2a1的按壓操作,而使手動操作部2a1以撓曲部11br按壓器體11之內部的操作子2ac。開關主機10,若按壓操作子2ac則使第1操作開關2a為ON。可使開關主機10為,一旦自手動操作部2a1推壓的力消失,則手動操作部2a1受到操作子2ac的反作用力等而返回至原本的位置之構成。開關主機10,若手動操作部2a1回到原本的位置,則使第1操作開關2a為OFF。第1操作開關2a,例如可使用觸摸開關(tactile switch)。
開關主機10,如圖5所示,於化妝蓋部2g的表面設置突條部2g4。突條部2g4,可作為使用者操作手動操作部2a1時之標誌。
開關主機10,藉由將第1筒狀突起11bs的至少一部分插入至手柄部2f之貫通孔2f3,而可使來自發光二極體6a的光線效率良好地往外部照射。此外,開關主機10,可抑制來自外部的光線被導入器體11之內部而吸收的情形。另,手柄部2f,如圖11所示具備第2筒狀突起2fs,向器體11側突出而包圍第1筒狀突起11bs。開關主機10,無關於手動操作部2a1之操作,而可藉由第2筒狀突起2fs抑制來自第1筒狀突起11bs的光線於手動操作部2a1與覆蓋體11b之間漏出的情形。進一步,器體11具備第3筒狀突起11bt,以包圍發光二極體6a的方式往內部突出。藉此,開關主機10,於器體11之內部中,可抑制來自發光二極體6a的光線之漫射,而使發光二極體6a的光線效率良好地往器體11之外部射出。
控制部4內建有計時器部(未圖示),供將照明負載52亮燈的亮燈保持時間計時所用。控制部4構成為,若在亮燈保持時間之計時期間自熱感測器部1再度輸入感測器訊號,則於自再度輸入感測器訊號之時間點起至既定亮燈保持時間後,使照明負載52呈熄燈狀態。因此,以可觸發型計時器構成計時器部,而可將自再度輸入感測器訊號之時間點起至既定亮燈保持時間計時。
控制部4,作為基本動作,在亮度感測器1s所檢測出的亮度較預先設定的亮度之閾值更暗的狀態下,若依據入射至熱感測器部1之熱的變化而輸入表示偵測到人體之感測器訊號,則使照明負載52亮燈。另,將亮度之閾值,例如先記憶於控制部4的記憶體(未圖示)即可。控制部4,控制開閉器5,以在計時器部所計時的既定亮燈保持時間之間,維持照明負載52的亮燈狀態。
控制部4,輸入係熱感測器部1的輸出之感測器訊號。控制部4,輸入第1輸入判別部2的輸出。控制部4,輸入訊號接收部3的輸出。控制部4,可依據來自熱感測器部1之感測器訊號,而偵測在預先設定的偵測範圍內是否存在人體,輸出控制開閉器5之控制訊號。控制部4,例如可使用具備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處理單元)之微電腦等而構成。
控制部4具有自動亮燈熄燈模式,因應來自熱感測器部1之感測器訊號而使照明負載52自動呈亮燈狀態,並在經過既定亮燈保持時間後,使照明負載52。控制部4具有持續亮燈模式,無論有無來自熱感測器部1之感測器訊號,皆使照明負載52持續地亮燈。控制部4具有強制熄燈模式,無論有無來自熱感測器部1之感測器訊號,皆將照明負載52強制地熄燈。
控制部4,藉由對手動操作部2a1的按壓操作,而切換持續亮燈模式、自動亮燈熄燈模式、及強制熄燈模式之各模式。控制部4,分別與各發光二極體6a電性連接。控制部4,將複數個發光二極體6a的亮燈與各模式分別對應而各別地進行控制。發光二極體6a,例如構成藉由發光顏色與亮燈狀態而可顯示開關主機10之各模式的模式顯示部6。控制部4,可將切換的各模式顯示於設置在手動操作部2a1之模式顯示部6。另,圖5所示之開關主機10,將持續亮燈模式顯示為「持續啟動」。此外,圖5所示之開關主機10,將自動亮燈熄燈模式顯示為「自動」。進一步,圖5所示之開關主機10,將強制熄燈模式顯示為「關閉」。
開關主機10,每當操作第1操作開關2a時,可切換持續亮燈模式、自動亮燈熄燈模式、及強制熄燈模式。模式顯示部6,在持續亮燈模式下顯示「持續啟動」。模式顯示部6,在自動亮燈熄燈模式下顯示「自動」。模式顯示部6,在強制熄燈模式下顯示「關閉」。開關主機10,因應第1操作開關2a的操作,而以「關閉」、「自動」、「持續啟動」之順序重複各模式的轉變。
更具體而言,開關主機10,在強制熄燈模式的情況,例如於3個發光二極體6a中,使設置在短邊方向之一方側(圖5的紙面之左側)的發光二極體6a亮燈。開關主機10,例如於3個發光二極體6a中,使設置在短邊方向之一方側的發光二極體6a亮紅燈即可。開關主機10,在自動亮燈熄燈模式的情況,例如使設置在短邊方向之中央部的發光二極體6a亮燈。開關主機10,例如於3個發光二極體6a中,使設置在短邊方向之中央部的發光二極體6a亮綠燈即可。開關主機10,亦可在既定亮燈保持時間之間,使設置在中央部的發光二極體6a閃綠燈。開關主機10,亦可隨著既定亮燈保持時間的剩餘時間變少,而使設置在中央部的發光二極體6a之閃燈間隔減短。開關主機10,在持續亮燈模式的情況,例如於3個發光二極體6a中,使設置在短邊方向之另一方側(圖5的紙面之右側)的發光二極體6a亮燈。開關主機10,例如於3個發光二極體6a中,使短邊方向之另一方側的發光二極體6a亮藍燈即可。亦即,發光二極體6a,例如可藉由發光二極體6a的亮燈、熄燈、閃燈與發光顏色的區別,而於模式顯示部6顯示持續亮燈模式、自動亮燈熄燈模式、及強制熄燈模式。
進一步,開關主機10構成為,可與第1操作開關2a之操作時間的長度對應,而使控制部4對開閉器5進行不同的控制。開關主機10構成為,使控制部4判別操作時間,例如長按操作第1操作開關2a持續1秒以上之情況、及按壓操作第1操作開關2a未滿1秒之情況,而可切換開閉器5之控制。控制部4,在第1操作開關2a的操作時間較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更長之長按操作的情況,施行第1控制:縮短亮燈保持時間,並在既定時間之間,禁止來自熱感測器部1之感測器訊號所引起的開閉器5之控制。控制部4,在第1操作開關2a之操作時間未滿1秒的情況,每當操作第1操作開關2a時,切換持續亮燈模式、自動亮燈熄燈模式、及強制熄燈模式。換而言之,則控制部4,在第1操作開關2a之操作時間未滿1秒的情況,施行成為將開閉器5關閉控制之強制熄燈模式的第2控制。另,開關主機10,在長按第1操作開關2a之情況,例如,亦可構成為使設置在短邊方向之中央部的發光二極體6a、與設置在短邊方向之一方側的發光二極體6a交互發光。
開關主機10,於手動操作部2a1之下側具備化妝蓋板1d。化妝蓋板1d,在與覆蓋體11b之開口11bm對向的位置具備開口窗部1db。化妝蓋板1d,以使開口窗部1db與開口11bm對應的方式,將突台部11bk貫穿。化妝蓋板1d,具備較手動操作部2a1之一表面2ab更為突出的突部1dk。突部1dk呈圓弧狀的形狀,俾以保護突台部11bk。
開關主機10,具備可設定熱感測器部1之檢測敏感度的設定操作部7。亦可使設定操作部7,具有可設定熱感測器部1之檢測敏感度以外的功能。設定操作部7,亦可具備能夠設定自動亮燈熄燈模式中之亮燈保持時間的操作部。設定操作部7,使設定操作部7的一部分在器體11之第1表面11bp露出。以手動操作部2a1覆蓋在器體11之第1表面11bp露出的設定操作部7。設定操作部7,具備第1設定部7a、及第2設定部7b。
第1設定部7a,將構成第1設定部7a之調節構件等,安裝於第1電路基板16a。第1設定部7a,例如具備第1旋鈕7a1,可旋轉調節構件之操作軸。第1設定部7a,使第1設定部7a之第1旋鈕7a1,通過器體11的第3窗孔11bh而自器體11的第1表面11bp起突出。第1設定部7a,構成為可在自動亮燈熄燈模式中,設定使照明負載52亮燈之亮燈保持時間。開關主機10,例如可在30秒至30分鐘的範圍適當設定亮燈保持時間。
第2設定部7b,將構成第2設定部7b之旋轉調節構件等,安裝於第1電路基板16a。第2設定部7b,例如具備第2旋鈕7b1,可使旋轉調節構件之操作軸旋轉。第2設定部7b,使第2設定部7b之第2旋鈕7b1,通過器體11的第4窗孔11bi而自器體11的第1表面11bp起突出。第2設定部7b,例如可將亮度感測器1s之亮度敏感度等級在「暗」至「亮」的範圍設定。作為亮度敏感度等級的「暗」,例如可為5勒克斯(Lux)以下。作為亮度敏感度等級的「亮」,例如可為100勒克斯以上。
開關主機10,例如,若將第2設定部7b設定為「關閉」,則可使亮度感測器1s之功能停止。開關主機10,在將第2設定部7b設定為「關閉」的情況,可防止屋內的照明負載52在開關主機10周圍明亮時亮燈之情形。開關主機10,防止屋內的照明負載52在周圍明亮時亮燈,而可尋求節能化。開關主機10,例如藉由以第2設定部7b調整亮度之閾值,結果可獲得與設定熱感測器部1偵測到有無人體存在之檢測敏感度相同的效果。亦即,第2設定部7b,構成設定熱感測器部1之檢測敏感度的設定操作部7。另,開關主機10,亦可具備直接調整而設定熱感測器部1之檢測敏感度的設定操作部7。開關主機10,例如,藉由依據設定操作部7調整將熱感測器部1檢測到之熱的變化量放大時之放大程度,而可直接調整熱感測器部1之檢測敏感度。
以下,對操作子機20之構成簡單地說明。
操作子機20,如圖16所示,安裝於安裝框17。將安裝於安裝框17的操作子機20,設置在建築物之壁面等施工面(未圖示)。操作子機20,可設置於開關主機10的熱感測器部1之偵測範圍外。操作子機20,具備嵌入配置於構成施工面之建造材料的盒體21。操作子機20,例如可成為具備內部可收納第2輸入判別部22、訊號發送部23、及子機控制部24的盒體21之構成。盒體21可構成為,具有與開關主機10之器體11的安裝爪11bd相同之構造,安裝於安裝框17。操作子機20,具備被覆盒體21之前表面的表覆部22g。表覆部22g,可作為構成鋼琴鍵桿式開關之第2操作開關22a的鋼琴鍵桿而使用。另,操作子機20,可將第2操作開關22a以與開關主機10中之第1操作開關2a同樣的構造形成。此外,操作子機20,可將第2輸入判別部22以與開關主機10中之第1輸入判別部2同樣的構造形成。
接著,使用圖2,對系統30中之開關主機10的動作加以詳述。
開關主機10,在自動亮燈熄燈模式的情況,若熱感測器部1在時刻t1檢測到熱的變化,則熱感測器部1輸出感測器訊號。控制部4,依據來自熱感測器部1之感測器訊號,而控制開閉器5以使照明負載52呈亮燈狀態。控制部4的計時器部,在接收來自熱感測器部1之感測器訊號起至經過既定時間為止緩緩減少計時器部之計數器的值。圖2中,使自時刻t1起至時刻t2為止之時間,為既定時間。控制部4,在計時器部之計數器的值成為「0」之時刻t2後,控制開閉器5而使照明負載52呈熄燈狀態。換而言之,則開關主機10,在至經過預先設定之亮燈保持時間為止之前,使照明負載52亮燈。
而後,開關主機10,在自動亮燈熄燈模式中,若與時刻t1同樣地,熱感測器部1在時刻t3檢測到熱的變化,則熱感測器部1輸出感測器訊號。控制部4,依據來自熱感測器部1之感測器訊號,而控制開閉器5以使照明負載52呈亮燈狀態。此處,若以手動方式在時刻t4操作第1操作開關2a,則第1輸入判別部2,輸出判別訊號。第1輸入判別部2,例如,在第1操作開關2a自時刻t4起至時刻t5為止進行操作之操作時間中,持續對控制部4輸出判別訊號。控制部4,在第1操作開關2a之操作時間為預先記憶於控制部4之設定時間以上的情況,在經過設定時間後之時刻t5對開閉器5施行第1控制。可使設定時間例如為1秒。控制部4,自時刻t5起將計時器部之計數值緩緩減小。控制部4,在自時刻t5起至計時器部之計數值成為「0」之時刻t7後,作為第1控制,控制開閉器5而使照明負載52呈熄燈狀態。亦即,控制部4,於自動亮燈熄燈模式在照明負載52之亮燈狀態中,將判別訊號成為OFF的狀況作為觸發,而再度設定亮燈保持時間。控制部4,例如,可將自時刻t3起至時刻t8為止之30秒的亮燈保持時間,縮短為自時刻t5起至時刻t7為止之5秒。以下,將使照明負載52因應來自熱感測器部1之感測器訊號而自時刻t3起亮燈至時刻t8為止的亮燈保持時間亦稱作第1亮燈保持時間,將使照明負載52因應判別訊號而自時刻t5起亮燈至時刻t7為止的亮燈保持時間亦稱作第2亮燈保持時間。
此外,控制部4,於第1控制中設置遮罩期間1M,在既定期間之間,禁止來自熱感測器部1之感測器訊號所引起的開閉器5之控制。開關主機10,作為既定期間,例如,可於控制部4設定與第2亮燈保持時間相同之5秒的遮罩期間1M。控制部4,例如,於遮罩期間1M中,即便在時刻t6自熱感測器部1接收到感測器訊號仍不使照明負載52亮燈。開關主機10亦可構成為,在時刻t7經過遮罩期間1M後,因應來自熱感測器部1之感測器訊號使照明負載52而可亮燈,返回自動亮燈熄燈模式。
開關主機10,例如,使用者藉由長按第1操作開關2a較設定時間更長的時間,而在經過時間間隔較第1亮燈保持時間更短的第2亮燈保持時間後,將照明負載52熄燈。開關主機10,一般多設置於玄關前廊與走廊的邊界。開關主機10,不僅施行藉由第1操作開關2a之操作而切換為強制熄燈模式以將照明負載52熄燈的第2控制,亦可施行將第1亮燈保持時間縮短為第2保持時間的第1控制。開關主機10中,藉由使控制部4施行第1控制,而可使使用者從在玄關前廊穿著鞋子起至玄關的門開啟之順暢的行動,在照明負載52的亮燈狀態下進行。此外,開關主機10,藉由第1控制將第1亮燈保持時間縮短為第2亮燈保持時間,可尋求進一步的節能化。另,控制部4並不僅限於,依持續按壓第1操作開關2a之操作時間的時間長度,而可施行選擇第1控制與第2控制之構成。控制部4,例如亦可構成為,可依使用者按壓第1操作開關2a的次數是否為設定之規定次數以上,或未滿規定次數,而選擇第1控制與第2控制。
接著,使用圖3,對於依據來自系統30中之操作子機20的傳輸訊號而進行控制之開關主機10的動作加以說明。
系統30中之開關主機10,在自時刻t21起至時刻t22為止,與上述開關主機10之自時刻t1起至時刻t2的動作同樣地運作。
開關主機10,於自動亮燈熄燈模式中,若與時刻t21同樣地,熱感測器部1在時刻t23檢測到熱的變化,則熱感測器部1輸出感測器訊號。控制部4,依據來自熱感測器部1之感測器訊號,而控制開閉器5以使照明負載52呈亮燈狀態。控制部4,在自時刻t23起至時刻t29為止的第1亮燈保持時間之間,施行開閉器5的控制以使照明負載52呈亮燈狀態。第1輸入判別部2,若以手動方式在時刻t24操作第1操作開關2a,則輸出判別訊號。控制部4,於第1操作開關2a之操作時間為設定時間以上的情況,在經過設定時間後之時刻t25對開閉器5施行第1控制。控制部4,作為第1控制,在自時刻t25起至時刻t28為止的第2亮燈保持時間之間,進行控制以使照明負載52呈亮燈狀態。控制部4,於第1控制中,在與遮罩期間1M同樣作為既定期間的遮罩期間2M之間,禁止來自熱感測器部1之感測器訊號所引起的開閉器5之控制。亦即,控制部4,例如,於遮罩期間2M中,即便在時刻t27自熱感測器部1接收到感測器訊號仍不使照明負載52亮燈。此處,開關主機10,在自動亮燈熄燈模式的情況,於照明負載52之亮燈狀態中,若訊號接收部3在時刻t26自操作子機20接收到傳輸訊號,則無關於第1亮燈保持時間或第2亮燈保持時間而使照明負載52為熄燈狀態。控制部4,在依據判別訊號使照明負載52呈亮燈狀態之時刻t25起較時刻t28更早的時刻t26,藉由來自操作子機20之傳輸訊號立即控制開閉器5以使照明負載52呈熄燈狀態。
亦即,控制部4,即便於在既定期間之間禁止開閉器5的控制之遮罩期間2M中,仍依據來自操作子機20之傳輸訊號而控制開閉器5。另,開關主機10,在操作子機20所產生之照明負載52的熄燈後中,以可因應來自熱感測器部1之感測器訊號而使照明負載52亮燈的方式,返回自動亮燈熄燈模式。控制部4,即便於遮罩期間2M中仍使來自操作子機20之傳輸訊號,較來自熱感測器部1之感測器訊號、來自第1輸入判別部2之判別訊號優先而利用在照明負載52的亮燈/熄燈之控制。
系統30,於自動亮燈熄燈模式中,藉由設置在熱感測器部1之偵測範圍外的操作子機20,無關於開關主機10中的熱感測器部1有無偵測到人體,即便照明負載52處於第2亮燈保持時間,仍可將其熄燈。系統30,例如,於玄關設置開關主機10的情況,不發生在使用者打算外出而長按第1操作開關2a後,因操作子機20而使照明負載52在玄關無使用者的狀態下,於第2亮燈保持期間之間維持亮燈狀態的狀況。因此,系統30,可尋求進一步節能化。另,系統30,即便在將開關主機10設置於玄關附近時,仍可藉由設置在與玄關為相反側之走廊邊緣的操作子機20使照明負載52亮燈。
控制部4,可具備ROM、EEPROM等電腦可讀取之記憶媒體。控制部4的處理器(例如CPU)構成為,藉由實行記憶在電腦可讀取之記憶媒體的電腦可讀取之指令,而實現控制部4的功能。
本發明並未限定於例示之形態。例如,不應將例示之特徵解釋為本發明必須具備之特徵,另,本發明之主題,亦有存在較所揭露之特定實施形態的全部特徵更少之特徵的情形。藉由申請專利範圍顯示本發明,而本發明亦包含在與申請專利範圍均等之範圍內所進行的全部變更。
1‧‧‧熱感測器部
1a‧‧‧紅外線感測器
1aa‧‧‧感測器覆蓋部
1b‧‧‧遮擋構件
1ba‧‧‧基部
1bb‧‧‧把手部位
1d‧‧‧化妝蓋板
1db‧‧‧開口窗部
1dk‧‧‧突部
1k‧‧‧突出部位
1r‧‧‧光學構件
1s‧‧‧亮度感測器
2‧‧‧輸入判別部(第1輸入判別部)
2a‧‧‧操作開關(第1操作開關)
2a1‧‧‧手動操作部
2a2‧‧‧把手部
2a3‧‧‧指觸凹部
2aa‧‧‧開關本體
2ab‧‧‧一表面
2ac‧‧‧操作子
2d‧‧‧板狀彈簧
2f‧‧‧手柄部
2f1‧‧‧開口部
2f2‧‧‧卡止孔
2f3‧‧‧貫通孔
2fs‧‧‧第2筒狀突起
2g‧‧‧化妝蓋部
2g1‧‧‧透光性構件
2g2‧‧‧底板
2g3‧‧‧爪部
2g4‧‧‧突條部
2g5‧‧‧光漫射層
2gc‧‧‧透孔
3‧‧‧訊號接收部
4‧‧‧控制部
4c‧‧‧直流安定化電源
5‧‧‧開閉器
5a‧‧‧開閉元件
5b‧‧‧開閉驅動部
6‧‧‧模式顯示部
6a‧‧‧發光二極體
7‧‧‧設定操作部
7a‧‧‧第1設定部
7a1‧‧‧第1旋鈕
7b‧‧‧第2設定部
7b1‧‧‧第2旋鈕
10‧‧‧開關主機(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
11‧‧‧器體
11a‧‧‧本體
11ac‧‧‧卡合突起部
11b‧‧‧覆蓋體
11bb‧‧‧側壁
11bc‧‧‧突出片
11bd‧‧‧安裝爪
11be‧‧‧撓曲片
11bf‧‧‧卡合孔
11bg‧‧‧切入溝
11bh‧‧‧第3窗孔
11bi‧‧‧第4窗孔
11bj‧‧‧第5窗孔
11bk‧‧‧突台部
11bm‧‧‧開口
11bn‧‧‧軸部
11bp‧‧‧第1表面
11br‧‧‧撓曲部
11bs‧‧‧第1筒狀突起
11bt‧‧‧第3筒狀突起
11c‧‧‧端子
11c1‧‧‧第1電源端子
11c2‧‧‧第2電源端子
11c3‧‧‧第2負載端子
11c4‧‧‧第1負載端子
11c5‧‧‧第1連接端子
11c6‧‧‧第2連接端子
11ca‧‧‧鎖定彈簧
11cb‧‧‧端子板
11cc‧‧‧按鈕
16‧‧‧電路部
16a‧‧‧第1電路基板
16aa‧‧‧電子零件
16b‧‧‧絕緣板
16c‧‧‧第2電路基板
17‧‧‧安裝框
17a‧‧‧側片
17aa‧‧‧第1窗孔
17ab‧‧‧器具安裝孔
17ac‧‧‧長孔
17ad‧‧‧螺孔
17b‧‧‧框片
20‧‧‧操作子機
21‧‧‧盒體
22‧‧‧第2輸入判別部
22a‧‧‧第2操作開關
22g‧‧‧表覆部
23‧‧‧訊號發送部
24‧‧‧子機控制部
30‧‧‧系統
51‧‧‧商用電源
52‧‧‧照明負載
圖1係使用實施形態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系統的方塊圖。 圖2係用於說明實施形態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的動作之時序圖。 圖3係用於說明實施形態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的其他動作之時序圖。 圖4係實施形態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的立體圖。 圖5係實施形態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的前視圖。 圖6係實施形態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的分解立體圖。 圖7係顯示實施形態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的要部之前視圖。 圖8係顯示實施形態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的其他要部之前視圖。 圖9係顯示實施形態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的其他要部之側視圖。 圖10係實施形態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的後視圖。 圖11係圖5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的A-A線剖面圖。 圖12係圖11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的以虛線包圍之部分的放大圖。 圖13係圖5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的B-B線剖面圖。 圖14係圖13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的以虛線包圍之部分的放大圖。 圖15係顯示實施形態中的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的要部之後視圖。 圖16係實施形態中之操作子機的立體圖。
1‧‧‧熱感測器部
1s‧‧‧亮度感測器
2‧‧‧輸入判別部(第1輸入判別部)
2a‧‧‧第1操作開關(操作開關)
3‧‧‧訊號接收部
4‧‧‧控制部
4c‧‧‧直流安定化電源
5‧‧‧開閉器
5a‧‧‧開閉元件
5b‧‧‧開閉驅動部
6‧‧‧模式顯示部
7‧‧‧設定操作部
10‧‧‧開關主機(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
11c1‧‧‧第1電源端子
11c2‧‧‧第2電源端子
11c3‧‧‧第2負載端子
11c4‧‧‧第1負載端子
11c5‧‧‧第1連接端子
11c6‧‧‧第2連接端子
20‧‧‧操作子機
22‧‧‧第2輸入判別部
22a‧‧‧第2操作開關
23‧‧‧訊號發送部
24‧‧‧子機控制部
30‧‧‧系統
51‧‧‧商用電源
52‧‧‧照明負載

Claims (3)

  1. 一種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具備:熱感測器部,檢測自人體發出的熱;輸入判別部,判別有無以手動方式進行之操作開關的操作;控制部,依據來自該熱感測器部之感測器訊號與來自該輸入判別部之判別訊號,而輸出控制照明負載的亮燈/熄燈之控制訊號;以及開閉器,依據來自該控制部之該控制訊號而開啟關閉對該照明負載之電力的供給; 其特徵為: 該控制部,控制該開閉器,因應來自該熱感測器部之該感測器訊號而使該照明負載呈亮燈狀態,並在經過既定亮燈保持時間後,使該照明負載呈熄燈狀態; 該控制部,於該照明負載之亮燈狀態中,藉由該操作開關的操作,縮短該亮燈保持時間,並在既定期間之間,禁止來自該熱感測器部之該感測器訊號所引起的該開閉器之控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其中, 該控制部,在因應該感測器訊號而使該照明負載呈亮燈狀態的情況,可依該操作開關之操作而選擇第1控制與第2控制; 該第1控制,縮短該亮燈保持時間,並在既定期間之間,禁止來自該熱感測器部之該感測器訊號所引起的該開閉器之控制; 該第2控制,將該開閉器進行關閉控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其中, 該控制部,對應於該操作開關之操作時間,而切換該第1控制與該第2控制。
TW104106117A 2014-03-12 2015-02-26 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 TWI5491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49215A JP6443790B2 (ja) 2014-03-12 2014-03-12 熱線センサ付自動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3085A TW201603085A (zh) 2016-01-16
TWI549152B true TWI549152B (zh) 2016-09-11

Family

ID=54071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6117A TWI549152B (zh) 2014-03-12 2015-02-26 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43790B2 (zh)
TW (1) TWI549152B (zh)
WO (1) WO20151368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40807B2 (ja) * 2019-02-08 2023-09-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7085A (ja) * 2000-02-21 2001-08-3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人体検出機能付配線器具
TW200836486A (en) * 2006-10-26 2008-09-0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Automatic switch with heat sensor
CN101807906A (zh) * 2005-03-14 2010-08-18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开关和负载控制系统
CN102341881A (zh) * 2009-03-03 2012-02-01 立维腾制造有限公司 使用电源组的双级切换
JP2012043761A (ja) * 2010-08-12 2012-03-01 Azumi Seiko Kk 作業用ライ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77272A (ja) * 1999-03-25 2000-10-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熱線センサ付き配線器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7085A (ja) * 2000-02-21 2001-08-3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人体検出機能付配線器具
CN101807906A (zh) * 2005-03-14 2010-08-18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开关和负载控制系统
TW200836486A (en) * 2006-10-26 2008-09-0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Automatic switch with heat sensor
CN102341881A (zh) * 2009-03-03 2012-02-01 立维腾制造有限公司 使用电源组的双级切换
JP2012043761A (ja) * 2010-08-12 2012-03-01 Azumi Seiko Kk 作業用ライ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73076A (ja) 2015-10-01
WO2015136846A1 (ja) 2015-09-17
JP6443790B2 (ja) 2018-12-26
TW201603085A (zh) 2016-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27479B2 (ja) 熱線センサ付自動スイッチ
TWI543223B (zh) 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
TWI511451B (zh) Attach the automatic detection of the sensor for detecting the human body
TWI549152B (zh) 附設熱感測器之自動開關
TWI520484B (zh) 附設熱線感測器之自動開關
TWI548215B (zh) Automatic switch system with human body sensor
KR101198094B1 (ko) 스위치의 이미지 표시 유니트 및 이를 구비한 스마트 스위치
TW201503762A (zh) 附設熱線感測器之自動開關
TWI520483B (zh) 附設熱線感測器之自動開關系統
JP2012257149A (ja) カメラ付ドアホン子機
KR20160093832A (ko) 실내 살균기능을 갖는 조명등 장치
JP6861384B2 (ja) 熱線センサ付自動スイッチ
JP4797929B2 (ja) 熱線センサ付自動スイッチ
TWI668723B (zh) 負載控制裝置及發送機
JP2008108637A (ja) 熱線センサ付自動スイッチ
JP6811396B2 (ja) 導光部材、スイッチハンドル、及び配線器具
JP2023083544A (ja) 戸体
JP2000012245A (ja) 足元灯
TW201937855A (zh) 負載控制裝置
JP2013062095A (ja) 照明装置
JPH10199384A (ja) 熱線感知式自動スイッ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