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0626B - A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a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 Google Patents

A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a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0626B
TWI470626B TW98134891A TW98134891A TWI470626B TW I470626 B TWI470626 B TW I470626B TW 98134891 A TW98134891 A TW 98134891A TW 98134891 A TW98134891 A TW 98134891A TW I470626 B TWI470626 B TW I47062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ness
information recording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surface
optical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34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17656A (en
Inventor
Yoshiaki Komma
Joji Anzai
Hiroyasu Inoue
Takashi Kikukawa
Koji Mishima
Jun Nakano
Manami Miyawaki
Shigeki Takagaw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Corp
Tdk Corp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Corp, Tdk Corp,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017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7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06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06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35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038Multiple laminated recording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72Lenses
    • G11B7/1376Collimator lens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92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eam wavefront, e.g. for correction of aberration
    • G11B7/13925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eam wavefront, e.g. for correction of aberration active, e.g. controlled by electrical or mechanical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1Circular sheet or circular blank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Description

光記錄媒體、及光記錄媒體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藉由所照射之光記錄資訊或使資訊再生之光記錄媒體、及該光記錄媒體之製造方法,特別是關於具備3個或4個資訊記錄面之光記錄媒體之層間隔之構造。
作為高密度及大容量之光資訊記錄媒體而在市面上販售者有稱為DVD或BD(Blue-ray光碟:藍光光碟)之光碟。此種光碟作為記錄影像、音樂及電腦資料之記錄媒體最近急速地普及。又,為了進一步增加記錄容量,亦揭示有日本特開2001-155380號公報所揭示之具有複數層記錄層之光碟。
圖13係顯示習知光記錄媒體及光讀取頭之構成的圖。光記錄媒體401具備最接近光記錄媒體401之表面401z之第1資訊記錄面401a、第二接近光記錄媒體401之表面401z之第2資訊記錄面401b、第三接近光記錄媒體401之表面401z之第3資訊記錄面401c、及離光記錄媒體401之表面401z最遠之第4資訊記錄面401d。
從光源1射出之發散性之光束70,透射過焦點距離f1為15mm之準直鏡53,射入偏光分束器52。射入偏光分束器52之光束70,透射過偏光分束器52後,透射過四分之一波長板54轉換成圓偏光。之後,光束70,被焦點距離f2為2mm之物鏡56轉換成集束光束,透射過光記錄媒體401之透明基板後,聚光在形成於光記錄媒體401內部之第1資訊記錄面401a、第2資訊記錄面401b、第3資訊記錄面401c、及第4資訊記錄面401d任一者之上。
物鏡56係設計成在第1資訊記錄面401a與第4資訊記錄面401d之中間深度位置球面像差成為0。球面像差修正部93使準直鏡53之位置移動於光軸方向。藉此,可除去聚光在第1~第4資訊記錄面401a~401d時產生之球面像差。
孔徑55限制物鏡56之開口,使物鏡56之數值孔徑NA為0.85。被第4資訊記錄面401d反射之光束70,在透射過物鏡56及四分之一波長板54轉換成與往路相異90度之直線偏光後,被偏光分束器52反射。被偏光分束器52反射之光束70,透射過焦點距離f3為30mm之聚光透鏡59轉換成集束光,經過圓柱形透鏡57,射入光檢測器320。光束70在透射過圓柱形透鏡57時被賦予非點像差。
光檢測器320具有未圖示之4個受光部,各受光部輸出與接收光量對應之電流訊號。根據此等電流訊號,產生非點像差法之聚焦誤差(以下稱為FE)訊號、推挽法之追蹤誤差(以下稱為TE)訊號、及記錄於光記錄媒體401之資訊(以下稱為RF)訊號。FE訊號及TE訊號增幅至所欲之位準,且在進行相位補償後,供應至致動器91及92,進行聚焦控制及追蹤控制。
此處,假設,光記錄媒體401之表面401z與第1資訊記錄面401a之間之厚度t1、第1資訊記錄面401a與第2資訊記錄面401b之間之厚度t2、第2資訊記錄面401b與第3資訊記錄面401c之間之厚度t3、及第3資訊記錄面401c與第4資訊記錄面401d之間之厚度t4皆為相同長度時,會產生以下問題。
例如,為了在第4資訊記錄面401d記錄資訊或使資訊再生,使光束70聚光於第4資訊記錄面401d時,光束70之一部分被第3資訊記錄面401c反射。從第3資訊記錄面401c至第4資訊記錄面401d之距離與從第3資訊記錄面401c至第2資訊記錄面401b之距離相同。因此,被第3資訊記錄面401c反射之光束70之一部分,成像於第2資訊記錄面401b之背側,來自第2資訊記錄面401b之背側之反射光再次被第3資訊記錄面401c反射。其結果,被第3資訊記錄面401c、第2資訊記錄面401b之背側及第3資訊記錄面401c反射之反射光,會混入來自原本應讀取之第4資訊記錄面401d之反射光。
再者,從第2資訊記錄面401b至第4資訊記錄面401d之距離與從第2資訊記錄面401b至光記錄媒體401之表面401z之距離亦相同。因此,被第2資訊記錄面401b反射之光束70之一部分,成像於光記錄媒體401之表面401z之背側,來自表面401z之背側之反射光再次被第2資訊記錄面401b反射。其結果,被第2資訊記錄面401b、表面401z之背側及第2資訊記錄面401b反射之反射光,會混入來自原本應讀取之第4資訊記錄面401d之反射光。
如上述,在來自原本應讀取之第4資訊記錄面401d之反射光,成像於其他層背側之反射光會重疊混入,會有妨礙資訊之記錄或再生之問題。上述光之干涉性高,在受光元件上形成干涉導致之明暗分布。再者,此明暗分布,依光碟面內之中間層之微少厚度偏差導致之其他層反射光之相位差變化而變動,因此伺服訊號及再生訊號之品質顯著降低。以下,本說明書中將上述問題稱為背焦點課題。
為了防止上述問題,日本特開2001-155380號公報揭示下述方法,即將各資訊記錄面之間之層間距離設定成從光記錄媒體401之表面401z起依序逐漸變長,當光束70聚光於原本應讀取之第4資訊記錄面401d時,同時使光束70之一部分不成像於第2資訊記錄面401b之背側及表面401z之背側。此處,厚度t1~t4分別具有±10μm之製造偏差。厚度t1~t4必須分別設定成具有偏差時亦為不同距離。因此,將厚度t1~t4之距離之差設定成例如20μm。此時,厚度t1~t4分別成為40μm、60μm、80μm、及100μm,從第1資訊記錄面401a至第4資訊記錄面401d之總層間厚度t(=t2+t3+t4)為240μm。
又,從表面401z至第1資訊記錄面401a之覆蓋層之厚度與從第4資訊記錄面401d至第1資訊記錄面401a之厚度相等時,被第4資訊記錄面401d反射之光在表面401z聚焦,在表面401z反射。在表面401z反射之光,再次被第4資訊記錄面401d反射後導向光檢測器320。上述在表面401z之背側成像之光束,不具有在其他資訊記錄面之背側成像之光束具有之關於凹坑或標記之資訊。然而,記錄層多層化之情形,被表面401z之背側反射之光束之光量,具有與被其他資訊記錄面之背側反射之光束之光量相同程度之大小。因此,被表面401z之背側反射之光束與被記錄或再生對象之資訊記錄面反射之光束之干涉,與被其他資訊記錄面之背側反射之光束同樣地產生,會有伺服訊號及再生訊號之品質顯著降低之虞。
考慮上述課題,日本特開2008-117513號公報揭示一種光碟之資訊記錄層(資訊記錄面)之間隔。此日本特開2008-117513號公報中,揭示下述構造。
光記錄媒體具有4個資訊記錄面,從接近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側起為第1資訊記錄面~第4資訊記錄面。從表面至第1資訊記錄面之距離為47μm以下。從第1資訊記錄面至第4資訊記錄面之各資訊記錄面間之中間層之厚度,係由11~15μm、16~21μm、22μm以上之組合構成。從表面至第4資訊記錄面之距離為100μm。從表面至第1資訊記錄面之距離為47μm以下,且從表面至第4資訊記錄面之距離為100μm。
然而,日本特開2008-117513號公報中最佳之光碟構造,係從表面至第1資訊記錄面之距離(=t1)為47μm以下。較佳為,將厚度t1僅可能設定較厚,據以將光碟之表面有傷痕或污染時之資訊再生訊號劣化量抑制較低。較佳為,在4層光碟,除了從表面至第4資訊記錄面之距離標準上為100μm外,將厚度t1僅可能設定較厚之構造。又,較佳為,對具有3個資訊記錄面之3層光碟亦提出最佳構造。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構成,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提升伺服訊號及再生訊號之品質之光記錄媒體及光記錄媒體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一形態之光記錄媒體,具有4個資訊記錄面,其特徵在於:將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與最接近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第1資訊記錄面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1、該第1資訊記錄面與第二接近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第2資訊記錄面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2、該第2資訊記錄面與第三接近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第3資訊記錄面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3、及該第3資訊記錄面與離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最遠之第4資訊記錄面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4時,滿足t3-t4≧1μm;t4-t2≧1μm;t2≧10μm;以及t1-(t2+t3+t4)≧1μm。
根據本發明,由於具有4個資訊記錄面之光記錄媒體滿足t3-t4≧1μm、t4-t2≧1μm、t2≧10μm、以及t1-(t2+t3+t4)≧1μm,因此可防止在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背側成像,且減少在各資訊記錄面之反射光彼此之干涉,藉此,能提升伺服訊號及再生訊號之品質。又,由於可將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與最接近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資訊記錄面之間隔設定較大,因此可抑制光記錄媒體之表面有傷痕或污染時之再生訊號之劣化。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又,以下之實施形態,係將本發明具體化之一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技術範圍。
(實施形態1)
以下,使用圖1及圖2說明本發明實施形態1之光記錄媒體。
圖1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1之光記錄媒體及光讀取頭之概略構成的圖,圖2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1之光記錄媒體之層構成的圖。光讀取頭201將波長λ為405nm之雷射光照射至光記錄媒體40,使記錄於光記錄媒體40之訊號再生。此外,圖1所示之光讀取頭201之構成與圖13所示之光讀取頭之構成大致相同,因此省略其詳細說明。
在光記錄媒體40形成有4個資訊記錄面。如圖2所示,光記錄媒體40從接近光記錄媒體40之表面40z側起依序具有第1資訊記錄面40a、第2資訊記錄面40b、第3資訊記錄面40c、及第4資訊記錄面40d。
光記錄媒體40進一步具有覆蓋層42、第1中間層43、第2中間層44、及第3中間層45。覆蓋層42之厚度t1表示從表面40z至第1資訊記錄面40a之間之基材之厚度,第1中間層43之厚度t2表示從第1資訊記錄面40a至第2資訊記錄面40b之間之基材之厚度,第2中間層44之厚度t3表示從第2資訊記錄面40b至第3資訊記錄面40c之間之基材之厚度,第3中間層45之厚度t4表示從第3資訊記錄面40c至第4資訊記錄面40d之間之基材之厚度。
又,距離d1(≒t1)表示從表面40z至第1資訊記錄面40a之間之距離,距離d2(≒t1+t2)表示從表面40z至第2資訊記錄面40b之間之距離,距離d3(≒t1+t2+t3)表示從表面40z至第3資訊記錄面40c之間之距離,距離d4(≒t1+t2+t3+t4)表示從表面40z至第4資訊記錄面40d之間之距離。
此處,說明資訊記錄面為4面時之課題。首先,使用圖3~圖7說明第一個課題之多面反射光之干涉。圖3係顯示光束聚光於第4資訊記錄面40d時之來自第4資訊記錄面40d之反射光的圖,圖4係顯示光束聚光於第4資訊記錄面40d時之來自第3資訊記錄面40c及第2資訊記錄面40b之反射光的圖,圖5係顯示光束聚光於第4資訊記錄面40d時之來自第2資訊記錄面40b及表面40z之反射光的圖,圖6係顯示光束聚光於第4資訊記錄面40d時之來自第3資訊記錄面40c、第1資訊記錄面40a及第2資訊記錄面40b之反射光的圖。
如圖3所示,為了使資訊再生或記錄資訊,聚光於第4資訊記錄面40d之光束係藉由資訊記錄層(資訊記錄面)之半透射性分歧成以下複數個光束。
亦即,為了使資訊再生或記錄資訊,聚光於第4資訊記錄面40d之光束分歧成如圖3所示被第4資訊記錄面40d反射之光束70,如圖4所示被第3資訊記錄面40c反射、聚焦於第2資訊記錄面40b之背側並被反射、再次被第3資訊記錄面40c反射之光束71(資訊記錄層之背焦點光),如圖5所示被第2資訊記錄面40b反射、聚焦於表面40z之背側並被反射、再次被第2資訊記錄面40b反射之光束72(表面之背焦點光),及如圖6所示雖不聚焦於表面及資訊記錄面之背側、但依序被第3資訊記錄面40c、第1資訊記錄面40a之背側及第2資訊記錄面40b反射之光束73。
例如,第4資訊記錄面40d與第3資訊記錄面40c之間之距離(厚度t4)、和第3資訊記錄面40c與第2資訊記錄面40b之間之距離(厚度t3)相等時,光束70與光束71以相等光路長與光束徑射入光檢測器320。同樣地,第4資訊記錄面40d與第2資訊記錄面40b之間之距離(厚度t4+厚度t3)、和第2資訊記錄面40b與表面40z之間之距離(厚度t2+厚度t1)相等時,光束70與光束72以相等光路長與光束徑射入光檢測器320。又,第2資訊記錄面40b與第1資訊記錄面40a之間之距離(厚度t2)、和第4資訊記錄面40d與第3資訊記錄面40c之間之距離(厚度t4)相等時,光束70與光束73以相等光路長與光束徑射入光檢測器320。
多面反射光之光束71~73相對於光束70光量雖較小,但由於各光束以相等光路長與相等光束徑射入光檢測器320,因此各光束之干涉造成之影響變大。又,在光檢測器320之受光量依微少資訊記錄層間之厚度之變化而大幅變動,不易檢測出穩定之訊號。
圖7係顯示層間厚度之差與FS訊號振幅之關係的圖。又,圖7中,顯示相對光束70與光束71、光束72或光束73之光量比為100:1、且覆蓋層42及第1中間層43之折射率皆為1.57時之層間厚度之差之FS訊號振幅。圖7中,橫軸係顯示層間厚度之差,縱軸係顯示FS訊號振幅。FS訊號振幅,係以光檢測器320僅接受光束70之反射光時之DC光量規格化之值。又,層間厚度之差,係表示中間層彼此之厚度之差及覆蓋層與中間層之厚度之差。如圖7所示,可知若層間厚度之差為1μm以下,則FS訊號急速變動。
此外,與圖5之光束72相同,覆蓋層42之厚度t1與第1中間層43~第3中間層45之厚度總和(t2+t3+t4)之差為1μm以下亦產生FS訊號變動等之問題。
第二個課題,若相鄰資訊記錄面間之層間距離過小,則會受到來自相鄰資訊記錄面之串擾之影響,因此必須要既定值以上之層間距離。因此,探討層間厚度以決定最小之層間厚度。圖8係顯示各資訊記錄層之反射率大致相等之光碟之層間厚度與跳動之關係的圖。圖8中,橫軸係顯示層間厚度,縱軸係顯示跳動值。層間厚度愈薄則跳動劣化。反曲點為約8μm,層間厚度為8μm以下時,產生急速跳動劣化。
又,一般而言,在光碟之製造上,會有各資訊記錄層之反射率相異1.5倍程度之情形。例如,相對於再生或記錄對象之資訊記錄層之反射率,其他資訊記錄層之反射率為1.5倍之情形,干涉造成之對資訊記錄層之影響在光之振幅比成為√1.5倍,因此跳動相對層間厚度成為如圖8之虛線。亦即,若將層間厚度之最小值設定成從8μm增加2μm之10μm以上,則其他資訊記錄層之雜散光在光檢測器之光量密度成為反射率1.5×(8/10)2 =0.96,能抵銷其他資訊記錄層之反射率之增加量。其結果,層間厚度之最小值為10μm最佳。
使用圖2說明本發明實施形態1之光記錄媒體40之構成。本實施形態1中,除了考慮製造上之厚度偏差之外,為了解決來自其他資訊記錄層或光碟表面之反射光之不良影響,設定成4層光碟(光記錄媒體40)之構造以確保以下條件。
條件(1):覆蓋層42之厚度t1,為了較習知光碟之覆蓋層厚,大於50μm(t1>50μm)。
條件(2):覆蓋層42之厚度t1與第1中間層43~第3中間層45之厚度t2~t4之總和(t2+t3+t4)之差確保在1μm以上。距離d4之標準值,較佳為,與市面上之BD相同為100μm。若與t1>50μm之條件(1)組合,則光記錄媒體40滿足t1-(t2+t3+t4)≧1μm。
條件(3):覆蓋層42之厚度t1與第1中間層43之厚度t2之和(t1+t2)、和第2中間層44之厚度t3與第3中間層45之厚度t4之和(t3+t4)之差確保在1μm以上。可知若滿足條件(1)及(2)則會自動滿足此條件(3)。
條件(4):厚度t1、t2、t3、t4之中之任意2值彼此之差皆在1μm以上。
條件(5):層間厚度(中間層之厚度)之最小值,如上述,必須在10μm以上。因此,厚度t2、t3、t4皆在10μm以上。
條件(6):厚度t3大於厚度t4,厚度t4大於厚度t2。第2資訊記錄面40b被挾持於第1資訊記錄面40a與第3資訊記錄面40c。第3資訊記錄面40c被挾持於第2資訊記錄面40b與第4資訊記錄面40d。第2資訊記錄面40b與第3資訊記錄面40c皆受到來自兩側之相鄰2面之串擾訊號之影響,因此必須要減少串擾之設計。使第2資訊記錄面40b與第3資訊記錄面40c之資訊再生時之來自其他資訊記錄面之串擾皆可藉由使第2中間層44(厚度t3)變厚來減少。是以,較佳為,使厚度t3最厚。又,各資訊記錄面與表面40z之距離愈薄傾角裕度愈廣。根據此點,較佳為,第1中間層43之厚度t2較薄,第3中間層45之厚度t4較厚。根據以上考察,厚度t2、t3、t4滿足t3>t4>t2。
條件(7):從表面40z至離表面40z最遠之第4資訊記錄面40d之距離d4大約為100μm。藉此,與目前市面上販售之光碟之中容量最大之BD(Blue-ray Disc)具有相容性,且亦可充分確保傾角裕度等之系統裕度。
以下,根據上述條件(1)~(7),考慮覆蓋層厚度及中間層厚度在製造上所容許之誤差或能使偏差最大之構造。
覆蓋層42及第1中間層43~第3中間層45之製造偏差皆設為±eμm。此時,滿足上述條件(1)~(7)之各層間厚度t2~t4之中心值,考慮上限值及下限值,成為下式(1)~(3)。
t2=10+e(μm)…(1)
t4=(t2+e)+1+e=10+3e+1(μm)…(2)
t3=(t4+e)+1+e=10+5e+2(μm)…(3)
為了滿足條件(2),厚度t1之下限值必須較厚度t2~t4之上限值之和厚1μm,因此藉由下式(4),t1=34+13e。
t1-e=(t2+t3+t4+3e)+1(μm)=(10+e)+(10+5e+2)+(10+3e+1)+3e+1=34+12e…(4)
厚度t1~t4之和,根據條件(7),為100μm。因此,偏差e,藉由下式(5),e=33/22=1.5(μm)。
t1+t2+t3+t4=(10+e)+(10+5e+2)+(10+3e+1)+(34+13e)=67+22e=100(μm)…(5)
又,厚度t1~t4及距離d1~d4之標準值分別如下。
t1=53.5(μm)
t2=11.5(μm)
t3=19.5(μm)
t4=15.5(μm)
d1=t1=53.5(μm)
d2=d1+t2=65.0(μm)
d3=d2+t3=84.5(μm)
d4=100(μm)
此處,覆蓋層厚度t1及各層間厚度t2~t4之製造時之偏差上限皆相同時,若各厚度進入此偏差內,則一定滿足條件(1)~(7)。亦即,偏差e為充分條件。例如,厚度t1之誤差即使超過偏差e,使其他中間層之厚度接近基準值,滿足條件(1)~(7)亦可確保訊號品質。又,進行聚焦拉入動作時,為了獲得良好之聚焦錯誤訊號品質,從表面40z至各資訊記錄層之距離必須在一定之誤差內。
是以,具有4個資訊記錄面之光記錄媒體40,較佳為,將從光記錄媒體40之表面40z至最接近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第1資訊記錄面40a之距離定義為d1、從光記錄媒體40之表面40z至第二接近光記錄媒體40之表面40z之第2資訊記錄面40b之距離定義為d2、從光記錄媒體40之表面40z至第三接近光記錄媒體40之表面40z之第3資訊記錄面40c之距離定義為d3、從光記錄媒體40之表面40z至離光記錄媒體40之表面40z最遠之第4資訊記錄面40d之距離定義為d4、光記錄媒體40之表面40z與第1資訊記錄面40a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1(=d1)、第1資訊記錄面40a與第2資訊記錄面40b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2(=d2-d1)、第2資訊記錄面40b與第3資訊記錄面40c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3(=d3-d2)、第3資訊記錄面40c與第4資訊記錄面40d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4(=d4-d3)、距離d1、d2、d3、d4之公差分別定義為E1、E2、E3、E4時,滿足t3-t4≧1μm;t4-t2≧1μm;t2≧10μm;t1-(t2+t3+t4)≧1μm;53.5μm-E1≦d1≦53.5μm+E1;65.0μm-E2≦d2≦65.0μm+E2;84.5μm-E3≦d3≦84.5μm+E3;以及100.0μm-E4≦d4≦100.0μm+E4。
此時,可防止在光記錄媒體40之表面40z之背側成像,且減少在各資訊記錄面40a~40d之反射光彼此之干涉,藉此,能提升伺服訊號及再生訊號之品質。又,由於可將光記錄媒體40之表面40z與最接近光記錄媒體40之表面40z之第1資訊記錄面40a之間隔設定較大,因此可抑制光記錄媒體40之表面40z有傷痕或污染時之再生訊號之劣化。
公差E1,考慮聚焦錯誤訊號之劣化程度時必須為6μm。
再者,若公差E1為5μm,則能對最接近表面40z之第1資訊記錄面40a進行更穩定之聚焦拉入。
再者,公差E1僅由覆蓋層42之厚度t1之誤差決定,不受其他中間層之厚度之影響。因此,考慮能高精度製作光記錄媒體40時,設公差E1為3μm,能對最接近表面40z之第1資訊記錄面40a進行更穩定之聚焦拉入。
又,公差E2,考慮聚焦錯誤訊號之劣化程度時必須為6μm。
再者,若公差E2為5μm,則能對第二接近表面40z之第2資訊記錄面40b進行更穩定之聚焦拉入。
設公差E1為最低限之3μm、厚度t2之誤差為之前考察之偏差e=1.5μm,則公差E2可降低至4.5μm程度。此時,能對第二接近表面40z之第2資訊記錄面40b進行更穩定之聚焦拉入。
公差E3及公差E4,考慮聚焦錯誤訊號之劣化程度時必須為6μm。再者,若公差E3及公差E4為5μm,則能對第三接近表面40z之第3資訊記錄面40c、及離表面40z最遠之第4資訊記錄面40d進行更穩定之聚焦拉入。
是以,最佳之光記錄媒體40之構成為50.5μm≦d1≦56.5μm;60.5μm≦d2≦69.5μm;78.5μm≦d3≦90.5μm;及94.0μm≦d4≦106.0μm。
再者,由於t3-t4≧1μm且t4-t2≧1μm,因此厚度t2、t4具有較厚度t3薄1μm以上之限制。然而,厚度t3之上限並未出現於此條件。厚度t3之上限可從t3=d3-d2讀取。由於距離d3為84.5μm-E3以上、84.5μm+E3以下,距離d2為65.0μm-E2以上、65.0μm+E2以下,因此厚度t3之最大值為E3+E2+19.5μm。
例如,公差E3與公差E2皆為6μm時,厚度t3之最大值為31.5μm。然而,從第2資訊記錄面40b至第3資訊記錄面40c之焦點跳躍時,若未預先使球面像差量一致於跳躍對象之第3資訊記錄面40c,則聚焦錯誤訊號之振幅及感度劣化,無法穩定地再次開始聚焦控制。因此,較佳為,厚度t3之公差抑制在6μm。是以,較佳為,厚度t3為t3≦25.5μm。
再者,將厚度t3之公差抑制在5μm,能更穩定進行焦點跳躍,因此,較佳為,厚度t3為t3≦24.5μm。再者,即使考慮光記錄媒體(光碟)之製造可能範圍,厚度t3之公差亦可抑制在2.5μm程度,因此,較佳為,厚度t3為t3≦22.0μm。
與第2中間層44之厚度t3相同,將第1中間層43之厚度t2及第3中間層45之厚度t4之公差抑制在5μm,能更穩定進行焦點跳躍。因此,較佳為,厚度t2為下限之10.0μm以上、16.5μm(11.5μm+5μm)以下,厚度t3為19.5μm±5μm、亦即14.5μm以上、24.5μm以下,厚度t4為11μm(=厚度t2之下限+1μm)以上、20.5μm(15.5μm+5μm)以下。此外,由於t1=d1,因此,較佳為,厚度t1為50.5μm以上、56.5μm以下。
上述條件為使良好之資訊訊號穩定再生所需之必要條件。覆蓋層及各中間層之厚度t1~t4之各種組合之中,滿足上述條件之組合為光記錄媒體40所容許之構造。然而,相較於依照覆蓋層及各中間層之厚度t1~t4之組合判斷是否滿足條件,將覆蓋層及各中間層之厚度t1~t4之公差限縮在狹窄範圍來製造、不需考慮組合來製造滿足條件之光碟,具有簡單設定製造上之目標值、容易設定條件之優點。另一方面,如上述,藉由使性能上無問題之範圍明確,即使是與目標值有些許誤差所製造之光記錄媒體,亦可判別為良品,可提高產品產率,因此可獲得將產品成本抑制較低之效果。
接著,作為另一個觀點,考慮製造上可實現之中間層之厚度之公差、與該公差為上述背焦點問題避免及層間串擾問題避免之充分條件之層構造為何。申請人實驗探討製造上可實現之中間層之厚度之公差,發現若中間層之厚度公差為+1.5μm,則可大量生產。從層間串擾問題避免之觀點觀之,厚度t2之最小值為10μm。為了確保1.5μm之製造公差,厚度t2之標準值必須為11.5μm以上。最後,為了避免背焦點問題,必須考慮t1-(t2+t3+t4)≧1μm,將中間層之厚度之標準值設定在必要最小限。是以,厚度t2之標準值成為11.5μm。再者,將1.5μm之製造公差確保在較標準值厚之側,則厚度t2之上限成為13μm。
從背焦點問題避免之觀點觀之,由於必須為t4-t2≧1μm,因此厚度t4之最小值成為14μm。為了確保1.5μm之製造公差,厚度t4之標準值必須為15.5μm以上,因此厚度t4之標準值為15.5μm。再者,若將1.5μm之製造公差確保在較標準值厚之側,則厚度t4之上限成為17μm。
再者,從背焦點問題避免之觀點觀之,由於必須為t3-t4≧1μm,因此厚度t3之最小值成為18μm。為了確保1.5μm之製造公差,厚度t3之標準值必須為19.5μm以上,因此厚度t3之標準值為19.5μm。再者,若將1.5μm之製造公差確保在較標準值厚之側,則厚度t3之上限成為21μm。
再者,從背焦點問題避免之觀點觀之,必須為t1-(t2+t3+t4)≧1μm。確保1.5μm之製造公差時,厚度t2、厚度t3及厚度t4之上限值分別為13μm、17μm及21μm,因此該等之和(t2+t3+t4)之上限值為51μm。是以,t1-(t2+t3+t4)≧1μm之條件,若覆蓋層42之厚度t1之下限值為52μm即可滿足。為了確保1.5μm之製造公差,厚度t1之標準值必須為53.5μm以上。
此處,考慮距離d4之標準值為100μm。距離d4為厚度t1~t4之總和。即使厚度t1之標準值為53.5μm,與到目前為止考慮之厚度t2~t3之標準值相加則達到100μm。是以,無法將各標準值設定更厚。因此,厚度t1、厚度t2、厚度t3及厚度t4之標準值分別為53.5μm、11.5μm、15.5μm及19.5μm。該等厚度之標準值,為確保1.5μm之製造公差、避免層間串擾問題與背焦點問題、及使距離d4之標準值為100μm之唯一的解,此點可從上述考察得知。
是以,較佳為,厚度t1之標準範圍為52.0μm以上、55.0μm以下,厚度t2之標準範圍為10.0μm以上、13.0μm以下,厚度t3之標準範圍為18.0μm以上、21.0μm以下,厚度t4之標準範圍為14.0μm以上、17.0μm以下。
亦即,較佳為,厚度t1之標準值為53.5μm,厚度t2之標準值為11.5μm,厚度t3之標準值為19.5μm,厚度t4之標準值為15.5μm,各厚度t1~t4之誤差分別抑制在±1.5μm以內。
原本,從上述條件(1)~(7)導出之光記錄媒體應滿足之條件(以下,稱為必須條件),存在複數個與複數個參數相關之條件式。因此,為了滿足所有條件,存在多數個同時應考慮之條件,非常不易決定各層之厚度。又,即使是各層之條件滿足必須條件之情形,依條件亦會有不容許製造上之誤差,實際製造非常困難之情形。
例如,將某個中間層之膜厚設定在既定值之情形,其他中間層之膜厚條件雖滿足各條件,但會有容許誤差變非常小之情形。因此,即使得知必須條件,亦不易使光透射層及所有中間層滿足必須條件以決定各層之條件,再者,即使滿足必須條件之情形,亦不易以製造上之容許誤差在某個層不會極端變小之方式設定各層之條件。
因此,本實施形態1中,並不會僅規定上述必須條件,而將光記錄媒體製造時應考慮之條件規定為推薦條件。
藉此,可減少同時必須考慮之參數數目,光記錄媒體製造時容易設定各層之目標值。又,可解決僅某個層容許誤差極端變小之製造上的課題。再者,由於能使各層之容許誤差皆在1.5μm以上,因此能大量生產。
此外,具有4個資訊記錄面之光記錄媒體40之製造方法,具有在基板上形成覆蓋層(光透射層)42、第1資訊記錄面40a、第1中間層43、第2資訊記錄面40b、第2中間層44、第3資訊記錄面40c、第3中間層45、及第4資訊記錄面40d之步驟。此外,以覆蓋層42之厚度t1及第1至第3中間層43~45之厚度t2~t4滿足52.0μm≦t1≦55.0μm、10.0μm≦t2≦13.0μm、18.0μm≦t3≦21.0μm、以及14.0μm≦t4≦17.0μm之方式,形成第1至第4資訊記錄面40a~40d、第1至第3中間層43~45、及覆蓋層42。
又,以上述製造方法所製造之光記錄媒體40,滿足t3-t4≧1μm、t4-t2≧1μm、t2≧10μm、以及t1-(t2+t3+t4)≧1μm。又,以上述製造方法所製造之光記錄媒體40,滿足60.5μm≦d2≦69.5μm、78.5μm≦d3≦90.5μm、94.0μm≦d4≦106.0μm、50.5μm≦t1≦56.5μm、10.0μm≦t2≦16.5μm、14.5μm≦t3≦24.5μm、以及11.0μm≦t4≦20.5μm。
再者,厚度t1之標準值為53.5μm、厚度t2之標準值為11.5μm、厚度t3之標準值為19.5μm、厚度t4之標準值為15.5μm、以覆蓋層42之厚度t1及第1至第3中間層43~45之厚度t2~t4之公差分別為1.5μm以下之方式,形成第1至第4資訊記錄面40a~40d、第1至第3中間層43~45、及覆蓋層42。
(實施形態2)
上述實施形態1中,說明具有4個資訊記錄面之光記錄媒體,實施形態2中,說明具有3個資訊記錄面之光記錄媒體。圖9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2之光記錄媒體之層構成的圖。
在光記錄媒體30形成有3個資訊記錄面。如圖9所示,光記錄媒體30從接近光記錄媒體30之表面30z側起依序具有第1資訊記錄面30a、第2資訊記錄面30b、及第3資訊記錄面30c。光記錄媒體30進一步具有覆蓋層32、第1中間層33、及第2中間層34。
覆蓋層32之厚度t1表示從表面30z至第1資訊記錄面30a之間之基材之厚度,第1中間層33之厚度t2表示從第1資訊記錄面30a至第2資訊記錄面30b之間之基材之厚度,第2中間層34之厚度t3表示從第2資訊記錄面30b至第3資訊記錄面30c之間之基材之厚度。
又,距離d1(≒t1)表示從表面30z至第1資訊記錄面30a之間之距離,距離d2(≒t1+t2)表示從表面30z至第2資訊記錄面30b之間之距離,距離d3(≒t1+t2+t3)表示從表面30z至第3資訊記錄面30c之間之距離。
此處,說明資訊記錄面為3面時之課題。首先,使用圖10~圖12說明第一個課題之多面反射光之干涉。圖10係顯示光束聚光於第3資訊記錄面30c時之來自第3資訊記錄面30c之反射光的圖,圖11係顯示光束聚光於第3資訊記錄面30c時之來自第2資訊記錄面30b及第1資訊記錄面30a之反射光的圖,圖12係顯示光束聚光於第3資訊記錄面30c時之來自第1資訊記錄面30a及表面30z之反射光的圖。
如圖10所示,為了使資訊再生或記錄資訊,聚光於第3資訊記錄面30c之光束係藉由資訊記錄層(資訊記錄面)之半透射性分歧成以下複數個光束。
亦即,為了使資訊再生或記錄資訊,聚光於第3資訊記錄面30c之光束分歧成如圖10所示被第3資訊記錄面30c反射之光束75,如圖11所示被第2資訊記錄面30b反射、聚焦於第1資訊記錄面30a之背側並被反射、再次被第2資訊記錄面30b反射之光束76(資訊記錄層之背焦點光),及如圖12所示被第1資訊記錄面30a反射、聚焦於表面30z之背側並被反射、再次被第1資訊記錄面30a反射之光束77(表面之背焦點光)。
例如,第2資訊記錄面30b與第1資訊記錄面30a之間之距離(厚度t2)、和第3資訊記錄面30c與第2資訊記錄面30b之間之距離(厚度t3)相等時,光束75與光束76以相等光路長與光束徑射入光檢測器320。同樣地,第1資訊記錄面30a與表面30z之間之距離(厚度t1)、和第3資訊記錄面30c與第1資訊記錄面30a之間之距離(厚度t2+厚度t3)相等時,光束75與光束77以相等光路長與光束徑射入光檢測器320。
多面反射光之光束76,77相對於光束75光量雖較小,但由於各光束以相等光路長與相等光束徑射入光檢測器320,因此各光束之干涉造成之影響變大。又,在光檢測器320之受光量依微少資訊記錄層間之厚度之變化而大幅變動,不易檢測出穩定之訊號。
由於若層間厚度之差為1μm以下,則FS訊號急速變動,因此光記錄媒體30之層間厚度之差與4層光碟相同必須為1μm以上。
第二個課題,若相鄰資訊記錄面間之層間距離過小,則會受到來自相鄰資訊記錄面之串擾之影響,因此與4層光碟相同,層間距離必須為10μm以上。
使用圖9說明本發明實施形態2之光記錄媒體30之構成。本實施形態2中,除了考慮製造上之厚度偏差之外,為了解決來自其他資訊記錄層或光碟表面之反射光之不良影響,設定成3層光碟(光記錄媒體30)之構造以確保以下條件。
條件(1):覆蓋層32之厚度t1,為了較習知光碟之覆蓋層厚,大於50μm(t1>50μm)。
條件(2):覆蓋層32之厚度t1與第1中間層33及第2中間層34之厚度t2、t3之總和(t2+t3)之差確保在1μm以上。距離d2之標準值,較佳為,與市面上之BD相同為100μm。若與t1>50μm之條件(1)組合,則光記錄媒體30滿足t1-(t2+t3)≧1μm。
條件(3):厚度t1、t2、t3之中之任意2值彼此之差皆在1μm以上。
條件(4):層間厚度(中間層之厚度)之最小值,如上述,必須在10μm以上。因此,厚度t2、t3皆在10μm以上。
條件(5):資訊記錄面與表面30z之距離愈薄傾角裕度愈廣。根據此點,較佳為,第1中間層33之厚度t2較薄,第2中間層34之厚度t3較厚。根據以上考察,厚度t2、t3滿足t3>t2。
條件(6):從表面30z至離表面30z最遠之第3資訊記錄面30c之距離d3大約為100μm。藉此,與目前市面上販售之光碟之中容量最大之BD(Blue-ray Disc)具有相容性,且亦可充分確保傾角裕度等之系統裕度。
以下,根據上述條件(1)~(6),考慮覆蓋層厚度及中間層厚度在製造上所容許之誤差或能使偏差最大之構造。
覆蓋層32、第1中間層33及第2中間層34之製造偏差皆設為±eμm。此時,滿足上述條件(1)~(6)之各層間厚度t2~t3之中心值,考慮上限值及下限值,成為下式(6)及(7)。
t2=10+e(μm)…(6)
t3=(t2+e)+1+e=10+3e+1(μm)…(7)
為了滿足條件(2),厚度t1之下限值必須較厚度t2、t3之上限值之和厚1μm,因此藉由下式(8),t1=22+7e。
t1-e=(t2+t3+2e)+1(μm)=(10+e)+(10+3e+1)+2e+1=22+6e…(8)
厚度t1~t3之和,根據條件(6),為100μm。因此,偏差e,藉由下式(9),e=57/11≒5.2(μm)。
t1+t2+t3=(10+e)+(10+3e+1)+(22+7e)=43+11e=100(μm)…(9)
又,厚度t1~t3之標準值分別如下。
t1=58.3(μm)
t2=15.2(μm)
t3=26.5(μm)
已在市面上普及之2層BD,由於2個資訊記錄層之間之中間層之厚度為25μm程度,因此3層光碟之厚度t3亦以與2層BD相同之厚度為標準值,則易於對應再生機及記錄機。又,若中間層之厚度之製造偏差、亦即公差亦為±3μm,則容易製造光碟。因此,厚度t3為25±3μm。除了考慮條件(3)及(5)之外,為了抑制層間串擾以獲得良好之再生訊號,使第1中間層33之厚度t2僅可能厚時,厚度t2成為18±3μm。覆蓋層32之厚度t1成為100-(t2+t3)=57(μm)。
是以,距離d1(=t1)為57.0(μm),距離d2(=d1+t2)為75.0(μm),距離d3為100(μm)。
是以,具有3個資訊記錄面之光記錄媒體30,較佳為,將從光記錄媒體30之表面30z至最接近光記錄媒體30之表面30z之第1資訊記錄面30a之距離定義為d1、從光記錄媒體30之表面30z至第二接近光記錄媒體30之表面30z之第2資訊記錄面30b之距離定義為d2、從光記錄媒體30之表面30z至離光記錄媒體30之表面30z最遠之第3資訊記錄面30c之距離定義為d3、光記錄媒體30之表面30z與第1資訊記錄面30a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1(=d1)、第1資訊記錄面30a與第2資訊記錄面30b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2(=d2-d1)、第2資訊記錄面30b與第3資訊記錄面30c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3(=d3-d2)時,滿足52.0μm≦t1≦62.0μm、15.0μm≦t2≦21.0μm、22.0μm≦t3≦28.0μm、69.0μm≦d2≦81.0μm、以及94.0μm≦d3≦106.0μm。
此處,較佳為,覆蓋層32較第1及第2中間層33,34厚,公差亦較大。因此,距離d1(覆蓋層32之厚度t1)之公差為±5μm。又,距離d2、d3之公差,若考慮聚焦錯誤訊號之劣化程度則必須為±6μm。考慮上述事項決定距離d2、d3之範圍。
再者,若距離d2、d3之公差為±5μm,則能對記錄對象或再生對象之資訊記錄面進行更穩定之聚焦拉入。
此外,即使第1及第2中間層33,34之厚度t2、t3之公差放大至5μm,亦可穩定地進行焦點跳躍,可增加光記錄媒體之製造裕度。因此,光記錄媒體30,較佳為,滿足t3-t2≧1μm、t2≧10μm、t1-(t2+t3)≧1μm、52.0μm≦t1≦62.0μm、13.0μm≦t2≦23.0μm、20.0μm≦t3≦30.0μm、52.0μm≦d1≦62.0μm、69.0μm≦d2≦81.0μm、以及94.0μm≦d3≦106.0μm。此條件意指可進一步增加光記錄媒體之製造產率,故較佳。
此時,可防止在光記錄媒體30之表面30z之背側成像,且減少在各資訊記錄面30a~30c之反射光彼此之干涉,藉此,能提升伺服訊號及再生訊號之品質。又,由於可將光記錄媒體30之表面30z與最接近光記錄媒體30之表面30z之第1資訊記錄面30a之間隔設定較大,因此可抑制光記錄媒體30之表面30z有傷痕或污染時之再生訊號之劣化。
再者,若距離d2、d3之公差為±5μm,則能對最接近表面30z之第1資訊記錄面30a進行更穩定之聚焦拉入。
又,相較於依照覆蓋層32及各中間層33,34之厚度t1~t3之組合判斷是否滿足條件,將覆蓋層32及各中間層33,34之厚度t1~t3之公差限縮在狹窄範圍來製造、不需考慮組合來製造滿足條件之光碟,具有簡單設定製造上之目標值、容易設定條件之優點。另一方面,如上述,藉由使性能上無問題之範圍明確,即使是與目標值有些許誤差所製造之光記錄媒體,亦可判別為良品,可提高產品產率,因此可獲得將產品成本抑制較低之效果。
因此,光記錄媒體30之製造公差,較佳為,為4層光記錄媒體之製造公差之倍之±3μm,以厚度t1之標準範圍為54μm以上、60μm以下,厚度t2之標準範圍為15μm以上、21μm以下,厚度t3之標準範圍為22μm以上、28μm以下之方式製造光記錄媒體30。
若以厚度t1~t3為上述範圍內之方式製造光記錄媒體30,則幾乎滿足必要條件。
然而,所有厚度t1~t3厚之情形,或相反地所有厚度t1~t3薄之情形,距離d3之誤差放大至±9μm(=±3μm×3),距離d3脫離94.0μm≦d3≦106.0μm之條件。因此,若考慮此點,最佳為,厚度t1為55μm以上、59μm以下,厚度t2為16μm以上、20μm以下,厚度t3為23μm以上、27μm以下。亦即,最佳為,以厚度t1為57±2μm、厚度t2為18±2μm、厚度t3為25±2μm之方式製造光記錄媒體30。
此外,具有3個資訊記錄面之光記錄媒體30之製造方法,具有在基板上形成覆蓋層(光透射層)32、第1資訊記錄面30a、第1中間層33、第2資訊記錄面30b、第2中間層34、及第3資訊記錄面30c之步驟。此外,以覆蓋層32之厚度t1及第1及第2中間層33,34之厚度t2、t3滿足55.0μm≦t1≦59.0μm、16.0μm≦t2≦20.0μm、以及23.0μm≦t3≦27.0μm之方式,形成第1至第3資訊記錄面30a~30c、第1及第2中間層33,34、及覆蓋層32。
又,以上述製造方法所製造之光記錄媒體30,滿足t2-t3≧1μm、以及t1-(t2+t3)≧1μm。又,以上述製造方法所製造之光記錄媒體30,滿足52.0μm≦t1≦62.0μm、13.0μm≦t2≦23.0μm、20.0μm≦t3≦30.0μm、69.0μm≦d2≦81.0μm、以及94.0μm≦d3≦106.0μm。
再者,厚度t1之標準值為57.0μm、厚度t2之標準值為18.0μm、厚度t3之標準值為25.0μm、以覆蓋層32之厚度t1及第1及第2中間層33,34之厚度t2、t3之公差分別為2.0μm以下之方式,形成第1至第3資訊記錄面30a~30c、第1及第2中間層33,34、及覆蓋層32。
(實施形態3)
實施形態3中,說明具有3個資訊記錄面之光記錄媒體之另一實施形態。以皆容許能穩定地進行焦點跳躍之範圍內之中間層之厚度為優先,若容許厚度t2變薄,則能更簡單、更低價地製作光記錄媒體。根據實施形態2之考察,設厚度t3之標準值為25μm、厚度t3之公差為±5μm,藉此能使厚度t3在20μm以上、30μm以下。
又,厚度t2之上限,較厚度t3之最小厚度薄1μm以上,藉此能為19μm。由於厚度t2較厚度t3薄,因此厚度公差亦能較薄。是以,藉由使厚度t2之公差為±4μm,厚度t2在11μm以上、19μm以下。使厚度t2之標準值在厚度t2之容許範圍之中間值之15μm即可。
厚度t1之標準值,由於t1=100μm-t2-t3,因此為60μm。藉由使厚度t1之公差為±5μm,厚度t1在55μm以上、65μm以下。
根據上述各中間層之設定條件,具有3個資訊記錄面之光記錄媒體30,較佳為,將從光記錄媒體30之表面30z至最接近光記錄媒體30之表面30z之第1資訊記錄面30a之距離定義為d1、從光記錄媒體30之表面30z至第二接近光記錄媒體30之表面30z之第2資訊記錄面30b之距離定義為d2、從光記錄媒體30之表面30z至離光記錄媒體30之表面30z最遠之第3資訊記錄面30c之距離定義為d3、光記錄媒體30之表面30z與第1資訊記錄面30a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1(=d1)、第1資訊記錄面30a與第2資訊記錄面30b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2(=d2-d1)、第2資訊記錄面30b與第3資訊記錄面30c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3(=d3-d2)時,滿足55.0μm≦t1≦65.0μm、11.0μm≦t2≦19.0μm、20.0μm≦t3≦30.0μm、69.0μm≦d2≦81.0μm、以及94.0μm≦d3≦106.0μm。
再者,考慮聚焦拉入時之球面像差之設定的容易度時,若距離d2、d3之公差為±5μm,則能對最接近表面30z之第1資訊記錄面30a進行更穩定之聚焦拉入。因此,較佳為,距離d2為70.0μm以上、80.0μm以下,且距離d3為95.0μm以上、105.0μm以下。
以上,藉由具有以該等組合製造之4個或3個資訊記錄面之光記錄媒體,能抑制對來自原本應讀取之特定資訊記錄層之訊號面之反射光之影響,因此能提供獲得穩定之伺服訊號及再生訊號之大容量光記錄媒體。
此外,上述具體實施形態主要包含具有以下構成之發明。
本發明一形態之光記錄媒體,具有4個資訊記錄面,其特徵在於:將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與最接近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第1資訊記錄面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1、該第1資訊記錄面與第二接近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第2資訊記錄面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2、該第2資訊記錄面與第三接近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第3資訊記錄面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3、及該第3資訊記錄面與離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最遠之第4資訊記錄面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4時,滿足t3-t4≧1μm;t4-t2≧1μm;t2≧10μm;以及t1-(t2+t3+t4)≧1μm。
根據此構成,由於具有4個資訊記錄面之光記錄媒體滿足t3-t4≧1μm、t4-t2≧1μm、t2≧10μm、以及t1-(t2+t3+t4)≧1μm,因此可防止在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背側成像,且減少在各資訊記錄面之反射光彼此之干涉,藉此,能提升伺服訊號及再生訊號之品質。又,由於可將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與最接近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資訊記錄面之間隔設定較大,因此可抑制光記錄媒體之表面有傷痕或污染時之再生訊號之劣化。
又,上述光記錄媒體中,較佳為,將從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至該第1資訊記錄面之距離定義為d1、從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至該第2資訊記錄面之距離定義為d2、從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至該第3資訊記錄面之距離定義為d3、從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至該第4資訊記錄面之距離定義為d4、及該距離d1、d2、d3、d4之公差分別定義為E1、E2、E3、E4時,滿足53.5μm-E1≦d1≦53.5μm+E1;65.0μm-E2≦d2≦65.0μm+E2;84.5μm-E3≦d3≦84.5μm+E3;以及100.0μm-E4≦d4≦100.0μm+E4;該公差E1、E2、E3、E4分別為6μm以下。
根據此構成,光記錄媒體滿足53.5μm-E1≦d1≦53.5μm+E1;65.0μm-E2≦d2≦65.0μm+E2;84.5μm-E3≦d3≦84.5μm+E3;以及100.0μm-E4≦d4≦100.0μm+E4;公差E1、E2、E3、E4分別為6μm以下。
是以,公差E1、E2、E3、E4分別為6μm以下,藉此能抑制聚焦錯誤訊號之劣化,穩定地進行聚焦控制。
又,上述光記錄媒體中,較佳為,該公差E1為3μm。公差E1僅以厚度t1之誤差決定,不受其他中間層之厚度之影響。因此,藉由使公差E1為3μm,能對最接近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第1資訊記錄面更穩定地進行聚焦拉入。
又,上述光記錄媒體中,較佳為,該公差E2為4.5μm。根據此構成,藉由使公差E2為4.5μm,能對第二接近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第2資訊記錄面更穩定地進行聚焦拉入。
又,上述光記錄媒體中,較佳為,該厚度t3為25.5μm以下。
從第2資訊記錄面至第3資訊記錄面之焦點跳躍時,若未預先使球面像差量一致於跳躍對象之第3資訊記錄面,則聚焦錯誤訊號之振幅及感度劣化,無法穩定地再次開始聚焦控制。因此,較佳為,厚度t3之公差抑制在6μm,藉由使厚度t3為25.5μm以下,能抑制聚焦錯誤訊號之劣化,穩定地進行聚焦控制。
又,上述光記錄媒體中,較佳為,該厚度t3為24.5μm以下。根據此構成,藉由使厚度t3為24.5μm以下,能更穩定地進行焦點跳躍。
又,上述光記錄媒體中,較佳為,該厚度t2為10.0μm以上、16.5μm以下;該厚度t3為14.5μm以上、24.5μm以下;該厚度t4為11.0μm以上、20.5μm以下。
根據此構成,藉由將各厚度t2、t3、t4之公差抑制在5μm、亦即厚度t2為10.0μm以上、16.5μm以下;厚度t3為14.5μm以上、24.5μm以下;厚度t4為11.0μm以上、20.5μm以下,能更穩定地進行焦點跳躍。
又,上述光記錄媒體中,較佳為,該距離d1大於50μm。根據此構成,藉由使距離d1大於50μm,能使從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至最接近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資訊記錄面之厚度,較習知光記錄媒體之覆蓋層之厚度更厚。
本發明另一形態之光記錄媒體之製造方法,該光記錄媒體具有4個資訊記錄面,其特徵在於:具有在基板上形成光透射層、第1資訊記錄面、第1中間層、第2資訊記錄面、第2中間層、第3資訊記錄面、第3中間層、及第4資訊記錄面之步驟;以下述方式形成該第1至第4資訊記錄面、該第1至第3中間層、及該光透射層:將該光透射層之厚度定義為t1、該第1中間層之厚度定義為t2、該第2中間層之厚度定義為t3、該第3中間層之厚度定義為t4時,該光透射層之厚度及該第1至第3中間層之厚度滿足52.0μm≦t1≦55.0μm;10.0μm≦t2≦13.0μm;18.0μm≦t3≦21.0μm;以及14.0μm≦t4≦17.0μm。
根據此構成,在基板上形成光透射層、第1資訊記錄面、第1中間層、第2資訊記錄面、第2中間層、第3資訊記錄面、第3中間層、及第4資訊記錄面。此外,以光透射層之厚度及第1至第3中間層之厚度滿足52.0μm≦t1≦55.0μm;10.0μm≦t2≦13.0μm;18.0μm≦t3≦21.0μm;以及14.0μm≦t4≦17.0μm之方式形成第1至第4資訊記錄面、第1至第3中間層、及光透射層。
此時,可防止在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背側成像,且減少在各資訊記錄面之反射光彼此之干涉,可將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與最接近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資訊記錄面之間隔設定較大。
又,上述光記錄媒體之製造方法中,較佳為,將從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至該第2資訊記錄面之距離定義為d2、從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至該第3資訊記錄面之距離定義為d3、從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至該第4資訊記錄面之距離定義為d4時,所製造之光記錄媒體滿足t3-t4≧1μm;t4-t2≧1μm;t2≧10μm;以及t1-(t2+t3+t4)≧1μm。
根據此構成,由於以滿足t3-t4≧1μm;t4-t2≧1μm;t2≧10μm;以及t1-(t2+t3+t4)≧1μm之方式製造光記錄媒體,因此可防止在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背側成像,且減少在各資訊記錄面之反射光彼此之干涉,藉此,能提升伺服訊號及再生訊號之品質。又,由於可將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與最接近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資訊記錄面之間隔設定較大,因此可抑制光記錄媒體之表面有傷痕或污染時之再生訊號之劣化。
又,上述光記錄媒體之製造方法中,較佳為,所製造之光記錄媒體滿足60.5μm≦d2≦69.5μm;78.5μm≦d3≦90.5μm;94.0μm≦d4≦106.0μm;50.5μm≦t1≦56.5μm;10.0μm≦t2≦16.5μm;14.5μm≦t3≦24.5μm;以及11.0μm≦t4≦20.5μm。
根據此構成,由於以滿足60.5μm≦d2≦69.5μm;78.5μm≦d3≦90.5μm;94.0μm≦d4≦106.0μm;50.5μm≦t1≦56.5μm;10.0μm≦t2≦16.5μm;14.5μm≦t3≦24.5μm;以及11.0μm≦t4≦20.5μm之方式製造光記錄媒體,因此藉由將厚度t2、t3、t4之公差抑制在5μm,能更穩定地進行焦點跳躍。
又,上述光記錄媒體之製造方法中,較佳為,該厚度t1之標準值為53.5μm;該厚度t2之標準值為11.5μm;該厚度t3之標準值為19.5μm;該厚度t4之標準值為15.5μm;以該光透射層之厚度及該第1至第3中間層之厚度之公差分別為1.5μm以下之方式,形成該第1至第4資訊記錄面、該第1至第3中間層、及該光透射層。
根據此構成,厚度t1之標準值為53.5μm;厚度t2之標準值為11.5μm;厚度t3之標準值為19.5μm;厚度t4之標準值為15.5μm;以光透射層之厚度及第1至第3中間層之厚度之公差分別為1.5μm以下之方式,形成第1至第4資訊記錄面、第1至第3中間層、及光透射層。
此時,可防止在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背側成像,且減少在各資訊記錄面之反射光彼此之干涉,藉此,能提升伺服訊號及再生訊號之品質。又,由於可將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與最接近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資訊記錄面之間隔設定較大,因此可抑制光記錄媒體之表面有傷痕或污染時之再生訊號之劣化。
本發明另一形態之光記錄媒體,具有3個資訊記錄面,其特徵在於:將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與最接近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第1資訊記錄面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1、該第1資訊記錄面與第二接近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第2資訊記錄面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2、及該第2資訊記錄面與離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最遠之第3資訊記錄面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3時,滿足t3-t2≧1μm;t2≧10μm;以及t1-(t2+t3)≧1μm。
根據此構成,由於具有3個資訊記錄面之光記錄媒體滿足t3-t2≧1μm、t2≧10μm、以及t1-(t2+t3)≧1μm,因此可防止在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背側成像,且減少在各資訊記錄面之反射光彼此之干涉,藉此,能提升伺服訊號及再生訊號之品質。又,由於可將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與最接近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資訊記錄面之間隔設定較大,因此可抑制光記錄媒體之表面有傷痕或污染時之再生訊號之劣化。
又,上述光記錄媒體中,較佳為,將從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至該第2資訊記錄面之距離定義為d2、及從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至該第3資訊記錄面之距離定義為d3時,滿足52.0μm≦t1≦62.0μm;13.0μm≦t2≦23.0μm;20.0μm≦t3≦30.0μm;69.0μm≦d2≦81.0μm;以及94.0μm≦d3≦106.0μm。
根據此構成,由於光記錄媒體滿足52.0μm≦t1≦62.0μm;13.0μm≦t2≦23.0μm;20.0μm≦t3≦30.0μm;69.0μm≦d2≦81.0μm;以及94.0μm≦d3≦106.0μm,因此藉由將厚度t2、t3之公差抑制在5μm,能更穩定地進行焦點跳躍。
本發明另一形態之光記錄媒體之製造方法,該光記錄媒體具有3個資訊記錄面,其特徵在於:具有在基板上形成光透射層、第1資訊記錄面、第1中間層、第2資訊記錄面、第2中間層、及第3資訊記錄面之步驟;以下述方式形成該第1至第3資訊記錄面、該第1及第2中間層、及該光透射層:將該光透射層之厚度定義為t1、該第1中間層之厚度定義為t2、該第2中間層之厚度定義為t3時,該光透射層之厚度及該第1及第2中間層之厚度滿足55.0μm≦t1≦59.0μm;16.0μm≦t2≦20.0μm;以及23.0μm≦t3≦27.0μm。
根據此構成,在基板上形成光透射層、第1資訊記錄面、第1中間層、第2資訊記錄面、第2中間層、及第3資訊記錄面。此外,以光透射層之厚度及第1及第2中間層之厚度滿足55.0μm≦t1≦59.0μm;16.0μm≦t2≦20.0μm;以及23.0μm≦t3≦27.0μm之方式形成第1至第3資訊記錄面、第1及第2中間層、及光透射層。
此時,可防止在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背側成像,且減少在各資訊記錄面之反射光彼此之干涉,藉此,能提升伺服訊號及再生訊號之品質。又,由於可將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與最接近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資訊記錄面之間隔設定較大,因此可抑制光記錄媒體之表面有傷痕或污染時之再生訊號之劣化。
又,上述光記錄媒體之製造方法中,較佳為,所製造之光記錄媒體滿足t2-t3≧1μm;以及t1-(t2+t3)≧1μm。
根據此構成,由於以滿足t2-t3≧1μm;以及t1-(t2+t3)≧1μm之方式製造光記錄媒體,因此可防止在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背側成像,且減少在各資訊記錄面之反射光彼此之干涉,可將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與最接近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資訊記錄面之間隔設定較大。
又,上述光記錄媒體之製造方法中,較佳為,將從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至該第2資訊記錄面之距離定義為d2、從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至該第3資訊記錄面之距離定義為d3時,所製造之光記錄媒體滿足52.0μm≦t1≦62.0μm;13.0μm≦t2≦23.0μm;20.0μm≦t3≦30.0μm;69.0μm≦d2≦81.0μm;以及94.0μm≦d3≦106.0μm。
根據此構成,由於以滿足52.0μm≦t1≦62.0μm;13.0μm≦t2≦23.0μm;20.0μm≦t3≦30.0μm;69.0μm≦d2≦81.0μm;以及94.0μm≦d3≦106.0μm之方式製造光記錄媒體,因此藉由將厚度t2、t3之公差抑制在5μm,能更穩定地進行焦點跳躍。
又,上述光記錄媒體之製造方法中,較佳為,該厚度t1之標準值為57.0μm;該厚度t2之標準值為18.0μm;該厚度t3之標準值為25.0μm;以該光透射層之厚度及該第1及第2中間層之厚度之公差分別為2.0μm以下之方式,形成該第1至第3資訊記錄面、該第1及第2中間層、及該光透射層。
根據此構成,厚度t1之標準值為57.0μm;厚度t2之標準值為18.0μm;厚度t3之標準值為25.0μm;以光透射層之厚度及第1及第2中間層之厚度之公差分別為2.0μm以下之方式,形成第1至第3資訊記錄面、第1及第2中間層、及光透射層。
此時,可防止在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背側成像,且減少在各資訊記錄面之反射光彼此之干涉,藉此,能提升伺服訊號及再生訊號之品質。又,由於可將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與最接近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資訊記錄面之間隔設定較大,因此可抑制光記錄媒體之表面有傷痕或污染時之再生訊號之劣化。
本發明之光記錄媒體及光記錄媒體之製造方法,藉由將對任意一個資訊記錄面進行資訊記錄或再生時來自其他資訊記錄面之反射光之影響抑制在最小限,可降低對伺服訊號及再生訊號之影響。藉此,可提供可獲得品質佳之再生訊號、易於確保與既存光碟之相容性之大容量之光記錄媒體。
本申請係根據2008年10月16日提出之US臨時申請案第61/106012號,參照其內容並援引至本說明書中。
此外,實施方式中說明之具體實施形態或實施例僅為使本發明之技術內容明確,不應狹義解釋為僅以上述具體例來限定,在本發明之精神與申請專利範圍之範圍內,可進行各種變更來實施。
1...光源
30...光記錄媒體
30a...第1資訊記錄面
30b...第2資訊記錄面
30c...第3資訊記錄面
30z...表面
32...覆蓋層
33...第1中間層
34...第2中間層
40...光記錄媒體
40a...第1資訊記錄面
40b...第2資訊記錄面
40c...第3資訊記錄面
40d...第4資訊記錄面
40z...表面
42...覆蓋層
43...第1中間層
44...第2中間層
45...第3中間層
52...偏光分束器
53...準直鏡
54...四分之一波長板
55...孔徑
56...物鏡
57...圓柱形透鏡
59...聚光透鏡
70,71,72,73...光束
75,76,77...光束
91,92...致動器
93...球面像差修正部
201...光讀取頭
320...光檢測器
401...光記錄媒體
401a...第1資訊記錄面
401b...第2資訊記錄面
401c...第3資訊記錄面
401d...第4資訊記錄面
401z...表面
圖1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1之光記錄媒體及光讀取頭之概略構成的圖。
圖2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1之光記錄媒體之層構成的圖。
圖3係顯示光束聚光於第4資訊記錄面時之來自第4資訊記錄面之反射光的圖。
圖4係顯示光束聚光於第4資訊記錄面時之來自第3資訊記錄面及第2資訊記錄面之反射光的圖。
圖5係顯示光束聚光於第4資訊記錄面時之來自第2資訊記錄面及表面之反射光的圖。
圖6係顯示光束聚光於第4資訊記錄面時之來自第3資訊記錄面、第1資訊記錄面及第2資訊記錄面之反射光的圖。
圖7係顯示層間厚度之差與FS訊號振幅之關係的圖。
圖8係顯示各資訊記錄層之反射率大致相等之光記錄媒體之層間厚度與跳動之關係的圖。
圖9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2之光記錄媒體之層構成的圖。
圖10係顯示光束聚光於第3資訊記錄面時之來自第3資訊記錄面之反射光的圖。
圖11係顯示光束聚光於第3資訊記錄面時之來自第2資訊記錄面及第1資訊記錄面之反射光的圖。
圖12係顯示光束聚光於第3資訊記錄面時之來自第1資訊記錄面及表面之反射光的圖。
圖13係顯示習知光記錄媒體及光讀取頭之構成的圖。
40...光記錄媒體
40a...第1資訊記錄面
40b...第2資訊記錄面
40c...第3資訊記錄面
40d...第4資訊記錄面
40z...表面
42...覆蓋層
43...第1中間層
44...第2中間層
45...第3中間層

Claims (4)

  1. 一種光記錄媒體,具有4個資訊記錄面,其特徵在於:將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與最接近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第1資訊記錄面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1、該第1資訊記錄面與第二接近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第2資訊記錄面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2、該第2資訊記錄面與第三接近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第3資訊記錄面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3、及該第3資訊記錄面與離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最遠之第4資訊記錄面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4時,滿足t3-t4≧1μm;t4-t2≧1μm;t2≧10μm;以及t1-(t2+t3+t4)≧1μm;上述厚度t1之標準值為53.5μm;上述厚度t2之標準值為11.5μm;上述厚度t3之標準值為19.5μm;上述厚度t4之標準值為15.5μm;相對於上述厚度t1、上述厚度t2、上述厚度t3及上述厚度t4之上述標準值,公差分別為±1.5μm。
  2. 一種光記錄媒體之製造方法,該光記錄媒體具有4個資訊記錄面,其特徵在於:具有在基板上形成光透射層、第1資訊記錄面、第1中間層、第2資訊記錄面、第2中間層、第3資訊記錄面、 第3中間層、及第4資訊記錄面之步驟;以下述方式形成該第1至第4資訊記錄面、該第1至第3中間層、及該光透射層:將該光透射層之厚度定義為t1、該第1中間層之厚度定義為t2、該第2中間層之厚度定義為t3、該第3中間層之厚度定義為t4時,該光透射層之厚度及該第1至第3中間層之厚度滿足52.0μm≦t1≦55.0μm:10.0μm≦t2≦13.0μm;18.0μm≦t3≦21.0μm;以及14.0μm≦t4≦17.0μm;被製造之光記錄媒體滿足t3-t4≧1μm;t4-t2≧1μm;t2≧10μm;以及t1-(t2+t3+t4)≧1μm;上述厚度t1之標準值為53.5μm;上述厚度t2之標準值為11.5μm;上述厚度t3之標準值為19.5μm;上述厚度t4之標準值為15.5μm;以相對於上述厚度t1、上述厚度t2、上述厚度t3及上述厚度t4之上述標準值,公差分別為±1.5μm之方式,形成上述第1乃至第4資訊記錄面、上述第1乃至第3中間 層、及上述光透射層。
  3. 一種光記錄媒體,具有3個資訊記錄面,其特徵在於:將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與最接近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第1資訊記錄面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1、該第1資訊記錄面與第二接近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之第2資訊記錄面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2、及該第2資訊記錄面與離該光記錄媒體之表面最遠之第3資訊記錄面之間之厚度定義為t3時,滿足t3-t2≧1μm;t2≧10μm;以及t1-(t2+t3)≧1μm;上述厚度t1之標準值為57.0μm;上述厚度t2之標準值為18.0μm;上述厚度t3之標準值為25.0μm;相對於上述厚度t1、上述厚度t2、及上述厚度t3之上述標準值,公差分別為±2.0μm。
  4. 一種光記錄媒體之製造方法,該光記錄媒體具有3個資訊記錄面,其特徵在於:具有在基板上形成光透射層、第1資訊記錄面、第1中間層、第2資訊記錄面、第2中間層、及第3資訊記錄面之步驟;以下述方式形成該第1至第3資訊記錄面、該第1及第2中間層、及該光透射層:將該光透射層之厚度定義為t1、 該第1中間層之厚度定義為t2、該第2中間層之厚度定義為t3時,該光透射層之厚度及該第1及第2中間層之厚度滿足55.0μm≦t1≦59.0μm;16.0μm≦t2≦20.0μm;以及23.0μm≦t3≦27.0μm;被製造之光記錄媒體滿足t3-t2≧1μm;t2≧10μm;以及t1-(t2+t3)≧1μm;上述厚度t1之標準值為57.0μm;上述厚度t2之標準值為18.0μm;上述厚度t3之標準值為25.0μm;以相對於上述厚度t1、上述厚度t2、及上述厚度t3之上述標準值,公差分別為±2.0μm之方式,形成上述第1乃至第3資訊記錄面、上述第1及第2中間層、及上述光透射層。
TW98134891A 2008-10-16 2009-10-15 A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a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TWI4706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601208P 2008-10-16 2008-10-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7656A TW201017656A (en) 2010-05-01
TWI470626B true TWI470626B (zh) 2015-01-21

Family

ID=42106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34891A TWI470626B (zh) 2008-10-16 2009-10-15 A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a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8206805B2 (zh)
EP (1) EP2337027A4 (zh)
JP (1) JP5411153B2 (zh)
KR (1) KR20110067010A (zh)
CN (1) CN102077283B (zh)
AU (1) AU2009304890B2 (zh)
BR (1) BRPI0914126A2 (zh)
CA (1) CA2729263A1 (zh)
RU (1) RU2509382C2 (zh)
TW (1) TWI470626B (zh)
WO (1) WO20100442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2518B (zh) * 2020-01-15 2022-11-2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光盘、其制造方法、光信息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13391324B (zh) * 2021-06-28 2023-05-26 中国人民解放军92493部队计量测试研究所 目标距离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9459A1 (en) * 2002-12-27 2004-07-15 Tdk Corporatio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TW200605067A (en) * 2004-07-21 2006-02-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Multilayer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0611268A (en) * 2004-09-30 2006-04-01 Hitachi Maxell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WO2008015974A1 (fr) * 2006-08-01 2008-02-07 Panasonic Corporation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optique et dispositif de reproduction
JP2008117513A (ja) * 2006-10-10 2008-05-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記録媒体、情報記録または再生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または再生装置
EP1950758A1 (en) * 2005-10-31 2008-07-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18221B2 (ja) 1997-03-12 2007-05-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保護膜形成装置及び保護膜形成方法
JP2001155380A (ja) 2000-10-27 2001-06-08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記録媒体
TWI405196B (zh) * 2003-03-13 2013-08-11 Lg Electronics Inc 光學記錄媒體及其缺陷區域管理方法及其裝置
JP2005285222A (ja) * 2004-03-30 2005-10-13 Tdk Corp 多層情報記録媒体製造方法および多層情報記録媒体製造装置
US20080109837A1 (en) 2006-10-10 2008-05-08 Joji Anzai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US7976922B2 (en) * 2006-12-12 2011-07-12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9459A1 (en) * 2002-12-27 2004-07-15 Tdk Corporatio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TW200605067A (en) * 2004-07-21 2006-02-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Multilayer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0611268A (en) * 2004-09-30 2006-04-01 Hitachi Maxell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EP1950758A1 (en) * 2005-10-31 2008-07-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WO2008015974A1 (fr) * 2006-08-01 2008-02-07 Panasonic Corporation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optique et dispositif de reproduction
JP2008117513A (ja) * 2006-10-10 2008-05-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記録媒体、情報記録または再生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または再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067010A (ko) 2011-06-20
CN102077283A (zh) 2011-05-25
TW201017656A (en) 2010-05-01
US8206805B2 (en) 2012-06-26
EP2337027A4 (en) 2012-05-09
AU2009304890A1 (en) 2010-04-22
RU2509382C2 (ru) 2014-03-10
BRPI0914126A2 (pt) 2015-10-20
US20100143637A1 (en) 2010-06-10
JPWO2010044245A1 (ja) 2012-03-15
AU2009304890B2 (en) 2015-05-07
CN102077283B (zh) 2013-03-13
CA2729263A1 (en) 2010-04-22
RU2010153893A (ru) 2012-11-27
EP2337027A1 (en) 2011-06-22
JP5411153B2 (ja) 2014-02-12
WO2010044245A1 (ja) 2010-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64944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optical information device, an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method
US8369200B2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device
US8081551B2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device
TWI470626B (zh) A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a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US8451708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optical information device, an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method
JP7122509B2 (ja) 光ディスク、その製造方法、光情報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TW202125505A (zh) 光碟及其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