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0142B - 纖維素複合體 - Google Patents

纖維素複合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0142B
TWI540142B TW104112119A TW104112119A TWI540142B TW I540142 B TWI540142 B TW I540142B TW 104112119 A TW104112119 A TW 104112119A TW 104112119 A TW104112119 A TW 104112119A TW I540142 B TWI540142 B TW I54014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ellulose
cellulose composite
water
mass
cm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2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6376A (zh
Inventor
鈴木僚
江夏浩一郎
山崎有亮
Original Assignee
旭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旭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旭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121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014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01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014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36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6376A/zh

Links

Landscapes

  • Jellies, Jams, And Syrup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Description

纖維素複合體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纖維素複合體。
已知由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所構成之纖維素複合體會於水系介質中形成纖維素膠體並表現出良好之懸浮穩定性,該纖維素複合體被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藥品、化妝品、塗料、陶瓷、樹脂、觸媒、其他工業用品等領域。尤其基於懸浮穩定劑、乳化穩定劑、增黏穩定劑等穩定劑、組織賦予劑、混濁劑(clouding agent)、白度提高劑、流動性改良劑、研磨劑、食物纖維、油脂代替品等目的而使用該纖維素複合體。例如於作為飲料之鈣強化牛乳中添加有該纖維素複合體以實現如乳鈣或碳酸鈣之比重較大之水不溶性成分之懸浮穩定性。
為了提高該纖維素複合體於僅存在少量礦物質成分即離子之介質中之懸浮穩定性,迄今為止進行了各種研究。
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含有微細纖維素及羧甲基纖維素鈉之水分散性複合體。
專利文獻2中揭示有包含纖維素及多糖類之纖維素複合體。記載該纖維素複合體包含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藉由動態光散射法所測得之該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中值粒徑為0.85μm以上。又,記載有上述多糖類較佳為羧甲基纖維素鈉之要旨。進而,該文獻中有於對包含纖維素、多糖類及水系介質之混合物進行濕式之共處理之步驟中將固 形物成分設為35質量%以上並將溫度設為80℃以下的纖維素複合體之製造方法之記載。並且記載使用該纖維素複合體之水分散性組合物於高濃度調配有可可、咖啡萃取物等之飲料中之懸浮穩定性優異。
專利文獻3中揭示有藉由除微細纖維素與包含角叉菜膠或海藻酸酯之親水膠體以外亦添加本質上可完全溶於水之任意無機鹽作為防滑動劑並以高剪力進行混練所獲得的水分散性組合物。有該無機鹽尤佳為氯化鈣之記載。又,記載該水分散性組合物於巧克力飲料、飲用酸乳酪製品中之懸浮穩定性優異。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公昭40-12174號公報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第2013/022090號說明書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表2006-508195號公報
近年來,隨著因全球暖化導致中暑患者增加,對於可可、咖啡、紅茶等之罐裝或PET瓶裝之嗜好飲料中調配有以鈉等為代表之礦物質成分的製品進行開發。此種製品由於飲料中之礦物質成分以離子狀態存在,故而若礦物質成分成為高濃度,則存在飲料中所添加之穩定劑變得不穩定而穩定劑本身發生沈澱之問題。並且,若穩定劑本身發生沈澱,則蛋白質等水不溶成分亦容易發生沈澱。因此,期望即便於高濃度調配有礦物質成分之飲料中穩定劑本身亦可穩定地維持分散狀態而發揮該飲料中之其他水不溶成分之懸浮穩定化效果的纖維素複合體。
上述問題點即便藉由先前之由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所構成之纖維素複合體亦未充分得以解決。即,即便使用先前之纖維素複合 體,於以高濃度調配有礦物質成分即離子之飲料中,該纖維素複合體彼此亦會凝集並沈澱而不具有分散穩定性,未能充分發揮作為穩定劑之功能。
例如關於專利文獻1、2中記載之纖維素複合體或水分散性組合物而言,纖維素本身之分散穩定性良好。進而若使用專利文獻2中記載之纖維素複合體,則即便於高濃度調配有可可、咖啡萃取物、紅茶萃取物等成分之濃味(rich taste)飲料中亦獲得充分之懸浮穩定性。然而,於飲料中以高濃度調配有離子之情形時存在如下問題:纖維素複合體彼此凝集,其後發生沈澱而不具有分散穩定性,未充分發揮作為穩定劑之功能。
專利文獻3中記載之纖維素複合體具有如即便於飲料中以高濃度調配有離子之情形時其本身亦可穩定分散之分散穩定性。然而,對飲料中其他水不溶成分之懸浮穩定效果不充分,依然存在於以高濃度調配有離子之飲料中發生沈澱、凝集之問題。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即便於以高濃度存有離子之體系中亦不僅其本身具有分散穩定性且懸浮穩定性亦優異之纖維素複合體。
關於本發明之第1態樣,本發明者等人發現:藉由對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添加吸水性粒子而製成高度複合化之纖維素複合體,纖維素複合體即便於離子強度較高之飲料中亦不僅其本身具有分散穩定性且懸浮穩定性優異,從而完成本發明。本發明中所謂「複合化」係指纖維素表面之至少一部分藉由氫鍵等化學鍵而經陰離子性多糖類所被覆,又,所謂纖維素之「複合體」係指纖維素表面之至少一部分藉由氫鍵等化學鍵而被覆有陰離子性多糖類者。
又,本說明書中所謂離子強度係指根據電解質溶液中之1種離子或複數種離子之合計所示之強度,該離子強度係以如下方式算出:使 各離子之莫耳濃度mi乘以其電荷Zi之平方值,將所得之乘積全部相加,進而用該總和除以2。即,離子強度被定義為下述式。
0.5×Σmi(Zi)2
例如關於0.1M之MgSO4水溶液之離子強度,依據上述式進行計算,為0.5×(0.1×22+0.1×(-2)2)=0.4。
進而,本說明書中所謂「分散穩定性」意指使纖維素複合體分散至不含非水溶性成分之水系介質中時其本身之分散穩定性。具體而言意指纖維素粒子不會發生分離、凝集、沈澱等而呈現均勻之外觀。
又,本說明書中所謂「懸浮穩定性」意指於水系介質中包含可可粉末或鈣、功能性食品素材等纖維素複合體以外之非水溶性成分時藉由纖維素複合體之添加效果而使該非水溶性成分實現懸浮穩定化。具體而言意指不僅纖維素且該非水溶性成分之粒子不會分離、凝集、沈澱等而呈現均勻之外觀。
對本發明之第1態樣進一步加以說明,本發明者等人亦發現:藉由纖維素複合體中存在吸水性粒子,而使包含該吸水性粒子之纖維素複合體分散至水系介質中時,該吸水性粒子本身膨潤而促進纖維素複合體粒子自內部發生崩解,其結果具有提高纖維素複合體之分散性之作用。因此,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可藉由包括將纖維素、不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陰離子性多糖類、及包含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化合物之吸水性粒子進行複合化的步驟之方法進行製造。
又,本發明之第2態樣係關於一種可使陰離子性多糖類更高度地與纖維素複合化之方法。即,本案發明者等人發現:藉由於將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進行混練時添加吸水性粒子,纖維素中所含之水分被該粒子吸收而事實上提高混練時之固形物成分比率(混練物之乾燥質量相對於混練物質量之百分率),藉此可於混練物之黏性較高之半固體狀態下以較高之混練能量進行混練。其結果可使羧甲基纖維素鈉 等具有保護膠體性之陰離子性多糖類更高度地與纖維素複合化,複合體所具有之耐離子性提高,可獲得即便於離子強度較高之飲料中纖維素複合體本身亦穩定地分散且懸浮穩定性優異之纖維素複合體。再者,此處所謂「保護膠體性」意指陰離子性多糖類被覆於膠體狀纖維素表面而抑制因外部離子引起之纖維素粒子表面之電荷之中和。
即,本發明如下所述。
(1)一種纖維素複合體,其係包含纖維素、不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陰離子性多糖類、及包含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化合物之吸水性粒子者,且使該纖維素複合體以1質量%分散至使碳酸氫鈉0.45g溶解於純水100ml而成之水溶液中時之黏度為10mPa‧s以上。
(2)如上述(1)之纖維素複合體,其中上述吸水性粒子之飽和吸水量為3ml/g以上。
(3)如上述(1)或(2)之纖維素複合體,其中上述吸水性粒子之含量為0.5~15質量%。
(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纖維素複合體,其中上述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化合物係選自由羧甲基纖維素鈣、羥基磷酸交聯澱粉、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及海藻酸鈣所組成之群中。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之纖維素複合體,其中上述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化合物為羧甲基纖維素鈣。
(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之纖維素複合體,其中上述不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陰離子性多糖類係選自由羧甲基纖維素鈉及三仙膠所組成之群中。
(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項之纖維素複合體,其中上述不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陰離子性多糖類為羧甲基纖維素鈉。
(8)如上述(1)至(7)中任一項之纖維素複合體,其中上述纖維素/上 述不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陰離子性多糖類之調配比為50~99質量份/1~50質量份。
(9)一種如上述(1)至(8)中任一項之纖維素複合體之製造方法,其包括將上述纖維素、上述不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陰離子性多糖類、及上述包含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化合物之吸水性粒子進行複合化的步驟。
(10)一種包含纖維素及不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陰離子性多糖類之纖維素複合體之製造方法,其包括於包含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化合物之吸水性粒子之存在下使上述纖維素與上述不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陰離子性多糖類予以複合化的步驟。
(11)一種食品,其包含如上述(1)至(8)中任一項之纖維素複合體。
(12)一種工業製品,其包含如上述(1)至(8)中任一項之纖維素複合體。
(13)一種醫藥品,其包含如上述(1)至(8)中任一項之纖維素複合體。
(14)一種咖啡飲料,其包含如上述(1)至(8)中任一項之纖維素複合體。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即便於以高濃度存有礦物質、即離子之體系中亦具有分散穩定性且懸浮穩定性優異之纖維素複合體。
以下對本發明進行具體說明。
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係包含纖維素、不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 陰離子性多糖類、及包含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化合物之吸水性粒子者,且使該纖維素複合體以1質量%分散至使碳酸氫鈉0.45g溶解於純水100ml而成之水溶液中時之黏度為10mPa‧s以上。
<纖維素>
本發明中,所謂「纖維素」係具有由葡萄糖藉由β鍵聚合而成之結構的β-葡聚糖之一種。作為原料,可列舉:木材、竹、麥稈、稻稈、棉花、苧麻、甘蔗渣、洋麻、甜菜、海鞘、細菌纖維素等纖維素纖維質。該纖維素纖維質存在除纖維素以外亦包含半纖維素或木質素等成分之情況。作為原料,可使用該等中之1種纖維素纖維質,亦可使用混合有2種以上之纖維素纖維質者。
<纖維素之平均聚合度>
本發明所使用之纖維素較佳為結晶纖維素,尤佳為平均聚合度為500以下之結晶纖維素。平均聚合度可藉由「日本藥典第十四修訂版」(廣川書店發行)之結晶纖維素確認試驗(3)所規定之利用乙二胺銅溶液之還原比黏度法進行測定。若平均聚合度為500以下,則於與陰離子性多糖類之複合化步驟中,纖維素系物質容易受到攪拌、粉碎、磨碎等物理處理而容易促進複合化,因此較佳。更佳為平均聚合度為300以下,進而較佳為平均聚合度為250以下。平均聚合度由於其越小而越容易控制複合化,故而下限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範圍為10以上。
<纖維素之水解>
作為控制平均聚合度之方法,可列舉纖維素纖維質之水解處理等。藉由水解處理而促進纖維素纖維質內部之非晶質纖維素之解聚合,平均聚合度變小。又,與此同時,藉由水解處理,不僅上述非晶質纖維素且半纖維素或木質素等雜質亦被去除,因此纖維素纖維質內部實現多孔質化。藉此,於混練步驟等對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施加機械性剪力之步驟中纖維素容易受到機械處理,纖維素易變得微細 化。其結果纖維素之表面積變大,易控制其與陰離子性多糖類之複合化。
水解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列舉:酸水解、熱水解、蒸氣純化、微波分解等。該等方法可單獨使用,亦可將2種以上並用。關於酸水解之方法,於使纖維素纖維質分散至水系介質中之狀態下,適量添加質子酸、羧酸、路易斯酸、雜多酸等,一面攪拌一面加熱,藉此可容易地控制平均聚合度。此時之溫度、壓力、時間等反應條件根據纖維素種類、纖維素濃度、酸種類、酸濃度而有所不同,適當調整以達成目標平均聚合度。例如可列舉如下條件:使用2質量%以下之礦酸水溶液,於100℃以上、加壓下對纖維素進行10分鐘以上之處理。於該條件時,酸等觸媒成分浸透至纖維素纖維質內部,促進水解,所使用之觸媒成分量變少,其後之精製亦變得容易。
<纖維素之粒子形狀(長徑/短徑比(L/D比))>
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中之纖維素較佳為微細粒子狀之形狀。關於纖維素之粒子形狀,將纖維素複合體配成1質量%濃度之純水懸浮液,利用高剪切均質機(日本精機(股份)製造,商品名「EXCEL AUTO HOMOGENIZER ED-7」處理條件:轉數15,000rpm×5分鐘)進行分散,將所獲得之水分散體利用純水稀釋成0.1~0.5質量%,滴加至雲母上,對經風乾者利用高分解能掃描式顯微鏡(SEM)或原子力顯微鏡(AFM)進行計測,以此時所獲得之粒子像之長徑(L)與短徑(D)之比(L/D比)表示,作為100個~150個粒子之平均值而被算出。
就懸浮穩定性之方面而言,L/D較佳為未達20,更佳為15以下,進而較佳為10以下,尤佳為5以下,尤佳為未達5,最佳為4以下。根據其定義,L/D之下限為1。
<不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陰離子性多糖類>
本發明中之多糖類係指單糖類進行α或β鍵結而構成主鏈或側鏈 之化合物。作為單糖類,除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等糖以外亦包括岩藻糖、鼠李糖等脫氧糖,N-乙醯葡糖胺等胺基糖,硫糖(thio-sugar),葡萄糖酸、半乳糖醛酸、甘露糖醛酸等糖酸,糖醇。單糖類之羥基亦可為經乙醯基、羧甲基、磺酸基等官能基修飾者。
將藉由使陽離子游離於水中而其本身成為陰離子之多糖類稱為陰離子性多糖類。本發明中藉由使用陰離子性多糖類而進一步促進與纖維素之複合化。作為天然之陰離子性多糖類,可列舉:包含葡糖醛酸作為單糖類之結冷膠或三仙膠、包含半乳糖醛酸作為單糖類之車前籽膠、包含葡糖醛酸與半乳糖醛酸作為單糖類之刺梧桐樹膠、包含經磺酸化之半乳糖作為單糖類之角叉菜膠。作為合成之陰離子性多糖類,可列舉包含經羧甲基化之葡萄糖作為單糖類之羧甲基纖維素。
此處,對本案發明中所謂「化學交聯結構」進行說明。
於由單體鍵結而成之聚合物中,將與鄰接之1個或2個單體鍵結之單體定義為「鍵結單元」。將與鄰接之3個以上之單體鍵結之單體定義為「分支單元」。例如於由葡萄糖鍵結而成之多糖類中,鍵結於鄰接之2個葡萄糖之1位及4位之葡萄糖屬於鍵結單元,鍵結於鄰接之3個葡萄糖之1位、4位及6位之葡萄糖屬於分支單元。
將僅包含鍵結單元之聚合物之結構定義為直鏈結構。例如,含有如下端部之鍵結單元與中間部之鍵結單元之直鏈澱粉屬於直鏈結構,該端部之鍵結單元包含鍵結於鄰接之1個葡萄糖之1位或4位之葡萄糖,該中間部之鍵結單元包含鍵結於鄰接之2個葡萄糖之1位及4位之葡萄糖。
將包含鍵結單元與分支單元且分支單元彼此未經由共價鍵或離子鍵直接鍵結之聚合物之結構定義為分支結構。例如,具有如下端部之鍵結單元、中間部之鍵結單元及分支單元,分支單元彼此未經由共價鍵或離子鍵直接鍵結,且一部分分支單元與鍵結單元鍵結的支鏈澱 粉屬於分支結構,該端部之鍵結單元包含鍵結於鄰接之1個葡萄糖之1位或4位之葡萄糖,該中間部之鍵結單元包含鍵結於鄰接之2個葡萄糖之1位及4位之葡萄糖,該分支單元包含鍵結於鄰接之3個葡萄糖之1位、4位及6位之葡萄糖。
將包含鍵結單元與分支單元且分支單元彼此經由共價鍵或離子鍵直接鍵結之聚合物之結構定義為交聯結構。例如,具有如下端部之鍵結單元、中間部之鍵結單元及分支單元,分支單元彼此直接經由鈣離子進行離子鍵結的羧甲基纖維素鈣屬於該交聯結構,該端部之鍵結單元包含鍵結於鄰接之1個羧甲基化葡萄糖之1位或4位之羧甲基化葡萄糖,該中間部之鍵結單元包含鍵結於鄰接之2個羧甲基化葡萄糖之1位及4位之羧甲基化葡萄糖,該分支單元包含在鄰接之3個羧甲基化葡萄糖之1位及4位進行糖苷鍵結(共價鍵結)且在3位或6位進行離子鍵結之羧甲基化葡萄糖。(參照下述各結構)
因此,本案發明中所謂「不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係指不具有經由共價鍵或離子鍵進行化學鍵結所形成之交聯結構,例如係指屬於上述直鏈結構或上述分支結構之結構。
作為不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陰離子性多糖類,較佳為以下者。
例如可列舉:車前籽膠、刺梧桐樹膠、角叉菜膠、海藻酸、海藻酸鈉、HM(High Methyl,高甲氧基)果膠、LM(Low Methyl,低甲 氧基)果膠、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膠、三仙膠、結冷膠、羧甲基纖維素鈉等水溶性多糖類。該等陰離子性多糖類中,較佳為羧甲基纖維素鈉(以下亦稱為「CMC-Na」)及三仙膠。又,該等陰離子性多糖類可將2種以上進行組合。
<羧甲基纖維素鈉>
上述陰離子性多糖類中,CMC-Na由於特別容易與纖維素複合化,故而較佳。此處所謂CMC-Na係包含纖維素之羥基之氫原子之一部分或全部被取代為-CH2COO基(羧甲基)之陰離子聚合物與Na陽離子、且具有由D-葡萄糖經由β-1,4鍵進行鍵結而成之直鏈狀化學結構者。CMC-Na例如藉由使紙漿(纖維素)溶於氫氧化鈉溶液並利用單氯乙酸(或其鈉鹽)進行醚化之製法獲得。CMC-Na為白色微粉末,快速溶於水。利用該特性而可用作增黏劑。
就複合化之觀點而言,尤佳為使用取代度與黏度被調整於下述特定範圍之CMC-Na。
所謂取代度係羧甲基與CMC-Na中之羥基(每一葡萄糖單元中具有3個羥基)進行醚鍵結之程度,較佳為每一葡萄糖單元為0.6~2.0。若取代度為上述範圍,則取代度越高而越容易與纖維素複合化,纖維素複合體之儲存模數提高,即便於高鹽濃度之水溶液中(例如10質量%之氯化鈉水溶液)亦可發揮較高之懸浮穩定性,因此較佳。更佳為取代度為0.9~1.3。
取代度可利用以下方法進行測定。精確稱量試樣(無水物)0.5g,包裹於濾紙內而於磁性坩堝中進行灰化。冷卻後,將其移入500mL燒杯內,添加水約250mL與0.05M硫酸35mL,煮沸30分鐘。將其冷卻,添加酚酞指示劑,將過量之酸利用0.1M氫氧化鉀進行逆滴定,根據下述式而算出。
取代度=(162×A)/(10000-80A)
A=((af-bf1)/試樣無水物(g))-鹼度(或+酸度)
此處,
A:試樣1g中之鹼所消耗之0.05M之硫酸之量(mL)
a:0.05M硫酸之使用量(mL)
f:0.05M硫酸之力價
b:0.1M氫氧化鉀之滴定量(mL)
f1:0.1M氫氧化鉀之力價
162:葡萄糖之分子量
80:CH2COONa-H之分子量。
鹼度(或酸度)之測定法:精確稱量試樣(無水物)1g置於300mL燒瓶中,添加水約200mL而使上述試樣溶解。於其中添加0.05M硫酸5mL,煮沸10分鐘後加以冷卻,添加酚酞指示劑,利用0.1M氫氧化鉀進行滴定(SmL)。同時進行空白試驗(BmL),根據下述式而算出。
鹼度=((B-S)×f2)/試樣無水物(g)
此處,f2為0.1M氫氧化鉀之力價。於(B-S)×f2之值為負之情形時成為酸度。
又,關於CMC-Na之黏度,較佳為於1質量%之純水溶液時為500mPa‧s以下。此處所謂黏度係利用以下之方法進行測定。首先,使用高剪切均質機(日本精機(股份)製造,商品名「EXCEL AUTO HOMOGENIZER ED-7」處理條件:轉數15,000rpm×5分鐘),使CMC-Na之粉末以1質量%分散至純水中而製備水溶液。其次,待所獲得之水溶液自分散後起經過3小時(25℃保存)後,將其安置於B型黏度計(轉子轉數60rpm)上並靜置60秒後,旋轉30秒而進行測定。其中,轉子可根據黏度而適當變更。
CMC-Na之黏度越低而越容易促進與纖維素之複合化。因此,CMC-Na之黏度更佳為200mPa‧s以下,進而較佳為100mPa‧s以下。 下限並未特別設定,較佳範圍為1mPa‧s以上。
<吸水性粒子>
所謂吸水性係物質保持水之性質,此處基於每單位質量之物質可保持之最大水量,採用飽和吸水量作為指標。飽和吸水量係依據吸油量JIS K5101中記載之吸油量之測定法,使用蒸餾水代替油而進行測定。終點係設為整體成為一個塊狀後開始釋水之點。
若吸水性粒子之飽和吸水量為相對於每1g而為3ml以上,則可將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以較高之混練能量進行混練,結果提高耐離子性,即便於高濃度調配有離子之飲料中亦穩定地分散且懸浮穩定性優異。吸水性粒子之飽和吸水量較佳為4ml/g以上,更佳為6ml/g以上。上限並未特別設定,較佳為25ml/g以下。
再者,於測定吸水性粒子之飽和吸水量時,預先對飽和吸水量測定前之包含少量水分之吸水性粒子之重量與水分量進行測定而換算成不含水分之狀態之重量。水分量係設為藉由使用紅外線水分計之乾燥減量法進行測定者。作為預處理之乾燥,將試樣1.0g裝入秤量瓶內,使之均勻鋪展以使層厚成為5mm以下後,不蓋上蓋子,於105℃之通風乾燥機中乾燥3小時。反覆進行上述操作以獲得飽和吸水量測定所需之量。
吸水性粒子之大小較佳為500μm以下。其原因在於若為500μm以下則吸水性粒子本身不易沈澱。下限並無特別限制,就混練時與纖維素複合體中之其他成分之親和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μm以上。
本發明中,作為吸水性粒子,較佳為包含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化合物之粒子。本案發明中所謂「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係指具有經由共價鍵或離子鍵進行化學鍵結所形成之交聯結構。作為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吸水性素材,較佳為以下者。
例如可列舉:羧甲基纖維素鈣、海藻酸鈣、交聯羧甲基纖維素 鈉、甲基丙烯酸鉀-二乙烯苯共聚物、交聯聚乙烯吡咯啶酮(PVP)、澱粉乙醇酸鈉、乙醯化己二酸雙澱粉、乙醯化磷酸雙澱粉、羥基烷基化磷酸雙澱粉、磷酸雙澱粉、磷酸單酯化磷酸雙澱粉等。該等吸水性素材中,較佳為羧甲基纖維素鈣(以下為CMC-Ca)、海藻酸鈣等可成為食品添加物者。
上述吸水性粒子中,就與纖維素複合體中之其他成分之親和性之方面而言,最佳為具有纖維素骨架之CMC-Ca。
<羧甲基纖維素鈣>
此處所謂CMC-Ca係包含纖維素之羥基之氫原子之一部分或全部被取代為-CH2COO-基之陰離子聚合物與Ca陽離子、且具有由D-葡萄糖經由β-1,4鍵連接而成之直鏈狀化學結構者。CMC-Ca可藉由如下製法獲得,例如使紙漿(纖維素)溶於氫氧化鈉溶液,利用單氯乙酸(或其鈉鹽)實現醚化後進行硫酸處理而形成不溶於水之游離酸,利用碳酸鈣進行中和而形成鈣鹽。
CMC-Ca為白色微粉末,不溶於水、酸,部分溶於鹼。又,已知吸水性非常高,利用該特性可用作錠劑之崩解劑。又,於食品工業領域中亦作為成形劑被調配於餅乾、曲奇等中。
就複合化之觀點而言,尤佳為使用取代度被調整於下述特定範圍之CMC-Ca。取代度之定義與上述CMC-Na相同,較佳為0.5~2.0。若取代度為上述範圍,則取代度越高而吸水性越高,越容易促進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之複合化。更佳為取代度為0.5~0.7。
<吸水性粒子之調配比率>
關於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中之吸水性粒子之調配比率,就吸水量與混練能量之關係而言,較佳為含有0.5~15質量%。更佳為0.5~10質量%,進而較佳為0.5~7質量%,尤佳為0.5~4質量%。再者,吸水性粒子之調配量係設為基於不含水分之狀態之吸水性粒子之重量 者。
<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之調配比率>
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中之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之調配比(纖維素/陰離子性多糖類)較佳為50~99質量份/1~50質量份。藉由將該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之調配比設為上述組成,可促進複合化,於離子強度較高之水分散體中之懸浮穩定性提高,達成功能性食品素材等水不溶性成分之沈澱防止效果。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中之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之調配比更佳為70~99質量份/1~30質量份,進而較佳為80~99質量份/1~20質量份,尤佳為85~99質量份/1~15質量份。再者,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之調配量分別係設為基於不含水分之狀態之重量之值。
<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
為了使纖維素複合體於高濃度調配有離子之飲料中具有分散穩定性且表現出懸浮穩定效果,應將製成向純水100ml中溶解碳酸氫鈉0.45g且以1質量%包含該纖維素複合體之溶液時的纖維素複合體之黏度設為10mPa‧s以上。此時溶液中之NaHCO3(MW=83.98)之濃度為0.05358M,離子強度為0.16。黏度可利用以下之方法進行測定。
使用高剪切均質機(日本精機(股份)製造,商品名「EXCEL AUTO HOMOGENIZER ED-7」處理條件:轉數15,000rpm×5分鐘),使纖維素複合體以1質量%(基於測定重量與水分量而換算成不含水分之狀態之纖維素複合體之重量所得的值)分散至預先使碳酸氫鈉(和光純藥工業(股份)製造)0.45g溶解於純水100ml而成之水溶液中而製備分散液,於25℃之環境下靜置。其次,待所獲得之分散液經過1小時之靜置後,將其安置於B形黏度計(轉子轉數60rpm)上並靜置60秒後,旋轉30秒而測定黏度。其中,轉子可根據黏度而適當變更。
上述黏度之值越高而纖維素複合體之懸浮穩定性越優異,因此 較佳為10mPa‧s以上,更佳為30mPa‧s以上,進而較佳為70mPa‧s以上,尤佳為100mPa‧s以上,最佳為110mPa‧s以上。關於黏度之上限,就實現懸浮穩定化及飲料口感之觀點而言,較佳為500mPa‧s以下。
<纖維素複合體於水中之儲存模數>
其次,對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之水分散體之儲存模數(G')進行說明。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較佳為包含1質量%之纖維素複合體且pH值為6~7之範圍內之所有水分散體之儲存模數(G')為0.40Pa以上。所謂儲存模數係表現水分散體之流變彈性、且表示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之複合化或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及其他水溶性膠之複合化之程度者。儲存模數越高則意味著越會促進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之複合化或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及其他水溶性膠之複合化,意味著纖維素複合體之水分散體中之網狀結構越剛直。網狀結構越剛直,則纖維素複合體之懸浮穩定性越優異。
本發明中,儲存模數係設為藉由對使纖維素複合體分散至純水中而成之水分散體(pH值6~7)進行動態黏彈性測定所得之值。即,保持對水分散體施加應變時蓄積在纖維素複合體網狀結構內部之應力的彈性成分以儲存模數之形式表現。
作為儲存模數之測定方法,首先,使用高剪切均質機(日本精機(股份)製造,商品名「EXCEL AUTO HOMOGENIZER ED-7」處理條件:轉數15,000rpm×5分鐘)使纖維素複合體分散至純水中而製備1.0質量%之水分散體。將所獲得之水分散體於室溫下靜置3天。藉由黏彈性測定裝置(Rheometric Scientific,Inc.製造,ARES100FRTN1型,幾何形狀:Double Wall Couette型,溫度:恆定25.0℃,角速度:20rad/s,應變:於1→794%之範圍內掃描,為了不破壞水分散體之微細結構,使用點滴器緩慢注入,靜置5分鐘後,於Dynamic Strain模式下 開始測定)測定該水分散體之應力之應變相依性。本發明中之儲存模數係設為上述測定中所獲得之應變-應力曲線上之應變20%之值。該儲存模數之值越大則表示纖維素複合體所形成之水分散體之結構越更有彈性,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或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及其他水溶性膠越高度地複合化。
纖維素複合體之儲存模數較佳為0.5Pa以上,更佳為1.8Pa以上,進而較佳為3.5Pa以上,尤佳為4.5Pa以上。
儲存模數之上限並未特別設定,若考慮到含有纖維素複合體而製成飲料之情形時之易飲用性,則為6.0Pa以下。若為6.0Pa以下,則於可充分獲得懸浮穩定性之纖維素複合體之添加量(因飲料而異,例如於咖啡、可可、紅茶等嗜好飲料、或Ca強化牛乳等飲料中為0.01~1.0質量%)時口感清爽,因此較佳。又,若儲存模數為該範圍,則即便為了調節食感而降低纖維素複合體之添加量之情形(例如0.5質量%以下)時亦不易與纖維素以外之水不溶成分發生凝集等。
<纖維素複合體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
其次,對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G')進行說明。較佳為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於向純水100ml中溶解碳酸氫鈉0.45g,且以1質量%包含該纖維素複合體之水分散體中之儲存模數(G')為0.40Pa以上。
作為纖維素複合體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之測定方法,除了使用將碳酸氫鈉0.45g溶解於純水100ml而成之水溶液代替純水以外,與上述儲存模數之測定方法相同。
如上所述,纖維素複合體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較佳為0.4Pa以上,更佳為1.0Pa以上,進而較佳為1.7Pa以上,尤佳為2.1Pa以上。
<觸變性>
其次,對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之觸變性進行說明。所謂觸變係如下現象:若以一定應力持續攪拌則結構破壞,液體黏度隨時間經過而下降,但若撤去應力則結構恢復,隨時間經過而恢復為原狀態。所謂觸變係指結構恢復時表現出與結構被破壞時不同之行為(遲滯)且該滯後面積越大則觸變越大,顯示出食感良好等良好特性。
關於觸變之測定方法,首先,使用高剪切均質機(日本精機(股份)製造,商品名「EXCEL AUTO HOMOGENIZER ED-7」處理條件:轉數15,000rpm×5分鐘)使纖維素複合體分散至純水中而製備0.5質量%之水分散體。將所獲得之水分散體於室溫下靜置3天。利用黏彈性測定裝置(Rheometric Scientific,Inc.製造,ARES100FRTN1型,幾何形狀:二重壁庫埃特(Double Wall Couette)型,溫度:恆定25.0℃,最終剪切速率:200s-1,區域時間:60s,試驗前等待時間:600s,為了不破壞水分散體之微細結構,使用點滴器緩慢注入)測定該水分散體於加快或減慢剪切速率時之應力。關於滯後面積,自剪切速率(Shear Rate)為0→200[1/s](使剪切速率每次提高1,最終升至200(1/s))時之剪應力(stress[Pa])求出200→0[1/s](使剪切速率自200起每次減小1,最終降低至0(1/s))之剪應力(stress[Pa]),迴圈面積(Pa/s)係根據梯形公式求出。
纖維素複合體之滯後面積較佳為1500以上,更佳為3300以上,進而較佳為4500以上。上限並未特別設定,現實之範圍為10000以下。
<纖維素複合體之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
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較佳為含有50質量%以上之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此處所謂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係指將纖維素複合體配成濃度0.5質量%之純水懸浮液,利用高剪切均質機(日本精機(股份)製造,商品名「EXCEL AUTO HOMOGENIZER ED-7」處理條件:轉數 15,000rpm×5分鐘)進行分散,實施離心分離處理(久保田商事(股份)製造,商品名「6800型離心分離器」,轉子型號:RA-400型,處理條件:採集以離心力39200m2/s進行10分鐘之離心分離處理所得之上澄液,進而對該上澄液以116000m2/s進行45分鐘之離心分離處理),該離心分離處理後之上澄液中所殘存之固形物成分(包含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所謂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係指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相對纖維素複合體整體之質量百分率。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由於與因離心分離而沈澱之粗大粒子相比於靜置狀態下之保管中不易沈澱,故而若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為50質量%以上,則懸浮穩定性提高。較佳為60質量%以上,更佳為70質量%以上,尤佳為80質量%以上。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越多則懸浮穩定性越高,因此其上限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範圍為100質量%以下。
<纖維素複合體之陰離子性多糖類之擴展-藉由動態光散射法所測得之中值粒徑->
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具有於製成水分散體時於纖維素粒子表面呈放射狀伸展之陰離子性多糖類之擴展較大的特徵。該陰離子性多糖類之擴展係以藉由動態光散射法對上述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進行測定所得之中值粒徑表示,關於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其中值粒徑較佳為0.85μm以上。
該藉由動態光散射法所測得之中值粒徑可利用以下方法進行測定。首先,將纖維素複合體調配成濃度0.5質量%之純水懸浮液,利用高剪切均質機(日本精機(股份)製造,商品名「EXCEL AUTO HOMOGENIZER ED-7」處理條件:轉數15,000rpm×5分鐘)進行分散,實施離心分離處理(久保田商事(股份)製造,商品名「6800型離心分離器」,轉子型號:RA-400型,處理條件:採集以離心力39200m2/s進行10分鐘之離心分離處理所得之上澄液,進而對該上澄液以 116000m2/s進行45分鐘之離心分離處理),採集離心分離處理後之上澄液。再者,該離心分離處理係用於去除因離心分離而沈澱之不利於改善懸浮穩定性之粗大粒子並回收有助於改善懸浮穩定性之膠體狀纖維素粒子。繼而,將所採集之上澄液液裝入容量50mL之PP製試管內,利用超音波清洗器(AS ONE製造之超音波清洗器,商品名AUC-1L型)進行10分鐘之超音波處理。其後,藉由ζ電位-粒徑測定系統(大塚電子(股份)製造,商品名「ELSZ-2」(Batch Cell))測定粒度分佈(相對於粒徑值之散射強度之度數分佈)。此處所謂中值粒徑係指對應於該度數分佈中散射強度累積分佈50%之粒徑值(μm)。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中值粒徑越大則纖維素複合體之懸浮穩定性越優異,因此較佳為1.5μm以上,更佳為2.0μm以上,進而較佳為2.5μm以上。上限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5.0μm以下。
<纖維素複合體之製造方法>
其次,對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係藉由將纖維素、陰離子性多糖類及吸水性粒子充分混合以使該等成分複合化而獲得。然而,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較佳為藉由如下方式獲得:於混練步驟中,於吸水性粒子之存在下對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施加機械性剪力而使纖維素微細化並實現陰離子性多糖類於纖維素表面之複合化。尤其為了獲得具有上述特定值以上之中值粒徑之纖維素複合體,必須對經微細化之纖維素充分地混練陰離子性多糖類而使之複合。
又,混練時亦可添加陰離子性多糖類以外之水溶性膠或親水性物質、及其他添加劑等。視需要將經過上述處理者加以乾燥。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可為經過上述機械剪切之未乾燥者及其後經乾燥者等任意形態。
為了施加機械性剪力,可應用使用混練機等進行混練之方法。 混練機可使用捏合機、擠壓機、行星式混合機、擂潰機等,可為連續式亦可為批次式。混練時之溫度未必需要設定於特定範圍,於混練時因複合化反應、摩擦等而放熱之情形時可一面除熱一面混練。可單獨使用該等機器,亦可將兩種以上之機器組合使用。該等機器只要根據各種用途中之黏性要求等適當選擇即可。
其中,混練溫度越低,則越抑制陰離子性多糖類之劣化,結果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之儲存模數(G')越高,因此較佳。混練溫度較佳為0~100℃,更佳為90℃以下,尤佳為70℃以下,進而較佳為60℃以下,最佳為50℃以下。為了於高能量下維持上述混練溫度,亦可自由設計套管冷卻、散熱等緩熱。
如上所述,藉由添加吸水性粒子,可吸收混練物中所含之水分而事實上提高混練時之固形物成分。混練時之固形物成分(混練物之乾燥質量相對於混練物質量之百分率)較佳為設為20質量%以上。藉由於混練物黏性較高之半固體狀態下進行混練,混練物不會呈稀薄狀態,下述混練能量易傳遞至混練物,促進複合化,因此較佳。混練時之固形物成分更佳為3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40質量%以上,尤佳為50質量%以上。上限並無特別限定,考慮到混練物不會呈水分量較少之不連續之顆粒狀態、獲得充分之混練效果與均勻之混練狀態,現實之範圍較佳為90質量%以下。更佳為7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60質量%以下。進而,為了使固形物成分成為上述範圍,作為加水之時機,可於混練步驟前添加所需量之水,亦可於混練步驟過程中加水,亦可實施兩者。
此處所謂固形物成分係指藉由乾燥減量法所獲得之固形物成分。基於將特定質量之濕潤狀態之混練物加以乾燥而所蒸發之水分之質量,利用下式而算出。固形物成分=(100-(所蒸發之水分量(g)/濕潤狀態之混練物之質量(g)×100))(質量%)。例如可採用以如下方式所算 出之固形物成分,即,將混練物2.0g粉碎至直徑成為5mm以下,對其利用紅外線水分計(Kett Electric Laboratory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FD-240型,於105℃下加熱30分鐘)進行測定,由所測得之水分量,使用上述式而算出固形物成分。
此處對混練能量進行說明。所謂混練能量係以相對於每單位質量混練物之混練機所消耗之電力量(Wh/kg)所定義者。混練能量較佳為設為50Wh/kg以上。若混練能量為50Wh/kg以上,則賦予混練物之磨碎性較高,促進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之複合化、或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及其他水溶性膠等之複合化,中性之纖維素複合體之懸浮穩定性提高。更佳為80Wh/kg以上,進而較佳為100Wh/kg以上,尤佳為200Wh/kg以上,進而較佳為300Wh/kg以上,最佳為400Wh/kg以上。
認為混練能量較高會促進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之複合化,但若過度提高混練能量,則工業上設備變得過大,對設備產生過大負荷,因此較佳為將混練能量之上限設為1000Wh/kg。
複合化之程度可認為是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及其他成分之氫鍵之比率。若複合化推進,則氫鍵之比率變高,本發明之效果提高。又,纖維素複合體所含之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中值粒徑因複合化之推進而變大。
作為混練時之原料之投入方法,可列舉:同時投入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及吸水性粒子而使該等複合化之方法、首先將纖維素與吸水性粒子進行混練而事實上提高纖維素之固形物成分後投入陰離子性多糖類進行複合化之方法,最佳為如下方法:使纖維素與陰離子性多糖類實現複合化後投入吸水性粒子而事實上提高整體之固形物成分,進而推進複合化。又,上述方法可分別分多階段進行。
於獲得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時將由上述混練步驟所獲得之混 練物進行乾燥之情形時,可使用層板式乾燥、噴霧乾燥、帶式乾燥、流體床乾燥、冷凍乾燥、微波乾燥等公知之乾燥方法。於將混練物供於乾燥步驟之情形時,較佳為不對混練物添加水而維持混練步驟之固形物成分濃度,並供於乾燥步驟。
乾燥後之纖維素複合體之含水率較佳為1~20質量%。藉由將含水率設為20質量%以下,不易產生發黏、腐敗等問題或搬運-輸送中之成本問題。更佳為15質量%以下,尤佳為10質量%以下。又,藉由設為1質量%以上,不會因過度乾燥而導致分散性變差。更佳為1.5質量%以上。
於使纖維素複合體於市場上流通之情形時若其形狀為粉體則更易處理,因此較佳為對經乾燥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進行粉碎處理而使之成為粉體狀。其中,於採用噴霧乾燥作為乾燥方法之情形時由於可同時實現乾燥與粉末化,故而亦可不進行粉碎。於將經乾燥之纖維素複合體進行粉碎之情形時,可採用切碎機、錘磨機、針磨機、噴射磨機等公知方法。粉碎程度係粉碎至經粉碎處理者全部通過網眼1mm之篩之程度。更佳為粉碎至全部通過網眼425μm之篩、且平均粒度成為(重量平均粒徑)10~250μm的程度。該等乾燥粉末係纖維素複合體之微粒子凝集而形成二次凝集體而成者。該二次凝集體於將其於水中攪拌時崩解,分散成為上述纖維素複合體微粒子。二次凝集體之表觀之重量平均粒徑係指藉由使用羅太普式振篩機(平工作所製造之搖動篩粉器A型)、JIS標準篩(Z8801-1987)將試樣10g篩分10分鐘所獲得之粒度分佈中之累積重量50%粒徑。
將經乾燥之纖維素複合體於水中攪拌時易於分散,形成均勻分散有纖維素之具有平滑組織、無粗糙感之穩定之膠體分散體。尤其於中性時,纖維素不會發生凝集或分離而形成穩定之膠體分散體,因此發揮作為穩定劑等之優異功能。
<用途>
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可用於各種食品。例如可列舉:包括咖啡、紅茶、抹茶、可可、小豆湯、果汁等嗜好飲料,生乳、加工乳、乳酸菌飲料、豆乳等乳性飲料,鈣強化飲料等營養強化飲料及含食物纖維飲料等在內之各種飲料類;冰淇淋、冰牛奶、霜淇淋、奶昔、雪酪等冰點類;黃油、乳酪、酸乳酪、咖啡萃取物、鮮奶油、乳蛋糕乳脂、布丁等乳製品類;蛋黃醬、人造奶油、西點塗料、起酥油等油脂加工食品類;各種湯、燉菜、沙司、調味汁(baste)、沙拉醬(dressing)等調味料類;包括以芥末醬為代表之各種熬煉香辛料,以果醬、粉糊(flour paste)為代表之各種餅餡(filling)、各種餡料,果子凍在內之膠狀/糊狀食品類;麵包、麵條、意大利麵食(pasta)、比薩等各種包含預混粉(premix)之系列食品類;包括糖果、曲奇、餅乾、薄煎餅、巧克力、年糕等在內之日式/西式點心類;以魚糕、魚肉山芋餅等為代表之水產熬煉製品,以火腿、臘腸、漢堡等為代表之畜產製品,奶油油炸餅(cream croquette)、中式陷料、奶汁烤乾酪烙菜(gratin)、餃子等各種家常菜類;醃酵食品、糟醃食品等珍味類;寵物食品類及經管流動食類等。
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於該等用途中可用作懸浮穩定劑、乳化穩定劑、增黏穩定劑、泡穩定劑、混濁劑、組織賦予劑、流動性改善劑、保形劑、防釋水劑、麵團改質劑、粉末化基劑、食物纖維基劑、油脂代替品等低卡路里化基劑。又,即便上述食品為甑煮食品(retort food)、粉末食品、冷凍食品、微波爐用食品等不同形態或用時製備之加工手法不同,亦發揮本發明之效果。尤其於即便在加熱環境、低pH環境、高鹽濃度環境中亦發揮功能之方面與先前之纖維素系素材不同。
於食品中使用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之情形時,只要使用與製 造各食品一般採用之方法相同之機器,同主原料及其以外之視需要之香料、pH調整劑、增黏穩定劑、鹽類、糖類、油脂類、蛋白類、乳化劑、酸味料、色素等調配,進行混合、混練、攪拌、乳化、加熱等操作即可。
尤其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由於即便於高濃度調配有礦物質即離子之介質中亦穩定分散且儲存模數(G')較高、懸浮穩定性優異,故而尤其適合用作包含大量礦物質成分之流質食品或飲料之懸浮穩定材。具體而言,較佳為用作離子強度為0.1以上之流質食品或飲料之懸浮穩定劑,更佳為用作離子強度為0.2以上之流質食品或飲料之懸浮穩定劑。只要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發揮效果,所使用之離子飲料或流質食品之離子強度並無上限,例如可列舉1.0。再者,作為離子強度0.2以上之飲料之例,可列舉:添加有碳酸氫鈉之飲料、以及可可、紅茶及咖啡萃取液等包含高濃度礦物質者。
<纖維素複合體之添加方法>
作為於飲食品中添加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之方法,可列舉使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與主原料或著色料、香料、酸味料、增黏劑等成分同時分散至水中之方法。
又,於使纖維素複合體之乾燥粉末分散至水系介質中之情形時,若使纖維素複合體暫時分散至水中後添加於目標食品形態則纖維素複合體之懸浮穩定性提高,因此較佳。於纖維素複合體為乾燥粉末之情形時,作為使之分散至水中之方法,可使用食品等之製造步驟中通常所使用之各種分散機、乳化機、磨碎機等混練機進行分散。作為混練機之具體例,可使用:螺旋攪拌機、高速混合機、均質混合機、切割機等各種混合機,球磨機、膠體磨機、珠磨機、擂潰機等磨機類,以高壓均質機、奈米超微加工機(Nanomizer)等高壓均質機為代表之分散機、乳化機,以行星式混合機、捏合機、擠壓機 (extruder)、連續式混合機(Turbulizer)等為代表之混練機等。可將2種以上之混練機組合使用。又,一面加熱一面混練更易於分散。
<於飲食品中之添加量>
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例如可添加於咖啡、可可、牛乳等飲料中使用,尤其亦可較佳地用於利用先前技術之纖維素複合體不易發揮懸浮穩定性效果之咖啡飲料。纖維素複合體於飲食品中之添加量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0.01質量%以上。藉由將纖維素複合體之添加量設為0.01質量%以上,分散、懸浮穩定性增強,乳化穩定、釋水防止之效果優異。纖維素複合體之添加量更佳為0.0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0.1質量%以上。就不會引起凝集或分離之方面、及飲料之易飲用性(吞咽感、舌頭感覺粗澀)之方面而言,纖維素複合體之添加量較佳為5質量%以下。
<不溶性成分>
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尤其適於包含水不溶性成分之中性飲食品。所謂水不溶性成分係指不溶於水之成分,本發明中係指通過10mm之網眼之篩者。更佳為通過5mm之篩者,進而較佳為通過2mm之篩者。水不溶性成分於中性環境中不穩定,藉由添加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可獲得優異之懸浮穩定性。
作為水不溶性成分,可列舉:食物、飲料中之蛋白質或果實顆粒,乳酸菌飲料等所含有之乳酸菌,果蔬汁飲料中之漿體成分等,乳鈣、碳酸鈣、β-葡聚糖、蛋白(大豆蛋白、乳蛋白、膠原蛋白)、薑黃、靈芝等比重大於水之功能性食品素材等;輔酶Q10等癸烯醌化合物,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或其等之酯等Ω 3化合物,腦醯胺化合物等比重輕於水之功能性食品素材等。
上述功能性食品素材亦取決於飲料之一日攝取量與素材之效果效能,較佳為相對於飲料而添加0.01質量%以上。更佳為0.05質量% 以上,進而較佳為0.1質量%以上。
<天然濃厚流質食品>
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亦適於流質食品。此處所謂流質食品係指一般稱為天然濃厚流質食品,以天然食品為基質並於其中追加礦物質或食物纖維、維生素類,將每1ml熱量調整為1kcal以上,主要面向嬰幼兒或成人重症患者之具有流動性之食物。此種天然濃厚流質食品由於係以高濃度之天然食品為基質製成,故而易產生殘渣,該殘渣沈澱,其結果易引起流質食品不易通過導管等問題,或易引起成分中所含之礦物質與蛋白質於流質食品之加熱殺菌時反應而生成凝集物之問題。藉由於該天然濃厚流質食品中添加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可解決該等課題,獲得穩定之天然濃厚流質食品,抑制於加熱殺菌時生成凝集物。
<防中暑飲料>
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亦適於與通常之飲料相比高濃度調配有礦物質之防中暑飲料。厚生勞動省建議於中暑患者增加之夏季較理想的是每隔20~30分鐘攝取1~2杯每100ml中調配有鈉40~80mg之經口保水液。滿足上述鈉調配條件之咖啡、紅茶、抹茶、可可、小豆湯、果汁等嗜好飲料或生乳、加工乳、乳酸菌飲料、豆乳等乳性飲料中,以離子狀態存在之鈉與成分中之蛋白質等發生反應而生成凝集物。又,即便調配穩定劑以防止生成凝集物,一般而言若礦物質成分為高濃度,則穩定劑亦不穩定化,穩定劑本身發生沈澱,其結果引起蛋白質等水不溶成分發生沈澱之問題。然而,藉由於上述飲料中添加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可獲得該等課題得以解決而穩定之防中暑飲料。
<食品以外之用途>
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之膠體分散性得以顯著提高,作為其用 途,除食品以外亦可列舉:糖漿劑、液劑及軟膏等醫藥品、以及化妝水、乳液、清潔劑等化妝品、食品用/工業用清洗劑及處理劑原料、家庭用(衣料、廚房、住所、餐具等)洗劑原料、塗料、顏料、陶瓷、水系乳膠、乳化(聚合)用、農藥用、纖維加工用(精煉劑、染色助劑、柔軟劑、撥水劑)、防污加工劑、混凝土用混和劑、印刷油墨用、潤滑油用、防靜電劑、防霧劑、潤滑劑、分散劑及脫墨劑等工業製品。其中,尤其可使構成成分以高濃度之離子狀態存在之組合物中不會發生凝集或分離、釋水、沈澱而保持穩定之分散狀態。又,作為穩定劑之性能顯著提高,並且藉由其柔滑之口感與質感(body feel)而解決粗澀之問題,因此亦可廣泛用於上述記載以外之食品用途。
藉由下述實施例說明本發明。其中,該等並不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實施例] <纖維素之平均聚合度測定法>
纖維素之平均聚合度係藉由「日本藥典第十四修訂版」(廣川書店發行)之結晶纖維素確認試驗(3)所規定之利用乙二胺銅溶液之還原比黏度法進行測定。
<羧甲基纖維素鈉(CMC-Na)之黏度>
(1)使用高剪切均質機(日本精機(股份)製造,商品名「EXCEL AUTO HOMOGENIZER ED-7」處理條件:轉數15,000rpm×5分鐘),使CMC-Na之粉末以1質量%分散至純水中而製備水溶液。
(2)待所獲得之水溶液自分散後起經過3小時(25℃保存)後,將其安置於B型黏度計(轉子轉數60rpm)上並靜置60秒後,旋轉30秒而進行測定。其中,轉子係根據黏度而使用最佳者。
<羧甲基纖維素鈉(CMC-Na)之取代度>
(1)精確稱量試樣(無水物)0.5g,包裹於濾紙內而於磁性坩堝中進 行灰化。
(2)冷卻後,將其移入500mL燒杯內,添加水約250mL與0.05M硫酸35mL,煮沸30分鐘。將其冷卻,添加酚酞指示劑,將過量之酸利用0.1M氫氧化鉀進行逆滴定,根據下述式而算出。
取代度=(162×A)/(10000-80A)
A=((af-bf1)/試樣無水物(g))-鹼度(或+酸度)
此處,
A:試樣1g中之鹼所消耗之0.05M之硫酸之量(mL)
a:0.05M硫酸之使用量(mL)
f:0.05M硫酸之力價
b:0.1M氫氧化鉀之滴定量(mL)
f1:0.1M氫氧化鉀之力價
162:葡萄糖之分子量
80:CH2COONa-H之分子量
鹼度(或酸度)之測定法:精確稱量試樣(無水物)1g置於300mL燒瓶中,添加水約200mL而使上述試樣溶解。於其中添加0.05M硫酸5mL,煮沸10分鐘後加以冷卻,添加酚酞指示劑,利用0.1M氫氧化鉀進行滴定(SmL)。同時進行空白試驗(BmL),根據下述式而算出。
鹼度=((B-S)×f)/試樣無水物(g)
此處,f為0.1M氫氧化鉀之力價。於(B-S)×f之值為負之情形時成為酸度。
<吸水性粒子之飽和吸水量>
飽和吸水量係依據吸油量JIS K5101中記載之吸油量之測定法,使用蒸餾水代替油而進行測定。終點係設為整體成為一個塊狀後開始釋水之點。
<纖維素之粒子形狀(L/D)>
將纖維素複合體配成濃度1質量%之純水懸浮液並利用高剪切均質機(日本精機(股份)製造,商品名「EXCEL AUTO HOMOGENIZER ED-7」處理條件:轉數15,000rpm×5分鐘)進行分散,將所獲得之水分散體利用純水稀釋成0.1質量%,使用點滴器,於雲母上滴加1滴。利用吹風拂塵器(air duster)將剩餘水分吹飛,加以風乾而製備樣品。根據利用原子力顯微鏡(裝置Digital Instruments公司製造之Nano ScopeIV MM,Scanner EV,測定模式:Tapping,探針:NCH型單晶矽探針)所測得之圖像,由長徑(L)為2μm以下之粒子之形狀而求出長徑(L)與短徑(D),該比(L/D)為纖維素粒子之形狀,作為100~150個粒子之平均值而算出。
<纖維素複合體之儲存模數>
(1)使用高剪切均質機(日本精機(股份)製造,商品名「EXCEL AUTO HOMOGENIZER ED-7」處理條件:轉數15,000rpm×5分鐘)使纖維素複合體分散至純水中而製備濃度1.0質量%之純水分散體。將所獲得之水分散體於室溫下靜置3天。
(2)藉由黏彈性測定裝置(Rheometric Scientific,Inc.製造,ARES100FRTN1型,幾何形狀:Double Wall Couette型,於1→794%之範圍內掃描應變)測定該水分散體之應力之應變依存性。本發明中,儲存模數(G')係採用上述測定中所獲得之應變-應力曲線上之應變20%之值。
<纖維素複合體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
(1)使用高剪切均質機(日本精機(股份)製造,商品名「EXCEL AUTO HOMOGENIZER ED-7」處理條件:轉數15,000rpm×5分鐘),使纖維素複合體以1質量%(基於測定重量與水分量而換算成不含水分之狀態之纖維素複合體之重量所得的值)分散至預先使碳酸氫鈉(和光純藥工業(股份)製造)0.45g溶解於純水100ml而成之水溶液中而製備 1.0質量%之分散體。將所獲得之水分散體於室溫下靜置3天。
(2)藉由黏彈性測定裝置(Rheometric Scientific,Inc.製造,ARES100FRTN1型,幾何形狀:Double Wall Couette型,溫度:恆定25.0℃,角速度:20rad/s,應變:於1→794%之範圍內掃描)測定該分散體之應力之應變依存性。本發明中,儲存模數(G')係採用上述測定中所獲得之應變-應力曲線上之應變20%之值。
<纖維素複合體之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
(1)將纖維素複合體配成濃度0.5質量%之純水懸浮液並利用高剪切均質機(日本精機(股份)製造,商品名「EXCEL AUTO HOMOGENIZER ED-7」處理條件:轉數15,000rpm×5分鐘)進行分散。
(2)對該分散液進行離心分離處理(久保田商事(股份)製造,商品名「6800型離心分離器」,轉子型號:RA-400型,處理條件:採集以離心力39200m2/s進行10分鐘之離心分離處理所得之上澄液,進而對該上澄液以116000m2/s進行45分鐘之離心分離處理)。
(3)將離心後之上澄液導入至玻璃製秤量瓶內,於60℃下乾燥15小時,其後於105℃下乾燥2小時,待乾燥器內成為恆量後測定重量。又,另外對未離心之水分散體亦以相同之方式進行乾燥並測定重量。由該等結果,根據下式求出上澄液中所殘存之纖維素固形物成分之質量百分率。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之計算式:(對未離心處理50g進行離心分離處理所得之上澄液50g之固形物成分)/(未離心處理50g中之固形物成分)×100
<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藉由動態光散射法所測得之中值粒徑>
(1)將纖維素複合體配成濃度0.5質量%之純水懸浮液,利用高剪切均質機(日本精機(股份)製造,商品名「EXCEL AUTO HOMOGENIZER ED-7」處理條件:轉數15,000rpm×5分鐘)進行分 散,實施離心分離(久保田商事(股份)製造,商品名「6800型離心分離器」,轉子型號:RA-400型,處理條件:採集以離心力39200m2/s進行10分鐘之離心所得之上澄液,進而對該上澄液以116000m2/s進行45分鐘之離心處理),採集離心後之上澄液。
(2)將該上澄液液裝入容量50mL之PP製試管內,利用超音波清洗器(AS ONE製造之超音波清洗器,商品名AUC-1L型)進行10分鐘之超音波處理。
(3)其後,藉由ζ電位-粒徑測定系統(大塚電子(股份)製造,商品名「ELSZ-2」(Batch Cell))測定粒度分佈(相對於粒徑值之散射強度之度數分佈)。此處所謂中值粒徑係指對應於該度數分佈中散射強度累積分佈50%之粒徑值(μm)。
<觸變性>
(1)關於觸變之測定方法,首先,使用高剪切均質機(日本精機(股份)製造,商品名「EXCEL AUTO HOMOGENIZER ED-7」處理條件:轉數15,000rpm×5分鐘)使纖維素複合體分散至純水中而製備0.5質量%之純水分散體。將所獲得之水分散體於室溫下靜置3天。
(2)藉由黏彈性測定裝置(Rheometric Scientific,Inc.製造,ARES100FRTN1型,幾何形狀:Double Wall Couette型,溫度:恆定25.0℃,最終剪切速率:200s-1,區域時間:60s,試驗前等待時間:600s)測定該水分散體於加快或減慢剪切速率時之應力。關於滯後面積,自剪切速率(Shear Rate)為0→200[1/s](使剪切速率每次提高1,最終升至200(1/s))時之剪應力(stress[Pa])求出200→0[1/s](使剪切速率自200起每次減小1,最終降至0(1/s))之剪應力(stress[Pa]),迴圈面積(Pa/s)係根據梯形公式求出。
<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
(1)使用高剪切均質機(日本精機(股份)製造,商品名「EXCEL AUTO HOMOGENIZER ED-7」處理條件:轉數15,000rpm×5分鐘),使纖維素複合體以1質量%(基於測定重量與水分量而換算成不含水分之狀態之纖維素複合體之重量所得的值)分散至預先使碳酸氫鈉(和光純藥工業(股份)製造)0.45g溶解於純水100ml而成之水溶液中而製備1.0質量%之分散體。
(2)待所獲得之分散體自分散後起經過1小時(25℃保存)後,將其安置於B型黏度計(轉子轉數60rpm)上並靜置60秒後,旋轉30秒而進行測定。其中,轉子係根據黏度而使用最佳者。
(實施例1)
對市售溶解用紙漿(DP紙漿)進行剪裁後,於2.5mol/L鹽酸中於105℃下進行15分鐘之水解後,進行水洗、過濾,而製作固形物成分為50質量%之濕濾餅狀纖維素(平均聚合度為220)。
其次,準備濕濾餅狀纖維素、市售CMC-Na(1%溶解液之黏度55mPa‧s,醚化度1.0~1.3)及市售CMC-Ca(每1g之吸水量6g),以纖維素(以下MCC)/CMC-Na/CMC-Ca之質量比(基於測定重量與水分量並換算成不含水分之狀態之成分之重量所得之值)成為84/15.5/0.5之方式投入至行星式混合機(品川工業所(股份)製造,5DM-03-R,攪拌翼為鉤型)內,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5質量%之方式加水。
其後,以126rpm進行混練而獲得纖維素複合體A。混練能量係藉由行星式混合機之混練時間進行控制,實測值為40Wh/kg。混練溫度係使用熱電偶直接測定混練物之溫度,經過混練而為20~40℃。
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A之粒子L/D為1.6。儲存模數(G')為0.7Pa,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為0.4Pa,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為68質量%,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動態光散射中值粒徑為1.5μm,觸變性為640,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為10mPa‧s。將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2)
對市售DP紙漿進行剪裁後,於2.5mol/L鹽酸中於105℃下進行15分鐘之水解後,進行水洗、過濾,而製作固形物成分為50質量%之濕濾餅狀纖維素(平均聚合度為220)。
繼而,準備濕濾餅狀纖維素、市售CMC-Na(1%溶解液之黏度55mPa‧s,醚化度1.0~1.3)及市售CMC-Ca(每1g之吸水量6g),以MCC/CMC-Na/CMC-Ca之質量比成為84/14/2.0之方式投入至行星式混合機(品川工業所(股份)製造,5DM-03-R,攪拌翼為鉤型)內,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5質量%之方式加水。
其後,以126rpm進行混練而獲得纖維素複合體B。混練能量係藉由行星式混合機之混練時間進行控制,實測值為50Wh/kg。混練溫度係使用熱電偶直接測定混練物之溫度,經過混練而為20~40℃。
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B之粒子L/D為1.6。儲存模數(G')為1.7Pa,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為1.0Pa,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為73質量%,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動態光散射中值粒徑為1.7μm,觸變性為1560,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為30mPa‧s。將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3)
對市售DP紙漿進行剪裁後,於2.5mol/L鹽酸中於105℃下進行15分鐘之水解後,進行水洗、過濾,而製作固形物成分為50質量%之濕濾餅狀纖維素(平均聚合度為220)。
繼而,準備濕濾餅狀纖維素、市售CMC-Na(1%溶解液之黏度55mPa‧s,醚化度1.0~1.3)及市售CMC-Ca(每1g之吸水量6g),以MCC/CMC-Na/CMC-Ca之質量比成為84/13.5/2.5之方式投入至行星式混合機(品川工業所(股份)製造,5DM-03-R,攪拌翼為鉤型)內,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5質量%之方式加水。
其後,以126rpm進行混練而獲得纖維素複合體C。混練能量係藉由行星式混合機之混練時間進行控制,實測值為70Wh/kg。混練溫度係使用熱電偶直接測定混練物之溫度,經過混練而為20~40℃。
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C之粒子L/D為1.6。儲存模數(G')為2.9Pa,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為1.7Pa,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為76質量%,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動態光散射中值粒徑為1.8μm,觸變性為2660,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為70mPa‧s。將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4)
對市售DP紙漿進行剪裁後,於2.5mol/L鹽酸中於105℃下進行15分鐘之水解後,進行水洗、過濾,而製作固形物成分為50質量%之濕濾餅狀纖維素(平均聚合度為220)。
繼而,準備濕濾餅狀纖維素、市售CMC-Na(1%溶解液之黏度55mPa‧s,醚化度1.0~1.3)及市售CMC-Ca(每1g之吸水量6g),以MCC/CMC-Na/CMC-Ca之質量比成為84/13/3之方式投入至行星式混合機(品川工業所(股份)製造,5DM-03-R,攪拌翼為鉤型)內,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5質量%之方式加水。
其後,以126rpm進行混練而獲得纖維素複合體D。混練能量係藉由行星式混合機之混練時間進行控制,實測值為90Wh/kg。混練溫度係使用熱電偶直接測定混練物之溫度,經過混練而為20~60℃。
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D之粒子L/D為1.6。儲存模數(G')為3.4Pa,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為2.0Pa,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為79質量%,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動態光散射中值粒徑為2.8μm,觸變性為3120,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為100mPa‧s。將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5)
對市售DP紙漿進行剪裁後,於2.5mol/L鹽酸中於105℃下進行15分鐘之水解後,進行水洗、過濾,而製作固形物成分為50質量%之濕濾餅狀纖維素(平均聚合度為220)。
繼而,準備濕濾餅狀纖維素、市售CMC-Na(1%溶解液之黏度55mPa‧s,醚化度1.0~1.3)及市售CMC-Ca(每1g之吸水量6g),以MCC/CMC-Na/CMC-Ca之質量比成為84/12/4之方式投入至行星式混合機(品川工業所(股份)製造,5DM-03-R,攪拌翼為鉤型)內,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5質量%之方式加水。
其後,以126rpm進行混練而獲得纖維素複合體E。混練能量係藉由行星式混合機之混練時間進行控制,實測值為100Wh/kg。混練溫度係使用熱電偶直接測定混練物之溫度,經過混練而為20~60℃。
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E之粒子L/D為1.6。儲存模數(G')為3.6Pa,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為2.1Pa,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為82質量%,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動態光散射中值粒徑為2.8μm,觸變性為3300,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為110mPa‧s。將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6)
對市售DP紙漿進行剪裁後,於2.5mol/L鹽酸中於105℃下進行15分鐘之水解後,進行水洗、過濾,而製作固形物成分為50質量%之濕濾餅狀纖維素(平均聚合度為220)。
繼而,準備濕濾餅狀纖維素、市售CMC-Na(1%溶解液之黏度55mPa‧s,醚化度1.0~1.3)及市售CMC-Ca(每1g之吸水量6g),以MCC/CMC-Na/CMC-Ca之質量比成為84/8/8之方式投入至行星式混合機(品川工業所(股份)製造,5DM-03-R,攪拌翼為鉤型)內,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5質量%之方式加水。
其後,以126rpm進行混練而獲得纖維素複合體F。混練能量係藉 由行星式混合機之混練時間進行控制,實測值為150Wh/kg。混練溫度係使用熱電偶直接測定混練物之溫度,經過混練而為40~70℃。
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F之粒子L/D為1.6。儲存模數(G')為4.5Pa,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為1.3Pa,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為77質量%,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動態光散射中值粒徑為3.0μm,觸變性為4130,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為40mPa‧s。將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7)
對市售DP紙漿進行剪裁後,於2.5mol/L鹽酸中於105℃下進行15分鐘之水解後,進行水洗、過濾,而製作固形物成分為50質量%之濕濾餅狀纖維素(平均聚合度為220)。
繼而,準備濕濾餅狀纖維素、市售CMC-Na(1%溶解液之黏度55mPa‧s,醚化度1.0~1.3)及市售CMC-Ca(每1g之吸水量6g),以MCC/CMC-Na/CMC-Ca之質量比成為84/1/15之方式投入至行星式混合機(品川工業所(股份)製造,5DM-03-R,攪拌翼為鉤型)內,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5質量%之方式加水。
其後,以126rpm進行混練而獲得纖維素複合體G。混練能量係藉由行星式混合機之混練時間進行控制,實測值為170Wh/kg。混練溫度係使用熱電偶直接測定混練物之溫度,經過混練而為40~70℃。
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G之粒子L/D為1.6。儲存模數(G')為0.8Pa,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為0.4Pa,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為60質量%,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動態光散射中值粒徑為1.6μm,觸變性為730,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為12mPa‧s。將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8)
對市售DP紙漿進行剪裁後,於2.5mol/L鹽酸中於105℃下進行15 分鐘之水解後,進行水洗、過濾,而製作固形物成分為50質量%之濕濾餅狀纖維素(平均聚合度為220)。
繼而,準備濕濾餅狀纖維素、市售CMC-Na(1%溶解液之黏度55mPa‧s,醚化度1.0~1.3)及市售CMC-Ca(每1g之吸水量6g),以MCC/CMC-Na/CMC-Ca之質量比成為50/37.5/12.5之方式投入至行星式混合機(品川工業所(股份)製造,5DM-03-R,攪拌翼為鉤型)內,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5質量%之方式加水。
其後,以126rpm進行混練而獲得纖維素複合體H。混練能量係藉由行星式混合機之混練時間進行控制,實測值為70Wh/kg。混練溫度係使用熱電偶直接測定混練物之溫度,經過混練而為20~40℃。
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H之粒子L/D為1.6。儲存模數(G')為0.9Pa,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為0.5Pa,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為63質量%,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動態光散射中值粒徑為1.5μm,觸變性為825,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為50mPa‧s。將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9)
對市售DP紙漿進行剪裁後,於2.5mol/L鹽酸中於105℃下進行15分鐘之水解後,進行水洗、過濾,而製作固形物成分為50質量%之濕濾餅狀纖維素(平均聚合度為220)。
繼而,準備濕濾餅狀纖維素、市售CMC-Na(1%溶解液之黏度55mPa‧s,醚化度1.0~1.3)及市售CMC-Ca(每1g之吸水量6g),以MCC/CMC-Na/CMC-Ca之質量比成為98/1.5/0.5之方式投入至行星式混合機(品川工業所(股份)製造,5DM-03-R,攪拌翼為鉤型)內,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5質量%之方式加水。
其後,以126rpm進行混練而獲得纖維素複合體I。混練能量係藉由行星式混合機之混練時間進行控制,實測值為120Wh/kg。混練溫 度係使用熱電偶直接測定混練物之溫度,經過混練而為40~70℃。
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I之粒子L/D為1.6。儲存模數(G')為0.7Pa,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為0.4Pa,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為51質量%,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動態光散射中值粒徑為1.5μm,觸變性為660,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為14mPa‧s。將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10)
對市售DP紙漿進行剪裁後,於2.5mol/L鹽酸中於105℃下進行15分鐘之水解後,進行水洗、過濾,而製作固形物成分為50質量%之濕濾餅狀纖維素(平均聚合度為220)。
繼而,準備濕濾餅狀纖維素、市售CMC-Na(1%溶解液之黏度55mPa‧s,醚化度1.0~1.3)及市售羥基磷酸交聯澱粉(每1g之吸水量3g),以MCC/CMC-Na/羥基磷酸交聯澱粉之質量比成為84/12/4之方式投入至行星式混合機(品川工業所(股份)製造,5DM-03-R,攪拌翼為鉤型)內,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5質量%之方式加水。
其後,以126rpm進行混練而獲得纖維素複合體J。混練能量係藉由行星式混合機之混練時間進行控制,實測值為80Wh/kg。混練溫度係使用熱電偶直接測定混練物之溫度,經過混練而為30~50℃。
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J之粒子L/D為1.6。儲存模數(G')為3.0Pa,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為1.8Pa,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為80質量%,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動態光散射中值粒徑為2.6μm,觸變性為2750,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為85mPa‧s。將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11)
對市售DP紙漿進行剪裁後,於2.5mol/L鹽酸中於105℃下進行15分鐘之水解後,進行水洗、過濾,而製作固形物成分為50質量%之濕 濾餅狀纖維素(平均聚合度為220)。
繼而,準備濕濾餅狀纖維素、市售CMC-Na(1%溶解液之黏度55mPa‧s,醚化度1.0~1.3)及市售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每1g之吸水量6.5g),以MCC/CMC-Na/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之質量比成為84/12/4之方式投入至行星式混合機(品川工業所(股份)製造,5DM-03-R,攪拌翼為鉤型)內,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5質量%之方式加水。
其後,以126rpm進行混練而獲得纖維素複合體K。混練能量係藉由行星式混合機之混練時間進行控制,實測值為110Wh/kg。混練溫度係使用熱電偶直接測定混練物之溫度,經過混練而為20~70℃。
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K之粒子L/D為1.6。儲存模數(G')為3.8Pa,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為2.2Pa,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為80質量%,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動態光散射中值粒徑為2.8μm,觸變性為3500,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為120mPa‧s。將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12)
對市售DP紙漿進行剪裁後,於2.5mol/L鹽酸中於105℃下進行15分鐘之水解後,進行水洗、過濾,而製作固形物成分為50質量%之濕濾餅狀纖維素(平均聚合度為220)。
繼而,準備濕濾餅狀纖維素、市售CMC-Na(1%溶解液之黏度55mPa‧s,醚化度1.0~1.3)及市售海藻酸鈣(每1g之吸水量3.2g),以MCC/CMC-Na/海藻酸鈣之質量比成為84/12/4之方式投入至行星式混合機(品川工業所(股份)製造,5DM-03-R,攪拌翼為鉤型)內,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5質量%之方式加水。
其後,以126rpm進行混練而獲得纖維素複合體L。混練能量係藉由行星式混合機之混練時間進行控制,實測值為80h/kg。混練溫度係使用熱電偶直接測定混練物之溫度,經過混練而為30~60℃。
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L之粒子L/D為1.6。儲存模數(G')為3.1Pa,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為1.8Pa,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為76質量%,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動態光散射中值粒徑為2.3μm,觸變性為2840,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為88mPa‧s。將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13)
對市售DP紙漿進行剪裁後,於2.5mol/L鹽酸中於105℃下進行15分鐘之水解後,進行水洗、過濾,而製作固形物成分為50質量%之濕濾餅狀纖維素(平均聚合度為220)。
繼而,準備濕濾餅狀纖維素、市售CMC-Na(1%溶解液之黏度250mPa‧s,醚化度1.0~1.3)及市售CMC-Ca(每1g之吸水量6g),以MCC/CMC-Na/CMC-Ca之質量比成為84/12/4之方式投入至行星式混合機(品川工業所(股份)製造,5DM-03-R,攪拌翼為鉤型)內,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5質量%之方式加水。
其後,以126rpm進行混練而獲得纖維素複合體M。混練能量係藉由行星式混合機之混練時間進行控制,實測值為80Wh/kg。混練溫度係使用熱電偶直接測定混練物之溫度,經過混練而為20~40℃。
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M之粒子L/D為1.6。儲存模數(G')為2.7Pa,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為1.6Pa,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為79質量%,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動態光散射中值粒徑為2.5μm,觸變性為2475,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為65mPa‧s。將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14)
對市售DP紙漿進行剪裁後,於2.5mol/L鹽酸中於105℃下進行15分鐘之水解後,進行水洗、過濾,而製作固形物成分為50質量%之濕濾餅狀纖維素(平均聚合度為220)。
繼而,準備濕濾餅狀纖維素、市售CMC-Na(2%溶解液之黏度11mPa‧s,醚化度0.7~0.8)及市售CMC-Ca(每1g之吸水量6g),以MCC/CMC-Na/CMC-Ca之質量比成為84/12/4之方式投入至行星式混合機(品川工業所(股份)製造,5DM-03-R,攪拌翼為鉤型)內,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5質量%之方式加水。
其後,以126rpm進行混練而獲得纖維素複合體N。混練能量係藉由行星式混合機之混練時間進行控制,實測值為90Wh/kg。混練溫度係使用熱電偶直接測定混練物之溫度,經過混練而為20~60℃。
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N之粒子L/D為1.6。儲存模數(G')為3.3Pa,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為1.9Pa,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為77質量%,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動態光散射中值粒徑為2.6μm,觸變性為3030,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為90mPa‧s。將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15)
對市售DP紙漿進行剪裁後,於2.5mol/L鹽酸中於105℃下進行15分鐘之水解後,進行水洗、過濾,而製作固形物成分為50質量%之濕濾餅狀纖維素(平均聚合度為220)。
繼而,準備濕濾餅狀纖維素、市售三仙膠(San-Ei Gen F.F.I(股份)之VIS TOP D-3000)及市售CMC-Ca(每1g之吸水量6g),以MCC/三仙膠/CMC-Ca之質量比成為84/12/4之方式投入至行星式混合機(品川工業所(股份)製造,5DM-03-R,攪拌翼為鉤型)內,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5質量%之方式加水。
其後,以126rpm進行混練而獲得纖維素複合體O。混練能量係藉由行星式混合機之混練時間進行控制,實測值為60Wh/kg。混練溫度係使用熱電偶直接測定混練物之溫度,經過混練而為20~50℃。
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O之粒子L/D為1.6。儲存模數(G')為1.5 Pa,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為0.9Pa,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為61質量%,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動態光散射中值粒徑為2.0μm,觸變性為1375,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為50mPa‧s。將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1)
以與實施例相同之操作對市售DP紙漿進行剪裁後,於2.5mol/L鹽酸中於105℃下進行15分鐘之水解後,進行水洗、過濾,而製作固形物成分為50質量%之濕濾餅狀纖維素(平均聚合度為220)。
其次,準備濕濾餅狀纖維素、CMC-Na(1%溶解液之黏度55mPa‧s,醚化度1.0~1.3)及市售CMC-Ca(每1g之吸水量6g),以MCC/CMC-Na/CMC-Ca之質量比成為84/15.6/0.4之方式投入至行星式混合機(品川工業所(股份)製造,5DM-03-R,攪拌翼為鉤型)內,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5質量%之方式加水。
其後,以126rpm進行混練而獲得纖維素複合體P。混練能量係藉由行星式混合機之混練時間進行控制,實測值為30Wh/kg。混練溫度係使用熱電偶直接測定混練物之溫度,經過混練而為20~30℃。
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P之粒子L/D為1.6。儲存模數(G')為0.5Pa,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為0.3Pa,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為64質量%,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動態光散射中值粒徑為0.9μm,觸變性為460,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為7mPa‧s。將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2)
對市售DP紙漿進行剪裁後,於2.5mol/L鹽酸中於105℃下進行15分鐘之水解後,進行水洗、過濾,而製作固形物成分為50質量%之濕濾餅狀纖維素(平均聚合度為220)。
繼而,準備濕濾餅狀纖維素、CMC-Na(1%溶解液之黏度55 mPa‧s,醚化度1.0~1.3)及市售CMC-Ca(每1g之吸水量6g),以MCC/CMC-Na/CMC-Ca之質量比成為83/1/16之方式投入至行星式混合機(品川工業所(股份)製造,5DM-03-R,攪拌翼為鉤型)內,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5質量%之方式加水。
其後,以126rpm進行混練而獲得纖維素複合體Q。混練能量係藉由行星式混合機之混練時間進行控制,實測值為190Wh/kg。混練溫度係使用熱電偶直接測定混練物之溫度,經過混練而為40~80℃。
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Q之粒子L/D為1.6。儲存模數(G')為0.6Pa,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為0.3Pa,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為48質量%,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動態光散射中值粒徑為0.6μm,觸變性為550,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為5mPa‧s。將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3)
對市售DP紙漿進行剪裁後,於2.5mol/L鹽酸中於105℃下進行15分鐘之水解後,進行水洗、過濾,而製作固形物成分為50質量%之濕濾餅狀纖維素(平均聚合度為220)。
繼而,準備濕濾餅狀纖維素、CMC-Na(1%溶解液之黏度55mPa‧s,醚化度1.0~1.3)及市售海藻酸丙二醇酯(以下PGA)(每1g之吸水量3g),以MCC/CMC-Na/PGA之質量比成為84/12/4之方式投入至行星式混合機(品川工業所(股份)製造,5DM-03-R,攪拌翼為鉤型)內,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5質量%之方式加水。
其後,以126rpm進行混練而獲得纖維素複合體R。混練能量係藉由行星式混合機之混練時間進行控制,實測值為70Wh/kg。混練溫度係使用熱電偶直接測定混練物之溫度,經過混練而為20~40℃。
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R之粒子L/D為1.6。儲存模數(G')為1.1Pa,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為0.5Pa,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 含量為79質量%,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動態光散射中值粒徑為2.1μm,觸變性為1000,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為20mPa‧s。將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4)
對市售DP紙漿進行剪裁後,於2.5mol/L鹽酸中於105℃下進行15分鐘之水解後,進行水洗、過濾,而製作固形物成分為50質量%之濕濾餅狀纖維素(平均聚合度為220)。
繼而,準備濕濾餅狀纖維素、CMC-Na(1%溶解液之黏度55mPa‧s,醚化度1.0~1.3)及市售結冷膠(San-Ei Gen F.F.I(股份)製造之天然結冷膠Kelcogel LT-100)(每1g之吸水量24g),以MCC/CMC-Na/結冷膠之質量比成為84/12/4之方式投入至行星式混合機(品川工業所(股份)製造,5DM-03-R,攪拌翼為鉤型)內,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5質量%之方式加水。
其後,以126rpm進行混練而獲得纖維素複合體S。混練能量係藉由行星式混合機之混練時間進行控制,實測值為250Wh/kg。混練溫度係使用熱電偶直接測定混練物之溫度,經過混練而為50~90℃。
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S之粒子L/D為1.6。儲存模數(G')為6.4Pa,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為3.7Pa,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為61質量%,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動態光散射中值粒徑為1.7μm,觸變性為5900,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為210mPa‧s。將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5)
對市售DP紙漿進行剪裁後,於2.5mol/L鹽酸中於105℃下進行15分鐘之水解後,進行水洗、過濾,而製作固形物成分為50質量%之濕濾餅狀纖維素(平均聚合度為220)。
繼而,準備濕濾餅狀纖維素、CMC-Na(1%溶解液之黏度55 mPa‧s,醚化度1.0~1.3)及市售CMC-Ca(每1g之吸水量6g),以MCC/CMC-Na/CMC-Ca之質量比成為49/38/13之方式投入至行星式混合機(品川工業所(股份)製造,5DM-03-R,攪拌翼為鉤型)內,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5質量%之方式加水。
其後,以126rpm進行混練而獲得纖維素複合體T。混練能量係藉由行星式混合機之混練時間進行控制,實測值為60Wh/kg。混練溫度係使用熱電偶直接測定混練物之溫度,經過混練而為20~40℃。
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T之粒子L/D為1.6。儲存模數(G')為0.7Pa,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為0.3Pa,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為62質量%,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動態光散射中值粒徑為1.2μm,觸變性為710,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為7mPa‧s。將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6)
對市售DP紙漿進行剪裁後,於2.5mol/L鹽酸中於105℃下進行15分鐘之水解後,進行水洗、過濾,而製作固形物成分為50質量%之濕濾餅狀纖維素(平均聚合度為220)。
繼而,準備濕濾餅狀纖維素、CMC-Na(1%溶解液之黏度55mPa‧s,醚化度1.0~1.3)及市售CMC-Ca(每1g之吸水量6g),以MCC/CMC-Na/CMC-Ca之質量比成為99.5/0.38/0.13之方式投入至行星式混合機(品川工業所(股份)製造,5DM-03-R,攪拌翼為鉤型)內,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5質量%之方式加水。
其後,以126rpm進行混練而獲得纖維素複合體U。混練能量係藉由行星式混合機之混練時間進行控制,實測值為100Wh/kg。混練溫度係使用熱電偶直接測定混練物之溫度,經過混練而為40~80℃。
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U之粒子L/D為1.6。儲存模數(G')為0.5Pa,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為0.2Pa,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 含量為45質量%,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動態光散射中值粒徑為1.3μm,觸變性為460,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為3mPa‧s。將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7)
使用市售KP紙漿,進行纖維素之水解,繼而,準備濕濾餅狀纖維素(平均聚合度為220)、作為A成分之市售CMC-Na(2%溶解液之黏度620mPa‧s,醚化度1.0~1.3)及作為B成分之市售CMC-Na(2%溶解液之黏度25mPa‧s,醚化度1.0~1.3),以MCC/CMC-Na(A成分+B成分)之質量比成為90/10(CMC-Na之構成:A成分/B成分=40/60)之方式投入,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5質量%之方式加水,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進行混練而獲得纖維素複合體V。混練能量係藉由行星式混合機之混練時間進行控制,實測值為100Wh/kg。混練溫度係藉由套管冷卻加以調整,使用熱電偶直接測定混練物之溫度,經過混練而為20~60℃。
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V之粒子L/D為1.6。儲存模數(G')為2.5Pa,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儲存模數為0.1Pa,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含量為72質量%,膠體狀纖維素複合體之動態光散射中值粒徑為1.2μm,觸變性為2300,於碳酸氫鈉水溶液中之黏度為3mPa‧s。將結果示於表1。
<離子高濃度調配濃厚流質食品>
使用由上述實施例、比較例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A~V,藉由以下之操作製作離子高濃度調配濃厚流質食品並進行評估。
添加大豆油46.0g、乳化劑卵磷脂3.45g、進而70℃之溫熱離子交換水而配成1852.29g。其後,利用TK均質混合機(特殊機化工業製造,Model MarkII,7000rpm×3分鐘(60℃))進行混合分散,其後,添加預先將酪蛋白鈉28.75g、大豆蛋白86.25g及糊精299.0g加以混合 所得者,利用螺旋攪拌機進行攪拌(700rpm×20秒),其後添加碳酸氫鈉8.40g、磷酸氫二鉀9.22g、碳酸鈣6.88g、碳酸鎂4.00g及檸檬酸銨0.15g作為礦物質成分,添加乾燥酵母(鋅)0.46g與纖維素複合體4.60g,使總量成為2300g而配成流質食品。再者,算出該流質食品中之碳酸氫鈉、磷酸氫二鉀、碳酸鈣、碳酸鎂及檸檬酸銨之合計離子強度為0.65。
利用TK均質混合機(7000rpm×1分鐘(70℃))進行混合分散後,利用活塞型均質機進行均質化處理(50MPa),填充於250ml耐熱瓶內,獲得離子高濃度調配濃厚流質食品。其後,進行加熱熱殺菌(121℃,15分鐘),利用自來水冷卻1小時後將容器上下輕微振盪10次,其後於40℃之環境中靜置保存1個月,目視觀察外觀。評估方法如下所述,所獲得之結果示於表1。
<懸浮穩定性:飲食品之外觀觀察>
關於各種飲料(製造法參照以下之實施例、比較例),對以下4個項目規定基準,以目視進行判定。
(分離)基於耐熱瓶裝飲料上部之淺顏色層之體積,依據下述評估基準進行評估。
◎(優):無分離, ○(良):分離未達10%, △(可):分離未達30%, ×(不可):分離30%以上
(沈澱)基於耐熱瓶裝飲料底面之堆積物之量,依據下述評估基準進行評估。
◎(優):無沈澱, ○(良):局部輕微沈澱, △(可):沈澱物呈一薄面狀, ×(不可):整體呈渾厚沈澱狀
(凝集)基於耐熱瓶裝飲料整體中之不均勻部分之量,依據下述評估基準進行評估。
◎(優):均勻,○(良):局部稍顯不均,△(可):局部不均勻,×(不可):整體不均勻
(食感)食感係依據以下評估基準進行評估。
◎(優):吞咽感較輕,有適度之質感。
○(良):吞咽時稍有糊狀感。
△(可):吞咽感較重,有糊狀感。
×(不可):吞咽感較佳,但感覺稀寡。或吞咽感較重,有較強糊狀感。
<咖啡飲料>
使用由上述實施例5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E及由比較例3所獲得之纖維素複合體R,藉由以下之操作製作咖啡飲料並進行評估。
對咖啡粉末(KEY COFFEE(股份)製造,商品名「Premium Blend」)250g以總量成為1000g之方式添加60℃之水而將其浸沒,恢復至常溫後,利用法蘭絨製濾布進行過濾而製成咖啡萃取液。對該萃取液使用糖度計(Atago製造,商品名「PAL-1」)測定Brix,結果Brix為4.0。
繼而,相對於該咖啡萃取液64.5質量份,添加牛乳13.0質量份、砂糖5.0質量份、乳化劑(Mitsubishi Chemical Food製造,商品名「蔗糖脂肪酸酯P-1670」)0.03質量份、碳酸氫鈉(和光純藥製造,特級等級)0.60質量份、纖維素複合體E、R分別0.035質量份(乾燥品換算),於其中添加純水而製成合計100質量份之咖啡飲料。再者,每1升水中包含6g碳酸氫鈉之水溶液之離子強度為0.214,因此該咖啡飲料所含之碳酸氫鈉之離子強度至少相當於其以上。
將該咖啡飲料裝入不鏽鋼製之容量2L之容器內,於80℃下利用螺旋攪拌機進行攪拌(300rpm,10分鐘)。其後,對該分散液利用活塞型均質機(APV製造,商品名「Manton Gaulin homogenizer」)進行均質化處理(20MPa)。對其實施UHT(Ultra Heat Treated,超高溫處理)加熱殺菌處理(140℃,60秒),填充於容量200mL之玻璃製耐熱瓶內,加以密栓並利用自來水冷卻1小時後將容器上下輕微振盪10次,其後於60℃之環境中靜置保存28天,以目視觀察外觀。評估方法如下所述。
<懸浮穩定性:飲食品之外觀觀察>
關於各咖啡飲料,對以下4個項目規定基準,以目視進行判定。
(分離)基於耐熱瓶裝飲料上部之淺顏色層之體積,依據下述評估基準進行評估。
◎(優):無分離,○(良):分離未達10%,△(可):分離未達30%,×(不可):分離30%以上
(沈澱)基於耐熱瓶裝飲料底面之堆積物之量,依據下述評估基準進行評估。
◎(優):無沈澱, ○(良):局部輕微沈澱,△(可):沈澱物呈一薄面狀,×(不可):整體呈渾厚沈澱狀
(凝集)基於耐熱瓶裝飲料整體中之不均勻部分之量,依據下述評估基準進行評估。
◎(優):均勻,○(良):局部稍顯不均,△(可):局部不均勻,×(不可):整體不均勻
(油環)基於在耐熱瓶裝飲料之上部沿瓶邊緣所確認到之環狀之油固化物之量,依據下述評估基準進行評估。
◎(優):無,○(良):局部稍產生油固化物,△(可):產生呈不完全環狀之油固化物,×(不可):產生呈完全環狀之油固化物。
上述結果如下:關於調配有實施例5之纖維素複合體E的咖啡飲料,分離為◎、沈澱為◎、凝集為◎、油環為◎,相對於此,關於調配有比較例3之纖維素複合體R的咖啡飲料,分離為×、沈澱為×、凝集為×、油環為×。由此表示即便於包含中和鹽且纖維素複合體之添加量被限制為微量之體系中,本案之纖維素複合體亦分散良好,因此呈現較高之懸浮穩定性。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藉由將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添加於高離子強度之飲食品中,可抑制成分發生分離或凝集、沈澱,實現懸浮穩定。又,本發明之纖維素複合體由於懸浮穩定性優異,故而可用於通常之調配有可可、咖啡、紅茶、牛乳等成分之飲料。進而,不僅於該等飲料且於含有功能 性食品素材等水不溶性成分之飲食品中亦表現出優異之懸浮穩定性,故而有用。

Claims (14)

  1. 一種纖維素複合體,其係包含纖維素、不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陰離子性多糖類、及包含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化合物之吸水性粒子者,並且使該纖維素複合體以1質量%分散至使碳酸氫鈉0.45g溶解於純水100ml而成之水溶液中時之黏度為10mPa‧s以上。
  2. 如請求項1之纖維素複合體,其中上述吸水性粒子之飽和吸水量為3ml/g以上。
  3. 如請求項1或2之纖維素複合體,其中上述吸水性粒子之含量為0.5~15質量%。
  4. 如請求項1或2之纖維素複合體,其中上述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化合物係選自由羧甲基纖維素鈣、羥基磷酸交聯澱粉、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及海藻酸鈣所組成之群中。
  5. 如請求項1或2之纖維素複合體,其中上述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化合物為羧甲基纖維素鈣。
  6. 如請求項1或2之纖維素複合體,其中上述不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陰離子性多糖類係選自由羧甲基纖維素鈉及三仙膠所組成之群中。
  7. 如請求項1或2之纖維素複合體,其中上述不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陰離子性多糖類為羧甲基纖維素鈉。
  8. 如請求項1或2之纖維素複合體,其中上述纖維素/上述不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陰離子性多糖類之調配比為50~99質量份/1~50質量份。
  9. 一種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纖維素複合體之製造方法,其包括將上述纖維素、上述不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陰離子性多糖 類、及上述包含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化合物之吸水性粒子進行複合化之步驟。
  10. 一種包含纖維素及不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陰離子性多糖類之纖維素複合體之製造方法,其包括於包含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化合物之吸水性粒子之存在下,將上述纖維素與上述不具有化學交聯結構之陰離子性多糖類予以複合化之步驟。
  11. 一種食品,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纖維素複合體。
  12. 一種工業製品,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纖維素複合體。
  13. 一種醫藥品,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纖維素複合體。
  14. 一種咖啡飲料,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纖維素複合體。
TW104112119A 2015-04-15 2015-04-15 纖維素複合體 TWI5401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2119A TWI540142B (zh) 2015-04-15 2015-04-15 纖維素複合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2119A TWI540142B (zh) 2015-04-15 2015-04-15 纖維素複合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40142B true TWI540142B (zh) 2016-07-01
TW201636376A TW201636376A (zh) 2016-10-16

Family

ID=56997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2119A TWI540142B (zh) 2015-04-15 2015-04-15 纖維素複合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40142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6376A (zh) 2016-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34436B2 (ja) 高機能セルロース複合体
JP5692822B2 (ja) セルロース複合体
TWI306017B (en) Composition composed of highly dispersible cellulose complex and polysaccharide
TWI604006B (zh) 纖維素複合體
JP2020048461A (ja) 高濃度タンパク飲料
JP6434777B2 (ja) セルロース複合体
CN107531807B (zh) 纤维素复合体
JP6457171B2 (ja) セルロース複合体
JP5855386B2 (ja) セルロース複合体
JP2018059126A (ja) セルロース複合体
JP6150513B2 (ja) セルロースを含む乳飲料
TWI540142B (zh) 纖維素複合體
TWI721401B (zh) 纖維素粉末
JP2003135030A (ja) 微細セルロース含有複合体を配合してなる食品組成物
JP6150512B2 (ja) 乳飲料
JP2017042166A (ja) 乳飲料
JP6132457B2 (ja) コラーゲンを含有する飲料
JP2017035092A (ja) セルロースを含む乳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