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4359B - 風扇基座組合構造及其組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風扇基座組合構造及其組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4359B
TWI534359B TW103116454A TW103116454A TWI534359B TW I534359 B TWI534359 B TW I534359B TW 103116454 A TW103116454 A TW 103116454A TW 103116454 A TW103116454 A TW 103116454A TW I534359 B TWI534359 B TW I5343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rtion
protrusions
resisting
portions
slee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6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42941A (zh
Inventor
龔清源
Original Assignee
協禧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協禧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協禧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164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3435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42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2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4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4359B/zh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Description

風扇基座組合構造及其組合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風扇基座組合構造及其組合方法,特別是一種以沖壓方式使一軸套貫穿一座體,並於該軸套的一底部形成多個凹槽及多個延伸凸部,以使該軸套的該底部鉚合於該座體的風扇基座組合構造及其組合方法。
請參閱第14圖,為一種習知風扇基座10,其具有一座體11及一軸套12,該座體11具有一結合孔13,該軸套12結合於該座體11的該結合孔13,當該風扇基座10組設其它風扇元件或儲放該風扇基座10時,該風扇基座10若受不當外力衝擊,該軸套12會脫離該座體11,因此為克服該軸套12脫離該座體11之問題,在習知的技術中會再以黏膠將該軸套12黏固於該座體11的該結合孔13,以避免該軸套12脫離該座體11,但相對地亦增加黏膠的成本,此外若點膠時,黏膠的流量控制不當更會有黏膠溢流的問題產生。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風扇基座組合構造及其組合方法,其藉由沖壓方式使得穿設於一座體的一軸套形成有多個凹槽及多個延伸凸部,以使該座體及該軸套鉚合成一體,以避免該軸套脫離該座體。
本發明之一種風扇基座組合方法,包含提供一沖壓模具、將一座體設置於該承載座、將一軸套設置該沖壓治具及令該沖壓模具作動步驟,在「提供一沖壓模具的」步驟中,該沖壓模具包含有一承載座及一沖壓治具,該承載座具有多個抵制凸部,相鄰的各該抵制凸部之間具有一讓位槽,在「將一座體設置於該承載座」步驟中,該座體具有一上表面、一下表面及一連通該上表面及該下表面的接合孔,在「將一軸套設置該沖壓治具」步驟中,該軸套具有一底部、一連接於該底部的環牆及一被該環牆環繞的容置空間,該沖壓治具穿設於該容置空間,且該軸套對準該接合孔,該底部包含一第一部位及一第二部位,各該第一部位是對應該承載座的各該抵制凸部,各該第二部位是對應該各該讓位槽,在「令該沖壓模具作動」步驟中,使該軸套貫穿該接合孔,且使該底部的該第一部位接觸該抵制凸部,該底部之各該第一部位被該抵制凸部以沖壓方式擠壓而形成多個凹入於該底部的凹槽及多個延伸凸部,該底部之各該第二部位容置於各該讓位槽中,各該延伸凸部沿伸於各該凹槽並凸出於該環牆,使該軸套的該底部鉚合於該座體,且相鄰的各該延伸凸部之間具有一間隙。
本發明是藉由沖壓方式使各該軸套的該底部鉚合於該座體,以使該座體及該軸套結合成一體,並同時使該軸套的該底部形成各該凹槽及各該延伸凸部,因此可以避免該軸套脫離該座體,此外,由於各該抵制凸部之間具有各該讓位槽,因此當該軸套的該底部被各該抵制凸部以沖壓方式擠壓而形成該些凹入於該底部的凹槽及該些延伸凸部時,可減少該軸套的該底部的壓應力,以避免該軸套產生崩裂。
本發明之一種風扇基座組合構造,其包含一座體及一軸套,該座體,具有一上表面、一下表面及一連通該上表面及該下表面的接合孔,該軸套貫穿該接合孔,該軸套具有一底部、一連接於該底部的環牆及一被該環牆環繞的容置空間,該底部具有以沖壓方式所形成的多個凹入於該底部的凹槽及多個延伸凸部,各該延伸凸部沿伸於各該凹槽並凸出於該環牆,該軸套的該底部鉚合於該座體,且相鄰的各該延伸凸部之間具有一間隙。
本發明是藉由該軸套形成各該凹槽以及沿伸於各該凹槽的各該延伸凸部,以使該軸套的底部鉚合於該座體而結合成一體,以避免該軸套脫離該座體。
請參閱第1至9圖,其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其揭露一種風扇基座組合方法,以及以該風扇基座組合方法製造的一種風扇基座組合構造的示意圖,該風扇基座用以結合一定子,以驅動一扇輪轉動,該風扇基座組合方法包含第1圖所揭示之「提供一沖壓模具」步驟、第3圖所揭示之「將一座體設置於該承載座,將一軸套設置該沖壓治具」步驟及第4圖所揭示之「令該沖壓模具作動」步驟。
請參閱第1圖,首先在「提供一沖壓模具」步驟中,一沖壓模具100包含有一承載座110及一沖壓治具120,請參閱第2圖,該承載座110具有一頂面111及多個凸設於該頂面111的抵制凸部112,在相鄰的各該抵制凸部112之間具有一讓位槽113,該些抵制凸部112圈圍而形成一容置槽114,在本實施例中,該沖壓治具120朝向該承載座110移動,或者在不同的實施例中,該承載座110朝向該沖壓治具120移動,或者該沖壓治具120與該承載座110可相對同步移動。
請參閱第3圖,接著在「將一座體設置於該承載座,將一軸套設置該沖壓治具」步驟中,是將一座體210設置於該承載座110,該座體210包含一第一板部210a及一位於該第一板部210a外側的第二板部210b,該座體210具有一上表面211、一下表面212及一連通該上表面211及該下表面212的接合孔213,該接合孔213具有一孔壁214,該接合孔213位於該第一板部210a,在本實施例中,該座體210為一階梯狀板體。
請再參閱第3圖,在「將一座體設置於該承載座,將一軸套設置該沖壓治具」步驟中,是將一軸套220設置該沖壓治具120,該軸套220具有一底部221、一連接於該底部221的環牆222及一被該環牆222環繞的容置空間223,該沖壓治具120穿設於該容置空間223,且該軸套220對準該接合孔213,該軸套220的該底部221是朝向該承載座110,在本實施例中,該底部221具有一底面224,該底部221是以該底面224朝向該承載座110,請參閱第3a圖,該軸套220的該底部221具有多個第一部位221a及多個第二部位221b,在本實施例中,該些第一部位221a及該些第二部位221b為間隔排列,請參閱第2及3a圖,各該第一部位221a是對應該承載座110的各該抵制凸部112,各該第二部位221b是對應各該讓位槽113,在本實施例中,在該沖壓治具120穿設於該容置空間223前,可先將一繞設有線圈(圖未繪製)的導磁件230(如矽鋼片)及一電路板240結合於該軸套220的該環牆222。
請參閱第3圖,一縱向基準線L1通過該接合孔213及該容置槽114,該縱向基準線L1至該容置槽114的一槽壁114a具有一第一水平距離W1,該縱向基準線L1至該接合孔213的該孔壁214具有一第二水平距離W2,該第一水平距離W1小於第二水平距離W2,在本實施例中,該座體210的該第二板部210b是設置於該承載座110的該頂面111,該第一板部210a是懸空於該承載座110的各該抵制凸部112上方,該第一板部210a與該承載座110的各該抵制凸部112之間具有一讓位空間S1,請參閱第3圖,在本實施例中,由於該座體210為階梯狀板體,該讓位空間S1是因該第一板部210a與該第二板部210b水平高低位差所形成,該讓位空間S1位於該第一板部210a與該第二板部210b之間,該讓位空間S1連通該座體210的該接合孔213。
請參閱第4、5及6圖,在「令該沖壓模具作動」的步驟中,該沖壓治具120是帶動該軸套220,使該軸套220貫穿該座體210的該接合孔213,較佳地,該軸套220之該底部221的外徑略大於該座體210之該接合孔213的內徑,使該軸套220與該座體210的該接合孔213為緊配合。
請參閱第5及6圖,在「令該沖壓模具作動」的步驟中,使該底部221的各該第一部位221a接觸各該抵制凸部112,並以該沖壓治具120及該承載座110擠壓該底部221的第一部位221a,請參閱第5、6、7、8及9圖,該底部221之各該第一部位221a被該承載座110的該抵制凸部112以沖壓方式擠壓而形成多個凹入於該底部221的凹槽225及多個延伸凸部226,各該凹槽225是凹入於該底部221的該底面224,由於各該抵制凸部112之間具有該讓位槽113,因此當該軸套220的該底部221被各該抵制凸部112擠壓而形成該些凹入於該底部221的凹槽225及該些延伸凸部226時,可減少該軸套220的該底部221的壓應力,以避免該軸套220產生崩裂。
請參閱第5、6及9圖,在「令該沖壓模具作動」的步驟中,該底部221之各該第二部位221b容置於各該讓位槽113中,各該延伸凸部226沿伸於各該凹槽225並凸出於該環牆222,請參閱第5圖,各該延伸凸部226延伸至該讓位空間S1中,且各該延伸凸部226並延伸至該座體210之該下表面212下方,以使該軸套220的該底部221鉚合於該座體210,請參閱第7圖,在本實施例中,相鄰的各該延伸凸部226之間具有一間隙G。請參閱第5及9圖,在本實施例中,各該凹槽225具有一橫向槽面225a及一縱向槽面225b,各該延伸凸部226具有一延伸底面226a,該橫向槽面225a及該延伸底面226a是被該承載座110的各該抵制凸部112擠壓形成,在本實施例中,該橫向槽面225a及該延伸底面226a平齊,該底部221不凸出於該第二板部210b的一水平線L2。
請參閱第9圖,將鉚合成一體的該軸套220及該座體210自該沖壓模具100移出,鉚合成一體的該軸套220及該座體210構成一風扇基座200,由於該軸套220的該底部221鉚合於該座體210,各該延伸凸部226沿伸於各該凹槽225並凸出於該環牆222,且各該延伸凸部226位於該座體210之該下表面212下方,在本實施例中,各該延伸凸部226延伸至該第一板部210a與該第二板部210b之間的該讓位空間S1,因此可避免該軸套220脫離該座體210。
請參閱第10、11、12及13圖,其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該風扇基座組合方法其包含第1圖所揭示之「提供一沖壓模具」步驟、第10圖所揭示之「將一座體設置於該承載座,將一軸套設置該沖壓治具」步驟及第11圖所揭示之「令該沖壓模具作動」步驟。
請參閱第10圖,在「將一座體設置於該承載座,將一軸套設置該沖壓治具」步驟中,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差異在於該座體210為平板狀,各該抵制凸部112具有一承載部112a,各該承載部112a是縱向凸出於各該抵制凸部112,該座體210的該第二板部210b是設置於各該抵制凸部112的各該承載部112a,以使該座體210的該第一板部210a懸空於該承載座110的各該抵制凸部112上方,且使該第一板部210a與該承載座110的各該抵制凸部112之間具有該讓位空間S1 。
請參閱第11及12圖,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該底部221的各該第一部位221a接觸各該抵制凸部112,該底部221之各該第一部位221a被該承載座110的該抵制凸部112以沖壓方式擠壓而形成該些凹入於該底部221的凹槽225及該些延伸凸部226,各該延伸凸部226沿伸於各該凹槽225並凸出於該環牆222,且各該延伸凸部226延伸至該讓位空間S1中,以使該軸套220的該底部221鉚合於該座體210。
請參閱第13圖,將鉚合成一體的該軸套220及該座體210自該沖壓模具100移出,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差異在於各該延伸凸部226凸出於該第二板部210b的該水平線L2,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藉由該軸套220的該底部221鉚合於該座體210,且各該延伸凸部226位於該座體210之該下表面212下方,因此可避免該軸套220脫離該座體210。
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任何熟知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所作之任何變化與修改,均屬於本發明之保護範圍。
10‧‧‧風扇基座
11‧‧‧座體
12‧‧‧軸套
13‧‧‧結合孔
100‧‧‧沖壓模具
110‧‧‧承載座
111‧‧‧頂面
112‧‧‧抵制凸部
112a‧‧‧承載部
113‧‧‧讓位槽
114‧‧‧容置槽
114a‧‧‧槽壁
120‧‧‧沖壓治具
200‧‧‧風扇基座
210‧‧‧座體
210a‧‧‧第一板部
210b‧‧‧第二板部
211‧‧‧上表面
212‧‧‧下表面
213‧‧‧接合孔
214‧‧‧孔壁
220‧‧‧軸套
221‧‧‧底部
221a‧‧‧第一部位
221b‧‧‧第二部位
222‧‧‧環牆
223‧‧‧容置空間
224‧‧‧底面
225‧‧‧凹槽
225a‧‧‧橫向槽面
225b‧‧‧縱向槽面
226‧‧‧延伸凸部
226a‧‧‧延伸底面
230‧‧‧導磁件
240‧‧‧電路板
L1‧‧‧縱向基準線
L2‧‧‧水平線
S1‧‧‧讓位空間
W1‧‧‧第一水平距離
W2‧‧‧第二水平距離
G‧‧‧間隙
第1圖: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一沖壓模具」的剖視圖。 第2圖: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一承載座的立體圖。 第3圖: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將一座體設置於一承載座及將一軸套設置一沖壓治具」的剖視圖。 第3a圖: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一軸套的底視圖。 第4圖: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令該沖壓模具作動」的剖視圖。 第5圖:第4圖之局部放大圖。 第6圖: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該軸套被該承載座擠壓的立體圖。 第7圖: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經沖壓後的該軸套的立體圖。 第8圖: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經沖壓後的該軸套的底視立體圖。 第9圖: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一種風扇基座組合構造的剖視圖。 第10圖: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將一座體設置於一承載座及將一軸套設置一沖壓治具」的剖視圖。 第11圖: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令該沖壓模具作動」的剖視圖。 第12圖:第11圖之局部放大圖。 第13圖: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一種風扇基座組合構造的剖視圖。 第14圖:習知一種風扇基座組合構造的剖視圖。
100‧‧‧沖壓模具
110‧‧‧承載座
111‧‧‧頂面
112‧‧‧抵制凸部
114‧‧‧容置槽
114a‧‧‧槽壁
120‧‧‧沖壓治具
210‧‧‧座體
210a‧‧‧第一板部
210b‧‧‧第二板部
211‧‧‧上表面
212‧‧‧下表面
213‧‧‧接合孔
214‧‧‧孔壁
220‧‧‧軸套
221‧‧‧底部
221a‧‧‧第一部位
222‧‧‧環牆
223‧‧‧容置空間
224‧‧‧底面
230‧‧‧導磁件
240‧‧‧電路板
L1‧‧‧縱向基準線
S1‧‧‧讓位空間
W1‧‧‧第一水平距離
W2‧‧‧第二水平距離

Claims (11)

  1. 一種風扇基座組合方法,包含:提供一沖壓模具,該沖壓模具包含有一承載座及一沖壓治具,該承載座具有多個抵制凸部,相鄰的各該抵制凸部之間具有一讓位槽;將一座體設置於該承載座,該座體具有一上表面、一下表面及一連通該上表面及該下表面的接合孔,該座體包含一第一板部及一位於該第一板部外側的第二板部,該接合孔位於該第一板部,該第一板部與該承載座的各該抵制凸部之間具有一讓位空間;將一軸套設置該沖壓治具,該軸套具有一底部、一連接於該底部的環牆及一被該環牆環繞的容置空間,該沖壓治具穿設於該容置空間,且該軸套對準該接合孔,該底部具有多個第一部位及多個第二部位,各該第一部位是對應該承載座的各該抵制凸部,各該第二部位是對應各該讓位槽;以及令該沖壓模具作動,使該軸套貫穿該座體的該接合孔,且使該底部的各該第一部位接觸各該抵制凸部,該底部之各該第一部位被該抵制凸部以沖壓方式擠壓而形成多個凹入於該底部的凹槽及多個延伸凸部,該底部之各該第二部位容置於各該讓位槽中,各該延伸凸部沿伸於各該凹槽並凸出於該環牆,且各該延伸凸部延伸至該讓位空間中,使該軸套的該底部鉚合於該座體,且相鄰的各該延伸凸部之間具有一間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風扇基座組合方法,其中該承載座的具有一頂面,該些抵制凸部凸設於該頂面,且該些抵制凸部圈圍而形成一容置槽,一縱向基準線通過該接合孔及該容置槽,該縱向基準線至該容置槽的一槽壁具有一第一水平距離,該縱向基準線至該接合孔的一孔壁具有一第二水平距 離,該第一水平距離小於第二水平距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風扇基座組合方法,其中各該凹槽具有一橫向槽面,各該延伸凸部具有一延伸底面,該橫向槽面及該延伸底面平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風扇基座組合方法,其中該底部不凸出於該第二板部的一水平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風扇基座組合方法,其中該第一板部是懸空於該承載座的各該抵制凸部上方。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風扇基座組合方法,其中各該抵制凸部具有一承載部,各該承載部是縱向凸出於各該抵制凸部,該座體的該第二板部是設置於各該抵制凸部的各該承載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風扇基座組合方法,其中各該延伸凸部凸出於該第二板部的一水平線。
  8. 一種風扇基座組合構造,包含:一座體,其具有一上表面、一下表面及一連通該上表面及該下表面的接合孔;以及一軸套,貫穿該座體的該接合孔,該軸套具有一底部、一連接於該底部的環牆及一被該環牆環繞的容置空間,該底部具有以沖壓方式所形成的多個凹入於該底部的凹槽及多個延伸凸部,各該凹槽具有一橫向槽面,各該延伸凸部具有一延伸底面,各該延伸凸部沿伸於各該凹槽並凸出於該環牆,且該橫向槽面及該延伸底面平齊,該軸套的該底部鉚合於該座體,且相鄰的各該延伸凸部之間具有一間隙。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風扇基座組合構造,其中該座體為一 階梯狀板體,該座體包含一第一板部及一位於該第一板部外側的第二板部,該第一板部與該第二板部之間具有一讓位空間,該接合孔位於該第一板部,該讓位空間連通該座體的該接合孔,各該延伸凸部延伸至該讓位空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風扇基座組合構造,其中該底部不凸出於該第二板部的一水平線。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風扇基座組合構造,其中該座體包含一第一板部及一位於該第一板部外側的第二板部,該接合孔位於該第一板部,各該延伸凸部凸出於該第二板部的一水平線。
TW103116454A 2014-05-09 2014-05-09 風扇基座組合構造及其組合方法 TWI5343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6454A TWI534359B (zh) 2014-05-09 2014-05-09 風扇基座組合構造及其組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6454A TWI534359B (zh) 2014-05-09 2014-05-09 風扇基座組合構造及其組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2941A TW201542941A (zh) 2015-11-16
TWI534359B true TWI534359B (zh) 2016-05-21

Family

ID=55220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6454A TWI534359B (zh) 2014-05-09 2014-05-09 風扇基座組合構造及其組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343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9417B (zh) * 2017-04-18 2018-07-1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風扇中管結合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2941A (zh) 2015-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4107B2 (en) Socket having a connection fitting with a divided spring member
TWM482874U (zh) Rf射頻連接器
US9799979B2 (en) Socket for connecting leads using an operation driver
TWM515040U (zh) 回彈扣件
TWI487208B (zh) Terminals improved structure
US9140440B2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 honeycomb core
TWI534359B (zh) 風扇基座組合構造及其組合方法
US20200412065A1 (en)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8162701B2 (en) Socket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05415424U (zh) 一种浮动压装涡轮壳衬套装置
KR101913682B1 (ko) 가스 레인지
TWI618310B (zh) 安裝構件及電氣零件用插座
US10064456B2 (en) Zip slider structure
CN107124489B (zh) 一种外壳螺钉装配结构及移动通信终端
KR20140054584A (ko) 노브와 레버 조립체
CN105361774A (zh) 具有定位功能的马桶支座及其安装方法
CN210528175U (zh) 无油滑动导靴
TWI804451B (zh) 工具零件置放架
KR20120092895A (ko) 외전형 모터
KR200461387Y1 (ko) 전원케이블용 커넥터
KR200488571Y1 (ko) 멀티탭
TWM383191U (en) Push switch with LED light
CN108633195B (zh) 盖板固定结构及具有该盖板固定结构的电子装置
TWM469175U (zh) 鉚壓模具結構
US20120275848A1 (en) Conne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