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4124B - 狀態控制裝置、資訊處理裝置、電腦程式產品及半導體裝置 - Google Patents

狀態控制裝置、資訊處理裝置、電腦程式產品及半導體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4124B
TWI514124B TW102108892A TW102108892A TWI514124B TW I514124 B TWI514124 B TW I514124B TW 102108892 A TW102108892 A TW 102108892A TW 102108892 A TW102108892 A TW 102108892A TW I514124 B TWI514124 B TW I51412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amount
stat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8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51117A (zh
Inventor
Tatsunori Kanai
Tetsuro Kimura
Koichi Fujisaki
Junichi Segawa
Akihiro Shibata
Masaya Tarui
Satoshi Shirai
Yusuke Shirota
Hiroyoshi Haruki
Haruhiko Toyama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Kk filed Critical Toshiba Kk
Publication of TW201351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511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41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412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3Arrangements for using multiple switchable power supplies, e.g. battery and A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0Means for acting in the event of power-supply failure or interruption, e.g. power-supply fluctuations
    • G06F1/305Means for acting in the event of power-supply failure or interruption, e.g. power-supply fluctuations in the event of power-supply fluctu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12Monitoring battery levels, e.g. power saving mode being initiated when battery voltage goes below a certain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狀態控制裝置、資訊處理裝置、電腦程式產品及半導體裝置 相關申請案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係基於並主張2012年3月14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12-056792號及2013年3月4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13-042039號之優先權之權益;該等申請案之全部內容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文中所闡述之實施例一般而言係關於一種狀態控制裝置、一種資訊處理裝置、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及一種半導體裝置。
可期望使用有限電力高效地操作可攜式資訊處理裝置(諸如,平板電腦終端機)或小型資訊處理裝置(諸如,感測器節點)。作為用於此目的之一方法,已知一種藉由停止供應電力至未使用部件來減少電力消耗之方法。此外,存在一種其中具有一電儲存單元(諸如,一電容器或一電池組)之一資訊處理裝置在減少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一電力量時進入一暫停狀態且在維持一處理器或一輸入/輸出裝置之一操作狀態之同時停止操作之方法。當藉由一外部電力供應器或諸如此類將電容器或電池組充電且接著一使用者藉由按壓一電力開關或諸如此類而指示一執行重新開始時,經暫停之資訊處理裝置將處理器或輸 入/輸出裝置之操作狀態復原成緊接在暫停之前的狀態且重新開始操作。較佳地係,在使用者意識不到之情況下透通地執行資訊處理裝置之此一狀態轉變。
各實施例之一目的係提供一種狀態控制裝置及一種資訊處理裝置,其能夠在一使用者意識不到之情況下透通地執行該資訊處理裝置之一狀態轉變。
根據一實施例,一狀態控制裝置控制一資訊處理裝置之一狀態轉變。該資訊處理裝置包含:一處理器;一電力供應單元,其經組態以將電力供應至至少該處理器;及一電儲存單元,其經組態以累積該電力供應單元之剩餘電力且當由該電力供應單元供應之電力不充足時將該所累積電力供應至至少該處理器。該狀態控制裝置包含一控制器,其經組態以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電力量減小至一第一電力量同時該資訊處理裝置處於一第一狀態時,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該第一狀態轉變至其中該處理器之電力消耗低於該第一狀態中之電力消耗之一第二狀態,且經組態以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該電力量增加至大於該第一電力量之一第二電力量同時該資訊處理裝置處於該第二狀態時,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該第二狀態轉變至該第一狀態。
根據上文所闡述之該狀態控制裝置,可在一使用者意識不到之情況下透通地執行該資訊處理裝置之一狀態轉變。
1‧‧‧資訊處理裝置
1A‧‧‧資訊處理裝置
1B‧‧‧資訊處理裝置
1C‧‧‧資訊處理裝置
1D‧‧‧資訊處理裝置
1E‧‧‧資訊處理裝置
2a‧‧‧顯示單元
2b‧‧‧觸控面板/透明觸控面板
3‧‧‧太陽能電池
4‧‧‧鍵盤
5‧‧‧電子儲存單元/電儲存單元
6‧‧‧電力管理單元
7‧‧‧處理器
8‧‧‧主記憶體/非揮發性主記憶體
9‧‧‧次級儲存器/第二儲存器/非揮發性次級儲存器
10‧‧‧通信介面(通信I/F)
11‧‧‧偵測單元
12‧‧‧狀態控制裝置
13‧‧‧匯流排
20A‧‧‧半導體裝置
20B‧‧‧半導體裝置
20C‧‧‧半導體裝置
21D‧‧‧第一半導體裝置
21E‧‧‧第一半導體裝置
22D‧‧‧第二半導體裝置
22E‧‧‧第二半導體裝置
30‧‧‧電力供應單元
P1‧‧‧第一電力量
P1'‧‧‧第一電力量
P2‧‧‧第二電力量
P2'‧‧‧第二電力量
P3‧‧‧第三電力量
P4‧‧‧第四電力量
T0‧‧‧時間點
圖1係根據一實施例之一資訊處理裝置之一外觀圖;圖2係圖解說明根據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之一組態實例之一方塊圖;圖3係闡述根據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之一狀態轉變之一圖式;圖4係闡述累積於一電儲存單元中之一電力量與資訊處理裝置之 一狀態轉變之間的一關係之一圖式;圖5係圖解說明由一狀態控制裝置執行之程序之一流程圖;圖6係圖解說明當接收一暫停指令時一處理器之一操作之一流程圖;圖7係圖解說明在重設處理之後處理器之一操作之一流程圖;圖8係闡述累積於電儲存單元中之一電力量與資訊處理裝置之一狀態轉變之間的一關係之一圖式;且圖9係圖解說明由狀態控制裝置執行之程序之一流程圖;圖10係圖解說明由狀態控制裝置執行之程序之一流程圖;圖11係圖解說明由狀態控制裝置執行之程序之一流程圖;圖12係圖解說明根據一第一修改實例之一資訊處理裝置之一硬體組態實例之一方塊圖;圖13係圖解說明由根據第一修改實例之一半導體裝置執行之程序之一流程圖;圖14係圖解說明根據一第二修改實例之一資訊處理裝置之一硬體組態實例之一方塊圖;圖15係圖解說明由根據第二修改實例之一半導體裝置執行之程序之一流程圖;圖16係圖解說明根據一第三修改實例之一資訊處理裝置之一硬體組態實例之一方塊圖;圖17係圖解說明由根據第三修改實例之一半導體裝置執行之程序之一流程圖;圖18係圖解說明根據一第四修改實例之一資訊處理裝置之一硬體組態實例之一方塊圖;圖19係圖解說明由根據第四修改實例之一半導體裝置執行之程序之一流程圖; 圖20係圖解說明根據一第五修改實例之一資訊處理裝置之一硬體組態實例之一方塊圖;且圖21係圖解說明由根據第五修改實例之一半導體裝置執行之程序之一流程圖。
第一實施例
圖1係圖解說明根據一第一實施例之一資訊處理裝置1之一外觀之一圖式。資訊處理裝置1組態為由一太陽能電池驅動之一平板電腦終端機。資訊處理裝置1在一終端機表面包含一顯示單元2a。顯示單元2a之實例包含一低電力消耗反射式液晶顯示器、一電子紙及諸如此類。此外,資訊處理裝置1在除終端機表面之顯示單元2a以外之一區中包含一太陽能電池3。此外,資訊處理裝置1在顯示單元2a之表面上包含一觸控面板2b。此外,資訊處理裝置1在不重疊終端機表面之顯示單元2a之一部分處包含一鍵盤4。可藉由重疊太陽能電池3之表面上之一透明觸控面板2b來實施一鍵盤4。此外,可由使用一透明材料或其中具有光阻擋效應之一部分頗小之一材料之一機械鍵盤來實施鍵盤4。
圖2圖解說明根據第一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之一硬體組態實例之一方塊圖。作為一主硬體組態,資訊處理裝置1包含:太陽能電池3,其充當一電力供應單元;一電儲存單元5,其經組態以累積剩餘電力;一電力管理單元6,其經組態以管理至整個資訊處理裝置1之電力供應;一處理器7;一主記憶體8;一次級儲存器9;顯示單元2a;觸控面板2b;鍵盤4;一通信介面(通信I/F)10;一偵測單元11,其經組態以偵測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一電力量;及一狀態控制裝置12,其經組態以控制資訊處理裝置1之一狀態轉變。處理器7、主記憶體8、顯示單元2a、通信介面10及次級儲存器9連接至一匯流排13。
資訊處理裝置1藉助由太陽能電池3產生之電力來操作。然而,由太陽能電池3產生之電力可不單獨涵蓋處於一作用狀態之整個資訊處理裝置1之峰值電力消耗。出於此原因,將在一等待狀態或一暫停狀態期間由太陽能電池3產生之剩餘電力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在作用狀態中,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且由太陽能電池3產生之電力經相加且調整以具有電力管理單元6中所必需之一電壓且被供應至資訊處理裝置1之各別部件。此電力控制稱為一峰值援助或一峰值移位。
在電儲存單元5中,可單獨地或以組合方式使用一高容量電容器(諸如,一電雙層電容器、一鋰離子電容器或諸如此類)或一電池組(諸如,一鋰離子電池組或諸如此類)。作為組合之一實例,將由太陽能電池3產生之電力累積於電雙層電容器中,且將所累積電力進一步充電於鋰離子電池組中。
處理器7藉由執行一應用程式或一作業系統來控制整個資訊處理裝置1。根據第一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配備有一作業系統,舉例而言,Linux(註冊商標)或諸如此類。
主記憶體8係由處理器7用作一工作區域之一主儲存單元。在主記憶體8中,舉例而言,可使用可以一高速度讀取及寫入之一非揮發性記憶體,諸如,磁阻式隨機存取記憶體(MRAM)。除MRAM以外,諸如相變記憶體(PCM)(其亦稱作PRAM或PCRAM)或電阻式隨機存取記憶體(ReRAM)等非揮發性記憶體亦可用作主記憶體8。此外,藉由電儲存單元5備份之揮發性記憶體(舉例而言,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或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可用作主記憶體8。
次級儲存器9係使用一非揮發性記憶體之一輔助儲存單元,其儲存由資訊處理裝置1需要之資料或程式。在次級儲存器9中,舉例而言,可使用一快閃記憶體。此外,一SD卡或一SSD可用作次級儲存器9。
資訊處理裝置1包含顯示單元2a、觸控面板2b、鍵盤4及通信介面10作為輸入/輸出裝置。通信介面10係用於藉由(舉例而言)一無線區域網路(LAN)或諸如此類執行通信之一介面。在圖2之組態實例中,鍵盤4及觸控面板2b連接至狀態控制裝置12,且來自鍵盤4或觸控面板2b之輸入資料由狀態控制裝置12接收且傳送至處理器7。鍵盤4及觸控面板2b可直接或透過匯流排13連接至處理器7,且輸入資料可在不通過狀態控制裝置12之情況下被接收。按照處理器7與主記憶體8之間的關係,次級儲存器9可被視為輸入/輸出裝置中之一者。下文中,當稱為資訊處理裝置1之輸入/輸出裝置時,除顯示單元2a、觸控面板2b、鍵盤4及通信介面10以外,亦包含次級儲存器9。
經組態以偵測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一電力量之偵測單元11可以各種方式實施。舉例而言,當將一電容器(諸如,一電雙層電容器、一鋰離子電容器或諸如此類)用作電儲存單元5時,可藉由量測該電容器之一輸出電壓來知曉一所累積電力量。因此,一AD轉換器可用作偵測單元11。此外,當狀態控制裝置12由嵌入有一AD轉換器之一低電力消耗微電腦實施時,透過AD轉換器讀取電儲存單元5(電容器)之輸出電壓,且可依據值計算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電容器)中之一電力量。即,狀態控制裝置12可經組態以具有偵測單元11之功能。此外,當將一電池組(諸如,一鋰離子電池組或諸如此類)用作電儲存單元5時,可藉由透過一庫侖(coulomb)計數器量測一充電/放電量來知曉一所累積電力量。因此,該庫侖計數器可用作偵測單元11。
狀態控制裝置12透過偵測單元11監測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一電力量,且根據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來控制資訊處理裝置1之在一啟動狀態(第一狀態)與一暫停狀態(第二狀態)之間的一狀態轉變。狀態控制裝置12(舉例而言)可藉由使用一低電力消耗微電腦而實施為韌體,且亦可實施為專用硬體。此外,狀態控制裝置12之部分或 所有功能可實施為由資訊處理裝置1內之處理器7執行之軟體。
圖3係圖解說明資訊處理裝置1之一狀態轉變之一實例之一圖式。通常,將資訊處理裝置1重複地置於一作用狀態(其中處理器7執行處理)及一等待狀態(其中處理器7等待自輸入/輸出裝置之一中斷,諸如等待一使用者之輸入或等待自次級儲存器9讀取資料之完成)。資訊處理裝置1之一啟動狀態意指其中將資訊處理裝置1重複地置於作用狀態及等待狀態之一狀態。通常,等待狀態中之資訊處理裝置1之電力消耗低於作用狀態中之電力消耗。可根據處理器7或資訊處理裝置1之組態而提供對應於等待狀態之複數個狀態。舉例而言,減少供應至未使用部件之電力同時最少量地保留處理器7內所需要之一暫存器之一值係與上文相同的,但存在具有其中接通一快取記憶體之電力且保存資料之一第一等待狀態且進一步具有其中關斷快取記憶體之電力且不保存資料之一第二等待狀態(稱作一深度睡眠)之諸多處理器。
一暫停狀態係其中將用於緊接在暫停之前復原處理器7或輸入/輸出裝置之操作狀態所必需之資訊記錄於非揮發性主記憶體8(或第二儲存器9)中且停止操作之一狀態。在此狀態中,可完全停止至資訊處理裝置1之電力之供應。由於處理器7或輸入/輸出裝置內之暫存器或諸如此類係揮發性的,因此當停止電力之供應時會丟失資訊。然而,在重新開始電力之供應之後,將用於復原處理器7或輸入/輸出裝置之操作狀態所必需之資訊記錄於非揮發性主記憶體8(或次級儲存器9)中。因此,可藉由基於該資訊在暫停狀態之後復原處理器7或輸入/輸出裝置之操作狀態來重新開始操作。此外,在某些情形中,甚至在暫停狀態中亦將微弱電力繼續供應至處理器7。按照與啟動狀態之關係,暫停狀態可定義為其中處理器7之電力消耗低於啟動狀態中之電力消耗之一狀態。
狀態控制裝置12控制資訊處理裝置1之在啟動狀態與暫停狀態之 間的狀態轉變,如上文所闡述。特定而言,基於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所必需之一電力量Pon且基於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啟動狀態轉變至暫停狀態所必需之一電力量Poff來判定一第一電力量P1及一第二電力量P2。第一電力量P1係超過至少Poff之一電力量。第二電力量P2係超過至少Pon+Poff之一電力量且具有大於第一電力量P1之一值。每當資訊處理裝置1處於啟動狀態或暫停狀態時,狀態控制裝置12透過偵測單元11監測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在資訊處理裝置1處於啟動狀態時減小至第一電力量P1,則狀態控制裝置12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啟動狀態轉變至暫停狀態。此外,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在資訊處理裝置1處於暫停狀態時增加至第二電力量P2,則狀態控制裝置12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
圖4係闡述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與資訊處理裝置1之狀態轉變之間的關係之一圖式。在圖表中,一垂直軸表示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且一水平軸表示過去之時間。
在圖4中所圖解說明之實例中,在時間點T0處,未在電儲存單元5中累積電力,且資訊處理裝置1處於暫停狀態。隨後,在電儲存單元5中累積由太陽能電池3產生之電力。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增加至第二電力量P2(在圖式中之T1處),則狀態控制裝置12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隨後,使用由太陽能電池3產生之電力及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來繼續啟動資訊處理裝置1。然而,當增加處理負載或減小太陽能電池3之電力量時,減小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減小至第一電力量P1(在圖式中之T2處),則狀態控制裝置12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啟動狀態轉變至暫停狀態。此後,若在電儲存單元5中累積由太陽能電池3產生之電力且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增加至第 二電力量P2(在圖式中之T3處),則狀態控制裝置12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
圖5係圖解說明由狀態控制裝置12執行之用於實施如圖4中所圖解說明之狀態轉變之程序之一流程圖。狀態控制裝置12需要控制管理至整個資訊處理裝置1之電力之供應之電力管理單元6。處於此原因,狀態控制裝置12之操作所必需之電力係直接自電儲存單元5供應而不通過電力管理單元6。若操作所必需之電力係自電儲存單元5供應,則狀態控制裝置12經啟動以開始圖5中所圖解說明之處理。此外,當正將電力供應至狀態控制裝置12時,狀態控制裝置12按照(舉例而言)以100毫秒為單位之一短週期重複地執行圖5之流程圖中所圖解說明之程序。
首先,在步驟S101中,狀態控制裝置12透過偵測單元11獲取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一電力量。狀態控制裝置12根據在步驟S101中所獲取之電力量及資訊處理裝置1之當前狀態來控制資訊處理裝置1之狀態轉變。即,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102中判定資訊處理裝置1是處於啟動狀態還是處於暫停狀態。當資訊處理裝置1處於啟動狀態(步驟S102中之「是」)時,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103中判定在步驟S101中所獲取之電力量(即,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是否等於或小於第一電力量P1。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等於或小於第一電力量P1(步驟S103中之「是」)時,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104中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啟動狀態轉變至暫停狀態且返回。另一方面,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超過第一電力量P1(步驟S103中之「否」)時,狀態控制裝置12返回而不改變資訊處理裝置1之狀態。
此外,當資訊處理裝置1處於暫停狀態(步驟S102中之「否」)時,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105中判定在步驟S101中所獲取之電力量 (即,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是否等於或大於第二電力量P2。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等於或大於第二電力量P2(步驟S105中之「是」)時,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106中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且返回。另一方面,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小於第二電力量P2(步驟S105中之「否」)時,狀態控制裝置12返回而不改變資訊處理裝置1之狀態。本文中,返回意指返回至下一循環之步驟S101中之操作。
可以如下之一方式實施致使狀態控制裝置12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啟動狀態轉變至暫停狀態(舉例而言)之一程序:狀態控制裝置12產生指示處理器7轉變至暫停狀態之一中斷且接收該中斷之處理器7執行圖6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圖6係圖解說明當接收暫停指令時處理器7之操作之一流程圖。
當處理器7自狀態控制裝置12接收指示至暫停狀態之轉變之中斷時,首先,在步驟S201中處理器7將復原當前正操作之輸入/輸出裝置之操作狀態所必需之資訊記錄於非揮發性主記憶體8中。在其中資訊處理裝置1稍後自暫停狀態返回至啟動狀態之情形中,復原操作狀態所必需之資訊係指重新開始在變為暫停狀態時暫停之程序所必需之資訊。舉例而言,當自次級儲存器9讀取資料時,若將關於正讀取之資料之一位址及一資料長度之資訊記錄於主記憶體8中,則資訊處理裝置1可在資訊處理裝置1稍後自暫停狀態返回至啟動狀態時再次執行相同讀取程序。同樣,當將資料寫入於次級儲存器9中時,若將欲寫入之資料及關於寫入目的地之一位址之資訊記錄於主記憶體8中,則資訊處理裝置1可在資訊處理裝置1稍後自暫停狀態返回至啟動狀態時再次執行相同寫入程序。此外,當將資料寫入至顯示單元2a中時,將欲寫入之資料及關於寫入目的地之資訊記錄於主記憶體8中。
同時,在其中處理器7經組態以在將第一電力量P1設定至充分大 於上文所闡述之Poff之一值時(即,在將充分大於上文所闡述之Poff之電力量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一狀態中)自狀態控制裝置12接收指示至暫停狀態之轉變之中斷之情形中,處理器7可不執行步驟S201且等待直至完成當前正操作之輸入/輸出裝置之輸入及輸出操作。
此外,當開始輸入/輸出裝置之輸入及輸出操作時,處理器7可需要狀態控制裝置12檢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以便檢查是否將完成輸入/輸出裝置之輸入輸出操作所必需之電力量(所估計值)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且接著開始輸入/輸出裝置之輸入及輸出操作。即,當在輸入/輸出裝置開始輸入及輸出操作時之一時序處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足以完成輸入/輸出裝置之輸入及輸出操作時,開始輸入/輸出裝置之輸入及輸出操作。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不夠時,等待輸入/輸出裝置之輸入及輸出操作。藉由執行此一控制,可在資訊處理裝置1自啟動狀態轉變至暫停狀態時移除正操作之輸入/輸出裝置。
隨後,在步驟S202中處理器7將復原處理器7之操作狀態所必需之資訊記錄於主記憶體8中。即,由於藉由一內部暫存器判定處理器7之操作狀態,因此將一暫存器之一所必需值記錄於非揮發性主記憶體8上之一區域中。
此外,當資訊處理裝置1轉變至暫停狀態且停止電力之一供應時,丟失快取記憶體之資料。因此,在步驟S203中處理器7快速更新(flash)快取記憶體,且將快取記憶體之已變更資料寫入於主記憶體8中以便不被丟失。
隨後,在步驟S204中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啟動狀態轉變至暫停狀態。可以如下之一方式執行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轉變至暫停狀態之方法:處理器7指示電力管理單元6停止至資訊處理裝置1之各別部件之電力之供應,或狀態控制裝置12指示電力管理單元6停止至資訊處 理裝置1之各別部件之電力之供應。
可以如下之一方式實施致使狀態控制裝置12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舉例而言)之一程序:狀態控制裝置12指示電力管理單元6透過一信號線(諸如,I2C或GPIO)啟動系統,且接收指令之電力管理單元6將電力供應至資訊處理裝置1之各別部件且執行重設程序。圖7係圖解說明在重設程序之後處理器7之操作之一流程圖。
在重設程序之後的處理器7首先在步驟S301中判定是否將狀態自暫停狀態改變至啟動狀態。舉例而言,可以如下之一方式實施此判定:處理器7在處理器7根據圖6之操作流程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啟動狀態轉變至暫停狀態時將一特定值寫入於非揮發性主記憶體8之一特定區域中,且在步驟S301中判定是否將該特定值寫入於主記憶體8之特定區域中。
當在步驟S301中判定不將狀態自暫停狀態改變至啟動狀態時,即,當判定其係藉由按壓一電源按鈕或諸如此類進行之一正常開機操作(步驟S301中之「否」)時,處理器7在步驟S302中執行一正常初始化程序。該正常初始化程序係(舉例而言)作業系統之起動程序。
另一方面,當判定將狀態自暫停狀態改變至啟動狀態(步驟S301中之「是」)時,處理器7在步驟S303中自主記憶體8讀取復原處理器7之操作狀態所必需之資訊且藉由使用該資訊來復原處理器7之操作狀態。可藉由還原記錄於主記憶體8上的暫存器之值來實施此程序。
隨後,處理器7在步驟S304中自主記憶體8讀取復原在自啟動狀態至暫停狀態之轉變後旋即暫停之輸入/輸出裝置之操作狀態所必需之資訊且藉由該資訊來復原輸入/輸出裝置之操作狀態。舉例而言,在自次級儲存器9讀取資料之情形中,在輸入/輸出裝置中重新執行自次級儲存器9上之所記錄位址讀取所記錄資料長度之資料之程序。
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所必需之電力量 Pon可定義為在執行圖7之步驟S301、步驟S303及步驟S304期間消耗的資訊處理裝置1之總電力消耗。此外,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啟動狀態轉變至暫停狀態之電力量Poff可定義為在執行圖6之步驟S201至步驟S204期間消耗的資訊處理裝置1之總電力消耗。應明瞭,由於存在此等電力消耗之一變化,因此基於系統中採用之最大電力消耗而預先設定Pon或Poff之值。接著,將變為藉以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啟動狀態轉變至暫停狀態之一臨限值之第一電力量P1設定至超過至少Poff之一電力量。此外,將變為藉以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之一臨限值之第二電力量P2設定至超過至少Pon+Poff之一電力量。
如上文所闡述,第一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係藉由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來補償由太陽能電池3產生之電力之缺乏之一峰值援助型資訊處理裝置1。在資訊處理裝置1中,狀態控制裝置12監測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當在啟動狀態中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減小至第一電力量P1時,狀態控制裝置12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啟動狀態轉變至暫停狀態。當在暫停狀態中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增加至第二電力量P2時,狀態控制裝置12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
因此,在使用者意識不到之情況下,資訊處理裝置1可執行以下操作:若由於停止太陽能電池3之電力產生同時將資訊處理裝置1置於一袋或一抽屜中因此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不充足,則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轉變至暫停狀態,且接著在一明亮位置中取出資訊處理裝置1以允許太陽能電池3產生充足電力,且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增加,則資訊處理裝置1返回至啟動狀態。此外,在使用者看來似乎資訊處理裝置1繼續執行處理,此乃因當處理器7之處理負載可能超過太陽能電池3之電力產生能力時以一短時間間隔將資訊處 理裝置1重複地置於暫停狀態及啟動狀態以便不被使用者感測到。因此,第一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可在使用者意識不到之情況下根據使用環境執行適當狀態轉變。
在其中使用藉由太陽能電池進行之電力產生、藉由加熱或振動進行之能量採收、無線電力饋送、藉由一手推輪進行之人工電力產生、藉由諸如一USB之一有線方式進行之電力供應或諸如此類來操作資訊處理裝置之情形中,難以穩定地繼續供應充足電力。因此,需要一峰值電力援助。即,在此類型之資訊處理裝置中,由於作用狀態(其中處理器正執行處理之狀態)中之電力消耗可增加為多於所供應電力量,因此在等待狀態(其中處理器等待自輸入/輸出裝置之中斷之狀態)或暫停狀態(其中停止電力之供應且停止資訊處理裝置之整個操作之狀態)期間將剩餘電力累積於電儲存單元(諸如,一電容器或一電池組)中,且在啟動狀態中使用該電力。
預期,在使用者意識不到之情況下,峰值援助型資訊處理裝置可執行以下操作:當所供應電力不充足時或當停止電力之供應時進入暫停狀態同時維持處理器或輸入/輸出裝置之操作狀態,且接著當將在啟動狀態(其中重複作用狀態及等待狀態之狀態)中操作所必需之電力累積於電力儲存單元中時返回至啟動狀態且重新開始操作。
舉例而言,需要由太陽能電池驅動之平板電腦終端機執行以下操作:當可能丟失累積於電儲存單元中之電力同時將平板電腦終端機置於一袋或一抽屜中時將平板電腦終端機改變至暫停狀態,且當在一明亮位置中取出平板電腦終端機時在使用者意識不到之情況下使平板電腦終端機返回至啟動狀態。此外,當處理負載可能超過太陽能電池之電力產生能力時,需要向使用者展示似乎藉由以一短時間間隔重複暫停狀態及啟動狀態來繼續執行處理以便使使用者意識不到狀態轉變。
如在習用技術中,不可藉由僅停止至未使用部件之電力之供應來實現此一資訊處理裝置之操作。此外,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中之電力量不充足,則不可藉由僅暫停資訊處理裝置來實現操作。
相比而言,在資訊處理裝置1中,狀態控制裝置12監測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當在啟動狀態中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減小至第一電力量P1時,狀態控制裝置12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啟動狀態轉變至暫停狀態。當在暫停狀態中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增加至第二電力量P2時,狀態控制裝置12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因此,可在使用者意識不到之情況下根據使用環境實現一適當狀態轉變。
第二實施例
接下來,將闡述根據一第二實施例之一資訊處理裝置。根據第二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係在一主記憶體8中使用一揮發性記憶體(諸如,DRAM)而非一非揮發性記憶體(諸如,MRAM)之一實例。該資訊處理裝置之基本組態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基本組態。因此,下文中,將相同參考編號指派給與第一實施例共有之元件,且將不提供一冗餘說明。將僅闡述第二實施例之特性部件。此外,為鑑別於第一實施例,根據第二實施例之一資訊處理裝置、一主記憶體、一電力管理單元及一狀態控制裝置稱為一資訊處理裝置1'、一主記憶體8'、一電力管理單元6'及一狀態控制裝置12'。此外,在第二實施例之說明中,變為藉以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一啟動狀態轉變至一暫停狀態之一臨限值之一第一電力量稱為一第一電力量P1',變為藉以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一暫停狀態轉變至一啟動狀態之一臨限值之一第二電力量稱為一第二電力量P2'。
由於第二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在主記憶體8'中使用一揮發性記憶體,因此若在暫停狀態中停止整個資訊處理裝置1'之電力之供應 則主記憶體8'之資料消失。因此,使用能夠甚至在暫停狀態中亦將電力繼續供應至主記憶體8'之電力管理單元6',且狀態控制裝置12'控制資訊處理裝置1以使得在以下之一狀態下致使資訊處理裝置自啟動狀態轉變至暫停狀態:在資訊處理裝置1'轉變至暫停狀態之後,足以將電力繼續供應至主記憶體8'之電力量留在電儲存單元5中達一預定時間。
特定而言,預先計算存留儲存於主記憶體8'中之資料達一預定時間所必需之一電力量Psave。基於上文所闡述之Pon、Poff及Psave,將變為藉以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啟動狀態轉變至暫停狀態之臨限值之第一電力量P1'設定至超過至少Poff+Psave之一電力量。此外,將變為藉以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之臨限值之第二電力量P2'設定至超過至少Pon+Poff+Psave之一電力量。
如同第一實施例之狀態控制裝置12,每當資訊處理裝置1'處於啟動狀態或暫停狀態時,狀態控制裝置12'透過一偵測單元11監測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在資訊處理裝置1'處於啟動狀態時減小至第一電力量P1',則狀態控制裝置12'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啟動狀態轉變至暫停狀態。此外,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在資訊處理裝置1'處於暫停狀態時增加至第二電力量P2',則狀態控制裝置12'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
由於狀態控制裝置12'控制啟動狀態與暫停狀態之間的狀態轉變(如上文所闡述),因此第二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可在使用者意識不到之情況下根據使用環境執行一適當狀態轉變(如同第一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此外,由於第二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可保持處理器7或輸入/輸出裝置之操作狀態達一預定時間而不在主記憶體8'中使用一非揮發性記憶體,因此可使用一相對便宜之揮發性記憶體來組 態主記憶體8'。因此,可減少組件成本。
第三實施例
接下來,將闡述根據一第三實施例之一資訊處理裝置。在第二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中,若停止太陽能電池3之電力產生達一預定時間週期以上且因此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變為零,則切斷至揮發性主記憶體8'之電力之供應且因此不可保持處理器7或輸入/輸出裝置之操作狀態。因此,在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變為零之後,第三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將揮發性主記憶體8'之資料保存至非揮發性次級儲存器9中。該資訊處理裝置之基本組態相同於第一實施例或第二實施例之基本組態。因此,下文中,將相同參考編號指派給與第一實施例或第二實施例共有之元件。將不重複一冗餘說明且將僅闡述第三實施例之特性部件。此外,為鑑別於第一實施例或第二實施例,根據此實施例之一資訊處理裝置及一狀態控制裝置稱為一資訊處理裝置1"及一狀態控制裝置12"。
在第三實施例中,除第一電力量P1'及第二電力量P2'以外,亦判定一第三電力量P3及一第四電力量P4。第三電力量P3係超過至少將揮發性主記憶體8'之資料保存至次級儲存器9中所必需之一電力量之一電力量且具有少於第一電力量P1'之一值。此外,第四電力量P4係超過至少將保存至次級儲存器9中的主記憶體8'之資料還原至主記憶體8'所必需之一電力量之一電力量且具有小於第二電力量P2'之一值。
如同第二實施例之狀態控制裝置12',當資訊處理裝置1"處於啟動狀態或暫停狀態時,狀態控制裝置12"透過偵測單元11監測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在資訊處理裝置1"處於啟動狀態時減小至第一電力量P1',則狀態控制裝置12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啟動狀態轉變至暫停狀態。隨後,若在使得太陽能電池3不產生電力之一狀態中繼續至主記憶體8'之電力之供應且 因此進一步減小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且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減小至第三電力量P3,則狀態控制裝置12"將主記憶體8'之資料保存至次級儲存器9中。
隨後,若當資訊處理裝置1"處於暫停狀態時藉由太陽能電池3之電力產生所獲得之電力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且因此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增加至第四電力量P4,則狀態控制裝置12"將保存至次級儲存器9中的主記憶體8'之資料還原至主記憶體8'。隨後,若藉由太陽能電池3之電力產生而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進一步增加至第二電力量P2',則狀態控制裝置12"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
圖8係闡述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與資訊處理裝置1"之狀態轉變之間的關係之一圖式。在圖表中,一垂直軸表示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且一水平軸表示過去之時間。
在圖8中所圖解說明之實例中,在時間點T0處,在電儲存單元5中累積充足電力,且資訊處理裝置1"處於啟動狀態。使用由太陽能電池3產生之電力及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來繼續啟動資訊處理裝置1"。然而,當增加處理器7之處理負載或減小太陽能電池3之電力產生量時,減少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減小至第一電力量P1'(在圖式中之T11處),則狀態控制裝置12"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啟動狀態轉變至暫停狀態。隨後,主記憶體8'藉由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而備份資料。然而,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減小至第三電力量P3(在圖式中之T12處),則狀態控制裝置12"將主記憶體8'之資料保存至次級儲存器9中。隨後,甚至在切斷至主記憶體8'之電力之供應時,亦將還原處理器7或輸入/輸出裝置之操作狀態所必需之資訊記錄於次級儲存器9中。因此,保持處理器7或輸入/輸出裝置之操作狀態。
隨後,若由太陽能電池3產生之電力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且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增加至第四電力量P4(在圖式中之T13處),則狀態控制裝置12"將保存至次級儲存器9中的主記憶體8'之資料還原至主記憶體8'。此外,隨後,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增加至第二電力量P2'(圖式中之T14),則狀態控制裝置12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
圖9係圖解說明由狀態控制裝置12"執行之用於實施如圖8中所圖解說明之狀態轉變之程序之一流程圖。當操作所必需之電力係自電儲存單元5供應時,狀態控制裝置12"經啟動以開始圖9中所圖解說明之程序。此外,當正將電力供應至狀態控制裝置12"時,狀態控制裝置12"按照(舉例而言)以100毫秒為單位之一短週期重複地執行圖9之流程圖中所圖解說明之程序。
首先,在步驟S401中,狀態控制裝置12"透過偵測單元11獲取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一電力量。隨後,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402中判定資訊處理裝置1"是處於啟動狀態還是處於暫停狀態。當資訊處理裝置1"處於啟動狀態(步驟S402中之「是」)時,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403中判定在步驟S401中所獲取之電力量(即,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是否等於或小於第一電力量P1'。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等於或小於第一電力量P1'(步驟S403中之「是」)時,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404中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啟動狀態轉變至暫停狀態且返回。另一方面,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超過第一電力量P1'(步驟S403中之「否」)時,狀態控制裝置12"返回而不改變資訊處理裝置1"之狀態。
此外,當資訊處理裝置1"處於暫停狀態(步驟S402中之「否」)時,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405中判定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是否等於或大於第二電力量P2'。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 等於或大於第二電力量P2'(步驟S405中之「是」)時,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406中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且返回。另一方面,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小於第二電力量P2(步驟S405中之「否」)時,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407中檢查指示是否將主記憶體8'之資料保存至次級儲存器9中之一資料保存旗標F。資料保存旗標F係記錄於非揮發性記憶體(諸如,次級儲存器9)之一預定區域種之1位元資料。當「1」經設定時,資料保存旗標F表示其中將主記憶體8'之資料保存至次級儲存器9中之狀態。此外,藉由將一非揮發性記憶體嵌入至狀態控制裝置12"中,可將記錄於非揮發性記憶體之預定區域中之1位元資料用作資料保存旗標F。
當在步驟S407中判定資料保存旗標F未設定至「1」(步驟S407中之「否」)時,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408中判定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是否等於或小於第三電力量P3。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超過第三電力量P3(步驟S408中之「否」)時,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409中將主記憶體8'之資料保存至次級儲存器9中、在步驟S410中將資料保存旗標F設定至「1」且返回。另一方面,當在步驟S408中判定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等於或小於第三電力量P3(步驟S408中之「是」)時,狀態控制裝置12"返回而不執行步驟S409及步驟S410之程序。
此外,當資訊處理裝置1"處於暫停狀態且判定資料保存旗標F設定至「1」(步驟S407中之「是」)時,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411中判定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是否等於或大於第四電力量P4。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小於第四電力量P4(步驟S411中之「否」)時,狀態控制裝置12"返回而不改變資訊處理裝置1"之狀態。另一方面,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等於或大於第四電力量P4(步驟S411中之「是」)時,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412中將保存 至次級儲存器9中的主記憶體8'之資料還原至主記憶體8'、在步驟S413中將資料保存旗標F重設至「0」且返回。本文中,返回意指返回至下一循環之步驟S401中之操作。
同時,上文給出之闡釋係針對其中在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變為等於或小於第三電力量P3之前將主記憶體8'之資料保存至次級儲存器9中之一實例。然而,另一選擇係,可在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變為等於或小於第三電力量P3之後將主記憶體8'之資料保存至次級儲存器9中。
圖10係圖解說明由狀態控制裝置12"執行之用於在當在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變為等於或小於第三電力量P3之後將主記憶體8'之資料保存至次級儲存器9中時之情形中實施狀態轉變之一流程圖。與圖9中所圖解說明之流程圖相比,圖10中所圖解說明之流程圖在根據步驟S408中之判定結果執行之分支上不同。即,在圖10中所圖解說明之實例中,當在步驟S407中判定資料保存旗標F未設定至「1」(步驟8407中之「否」)時,接著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408中判定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是否等於或小於第三電力量P3。當判定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等於或小於第三電力量P3(步驟S408中之「是」)時,接著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409中將主記憶體8'之資料保存至次級儲存器9中;在步驟S410中將資料保存旗標F設定至「1」;且返回。另一方面,當在步驟S408中判定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大於第三電力量P3(步驟S408中之「否」)時,接著狀態控制裝置12"返回而不執行步驟S409及步驟S410中之程序。本文中,返回意指返回至下一循環之步驟S401中之操作。
同時,替代執行圖9中之流程圖中所圖解說明之程序或執行圖10中之流程圖中所圖解說明之程序,另一選擇係,狀態控制裝置12"可執行圖11中之一流程圖中所圖解說明之程序。本文中,當正將電力供 應至狀態控制裝置12"時,狀態控制裝置12"按照(舉例而言)以100毫秒為單位之一短週期重複地執行圖11之流程圖中所圖解說明之程序。
首先,在步驟S501中,狀態控制裝置12"透過偵測單元11獲取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一電力量。隨後,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502中判定資訊處理裝置1"是否處於暫停狀態且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是否等於或大於第二電力量P2'。當資訊處理裝置1"處於暫停狀態且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等於或大於第二電力量P2'(步驟S502中之「是」)時,接著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503中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且返回。本文中,返回意指返回至下一循環之步驟S501中之操作。
另一方面,當資訊處理裝置1"並非處於暫停狀態時或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並非等於或大於第二電力量P2'(步驟S502中之「否」)時,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504中判定資訊處理裝置1"是否處於啟動狀態且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是否等於或小於第一電力量P1'。當資訊處理裝置1"處於啟動狀態且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等於或小於第一電力量P1'(步驟S504中之「是」)時,接著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505中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啟動狀態轉變至暫停狀態且返回。
另一方面,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並非等於或小於第一電力量P1'(步驟S504中之「否」)時,接著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506中判定資訊處理裝置1"是否處於暫停狀態且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是否等於或小於第三電力量P3。當判定資訊處理裝置1"處於暫停狀態且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等於或小於第三電力量P3(步驟S506中之「是」)時;若尚未將主記憶體8'之資料保存至次級儲存器9中,則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507中將主記憶體8'之資料保存至次級儲存器9中且返回。
另一方面,當判定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並非等於或小於第三電力量P3(步驟S506中之「否」)時,接著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508中判定資訊處理裝置1"是否處於暫停狀態且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是否等於或大於第四電力量P4。當判定資訊處理裝置1"處於暫停狀態且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等於或大於第四電力量P4(步驟S508中之「是」)時;若主記憶體8'之資料仍未自次級儲存器9還原,則狀態控制裝置12"在步驟S509中自次級儲存器9還原主記憶體8'之資料且返回至步驟S501。另一方面,當判定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並非等於或大於第四電力量P4(步驟S508中之「否」)時,狀態控制裝置12返回而不進行任何改變。
由於狀態控制裝置12"控制啟動狀態與暫停狀態之間的狀態轉變(如上文所闡述),因此第三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可在使用者意識不到之情況下根據使用環境執行一適當狀態轉變(如同第一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及第二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此外,如同第二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第三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可藉由使用一相對便宜之揮發性記憶體來組態主記憶體8'。因此,可減少組件成本。另外,甚至當在暫定狀態期間切斷太陽能電池3之電力產生達一長時間週期時,第三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亦可繼續保持處理器7或輸入/輸出裝置之操作狀態。當改變至啟動狀態時,第三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可復原處理器7或輸入/輸出裝置之操作狀態。
同時,在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增加至第四電力量P4時之一時間點處,第三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將保存至次級儲存器9中的主記憶體8'之資料復原至主記憶體8'中。然而,在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增加至第四電力量P4時之一時間點處,可將主記憶體8'之資料保存至次級儲存器9中。在其中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增加至第二電力量P2'之一步驟中,狀態控制裝置12"可將保存 至次級儲存器9中的主記憶體8'之資料復原至主記憶體8'中且可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
第四實施例
接下來,將闡述根據一第四實施例之一資訊處理裝置。第四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係其中甚至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在暫停狀態中增加至第二電力量P2(或第二電力量P2')時亦不致使資訊處理裝置立即轉變至啟動狀態且當自鍵盤4或觸控面板2b、通信介面10及諸如此類產生輸入資料時,致使資訊處理裝置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之一實例。資訊處理裝置之基本組態相同於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因此,下文中,將相同參考編號指派給與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共有之元件,且將不提供一冗餘說明。將僅闡述第四實施例之特性部件。此外,為鑑別於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根據第四實施例之一資訊處理裝置及一狀態控制裝置稱為一資訊處理裝置1'''及一狀態控制裝置12'''。
此外,在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中,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在資訊處理裝置1(1'、1")處於暫停狀態時增加至第二電力量P2(P2'),則狀態控制裝置12(12'、12")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1'、1")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然而,在諸多情形中,自暫停狀態改變至啟動狀態之資訊處理裝置1(1'、1")不立即變為其中處理器7執行處理之作用狀態,且資訊處理裝置1(1'、1")進入其中處理器7等待自輸入/輸出裝置之中斷之等待狀態。
因此,在此實施例中,甚至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在資訊處理裝置1'''處於暫停狀態時增加至第二電力量P2(或第二電力量P2')時,亦不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立即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且當偵測到自鍵盤4或觸控面板2b、通信介面10及諸如此類產生輸入資料時,狀態控制裝置12'''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 動狀態。以此方式,可藉由維持暫停狀態直至需要處理器之處理來抑制不必要之電力消耗,且可藉由在需要處理器7之處理時立即自暫停狀態進入至作用狀態來執行處理器7之處理。可藉由使用如圖2中所圖解說明之其中狀態控制裝置12'''自鍵盤4或觸控面板2b接收輸入資料或將輸入資料傳送至處理器7之組態來容易地實施此功能。
由於狀態控制裝置12'''控制啟動狀態與暫停狀態之間的狀態轉變(如上文所闡述),因此第四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可在使用者意識不到之情況下根據使用環境執行一適當狀態轉變(如同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1'、1"))。此外,甚至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在暫停狀態中增加至第二電力量P2(P2')時,亦不致使第四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立即轉變至啟動狀態。由於當產生輸入資料且因此需要處理器7之處理時,致使資訊處理裝置1'''轉變至啟動狀態(作用狀態),因此可抑制不必要之電力消耗。
如上文所闡述,根據實施例,可在使用者意識不到之情況下實現根據使用環境之適當狀態轉變。
此外,可藉由一程式(舉例而言,嵌入於一低電力消耗微電腦中之韌體或由一處理器執行之軟體)來實現包含於此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中之狀態控制裝置之功能。在此情形中,此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可藉由預先安裝有程式來實現狀態控制裝置之功能。此實施例之資訊處理裝置可藉由將程式儲存於一儲存媒體(諸如,CD-ROM)中或透過一網路散佈程式且將程式適當地安裝於資訊處理裝置中來實現狀態控制裝置之功能。
藉由資訊處理裝置或處理器之微電腦來適當地讀取且執行實現狀態控制裝置之功能之程式。因此,在資訊處理裝置中實現狀態控制裝置之功能。
在上文所闡述之實施例中,資訊處理裝置1之狀態控制裝置12根 據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來控制資訊處理裝置1之狀態轉變。然而,另一選擇係,若包含處理器7之一半導體裝置(SoC:系統單晶片,System on Chip)根據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而撤銷啟動或重新啟動處理器7,則仍可達成與在上文所闡述之實施例中達成之效應等效之一效應。仍另一選擇係,若包含處理器7之一半導體裝置(SoC)根據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來控制處理器7之電力消耗或其自身之電力消耗,則仍可達成與在上文所闡述之實施例中達成之效應等效之一效應。仍另一選擇係,若控制處理器7之一半導體裝置(晶片)根據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而撤銷啟動或重新啟動處理器7,則仍可達成與在上文所闡述之實施例中達成之效應等效之一效應。仍另一選擇係,若連接至包含處理器7之一SoC之一半導體裝置(晶片)根據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而控制處理器7之電力消耗或SoC之電力消耗,則仍可達成與在上文所闡述之實施例中達成之效應等效之一效應。在以下說明中,此等實例闡釋為修改實例。
第一修改實例
圖12係圖解說明根據一第一修改實例之一資訊處理裝置1A之一硬體組態實例之一方塊圖。在根據第一修改實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A中,藉由相同參考編號指代相同於資訊處理裝置1中之構成元件之構成元件。如圖12中所圖解說明,根據第一修改實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A包含一半導體裝置20A,半導體裝置20A組態為包含處理器7之一SoC。本文中,處理器7或半導體裝置20A接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之供應。電儲存單元5累積由一電力供應單元30供應之電力。作為電力供應單元,舉例而言,可使用上文所提及之太陽能電池3。同時,除包含處理器7以外,半導體裝置20A亦可包含(舉例而言)主記憶體8。
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在處理器7正運行時減小至第 一電力量P1時,半導體裝置20A撤銷啟動處理器7。在撤銷啟動處理器7之後,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增加至大於第一電力量P1之第二電力量P2,半導體裝置20A重新啟動處理器7。類似於資訊處理裝置1之狀態轉變,處理器7在一啟動狀態與一暫停狀態之間轉變。其中處理器7正運行之狀態對應於其中處理器7處於啟動狀態之狀態。其中撤銷啟動處理器7之狀態對應於其中處理器7處於暫停狀態之狀態。其中重新啟動處理器7之狀態對應於其中致使處理器7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之狀態。
圖13係圖解說明由半導體裝置20A執行之程序之一流程圖。本文中,半導體裝置20A按照(舉例而言)以100毫秒為單位之一短週期重複地執行圖13之流程圖中所圖解說明之程序且控制處理器7之撤銷啟動及重新啟動。
首先,在步驟S601中,半導體裝置20A透過偵測單元11獲取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一電力量。接著,半導體裝置20A在步驟S602中判定處理器7是否正運行。若處理器7正運行(步驟S602中之「是」),則半導體裝置20A在步驟S603中判定在步驟S601中所獲取之電力量(即,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是否等於或小於第一電力量P1。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等於或小於第一電力量P1(步驟S603中之「是」),則半導體裝置20A在步驟S604中撤銷啟動處理器7且返回至步驟S601。另一方面,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已超過第一電力量P1(步驟S603中之「否」),則半導體裝置20A返回至步驟S601同時使處理器7保持運行。
同時,若處理器7不在運行(步驟S602中之「否」),則半導體裝置20A在步驟S605中判定在步驟S601所獲取之電力量(即,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是否等於或大於第二電力量P2。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等於或大於第二電力量P2(步驟S605中之 「是」),則半導體裝置20A在步驟S606中重新啟動處理器7且返回至步驟S601。另一方面,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小於第二電力量P2(步驟S605中之「否」),則半導體裝置20A返回至步驟S601同時使處理器7保持撤銷啟動。
如上文所闡述,在根據第一修改實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A中,包含處理器7之半導體裝置20A根據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而控制處理器7之撤銷啟動及重新啟動。因此,可在使用者意識不到之情況下達成根據使用環境之適當狀態轉變。
第二修改實例
圖14係圖解說明根據一第二修改實例之一資訊處理裝置1B之一硬體組態實例之一方塊圖。在根據第二修改實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B中,藉由相同參考編號指代相同於資訊處理裝置1中之構成元件之構成元件。如圖14中所圖解說明,替代根據第一修改實例之半導體裝置20A,根據第二修改實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B包含一半導體裝置20B。以相同於根據第一修改實例之半導體裝置20A之一方式,半導體裝置20B組態為包含處理器7之一SoC。本文中,處理器7或半導體裝置20B接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之供應。電子儲存單元5累積由一電力供應單元30供應之電力。作為電力供應單元,舉例而言,可使用上文所提及之太陽能電池3。同時,除包含處理器7以外,半導體裝置20B亦可包含(舉例而言)主記憶體8。
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減小至第一電力量P1時,半導體裝置20B減少其自身之電力消耗。相比而言,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增加至大於第一電力量P1之第二電力量P2時,半導體裝置20B增加其自身之電力消耗。本文中,減少半導體裝置20B之電力消耗對應於其中致使處理器7自啟動狀態轉變至暫停狀態之狀態。舉例而言,藉由撤銷啟動正執行一程式之處理器7,減少半導體裝置 20B之電力消耗。此外,增加半導體裝置20B之電力消耗對應於其中致使處理器7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之狀態。舉例而言,藉由重新啟動處理器7以重新開始程式之執行,增加半導體裝置20B之電力消耗。
圖15係圖解說明由半導體裝置20B執行之程序之一流程圖。本文中,半導體裝置20B按照(舉例而言)以100毫秒為單位之一短週期重複地執行圖15之流程圖中所圖解說明之程序且控制其自身之電力消耗。
首先,在步驟S701中,半導體裝置20B透過偵測單元11獲取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一電力量。接著,半導體裝置20B在步驟S702中判定其電力消耗是否等於或大於一預定臨限值。若半導體裝置20B之電力消耗等於或大於預定臨限值(步驟S702中之「是」),則半導體裝置20B在步驟S703中判定在步驟S701中所獲取之電力量(即,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是否等於或小於第一電力量P1。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等於或小於第一電力量P1(步驟S703中之「是」),則半導體裝置20B在步驟S704中減少其自身之電力消耗且返回至步驟S701。另一方面,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已超過第一電力量P1(步驟S703中之「否」),則半導體裝置20B返回至步驟S701而不減少其自身之電力消耗。
同時,若半導體裝置20B之電力消耗小於預定臨限值(步驟S702中之「否」),則半導體裝置20B在步驟S705中判定在步驟S701中所獲取之電力量(即,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是否等於或大於第二電力量P2。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等於或大於第二電力量P2(步驟S705中之「是」),則半導體裝置20B在步驟S706中增加其自身之電力消耗且返回至步驟S701。另一方面,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小於第二電力量P2(步驟S705中之「否」),則半導體裝置20B返回至步驟S701而不增加其自身之電力消耗。
如上文所闡述,在根據第二修改實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B中,包含處理器7之半導體裝置20B根據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而控制器自身之電力消耗。因此,可在使用者意識不到之情況下達成根據使用環境之適當狀態轉變。
第三修改實例
圖16係圖解說明根據一第三修改實例之一資訊處理裝置1C之一硬體組態實例之一方塊圖。在根據第三修改實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C中,藉由相同參考編號指代相同於資訊處理裝置1中之構成元件之構成元件。如圖16中所圖解說明,替代根據第一修改實例之半導體裝置20A,根據第三修改實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C包含一半導體裝置20C。以相同於根據第一修改實例之半導體裝置20A之一方式,半導體裝置20C組態為包含處理器7之一SoC。本文中,處理器7接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之供應。電儲存單元5累積由一電力供應單元30供應之電力。作為電力供應單元,舉例而言,可使用上文所提及之太陽能電池3。同時,除包含處理器7以外,半導體裝置20C亦可包含(舉例而言)主記憶體8。
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減小至第一電力量P1時,半導體裝置20C減少處理器7之電力消耗。相比而言,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增加至大於第一電力量P1之第二電力量P2時,半導體裝置20B增加處理器7之電力消耗。本文中,減少處理器7之電力消耗對應於其中致使處理器7自啟動狀態轉變至暫停狀態之狀態。舉例而言,藉由撤銷啟動正執行一程式之處理器7,減少處理器7之電力消耗。此外,增加處理器7之電力消耗對應於其中致使處理器7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之狀態。舉例而言,藉由重新啟動處理器7以重新開始程式之執行,增加處理器7之電力消耗。
圖17係圖解說明由半導體裝置20C執行之程序之一流程圖。本文 中,半導體裝置20C按照(舉例而言)以100毫秒為單位之一短週期重複地執行圖17之流程圖中所圖解說明之程序且控制處理器7之電力消耗。
首先,在步驟S801中,半導體裝置20C透過偵測單元11獲取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一電力量。接著,半導體裝置20C在步驟S802中判定處理器7之電力消耗是否等於或大於一預定臨限值。若處理器7之電力消耗等於或大於預定臨限值(步驟S802中之「是」),則半導體裝置20C在步驟S803中判定在步驟S801中所獲取之電力量(即,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是否等於或小於第一電力量P1。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等於或小於第一電力量P1(步驟S803中之「是」),則半導體裝置20C在步驟S804中減少處理器7之電力消耗且返回至步驟S801。另一方面,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已超過第一電力量P1(步驟S803中之「否」),則半導體裝置20C返回至步驟S801而不減少處理器7之電力消耗。
同時,若處理器7之電力消耗小於預定臨限值(步驟S802中之「否」),則半導體裝置20C在步驟S805中判定在步驟S801中所獲取之電力量(即,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是否等於或大於第二電力量P2。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等於或大於第二電力量P2(步驟S805中之「是」),則半導體裝置20C在步驟S806中增加處理器7之電力消耗且返回至步驟S801。另一方面,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小於第二電力量P2(步驟S805中之「否」),則半導體裝置20C返回至步驟S801而不增加處理器7之電力消耗。
如上文所闡述,在根據第三修改實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C中,包含處理器7之半導體裝置20C根據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而控制處理器7之電力消耗。因此,可在使用者意識不到之情況下達成根據使用環境之適當狀態轉變。
第四修改實例
圖18係圖解說明根據一第四修改實例之一資訊處理裝置1D之一硬體組態實例之一方塊圖。在第四修改實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D中,藉由相同參考編號指代相同於資訊處理裝置1中之構成元件之構成元件。如圖18中所圖解說明,根據第四修改實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D包含一第一半導體裝置21D(其組態為包含處理器7之一SoC);以及包含控制處理器7之一第二半導體裝置22D。本文中,處理器7或第一半導體裝置21D接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之供應。電儲存單元5累積由一電力供應單元30供應之電力。作為電力供應單元,舉例而言,可使用上文所提及之太陽能電池3。同時,除包含處理器7以外,第一半導體裝置21D亦可包含(舉例而言)主記憶體8。
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在處理器7正運行時減小至第一電力量P1時,第二半導體裝置22D撤銷啟動處理器7。在撤銷啟動處理器7之後,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增加至大於第一電力量P1之第二電力量P2時,第二半導體裝置22D重新啟動處理器7。
圖19係圖解說明由第二半導體裝置22D執行之程序之一流程圖。本文中,第二半導體裝置22D按照(舉例而言)以100毫秒為單位之一短週期重複地執行圖19之流程圖中所圖解說明之程序且控制處理器7之撤銷啟動及重新啟動。
首先,在步驟S901中,第二半導體裝置22D透過偵測單元11獲取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一電力量。接著,第二半導體裝置22D在步驟S902中判定處理器7是否正運行。若處理器7正運行(步驟S902中之「是」),則第二半導體裝置22D在步驟S903中判定在步驟S901中所獲取之電力量(即,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是否等於或小於第一電力量P1。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等於或小於第一電力量P1(步驟S903中之「是」),則第二半導體裝置22D在步驟S904中 撤銷啟動處理器7且返回至步驟S901。另一方面,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已超過第一電力量P1(步驟S903中之「否」),則第二半導體裝置22D返回至步驟S901而使處理器7保持運行。
同時,若處理器7不在運行(步驟S902中之「否」),則第二半導體裝置22D在步驟S905中判定在步驟S901所獲取之電力量(即,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是否等於或大於第二電力量P2。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等於或大於第二電力量P2(步驟S905中之「是」),則第二半導體裝置22D在步驟S906中重新啟動處理器7且返回至步驟S901。另一方面,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小於第二電力量P2(步驟S905中之「否」),則第二半導體裝置22D返回至步驟S901同時使處理器7保持撤銷啟動。
如上文所闡述,在根據第四修改實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D中,第二半導體裝置22D根據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而控制處理器7之撤銷啟動及重新啟動。因此,可在使用者意識不到之情況下達成根據使用環境之適當狀態轉變。
第五修改實例
圖20係圖解說明根據一第五修改實例之一資訊處理裝置1E之一硬體組態實例之一方塊圖。在根據第五修改實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E中,藉由相同參考編號指代相同於資訊處理裝置1中之構成元件之構成元件。如圖20中所圖解說明,根據第五修改實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E包含一第一半導體裝置21E(其組態為包含處理器7之一SoC);以及包含連結至第一半導體裝置21E之一第二半導體裝置22E。本文中,第一半導體裝置21E接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之供應。電儲存單元5累積由一電力供應單元30供應之電力。作為電力供應單元,舉例而言,可使用上文所提及之太陽能電池3。同時,除包含處理器7以外,第一半導體裝置21E亦可包含(舉例而言)主記憶體8。
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減小至第一電力量P1時,第二半導體裝置22E減少第一半導體裝置21E之電力消耗。相比而言,當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增加至大於第一電力量P1之第二電力量P2時,第二半導體裝置22E增加第一半導體裝置21E之電力消耗。本文中,減少半導體裝置20E之電力消耗對應於其中致使處理器7自啟動狀態轉變至暫停狀態之狀態。舉例而言,藉由撤銷啟動正執行一程式之處理器7,減少半導體裝置20E之電力消耗。此外,增加半導體裝置20E之電力消耗對應於其中致使處理器7自暫停狀態轉變至啟動狀態之狀態。舉例而言,藉由重新啟動處理器7以重新開始程式之執行,增加半導體裝置20E之電力消耗。
圖21係圖解說明由第二半導體裝置22E執行之程序之一流程圖。本文中,第二半導體裝置22E按照(舉例而言)以100毫秒為單位之一短週期重複地執行圖21之流程圖中所圖解說明之程序且控制第一半導體裝置21E之電力消耗。
首先,在步驟S1001中,第二半導體裝置22E透過偵測單元11獲取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一電力量。接著,第二半導體裝置22E在步驟S1002中判定第一半導體裝置21E之電力消耗是否等於或大於一預定臨限值。若第一半導體裝置21E之電力消耗等於或大於預定臨限值(步驟S1002中之「是」),則第二半導體裝置22E在步驟S1003中判定在步驟S1001中所獲取之電力量(即,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是否等於或小於第一電力量P1。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等於或小於第一電力量P1(步驟S1003中之「是」),則第二半導體裝置22E在步驟S1004中減少第一半導體裝置21E之電力消耗且返回至步驟S1001。另一方面,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已超過第一電力量P1(步驟S1003中之「否」),則第二半導體裝置22E返回至步驟S1001而不減少第一半導體裝置21E之電力消耗。
同時,若第一半導體裝置21E之電力消耗小於預定臨限值(步驟S1002中之「否」),則第二半導體裝置22E在步驟S1005中判定在步驟S1001中所獲取之電力量(即,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是否等於或大於第二電力量P2。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等於或大於第二電力量P2(步驟S1005中之「是」),則第二半導體裝置22E在步驟S1006中增加第一半導體裝置21E之電力消耗且返回至步驟S1001。另一方面,若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小於第二電力量P2(步驟S1005中之「否」),則第二半導體裝置22E返回至步驟S1001而不增加第一半導體裝置21E之電力消耗。
如上文所闡述,在根據第五修改實例之資訊處理裝置1E中,連接至包含處理器7之第一半導體裝置21E之第二半導體裝置22E根據累積於電儲存單元5中之電力量而控制第一半導體裝置21E之電力消耗。因此,可在使用者意識不到之情況下達成根據使用環境之適當狀態轉變。
同時,儘管第一修改實例至第五修改實例闡述為第一實施例之修改實例,但亦可將彼等修改實例實施成上文所闡述之第一至第五實施例。
根據上文所闡述之至少一項實施例之狀態控制裝置,狀態控制裝置控制一資訊處理裝置之一狀態轉變。該資訊處理裝置包含:一處理器;一電力供應單元,其經組態以將電力供應至至少該處理器;及一電儲存單元,其經組態以累積該電力供應單元之剩餘電力且在由該電力供應單元供應之電力不充足時將該所累積電力供應至至少該處理器。該狀態控制裝置包含一控制器,其經組態以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電力量減小至一第一電力量同時該資訊處理裝置處於一第一狀態時,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該第一狀態轉變至其中該處理器之電力消耗低於該第一狀態中之電力消耗之一第二狀態,且經組態以當累積 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該電力量增加至大於該第一電力量之一第二電力量同時該資訊處理裝置處於該第二狀態時,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該第二狀態轉變至該第一狀態。因此,可在一使用者意識不到之情況下透通地執行該資訊處理裝置之一狀態轉變。
雖然已闡述某些實施例及其修改實例,但此等實施例及其修改實例僅係以舉例方式呈現且並非意欲限制本發明之範疇。實際上,本文中所闡述之新實施例及其修改實例可以多種其他形式體現;此外,可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之情況下對本文中所闡述之實施例及其修改實例之形式做出各種省略、替代及改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意欲涵蓋將屬於本發明之範疇及精神之此等形式或修改。
1‧‧‧資訊處理裝置
2a‧‧‧顯示單元
2b‧‧‧觸控面板/透明觸控面板
3‧‧‧太陽能電池
4‧‧‧鍵盤
5‧‧‧電子儲存單元/電儲存單元
6‧‧‧電力管理單元
7‧‧‧處理器
8‧‧‧主記憶體/非揮發性主記憶體
9‧‧‧次級儲存器/第二儲存器/非揮發性次級儲存器
10‧‧‧通信介面(通信I/F)
11‧‧‧偵測單元
12‧‧‧狀態控制裝置
13‧‧‧匯流排

Claims (19)

  1. 一種用於控制一資訊處理裝置之一狀態轉變之狀態控製裝置,該資訊處理裝置包含:一處理器;一電力供應單元,其經組態以將電力供應至至少該處理器;及一電儲存單元,其經組態以累積該電力供應單元之剩餘電力且當由該電力供應單元供應之電力不充足時將該所累積電力供應至至少該處理器,該狀態控制裝置包括:一控制器,其經組態以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電力量減小至一第一電力量同時該資訊處理裝置處於一第一狀態時,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該第一狀態轉變至其中該處理器之電力消耗低於該第一狀態中之電力消耗之一第二狀態,且經組態以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該電力量增加至大於該第一電力量之一第二電力量同時該資訊處理裝置處於該第二狀態時,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該第二狀態轉變至該第一狀態;其中該第一電力量係至少超過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該第一狀態轉變至該第二狀態所必需之電力量之一電力量。
  2. 一種資訊處理裝置,其包括:一處理器;一電力供應單元,其經組態以將電力供應至至少該處理器;一電儲存單元,其經組態以累積該電力供應單元之剩餘電力且當由該電力供應單元供應之電力不充足時將該所累積電力供應至至少該處理器;及一狀態控制器,其經組態以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電力 量減小至一第一電力量同時該資訊處理裝置處於一第一狀態時,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該第一狀態轉變至其中該處理器之電力消耗低於該第一狀態中之電力消耗之一第二狀態,且經組態以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該電力量增加至大於該第一電力量之一第二電力量同時該資訊處理裝置處於該第二狀態時,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該第二狀態轉變至該第一狀態;其中該第一電力量係至少超過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該第一狀態轉變至該第二狀態所必需之電力量之一電力量。
  3. 如請求項2之裝置,其中該第二電力量係至少超過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該第二狀態轉變至該第一狀態所必需之一電力量與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該第一狀態轉變至該第二狀態所必需之該電力量之總和之一電力量。
  4. 如請求項2之裝置,其進一步包括一主記憶體,其中該狀態控制器在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該第一狀態轉變至該第二狀態時將復原該處理器之一操作狀態所必需之資料寫入至該主記憶體中,且藉由在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該第二狀態轉變至該第一狀態時自該主記憶體讀取該資料來復原該處理器之該操作狀態。
  5. 如請求項2之裝置,其進一步包括:一主記憶體;及一輸入/輸出裝置,其經組態以執行資料輸入及輸出,其中該狀態控制器在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該第一狀態轉變至該第二狀態時將復原該輸入/輸出裝置之一操作狀態所必需之資料寫入至該主記憶體中,且藉由在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該第二狀態轉變至該第一狀態時自該主記憶體讀取該資料來復原 該輸入/輸出裝置之該操作狀態。
  6. 如請求項4或5之裝置,其中該主記憶體係一揮發性記憶體,該第一電力量係至少超過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該第一狀態轉變至該第二狀態所必需之一電力量與將電力供應至該主記憶體達一預定時間週期所必需之一電力量之總和之一電力量,且該第二電力量係至少超過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該第二狀態轉變至該第一狀態所必需之一電力量、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該第一狀態轉變至該第二狀態所必需之該電力量及將該電力供應至該主記憶體達一預定時間週期所必需之一電力量之總和之一電力量。
  7. 如請求項6之裝置,其進一步包括一非揮發性次級儲存器,其中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該電力量減小至小於該第一電力量之一第三電力量同時該資訊處理裝置處於該第二狀態時,該狀態控制器將該主記憶體之資料保存至該次級儲存器中。
  8. 如請求項4或5之裝置,其中該主記憶體係一非揮發性記憶體。
  9. 如請求項2之裝置,其進一步包括經組態以執行資料輸入及輸出之一輸入/輸出裝置,其中當開始該輸入/輸出裝置之輸入及輸出操作時,該處理器致使該輸入/輸出裝置之該等輸入及輸出操作當在該電儲存單元中累積足以完成該輸入/輸出裝置之該等輸入及輸出操作之一電力量時開始,且該處理器致使該輸入/輸出裝置之該等輸入及輸出操作當未在該電儲存單元中累積一充足電力量時待命。
  10. 如請求項2之裝置,其進一步包括用以輸入資料之一輸入裝置, 其中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該電力量增加至該第二電力量同時該資訊處理裝置處於該第二狀態且偵測到來自該輸入裝置之輸入資料之產生時,該狀態控制器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該第二狀態轉變至該第一狀態。
  11.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括含有致使一資訊處理裝置執行以下各項之一程式之一電腦可讀媒體,該資訊處理裝置包含:一處理器;一電力供應單元,其經組態以將電力供應至至少該處理器;一電儲存單元,其經組態以累積該電力供應單元之剩餘電力且當由該電力供應單元供應之該電力不充足時將該所累積電力供應至至少該處理器: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電力量減小至一第一電力量同時該資訊處理裝置處於一第一狀態時,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一第一狀態轉變至其中該處理器之電力消耗低於該第一狀態中之電力消耗之一第二狀態;及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該電力量增加至大於該第一電力量之一第二電力量同時該資訊處理裝置處於該第二狀態時,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該第二狀態轉變至該第一狀態;其中該第一電力量係至少超過致使該資訊處理裝置自該第一狀態轉變至該第二狀態所必需之電力量之一電力量。
  12. 一種包括一處理器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接收累積於一電儲存單元中之電力之供應,該電儲存單元累積由一電力供應單元供應之電力,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一電力量減小至一第一電力量時,該半導體裝置撤銷啟動該處理器,且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該電力量增加至大於該第一電力量之一第二電力量時,該半導體裝置重新啟動該處理器; 其中該第一電力量係至少超過致使包含該半導體裝置之一資訊處理裝置自一第一狀態轉變至一第二狀態所必需之電力量之一電力量,該處理器之電力消耗於該第二狀態中比該第一狀態中低。
  13. 一種包括一處理器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半導體裝置接收累積於一電儲存單元中之電力之供應,該電儲存單元累積由一電力供應單元供應之電力,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一電力量減小至一第一電力量時,該半導體裝置撤銷啟動該處理器,且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該電力量增加至大於該第一電力量之一第二電力量時,該半導體裝置重新啟動該處理器;其中該第一電力量係至少超過致使包含該半導體裝置之一資訊處理裝置自一第一狀態轉變至一第二狀態所必需之電力量之一電力量,該處理器之電力消耗於該第二狀態中比該第一狀態中低。
  14. 一種包括一處理器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接收累積於一電儲存單元中之電力之供應,該電儲存單元累積由一電力供應單元供應之電力,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一電力量減小至一第一電力量時,該半導體裝置減少其電力消耗,且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該電力量增加至大於該第一電力量之一第二電力量時,該半導體裝置增加其電力消耗;其中該第一電力量係至少超過致使包含該半導體裝置之一資訊處理裝置自一第一狀態轉變一第二狀態所必需之電力量之一電力量,該處理器之電力消耗於該第二狀態中比該第一狀態中低。
  15. 一種包括一處理器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接收累積於一電儲存單元中之電力之供應,該電儲存單元累積由一電力供應單元供應之電力,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一電力量減小至一第一電力量時,該半導體裝置減少該處理器之電力消耗,且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該電力量增加至大於該第一電力量之一第二電力量時,該半導體裝置增加該處理器之電力消耗;其中該第一電力量係至少超過致使包含該半導體裝置之一資訊處理裝置自一第一狀態轉變至一第二狀態所必需之一電力量之一電力量,該處理器之電力消耗於該第二狀態中比該第一狀態中低。
  16. 一種執行資訊處理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半導體裝置接收累積於一電儲存單元中之電力之供應,該電儲存單元累積由一電力供應單元供應之電力,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一電力量減小至一第一電力量時,該半導體裝置減少其電力消耗,且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該電力量增加至大於該第一電力量之一第二電力量時,該半導體裝置增加其電力消耗;其中該第一電力量係至少超過致使包含該半導體裝置之一資訊處理裝置自一第一狀態轉變至一第二狀態所必需之電力量之一電力量,該處理器之電力消耗於該第二狀態中比該第一狀態中低。
  17. 一種控制一處理器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接收累積於一電儲存單元中之電力之供應,該電儲存單元累積由一電力供應單元供應之電力, 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一電力量減小至一第一電力量時,該半導體裝置撤銷啟動該處理器,且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該電力量增加至大於該第一電力量之一第二電力量時,該半導體裝置重新啟動該處理器;其中該第一電力量係至少超過致使包含該半導體裝置之一資訊處理裝置自一第一狀態轉變至一第二狀態所必需之電力量之一電力量,該處理器之電力消耗於該第二狀態中比該第一狀態中低。
  18. 一種控制一處理器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包含該處理器之一系統單晶片(SoC,System on Chip)接收累積於一電儲存單元中之電力之供應,該電儲存單元累積由一電力供應單元供應之電力,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一電力量減小至一第一電力量時,該半導體裝置撤銷啟動該處理器,且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該電力量增加至大於該第一電力量之一第二電力量時,該半導體裝置重新啟動該處理器;其中該第一電力量係至少超過致使包含該半導體裝置之一資訊處理裝置自一第一狀態轉變至一第二狀態所必需之電力量之一電力量,該處理器之電力消耗於該第二狀態中比該第一狀態中低。
  19. 一種連接至包含一處理器之一系統單晶片(SoC)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SoC接收累積於一電儲存單元中之電力之供應,該電儲存單元累積由一電力供應單元供應之電力,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一電力量減小至一第一電力量時,該半導體裝置減少該SoC之電力消耗,且 當累積於該電儲存單元中之該電力量增加至大於該第一電力量之一第二電力量時,該半導體裝置增加該SoC之電力消耗;其中該第一電力量係至少超過致使包含該半導體裝置之一資訊處理裝置自一第一狀態轉變至一第二狀態所必需之電力量之一電力量,該處理器之電力消耗於該第二狀態中比該第一狀態中低。
TW102108892A 2012-03-14 2013-03-13 狀態控制裝置、資訊處理裝置、電腦程式產品及半導體裝置 TWI5141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56792 2012-03-14
JP2013042039A JP2013218672A (ja) 2012-03-14 2013-03-04 状態制御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51117A TW201351117A (zh) 2013-12-16
TWI514124B true TWI514124B (zh) 2015-12-21

Family

ID=49134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8892A TWI514124B (zh) 2012-03-14 2013-03-13 狀態控制裝置、資訊處理裝置、電腦程式產品及半導體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68781A1 (zh)
JP (1) JP2013218672A (zh)
CN (1) CN103309424A (zh)
TW (1) TWI5141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49093A (ja) 2012-01-19 2013-08-01 Toshiba Corp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113538B2 (ja) 2012-03-23 2017-04-12 株式会社東芝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JP5677376B2 (ja) 2012-07-06 2015-02-25 株式会社東芝 メモリ制御装置、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ボード
JP5787852B2 (ja) 2012-09-07 2015-09-30 株式会社東芝 制御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802637B2 (ja) 2012-09-21 2015-10-28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071647B2 (ja) 2013-02-28 2017-02-01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動作状態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16941B2 (ja) 2013-02-28 2017-04-19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
JP6054203B2 (ja) 2013-02-28 2016-12-27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デバイス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87662B2 (ja) 2013-02-28 2017-03-01 株式会社東芝 制御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15064676A (ja) 2013-09-24 2015-04-09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半導体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184891B2 (ja) 2014-03-12 2017-08-23 東芝メモリ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半導体チップ、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123831B2 (ja) * 2015-03-30 2017-05-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回路、演算処理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マルチコアプロセッサ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37548A (en) * 2007-03-09 2008-09-16 Acer Inc Method for reducing NB battery change operation time and the battery detector thereof
WO2009088445A1 (en) * 2008-01-07 2009-07-16 Apple Inc. Forced idle of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W201107952A (en) * 2009-08-25 2011-03-01 Elitegroup Computer Sys Co Ltd Power-supply expansion system and its method thereof
WO2011060799A1 (en) * 2009-11-18 2011-05-26 Aktiebolaget Skf Execution of signal processing tasks
TW201124907A (en) * 2010-01-15 2011-07-16 Micro Star Int Co Ltd Method for effectively reminding of battery power lev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29890B2 (ja) * 1993-09-02 2001-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池駆動型電子機器
JPH11161385A (ja) * 1997-11-28 1999-06-18 Toshiba Corp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ステート制御方法
KR100663864B1 (ko) * 2005-06-16 2007-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코어 프로세서의 프로세서 모드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JP2008035674A (ja) * 2006-07-31 2008-02-14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充電用電源装置
JP2008071066A (ja) * 2006-09-13 2008-03-27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復帰制御方法
US7831850B2 (en) * 2007-03-29 2010-11-09 Microsoft Corporation Hybrid operating systems for battery powered computing systems
CN101329594A (zh) * 2007-06-21 2008-12-24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缩短笔记型计算机更换电池作业时间的方法及电池检测器
US8634879B2 (en) * 2008-10-29 2014-0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to prolong mobile station operation during low battery power
CN102012729A (zh) * 2009-09-09 2011-04-13 精英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扩增系统及其方法
US8644204B2 (en) * 2010-03-05 2014-02-04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on mode transi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4802289B1 (ja) * 2010-05-31 2011-10-26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8930734B1 (en) * 2011-03-30 2015-01-06 Google Inc. Managing power states of a computing device
TWI451234B (zh) * 2011-08-10 2014-09-01 Askey Technology Jiang Su Ltd 可於未關機狀態更換電池之資訊處理裝置及於未關機狀態更換電池的方法
GB2510282B (en) * 2011-10-28 2020-04-08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Report updated threshold level based on paramet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37548A (en) * 2007-03-09 2008-09-16 Acer Inc Method for reducing NB battery change operation time and the battery detector thereof
WO2009088445A1 (en) * 2008-01-07 2009-07-16 Apple Inc. Forced idle of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W201107952A (en) * 2009-08-25 2011-03-01 Elitegroup Computer Sys Co Ltd Power-supply expansion system and its method thereof
WO2011060799A1 (en) * 2009-11-18 2011-05-26 Aktiebolaget Skf Execution of signal processing tasks
TW201124907A (en) * 2010-01-15 2011-07-16 Micro Star Int Co Ltd Method for effectively reminding of battery power lev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68781A1 (en) 2013-10-10
TW201351117A (zh) 2013-12-16
JP2013218672A (ja) 2013-10-24
CN103309424A (zh) 2013-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4124B (zh) 狀態控制裝置、資訊處理裝置、電腦程式產品及半導體裝置
KR101844206B1 (ko) 자가-리프레시 절전 모드를 갖는 솔리드 스테이트 드라이브
TWI506648B (zh) 記憶體控制裝置、半導體裝置、及系統板
US8090988B2 (en) Saving information to flash memory during power failure
EP218869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system on chip
JP5232516B2 (ja) 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
TW201518931A (zh) 資訊處理裝置及半導體裝置
JP6018113B2 (ja) 不揮発性メモリのデータ消失を防止する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およびホスト装置。
US20150160718A1 (en) Memory circuit with power status sensor
JP2013225297A (ja)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US962597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operation state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5936415B2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US961900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aving power
TW201626237A (zh) 伺服器節點關機技術
JP2002258988A (ja) 無停電電力システム
JP5795758B2 (ja) 不揮発性記憶装置のデータを保護する方法
CN103984645A (zh) 一种基于双控的缓存一致性数据刷写方法
US20130073792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nand flash and memory management method thereof
TW541453B (en) Power saving device for computer and method thereof
TW201310225A (zh) 可降低電腦系統在睡眠模式下功率消耗之方法及相關電腦系統
JPH06175754A (ja) 主記憶内容の自動保存機構
JP2013254512A (ja) 情報処理装置
KR100577800B1 (ko) 컴퓨터 시스템의 자동 백업 장치 및 방법
WO2012004863A1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
JP2016045534A (ja)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の起動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の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