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1726B - 鋁合金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鋁合金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1726B
TWI481726B TW099139869A TW99139869A TWI481726B TW I481726 B TWI481726 B TW I481726B TW 099139869 A TW099139869 A TW 099139869A TW 99139869 A TW99139869 A TW 99139869A TW I481726 B TWI481726 B TW I48172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calcium
magnesium
aluminum alloy
seri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9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22116A (en
Inventor
Shae-Kwang Kim
Jin-Kyu Lee
Min-Ho Choi
Jeong-Ho Seo
Original Assignee
Korea Ind Tech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rea Ind Tech Inst filed Critical Korea Ind Tech Inst
Publication of TW201122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221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1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17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02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 C22C1/026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21/00Casting non-ferrous metals or metallic compounds so far as their metallurgical properties are of importance for the casting procedure; Selection of compositions therefor
    • B22D21/02Casting exceedingly oxidisable non-ferrous metals, e.g. in inert atmosphere
    • B22D21/04Casting aluminium or magnes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02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 C22C1/03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using master allo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22C21/02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with silicon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22C21/06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with magnesium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22C21/06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with magnesium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C22C21/08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with magnesium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with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22C21/1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with zinc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22C21/12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with copper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Description

鋁合金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鋁合金及其製造方法。
鎂係當今鋁合金中主要的合金元素之一。鎂元素的添加可以提高鋁合金的強度,使得合金易於表面處理且改善耐腐蝕能力。然而,由於鎂具有高氧化電位,在鎂加入鋁熔體中煉製合金的過程中,氧化物或雜質混入鋁熔體中,這將使得鋁熔體的品質變差。為了防止由於添加鎂而導致氧化物或雜質混入到鋁熔體中,在加入鎂的過程中將採用在其熔化表面覆蓋防護性氣體如六氟化硫(SF6 )之方法。
然而,在鋁合金製備的過程中,很難使用保護性氣體完全保護大量加入的鎂,而且做為保護氣體的六氟化硫(SF6 )不僅價格昂貴,亦會產生環境問題,因而,在世界各地六氟化硫(SF6)的使用已逐漸被限制。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鋁合金,其可以環保的方式製造,且具有優良的合金特性的鋁合金,以及提供一種製造該鋁合金的方法。並且,本發明也提供一種使用該鋁合金的加工產品。
根據本發明之鋁合金製造方法之一實施例,其中提供一含有鈣基化合物之鎂中間合金(master alloy)以及鋁。形成一鎂中間合金和鋁熔化的熔體並鑄造之。
根據本發明鋁合金製造方法之另一實施例,該鎂中間合金可透過在鎂母材或鎂合金母材中添加鈣基添加物製造而成,且該鎂合金可包含鋁;更進一步而言,製造該鎂中間合金包含透過將母材熔化形成母材熔體以及在該母材熔體中添加鈣基添加物步驟。
根據本發明方法之另一實施例,製造該鎂中間合金之方法包含有一起熔化母材及鈣基添加物。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另一實施例,可從鎂熔體中還原出該鈣基添加物,且該鈣基化合物可包含鎂-鈣化合物(Mg-Ca compound),鋁-鈣化合物(Al-Ca compound)以及鎂-鋁-鈣化合物(Mg-Al-Ca compound)中至少一種。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另一實施例,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有添加小於等於1.0%重量比的鐵(大於0%)。
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鋁合金可為一透過任何一上述方法製造而得的鋁合金。
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鋁合金可具有一鋁基體以及一存在於該鋁基體中的鈣基化合物,其中鎂溶解在該鋁基體中。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鋁合金,該鋁基體具有複數個晶域,該複數個晶域之間形成邊界而互相隔開,其中該鈣基化合物存在於該邊界。例如,該複數個晶域為晶粒,而該邊界係為各晶粒之間的晶界。又例如,該複數個晶域為不同相所形成的相區,且該邊界為相界。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鋁合金,該鈣基化合物包含鎂-鈣化合物,鋁-鈣化合物以及鎂-鋁-鈣化合物中至少一種。且該鎂-鈣化合物包含Mg2 Ca合金,該鋁-鈣化合物包含Al2 Ca合金和Al4 Ca合金中至少一種,而該鎂-鋁-鈣化合物包含(Mg,Al)2 Ca合金。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鋁合金,該鋁合金包含有小於等於1.0%重量比的鐵(大於0%)。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鋁合金,其中該鋁合金所具有的晶域平均尺寸小於相同條件下製造且不具有鈣基化合物之鋁合金的晶域平均尺寸。
根據另一實施例之鋁合金,該鋁合金的拉伸強度大於相同條件下製造且不具有鈣基化合物的鋁合金的拉伸強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先製備有一預先摻有添加物之中間合金,再將中間合金加入鋁以製造鋁合金。該中間合金可以使用純鎂或鎂合金為母料,本文中即統稱為以鎂中間合金。
在本實施例中,沒有特意添加合金元素的純鎂,其定義為在鎂製造過程中包含有不可避免雜質。一種鎂合金係為一種特意在鎂中添加其他的合金元素如鋁所製造出的合金。包含有鋁作為合金元素的該鎂合金可被稱為鎂鋁合金。這種鎂鋁合金可不僅包含鋁合金元素,也可以包含其他的合金元素。
第1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鋁合金製造方法中的鎂中間合金製造方法流程圖。純鎂或鎂合金可用作鎂中間合金的一種母料。加入該母料中的一種鈣基添加物可包含有至少一種含鈣化合物,例如,氧化鈣(CaO),氰化鈣(CaCN2 ),碳化鈣(CaC2 ),氫氧化鈣(Ca(OH)2 )以及碳酸鈣(CaCO3 )。
參考第1圖,該鎂中間合金的製造方法可包含鎂熔體形成步驟S1,一添加物添加步驟S2,一攪拌-靜置步驟S3,一鑄造步驟S4以及一冷卻步驟S5。
在該鎂熔體形成步驟S1中,將鎂置入熔爐中且透過熔化鎂形成鎂熔體。例如,可以透過在600℃以及800℃的溫度範圍內加熱熔爐使得鎂熔化。當加熱溫度低於600℃,不易形成鎂熔體。相反,當加熱溫度高於800℃,該鎂熔體可能會燃燒。
在該添加物添加步驟S2中,可在作為母料的該鎂熔體中添加鈣基添加物。例如,該鈣基添加物的尺寸介於0.1 μm(微米)與500 μm之間。事實上,很難使得此類添加物的尺寸小於0.1 μm,如果這樣的話將會耗費巨大的成本。而如果添加物的尺寸大於500 μm,該添加物將不會與該鎂熔體進行反應。
例如,該鈣基添加物介於約0.0001到約30重量份(part by weight)之間可以加入100重量份的鎂熔體合金。在添加物的添加量低於0.0001重量份時,該添加物的影響(例如,硬度增加,氧化作用降低,燃燒溫度增減以及保護氣體降低)將變小。同樣,當添加物大於30重量份,鎂的固有特徵將被削弱。
在攪拌-靜置步驟S3中,該鎂熔體可以被攪拌或靜置一定的時間。例如,該攪拌或靜置時間為1到400分鐘。如果攪拌、靜置時間低於1分鐘,該添加物不能與該鎂熔體充分混合,而如果超過400分鐘,則該鎂熔體的攪拌、靜置時間被不必要的延長。
同時,當在鎂中間合金的製備過程中加入該鈣基添加物,可選擇性地供給少量的保護氣體以防止該鎂熔體燃燒。該保護氣體可使用傳統的六氟化硫(SF6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碳(CO2 )、1,1,1,2-四氟乙烷(HFC-134a)、鎂熔煉保護流體(NovecTM612)、惰性氣體以及其類似物或其氣體之混合物。然而,這樣的保護氣體在本發明中不是一直需要的,且因而可以不供給。
如上所述,當該鈣基添加物在該添加物添加步驟S2以及該攪拌-靜置步驟S3加入時,因降低鎂在熔化過程中的抗氧化性會使其燃燒溫度上升,則該鎂熔化過程中所需要的保護氣體的量可適當地減少或移除。因此,根據鎂中間合金的製造方法,透過減少或移除如六氟化硫(SF6 )等保護氣體的使用量可抑制環境造成的污染。
同時,如第9圖所示,該鎂熔體上部的氧化鈣可在攪拌、靜置步驟S3中分解為氧和鈣。該分解出的氧將以氣體狀態由該鎂熔體中放出或如廢渣或渣滓一樣漂浮在該鎂熔體的上部。在另一方面,該分解出的鈣將和鎂熔體中的其他元素反應形成各種化合物。
因此,為了活化分解反應,可以創造使該鈣基添加物在熔體表面進行反應而不是混合在鎂熔體內部的反應環境。可以攪拌該鎂熔體的上部使得該鈣基添加物儘可能地長時間位於該熔體的表面且持續暴露在空氣中。
表1顯示了當氧化鈣加入鎂合金錠(AM60B)的鎂熔體中時,以不同攪拌方法所得到之氧化鈣殘留的測量結果。該加入的氧化鈣大概70 μm大小,且分別添加5%、10%以及15%重量比的氧化鈣。該攪拌方法可選擇上部攪拌、內部攪拌以及不攪拌。由表1可知,當該鎂熔體的上部被攪拌時,大部分加入的氧化鈣被還原為鈣。
因此,該攪拌可以從該熔體表面到在該鎂熔體整體深度大約20%的範圍內的上部進行,且最好是在該鎂熔體的整體深度的10%的上部執行。當該攪拌在超過20%深度進行的情況下,該鈣基添加物的分解不易在該熔體的表面發生。
此時,攪拌的時間隨著摻入的粉末狀態以及熔體溫度而有所不同,且最好充分攪拌該熔體直到該加入的鈣基添加物,如果可能的話,完全在熔體中耗盡。於此,耗盡係指該鈣基添加物充分且完全分解。該鈣基添加物透過攪拌操作而於該鎂熔體內分解,且該分解作用產生的鈣可以更進一步加速反應形成各種化合物。
該母料熔體完成該攪拌-靜置步驟S3後,該鎂熔體在步驟S4的模具中鑄造後再冷卻,然後在步驟S5中將該固化的中間合金自該模具中分離。
在鑄造步驟S4中,該模具的溫度為從室溫(例如,25℃)到大約400℃。在該冷卻步驟S5中,在模具冷卻到室溫後,該中間合金可以由該模具中分離。然而,如果該中間合金已經完全固化,該中間合金甚至也可以在溫度到達室溫之前分離。
於此,該模具可使用金屬模具、陶瓷模具、石墨模具等其中一種。同樣,該鑄造方法可包含有沙模鑄造、壓模鑄造、重力澆鑄、連續澆鑄、低壓澆鑄、擠壓澆鑄、脫蠟澆鑄、觸融澆鑄等。
重力澆鑄指的是一種利用重力將合金熔體倒入一模具中的方法,而低壓鑄造可以是指一種利用氣體在該合金熔體的表面施加一壓力,藉此將一熔體倒入一模具的方法。在半固體狀態進行澆鑄過程的觸融澆鑄,乃是採用了傳統澆鑄以及鍛造方法之優點的組合方法。然而,本發明並不局限於模具的類型以及澆鑄的方法或過程。
該製備的鎂中間合金可具有一個設有複數彼此分割而之間具有邊界的區域的基體。此時,彼此分割的該複數個區域可為由晶界分開的複數個晶粒,且在另外一實施例中,也可為複數個具有彼此不同相的相區,其中該複數個相區由彼此間的相界所形成。
同時,在該中間合金製作過程中形成之一鈣基化合物可能分散地存在於該鎂中間合金的基體中。這種鈣基化合物可透過在添加物添加步驟S2中加入的鈣基添加物和其他元素如鎂以及/或鎂母料中的鋁反應形成的化合物。
也就是,當鈣基添加物加入該鎂熔體且攪拌、靜置該混合物時,該鈣基添加物還原為鈣。一般而言,由於該鈣基添加物比鎂的熱穩定性更好,所以可預期鈣不會因還原反應而從該鎂合金中分離。然而,根據本案發明人的實驗,其揭露該鈣基添加物在鎂熔體中被還原。該還原鈣並與母料中的其他元素反應,如鎂及/或鋁,因而形成該鈣基化合物。
因此,作為用來形成鎂中間合金之鈣基化合物的鈣源,該鈣基添加物係為一中間合金製造過程中加入到該母料熔體中的一添加元素。該鈣基化合物係為一通過由鈣基添加物種提供的鈣與母料中的其他元素反應形成的新的化合物。
鈣相對鎂具有預定的溶解度,然而,可發明現自鎂熔體中的鈣基添加物還原得到的鈣,僅部分溶解在鎂基體中,而大部分形成鈣基化合物。
例如,在鎂中間合金的母料係為純鎂的情況下,該鈣基化合物可能形成為鎂-鈣化合物,例如Mg2 Ca合金。又如,在該鎂中間合金的母料為一鎂合金之情況下,例如,鎂-鋁合金,該鈣基化合物可能形成為鎂-鈣化合物、鋁-鈣化合物或鎂-鋁-鈣化合物中的一種。例如該鎂-鈣化合物可為Mg2 Ca合金,該鋁-鈣化合物可包含Al2 Ca、Al4 Ca中的至少一種,且該鎂-鋁-鈣化合物可為(Mg,Al)2 Ca合金。
該鈣基化合物很可能分佈在該晶界,也就是晶粒之間的邊界,或相域之間的相界。這是因為在上述邊界係更開放而相對該晶粒或相域的內部區域具有相對較高的能量,因此得以提供晶核形成及該鈣基化合物較佳的生長位置。
第2圖係顯示將氧化鈣作為鈣基化合物加入鎂-鋁合金中所製造出的鎂中間合金的電子探針顯微分析儀(Electron Probe Micro Analyzer,EPMA)分析結果。
參考第2圖,透過背散射電子(back scattered electrons)觀察到的該鎂中間合金微結構係如第2圖(a)所示。參考第2圖(a),該鎂中間合金包含有化合物(亮部)所環繞的區域,即多晶微結構。該化合物(亮部)沿著晶粒邊界形成。第2圖(b)到(d)顯示透過電子探針顯微分析儀(EPMA)所得到的化合物區域(亮區)映射成分(mapping components),即,分別顯示鋁、鈣以及氧的分佈區域結果。如第2圖(b)以及(c)所示,在該化合物中分別檢測到鋁和鈣,但並沒有檢測到氧,如第2圖(d)所示。
因此,很清楚由氧化鈣(CaO)分離出的鈣和母料中的鋁反應形成的鋁-鈣化合物分佈在該鎂中間合金的晶粒邊界。該鋁-鈣化合物可為金屬間化合物Al2 Ca或Al4 Ca。
同時,該電子探針顯微分析儀(EPMA)分析結果顯示該鋁-鈣化合物主要分佈在該鎂中間合金的晶粒邊界。由於該晶粒邊界具有開放結構所以該鈣基化合物分佈在晶粒邊界而不是晶粒的內部區域。然而,此分析結果並不限制本實施例為該鈣基化合物完全分佈在該晶粒邊界,在某些情況下,該鈣基化合物可在該晶粒的內部區域發現。
因而形成的該鎂中間合金可被用於添加到鋁合金中。如上所述,該鎂中間合金包含有在鎂及/或鋁的合金過程中由鈣基添加物供給的鈣發生反應形成的鈣基化合物。所有的鈣基化合物為金屬間化合物,且其熔點高於鋁的熔點(658℃)。例如,Al2 Ca合金和Al4 Ca合金的熔點分別為1079℃以及700℃,高於鋁的熔點。
因此,在包含有如鈣基化合物的中間合金被摻入到一鋁熔體中的情況下,該鈣基化合物可大致維持不熔入熔體中。而且,一鋁合金係透過澆鑄該熔體製造,該鈣基化合物可包含在該鋁合金中。
以下係詳細敍述本發明之示例性實施例之鋁合金製造方法。該製造方法可包含有:提供一具有鈣基混合物和鋁的鎂中間合金;形成一鎂中間合金和鋁的熔體;以及澆鑄該熔體。
例如,為了形成具有呈熔化狀態的鎂中間合金以及鋁之熔體,首先將鋁熔化形成一鋁熔體,而後將含有鈣基化合物的鎂中間合金加入該鋁熔體中且將其熔化。又如另一個例子,可以透過將鋁以及鎂中間合金一起置於一熔化裝置如熔爐(crucible)中,並同時加熱形成一熔體。
第3圖闡釋了本發明鋁合金的製造方法之實施例。具體而言,第3圖係本發明鋁合金製造方法之流程圖,該製造方法係為透過先形成一鋁熔體而後將由上述方法製得的鎂中間合金添加到鋁熔體中且熔化鎂中間合金之製程。
如第3圖所示,該鋁合金的製造方法可包含有鋁熔體形成步驟S11、鎂中間合金添加步驟S12、攪拌-靜置步驟S13、鑄造步驟S14以及冷卻步驟S15。
在步驟S11中,將鋁置入一熔爐中且透過在600℃到900℃的溫度範圍內加熱形成鋁熔體。在步驟S11中,鋁可為純鋁,鋁合金等其中任何一種。該鋁合金可為選自1000系列、2000系列、3000系列、4000系列、5000系列、6000系列、7000系列以及8000系列的鍛製鋁或100系列、200系列、300系列、400系列、500系列或700系列的鑄造鋁。
於此,將更具體地闡述鋁合金。鋁合金基於其用途開發出多種類型,透過採用美國鋁業協會標準(Standard of Aluminum Association of America)對個各種類型的鋁合金進行分類。表2係以四個數字顯示合金系列的主要合金元素的組成,並透過該合金名稱由四個數字進一步細分添加到各個合金系列的改良元素為何。
第一個數字代表合金系列及其主要的合金元素;第二個數字如為0,表示為基合金,如為1到9則表示為改良合金;另外,單獨開發的一種新合金之代表字母為N。例如,2xxx代表鋁-銅系列的一種鋁基合金;21xx~29xx為改良的鋁-銅系列基合金,而2Nxx係為協會標準之外的一種新開發的合金。
該第三以及第四數字表示就純鋁以及合金而言,鋁的純度。這些數字係美國鋁業公司過去使用的合金名稱。例如,就純鋁而言,1080表示鋁的純度大於99.80%,而1100表示99.00%的鋁。這些鋁合金的主要成分如以下表3所列:
然後,在步驟S12中,將上述方法製得的該鎂中間合金加入該鋁熔體中。
此時,在步驟S12中,在以100重量份為基礎的鋁中,添加佔約0.0001到約30重量份的鎂中間合金。在該添加的鎂中間合金小於0.0001重量份時,透過增加鎂中間合金所產生的影響(例如,硬度、腐蝕阻抗、可焊接性等)將變小。同樣,當添加物大於30重量份時,鋁合金的固有特徵將被削弱。
例如,該鎂中間合金得以鑄錠形式加入。又例如,該鎂中間合金也可以其他外觀形狀如粉末狀以及顆粒狀加入。可根據熔化的條件適當選擇該鎂中間合金的尺寸,而這並不限制本實施例的範圍。
在該鎂中間合金的添加過程中,該鎂中間合金中含有的該鈣基化合物一起提供到該鋁熔體中。如上所述,提供到該鋁熔體中該鈣基化合物可包含鎂-鈣化合物、鋁-鈣化合物以及鎂-鋁-鈣化合物中至少一種。
此時,可另外供入少量的保護氣體防止鎂中間合金被氧化。該保護氣體可以使用傳統的六氟化硫(SF6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碳(CO2 )、1,1,1,2-四氟乙烷(HFC-134a)、鎂熔煉保護流體(NovecTM612)、惰性氣體等等,或上述氣體混合物,從而抑制該鎂中間合金的氧化。
然而,這樣的保護氣體在本實施例中並不是一直需要的。即,在包含有鈣基化合物的該鎂中間合金的情況下,由於該鎂中間合金的抗氧化性提高而產生提高其抗燃燒性,且如熔體中的氧化物的雜質干擾相對於習知添加不含有鈣基化合物的鎂明顯減少。因此,根據本實施例之鋁合金的製造方法,該熔體的品質由於該鋁熔體的清潔度(cleanliness)即使沒有使用保護氣體亦同樣被顯著改善而大大提高。
隨後,在該攪拌-靜置步驟S13中,該鋁熔體可被攪拌或靜置一定時間。例如,該鋁熔體可被攪拌或靜置約1到400分鐘。於此,如果攪拌、靜置的時間少於1分鐘,那該鎂中間合金不能被充分混合到該鋁熔體中。相反,如果超過400分鐘,則該攪拌、靜置的時間被不必要地增加。
在步驟S13完成後,將該鋁熔體澆鑄進步驟S14的一模具中,且在步驟S15冷卻後,將固化的鋁合金從該模具中分離出。在步驟S14中的模具的溫度可為室溫(例如,攝氏25度)到攝氏400度。在該冷卻步驟S15中,可在該模具被冷卻到室溫後,將該鋁合金從該模具分離出。然而,如果該中間合金已經完全固化,則該鋁合金甚至可在該溫度到達室溫之前從該模具中分離出。對該澆鑄方法的在此省略不做說明,因為該鎂中間合金的製造方法已經詳細敍述。
該鋁合金的形成因此可為選自1000系列、2000系列、3000系列、4000系列、5000系列、6000系列、7000系列以及8000系列鍛製鋁中的任何一種或100系列、200系列、300系列、500系列以及700系列鑄造鋁中的任一種。
如上所述,由於該鋁熔體的清潔度在加入含有鈣基化合物的鎂中間合金的情況下得到改善,因此大大改善了該鋁合金的機械性能。也就是說,由於該熔體清潔度的改善,在鑄造的鋁合金中不存在有可能使機械性能變差的雜質,如氧化物或是夾雜物,且在鑄造鋁合金內部的氣泡同樣也顯著地減少。由於該鋁合金的內部具有一個相對習知的鋁合金較清潔的狀態,所以本發明的鋁合金的機械性能比習知的鋁合金好,如此不僅具有卓越的屈服強度以及拉伸強度且具有卓越的延伸率。
因此,雖然製造具有相同含量的鎂的鋁合金,但由於根據本發明鑄造形成的鋁合金淨化了熔體的品質而具有較好的機械特性。
同樣,在鋁熔體中加入之鎂的損耗將減少。因此,即使本發明實際的鎂增加量小於習知的方法,仍可以經濟地製造一和習知鋁合金具有相同含量鎂的鋁合金。
而且,根據本發明的鎂中間合金加入該鋁熔體中,與習知的鋁合金相比,鎂在鋁熔體中的不穩定性大大改善,因此相對於習知的鋁合金更可能容易增加鎂的含量。
鎂溶解到鋁中最大可達15wt%(重量百分比),且鎂溶入到鋁中會增加鋁的機械性能。例如,如果將鎂添加到300系列或6000系列的鋁合金中,該鋁合金的和延展性將被改善。
然而,鎂所產生的氧化物或夾雜物會由於鎂的高氧化電位混入到熔體中,使得習知的鋁合金的品質變差。這一問題由於鎂的含量較大變得更嚴重,且即使使用保護性氣體,要穩定地增加鋁熔體中的鎂含量仍是非常困難的。
相比之下,因為在本發明中鎂中間合金可穩定地被加入鋁熔體中,與習知的方法比較,當透過增加鋁合金的鎂含量輕鬆地增加鎂的比率而確保可鑄造性(castability)。因此,由於在300系列或6000系列的鋁合金中加入本發明之鎂中間合金抑制了氧化物或夾雜物的混入,該鋁合金的強度和伸長率以及鑄造性可被改善,此外,使用目前沒有實際使用於本發明的500系列或5000系列的鋁合金也是可能的。
例如,本發明之鋁合金可輕易地增加鎂溶解量到0.1wt%或更多,且同樣增加鎂的溶解量到5wt%或更多,進一步達到6wt%或更多,甚至由10wt%或更多而達到15wt%的溶解限度。
鋁合金中鎂的穩定性在廢鋁合金的回收利用中可很好地發揮作用。例如,在回收廢品用於製造鋁合金時,鎂含量較高的情況下,執行用於減少鎂含量到所需比率的製程(以下稱為“除鎂製程”)。除鎂製程的難度以及成本隨著鎂的要求含量減少而增加。
例如,就383鋁合金來說,將鎂的含量降低至0.3wt%技術上很容易,但降低到0.1wt%則很難。也可以使用氯氣(Cl2 )減少鎂的比率,但氯氣的使用對環境有害,因而導致成本的增加。
然而,使用本發明含有鈣基化合物製造之鋁合金具有技術、環保以及成本優勢,並得以保持鎂比率大於0.3wt%。
同樣,本發明之鋁合金可在上述製造方法中進一步包含增加小量的鐵的步驟,例如,在形成鋁熔體的步驟S11之後或在增加鎂中間合金的步驟S12之後。此時,鐵的增加量較習知的方法相比較少。也就是,就習知澆鑄鋁合金來說,例如,就鋁合金壓模鑄造(壓鑄,die-casting)而言,由於鐵基金屬製成的模具和鋁鑄材料中間的焊接通常會破壞模具。為了解決該問題,在該鋁合金的壓鑄過程中已經在鋁合金中加入1.0到1.5wt%的鐵。然而,該鐵的增加將產生使得該鋁合金的抗腐蝕性和伸長率變差的另外一問題。
然而,如上所述,即使較習知的合金加入相當小比率的鐵,本發明之鋁合金可包含高比率的鎂,而顯著改善習知模具所產生的焊接問題。因此,可解決習知壓鑄鋁合金鑄造材料中出現的抗腐蝕性以及生產率降低之問題。
在鋁合金製造過程中鐵的添加量相對鋁合金可小於或等於1.0wt%(大於0%),且更嚴格來說,可小於或等於0.2wt%(大於0%)。因此,該鋁合金基體中可包含一定成分的鐵。
本發明製造方法所製造的鋁合金的特徵詳細闡述如下。由本發明製造方法所製造的鋁合金包含有鋁基體以及鋁基體中存在的鈣基化合物,其中鎂可溶解到鋁基體中。鎂在鋁基體中的溶解量為0.1至15wt%,鈣含量同樣小於溶解限度,例如小於500ppm便可能溶解在鋁基體中。
如上所述,由添加進鎂中間合金中的鈣基化合物中還原出的鈣,大部分以鈣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且只有一些溶解在鎂基體中。在鎂中間合金加入到鋁熔體的情況下,由於溶解到鎂中間合金中的鈣被稀釋,所以溶解到實際的鋁合金基體中的量同樣具有一個小於溶解限度的值。
因此,在本發明之鋁合金中,溶解到鋁基體中的鈣量小於溶解限度,例如小於500ppm,且可獲得一微結構,在該微結構中該鈣基化合物單獨形成在鋁基體中。
此時,該鋁基體可具有複數個晶域,該複數個晶域之間形成邊界且彼此隔開,且該鈣基化合物可存在於邊界上或位於晶域內部。該鋁基體可定義為一個金屬結構體,在該金屬結構體中鋁為主要的元素而其他的合金元素溶解於該金屬結構體中,或除了鈣基化合物外的其他化合物形成一個單獨的相層。
此時,彼此隔開的複數個晶域係為典型地由晶粒邊界隔開的複數個晶粒,或為複數個由相界所形成的具有兩個或更多不同相的相區。
本發明之鋁合金藉由該鎂中間合金中形成的鈣基化合物可改善機械性能。如以上所述,當在鋁熔體中加入鎂中間合金,該鎂中間合金中含有的鈣基化合物也被添加到該鋁熔體中。該鈣基化合物係為由鈣和其他金屬元素反應形成的金屬間化合物且熔點高於鋁。
因此,在將一種含有類似鈣基化合物的中間合金加入到鋁熔體的情況下,該鈣基化合物可保持在該熔體內部而不會被熔化。且透過鑄造這樣的鋁熔體以製造鋁合金的情況下,該鈣基化合物可被包含在該鋁合金內。
該鈣基化合物可分散且分佈在鋁合金的細小顆粒中,係為一種金屬間化合物的該鈣基化合物較為一基體的鋁而言為一高強度材料,且因此該鋁合金的強度由於這樣的高強度的材料的分散分佈可被增加。
同時,在鋁合金由液相到固相的相變化過程中,該鈣基化合物可提供一成核位置。也就是說在鋁合金由液相到固相的固化相變化過程中會伴隨晶粒形成以及生長的發生。因為該鈣基化合物本身作為異相成核位置,晶粒自相變化到固相的成核過程係從該鈣基化合物和液相的介面開始。該固相晶粒如所述地生長在該鈣基化合物周圍。
在該鈣基化合物以分散的方式分佈的情況下,該固相晶粒在每個鈣基化合物的介面間生長並相遇連結形成邊界,且這些邊界可形成晶粒邊界或相邊界。因此,如果該鈣基化合物用作成核位置,該鈣基化合物存在晶粒或相區的內部,且該晶粒或相區較該鈣基化合物不存在的情況變得更加細小。
同樣,鈣基化合物可分佈在晶粒之間的晶粒邊界或相區之間的相界上。這是因為這樣的邊界是開放的且相對晶粒或相區的內部區域具有相對高的能量,因此提供鈣基化合物有利於晶粒形成和生長的位置。
因而,在該鈣基化合物分佈在鋁合金的晶粒邊界或相邊界的情況下,由於該鈣基化合物阻礙晶粒邊界或相界的移動,該晶粒或相區的平均尺寸透過抑制晶粒邊界或相區邊界的移動而降低。
因此,當與不含鈣基化合物的鋁合金相比較時,本發明之鋁合金可使得晶粒或相區更細小,平均尺寸更小。由於該鈣基化合物使得該晶粒或相區產生的細微改良同時可改善該合金的強度和伸長率。
同樣,該鋁基體可選自1000系列、2000系列、3000系列、4000系列、5000系列、6000系列、7000系列以及8000系列鍛製鋁中的任何一種,或100系列、200系列、300系列、400系列、500系列以及700系列鑄造鋁中的一種。
在本發明之鋁合金中,以100重量份為基礎的鋁中,其鈣的總量可存在介於約0.0001至約10重量份之間。鈣的總量為溶解在鋁基體中的鈣和存在於鈣基化合物中的鈣的總和。
在鋁合金中大部分的鈣以鈣基化合物之形式存在,而溶解在鋁基體中的鈣量則很少。這是因為製造鎂中間合金添加的鈣基添加物還原出的鈣會大部分形成該鈣基化合物,而不形成鎂基體中的固溶體(solid solution)。因此,在添加該鎂中間合金用於製造該鋁合金的情況下,鈣溶解於鎂中間合金中的量很少,且因此透過鎂中間合金溶解到鋁熔體的鈣量同樣也很少,如少於或等於大概500ppm。
同時,該鋁基體可具有約0.1至15%重量比的溶解鎂,進一步具有約5至15%重量比的溶解鎂,也可更進一步具有約6至15%重量比的溶解鎂,甚至約10至15%重量比的溶解鎂。
如上所述,使用根據本發明所製造添加有鈣基添加物的本發明之鎂中間合金,添加到鋁熔體中的鎂量可穩定增加。因此,同樣增加了溶解到鋁基體中的鎂量。由於固溶體強化劑以及熱處理,使溶解的鎂量增加而大幅改善鋁合金的強度。與習知的工業合金相比,本發明具有優良的鑄造性及卓越的機械性能。
在下文中,將列舉實驗範例以便理解本發明。以下敍述的該實驗範例僅用於幫助理解本發明而並非限制本發明。
表4顯示鑄造物性能,比較透過在鋁中添加由氧化鈣作為鈣基添加物形成的鎂中間合金所製造出的鋁合金(實驗組1)以及透過在鋁中添加純鎂而未加入鈣基添加物所製造出的鋁合金(對照組1)。
具體而言,該實驗組1的鋁合金透過在2750克的鋁中添加305克的鎂中間合金製造而成,而對照組1的鋁合金是由在2750克的鋁中添加了305克的純鎂所製造而成。在實驗組1中使用的鎂中間合金使用鎂鋁合金作為母材,且氧化鈣相對與母材的重量比率為0.3。
參照表4可知,加入鎂中間合金(實驗組1)時,漂浮在熔體表面的雜質量(浮渣量)相對於加入純鎂(對照組)時的雜質量明顯較小。同樣,加入鎂中間合金(實驗組1)所形成之鋁合金的鎂含量較加入純鎂之鋁合金(對照組1)的鎂含量來得大。因此,本發明之製造方法相對加入純鎂的製造方法明顯減少鎂的損耗。
同樣,可知加入鎂中間合金之實驗組1較加入純鎂的對照組1,該熔體的液體流動性以及鋁合金的硬度更加卓越。
第4圖顯示了觀察實驗組1以及對照組1的熔體狀態的結果。參考第4圖,該實驗組1的熔體狀態良好如第4圖(a)所示,但在對照組1中,該熔體表面由於鎂的氧化而變黑,如第4圖(b)所示。
第5圖係實驗組1和對照組1的鋁合金的澆鑄材料表面的對比結果。參考第5圖,實驗組1的鋁合金澆鑄材料的表面如第5圖(a)所示,可證實比如第5圖(b)所示的對照組1的鋁合金鑄造材料的表面更乾淨。這是由於加入鎂中間合金的氧化鈣使得鑄造性得到改善。也就是說,加入純鋁的鋁合金(對照組1)由於在鑄造的過程中純鎂的氧化在其表面具有灼燒標記,然而,由於使用添加氧化鈣的鎂中間合金抑制鑄造鋁合金的灼燒現象,從而獲得較乾淨的鋁合金表面(實驗組1)。
因此,可觀察到由於加入鎂中間合金的熔體品質相對加入純鎂的熔體品質得到改善,從而鑄造性能相應得到改善。
第6圖顯示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對該實驗組1以及對照組1的鋁合金進行能量色散譜分析(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的結果。參考第6圖,如第6圖(b)所示,對照組1的鋁合金中只檢測到鎂和鋁,而如第6圖(a)所示,在實驗組1添加氧化鈣的鎂中間合金所形成的鋁合金中證實了鈣的存在。同樣,可知在相同的位置檢測到鎂和鋁而幾乎沒有檢測到氧。因此,鈣在由氧化鈣還原後透過與鎂及-或鋁反應而以鈣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在第7圖(a)中,呈現實驗組1的鋁合金微結構的電子探針顯微分析儀(Electron Probe Micro Analyzer,EPMA)觀察結果。且在第7圖(b)到(e)中,分別顯示使用EPMA所產生的鋁、鈣、鎂和氧的映射結果。由第7圖(b)到(d)可知,鈣和鎂在鋁基體的相同位置被檢測到,而如第7圖(e)所示,並未檢測到氧。這一結果與第6圖(a)的結果相同,再一次證實在從氧化鈣還原出來後,鈣透過與鎂和/或鋁反應而以鈣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表5顯示實驗組2和3與對照組2和3的機械性能,實驗組2和3係為透過添加鎂中間合金所製造的鋁合金,且該鎂中間合金係由在商業上可取到的鋁合金7075合金及6061合金中加入氧化鈣所形成,而對照組2和3係為7075合金以及6061合金。鑄造後,對實驗組2和3的樣本進行擠壓,且執行T6熱處理。對照組2和3的資料參考ASM標準中的數值(T6熱處理資料)。
如表5所列出的,可知本發明之鋁合金拉伸強度以及降服強度優於商業上可取得的鋁合金,或其伸長率與商業上可取得的鋁合金相同。
一般而言,在合金強度增加的情況下伸長率會相對降低。然而,本發明之鋁合金具有一理想的性能及該伸長率與強度可同時增加。據上文所述此結果係於鋁合金熔體的清潔度改善有關。
第8圖顯示了實驗組3和對照組3製備合金之微結構觀察結果。參考第8圖,可知本發明之鋁合金的晶粒較商業上可取得的鋁合金更加細化。本發明一實施例第8圖(a)中顯示的鋁合金中的晶粒平均尺寸為30 μm(微米),且第8圖(b)中顯示的對照組中,市場上可買到的鋁合金中的晶粒的平均尺寸為50 μm(微米)。
實驗組3中,鋁合金的晶粒細化被認為是由於晶粒邊界的生長被分佈在晶粒邊界的鈣基化合物所抑制或鈣基化合物在固化的過程中作用為成核位置,且這樣的晶粒細化被認為是本發明之鋁合金具有優良機械性能的原因之一。
S1...鎂熔體形成步驟
S2...添加物添加步驟
S3...攪拌-靜置步驟
S4...鑄造步驟
S5...冷卻步驟
S11...鋁熔體形成步驟
S12...鎂中間合金添加步驟
S13...攪拌-靜置步驟
S14...鑄造步驟
S15...冷卻步驟
第1圖 係一流程圖,闡述本發明在鋁合金製造過程中,製造添加到鋁熔體中的鎂中間合金之方法之一實施例。
第2圖 係鎂中間合金之微結構及組成之分析結果示意圖。
第3圖 係一流程圖闡述本發明鋁合金製造方法之一實施例。
第4圖 係為鋁合金熔體(a)加入摻有氧化鈣之中間合金的表面影像,以及鋁合金熔體(b)加入純鎂的表面影像。
第5圖 係用於製造鋁合金(a)的澆鑄材料加入摻有氧化鈣之中間合金的表面影像,以及用於製造鋁合金熔體(b)的澆鑄材料加入純鎂的表面影像。
第6圖 係本發明實施例之加入摻有氧化鈣的中間合金所得之鋁合金(a)的成分分析結果,以及加入純鎂之鋁合金熔體(b)的成分分析結果。
第7圖 係透過加入摻有氧化鈣的中間合金所獲得的鋁合金微結構的EPMA觀察結果(a),以及鋁、鈣、鎂及氧利用EPMA所得之組成映射結果(b)到(e)。
第8圖 係為添加摻有氧化鈣之鎂中間合金的鋁合金微結構(a)加入合金6061的觀察結果,以及商業上可取得之鋁合金6061微結構(b)的觀察結果。
第9圖 係闡述當氧化鈣加入鎂熔體時,鎂熔體上部的氧化鈣分解示意圖。
S1...鎂熔體形成步驟
S2...添加物添加步驟
S3...攪拌-靜置步驟
S4...鑄造步驟
S5...冷卻步驟

Claims (38)

  1. 一種鋁合金製造方法,該方法包含有:提供鋁和一含有鈣基化合物之鎂中間合金;形成一熔體,該鎂中間合金及鋁熔化於該熔體中;以及鑄造該熔體;其中,該鎂中間合金係透過將一鈣基添加物加入純鎂或鎂合金母材中所製造而成,該鈣基添加物包含至少一種含鈣化合物,用以形成一含有鈣基化合物之鎂中間合金,該鈣基化合物包含有鎂-鈣(Mg-Ca)化合物、鋁-鈣(Al-Ca)化合物以及鎂-鋁-鈣(Mg-Al-Ca)化合物中至少一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鋁合金製造方法,其中形成一熔體步驟包含有:透過熔化該鋁形成一鋁熔體;以及將該鎂中間合金加入到該鋁熔體中,且使得該鎂中間合金熔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鋁合金製造方法,其中,形成一熔體步驟包含有:將該鎂中間合金及該鋁一起熔化。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鋁合金製造方法,其中以100重量份為基礎的鋁所提供之該鎂中間合金係介於0.0001重量份與30重量份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鋁合金製造方法,其中該鎂合金 包含有作為合金元素的鋁。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鋁合金製造方法,其中製造該鎂中間合金步驟包含有:熔化母材成型一母材熔體;以及在母材熔體中添加鈣基添加物。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鋁合金製造方法,其中製造該鎂中間合金步驟包含有:將母材以及該鈣基添加物一起熔化。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鋁合金製造方法,其中製造該鎂中間合金步驟更包含有:攪拌該母材熔體,藉以消耗至少一部份的鈣基添加物。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鋁合金製造方法,其中攪拌該母材熔體步驟包含有:攪拌位於母材熔體表面到母材熔體總深度的20%或小於20%的上部的母材熔體,藉以耗盡大部分的鈣基添加物。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鋁合金製造方法,其中該鈣基添加物包含氧化鈣(CaO)、氰化鈣(CaCN2 )、碳化鈣(CaC2 )、氫氧化鈣(Ca(OH)2 )以及碳酸鈣(CaCO3 )中至少一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鋁合金製造方法,其中該鈣基化合物係由鈣基添加物中供給的鈣與母材中的鎂或鋁反應所形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鋁合金製造方法,其中該鎂-鈣 (Mg-Ca)化合物包含有Mg2 Ca合金。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鋁合金製造方法,其中該鋁-鈣(Al-Ca)化合物包含有Al2 Ca合金以及Al4 Ca合金中至少一種。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鋁合金製造方法,其中該鎂-鋁-鈣(Mg-Al-Ca)化合物包含有(Mg,Al)2 Ca合金。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鋁合金製造方法,其中該鈣基添加物的添加量係於以100重量份為基礎的母材中添加0.0001重量份至30重量份之間。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鋁合金製造方法,其中該鋁為純鋁或鋁合金。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鋁合金製造方法,更包含有重量比少於或等於1.0%重量比的鐵,且該鐵添加量大於0%。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鋁合金製造方法,其中該鐵添加量小於或等於0.2%重量比。
  19. 一種鋁合金,係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到18項中之任一項所述之鋁合金製造方法所製造之鋁合金。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鋁合金,其中該鋁合金包含選自1000系列、2000系列、3000系列、4000系列、5000系列、6000系列、7000系列以及8000系列鍛造鋁,或100系列、200系列、300系列、400系列、500系列以及700系列鑄造鋁中之至少一種鋁合金。
  21. 一鋁合金,包含: 一鋁基體;以及一鈣基化合物,存在於該鋁基體中,其中鎂溶解在該鋁基體中,且該鈣溶解到鋁熔體中的量小於溶解限度。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鋁合金,其中鎂以0.1到15%重量比溶解到該鋁基體中。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鋁合金,其中,經在該鋁熔體中加入含有鈣基化合物的鎂中間合金而熔於鋁熔體,經鑄造之以獲得鋁合金,該鎂中間合金係經將一鈣基添加物加入具純鎂或鎂合金母材之一熔體中製成,且至少部分鈣基添加物消耗在鋁熔體中以獲得該鈣基化合物。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鋁合金,其中鈣溶解到鋁熔體中的量小於或等於500ppm。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鋁合金,其中該鋁基體具有複數個晶域,該複數個晶域之間形成邊界且互相隔開,其中該鈣基化合物至少存在該邊界上。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鋁合金,其中該鋁基體具有複數個晶域,該複數個晶域之間形成邊界且互相隔開,其中該鈣基化合物至少存在該晶域內。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鋁合金,其中該複數個晶域為晶粒,而該邊界係為晶界。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鋁合金,其中該複數個晶域為不 同相所形成的相區,且該邊界為相界。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鋁合金,其中該鈣基化合物包含鎂-鈣(Mg-Ca)化合物、鋁-鈣(Al-Ca)化合物以及鎂-鋁-鈣(Mg-Al-Ca)化合物中至少一種。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鋁合金,其中該鎂-鈣(Mg-Ca)化合物包含Mg2 Ca合金。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鋁合金,其中該鋁-鈣(Al-Ca)化合物包含Al2 Ca合金和Al4 Ca合金中至少一種。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鋁合金,其中該鎂-鋁-鈣(Mg-Al-Ca)化合物包含(Mg,Al)2 Ca合金。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鋁合金,其中該鋁基體包含選自1000系列、2000系列、3000系列、4000系列、5000系列、6000系列、7000系列以及8000系列鍛造鋁,或100系列、200系列、300系列、400系列、500系列以及700系列鑄造鋁中之至少一種鋁基體。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鋁合金,更包含有重量比小於等於1.0%的鐵,且該鐵添加量大於0%。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鋁合金,其中更包含有重量比小於或等於0.2%的鐵。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鋁合金,其中該鋁合金所具有的晶域平均尺寸小於相同條件下製造而不具有鈣基化合物之鋁合金的晶域平均尺寸。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鋁合金,其中該鋁合金的拉伸強度大於相同條件下製造但不具有鈣基化合物的鋁合金拉伸強度。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鋁合金,其中該鋁合金的拉伸強度及伸長率大於相同條件下製造而不具有鈣基化合物的鋁合金拉伸強度及伸長率。
TW099139869A 2009-11-20 2010-11-19 鋁合金及其製造方法 TWI4817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90112872 2009-11-20
KR1020100067494A KR101199912B1 (ko) 2009-11-20 2010-07-13 알루미늄 합금의 제조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2116A TW201122116A (en) 2011-07-01
TWI481726B true TWI481726B (zh) 2015-04-21

Family

ID=4436480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9868A TWI500775B (zh) 2009-11-20 2010-11-19 鋁合金及其製造方法
TW099139869A TWI481726B (zh) 2009-11-20 2010-11-19 鋁合金及其製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9868A TWI500775B (zh) 2009-11-20 2010-11-19 鋁合金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4) KR101241426B1 (zh)
AU (1) AU2010322541B2 (zh)
TW (2) TWI5007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34262B1 (ko) * 2012-04-20 2014-08-28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알루미늄 합금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434263B1 (ko) * 2012-04-20 2014-08-28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알루미늄 합금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40063959A (ko) * 2012-11-19 2014-05-28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아연합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740513B1 (ko) 2015-06-09 2017-05-29 전경아 이중마루용 알루미늄 합금 및 패널, 그 제조 방법
JP6288599B1 (ja) * 2016-07-12 2018-03-07 日本軽金属株式会社 ペリクル枠及びペリクル
JP6341337B1 (ja) * 2016-07-12 2018-06-13 日本軽金属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塑性加工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961468B1 (ko) * 2017-09-29 2019-04-15 (주)한국주조산업 알루미늄합금용 Al-Mg-Ca 모합금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262284B1 (ko) * 2019-08-22 2021-06-09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구리 합금의 제조 방법
TWI740738B (zh) * 2020-12-01 2021-09-2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
KR102397305B1 (ko) 2021-03-10 2022-05-12 조용문 체결 신뢰성이 향상된 임플란트 조립체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45865A (ja) * 1992-11-10 1994-05-27 Nippon Light Metal Co Ltd Ca系助剤を併用する初晶Siの微細化
JPH06306521A (ja) * 1993-04-27 1994-11-01 Nippon Light Metal Co Ltd 鋳物用過共晶Al−Si系合金及び鋳造方法
US20050011591A1 (en) * 2002-06-13 2005-01-20 Murty Gollapudi S.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with intermettalic reinforcem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09026A (en) * 1974-08-27 1977-02-22 Kawecki Berylco Industries, Inc. Strontium-silicon-aluminum master alloy and process therefor
CA1064736A (en) * 1975-06-11 1979-10-23 Robert D. Sturdevant Strontium-bearing master composition for aluminum casting alloys
JP2006322062A (ja) 2005-04-19 2006-11-30 Daiki Aluminium Industry Co Ltd 鋳造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および同アルミニウム合金鋳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45865A (ja) * 1992-11-10 1994-05-27 Nippon Light Metal Co Ltd Ca系助剤を併用する初晶Siの微細化
JPH06306521A (ja) * 1993-04-27 1994-11-01 Nippon Light Metal Co Ltd 鋳物用過共晶Al−Si系合金及び鋳造方法
US20050011591A1 (en) * 2002-06-13 2005-01-20 Murty Gollapudi S.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with intermettalic reinforceme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0322541B2 (en) 2014-06-26
KR20120076339A (ko) 2012-07-09
KR20110056210A (ko) 2011-05-26
KR101199912B1 (ko) 2012-11-09
AU2010322541A1 (en) 2012-06-07
KR101241426B1 (ko) 2013-03-11
KR20110056211A (ko) 2011-05-26
TW201122116A (en) 2011-07-01
TWI500775B (zh) 2015-09-21
TW201130991A (en) 2011-09-16
KR20120073194A (ko)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1726B (zh) 鋁合金及其製造方法
US9200348B2 (en) Aluminum allo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9080225B2 (en) Aluminum allo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7211310A (ja) 半融合金鋳造用原料黄銅合金
KR101402896B1 (ko) 알루미늄 합금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20129719A (ko) 합금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합금
KR101273582B1 (ko) 내산화성 알루미늄 합금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09114532A (ja) マグネシウム合金材の製造方法
KR20120129720A (ko) 알루미늄 용접용 용가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7211325A (ja) 半融合金鋳造用原料アルミニウム青銅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