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9081B - 水平對流扇及其扇輪 - Google Patents

水平對流扇及其扇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9081B
TWI479081B TW101122262A TW101122262A TWI479081B TW I479081 B TWI479081 B TW I479081B TW 101122262 A TW101122262 A TW 101122262A TW 101122262 A TW101122262 A TW 101122262A TW I479081 B TWI479081 B TW I4790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
metal substrate
fan
horizontal
shaf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2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23719A (zh
Inventor
Tso Kuo Yin
Chih Hao Chung
Yuan Jie Zheng
Original Assignee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filed Critical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Priority to TW1011222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908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23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3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90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908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2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having non-centrifugal stages, e.g. centripetal
    • F04D17/04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having non-centrifugal stages, e.g. centripetal of transverse-flow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25/06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 F04D25/0653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the motor having a plane air gap, e.g. disc-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Description

水平對流扇及其扇輪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水平對流扇及其扇輪,尤其是一種能夠供氣流以水平方向導入及導出的水平對流扇及其扇輪。
習知散熱扇大致包含軸流式散熱扇及鼓風式散熱扇兩種。其中軸流式散熱扇在軸向上分別具有相對之一軸向入風口及一軸向出風口,以便經由該軸向入風口導入氣流,再經由該軸向出風口導出氣流,進而提供散熱功能;又,鼓風式散熱扇則是在軸向上具有一軸向入風口,以及在徑向上具有一徑向出風口,以便經由該軸向入風口導入氣流,再經由該徑向出風口側向導出氣流,而同樣具有散熱功能。
然而,以軸流式散熱扇而言,由於僅可導引氣流朝軸向方向出風進行散熱,並無法導引氣流朝徑向方向出風進行散熱;因此,當軸流式散熱扇應用於各式電子產品時,必須組裝於熱源之上方(如個人電腦之中央處理器之頂面),導致該電子產品之軸向高度無法降低;又,以鼓風式散熱扇而言,雖然可經由該徑向出風口側向導出氣流,惟仍必須利用該軸向入風口導入氣流,因此,並不適用於必須經由側邊方向導入氣流的電子產品,例如:如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DA)、......等。
為此,市面上亦具有一種在扇輪之徑向上,能夠以 徑向水平方向導入及導出氣流的習知水平對流扇,以便適用於必須經由側邊方向導入氣流的電子產品(手機或個人數位助理等)。然而,以現今市場需求而言,前述電子產品均已普遍朝向輕薄短小化方向研發設計,因此,習知水平對流扇之扇輪相對必須在不影響驅風效能的前提條件下,能夠有效縮減整體軸向高度及體積為較佳,以便應用於更為輕薄短小的電子產品;惟習知水平對流扇之扇輪主要係藉由塑膠材料一體成形或利用金屬材料沖壓製成;其中當藉由塑膠材料一體成形為預定形狀之扇輪時,如欲製作厚度較薄的塑膠扇輪結構,將容易造成扇輪的整體結構強度不佳;又當利用金屬材料沖壓製成厚度較薄的扇輪時,雖可提升扇輪之結構強度,但使用過多的金屬材料,則相對容易導致製造成本的增加,且當馬達帶動該扇輪旋轉時,其負載相對提高,而影響整體作動效率。
如第1圖所示,係為中華民國第M350746號「薄型化風扇轉子」新型專利案,該專利案係為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薄型化扇輪結構設計。其中該專利案揭示一風扇轉子8,該風扇轉子8具有一金屬殼體81,該金屬殼體81中央結合一軸心82,且該金屬殼體81之周壁一體向外形成一金屬扇葉支架83,該金屬扇葉支架83結合固定一塑膠扇葉部84;藉此,該風扇轉子8雖為薄型化設計,但由於該風扇轉子8主要結構組成係為金屬殼體81及金屬扇葉支架83,故仍可保有較佳的結構強度,且該風扇轉子8用以驅風的結構係為塑膠材料所製成的塑膠扇葉部84,因此,亦可有效降低製造成本,令該風扇轉子8得以實現 薄形化具兼具較佳結構強度的優點。然而,該風扇轉子8仍具有如下所述之問題存在:
1、在該軸心82的中心軸線方向上,該風扇轉子8之塑膠扇葉部83的驅風面係分別朝向該軸心82的軸向相對二端方向延伸,因此,該風扇轉子8僅適合作為鼓風式散熱扇的風扇轉子8,該風扇轉子8雖然可以實現薄形化且兼具較佳結構強度的優點,然而,該風扇轉子8並不適合作為水平對流扇的扇輪結構。
2、由於該金屬殼體81中央(即用以樞接軸心82的部位)與該金屬扇葉支架83的外周緣(即用以結合塑膠扇葉部83的部位)之間非為完整的平面結構,亦即在該金屬殼體81與該金屬扇葉支架83相接的部位係呈隆起狀的轂部85;再者,該塑膠扇葉部84的上緣841在軸向上亦未高於該轂部85的端面(以圖式方向為主);因此,即使強行將該風扇轉子8作為水平對流扇的扇輪,但在風扇轉子8以水平方向導入及導出氣流的過程中,該金屬殼體81與該金屬扇葉支架83相接部位所形成的轂部85仍會對該塑膠扇葉部84所驅動的氣流造成相當大的阻礙,進而影響該風扇轉子8的驅風散熱效果。
又,如第2圖所示,係為中華民國公告第553323號「水平對流之風扇構造」新型專利案,該習知水平對流扇9包含一殼座91及一扇輪92。該殼座91具有至少一入風口911及至少一出風口912,該入風口911及出風口912之間設有一水平氣流通道913;該扇輪92設置於該水平氣流通道913,且該扇輪92具有一輪轂921,該輪轂921 之外周面形成數個葉片922;藉此,當該扇輪92旋轉時,在該入風口911及出風口912之間產生氣體壓力差,以便於該入風口911及出風口912之間沿該水平氣流通道913產生對流並進行散熱。
同樣地,以目前市面上常見的習知水平對流扇9而言。該扇輪92在裝設於該水平氣流通道913時,由於各該葉片922係形成於該扇輪92之外周面,且各該葉片922之頂緣係切齊於該輪轂921之頂面,因此,當該扇輪92之各葉片922導引氣流沿著該水平氣流通道913產生對流的過程中,該氣流將同樣容易受到該輪轂921之阻礙,進而無法輸出更大的風量,大幅降低該習知水平對流扇及其扇輪92之整體散熱效果,且亦容易產生擾流及噪音。
綜上所述,無論是適用於鼓風扇的薄型化扇輪結構,或目前水平對流扇所普遍使用的扇輪結構,皆同樣具有輪轂921(殼部85)佔據氣流通道大部分的面積,使得風扇可產生的氣流量嚴重不足,無法滿足整體散熱需求,故仍有加以改善之必要。
本發明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水平對流扇,該水平對流扇的扇輪在以徑向方向導入及導出氣流的過程中,可有效防止氣流受到阻礙,為其主要之發明目的。
本發明次一目的係提供一種水平對流扇之扇輪,其係以金屬基板結合塑膠葉片構成適用於水平對流扇的扇輪 結構,以兼具薄型化及較佳結構強度,並更適合應用於薄型化的水平對流扇。
根據本發明水平對流扇之扇輪,係包含一金屬基板、一中心軸及數個塑膠葉片。該金屬基板具有一軸接部及遠離該軸接部的一接合周緣,該軸接部及該接合周緣之間具有呈相對的一第一平面及一第二平面,且該軸接部及接合周緣之間係呈無彎折平板狀,其中自該第二平面朝向該第一平面之方向係定義為一第一方向,自該第一平面朝向該第二平面之方向係定義為一第二方向,且該第一平面設有一永久磁鐵;該中心軸係於相對二端形成一固接端及一自由端,該固接端係結合該金屬基板之軸接部,該自由端朝向該第一方向軸向延伸;該數個塑膠葉片分別具有一耦接部及一驅風部,該耦接部結合該金屬基板之接合周緣,該驅風部朝向該第二方向軸向延伸。
基於相同技術概念下,本發明水平對流扇之扇輪係能夠應用於水平對流扇,該水平對流扇係包含一扇框、一驅動模組及一扇輪。該扇框包含一第一封閉部及一第二封閉部,該第一封閉部及第二封閉部之間設有一側牆部,該側牆部設有一入風口及一出風口;該驅動模組係設置於該扇框內部;及該一扇輪係包含一金屬基板、一中心軸及數個塑膠葉片,該金屬基板具有一軸接部及一接合周緣,該軸接部及該接合周緣之間具有呈相對的一第一平面及一第二平面,自該第二平面朝向該第一平面之方向係定義為一第一方向,自該第一平面朝向該第二平面之方向係定義為一第二方向,且該第一平面設有一永久磁鐵,該中心軸結 合該金屬基板之軸接部且樞接該驅動模組,該數個塑膠葉片分別具有一耦接部及一驅風部,該耦接部結合該金屬基板之接合周緣,該驅風部朝向該第二方向軸向延伸。
所述驅動模組係包含一軸座及一基板,該軸座設置於該扇框之第一封閉部,該扇輪之中心軸樞接該驅動模組的軸座,該基板結合於該軸座周邊,且該基板表面形成有線圈組,該扇輪的永久磁鐵與該線圈組之間形成一軸向氣隙。
所述數個塑膠葉片在該中心軸之軸向上各具有一頂緣,該頂緣係朝向該第二方向,該數個塑膠葉片之頂緣與該金屬基板的第二平面具有一軸向高度差。
所述數個數個塑膠葉片之頂緣共同構成一水平參考面,該水平參考面與該金屬基板的第二平面之間係藉由該軸向高度差形成一水平氣流導引空間。
所述數個塑膠葉片的驅風部係共同圍繞形成該水平氣流導引空間。
所述數個塑膠葉片的驅風部,在該中心軸之軸向上,係集中位於該金屬基板之第二平面的上方。
所述中心軸的固接端係平切或未凸出於該金屬基板之第二平面。
所述數個塑膠葉片係以射出成型一體結合該金屬基板之接合周緣。該接合周緣可以為數個缺口、鋸齒狀外周緣、彎折段或連續彎折段。
所述中心軸係以一軸套結合於該金屬基板的軸接部。
所述軸套為塑膠軸套,用以將該中心軸一體結合於該金屬基板的軸接部;其中該金屬基板的軸接部形成數個缺口、鋸齒狀內周緣或非圓形孔。
所述金屬基板之第一平面及一第二平面為裸露狀;或該金屬基板之第一平面或一第二平面包覆塑膠薄膜或防鏽薄膜。
所述扇框之出風口的開口口徑小於該入風口的開口口徑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請參照第3及4圖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水平對流扇包含一扇框1、一驅動模組2及一扇輪3。該扇框1係為能夠供氣流以徑向方向流動的框體結構;該驅動模組2係結合於該扇框1內部;以及該扇輪3係能夠旋轉地結合該驅動模組2,以便該驅動模組2驅動該扇輪3旋轉作動。
該扇框1可為任何能夠供該驅動模組2及該扇輪3容置且供氣流以徑向方向導入及導出的中空框體結構,該中空框體結構可為各種幾何形狀之結構設計,例如多角形、圓形或橢圓形等;本實施例中,係揭示該扇框1為四方形之框體結構。
更詳言之,本實施例之扇框1包含一第一封閉部11 及一第二封閉部12,該第一封閉部11及第二封閉部12之間具有一間距,且該第一封閉部11及第二封閉部12之間設有一側牆部13,該側牆部13設有一入風口131及一出風口132,藉此,以構成一水平對流式扇框結構,該水平對流式扇框結構在軸向上係為上下封閉狀態(以圖式方向為主),且該入風口131及出風口132之設置位置及數量可配合不同需求作改變;其中該第一封閉部11、第二封閉部12及側牆部13可為一體成型之結構設計,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封閉部11及該側牆部13係一體成型,該第二封閉部12係為一蓋板,該蓋板可拆裝地結合於該側牆部13,以便將該驅動模組2及該扇輪3組裝於該扇框1內部;又,本實施例中,另揭示該入風口131及該出風口132的開口方向相對於該驅動模組2中心位置為九十度之設計(亦可設計為小於九十度之設計);該出風口132的開口口徑較佳係小於該入風口131的開口口徑,以便提升整體風壓。
該驅動模組2係為各種能夠驅動該扇輪3旋轉作動的模組結構;該驅動模組2之基本結構組成可包含如線圈組、電路板、矽鋼片、軸座......等構件,且該驅動模組2係為利用交變磁場原理驅動該扇輪3旋轉(配合扇輪3預設之一永久磁鐵),其係所屬技術領域人員可以理解,容不贅述。本實施例中,該驅動模組2係包含一軸座21及一基板22;該軸座21設置於該扇框1內部(設置方式可為一體成型或可拆裝結合等),本實施例中,該軸座21係結合該扇框1之第一封閉部11,又,該基板22係套設結 合於該軸座21周邊,且該基板22表面係以佈線方式(Layout)形成有線圈組221。
該扇輪3係可旋轉地結合該驅動模組2,且該扇輪3與該驅動模組2之間較佳形成一軸向氣隙(G),相較於傳統以徑向氣隙驅動的水平式對流扇,本發明水平對流扇更可利用以軸向氣隙(G)驅動的結構設計,以有效縮減整體體積及結構複雜度。又,本發明之扇輪3包含一金屬基板31、一中心軸32及數個塑膠葉片33;該中心軸32係結合於該金屬基板31之中央部位,該數個塑膠葉片33係結合於該金屬基板31之外周緣。
該金屬基板31具有一軸接部311及遠離該軸接部311的一接合周緣312,該軸接部311及該接合周緣312之間具有呈相對的一第一平面313及一第二平面314,亦即該軸接部311及該接合周緣312之間的金屬基板31較佳係為無彎折的平板狀(未包含軸接部311),其中在該中心軸32的軸向上,自該第二平面314朝向該第一平面313之方向係定義為一第一方向(D1),自該第一平面313朝向該第二平面314之方向係定義為一第二方向(D2),且該第一平面313設有一永久磁鐵315。
又,該金屬基板31之第一平面313及一第二平面314可為裸露狀,或亦可利用如塑膠薄膜或防鏽薄膜包覆該金屬基板31之第一平面313或一第二平面314;且該金屬基板31較佳為導磁材質製成的板體,當用以結合該永久磁鐵315時,該金屬基板31可作為封磁板之用途,且該金屬基板31係可以利用如沖壓或其他可達到相同目 的的加工方式形成該軸接部311,該軸接部311係為各種可以用以固定該中心軸32的結構設計,本實施例中,該軸接部311係為利用沖壓方式所形成的固定孔,該固定孔周緣係形成有凸緣,且該固定孔貫穿該第一平面313及該第二平面314。
該中心軸32具有一固接端321,該固接端321係結合於該金屬基板31之軸接部311,該中心軸32之固接端321與該軸接部311的固定結合方式係可以採用如卡扣、鎖固、焊接、緊配合、......等,其係以該中心軸32固定於該軸接部311時,該中心軸32不會在該金屬基板31的軸接部311獨自空轉;又,該中心軸32的固接端321較佳係平切或未凸出於該金屬基板31之第二平面314;且該中心軸32具有相對遠離於該固接端321的一自由端322,該自由端322朝向該第一方向(D1)軸向延伸。當該中心軸32與該金屬基板31完成組裝後,該中心軸32係能夠旋轉地結合該驅動模組2之軸座21,且該永久磁鐵315與該驅動模組2的線圈組221之間形成一軸向氣隙(G)。
該數個塑膠葉片33分別具有一耦接部331及一驅風部332,該耦接部331結合該金屬基板31之接合周緣312其中該數個塑膠葉片33較佳係以射出成型一體結合該金屬基板31之接合周緣312,以提升製造及組裝便利性,該金屬基板31之接合周緣312較佳形成如數個缺口、鋸齒狀外周緣、彎折段、連續彎折段或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結構,以便該數個塑膠葉片33以射出成型一體結合該金 屬基板31之接合周緣312時,可以有效防止該數個塑膠葉片33鬆動,舉例而言:如第5圖所示,該金屬基板31之接合周緣312為數個缺口,當該數個塑膠葉片33以射出成型一體結合該金屬基板31之接合周緣312所形成的數個缺口時,該數個葉片33係能夠嵌卡於該數個缺口,以達到有效防止該數個塑膠葉片33鬆動之功效。
如第6圖所示,該金屬基板31之接合周緣312為朝該第一方向(D1)向下傾斜延伸的彎折段,當該數個塑膠葉片33以射出成型一體結合該金屬基板31之接合周緣312所形成的彎折段時,該數個葉片33係能夠環狀一體包覆該彎折段,同樣可達到有效防止該數個塑膠葉片33鬆動之功效。
如第7圖所示,該金屬基板31之接合周緣312為先朝該第一方向(D1)軸向延伸後,再朝徑向方向延伸的連續彎折段,當該數個塑膠葉片33以射出成型一體結合該金屬基板31之接合周緣312所形成的連續彎折段時,該數個葉片33係能夠環狀一體包覆該連續彎折段,同樣可達到有效防止該數個塑膠葉片33鬆動之功效。
又,該驅風部332則朝向該第二方向(D2)軸向延伸,藉此,在該中心軸32之軸向上,該數個塑膠葉片33的驅風部332可以集中位於該金屬基板31之第二平面314的上方(以圖式方向為主),使本發明之扇輪3更適合作為水平對流扇的扇輪結構。
本發明扇輪3之各塑膠葉片33在該中心軸32之軸 向上各具有一頂緣333,該頂緣333係朝向該第二方向(D2)(即朝向該第二封閉部12),本實施例中,各塑膠葉片33之頂緣333與該金屬基板31的第二平面314具有一軸向高度差(H);更詳言之,藉由該軸向高度差(H)之技術特徵;各該塑膠葉片33之頂緣333可共同構成一水平參考面(P),該水平參考面(P)與該金屬基板31的第二平面314之間係形成一水平氣流導引空間(該水平氣流導引空間內較佳為無似輪轂的隆起狀結構,可以避免氣流流動受阻礙),且該數個塑膠葉片33的驅風部332係共同圍繞形成該水平氣流導引空間,藉此,在該扇輪3以水平方向導入及導出氣流的過程中,使該扇輪3可利用該水平氣流導引空間更順利地導引氣流流通於該扇框1內部,以減少擾流現象所產生的噪音及可大幅提升散熱效果。
本發明水平對流扇於實際使用時,該驅動模組2所產生之交變磁場可用以驅動該扇輪3旋轉作動;藉此,該水平對流扇可裝設於各式電子產品,且該扇輪3之塑膠葉片33可自該入風口131導入外界氣流進入該扇框1內部,再經由該出風口132導出至外界空間,以針對各式電子產品運作時所產生的熱源提供預定之散熱作用。
本發明水平對流扇及其扇輪之主要技術特徵在於:在扇輪3之徑向上,能夠以水平方向經由該入風口131及該出風口132導入及導出氣流,因此,當該水平對流扇及其扇輪應用於各式電子產品時,則無須組裝於熱源之上方,使該電子產品之軸向高度得以降低,且該水平對流扇及其扇輪3亦可提供位於該出風口132周遭的熱源較佳之輔 助散熱效果;更重要的是,在該扇輪3導引氣流經由該入風口131及該出風口132進出該扇框1的過程中,由於該金屬基板31的軸接部311及接合周緣312之間係為呈相對的第一平面313及第二平面314,其中該第二平面314無任何似輪轂隆起狀之結構,且該數個塑膠葉片33的驅風部332係朝向該第二方向(D2)軸向延伸,因此,該數個塑膠葉片33自該入風口131所導引之氣流可更順利經由該第二平面314上方被導出至該出風口132,以有效降低氣流流動之阻礙情形,進而防止擾流現象的發生,並兼可提升整體散熱效果。
再者,本發明水平對流扇之扇輪3主要係由該金屬基板31及數個塑膠葉片33所構成。其中該金屬基板31可採用薄板結構,使該扇輪3在薄型化設計的同時,仍可利用該金屬基板31保留較佳的結構強度;又,該扇輪3的驅風結構部分則採用塑膠材質製成的塑膠葉片33,因此,亦可有效降低製造成本,使本發明之扇輪3同時兼具薄形化及結構強度佳等優點。更重要的是,該扇輪3的塑膠葉片33係朝向該第二方向(D2)軸向延伸,使該數個塑膠葉片33的驅風部332集中位於該金屬基板31之第二平面314的上方,亦即當本發明之扇輪3作為水平對流扇的扇輪結構時,該數個塑膠葉片33將具有足夠的驅風面積,以進行水平方向的導入及導出氣流作業,故本發明之扇輪3係更適合作為薄型化且結構強度佳的水平對流扇之扇輪。
請參照第8及9圖所示,係揭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 之水平對流扇,該水平對流扇同樣包含一扇框1、一驅動模組2及一扇輪3’。其中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扇框1及驅動模組2與第一實施例之扇框1及驅動模組2大致相同,其相同之結構特徵容不贅述。本實施例中,係揭示該扇框1之入風口131及該出風口132的開口方向相對該驅動模組2中心位置為相對向的一百八十度設計。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扇輪3’的中心軸32較佳係以一軸套4結合於該金屬基板31的軸接部311,以有效增加該中心軸32與該金屬基板31之間的結合穩固性及組裝便利性,該軸套4可為塑膠軸套,以利用射出成型方式將該中心軸32一體結合於該金屬基板31的軸接部311,確保該中心軸32與該金屬基板31之間具有更佳的結合穩固性。其中如第10圖所示,該金屬基板31的軸接部311較佳形成如數個缺口、鋸齒狀內周緣、非圓形孔或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結構,以便軸套4以塑膠射出成型一體結合該金屬基板31之軸接部311時,可以有效防止軸套4空轉或鬆動。
基於本發明水平對流扇之扇輪3、3’之數個塑膠葉片33的驅風部332係朝向該第二方向(D2)軸向延伸的前提條件下,由於該金屬基板31的軸接部311及接合周緣312之間係為無彎折、無似輪轂隆起狀的第二平面314,因此,該扇輪3、3’之數個塑膠葉片33在以徑向水平方向導入及導出氣流的過程中,可有效防止氣流受到阻礙,以達到提升整體散熱效果之功效。
基於本發明水平對流扇之扇輪3、3’可以利用該金屬 基板31及數個塑膠葉片33之組成,以同時兼具薄形化及結構強度佳的前提條件下,更可配合該扇輪3、3’的塑膠葉片33係朝向該第二方向(D2)軸向延伸的結構特徵,使該數個塑膠葉片33的驅風部332集中位於該金屬基板31之第二平面314的上方,故該扇輪3、3’亦具有適合應用於薄型化水平對流扇之功效。
〔本發明〕
1‧‧‧扇框
11‧‧‧第一封閉部
12‧‧‧第二封閉部
13‧‧‧側牆部
131‧‧‧入風口
132‧‧‧出風口
2‧‧‧驅動模組
21‧‧‧軸座
22‧‧‧基板
221‧‧‧線圈組
3、3’‧‧‧扇輪
31‧‧‧金屬基板
311‧‧‧軸接部
312‧‧‧接合周緣
313‧‧‧第一平面
314‧‧‧第二平面
315‧‧‧永久磁鐵
32‧‧‧中心軸
321‧‧‧固接端
322‧‧‧自由端
33‧‧‧塑膠葉片
331‧‧‧耦接部
332‧‧‧驅風部
333‧‧‧頂緣
4‧‧‧軸套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G‧‧‧軸向氣隙
H‧‧‧軸向高度差
P‧‧‧水平參考面
〔習知〕
8‧‧‧風扇轉子
81‧‧‧金屬殼體
82‧‧‧軸心
83‧‧‧金屬扇葉支架
84‧‧‧塑膠扇葉部
841‧‧‧上緣
85‧‧‧轂部
9‧‧‧水平對流扇
91‧‧‧殼座
911‧‧‧入風口
912‧‧‧出風口
913‧‧‧水平氣流通道
92‧‧‧扇輪
921‧‧‧輪轂
922‧‧‧葉片
第1圖:習知薄型化風扇轉子的組合剖視圖。
第2圖:習知水平對流扇的立體外觀圖。
第3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水平對流扇的立體分解圖。
第4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水平對流扇的組合剖視圖。
第5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水平對流扇之扇輪的結合周緣為缺口時的俯視示意圖。
第6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水平對流扇之扇輪的結合周緣為彎折段時的組合剖視圖。
第7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水平對流扇之扇輪的結合周緣為連續彎折段時的組合剖視圖。
第8圖: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水平對流扇的立體分解圖。
第9圖: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水平對流扇的組合剖視圖。
第10圖: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水平對流扇之扇輪的俯視示意圖。
1‧‧‧扇框
11‧‧‧第一封閉部
12‧‧‧第二封閉部
13‧‧‧側牆部
131‧‧‧入風口
132‧‧‧出風口
2‧‧‧驅動模組
21‧‧‧軸座
22‧‧‧基板
221‧‧‧線圈組
3‧‧‧扇輪
31‧‧‧金屬基板
311‧‧‧軸接部
312‧‧‧接合周緣
313‧‧‧第一平面
314‧‧‧第二平面
315‧‧‧永久磁鐵
32‧‧‧中心軸
321‧‧‧固接端
322‧‧‧自由端
33‧‧‧塑膠葉片
331‧‧‧耦接部
332‧‧‧驅風部
333‧‧‧頂緣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G‧‧‧軸向氣隙
H‧‧‧軸向高度差
P‧‧‧水平參考面

Claims (25)

  1. 一種水平對流扇之扇輪,其包含:一個金屬基板,具有一個軸接部及遠離該軸接部的一個接合周緣,該軸接部及該接合周緣之間具有呈相對的一個第一平面及一個第二平面,且該軸接部及接合周緣之間係呈無彎折平板狀,其中自該第二平面朝向該第一平面之方向係定義為第一方向,自該第一平面朝向該第二平面之方向係定義為第二方向,且該第一平面設有一個永久磁鐵;一個中心軸,係於相對二端形成一個固接端及一個自由端,該固接端係結合該金屬基板之軸接部,該自由端朝向該第一方向軸向延伸;及數個塑膠葉片,分別具有一個耦接部及一個驅風部,該耦接部結合該金屬基板之接合周緣,該驅風部朝向該第二方向軸向延伸;其中該數個塑膠葉片係以射出成型一體結合該金屬基板之接合周緣,該金屬基板之接合周緣形成數個缺口、鋸齒狀外周緣、彎折段或連續彎折段。
  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之扇輪,其中該數個塑膠葉片在該中心軸之軸向上各具有一個頂緣,該頂緣係朝向該第二方向,該數個塑膠葉片之頂緣與該金屬基板的第二平面具有軸向高度差。
  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之扇輪,其中該數個數個葉片之頂緣共同構成一個水平參考面, 該水平參考面與該金屬基板的第二平面之間係藉由該軸向高度差形成水平氣流導引空間。
  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之扇輪,其中該數個塑膠葉片的驅風部係共同圍繞形成該水平氣流導引空間。
  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之扇輪,其中在該中心軸之軸向上,該數個塑膠葉片的驅風部集中位於該金屬基板之第二平面的上方。
  6.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之扇輪,其中該中心軸的固接端係平切或未凸出於該金屬基板之第二平面。
  7.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之扇輪,其中該中心軸係以一個軸套結合於該金屬基板的軸接部。
  8.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之扇輪,其中該軸套為塑膠軸套,用以將該中心軸一體結合於該金屬基板的軸接部。
  9.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之扇輪,其中該金屬基板的軸接部形成數個缺口、鋸齒狀內周緣或非圓形孔。
  10.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之扇輪,其中該金屬基板之第一平面及一第二平面為裸露狀。
  11.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之扇輪,其中該金屬基板之第一平面或一第二平面包覆塑膠薄膜或防鏽薄膜。
  12. 一種水平對流扇,其包含:一個扇框,係包含一個第一封閉部及一個第二封閉部,該第一封閉部及第二封閉部之間設有一個側牆部,該側牆部設有一個入風口及一個出風口;一個驅動模組,係設置於該扇框內部;及一個扇輪,係包含一個金屬基板、一個中心軸及數個塑膠葉片,該金屬基板具有一個軸接部及一個接合周緣,該軸接部及該接合周緣之間具有呈相對的一個第一平面及一個第二平面,自該第二平面朝向該第一平面之方向係定義為第一方向,自該第一平面朝向該第二平面之方向係定義為第二方向,且該第一平面設有一個永久磁鐵,該中心軸結合該金屬基板之軸接部且樞接該驅動模組,該數個塑膠葉片分別具有一個耦接部及一個驅風部,該耦接部結合該金屬基板之接合周緣,該驅風部朝向該第二方向軸向延伸;其中該數個塑膠葉片係以射出成型一體結合該金屬基板之接合周緣,該金屬基板之接合周緣形成數個缺口、鋸齒狀外周緣、彎折段或連續彎折段。
  1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其中該驅動模組係包含一個軸座及一個基板,該軸座設置於該扇框之第一封閉部,該扇輪之中心軸樞接該驅動模組的軸座,該基板結合於該軸座周邊,且該基板表面形成有線圈組,該扇輪的永久磁鐵與該線圈組之間形成軸向氣隙。
  1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13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其 中該金屬基板之軸接部及接合周緣之間係呈無彎折平板狀。
  1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13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其中該數個塑膠葉片在該中心軸之軸向上各具有一個頂緣,該頂緣係朝向該第二方向,該數個塑膠葉片之頂緣與該金屬基板的第二平面具有軸向高度差。
  16.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其中該數個塑膠葉片之頂緣共同構成一個水平參考面,該水平參考面與該金屬基板的第二平面之間係藉由該軸向高度差形成水平氣流導引空間。
  17.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其中該數個塑膠葉片的驅風部係共同圍繞形成該水平氣流導引空間。
  18.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13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其中在該中心軸之軸向上,該數個塑膠葉片的驅風部集中位於該金屬基板之第二平面的上方。
  19.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13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其中該中心軸的固接端係平切或未凸出於該金屬基板之第二平面。
  20.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13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其中該中心軸係以一個軸套結合於該金屬基板的軸接部。
  21.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之扇輪,其中該軸套為塑膠軸套,用以將該中心軸一體結合於該金屬基板的軸接部。
  2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之扇輪,其中該金屬基板的軸接部形成數個缺口、鋸齒狀內周緣或非圓形孔。
  2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13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之扇輪,其中該金屬基板之第一平面及一第二平面為裸露狀。
  2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13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之扇輪,其中該金屬基板之第一平面或一第二平面包覆塑膠薄膜或防鏽薄膜。
  2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13項所述之水平對流扇之扇輪,其中該扇框之出風口的開口口徑小於該入風口的開口口徑。
TW101122262A 2011-12-09 2012-06-21 水平對流扇及其扇輪 TWI4790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2262A TWI479081B (zh) 2011-12-09 2012-06-21 水平對流扇及其扇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5602 2011-12-09
TW101122262A TWI479081B (zh) 2011-12-09 2012-06-21 水平對流扇及其扇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3719A TW201323719A (zh) 2013-06-16
TWI479081B true TWI479081B (zh) 2015-04-01

Family

ID=48572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2262A TWI479081B (zh) 2011-12-09 2012-06-21 水平對流扇及其扇輪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974194B2 (zh)
TW (1) TWI4790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6682B (zh) * 2012-06-21 2016-01-1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風扇之扇輪
US9239060B2 (en) * 2012-09-28 2016-01-19 Intel Corporation Blower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203641044U (zh) * 2013-11-08 2014-06-11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薄型化风扇的改良结构
US20150139833A1 (en) * 2013-11-15 2015-05-21 Forcecon Technology Co., Ltd. Thin-profile cross-flow fan with air volume gain effect
TWI509192B (zh) * 2013-12-19 2015-11-21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燈具及其透氣套環
US9655278B2 (en) * 2014-06-05 2017-05-16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Slim fan structure
US10118502B2 (en) * 2014-06-11 2018-11-0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Temperature conditioning unit, temperature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vehicle provided with temperature conditioning unit
JP6540023B2 (ja) 2014-12-26 2019-07-10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ファン
TWI546509B (zh) * 2015-03-13 2016-08-2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氣流交換裝置
WO2017017922A1 (ja) * 2015-07-24 2017-02-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温度調和ユニット、温度調和システム、車両
DE102017114683A1 (de) 2017-02-23 2018-08-23 Ebm-Papst Landshut Gmbh Rotor eines Elektromotors
USD973295S1 (en) 2021-04-20 2022-12-20 The Libman Company Bucket
US11717130B2 (en) 2021-04-20 2023-08-08 The Libman Company Mop system with rotating mop head
USD973294S1 (en) 2021-04-20 2022-12-20 The Libman Company Mop
US20240060499A1 (en) * 2022-08-22 2024-02-22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Rotor integrated axial flux electric moto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5488A (en) * 1988-05-23 1989-12-0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iniaturized fan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6232690B1 (en) * 1997-03-04 2001-05-15 Papst-Motoren Gmbh & Co. Kg Electronically commutated DC
TWM350746U (en) * 2008-10-13 2009-02-11 Forcecon Technology Co Ltd Thin-type fan rotor
TWM379924U (en) * 2009-09-30 2010-05-01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Stator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motor and fan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12736A5 (zh) * 1976-04-27 1979-08-15 Papst Motoren Kg
DE9012087U1 (zh) * 1990-08-22 1992-01-02 Papst-Motoren Gmbh & Co Kg, 7742 St Georgen, De
US5944497A (en) * 1997-11-25 1999-08-31 Siemens Canada Limited Fan assembly having an air directing member to cool a motor
US8324766B2 (en) * 2004-09-06 2012-12-04 Delta Electronics, Inc. Heat-dissipation structure for motor
US7061155B1 (en) * 2005-01-04 2006-06-13 Asia Vital Component Co., Ltd. Rotor device capable of dissipating heat and resisting foreign objects
US7045919B1 (en) * 2005-04-29 2006-05-16 Asia Vital Component Co., Ltd. Rotor assembly
TWI293106B (en) * 2005-11-22 2008-02-01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Thin-type fan
JP2007195370A (ja) * 2006-01-20 2007-08-02 Nidec Copal Corp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ブラシレス型ファンモータ
TWM340357U (en) * 2007-12-06 2008-09-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Fan and rotor structure of motor thereof
TWI326332B (en) * 2008-07-29 2010-06-21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Mini-fa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5488A (en) * 1988-05-23 1989-12-0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iniaturized fan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6232690B1 (en) * 1997-03-04 2001-05-15 Papst-Motoren Gmbh & Co. Kg Electronically commutated DC
TWM350746U (en) * 2008-10-13 2009-02-11 Forcecon Technology Co Ltd Thin-type fan rotor
TWM379924U (en) * 2009-09-30 2010-05-01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Stator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motor and fan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49128A1 (en) 2013-06-13
US8974194B2 (en) 2015-03-10
TW201323719A (zh) 201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9081B (zh) 水平對流扇及其扇輪
TWI480468B (zh) 水平對流扇
US9022751B2 (en) Advection fan and an impeller thereof
US9885367B2 (en) Centrifugal fan
TWI433992B (zh) 水平對流扇
JP2006057631A (ja) 熱放散ファンおよびそのハウジング
US9568015B2 (en) Centrifugal fan
US20070116564A1 (en) Fan and fan housing with toothed-type connecting elements
TW201219658A (en) Fan
TWI479086B (zh) 散熱風扇及其扇輪
US20080095623A1 (en) Counter-rotating fan
TWI707088B (zh) 扇輪
TWM595946U (zh) 扇輪及具有該扇輪之散熱風扇
JP2011047388A (ja) 送風装置
CN103573698A (zh) 水平对流扇及其扇轮
JP6352232B2 (ja) 遠心ファン
TW201400713A (zh) 散熱風扇之扇輪
TW201420895A (zh) 離心式散熱扇
TWI384132B (zh) 散熱風扇構造
TWI384130B (zh) 散熱風扇
JP5505465B2 (ja) 送風装置
JP2011202560A (ja) 電動送風機と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CN210738913U (zh) 扇轮
CN219119505U (zh) 一种扇轮及散热风扇
TWI771168B (zh) 散熱風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