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7985A - 一种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槟榔花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槟榔花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57985A
CN106857985A CN201710076349.7A CN201710076349A CN106857985A CN 106857985 A CN106857985 A CN 106857985A CN 201710076349 A CN201710076349 A CN 201710076349A CN 106857985 A CN106857985 A CN 106857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tel nut
jasmine tea
preparation
male flower
dr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763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丽云
贾效成
周焕起
刘立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conut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oconut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conut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oconut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71007634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579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57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79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槟榔花茶,该方法制得的槟榔花茶具有槟榔花特有的清香气味,并保持了槟榔花原有的颜色。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摘取新鲜槟榔雄花;S2、采用葡萄糖溶液喷洒槟榔花,晾晒至干;S3、将槟榔花薄层平铺在筛网中平放在盛有干燥剂的盘上;S4、放入真空干燥箱进行干燥;S5、关闭温度控制器和真空泵,冷却后即获得干燥好的槟榔花茶。本发明制备方法在有效烘干花茶的基础上,有效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最大限度的保留槟榔花中的营养成分,去除杂味,提高香气,增加口感和食用效果,提高了产品的经济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槟榔花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花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槟榔花茶。
背景技术
根据植物品种不同,其具有不同的性状和性味,制备其花茶的工艺也有所不同。现有槟榔花茶的生产工艺所得的产品有效成分降低,茶色灰暗干枯,外观品相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市面花茶制作过程中采用类似茶叶的炒制工艺或者直接等花脱落后在空气中晒干,这些制备过程容易造成有效成分总酚和槟榔碱过分氧化,含量降低;另一方面,色素及金属元素在高温下迅速发生生化反应,造成花色灰暗或者铁锈色,口感较差,香气散失,外观不美观。
发明内容
鉴以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槟榔花茶,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摘取新鲜槟榔雄花;
S2、采用葡萄糖溶液喷洒槟榔花,晾晒至干;
S3、将槟榔花薄层平铺在筛网中平放在盛有干燥剂的盘上;
S4、放入真空干燥箱进行干燥;
S5、关闭温度控制器和真空泵,冷却后即获得干燥好的槟榔花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选择雄花开放度约10-20%的花苞进行采集,去除花序枝,收集脱粒后的槟榔雄花。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葡萄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0.2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葡萄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0.1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干燥剂为变色硅胶干燥剂。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保持真空度≤‐0.1MPa,温度40~60℃的条件下干燥20~24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保持真空度为‐0.1MPa,温度40℃的条件下干燥22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关闭温度控制器和真空泵,待其自然冷却,当箱内温度降至室温时,逐渐放气至环境大气压一致时,打开箱体,即获得干燥好的槟榔花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干燥好的槟榔花茶,放入密闭的干燥器内保存。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槟榔花茶,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在低温干燥之前首先喷施低浓度的葡萄糖溶液,能够保护槟榔花中的各种花色苷,从而有助于保持花色鲜艳。
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的槟榔花茶含总酚,氨基酸,槟榔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泡水后不但汤色淡黄,具有槟榔花特有的清香气味,保证槟榔花茶的色、香、味俱全,可提高产品的经济价值。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于炒制工艺,易于大规模推广,产品外观及有效成分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市面商品的槟榔花茶图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方法获得的槟榔花茶图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1制备方法获得的槟榔花茶图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2制备方法获得的槟榔花茶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雄花开放度约10‐20%的花苞进行采集,去除花序枝,收集脱粒后的槟榔雄花。
S2、用0.1wt%的葡萄糖溶液喷洒槟榔花,在无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下晾晒2~3个小时,直到花表面风干为止。
S3、将槟榔雄花平铺在底部具80目小孔的筛网中,筛网置于10cm厚变色硅胶干燥剂的铁盘上。
S4、将铁盘放入真空干燥箱,闭合箱体后抽真空至‐0.1MPa以下,优选为‐0.1MPa,保持真空状态,调节温度至40℃,维持此状态,干燥22小时。
S5、关闭温度控制器和真空泵,待其自然冷却,当箱内温度降至室温时,逐渐放气至环境大气压一致时,打开箱体,取出干燥好的槟榔花茶,放入密闭的干燥器内保存。
针对步骤S2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处理对制得的槟榔花茶性能影响,进行了实施例2至4以及对照例1,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保持相同,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喷施葡萄糖溶液对槟榔花茶制作效果的影响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如果不喷施葡萄糖溶液,则制成的槟榔花茶颜色暗淡不鲜艳。喷施0.1%~0.15%的葡萄糖溶液制作的槟榔花茶外观评价和营养价值处于最优。在低温干燥之前首先喷施低浓度的葡萄糖溶液,能够保护槟榔花中的各种花色苷,从而有助于保持花色鲜艳。
针对步骤S3不同干燥剂处理对制得的槟榔花茶性能影响,进行了实施例5至7以及对照例2,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保持相同,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干燥剂对槟榔花茶制作效果的影响
硅胶干燥剂可以重复使用,经对比各种干燥剂,发现使用变色硅胶干燥剂最好。
针对步骤S4不同真空度处理过程对制得的槟榔花茶性能影响,进行了实施例8至10以及对照例3,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保持相同,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不同真空度对槟榔花茶制作效果的影响
从表3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在常压下的加热干燥方法,因物料受热,其色、香、味和营养成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如果采用真空干燥的方法,由于处于负压状态下隔绝空气使得部分在干燥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等化学变化的物料能更好地保持原有的特性,尤其当真空度≤‐0.1Mpa时,干燥速度最佳,有效成分性能保持最佳,获得的槟榔花茶品质性能最佳。
针对步骤S4不同干燥温度处理对制得的槟榔花茶性能影响,进行了实施例11至13,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保持相同,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不同干燥温度对槟榔花茶制作效果的影响
加热温度是真空干燥的干燥速度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干燥速度对获得的槟榔花茶性能影响具有显著性。从表4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真空度为‐0.1Mpa时,干燥温度优选为40~60℃,如果低于40℃,花茶不易烘干,将耗时极长,费时费力,且获得的槟榔花茶香味淡,甚至无香味;如果高于60℃,花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总酚和槟榔碱含量显著下降。
针对步骤S4不同干燥时间处理对制得的槟榔花茶性能影响,进行了实施例14至18,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保持相同,评价结果如表5所示:
表5不同干燥时间对槟榔花茶制作效果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在干燥22小时时制作的槟榔花茶含水量已经达到5%以下,达到安全储存的标准。当干燥时间低于20小时,带有青枯味道,这可能是因为干燥时间不足而导致活性物质不容易被浸出,口感变差;当干燥时间超过24小时,由于加热时间过久,花茶不能保持原有的味道和色泽,且花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总酚和槟榔碱含量明显下降。
本发明还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对槟榔花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施例19。实施例19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S5:关闭温度控制器和真空泵,立刻打开箱体通风冷却。获得的槟榔花茶性能评价如表6所示:
表6
从实施例19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当干燥完毕的槟榔花茶待其自然冷却时,味道能保持更佳,如果干燥完毕的槟榔花茶立刻打开箱体通风冷却,则其品质明显有下降。
与常用加工工艺相比,不同的加工工艺对槟榔花茶产品感官评价和主要成分的影响如表7和表8所示:
表7不同加工工艺对槟榔花茶产品感官评价的影响
表8不同加工工艺对槟榔花茶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
本发明产品原材料是新鲜采收的雄花开放度约10‐20%槟榔花序,取其雄花粒,成品为干燥的槟榔雄花花茶,以上不同处理方法获得的槟榔花茶产品照片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最佳工艺是首先采用0.1%~0.25%的葡萄糖溶液喷施槟榔花,晾干后在抽真空环境中(真空度‐0.1Mpa以下),40~60℃条件下干燥20~24小时。如果不喷施葡萄糖溶液,则制成的槟榔花茶颜色暗淡不鲜艳;如果低于40℃花茶不易烘干,将耗时极长,费时费力;如果高于40℃,花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总酚和槟榔碱含量显著下降,另外花茶不能保持原有的鲜艳色泽,开始逐渐变的灰暗。现有技术没有葡萄糖溶液喷施的环节,要么是直接高温炒制,要么空气中暴晒,都不免受到高温和氧气的影响,从而导致最终得到的花茶品质较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摘取新鲜槟榔雄花;
S2、采用葡萄糖溶液喷洒槟榔花,晾晒至干;
S3、将槟榔花薄层平铺在筛网中平放在盛有干燥剂的盘上;
S4、放入真空干燥箱进行干燥;
S5、关闭温度控制器和真空泵,冷却后即获得干燥好的槟榔花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选择雄花开放度约10‐20%的花苞进行采集,去除花序枝,收集脱粒后的槟榔雄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葡萄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0.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葡萄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0.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干燥剂为变色硅胶干燥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保持真空度≤‐0.1MPa,温度40~60℃的条件下干燥20~24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保持真空度为‐0.1MPa,温度40℃的条件下干燥22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关闭温度控制器和真空泵,待其自然冷却,当箱内温度降至室温时,逐渐放气至环境大气压一致时,打开箱体,即获得干燥好的槟榔花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干燥好的槟榔花茶,放入密闭的干燥器内保存。
10.一种槟榔花茶,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CN201710076349.7A 2017-02-13 2017-02-13 一种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槟榔花茶 Pending CN1068579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76349.7A CN106857985A (zh) 2017-02-13 2017-02-13 一种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槟榔花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76349.7A CN106857985A (zh) 2017-02-13 2017-02-13 一种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槟榔花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7985A true CN106857985A (zh) 2017-06-20

Family

ID=59165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76349.7A Pending CN106857985A (zh) 2017-02-13 2017-02-13 一种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槟榔花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579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2939A (zh) * 2017-09-05 2017-11-24 安徽华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血槟榔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9726A (zh) * 2014-09-28 2016-04-27 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金花茶干燥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9726A (zh) * 2014-09-28 2016-04-27 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金花茶干燥处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2939A (zh) * 2017-09-05 2017-11-24 安徽华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血槟榔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2917B (zh) 一种金花茶花朵茶的加工方法
CN104222399B (zh) 一种金银花绿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7372901A (zh) 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
CN104054858B (zh) 夏季高香型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70742A (zh) 一种天然花香型蒸青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7087696B (zh) 一种桑叶茶和桑叶茶粉及其生产工艺
CN108552326B (zh) 江北茶区鲜甘醇型夏秋绿茶加工方法
CN105166101A (zh) 碧螺春茶的加工方法
CN103783174A (zh) 冷溶型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30169A (zh) 红茶通过从真空冻结中升华去掉水份的干燥方法
CN106212640A (zh) 一种干竹荪的加工方法
CN110881540A (zh) 一种槐花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6857985A (zh) 一种槟榔花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槟榔花茶
CN104738232B (zh) 一种直接用茶青加工的白茶饼的制作方法
CN111345362A (zh) 一种白檀嫩梢叶制作白茶的加工方法
KR101658484B1 (ko) 감을 이용한 말랭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감말랭이 또는 곶감말랭이
KR20140047450A (ko) 목련 꽃차의 제조방법
CN103652007A (zh) 一种荷花龙井茶的加工方法
CN106720561A (zh) 手工黄茶的加工方法
CN112841365A (zh) 一种茶花茶的制作方法
CN107258958B (zh) 一种红茶加工的茶青前处理方法
CN106857929A (zh) 一种油茶花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油茶花茶
CN112970873A (zh) 一种杜鹃红茶的制作工艺
CN112167384A (zh) 一种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12314724A (zh) 一种浓香型乌龙茶的加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