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0973B - 口含式菸製品 - Google Patents

口含式菸製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0973B
TWI540973B TW103108081A TW103108081A TWI540973B TW I540973 B TWI540973 B TW I540973B TW 103108081 A TW103108081 A TW 103108081A TW 103108081 A TW103108081 A TW 103108081A TW I540973 B TWI540973 B TW I54097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bacco
raw material
heating
tobacco raw
smoking artic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8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46159A (zh
Inventor
永井敦
佐藤慎介
橫井道德
Original Assignee
日本煙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本煙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本煙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46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6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09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097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BMANUFACTURE OR PREPARATION OF TOBACCO FOR SMOKING OR CHEWING; TOBACCO; SNUFF
    • A24B15/00Chemical features or treatment of tobacco; Tobacco substitutes, e.g. in liquid form
    • A24B15/18Treatment of tobacco products or tobacco substitutes
    • A24B15/24Treatment of tobacco products or tobacco substitutes by extraction; Tobacco extra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BMANUFACTURE OR PREPARATION OF TOBACCO FOR SMOKING OR CHEWING; TOBACCO; SNUFF
    • A24B13/00Tobacco for pipes, for cigars, e.g. cigar inserts, or for cigarettes; Chewing tobacco; Snuf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BMANUFACTURE OR PREPARATION OF TOBACCO FOR SMOKING OR CHEWING; TOBACCO; SNUFF
    • A24B3/00Preparing tobacco in the factory
    • A24B3/12Steaming, curing, or flavouring tobacco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e Of Tobacco Products (AREA)

Description

口含式菸製品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口含式菸製品。
如蘇努士(Snus,將菸草加工成細微的口含菸,故音譯為蘇努士)類之口含式菸製品係菸原料收納在由如不織布之材料所形成的包裝材而成者,使用者將其放入口腔內而使用。
口含式菸製品,從其使用樣態,有時從菸原料在使用者的口腔內滲出菸原料所含而使用者不想要的成分。對於此種情形,例如在專利文獻1至3中記載者:在製造口含式菸製品時,用以降低菸原料中所含的亞硝胺之技術。
上述專利文獻1中記載一種方法,其係為降低存在於原料中的亞硝胺,在經過包含以微波照射菸葉之步驟的處理後,可抑制菸葉中亞硝胺的形成。專利文獻2中揭示一種處理,其係為減少亞硝胺之量,而將所採收的菸葉進行壓榨、或蒸汽處理。專利文獻3中揭示:使乾燥空氣而黃變的菸葉以天然乾燥步驟與控制乾燥步驟使之乾燥,而減少菸原料中的亞硝酸態氮或亞硝胺。
除了以上所述技術之外,在專利文獻4中記載一種有關無煙的菸組成物之技術,在該組成物中所含之物質可列舉如著色劑。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410875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第3996958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許第3922985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表第2009-508523號公報
上述專利文獻1至3所記載之方法係有所謂綠色菸葉不適於消費者之情形,故均使所採收的菸葉消除綠色(由於大部分變成黃色)之後,實施乾燥處理(微波或控制乾燥)者。上述專利文獻1至3所記載之方法中已揭示所採收之菸葉進行處理的時機(timing)係由至少不為綠色之狀態開始。
然而,本發明人發現使用此作為口含式菸製品之原料時,依據其處理條件,處理後亦為綠色,釋出於口腔內之萃取液的顏色會變淡。
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方法,認為將變黃之菸葉經乾燥處理的菸原料使用在口含式菸製品時,釋出於口腔內之萃取液顏色會變深。
產生如此深色的萃取液時,有可能造成使用者不佳的印象。
另一方面,專利文獻4中,如上所述,無煙的菸組成物中所含的材料可列舉如著色劑。若依如此之技術,雖可將無煙的菸組成物著色,惟其作用係起因於所含的著色劑。
經由上述事項,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口含式菸製品,其係除了不使用著色劑而維持菸原料的綠色,同時在以水作為溶媒進行萃取時,萃取液的顏色淺淡。
本發明人專心致志進行研究之結果,得知使用經由特定處理步驟所得的菸原料之口含式菸製品呈現綠色,且使用水作為萃取溶媒之萃取液的顏色變淺,以解決上述問題,遂而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係如下所述。
[1]一種口含式菸製品,係以L* a* b*法表示之a*值為1.0以下的菸原料,且包含在使用水作為萃取溶媒時該菸原料的萃取液在420nm波長的吸光度為1.0以下的菸原料。
[2]如[1]所述之口含式菸製品,其中,上述菸原料係經由包含:使該菸原料中所含的褐變相關酵素失去活性的條件下進行加熱之步驟、與使該菸原料的水分量降低之步驟的處理方法而得者;上述菸原料的處理係在成為該菸原料的原料之菸葉的收穫後,對其面積之60%以上,在以L*a*b*法表示之a*值大於1.0之前進行。
[3]如[2]所述之口含式菸製品,其中,上述處理方法中之加熱係在80至100℃之條件下進行。
[4]如[2]或[3]所述之口含式菸製品,在上述處理方法中使菸原料的水分量降低之步驟係在進行上述加熱步驟之前進行者,該步驟係減壓至未達0.1Mpa,且溫度為37℃以下。
[5]如[2]或[3]所述之口含式菸製品,其中,在上述處理方法中使菸原料的水分量降低之步驟係在進行上述加熱之步驟的同時或在該 步驟之後進行。
[6]如[2]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口含式菸製品,其中,進行上述加熱之步驟係經由水蒸氣加熱、微波加熱或氣流加熱而進行。
[7]如[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口含式菸製品,其係上述口含式菸製品中以L* a* b*法表示之a*值為1.0以下之菸原料,且在使用水作為萃取溶媒時,該菸原料的萃取液在420nm波長之吸光度為1.0以下之菸原料的重量比率,相對於菸原料總量為40重量%以上。
依照本發明,在使用口含式菸製品時,釋出於使用者之口腔內的萃取液顏色不會變深。並且,本發明之口含式菸製品中,構成該菸製品之菸原料的顏色仍可維持綠色。
第1圖(a)係使用3種菸葉,在進行傳統乾燥時與施行微波乾燥時所呈示之綠色度之圖。(b)係表示使用與(a)相同的原料,經過步驟所得之菸原料之萃取液的色度值(ABS420nm)之圖。
第2圖(a)係表示使菸葉以圖中所示之各溫度加熱時之色度值(a*值)之圖。(b)係表示使用與(a)相同的原料,經過步驟所得之菸原料之萃取液的色度值(ABS420nm)之圖。
第3圖(a)係表示菸葉以3條件之溫度加熱,並在變更其加熱時間時,各菸原料之色度值(a*值)之圖。(b)係表示使用與(a)相同的原料,以加熱條件加熱時,所得的各菸原料之萃取液的色度值(ABS420nm)之圖。
第4圖(a)係表示在採收菸葉後,將其加熱處理以不同的3條 件進行後的色度值(a*值)之圖。(b)係表示與(a)相同的原料,以加熱條件加熱時所得的各菸原料之萃取液的色度值(ABS420nm)之圖。
第5圖係表示本發明之菸原料與其以外之菸原料混合時的其等混合比與a*值之關係的圖(a),與吸光度(ABS420nm)之圖(b)。
第6圖係表示處理前之菸葉的色度(a*值)中選出之點(星點)之一例的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型態]
以下,呈示實施型態及例示物等而詳細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並不侷限於以下之實施型態及例示物等,在不超出本發明之主旨的範圍下,可任意變更而實施。
<菸原料>
本發明之口含式菸製品中使用之菸原料的菸種類並無特別限定,例如煙草屬,可列舉如:Nicotiana tabacum之烤菸種/白肋菸種(Flue-burley)、圓葉煙草(Nicotiana rustica)之巴西利亞種(Brasilia species)等。
所使用來作為菸原料之菸葉,係與先前技術文獻中所記載之發明不同,其顏色在黃變之前,亦即在大部分為綠色時係用在以下所示之處理步驟。
其中,「黃變」係指對於以L*a*b*法表示之a*值,採收葉之大部分面積例如在60%以上,例如90%以上成為大於1.0之值為止已變色者。菸葉在其採收後,因菸葉中存在的(綠色)色素減少而黃變。另外,菸葉在採收後之a*值一般為-9至-1.5左右。
本發明之口含式菸製品中所使用之菸原料,以L*a*b*法表示之a*值(以下,亦稱為綠色度)為1.0以下,同時對於該菸原料,在使用水作為萃取溶媒時之萃取液在420nm波長之吸光度為1.0以下。
本發明之口含式菸製品中所使用之菸原料,只要滿足上述者即可,無特別限定,亦可在採收後,將剔除梗之菸葉進行處理步驟。並且,亦可在採收後,藉由擠壓菸葉等而去除水分後進行處理步驟。並且,亦可在採收後,菸葉經冷藏或冷凍保存後進行處理步驟。
L*a*b*法之a*值係其值愈小,綠色愈強。綠色係相較於在一般的香菸中可使用時之採收期,早期採收的顏色更為強烈。從確保作為綠色的菸原料之觀點上,該範圍的下限以-20℃以上為宜。欲加強菸原料之綠色時,綠色度(a*值)以-2以下為適宜。
菸原料之a*值的測定係可將水分乾燥到3至5重量%的菸原料以壓碎機壓碎成1至2mm網目大小,使用分光光度計而測定所壓碎之試樣顏色來進行。另外,顏色之定義係以國際照明委員會(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de l’Eclairage:CIE)及JIS所採用的L* a* b*表色系統中所表示者。
測色度操作係在玻璃容器中投入層厚度1cm之試樣粉體,從容器底部照射標準光(色度用標準發光體D65、CIE、ISO之基準光),可將反射光進行測定(反射色測定/正反射光去除方式(SCE))而數值化。
而且,該a*值係在下述菸原料之處理步驟中,可在加熱處理之溫度與時間的變更下調整。
具體而言,為了抑制a*值的增加,可降低加熱處理之溫度或縮短其時間。
處理前之菸葉的a*值之測定係如下述方式進行。
將菸葉表面的20處以分光測色計(KONICA MINOLTA/CM3500d,Konica MinoltaHoldings,Inc)測定顏色。顏色的定義係與上述菸原料之色度相同,以L*a*b*表色系表現。菸葉表面的20處係如第6圖之★所示,係對於菸葉之中央部與外周部而均等地選擇。
測色度操作係照射標準光(色度用標準發光體D65、CIE、ISO之基準光),進行反射光之測定(反射色測定/正反射光去除方式(SCE))並數值化。可謂以上述條件測定菸葉時之a*值愈小愈為綠色。
而且,本發明之菸原料,對於使用水作為萃取溶媒時之萃取液的顏色,在420nm波長之吸光度(亦記載為「ABS420nm」)為1.0以下。
而且,上述吸光度係對於菸原料進行上述處理時,一般成為0.2以上。
此萃取係以如下述之順序進行所得者。
將水分降低至5重量%以下,將所壓碎的菸原料秤取1重量份,加入22℃之水25重量份中,進行10分鐘左右之振動萃取。然後在同溫度下靜置20分鐘左右,將萃取液以0.20μm之濾膜(Membrane filter)過濾。過濾後之溶液以水稀釋成2倍,使用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在420nm波長之吸光度。
而且,本發明中,上述條件之吸光度的數值亦稱為「褐變度」,定義為此數值愈大萃取液之褐色度愈高。並且,本發明中,褐色 與茶色為同義。
該褐變度係可在後述菸原料的處理步驟中,將加熱處理之溫度與時間予以變更而調整。
具體而言,在抑制褐變度的增加時,可提高加熱處理之溫度或延長其時間。
<口含式菸製品>
本發明之口含式菸製品係可為蘇努士、口香糖、口嚼菸、鼻菸(Snuff)、壓縮菸(錠狀、棒狀等)、可食性薄膜等。
本發明之口含式菸製品係可使用例如以下之處理方法而得。
本發明之口含式菸製品係經由包含下述步驟之處理方法而得:將本發明之口含式菸製品中使用的菸原料,在使該菸原料中所含的褐變相關酵素失去活性的條件下進行加熱之步驟、與使該菸原料的水分量降低之步驟。
如此操作,在經過包含在特定條件下之加熱、與使菸原料的水分量降低之步驟的處理方法,不僅使所得之菸原料的a*值維持在低值(維持綠色),並可減少其萃取液的褐色度。
上述所說明的先前技術中,係包含在採收菸葉後、經黃變後再使其乾燥之步驟。此時,菸原料之萃取液的顏色變深。具體而言,經由採收、黃變後再使其乾燥之步驟(例如微波之照射)所得的菸原料,其萃取液之色度值(ABS420nm)一般約成為1.4以上。
相對於此,本發明誠如上所述,係在菸葉顏色黃變之前進行處理步驟。
本發明中,「使褐變相關酵素失去活性的條件」係指使用以下說明之順序所測定的酵素活性(PPO(Polyphenol Oxidase: 多酚氧化酶)活性)值成為0.02U以下之條件。
酵素活性值係可在分光吸光光度計之小槽(cell)中,加入由試料萃取酵素蛋白質之溶液、與磷酸鉀緩衝液(pH6.0)後加以混合,在此添加作為基質之10mM鄰苯二酚溶液,並於40℃中相對於參考物測定在420nm波長的吸光度之增加而得。參考物可列舉如:混合去離子水取代酵素蛋白質液之液體。
IU係定義為減去參考物之吸光度增加份,使試料的吸光度(△ABS)以0.01/分鐘上升之酵素量。
上述菸原料之處理步驟中,「使褐變相關酵素失去活性的條件」係菸葉之酵素活性(PPO活性)值成為0.02U以下之條件,如此之條件係可列舉例如:在80至100℃之加熱。此時之加熱時間一般在40分鐘以內,可因應加熱溫度而在a*值不會大幅上昇之範圍下設定。
經過如此之加熱,可使菸葉之褐變相關酵素失去活性,菸原料不會變色而維持綠色,且可使其萃取液之顏色成為淺色(ABS420nm變小)。
該加熱為以85℃以上、10分鐘以內之樣態更佳。90℃以上且5分鐘以內進行者,從不會使菸原料變色而維持綠色,且其萃取液之顏色維持淺色之觀點,為更佳。
而且,對於上述溫度並非為加熱裝置之設定溫度,係表示經加熱之菸葉本身的溫度。
上述之加熱步驟,可列舉例如:照射微波或紅外線而進行之方法、噴灑水蒸氣而進行之方法、浸漬溫水而進行之方法、吹出熱風而進行之方法(氣流加熱)、與加熱金屬等之介質直 接接觸之方法等。其等之中,由製造上之方便性而言,以通過氣流加熱之加熱為佳。
對於上述加熱,將菸葉升溫至所要之溫度時,以儘快升溫為佳,停留在升溫中之溫度(30至85℃)的時間宜短。此係為了防止上述菸葉中的褐變相關酵素在升溫中作用之故。
上述加熱藉由微波照射而進行時,可列舉如:一般以約900至2500MHz之頻率照射微波之樣態。
就菸葉噴灑水蒸氣加熱之方法而言,可列舉如:使飽和水蒸氣在相同壓力下進一步加熱,噴灑高於飽和溫度的高溫蒸汽之過熱水蒸氣,在壓力(表壓)0.1Mpa以上之飽和蒸氣壓下進行蒸煮之方法等。
吹出熱風進行加熱時,可列舉例如:使90℃以上、90%相對溼度的氣流在10分鐘以內通氣之方法。
浸漬在溫水中而進行之方法可列舉如:在大氣壓下、浸漬於沸騰的溫水而煮沸之方法等。
除了上述之加熱步驟之外,在製作本發明之口含式菸製品中所使用的菸原料時進行的步驟可列舉如:減少菸葉之水分量之步驟。
除了上述加熱之外,並包含以降低水分量之步驟,維持菸原料之綠色度,同時亦可助於菸原料的萃取物顏色維持淺色。
使菸葉之水分量降低之方法可列舉如:使靜置或流動之菸葉經由低溫或常溫或高溫之氣流的氣流乾燥或冷凍乾燥、經微波或紅外線照射之乾燥、與加熱金屬等之介質直接接觸之乾燥。
對於經由高溫之氣流(熱風)的乾燥、經微波或紅外線照射之 乾燥、與加熱金屬等之介質直接接觸之乾燥,可使用與進行上述加熱時相同之條件及裝置。
進行上述加熱之步驟、與使菸葉之水分含量降低之步驟均為用以調製本發明之菸原料的必要步驟。
對於其等步驟可列舉如:以下述例示之組合而實施之樣態。
1.乾燥前之加熱例如進行氣流加熱之加熱步驟,然後再進行冷凍乾燥。
2.乾燥中之加熱該樣態中,例如經由進行微波之照射,可同時進行菸原料之加熱與水分量的降低。
3.乾燥後之加熱該樣態中,係使菸葉之水分量降低之後,進行加熱(例如:使用通過加熱蒸氣之冷凝傳熱、或通過氣流的對流傳熱、或通過與金屬或塑料等高溫物體的接觸之傳導傳熱而使菸產品的實質溫度為80℃以上之狀態維持在10分鐘以內之方法的加熱)者。
即使進行上述1至3之任一種方法,所得菸原料可維持綠色度,其萃取液之褐變度變小。
並且,即使使用上述1至3之任一種方法,菸原料之水分含量在20重量%以下,期望在10重量%以下,更期望在5重量%以下。
在實施上述1之樣態時,可列舉下述較佳樣態,其作為加熱步驟係使採收之菸葉在85℃以上進行10分鐘以內的加熱後,使用習知之冷凍乾燥之方法,使菸原料之水分含量降低。
在實施上述2之樣態時,可列舉下述較佳樣態,其係對於採收之菸葉照射微波以使菸葉成為85℃以上,並在10分鐘以內加 熱以使水分含量降低者。
在實施上述3之樣態時,可列舉下述較佳樣態,其係對於採收之菸葉,降低水分含量之操作,例如進行冷凍乾燥,使菸原料之水分含量在20重量%以下、期望在10重量%以下,更期望在5重量%以下,然後例如經由加熱蒸氣之冷凝傳熱、或經由氣流的對流傳熱、或經由與金屬或塑料等之高溫物體的接觸之傳導傳熱,以使菸產品的實質溫度為85℃以上進行10分鐘以下之加熱。
在實施上述3之樣態時,使水分含量降低之步驟係在未達0.1Mpa的壓力下、37℃以下進行者,可抑制菸葉中所含的綠色色素之減少,因而為佳。在上述使水分含量降低之步驟中,壓力係以0.05Mpa以下為佳,以0.01Mpa以下更佳。並且。以在溫度0℃以下進行者更佳。
上述之任一者樣態中,於處理所使用的菸葉係使用採收後之a*值(綠色度)大於1.0之前者。
本發明之口含式菸製品中使用的菸原料係經由包含如上述進行加熱之步驟、與使水分含量降低之步驟的處理所得者。有關此,只要使乾燥後之菸原料的綠色度(a*值)上升,而僅進行冷凍乾燥即足夠,惟僅進行冷凍乾燥所得的菸原料在乾燥後之品質明顯變差,且與乾燥後之吸濕一起褐變。
並且,僅進行冷凍乾燥之菸原料的萃取液明顯地褐變。此時,並未滿足本發明之效果的綠色的菸原料且其萃取液之褐變度小之要件。
為了不使萃取液褐變之一要件係經由進行上述所說明之加熱步驟,而有效地使褐變相關酵素失去活性。
<口含式菸製品>
本發明之口含式菸製品作成例如蘇努士時,以習知方法將上述菸原料充填於例如使用如不織布之原料的包裝材中而得。例如調整菸原料之量並充填,經由熱封等之手段進行密封而得到蘇努士。
作為包裝材,係無須特別的限定即可使用,惟以纖維素系之不織布等為適用。
使本發明之口含式菸製品作成例如口香糖時,本發明所使用之上述菸原料與習知之口香糖原料以習知之方法混合而得。在口嚼菸、鼻菸、及壓縮菸方面,除了使用本發明所用的上述菸原料之外,亦可使用習知之方法而得。並且,可食性薄膜方面,除了使用本發明中所用的上述菸原料以外,亦可使用習知之材料及方法而得。
本發明之口含式菸製品之菸原料係以L* a* b*法表示之a*值為1.0以下的菸原料,在使用水作為萃取溶媒時,該菸原料的萃取液在420nm波長的吸光度為1.0以下之菸原料的比例可適當地調整,但以儘可能地多為佳,相對於菸原料總量,以40重量%以上為佳,以60重量%以上更佳,以80重量%以上又更佳,又以98重量%以上為特佳,尤以100重量%為最佳。
本發明之口含式菸製品中,在含有除了上述特定之菸原料以外者時,係使用無損本發明之效果者。
本發明之口含式菸製品中,如上所述,由於菸原料之萃取液的褐變度小,故可期待抑制褐色滲出至包裝材。而且,菸原料之顏色可被維持成綠色。
[實施例]
依實施例而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在不超出本發明之要旨的範圍內,並不限定於以下實施例之記載。
<實驗例1-1>對於菸葉之乾燥法的差異(傳統乾燥與微波乾燥)造成的影響:
對於3種菸葉,實施傳統乾燥(Conventional drying)與微波乾燥(Microwave drying)時,進行乾燥葉之外觀(色彩)測定的實驗。3種原料係分別使用BLY:白肋種、FCV:烤煙種、Rustica:圓葉煙草。
對於外觀之色彩係依以下順序測定。
將水分乾燥至3至5%的菸葉,以壓碎機(MiniBlender,Melitta Japan Ltd.,Tokyo,Japan)壓碎成1至2mm網目大小,使用分光光度計(KONICA MINOLTA/CM3500d,Konica MinoltaHoldings,Inc)而測定所壓碎之試樣的顏色。顏色的定義係在國際照明委員會(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de l’Eclairage:CIE)及JIS中採用的L* a* b*表色系統呈現者。
測色度操作係在玻璃容器中投入層厚度1cm之試樣粉體,從容器底部照射標準光(測色度用標準發光體D65、CIE、ISO之基準光),將反射光進行測定(反射色測定/正反射光去除方式(SCE))並予以數值化。
將結果表示於第1圖(a)。
第1圖(a)之縱軸(a*)係以L* a* b*法表示之分光測色計的數值,a*愈小愈呈綠色。若比較色度值,3種的任一種原料中,相較於傳統乾燥,經微波乾燥之乾燥葉係綠色度較高。
而且,本發明中,傳統乾燥係依菸葉種類的不同而使用以下之乾燥方法。以下之傳統乾燥全部在常壓下進行。
如為烤煙種時,採收的菸葉經由稱為烘烤(Flue-curing)的步驟使之乾燥。一般而言,係採收後,經過在30至50℃之溼度管理的乾燥室中熟化3天,然後在約70℃下乾燥2天,使菸原料之水分降至5重量%以下。
如為白肋種時,採收的菸葉經由稱為風晾(Air-curing)的步驟使之乾燥。一般而言,係採收後,經過在外氣溫度至35℃之溼度管理的環境下以30至35天進行乾燥以使水分降至15重量%以下。
如為圓葉煙草時,採收的菸葉經過被稱為日風曬晾(Sun-Air-curing)的步驟使之乾燥。一般而言,係採收後,以外氣溫度曝曬在陽光下數日至1周左右使之乾燥。
<實驗例1-2>
對於與實驗例1-1相同之3種原料,測定其萃取液之色澤。將結果呈示於第1圖(b)。萃取液之顏色係如上述,以420nm波長之吸光度表示。吸光度愈高(Y軸之值愈大)顯示褐色。
菸原料之萃取液的褐變度係依下述方法測定。秤取乾燥至水分5%以下之原料(菸葉)0.4g,加入水10mL,在220℃進行10分鐘之振動萃取。振動後,在22℃下靜置20分鐘,將萃取液以0.20μm孔徑之濾膜(Whatman PVDF membrane,GE Healthcare UK Ltd.,Buckinghamshire,UK)過濾。將該溶液以水稀釋成2倍,並使用分光吸光光度計測定在420nm波長之吸光度。
如第1圖(b)所示,對於3種原料之任一種,相較於以傳統乾燥所得之菸原料,經微波乾燥之菸原料的萃取液之褐變度較小。
亦即,以經微波乾燥之菸原料作為原料而使用於口含式菸製品時,相較於使用經傳統乾燥之菸原料作為原料,口腔內之唾液顏色變淺,並可期待口含式菸製品之包裝材的不織布在使用後不會染成茶色。
<實驗例2>有關各加熱溫度之各種效果
對於菸葉進行加熱處理,測定此時之外觀(色彩)與萃取液之外觀(色彩)。
使用白肋種菸葉經冷凍乾燥畢者。
加熱處理:在40℃至100℃中加熱10分鐘。將原料之菸葉捆包成真空包裝,以熱水浴加熱處理。將結果呈示於第2圖(a)及(b)。由該等結果(菸葉(白肋種經冷凍乾燥之葉)以各溫度加熱10分鐘後之色度值),得知在80℃以上加熱時,綠色度會降低(第2圖(a));另外在85℃以上加熱時,經加熱處理之菸原料的萃取液顏色變淺(褐色度變低)(第2圖(b))。
<實驗例3>有關各加熱時間之各種效果
對菸葉進行加熱處理,此時之外觀(色彩)與萃取液之外觀(色彩)藉由與實驗例1相同之順序進行測定。
菸葉係使用白肋種菸葉經冷凍乾燥畢者。
加熱處理:以80℃、90℃、100℃之3級別;加熱時間:1至40分鐘;加熱方式:與實驗例2相同。
第3圖(a)係表示菸葉(經冷凍乾燥之白肋種菸葉)以80℃、90℃、100℃之3條件,變更加熱時間時處理原料的色度值。可知任一種溫度隨著加熱時間的流逝,綠色度均降低。加熱溫度愈高,愈會在更短時間內褪色。
第3圖(b)係表示菸葉(經冷凍乾燥之白肋種菸葉)以80℃、90℃、100℃之3條件,變更加熱時間時處理原料之萃取液的褐變度。可知隨著加熱時間的流逝,可抑制處理原料之褐變度。
由該等結果可知,在80℃加熱30分鐘時(A)、與在90℃加熱5分鐘時(B)、與在100℃加熱2分鐘時(C),萃取液之褐變度幾乎相同(第3圖(b)),惟綠色度完全不同。
<實驗例4>有關加熱時機
將加熱處理在菸葉之乾燥前、乾燥中、乾燥後,以各時機實施時,對於菸原料之外觀(第4圖(a))與菸原料萃取液之外觀(第4圖(b))進行調查。
菸葉係使用白肋種,實施例中之處理方法係如下進行。
乾燥前加熱:採收葉經氣流加熱(85℃、10分鐘)後,藉冷凍乾燥進行乾燥
.乾燥中加熱:採收葉藉微波加熱進行加熱乾燥
.乾燥後加熱:採收葉經冷凍乾燥,以100℃加熱3分鐘。
.對照組:白肋種傳統乾燥原料(風晾葉:Air-cured Leaf)
由第4圖(a)及第4圖(b)所示之結果而得知,即使在乾燥前、乾燥中、乾燥後之任一時機實施加熱處理,只要滿足特定的條件,即可確保菸原料之綠色度,亦可防止菸原料之萃取液的著色(顏色變深)。特定的條件係在菸葉變色之前結束加熱處理及乾燥,並且,與實驗例3相同,加熱處理係在高溫下進行短時間之處理。
<實驗例5>
將混合有本發明之菸原料(a*值:-11.0;萃取液在420nm波長之吸光度:0.3)與其它之菸原料(一般口含式菸製品所使用之菸原 料;a*值:8.31;在420nm波長之吸光度:1.4)時所得的a*值、與吸光度(420nm)之關係進行測定。
將結果表示於第5圖(a)及(b)。圖中之橫軸表示本發明之菸原料的比率(重量%)。
在混合本發明之菸原料與其它一般的菸原料時,若約為40重量%以上,可得到期望的a*值與吸光度(420nm)。
<參考例1>有關採收之菸葉的黃變
對於保存至葉表面的大部分變成黃色為止的烤煙種(FCV)煙葉,以色度計測定。其結果,變色成佔有葉表面的大部分的黃色部分之綠色度(a*值)為2.0±0.7。而且,將該菸葉進行微波乾燥,成為黃色的菸原料時之a*值為5.3±0.1,且吸光度(ABS420nm)為1.57。
亦即,菸葉表面的大部分(面積之60%以上)之綠色度(a*值)大於1.0之值為止的變化時可稱為「變黃的葉」,換言之,只要至少菸葉的大部分(面積之60%以上)之a*值不為1.0以下,即無法得到本發明之效果。
另外,本發明之實驗例中使用的白肋種、烤煙種、圓葉煙草在乾燥前菸葉(冷凍品)之綠色度(a*值)分別為白肋種:-2.1±0.3、烤煙種:-2.5±0.6、圓葉煙草:-4.6±0.5。
<參考例2>(有關菸原料之褐變相關酵素的活性測定方法)
對於菸原料,為了確認以包含進行加熱之步驟所得之效果,使未經加熱處理之菸葉(僅實施冷凍乾燥之白肋種(陸奧)、僅實施冷凍乾燥之白肋種(Burley21))與在本發明經過加熱及降低水分之 步驟的菸原料,進行測定褐變相關酵素的活性值之實驗。
各個菸原料之褐變相關酵素(PPO)活性之測定係如下般進行。將菸葉乾燥至水分為5重量%以下,相對於所粉碎之試料200mg,加入20mM磷酸鉀緩衝液(pH6.0)10mL,在冰冷環境下均勻攪拌2分鐘,進一步在冰冷環境下照射超音波10分鐘,萃取酵素蛋白。將該溶液以0.20μm孔徑之醋酸纖維素濾材的濾膜(ADVANTEC Cellulose Acetate filter)過濾。PPO活性測定係使用上述之酵素蛋白溶液、0.1M磷酸鉀緩衝液(pH6.0)以及成為基質之鄰苯二酚溶液。活性測定之順序係如下所示。將0.1M磷酸鉀緩衝液900μL與以上述方法所調製之酵素蛋白質萃取液100μL於分光吸光光度計用小槽中混合。對照組係將0.1M磷酸鉀緩衝液900μL與去離子水100μL混合,以此作為參考物。在設定於40℃之環境下,對試樣與參考物,混合10mM鄰苯二酚溶液1.00mL,觀察於40℃中相對於參考物之420nm波長之吸光度的增加。測定係在剛投入基質後,觀察15秒鐘後至60秒鐘後之間的吸光度增加速度。
相對於未經加熱處理之烟葉的酵素活性值為4.64U(冷凍乾燥葉、白肋種(陸奧))、6.42U(冷凍乾燥葉、白肋種(Burley21)),經過加熱及使水分降低之步驟的菸原料之酵素活性值均為0.02U以下。由此情況,可謂菸葉之加熱處理可有效地使PPO活性失去活性。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口含式菸製品中所含的菸原料係因可使採收後之菸葉維持綠色,以及使其萃取液呈現淺色,故可防止使用 者之口腔內起因於口含式菸製品之顏色的滲出所導致的著色之問題。

Claims (7)

  1. 一種口含式菸製品,係以L*a*b*法表示之a*值為1.0以下的菸原料,且含有在使用水作為萃取溶媒時該菸原料的萃取液在420nm波長的吸光度為1.0以下之菸原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口含式菸製品,其中,上述菸原料係經由包含:使該菸原料中所含的褐變相關酵素失去活性的條件下進行加熱之步驟、與使該菸原料的水分量降低之步驟的處理方法而得到者;上述菸原料的處理係在成為該菸原料的原料之菸葉的收穫後,對其面積之60%以上以L*a*b*法表示之a*值大於1.0之前進行。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口含式菸製品,其中,上述處理方法中之加熱係在80至100℃之條件下進行。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口含式菸製品,其中,在前述處理方法中使菸葉的水分量降低之步驟,係在進行前述加熱之步驟前所進行者,該步驟係減壓至未達0.1Mpa,溫度為37℃以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口含式菸製品,其中,在前述處理方法中使菸葉的水分量降低之步驟,係在進行前述加熱之步驟的同時或在該步驟之後進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口含式菸製品,其中,進行前述加熱之步驟係藉由水蒸氣加熱、微波加熱或氣流加熱而進行。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口含式菸製品,其為上述口含式菸製品中以L*a*b*法表示之a*值為1.0以下之 菸原料,且在使用水作為萃取溶媒時,該菸原料的萃取液在420nm波長之吸光度為1.0以下之菸原料的重量比率,相對於菸原料總量為40重量%以上。
TW103108081A 2013-03-27 2014-03-10 口含式菸製品 TWI5409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6348 2013-03-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6159A TW201446159A (zh) 2014-12-16
TWI540973B true TWI540973B (zh) 2016-07-11

Family

ID=51623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8081A TWI540973B (zh) 2013-03-27 2014-03-10 口含式菸製品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957185B1 (zh)
JP (1) JP5992093B2 (zh)
DK (1) DK2957185T3 (zh)
ES (1) ES2693211T3 (zh)
TW (1) TWI540973B (zh)
WO (1) WO20141564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20843B2 (ja) 2014-09-18 2018-11-07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たばこ原料の製造方法及びオーラルたばこ製品
CN104770859B (zh) * 2015-02-11 2019-12-13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含荞麦属植物颗粒的口含型无烟气烟草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JP7461467B2 (ja) 2020-04-28 2024-04-03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加工済葉たばこの製造方法、及び葉たばこの保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39375A (en) * 1917-03-14 1920-05-04 Buensod Alfred Charles Method of curing and treating tobacco
JPH0740905B2 (ja) * 1989-06-28 1995-05-10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色彩検出型葉たばこ種別装置
US6135121A (en) 1996-06-28 2000-10-24 Regent Court Technologies Tobacco products having reduced nitrosamine content
HUP0002532A3 (en) 1997-06-20 2001-03-28 Regent Court Technologies Ches Method of treating tobacco to reduce nitrosamine content, and products produced thereby
JP3922985B2 (ja) 2002-08-22 2007-05-30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空気乾燥種葉たばこの乾燥方法
DK1926401T3 (en) 2005-09-22 2014-03-24 Reynolds Tobacco Co R Røgløst tobacco product
US8616221B2 (en) * 2007-02-28 2013-12-31 Philip Morris Usa Inc. Oral pouch product with flavored wrapper
JP2012000001A (ja) * 2008-10-10 2012-01-05 Japan Tobacco Inc シートたばこの加香装置
US20100116281A1 (en) * 2008-11-07 2010-05-13 Jerry Wayne Marshall Tobacco products and processes
US8151804B2 (en) * 2008-12-23 2012-04-10 Williams Jonnie R Tobacco cur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56431A1 (ja) 2014-10-02
DK2957185T3 (en) 2019-01-14
JP5992093B2 (ja) 2016-09-14
EP2957185A1 (en) 2015-12-23
EP2957185A4 (en) 2016-07-06
TW201446159A (zh) 2014-12-16
JPWO2014156431A1 (ja) 2017-02-16
EP2957185B1 (en) 2018-09-26
ES2693211T3 (es) 2018-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20843B2 (ja) たばこ原料の製造方法及びオーラルたばこ製品
JP5976690B2 (ja) 乾燥処理されたタバコ及び乾燥処理方法
CN102763748B (zh) 一种保持金花茶鲜花原色泽的干花茶制备方法
RU2645577C2 (ru) Способы уменьшения количества одного или нескольких табак-специфичных нитрозаминов в табачном материале
KR100880268B1 (ko) 효소를 이용한 발효 숙성 흑마늘의 제조방법
TWI540973B (zh) 口含式菸製品
CN105166099A (zh) 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1258886A (zh) 一种茶叶超高压加工方法
CN105166101A (zh) 碧螺春茶的加工方法
CN107087696A (zh) 一种桑叶茶和桑叶茶粉及其生产工艺
CN107125354A (zh) 一种茶叶加工工艺
US20210000159A1 (en) Oral tobacco product,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ackaging material for oral tobacco produc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ral tobacco product
KR20120013130A (ko) 황칠차제조방법
KR20130049651A (ko) 고진공 공법을 이용한 홍삼침출차의 제조방법 및 그에 의해 제조된 홍삼침출차
JPH10117748A (ja) 杜仲の生葉の保管方法及び杜仲茶の製造方法
CN107114499A (zh) 一种幽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
KR101367995B1 (ko) 식감이 향상된 반건조 오디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반건조 오디
KR100952877B1 (ko) 헛개차의 제조방법
CN105767243A (zh) 黄茶加工方法
JP2004024207A (ja) 茶葉保存方法及び茶葉保存システム
CN110250291A (zh) 一种有机绿茶的制备方法
KR102255460B1 (ko) 인삼잎차의 제조방법
CN107372900A (zh) 一种大山茶的制备方法
CN106857985A (zh) 一种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槟榔花茶
JPH10150961A (ja) 杜仲葉茶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