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7602B - 訊號傳送或接收電路、以及訊號傳送或接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訊號傳送或接收電路、以及訊號傳送或接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7602B
TWI517602B TW102107877A TW102107877A TWI517602B TW I517602 B TWI517602 B TW I517602B TW 102107877 A TW102107877 A TW 102107877A TW 102107877 A TW102107877 A TW 102107877A TW I517602 B TWI517602 B TW I51760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igital
analog
intermediate frequency
input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7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36488A (zh
Inventor
顏仕傑
王耀祺
Original Assignee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2107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17602B/zh
Priority to US14/197,671 priority patent/US9219627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436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64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7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760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8Modification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Modifications for reducing effects due to line faults ; Receiver end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overcoming line faul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67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one or more circuit blocks in common for different bands
    • H04B1/0071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one or more circuit blocks in common for different bands using a common intermediate frequency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3Circuits using the same oscillator for generating both the transmitter frequency and the receiver local oscillator frequency
    • H04B1/406Circuits using the same oscillator for generating both the transmitter frequency and the receiver local oscillator frequency with more than one transmission mode, e.g. analog and digital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46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for receiving on more than one standard at wi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Description

訊號傳送或接收電路、以及訊號傳送或接收方法
本發明有關於訊號傳送或接收電路以及訊號傳送或接收方法,特別有關於使用單一訊號傳收電路處理不同無線傳輸標準的訊號之訊號傳送或接收電路以及訊號傳送或接收方法。
習知技術中,通常會以獨立的訊號傳收電路(signal transceiving circuit)來處理不同無線傳輸標準下的訊號。舉例來說,符合Wifi標準的訊號會以一組傳訊號收電路來處理,而符合藍芽(Bluetooth)標準的訊號會以另一組訊號傳收電路來處理。然而,以獨立訊號傳收電路來接收這些不同標準的訊號,不僅佔據較大的電路面積,亦損耗較多的電能。而且,在電子裝置逐漸薄型化的趨勢下,兩組不同的訊號傳收電路的距離縮小,所處理的訊號容易彼此干擾。
本發明的一目的為提供可使用單一組電路處理符合不同無線傳輸規格的訊號接收電路、訊號傳送電路以及訊號傳收電路。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為提供可使用單一組電路處理符合不同無線傳輸規格的訊號接收方法、訊號傳送方法以及訊號傳收方法。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揭露了一種訊號接收電路,包含:一接收路徑,用以將一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轉換成一數位中頻輸入訊號並輸出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其中該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包含了一第一訊 號成份以及一第二訊號成份,該第一訊號成份符合一第一無線傳輸標準且該第二訊號成份符合一第二無線傳輸標準;一第一數位降轉換器,接收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經處理後得到對應於該第一訊號成份之一第一數位基頻訊號;一第二數位降轉換器,接收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經處理後得到對應該第二訊號成份之一第二數位基頻訊號;一第一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以該第一無線傳輸標準處理該第一數位基頻訊號;以及一第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以該第二無線傳輸標準處理該第二數位基頻訊號。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揭露了一種訊號傳送電路,包含:一第一基頻訊號處理模組,用以輸出以一第一無線傳輸標準處理的一第一數位基頻訊號;一第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用以輸出以一第二無線傳輸標準處理的一第二數位基頻訊號;一第一數位升轉換器,接收該第一數位基頻訊號,以產生一第一數位中頻訊號;一第二數位升轉換器,接收該第二數位基頻訊號,經處理後產生一第二數位中頻訊號;以及一傳送路徑,將該第一數位中頻訊號轉換成一第一類比射頻輸出訊號,或將該第二數位中頻訊號轉換成一第二類比射頻輸出訊號,並輸出該第一類比射頻輸出訊號或該第二類比射頻輸出訊號。
本發明又一實施例揭露了一種訊號接收電路,包含:一接收路徑,用以將一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轉換成一數位中頻輸入訊號並輸出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其中該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包含了複數個訊號成份,該訊號成份符合至少一無線傳輸標準;一數位降轉換模組,包含M個數位降轉換器,用以接收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經處理後得到對應於該些訊號成份的M個數位基頻訊號,其中該M為大於或等於2的正整數;N個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以相對應的該無線傳輸標準處理該數位基頻訊號,其中該N為大於或等於2的正整數。數位降轉換器與該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以下列連接方式至少其一連接:該數位降轉換器其中之一連接至少一個該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以及該基頻訊號處理模組其中之一連 接至少一個該數位降轉換器。
本發明又一實施例揭露了一種訊號傳送電路,包含:N個基頻訊號處理模組,用以根據至少一無線傳輸標準輸出N個數位基頻訊號,其中該N為大於或等於2的正整數;一數位升轉換模組,包含M個數位升轉換器,用以接收該數位基頻訊號,經處理後產生M個數位中頻訊號,其中該M為大於或等於2的正整數;一傳送路徑,將該數位中頻訊號分別轉換成類比射頻輸出訊號,並輸出該類比射頻輸出訊號。其中該數位升轉換器與該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以下列連接方式至少其一連接:該數位升轉換器其中之一連接至少一個該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以及該基頻訊號處理模組其中之一連接至少一個該數位升轉換器。
結合前述的訊號傳送電路和訊號接收電路,可以得到一訊號傳收電路,此訊號傳收電路中的第一基頻訊號處理模組和第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可自接收路徑接收訊號或傳送訊號至傳送路徑。其他元件可由前述電路中推得,故於此不再贅述。
根據前述的訊號傳送電路、訊號接收電路和訊號傳收電路,可得到訊號傳送方法、訊號接收方法和訊號傳收方法。由於這些方法的步驟可由前述電路推得,故於此不再贅述。
根據前述的實施例,可使用同一電路來傳送符合不同無線傳輸規格的訊號,因此可避免習知技術中的問題。
100、120、300‧‧‧訊號接收電路
101、701‧‧‧接收路徑
102、302、502‧‧‧天線
103、703‧‧‧第一數位降轉換器
105、705‧‧‧第二數位降轉換器
107、507、707‧‧‧第一基頻訊號處理模組
109、509、709‧‧‧第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
121‧‧‧數位降轉換模組
304‧‧‧多工器
306‧‧‧控制單元
401、601‧‧‧放大器
403、409、413、603、613、617‧‧‧混合器
405、411、415‧‧‧降取樣濾波器
407‧‧‧類比數位轉換器
500、520‧‧‧訊號傳送電路
501‧‧‧傳送路徑
503、711‧‧‧第一數位升轉換器
505、713‧‧‧第二數位升轉換器
521‧‧‧數位升轉換模組
605、611、615‧‧‧升取樣濾波器
607‧‧‧數位類比轉換器
700‧‧‧訊號傳收電路
715‧‧‧傳送路徑
717‧‧‧載波產生器
719‧‧‧雙工器
721‧‧‧取樣轉換模組
B1-BN‧‧‧基頻訊號處理模組
D1-DM、D1-DM1‧‧‧數位降轉換器
U1-UM、U1-UM2‧‧‧數位升轉換器
第1A圖繪示了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訊號接收電路。
第1B圖繪示了第1A圖所示之實施例的延伸例。
第2A圖、第2B圖以及第2C圖繪示了第1A圖所示的訊號接收電路之動作示意圖。
第3圖繪示了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訊號接收電路。
第4圖繪示了第1A圖所示的訊號接收電路之詳細電路的其中一例。
第5A圖繪示了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訊號傳送電路。
第5B圖繪示了第5A圖所示之實施例的延伸例。
第6圖繪示了第5A圖所示的訊號傳送電路之詳細電路的其中一例。
第7A圖繪示了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訊號傳收電路。
第7B圖繪示了第7A圖所示之實施例的延伸例。
第8圖繪示了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訊號接收方法。
第9圖繪示了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訊號傳送方法。
第10圖繪示了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訊號傳收方法。
第1A圖繪示了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訊號接收電路100。如第1A圖所示,訊號接收電路100包含了一接收路徑101、一第一數位降轉換器103、一第二數位降轉換器105、一第一基頻訊號處理模組107以及一第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109。接收路徑101用以將一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ARFI1轉換成一數位中頻輸入訊號DIFI。其中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ARFI1包含了一第一訊號成份以及一第二訊號成份。第一訊號成份符合一第一無線傳輸標準(例如Wifi)且第二訊號成份符合一第二無線傳輸標準(例如藍芽)。第一數位降轉換器103接收數位中頻輸入訊號DIFI並對數位中頻輸入訊號DIFI執行濾波以及降取樣動作,以得到第一訊號成份來作為一第一數位基頻訊號DBFS1。第二數位降轉換器105接收數位中頻輸入訊號DIFI並對數位中頻輸入訊號DIFI執行濾波以及降取樣動作,以得到第二訊號成份以作為一第二數位基頻訊號DBFS2。第一基頻訊號處理模組107以第一無線傳輸標準處理第一數位基頻訊號DBFS1,而第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109以第二無線傳輸標準處理第二數位基頻訊 號DBFS2
請參考第1B圖,其繪示了第1A圖所示之實施例的延伸例。如第1B圖所示,訊號接收電路120亦包含了接收路徑101,此外包含了一數位降轉換模組121以及N個基頻訊號處理模組B1-BN。數位降轉換模組121包含了M個數位降轉換器D1-DM。M跟N可為相同且大於2的正整數,亦可為相異的且大於2的正整數。於此例中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ARFI1包含複數個訊號成份,且這些訊號成份符合至少一無線傳輸標準。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ARFI1被轉化成數位中頻輸入訊號DIFI輸入數位降轉換器D1-DM由其進行濾波以及降取樣動作後。會傳送至基頻訊號處理模組B1-BN其中至少其一。數位降轉換器D1-DM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B1-BN可以是一對一的關係,亦即每一數位降轉換器D1-DM最多僅耦接到基頻訊號處理模組B1-BN其中之一,且不同的數位降轉換器耦接到不同的基頻訊號處理模組B1-BN。數位降轉換器D1-DM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B1-BN亦可以是多對多的關係,亦即每一數位降轉換器D1-DM可耦接到基頻訊號處理模組B1-BN中的多個。或者每一基頻訊號處理模組B1-BN可耦接到數位降轉換器D1-DM中的多個。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B1-BN可以分別使用N個不同的無線傳輸標準,亦可以兩個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使用相同的基頻訊號處理模組。藉由這樣的架構,可以依設計需求隨意調整數位降轉換器以及基頻訊號處理模的連接方式,且可任意設定基頻訊號處理模組要使用那些無線傳輸標準,更增加了根據本發明之訊號接收電路的應用性。然請留意,第1B圖雖以第1A圖為基礎來做說明,但第1B圖實施例亦可運用在第3圖、第4圖以及第7A圖的實施例均中。且第1B圖的實施例亦可運用第3圖和第4圖的結構。
第2A圖、第2B圖以及第2C圖繪示了第1A圖所示的訊號接收電路100之動作示意圖。如前所述,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ARFI1具有第一訊號成份以及第二訊號成份。因此經處理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 ARFI1而得到的數位中頻輸入訊號DIFI會如第2A圖所示般具有第一訊號成份S1和第二訊號成份S2。而數位中頻輸入訊號DIFI在經過第一數位降轉換器103以及第二數位降轉換器105的降取樣以及濾波處理後,可分別得到第2B圖和第2C圖所示的第一數位基頻訊號DBFS1和第二數位基頻訊號DBFS2。也就是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訊號接收電路在接收訊號時,會一併接收符合不同無線傳輸標準的訊號成份(如第2A圖中不同頻段的第一訊號成份S1和第二訊號成份S2)。然後會使不同的數位降轉換器執行不同的濾波動作,因此同一個數位中頻輸入訊號DIFI在經過不同的數位降轉換器處理後,可分別產生符合單一無線傳輸標準的訊號成份,而不會出現其他無線傳輸標準下的訊號成份。
第3圖繪示了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訊號接收電路300。在第1A圖的實施例中,訊號接收電路100僅包含一單一天線102來接收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ARFI1,然而訊號接收電路300更包含了另一天線302來接收第二類比射頻輸入訊號ARFI2,其中第二類比射頻輸入訊號ARFI2亦包含了多個符合不同無線傳輸標準的訊號成份。因此,訊號接收電路300可更包含一多工器304,來選擇性的輸出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ARFI1或第二類比射頻輸入訊號ARFI2至接收路徑101。此多工器304可由一控制單元306來控制但並不限定。第二類比射頻輸入訊號ARFI2在輸入接收路徑101後,後續動作與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ARFI1輸入接收路徑101後相同,故在此不再贅述。藉由這樣的結構,可在類比射頻輸入訊號包含符合不同無線傳輸標準但具有頻段相近的訊號成份時,將類比射頻輸入訊號分開接收,以確保訊號不會互相干擾。在一實施例中,第二類比射頻輸入訊號ARFI2包含的訊號成份符合的無線傳輸標準其中至少一種跟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ARFI1所包含的訊號成份不同。
第4圖繪示了第1A圖所示的訊號接收電路之詳細電路的其中一例。然請留意,第4圖所示的電路僅用以舉例,並不表示用以限定本 發明。如第4圖所示,接收路徑101包含了一放大器401、一混波器403、一降取樣濾波器405以及一類比數位轉換器407。放大器401用以放大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ARFI1使其較易被判斷跟處理。混波器403用以接收一載波訊號Lo1,並將類比射頻輸入訊號ARFI1混合載波訊號Lo1以產生一混合射頻輸入訊號MRFI。降取樣濾波器405用以對混合射頻輸入訊號MRFI執行濾波以及降取樣動作來產生一類比中頻輸入訊號RIFI。類比數位轉換器407用以將類比中頻輸入訊號RIFI轉換成數位中頻輸入訊號DIFI。
第一數位降轉換器103以及第二數位降轉換器105於此實施例中分別包含混波器409、413以及降取樣濾波器411、415。混波器409、413分別接收載波訊號Lo2以及Lo3來將數位中頻輸入訊號DIFI載到不同的頻率上。降取樣濾波器411、415分別對數位中頻輸入訊號DIFI進行降取樣動作以及不同的濾波動作,來分別產生第一數位基頻訊號DBFS1以及第二數位基頻訊號DBFS2。然請留意,載波Lo2以及Lo3是為了讓數位中頻輸入訊號DIFI在適當的頻段下被降取樣濾波器411、415處理,因此若數位中頻輸入訊號DIFI在被接收時已經在適當的頻段下,則可以不需要混波器409和413。而且,第一數位降轉換器103以及第二數位降轉換器105亦可由其他的電路來實施。
第5A圖繪示了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訊號傳送電路500。如第5A圖所示,訊號傳送電路500包含了一傳送路徑501、一第一數位升轉換器503、一第二升轉換器505、一第一基頻訊號處理模組507以及一第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509。第一基頻訊號處理模組507用以輸出以一第一無線傳輸標準處理(例如Wifi)的一第一數位基頻訊號DBFS1,而第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509用以輸出以一第二無線傳輸標準(如藍芽)處理的一第二數位基頻訊號DBFS2。第一數位升轉換器503接收第一數位基頻訊號DBFS1並對第一數位基頻訊號DBFS1執行濾波以及升取樣動作(例 如內插動作)以得到一第一數位中頻訊號DIFS1。第二數位升轉換器505接收第二數位基頻訊號DBFS2並對該第二數位基頻訊號DBFS2執行濾波以及升取樣動作,以得到一第二數位中頻訊號DIFS2。傳送路徑501則將第一數位中頻訊號DIFS1轉換成一第一類比射頻輸出訊號ARFO1或將第二數位中頻訊號DIFS2轉換成一第二類比射頻輸出訊號ARFO1,並輸出第一類比射頻輸出訊號ARFO1或第二類比射頻輸出訊號ARFO2(此例中為輸出到天線502)。
第5B圖繪示了第5A圖所示之實施例的延伸例。如第5B圖所示,訊號接收電路520亦包含了接收路徑501,此外包含了一數位升轉換模組521以及N個基頻訊號處理模組B1-BN。數位升轉換模組521包含了M個數位升轉換器U1-UM。M跟N可為相同的且大於2的正整數,亦可為相異且大於2的正整數。數位升轉換器U1-UM接收來自基頻訊號處理模組B1-BN的數位基頻訊號DBFS1-DBFSN後,進行濾波以及升取樣動作,以得到數位中頻訊號DIFS1-DIFSM。數位升轉換器U1-UM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B1-BN可以是一對一的關係,亦即每一數位升轉換器U1-UM最多僅耦接到基頻訊號處理模組B1-BN其中之一,且不同的數位升轉換器耦接到不同的基頻訊號處理模組B1-BN。數位升轉換器U1-UM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B1-BN亦可以是多對多的關係,亦即每一數位升轉換器U1-UM可耦接到基頻訊號處理模組B1-BN中的多個。或者每一基頻訊號處理模組B1-BN可耦接到數位升轉換器U1-UM中的多個。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B1-BN可以分別使用N個不同的無線傳輸標準,亦可以兩個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使用相同的基頻訊號處理模組。藉由這樣的架構,可以依設計需求隨意調整數位升轉換器以及基頻訊號處理模的連接方式,且可任意設定基頻訊號處理模組要使用那些無線傳輸標準,更增加了根據本發明之訊號接收電路的應用性。然請留意,第5B圖雖以第5A圖為基礎來做說明,但第5B圖實施例亦可運用在第6圖和第7A圖的實施例均中。且第5B 圖的實施例亦可運用第6圖的結構。
第6圖繪示了第5A圖所示的訊號傳送電路500之詳細電路的其中一例。然請留意,第6圖所示的電路僅用以舉例,並不表示用以限定本發明。第一數位升轉換器503以及第二數位升轉換器505分別包含混波器613、617以及升取樣濾波器611、615。升取樣濾波器611、615分別對第一數位基頻訊號DBFS1以及第二數位基頻訊號DBFS2進行升取樣動作以及不同的濾波動作。混波器613、617分別接收載波訊號Lo2以及Lo3來將升取樣濾波器611、615的輸出載到不同的頻率上以形成第一數位中頻訊號DIFS1以及第二數位中頻訊號DIFS2。然請留意,載波Lo2以及Lo3是為了第一數位中頻訊號DIFS1以及第二數位中頻訊號DIFS2在適當的頻段下被傳送路徑501處理,因此若第一數位基頻訊號DBFS1以及第二數位基頻訊號DBFS2在被傳送路徑501接收時已經在適當的頻段下,則可以不需要混波器613和617。而且,第一數位升轉換器503以及第二數位升轉換器505亦可由其他的電路來實施。
傳送路徑501包含了一放大器601、一混波器603、一升取樣濾波器605以及一數位類比轉換器607。數位類比轉換器607將第一數位中頻訊號DIFS1轉換成一第一類比中頻訊號AIFS1,或用以將第二數位基頻訊號DIFS2轉換成一第二類比中頻訊號AIFS2。升取樣濾波器605用以對第一類比中頻訊號AIFS1或第二類比中頻訊號AIFS2執行濾波以及升取樣動作來分別產生一第一類比射頻訊號ARFS1或一第二類比射頻訊號ARFS2。混波器603用以接收一載波訊號Lo1,並將第一類比射頻訊號ARFS1混合載波訊號Lo1以產生該第一類比射頻輸出訊號ARFO1,或該第二類比射頻訊號ARFS2混合該載波訊號Lo1以產生第二類比射頻輸出訊號ARFO2。第一類比射頻輸出訊號ARFO1以及第二類比射頻輸出訊號ARFO2和第4圖的混合射頻輸入訊號MRFI1一樣,都是將訊號載上載波後的混合訊號。放大器601用以將第一類比射頻輸出訊號ARFO1或第二 類比射頻輸出訊號ARFO2放大,以使另一接收端接收到更清楚的訊號。
第7A圖繪示了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訊號傳收電路700,其結合了第1A圖的訊號接收電路100以及第5A圖的訊號傳送電路500。如第7A圖所示,訊號傳收電路700包含了一接收路徑701、一第一數位降轉換器703、一第二數位降轉換器705、一第一基頻訊號處理模組707、一第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709、一第一數位升轉換器711、一第二數位升轉換器713以及一傳送路徑715。第7A圖中所示的元件都可使用第4圖和第6圖中所示的結構。其中接收路徑701、第一數位降轉換器703、第二數位降轉換器705、第一基頻訊號處理模組707以及第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709的動作和第1A圖所示的訊號接收電路100相同,而第一基頻訊號處理模組707、第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709、第一數位升轉換器711、第二數位升轉換器713以及傳送路徑715和第5A圖所示的訊號傳送電路500相同,故在此不再贅述。請留意,第7A圖的實施例亦可包含第3圖的多工器304。
此外,當接收路徑701和傳送路徑715使用了第4圖和第6圖的結構時,訊號傳收電路700可更包含一載波產生器717,用以產生載波訊號給接收路徑701和傳送路徑715中的混合器。在一實施例中,載波產生器717會產生相同的載波給接收路徑701和傳送路徑715中的混合器。也就是說,接收路徑701所接收的訊號和傳送路徑715所傳送的訊號可載於相同的頻率下。此外,於一實施例中訊號傳收電路700可更包含一雙工器719,雙工器719的作用在於讓訊號傳送到所希望的路徑。舉例來說,在訊號傳收電路700接收訊號時,透過天線702所接收的訊號只會傳送到接收路徑701而不會傳送到傳送路徑715。相反的,在訊號傳收電路700傳送訊號時,傳送路徑715所輸出的訊號只會傳送到天線702而不會傳送到接收路徑701。
然請留意,雖然前述實施例均以兩個數位降轉換器、兩個數 位升轉換器以及兩個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來說明,但並不表示本發明所提供的訊號傳送電路、訊號接收電路以及訊號傳收電路僅能使用兩個數位降轉換器或兩個數位升轉換器,其亦可使用兩個以上的數位降轉換器、數位升轉換器以及基頻訊號處理模組。而且,前述實施例可在各元件的輸出端適當的加上濾波器,亦可對應所接收的訊號所涵蓋之無線傳輸標準的不同,來調整各元件的增益。
第7B圖繪示了第7A圖所示之實施例的延伸例。第7B圖中的訊號傳收電路720亦包含了第7A圖中的接收路徑701、傳送路徑715以及載波產生器717,但不限定一定要有這些元件。此外,訊號傳收電路720更包含一取樣轉換模組721以及N個基頻訊號處理模組。取樣轉換模組721內包含了M1個數位降轉換器D1-DM以及M2個數位升轉換器U1-UM2。M1和M2可為相同的正整數,亦可為不同的正整數。M1個數位降轉換器D1-DM以及N個基頻訊號處理模組間的連結以及運作方式已描述於第1B圖的實施例中,而M2個數位升轉換器U1-UM2以及N個基頻訊號處理模組間的連結以及運作方式已描述於第5B圖的實施例中,故於此不再贅述。此外,第7B圖的實施例亦可使用第6圖所示的結構。
根據前述的實施例,可得到一訊號接收方法,於一實施例中其運用在第1A圖所示的實施例中,但不限定。此訊號接收方法包含了第8圖所示的步驟:
步驟801
以一接收路徑將一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ARFI1轉換成一數位中頻輸入訊號DIFI。其中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包ARFI1含了一第一訊號成份以及一第二訊號成份,該第一訊號成份符合一第一無線傳輸標準(如Wifi)且該第二訊號成份符合一第二無線傳輸標準(如藍芽),但不限定這些訊號成份只能符合Wifi和藍芽。
步驟803
對數位中頻輸入訊號DIFI執行濾波以及降取樣動作,以得到該第一訊號成份以作為一第一數位基頻訊號DBFS1
步驟805
對數位中頻輸入訊號DIFI執行濾波以及降取樣動作,以得到該第二訊號成份以作為一第二數位基頻訊號DBFS2
步驟807
以第一無線傳輸標準處理第一數位基頻訊號DBFS1
步驟807
以第二無線傳輸標準處理第二數位基頻訊號DBFS2
根據前述的實施例,可得到一訊號傳送方法,於一實施例中其運用在第5A圖所示的實施例中,但不限定。此訊號傳送方法包含了第9圖所示的步驟:
步驟901
輸出以一第一無線傳輸標準處理的一第一數位基頻訊號DBFS1
步驟903
輸出以一第二無線傳輸標準處理的一第二數位基頻訊號DBFS2
步驟905
分別對第一數位基頻訊號DBFS1和第二數位基頻訊號DBFS2執行濾波以及升取樣動作,以產生一第一數位中頻訊號DIFS1和一第二數位中頻訊號DIFS2
步驟907
將該第一數位中頻訊號DIFS1轉換成一第一類比射頻輸出訊號ARFO1,或將第二數位中頻訊號DIFS2轉換成一第二類比射頻輸出訊號ARFO2,並輸出第一類比射頻輸出訊號ARFO1或第二類比射頻輸出訊號ARFO2
根據前述的實施例,可得到一訊號傳收方法,於一實施例中其運用在第7A圖所示的實施例中,但不限定。此訊號傳收方法包含了第10圖所示的步驟:
步驟1001
使用一接收路徑701將一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ARFI1轉換成一數位中頻輸入訊號DIFI並輸出數位中頻輸入訊號DIFI,其中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ARFI1包含了一第一訊號成份以及一第二訊號成份該第一訊號成份符合一第一無線傳輸標準且該第二訊號成份符合一第二無線傳輸標準。
步驟1003
對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DIFI執行濾波以及降取樣動作,以得到第一訊號成份來作為一第一數位基頻訊號DBFS1
步驟1005
對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DIFI執行濾波以及降取樣動作,以得到第二訊號成份來作為一第二數位基頻訊號DBFS2
步驟1007
使用一第一基頻訊號處理模組707以第一無線傳輸標準處理第一數位基頻訊號DBFS1,或使第一基頻訊號處理模組707輸出符合第一無線傳輸標準的一第三數位基頻訊號DBFS3
步驟1009
使用一第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709以第一無線傳輸標準處理第二數位基頻訊號DBFS2,或使第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709輸出符合第二無線傳輸標準的一第四數位基頻訊號DBFS4
步驟1011
分別對第三數位基頻訊號DBFS3和第四數位基頻訊號DBFS4執行濾波以及升取樣動作,以產生一第三數位中頻訊號DIFS3和一第四數位中頻訊號DIFS4
步驟1013
將第三數位中頻訊號DIFS3轉換成一第三類比射頻輸出訊號ARFO3,或將第四數位中頻訊號DIFS4轉換成一第二類比射頻輸出訊號ARFO4,並輸出第一類比射頻輸出訊號ARFO3或第二類比射頻輸出訊號ARFO4
第8圖、第9圖以及第10圖所示之方法的詳細步驟可由前述實施例推得,故於此不再贅述。
根據前述的實施例,可使用同一電路來傳送符合不同無線傳輸規格的訊號,因此可避免習知技術中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0‧‧‧訊號接收電路
101‧‧‧接收路徑
102‧‧‧天線
103‧‧‧第一數位降轉換器
105‧‧‧第二數位降轉換器
107‧‧‧第一基頻訊號處理模組
109‧‧‧第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

Claims (19)

  1. 一種訊號接收電路,包含:一接收路徑,用以將一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轉換成一數位中頻輸入訊號並輸出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其中該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包含了一第一訊號成份以及一第二訊號成份,該第一訊號成份符合一第一無線傳輸標準且該第二訊號成份符合一第二無線傳輸標準;一第一數位降轉換器,接收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經處理後得到對應於該第一訊號成份之一第一數位基頻訊號;一第二數位降轉換器,接收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經處理後得到對應於該第二訊號成份之一第二數位基頻訊號;一第一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以該第一無線傳輸標準處理該第一數位基頻訊號;以及一第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以該第二無線傳輸標準處理該第二數位基頻訊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訊號接收電路,更包含一多工器,選擇性的輸出該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或一第二類比射頻輸入訊號至該接收路徑,其中該第二類比射頻輸入訊號包含了一第三訊號成份以及一第四訊號成份,其中該第三訊號成份以及該第四訊號成份其中至少其一與該第一訊號成份和該第二訊號成份符合不同的無線傳輸標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訊號接收電路,其中該接收路徑包含:一混波器,用以接收一載波訊號,並將該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混合該載波訊號以產生一混合射頻輸入訊號;一降取樣濾波器,用以對該混合射頻輸入訊號執行濾波以及降取樣動作來產生一類比中頻輸入訊號;以及 一類比數位轉換器,用以將該類比中頻輸入訊號轉換成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
  4. 一種訊號傳收電路,包含:一接收路徑,用以將一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轉換成一數位中頻輸入訊號並輸出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其中該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包含了一第一訊號成份以及一第二訊號成份,該第一訊號成份符合一第一無線傳輸標準且該第二訊號成份符合一第二無線傳輸標準;一第一數位降轉換器,接收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經處理後得到對應於該第一訊號成份之一第一數位基頻訊號;一第二數位降轉換器,接收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經處理後得到對應於該第二訊號成份之一第二數位基頻訊號;一第一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以該第一無線傳輸標準處理該第一數位基頻訊號,或輸出符合該第一無線傳輸標準的一第三數位基頻訊號;一第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以該第二無線傳輸標準處理該第二數位基頻訊號,或輸出符合該第二無線傳輸標準的一第四數位基頻訊號;一第一數位升轉換器,接收該第三數位基頻訊號並對該第三數位基頻訊號執行濾波以及升取樣動作,以得到一第三數位中頻訊號;一第二數位升轉換器,接收該第四數位基頻訊號並對該第四數位基頻訊號執行濾波以及升取樣動作,以得到一第四數位中頻訊號;以及一傳送路徑,將該第三數位中頻訊號轉換成一第三類比射頻輸出訊號,或將該第四數位中頻訊號轉換成一第四類比射頻輸出訊號,並輸出該第三類比射頻輸出訊號或該第四類比射頻輸出訊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訊號傳收電路,更包含一載波產生器,用以產生一載波訊號:該接收路徑包含: 一第一混波器,用以接收該載波訊號,經處理後產生一混合射頻輸入訊號;一降取樣濾波器,用以處理該混合射頻輸入訊號來產生一類比中頻輸入訊號;以及一類比數位轉換器,用以將該類比中頻輸入訊號轉換成該類比中頻輸入訊號;該傳送路徑包含:一數位類比轉換器,用以將該第三數位中頻訊號轉換成一第三類比中頻訊號,或用以將該第四數位中頻訊號轉換成一第四類比中頻訊號;一升取樣濾波器,用以處理該第三類比中頻訊號或該第四類比中頻訊號來分別產生一第三類比射頻訊號或一第四類比射頻訊號;以及一第二混波器,用以接收該載波訊號,並將該第三類比射頻訊號混合該載波訊號以產生該第三類比射頻輸出訊號,或該第四類比射頻訊號混合該載波訊號以產生該第四類比射頻輸出訊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訊號傳收電路,更包含:一多工器,選擇性的輸出該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或一第二類比射頻輸入訊號至該接收路徑,其中該第二類比射頻輸入訊號包含了一第三訊號成份以及一第四訊號成份,其中該第三訊號成份以及該第四訊號成份其中至少其一與該第一訊號成份和該第二訊號成份符合不同的無線傳輸標準。
  7. 一種訊號接收方法,包含:以一接收路徑將一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轉換成一數位中頻輸入訊號並輸出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其中該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包含了一第一訊號成份以及一第二訊號成份,該第一訊號成份符合一第一無線傳輸標準且該第二訊號成份符合一第二無線傳輸標準;對該數位中頻輸入訊進行處理,以得到對應於該第一訊號成份之一第一數位基頻訊號; 對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進行處理,以得到對應於該第二訊號成份之一第二數位基頻訊號;以該第一無線傳輸標準處理該第一數位基頻訊號;以及以該第二無線傳輸標準處理該第二數位基頻訊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訊號接收方法,包含選擇性的輸出該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或一第二類比射頻輸入訊號至該接收路徑,其中該第二類比射頻輸入訊號包含了一第三訊號成份以及一第四訊號成份,其中該第三訊號成份以及該第四訊號成份其中至少其一與該第一訊號成份和該第二訊號成份符合不同的無線傳輸標準。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訊號接收方法,其中將一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轉換成一數位中頻輸入訊號的步驟包含:將該類比射頻輸入訊號混合一載波訊號以產生一混合射頻輸入訊號;對該混合射頻輸入訊號進行處理來產生一類比中頻輸入訊號;以及將該類比中頻輸入訊號轉換成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
  10. 一種訊號傳收方法,包含:使用一接收路徑將一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轉換成一數位中頻輸入訊號並輸出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其中該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包含了一第一訊號成份以及一第二訊號成份,該第一訊號成份符合一第一無線傳輸標準且該第二訊號成份符合一第二無線傳輸標準;對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進行處理,以得到對應於該第一訊號成份之一第一數位基頻訊號;對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進行處理,以得到對應於該第二訊號成份之一第二數位基頻訊號; 使用一第一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以該第一無線傳輸標準處理該第一數位基頻訊號,或使該第一基頻訊號處理模組輸出符合該第一無線傳輸標準的一第三數位基頻訊號;使用一第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以該第二無線傳輸標準處理該第二數位基頻訊號,或使該第二基頻訊號處理模組輸出符合該第二無線傳輸標準的一第四數位基頻訊號;接收該第三數位基頻訊號並對該第三數位基頻訊號執行濾波以及升取樣動作,以得到一第三數位中頻訊號;接收該第四數位基頻訊號並對該第四數位基頻訊號執行濾波以及升取樣動作,以得到一第四數位中頻訊號;以及將該第三數位中頻訊號轉換成一第三類比射頻輸出訊號,或將該第四數位中頻訊號轉換成一第四類比射頻輸出訊號,並輸出該第三類比射頻輸出訊號或該第四類比射頻輸出訊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訊號傳收方法,更包含:選擇性的輸出該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或一第二類比射頻輸入訊號至該接收路徑,其中該第二類比射頻輸入訊號包含了一第三訊號成份以及一第四訊號成份,其中該第三訊號成份以及該第四訊號成份其中至少其一與該第一訊號成份和該第二訊號成份符合不同的無線傳輸標準。
  12. 一種訊號接收電路,包含:一接收路徑,用以將一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轉換成一數位中頻輸入訊號並輸出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其中該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包含了複數個訊號成份,該訊號成份符合至少一無線傳輸標準;一數位降轉換模組,包含M個數位降轉換器,用以接收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經處理後得到對應於該些訊號成份的M個數位基頻訊號,其中該M為大 於或等於2的正整數;N個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以相對應的該無線傳輸標準處理該數位基頻訊號,其中該N為大於或等於2的正整數;其中該數位降轉換器與該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以下列連接方式至少其一連接:該數位降轉換器其中之一連接至少一個該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以及該基頻訊號處理模組其中之一連接至少一個該數位降轉換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訊號接收電路,其中該基頻訊號處理模組分別使用不同的無線傳輸標準。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訊號接收電路,其中該基頻訊號處理模組至少其一使用相同的無線傳輸標準。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訊號接收電路,其中該M與該N的值相同。
  16. 一種訊號傳收電路,包含:一接收路徑,用以將一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轉換成一數位中頻輸入訊號並輸出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其中該第一類比射頻輸入訊號包含了複數個訊號成份,該些訊號成份符合至少一無線傳輸標準;一數位降轉換模組,包含M1個數位降轉換器,用以接收該數位中頻輸入訊號,經處理後得到對應該訊號成份之M1個數位基頻訊號,其中該M1為大於或等於2的正整數;N個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以相對應的該無線傳輸標準處理該數位基頻訊號或輸出符合該無線傳輸標準的該數位基頻訊號,其中該N為大於或等於2的正整數; 一數位升轉換模組,包含M2個數位升轉換器,用以接收該基頻訊號處理模組輸出的該些數位基頻訊號,經處理後產生M2個數位中頻訊號,其中該M2為大於或等於2的正整數;一傳送路徑,將該些數位中頻訊號分別轉換成類比射頻輸出訊號,並輸出該類比射頻輸出訊號;其中該些數位降轉換器與該些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以下列連接方式至少其一連接:該數位降轉換器其中之一連接至少一個該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以及該基頻訊號處理模組其中之一連接至少一個該數位降轉換器;其中該些數位升轉換器與該些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以下列連接方式至少其一連接:該數位升轉換器其中之一連接至少一個該基頻訊號處理模組;以及該基頻訊號處理模組其中之一連接至少一個該數位升轉換器。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訊號傳收電路,其中該基頻訊號處理模組分別使用不同的無線傳輸標準。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訊號傳收電路,其中該基頻訊號處理模組至少其一使用相同的無線傳輸標準。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訊號傳收電路,其中該M1、該M2與該N的值其中至少其二相同。
TW102107877A 2013-03-06 2013-03-06 訊號傳送或接收電路、以及訊號傳送或接收方法 TWI5176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7877A TWI517602B (zh) 2013-03-06 2013-03-06 訊號傳送或接收電路、以及訊號傳送或接收方法
US14/197,671 US9219627B2 (en) 2013-03-06 2014-03-05 Circuit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7877A TWI517602B (zh) 2013-03-06 2013-03-06 訊號傳送或接收電路、以及訊號傳送或接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6488A TW201436488A (zh) 2014-09-16
TWI517602B true TWI517602B (zh) 2016-01-11

Family

ID=51487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7877A TWI517602B (zh) 2013-03-06 2013-03-06 訊號傳送或接收電路、以及訊號傳送或接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219627B2 (zh)
TW (1) TWI51760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9341A (en) * 1994-12-29 1996-11-26 Motorola, Inc. Multi-channel digital transceiver and method
KR100542118B1 (ko) * 2002-12-12 2006-01-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소프트웨어 무선 시스템을 위한 디지털 여파기와 이를 구비한 디지털 중간 주파수 대역 신호 처리 장치 및 그 방법
FI20030477A0 (fi) * 2003-03-31 2003-03-31 Nokia Corp Kehyssynkronointitiedon jakelu tukiasemassa
US7493141B2 (en) * 2004-03-15 2009-02-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on radio architecture for multi-mode multi-band applications
US20050201494A1 (en) * 2004-03-15 2005-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gital down-conversion in a multi-mode wireless terminal
US20070015472A1 (en) * 2005-07-15 2007-01-18 Simo Murtojarvi Multimode transmitter, modu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hip set
GB2440192B (en) * 2006-07-17 2011-05-04 Ubidyne Inc Antenna array system
US7761636B2 (en) * 2006-11-22 2010-07-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ccess arbitration for an integrated circuit in a wireless device
CN102204401A (zh) * 2008-09-05 2011-09-28 艾色拉加拿大有限公司 具有针对无线应用的可切换输出的无源发射机架构
US8798560B2 (en) * 2009-04-09 2014-08-05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ple frequency band information signal universal front end with adjustable analog signal path components
US20100261437A1 (en) * 2009-04-09 2010-10-14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ple frequency band information signal universal front end
US20120026407A1 (en) * 2010-07-31 2012-02-02 Quintic Holding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able Multi-standard Receiv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254641A1 (en) 2014-09-11
US9219627B2 (en) 2015-12-22
TW201436488A (zh) 2014-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96969B1 (en) Multi-chip connection circuit
US7587000B2 (en) Radio receiver utilizing a single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US8805296B2 (en) Field programmable transceiver circuits
US20120033656A1 (en) Integrated Bluetooth and Wireless LAN Transmitters Having Simultaneous Bluetooth and Wireless LAN Transmissions
TW201920981A (zh) 用於雷達系統之數位波束形成的方法及設備
CN111566940B (zh) 一种信号处理电路、射频信号发射机和通信设备
US20180191387A1 (en) Signal Processing Arrangement for a Transmitter
SE1850093A1 (en) Analog processing system for massive-mimo
US9077391B2 (en) Transmitter front-e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output signals on basis of polyphase modulation
CN102231635B (zh) 直接变频接收机
CN210958360U (zh) 信号处理电路和天线装置
CN110677216B (zh) 面向电子对抗的数字射频前端及射频信号频率检测方法
TWI517602B (zh) 訊號傳送或接收電路、以及訊號傳送或接收方法
CN112119618B (zh) 用于发射器的信号处理装置和用于这种装置的方法
US20210175858A1 (en) Radio transceiver arrangement and method
US11133814B1 (en) Continuous-time residue generation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rrangements with programmable analog delay
KR20050113308A (ko) 초광대역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신호 발생장치 및 방법
CN104124985A (zh) 无线发射器
WO2014067363A1 (zh) 一种集成接收装置
US939795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 analog crossbar architecture
JP2016213605A (ja) 無線装置及びデータ転送方法
CN104065393B (zh) 信号传送或接收电路以及信号传送或接收方法
WO2015067034A1 (zh) 一种零中频信号的修正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20180331665A1 (en) Amplifier and transmitter,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KR100916049B1 (ko) 멀티포트 네트워크의 iq 신호 생성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