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8653B - 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 - Google Patents

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8653B
TWI528653B TW103143141A TW103143141A TWI528653B TW I528653 B TWI528653 B TW I528653B TW 103143141 A TW103143141 A TW 103143141A TW 103143141 A TW103143141 A TW 103143141A TW I528653 B TWI528653 B TW I5286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inner casing
storage device
portable storage
pus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3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2261A (zh
Inventor
郭宗興
蕭家祥
Original Assignee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431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8653B/zh
Priority to CN201410779068.4A priority patent/CN105762551B/zh
Priority to US14/633,291 priority patent/US9337562B1/en
Priority to JP2015055692A priority patent/JP6085631B2/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86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865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22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2261A/zh
Priority to JP2016229663A priority patent/JP2017097883A/ja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01R13/453Shutter or cover plate opened by engagement of counterpart
    • H01R13/4538Covers sliding or withdrawing in the direction of engagement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隨身存儲裝置,尤指一種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
可攜式電子裝置多與個人電腦或其週邊裝置(如印表機)相互結合使用,隨身存儲裝置為大眾熟知且廣泛使用的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其可作為不同儲存裝置之間資料交換的傳輸媒介。就結構而言,慣用的隨身存儲裝置主要包括一殼體及設置於所述殼體內的一資料儲存電路,該電路還連接有一相對突出於該殼體開口的訊號連接埠,該連接埠常見的標準規格為普遍採行的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
針對該USB連接埠來看,於非使用狀態之下此USB連接埠完全暴露於殼體的外部,故有可能受壓變形或汙損,以致該隨身存儲裝置無法正常操作運用。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其包括外殼、本體、內殼、彈性件及導針。所述外殼的一內壁凸設有一擋塊,所述擋塊的一端具有一內縮的擋面。所述本體固設於所述外殼內,所述本體與所述外殼之間形成一移動空間,其中所述本體具有一連接埠及至少一固定部,所述連接埠裸露於所述外殼的外部,所述本體經由至少一所述固定部以固設於所述外殼內。所述內殼設置於所述移動空間中。所述彈性件連接於所述內殼與所述本體之間。所述導針的一第一端固設於所述內殼,所述導針的一 第二端具有一導柱,所述導柱自所述內殼往所述外殼的所述內壁的方向凸伸,且所述導針適於沿著一第一軸向擺動。當所述內殼沿著一第二軸向移動以套設於所述連接埠時,所述導柱沿著所述擋塊的一外緣移動,以使所述導針沿著所述第一軸向擺動而形變,以產生一第一彈性力,且所述彈性件施加一第二彈性力至所述內殼。
在本發明所舉的實施例中,當使用者藉施力於外殼以將插接至所述其他電子裝置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拔出時,不會觸發內殼相對外殼移動而誤動作。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所附圖式僅係用來說明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的權利範圍作任何的限制。
1‧‧‧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
11‧‧‧外殼
11a‧‧‧外殼的第一端
11b‧‧‧外殼的第二端
S1‧‧‧內壁
111、116‧‧‧擋塊
112‧‧‧導軌
113、114‧‧‧開口
115‧‧‧卡扣
E1‧‧‧擋面
E2‧‧‧第一斜坡
E3‧‧‧第二斜坡
12‧‧‧本體
121‧‧‧連接埠
122‧‧‧固定部
13‧‧‧內殼
S2‧‧‧外壁
131‧‧‧滑槽
132‧‧‧按壓部
133‧‧‧導桿
14‧‧‧彈性件
15‧‧‧導針
15a‧‧‧導針的第一端
15b‧‧‧導針的第二端
151‧‧‧導柱
X、Y、Z‧‧‧軸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的爆炸示意圖。
圖2A為圖1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的第一狀態的立體示意圖。
圖2B為圖1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的第二狀態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圖1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的外殼的爆炸示意圖。
圖4為圖1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的內殼及設置於其上的導針的立體示意圖。
圖5A至圖5D為圖1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的導柱沿著擋牆的外緣移動的狀態示意圖。
請參圖1、圖2A及圖2B,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的爆炸示意圖。圖2A為圖1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的第一狀態的立體示意圖,圖2B為圖1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的第二狀態的立體示意圖。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1,其包括外殼11、本體12、內殼13、彈性件14及導針15。固設於外殼11內的本體12具有裸露於外殼11的外部的連接埠 121,用以插接至其他電子裝置,以存儲電子資料。本體12與外殼11之間形成一個移動空間,內殼13設置於所述移動空間中,並且適於在所述移動空間中沿著一第二軸向(例如圖式中所示的X軸方向)往復移動。藉施力於內殼13使內殼13往連接埠121的方向移動,並且使內殼13藉由導針15而固定時,內殼13可套設於連接埠121,以保護連接埠121;藉再次施力於內殼13使導針15脫離其固定位置時,彈性件14施加至內殼13的彈性力可帶動內殼13返回而離開連接埠121,以裸露出連接埠121。
承上所述,本體12例如是USB插頭組件,本體12的連接埠121例如是USB連接埠。連接埠121位於本體12的前端,且連接埠121自外殼11的前端(亦即外殼11的第一端11a)的開口113往外殼11的外部凸伸。本體12還進一步具有兩個固定部122,兩個固定部122可分別設置於本體12的兩側。本體12是經由固定部122以固設於外殼11內。舉例而言,固定部122可為卡槽,而外殼11的兩側內壁可分別設有卡扣115,其中作為固定部122的兩個所述卡槽的設置位置可分別對應於兩個卡扣115的設置位置。作為固定部122的所述卡槽與對應的卡扣115可彼此扣合,以使本體12固設於外殼內。
請一併參閱圖1及圖3,其中圖3為圖1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的外殼的爆炸示意圖。外殼11供本體12結合,使兩者間形成所述移動空間。外殼11例如為上下組合之殼體。此外,外殼11的內壁S1凸設有擋塊111。詳細而言,擋塊111是自外殼11的內壁S1往所述移動空間的方向(或者往本體12的方向)凸伸,使外殼11的內壁S1形成有一個平面軌跡型態之導軌112。擋塊111在其靠近連接埠121的一端具有內縮的擋面E1,使擋塊111的外緣在其靠近連接埠121的一端具有大致M字形狀。擋塊111的外緣還進一步形成有第一斜坡E2及鄰接第一斜坡E2的第二斜坡E3,擋面E1是連接於第一斜坡E2與第二斜坡E3之間。由圖式觀察可以 認為:擋塊111的外緣具有大致心形的形狀,其中第一斜坡E2背向連接埠121,第二斜坡E3和擋面E1都面向連接埠121,且擋面E1例如是沿著第二軸向(例如圖式中所示的X軸方向)內縮。
設置於所述移動空間中的內殼13可套設於本體12,且內殼13適於在所述移動空間中沿著第二軸向(例如圖式中所示的X軸方向)往復移動。內殼13可具有兩個滑槽131,兩個滑槽131可分別設置於內殼13的兩側。本體12的兩個固定部122可分別穿過兩個所述滑槽131而連接至外殼11,以使本體12固設於外殼11,其中當內殼13沿著所述第二軸向移動時,每一個固定部122則在對應的滑槽131內沿著第二軸向以相對內殼13移動。
內殼13還進一步具有裸露於外殼11的外部的按壓部132。具體而言,按壓部132可位於內殼13的尾端,且按壓部132自外殼11的尾端(亦即外殼11的第二端11b)的開口114往外殼11的外部凸伸。使用者可藉由手握住外殼11並且按壓內殼13的按壓部132以施力於內殼13,使內殼13往連接埠121的方向以相對外殼11移動,亦即,使內殼13往連接埠121的方向以相對本體12移動。
彈性件14連接於內殼13與本體12之間。彈性件14例如是彈簧,彈性件14的一端可套設於本體12的尾端,以固定於本體12。彈性件14的另一端可固設於內殼13的尾端的內壁上。當使用者手握住外殼11並且按壓內殼13的按壓部132時,彈簧會被內殼13壓縮,以施加一個驅使內殼13返回至其初使位置的第二彈性力至內殼13上。
請一併參閱圖1及圖4,其中圖4為圖1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的內殼及設置於其上的導針的立體示意圖。導針15的第一端15a固設於內殼13的外壁S2上,導針15的第二端15b為自由端,且導針15的第二端15b指向連接埠121。詳細而言,內殼13的外壁S2是面向外殼11的內壁S1,內殼13的外壁S2上可凸設有兩 個彼此相對設置的導桿133,用以夾持導針15的第一端15a,以將導針15的第一端15a固定在內殼13上。當導針15位於其初始位置時,導針15的延伸方向例如是大致平行於所述第二軸向。藉此,導針15適於沿著一第一軸向(例如圖式中所示的Y軸方向)擺動。
由圖式觀察可以認為:本實施例的導針15是位於一個參考平面上(圖未繪示),所述參考平面是一個虛擬的參考面,其中所述參考平面與外殼11的內壁S1彼此大致平行。當導針15位於其初始位置時,導針15沒有發生形變;當導針15沿著所述第一軸向擺動而遠離其初始位置時,導針15產生形變以提供一個驅使導針15返回至其初使位置的第一彈性力。
此外,導針15的第二端15b具有導柱151,導柱151自內殼13往外殼11的內壁S1的方向凸伸。如圖所示的實施例中,導柱151是沿著第三軸向(例如圖式中所示的Z軸方向)凸伸,以容置於外殼11的內壁S1的導軌112內。
請一併參閱圖2A、圖2B及圖5A至圖5D,其中圖5A至圖5D為圖1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的導柱沿著擋牆的外緣移動的狀態示意圖。導柱151可沿著擋塊111的外緣自其第一定位點移動至其第二定位點而固定,或者自其第二定位點返回至其第一定位點。詳細而言,當導針15位於其初始位置時,導柱151是位於其第一定位點。當按壓內殼13的按壓部132使內殼13沿著所述第二軸向移動以套設於連接埠121時,彈性件14被壓縮而施加所述第二彈性力至內殼13,且導柱151沿著第一斜坡E2移動,以使導針15沿著所述第一軸向擺動而形變,以產生所述第一彈性力。當導柱151移動超過第一斜坡E2時,所述第一彈性力帶動導柱151往擋面E1移動,以使導柱151定位於內縮的擋面E1,亦即導柱151是位於其第二定位點而固定。
當再次按壓按內殼13的壓部132使導柱151沿著所述第二軸 向繼續移動且超過擋面E1時,所述第一彈性力可帶動導柱151脫離擋面E1。導柱151脫離擋面E1時,所述第二彈性力可帶動導柱151沿著第二斜坡E3移動,由其第二定位點返回至其第一定位點,以形成一循環結構,且所述第二彈性力帶動內殼13沿著第一軸向移動而返回至其初使位置,以裸露連接埠121。
於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外殼11的內壁S1還進一步凸設有116擋塊,擋塊111及擋塊116都是自外殼11的內壁S1往所述移動空間的方向凸伸,且擋塊116鄰近於擋塊111的擋面E1。當按壓內殼13的按壓部132使導柱151移動超過第一斜坡E2時,擋塊116可協助導柱151滑向內縮的擋面E1以定位於擋面E1,進而防止導柱151直接超過擋面E1而沿著第二斜坡E3返回。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所舉的實施例中,當使用者按壓內殼13的尾端的按壓部132時,內殼13的前端可伸出外殼11的前端的開口而套設於連接埠121,以保護連接埠121。當使用者再次按壓按壓部132時,內殼13的前端可回復縮回外殼11內,以裸露連接埠121。
再者,由於本體12是固設於外殼11,因此,當使用者手持壓式隨身存儲裝置1的外殼11以將裸露的連接埠121插接至其他電子裝置(例如電腦)時,使用者可藉由直接施力於外殼11以將裸露的連接埠121插接至其他電子裝置,而設置於所述移動空間中的內殼13不會在上述插接連接埠121的過程中因受力而移動,進而妨礙連接埠121的插接。
此外,由於本體12是固設於外殼11,因此,當使用者藉施力於外殼11以將插接至所述電腦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1拔離所述電腦時,裸露的連接埠121不會在上述拔除的過程中相對外殼11移動而縮回外殼11內。再者,使用者將插接至所述電腦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1拔離所述電腦時,也不會觸發內殼13相對外殼11移動而誤動作。因此,在使用者僅為更換壓式隨身存儲裝置1 的插接位置而將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1拔離所述電腦時,可無需再按壓一次壓式隨身存儲裝置1的按壓部132。
換言之,內殼13只會在使用者按壓內殼13的按壓部132時始作動,進而伸出外殼11以套設於連接埠121或者回復縮回外殼11內。無論是當使用者將裸露的連接埠121插接至所述電腦,或者是當使用者將插接至所述電腦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1拔離所述電腦時,都不會造成內殼13的作動。
於本發明另一未繪示實施例中,內殼13的外壁S2上可以僅凸設有一個導桿133,而外殼11的內壁S1上可以凸設有另一個導桿133,兩個所述導桿133彼此相對設置,用以夾持導針15的第一端15a,以將導針15的第一端15a固定在內殼13上。此外,當導針15沿著第一斜坡E2移動時,凸設於外殼11的內壁S1上的所述導桿133可阻礙導針15的擺動,以使導針15產生的所述第一彈性力增加。
於本發明另一未繪示實施例中,內殼13的外壁S2上可以具有固定孔,導針15的第一端15a是以大致ㄇ字形狀的彎鉤固定於所述固定孔,以固設於內殼13。此外,外殼11的內壁S1上凸設有一個凸塊,所述凸塊位於導針15的一側。當導針15沿著第一斜坡E2移動時,凸塊可阻礙導針15的擺動,以使導針15產生的所述第一彈性力增加。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與範圍內,所作的更動及潤飾的等效替換,仍為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1‧‧‧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
11‧‧‧外殼
11a‧‧‧外殼的第一端
11b‧‧‧外殼的第二端
S1‧‧‧內壁
111‧‧‧擋塊
115‧‧‧卡扣
12‧‧‧本體
121‧‧‧連接埠
122‧‧‧固定部
13‧‧‧內殼
S2‧‧‧外壁
131‧‧‧滑槽
132‧‧‧按壓部
14‧‧‧彈性件
15‧‧‧導針
X、Y、Z‧‧‧軸

Claims (9)

  1. 一種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包括:一外殼,所述外殼的一內壁凸設有一擋塊,所述擋塊的一端具有一內縮的擋面;一本體,所述本體固設於所述外殼內,所述本體與所述外殼之間形成一移動空間,其中所述本體具有一連接埠及至少一固定部,所述連接埠裸露於所述外殼的外部,所述本體經由至少一所述固定部以固設於所述外殼內;一內殼,所述內殼設置於所述移動空間中;一彈性件,所述彈性件連接於所述內殼與所述本體之間;以及一導針,所述導針的一第一端固設於所述內殼,所述導針的一第二端具有一導柱,所述導柱自所述內殼往所述外殼的所述內壁的方向凸伸,且所述導針適於沿著一第一軸向擺動;其中,當所述內殼沿著一第二軸向移動以套設於所述連接埠時,所述導柱沿著所述擋塊的一外緣移動,以使所述導針沿著所述第一軸向擺動而形變,以產生一第一彈性力,且所述彈性件施加一第二彈性力至所述內殼;其中,所述內殼具有至少一滑槽,至少一所述固定部穿過至少一所述滑槽,其中當所述內殼沿著所述第二軸向移動時,至少一所述固定部在至少一所述滑槽內沿著所述第二軸向以相對所述內殼移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其中所述本體具有兩個所述固定部,所述內殼具有另外一滑槽,所述內殼的兩個所述滑槽分別設置於所述內殼的兩側。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其中所述彈性件套設於所述本體與所述內殼之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其中所述導柱沿著一第三軸向凸伸,所述第一軸向、所述第二軸向及所述第三軸向 三者相互垂直。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其中所述內殼具有裸露於所述外殼的外部的一按壓部,所述按壓部位於所述外殼的一第一端,所述連接埠位於所述外殼的一第二端。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其中所述擋塊的所述外緣形成有一第一斜坡及一第二斜坡,所述擋面連接於所述第一斜坡與所述第二斜坡之間。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其中按壓所述按壓部,以使所述導柱定位於所述擋面。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其中再次按壓所述按壓部,以使所述導柱脫離所述擋面。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其中當所述導柱脫離所述擋面時,所述第二彈性力帶動所述導柱沿著所述第二斜坡移動,且所述第二彈性力帶動所述內殼沿著所述第二軸向移動,以裸露所述連接埠。
TW103143141A 2014-12-10 2014-12-10 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 TWI5286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3141A TWI528653B (zh) 2014-12-10 2014-12-10 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
CN201410779068.4A CN105762551B (zh) 2014-12-10 2014-12-16 按压式随身存储装置
US14/633,291 US9337562B1 (en) 2014-12-10 2015-02-27 Pressable portable storage device
JP2015055692A JP6085631B2 (ja) 2014-12-10 2015-03-19 押圧式ポータブルストレージデバイス
JP2016229663A JP2017097883A (ja) 2014-12-10 2016-11-28 押圧式ポータブルストレージデバイ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3141A TWI528653B (zh) 2014-12-10 2014-12-10 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28653B true TWI528653B (zh) 2016-04-01
TW201622261A TW201622261A (zh) 2016-06-16

Family

ID=55860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3141A TWI528653B (zh) 2014-12-10 2014-12-10 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37562B1 (zh)
JP (2) JP6085631B2 (zh)
CN (1) CN105762551B (zh)
TW (1) TWI5286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26786B2 (en) * 2015-07-30 2018-11-13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Ejection mechanism assembly for storage drive and storage drive having the ejection mechanism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9108B1 (en) * 2001-10-17 2003-06-17 3Com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jack
JP4099473B2 (ja) * 2003-11-05 2008-06-11 株式会社東芝 Usb端子を有する機器
US7771215B1 (en) * 2003-12-02 2010-08-10 Super Talent Electronics, Inc. MLC COB USB flash memory device with sliding plug connector
US7869219B2 (en) * 2004-01-20 2011-01-11 Super Talent Electronics, Inc. Flash drive with spring-loaded retractable connector
US7361032B2 (en) * 2005-03-15 2008-04-22 Imation Corp. Mechanical spring component for use in memory device
US7452225B2 (en) * 2005-10-20 2008-11-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puter device with retractable connector
TWI323056B (en) * 2006-09-27 2010-04-01 Asustek Comp Inc Removable storage device
US7850468B2 (en) * 2007-06-28 2010-12-14 Super Talent Electronics, Inc. Lipstick-type USB device
CN201311983Y (zh) * 2008-11-17 2009-09-16 康联精密机电(深圳)有限公司 线端连接器
CN201397897Y (zh) * 2009-03-31 2010-02-03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带有usb接头的电子设备
US7704084B1 (en) * 2009-04-06 2010-04-27 Chieh-Yu Cheng USB connector extension/retraction device for USB flash drive
CN201438557U (zh) * 2009-04-14 2010-04-14 丰昱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的u盘连接器伸缩装置
TWM380509U (en) * 2009-12-22 2010-05-11 Wistron Corp Concealable connection port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concealable connection port
TWI381788B (zh) * 2010-10-12 2013-01-01 Askey Computer Corp 可攜式電子裝置
CN201888037U (zh) * 2010-11-05 2011-06-29 深圳市奥斯珂科技有限公司 弹压打火机形u盘
US8345417B2 (en) * 2011-04-20 2013-01-01 Yu-Nan Lo Extension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a portable memory device
CN202712549U (zh) * 2012-07-02 2013-01-3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CN203072271U (zh) * 2012-12-06 2013-07-17 深圳佰维存储科技有限公司 可伸缩式存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2551B (zh) 2019-02-22
JP6085631B2 (ja) 2017-02-22
US9337562B1 (en) 2016-05-10
CN105762551A (zh) 2016-07-13
JP2017097883A (ja) 2017-06-01
JP2016115327A (ja) 2016-06-23
TW201622261A (zh) 2016-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37224B2 (en) Push-to-insert, push-to-eject and pull-to-extract card connector
JP3252133B2 (ja) Icカードの接触及び解除機構
JP2000251024A (ja) Icカードの接触及び解除機構
US20050287855A1 (en) Card connector
TW200843615A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retractable connector and protective door mechanism
TWI528653B (zh) 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
US9395768B2 (en) Flash drive
TWM497329U (zh) 具有偏轉開閉護蓋之隨身碟
JP6033764B2 (ja) レセプタクル及び電子機器
TW201424151A (zh) 電子裝置擴充盒
US7522409B2 (en) Positioning mechanism
US8477074B2 (en) Card-type device
ES2687036T3 (es) Terminal de comunicación compatible con múltiples tarjetas inteligentes
JP2001195546A (ja) Icカードの接触及び解除機構
US20060205255A1 (en) Card type peripheral apparatus
TW201524031A (zh) 具有固定裝置的移動終端
TW202211560A (zh) 外接卡組裝架與包含其之電子裝置
TWI402019B (zh) 彈出模組及其應用之電子裝置
TWI539887B (zh) 電子裝置
TWM626213U (zh) 資料傳輸孔用之遮擋工具
TWI721868B (zh) 電子裝置
JP6275803B1 (ja) 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TWM641707U (zh) 具有把手之電子裝置及其運算處理裝置
TWM550487U (zh) 卡連接器
KR101316777B1 (ko) 마이크로 5핀을 갖는 유에스비 메모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