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5562B - 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5562B
TWI525562B TW104111113A TW104111113A TWI525562B TW I525562 B TWI525562 B TW I525562B TW 104111113 A TW104111113 A TW 104111113A TW 104111113 A TW104111113 A TW 104111113A TW I525562 B TWI525562 B TW I52556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ask
user
collateral
user devices
complet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1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6913A (zh
Inventor
吳尚鴻
翁有志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清華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清華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清華大學
Priority to TW104111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5562B/zh
Priority to US14/726,614 priority patent/US20160301740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55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556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36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691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65Distributed object oriented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35Tracking the activity of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4Calendaring for a resour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6Sequencing of tasks or 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1Collaborative creation, e.g. joint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04L67/1046Join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Description

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任務挑戰方法及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及裝置。
當使用者訂定一個任務之後,往往會因為疏於督促,而在進行任務的過程中,產生偷懶之念或自行放寬標準,甚至導致最終無法達成任務。例如,使用者決定要在一週內運動180分鐘,若缺乏自律或督促,很容易會懈怠而無法達成。
為了幫助使用者順利達成任務,過往有發展許多機制,例如提供徽章成就機制,讓使用者達成任務就可以賺取徽章進而達到成就;提供分享機制,透過社群網站的分享功能,將使用者達成任務的結果公布在社群網路;提供記錄檢視機制,統計使用者完成的任務並提供使用者隨時檢視,以便了解過往完成任務的記錄;提供擔保品的機制,在執行任務前要求使用者投入擔保品,若使用者沒有完成任務則沒收擔保品。
藉由上述機制,雖能對使用者達到一定的督促效用,但這些機制均僅針對獨立使用者設計,因此其實際執行上仍舊會受到使用者處事態度的影響,效果有限。
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及用戶裝置,藉由社群的互動及擔保品的投入,可增強使用者完成任務的動力。
本發明的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及裝置,適於由服務端裝置提供多個用戶裝置建立並挑戰一任務。此方法係接收其中一個用戶裝置所建立的任務,並邀請其他用戶裝置共同參與。接著,接收參與任務之各個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然後,偵測各個用戶裝置上執行的特定操作,據以判定各個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最後,根據各個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決定擔保品的處置方式。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偵測各個用戶裝置上執行的特定操作,據以判定各個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的步驟包括判斷所偵測的特定操作是否符合任務所要求的條件,以驗證各個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其中所述特定操作包括對於實體按鍵的按壓操作、對於用戶裝置的移動操作、對於觸碰螢幕的觸碰操作、螢幕鎖定狀態下的解鎖操作或對於特定應用程式的觸發操作。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偵測各個用戶裝置上執行 的特定操作,據以判定各個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的步驟包括由其中一個用戶裝置執行特定操作,並提供執行結果至其他用戶裝置,而由其他用戶裝置依據此執行結果驗證提供此執行結果的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根據各個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決定擔保品的處置方式的步驟包括判斷是否所有用戶裝置均完成任務,其中若所有用戶裝置均完成任務,則將所有參與任務之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退還;若有至少一個用戶裝置未完成任務,則將擔保品沒收。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根據各個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決定擔保品的處置方式的步驟包括判斷接收邀請的各個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其中若接收邀請的用戶裝置未完成任務,則將此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沒收,並將建立任務之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退還;若接收邀請的用戶裝置完成任務,則進一步判斷建立任務的用戶裝置是否也完成任務,若建立任務的用戶裝置也完成任務,則將所有參與任務之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退還,而若建立任務的用戶裝置未完成任務,則將建立任務之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沒收,並將其他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退還。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根據各個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決定擔保品的處置方式的步驟更累計所述用戶裝置執行任務所花費的時間,並在所累計的時間超過一任務期限時,根據各個用戶裝置在任務期限內是否完成任務,決定擔保品的處置方 式。
本發明的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裝置包括通訊單元、儲存單元及處理單元。其中,通訊單元是用以與外部的多個用戶裝置建立連線。儲存單元是用以記錄多個模組。處理單元是用以存取並執行儲存單元所記錄的模組。所述模組包括任務建立模組、擔保品管理模組及偵測模組。其中,任務建立模組會透過通訊單元接收其中一個用戶裝置建立的任務,以透過通訊單元邀請其他用戶裝置共同參與該任務。擔保品管理模組會接收參與任務之各個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偵測模組會偵測各個用戶裝置上執行的特定操作,據以判定各個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其中擔保品管理模組包括根據偵測模組所判定各個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決定擔保品的處置方式。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偵測模組包括判斷所偵測的特定操作是否符合任務所要求的條件,以驗證各個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其中特定操作包括對於實體按鍵的按壓操作、對於用戶裝置的移動操作、對於觸碰螢幕的觸碰操作、螢幕鎖定狀態下的解鎖操作或對於特定應用程式的觸發操作。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擔保品管理模組包括判斷是否所有用戶裝置均完成任務,其中若所有用戶裝置均完成任務,將所有參與任務之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退還;若有至少一個用戶裝置未完成任務,則將擔保品沒收。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擔保品管理模組包括判 斷接收邀請的各個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其中若接收邀請的用戶裝置未完成任務,將此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沒收,並將建立任務之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退還,若接收邀請的用戶裝置完成任務,則會進一步判斷建立任務的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其中,若建立任務的用戶裝置完成任務,將所有參與任務之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退還;若建立任務的用戶裝置未完成任務,則將建立任務之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沒收,並將其他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退還。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及裝置藉由要求多個使用者共同參與任務,並要求各個使用者投入擔保品。然後,根據各個使用者執行任務的結果,決定是否將擔保品沒收或退還。藉此,本發明可有效利用社群壓力,敦促特定使用者或一群使用者共同達成任務。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30、40‧‧‧服務端裝置
12‧‧‧通訊單元
14‧‧‧儲存單元
142‧‧‧任務建立模組
144‧‧‧擔保品管理模組
146‧‧‧偵測模組
16‧‧‧處理單元
32、42、44、46、48‧‧‧用戶裝置
S202~S208、S502~S512、S602~S616‧‧‧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步驟
圖1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裝置的方塊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流程圖。
圖3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驗證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的方法示意圖。
圖4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驗證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的方法示意圖。
圖5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流程圖。
圖6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流程圖。
本發明針對使用者執行的任務,加入社群互動與擔保品投入等機制,讓使用者可藉由與他人合作,或向他人挑戰的方式,敦促自己甚或他人共同完成任務。藉由向他人挑戰所感受到的社群壓力,可增強使用者完成任務的動力。
圖1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裝置的方塊圖。請參照圖1,本實施例的裝置例如是位於服務端的服務端裝置10,其中包括通訊單元12、儲存單元14及處理單元16。服務端裝置10例如是具有運算能力的檔案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應用程式伺服器、工作站或個人電腦等計算機裝置,其種類不限於此。
通訊單元12可支援至少一種下列無線信號傳輸的技術:全球行動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 系統、個人手持式電話系統(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PHS)、碼多重擷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無線相容認證(Wireless fidelity,Wi-Fi)、無線相容認證直連(Wi-Fi direct)、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藍芽(Bluetooth)、無線電中繼器(Radio Repeater)或無線電廣播電台(Radio Broadcaster),但不限於此。在本實施例中,通訊單元12係用以與外部的用戶裝置進行通訊。
儲存單元14可以是任何型態的固定或可移動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或類似元件或上述元件的組合。在本實施例中,儲存單元14係用以記錄任務建立模組142、擔保品管理模組144及偵測模組146。這些模組例如是儲存在儲存單元14中的程式,其可載入服務端裝置10的處理單元16,而由處理單元16執行本發明實施例之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功能。
處理單元16分別與通訊單元12及儲存單元14連接,其可以是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是其他可程式化之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數位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可程式化控制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其他類似元件或上述元件的組合。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單元16係用以存取並執行上述儲存單元14中記錄的模組,藉以 實現本發明實施例之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
詳言之,圖2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流程圖。請同時參照圖1及圖2,本實施例的方法適用於上述的服務端裝置10。以下即搭配圖1中服務端裝置10的各項元件,說明本實施例方法的詳細流程。
首先,由任務建立模組142接收用戶裝置所建立的任務,並邀請其他用戶裝置共同參與(步驟S202)。上述的任務例如是任何可以被驗證的行動,例如運動30分鐘、停止使用手機30分鐘、晚餐吃蔬菜等,在此不設限。在一實施例中,任務建立模組142例如會根據使用者的要求發起上述任務,並根據使用者的選擇邀請其他用戶裝置加入此任務,然後再接收各個用戶裝置回應邀請所發出的確認訊息,而據以啟動上述任務以供這些用戶裝置共同參與。其中,任務建立模組142例如是在通訊錄、社群網站或是即時通訊軟體的多個聯絡人中選擇至少一個聯絡人,或是直接選擇通訊錄、社群網站或是即時通訊軟體中已預先建立的群組,據以發送邀請,在此不設限。
接著,擔保品管理模組144會接收參與任務之各個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步驟S204)。上述的擔保品例如是任何可被服務端裝置10認可的實體或虛擬物件,而可作為使用者承諾完成任務的有值物,例如代幣、禮卷、積分、勞動付出或時間付出等,在此不設限。
待擔保品管理模組144接收到所有參與任務之用戶裝置 提供的擔保品後,即會開啟任務,從而由偵測模組146開始偵測各個用戶裝置上執行的特定操作,據以判定各個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步驟S206)。其中,為了準確地判定任務完成與否,本發明實施例的服務端裝置10可以使用多種的方式檢驗。舉例來說,可利用感測器收集感測資訊以做驗證,或是由任一用戶裝置的使用者提供證據讓其他用戶裝置的使用者做驗證。以下則各舉一實施例詳細說明。
圖3及圖4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驗證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的方法示意圖。請先參照圖3,本實施例利用配置在用戶裝置32上的元件或感測器來偵測使用者執行的特定操作,例如利用實體按鍵偵測使用者的按壓操作、利用三軸加速度感測器偵測使用者對於用戶裝置32的移動操作、利用觸碰螢幕偵測使用者的觸碰操作、在螢幕鎖定狀態下的解鎖操作或對於特定應用程式的觸發操作等,其種類不限於此。另一方面,請參照圖4,本實施例是由用戶裝置42的使用者執行特定操作以提供執行結果至其他用戶裝置44、46、48,而由用戶裝置44、46、48的使用者據以驗證用戶裝置42是否完成任務。例如,用戶裝置42的使用者可利用用戶裝置42的相機拍攝其晚餐的照片,並將此照片上傳至服務端裝置40,而由服務端裝置40轉傳給其他用戶裝置44、46、48,以便由用戶裝置44、46、48的使用者進行驗證(例如驗證晚餐是否有包含綠色蔬果)。最終,用戶裝置44、46、48會將驗證結果回傳服務端裝置40,以便服務端裝置40判定用戶裝置42的 使用者是否完成任務。
回到圖2的流程,最後,擔保品管理模組144會根據偵測模組146所判定各個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決定擔保品的處置方式(步驟S208)。其中,偵測模組146例如會累計用戶裝置執行任務所花費的時間,而當所累計的時間超過一任務期限時,才由擔保品管理模組144根據各個用戶裝置在任務期限內是否完成任務,決定擔保品的處置方式。
此外,擔保品管理模組144例如會根據接受挑戰的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以及發起任務的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而有不同的處置方式。詳言之,本發明實施例之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式包括以社群合作的方式來執行任務,以及將完成任務當作向他人挑戰的方式來執行任務,在不限於此兩類。以下將各舉一實施例詳細說明。
以社群合作的方式為例,其先由多位使用者共同決定任務並繳交擔保品,待任務達成後,參與者皆可拿回擔保品;但是若有任何一個參與者沒有達成任務,則所有參與者皆無法索回擔保品。若合作失敗,這些使用者可以設定更高的目標並繳交擔保品,待目標完成後,即可拿回本次的擔保品與上次失敗未拿回的擔保品。
舉例來說,圖5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流程圖。請同時參照圖1及圖5,本實施例的方法適用於上述的服務端裝置10。以下即搭配圖1中服務端裝 置10的各項元件,說明本實施例方法的詳細流程。
首先,由任務建立模組142接收用戶裝置所建立的任務,並邀請其他用戶裝置共同參與(步驟S502)。接著,由擔保品管理模組144接收參與任務之各個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步驟S504)。然後,由偵測模組146開始偵測各個用戶裝置上執行的特定操作,據以判定各個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步驟S506)。以上步驟S502~S506係與前述實施例的步驟S202~S206相同或相似,故其詳細的實施方式在此不再贅述。
與前述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擔保品管理模組144會根據偵測模組146所判定的各個用戶裝置是否完成任務及完成任務的時間,判斷是否所有用戶裝置均在一任務期限內完成任務(步驟S508)。其中,若在任務期限內所有用戶裝置均完成任務,則擔保品管理模組144會將所有參與任務之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退回(步驟S510),以肯定這些用戶裝置的使用者經由彼此合作達成任務。反之,若在任務期限內有任何一個用戶裝置未完成任務,則擔保品管理模組144將會沒收所有參與任務之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步驟S512),藉此可利用所有參與者的社群壓力敦促所有人努力達成任務。
藉由上述機制,本發明實施例的服務端裝置10即可利用社群的壓力,增強有加入任務的使用者完成任務的動力,促使這些使用者共同達成目標。
另一方面,對於將完成任務當作向他人挑戰的方式,其 是由使用者作為發起人設定任務,並指定其他使用者來完成任務。被指定的使用者可以選擇是否接受挑戰。若選擇接受,則雙方須繳交擔保品。其中,若接受挑戰的使用者完成任務,則輪到任務發起人自己執行任務。此時,若任務發起人完成任務,則會將雙方的擔保品退回。反之,若任務發起人失敗,則會將接受挑戰的使用者的擔保品退還,並將任務發起人的擔保品沒收。此外,若接受挑戰的使用者失敗,則無法拿回擔保物,且任務發起人將不用執行任務也能拿回擔保品。
舉例來說,圖6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流程圖。請同時參照圖1及圖6,本實施例的方法適用於上述的服務端裝置10。以下即搭配圖1中服務端裝置10的各項元件,說明本實施例方法的詳細流程。
首先,由任務建立模組142接收用戶裝置所建立的任務,並邀請其他用戶裝置共同參與(步驟S602)。接著,由擔保品管理模組144接收參與任務之各個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步驟S604)。以上步驟S602~S604係與前述實施例的步驟S202~S204相同或相似,故其詳細的實施方式在此不再贅述。
與前述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所有參與任務之用戶裝置提供擔保品之後,是先由接受邀請的用戶裝置執行任務,而建立任務的用戶裝置則不需執行任務。此時,偵測模組146會偵測接受邀請的各個用戶裝置上執行的特定操作,據以判斷這些用戶裝置是否在任務期限內完成任務(步驟S608)。其中,若接 受邀請的用戶裝置在任務期限內未完成任務,則擔保品管理模組144會將這些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沒收,並將建立任務的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退還(步驟S610),藉此懲罰未完成任務之用戶裝置的使用者。
另一方面,若接受邀請的用戶裝置在任務期限內有完成任務,則會換由建立任務的用戶裝置執行任務。此時,偵測模組146會繼續偵測建立任務的用戶裝置上執行的特定操作,據以判定此用戶裝置是否在任務期限內完成任務(步驟S612)。其中,若建立任務的用戶裝置有完成任務,則擔保品管理模組144會將所有參與任務之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退還(步驟S614)。反之,若建立任務的用戶裝置沒有完成任務,則擔保品管理模組144會將建立任務的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沒收,並將接受邀請的用戶裝置提供的擔保品退還(步驟S616)。
藉由上述機制,本發明實施例的服務端裝置10即可利用社群的壓力,提供使用者藉由挑戰他人的方式,增強自己及他人完成任務的動力,並促使這些使用者達成目標。
上述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可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情境,而可督促使用者達成各種不同的任務。以下則再舉實施例詳細說明。
在一實施例中,假設使用者的手機中安裝有特定的應用程式,其功能是讓使用者養成規律的運動,而且在零碎時間也可起身運動。在此應用程式中設定的擔保品為遊戲點數。藉由此應 用程式,使用者可以找三五好友一起訂定一週的運動量並且投入遊戲點數。在接下來的一週內,只要其中有一個人無法完成設定的運動量,應用程式就會將這些遊戲點數沒收。另一方面,使用者也可以隨時提出一組動作的挑戰,例如仰臥起坐30下,並在投入遊戲點數後,挑戰其他使用者。收到挑戰的使用者若選擇接受挑戰,也必須投入遊戲點數。若收到挑戰的使用者完成動作,則換成發起人要完成動作。若發起人無法完成動作,其投入的遊戲點數就會被沒收。上述應用可以透過裝置本身來判定使用者是否完成任務,例如透過重力感測器判定使用者的動作,以確認其是否完成預定的動作。藉由上述應用,使用者即可督促自己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在另一實施例中,假設使用者的手機中安裝有特定的應用程式,其功能是讓使用者多吃綠色蔬果,其他設定如同前一個實施例。與前一個實施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是讓使用者透過手動的相機拍攝自己所吃的食物,並傳送給其他使用者,而由其他使用者來判定是否有吃綠色蔬果。藉由上述應用,使用者即可督促自己多吃綠色蔬果。
在又一實施例中,假設使用者的手機中安裝有特定的應用程式,其功能是讓使用者在一段時間內不當低頭族。在此應用程式中設定的擔保品為應用程式內代幣,且讓使用者可以在應用程式內購買代幣來作為擔保品。使用者可以和身邊一起讀書的朋友建立一個30分鐘內不玩手機的任務,並且所有參與者都付出代 幣。若所有參與者都完成任務,則都可以拿回代幣;反之,若有任何一個參與者沒有完成任務,則會將所有人的代幣沒收。藉由上述應用,使用者即可督促自己與他人一起專心讀書。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係提供一或多個使用者訂定所欲達成的任務,藉由投入擔保品的方式,敦促參與任務的使用者共同努力達成任務。藉此,不僅可以增強使用者自身完成任務的動機,也可與他人互動並互相砥礪以共同完成任務。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S202~S208‧‧‧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步驟

Claims (10)

  1. 一種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適於由一服務端裝置提供多個用戶裝置建立並挑戰一任務,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接收所述用戶裝置其中之一所建立的一任務,並邀請其他所述用戶裝置共同參與;接收參與該任務之各所述用戶裝置提供的一擔保品;偵測各所述用戶裝置上執行的一特定操作,據以判定各所述用戶裝置是否完成該任務;以及根據各所述用戶裝置是否完成該任務,決定所述擔保品的一處置方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其中偵測各所述用戶裝置上執行的該特定操作,據以判定各所述用戶裝置是否完成該任務的步驟包括:判斷所偵測的該特定操作是否符合該任務所要求的條件,以驗證各所述用戶裝置是否完成該任務,其中該特定操作包括對於實體按鍵的按壓操作、對於該用戶裝置的移動操作、對於觸碰螢幕的觸碰操作、螢幕鎖定狀態下的解鎖操作或對於特定應用程式的觸發操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其中偵測各所述用戶裝置上執行的該特定操作,據以判定各所述用戶裝置是否完成該任務的步驟包括:由所述用戶裝置其中之一執行該特定操作,並提供一執行結 果至其他所述用戶裝置;以及由其他所述用戶裝置依據該執行結果驗證提供該執行結果的該用戶裝置是否完成該任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其中根據各所述用戶裝置是否完成該任務,決定所述擔保品的該處置方式的步驟包括:判斷是否所有用戶裝置均在一任務期限內完成該任務;若所有用戶裝置均完成該任務,退還所有參與該任務之所述用戶裝置提供的該擔保品;以及若有至少一所述用戶裝置未完成該任務,沒收所述擔保品。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其中根據各所述用戶裝置是否完成該任務,決定所述擔保品的該處置方式的步驟包括:判斷接收邀請的各所述用戶裝置是否在一任務期限內完成該任務;若接收邀請的該用戶裝置未完成該任務,沒收該用戶裝置提供的該擔保品,並退還建立該任務之該用戶裝置提供的該擔保品;若接收邀請的該用戶裝置完成該任務,判斷建立該任務的該用戶裝置在該任務期限內是否完成該任務;若建立該任務的該用戶裝置完成該任務,退還所有參與該任務之所述用戶裝置提供的該擔保品;以及若建立該任務的該用戶裝置未完成該任務,沒收建立該任務 之該用戶裝置提供的該擔保品,並退還其他所述用戶裝置提供的該擔保品。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其中根據各所述用戶裝置是否完成該任務,決定所述擔保品的該處置方式的步驟更包括:累計所述用戶裝置執行該任務所花費的時間;以及當所累計的時間超過一任務期限時,根據各所述用戶裝置在該任務期限內是否完成該任務,決定所述擔保品的該處置方式。
  7. 一種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裝置,包括:一通訊單元,與外部的多個用戶裝置建立連線;一儲存單元,記錄多個模組;以及一處理單元,存取並執行該儲存單元所記錄的所述模組,所述模組包括:一任務建立模組,透過該通訊單元接收所述用戶裝置其中之一所建立的一任務,以透過該通訊單元邀請其他所述用戶裝置共同參與該任務;一擔保品管理模組,接收參與該任務之各所述用戶裝置提供的一擔保品;一偵測模組,偵測各所述用戶裝置上執行的一特定操作,據以判定各所述用戶裝置是否完成該任務,其中該擔保品管理模組包括根據該偵測模組所判定各所述用戶裝置是否完成該任務,決定所述擔保品的一處置方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偵測模組包括判斷所偵測的該特定操作是否符合該任務所要求的條件,以驗證各所述用戶裝置是否完成該任務,其中該特定操作包括對於實體按鍵的按壓操作、對於該用戶裝置的移動操作、對於觸碰螢幕的觸碰操作、螢幕鎖定狀態下的解鎖操作或對於特定應用程式的觸發操作。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擔保品管理模組包括判斷是否所有用戶裝置均完成該任務,其中若所有用戶裝置均完成該任務,退還所有參與該任務之所述用戶裝置提供的該擔保品;以及若有至少一所述用戶裝置未完成該任務,沒收所述擔保品。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擔保品管理模組包括判斷接收邀請的各所述用戶裝置是否完成該任務,其中若接收邀請的該用戶裝置未完成該任務,沒收該用戶裝置提供的該擔保品,並退還建立該任務之該用戶裝置提供的該擔保品;若接收邀請的該用戶裝置完成該任務,判斷建立該任務的該用戶裝置是否完成該任務;若建立該任務的該用戶裝置完成該任務,退還所有參與該任務之所述用戶裝置提供的該擔保品;以及若建立該任務的該用戶裝置未完成該任務,沒收建立該任務之該用戶裝置提供的該擔保品,並退還其他所述用戶裝置提供的該擔保品。
TW104111113A 2015-04-07 2015-04-07 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及裝置 TWI5255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1113A TWI525562B (zh) 2015-04-07 2015-04-07 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及裝置
US14/726,614 US20160301740A1 (en) 2015-04-07 2015-06-0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ask challenge using social cooper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1113A TWI525562B (zh) 2015-04-07 2015-04-07 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及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25562B true TWI525562B (zh) 2016-03-11
TW201636913A TW201636913A (zh) 2016-10-16

Family

ID=56085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1113A TWI525562B (zh) 2015-04-07 2015-04-07 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301740A1 (zh)
TW (1) TWI52556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4469A (zh) * 2020-10-23 2021-01-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组互动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0307A (zh) * 2017-03-01 2017-07-18 广州明动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部门多层级投资行政审批系统及方法
CN113805703A (zh) * 2021-09-24 2021-12-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行为壁纸解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94493A (ja) * 2003-03-25 2004-10-21 Fujitsu Ltd 学習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7780525B2 (en) * 2003-10-17 2010-08-24 Ig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 level of reward
US9773373B2 (en) * 2004-09-01 2017-09-26 Milestone Entertainment Llc Systems for implementing enhanced gaming and prizing parameters in an electronic environment
US8581721B2 (en) * 2007-03-08 2013-11-12 Cfph, Llc Game access device with privileges
WO2008134702A2 (en) * 2007-04-30 2008-11-06 Handipoint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managing tasks assigned to an individual
US20120200039A1 (en) * 2011-02-07 2012-08-09 Jong Min Choi Board Game
US20120315616A1 (en) * 2011-06-13 2012-12-13 The Learning Contagion, Llc. E-learning method and system
US8545315B2 (en) * 2011-12-04 2013-10-01 Gateway Gaming, Llc Gaming system and method
US8721415B2 (en) * 2012-09-06 2014-05-13 Solitairus Inc. Method for operating computer-based solitaire game with stack-based pay table
US20140274303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Pixlwis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nline learning in a combined game and forum setting
US20160035187A1 (en) * 2014-08-01 2016-02-04 Lamps Plus, Inc. Interactive fantasy wagering gaming 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4469A (zh) * 2020-10-23 2021-01-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组互动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184469B (zh) * 2020-10-23 2023-07-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组互动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6913A (zh) 2016-10-16
US20160301740A1 (en) 2016-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02825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enhancing user privacy and security within a location-based virtual social networking context
CN104066486B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
TWI525562B (zh) 利用社群合作挑戰任務的方法及裝置
KR102535789B1 (ko) 다중 사용자 애플리케이션을 론칭하기 위한 초대 링크
CN105612548B (zh) 自动共享来自移动设备的引人入胜的游戏情节时刻
CN104168271A (zh) 交互系统、服务器、客户端和交互方法
JP5702493B1 (ja) 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
WO2015060061A1 (ja) 電子ゲーム提供装置、電子ゲーム装置、電子ゲーム提供プログラム及び電子ゲームプログラム
CN10852529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5479251B2 (ja) 遊技情報配信装置および遊技情報配信システム
CN110102063A (zh) 标识绑定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8335088A (zh) 一种虚拟资源转移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034177A (zh) 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KR101713029B1 (ko) 골프 스코어관리 시스템
CN113171610B (zh) 游戏中的交互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111666A (zh) 汇集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JP6668524B2 (ja) 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
JP6783044B2 (ja) 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
JP5838275B1 (ja) 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
TWI543016B (zh) 電子裝置及其柔性鎖定方法
JP6684040B2 (ja) サーバ装置及びサーバプログラム
CN116846875A (zh) 会议邀请方法及服务器
US20150181053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s thereof,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W201619811A (zh) 存取授權判定裝置及用於判定存取授權之方法
JP2015080716A5 (ja) サーバ装置及びサーバ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