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42509B - 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42509B
CN106842509B CN201710171303.3A CN201710171303A CN106842509B CN 106842509 B CN106842509 B CN 106842509B CN 201710171303 A CN201710171303 A CN 201710171303A CN 106842509 B CN106842509 B CN 1068425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e
aspheric
optical
miniaturi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713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42509A (zh
Inventor
马庆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gjuyu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Xingjuyu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Xingjuyu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Xingjuyu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7130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425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42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2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42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2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其包括沿物侧至像侧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六片透镜,将各透镜设置不同的屈光力、焦距和凹凸面交替设置,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间距值与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值之和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厚度值。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通过使得六片透镜依次沿一设定方向相间隔设置,将各透镜设置不同的屈光力和凹凸面,如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通过设置六片透镜,从而实现光学透镜组的高品质成像,同时兼顾了该光学透镜组的结构简单小巧且厚度薄,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移动手机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人都会随身携带手机出行。手机被要求制造成的更加轻薄的体积。而手机中的拍照功能也几乎成为手机的标配之一,被要求拍照的品质更好。所以与其最为相关的镜头需要这两个特点兼顾,既具有微型化的体积,又具有高清成像的特点。
由于早期的手机拍摄要求不高,手机一般较厚重,手机里内置的摄像镜头多采用三片或四片式的镜片组成,多采用玻璃和塑胶混搭,采用球面和非球面的混合形式,导致摄像头的整体较为厚重,而且拍摄的像素画面也不高。因此如何设计出微型化的高像素的成像品质的镜头,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设计开发一款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及其成像系统,实有必要。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实现光学透镜组的结构小巧且兼顾高清成像的特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包括光圈和沿物侧至像侧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各所述透镜均具有相对设置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个为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个均为非球面;
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
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
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间距值与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值之和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厚度值。
优选地,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间距值与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间距值之比大于等于4.5。
优选地,各所述透镜均由塑胶材质制作而成。
优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焦距分别为3.68mm、-7.53 mm、11.45mm、2.82mm、1.82mm和-2.29 mm。
优选地,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折射率均为1.545;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1.651。
优选地,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色散系数均为55.987;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21.514。
优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在光轴上的厚度分别为0.462mm、0.220mm、0.399mm、0.434mm、0.280mm和0.379mm;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间距为0.080mm,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间距为0.304mm,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间距为0.459mm,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间距为0.409mm,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之间的间距为0.516mm。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反射率相同。
优选地,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1.546和6.000;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2.600和1.647;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7.611和-34.481;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4.289和-1.174;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1.591和-2.356;第六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6.839和1.56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成像系统,所述一种成像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通过使得六片透镜依次沿一设定方向相间隔设置,将各透镜设置不同的屈光力和凹凸面,并将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间距值与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值之和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厚度值。如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通过设置六片透镜,从而实现光学透镜组的高品质成像,同时兼顾了该光学透镜组的结构简单小巧且厚度较薄,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
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第五透镜;6、第六透镜;7、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8、第一透镜的像侧光学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左”“右”“上”“下”与附图本身的左、右、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发明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的结构原理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包括光圈(图中未示出)和沿物侧至像侧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和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各所述透镜均具有相对设置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
所述第一透镜1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一透镜1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一透镜1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1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2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二透镜2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二透镜2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
所述第三透镜3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三透镜3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个为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镜3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3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3的物侧光学面的中心边缘具有2次反曲点;所述第三透镜3的像侧光学面的中心边缘具有1次反曲点;
所述第四透镜4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四透镜4的物侧光学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4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4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个均为非球面;
所述第五透镜5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
所述第六透镜6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六透镜6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6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6的物侧光学面的中心边缘具有1次反曲点;所述第六透镜6的像侧光学面的中心边缘具有1次反曲点;
所述第一透镜1与所述第二透镜2之间的间距值与所述第二透镜2在光轴上的厚度值之和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透镜3的厚度值。
也就是说,各所述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
也就是如下表所示:
Figure 526451DEST_PATH_IMAGE001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中,将各透镜设置不同的屈光力和凹凸面,并将第六透镜6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设置为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如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通过设置六片透镜,各透镜由物侧向像侧依次间隔设置,同时,将各透镜配置不同的屈光力、焦距、厚度和间距,以及将各个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设置成相应的凹面或凸面,从而实现光学透镜组的高品质成像,同时确保了该光学透镜的结构简单小巧小且厚度较薄,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透镜3与所述第四透镜4之间的间距值与所述第一透镜1与所述第二透镜2之间的间距值之比大于等于4.5。
优选地,所述第四透镜4与所述第五透镜5之间的间距值与所述第一透镜1与所述第二透镜2之间的间距值之比大于等于4.5。
优选地,各所述透镜均由塑胶材质制作而成。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中,将透镜选择塑胶制作而成,可以增加光学透镜组的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且透镜也易于加工成非球面外形,用于消减像差,从而可以减少透镜的使用数目,有效的降低了透镜组的总长度,并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质。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的焦距分别为3.68mm、-7.53 mm、11.45mm、2.82mm、1.82mm和-2.29 mm。
优选地,第一透镜1、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的折射率均为1.545;第二透镜2的折射率为1.651。
优选地,第一透镜1、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的色散系数均为55.987;第二透镜2的色散系数为21.514。如此,可保证光学成像的品质,同时可最大化的减少这个组件的空间体积,使之更加小巧,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为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的在光轴上的厚度分别定义为CT1、CT2、CT3、CT4、CT5和CT6。将所述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之间的间距定义为AC12,所述第二透镜2与所述第三透镜3之间的间距定义为AC23,所述第三透镜3与所述第四透镜4之间的间距定义为AC34,所述第四透镜4与所述第五透镜5之间的间距定义为AC45,所述第五透镜5与所述第六透镜6之间的间距定义为AC56。
优选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在光轴上的厚度CT1、CT2、CT3、CT4、CT5和CT6分别为0.462mm、0.220mm、0.399mm、0.434mm、0.280mm和0.379mm。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之间的间距AC12为0.080mm,所述第二透镜2与所述第三透镜3之间的间距AC23为0.304mm,所述第三透镜3与所述第四透镜4之间的间距AC34为0.459mm,所述第四透镜4与所述第五透镜5之间的间距AC45为0.409mm,所述第五透镜5与所述第六透镜6之间的间距AC56为0.516mm。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光学面8的反射率与所述第二透镜2的物侧光学面的反射率方向相同。具体地,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7和第一透镜的像侧光学面8的反射率分别为1.546和6.000;第二透镜2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2.600和1.647;第三透镜3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7.611和-34.481;第四透镜4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4.289和-1.174;第五透镜5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1.591和-2.356;第六透镜6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6.839和1.56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成像系统,所述成像系统包括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其沿物侧至像侧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
各所述透镜均具有相对设置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
所述第一透镜1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一透镜1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一透镜1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1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2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二透镜2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二透镜2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
所述第三透镜3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三透镜3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个为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镜3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3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3的物侧光学面的中心边缘具有2次反曲点;所述第三透镜3的像侧光学面的中心边缘具有1次反曲点;
所述第四透镜4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四透镜4的物侧光学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4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4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个均为非球面;
所述第五透镜5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
所述第六透镜6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六透镜6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6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6的物侧光学面的中心边缘具有1次反曲点;所述第六透镜6的像侧光学面的中心边缘具有1次反曲点;
所述第一透镜1与所述第二透镜2之间的间距值与所述第二透镜2在光轴上的厚度值之和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透镜3的厚度值。
也就是说,各所述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透镜3与所述第四透镜4之间的间距值与所述第一透镜1与所述第二透镜2之间的间距值之比大于等于4.5。
优选地,所述第四透镜4与所述第五透镜5之间的间距值与所述第一透镜1与所述第二透镜2之间的间距值之比大于等于4.5。
优选地,各所述透镜均由塑胶材质制作而成。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中,将透镜选择塑胶制作而成,可以增加光学透镜组的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且透镜也易于加工成非球面外形,用于消减像差,从而可以减少透镜的使用数目,有效的降低了透镜组的总长度,并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质。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的焦距分别为3.68mm、-7.53 mm、11.45mm、2.82mm、1.82mm和-2.29 mm。
优选地,第一透镜1、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的折射率均为1.545;第二透镜2的折射率为1.651。
优选地,第一透镜1、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的色散系数均为55.987;第二透镜2的色散系数为21.514。如此,可保证光学成像的品质,同时可最大化的减少这个组件的空间体积,使之更加小巧,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为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的在光轴上的厚度分别定义为CT1、CT2、CT3、CT4、CT5和CT6。将所述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之间的间距定义为AC12,所述第二透镜2与所述第三透镜3之间的间距定义为AC23,所述第三透镜3与所述第四透镜4之间的间距定义为AC34,所述第四透镜4与所述第五透镜5之间的间距定义为AC45,所述第五透镜5与所述第六透镜6之间的间距定义为AC56。
优选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在光轴上的厚度CT1、CT2、CT3、CT4、CT5和CT6分别为0.462mm、0.220mm、0.399mm、0.434mm、0.280mm和0.379mm。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之间的间距AC12为0.080mm,所述第二透镜2与所述第三透镜3之间的间距AC23为0.304mm,所述第三透镜3与所述第四透镜4之间的间距AC34为0.459mm,所述第四透镜4与所述第五透镜5之间的间距AC45为0.409mm,所述第五透镜5与所述第六透镜6之间的间距AC56为0.516mm。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1的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与所述第二透镜2的物侧光学面的反射率方向相同。具体地,第一透镜1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1.546和6.000;第二透镜2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2.600和1.647;第三透镜3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7.611和-34.481;第四透镜4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4.289和-1.174;第五透镜5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1.591和-2.356;第六透镜6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分别为-6.839和1.563。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不作为对本发明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方式,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其特征在于,
包括光圈和沿物侧至像侧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各所述透镜均具有相对设置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个为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中至少有一个均为非球面;
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
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
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间距值与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值之和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厚度值;
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焦距分别为3.68mm、-7.53mm、11.45mm、2.82mm、1.82mm和-2.29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间距值与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间距值之比大于等于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透镜均由塑胶材质制作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折射率均为1.545;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1.65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色散系数均为55.987;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21.51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在光轴上的厚度分别为0.462mm、0.220mm、0.399mm、0.434mm、0.280mm和0.379mm;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间距为0.080mm,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间距为0.304mm,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间距为0.459mm,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间距为0.409mm,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之间的间距为0.516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反射率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反射率相同。
8.一种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成像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
CN201710171303.3A 2017-03-21 2017-03-21 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Active CN1068425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1303.3A CN106842509B (zh) 2017-03-21 2017-03-21 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1303.3A CN106842509B (zh) 2017-03-21 2017-03-21 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2509A CN106842509A (zh) 2017-06-13
CN106842509B true CN106842509B (zh) 2020-11-10

Family

ID=59129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71303.3A Active CN106842509B (zh) 2017-03-21 2017-03-21 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4250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3824A (zh) * 2012-12-31 2014-07-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拍摄镜头和使用所述拍摄镜头的拍摄设备
CN104656229A (zh) * 2013-11-25 2015-05-27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六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及六片式光学影像撷取模块
CN105319677A (zh) * 2014-07-16 2016-02-10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六片式成像镜头组
CN105572839A (zh) * 2014-10-09 2016-05-11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1535B (zh) * 2014-07-16 2016-07-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六片式成像鏡頭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3824A (zh) * 2012-12-31 2014-07-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拍摄镜头和使用所述拍摄镜头的拍摄设备
CN104656229A (zh) * 2013-11-25 2015-05-27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六片式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及六片式光学影像撷取模块
CN105319677A (zh) * 2014-07-16 2016-02-10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六片式成像镜头组
CN105572839A (zh) * 2014-10-09 2016-05-11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2509A (zh) 2017-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4997B (zh) 光学成像系统
TWI710817B (zh) 光學鏡頭
CN105938238B (zh) 拍摄镜头系统和具有拍摄镜头系统的拍摄设备
US11237363B2 (en) Optical imaging system
CN209570744U (zh) 光学成像系统和多构件光学成像系统
WO2021047222A1 (zh) 广角成像镜头
US20190041613A1 (en) Optical imaging system
CN107065135B (zh) 一种小型化的高清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CN106062611B (zh) 摄像镜头及其模组和终端
KR20160094215A (ko) 촬영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촬영 장치
CN108205187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6814442B (zh) 光学镜头
CN211653283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3287049A (zh) 图像捕获透镜
KR20160105045A (ko) 촬영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촬영 장치
KR102363536B1 (ko) 촬상 광학계
CN116034305A (zh) 光学系统
CN108627949B (zh) 光学镜头
CN107065134B (zh) 一种高像素超薄的手机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CN107065136B (zh) 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KR102449351B1 (ko) 촬상 광학계
CN106842509B (zh) 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TWI476472B (zh) 成像鏡頭
KR20230029401A (ko) 촬상 광학계
CN106802475B (zh) 一种微型化的大光圈高解像力的透镜组和成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6000 hanyabei section, Ganpi village, Zhenlong Town, Huiyang District,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Xingjuyu Op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Hanyabei Section, Ganpi Village, Zhenlong Town, Huiyang District, Hui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XINGJUYU OPTIC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