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6509B - 氣流交換裝置 - Google Patents

氣流交換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6509B
TWI546509B TW104108178A TW104108178A TWI546509B TW I546509 B TWI546509 B TW I546509B TW 104108178 A TW104108178 A TW 104108178A TW 104108178 A TW104108178 A TW 104108178A TW I546509 B TWI546509 B TW I5465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witching device
guiding
disposed
airflo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8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2803A (zh
Inventor
洪銀樹
李東徵
李明聰
Original Assignee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081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6509B/zh
Priority to CN201520166366.6U priority patent/CN204612058U/zh
Priority to CN201510129050.4A priority patent/CN106152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6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650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32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2803A/zh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Ventilation (AREA)

Description

氣流交換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氣流交換裝置,尤其是一種設有氣體偵測器且能夠使外部空間及內部空間達到循環通風功能的氣流交換裝置。
請參照第1圖所示之一種習用氣流交換裝置9,包含一導風管體91、一分隔件92及一風扇93。該分隔件92設置於該導風管體91內部以將其分隔為一第一導流空間91a及一第二導流空間91b,該風扇93結合於該導風管體91。該氣流交換裝置9可供安裝於一隔離件D,該導風管體91之二端部911、912分別形成於該隔離件D二側之一外部空間S1與一內部空間S2當中。藉此,當該風扇93運轉時,該氣流交換裝置9可以經由該第一導流空間1a將該外部空間S1中的氣流導入該內部空間S2,並且經由該第二導流空間1b將該內部空間S2中的氣流導出至該外部空間S1。類似所述習用氣流交換裝置9之實施例已揭露於中國公告第CN203550108號及第CN203907874號等「氣流交換裝置」專利案中。
所述習用氣流交換裝置9仰賴使用者認為有通風需求時主動開啟,以達到循環通風之功能。然而,仰賴使用者自行開關該氣流交換裝置9容易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且一旦使用者感到該內部空間S2(例如:建築物內部)的空氣品質較差而開啟該氣流交換裝置9時,需待該習知氣流交換裝置運轉一定時間後才能感到室內空氣品質有所提升,致使習知氣流交換裝置的實用性較差。
相對地,雖然可以透過讓習用氣流交換裝置9之風扇93全天候運轉來持續對該內部空間S2進行循環通風,然而為了避免過度消耗的電能,全天候運轉之氣流交換裝置9通常限制其風扇93以一較低的轉速運轉。惟,若該內部空間S2的空氣品質突然下降(例如:室內人數過多)時,以較低轉速運轉之風扇93將無法確實排出該內部空間S2的髒空氣,亦無法自該外部空間S1引入足夠的新鮮空氣,換言之,全天候運轉之氣流交換裝置9的瞬間通風能力較差。
有鑑於此,亟需提供一種進一步改良之氣流交換裝置,以解決上述習用氣流交換裝置9「實用性較差」或是「瞬間通風能力差」的問題。
本發明所定義的「隔離件」係指各種可以用以區隔出外部空間及內部空間的各種構件。舉例而言,當隔離件為電子產品的機殼時,該機殼的外側係為外部空間,該機殼的內側係為內部空間;或者,當隔離件為建築物的外牆時,該外牆的外側係為外部空間,該外牆的內側係為內部空間。
本發明所定義的「控制單元」係指用以控制本發明氣流交換裝置運作的各式電子元件所構成的控制單元,所述電子元件可以為驅動電路、控制電路或使用者介面等可以驅動或控制風扇運作的各式構件,且所述電子元件的詳細結構組成及功能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氣流交換裝置,該氣流交換裝置設有一氣體偵測器,能夠根據該氣體偵測器的感測訊號開關至少一風扇,或者根據該感測訊號調整至少一風扇的轉速。
為達到前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所運用之技術手段包含有:一種氣流交換裝置,包含一導風管體、一分隔件、一室內 模組、一氣體偵測器及至少一風扇。該導風管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該第一端部設有一第一入風口及一第一出風口,該第二端部設有一第二入風口及一第二出風口。該分隔件設置於該導風管體內部,用以將該導風管體內部分隔出一第一導流空間及一第二導流空間,該第一導流空間連通該第一入風口及該第二入風口,該第二導流空間連通該第一出風口及該第二出風口。該室內模組設有一基座及一控制單元,該室內模組經由該基座結合於該第二端部。該氣體偵測器設置於該室內模組或該第二導流空間,且該氣體偵測器耦接該控制單元,該氣體偵測器包含一本體及一外罩,該本體容置於該外罩內部,該外罩二側分別設有一負壓口及一開口,且該負壓口之截面積小於該開口之截面積。該至少一風扇用以導入及導出氣流,該至少一風扇結合於該導風管體,且該至少一風扇電性連接於該控制單元。
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氣體偵測器係設置於該室內模組之基座外部。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室內模組之基座內部形成兩個獨立區隔的一第一容室及一第二容室,該第一容室經由該第二入風口連通該第一導流空間,該第二容室經由第二出風口該連通該第二導流空間,且該氣體偵測器設置於該基座之第二容室中。
如上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基座設有一內部輔助入口及一內部輔助出口,該第一容室連通該內部輔助入口,該第二容室連通該內部輔助出口。
如上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開口係朝向該內部輔助出口設置。
如上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負壓口係朝向該第二出風口設置。
如上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氣體偵測器另設有一導流部,該導流部結合於該外罩接鄰該開口的位置。
如上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導流部包含一導流面,該導流面係自該外罩接鄰該開口的位置朝向該本體延伸。
如上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導流面設有一擾流件,該擾流件為設置於該導流面之凸塊或凹槽。
如上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基座設有一隔板,用以將該基座內部區隔為該第一容室及該第二容室,該氣體偵測器設置於該隔板與該內部輔助出口之間。
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氣體偵測器設置於該導風管體之第二導流空間。
如上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開口係朝向該第二出風口設置。
如上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負壓口係朝向該第一出風口設置。
如上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氣體偵測器另設有一導流部,該導流部結合於該外罩接鄰該開口的位置。
如上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導流部包含一導流面,該導流面係自該外罩接鄰該開口的位置朝向該本體延伸。
如上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導流部設有一擾流件,該擾流件為設置於該導流面之凸塊或凹槽。
本發明各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氣體偵測器為二氧化碳偵測器或氧氣偵測器。
本發明各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另包含一動作偵測器,該動作偵測器耦接該控制單元,且該動作偵測器結合於該室內模組 。
本發明上述氣流交換裝置藉由設置該氣體偵測器,能夠偵測一內部空間之氣流的二氧化碳或氧氣濃度,且該氣體偵測器耦接該控制單元,該至少一風扇電性連接於該控制單元,使得該控制單元能夠根據該氣體偵測器的感測訊號開關該至少一風扇,或者根據該感測訊號調整該至少一風扇的轉速,使得本發明之氣流交換裝置能夠達到提升氣流交換裝置的實用性或瞬間通風能力等功效。
〔本發明〕
1‧‧‧導風管體
1a‧‧‧第一導流空間
1b‧‧‧第二導流空間
11‧‧‧第一端部
111‧‧‧第一入風口
112‧‧‧第一出風口
12‧‧‧第二端部
121‧‧‧第二入風口
122‧‧‧第二出風口
2‧‧‧分隔件
3‧‧‧室內模組
31‧‧‧基座
31a‧‧‧第一容室
31b‧‧‧第二容室
311‧‧‧內部輔助入口
312‧‧‧內部輔助出口
313‧‧‧隔板
32‧‧‧控制單元
33‧‧‧蓋體
4‧‧‧氣體偵測器
41‧‧‧本體
42‧‧‧外罩
421‧‧‧負壓口
422‧‧‧開口
43‧‧‧導流部
43a‧‧‧導流面
43b‧‧‧擾流件
5‧‧‧風扇
6‧‧‧套管
7‧‧‧罩體
8‧‧‧動作偵測器
D‧‧‧隔離件
D1‧‧‧透孔
S1‧‧‧外部空間
S2‧‧‧內部空間
〔習知〕
9‧‧‧氣流交換裝置
91‧‧‧導風管體
91a‧‧‧第一導流空間
91b‧‧‧第二導流空間
911‧‧‧端部
912‧‧‧端部
92‧‧‧分隔件
93‧‧‧風扇
D‧‧‧隔離件
S1‧‧‧外部空間
S2‧‧‧內部空間
第1圖:為一種習知氣流交換裝置的局部組合剖視圖。
第2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第3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的組合剖視圖。
第4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之基座的立體分解圖。
第5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之基座的組合剖視圖。
第6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之氣體偵測器的透視示意圖。
第7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之氣體偵測器的外觀示意圖。
第8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之氣體偵測器內部的氣流方向示意圖。
第9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的局部組合剖視圖。
第10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之室內模組的外觀示意圖。
第11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的組合剖視圖。
第12圖: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之室內模組的組合剖視 圖。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第2及3圖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用以裝設於一隔離件D上,該隔離件D的一側為一外部空間S1,而該隔離件D的相對另一側為一內部空間S2。其中該氣流交換裝置至少包含一導風管體1、一分隔件2、一室內模組3、一氣體偵測器4及至少一風扇5。該導風管體1裝設於該隔離件D的一透孔D1,使該導風管體1的二端分別形成於該外部空間S1與該內部空間S2。該分隔件2及該至少一風扇5設置於該導風管體1內部,該室內模組3則設置於該導風管體1的一端。該氣體偵測器4係設置於該室內模組3或該導風管體1。
該導風管體1可以為各種形狀的中空管體,在本實施例中,該導風管體1為中空圓管,然而,該導風管體1亦可為中空方管或其它各式中空管柱,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該導風管體1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部11及一第二端部12,該第一端部11位於該外部空間S1,該第二端部12位於該內部空間S2,且該室內模組3係結合於該第二端部12。其中,該第一端部11設有一第一入風口111及一第一出風口112,該第二端部12設有一第二入風口121及一第二出風口122,以供導入及導出氣流。
該分隔件2設置於該導風管體1內部,用以將該導風管體1內部分隔出兩個獨立區隔的一第一導流空間1a及一第二導流空間1b,且該分隔件2與該導風管體1的結合方式可為一體成型或可拆裝地結合,該第一導流空間1a連通該第一入風口111及該第二入風口121,該第二導流空間1b連通該第一出風口112及第二出風口122。其中,該分隔件2可為各種能夠將該導風管體1內部分隔出第一導流空間1a及第二導流空 間1b的結構設計,在本實施例中,該分隔件2係形成平板狀;惟,該分隔件2亦可形成彎弧狀或彎折狀,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當該氣體偵測器4係設置於該導風管體1時,該氣體偵測器4可以設置於該第二導流空間1b。
該外部空間S1形成於該導風管體1的第一端部11外側,該內部空間S2形成於該導風管體1的第二端部12外側,該室內模組3結合於該第二端部12,因此該室內模組3亦位於該內部空間S2。該室內模組3設有一基座31及一控制單元32,該室內模組3經由該基座31結合於該第二端部12。詳言之,該基座31內部形成兩個獨立區隔的一第一容室31a及一第二容室31b,該第一容室31a經由該第二入風口121連通該第一導流空間1a,該第二容室31b經由第二出風口122該連通該第二導流空間1b。該控制單元32設置於該基座31,舉例而言,該控制單元32可以設置於該基座31之第一容室31a或第二容室31b,使該導風管體1在導入或導出氣流的過程中,可同時針對該控制單元32進行散熱。
請一併參照第4及5圖所示,該基座31並設有一內部輔助入口311及一內部輔助出口312,該第一容室31a連通該內部輔助入口311,該第二容室31b連通該內部輔助出口312。此外,該基座31可以設有一隔板313,用以將該基座31內部區隔為該第一容室31a及該第二容室31b。
該氣體偵測器4耦接該控制單元32,且在本實施例中,該氣體偵測器4係設置於該室內模組3之基座31。更詳言之,當該氣體偵測器4係設置於該室內模組3時,該氣體偵測器4可以設置於該基座31內部或外部。舉例而言,該氣體偵測器4可以設置於該基座31之第二容室31b中,使該氣體偵測器4形成於該基座31內部;亦即,該氣體偵測器4可以設置於基座31的隔板313與內部輔助出口312之間。該氣體偵 測器4可以為二氧化碳偵測器或氧氣偵測器,據此,該氣體偵測器4能夠偵測氣體中的二氧化碳或氧氣濃度,據以產生一感測訊號並且傳輸至該控制單元32。
該至少一風扇5係結合於該導風管體1,且該至少一風扇5電性連接於該控制單元32,用以導入及導出氣流。該控制單元32係可依據自該氣體偵測器4所接收之感測訊號控制該至少一風扇5的開關作動或轉速高低。其中,本發明並不加以限制該風扇5的結合位置,以能夠自該導風管體1導入及導出氣流為原則。舉例而言,該風扇5設置於該第一導流空間1a及第二導流空間1b的其中至少一個空間,或者,該風扇5亦可設置於該第一入風口111、第一出風口112、第二入風口121及第二出風口122的其中至少一個風口,藉此,均可有效縮減氣流交換裝置的整體體積,避免該風扇5佔據額外空間。其中該風扇5可為一個或數個,當該風扇5為一個時,該風扇5可設置於該第一導流空間1a或第二導流空間1b,在本實施例中,該風扇5的數量為兩個,該兩個風扇5分別設置於該第一導流空間1a及第二導流空間1b,以提升風扇的導流效果,其中,本發明風扇5為各種可被馬達驅動以導引氣流的結構設計,例如:軸流式風扇、離心式風扇、鼓風扇或水平式對流風扇等,其詳細結構組成及作動原理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容不贅述。
藉由上述結構,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實際使用時,該隔離件D可以選擇僅開設單一個透孔D1,該導風管體1則裝設固定於該隔離件D之透孔D1;藉此,當該控制單元32控制該至少一風扇5運轉作動時,可以經由該第一入風口111導入該外部空間S1的氣流至該導風管體1的第一導流空間1a,且經由該第二入風口121將該第一導流空間1a的氣流導入至該內部空間S2;又,該內部空間S2的氣流亦可進一步經由該第二出風口122被導出至該導風管體1的第二導流空間 1b,再自該第一出風口112被導出至該外部空間S1,以提供良好的循環通風功能。
其中,當該至少一風扇5處於關閉狀態時,由於該基座31之第二容室31b係與該內部空間S2連通,設置於該基座31之第二容室31b中的氣體偵測器4能夠偵測該內部空間S2之氣流的二氧化碳或氧氣濃度。因此,該氣體偵測器4所產生的感測訊號即為該內部空間S2之二氧化碳或氧氣濃度,使得該控制單元32接收該感測訊號後,能夠依據該內部空間S2之二氧化碳或氧氣濃度控制該至少一風扇5的開關作動。
詳言之,當該內部空間S2之二氧化碳濃度相對較高(或氧氣濃度相對較低)時,該控制單元32可以控制開啟該至少一風扇5。另一方面,當該內部空間S2之二氧化碳濃度相對較低(或氧氣濃度相對較高)時,該控制單元32可以控制關閉該至少一風扇5,以節省該第一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所消耗的能源。
此外,若該至少一風扇5處於運轉狀態,自該外部空間S1引入的氣流通過該第二入風口121後,係經由該基座31之第一容室31a與內部輔助入口311被導入至該內部空間S2。相對地,該內部空間S2的氣流係通過該基座31之內部輔助出口312與第二容室31b,以經由該第二出風口122被導出至該導風管體1的第二導流空間1b。由此可知,該內部空間S2的氣流將會通過該基座31之第二容室31b,以確保該氣體偵測器4能夠準確偵測該內部空間S2之氣流的二氧化碳或氧氣濃度。該控制單元32另能夠依據該內部空間S2之二氧化碳或氧氣濃度控制該至少一風扇5的轉速高低。
更詳言之,當該內部空間S2之二氧化碳濃度相對較高(或氧氣濃度相對較低)時,該控制單元32可以控制開啟該至少一風扇5;或者控制提高該至少一風扇5的轉速,以提升該第一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 置的循環通風效果。另一方面,當該內部空間S2之二氧化碳濃度相對較低(或氧氣濃度相對較高)時,該控制單元32可以控制關閉該至少一風扇5;或者控制降低該至少一風扇5的轉速,以節省該第一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所消耗的能源。
請參照第5、6及7圖所示,為了提升該氣體偵測器4偵測該內部空間S2之二氧化碳或氧氣濃度的準確性,本發明該第一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的氣體偵測器4可以包含一本體41及一外罩42,該本體41容置於該外罩42內部。該本體41能夠透過接觸氣體以偵測氣體中的二氧化碳或氧氣濃度並產生該感測訊號,該外罩42係包覆於該本體41外周,用以提升接觸該本體41的氣體量。詳言之,該外罩42二側分別設有一負壓口421及一開口422,該開口422係朝向該內部輔助出口312設置;相對地,該負壓口421可以朝向該第二出風口122設置,且該負壓口421之截面積小於該開口422之截面積。
藉此,請參照第3及8圖所示,當該至少一風扇5運轉作動時,由於該內部空間S2的氣流亦可經由該第二出風口122被導入至該導風管體1的第二導流空間1b,通過該基座31之內部輔助出口312與第二容室31b的氣流將經由該開口422流入該外罩42,並且經由該負壓口421流出該外罩42。又,該負壓口421之截面積小於該開口422之截面積,使得流入該外罩42之氣流的壓力自該開口422朝向該負壓口421呈漸增;據此,通過該外罩42之氣流的壓力較高,能夠提升接觸該本體41的氣體量。該本體41係透過接觸氣體以偵測體中的二氧化碳或氧氣濃度並產生該感測訊號,故該第一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透過提升接觸該本體41的氣體量,能夠提升該氣體偵測器4偵測該內部空間S2之二氧化碳或氧氣濃度的準確性。其中,由於流入該外罩42之氣流的壓力於該負壓口421的位置具有一最大值,因此該本體41可以設置於該外罩42接鄰該負 壓口421的位置,惟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除此之外,請續參照第6至8圖所示,且該氣體偵測器4可另設有一導流部43,該導流部43結合於該外罩42接鄰該開口422的位置。該導流部43可以為導流板、擋塊或擾流條等各式導流結構,用以將經由該開口422流入該外罩42的氣流導向該本體41。更詳言之,該導流部43包含一導流面43a,該導流面43a係自該外罩42接鄰該開口422的位置朝向該本體41延伸。又,該導流面43a可以設有一擾流件43b,該擾流件43b為設置於該導流面43a之凸塊或凹槽。藉由設置該導流部43,本發明該第一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可以利用該導流面43a將經由該開口422流入該外罩42的氣流導向該本體41,更可利用該導流面43上的擾流件43b使氣流形成湍流,進一步提升接觸該本體41的氣體量,使得提升該氣體偵測器4之偵測準確性的效果更為顯著。
再者,在該第一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當中,還可以設有一套管6,該套管6結合於該導風管體1之第一端部11,該套管6可以開設數個通風口以供氣流流通,且該套管6能夠防止該外部空間S1中的樹葉、花瓣、毛髮、紙屑、沙粒或蚊蟲等異物隨著氣流進入該導風管體1之第一導流空間1a或第二導流空間1b當中。由於該導風管體1之第一端部11與該套管6係位於該外部空間S1當中,因此若該隔離件D為建築物的外牆時,該外部空間S1可能位於室外,使得雨水容易直接噴濺該第一端部11或該套管6,甚至穿透該套管6之通風口而進入該導風管體1。據此,該第一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可以另設有一罩體7,該罩體7鄰近該導風管體1之第一端部11設置,該罩體7用以遮蔽該導風管體1之第一端部11,以對該第一端部11及該套管6提供遮蔽效果,進而避免雨水直接接觸該導風管體1或該套管6。
請參照第9圖所示,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 ,與前述實施例相異之處在於:該氣體偵測器4係設置於該導風管體1之第二導流空間1b。其中,已知該第二導流空間1b係與該內部空間S2連通,且該內部空間S2的氣流係通過該基座31之內部輔助出口312與第二容室31b,以經由該第二出風口122被導入至該導風管體1的第二導流空間1b。是故,在本實施例中,設置於該第二導流空間1b中的氣體偵測器4同樣能夠偵測該內部空間S2之氣流的二氧化碳或氧氣濃度。因此,該氣體偵測器4所產生的感測訊號仍然為該內部空間S2之二氧化碳或氧氣濃度,使得該控制單元32係能夠依據該內部空間S2之二氧化碳或氧氣濃度控制該至少一風扇5的開關作動或轉速高低。
該第二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同樣可以包含一本體41及一外罩42,該外罩42之開口422係朝向該第二出風口122設置;相對地,該外罩42之負壓口421可以朝向該第一出風口112設置,且該負壓口421之截面積小於該開口422之截面積。同理,該氣體偵測器4可另設有一導流部43,由於該導流部43之結構型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恕不再行贅述。
請參照第10及11圖所示,其中,第10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的室內模組3,第11圖係該第三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的組合剖視圖,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異之處在於:在本實施例中,該氣體偵測器4係設置於該室內模組3之基座31外部;亦即,該氣體偵測器4並非設置於該基座31內部的第一容室31a或第二容室31b當中。藉此,該氣體偵測器4之本體41能夠形成裸露於或朝向該內部空間S2,因此該氣體偵測器4能夠直接偵測該內部空間S2之氣流的二氧化碳或氧氣濃度,以供該控制單元32依據該內部空間S2之二氧化碳或氧氣濃度控制該至少一風扇5的開關作動。詳言之,該氣體偵測器4可以為接觸式氣體偵測器或非接觸式氣體偵測器,當該氣體偵測器4為接觸式氣體偵測器時 ,其本體41必須與該內部空間S2的空氣接觸,方能偵測二氧化碳或氧氣濃度,故該本體41可以形成裸露於該內部空間S2;相對地,當該氣體偵測器4為非接觸式氣體偵測器時,該本體41無須與該內部空間S2的空氣接觸,故該本體41可以形成朝向該內部空間S2,即可偵測二氧化碳或氧氣濃度。
除此之外,該室內模組3另包含一蓋體33,該蓋體33設置於該基座31外部遠離該導風管體1之一側,用以封閉並保護該基座31。該氣體偵測器4係設置於該基座31與該蓋體33之間,使該氣體偵測器4形成於該基座31外部。其中,當該氣體偵測器4為接觸式氣體偵測器時,其本體41可以貫穿該蓋體33,以形成裸露於該內部空間S2;該蓋體33較佳可拆裝地設置於該基座31,舉例而言,該蓋體33可以透過螺合、卡扣或榫接等各式可拆裝的結合方式設置於該基座31,使得該蓋體33容易自該基座31被取下,以便於對該基座31內部的構件(例如:該控制單元32)或該氣體偵測器4進行保養與維修。由於將該蓋體33藉由可拆裝的結合方式設置於該基座31,係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夠理解實施者,故關於該蓋體33與該基座31的詳細設置方式,恕不再行贅述。
請參照第12圖所示,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的室內模組3,與前述各實施例相異之處在於:本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可另包含一動作偵測器8,該動作偵測器8耦接該控制單元32,且該動作偵測器8結合於該室內模組3。詳言之,該動作偵測器8可以結合於該蓋體33或該基座31等位置,使得該動作偵測器8形成於或者朝向該內部空間S2。藉此,該動作偵測器8能夠偵測該內部空間S2中的活動量多寡,以供該控制單元32判定該內部空間S2的通風需求。舉例而言,若該動作偵測器8所偵測的活動量大於一門檻值時,該控制單元32可以判定該內 部空間S2中的活動人數較多而具有高度通風需求,並且控制提高該至少一風扇5的轉速;相對地,若該動作偵測器8所偵測的活動量小於該門檻值時,該控制單元32可以判定該內部空間S2中的活動人數較小而具有輕度通風需求,並且控制降低該至少一風扇5的轉速。由此可知,該動作偵測器8能夠偵測該內部空間S2中的活動量,且配合該氣體偵測器4所該內部空間S2之氣流的二氧化碳或氧氣濃度,一併供該控制單元32計算以控制該至少一風扇5的轉速,進一步提升氣流交換裝置的循環通風效果與及降低其能源消耗。
藉由上述本發明第一或第二實施例所揭示的氣流交換裝置,該隔離件D可以選擇僅開設單一個透孔D1,即可以配合本發明氣流交換裝置提供外部空間S1及內部空間S2之間良好的循環通風功能;其中,由於該隔離件D無須開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透孔,僅需於該單一個透孔D1中設置該導風管體1,即可提供良好的循環通風功能。因此,本發明各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具有適用範圍廣泛與安裝容易等優點。
本發明第一或第二實施例所揭示的氣流交換裝置藉由設置該氣體偵測器4,能夠偵測該內部空間S2之氣流的二氧化碳或氧氣濃度,且該氣體偵測器4耦接該控制單元32,該至少一風扇5電性連接於該控制單元32,使得該控制單元32能夠根據該氣體偵測器4的感測訊號開關該至少一風扇5,或者根據該感測訊號調整該至少一風扇5的轉速。
相較前述習用氣流交換裝置9仰賴使用者自行開關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且使用者需待該習知氣流交換裝置運轉一定時間後才能感到室內空氣品質有所提升,該第一或第二實施例所揭示的氣流交換裝置可以在該內部空間S2之二氧化碳濃度相對較高(或氧氣濃度相對較低)時,由該控制單元32自動控制開啟該至少一風扇5,以避免室內空氣持續惡化而造成使用者感到不適,確實具有提升氣流交換裝置的實用性之功效 。同時,當該內部空間S2的空氣品質恢復正常使得二氧化碳濃度相對較低(或氧氣濃度相對較高)時,由該控制單元32自動控制關閉該至少一風扇5,能夠節省該氣流交換裝置所消耗的能源以達到節能減碳效果。
或者,相較前述習用氣流交換裝置9透過讓其風扇93全天候運轉來持續對該內部空間S2進行循環通風,使得該風扇93係以一較低的轉速運轉而導致該氣流交換裝置9的瞬間通風能力較差,該第一或第二實施例所揭示的氣流交換裝置可以在該內部空間S2之二氧化碳濃度相對較高(或氧氣濃度相對較低)時,由該控制單元32自動控制提高該至少一風扇5的轉速,以確保該至少一風扇5能夠有效排出該內部空間S2的髒空氣,或者有效自該外部空間S1引入足夠的新鮮空氣。同時,當該內部空間S2的空氣品質恢復正常使得二氧化碳濃度相對較低(或氧氣濃度相對較高)時,由該控制單元32自動控制降低該至少一風扇5的轉速,同樣能夠節省該氣流交換裝置所消耗的能源以達到節能減碳效果。據此,該第一或第二實施例所揭示的氣流交換裝置確實具有提升氣流交換裝置的瞬間通風能力之功效。
又,本發明第一或第二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的氣體偵測器4可以包含一本體41及一外罩42,該本體41容置於該外罩42內部,該外罩42二側分別設有一負壓口421及一開口422,且該負壓口421之截面積小於該開口422之截面積。藉此,該外罩42使通過其內部之氣流具有較高的壓力,以提升接觸該本體41的氣體量,進而提升該氣體偵測器4偵測該內部空間S2之二氧化碳或氧氣濃度的準確性。
此外,該氣體偵測器4可另設有一導流部43,該導流部43結合於該外罩42接鄰該開口422的位置,該導流部43包含一導流面43a,該導流面43a係自該外罩42接鄰該開口422的位置朝向該本體41延伸,使得本發明第一或第二實施例之氣流交換裝置可以利用該導流面43a將 經由該開口422流入該外罩42的氣流導向該本體41,以進一步提升接觸該本體41的氣體量。
綜上所述,本發明氣流交換裝置藉由設置該氣體偵測器4,確可偵測一內部空間之氣流的二氧化碳或氧氣濃度,據以控制至少一風扇的開關作動或轉速高低,使得本發明之氣流交換裝置能夠有效提供良好的循環通風功能,進而達到提升氣流交換裝置的實用性或瞬間通風能力等功效。
雖然本發明已利用上述較佳實施例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之內,相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更動與修改仍屬本發明所保護之技術範疇,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導風管體
1a‧‧‧第一導流空間
1b‧‧‧第二導流空間
11‧‧‧第一端部
111‧‧‧第一入風口
112‧‧‧第一出風口
12‧‧‧第二端部
121‧‧‧第二入風口
122‧‧‧第二出風口
2‧‧‧分隔件
3‧‧‧室內模組
31‧‧‧基座
31a‧‧‧第一容室
31b‧‧‧第二容室
311‧‧‧內部輔助入口
312‧‧‧內部輔助出口
313‧‧‧隔板
32‧‧‧控制單元
4‧‧‧氣體偵測器
5‧‧‧風扇
6‧‧‧套管
7‧‧‧罩體
D‧‧‧隔離件
D1‧‧‧透孔
S1‧‧‧外部空間
S2‧‧‧內部空間

Claims (17)

  1. 一種氣流交換裝置,包含:一導風管體,該導風管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該第一端部設有一第一入風口及一第一出風口,該第二端部設有一第二入風口及一第二出風口;一分隔件,該分隔件設置於該導風管體內部,用以將該導風管體內部分隔出一第一導流空間及一第二導流空間,該第一導流空間連通該第一入風口及該第二入風口,該第二導流空間連通該第一出風口及該第二出風口;一室內模組,該室內模組設有一基座及一控制單元,該室內模組經由該基座結合於該第二端部;一氣體偵測器,該氣體偵測器設置於該室內模組或該第二導流空間,且該氣體偵測器耦接該控制單元,該氣體偵測器包含一本體及一外罩,該本體容置於該外罩內部,該外罩二側分別設有一負壓口及一開口,且該負壓口之截面積小於該開口之截面積;及用以導入及導出氣流的至少一風扇,該至少一風扇結合於該導風管體,且該至少一風扇電性連接於該控制單元。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氣體偵測器係設置於該室內模組之基座外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室內模組之基座內部形成兩個獨立區隔的一第一容室及一第二容室,該第一容室經由該第二入風口連通該第一導流空間,該第二容室經由第二出風口該連通該第二導流空間,且該氣體偵測器設置於該基座之第二容室中。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基座設有一內部輔助入口及一內部輔助出口,該第一容室連通該內部輔助入口,該 第二容室連通該內部輔助出口。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開口係朝向該內部輔助出口設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負壓口係朝向該第二出風口設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氣體偵測器另設有一導流部,該導流部結合於該外罩接鄰該開口的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導流部包含一導流面,該導流面係自該外罩接鄰該開口的位置朝向該本體延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導流面設有一擾流件,該擾流件為設置於該導流面之凸塊或凹槽。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基座設有一隔板,用以將該基座內部區隔為該第一容室及該第二容室,該氣體偵測器設置於該隔板與該內部輔助出口之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氣體偵測器設置於該導風管體之第二導流空間,該開口係朝向該第二出風口設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負壓口係朝向該第一出風口設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氣體偵測器另設有一導流部,該導流部結合於該外罩接鄰該開口的位置。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導流部包含一導流面,該導流面係自該外罩接鄰該開口的位置朝向該本體延伸。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導流部設有一擾流件,該擾流件為設置於該導流面之凸塊或凹槽。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5項任一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氣 體偵測器為二氧化碳偵測器或氧氣偵測器。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5項任一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另包含一動作偵測器,該動作偵測器耦接該控制單元,且該動作偵測器結合於該室內模組。
TW104108178A 2015-03-13 2015-03-13 氣流交換裝置 TWI5465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8178A TWI546509B (zh) 2015-03-13 2015-03-13 氣流交換裝置
CN201520166366.6U CN204612058U (zh) 2015-03-13 2015-03-24 气流交换装置
CN201510129050.4A CN106152363A (zh) 2015-03-13 2015-03-24 气流交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8178A TWI546509B (zh) 2015-03-13 2015-03-13 氣流交換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46509B true TWI546509B (zh) 2016-08-21
TW201632803A TW201632803A (zh) 2016-09-16

Family

ID=53964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8178A TWI546509B (zh) 2015-03-13 2015-03-13 氣流交換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04612058U (zh)
TW (1) TWI5465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6509B (zh) * 2015-03-13 2016-08-2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氣流交換裝置
TWI595196B (zh) * 2016-09-29 2017-08-1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氣流交換裝置
TWI636195B (zh) * 2017-02-07 2018-09-21 周書賢 Air suppl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68054B1 (en) * 1999-10-28 2002-10-22 Christopher L. Anthony Crawl space ventilator fan
CN1206483C (zh) * 2003-04-17 2005-06-15 上海交通大学 节能自动换气机
CN2656985Y (zh) * 2003-11-07 2004-11-17 马永健 一种曲折气道的采集二氧化碳气体装置
KR100730304B1 (ko) * 2007-01-10 2007-06-19 이영준 자연급기와 강제배기를 겸한 환기 유니트 및 제어방법
CN101639270A (zh) * 2009-08-24 2010-02-03 吴江市宏达通风制冷设备厂 智能节电通风系统
US8974194B2 (en) * 2011-12-09 2015-03-10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Advection-type fan and an impeller thereof
CN203588429U (zh) * 2013-11-04 2014-05-07 福建美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吸收式易燃易爆气体检测报警器
TWI563230B (en) * 2014-08-20 2016-12-21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Air-exchanging device
TWI546509B (zh) * 2015-03-13 2016-08-2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氣流交換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2803A (zh) 2016-09-16
CN204612058U (zh) 2015-09-02
CN106152363A (zh) 201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6509B (zh) 氣流交換裝置
TW201512611A (zh) 氣流交換裝置
CN106091106B (zh) 顶棚埋入型空气调节器
WO2019013049A1 (ja) 冷媒検知センサを有する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EP1688678A4 (en) AIR CONDITIONING
TWI575201B (zh) 氣流交換裝置及其室內盒
KR100785399B1 (ko) 수직통로를 이용한 고층건물 환기시스템
CN205425117U (zh) 一种浴室用暖风机装置
WO2020200148A1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散热、充电功能的手机壳
CN109132799A (zh) 一种电梯空气控制流通装置
CN106322512B (zh) 一种新型壁挂式空调器
CN208205238U (zh) 带电指示功能正负离子发生装置
KR100893073B1 (ko) 발코니 결로 방지 기능이 통합된 욕실 환기 시스템
CN216589183U (zh) 一种防水电梯横流风机
KR20140052258A (ko) 문틀형 에어커텐
KR101801193B1 (ko) 천장부착형 공기 순환기
CN209220192U (zh) 一种呼吸器及其洗碗机
KR20120007252U (ko) 주방용 스마트 렌지 후드
CN207070579U (zh) 电子产品的散热结构
KR100999572B1 (ko) 욕실환기가 동시에 가능한 환기장치
JP5386878B2 (ja) 浴室換気乾燥機
CN210399517U (zh) 直流风机降噪装置、直流风机和强排式热水器
CN111121122A (zh) 一种吹吸风装置及应用有该吹吸风装置的吸油烟机
CN217900051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16984847U (zh) 一种用于清洗机上的气流导向件及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