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4884B - 廚房裝置 - Google Patents

廚房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4884B
TWI544884B TW102107518A TW102107518A TWI544884B TW I544884 B TWI544884 B TW I544884B TW 102107518 A TW102107518 A TW 102107518A TW 102107518 A TW102107518 A TW 102107518A TW I544884 B TWI544884 B TW I54488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installation table
illuminating
light
kitche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7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40910A (zh
Inventor
Shinji Kabu
Ryu Kawate
Kazuho Miyayama
Motoharu Murakami
Junya Yoshida
Hiroyasu Kawanishi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p M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p M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p M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40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0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4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4884B/zh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Combinations Of Kitchen Furniture (AREA)

Description

廚房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備照明裝置的廚房裝置。
日本專利公開2005-40370號公報(以下稱專利文獻1)揭示一種廚房單元。該廚房單元為對面式,在形成作業區域的頂面的後側設有高出一段的櫃台部。在櫃台部的上端緣形成有向前側突出的外伸部。另外,在外伸部的底面設置了照亮作業區域的照明裝置。
另外,在專利文獻1中,照明裝置向前斜上方照射的光,會進入站立在廚房單元的前側的使用者的眼部,使用者有可能會感到目眩。另外,在使用廚房單元所設置的水槽時或使用櫃台部時,會有水等液體潑到照明裝置進而導致照明裝置發生故障等問題之虞。
有鑑於上述問題,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廚房裝置,其可清楚照亮作業台的頂面,而且使用者不易感到目眩,另外,可防止照明裝置被水等液體潑到而產生不良情況。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廚房裝置具備作業台以及照明裝置,該作業台具備從頂面的後端部豎起的立壁部,該照明裝置安裝於該立壁部的前側,該照明裝置具備用來照亮該作業台的頂面的發光體,以及可設置該發光體且形成有該發光體所照射之光可通過的開口部的設置台,該開口部從該設置台的前側面的下端向斜上方後退。
該作業台宜具備從該立壁部的上端部向前方伸出的伸出部,該設置台宜設置於該立壁部的前面與該伸出部的底面所形成的角落部,該照明裝置宜具備遮蔽該發光體向前斜上方發出之光的遮光部。
在該設置台的上部宜形成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作為該遮光部。
宜在該發光體、該立壁部的前面以及該伸出部的底面所包圍的部位,設置配線通過用的空間。
該發光體所發出之光的照射區域宜設定在該作業台的頂面中的從前端部到後端部的範圍或從前端部到該立壁部的前面的範圍。
該設置台設有位於該發光體的前側的前面部,在該設置台的前面部形成有該發光體向前側照射之光可通過的該開口部,該設置台的前面部宜設有使從比該開口部更上方部位的前面傳導流下的水在到達該開口部之前落下的擋水部。
該作業台宜具備從該立壁部的上端部向前方伸出的伸出部,該設置台宜安裝於該立壁部的前面與該伸出部的底面所形成的角落部,該設置台的前面部宜設有以越靠前側位於越上方的方式傾斜的傾斜片部,並宜在該傾斜片部形成該開口部,且宜形成從在該設置台的前面部中的該開口部的上側部位向下側突出的突部,且宜以該突部構成該擋水部。
宜在該設置台的前面部的前側設置塞住該開口部的前蓋部,該前蓋部 宜設有與在該設置台的前面部中的該開口部的上側部位彈性接觸的上彈接部,以及與在該設置台的前面部中的該開口部的下側部分彈性接觸的下彈接部。
該作業台宜具備從該立壁部的上端部向前方伸出的伸出部,該設置台宜安裝在該立壁部的前面與該伸出部的底面所形成的角落部,該設置台的前側面宜覆蓋該發光體的前斜上方,在該設置台的前側面的下端宜形成比該開口部的上端緣更向下方突出的突部。
該突部宜形成銳角狀。
在本發明中,可利用發光體所發出之光清楚照亮作業台的頂面。另外,由於設置台的開口部從前側面的下端向斜上方後退,故站立在作業台的前側的使用者不易感到目眩。另外,水不易從照明裝置的開口部滲透進入,即使水等液體潑到照明裝置的前面,照明裝置所內建的裝置也不易被水浸濕而發生故障等問題。
1‧‧‧廚房裝置
2‧‧‧作業台
3‧‧‧照明裝置
4‧‧‧主台部
5‧‧‧副台部(立壁部)
6‧‧‧工作台面
7‧‧‧加熱調理器
8‧‧‧水槽
8‧‧‧蓋部
9‧‧‧作業部
10‧‧‧立起部
11‧‧‧頂板
12‧‧‧缺口部
13‧‧‧板狀構件
14‧‧‧表面板
15‧‧‧開口部
16~18‧‧‧木質板
19‧‧‧伸出部
20‧‧‧角落部
21‧‧‧卡止用具
22‧‧‧縱片部
23‧‧‧横片部
24‧‧‧螺絲
25‧‧‧設置台
26‧‧‧發光體
27‧‧‧光源
28‧‧‧設置台本體
29‧‧‧後蓋部
30‧‧‧前面部
31‧‧‧上突片
32‧‧‧下突片
33‧‧‧被卡止片部
34‧‧‧水龍頭
35‧‧‧上縱片部
36‧‧‧下縱片部
37‧‧‧傾斜片部
38‧‧‧空間
39‧‧‧嵌入孔
40‧‧‧透光構件
41‧‧‧前蓋部
42‧‧‧基板
43‧‧‧入射面
44‧‧‧反射面
45‧‧‧射出面
46‧‧‧邊蓋
47‧‧‧突出部
48‧‧‧空間
49‧‧‧遮光部
50‧‧‧上部
51‧‧‧螺絲
52‧‧‧螺絲蓋部
53‧‧‧爪部
54‧‧‧突部
55‧‧‧上側卡止部
56‧‧‧下側卡止部
57‧‧‧襯墊
58‧‧‧上被卡止部
59‧‧‧下被卡止部
60‧‧‧上彈接部
61‧‧‧下彈接部
62‧‧‧下部
63‧‧‧凹溝部
81‧‧‧坡面部
82‧‧‧側板部
83‧‧‧垂下片部
84‧‧‧突條部
100‧‧‧面板部
101‧‧‧照明支持部
102‧‧‧面板
圖1係本發明的實施態樣的廚房裝置的副台部上部的縱剖面圖。
圖2係同上態樣的廚房裝置的立體圖。
圖3係表示同上態樣的前蓋部取下的照明裝置,(a)為前視圖,(b)為俯視圖,(c)為側視圖。
圖4係圖3的A-A線段剖面圖。
圖5係圖4的B部位放大圖。
圖6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態樣的廚房裝置,並表示照明裝置的照射範圍的說明圖。
圖7係蓋部的立體圖。
圖8係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態樣的廚房裝置的立體圖。
以下,根據所附圖式說明本發明。圖2所示之本實施態樣的廚房裝置1,被當作對面式的系統廚具使用。廚房裝置1具備作業台2與照明裝置3。另外,以下,係將從作業台2觀察進行調理作業的使用者的站立側(圖2的紙面前側)當作前側進行說明。
首先,針對作業台2進行說明。
廚房所設置之作業台2具備:主台部4;以及副台部5,其為從主台部4的頂面的後端部豎起的立壁部。主台部4由櫥櫃所構成,形成左右較長的箱狀。構成主台部4的頂面的工作台面6,在左右方向的單側(圖2的左側)設置了加熱調理器7,另一側(圖2的右側)設置了水槽8。在工作台面6上的加熱調理器7與水槽8之間成為進行調理等作業用的作業部9。
副台部5,係由從工作台面6的後端部向上方突出的壁狀的立起部10,以及安裝於立起部10上的頂板11所構成。立起部10以及頂板11以橫跨主台部4的左右方向的全長的方式設置。在與主台部4的水槽8對應的部位設置了水龍頭34。
如圖1所示的於立起部10的上端部,形成有朝前方開口的缺口部12。缺口部12的左右長度與照明裝置3的左右長度大略相同,形成於橫跨與水槽8對應的部位到與作業部9對應的部位的範圍(參照圖2)。
立起部10係由板狀構件13與表面板14所構成。板狀構件13係由複數片(在本實施態樣中為3片)的木質板16~18所構成。表面板14固定於板狀構件13的前面。除了位於板狀構件13的前端的木質板16以外,木質板17、18比表面板14以及木質板16更向上方突出,以形成缺口部12。換言之,將板狀構件13的前端的木質板16的上端以及表面板14的上端切除,以形成缺口部12。木質板16的上端部比表面板14更向上方突出。
頂板11係水平配置,構成副台部5的頂面。頂板11的前端部形成比立起部10的上端部更向前方伸出的伸出部19。
照明裝置3安裝於副台部5的前側。具體而言,照明裝置3係設置於由立起部10的前面與伸出部19的底面所構成的角落部20。在角落部20安裝了用來將照明裝置3的上部卡止於副台部5的卡止用具21。卡止用具21,其左右長度可與照明裝置3的左右長度大略相同,亦可在左右方向上隔著間隔設置複數個。
卡止用具21係由縱片部22以及從縱片部22的上端部向前方突出的横片部23所構成。縱片部22形成板狀。横片部23也形成板狀。卡止用具21的縱片部22與横片部23從側面觀察大略形成L字型。横片部23以前部比後部更低一段的方式彎曲。卡止用具21使用由螺絲24所構成的固定工具安裝於副台部5。當將卡止用具21安裝於副台部5時,縱片部22沿著面向缺口部12的木質板17的前面設置,横片部23沿著伸出部19的底面設置。然後,在該狀態下,縱片部22用複數個螺絲24固定於立起部10的上端部,横片部23的後部用複數個螺絲24固定於頂板11的伸出部19。
接著,針對照明裝置3進行說明。
圖3以及圖4係表示安裝於副台部5的照明裝置3。另外,圖3以後述的傾斜片部37的前面為正面,作成前視圖、俯視圖以及側視圖。圖3(c)係照明裝置3的側視圖。圖3(a)係從圖3(c)的下側觀察照明裝置3的圖式。圖3(b)係從圖3(c)的左側觀察照明裝置3的圖式。
如圖2所示的本實施態樣的照明裝置3,設置於橫跨在副台部5中從與作業台2的水槽8對應的部位到與作業部9對應的部位的範圍。另外,照明裝置3所設置的範圍並不限於此,照明裝置3亦可設置成例如橫跨副台部5的左右方向的全長。
照明裝置3具備:圖1、圖3所示的設置台25,還有圖1、圖4、圖5 所示的發光體26(導光板),以及光源27。
設置台25構成照明裝置3的外殼。本實施態樣的設置台25,係由圖1所示的設置台本體28以及後蓋部29,還有圖3所示的左右的邊蓋46所構成。設置台本體28以及後蓋部29分別由左右較長的鋁壓製材所構成。邊蓋46例如由樹脂等材質所形成。
如圖1所示的,設置台本體28具有:前面部30、上突片31、下突片32以及被卡止片部33。
前面部30係由上縱片部35、下縱片部36以及傾斜片部37所構成。上縱片部35構成前面部30的上部。另外,上縱片部35構成設置台25的前側面。下縱片部36構成前面部30的下部。傾斜片部37構成前面部30的上下方向的中間部位。上縱片部35與下縱片部36大略平行,且配置成大略垂直。上縱片部35位於比下縱片部36更前方的位置。上縱片部35的下端部與下縱片部36的上端部以傾斜片部37連接。傾斜片部37以越靠前方位於越上方的方式傾斜。
如圖3(a)所示的,在傾斜片部37以左右並排的方式形成有複數個左右較長的矩形嵌入孔39。板狀且具有透光性的透光構件40嵌入並安裝於各嵌込孔39。各嵌入孔39被透光構件40塞住。另外,在傾斜片部37形成有向前斜下方開口的開口部15。
上突片31從上縱片部35的上部向後側突出。下突片32從下縱片部36的上端部向後側突出。藉此,在設置台本體28的內側,形成由上突片31、上縱片部35、傾斜片部37以及下突片32所包圍的空間38。空間38的後側從上突片31與下突片32之間向後斜上方開口。
另外如圖1所示的,在傾斜片部37的前側安裝了具有透光性的前蓋部41。前蓋部41覆蓋開口部15。前蓋部41橫跨設置台本體28的左右方向的 大略全長。前蓋部41沿著傾斜片部37的前面配置,以越靠前側位於越上方的方式傾斜。前蓋部41覆蓋各透光構件40的前面。前蓋部41可相對於設置台25取下。前蓋部41的安裝構造容後詳述。
如圖1所示的,後蓋部29安裝於設置台本體28。後蓋部29位於設置台本體28的上突片31與下突片32之間。後蓋部29與傾斜片部37大略平行配置,以越靠前側位於越上方的方式傾斜。後蓋部29具有遮光性,塞住空間38的後側開口。亦即,後蓋部29塞住設置台本體28的後側開口。空間38的左右兩端部的開口分別被安裝於設置台本體28的左右兩側端部的邊蓋46(參照圖3)所覆蓋。亦即,邊蓋46塞住設置台本體28的左右兩端的開口。
發光體26設置於設置台25。如圖4所示的,發光體26分別設置於與各透光構件40對應的位置(相反而言,於設置台25的傾斜片部37,對應發光體26所安裝的位置形成嵌入孔39)。各發光體26安裝於設置台本體28。各發光體26係左右較長的棒狀導光構件,具有透光性。各發光體26,以長邊方向的兩端面作為入射面43(參照圖5),以後側面作為反射面44(參照圖1),以與反射面44對向的前側面作為射出面45(參照圖1)。如圖1所示的,各發光體26配置於設置台本體28內的空間38,位於所對應之透光構件40的後斜上方。亦即,設置台25形成有發光體26的光可通過的開口部15,發光體26設置於開口部15的後斜上方。各發光體26的射出面45對向所對應的透光構件40。各發光體26以射出面45向前斜下方的方式配置。
各發光體26的反射面44(參照圖1)以例如對發光體26的後側面實施印刷、凹凸加工、塗布、電鍍等方式設置。反射面44具有使入射面43所入射之光向射出面45側擴散、反射的功能。各發光體26的射出面45,如圖1所示的形成向前斜下方突出的突透鏡形狀。另外,本實施態樣的射出面45雖形成向前斜下方突出的突透鏡形狀,惟亦可形成平面狀。另外,圖式雖省略,惟在設置台25內於各發光體26的後側配置了反射片,利用 該反射片使各發光體26向後側射出的光向所對應的透光構件40側反射。
如圖5所示的光源27分別設置於與各發光體26的兩端的入射面43對應的位置。各光源27安裝於基板42,該基板42分別設置於與各發光體26的兩端的入射面43對應的位置。
各基板42安裝於設置台本體28。各基板42以及各光源27位於設置台本體28內的空間38(參照圖1)。光源27係由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所構成。各光源27向所對應的發光體26的入射面43照射與發光體26的長邊方向平行的光。各光源27所發出的光從入射面43射入所對應的發光體26。
當各光源27發光時,各光源27所發出的光從所對應的入射面43射入發光體26。該等光線,在發光體26內一邊反射一邊向另一方的入射面43側前進,在該過程中被反射面44反射,向射出面45側前進。然後,該光線從射出面45向前斜下側射出,依序通過透明的透光構件40以及透明的前蓋部41向照明裝置3的前斜下側射出。藉此照明裝置3向前斜下方照射面狀光。另外,藉由使用LED(光源27)與導光構件(發光體26),便可提供一種以較少之消耗電力便可照射出面狀光的照明裝置3。另外,在本實施態樣中,係從發光體26的長邊方向的兩側導入光線,惟亦可只從發光體26的長邊方向的單側導入光線。
設置台本體28藉由被卡止片部33暫時保持於副台部5。被卡止片部33從前面部30的上端向後方突出。於被卡止片部33的頂面安裝了襯墊57。當將照明裝置3安裝於副台部5時,被卡止片部33從前方插入卡止用具21的横片部23的前部與副台部5的伸出部19之間,被卡止片部33卡止於横片部23的前部。藉此,設置台本體28向前方的移動受到限制,設置台本體28暫時保持於副台部5。另外,設置台本體28的下縱片部36沿著木質板16的上端部的前面設置,前面部30的下縱片部36用螺絲51安裝於木質板16的上端部。
襯墊57因為被卡止片部33與頂板11的伸出部19而在上下方向受到壓縮。藉由該襯墊57,伸出部19的底面與被卡止片部33的頂面之間受到密封。
照明裝置3的後部配置於缺口部12。照明裝置3覆蓋卡止用具21的前側。照明裝置3的上縱片部35的前面與頂板11的前端面大略形成同一平面。詳細而言,上縱片部35的前面配置於比頂板11的前端面稍微更後方一些。在各發光體26、立起部10的前面以及頂板11的伸出部19的底面所包圍的部位設置了空間48。空間48,係面對缺口部12的立起部10的前面、伸出部19的底面以及照明裝置3的後蓋部29所包圍的區域,側面觀察略呈直角三角形。圖式雖省略,惟在空間48中配置了從照明裝置3向後方拉出的電線等配線。另外,在前面部30的下縱片部36,安裝了覆蓋螺絲51的螺絲蓋部52。藉此,螺絲蓋部52的前面與下縱片部36的前面大略形成同一平面。
如前所述的藉由使照明裝置3的各發光體26發光,便可利用各發光體26所發出的光,照亮作業台2的頂面。在此,當照明裝置3向前斜上方發出光時,站立於作業台2的前側的使用者有可能會感到目眩。為了改善此點,在本實施態樣中,開口部15從設置台25的前側面(上縱片部35)的下端向斜上方後退。藉此,從發光體26通過開口部15射出的光線不易直接到達使用者。
另外本實施態樣的照明裝置3具備遮蔽從發光體26向前斜上方發出之光的遮光部49。
遮光部49係由設置台本體28的前面部30的上部所構成。具體而言,遮光部49係由上縱片部35以及比傾斜片部37的各嵌入孔39更上方的部分亦即上部50所構成。亦即,從設置台25的上部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47構成遮光部49,遮光部49在設置台25中位於發光體26的前斜上方。
傾斜片部37的上部50從與上縱片部35連接的前端部以越靠後側位於越下方的方式彎曲。在傾斜片部37中的各嵌入孔39的上緣部位於各發光體26的射出面45的上端部的前方。
在傾斜片部37的上部50的前端部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突部54。突部54以橫跨前面部30的左右方向的全長的方式形成(亦即,突部54形成突條形狀)。突部54的前面與上縱片部35的前面形成同一平面,且大略垂直。突部54的底面以越靠後側位於越上方的方式傾斜。因此突部54從側面觀察形成銳角狀。突部54的下端部(前端部)位於各發光體26的射出面45的上端部的前方。因此遮光部49的下端部,比發光體26的上端,位於垂直方向的更下方。突部54的下端部比傾斜片部37的上部50的下端更向下方突出。亦即,突部54的下端部比開口部15的上端緣更向下方突出。
藉由設置該等遮光部49,便可用傾斜片部37的上部50與包含突部54在內的上縱片部35(設置台25的前側面)遮住從各發光體26向前斜上方發出的光。
在傾斜片部37中的各嵌入孔39的下緣部位於各發光體26的射出面45的下端部的下方。因此,各發光體26所發出之光,只會從傾斜片部37的各嵌入孔39的下緣部與遮光部49之間向外部射出。亦即,發光體26所發出之光的照射範圍,被遮光部49與傾斜片部37的各嵌入孔39的下緣部所限定。另外,發光體26(導光構件)的形狀設計成對嵌入孔39的上端部與下端部所包圍的範圍照射光線的形狀。藉此,便可使光源27的光有效率地照射作業台2。
在本實施態樣中,根據前述內容,如圖6所示的,各發光體26所發出之光的照射區域設定成在作業台2的頂面中的從前端部到後端部的範圍。亦即,各發光體26所發出之光向照明裝置3的前斜下方射出。因此,照明裝置3,便可藉由各發光體26所照射之光,照亮水槽8以及作業部9的大 略全部區域。另外,各發光體26所發出之光的照射區域亦可設定成在作業台2的頂面中的從前端部到副台部5的前面的範圍。
另外,圖1所示的突部54亦具備擋水部的功能。亦即,由上縱片部35的前面傳導流至突部54的前面的水,會從突部54的下端向下方滴落,藉此傳導流過上縱片部35的前面的水不易流到傾斜片部37側。因此,水便難以從傾斜片部37的各嵌入孔39的周緣與嵌入該等嵌入孔39的透光構件40之間滲透進入照明裝置3。因此,即使在水潑到上縱片部35的前面等情況下,照明裝置3內所內建的裝置也不易被水浸濕而產生故障等問題。另外,在本實施態樣中,開口部15從設置台25的前側面(上縱片部35)的下端往斜上方後退。藉此,照明裝置3內不易被水潑到。
最後,針對照明裝置3的前蓋部41的安裝構造詳細敘述。如圖1所示的,於前蓋部41的上端面,突出設置了上被卡止部58。於前蓋部41的上端面後端部突出設置了上彈接部60。上彈接部60形成比上被卡止部58更厚的薄鰭狀,具有可撓性,可彈性變形。於前蓋部41的下端面突出設置了下被卡止部59。於前蓋部41的後面下端部,形成有向上側突出的下彈接部61。下彈接部61形成比下被卡止部59更厚的薄鰭狀,可彈性變形。
另一方面,在作為設置台本體28的遮光部49的一部分的突部54的後端部,向後斜下方突出的上側卡止部55以橫跨前面部30的左右方向的全長的方式設置。在傾斜片部37的下端部,向前斜下方突出的下側卡止部56以橫跨前面部30的左右方向的全長的方式設置。在下側卡止部56的前端部,形成有向前斜上方突出的爪部53。在上側卡止部55與下側卡止部56之間,形成有向前斜下方開口的開口部15。
前蓋部41配置於開口部15,塞住開口部15。在將前蓋部41安裝於設置台本體28時,上被卡止部58卡止於上側卡止部55的後面,上彈接部60彈性接觸於傾斜片部37的上部50的前面。然後,下被卡止部59卡止於下側卡止部56的後面,下彈接部61彈性接觸於比傾斜片部37的各嵌入孔39 更下方的部位亦即下部62的前面。
像這樣安裝於設置台本體28的前蓋部41,如前所述的上彈接部60彈性接觸於傾斜片部37的上部50的前面,下彈接部61彈性接觸於傾斜片部37的下部62的前面,將前蓋部41與傾斜片部37之間密封。因此,水不易從前蓋部41與設置台本體28的前面部30之間流向透光構件40側。因此,照明裝置3所內建的裝置更不容易發生故障等問題。
另外,當將前蓋部41安裝於設置台本體28時,前蓋部41、上側卡止部55以及下側卡止部56大略形成同一平面(參照圖1)。藉此,照明裝置3變得比較容易清潔。
以上所說明的廚房裝置1具備作業台2以及照明裝置3。作業台2具備從頂面的後端部豎起的副台部(立壁部)5。照明裝置3安裝於副台部5的前側(立起部10的前側)。照明裝置3具備:用來照亮作業台2的頂面的發光體26,以及可設置發光體26的設置台25。在設置台25形成有發光體26所照射之光可通過的開口部15。然後,開口部15從設置台25的前側面(上縱片部35)的下端向斜上方後退。藉由該等構造,便可利用發光體26所發出之光清楚照亮作業台2的頂面。尤其,照明裝置3設置於副台部5的前側,故可有效率地照亮進行作業所必要的區域。另外,站立於作業台2的前側的使用者也不易感到目眩。另外,照明裝置3內不易被水潑到,可防止照明裝置3發生故障。
另外,在本實施態樣中,作業台2具備從副台部5的上端部向前方伸出的伸出部19。設置台25設置於由副台部5的前面與伸出部19的底面所形成的角落部20。然後,照明裝置3具備可遮住從發光體26向前斜上方發出之光的遮光部49。如是,從發光體26向前斜上方發出之光被遮光部49遮住,站立於作業台2的前側的使用者便不易感到目眩。
另外,在本實施態樣中,於設置台25的上部,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突 出部47作為遮光部49。藉此,便可利用設置台25防止照明裝置3向前斜上方發出光線。
另外,在本實施態樣中,於發光體26、副台部5的前面以及伸出部19的底面所包圍的部位,設置了配線通過用的空間48。藉此,便可在空間48中使對照明裝置3供給電力的電線等配線通過。
另外,在本實施態樣中,將發光體26所發出之光的照射區域,設定於在作業台2的頂面中的從前端部到後端部的範圍。藉此,便可以橫跨較廣範圍的方式清楚照亮作業台2的頂面。
另外,在本實施態樣中,設置台25設有位於發光體26的前側的前面部30。在設置台25的前面部30形成有從發光體26向前側照射之光可通過的開口部15。然後,設置台25的前面部30設有使從比開口部15更上方部位的前面傳導流下的水在流到開口部15之前滴落的擋水部(突部54)。藉由該等構造,在設置台25的前面部30中,從比開口部15更上方部位的前面傳導流下的水會因為擋水部而滴落,不易流向開口部15側。因此,水不易從照明裝置3的開口部15滲透進入,即使照明裝置3的前面被水等物質潑到,照明裝置3所內建的裝置也不易被水浸濕而發生故障等問題。
另外,在本實施態樣中,作業台2具備從副台部5的上端部向前方伸出的伸出部19。設置台25安裝於由副台部5的前面與伸出部19的底面所形成的角落部20。設置台25的前面部30設有以越靠前側位於越上方的方式傾斜的傾斜片部37。在傾斜片部37形成有開口部15。然後,形成有從設置台25的前面部30中的開口部15的上側部位向下側突出的突部54,該突部54構成擋水部。藉由該等構造,照明裝置3,使發光體26所發出之光經由開口部15照射到作業台2的頂面,將作業台2的頂面清楚照亮。另外,在該等照明裝置3中,以突部54所構成的擋水部,可防止水從開口部15滲透進入。
另外,在本實施態樣中,於設置台25的前面部30的前側設置了塞住開口部15的前蓋部41。然後,前蓋部41具有:與在設置台25的前面部30中的開口部15的上側部分彈性接觸的上彈接部60,以及與在設置台25的前面部30中的開口部15的下側部分彈性接觸的下彈接部61。藉由該等構造,便可使前蓋部的上彈接部60與在前面部30中的開口部15的上側部位彈性接觸,並使下彈接部61與在設置台25的前面部30中的開口部15的下側部分彈性接觸,以將前蓋部41與前面部30之間密封。因此,水不易從前蓋部41與設置台本體28的前面部30之間流向透光構件40側,照明裝置3所內建的裝置更不易發生故障等問題。另外,藉由設置可取下的前蓋部41,使照明裝置3變得比較容易清潔。
另外,在本實施態樣中,作業台2具備從副台部5的上端部向前方伸出的伸出部19。設置台25安裝於副台部5的前面與伸出部19的底面所形成的角落部20。設置台25的前側面(上縱片部35)覆蓋發光體26的前斜上方。然後,在設置台25的前側面(上縱片部35)的下端,形成有比開口部15的上端緣更向下方突出的突部54。藉由該等構造,便可清楚照亮設置台25的前斜下方(亦即,作業台2的作業部9)。另外,從發光體26向前斜上方發出之光會被設置台25的前側面(包含突部54在內的上縱片部35)遮住,故站立在作業台2的前側的使用者不易感到目眩。另外,突部54(擋水部)可防止水滲透進入到照明裝置3內部,進而防止照明裝置3發生故障。
另外,在本實施態樣中,突部54形成銳角狀。因此,從設置台25的前側面(上縱片部35)的前面傳導流至突部54的水不會流向開口部15側,而會向下方滴落。因此,可防止水滲透進入到照明裝置3內部,進而防止照明裝置3發生故障。
另外,如圖1所示的,亦可在比立壁部(副台部)5的頂板11更下方之處形成横向較長的凹溝部63,且於該凹溝部63安裝蓋部8。蓋部8,例如圖7所示的,具備矩形平板狀的坡面部81、側板部82、垂下片部83、突 條部84。側板部82從坡面部81的長邊方向的一側緣(前方側的側緣)以與坡面部81交叉的方式延伸而出。垂下片部83從坡面部81的另一側的側緣(後方側的側緣)朝與側板部82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而出。突條部84,從坡面部81的另一側的側緣(後方側的側緣),以與垂下片部83交叉的方式延伸而出。突條部84剖面大略形成圓弧狀。將突條部84插入凹溝部63,使垂下片部83與立壁部5的前面抵接,藉此將蓋部8以可隨意裝卸的方式安裝於立壁部5。如是,在可載置物品(例如碗盤等)的頂板11的下方設置插頭插入口(圖中未顯示)的廚房裝置,即使頂板11上所載置的物品倒下,也可保護插頭插入口不受物品所收納的水等液體波及。
另外,在該廚房裝置中,亦可將插頭插入口配置於面向調理空間側(圖2的前側)的立壁部5的側面。另外,亦可將插頭插入口設置在比凹溝部63更下方的位置,而在立壁部5的表面板14上露出。
另外,安裝照明裝置3的立壁部,亦可不是具備可放置物品的具有深度的頂板11的副台部5,而是深度較狹窄的面板部100。如圖8所示的,面板部100具有支持照明裝置3的照明支持部101以及面板102。照明支持部101亦可具備例如圖1所示的卡止用具21以及螺絲24,並形成透過螺絲24將照明裝置3安裝於面板102的構造。或者,照明支持部101亦可僅由將照明器具3直接安裝於面板的螺絲51所構成。另外面板102宜具有在安裝照明裝置3時不會彎曲的程度的剛性。藉由該等構造,便可確保作業台2的空間,同時使廚房裝置1的深度縮小。
另外,在本實施態樣中,發光體26係由導光構件所構成,惟發光體26亦可由螢光燈等光源所構成。另外,遮光部49並不限於如本實施態樣之與設置台25形成一體者,亦可與設置台25為不同的構件。另外,本實施態樣的照明裝置3係安裝於立壁部5的前面以及伸出部19的底面,惟亦可僅安裝於立壁部5的前面,或是僅安裝於伸出部19的底面。
除此之外,本發明並不限於前述實施態樣,在不超出本發明的主旨的 範圍內,可根據需要,任意且適當地變更、選擇採用。
3‧‧‧照明裝置
5‧‧‧副台部
10‧‧‧立起部
11‧‧‧頂板
12‧‧‧缺口部
13‧‧‧板狀構件
14‧‧‧表面板
15‧‧‧開口部
16~18‧‧‧木質板
19‧‧‧伸出部
20‧‧‧角落部
21‧‧‧卡止用具
22‧‧‧縱片部
23‧‧‧横片部
24‧‧‧螺絲
25‧‧‧設置台
26‧‧‧發光體
28‧‧‧設置台本體
29‧‧‧後蓋部
30‧‧‧前面部
31‧‧‧上突片
32‧‧‧下突片
33‧‧‧被卡止片部
35‧‧‧上縱片部
36‧‧‧下縱片部
37‧‧‧傾斜片部
38‧‧‧空間
39‧‧‧嵌入孔
40‧‧‧透光構件
41‧‧‧前蓋部
44‧‧‧反射面
45‧‧‧射出面
47‧‧‧突出部
48‧‧‧空間
49‧‧‧遮光部
50‧‧‧上部
51‧‧‧螺絲
52‧‧‧螺絲蓋部
53‧‧‧爪部
54‧‧‧突部
55‧‧‧上側卡止部
56‧‧‧下側卡止部
57‧‧‧襯墊
58‧‧‧上被卡止部
59‧‧‧下被卡止部
60‧‧‧上彈接部
61‧‧‧下彈接部
62‧‧‧下部
63‧‧‧凹溝部

Claims (10)

  1. 一種廚房裝置,其特徵為:包含作業台與照明裝置,該作業台具備主台部與從該主台部頂面的後端部豎起的立壁部,該立壁部具備從該主台部的後端部往上方突出的立起部與安裝於該立起部的頂板,該頂板的前端部成為向該立起部的上端前方伸出的伸出部,該立起部的上端部形成有往前方開口的缺口部,該照明裝置具備:發光體,其用來照亮該作業台的頂面;以及設置台,其設置有該發光體,且形成有讓該發光體所照射之光通過的開口部,該照明裝置,將該設置台設置於該立壁部的前面與該伸出部的底面所形成的角落部,並安裝於該立壁部的前側,使得該照明裝置的後部配置於該缺口部,該設置台的前面部具備:下縱片部,構成該前面部的下部;上縱片部,位於比下縱片更前方的位置;及傾斜片部,形成該開口部,將該上縱片部的下端部與該下縱片部的上端部加以連接;且該上縱片部的前面配置於比該頂板的前端面稍微更後方一些,該開口部從該設置台的前側面的下端向斜上方後退。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廚房裝置,其中,該照明裝置具備遮光部,其遮蔽從該發光體向前斜上方發出的光。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廚房裝置,其中,在該設置台的上部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作為該遮光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廚房裝置,其中,在該發光體、該立壁部的前面以及該伸出部的底面所包圍的部位,設置配線通過用的空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廚房裝置,其中,該發光體所發出之光的照射區域,設定在該作業台的頂面中的從前端 部到後端部的範圍或是從前端部到該立壁部的前面的範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廚房裝置,其中,該設置台的前面部設有擋水部,該擋水部使從比該開口部更上方部位的前面傳導流下的水在到達該開口部之前落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廚房裝置,其中,另形成從在該設置台的前面部中的該開口部的上側部位向下側突出的突部,以該突部構成該擋水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廚房裝置,其中,在該設置台的前面部的前側設置有塞住該開口部的前蓋部,該前蓋部設有:與在該設置台的前面部中的該開口部的上側部位彈性接觸的上彈接部,以及與在該設置台的前面部中的該開口部的下側部位彈性接觸的下彈接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廚房裝置,其中,該設置台的前側面覆蓋該發光體的前斜上方,在該設置台的前側面的下端,形成比該開口部的上端緣更向下方突出的突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廚房裝置,其中,該突部形成銳角狀。
TW102107518A 2012-03-05 2013-03-04 廚房裝置 TWI5448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48093 2012-03-05
JP2012048096 2012-03-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0910A TW201340910A (zh) 2013-10-16
TWI544884B true TWI544884B (zh) 2016-08-11

Family

ID=49086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7518A TWI544884B (zh) 2012-03-05 2013-03-04 廚房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84489B (zh)
TW (1) TWI54488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74220A (ja) * 1991-02-15 1993-03-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面発光照明付学習机及び面発光照明付パーテイシヨン並びに面発光照明付ユニツト流し台
JPH05253026A (ja) * 1992-03-13 1993-10-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流し台装置
JP2005040370A (ja) * 2003-07-23 2005-02-17 Inax Corp 照明付きキッチンユニット
DE602004013715D1 (de) * 2004-03-03 2008-06-26 Whirlpool Co Modulares Küchensystem
CN201743269U (zh) * 2010-06-04 2011-02-16 贝晓贤 一种集成水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0910A (zh) 2013-10-16
CN103284489A (zh) 2013-09-11
CN103284489B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19515B2 (ja) 洗面化粧台
JP5805062B2 (ja) 衛生設備室
JP4942416B2 (ja) キッチンカウンタ
JP2011152330A (ja) 照明付き鏡装置
JP6213811B2 (ja) 照明装置
JP5366298B2 (ja) 照明器具
JP5455593B2 (ja) 流体の吐出装置
JP6558627B2 (ja) ミラーキャビネット及び洗面化粧台
TWI544884B (zh) 廚房裝置
JP6167448B2 (ja) 厨房装置
JP2015146264A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JP6323779B2 (ja) 照明器具
JP6041116B2 (ja) 洗面化粧台
JP6296328B2 (ja) 照明器具
JP6048883B2 (ja) 厨房装置
JP2013085825A (ja) 厨房装置
JP2016185220A (ja) ミラーキャビネット及び洗面化粧台
JP6722879B2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JP2015035423A (ja) 照明装置付きミラー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洗面化粧台
JP7309126B2 (ja) 浴室用照明装置
JP2015032569A (ja) 照明器具
JP6323769B2 (ja) 取付具及び照明装置付きキャビネット
WO2011132459A1 (ja) 照明装置の取り付け構造
TWI564510B (zh) 箱櫃
JP7085358B2 (ja) シャワ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