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8827B - 具有共汲極架構的顯示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共汲極架構的顯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8827B
TWI468827B TW101146973A TW101146973A TWI468827B TW I468827 B TWI468827 B TW I468827B TW 101146973 A TW101146973 A TW 101146973A TW 101146973 A TW101146973 A TW 101146973A TW I468827 B TWI468827 B TW I46882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
signal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unit
pixel
pixel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6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23241A (zh
Inventor
Kuo Ming Li
Cheng Chiu Pai
Chun Hung Kuo
Yu Hsuan Li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11469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68827B/zh
Priority to CN201310106405.9A priority patent/CN103151017B/zh
Priority to US14/017,328 priority patent/US9536483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423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32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88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882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14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4Drivers integrated on the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Description

具有共汲極架構的顯示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器,尤指一種相鄰子畫素間具有共用汲極的設置之顯示器。
可攜式電子裝置,如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及平板電腦,均走向多功能整合的設計並追求影音效能的提升。然而,在功能與效能不斷提升的情況下,使得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耗電量大幅增加,且由於可攜式電子裝置於使用者攜帶外出時僅透過內建的電池來供電,電池儲存的電量將迅速消耗殆盡,造成使用上極大的不便。
因此,如何降低電子裝置的面板的功率消耗已成為電子裝置在設計上的重要議題。目前液晶顯示器的交流驅動方式包含圖框反轉(frame inversion)、列反轉(Row inversion)、行反轉(column inversion)與點反轉(dot inversion)等驅動方式。一般來說,顯示器採用行反轉的資料傳輸方式可得到較好的畫質表現。請參考第1A至1C圖,第1A至1C圖係為習知技術顯示器100在不同時段傳輸資料之示意圖。顯示器100包含源極驅動器120、複數開關、複數資料線及複數畫素。源極驅動器120透過資料線輸出資料訊號的方式係藉由搭配資料線端採用一對三多工器(multiplexer)架構,將資料一一輸至每一畫素的子畫素。行反轉的方式係為令每一相鄰子畫素具有相反的 極性,據此,各資料訊號的輸入方式如下:在第一時段,對應畫素P1、P2、P3的開關T1皆被開啟,源極驅動器120分別經由資料線s1、s2、s3輸出對應的資料至畫素P1的子畫素r1、P2的子畫素r2、P3的子畫素r3。
之後在第二時段,開關T1會被關閉,子畫素r1、r2、r3儲存在第一時段接收到的資料,且開關T2會被開啟,源極驅動器120據以分別經由資料線s1、s2、s3輸出對應的資料至畫素P1的子畫素g1、P2的子畫素g2、P3的子畫素g3,為使相鄰的子畫素具有相反的極性,源極驅動器120的輸出端係輸出與第一時段相反極性的資料。
接著於第三時段,開關T2會被關閉,子畫素g1、g2、g3儲存在第二時段接收到的資料,且開關T3會被開啟,源極驅動器120據以分別經由資料線s1、s2、s3輸出對應的資料至畫素P1的子畫素b1、P2的子畫素b2、P3的子畫素b3,源極驅動器120的輸出端係輸出與第二時段相反極性的資料。
綜上所述,為了實現行反轉,源極驅動器120必須在每個時段不停地變換極性而造成極大的功率消耗。此外,對於每一子畫素皆必須提供對應之多工器,造成整體多工器寬度太大,使得顯示器100內部需要較大的空間以配置電路。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係關於一種顯示器,該顯示器包含源極驅動器、多工器、第一資料線、第二資料線、第一畫素及第二畫素。該源極驅動器係用以提供資料,該多工器包含第一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第二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第一閘極訊號傳輸端、第二閘極訊號傳輸端及第三閘極訊號傳輸端。該第一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包含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及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該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與該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具有第一汲極。該第一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係與一第二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相鄰,且該第二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包含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及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該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與該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具有第二汲極,且該第一閘極訊號傳輸端係耦接於該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及該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該第二閘極訊號傳輸端係耦接於該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及該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且該第三閘極訊號傳輸端係耦接於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及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該第一資料線之第一端係耦接於該源極驅動電路,第二端係耦接於該第一汲極及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汲極,用以對該第一汲極及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汲極提供資料。該第二資料線之第一端係耦接於該源極驅動電路,第二端係耦接於該第二汲極及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汲極,用以對該第二汲極及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汲極提供資料。該第一畫素包含第一子畫素、第二子畫 素及第三子畫素,且該第二畫素包含第四子畫素、第五子畫素及第六子畫素。該第一子畫素係耦接於該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該第二子畫素係耦接於該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該第三子畫素係耦接於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該第四子畫素係耦接於該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該第五子畫素係耦接於該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且該第六子畫素係耦接於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該第一資料線與該第二資料線於同一圖框提供之資料的極性相反。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係關於一種顯示器,該顯示器包含源極驅動器、多工器、第一資料線、第二資料線、第一畫素及第二畫素。該源極驅動器係用以提供資料,且該多工器包含第一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第二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第一閘極訊號傳輸端、第二閘極訊號傳輸端及第三閘極訊號傳輸端。該第一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包含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及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該第一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及該第二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係為相鄰,且該第二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包含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及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該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與該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具有一第一汲極,該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與該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具有一第二汲極。該第一閘極訊號傳輸端係耦接於該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及該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該第二閘極訊號傳輸端係耦接於該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及該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該第三閘極訊號傳輸端係耦接於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及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該第一資料線之第一端係耦接於該源極驅動電路,第二端係耦接於該第一汲極及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汲極,用以對該第一汲極及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汲極提供資料。該第二資料線之第一端係耦接於該源極驅動電路,第二端係耦接於該第二汲極及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汲極,用以對該第二汲極及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汲極提供資料。該第一畫素包含第一子畫素、第二子畫素及第三子畫素,該第一子畫素係耦接於該第一子畫素訊號傳 送單元之源極,該第二子畫素係耦接於該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且該第三子畫素係耦接於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該第二畫素包含第四子畫素、第五子畫素及第六子畫素,該第四子畫素係耦接於該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該第五子畫素係耦接於該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且該第六子畫素係耦接於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該第一資料線與該第二資料線於同一圖框提供之資料的極性係為相反。
透過本發明顯示器的設置,源極驅動器維持同極性的輸出而大幅降低功率消耗,且由於第一子畫素與第二子畫素係共用汲極、第四子畫素與第五子畫素係共用汲極,可節省顯示器內部的空間。
在說明書及後續的申請專利範圍當中使用了某些詞彙來指稱特定的元件。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製造商可能會用不同的名詞來稱呼同樣的元件。本說明書及後續的申請專利範圍並不以名稱的差異來作為區別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異來作為區別的基準。在通篇說明書及後續的請求項當中所提及的「包含」係為開放式的用語,故應解釋成「包含但不限定於」。此外,「耦接」一詞在此係包含任何直接及間接的電氣連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裝置係耦接於第二裝置,則代表該第一裝置可直接連接於該第二裝置,或透過其他裝置或連接手段間接地連接至該第二裝置。
下文依本發明之顯示器,特舉實施例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但所提供之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所涵蓋的範圍,而方法流程步驟編號更非用以限制其執行先後次序,任何由方法步驟重新組合之執行流程,所產生具有均等功效的方法,皆為本發明所涵蓋的範圍。
請參考第2圖,第2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顯示器200之示意圖。顯示器200包含源極驅動器230、多工器280、第一資料線SL1、第二資料線SL2、第一畫素250及第二畫素260。源極驅動器230係用以透過第一資料線SL1、第二資料線SL2提供資料,且多工器280包含第一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10、第二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20、第一閘極訊號傳輸端SW1、第二閘極訊號傳輸端SW2及第三閘極訊號傳輸端SW3。
第一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10包含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1、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2及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3。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1具有源極S1及閘極GA1,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2具有源極S2及閘極GA2,且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1與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2具有第一汲極D1,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3具有汲極D3、閘極GA3、源極S3。第一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10係與第二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20相鄰,且第二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20包含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4、第五 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5及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6。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4具有源極S4及閘極GA4,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5具有源極S5及閘極GA5,且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4與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5具有第二汲極D4。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6具有汲極D6、閘極GA6、源極S6。換言之,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1的源極S1、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1的閘極GA1、第一汲極D1、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2的閘極GA2、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2的源極S2、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3的汲極D3、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2的閘極GA3、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2的源極S3、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4的源極S4、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4的閘極GA4、第二汲極D4、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5的閘極GA5、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5的源極S5、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6的汲極D6、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6的閘極GA6及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6的源極S6係依序排列。
第一閘極訊號傳輸端SW1係耦接於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1之閘極GA1及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4之閘極GA4。第二閘極訊號傳輸端SW2係耦接於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2之閘極GA2及第五子畫素訊號275產生單元之閘極GA5,且第三閘極訊號傳輸端SW3係耦接於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3之閘極GA3及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6之閘極GA6。第一資料線SL1之第一端係耦接於源極驅動電路230,第二端係耦接於第一汲極D1及第六 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6之汲極D6,用以對第一汲極D1及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6之汲極D6提供資料。第二資料線SL2之第一端係耦接於源極驅動電路230,第二端係耦接於第二汲極D4及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S3之汲極D3,用以對第二汲極D4及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3之汲極D3提供資料。第一畫素250包含第一子畫素R1、第二子畫素BX1及第三子畫素GX1,且第二畫素260包含第四子畫素R2、第五子畫素BX2及第六子畫素GX2。第一子畫素R1、第二子畫素BX1及第三子畫素GX1,且第一子畫素R1、第二子畫素BX1、第三子畫素GX1、第四子畫素R2、第五子畫素BX2及第六子畫素GX2係依序排列。第一子畫素R1及第四子畫素R2可例如是紅色子畫素、第二子畫素BX1及第五子畫素BX2可例如是藍色子畫素、第三子畫素GX1及第六子畫素GX2可例如是綠色子畫素。第一子畫素R1係耦接於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1之源極S1,第二子畫素BX1係耦接於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2之源極S2,第三子畫素GX1係耦接於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3之源極S3,第四子畫素R2係耦接於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4之源極S4,第五子畫素BX2係耦接於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5之源極S5,且第六子畫素GX2係耦接於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6之源極S6。第一資料線SL1與第二資料線SL2於同一圖框(frame)提供之資料的極性相反,亦即在邏輯上為反相。
相較於習知技術顯示器100傳輸資料時必須持續反轉源極驅動器120的極性,造成極大的功率消耗,本實施例顯示器200傳輸資 料時,源極驅動電路230係維持同極性的輸出,因而大幅降低功率消耗。此外,以解析度為330 PPI(pixel per inch)的4.46吋的面板來說,倘若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1與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2係設置為具有各自的汲極,則第一畫素250之寬度會多達大約94.5μm。而透過第一實施例中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1與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2具有第一汲極D1,以及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4與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275具有第二汲極D2之設置,可使第一畫素250、第二畫素260之寬度縮減為大約77.1μm。也就是說,多工器280的整體寬度相較於沒有共用汲極的設置更縮減了約18%,因而可節省顯示器200內部的空間。
請參考第3圖,第3圖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顯示器300之示意圖。如第3圖所示,顯示器300包含源極驅動器330、多工器380、第一資料線SL1、第二資料線SL2、第一畫素350及第二畫素360。源極驅動器330係用以透過第一資料線SL1、第二資料線SL2提供資料,且多工器380包含第一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10、第二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20、第一閘極訊號傳輸端SW1、第二閘極訊號傳輸端SW2及第三閘極訊號傳輸端SW3。
第一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10包含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1、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2及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3。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1具有源極S1及閘極GA1,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2具有源極S2及閘極GA2,且第一子畫素訊號傳 送單元371與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2具有第一汲極D1,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3具有汲極D3、閘極GA3、源極S3。第一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10及第二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20係為相鄰,且第二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20包含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4、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5及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6。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4具有源極S4及閘極GA4,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5具有源極S5及閘極GA5,且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4與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5具有第二汲極D4。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6具有汲極D6、閘極GA6、源極S6。換言之,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1的源極S1、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1的閘極GA1、第一汲極D1、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2的閘極GA2、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2的源極S2、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3的汲極D3、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2的閘極GA3、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2的源極S3、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4的源極S4、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4的閘極GA4、第二汲極D4、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5的閘極GA5、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5的源極S5、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6的汲極D6、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6的閘極GA6及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6的源極S6係依序排列。
第一閘極訊號傳輸端SW1係耦接於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1之閘極GA1及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2之閘極GA4。第二閘極訊號傳輸端SW2係耦接於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2之閘極 GA2及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5之閘極GA5。第三閘極訊號傳輸端SW3係耦接於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3之閘極GA3及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6之閘極GA6。第一資料線SL1之第一端係耦接於源極驅動電路230,第二端係耦接於第一汲極D1及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3之汲極D3,用以對第一汲極D1及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3之汲極D3提供資料。第二資料線SL2之第一端係耦接於源極驅動電路330,第二端係耦接於第二汲極D4及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6之汲極D6,用以對第二汲極D4及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6之汲極提供資料D6。第一畫素350包含第一子畫素R1、第二子畫素G1及第三子畫素B1,第一子畫素R1係耦接於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1之源極S1,第二子畫素G1係耦接於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2之源極S2,且第三子畫素B1係耦接於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3之源極S1。第二畫素360包含第四子畫素R2、第五子畫素G2及第六子畫素B2,第四子畫素R2係耦接於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4之源極S4,第五子畫素G2係耦接於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5之源極S5,且第六子畫素B2係耦接於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6之源極S6。第一子畫素R1及第四子畫素R2可例如是紅色子畫素、第二子畫素G1及第五子畫素G2可例如是綠色子畫素、第三子畫素B1及第六子畫素B2可例如是藍色子畫素。第一資料線SL1與第二資料線SL2於同一圖框提供之資料的極性係為相反,亦即在邏輯上為反相。
在顯示器300中,第二子畫素G1係以依序跨越第二子畫素訊號 傳送單元372之源極S2、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3之源極S3及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4之源極S4的方式耦接於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5之源極S5,且第五子畫素G2係以依序跨越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4之源極S4及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3之源極S3的方式耦接於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2之源極S2。
由於在第一實施例的顯示器200中,第一子畫素R1至第六子畫素GX2的極性係依序為“...正、正、負、負、負、正...”,因此需要透過額外的設置將第二子畫素BX1、第三子畫素GX1相互轉換以及將第五子畫素BX2、第六子畫素GX2相互轉換,以使相鄰子畫素的極性為“...正、負、正、負、正、負...”,而使顯示器200有較佳的顯示品質。例如,將第二子畫素BX1、第三子畫素GX1於後端以電路佈局的方式再進行交換,以及將第五子畫素BX2與第六子畫素GX2於後端以電路佈局的方式再進行交換。然而,透過第二實施例顯示器300的設置,由於第一子畫素R1至第六子畫素B2的極性已經依序為“...正、負、正、負、正、負...”,因此不需要再經過額外的轉換步驟便可使顯示器300具有較佳的顯示品質。故相較於顯示器200,顯示器300可進一步節省內部電路設置及電源消耗。
請參考第4圖,第4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顯示器400之示意圖。顯示器400與顯示器300的差別在於,在顯示器400中,第一子畫素R1係以兩次跨越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5之源極S5的方式耦接於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1之源極S1,第二子畫素 G1係以依序跨越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1之源極S1兩次、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2之源極S2、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3之源極S3及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4之源極S4的方式耦接於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5之源極S5,第三子畫素B1係以依序跨越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2之源極S2及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5之源極S5的方式耦接於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3之源極S3,第四子畫素R2係以依序跨越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2之源極S2及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5之源極S5的方式耦接於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4之源極S4。第五子畫素G5係以依序跨越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6之源極S6兩次、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4之源極S4、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3之源極S3及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5之源極S5的方式耦接於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2之源極S2,且第六子畫素B2係以兩次跨越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2之源極S2的方式耦接於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376之源極S6。
同樣地,透過第三實施例顯示器400的設置,由於第一子畫素R1至第六子畫素G2的極性已經依序為...“正、負、正、負、正、負...”,因此不需要再經過額外的轉換步驟便可使顯示器400具有較佳的顯示品質。故相較於顯示器200,顯示器400可進一部節省內部電路設置及電源消耗。此外,由於在第三實施例中,第一子畫素R1與第四子畫素R2跨越的源極次數相同、第二子畫素G1與第五子畫素G2跨越的源極次數相同,及第三子畫素B1與第六子畫素 B2跨越的源極次數相同,可使顯示器400的相鄰畫素間的電容效應較為平均,因此相較於顯示器300,顯示器400的畫面可具有較佳的視覺平均效果。
綜上所述,透過本發明顯示器200至400的設置,源極驅動器維持同極性的輸出而大幅降低功率消耗,且由於第一子畫素R1與第二子畫素G1係共用汲極、第四子畫素R2與第五子畫素G2係共用汲極,可節省顯示器內部的空間。此外,透過顯示器400相鄰畫素之同一顏色子畫素具有相同的跨線次數,顯示器400可提供較佳視覺平均效果的畫面。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0、200、300、400‧‧‧顯示器
120、230、330‧‧‧源極驅動器
210、310‧‧‧第一畫素訊號傳送單元
220、320‧‧‧第二畫素訊號傳送單元
250、350‧‧‧第一畫素
260、360‧‧‧第二畫素
271、371‧‧‧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
272、372‧‧‧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
273、373‧‧‧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
274、374‧‧‧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
275、375‧‧‧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
276、376‧‧‧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
280、380‧‧‧多工器
D1‧‧‧第一汲極
D3、D6‧‧‧汲極
D4‧‧‧第二汲極
SI1‧‧‧第一資料線
SL2‧‧‧第二資料線
s1、s2、s3‧‧‧資料線
S1、S2、S3、S4、S5、S6‧‧‧源極
R1‧‧‧第一子畫素
G1‧‧‧第二子畫素
B1‧‧‧第三子畫素
R2‧‧‧第四子畫素
G2‧‧‧第五子畫素
B2‧‧‧第六子畫素
BX1‧‧‧第二子畫素
BX2‧‧‧第五子畫素
GX1‧‧‧第三子畫素
GX2‧‧‧第六子畫素
GA1、GA2、GA3、GA4、GA5、GA6‧‧‧閘極
P1、P2、P3‧‧‧畫素
r1、r2、r3、g1、g2、g3、b1、b2、b3‧‧‧子畫素
SW1‧‧‧第一閘極訊號傳輸端
SW2‧‧‧第二閘極訊號傳輸端
SW3‧‧‧第三閘極訊號傳輸端
T1、T2、T3‧‧‧開關
第1A至1C圖係為習知技術顯示器在不同時段傳輸資料之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顯示器之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顯示器之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顯示器之示意圖。
300‧‧‧顯示器
310‧‧‧第一畫素訊號傳送單元
320‧‧‧第二畫素訊號傳送單元
330‧‧‧源極驅動器
350‧‧‧第一畫素
360‧‧‧第二畫素
371‧‧‧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
372‧‧‧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
373‧‧‧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
374‧‧‧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
375‧‧‧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
376‧‧‧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
380‧‧‧多工器
D1‧‧‧第一汲極
D3、D6‧‧‧汲極
D4‧‧‧第二汲極
SL1‧‧‧第一資料線
SL2‧‧‧第二資料線
S1、S2、S3、S4、S5、S6‧‧‧源極
R1‧‧‧第一子畫素
G1‧‧‧第二子畫素
B1‧‧‧第三子畫素
R2‧‧‧第四子畫素
G2‧‧‧第五子畫素
B2‧‧‧第六子畫素
GA1、GA2、GA3、GA4、GA5、GA6‧‧‧閘極
SW1‧‧‧第一閘極訊號傳輸端
SW2‧‧‧第二閘極訊號傳輸端
SW3‧‧‧第三閘極訊號傳輸端

Claims (8)

  1. 一種顯示器,包含:一源極驅動器,用以提供資料;一多工器,包含:一第一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包含一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一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及一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該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與該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具有一第一汲極;及一第二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其中該第一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及該第二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係為相鄰,且該第二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包含一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一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及一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該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與該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具有一第二汲極;一第一閘極訊號傳輸端,耦接於該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及該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一第二閘極訊號傳輸端,耦接於該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及該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及一第三閘極訊號傳輸端,耦接於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及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一第一資料線,其第一端耦接於該源極驅動電路,第二端耦 接於該第一汲極及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汲極,用以對該第一汲極及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汲極提供資料;及一第二資料線,其第一端耦接於該源極驅動電路,第二端耦接於該第二汲極及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汲極,用以對該第二汲極及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汲極提供資料;一第一畫素,包含:一第一子畫素,耦接於該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一第二子畫素,耦接於該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及一第三子畫素,耦接於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及一第二畫素,包含:一第四子畫素,耦接於該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一第五子畫素,耦接於該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及一第六子畫素,耦接於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其中該第一資料線與該第二資料線於同一圖框(frame)提供之資料的極性相反,且該第一子畫素、該第二子畫素、 該第三子畫素、該第四子畫素、該第五子畫素及該第六子畫素係依序排列於該顯示器中。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源極、該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閘極、該第一汲極、該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閘極、該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源極、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汲極、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閘極、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源極、該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源極、該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閘極、該第二汲極、該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閘極、該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源極、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汲極、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閘極及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源極係依序排列。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子畫素、該第二子畫素、該第三子畫素、該第四子畫素、該第五子畫素及該第六子畫素係依序排列。
  4. 一種顯示器,包含:一源極驅動器,用以提供資料;一多工器,包含:一第一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包含一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一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及一第三子畫素訊 號傳送單元;及一第二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其中該第一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及該第二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係為相鄰,且該第二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包含一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一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及一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該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與該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具有一第一汲極,該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與該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具有一第二汲極;一第一閘極訊號傳輸端,耦接於該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及該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一第二閘極訊號傳輸端,耦接於該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及該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及一第三閘極訊號傳輸端,耦接於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及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閘極;一第一資料線,其第一端耦接於該源極驅動電路,第二端耦接於該第一汲極及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汲極,用以對該第一汲極及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汲極提供資料;及一第二資料線,其第一端耦接於該源極驅動電路,第二端耦接於該第二汲極及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汲極,用以對該第二汲極及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汲極提供資料; 一第一畫素,包含:一第一子畫素,耦接於該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一第二子畫素,耦接於該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及一第三子畫素,耦接於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及一第二畫素,包含:一第四子畫素,耦接於該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一第五子畫素,耦接於該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及一第六子畫素,耦接於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其中該第一資料線與該第二資料線於同一圖框提供之資料的極性相反,且該第一子畫素、該第二子畫素、該第三子畫素、該第四子畫素、該第五子畫素及該第六子畫素係依序排列於該顯示器中。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顯示器,其中第二子畫素係以依序跨越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及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的方式耦接於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且第五子畫素係以依序跨越第四子畫素 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及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的方式耦接於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子畫素係以兩次跨越該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的方式耦接於該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該第二子畫素係以依序跨越該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兩次、該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及該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的方式耦接於該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該第三子畫素係以依序跨越該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及該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的方式耦接於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該第四子畫素係以依序跨越該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及該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的方式耦接於該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該第五子畫素係以依序跨越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兩次、該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及該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的方式耦接於該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及該第六子畫素係以兩次跨越該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的方式耦接於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之源極。
  7. 5或6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源極、該第一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閘極、該第一汲極、該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閘極、該第五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源極、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汲極、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閘極、該第三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源極、該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源極、該第四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閘極、該第二汲極、該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閘極、該第二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源極、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汲極、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閘極及該第六子畫素訊號傳送單元的源極係依序排列。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子畫素、該第二子畫素、該第三子畫素、該第四子畫素、該第五子畫素及該第六子畫素係依序排列。
TW101146973A 2012-12-12 2012-12-12 具有共汲極架構的顯示器 TWI4688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6973A TWI468827B (zh) 2012-12-12 2012-12-12 具有共汲極架構的顯示器
CN201310106405.9A CN103151017B (zh) 2012-12-12 2013-03-29 具有共漏极架构的显示器
US14/017,328 US9536483B2 (en) 2012-12-12 2013-09-04 Display having shared drain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6973A TWI468827B (zh) 2012-12-12 2012-12-12 具有共汲極架構的顯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3241A TW201423241A (zh) 2014-06-16
TWI468827B true TWI468827B (zh) 2015-01-11

Family

ID=48549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6973A TWI468827B (zh) 2012-12-12 2012-12-12 具有共汲極架構的顯示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36483B2 (zh)
CN (1) CN103151017B (zh)
TW (1) TWI4688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37079B1 (ko) * 2014-03-03 2020-07-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284430B1 (ko) 2014-12-15 2021-08-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339159B1 (ko) * 2015-02-03 2021-12-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315421B1 (ko) 2015-03-30 2021-10-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멀티플렉서 및 이를 포함한 표시장치
TWI770633B (zh) * 2020-10-14 2022-07-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27364A (en) * 2005-01-18 2006-08-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riving multiple sub-pixels from single gray scale data
TW201122683A (en) * 2009-12-21 2011-07-01 Century Display Shenzhen Co Pixel array
TW201128624A (en) * 2010-02-11 2011-08-16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s of driv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33086A (ja) * 2002-02-13 2003-08-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8232943B2 (en) * 2006-12-20 2012-07-31 L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0462829C (zh) * 2007-02-14 2009-02-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以及在该像素结构中产生驱动电压的方法
TW200945310A (en) 2008-04-29 2009-11-01 Au Optronics Corp Driving unit
KR100962921B1 (ko) * 2008-11-07 2010-06-10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CN101777319B (zh) * 2010-02-05 2012-05-02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
US9047826B2 (en) * 2012-03-14 2015-06-02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umn inversion using reordered image data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27364A (en) * 2005-01-18 2006-08-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riving multiple sub-pixels from single gray scale data
TW201122683A (en) * 2009-12-21 2011-07-01 Century Display Shenzhen Co Pixel array
TW201128624A (en) * 2010-02-11 2011-08-16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s of driv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1017B (zh) 2015-07-08
CN103151017A (zh) 2013-06-12
US20140160096A1 (en) 2014-06-12
TW201423241A (zh) 2014-06-16
US9536483B2 (en) 2017-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34772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8717265B2 (en) Staggered line inversion and power red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CD panels
WO2018205398A1 (zh) 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KR101127593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468827B (zh) 具有共汲極架構的顯示器
TWI413094B (zh) 半源驅動顯示面板
US2016035853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206194295U (zh) 数据线多路分配器、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8126680A1 (zh) 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18196471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13178480A (ja) 表示装置
TW200807374A (en) Systems for displaying images and driving methods thereof
JP2014153541A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WO2016033851A1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WO2017035837A1 (zh) 显示面板
JP5137873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駆動装置
JP2015125245A (ja) 液晶表示装置、液晶ドライバ、及び、液晶表示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WO2017092134A1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应用该液晶显示面板的电子装置
JP6406775B2 (ja) 画素構造及び表示装置
CN104240653A (zh) 触控显示装置
US20190164513A1 (en) Pixel driving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WI570678B (zh) 顯示器
US9898950B2 (en) Display panel device
US20130093740A1 (en) Liquid crystal arra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KR101112063B1 (ko) 게이트드라이버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