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2019B - 彈出模組及其應用之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彈出模組及其應用之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2019B
TWI402019B TW100100965A TW100100965A TWI402019B TW I402019 B TWI402019 B TW I402019B TW 100100965 A TW100100965 A TW 100100965A TW 100100965 A TW100100965 A TW 100100965A TW I402019 B TWI402019 B TW I4020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utton
housing
electronic device
groo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0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30916A (en
Inventor
Ho Fa Hsieh
Original Assignee
Pega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ga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Pegatron Corp
Priority to TW100100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0201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30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0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2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2019B/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Description

彈出模組及其應用之電子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彈出模組及其應用之電子裝置,特別關於一種配合手持件之彈出模組及其應用之電子裝置。
觸控螢幕已廣泛被各種移動式電子裝置所採用,而應用於控制觸控螢幕之觸控筆(stylus),亦成為不可或缺之配件。觸控螢幕需要搭配觸控筆觸碰點選其上所顯示的功能項目,以執行電子裝置之各項內建功能。
請同時參照圖1所示,其為習知具有觸控筆之電子裝置背面示意圖,電子裝置1具有一觸控螢幕(圖未示)、一觸控筆11以及一殼體12。殼體12具有一插孔121。觸控筆11係對應插孔121以插入並置放於電子裝置1之中。為了讓使用者以手指推出或撥動的方式取出觸控筆11,觸控筆11之頭部111外表面上設計有凸點112,又或者於殼體12設計一凹陷部122,方便手指施力於觸控筆11之頭部111,以從電子裝置1之平滑殼體12上取出觸控筆11。
然而,以推出或撥動的方式取出觸控筆11,實際上較為費力,且手指尖多次的摩擦亦會引起不舒適,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意願。此外,為了配合觸控筆11與殼體12之上述結構,亦限制了電子裝置1之外型設計,導致應用範圍無法擴大。
有鑑於上述課題,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有利於手持件妥善收納且方便取出的彈出模組及其應用之電子裝置,透過設計巧思,使例如觸控筆等得免除較大頭部及凸點的結構,同時解決殼體需要保留凹陷部預設位置的問題,擴大電子裝置之外觀設計彈性。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彈出模組,應用於一電子裝置中,且電子裝置具有一殼體與一手持件。彈出模組包括一滑動元件、一按鍵以及一彈性元件。滑動元件具有一滑溝與一容置槽,且滑動元件滑動於殼體內之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間。按鍵滑設於滑溝並自殼體之一開口露出,按鍵被按壓以固定或釋放滑動元件。彈性元件連接滑動元件與殼體。當手持件之一端容置於容置槽,並受一外力壓縮彈性元件使滑動元件自第一位置滑動至第二位置時,按鍵固定滑動元件,且手持件收納於殼體內,當按鍵釋放滑動元件時,彈性元件推動滑動元件自第二位置滑動至第一位置,且手持件彈出殼體。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滑溝具有一第一部份與一第二部份,第一部份的延伸方向與滑動元件之滑動方向相同,而與第二部份的延伸方向不同。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當滑動元件自第一位置滑動至第二位置時,按鍵係沿著滑溝之第一部份滑動至第二部份,而透過第二部份固定滑動元件。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按鍵滑離滑溝之第二部份時,彈性元件推動滑動元件自第二位置滑動至第一位置。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按鍵具有一連結部,連結部至少部份容置於滑溝,且按鍵透過連結部滑動於滑溝。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手持件容置於容置槽之一端係為觸控端。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滑動元件具有一彈片,固定手持件於容置槽。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滑動元件係藉由鳩尾結構滑動於殼體內。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殼體、一手持件以及一彈出模組。彈出模組包括一滑動元件、一按鍵及一彈性元件。滑動元件具有一滑溝與一容置槽,且滑動元件滑動於殼體內之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間。按鍵滑設於滑溝並自殼體之一開口露出,按鍵被按壓以固定或釋放滑動元件。彈性元件連接滑動元件與殼體。當手持件之一端容置於容置槽,並受一外力壓縮彈性元件使滑動元件自第一位置滑動至第二位置時,按鍵固定滑動元件,且手持件收納於殼體內,當按鍵釋放滑動元件時,彈性元件推動滑動元件自第二位置滑動至第一位置,且手持件彈出殼體。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滑溝具有一第一部份與一第二部份,第一部份的延伸方向與滑動元件之滑動方向相同,而與第二部份的延伸方向不同。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滑動元件自第一位置滑動至第二位置時,按鍵係沿著滑溝之第一部份滑動至第二部份,而透過第二部份固定滑動元件。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按鍵滑離滑溝之第二部份時,彈性元件推動滑動元件自第二位置滑動至第一位置。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按鍵具有一連結部,連結部至少部份容置於滑溝,且按鍵透過連結部滑動於滑溝。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手持件容置於容置槽之一端係為觸控端。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滑動元件具有一彈片,固定手持件於容置槽。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滑動元件係藉由鳩尾結構滑動於殼體內。
承上所述,因依據本發明之一彈出模組及其應用之電子裝置,藉由滑動元件滑動於殼體內之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間,以及手持件一端容置於滑動元件之容置槽中且彈性元件連接滑動元件相對於手持件之另一端,而得以利用彈性元件提供的彈性力推動滑動元件,使手持件彈出,利於使用者取用。由於,滑動元件係直接抵觸手持件本體之一端,不需透過其他額外的結構或元件作為施力與受力的媒介,故適於與任一種類的手持件搭配。另外,依據本發明之滑動元件具有滑溝,其係為整體設計中的傳動及連結核心。使用者利用外力推入手持件的同時,將使按鍵固定於滑溝上的第二部份,亦間接固定滑動元件,使其免於受彈性元件推動,完成手持件的收納。而當按下按鍵時,按鍵則可離開第二部份,而當滑動元件受彈性元件推動滑動至第一位置時,按鍵係沿著滑溝之第二部份滑動至第一部份,整體作動結果將帶動手持件彈出容置槽,供使用者取用。其中,按鍵係於滑溝中滑動,運作上當然更能維持平穩、滑順。
與習知技術相較,本發明不僅透過機件連動的設計,使手持件易取出,故使用者不需以手推出或撥動,即可迅速地取出手持件。當應用於電子裝置時,本發明不需在殼體設計凹陷部或凹槽,使電子裝置之外觀設計得以免受限制,更具彈性與發揮空間。除此之外,由於本發明僅利用按鍵的按壓即可控制手持件彈出,故在實際應用時便於使用者單手操作,有利於例如接聽電話時或其他需要同時進行多項工作的環境中使用。是以,本發明為一取出方便、運作平順,且具有較佳的手持件適用性,同時兼顧產品殼體之外觀設計的彈出模組及其應用之電子裝置。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據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彈出模組及其應用之電子裝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
圖2A為本發明實施例之一種電子裝置之立體圖。請參照圖2A所示,電子裝置2包括一彈出模組(位於殼體22內,請參照後續圖式)、一手持件21以及一殼體22。其中,殼體22係由上殼體221及下殼體222所組合而成。電子裝置2可以為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個人數位助理、全球衛星定位導航裝置或電子閱讀器,在本實施例中,係以智慧型手機為例,至於手持件21係以觸控筆為例,其能與電子裝置2之觸控面板類型配合。
圖2B為圖2A所示之電子裝置分解後之部份示意圖,如圖2B所示,電子裝置2之彈出模組E係與手持件21配合使用,並設置於殼體22中。彈出模組E包括一滑動元件23、一按鍵24以及一彈性元件25。而殼體22可具有多數支架226,例如形成於下殼體222之內表面,支架226可例如具有一與手持件21之本體211對應之弧度,以利於手持件21置放於其上,避免手持件21在收納時發生不穩或搖晃。按鍵24自下殼體222之一開口OP露出,以利使用者按壓以固定或釋放滑動元件23。
圖2C為圖2B所示之滑動元件、彈性元件與下殼體組合時的示意圖,如圖2C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滑動元件23係藉由鳩尾結構滑動於殼體22內。詳細而言,滑動元件23具有一凸出部233,相當於鳩尾結構之公榫,而殼體22具有二個直立設置於下殼體222之內表面的側板224,側板224之間與下殼體222之內表面共同形成一凹槽C,相當於鳩尾結構之母榫,因此,滑動元件23得以透過凸出部233與下殼體222之側板224相互配合滑動。此外,側板224上分別有一安裝槽225,其可透過預先設計而使間距與凸出部233之寬度相當。是以,在實際組裝時,滑動元件23即可由安裝槽225之間放入,從而得以在凹槽C內來回滑動,達成使滑動元件23滑動於殼體22內之目的。
當然,滑動元件23之設計係以能相對殼體22滑動為目的,使之能順利帶動手持件21脫離收納的狀態,據此,除上述鳩尾結構的配合外,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滑動元件23與殼體22亦可透過其他例如凹凸結構、楔型結構及/或滾珠與滑溝等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在此不限。
圖2E、2F為圖2B所示之元件組合完成後的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2B所示,滑動元件23具有一滑溝231與一容置槽232。容置槽232用以容置手持件21之一端,較佳係容置手持件21之觸控端212,觸控端212係使用者用以接觸電子裝置2之觸控面板的部份。在本實施例中,滑動元件23可更具有一彈片234,其材質可為彈性較佳的金屬,例如銅,且藉由熱熔方式與滑動元件23之其他部份一體成型。請參考圖2B所示,由於手持件21之本體211在靠近觸動端212附近具有一卡合溝213,因此當手持件21插入容置槽232時,彈片234會與手持件21之卡合溝213卡合抵觸,以確實固定手持件21於容置槽232。當然,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滑動元件23亦可藉由設置例如多數凸點之結構,以在不妨礙手持件21取出的原則下,固定其位置,本發明在此不限。
特別值得說明的是,請同時參考圖2B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滑動元件23之滑溝231具有一第一部份235與一第二部份236,第一部份235的延伸方向與滑動元件23之滑動方向相同,而與第二部份236的延伸方向不同。舉例而言,第一部份235的延伸方向可為手持件21之長軸方向,而第二部份則朝與第一部份235之延伸方向夾一約30度角的方向延伸。換言之,滑溝231之整體結構非為完全直線,而為接近L型,其中約有四分之一之部份與其他剩餘部份間形成一約接近150度之角度,而此約四分之一的部份即為上述的第二部份236,至於其他剩餘的直線部份即為上述之第一部份235。由於滑溝231第一部份235與第二部份236延伸方向的不同,如容置或卡設於滑溝231內且可沿滑溝231與滑動元件23進行線性相對移動的物體移入或進入至第二部份236,會在原相對移動的方向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外力限制,而無法繼續作動,而使按鍵24及滑動元件23間處於「固定」的狀態。接續上述,由於按鍵24係滑設於滑溝231,是以,如按鍵24因相對運動移入第二部份236,即無法在第一部份235延伸方向(原滑動元件23滑動之方向)繼續移動,而限制於第二部份236,同時相對使得滑動元件23的位置固定不再改變。需針對上述結構特別說明的是,滑溝231的構型並無特別限制,換言之,滑溝231之第一部份235與第二部份236並無特定比例關係,而形成的角度也不限定為150度,端視達成「固定」狀態所需的外力大小以及整體形狀,以利於滑動且適於生產及操作為原則。
在具體說明按鍵24、滑動元件23及彈性元件25間的相對運動前,以下將再詳細說明三者的連結關係。在本實施例中,按鍵24具有一連結部241,且透過連結部241滑動於滑溝231。連結部241可例如為一凸出柱體,其部份容置於滑溝231。在此所稱之「部份」係指連結部241的一部份即可,而不限體積大小。當然,連結部241之構型亦非本發明之限制條件,在其他實施例中,連結部241可以為例如錐形、工字形或與滑溝231透過鳩尾結構連結。
彈性元件25一端連接滑動元件23相對於手持件21之一端,另一端固設於下殼體222之一抵觸部223。彈性元件25因具有選定的材料與結構,故於適當外力下會發生形變,而於外力移除後又可再恢復原貌,是以彈性元件25可作為儲存及釋放驅動滑動元件23之力量的核心。於此,彈性元件25係以彈簧為例。
以下將具體說明按鍵24、滑動元件23及彈性元件25間如何透過上述結構進行連動,以達成本發明之目的。先要特別強調的是,在本發明中,手持件21的收納與彈出係利用手持件21一端容置於滑動元件23,且滑動元件23可以在殼體22內之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間滑動而達成。其中,待收納手持件21且滑動元件23位於殼體22內之第一位置時各元件間的相對關係即如圖2D所示,而手持件21收納後且滑動元件23位於殼體22內之第二位置時則如圖2E所示。
請先參照圖2D所示,上述實施例在實施上,當使用者欲收納手持件21,而施一外力(箭號A)使手持件21之一端容置於容置槽232時,會連動滑動元件23開始自第一位置滑向第二位置,且在持續施力下,推動滑動元件23擠壓彈性元件25,使彈性元件25被壓縮。同時,由於按鍵24與滑動元件23在滑溝231上的連結關係,使按鍵24透過相對移動而由第一部份235開始滑至滑溝231之第二部份236,參照前述第二部份236的性質,當按鍵24移入第二部份236後,其因第一部份235與第二部份236延伸方向的不同,被限制無法在於原方向上移動,從而固定滑動元件23之位置,免於受彈性元件25所儲存的彈力推動。簡而言之,在電子裝置2收納手持件21時,基於上述連動關係,外力可使滑動元件23自第一位置開始移動至第二位置,而按鍵24則自第一部份235滑動至第二部份236,以固定滑動元件23之位置及壓縮彈性元件25,即如圖2E所示。接著,請參照圖2F所示,其為按壓24按鍵後,手持件21彈出殼體22時的示意圖。當使用者欲取出手持件21而按壓按鍵24時,按鍵24會受到與第二部份236延伸方向同方向之外力驅動而滑離滑溝231之第二部份236,以使按鍵24得以重新在滑溝231之第一部份235的延伸方向方向上滑動,同時彈性元件25便可釋放原先儲存的彈力以推動滑動元件23自第二位置滑動至第一位置,而容置於容置槽232的手持件21便能受彈力作用彈出殼體22,即圖2F所示。也就是說,當按鍵24釋放滑動元件23時,彈性元件25推動滑動元件23自第二位置滑動至第一位置,連帶使手持件21彈出殼體22,是以達成使用者可藉由按壓按鍵24以控制手持件21彈出的目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從按壓到彈出的連續動作均係在滑溝231內完成,受有一定的限制力量,避免不適當的位移或晃動,是以,整體運作較為平順,手持件21亦不會有過度彈出或過於機械化情況發生。
此外,滑動元件23與按鍵24之間具有一間隔片26,可避免手持件21設置之位置完全貼合於殼體22。
綜上所述,因依據本發明之一彈出模組及其應用之電子裝置,藉由滑動元件滑動於殼體內之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間,以及手持件一端容置於滑動元件之容置槽中且彈性元件連接滑動元件相對於手持件之另一端,而得以利用彈性元件提供的彈性力推動滑動元件,使手持件彈出,利於使用者取用。由於,滑動元件係直接抵觸手持件本體之一端,不需透過其他額外的結構或元件作為施力與受力的媒介,故適於與任一種類的手持件搭配。另外,依據本發明之滑動元件具有滑溝,其係為整體設計中的傳動及連結核心。使用者利用外力推入手持件的同時,將使按鍵固定於滑溝上的第二部份,亦間接固定滑動元件,使其免於受彈性元件推動,完成手持件的收納。而當按下按鍵時,按鍵則可離開第二部份,而當滑動元件受彈性元件推動滑動至第一位置時,按鍵係沿著滑溝之第二部份滑動至第一部份,整體作動結果將帶動手持件彈出容置槽,供使用者取用。其中,按鍵係於滑溝中滑動,運作上當然更能維持平穩、滑順。
與習知技術相較,本發明不僅透過機件連動的設計,使手持件易取出,故使用者不需以手推出或撥動,即可迅速地取出手持件。當應用於電子裝置時,本發明不需在殼體設計凹陷部或凹槽,使電子裝置之外觀設計得以免受限制,更具彈性與發揮空間。除此之外,由於本發明僅利用按鍵的按壓即可控制手持件彈出,故在實際應用時便於使用者單手操作,有利於例如接聽電話時或其他需要同時進行多項工作的環境中使用。是以,本發明為一取出方便、運作平順,且具有較佳的手持件適用性,同時兼顧產品殼體之外觀設計的彈出模組及其應用之電子裝置。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括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2...電子裝置
11...觸控筆
111...頭部
112...凸點
12、22...殼體
121...插孔
122...凹陷部
21...手持件
211...本體
212...觸控端
213...卡合溝
221...上殼體
222...下殼體
223...抵觸部
224...側板
225...安裝槽
226...支架
23...滑動元件
231...滑溝
232...容置槽
233...凸出部
234...彈片
235‧‧‧第一部份
236‧‧‧第二部份
24‧‧‧按鍵
241‧‧‧連結部
25‧‧‧彈性元件
26‧‧‧間隔片
A‧‧‧外力
C‧‧‧凹槽
E‧‧‧彈出模組
OP‧‧‧開口
圖1為習知之一具有觸控筆之電子裝置背面示意圖圖;
圖2A為本發明實施例之一種電子裝置之立體圖;
圖2B為圖2A所示之電子裝置分解後之部份示意圖;
圖2C為圖2B所示之滑動元件、彈性元件與下殼體組合時的示意圖;
圖2D為本發明圖2A所示實施例之滑動元件於第一位置時,電子裝置內部部份示意圖;
圖2E為本發明圖2A所示實施例之滑動元件於第二位置時,電子裝置內部部份示意圖;以及
圖2F為本發明圖2A所示實施例之手持件彈出時,電子裝置內部部份示意圖。
2...電子裝置
21...手持件
22...殼體
221...上殼體
222...下殼體
223...抵觸部
226...支架
23...滑動元件
231...滑溝
235...第一部分
236...第二部分
24...按鍵
241...連結部
25...彈性元件

Claims (14)

  1. 一種彈出模組,應用於一電子裝置中,且該電子裝置具有一殼體與一手持件,該彈出模組包括:一滑動元件,具有一滑溝與一容置槽,且該滑動元件滑動於該殼體內之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間,該滑溝具有一第一部份與一第二部份,該第一部份的延伸方向與該滑動元件之滑動方向相同,而與該第二部份的延伸方向不同;一按鍵,滑設於該滑溝並自該殼體之一開口露出,該按鍵被按壓以固定或釋放該滑動元件;以及一彈性元件,連接該滑動元件與該殼體,當該手持件之一端容置於該容置槽,並受一外力壓縮該彈性元件使該滑動元件自該第一位置滑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按鍵固定該滑動元件,且該手持件收納於該殼體內,當該按鍵釋放該滑動元件時,該彈性元件推動該滑動元件自該第二位置滑動至該第一位置,且該手持件彈出該殼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彈出模組,其中當該滑動元件自該第一位置滑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按鍵係沿著該滑溝之該第一部份滑動至該第二部份,而透過該第二部份固定該滑動元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彈出模組,其中該按鍵滑離該滑溝之該第二部份時,該彈性元件推動該滑動元件自該第二位置滑動至該第一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彈出模組,其中該按鍵具有一連結部,該連結部至少部份容置於該滑溝,且該按鍵透過該連結部滑動於該滑溝。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彈出模組,其中該手持件容置於該容置槽之一端係為觸控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彈出模組,其中該滑動元件具有一彈片,固定該手持件於該容置槽。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彈出模組,其中該滑動元件係藉由鳩尾結構滑動於該殼體內。
  8.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殼體;一手持件;以及一彈出模組,包括:一滑動元件,具有一滑溝與一容置槽,且該滑動元件滑動於該殼體內之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間,該滑溝具有一第一部份與一第二部份,該第一部份的延伸方向與該滑動元件之滑動方向相同,而與該第二部份的延伸方向不同;一按鍵,滑設於該滑溝並自該殼體之一開口露出,該按鍵被按壓以固定或釋放該滑動元件;及一彈性元件,連接該滑動元件與該殼體,當該手持件之一端容置於該容置槽,並受一外力壓縮該彈性元件使該滑動元件自該第一位置滑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按鍵固定該滑動元件,且該手 持件收納於該殼體內,當該按鍵釋放該滑動元件時,該彈性元件推動該滑動元件自該第二位置滑動至該第一位置,且該手持件彈出該殼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當該滑動元件自該第一位置滑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按鍵係沿著該滑溝之該第一部份滑動至該第二部份,而透過該第二部份固定該滑動元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按鍵滑離該滑溝之該第二部份時,該彈性元件推動該滑動元件自該第二位置滑動至該第一位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按鍵具有一連結部,該連結部至少部份容置於該滑溝,且該按鍵透過該連結部滑動於該滑溝。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手持件容置於該容置槽之一端係為觸控端。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滑動元件具有一彈片,固定該手持件於該容置槽。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滑動元件係藉由鳩尾結構滑動於該殼體內。
TW100100965A 2011-01-11 2011-01-11 彈出模組及其應用之電子裝置 TWI4020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00965A TWI402019B (zh) 2011-01-11 2011-01-11 彈出模組及其應用之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00965A TWI402019B (zh) 2011-01-11 2011-01-11 彈出模組及其應用之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0916A TW201230916A (en) 2012-07-16
TWI402019B true TWI402019B (zh) 2013-07-11

Family

ID=46934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0965A TWI402019B (zh) 2011-01-11 2011-01-11 彈出模組及其應用之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020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1641B (zh) * 2013-01-21 2015-12-01 Wistron Corp 觸控式電子裝置
CN110021492A (zh) * 2019-04-29 2019-07-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按键和移动终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50873U (en) * 2008-09-10 2009-02-11 Great Performance Ind Co Ltd Second bounce structure of socket
TW201036513A (en) * 2009-03-27 2010-10-01 Fih Hong Kong Ltd Touch pen fixing structur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50873U (en) * 2008-09-10 2009-02-11 Great Performance Ind Co Ltd Second bounce structure of socket
TW201036513A (en) * 2009-03-27 2010-10-01 Fih Hong Kong Ltd Touch pen fixing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0916A (en) 2012-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1581B (zh) 手写笔弹出机构
JP3734998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00251024A (ja) Icカードの接触及び解除機構
US7727666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201328522A (zh) 自動彈出裝置
US9280178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expanding platform thereof
US826484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ver ejection mechanism
TWI402019B (zh) 彈出模組及其應用之電子裝置
US20100084310A1 (en) Chip card holder
JP4907695B2 (ja) Usbメモリ装置によって特徴づけられるペン
TWM497329U (zh) 具有偏轉開閉護蓋之隨身碟
TWI451829B (zh) 電子裝置及卡扣機構
TWI429367B (zh) 電子裝置
CN102595839B (zh) 弹出模块及其应用的电子装置
US8477074B2 (en) Card-type device
US20080296911A1 (en) Hook shaft balance connection structure
JP5389708B2 (ja) 入力ペン保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3123582U (ja) コンピュータのマウス
TWI552454B (zh) 按壓式隨身存儲裝置
TWI439203B (zh) 手寫筆彈出機構
TWI332380B (en) Housing of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200447698Y1 (ko) 출몰형 터치펜이 결합된 휴대단말기용 변환젠더
CN113891600B (zh) 电子设备
TW201421829A (zh) 自動頂出卡座的電子裝置
TWI482338B (zh) 卡合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