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1807B - Electrical connectors for flat conductors - Google Patents

Electrical connectors for flat conductor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1807B
TWI521807B TW103110465A TW103110465A TWI521807B TW I521807 B TWI521807 B TW I521807B TW 103110465 A TW103110465 A TW 103110465A TW 103110465 A TW103110465 A TW 103110465A TW I521807 B TWI521807 B TW I52180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arm portion
cam
support arm
flat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0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13479A (zh
Inventor
Shoichi Mizusawa
Shuntaro Wada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13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3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1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180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
作為扁平型導體係存在有可撓性基板(flexible substrate)(FPC)、扁平電纜(flat cable)等。此種扁平型導體大多與安裝於電路基板的電連接器相連接。作為可供如此扁平型導體連接的連接器,例如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連接器是已知的。
該專利文獻1的連接器之端子,係維持金屬板之平坦板面所製作,且隔著間隔排列多數個於與板厚呈垂直的方向。該端子,係具有互為大致平行的按壓臂部和支撐臂部,且兩者是在其等之長邊方向的中間部藉由連結部所連結。各端子,係在外殼之上壁、底壁之各自的對向內面,朝向形成為貫穿左右的端子槽插入而被收納。在上壁側之端子槽係收納有按壓臂部,在下壁側之端子槽係收納有支撐臂部。該支撐臂部,係利用外殼之底壁來固定保持比連結部更靠右端側部分。
具備如此端子的專利文獻1,係具有被支撐成 能夠從開啟位置朝向閉合位置轉動的可動構件,在可動構件位於開啟位置時扁平型導體可從上述長邊方向之端側插入於按壓臂部與支撐臂部之間,且在另一端側將具有位於兩臂部間之凸輪的可動構件朝向閉合位置轉動,藉由該凸輪按壓上述按壓臂部之另一端側,利用槓桿(lever)原理使該按壓臂部之一端側朝向支撐臂部彈性移位,以將扁平型導體按壓至支撐臂部。
由扁平型導體所按壓的上述支撐臂部,當可動構件從開啟位置朝向閉合位置轉動時,遍及從上述連結部之位置至設置於一端側端部之上緣的突起部之支撐部的位置之範圍成為能夠彈性(撓曲)移位,並且當可動構件位於開啟位置該彈性移位尚未發生時,在與支撐部為相反側的下緣與外殼之底壁間形成朝向一端逐漸擴展的間隙,當可動構件到達閉合位置時,支撐部被扁平型導體所按壓而使上述支撐臂部彈性移位,遍及從上述連結部側之位置至上述支撐部之位置的範圍,使上述間隙消失而與外殼之底壁抵接。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044898號公報
專利文獻1之連接器,係在可動構件位於開啟位置而扁平型導體尚未插入時,端子之支撐臂部,在連結部之位置與前端的支撐部之位置間的範圍,於其下緣與外殼之底壁間形成有間隙,並設計成該間隙從連結部之位置朝向前端逐漸擴展的尺寸。因而,當扁平型導體被插入且可動構件朝向閉合位置轉動時,上述間隙就會隨著支撐臂部之彈性移位量的增大,而從靠近連結部之位置開始變小並使支撐臂部開始接觸於外殼之底壁,該接觸範圍是連續地擴大至與上述前端之支撐部對應的位置。此是意指上述支撐臂部從外殼之底壁承受的反作用力會逐漸增大,而支撐臂部之支撐部則利用該反作用來與扁平型導體抵接並予以支撐。若抵接是在扁平型導體之電路部進行,則此成為對電路部之接觸壓力。
有關複數個端子,起因於製造時的尺寸或是對外殼之組裝、扁平型導體之抵接面的平坦度而對各端子造成尺寸上之不均一時,就會在各端子之接觸壓力上發生不均一。端子彼此間,當存在上述的尺寸上之不均一時,就會從連結部之位置開始朝向前方,使支撐臂部與外殼之底壁的接觸範圍變大,在端子彼此間的該接觸範圍之大小有所不同的狀態下,支撐臂部會與透過扁平型導體之來自可動構件之力取得平衡。換句話說,某端子是在從連結部之位置至前端位置的全範圍,而另一個某端子僅在靠近連結部側的上述範圍之一部分與外殼之底壁抵接。結果,由於端子彼此間承受反作用力的位置在支撐臂部之長邊方向 不同,且接觸壓力亦為不同,所以會在電連接特性上發生不均一。在上述支撐臂部對外殼之底壁並未充分地抵接的情況,亦存在有扁平型導體之上下方向的搖晃或在扁平型導體之配線方向上接觸壓力改變的問題。不過,為了使全部的端子在上述全範圍內與外殼底壁抵接,就必須使自由狀態之間隙形成十分小。如此一來,支撐臂部之彈性移位量變小就沒有設置間隙的意義,又反作用力、即接觸壓力亦會變小,故而不佳。
本發明係有鑒於此種的情事而開發完成者,其課題是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如下端子的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該端子係即便在端子上存在多少的尺寸不均一,在全部的端子都能從外殼之底壁承受反作用力,且使承受該反作用力的位置成為相同。
本發明之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係具備:複數個端子,係在維持金屬板之平坦板面的狀態下對該金屬板賦予外形所得;及外殼,其在與該等板面垂直方向以既定間隔保持該複數個端子;以及可動構件,能夠伴隨在扁平型導體能夠插入於外殼的開啟位置與按壓著該扁平型導體的閉合位置間的轉動而移動;端子係具有:按壓臂部,以扁平型導體之插拔方向為長邊方向而延伸;以及支撐臂部,係在該按壓臂部之長邊方向中間位置藉由連結部而連結於該按壓臂部,其朝向上述長邊方向延伸且位在外殼之 底壁側;上述按壓臂部,係在作為扁平型導體之插入側的一端側具有用以按壓上述扁平型導體的突起狀之按壓部,在另一端側具有上述可動構件往閉合位置的移動完成時承受來自該可動構件的凸輪部之力的受壓部;上述支撐臂部,係在上述一端側朝向上述按壓部相對向地突出形成有支撐扁平型導體的突起狀之支撐部;按壓臂部,係藉由在受壓部承受來自凸輪部之力,使該受壓部在與端子之板面同一面內產生彈性移位,而在上述支撐部與扁平型導體之間造成接觸壓力。
在此種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中,本發明之特徵在於:上述端子的支撐臂部,在未插入扁平型導體之狀態下,在上述長邊方向比上述連結部更靠一端側的範圍可彈性移位地在與外殼的底壁之間形成間隙,並且支撐臂部和外殼的底壁之至少一方具備突部,當插入扁平型導體之後可動構件往閉合位置的移動完成時,使該突部與另一方抵接。
依據如此構成的本發明,只要事先將扁平型導體未插入之自由狀態時(可動構件開啟位置狀態時)的外殼之底壁與端子之支撐臂部間的間隙適當設定在所期望之大小,即可以在可動構件來到閉合位置時,利用全部端子的支撐臂部或是設置於外殼的突部使支撐臂部確實地與外殼的底壁抵接並承受反作用力,承受該反作用力的位置在全部端子是成為相同。結果,端子與扁平型導體的連結狀態不會發生不均一而很穩定。
在本發明中,突部較佳係設置於支撐臂部之長邊方向的一端,藉由如此,可大幅地確保支撐臂部之彈性移位量,因而支撐臂部從外殼底壁承受的反作用力、即支撐部中之朝向扁平型導體的接觸壓力也會變大。
在本發明中,突部,係可設置於端子的支撐臂部,又可設置於外殼之底壁,或是設置於雙方。
在本發明中,突部較佳是設置於支撐臂部之長邊方向上與該支撐臂部之支撐部對應的位置。藉此,由於與支撐部的扁平型導體之間的接觸壓力和來自外殼之底部的反作用力會在支撐臂部之長邊方向成為同位置,且在支撐臂部不會發生因上述接觸壓力和反作用而引起的力矩(moment),所以力的傳遞是直接的。
本發明係如以上,由於是針對按壓臂部和支撐臂部藉由連結部所連結的端子,在相對於連結部位置成為扁平型導體之插入側的範圍可撓曲的支撐臂部和外殼的底壁之至少一方設置突部,並在支撐臂部之彈性移位時利用該突部來與外殼底壁抵接以使支撐臂部從底壁獲得反作用力,所以全部端子可在相同的位置確實地承受該反作用力,且與端子彼此間的扁平型導體之連接狀態很穩定。
1‧‧‧連接器
2‧‧‧連接器本體
3‧‧‧可動構件
10‧‧‧外殼
11‧‧‧第一端子槽
11A‧‧‧第一端子上部槽
11B‧‧‧第一端子下部槽
12‧‧‧第二端子槽
12A‧‧‧第二端子上部槽
12B‧‧‧第二端子下部槽
13‧‧‧配件槽
13A‧‧‧配件上部槽
13B‧‧‧配件下部槽
14‧‧‧上壁
15‧‧‧底壁
16‧‧‧接收開口部
17‧‧‧開放空間
18B、18C‧‧‧位置限制部
19A、19B、19C‧‧‧固定部
20、30‧‧‧端子
21、31‧‧‧按壓臂部
22、32‧‧‧支撐臂部
23、33‧‧‧連結部
24‧‧‧第一受壓臂部
24A、34A‧‧‧受壓部
25‧‧‧第一可撓臂部
25A、35A‧‧‧按壓部
26‧‧‧第一前固定臂部
27‧‧‧第一後支撐臂部
27A‧‧‧第一支撐部
27B‧‧‧突部
28‧‧‧隆起部
29‧‧‧第一連接部
29A‧‧‧第一被固定部
30‧‧‧第二端子
34‧‧‧第二受壓臂部
36‧‧‧第二前固定臂部
36B‧‧‧卡止突部
37A‧‧‧第二可撓支撐臂部
37A-1‧‧‧第二支撐部
37B‧‧‧第二後固定支撐臂部
38‧‧‧凸輪支撐部
38A‧‧‧凸輪抵接部位
39‧‧‧第二連接部
39A‧‧‧第二被固定部
40‧‧‧配件
41‧‧‧上臂部
42‧‧‧下臂部
45A‧‧‧卡止部
49A‧‧‧卡止部
51‧‧‧操作部
52‧‧‧第一槽部
53‧‧‧第二槽部
54‧‧‧第三槽部
55‧‧‧第一凸輪部
56‧‧‧第二凸輪部
56A‧‧‧上凸輪面
56B‧‧‧下凸輪面
56B-1‧‧‧前下方凸輪面
56B-2‧‧‧後下凸輪面
56B-3‧‧‧中間下凸輪面
57‧‧‧第三凸輪部
58‧‧‧轉移區域
C‧‧‧間隙
F‧‧‧扁平型導體
F1‧‧‧連接電路部
F2‧‧‧補強薄片
F3‧‧‧被卡止部
F4‧‧‧焊墊
F4A‧‧‧前排焊墊
F4B‧‧‧後排焊墊
P‧‧‧第二上抵接點
Q‧‧‧第二下抵接點
S‧‧‧周邊區域
W‧‧‧基材
X‧‧‧轉動軸線
Z‧‧‧中立線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連接器和與該連接器連接的扁平型導體之前端部分外觀的立體圖。
第2圖係第1圖的連接器之可動構件位在開啟位置之與端子之板面呈平行的面之剖視圖,第2圖(A)係顯示第一端子位置,第2圖(B)係顯示第二端子位置,第2圖(C)係顯示配件位置。
第3圖係第1圖的連接器之可動構件在轉動過程位置之與端子之板面呈平行的面之剖視圖,第3圖(A)係顯示第一端子位置,第3圖(B)係顯示第二端子位置,第3圖(C)係顯示配件位置。
第4圖係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之可動構件在閉合位置之與端子之板面呈平行的面之剖視圖,第4圖(A)係顯示第一端子位置,第4圖(B)係顯示第二端子位置,第4圖(C)係顯示配件位置。
第5圖係針對第1圖之連接器的第一端子顯示突部之舉動的剖視圖,第5圖(A)係顯示與第2圖(A)相同的可動構件位在開啟位置之狀態,第5圖(B)係顯示扁平型導體插入後可動構件來到閉合位置的狀態。
第6圖係顯示可動構件之第二凸輪部的舉動之示意圖,第6圖(A)係顯示固定轉動軸線之位置的虛擬狀態,第6圖(B)係顯示轉動軸線之位置移動的實際狀態。
第7圖(A)至(D)係顯示第一端子之突部的變化例。
第8圖係將第1圖之連接器在第一端子的位置予以剖斷的剖視圖,第8圖(A)係顯示第一端子存在狀態,第8圖(B)係僅顯示將第一端子予以拆除後的外殼。
第9圖係顯示因可動構件之轉移部的形狀差異而引起的與外殼之位置關係,第9圖(A)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第9圖(B)係顯示比較用的習知例。
第10圖係顯示可動構件之第二凸輪部的上下抵接點之舉動的示意圖,第10圖(A)係與第6圖(B)相同,第10圖(B)至(D)係顯示變化例。
以下,基於附圖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加以說明。
第1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外觀以及與該連接器連接的扁平型導體之連接部分的前端部之立體圖。
在第1圖中,符號1係本實施形態的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F為與該連接器1連接的扁平型導體。
扁平型導體F,係在其前端部(圖中構成靠近連接器1之部分的右上緣部)具有與上述連接器1的連接部分,雖然是朝向後方(第1圖中為左下方)長距離地延伸,但是圖中是顯示連接部分之正後方位置為止的部分,而比其更後方則省略圖示。在本實施形態中,上述扁平型導體F,前端部上表面之被覆已被去除已使連接電路部F1 露出以構成連接部分。該連接部分係為了提高與連接器之連接時的強度而在下表面配置補強薄片F2。
在此種扁平型導體F之連接部分,在其寬度方向兩側緣藉由缺口部而形成有被卡止部F3。該缺口狀之被卡止部F3係可供形成於後述之配件的爪狀之卡止部進入並予以卡止,有助於扁平型導體F的防止脫落。
上述扁平型導體F之連接部分的連接電路部F1,係設置有形成於上述寬度方向上所排列的複數個配線部之各配線部的焊墊F4,該焊墊F4係交互地前後排列有呈鋸齒狀的前排焊墊F4A和後排焊墊F4B。上述前排焊墊F4A,係與連接器1所具有的後述二種端子(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當中的第二端子30連接,而後排焊墊F4B則是與第一端子20連接。以下,針對第一端子之一部位或是對應第一端子配置的其他構件,附記「第一」。關於第二端子亦為同樣,附記「第二」。
另一方面,連接器1,係由連接器本體2、和藉由該連接器本體2而支撐成可動的可動構件3所構成(亦參照第2圖)。
連接器本體2,係具有:由電絕緣材所構成的外殼10;及維持金屬板之平坦面所製作並藉由外殼10所保持的第一端子20及第二端子30之二種端子;以及與此等端子同樣由金屬板所製作並藉由外殼10所保持的配件40。針對此等的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配件40,將於後面詳述。
外殼10,係將電絕緣材料成形所製作,並具有在上述扁平型導體F之寬度方向較長且高度尺寸較小的大致長方體外形,且在上述寬度方向交互地形成有貫穿前後方向之二種狹縫(slit)狀的第一端子槽11和第二端子槽12。在二種的該第一端子槽11和第二端子槽12,係分別可供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對應插入並保持,且在上述寬度方向形成端子之排列範圍。在該端子之排列範圍的外側,係貫穿前後方向形成有與第一、第二端子槽11、12同樣呈狹縫狀之用以保持配件40的配件槽13。
如已述般在上述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配件40維持金屬板之平坦板面所製作的關係上,插入保持此等的第一端子槽11、第二端子槽12、配件槽13,亦是將端子排列方向中的槽寬製作成與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配件40之各板厚大致相等,且在第2圖(A)、(B)、(C)中,以與紙面呈垂直的方向為上述槽寬。
第一端子槽11、第二端子槽12、配件槽13,係分別如第2圖(A)、(B)、(C)所見,形成為在外殼10之上壁14與底壁15之間貫穿前後方向(圖中為右方及左方)。此等的第一端子槽11、第二端子槽12、配件槽13,係使其等之後部彼此在高度方向中央位置,利用朝向與第2圖之紙面呈垂直之方向延伸的連通槽來連通,該連通槽係形成朝向後方開口的接收開口部16,能夠將已述的扁平型導體F之連接部分導入於該接收開口部 16。如此,第一端子槽11、第二端子槽12、配件槽13,係使其等之後部區域藉由上述接收開口部16而分離成上下,並分別形成於上壁14之下面和底壁15之上面,且具有第一端子上部槽11A和第一端子下部槽11B、第二端子上部槽12A和第二端子下部槽12B、配件上部槽13A和配件下部槽13B。
上述第一端子槽11、第二端子槽12、配件槽13,亦在其等之前部連通。亦即,此等的第一端子槽11、第二端子槽12、配件槽13之前部,係藉由形成於比上述外殼10之底壁15更靠上方的開放空間17所連通。因而,上壁14係在該前部帶缺口,而該開放空間17可進行可動構件3之配設及使其轉動。上述上壁14,係在端子排列方向,且兩端側的配件槽13之位置,亦如第2圖(C)所見,在後部亦具有缺口部分,並能夠使在此的配件40朝向對應部分之上方進行充分的彈性移位。
在上述第二端子槽12、配件槽13,係在前後方向,位於前部的上述開放空間17與後部的接收開口部16之間的部分,分別設置有在上下方向於上壁14與底壁15之間形成為島狀的位置限制部18B、18C,用以連結各槽的對向內面彼此。設置於上述第二端子槽12和配件槽13的位置限制部18B、18C,係相互地在前後方向處於同位置,又在第一端子槽11並未設置有位置限制部。
在端子排列方向,與上述第一端子槽11、第二端子槽12、配件槽13對應的底壁15之部分,係形成 有後述的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配件40之固定用的固定部。第一端子槽11中的固定部19A係使底壁15之前端部的厚度構成為錐部所形成,第二端子槽12和配件槽13的固定部19B、19C係使底壁15之後端部的厚度構成為錐部所形成。
分別朝向上述第一端子槽11、第二端子槽12、配件槽13插入並保持的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配件40,皆是在維持金屬板之平坦板面的狀態下所製作並構成為大致橫向的H字狀,分別在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具有位於上方的按壓臂部21、31及位於下方的支撐臂部22、32,兩者係以位於前後方向之中間部的連結部23、33來連結。又,在配件40,係具有位於上方的上臂部41和位於其下方的下臂部42,兩者是以位於中間部的連結部43來連結。第二端子30之連結部30和配件40之連結部43係位於比對應之各自的上述位置限制部18B、18C更後方。
如第2圖(A)所見,第一端子20,位於上方的第一按壓臂部21是延伸至外殼10之後端附近,但其前方只延伸至比前端更前面的位置。該第一按壓臂部21,其比第一連結部23更前方構成為第一受壓臂部24,更後方構成為第一可撓臂部25。在上述第一受壓臂部24係於其下緣形成有凹狀的第一受壓部24A,而在第一可撓臂部25之後端係設置有朝向下方突出的第一按壓部25A。第一受壓部24A係構成為大致半圓的凹狀並發揮作 為轉動導引後述的可動構件3之凸輪的導引部之功能。如此的第一按壓臂部21,係當上述第一受壓部24A從後述的可動構件3承受朝向上方之力時,就會利用槓桿原理,以第一連結部23之位置為支點使上述第一可撓臂部25朝向下方撓曲並傾斜。
上述第一端子20之第一支撐臂部22,係在前後方向使後部延伸至與上述上臂部21之可撓臂部25相同的位置,使前部朝向比上述第一按壓臂部21之第一受壓臂部24更前方延伸且使其前端朝向外殼外突出。該第一支撐臂部22,相對於第一連結部23之位置在前後具有第一前固定臂部26和第一後支撐臂部27。第一前固定臂部26,係具有:在前後方向靠近連結部23之中間部朝向上方隆起成山狀的隆起部28;以及朝向前方往外殼外突出的第1連接部29。
上述第一連接部29,係以具有比外殼10之底壁15的底面還位於若干下方的下緣之方式朝向下方彎曲而延伸,且該下緣是和與電路基板之對應電路面進行表面接觸並能夠進行焊接。在該第一連接部29係於其後緣側形成有切口槽狀的第一被固定部29A,而該第一被固定部29A是朝向形成於已述的外殼10之底壁14的錐狀之固定部19A壓入,而發揮將第一端子20固定於外殼10的作用。
上述第一端子20之第一支撐臂部22的第一後支撐臂部27,係從第一連結部23之位置朝向後方延伸 至與第一按壓臂部21之第一按壓部25A對應的位置。該第一後支撐臂部27係朝向後方往上傾斜而在與外殼之底壁15之間形成逐漸擴展的間隙C。在該第一後支撐臂部27之後端,係設置有與上述第一按壓臂部21之第一按壓部25A對向並朝向上方突出的第一支撐部27A。更且,在上述第一後支撐臂部27,係於前後方向與上述第一按壓部25A對應的位置,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突部27B。呈對向配置的第一按壓部25A和第一支撐部27A,雖然是夾壓扁平型導體F,但是當如同第1圖般地在扁平型導體F之上面設置有連接電路部F1時,上述第一按壓部25A就會與連接電路部F1電接觸連接,而當下面形成有連接電路部時,則第一支撐部27A就會電連接,當雙面形成有連接電路部時則兩者皆會電連接於該連接電路。
如此所形成的第一端子20係從前方朝向後方插入於第一端子槽11。當插入至既定位置時,第一前固定臂部26之第一被固定部29A就會藉由嵌入於外殼10之底壁15的固定部19A來固定,並防止上述第一端子20之脫落。又,第一端子20,係在第一端子槽11內,於前後方向連結部23附近使第一按壓臂部21由外殼10之上壁的下面所按壓,然後使第一支撐臂部22由底壁15之上面所按壓,藉由上壁14和底壁15來夾持,亦可防止脫落。
從第2圖(B)所見,第二端子30,係使第二按壓臂部31在前方延伸至外殼10之前端附近然後在後方只延伸至比第一端子20之第一按壓臂部21更短的中間 位置。該第二按壓臂部31,其比第二連結部33更前方構成為第二受壓臂部34,更後方構成為第二可撓臂部35。在上述第二受壓臂部34係在其下緣形成有若干凹彎曲並前後為橫長的第二受壓部34A,且在第二可撓臂部35之後端設置有朝向下方突出的第二按壓部35A。相對於第一端子20之第一受壓部24A為大致半圓,上述第二受壓部34A,係構成為在前後方向之中間部朝向前後延伸的直線狀。如此的第二按壓臂部31,係當從後述的可動構件3之凸輪部使上述第二受壓部34A承受朝向上方之力時,就能利用槓桿原理,以第二連結部33之位置為支點使上述可撓臂部35朝向下方撓曲並傾斜。
上述第二端子30之第二支撐臂部32,係在前後方向使前部比上述第二按壓臂部31之第二受壓臂部34延伸至更前方位置,後部則比第二連結部33在更後方分歧成第二可撓支撐臂部37A和第二後固定支撐臂部37B並相互地呈平行而朝向後方延伸,而前部則比第二連結部33朝向更前方延伸並形成第二前固定臂部36,且使上述第二後固定支撐臂部37B之後端朝向外殼外突出。該第二支撐臂部32,係如上述般相對於第二連結部33之位置而在前方具有第二前固定臂部36,且前後具有該第二前固定臂部36和上述第二後固定臂部37B。第二前固定臂部36,係在其前部之上緣形成直線狀的凸輪支撐部38。在上述第二可撓支撐臂部37A係設置有在前後方向與第二按壓部35A相同位置且朝向上方成對向突出的第二支撐部 37A-1。
對向的上述第二按壓部35A和第二支撐部37A-1,係與第一端子20之情況同樣,夾壓扁平型導體F,哪個用於與扁平型導體之電連接皆可,又使用兩者亦可。
上述第二前固定臂部36之凸輪支撐部38,係使上緣與外殼10之島狀的位置限制部18B之下緣位於相同或是比該下緣位於若干下方,且形成構成為橫向延伸之直線狀緣的凸輪抵接部位38A。該凸輪抵接部位38A,係在前後方向比上述第二受壓部34A形成於更往前後延伸的範圍內。
在上述第二前固定臂部36,係在前後方向,於上述凸輪抵接部位38A與第二連結部33之間,與上述外殼10之位置限制部18B對應的位置,形成有朝向上方突出的卡止突部36B。
在上述第二端子30中,係如同上述般,該第二連接部39,係設置於前後方向與第一端子20之第一連接部29成為相反側的後端部。
在第二後固定支撐臂部37B之後端朝向外殼外突出所設置的上述第二連接部39,係以具有比外殼10之底壁15的底面位於若干下方的下緣之方式朝向下方彎曲並延伸,且該下緣和與電路基板之對應電路面進行表面接觸並能夠進行焊接。該第二連接部39係於其前緣側形成有切口槽狀的第二被固定部39A,而該第二被固定部 39A是朝向已述的外殼10的錐狀之固定部19B壓入而發揮將第二端子30固定於外殼10的作用。
如此所形成的第二端子30,係從後方朝向前方插入於第二端子槽12。當插入至既定位置時,第二支撐臂部32之第二前固定臂部36就會貫穿外殼10之底壁15與島狀之位置限制部18B之間,使形成於第二前固定臂部36的卡止突部36B咬入於上述位置限制部18B之下緣,並且第二後固定支撐臂部37B之第二被固定部39A可藉由嵌入於外殼10之底壁15的固定部19B來固定,並防止上述第二端子30之脫落。
如第2圖(C)所見,配件40,雖然是製作成類似從第二端子30去除掉第二可撓支撐臂部37A的形狀,但是與第二端子30比較的情況,差異點是在於:雖然與第二端子30之第二按壓臂部31相當的上臂部41是延伸至外殼後端附近且位於後端的卡止部45A形成與第二端子30之第二按壓部35A同樣的形狀,但是形成更大;以及在與第二端子30之第二後固定支撐臂部37B相當的下臂部42之後端具有較大且朝向上方突出的卡止部49A。其他,由於與第二端子30同樣,所以在第二端子30之符號上加上「10」,藉由設為「40」幾之符號,來省略其說明。
配件40之上述卡止部45A、卡止部49A,係構成為較大的鈎狀並朝向下方、上方分別突出,而前緣則相對於前後方向構成為大致垂直,後緣朝向下端、上端分 別構成為斜緣。在形成有該卡止部45A的上臂部41之可撓臂部45的上方使外殼之上壁14帶有較大缺口,使藉由被插入的扁平型導體F之前端所按壓的上述卡止部45A更進一步朝向上方傾斜的方式產生彈性撓曲,並能夠使扁平型導體F更進一步插入至既定位置。
如此,在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配件40可保持於外殼10所成的連接器本體2,係可供可動構件3支撐成可動,在本實施形態中係支撐成能夠轉動。
如第1圖所見,該可動構件3,係利用與外殼10同樣的電絕緣材作為延伸及於外殼10之大致全寬的構件所製作。
上述可動構件3,係能夠轉動地支撐於從第2圖所見的開啟位置經由第3圖所見的中間位置而至第4圖所見的閉合位置之間。在第2圖中,可動構件3之轉動軸線X係位於該可動構件3之下半部,而該下半部係收納在形成於外殼10之前部的開放空間17。在第2圖中,位於該開放空間17外,朝向比外殼10之上壁14更靠上方突出的上半部,係成為使用者用以轉動操作該可動構件3的操作部51。
在第2圖中的上述可動構件3之下半部,係於可動構件3之寬度方向(端子排列方向,且與第2圖中之紙面呈垂直的方向),與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配件40對應的位置,貫穿前後而形成有容許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配件40之各自的第一按壓臂部21、第 二按壓臂部31、上臂部41之各前部進入的狹縫狀之第一槽部52、第二槽部53、第三槽部54。因而,此等的第一槽部52、第二槽部53、第三槽部54(與紙面呈垂直的方向之槽內面彼此間的寬度),係成為比上述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配件40之各個板厚還更些微大的尺寸。在上述第一槽部52、第二槽部53、第三槽部54,係分別設置有用以連結槽內面彼此的第一凸輪部55、第二凸輪部56、第三凸輪部57。
如同第2圖(A)所見,於端子排列方向與第一端子20對應之第一槽部52內所設置的第一凸輪部55,係位於開啟位置的可動構件3之上述第一槽部52的下部,而轉動中心之周圍的3/4周部分是構成圓形、其餘的右下1/4周部分是構成為正方形之角部的形狀。該第一凸輪部55之轉動中心係位於可動構件3之轉動軸線X的延長線上。雖然該轉動中心係藉由可動構件3之轉動,使第一端子20之第一受壓臂部24彈性移位而上下移動,但是左右則由凹狀的第一受壓部24A之前後的緣部所限制而不會移動。由於上述第一受壓臂部24之彈性移位係在對第一受壓臂部24延伸之方向構成為垂直的方向,所以第一凸輪部55之頂部與第一受壓部24A抵接的第一抵接點會朝向上述上下方向移動,而連結該第一抵接點和上述轉動軸線X的中立線Z則朝向上下方向延伸而與前後方向垂直。上述第一凸輪部55,由於在凹狀之上述第一受壓部24A內轉動的滑接部分(比通過轉動軸線X之橫線位 於更上方的上方部分和比中立線Z位於更左方的下方部分),係構成圓形部分所以其半徑成為凸輪半徑。如此,該第一凸輪部55,係當可動構件3從第2圖之開啟位置轉動至第4圖之閉合位置時,第一凸輪部55係僅有構成為圓形部分的上述3/4周部分與第一受壓部24A之邊緣滑接,且因其滑接部分之凸輪半徑為一定,僅在該第一凸輪部55不發生凸輪移位。
上述第一凸輪部55,不論可動構件3位於從開啟位置至閉合位置之間的任一轉動位置,都不會與第一端子之第一支撐臂部22的前部上緣相接,而呈分離地位於比該第一支撐臂部22更上方。
上述第一凸輪部55,只要可以隨著可動構件33之轉動,由凹狀之第一受壓部24A導引而轉動即可,可如圖示般由第一受壓部24A所滑接導引的部分構成為圓形部分,亦可構成非圓形之非等半徑的其他形狀。該時,即便是非圓形之凸輪形狀,只要第一凸輪部55之轉動軸線X上下移動於中立線Z上,就能由凹狀的第一受壓部24A之雙方的邊緣所限制而不會朝向橫向移動。
相對於此,如第2圖(B)所見,於端子排列方向與第二端子30對應之第二槽部53內所設置的第二凸輪部56,其比通過轉動軸線X的橫線更上方且比中立線Z更左方的左方部分係形成圓弧狀的上凸輪面56A,在相對於該上凸輪面56A之右側具有大致扇狀部且在該扇狀部形成下凸輪面56B,而轉動中心係位於與第一凸輪部55 之轉動中心一致的轉動軸線X之位置。上凸輪面56A,係構成為比虛線所示的第一凸輪部55之圓弧狀部分更朝向半徑外方突出的凸輪面。形成上述下凸輪面56B的扇狀部係具有:在第2圖(B)中從上述上凸輪面56A之右端位置朝向右方延伸的上延長部;以及從上凸輪面56A之下端位置朝向右下方向傾斜而延伸的下延長部;藉由將從上述上延長部之前端朝向下方呈直線狀延伸的前下方凸輪面56B-1和從下延長部之前端朝向右方呈直線狀延伸的後下凸輪面56B-2利用圓弧狀之中間下凸輪面56B-3來連結而形成下凸輪面56B。不論將轉動軸線X和上述下凸輪面56B之任一位置予以連結,其距離都比上述上凸輪面56A之凸輪半徑更大。又,將上述轉動軸線X和前下凸輪面56B-1、後下凸輪面56B-2、中間下凸輪面56B-3之各個予以連結的距離、即凸輪半徑之大小,係依序為中間下凸輪面56B-3最大、其次為前下凸輪面56B-1、其次為後下凸輪面56B-2。
在顯示可動構件3位於開啟位置之狀態的第2圖(B)中,第二凸輪部56之上凸輪面56A,係位於比第二端子30之第二受壓部34A更左方且若干離開該第二受壓部34A處,下凸輪面56B係使其後下凸輪面56B-2與構成為第二端子30之第二支撐臂部32的前部之第二前固定臂部36之上緣處所形成的凸輪支撐部38接觸。因而,作為下凸輪面56B抵接於上述凸輪支撐部38之位置的第二下抵接點,會隨著可動構件3從開啟位置朝向閉合位置 轉動,以上述後下凸輪面56B-2、中間下凸輪面56B-3、前下凸輪面56B-1之順序位於其等的區域內且使其位置從前方朝向後方移動。
如同第2圖(C)所見,於端子排列方向與配件40對應之第三槽部54內所設置的第三凸輪部57,係製作成與位於第二槽部53的上述第二凸輪部56大致同樣之形狀,且具有朝向右側延伸出的扇狀部,而轉動中心係位於與第一凸輪部55及第二凸輪部56之轉動中心一致的轉動軸線X之位置。上述第三凸輪部57和第二凸輪部56之差異點係在於:第三凸輪部57之下凸輪面之中,與第二凸輪部56之後下凸輪面56B-2及中間下凸輪面56B-3相當的部分在第2圖(C)及第3圖(C)中是位於離開配件40之下臂部42的位置且不與該下臂部42接觸。因而,此種的第三凸輪部57,係在可動構件3位於開啟位置及轉動過程位置時不與上述下臂部42接觸,而在可動構件3到達閉合位置時,就如同第4圖(C)所見般,第三凸輪部57之前下凸輪面57B-1會與上述下臂部42接觸。
如此構成的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係依如下的要領使用並發揮功能。
首先,將連接器1配置於電路基板(未圖示)上之既定位置,且將第一端子20之第一連接部29、第二端子30之第二連接部39、配件40的焊接固定部49與電路基板之各對應部進行焊接並且進行固定。
針對如此安裝於電路基板的連接器1,係使可動構件3位於如第2圖所見垂直的開啟位置,且將外殼10之接收開口部16朝向後方(圖中為左方)形成為開口的狀態,而使扁平型導體F之插入成為可能狀態。
其次,在可動構件3如第2圖所見地處於開啟位置的狀態下,將扁平型導體F之連接部分朝向前方插入於上述接收開口部16內。第一端子20在第一可撓臂部25之第一按壓部25A與第一後支撐臂部27之第一支撐部27A之間,第二端子30在第二可撓臂部35之第二按壓部35A與第二可撓支撐臂部37A之第二支撐部37A-1之間,皆是成為比扁平型導體F之上述連接部分的厚度若干寬的間隔,所以該扁平型導體F之連接部分較容易插入。但是,有關上述配件40,由於該配件40之上臂部41的卡止部45A與下臂部42之卡止部49A之間是成為比上述扁平型導體F之連接部分的厚度還更為窄的間隔,所以扁平型導體F利用其前端使上述卡止部45A彈性移位而往上撐以一邊擴展上述間隔一邊前進至既定位置之後,使上述卡止部45A進入扁平型導體F之缺口狀的被卡止部F3,藉此扁平型導體F被暫時保持。
即便扁平型導體F之連接部分如同上述般地插入,由於上述可動構件3處於開啟位置,構成第一端子20之第一支撐臂部22之後半部的第一後支撐臂部27之下緣處所形成的突部27B,會與外殼10之底壁15分離而形成間隙C。
接著,如同第3圖及第4圖所見,使可動構件3經由處於第3圖之轉動過程的位置而轉動至第4圖之閉合位置。另外,在第3圖及第4圖中,本來應是以扁平型導體被插入的狀態來圖示,但是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及配件40,為了容易理解此等的可能最大彈性移位量,而顯示扁平型導體不存在時的移位狀態,實際上由於扁平型導體是被插入而存在的,所以在與第5圖(B)同樣的狀態下,僅形成減去扁平型導體之厚度量的彈性移位量,而產生與上述可能最大彈性移位量之差異相當的接觸壓力。藉由上述可動構件3之轉動,可動構件3之第一凸輪部55、第二凸輪部56、第三凸輪部57,係以轉動中心X為中心而轉動。在第3圖所示之轉動過程中,雖然第一凸輪部55、第三凸輪部57係分別處於與第一端子20之第一前固定臂部26、下臂部42之前部上緣分離的狀態,但是第二凸輪部56之下凸輪面56B,係如第3圖(B)所見,與第二端子30之凸輪支撐部38抵接的第二下抵接點之位置是從第2圖(B)之後下凸輪面56B-2轉移至該下凸輪面56B之中間下凸輪面56B-3。由於凸輪半徑係在中間下凸輪面56B-3成為最大,所以第二下抵接點會從後下凸輪面56B-2轉移至中間下凸輪面56B-3,且第二凸輪56之上凸輪面56A會利用其第二上抵接點使第二端子30之第二受壓臂部34彈性移位並往上撐。雖然第二下抵接點之位置係沿著上述凸輪支撐部38之上緣從前方朝向後方移動,由於該上緣係水平地延伸成直線狀所以在高度方向 沒有變化。因而,由於第二下抵接點的凸輪半徑是在上述中間下凸輪面56B-3成為最大,所以凸輪之轉動軸線X的位置會以凸輪半徑之增加量往上移動。由於轉動中心就第一凸輪部55及第三凸輪部57而言是位於相同的轉動軸線X上之位置,所以第一凸輪部55及第三凸輪部57皆是一邊轉動一邊使其轉動中心上升,且利用其等的凸輪之上面,將形成有第一端子20之第一受壓部24A的第一受壓臂部24及配件40之上臂部41的前部往上撐。如此,藉由可動構件3朝向閉合位置轉動,利用作為可動構件3之一部分並構成一體的第一凸輪部55、第二凸輪部56及第三凸輪部57之轉動,就可分別將第一端子20之第一受壓臂部24、第二端子30之第二受壓臂部34、配件40之上臂部41之前部往上撐,且利用槓桿原理,使第一端子20之第一可撓臂部25、第二端子30之第二可撓臂部35、配件40之上臂部41的後部分別朝向下方彈性移位,並維持該位置。因而,第一端子20係利用第一可撓臂部25之第一按壓部25A、第二端子30係利用第二可撓臂部35之第二按壓部35A分別將扁平型導體F朝向下方按壓而使其朝向下方撓曲,該扁平型導體F係從下方承受來自形成於第一端子20之第一後支撐臂部27的第一支撐部27A和形成於第二端子30之第二可撓支撐臂部37A的第二支撐部37A-1之反作用力而被支撐。雖然上述第一端子20之第一後支撐臂部27會朝向下方彈性撓曲移位,但是在該第一後支撐臂部27之後端下緣係形成有朝向下方的突部 27B,在可動構件3轉動至閉合位置時,上述突部27B係與外殼10之底壁15的上面抵接以阻止第一後支撐臂部27發生進一步的彈性撓曲移位,藉此使最大移位成為一定,並且承受來自底壁15之反作用力,以使在上述第一支撐部27A與第一按壓部25A之間之對扁平型導體F的夾壓力既確實且強力。
又,配件40,係使被第一端子20之第一按壓部25A和第二端子30之第二按壓部35A朝向下方按壓而下降移動的扁平型導體F之缺口狀的被卡止部F3與下臂部42之卡止部49A卡止,可藉由以上下對向之方式接近配置的兩卡止部45A加上49A來防止扁平型導體F之脫落。
如此,在本實施形態中,扁平型導體F是連接於連接器1,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中的形成於第一端子20之第一後支撐臂部27的突部27B、可動構件3之第一凸輪部55和第二凸輪部56,做更進一步詳細說明。
<第一端子之突部>
在本實施形態之形式的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中,係直接製作金屬板之板厚的平坦面,因而,藉由將其板厚方向設為端子排列方向,就可極高密度地排列多數個端子。而且,由於變成高密度排列使得端子彼此間的距離較小,所以為了使朝向電路基板之連接部的焊接變輕鬆,而將二種端子進行交互排列並將連接部配置於前後的外殼外之不 同位置,以加大連接部彼此間的端子排列方向間隔。如此,當多數個而且異種的端子在扁平型導體之寬度方向排列於較大的範圍時,外殼之剛性及扁平型導體之撓曲在該寬度方向大多變得不均一。況且,當端子彼此因製造時之尺寸誤差而引起的尺寸不均一加上朝向外殼之組裝時的組裝位置誤差等,即便單一的可動構件之加壓部可在上述寬度方向精度佳地直線製作,亦不容易使端子與扁平型導體之接觸壓力在哪個端子皆為相同。該不均一之影響,係在將轉動構件朝向閉合位置轉動時,為了獲得接觸壓力而從下方支撐扁平型導體且將撓曲移位的支撐臂部之可能的移位量確保為較大,而使實際的移位量收斂在其可能移位量內的話,就可以獲得緩和。在專利文獻1中,為此而在支撐臂部與外殼之底壁之間設置間隙,且將其間隙的大小設定為在支撐臂部之自由狀態下從連結部位置朝向後端逐漸增大。但是,其是將可能移位量設定為較大,結果就會加大連接器之高度尺寸,違反欲極力縮小的要求。又,即便加大可能移位量,端子彼此亦非完全獨立並自由移位,由於各端子之支撐臂部係藉由透過一個扁平型導體所按壓來撓曲移位,所以在因可動構件而引起的加壓力和來自全部端子之支撐臂部的反作用力之合計取得平衡的狀態下,在各端子彼此間會發生與扁平型導體之接觸壓力及上移位量不均一。
在本實施形態中,不用過度加大上述支撐臂部之可能移位量,而是使可動構件到達閉合位置時的支撐 臂部之實際的移位量和對扁平型導體的接觸壓力在端子彼此間成為均一。
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在第一端子20之第一後支撐臂部27的後端下緣設置有突部27B。因而,在轉動構件從第5圖(A)所見之開啟位置到達第5圖(B)之閉合位置時,上述第一後支撐臂部27會撓曲移位而上述突部27B會與外殼10之底壁15的上面抵接,上述第一後支撐臂部27可阻止更進一步的移位。因而,有關第一端子20,係在全部端子使上述第一後支撐臂27之移位量成為相同。又,由於在該移位量之基礎下,突部27B是從上述外殼10之底壁15承受反作用力,所以全部端子的接觸壓力亦成為相同。如此,就不會將支撐臂部之可能移位量設為過大,而可以避免移位量及接觸壓力之不均一。由於底壁15的剛性較高,所以反作用力即接觸壓力可以確保為較大。更且,可防止扁平型導體之上下方向的搖晃或導引方向的接觸壓力之變化。
<可動構件之第一凸輪部及第二凸輪部>
在本實施形態中,為了將第一及第二端子利用第一及第二按壓部按壓於扁平型導體,可動構件3,係具有:以分別將第一及第二端子之第一及第二受壓部往上撐之方式作用的第一凸輪部55及第二凸輪部56。
第一凸輪部55在對第一端子20之第一受壓部24A滑接旋轉的範圍內,由於無論凸輪轉動角為何皆會 構成為具有一定之凸輪半徑的圓形部分,所以不會發生因第一凸輪部55之轉動本身而引起的凸輪移位。藉由後述之第二凸輪部56所產生的可動構件3之轉動軸線X的位置之上升移動,由於轉動軸線X共通的上述第一凸輪部55也會上升移動,而發生同量的移位。因而,在本實施形態中,只要就第二凸輪部56之舉動加以說明,就可以理解第一端子20之第一受壓部24A及第二端子30之第二受壓部34A的移位。
第二凸輪部56,係如同參照第2圖(B),且已就其形狀、上凸輪面56A、下凸輪面56B的凸輪半徑之大小關係所述般。該第二凸輪部56,雖然在轉動過程中其轉動軸線X亦上下移動,但是為了容易理解起見,第6圖(A)係顯示就轉動軸線X之位置不動而處於定點的情況之凸輪面的樣態,之後第6圖(B)係更進一步說明就其亦重疊轉動軸線X之上下移動的樣態。第6圖(A)、第6圖(B)係將有關可動構件3從開啟位置開始轉動之後的第二凸輪部56之位置作為位置<1>、將轉動前進且該第二凸輪部56之第二下抵接點位於凸輪之中立線Z時作為位置<2>、將轉動至閉合位置時的位置作為位置<3>並顯示在各位置的第二凸輪部56。又,以P來表記上述位置<1>、<2>、<3>中的第二凸輪部56之第二上抵接點並分別設為P1、P2、P3,且將第二下抵接點Q分別顯示作為Q1、Q2、Q3。
在固定轉動軸線X之位置而顯示的第6圖 (A)中,可動構件3從開啟位置開始轉動並經由位置<1>、<2>而到達閉合位置之位置<3>且繞上述轉動軸線X而轉動的第二凸輪56之第二上抵接點P係移動至P1、P2、P3,且第二下抵接點Q移動至Q1、Q2、Q3。有關第二上抵接點P,係在位於P2時上抵接點P在高度方向處於最上位,有關第二下抵接點Q,則在位於Q2時第二下抵接點Q處於最下位。亦即,高度方向之第二上抵接點P與第二下抵接點Q的距離,係在第二上抵接點P成為P2且在第二下抵接點Q成為Q2,而P2和Q2之兩者位於中立線Z時,成為最大值。因而此時,第二端子30之第二受壓部34A中的第二受壓臂部34之撓曲移位量成為最大。
其次,將實際按照上述第6圖(A)所示的第二凸輪部56之移動的第二下抵接點Q之各位置Q1、Q2、Q3不朝向高度方向移動而是朝向水平方向移動於成為第二端子30之第二前固定臂部36的上緣之朝向水平方向延伸的凸輪支撐部38之上緣上的狀態顯示於第6圖(B)。如上述般,因第二下抵接點Q之各位置Q1、Q2、Q3不朝向高度方向移動,故而在第6圖(A)所見的此等位置之高度方向移動,係在第6圖(B)中成為轉動軸線X之位置的移動來表示。亦即,轉動軸線X,係在第6圖(B)中依X1、X2、X3之順序在高度方向移動。
以依順序移動於位置X1、X2、X3之轉動軸線X為中心而轉動並移動的第二上抵接點P,係如第6圖 (B)所見,一邊沿高度方向大幅移動一邊改變P1、P2、P3的位置。該第二上抵接點P之高度方向移動量,係成為將第6圖(A)中的第二下抵接點Q之高度方向移動量(亦即,轉動軸線X之高度方向移動量)和第二上抵接點P之高度方向移動量予以重疊所得的,且相當於上述第二受壓部34A之彈性移位量。由於如此一邊伴隨上述第二上抵接點P較大的高度方向移動量,一邊第二上抵接點P加上第二下抵接點Q同時越過中立線Z而朝向橫向移動,所以操作者會以上述中立線Z為前後,而獲得較大的扣夾感。
其次,就本實施形態,針對位於第一端子20之第一後支撐臂部27之後端的突部27B之變化例加以說明。突部27B,係如同第2圖(A)所見般即便不構成為大致四角形狀,亦可為如同第7圖(A)般具有錐面的低三角形狀,即便如同第7圖(B)般比後端位於若干前方,亦可如同第7圖(C)般,不設置於第一後支撐臂部27而是設置於外殼10之底壁15,更且,亦可如第7圖(D)般與第一後支撐臂部27和外殼10之底壁15的雙方對向所設置。
其次,在本實施形態中,第一端子20,係使構成為第一支撐臂部22之前方部分的第一前固定臂部26,如已述般,在前端的第一連接部29與第一連結部23之間,具有較大地朝向上方突出成山狀的隆起部28。如第8圖(A)、(B)所見,在該隆起部28所在的周邊區 域S(S1+S2),亦配置連結部23的關係,以在該周邊區域保持端子為目的,使外殼之端子槽的槽寬變得比較窄(參照僅顯示外殼的第8圖(B))。因而,在將上述第一端子20之第一連接部29焊接於電路基板時,有助焊劑沿第一連接部29之表面上升並朝向連結部23移動的傾向。在未設置有上述隆起部28時,助焊劑可能基於毛細管現象通過端子表面與端子槽之間的較窄間隙到達連結部23,且依該移動的助焊劑之量而進一步進行助焊劑之移動。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將上述隆起部28確保為較大,則即便移動的助焊劑之量稍微多,在該隆起部28之表面使助焊劑擴散並在此囤積,來消除進一步往前移動的助焊劑。如此,到與扁平型導體進行電接觸之端子後端位置為止,都不會發生助焊劑之移動附著。
其次,更進一步就形成有凸輪部的可動構件3加以說明。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具有第9圖(A)所見的可動構件3之後面與下面之間的轉移區域58以轉動軸線X為中心之成為圓弧的曲面外壁。因而,位於前後方向最接近可動構件3的島狀之位置限制部18B、18C的前面與上述轉移區域58之間隔,不論可動構件3在開啟位置與閉合位置之間位於哪個位置,都是一定的。
可動構件3在被轉動操作時,有時會承受朝向後方向之力,在該力為較大的情況時,結果在轉動中上述轉移區域58會朝向後方移位移動。假設如第9圖(B)般轉移區域58成為直線而從轉動軸線起算的距離非為固 定時,在轉動中上述距離為最大的部分,就會使可動構件僅以相當於該距離的量朝向後方移動,藉此亦恐有使端子過度被按壓而破損之虞。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轉移區域58為圓弧狀,所以轉移區域與位置限制部18B、18C之間的距離,在轉動中為固定,即便可動構件有時與端子抵接,亦不會過度按壓端子而可防止端子的破損。
其次,可動構件3之第二凸輪部56的凸輪形狀,不僅為伴隨可動構件3之轉動的第二上抵接點P和第二下抵接點Q以如第6圖之位置關係使第二凸輪部56轉動的情況,亦可以以具有各種位置關係的方式來設計。在第6圖所示之例中,雖然是以獲得最大凸輪移位量之方式,使第二上抵接點P來到最上位的P2和第二下抵接點Q來到最下位的Q2同時位於中立線Z上,但是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不僅第二上抵接點P與第二下抵接點Q之雙方可以獲得凸輪移位量,亦可加大第二下抵接點Q之凸輪移位量,所以並沒有必要使第二上抵接點P之最上位位置P2和第二下抵接點Q之最下位位置Q2同時來到中立線Z上,又,亦沒有必要到達中立線Z。
顯示第10圖(B)至(D)之各例。第10圖(A)係為了與此等做比較而顯示已述的第6圖之位置關係。該位置關係,係如同第10圖(A)所見,雖然獲得最大凸輪移位量之時間點的第二上抵接點P2和第二下抵接點Q2,同時位於對第二端子30之凸輪支撐部38構成垂直之線的中立線Z上,但是第10圖(B)至(D)係兩者 並未同時位於中立線Z、或是其中一方並未到達中立線Z。
第10圖(B)中,係在可動構件3來到閉合位置時,第二下抵接點Q3,比起第10圖(A)之情況,雖然大幅地越過中立線Z而所在,但是第二上抵接點P3係位於中立線Z上。因而,扣夾感,雖然是在上凸輪面56A獲得之後才在下凸輪面56B獲得,但是在該下凸輪面56B的扣夾感(click feeling)較大。
其次,第10圖(C)中,係在可動構件3來到閉合位置時,第二下抵接點Q3到達中立線Z上之位置,該時,第二上抵接點P3係來到通過中立線Z後的位置。
又,第10圖(D)係顯示二個情況,作為一個情況,為了進行比較而以第二上抵接點P1、P2、P3加上第二下抵接點Q1、Q2、Q3來顯示第10圖(B)之例,而就另一方的情況,則是顯示作為第二上抵接點P1’、P2’、P3’以及第二下抵接點Q1’、Q2’、Q3’。
雖然該第10圖(D)中的第二下抵接點Q1’、Q2’、Q3’係位於與顯示第10圖(B)之情況的第二下抵接點Q1、Q2、Q3相同的位置,但是第二上抵接點P1’、P2’、P3’係在朝向閉合位置之轉動方向比第二上抵接點P1、P2、P3還更位於些微前面。因而,第二上抵接點P3’並未位於中立線Z上。
2‧‧‧連接器本體
3‧‧‧可動構件
10‧‧‧外殼
15‧‧‧底壁
21‧‧‧按壓臂部
22‧‧‧支撐臂部
23‧‧‧連結部
24‧‧‧受壓臂部
25‧‧‧可撓臂部
25A‧‧‧按壓部
26‧‧‧第一前固定臂部
27‧‧‧第一後支撐臂部
27A‧‧‧第一支撐部
27B‧‧‧突部
28‧‧‧隆起部
29‧‧‧第一連接部
F‧‧‧扁平型導體

Claims (4)

  1. 一種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係具備:複數個端子,係在維持金屬板之平坦板面的狀態下對該金屬板賦予外形所得;及外殼,其在與該等板面垂直方向以既定間隔保持該複數個端子;以及可動構件,能夠伴隨在扁平型導體能夠插入於外殼的開啟位置與按壓著該扁平型導體的閉合位置間的轉動而移動;端子係具有:按壓臂部,以扁平型導體之插拔方向為長邊方向而延伸;以及支撐臂部,係在該按壓臂部之長邊方向中間位置藉由連結部而連結於該按壓臂部,其朝向上述長邊方向延伸且位在外殼之底壁側;上述按壓臂部,係在作為扁平型導體之插入側的一端側具有用以按壓上述扁平型導體的突起狀之按壓部,在另一端側具有上述可動構件往閉合位置的移動完成時承受來自該可動構件的凸輪部之力的受壓部;上述支撐臂部,係在上述一端側朝向上述按壓部相對向地突出形成有支撐扁平型導體的突起狀之支撐部;按壓臂部,係藉由在受壓部承受來自凸輪部之力,使該受壓部在與端子之板面同一面內產生彈性移位,而在上述支撐部與扁平型導體之間造成接觸壓力,其特徵在於,上述端子的支撐臂部,在未插入扁平型導體之狀態下,在上述長邊方向比上述連結部更靠一端側的範圍可彈性移位地在與外殼的底壁之間形成間隙,並且支撐臂部和外殼的底壁之至少一方具備突部,當插入扁平型導體之後 可動構件往閉合位置的移動完成時,使該突部與另一方抵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其中,突部係設置於支撐臂部之長邊方向的一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其中,突部係設置於端子的支撐臂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其中,突部係設置於支撐臂部之長邊方向上與該支撐臂部之支撐部對應的位置。
TW103110465A 2013-04-18 2014-03-20 Electrical connectors for flat conductors TWI5218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87168A JP5876004B2 (ja) 2013-04-18 2013-04-18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3479A TW201513479A (zh) 2015-04-01
TWI521807B true TWI521807B (zh) 2016-02-11

Family

ID=51709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0465A TWI521807B (zh) 2013-04-18 2014-03-20 Electrical connectors for flat conductors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876004B2 (zh)
KR (1) KR101668914B1 (zh)
CN (1) CN104112922B (zh)
TW (1) TWI5218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42342B2 (ja) * 2015-01-26 2018-06-1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643154B2 (ja) 2016-03-10 2020-02-1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526590B2 (ja) * 2016-03-15 2019-06-0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CN109980387A (zh) * 2019-04-08 2019-07-05 苏州新亚电通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尺寸调节功能的连接器
JP7182065B2 (ja) * 2019-06-17 2022-12-0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金具および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22725B2 (ja) 2001-06-29 2005-11-30 京セラエルコ株式会社 Fpc/ffc用コネクタ
JP3853262B2 (ja) * 2002-07-01 2006-12-0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3106783U (ja) * 2004-07-26 2005-01-20 禾昌興業股▲ふん▼有限公司 コネクター
JP4192203B1 (ja) * 2007-12-26 2008-12-10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5057583B2 (ja) * 2008-08-11 2012-10-2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KR20110074636A (ko) * 2009-12-23 2011-07-01 주식회사 씨엔플러스 커넥터 장치
JP5227379B2 (ja) * 2010-08-27 2013-07-03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212007A (ja) 2014-11-13
KR101668914B1 (ko) 2016-10-24
TW201513479A (zh) 2015-04-01
KR20140125297A (ko) 2014-10-28
CN104112922A (zh) 2014-10-22
CN104112922B (zh) 2016-08-24
JP5876004B2 (ja) 2016-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1807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s for flat conductors
JP5121884B2 (ja)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4330084B2 (ja)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4989741B2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KR101331295B1 (ko) 회로 기판용 전기 커넥터
JP5794363B1 (ja) コネクタ端子
JP5392929B2 (ja) コネクタ
TWI523339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s for flat conductors
JP4980438B2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CN107181078B (zh)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JP2015056244A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5108053B2 (ja)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TW201223014A (en) Connector assembly body
JP5526115B2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5988651B2 (ja) 平型電線用コネクタ
JP2006032120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20042903A (ja)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5872510B2 (ja)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CN109390724B (zh) 连接器
JP2013214522A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5377739B2 (ja)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12169296A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5939270B2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リ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WO2019181446A1 (ja) 短絡用端子およびコネクタ
JP2008166106A (ja) 端子接続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