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6119B - 扇葉結構 - Google Patents

扇葉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6119B
TWI486119B TW101147618A TW101147618A TWI486119B TW I486119 B TWI486119 B TW I486119B TW 101147618 A TW101147618 A TW 101147618A TW 101147618 A TW101147618 A TW 101147618A TW I486119 B TWI486119 B TW I4861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blades
angle
annular partition
van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7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24567A (zh
Inventor
Yi Lun Cheng
wei yi Lin
Chun Lung Lin
Chih Kai Yang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TW1011476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8611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24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4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61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6119B/zh

Links

Description

扇葉結構
本發明係一種散熱裝置,特別是一種扇葉結構。
隨著電子領域之技術不斷演進,所生產出之電子元件的效能也不斷提升。然而,一般來說電子元件的效能提升,其所產生的熱量就會增加。這些熱量不斷累積於電子元件上而導致電子元件本身的溫度升高。若無法有效將熱量自電子元件排除,讓電子元件的溫度下降,則將會使電子元件發生當機,甚或燒毀。因此,一般電子裝置皆設有散熱裝置來排除電子元件所產生的熱量。
一般來說,散熱裝置分別水冷式散熱裝置及氣冷式散熱裝置。水冷式散熱裝置之散熱原理係指利用壓縮機或幫浦驅動冷卻管內之冷卻流體與電子元件進行熱交換以排除電子元件之熱量。氣冷式散熱裝置之散熱原理係指利用風扇導引冷空氣流經電子元件進行熱交換以排除電子元件之熱量。與水冷式散熱裝置相比,由於氣冷式散熱裝置無需裝設壓縮機、幫浦及冷卻流體而具有成本上之優勢,因此業界普遍利用氣冷式散熱裝置來排除電子元件的熱量。
然而,氣冷式散熱裝置的散熱效率提高時,卻通常會拉高其運轉噪音。詳細來說,當扇葉轉速越快時,雖可提供較佳之散熱效率,但也會產生較高分貝的噪音而影響使用者的生活品質。因 此如何降低氣冷式散熱裝置之運轉噪音將是現在設計人員應解決的問題之一。
鑒於以上的問題,本發明是關於一種扇葉結構,藉以降低氣冷式散熱裝置之運轉噪音。
本發明所揭露之扇葉結構,其包含一輪轂、一環形隔板、一第一扇葉組及一第二扇葉組。輪轂具有一頂面及與頂面相連的一側面。環形隔板將輪轂圍繞於內。第一扇葉組設於環形隔板之一側,且包含一第一葉片排列及一第二葉片排列。第一葉片排列與第二葉片排列共同配置於側面。第一葉片排列包含多個第一葉片。第二葉片排列包含多個第二葉片,且兩相鄰之第一葉片之間距小於兩相鄰之第二葉片之間距。第二扇葉組設於環形隔板之另一側,且第二扇葉組包含一第三葉片排列及一第四葉片排列。第三葉片排列與第四葉片排列共同配置於側面。第三葉片排列包含多個第三葉片與第四葉片排列包含多個第四葉片,且兩相鄰第三葉片之間距小於兩相鄰第四葉片之間距。
本發明所揭露之扇葉結構,其包含一輪轂、一環形隔板、一第一扇葉組及一第二扇葉組。輪轂具有一頂面及與頂面相連的一側面。環形隔板設於側面。第一扇葉組設於環形隔板之一側。第一扇葉組包含交錯排列之多個第一葉片及多個第二葉片。這些第一葉片與這些第二葉片分別具有相接之一連接段與一自由段。這些第一葉片與這些第二葉片之各連接段分別連接於環形隔板。每 一第一葉片之連接段與自由段夾一第一角度。每一第二葉片之連接段與自由段夾一第二角度。第一角度與第二角度間為相異角度。第二扇葉組設於環形隔板之另一側。第二扇葉組包含交錯排列之多個第三葉片及多個第四葉片。這些第三葉片與這些第四葉片分別具有相接之一連接段與一自由段。各連接段分別連接於環形隔板。每一第三葉片之連接段與自由段夾一第三角度。每一第四葉片之連接段與自由段夾一第四角度。第三角度與第四角度間為相異角度。
本發明所揭露之扇葉結構,一輪轂、一環形隔板、一第一扇葉組及一第二扇葉組。輪轂具有一頂面及與頂面相連的一側面。環形隔板設於側面。第一扇葉組設於環形隔板之一側。第一扇葉組包含多個第一葉片、多個第二葉片及多個第三葉片。這些第一葉片、這些第二葉片及這些第三葉片以一第一順序排列,且共同圍繞輪轂。這些第一葉片、這些第二葉片與這些第三葉片分別具有相連一連接段與一自由段。這些第一葉片、這些第二葉片與這些第三葉片之各連接段分別連接於環形隔板。每一第一葉片之連接段與自由段夾一第一角度。每一第二葉片之連接段與自由段夾一第二角度。每一第三葉片之連接段與自由段夾一第三角度。第一角度、第二角度與第三角度間為相異角度。第二扇葉組設於環形隔板之另一側。第二扇葉組包含多個第四葉片、多個第五葉片及多個第六葉片。這些第四葉片、這些第五葉片及這些第六葉片以一第二順序排列。這些第四葉片、這些第五葉片與這些第六葉 片分別具有相連一連接段與一自由段。這些第四葉片、這些第五葉片與這些第六葉片之各連接段分別連接於環形隔板。每一第四葉片之連接段與自由段夾一第四角度。每一第五葉片之連接段與自由段夾一第五角度。每一第六葉片之連接段與自由段夾一第六角度。第四角度、第五角度與第六角度間為相異角度。
根據上述本發明所揭露之扇葉結構,環形隔板設於第一扇葉組與第二扇葉組之間,以將第一扇葉組之流場與第二扇葉組之流場分開,使環形隔板上下兩側的氣流不會相互干擾而產生漏風或紊流的情形,進而降低裝設有此扇葉結構之散熱裝置之運轉噪音。
再者,扇葉結構之第一扇葉組與第二扇葉組為不對稱之角度分佈,分散了扇葉結構運轉時所產生之聲頻的能量,進而降低裝設此扇葉結構之散熱裝置之運轉噪音。
以上之關於本發明內容之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方式之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之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之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之解釋。
請參閱第1圖至第4B圖,第1圖為第一實施例所揭露之扇葉結構之立體示意圖,第2A圖為第1圖之平面示意圖,第2B圖為第2A圖之部分放大示意圖,第2C圖為第二實施例所揭露之扇葉結構之部分平面示意圖,第3A圖為第1圖之輪轂與第一扇葉組之平面示意圖,第3B圖為第1圖之輪轂與第二扇葉組之平面示意圖,第4A圖為第三實施例之輪轂與第一扇葉組之平面示意圖,第 4B圖為第三實施例之輪轂與第二扇葉組之平面示意圖。
本實施例之扇葉結構10包含一輪轂100、一環形隔板200、一第一扇葉組300及一第二扇葉組400。輪轂100具有一頂面110及與頂面110相連的一側面120。環形隔板200將輪轂100圍繞於內。
第一扇葉組300設於環形隔板200之一側,且包含二第一葉片排列310及二第二葉片排列320。二第一葉片排列310與二第二葉片排列320共同配置於側面120。第一葉片排列310包含多個第一葉片311與第二葉片排列320包含多個第二葉片321,且兩相鄰之第一葉片311之間距小於兩相鄰之第二葉片321之間距。換言之,各第一葉片311排列較密集,而各第二葉片321排列較疏散。此外,每一第一葉片311具有相對遠離輪轂100之一自由端312,且第一葉片311具有自由端312至輪轂100之側面120之距離d2。
接下來,為方便說明二第一葉片排列310與二第二葉片排列320的位置,特輔以X軸與Y軸將輪轂100之周圍的平面劃分為四個象限(如第3A圖所示)。詳細來說,在本實施例中,二第一葉片排列310之各第一葉片311分別位於第一象限與第三象限。二第二葉片排列320之各第二葉片321分別位於第二象限與第四象限。其中,上述二第一葉片排列310與二第二葉片排列320之位置僅為舉例說明,並不以此為限。
此外,上述之第一葉片排列310與第二葉片排列320的數量各為二,但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葉片排列310與 第二葉片排列320的數也可以各為一,而第一葉片排列310位於第一象限與第四象限以及第二葉片排列320位於第二象限與第三象限。
第二扇葉組400設於環形隔板200之另一側,也就是說,第二扇葉組400配置於側面120的位置較第一扇葉組300配置於側面120的位置遠離頂面110。第二扇葉組400包含一第三葉片排列410及一第四葉片排列420。第三葉片排列410與第四葉片排列420共同配置於側面120。第三葉片排列410多個第三葉片411與第四葉片排列420包含多個第四葉片421,且兩相鄰之第三葉片411之間距小於兩相鄰之第四葉片421之間距。此外,第二扇葉組400分別與第一扇葉組300交錯排列。
在本實施例及其他實施例中,環形隔板200自第一葉片311之自由端312朝輪轂100延伸而具有內外徑差d1,內外徑差d1的意思為環形隔板200之外壁面至環形隔板200之內壁面的距離。
如第2B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扇葉組300之各第一葉片311及各第二葉片321從輪轂100之側面120延伸之角度θ1與第二扇葉組400之各第三葉片411及各第四葉片421從輪轂100之側面120延伸之角度θ2相同,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扇葉組300之各第一葉片311及各第二葉片321從輪轂100之側面120延伸之角度θ1與第二扇葉組400之各第三葉片411及各第四葉片421從輪轂100之側面120延伸之角度θ2相異。其中,本實施例之第一角度θ1實際上是第一葉片311之延伸面與及 第一葉片311與輪轂100連接處之切面的夾角。同理,第一角度θ1實際上是第二葉片321之延伸面與及第二葉片321與輪轂100連接處之切面的夾角。第二角度θ2實際上是第三葉片411之延伸面與及第三葉片411與輪轂100連接處之切面的夾角。第二角度θ2實際上是第四葉片421之延伸面與及第四葉片421與輪轂100連接處之切面的夾角(如第2C圖所示)。
第二扇葉組400之第三葉片排列410及第四葉片排列420之排列關係與位置如第一扇葉組300所述,故不在贅述。接下來,僅描述第一扇葉組300與第二扇葉組400之間的位置關係。如第3A圖與第3B圖所述,本實施例之第一葉片排列310投影於環形隔板200之範圍與第三葉片排列410投影於環形隔板200之範圍至少部分重疊,以及第二葉片排列320投影於環形隔板200之範圍與第四葉片排列420投影於環形隔板200之範圍至少部分重疊。也就是說,第一扇葉組300中排列較密集的二第一葉片排列310分別位於第一象限與第三象限,排列較疏散之二第二葉片排列320分別位於第二象限與第四象限。同樣地,第二扇葉組400也是排列較密集的二第三葉片排列410分別位於第一象限與第三象限,排列較疏散的二第四葉片排列420分別位於第二象限與第四象限。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環形隔板200之內外徑差d1大於第一葉片311之自由端312至輪轂100之側面120之距離d2的三分之一(如第2A圖所示)。
但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葉片排列至第四葉片排列310、320、 410、420的排列方式並不以此為限,如第4A圖與第4B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第一葉片排列310投影於環形隔板200之範圍與第四葉片排列420投影於環形隔板200之範圍至少部分重疊,以及第二葉片排列320投影於環形隔板200之範圍與第三葉片排列410投影於環形隔板200之範圍至少部分重疊。也就是說,第一扇葉組300中排列較密集的二第一葉片排列310分別位於第一象限與第三象限,排列較疏散之二第二葉片排列320分別位於第二象限與第四象限。而第二扇葉組400中排列較密集的二第三葉片排列410分別位於第二象限與第四象限,排列較疏散的二第四葉片排列420分別位於第一象限與第三象限。換言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扇葉組300與第二扇葉組400之疏密程度為上下交錯的關係。此外,環形隔板200之內外徑差約小於這些第一葉片311之自由端312至輪轂100之距離的二分之一。
本實施例之環形隔板200可將第一扇葉組300之流場與第二扇葉組400之流場分開,使環形隔板200上下兩側的氣流不會相互干擾而產生漏風或紊流的情形,進而降低裝設有此扇葉結構10之散熱裝置之運轉噪音。此外,各第一葉片311及各第二葉片321分別與各第三葉片411及該第四葉片421交錯排列,可分別使第一葉片311及第二葉片321與第三葉片411及第四葉片421產生的聲波有時間差,進而可降低扇葉結構10運轉時所發出之聲音頻率,以降低裝設有此扇葉結構10之散熱裝置之運轉噪音(聲音品質)。
請參閱第5圖至第7圖,第5圖為第四實施例所揭露之扇葉結構之立體示意圖,第6圖為第5圖之平面示意圖,第7圖為第6圖之部分放大示意圖。
本實施例之扇葉結構10a包含一輪轂100a、一環形隔板200a、一第一扇葉組300a及一第二扇葉組400a。
輪轂100a具有一頂面110a及與頂面110a相連的一側面120a。環形隔板200a設於側面120a。
第一扇葉組300a設於環形隔板200a之一側。第一扇葉組300a包含多個第一葉片310a、多個第二葉片320a及多個第三葉片330a。這些第一葉片310a、這些第二葉片320a及這些第三葉片330a以一第一順序排列,且共同圍繞輪轂100a。這些第一葉片310a、這些第二葉片320a與這些第三葉片330a分別具有相連一連接段311a、321a、331a與一自由段312a、322a、332a。各連接段311a、321a、331a分別連接於環形隔板200a。每一第一葉片310a之連接段311a與自由段312a夾一第一角度θ1a。每一第二葉片320a之連接段321a與自由段322a夾一第二角度θ2a。每一第三葉片330a之連接段331a與自由段332a夾一第三角度θ3a。第一角度θ1a、第二角度θ2a與第三角度θ3a間為相異角度。
第二扇葉組400a設於環形隔板200a之另一側。第二扇葉組400a包含多個第四葉片410a、多個第五葉片420a及多個第六葉片430a。這些第四葉片410a、這些第五葉片420a及這些第六葉片430a以一第二順序排列,且共同圍繞輪轂100a。這些第四葉片410a、 這些第五葉片420a與這些第六葉片430a分別具有相連一連接段411a、421a、431a與一自由段412a、422a、423a。各連接段411a、421a、431a分別連接於環形隔板200a。每一第四葉片410a之連接段411a與自由段412a夾一第四角度θ4a。每一第五葉片420a之連接段421a與自由段422a夾一第五角度θ5a。每一第六葉片430a之連接段431a與自由段432a夾一第六角度θ6a。第四角度θ4a、第五角度θ5a與第六角度θ6a間為相異角度。
在本實施例及其他實施例中,這些第一葉片310a、這些第二葉片320a及這些第三葉片330a間之各連接段311a、321a、331a的間距相同。這些第四葉片410a、這些第五葉片420a及這些第六葉片430a間之各連接段411a、421a、431a的間距相同。
在本實施例及其他實施例中,第一角度θ1a大於第二角度θ2a,第二角度θ2a大於第三角度θ3a,以及第四角度θ4a大於第五角度θ5a,第五角度θ5a大於第六角度θ6a。並且,第一角度θ1a等於第四角度θ4a。第二角度θ2a等於第五角度θ5a。第三角度θ3a等於第六角度θ6a。這些第一葉片310a與這些第六葉片430a於同一平面之投影位置相鄰。這些第二葉片320a與這些第五葉片420a於同一平面之投影位置相鄰,這些第三葉片330a與這些第四葉片410a於同一平面之投影位置相鄰。
上述所述這些第一葉片310a、這些第二葉片320a與這些第三葉片330a以及這些第四葉片410a、這些第五葉片420a及這些第六葉片430a皆分別以順序排列。舉例來說,這些第一葉片310a、 這些第二葉片320a與這些第三葉片330a可以是分別以一第一葉片310a、一第二葉片320a及一第三葉片330a的順序依序排列,而這些第四葉片410a、這些第五葉片420a及這些第六葉片430a則對應以第六葉片430a、第五葉片420a及第四葉片410a的順序排列。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這些第一葉片310a、這些第二葉片320a與這些第三葉片330a可以是分別以第一葉片310a、第二葉片320a、第三葉片330a、第二葉片320a、第一葉片310a、第二葉片320a、第三葉片330a、第三葉片330a之順序排列。而這些第四葉片410a、這些第五葉片420a及這些第六葉片430a亦對應以第六葉片430a、第五葉片420a、第四葉片410a、第五葉片420a、第六葉片430a、第五葉片420a、第四葉片410a、第四葉片410a之1順序排列。
上述之這些第一葉片310a與這些第六葉片430a於同一平面之投影位置相鄰的意思為第六葉片430a可以是位於第一葉片310a之正下方或兩者之間交錯排列且具有水平的偏移量。同理,這些第二葉片320a與這些第五葉片420a以及這些第三葉片330a與這些第四葉片410a並不再贅述。
由於本實施例之扇葉結構10a之第一扇葉組300a與第二扇葉組400a為不對稱之角度分佈,分散了扇葉結構10a運轉時所產生之聲頻的能量,進而降低裝設此扇葉結構之散熱裝置之運轉噪音。
上述之第一扇葉組300a與第二扇葉組400a各包含具三個相異夾角之葉片,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扇葉組 300a與第二扇葉組400a也可以包含二個相異夾角之葉片或四個以上的相異夾角之葉片。請參閱第8圖至第10圖,第8圖為第五實施例所揭露之扇葉結構之立體示意圖,第9圖為第8圖之平面示意圖,第10圖為第9圖之部分放大示意圖。
本實施例之扇葉結構10b包含一輪轂100b、一環形隔板200b、一第一扇葉組300b及一第二扇葉組400b。輪轂100b具有一頂面110b及與頂面110b相連的一側面120b。環形隔板200b設於側面120b。
第一扇葉組300b設於環形隔板200b之同一側。第一扇葉組300b包含多個第一葉片310b及多個第二葉片320b。這些第一葉片310b與這些第二葉片320b分別交錯排列,且共同圍繞輪轂100b。這些第一葉片310b與這些第二葉片320b分別具有相連一連接段311b、321b與一自由段312b、322b。各連接段311b、321b分別連接於環形隔板200b。每一第一葉片310b之連接段311b與自由段31b夾一第一角度θ1b。每一第二葉片320b之連接段321b與自由段322b夾一第二角度θ2b。第一角度θ1b與第二角度θ2b間為相異角度。
第二扇葉組400b設於環形隔板200b之同一側,且環形隔板200b介於第一扇葉組300b與第二扇葉組400b之間。第二扇葉片組400b包含多個第三葉片410b及多個第四葉片420b。這些第三葉片410b與這些第四葉片420b分別交錯排列,且共同圍繞輪轂100b。這些第三葉片410b與這些第四葉片420b分別具有相連一 連接段411b、421b與一自由段412b、422b。各連接段411b、421b分別連接於環形隔板200b。每一第三葉片410b之連接段411b與自由段412b夾一第三角度θ3b。每一第四葉片420b之連接段421b與自由段422b夾一第四角度θ4b。第三角度θ3b與第四角度θ4b間為相異角度。
在本實施例及其他實施例中,這些第一葉片310b與這些第二葉片320b間之各連接段311b、321b的間距相同。這些第三葉片410b與這些第四葉片420b間之各連接段411b、421b的間距相同。
在本實施例及其他實施例中,其中第一角度θ1b大於第二角度θ2b,以及第三角度θ3b大於第四角度θ4b。並且,第一角度θ1b等於第三角度θ3b。第二角度θ2b等於第四角度θ4b。這些第一葉片310b與這些第四葉片420b於同一平面之投影位置相鄰。這些第二葉片320b與這些第三葉片410b於同一平面之投影位置相鄰。
根據上述本發明所揭露之扇葉結構,環形隔板設於第一扇葉組與第二扇葉組之間,以將第一扇葉組之流場與第二扇葉組之流場分開,使環形隔板上下兩側的氣流不會相互干擾而產生漏風或紊流的情形,進而降低裝設有此扇葉結構之散熱裝置之運轉噪音。
此外,各第一葉片及各第二葉片各第三葉片與各第四葉片交錯排列,可分別使第一葉片及第二葉片與第三葉片及第四葉片產生的聲波有時間差,進而可降低扇葉結構運轉所產生之聲音頻率,以降低裝設有此扇葉結構之散熱裝置之運轉噪音(聲音品質)。
再者,扇葉結構之第一扇葉組與第二扇葉組為不對稱之角度分佈,分散了扇葉結構運轉時所產生之聲頻的能量,進而降低裝設此扇葉結構之散熱裝置之運轉噪音。
雖然本發明之實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舉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數量當可做些許之變更,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扇葉結構
100‧‧‧輪轂
110‧‧‧頂面
120‧‧‧側面
200‧‧‧環形隔板
300‧‧‧第一扇葉組
310‧‧‧第一葉片排列
311‧‧‧第一葉片
312‧‧‧自由端
320‧‧‧第二葉片排列
321‧‧‧第二葉片
400‧‧‧第二扇葉組
410‧‧‧第三葉片排列
411‧‧‧第三葉片
420‧‧‧第四葉片排列
421‧‧‧第四葉片
10a‧‧‧扇葉結構
100a‧‧‧輪轂
110a‧‧‧頂面
120a‧‧‧側面
200a‧‧‧環形隔板
300a‧‧‧第一扇葉組
310a‧‧‧第一葉片
311a‧‧‧連接段
312a‧‧‧自由段
320a‧‧‧第二葉片
321a‧‧‧連接段
322a‧‧‧自由段
330a‧‧‧第三葉片
331a‧‧‧連接段
332a‧‧‧自由段
400a‧‧‧第二扇葉組
410a‧‧‧第四葉片
411a‧‧‧連接段
412a‧‧‧自由段
420a‧‧‧第五葉片
421a‧‧‧連接段
422a‧‧‧自由段
430a‧‧‧第六葉片
431a‧‧‧連接段
432a‧‧‧自由段
10b‧‧‧扇葉結構
100b‧‧‧輪轂
110b‧‧‧頂面
120b‧‧‧側面
200b‧‧‧環形隔板
300b‧‧‧第一扇葉組
310b‧‧‧第一葉片
311b‧‧‧連接段
312b‧‧‧自由段
320b‧‧‧第二葉片
321b‧‧‧連接段
322b‧‧‧自由段
400b‧‧‧第二扇葉組
410b‧‧‧第三葉片
411b‧‧‧連接段
412b‧‧‧自由段
420b‧‧‧第四葉片
421b‧‧‧連接段
422b‧‧‧自由段
第1圖為第一實施例所揭露之扇葉結構之立體示意圖。
第2A圖為第1圖之平面示意圖。
第2B圖為第2A圖之部分放大示意圖。
第2C圖為第二實施例所揭露之扇葉結構之部分平面示意圖。
第3A圖為第1圖之輪轂與第一扇葉組之平面示意圖。
第3B圖為第1圖之輪轂與第二扇葉組之平面示意圖。
第4A圖為第三實施例之輪轂與第一扇葉組之平面示意圖。
第4B圖為第三實施例之輪轂與第二扇葉組之平面示意圖。
第5圖為第四實施例所揭露之扇葉結構之立體示意圖。
第6圖為第5圖之平面示意圖。
第7圖為第6圖之部分放大示意圖。
第8圖為第五實施例所揭露之扇葉結構之立體示意圖。
第9圖為第8圖之平面示意圖。
第10圖為第9圖之部分放大示意圖。
10‧‧‧扇葉結構
100‧‧‧輪轂
110‧‧‧頂面
120‧‧‧側面
200‧‧‧環形隔板
300‧‧‧第一扇葉組
400‧‧‧第二扇葉組

Claims (5)

  1. 一種扇葉結構,包含:一輪轂,具有一頂面及與該頂面相連的一側面;一環形隔板,設於該側面;一第一扇葉組,設於該環形隔板之一側,該第一扇葉組包含交錯排列之多個第一葉片及多個第二葉片,該些第一葉片與該些第二葉片分別具有相接之一連接段與一自由段,該些第一葉片與該些第二葉片之各該連接段分別連接於該環形隔板,每一該第一葉片之該連接段與該自由段夾一第一角度,每一該第二葉片之該連接段與該自由段夾一第二角度,該第一角度與該第二角度間為相異角度;以及一第二扇葉組,設於該環形隔板之另一側,且該第二扇葉組包含交錯排列之多個第三葉片及多個第四葉片,該些第三葉片與該些第四葉片分別具有相接之一連接段與一自由段,該些第三葉片與該些第四葉片之各該連接段分別連接於該環形隔板,每一該第三葉片之該連接段與該自由段夾一第三角度,每一該第四葉片之該連接段與該自由段夾一第四角度,該第三角度與該第四角度間為相異角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扇葉結構,其中該第一角度大於該第二角度,以及該第三角度大於該第四角度,且該第一角度等於該第三角度,該第二角度等於該第四角度,該些第一葉片與該些第四葉片於同一平面之投影位置相鄰,該些第二葉片與該些第三 葉片於同一平面之投影位置相鄰。
  3. 一種扇葉結構,包含:一輪轂,具有一頂面及與該頂面相連的一側面;一環形隔板,設於該側面;一第一扇葉組,設於該環形隔板之一側,且該第一扇葉組包含多個第一葉片、多個第二葉片及多個第三葉片,該些第一葉片、該些第二葉片及該些第三葉片以一第一順序排列,該些第一葉片、該些第二葉片與該些第三葉片分別具有相接之一連接段與一自由段,該些第一葉片、該些第二葉片與該些第三葉片之各該連接段分別連接於該環形隔板,每一該第一葉片之該連接段與該自由段夾一第一角度,每一該第二葉片之該連接段與該自由段夾一第二角度,每一該第三葉片之該連接段與該自由段夾一第三角度,該第一角度、該第二角度與該第三角度間為相異角度;以及一第二扇葉組,設於該環形隔板之另一側,且該第二扇葉組包含多個第四葉片、多個第五葉片及多個第六葉片,該些第四葉片、該些第五葉片及該些第六葉片以一第二順序排列,該些第四葉片、該些第五葉片與該些第六葉片分別具有相接之一連接段與一自由段,該些第四葉片、該些第五葉片及該些第六葉片之各該連接段分別連接於該環形隔板,每一該第四葉片之該連接段與該自由段夾一第四角度,每一該第五葉片之該連接段與該自由段夾一第五角度,每一該第六葉片之該連接段與該 自由段夾一第六角度,該第四角度、該第五角度與該第六角度間為相異角度。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扇葉結構,其中該些第一葉片、該些第二葉片及該些第三葉片間之各該連接段的間距相同,該些第四葉片、該些第五葉片及該些第六葉片間之各該連接段的間距相同。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扇葉結構,其中該第一角度大於該第二角度,該第二角度大於該第三角度,以及該第四角度大於該第五角度,該第五角度大於該第六角度,且該第一角度等於該第四角度,該第二角度等於該第五角度,該第三角度等於該第六角度,該些第一葉片與該些第六葉片於同一平面之投影位置相鄰,該些第二葉片與該些第五葉片於同一平面之投影位置相鄰,該些第三葉片與該些第四葉片於同一平面之投影位置相鄰。
TW101147618A 2012-12-14 2012-12-14 扇葉結構 TWI4861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7618A TWI486119B (zh) 2012-12-14 2012-12-14 扇葉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7618A TWI486119B (zh) 2012-12-14 2012-12-14 扇葉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4567A TW201424567A (zh) 2014-06-16
TWI486119B true TWI486119B (zh) 2015-05-21

Family

ID=51394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7618A TWI486119B (zh) 2012-12-14 2012-12-14 扇葉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8611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7100A (zh) * 2008-10-22 2011-09-14 夏普株式会社 贯流风扇、送风机和叶轮成形机
CN202273916U (zh) * 2011-10-25 2012-06-13 浙江格凌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旋涡式气泵的叶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7100A (zh) * 2008-10-22 2011-09-14 夏普株式会社 贯流风扇、送风机和叶轮成形机
CN202273916U (zh) * 2011-10-25 2012-06-13 浙江格凌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旋涡式气泵的叶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4567A (zh) 2014-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82919B2 (en) Fan blade structure
JP3180647U (ja) 送風装置及びその羽根
US9989072B2 (en) Fan
US9995304B2 (en) Centrifugal fan and impeller thereof
US20100059210A1 (en) Fan impeller and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9051942B2 (en) Fan with fluid diversion mechanism
TWI544153B (zh) 散熱風扇
US11136987B2 (en) Series-connected fan
TWI486119B (zh) 扇葉結構
TWI427220B (zh) 離心風扇之扇葉結構
JP5442683B2 (ja) 騒音を軽減した遠心ファン
TW202024486A (zh) 散熱風扇
TWI422747B (zh) 散熱風扇及其葉輪
CN108019364B (zh) 风扇及具有该风扇的电子装置
TWM614666U (zh) 具有多重仰角的扇葉結構及散熱裝置
TWI307739B (en) Centrifugal blower, heat dissipat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centrifugal blower and electronic assembly incorporating the heat dissipating apparatus
US9903206B2 (en) Impeller
US20230279868A1 (en) Impeller
TW201315354A (zh) 散熱裝置
TWI782292B (zh) 風扇框體結構
TWI338552B (en) Fan blade set and centrifugal blower using the same
US20240138098A1 (en) Centrifugal heat dissipation fan of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832499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離心式散熱風扇
US20230349386A1 (en) Centrifugal heat dissipation fan
TWI444537B (zh) 離心風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