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4838B - 通訊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通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4838B
TWI484838B TW102121066A TW102121066A TWI484838B TW I484838 B TWI484838 B TW I484838B TW 102121066 A TW102121066 A TW 102121066A TW 102121066 A TW102121066 A TW 102121066A TW I484838 B TWI484838 B TW I4848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device
sensing data
communication
sensor
valu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1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6174A (zh
Inventor
Toshiya Otomo
Koichiro Yamashita
Takahisa Suzuki
Hiromasa Yamauchi
Koji Kurihara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406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6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4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48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8Network protocols supporting networked applications, e.g. includ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Description

通訊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通訊裝置、通訊系統以及通訊裝置的控制方法。
已知有於連接複數台的集線器作為一台集線器的機能來動作的堆疊式集線器中,集線器的本身編號設定方式(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其具有:集線器編號接收機構,從級聯連接(Cascade Connection)於本身的一側的集線器接受該集線器的編號;集線器編號加算機構,於集線器編號接收機構接受的集線器編號加算預定值;本身編號決定機構,將由集線器編號加算機構所得的編號,設定為本身的編號;集線器編號傳送機構,將本身的編號傳送至級聯連接的另一側的集線器;以及集線器編號初始值設定機構,連接於集線器編號接收機構之一側的集線器不存在時,將集線器編號接收機構的編號設定為預定值。
另外,已知有構成包含一個上位節點及控制線互相連接的複數個下位節點之階層星狀通訊網的資訊受理確認方式(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上位節點係具備將已發送的通訊資訊對於下位節點的複數個一起傳送之機 構。下位節點係具備接收到此通訊資訊時,傳送接收確認資訊之機構。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平7-147586號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平6-164617號
若複數個通訊裝置無條件地進行通訊,則會有於複數個通訊裝置間發生通訊的壅塞的情況。
本發明的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可防止通訊的壅塞的通訊裝置、通訊系統以及通訊裝置的控制方法。
通訊裝置係具有:感測器,輸出感測資料;計數訊號通訊部,將直接從控制裝置或經由其他通訊裝置接收到的計數訊號予以計數,並傳送前述已計數的計數訊號,並且記憶前述接收到的計數訊號之值;以及資料通訊部,對應前述已記憶的計數訊號之值,傳送由前述感測器輸出的感測資料或從其他通訊裝置接收到的感測資料。
可防止通訊的壅塞。
100‧‧‧通訊系統
101、101a至101k‧‧‧通訊裝置
111‧‧‧發電單元
112‧‧‧感測器
113‧‧‧電力管理單元
114‧‧‧微控單元
115‧‧‧無線通訊部
201、201a至201c‧‧‧控制裝置
202‧‧‧中央處理單元
202a至202c‧‧‧圓(球)
203‧‧‧程式記憶體
204‧‧‧非揮發性記憶體
205‧‧‧計數值
206‧‧‧感測器反應次數
207‧‧‧閾值
208‧‧‧無線接收時動作程式庫
209‧‧‧感測器反應時動作程式庫
211‧‧‧匯流排
212‧‧‧中央處理單元
213‧‧‧程式記憶體
214‧‧‧無線通訊部
801‧‧‧感測資料
802‧‧‧躍點數
D1‧‧‧感測資料
D2‧‧‧傳送資料
P1至P3‧‧‧電力
S601至S608‧‧‧步驟
S701至S708‧‧‧步驟
第1圖係顯示依據實施型態之通訊系統的構成例之圖。
第2圖係顯示通訊系統及控制裝置的構成例之圖。
第3圖係用以說明多躍點通訊的壅塞之圖。
第4圖係用以說明控制裝置至通訊裝置的通路長的檢測方法之圖。
第5圖係顯示通訊裝置及控制裝置的構成例之圖。
第6圖係顯示藉由第5圖的通訊裝置的CPU執行無線接收時動作程式庫而進行的處理例之流程圖。
第7圖係顯示藉由第5圖的通訊裝置的CPU執行感測器反應時動作程式庫而進行的處理例之流程圖。
第8圖係顯示傳送資料之圖。
第1圖係顯示依據實施型態之通訊系統100的構成例之圖。通訊系統100係具有複數個通訊裝置101。各通訊裝置100係具有:發電單元111、感測器112、電力管理單元(Power Management Unit;PMU)113、微控單元(Micro Control Unit;MCU)114以及無線通訊部115。
發電單元111係例如環境發電(Energy Harvester;獵能器)單元,將自然能源變換為電力P1,並將電力P1輸出至PMU113。在此,自然能源可為太陽光能源、行動電話等的無線電波能源、溫差能源等。
感測器112係檢測出各種感測資料D1,並將感測資料D1輸出至MCU114。例如,感測器112係檢測出 壓力、溫度或電波的成分等。又,感測器112係可為與發電單元111一體化者,亦可為與發電單元111個別化者。
PMU113係輸入由發電單元111供給的電力P1,並管理供給至MCU114的電力P2及供給至無線通訊部115的電力P3。例如,PMU113係於滿足預定條件時,將電力P2及P3分別供給至MCU114及無線通訊部115。
MCU114係處理感測資料D1,將傳送資料D2輸出至無線通訊部115。例如,MCU114係將類比的感測資料D1取樣處理,產生數位的傳送資料D2。
無線通訊部115係將傳送資料D2變換為高頻訊號,並無線傳送至其他通訊裝置101。
發電單元111係藉由發電將預定電力充電時,無線通訊部115係將傳送資料D2予以傳送。之後,發電單元111再次開始充電,當充電為預定電力時,無線通訊部115係將傳送資料D2予以傳送,反覆進行以上的處理。
另外,亦可為當無線通訊部115從外部接收傳送要求訊號時,無線通訊部115將傳送資料D2予以傳送。另外,亦可為當MCU114係於感測資料D1的變化量成為閾值以上時,對於無線通訊部115指示傳送資料D2的傳送。
第2圖係顯示通訊系統100及控制裝置201a至201c的構成例之圖。通訊系統100係多躍點通訊系統。複數個通訊裝置101a至101j係對應第1圖的通訊裝置 101,進行多躍點通訊。亦即,複數個通訊裝置101不僅是通訊裝置101彼此直接通訊,且可經由其他通訊裝置101進行通訊,藉以與廣域範圍的通訊裝置101進行通訊。
通訊裝置101係因傳送電力小而僅可與狹隘範圍內的其他通訊裝置101進行通訊。例如,以通訊裝置101a將傳送資料d2向控制裝置201a至201c傳送的例來說明。通訊裝置101a係如第8圖所示,將由感測器112輸出的感測資料801與初始值「0」的躍點數802一同予以傳送。通訊裝置101a的可通訊範圍內中存在有通訊裝置101b、101e及101h。因此,通訊裝置101b、101e及101h係從通訊裝置101a接收感測資料及「0」之躍點數。
通訊裝置101b係將從通訊裝置101a接收到的「0」之躍點數遞增,藉以記憶「1」之躍點數,並傳送從通訊裝置101a接收到的感測資料及「1」之躍點數。接著,位於通訊裝置101b的可通訊範圍內之通訊裝置101c係將從通訊裝置101b接收到的「1」之躍點數遞增,藉以記憶「2」之躍點數,並傳送從通訊裝置101b接收到的感測資料及「2」之躍點數。接著,位於通訊裝置101c的可通訊範圍內之通訊裝置101d係將從通訊裝置101c接收到的「2」之躍點數遞增,藉以記憶「3」之躍點數,並傳送從通訊裝置101c接收到的感測資料及「3」之躍點數。接著,位於通訊裝置101d的可通訊範圍內之控制裝置201a係從通訊裝置101d接收「3」之躍點數及感測資料。藉此,通訊裝置101a係可經由通訊裝置101b至101d,將感測器 112輸出的感測資料無線傳送至第一控制裝置201a。
相同地,通訊裝置101e係將從通訊裝置101a接收到的「0」之躍點數遞增,藉以記憶「1」之躍點數,並傳送從通訊裝置101a接收到的感測資料及「1」之躍點數。接著,位於通訊裝置101e的可通訊範圍內之通訊裝置101f係將從通訊裝置101e接收到的「1」之躍點數遞增,藉以記憶「2」之躍點數,並傳送從通訊裝置101e接收到的感測資料及「2」之躍點數。接著,位於通訊裝置101f的可通訊範圍內之通訊裝置101g係將從通訊裝置101f接收到的「2」之躍點數遞增,藉以記憶「3」之躍點數,並傳送從通訊裝置101f接收到的感測資料及「3」之躍點數。接著,位於通訊裝置101g的可通訊範圍內之控制裝置201b係從通訊裝置101g接收「3」之躍點數及感測資料。藉此,通訊裝置101a係可經由通訊裝置101e至101g,將感測器112輸出的感測資料無線傳送至第二控制裝置201b。
相同地,通訊裝置101h係將從通訊裝置101a接收到的「0」之躍點數遞增,藉以記憶「1」之躍點數,並傳送從通訊裝置101a接收到的感測資料及「1」之躍點數。接著,位於通訊裝置101h的可通訊範圍內之通訊裝置101i係將從通訊裝置101h接收到的「1」之躍點數遞增,藉以記憶「2」之躍點數,並傳送從通訊裝置101h接收到的感測資料及「2」之躍點數。接著,位於通訊裝置101i的可通訊範圍內之通訊裝置101j係將從通訊裝置101i接收到的「2」之躍點數遞增,藉以記憶「3」之躍點數,並傳 送從通訊裝置101i接收到的感測資料及「3」之躍點數。接著,位於通訊裝置101j的可通訊範圍內之控制裝置201c係從通訊裝置101j接收「3」之躍點數及感測資料。藉此,通訊裝置101a係可經由通訊裝置101h至101j,將感測器112輸出的感測資料無線傳送至第三控制裝置201c。
接著,說明上述控制裝置201a至201c係接收到複數個通訊裝置101中的哪一個通訊裝置101的感測資料之指定方法。第一控制裝置201a係接收到「3」之躍點數,因此,可推定從以第一控制裝置201a為中心之圓(球)202a上的通訊裝置101接收到感測資料。另外,第二控制裝置201b係接收到「3」之躍點數,因此,可推定從以第二控制裝置201b為中心之圓(球)202b上的通訊裝置101接收到感測資料。另外,第三控制裝置201c係接收到「3」之躍點數,因此,可推定從以第三控制裝置201c為中心之圓(球)202c上的通訊裝置101接收到感測資料。其結果,可判斷控制裝置201a至201c從位於三個圓202a至202c的交點的通訊裝置101a接收到感測資料。
通訊裝置101a的可通訊範圍內存在複數個通訊裝置101的情況時,會有通訊裝置101a經由複數個相異通路,將相同感測資料傳送至控制裝置201b的情況。此時,控制裝置201b可藉由選擇複數個接收感測資料之中躍點數最小的感測資料,來決定躍點數。控制裝置201a及201c亦與控制裝置201b相同。
第3圖係用以說明多躍點通訊的壅塞之圖。 如第2圖所示,通訊裝置101a經由複數個相異通路,將相同感測資料傳送至控制裝置201b的情況時,靠近控制裝置201b的通訊裝置101k容易招致通訊的壅塞。亦即,通訊裝置101k因從傳送源之通訊裝置101a,且由複數個相異通路之通訊裝置101接收感測資料,因而容易成為高負載。若通訊裝置101k成為高負載,則通訊裝置101k難以傳送訊號至控制裝置201b,多躍點通訊因而壅塞。因此,有必要減輕控制裝置201a至201c附近的通訊裝置101的負載,防止多躍點通訊的壅塞。
第4圖係用以說明控制裝置201b至通訊裝置101的通路長的檢測方法之圖。以下說明控制裝置201b的例子,但控制裝置201a及201c亦相同。
控制裝置201b係傳送初始值「0」之計數訊號。通訊裝置101係將直接從控制裝置201b或經由其他通訊裝置101接收到的計數訊號累進計數(遞增)並傳送,並且記憶接收到的計數訊號之值。例如,最靠近控制裝置201b的第一通訊裝置101係從控制裝置201b接收「0」之計數訊號,並將接收到的「0」之計數訊號遞增,傳送「1」之計數訊號,並且記憶接收到的「0」之計數訊號之值。接著,第二通訊裝置101係從第一通訊裝置101接收「1」之計數訊號,並將接收到的「1」之計數訊號遞增,傳送「2」之計數訊號,並且記憶接收到的「1」之計數訊號之值。其他的通訊裝置101亦相同。藉此,各通訊裝置101係記憶對應於控制裝置201b至本身的通訊裝置101的通路長之計 數訊號之值。靠近觀測裝置201b的通訊裝置101係記憶較小的計數訊號之值,遠離觀測裝置201b的通訊裝置101係記憶較大的計數訊號之值。
例如,記憶「0」之計數訊號之值的通訊裝置101係以第一動作模式來動作。第一動作模式中,通訊裝置101係專注於多躍點通訊。亦即,第一動作模式中,通訊裝置101不進行由感測器112輸出的感測資料之傳送,而僅進行從其他通訊裝置101接收到的感測資料之傳送。
另外,記憶「2」以上之計數訊號之值的通訊裝置101係以第三動作模式來動作。第三動作模式中,通訊裝置101係進行通常動作。亦即,第三動作模式中,通訊裝置101係進行由感測器112輸出的感測資料之傳送,以及從其他通訊裝置101接收到的感測資料之傳送兩者。
另外,記憶「1」之計數訊號之值的通訊裝置101係以第二動作模式來動作。第二動作模式中,通訊裝置101係優先進行多躍點通訊。亦即,第二動作模式中,通訊裝置101係進行由感測器112輸出的感測資料之傳送,以及從其他通訊裝置101接收到的感測資料之傳送兩者。此時,省略一部分由感測器112輸出的感測資料的傳送次數而傳送。
又,上述中,以通訊裝置101將計數訊號遞增的情況為例進行說明,但亦可將計數訊號遞減。此時亦從靠近控制裝置201b的通訊裝置101,依序設定第一動作模式、第二動作模式及第三動作模式。
通訊裝置101係於與所記憶的計數訊號之值對應的控制裝置201b至本身的通訊裝置101的通路短於第一閾值時,設定為第一動作模式。另外,通訊裝置101係於與所記憶的計數訊號之值對應的控制裝置201b至本身的通訊裝置101的通路長於第一閾值且短於第二閾值時,設定為第二動作模式。另外,通訊裝置101係於與所記憶的計數訊號之值對應的控制裝置201b至本身的通訊裝置101的通路長於第二閾值時,設定為第三動作模式。
第一及第二動作模式中,相較於由感測器112輸出的感測資料之傳送,通訊裝置101係優先進行從其他通訊裝置101接收到的感測資料之傳送。
如以上所述,通訊裝置101係對應所記憶的計數訊號之值,設定第一至第三動作模式,傳送由感測器112輸出的感測資料,或傳送從其他通訊裝置101接收到的感測資料。藉此,複數個通訊裝置101係因越靠近控制裝置201b的通訊裝置101,越減少由感測器112輸出的感測資料的傳送次數而減輕負載,因而可防止多躍點通訊的壅塞。
第5圖係顯示通訊裝置101及控制裝置201的構成例之圖。控制裝置201係對應第2圖的控制裝置201a至201c。
通訊裝置101係與第1圖相同地,具有:發電單元111、感測器112、PMU113、MCU114以及無線通訊部115。MCU114係具有:中央處理單元(Centeral Processing Unit;CPU)202、程式記憶體203及非揮發性記憶體204。非揮發性記憶體204係記憶計數值205、感測器反應次數206及閾值207。無線接收時動作程式庫208及感測器反應時動作程式庫209係電腦程式,記憶於程式記憶體203。 發電單元111係連接至PMU113。匯流排201係與CPU202、程式記憶體203、非揮發性記憶體204、感測器112、PMU113及無線通訊部115連接。CPU202係藉由執行無線接收時動作程式庫208來進行後述的第6圖的處理。另外,CPU202係藉由執行感測器反應時動作程式庫209來進行後述的第7圖的處理。
非揮發性記憶體204係經位址對映,可從CPU202直接存取。例如,非揮發性記憶體204係對映於1000(十六進位)位址以後。計數值205係記憶於1100(十六進位)位址,感測器反應次數206係記憶於1200(十六進位)位址,閾值207係記憶於1300(十六進位)位址。 欲將「3(十進位)」設定於計數值205時,藉由CPU202執行將「0000000000000011(二進位)」寫入1100(十六進位)位址之指令而實現。相同地,欲取得感測器反應次數206時,藉由CPU202執行將1200(十六進位)位址之值讀出之指令而實現。
控制裝置201係具有:匯流排211、CPU212、程式記憶體213及無線通訊部214。匯流排211係與CPU212、程式記憶體213及無線通訊部214連接。無線通訊部214係藉由CPU212的控制,對於通訊裝置101進行 無線接收及無線傳送。CPU212係藉由執行程式記憶體213中記憶的程式來進行控制裝置201的處理。
第6圖係顯示藉由第5圖的通訊裝置101的CPU202執行無線接收時動作資料庫208而進行的處理例之流程圖。通訊裝置101係於無線通訊部115從外部接收無線訊號時,進行以下的處理。
無線接收時動作程式庫208係於通訊裝置101接收到無線訊號之際,由CPU202執行的程式。具體地,無線通訊部115係於接收無線訊號時,對於CPU202產生插入訊號,使CPU202的控制轉移至插入處理器。插入處理器係保存全文脈絡(context),並叫出無線接收時動作程式庫208而執行。
首先,步驟S601中,CPU202係檢查經由無線接收部115接收到的無線訊號是否為計數訊號。通訊裝置101係如第4圖所示,直接從控制裝置201或經由其他通訊裝置101接收計數訊號。另外,通訊裝置101係如第2圖所示,從其他通訊裝置101接收感測資料(包含躍點數)。通訊裝置101係於接收到的無線訊號為計數訊號時,進行步驟S602之處理,接收到的無線訊號為感測資料時,進行步驟S607的處理。
例如,CPU202係從無線通訊部115內的接收緩衝器讀取接收資料,並判斷已讀取的資料是否為計數訊號。例如,可為對於接收緩衝器對映位址,以CPU202對於其位址執行讀取命令,亦可為以CPU202執行讀取接收 緩衝器的資料的專用指令。另外,亦可將通訊資料的最高位元作為判斷是否為「計數訊號」的識別符,若最高位元為1,則判斷為計數訊號。
步驟S602中,CPU202係從非揮發性記憶體204取得計數值205。計數值205的初始值係例如「1111」(二進位)之最大值。
接著,步驟S603中,CPU202係檢查步驟S601中接收到的計數訊號之值,是否小於步驟S602中取得的計數值205。具體地,例如執行讀取1110(十六進位)位址的計數值205之指令,並執行比較暫存器彼此的指令。因計數值205的初始值係最大值,因此,初次係計數訊號之值小於計數值205。通訊裝置202係於計數訊號之值小於計數值205時,進行步驟S604的處理,計數訊號之值為計數值205以上時,進行步驟S605的處理。
步驟S604中,CPU202係將非揮發性記憶體204內的計數值205變更為上述接收到的計數訊號之值。之後,通訊裝置101係進行步驟S605的處理。
步驟S605中,CPU202係將上述接收到的計數訊號之值遞增。
接著,步驟S606中,無線通訊部(計數訊號通訊部)115係依據CPU202的指示,無線傳送上述已遞增的計數訊號之值。具體地,CPU202係將計數訊號之值與顯示計數訊號的識別符寫入無線通訊部115的傳送緩衝器並傳送,由以上步驟,通訊裝置101係結束無線接收時動作 程式庫208的處理。
步驟S607中,CPU202係引入上述接收到的感測資料及躍點數,並將其躍點數遞增。
接著,步驟S608中,無線通訊部115係如第8圖所示,依據CPU202的指示,無線傳送上述接收到的感測資料801與已遞增的躍點數802。例如,CPU202係將感測資料與躍點數寫入無線通訊部115內的傳送緩衝器並傳送。與上述接收緩衝器相同地,可對於傳送緩衝器對映位址,亦可執行專用的寫入指令。藉此,進行多躍點通訊。由以上步驟,通訊裝置101係結束無線接收時動作程式庫208的處理。
當控制裝置201傳送計數訊號時,通訊裝置101會有從控制裝置201經由複數個通路,從複數個其他通訊裝置101接收計數訊號的情況。此時,通訊裝置101係從複數個其他通訊裝置101接收複數個計數訊號。最初接收到的計數訊號之值係於步驟S604中寫入非揮發性記憶體204作為計數值205。第二次以後接收到的計數訊號之值,於步驟S603中,僅於小於非揮發性記憶體204內的計數值205時,更新至非揮發性記憶體204作為計數值205。亦即,通訊裝置101係於接收到複數個計數訊號的情況時,將複數個計數訊號中之最小值寫入非揮發性記憶體204作為計數值205。亦即,通訊裝置101係於接收到複數個計數訊號時,複數個計數訊號之中,將以距控制裝置201最短的通路接收到的計數訊號之值予以記憶作為計數值 205。其結果,非揮發性記憶體204內的計數值205係成為經由控制裝置201至本身的通訊裝置101之最短通路的計數訊號之值。
第7圖係顯示藉由第5圖的通訊裝置101的CPU202執行感測器反應時動作程式庫209而進行的處理例之流程圖。通訊裝置101係例如感測器212的感測資料的變化量成為閾值以上時,進行以下的處理。
感測器反應時動作程式庫209係於感測器212反應之際,由CPU202執行的程式。具體地,當感測器212檢測出環境中的特定狀態時,對於CPU202產生插入訊號,使CPU202的控制轉移至插入處理器。插入處理器係保存全文脈絡(context),並叫出感測器反應時動作程式庫209而執行。
首先,步驟S701中,CPU202係取得非揮發性記憶體204內的計數值205。非揮發性記憶體204內的計數值205係藉由上述第6圖的處理完成設定。
接著,步驟S702中,CPU202係於計數值205為「0」時,因係第一動作模式而結束處理,計數值205為「1」時,因係第二動作模式而前進至步驟S703的處理,計數值205為「2」以上時,因係第三動作模式而前進至步驟S707的處理。
第一動作模式係專注於多躍點通訊的動作模式。第二動作模式係優先進行多躍點通訊的動作模式。第三動作模式係進行多躍點通訊及感測器212的感測資料傳 送之兩者的動作模式。
步驟S703中,CPU202係取得非揮發性記憶體204內的感測器反應數206。感測器反應數206的初始值例如為「1」。
接著,步驟S704中,CPU202係檢查上述感測器反應次數206是否為非揮發性記憶體204內的閾值207以上。具體地,CPU202係執行1200(十六進位)位址的感測器反應次數206及1300(十六進位)位址的閾值207的讀出指令並進行比較。閾值207例如為「5」或「10」。閾值207為「5」的情況時,因感測器反應次數206的初始值為「1」,初次中,感測器反應次數206係小於閾值207。通訊裝置101係於感測器反應次數206小於閾值207時,進行步驟S705的處理,感測器反應次數206為閾值207以上時,進行步驟S706的處理。
步驟S705中,CPU202係將非揮發性記憶體204內的感測器反應次數206遞增,並結束處理。
步驟S706中,CPU202係將非揮發性記憶體204內的感測器反應次數206重設為「1」,並進行步驟S707的處理。
步驟S707中,CPU202係從感測器212的緩衝器取入感測資料。
接著,步驟S708中,無線通訊部(資料通訊部)115係如第8圖所示,依據CPU202的指示,無線傳送上述感測器212的感測資料801及初始值「0」之躍點數 802。具體地,CPU202係將感測資料、顯示不為計數訊號的識別符及躍點數寫入無線通訊部115的傳送緩衝器並傳送。由以上步驟,通訊裝置101係結束感測器反應時動作程式庫209的處理。
第二動作模式中,以閾值207例如為「5」的情況來說明。步驟S704中,第一至第四次係進行步驟S705,第五次係進行步驟S706。其結果,以感測器反應的五次中有一次的比例,於步驟S708傳送感測器212的感測資料。藉此,可省略一部分由感測器212輸出的感測資料的傳送次數而傳送。
如以上所述,第一動作模式中,通訊裝置101係不進行由感測器212輸出的感測資料之傳送(步驟S708),而進行從其他通訊裝置101接收到的感測資料之傳送(步驟S608)。
第二動作模式中,通訊裝置101係進行由感測器212輸出的感測資料之傳送(步驟S708),以及從其他通訊裝置101接收到的感測資料之傳送(步驟S608)兩者,此時,省略由感測器212輸出的感測資料之傳送次數來傳送。
第三動作模式中,通訊裝置101係進行由感測器212輸出的感測資料之傳送(步驟S708),以及從其他通訊裝置101接收到的感測資料之傳送(步驟S608)兩者,此時,不進行由感測器212輸出的感測資料之傳送次數的省略。
若依據本實施型態,即使未知複數個通訊裝置101的座標位置,亦可藉由控制裝置201傳送計數訊號,對各通訊裝置101設定計數值205,而辨別控制裝置201至各通訊裝置101的通路長。複數個通訊裝置101係因越靠近控制裝置201的通訊裝置101,越減少由感測器112輸出的感測資料的傳送次數而減輕負載,因而可防止多躍點通訊的壅塞。
本實施型態係可藉由電腦執行程式而實現。另外,記錄上述程式之電腦可讀取的記錄媒體,以及上述程式等的電腦程式產品亦可適用作為本發明的實施型態。記錄媒體例如可採用軟碟、硬碟、光碟、光磁碟、CD-ROM、磁帶、非揮發性記憶卡、ROM等。
又,上述實施型態皆僅為顯示實施本發明的具體化例式,並非限定地解釋本發明的技術性範圍。亦即,本發明係可不脫逸其技術思想或其主要特徵而以各式各樣的型態來實施。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可防止通訊的壅塞。
S701至S708‧‧‧步驟

Claims (7)

  1. 一種通訊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感測器,輸出感測資料;計數訊號通訊部,將直接從控制裝置或經由其他通訊裝置接收到的計數訊號計數,並傳送前述已計數的計數訊號,並且記憶前述接收到的計數訊號之值;以及資料通訊部,傳送由前述感測器輸出的感測資料或從其他通訊裝置接收到的感測資料,前述資料通訊部對應前述已記憶的計數訊號之值,而控制是否發送由前述感測器輸出的感測資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述計數訊號通訊部係於接收到複數個前述計數訊號時,記憶前述複數個計數訊號之值之中的最小值。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述資料通訊部係於前述已記憶的計數訊號之值小於預先設定的閾值時,使從前述其他通訊裝置接收到的感測資料的傳送優先於由前述感測器輸出的感測資料的傳送。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述資料通訊部係於前述已記憶的計數訊號之值小於預先設定的第一閾值時,不進行從前述感測器輸出的感測資料的傳送,而傳送從前述其他通訊裝置接收到的感測資料,前述資料通訊部係於前述已記憶的計數訊號 之值大於預先設定的第二閾值時,傳送由前述感測器輸出的感測資料的傳送或從前述其他通訊裝置接收到的感測資料。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述資料通訊部係於前述已記憶的計數訊號之值大於第一閾值且小於第二閾值時,傳送從前述感測器輸出的感測資料或從前述其他通訊裝置接收到的感測資料,此時,省略一部分由前述感測器輸出的感測資料的傳送次數而傳送前述感測資料。
  6. 一種通訊系統,其特徵在於具有:複數個通訊裝置;以及控制裝置,前述複數個通訊裝置各具有:感測器,輸出感測資料;計數訊號通訊部,將直接從前述控制裝置或經由其他通訊裝置接收到的計數訊號計數,並傳送前述已計數的計數訊號,並且記憶前述接收到的計數訊號之值;以及資料通訊部,傳送由前述感測器輸出的感測資料或從其他通訊裝置接收到的感測資料,前述資料通訊部對應前述已記憶的計數訊號之值,而控制是否發送由前述感測器輸出的感測資料。
  7. 一種通訊裝置的控制方法,該通訊裝置係具有輸出感測資料的感測器,其特徵在於: 將直接從控制裝置或經由其他通訊裝置接收到的計數訊號予以計數,並傳送前述已計數的計數訊號,並且記憶前述接收到的計數訊號之值;傳送由前述感測器輸出的感測資料或從其他通訊裝置接收到的感測資料;以及對應前述已記憶的計數訊號之值,而控制是否發送由前述感測器輸出的感測資料。
TW102121066A 2012-07-23 2013-06-14 通訊裝置 TWI4848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68566 WO2014016885A1 (ja) 2012-07-23 2012-07-23 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6174A TW201406174A (zh) 2014-02-01
TWI484838B true TWI484838B (zh) 2015-05-11

Family

ID=49996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1066A TWI484838B (zh) 2012-07-23 2013-06-14 通訊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55974B2 (zh)
EP (1) EP2876970B1 (zh)
JP (1) JP6048502B2 (zh)
TW (1) TWI484838B (zh)
WO (1) WO20140168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19739A1 (en) * 2014-10-24 2016-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delivery employing preemptive mutual exchange of the data
JP6473092B2 (ja) * 2016-02-16 2019-02-20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センサ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JP6408057B1 (ja) * 2017-03-30 2018-10-17 西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28179A (ja) * 2007-03-15 2008-09-25 Japan Radio Co Ltd 無線装置
US20100293295A1 (en) * 2009-05-18 2010-11-18 Cisco Technology, Inc. LIMITED BROADCAST, PEERING AMONG DHTs, BROADCAST PUT OF LIMITED CONTENT ONLY
US20110228693A1 (en) * 2008-11-14 2011-09-22 Peter Larsson Method Of Sens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64617A (ja) 1992-11-24 1994-06-1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情報受理確認方式
JP2761356B2 (ja) 1993-06-25 1998-06-04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ハブの自己番号設定方式
JP3539338B2 (ja) * 2000-03-23 2004-07-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優先データ転送方法
JP4572698B2 (ja) * 2005-02-21 2010-11-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位置情報算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978639B2 (en) * 2007-08-30 2011-07-12 Intermec Ip Corp.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llecting data from wireless sensor nodes
KR100970093B1 (ko) * 2008-08-29 2010-07-16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데이터 경로 설정 및 복구를 위한 센서 네트워크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센서 네트워크 시스템
JP2011250106A (ja) * 2010-05-26 2011-12-08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1217813B1 (ko) * 2010-06-17 2013-01-02 금오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데이터 전송의 우선순위 결정 방법
EP2437440A1 (en) * 2010-10-01 2012-04-0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lay optimization of end-to-end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797868B2 (en) * 2012-03-14 2014-08-05 Alcatel Lucent Energy-efficient network device with coordinated scheduling and rate control using non-zero base pow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28179A (ja) * 2007-03-15 2008-09-25 Japan Radio Co Ltd 無線装置
US20110228693A1 (en) * 2008-11-14 2011-09-22 Peter Larsson Method Of Sensing
US20100293295A1 (en) * 2009-05-18 2010-11-18 Cisco Technology, Inc. LIMITED BROADCAST, PEERING AMONG DHTs, BROADCAST PUT OF LIMITED CONTENT ON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31439A1 (en) 2015-05-14
EP2876970A1 (en) 2015-05-27
EP2876970B1 (en) 2018-05-02
JP6048502B2 (ja) 2016-12-21
JPWO2014016885A1 (ja) 2016-07-07
US9755974B2 (en) 2017-09-05
TW201406174A (zh) 2014-02-01
WO2014016885A1 (ja) 2014-01-30
EP2876970A4 (en) 2015-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01867B1 (en) Wireless audio output devices
JP6140459B2 (ja) センサーデータ伝送装置
JP6245859B2 (ja) 送電装置、送電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971225B2 (ja) 無線機器、無線モジュール、インターフェイスモジュール、及び通信方法
TWI484838B (zh) 通訊裝置
JP2017062711A (ja) 通信方法、通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5209096B2 (ja) リモートアクセスシステム、電子機器およびリモートアクセス処理方法
JP4955736B2 (ja) 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390725B2 (ja) テレメータ用通信機
JP4404619B2 (ja) 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563210B2 (ja) 通信制御方法、通信ノード、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2598597A (zh) 无线网络中的包重传优化
KR20210150174A (ko) 블록체인을 이용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동작 방법
EP1760597A2 (en)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program
TWI841840B (zh) 用於資源選擇的方法及系統
JP5353940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リモコン、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1926024B1 (en) Serial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WO2023015342A1 (en) Ad-ho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101041855B1 (ko) 망 상태 전문 전송제어장치 및 방법
KR101574310B1 (ko) 인터럽트 기반의 무선 게이트웨이 통신방법
JP5458193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リモートアクセス処理方法
TW202131720A (zh) 使用者設備及其方法
JP2017022613A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213097A (ja) 情報記録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記録方法
JP2009037550A (ja) マスタースレーブカードシステムとその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