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7920B - 光学镜头及拍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镜头及拍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87920B
CN109387920B CN201710680992.0A CN201710680992A CN109387920B CN 109387920 B CN109387920 B CN 109387920B CN 201710680992 A CN201710680992 A CN 201710680992A CN 109387920 B CN109387920 B CN 1093879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element
optical
image
focal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809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87920A (zh
Inventor
林昀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nyun Precision Opt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nyun Precision Opt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nyun Precision Opt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enyun Precision Opt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68099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879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87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7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87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79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学镜头及拍摄装置,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镜,其焦距为f1;一第二透镜,其焦距为f2;一第三透镜,其焦距为f3;一第四透镜,其焦距为f4;一第五透镜,其焦距为f5;一第六透镜,其焦距为f6,且色散系数为V6;以及一第七透镜,其色散系数为V7,其中,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该第五透镜、该第六透镜、以及该第七透镜满足下列条件:1.9<f1/f2<2.8;‑1.5<f3/f4<‑0.9;‑1.8<f5/f6<‑1.4;以及∣V6‑V7∣>20。

Description

光学镜头及拍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镜头及拍摄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大光圈、薄型化、分辨率高且成本低的光学镜头及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高画质拍摄功能的薄型化移动电子装置受到大众欢迎,使得装置上拍摄的光学镜头须朝向薄型化、高分辨率的方向设计。又,因为面临市场竞争的关系,降低成本也是设计上的重要考量。
传统搭载于移动装置上的光学镜头多采用少数的透镜结构,来达成小型化的目的。随着移动装置的性能提升,这些小型化的光学镜头也被要求在成像品质上能够有所提升,然而传统的构造无法满足更高阶的需求。因此,要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满足薄型化、成本低,且同时具有大光圈、分辨率高的特性的光学镜头是目前极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镜,其焦距为f1;一第二透镜,其焦距为f2;一第三透镜,其焦距为f3;一第四透镜,其焦距为f4;一第五透镜,其焦距为f5;一第六透镜,其焦距为f6,且色散系数为V6;以及一第七透镜,其色散系数为V7,其中,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该第五透镜、该第六透镜、以及该第七透镜满足下列条件:
1.9<f1/f2<2.8;
-1.5<f3/f4<-0.9;
-1.8<f5/f6<-1.4;以及
∣V6-V7∣>20。
在上述光学镜头中,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四透镜、该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率,该第三透镜、该第五透镜、该第七透镜具有负屈折率。
上述光学镜头更包括:一光圈,配置在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之间、以及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的其中一个位置。
在上述光学镜头中,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该第五透镜、该第六透镜、以及该第七透镜为非球面透镜。
在上述光学镜头中,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凸面,且该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凹面。
在上述光学镜头中,该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凸面,且该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凹面。
在上述光学镜头中,该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凸面,且该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凹面。
在上述光学镜头中,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凸面,且该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凸面。
在上述光学镜头中,该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凹面,且该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凸面。
在上述光学镜头中,该第六透镜的物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凸面,且该第六透镜的像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凹面。
在上述光学镜头中,该第七透镜的物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凸面,且该第七透镜的像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凹面。
本发明更提出一种拍摄装置,包括:一感光元件,设置于该光学镜头的一成像面上;以及上述的光学镜头。
在上述拍摄装置中,假设在光轴上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该成像面的距离为TL,可成像于该感光元件的最大像高为ImgH,则满足TL/ImgH<1.66。
根据上述的各种态样,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大光圈、薄型化、分辨率高且成本低的光学镜头及拍摄装置。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示意图;
图2A及图2B依序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像散、场曲以及畸变的曲线图;
图3A至图3E系显示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在不同视场下横向光束扇形图;
图4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示意图;
图5A及图5B依序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像散、场曲以及畸变的曲线图;
图6A至图6E显示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在不同视场下横向光束扇形图;
图7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示意图;
图8A及图8B依序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像散、场曲以及畸变的曲线图;
图9A至图9E显示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在不同视场下横向光束扇形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20、30 拍摄装置
110、210、310 第一透镜
120、220、320 第二透镜
130、230、330 第三透镜
140、240、340 第四透镜
150、250、350 第五透镜
160、260、360 第六透镜
170、270、370 第七透镜
180 红外线滤光片
190 感光元件
191 成像面
111、211、311 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
112、212、312 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
121、221、321 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
122、222、322 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
131、231、331 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
132、232、332 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
141、241、341 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
142、242、342 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
151、251、351 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
152、252、352 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
161、261、361 第六透镜的物侧表面
162、262、362 第六透镜的像侧表面
171、271、371 第七透镜的物侧表面
172、272、372 第七透镜的像侧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是例子,用来实施本揭露的不同特征。以下特定例子所描述的元件和排列方式,仅用来精简地表达本揭露,其仅作为例子,而并非用以限制本揭露。
此外,本说明书于不同的例子中沿用了相同的元件标号及/或文字。前述的沿用仅为了简化以及明确,并不表示于不同的实施例以及设定之间必定有关联。
附图中的形状、尺寸、以及厚度可能为了清楚说明的目的而未依照比例绘制或是被简化,仅提供说明之用。
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及第七透镜。也就是说,光学镜头中共有七片具有屈折率的透镜。
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的中任两个相邻透镜间在光轴上会具有空气间隔,也就是说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是不接合在一起的七片单一透镜,由于接合的制造过程复杂,任何的偏移或瑕疵都会影响光学成像品质,因此,本发明中的光学透镜采用七片不接合的具有屈折率的透镜,来改善接合的透镜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率,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接近光轴处为凹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光学球面像差。
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率,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接近光轴处为凹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光学球面像差。
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率,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接近光轴处为一凹面。第三透镜与第二透镜的搭配有助于修正色差像差。
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率,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接近光轴处为凸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像散与场曲像差。
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率,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接近光轴处为凸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像散与场曲像差。
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率,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接近光轴处为凹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像散与畸变像差。
第七透镜具有负屈折率,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接近光轴处为凹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像散与畸变像差。
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其满足1.9<f1/f2<2.8。藉由适当地配置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屈折率,能够使大视角的光线较容易入射光学镜头,而有助于提升光学镜头较广的视角,来提升成像品质。
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其满足-1.5<f3/f4<-0.9。藉由适当地配置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屈折率,能够避免光学镜头的屈折率过度集中,有助于修正像散以及场曲像差。
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其满足-1.8<f5/f6<-1.4。藉由适当地配置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的屈折率,能够避免光学镜头的屈折率过度集中,有助于修正像散以及畸变像差。
第六透镜的色散系数是V6,第七透镜的色散系数是V7,其满足∣V6-V7∣>20。藉此,有助于修正光学镜头的色差像差。
光学镜头中可配置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前置光圈表示光圈设置于拍摄物与第一透镜之间,中置光圈表示光圈设置于第一透镜与成像面之间。在本发明中,采用前置光圈时,光圈配置在第一透镜的物侧,可以具有较短的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成像面的距离。若采用中置光圈,光圈配置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或者是在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有助于增加光学镜头的视角。
本发明的光学镜头中,透镜的材质可为玻璃或塑胶,玻璃可增加屈折率设计的自由度,而塑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另外,第一至第七透镜的各个表面都是非球面,非球面透镜可以设计出各种形状的表面,利用较多的控制变数来减少像差并进而减少需要的透镜数目。
本发明中的透镜的屈折率或焦距在没有说明区域位置时,指的就是透镜在接近光轴处的屈折率或焦距。
本发明更提供一种拍摄装置,具备上述的光学镜头,以及配置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在光轴上,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成像面的距离为TL,可成像于该感光元件的最大像高为ImgH,则满足TL/ImgH<1.66。藉此,可以维持小型化的光学镜头。
上述的拍摄装置可应用于数码相机、移动装置、平板电脑、智能型电视、网络监控设备、行车记录器、体感游戏机与穿戴式装置等电子装置中。这些拍摄装置所适用的装置仅是说明本发明的可运用例子,并非限制本发明的拍摄装置的使用范围。
参照图1至图3来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图1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示意图。图2A及图2B依序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像散、场曲以及畸变的曲线图。图3A至图3E显示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在不同视场下横向光束扇形图。在图2及图3中,使用波长为470nm、555nm、650nm的入射光来进行模拟。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视角(对角线的视角)为38.673度。
在图2中,+Y轴的像高已标准化为1(即归一化),因此不具有单位。从图2中可见,在不同的像高位置,像散、场曲大致不超过0.05mm,畸变像差最多不会超过2%。图3的各个附图分别是成像面的对角线上距离中心为0mm、0.8mm、1.6mm、2.4mm、3.2mm的像,入射光束在X方向及Y方向上的不同的入射位置时所产生的位置偏差。图3中横轴已经标准化为1,因此横轴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分别为1及-1,纵轴最大值及最小值则为20μm及-20μm。从图3也可看出成像的位置偏差大致都在相当小的范围内。
接着,参照图1,拍摄装置10包括光学镜头以及感光元件190。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第七透镜170、红外线滤光片180、成像面191。感光元件190配置于成像面191上。第一透镜110至第七透镜170都是具有屈折率的非球面透镜。第一透镜110至第七透镜170中任两个相邻的透镜在光轴位置都具有空气间隔。
第一透镜110具有正屈折率,其物侧表面1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12于接近光轴处为凹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光学球面像差。
第二透镜120具有正屈折率,其物侧表面12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22于接近光轴处为凹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光学球面像差。
第三透镜130具有负屈折率,其物侧表面1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32于接近光轴处为一凹面。第三透镜与第二透镜的搭配有助于修正色差像差。
第四透镜140具有正屈折率,其物侧表面14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42于接近光轴处为凸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像散与场曲像差。
第五透镜150具有负屈折率,其物侧表面15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152于接近光轴处为凸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像散与场曲像差。
第六透镜160具有正屈折率,其物侧表面16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62于接近光轴处为凹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像散与畸变像差。
第七透镜170具有负屈折率,其物侧表面17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72于接近光轴处为凹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像散与畸变像差。
红外线滤光片180设置于第七透镜170与成像面之间,用以将入射的红外线波长的光滤掉。
以下为各透镜的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
Figure GDA0002830005830000071
其中z为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r的点与非球面在光轴上交点的切面的垂直距离;r为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c为曲率半径的倒数;k为锥面系数;以及αi为第i阶非球面系数。
在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中,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120的焦距为f2,其满足1.9<f1/f2<2.8。
第三透镜130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140的焦距为f4,其满足-1.5<f3/f4<-0.9。
第五透镜150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160的焦距为f6,其满足-1.8<f5/f6<-1.4。
第六透镜160的色散系数是V6,第七透镜170的色散系数是V7,其满足∣V6-V7∣>20。
又,在第一实施例中,光圈为前置光圈,亦即光圈(未图示)配置于拍摄物与第一透镜之间。
另外,在光轴上,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至成像面191的距离为TL,可成像于感光元件190的最大像高为ImgH,则满足TL/ImgH<1.66。
以下为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各项参数。
表1:
表面 元件 曲率半径 厚度 折射率 色散系数
0 拍摄物 平面 无限
1 光圈 平面 -0.288
2 第一透镜 1.944 0.450 1.54 55.9
3 2.624 0.069
4 第二透镜 2.002 0.294 1.54 55.9
5 6.250 0.062
6 第三透镜 10.255 0.216 1.64 23
7 3.143 0.260
8 第四透镜 13.296 0.610 1.54 55.9
9 -4.781 0.198
10 第五透镜 -1.808 0.270 1.64 23
11 -2.519 0.199
12 第六透镜 2.460 0.600 1.54 55.9
13 5.658 0.450
14 第七透镜 3.205 0.527 1.59 30
15 1.427 0.457
16 红外线滤光片 平面 0.210 1.52 64.2
17 平面 0.260
18 成像面 平面
表2:
Figure GDA0002830005830000081
Figure GDA0002830005830000091
表3
∣V6-V7∣ 25.9
f1/f2 2.11
f3/f4 -1.10
f5/f6 -1.57
表1为图1的第一实施例的详细结构参数,其中曲率半径及厚度的单位是mm,且表面0至18依序为物侧至像侧的表面。表2是第一实施例中的非球面参数,k为非球面曲线方程式中的锥面系数,α2到α7则表示各表面第2到7阶非球面系数。表3是第一实施例在满足本发明关系式条件下的数据。此外,之后的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的表格及像差曲线图的定义都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而不重复说明。
参照图4至图6来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图4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示意图。图5A及图5B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像散、场曲以及畸变的曲线图。图6A至图6E显示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在不同视场下横向光束扇形图。在图5及图6中,使用波长为470nm、555nm、650nm的入射光来进行模拟。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视角(对角线的视角)为38.662度。
从图5中可见,在不同的像高位置,像散、场曲大致不超过0.05mm,畸变像差最多不会超过2%。从图6也可看出成像的位置偏差大致都在相当小的范围内。
接着,参照图4,拍摄装置20包括光学镜头以及感光元件190。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210、第二透镜220、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第五透镜250、第六透镜260、第七透镜270、红外线滤光片180、成像面191。感光元件190配置于成像面191上。第一透镜210至第七透镜270都是具有屈折率的非球面透镜。第一透镜210至第七透镜270中任两个相邻的透镜在光轴位置都具有空气间隔。
第一透镜210具有正屈折率,其物侧表面2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12于接近光轴处为凹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光学球面像差。
第二透镜220具有正屈折率,其物侧表面22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22于接近光轴处为凹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光学球面像差。
第三透镜230具有负屈折率,其物侧表面2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32于接近光轴处为一凹面。第三透镜与第二透镜的搭配有助于修正色差像差。
第四透镜240具有正屈折率,其物侧表面24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42于接近光轴处为凸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像散与场曲像差。
第五透镜250具有负屈折率,其物侧表面25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252于接近光轴处为凸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像散与场曲像差。
第六透镜260具有正屈折率,其物侧表面26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62于接近光轴处为凹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像散与畸变像差。
第七透镜270具有负屈折率,其物侧表面27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72于接近光轴处为凹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像散与畸变像差。
红外线滤光片180设置于第七透镜270与成像面之间,用以将入射的红外线波长的光滤掉。
在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中,第一透镜210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220的焦距为f2,其满足1.9<f1/f2<2.8。
第三透镜230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240的焦距为f4,其满足-1.5<f3/f4<-0.9。
第五透镜250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260的焦距为f6,其满足-1.8<f5/f6<-1.4。
第六透镜260的色散系数是V6,第七透镜270的色散系数是V7,其满足∣V6-V7∣>20。
又,在第二实施例中,光圈为中置光圈,光圈(未图示)配置于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
另外,在光轴上,第一透镜210的物侧表面211至成像面191的距离为TL,可成像于感光元件190的最大像高为ImgH,则满足TL/ImgH<1.66。
以下为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各项参数。
表1:
表面 元件 曲率半径 厚度 折射率 色散系数
0 拍摄物 平面 无限
1 第一透镜 1.930957 0.456 1.54 55.9
2 2.616 0.085
3 光圈 平面 -0.013
4 第二透镜 1.967 0.300 1.54 55.9
5 6.111 0.061
6 第三透镜 9.102 0.217 1.64 23
7 2.891 0.244
8 第四透镜 13.514 0.611 1.54 55.9
9 -4.742 0.198
10 第五透镜 -1.816 0.270 1.64 23
11 -2.492 0.200
12 第六透镜 2.475 0.604 1.54 55.9
13 5.771 0.451
14 第七透镜 3.104 0.521 1.59 30
15 1.431 0.471
16 红外线滤光片 平面 0.210 1.52 64.2
17 平面 0.260
18 成像面 平面
表2:
Figure GDA0002830005830000121
表3
∣V6-V7∣ 25.9
f1/f2 2.12
f3/f4 -1.05
f5/f6 -1.61
参照图7至图9来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图7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示意图。图8A及图8B依序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像散、场曲以及畸变的曲线图。图9A至图9E显示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在不同视场下横向光束扇形图。在图8及图9中,使用波长为470nm、555nm、650nm的入射光来进行模拟。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视角(对角线的视角)为39.185度。
从图8中可见,在不同的像高位置,像散、场曲大致不超过0.05mm,畸变像差最多不会超过2%。从图9也可看出成像的位置偏差大致都在相当小的范围内。
接着,参照图7,拍摄装置30包括光学镜头以及感光元件190。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310、第二透镜320、第三透镜330、第四透镜340、第五透镜350、第六透镜360、第七透镜370、红外线滤光片180、成像面191。感光元件190配置于成像面191上。第一透镜310至第七透镜370都是具有屈折率的非球面透镜。第一透镜310至第七透镜370中任两个相邻的透镜在光轴位置都具有空气间隔。
第一透镜310具有正屈折率,其物侧表面3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12于接近光轴处为凹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光学球面像差。
第二透镜320具有正屈折率,其物侧表面32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22于接近光轴处为凹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光学球面像差。
第三透镜330具有负屈折率,其物侧表面3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32于接近光轴处为一凹面。第三透镜与第二透镜的搭配有助于修正色差像差。
第四透镜340具有正屈折率,其物侧表面34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42于接近光轴处为凸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像散与场曲像差。
第五透镜350具有负屈折率,其物侧表面35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352于接近光轴处为凸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像散与场曲像差。
第六透镜360具有正屈折率,其物侧表面36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62于接近光轴处为凹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像散与畸变像差。
第七透镜370具有负屈折率,其物侧表面37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72于接近光轴处为凹面。藉此,有助于修正像散与畸变像差。
红外线滤光片180设置于第七透镜370与成像面之间,用以将入射的红外线波长的光滤掉。
在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中,第一透镜210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220的焦距为f2,其满足1.9<f1/f2<2.8。
第三透镜230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240的焦距为f4,其满足-1.5<f3/f4<-0.9。
第五透镜250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260的焦距为f6,其满足-1.8<f5/f6<-1.4。
第六透镜260的色散系数是V6,第七透镜270的色散系数是V7,其满足∣V6-V7∣>20。
又,在第三实施例中,光圈为中置光圈,光圈(未图示)配置于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
另外,在光轴上,第一透镜310的物侧表面311至成像面191的距离为TL,可成像于感光元件190的最大像高为ImgH,则满足TL/ImgH<1.66。
以下为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各项参数。
表1:
表面 元件 曲率半径 厚度 折射率 色散系数
0 拍摄物 平面 Infinity
1 第一透镜 2.218452 0.393 1.54 55.9
2 2.876 0.050
3 第二透镜 2.186463 0.300 1.54 1.54
4 7.780 0.062
5 光圈 平面 0.033
6 第三透镜 3.659 0.230 1.63 23
7 2.169 0.260
8 第四透镜 15.288 0.628 1.54 55.9
9 -4.609 0.201
10 第五透镜 -1.811 0.295 1.64 23
11 -2.488 0.198
12 第六透镜 2.416 0.605 1.54 55.9
13 5.520 0.450
14 第七透镜 3.072 0.520 1.58 30
15 1.411 0.447
16 红外线滤光片 平面 0.210 1.52 64.2
17 平面 0.260
18 成像面 平面
表2:
Figure GDA0002830005830000141
Figure GDA0002830005830000151
表3
∣V6-V7∣ 25.9
f1/f2 2.69
f3/f4 -1.36
f5/f6 -1.70
根据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可知使用了本发明的光学镜头的拍摄装置中,采用了七片具有屈折率的非球面镜片。藉由对各个镜片的屈折率的设定以及满足特定的条件,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大光圈、薄型化、分辨率高且成本低的光学镜头及拍摄装置。
上述已揭露的特征能以任何适当方式与一或多个已揭露的实施例相互组合、修饰、置换或转用,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实施例。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一第一透镜,其焦距为f1;
一第二透镜,其焦距为f2;
一第三透镜,其焦距为f3;
一第四透镜,其焦距为f4;
一第五透镜,其焦距为f5;
一第六透镜,其焦距为f6,且色散系数为V6;以及
一第七透镜,其色散系数为V7,
其中,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该第五透镜、该第六透镜、以及该第七透镜满足下列条件:
1.9<f1/f2<2.8;
-1.5<f3/f4<-0.9;
-1.8<f5/f6<-1.4;以及
∣V6-V7∣>20;
其中,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七透镜都是具有屈折率的非球面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四透镜、该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率,该第三透镜、该第五透镜、该第七透镜具有负屈折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光圈,配置在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之间、以及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的其中一个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凸面,且该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凹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凸面,且该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凹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凸面,且该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凹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凸面,且该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凸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凹面,且该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凸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的物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凸面,且该第六透镜的像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凹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七透镜的物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凸面,且该第七透镜的像侧表面接近光轴处为一凹面。
11.一种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以及
一感光元件,设置于该光学镜头的一成像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假设在光轴上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该成像面的距离为TL,可成像于该感光元件的最大像高为ImgH,则满足TL/ImgH<1.66。
CN201710680992.0A 2017-08-10 2017-08-10 光学镜头及拍摄装置 Active CN109387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0992.0A CN109387920B (zh) 2017-08-10 2017-08-10 光学镜头及拍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0992.0A CN109387920B (zh) 2017-08-10 2017-08-10 光学镜头及拍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7920A CN109387920A (zh) 2019-02-26
CN109387920B true CN109387920B (zh) 2021-03-16

Family

ID=65414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80992.0A Active CN109387920B (zh) 2017-08-10 2017-08-10 光学镜头及拍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8792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86713U (zh) * 2012-08-13 2013-04-17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镜片系统组
JP2015028586A (ja) * 2013-07-02 2015-02-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2015055728A (ja) * 2013-09-11 2015-03-23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EP2876478A2 (en) * 2013-11-25 2015-05-27 Abilit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Six-piece optical lens for capturing image and six-piece optical modules for capturing image
CN104950424A (zh) * 2014-03-28 2015-09-30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镜头模块
JP2015225246A (ja) * 2014-05-28 2015-12-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TW201604576A (zh) * 2014-07-16 2016-02-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六片式成像鏡頭組
CN105319681A (zh) * 2014-08-01 2016-02-10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TW201606345A (zh) * 2014-08-01 2016-02-16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像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6154513A (zh) * 2015-04-16 2016-11-2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86713U (zh) * 2012-08-13 2013-04-17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镜片系统组
JP2015028586A (ja) * 2013-07-02 2015-02-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2015055728A (ja) * 2013-09-11 2015-03-23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EP2876478A2 (en) * 2013-11-25 2015-05-27 Abilit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Six-piece optical lens for capturing image and six-piece optical modules for capturing image
CN104950424A (zh) * 2014-03-28 2015-09-30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镜头模块
JP2015225246A (ja) * 2014-05-28 2015-12-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TW201604576A (zh) * 2014-07-16 2016-02-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六片式成像鏡頭組
CN105319681A (zh) * 2014-08-01 2016-02-10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TW201606345A (zh) * 2014-08-01 2016-02-16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像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US9366847B2 (en) * 2014-08-01 2016-06-14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hotograph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154513A (zh) * 2015-04-16 2016-11-2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7920A (zh) 2019-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34728B1 (ko) 촬영 렌즈 광학계
KR102180476B1 (ko) 촬상 렌즈 시스템 및 이를 채용한 촬상 장치
TWI528049B (zh) 定焦鏡頭
US9897777B2 (en) Optical system
TWI516796B (zh) 成像光學鏡頭組
CN106896475B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07942476B (zh) 成像光学系统以及取像装置
CN107870407B (zh) 五片式成像镜片组
CN110187473B (zh) 一种五片式广角镜头及电子设备
TWI426316B (zh) 光學攝影系統
CN113391430B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8873269B (zh) 摄像镜头组及取像装置
CN109085690B (zh) 五片式成像镜片组
CN113433656B (zh) 一种成像系统、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KR101691350B1 (ko) 촬영 렌즈 광학계
TW201723568A (zh) 成像鏡片組
CN111751962A (zh) 一种小型大通光的光学成像镜头
TW201819979A (zh) 六片式廣角鏡片組
TWI516798B (zh) 廣角成像鏡片組
CN113031210B (zh) 四片式光学成像镜片组
CN211236420U (zh) 四片式光学成像镜片组
CN109387920B (zh) 光学镜头及拍摄装置
TWI614523B (zh) 光學鏡頭及拍攝裝置
TWI518359B (zh) 五片式成像鏡片組
TW201814346A (zh) 廣角鏡片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