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1535B - 六片式成像鏡頭組 - Google Patents

六片式成像鏡頭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1535B
TWI541535B TW103124346A TW103124346A TWI541535B TW I541535 B TWI541535 B TW I541535B TW 103124346 A TW103124346 A TW 103124346A TW 103124346 A TW103124346 A TW 103124346A TW I541535 B TWI541535 B TW I54153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side optical
optical surface
object side
image s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4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4576A (zh
Inventor
李鴻文
Original Assignee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243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1535B/zh
Priority to US14/611,567 priority patent/US9316817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604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45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15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153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six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Description

六片式成像鏡頭組
下列敘述是有關於一種鏡頭,特別是,有關於由六個透鏡所構成高品質成像的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以應用於3C產品上。
目前在行動電話產品、遊戲機、PC CAM、DSC或DVC等數位載體上常裝設有光學影像擷取鏡頭,用以對物體進行影像擷取,而光學影像擷取鏡頭的趨勢也走向微小化、提高總像素及低成本,同時亦需具備良好的像差修正能力、高解析度以及高成像品質。
由於傳統的球面研磨玻璃透鏡的材質選擇性較多,且玻璃材質的透鏡對於修正色差較為有利,目前已廣為業界所使用,但球面研磨玻璃透鏡應用在數值孔徑(F Number)較小以及視角(Wide-angle)較大的情況時,球差等像差的修正較困難。而為了改善上述傳統的球面研磨玻璃透鏡的缺點,目前的取像裝置已有使用非球面塑膠透鏡或使用非球面模造玻璃片,以獲得較佳的成像品質,然而,目前上述的光學影像擷取鏡頭的結構一般需要利用較多透鏡組合才能獲得較佳的光學特性,從而導致整個光學取像裝置長度過大,使取像裝置無法具有較小體積及較低成本,不易滿足電子產品輕薄短小的要求。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的一種可縮短光學影像擷取鏡頭的總長度並有效組合多組透鏡以進一步提高成像品質的光學影像擷取模組。
本發明實施例之態樣係針對一種六片式成像鏡頭組,能夠利用六個透鏡的屈光力、凸面與凹面的組合及鏡片材質的搭配,進而有效縮短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之總長度,更可提高成像品質,以應用於小型的電子產品上。
有鑑於上述習知之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係包含:一光學影像擷取鏡頭,沿著一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第一透鏡在靠近光軸處具有正屈光力且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在靠近光軸處為凸面;一第二透鏡,第二透鏡在靠近光軸處具有負屈光力且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在靠近光軸處為凸面,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為非球面;一第三透鏡,第三透鏡在靠近光軸處具有屈光力且第三透鏡之像側光學面在靠近光軸處為凹面,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一第四透鏡,第四透鏡在靠近光軸處具有屈光力且第四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為非球面;一第五透鏡,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及物側光學面在靠近光軸處為凸面,且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以及一第六透鏡,第六透鏡之像側光學面及物側光學面在靠近光軸處為凹面,且第六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一成像面,以供一被攝物成像;以及一固定光欄,係設置於被攝物與第一透鏡之間;其中在光軸上從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第六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距離為OL,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一入瞳直徑為EPD,上述參數係滿足以下關係式:1.5<OL/EPD<2.5,且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中至少有兩透鏡之焦 距之絕對值小於5mm。
更佳地,第二透鏡之阿貝數為vd2,係滿足下列關係式:vd2<=30。
更佳地,在光軸上從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為D23,在光軸上從第四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為D45,係滿足下列關係式:3.5<D23/D45<10。
更佳地,在光軸上從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成像面之距離為TL,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1,係滿足下列關係式:1<TL/R1<2.5。
更佳地,在光軸上從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為D12,第一透鏡之焦距為f1,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015<D12/f1<0.04。
更佳地,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之中心之厚度總和為Σ(CT),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之焦距為f,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6<Σ(CT)/f<1。
更佳地,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2,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3,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10,第六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11,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3<(R2-R3)/(R10+R11)<2.5。
更佳地,第一透鏡、第三透鏡或第六透鏡之焦距之絕對值小於5mm。
更佳地,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皆為塑膠材質。
有鑑於上述習知之問題,本發明再提出一種六片式成像鏡頭組, 係包含:一光學影像擷取鏡頭,沿著一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第一透鏡在靠近光軸處具有正屈光力且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在靠近光軸處為凸面;一第二透鏡,第二透鏡在靠近光軸處具有負屈光力且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在靠近光軸處為凸面,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為非球面;一第三透鏡,第三透鏡在靠近光軸處具有屈光力且第三透鏡之像側光學面在靠近光軸處為凹面,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第四透鏡,第四透鏡在靠近光軸處具有屈光力且第四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一第五透鏡,第五透鏡在靠近光軸處具有正屈光力且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及物側光學面在靠近光軸處為凸面,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以及一第六透鏡,第六透鏡在靠近光軸處具有負屈光力且第六透鏡之像側光學面及物側光學面在靠近光軸處為凹面,且第六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一成像面,以供一被攝物成像;以及一固定光欄;其中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中至少有兩透鏡之焦距之絕對值小於5mm,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4,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5,上述參數係滿足以下關係式:R5-R4<0.5mm。
更佳地,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一入瞳直徑為EPD,係滿足下列關係式:1.2mm<EPD<2.0mm。
更佳地,在光軸上從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成像面之距離為TL,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1,係滿足下列關係式:1<TL/R1<2.5。
更佳地,在光軸上從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二透鏡之物側光 學面之距離為D12,第一透鏡之焦距為f1,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015<D12/f1<0.04。
更佳地,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之中心之厚度總和為Σ(CT),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之焦距為f,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6<Σ(CT)/f<1。
更佳地,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2,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3,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10,第六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11,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3<(R2-R3)/(R10+R11)<2.5。
更佳地,第三透鏡在靠近光軸處具有正屈光力。
更佳地,第一透鏡、第三透鏡或第六透鏡之焦距之絕對值小於5mm。
更佳地,第一透鏡之阿貝數為vd1,第二透鏡之阿貝數為vd2,係滿足下列關係式:25<vd1-vd2<35。
更佳地,固定光欄係設置於被攝物與第一透鏡之間。
EPD‧‧‧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入瞳直徑
vd1‧‧‧第一透鏡之阿貝數
vd2‧‧‧第二透鏡之阿貝數
D12‧‧‧在光軸上從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
D23‧‧‧在光軸上從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
D45‧‧‧在光軸上從第四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
TL‧‧‧在光軸上從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成像面之距離
OL‧‧‧在光軸上從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第六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距離
R1‧‧‧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
R2‧‧‧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
R3‧‧‧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
R4‧‧‧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
R5‧‧‧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
R10‧‧‧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
R11‧‧‧第六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
Σ(CT)‧‧‧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與第 六透鏡之中心之厚度總和
f‧‧‧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之焦距
f1‧‧‧第一透鏡之焦距
f2‧‧‧第二透鏡之焦距
f3‧‧‧第三透鏡之焦距
f4‧‧‧第四透鏡之焦距
f5‧‧‧第五透鏡之焦距
f6‧‧‧第六透鏡之焦距
101‧‧‧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102‧‧‧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201‧‧‧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202‧‧‧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301‧‧‧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302‧‧‧第三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401‧‧‧第四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402‧‧‧第四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501‧‧‧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502‧‧‧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601‧‧‧第六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602‧‧‧第六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100‧‧‧固定光欄
16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
170‧‧‧成像面
180‧‧‧電子感光元件
10‧‧‧第一透鏡
20‧‧‧第二透鏡
30‧‧‧第三透鏡
40‧‧‧第四透鏡
50‧‧‧第五透鏡
60‧‧‧第六透鏡
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特徵及優勢將藉由參照附圖詳細說明其例示性實施例而變得更顯而易知,其中:第1A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示意圖。
第1B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球面像差、非點像差及歪曲像差之曲線圖。
第2A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示意圖。
第2B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球面像差、非點像差及歪曲像差之 曲線圖。
第3A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示意圖。
第3B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球面像差、非點像差及歪曲像差之曲線圖。
第4A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示意圖。
第4B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球面像差、非點像差及歪曲像差之曲線圖。
第5A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示意圖。
第5B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球面像差、非點像差及歪曲像差之曲線圖。
於此使用,詞彙“與/或”包含一或多個相關條列項目之任何或所有組合。當“至少其一”之敘述前綴於一元件清單前時,係修飾整個清單元件而非修飾清單中之個別元件。
請參閱第1A圖,其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示意圖。如第1A圖所示,本發明包含一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其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10、第二透鏡20、第三透鏡30、第四透鏡40、第五透鏡50及第六透鏡60。
第一透鏡10在靠近光軸處具正屈光力且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102為一凸面。第二透鏡20在靠近光軸處具負屈光力且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201為一凸面,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201及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202中至少有一面為非球面,第三透鏡30在靠近光軸處具有屈光力,第三透鏡之像側光學面302為一凹面且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301及第三透鏡 之像側光學面302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40在靠近光軸處則均具有屈光力,第四透鏡之物側光學面401及第四透鏡之像側光學面402中至少有一面為非球面,或是在第四透鏡之物側光學面401及第四透鏡之像側光學面402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第五透鏡50在靠近光軸處則具有正屈光力,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501及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502在靠近光軸處均為凸面,且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501及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502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第六透鏡之物側光學面601及第六透鏡之像側光學面602在靠近光軸處均為凹面,且第六透鏡之物側光學面601及第六透鏡之像側光學面602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第一實施例係以第六透鏡60具正屈光力來舉例說明,但不以此為限,亦可以使第六透鏡60具負屈光力來加以實施。
本發明中使用非球面之光學面可製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狀,以獲得較多的控制變數並用以消減像差,進而提供更好的解像力以及鏡片間的緊湊性並有效降低鏡頭之總長度。
本發明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更包含一固定光欄100與一紅外線濾除濾光片160,固定光欄100設置於被攝物與第一透鏡10間。紅外線濾除濾光片160則設置於第六透鏡60與成像面170之間,此紅外線濾除濾光片160通常為平板光學材料所製成,不影響本發明光學鏡組的焦距。
六片式成像鏡頭組更包含一電子感光元件180,其設置於成像面170上,可將被攝物成像。第一透鏡10及第二透鏡20及第三透鏡30包含一塑膠材質或玻璃材質,第四透鏡40、第五透鏡50及第六透鏡60包含一塑膠材質。本發明之非球面之方程式係為:【數學式1】 z=ch2/[1+[1-(k+1)c2h2]0.5]+Ah4+Bh6+Ch8+Dh10+Eh12+Fh14+Gh16+Hh18+Jh20+… (1)。
其中,z為沿光軸方向在高度為h的位置以表面頂點作參考的位置值,k為錐常度量,c為曲率半徑的倒數,且A、B、C、D、E、F、G、H以及J為高階非球面係數。
在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數據如表1所示,其中第一透鏡10至第六透鏡60之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均使用式(1)之非球面方程式所構成,其非球面係數如表2所示且其參考波長為d-line 587nm,其中,在光軸上從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成像面之距離TL為4.59mm,在光軸上從該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第六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距離OL為3.439mm,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之焦距f為3.519mm,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1為2.036mm,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2為-10.000mm,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3為10.000mm,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4為1.976mm,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5為2.125mm,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10為-4.321mm,第六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11為-4.046mm。
在光軸上從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D12為0.115mm,在光軸上從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D23為0.253mm,在光軸上從第四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D45為0.027mm,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入瞳直徑EPD為1.738mm,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 鏡與第六透鏡之中心之厚度總和Σ(CT)為2.426mm,第一透鏡之焦距f1為3.218mm,第二透鏡之焦距f2為-3.894mm,第三透鏡之焦距f3為4.950mm,第四透鏡之焦距f4為4.171mm,第五透鏡之焦距f5為4.950mm,第六透鏡之焦距f6為-1.765mm,第一透鏡之阿貝數vd1為55.7,第二透鏡之阿貝數vd2為22.4。TL/R1=2.254,D23/D45=9.376,OL/EPD=1.797,D12/f1=0.036,Σ CT/f=0.689,(R2-R3)/(R10+R11)=2.390,vd1-vd2=33.3,R5-R4=0.149。
【表2】第一實施例之非球面係數
由表1之基本透鏡數據及由第1B圖之像差曲線圖可知,藉由本發明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本實施例,在非點像差、歪曲像差及球面像差有良好的補償效果。
請參閱第2A圖,其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示意圖。如圖所示,其中第一透鏡10至第六透鏡60之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均使用式(1)之非球面方程式所構成,其非球面係數如表4所示且其參考波長為d-line 587nm。
在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數據如表3所示,其中,在光軸上從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成像面之距離TL為4.59mm,在光軸上從該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第六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距離OL為3.293mm,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之焦距f為3.189mm,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1為2.636mm,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2為-6.138mm,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3為10.000mm,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4為1.926mm,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5為2.121mm,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10為-6.819mm,第六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11為-6.421mm。
在光軸上從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D12為0.121mm,在光軸上從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D23為0.213mm,在光軸上從第四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D45為0.027mm,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入瞳直徑EPD為1.571mm,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之中心之厚度總和Σ(CT)為2.292mm,第一透鏡之焦距f1為3.527mm,第二透鏡之焦距f2為-3.771mm,第三透鏡之焦距f3為4.950mm,第四透鏡之焦距f4為3.186mm,第五透鏡之焦距f5為3.938mm,第六透鏡之焦距f6為-1.642mm,第一透鏡之阿貝數vd1為55.7,第二透鏡之阿貝數vd2為22.4。TL/R1=1.741,D23/D45=7.886,OL/EPD=2.095,D12/f1=0.034,Σ CT/f=0.719,(R2-R3)/(R10+R11)=1.219,vd1-vd2=33.3,R5-R4=0.195。
【表4】第二實施例之非球面係數
由表3之基本透鏡數據及由第2B圖之像差曲線圖可知,藉由本發明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本實施例,在非點像差、歪曲像差及球面像差有良好的補償效果。
請參閱第3A圖,其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示意圖。如圖所示,其中第一透鏡10至第六透鏡60之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均使用式(1)之非球面方程式所構成,其非球面係數如表6所示且其參考波長為d-line 587nm。
在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數據如表5所示,其中,在光軸上從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成像面之距離TL為3.03mm,在光軸上從該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第六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距離OL為2.147mm,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之焦距f為1.861mm,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1為2.529mm,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2為-2.023mm,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3為4.697mm,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4為1.070mm,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5為1.266mm,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10為-5.051mm,第六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11為-9.271mm。
在光軸上從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D12為0.049mm,在光軸上從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D23為0.100mm,在光軸上從第四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D45為0.025mm,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入瞳直徑EPD為1.014mm,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之中心之厚度總和Σ(CT)為1.723mm,第一透鏡之焦距f1為2.178mm,第二透鏡之焦距f2為-2.211mm,第三透鏡之焦距f3為2.685mm,第四透鏡之焦距f4為2.048mm,第五透鏡之焦距f5為2.277mm,第六透鏡之焦距f6為-1.065mm,第一透鏡之阿貝數vd1為55.7,第二透鏡之阿貝數vd2為22.4。TL/R1=1.198,D23/D45=4.000,OL/EPD=2.117,D12/f1=0.022,Σ CT/f=0.926,(R2-R3)/(R10+R11)=0.469,vd1-vd2=33.3,R5-R4=0.196。
【表6】第三實施例之非球面係數
由表5之基本透鏡數據及由第3B圖之像差曲線圖可知,藉由本發明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本實施例,在非點像差、歪曲像差及球面像差有良好的補償效果。
請參閱第4A圖,其係顯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示意圖。如圖所示,其中第一透鏡10至第六透鏡60之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均使用式(1)之非球面方程式所構成,其非球面係數如表8所示且其參考波長為d-line 587nm。
在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數據如表7所示,其中,在光軸上從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成像面之距離TL為4.05mm,在光軸上從該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第六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距離OL為3.010mm,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之焦距f為2.882mm,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1為1.867mm,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2為-6.208mm,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3為8.163mm,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4為1.681mm,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5為1.910mm,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10為-3.061mm,第六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11為-5.853mm。
在光軸上從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D12為0.049mm,在光軸上從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D23為0.212mm,在光軸上從第四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D45為0.027mm,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入瞳直徑EPD為1.575mm,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之中心之厚度總和Σ(CT)為2.25mm,第一透鏡之焦距f1為2.764mm,第二透鏡之焦距f2為-3.357mm,第三透鏡之焦距f3為4.990mm,第四透鏡之焦距f4為2.662mm,第五透鏡之焦距f5為4.163mm,第六透鏡之焦距f6為-1.452mm,第一透鏡之阿貝數vd1為55.7,第二透鏡之阿貝數vd2為22.4。TL/R1=2.170,D23/D45=7.834,OL/EPD=1.912,D12/f1=0.018,Σ CT/f=0.781,(R2-R3)/(R10+R11)=1.612,vd1-vd2=33.3,R5-R4=0.229。
【表8】第四實施例之非球面係數
由表7之基本透鏡數據及由第4B圖之像差曲線圖可知,藉由本發明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本實施例,在非點像差、歪曲像差及球面像差 有良好的補償效果。
請參閱第5A圖,其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示意圖。如圖所示,其中第一透鏡10至第六透鏡60之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均使用式(1)之非球面方程式所構成,其非球面係數如表10所示且其參考波長為d-line 587nm。
在第五實施例之光學數據如表9所示,其中,在光軸上從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成像面之距離TL為3.837mm,在光軸上從該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第六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距離OL為2.757mm,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之焦距f為2.589mm,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1為2.166mm,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2為-4.022mm,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3為8.853mm,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4為1.544mm,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5為1.795mm,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10為-10.000mm,第六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11為-10.000mm。
在光軸上從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D12為0.072mm,在光軸上從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D23為0.167mm,在光軸上從第四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D45為0.027mm,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入瞳直徑EPD為1.413mm,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之中心之厚度總和Σ(CT)為2.133mm,第一透鏡之焦距f1為2.710mm,第二透鏡之焦距f2為-2.960mm,第三透鏡之焦距f3為4.221mm,第四透鏡之焦距f4為2.342mm,第五透鏡之焦距f5為3.977mm,第六透鏡之焦距f6為-1.416mm,第一透鏡之阿貝數vd1為55.7,第二透鏡之阿貝數vd2為22.4。TL/R1=1.772,D23/D45=6.166,OL/EPD=1.951,T12/f1=0.027, Σ CT/f=0.824,(R2-R3)/(R10+R11)=0.644,vd1-vd2=33.3,R5-R4=0.251。
【表10】第五實施例之非球面係數
由表9之基本透鏡數據及由第5B圖之像差曲線圖可知,藉由本發明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本實施例,在非點像差、歪曲像差及球面像差 有良好的補償效果。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係為說明本發明之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使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能夠瞭解本發明之內容並據以實施,當不能以之限定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所作之均等變化或修飾,仍應涵蓋在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
101‧‧‧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102‧‧‧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201‧‧‧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202‧‧‧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301‧‧‧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302‧‧‧第三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401‧‧‧第四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402‧‧‧第四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501‧‧‧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502‧‧‧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601‧‧‧第六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602‧‧‧第六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100‧‧‧固定光欄
16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
170‧‧‧成像面
180‧‧‧電子感光元件
10‧‧‧第一透鏡
20‧‧‧第二透鏡
30‧‧‧第三透鏡
40‧‧‧第四透鏡
50‧‧‧第五透鏡
60‧‧‧第六透鏡

Claims (19)

  1. 一種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係包含:一光學影像擷取鏡頭,沿著一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該第一透鏡在靠近該光軸處具有正屈光力且該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在靠近該光軸處為凸面;一第二透鏡,該第二透鏡在靠近該光軸處具有負屈光力且該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在靠近該光軸處為凸面,該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為非球面;一第三透鏡,該第三透鏡在靠近該光軸處具有屈光力且該第三透鏡之像側光學面在靠近該光軸處為凹面,該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一第四透鏡,該第四透鏡在靠近該光軸處具有屈光力且該第四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為非球面;一第五透鏡,該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及物側光學面在靠近該光軸處為凸面,且該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以及 一第六透鏡,該第六透鏡之像側光學面及物側光學面在靠近該光軸處為凹面,且該第六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一成像面,以供一被攝物成像;以及一固定光欄,係設置於該被攝物與該第一透鏡之間;其中在該光軸上從該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該第六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距離為OL,該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一入瞳直徑為EPD,該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AF,上述參數係滿足以下關係式:1.5<OL/EPD<2.5,0.693<=|tan(HAF)|<=1.5,且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及該第六透鏡中至少有兩透鏡之焦距之絕對值小於5mm。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其中該第二透鏡之阿貝數為vd2,係滿足下列關係式:vd2<=30。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其中在該光軸上從該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該第 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為D23,在該光軸上從該第四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該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為D45,係滿足下列關係式:3.5<D23/D45<10。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其中在該光軸上從該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該成像面之距離為TL,該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1,係滿足下列關係式:1<TL/R1<2.5。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其中在該光軸上從該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該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為D12,該第一透鏡之焦距為f1,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015<D12/f1<0.04。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其中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與該第六透鏡之中心之厚度總和為Σ(CT),該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之焦距為f,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6<Σ(CT)/f<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其中該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2,該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3,該第五透鏡之像 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10,該第六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11,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3<(R2-R3)/(R10+R11)<2.5。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其中該第一透鏡、該第三透鏡或該第六透鏡之焦距之絕對值小於5mm。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其中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及該第六透鏡皆為塑膠材質。
  10. 一種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係包含:一光學影像擷取鏡頭,沿著一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該第一透鏡在靠近該光軸處具有正屈光力且該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在靠近該光軸處為凸面;一第二透鏡,該第二透鏡在靠近該光軸處具有負屈光力且該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在靠近該光軸處為凸面,該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為非球面;一第三透鏡,該第三透鏡在靠近該光軸處具有屈光力且該第三透鏡之像側光學面在靠近該光軸處為凹 面,該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一第四透鏡,該第四透鏡在靠近該光軸處具有屈光力且該第四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一第五透鏡,該第五透鏡在靠近該光軸處具有正屈光力且該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及物側光學面在靠近該光軸處為凸面,該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以及一第六透鏡,該第六透鏡在靠近該光軸處具有負屈光力且該第六透鏡之像側光學面及物側光學面在靠近該光軸處為凹面,且該第六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一成像面,以供一被攝物成像;以及一固定光欄;其中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及該第六透鏡中至少有兩透鏡之焦距之絕對值小於5mm,該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4,該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5,上述參數係滿足以下關係式:R5-R4<0.5mm,0.693<=|tan(HAF)|<=1.5。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其中該六片式成像鏡頭組之一入瞳直徑為EPD,係滿足下列關係式:1.2mm<EPD<2.0mm。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其中在該光軸上從該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該成像面之距離為TL,該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1,係滿足下列關係式:1<TL/R1<2.5。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其中在該光軸上從該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該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距離為D12,該第一透鏡之焦距為f1,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015<D12/f1<0.04。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其中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與該第六透鏡之中心之厚度總和為Σ(CT),該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之焦距為f,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6<Σ(CT)/f<1。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其中該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2,該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3,該第五透 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10,該第六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11,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3<(R2-R3)/(R10+R11)<2.5。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其中該第三透鏡在靠近該光軸處具有正屈光力。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其中該第一透鏡、該第三透鏡或該第六透鏡之焦距之絕對值小於5mm。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其中該第一透鏡之阿貝數為vd1,該第二透鏡之阿貝數為vd2,係滿足下列關係式:25<vd1-vd2<35。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六片式成像鏡頭組,其中該固定光欄係設置於該被攝物與該第一透鏡之間。
TW103124346A 2014-07-16 2014-07-16 六片式成像鏡頭組 TWI5415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4346A TWI541535B (zh) 2014-07-16 2014-07-16 六片式成像鏡頭組
US14/611,567 US9316817B2 (en) 2014-07-16 2015-02-02 Six-piece lens assembly for capturing imag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4346A TWI541535B (zh) 2014-07-16 2014-07-16 六片式成像鏡頭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4576A TW201604576A (zh) 2016-02-01
TWI541535B true TWI541535B (zh) 2016-07-11

Family

ID=55074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4346A TWI541535B (zh) 2014-07-16 2014-07-16 六片式成像鏡頭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316817B2 (zh)
TW (1) TWI5415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0465B (zh) * 2012-04-20 2014-11-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影像鏡頭系統組
CN104808318B (zh) * 2015-01-23 2017-04-12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JP6573315B2 (ja) 2015-08-31 2019-09-11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TWI597520B (zh) * 2016-02-05 2017-09-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TWI638184B (zh) * 2016-02-05 2018-10-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JP6403711B2 (ja) 2016-04-04 2018-10-10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TWI617831B (zh) * 2016-05-20 2018-03-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影像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89922B (zh) * 2016-09-12 2017-07-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16678B (zh) * 2016-12-20 2018-03-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01995B (zh) 2017-01-18 2017-10-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擷取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WO2018149064A1 (zh) * 2017-02-17 2018-08-2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CN107065134B (zh) * 2017-03-21 2020-11-10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高像素超薄的手机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CN106842509B (zh) * 2017-03-21 2020-11-10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CN106802473A (zh) * 2017-03-21 2017-06-06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分辨率超薄光学透镜组和成像系统
CN106772955A (zh) * 2017-03-21 2017-05-31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可携式高清摄像模组用透镜组和成像系统
CN106802475B (zh) * 2017-03-23 2020-11-10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化的大光圈高解像力的透镜组和成像系统
CN107065136B (zh) * 2017-03-23 2020-11-10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CN106918896A (zh) * 2017-03-23 2017-07-04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非球面高分辨率的透镜组和成像系统
CN106772956A (zh) * 2017-03-23 2017-05-31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化高解像力非球面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CN106873131A (zh) * 2017-03-23 2017-06-20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高成像品质的微体积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CN107065135B (zh) * 2017-03-23 2020-11-10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的高清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CN109387920B (zh) * 2017-08-10 2021-03-16 声远精密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及拍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32772B (zh) * 2011-06-10 2014-04-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影像擷取透鏡組
TWI431312B (zh) 2011-06-28 2014-03-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影像拾取鏡片組
TWI437258B (zh) 2011-08-05 2014-05-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拾像光學鏡組
CN203894464U (zh) * 2011-09-29 2014-10-2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成像镜头和成像设备
JP5854227B2 (ja) 2012-08-28 2016-02-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KR20140035810A (ko) 2012-09-14 2014-03-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렌즈
JP2014115431A (ja) 2012-12-07 2014-06-26 Konica Minolta Inc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TWI461779B (zh) 2013-04-25 2014-11-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結像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16817B2 (en) 2016-04-19
US20160018627A1 (en) 2016-01-21
TW201604576A (zh) 2016-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1535B (zh) 六片式成像鏡頭組
TWI435135B (zh) 光學透鏡系統
TWI421557B (zh) 攝像透鏡系統
TWI414840B (zh) 成像透鏡系統
TWI432773B (zh) 攝影透鏡組
TWI434096B (zh) 光學攝像透鏡組
TWI436092B (zh) 攝影鏡頭組
TWI447471B (zh) 影像拾取鏡片組
TWI479191B (zh) 光學結像系統
TWI388878B (zh) 取像光學鏡片組
TWI440924B (zh) 影像鏡頭組
TWI424189B (zh) 成像光學鏡頭
TWI429943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437311B (zh) 影像拾取鏡組
TWI351530B (en) Inverse telephoto with correction lenses
TWI390244B (zh) 攝影鏡頭
TWI391701B (zh) 取像光學鏡頭
TWI394979B (zh) 薄型攝影光學鏡組
TWI418841B (zh) 攝像光學系統
TWI432774B (zh) 影像擷取光學鏡頭
TWI512320B (zh) 六片式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及六片式光學影像擷取模組
TWI503570B (zh) 微小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
TW201005346A (en) Four-piece optical lens system for taking image
TW201307887A (zh) 光學影像拾取鏡頭組
TWI424214B (zh) 光學攝像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