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6531B - 自動饋紙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動饋紙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6531B
TWI466531B TW103111694A TW103111694A TWI466531B TW I466531 B TWI466531 B TW I466531B TW 103111694 A TW103111694 A TW 103111694A TW 103111694 A TW103111694 A TW 103111694A TW I466531 B TWI466531 B TW I46653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sheets
disposed
feeding
metal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1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37948A (zh
Inventor
Nien Hua Pai
Original Assignee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ax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TW103111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66531B/zh
Priority to JP2014132220A priority patent/JP2015189581A/ja
Priority to US14/335,594 priority patent/US20150277329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6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653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37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794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7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for detecting size, presence or position of origin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2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for transporting

Description

自動饋紙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自動饋紙裝置,尤其係關於應用於掃描裝置之自動饋紙裝置。
文件的保存隨著科技發展而由傳統的紙本文件歸檔演變成為儲存文件的電子檔,一般用來進行文件電子化工作的工具即為掃描裝置,掃描裝置用以將紙本文件的內容藉由掃描的方式轉換成電子檔,以便使用者傳播、整理或保存。
早期的掃描裝置僅能夠掃描文件單面的影像,當使用者欲掃描文件雙面的影像時,必須以手動方式將文件翻面以讓掃描裝置可以掃描文件另一面的影像。鑒於手動翻面過於麻煩,因此市面上研發出自動饋紙裝置,配合平台式掃描器使用則不需手動翻面而可完成雙面掃描。但自動饋紙裝置並非僅可與掃描模組配合使用,其亦可應用於列印模組而形成列印裝置。
接下來說明習知自動饋紙裝置之結構,以習知自動饋紙裝置配合平台式掃描器而形成之掃描裝置之結構為例說明。請參閱圖1,其為習知自動饋紙裝置以及平台式掃描器之結構側視示意圖。習知自動饋紙裝置1包括一取紙模組10、一上蓋11、一摩擦墊12、一饋紙通道13、一進紙匣14、一出紙匣15、複數饋紙滾輪組16以及一出紙滾輪組17。進紙匣14用以放置複數紙張S,而出紙匣15位於進紙匣14之下方,用以放置被掃描完成之複數紙張S。取紙模組10位於上蓋11之下方,用以將複數紙張S由進紙匣14饋送進入饋紙通道13,取紙模組10包括一取紙滾輪101以及一分紙滾輪102,取紙滾輪101用以與複數紙張S接觸而饋送複數紙張S,而分紙滾輪102用以分離複數紙張S,使複數紙張S於每次饋送過程中僅有一張紙張S進入饋紙通道13。摩擦墊12位於分紙滾輪102之下方,用以提供一摩擦力予複數紙張S中與摩擦墊12接觸之紙張S,以輔助分紙滾輪102僅饋送一張紙張S進入饋紙通道13。
複數饋紙滾輪組16位於饋紙通道13上,用以饋送紙張S於饋紙通道13中移動,而出紙滾輪組17設置於出紙匣15之鄰近處,用以饋送紙張S至出紙匣15。而平台式掃描器2設置於自動饋紙裝置1之下方,平台式掃描器2包括一掃描模組20,且饋紙通道13通過掃描模組20之上方,使得紙張S於通過掃描模組20上方時掃描該紙張S。
接下來說明習知自動饋紙裝置1之運作情形。當習知自動饋紙裝置1開始運作時,其取紙模組10以分紙滾輪102之軸心往下擺動而接近於上蓋11,使取紙模組10之取紙滾輪101得以與進紙匣14上之複數紙張S接觸,並饋送複數紙張S。當複數紙張S被取紙滾輪101饋送之過程中,複數紙張S中最上方之紙張S與分紙滾輪102接觸,且複數紙張S中最下方之紙張S則與摩擦墊12接觸,使得複數紙張S因應摩擦墊12所提 供之摩擦力而分離,且其最上方之紙張S被饋送進入饋紙通道13。
接下來,該紙張S被複數饋紙滾輪組16饋送而於饋紙通道13內移動,當該紙張S通過掃描模組20之上方時,其掃描模組20對該紙張S進行掃描而獲得該紙張S之掃描影像檔案。最後,被掃描完成之紙張S被出紙滾輪組17饋送至出紙匣15,其最上方之紙張S掃描完成,而其餘紙張S之掃描情形係與上述過程相同,故不再贅述。待複數紙張S皆掃描完成之後,由出紙匣15上取出複數紙張S。
然而,習知自動饋紙裝置1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後,取紙滾輪101、分紙滾輪102以及摩擦墊12由於長期的磨耗而使其功能衰退,使得于準備掃描一疊紙張時,容易發生雙重饋紙(Double feeding)或多重饋紙(Multi feeding)的情況,也就是一次饋送兩張或兩張以上的紙張進入饋紙式掃描器中。當雙重饋紙發生時,欲饋送的第二張紙張部分地與第一張紙張疊在一起或是第二張紙張完全與第一張紙張相疊,造成第二張紙張掃描不完全或是無法掃描到等情況,以造成使用者之困擾。因此,需要一種可偵測發生多重饋紙之自動饋紙裝置。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偵測多重饋紙發生之自動饋紙裝置。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自動饋紙裝置,用以依序饋送複數紙張至一掃描模組之一掃描區域,該自動饋紙裝置包括一本體、一上蓋、一進紙匣、一出紙匣、一饋紙通道以及一紙張偵測模組。該上蓋覆蓋於部分該本體,該進紙匣連接於該本體,用以放置該複數紙張於 其上。該出紙匣設置於該本體上,用以放置通過該掃描區域之該複數紙張,而該饋紙通道設置於該進紙匣與該出紙匣之間且位於該上蓋之下方,用以供該複數紙張通過。該紙張偵測模組設置於該饋紙通道上,用以偵測是否發生多重饋紙,該紙張偵測模組包括一金屬元件、一線圈、一偵測電路以及一控制單元。該金屬元件設置於該饋紙通道之一第一側,該線圈設置於該饋紙通道之一第二側,用以因應一電磁效應而輸出一磁力。該偵測電路設置於該饋紙通道之該第二側且連接於該線圈,用以供電予該線圈而使該線圈產生該電磁效應,或因應該金屬元件是否被該紙張推動而偵測到一第一磁力值或一第二磁力值。該控制單元設置於該饋紙通道之該第二側且連接於該偵測電路,用以根據該第一磁力值以及該第二磁力值之間之一變化量而判斷是否發生多重饋紙;其中當該變化量大於一預設磁力值時,判斷發生多重饋紙。
本發明自動饋紙裝置可根據紙張通過紙張偵測模組時所產生的磁力變化而判斷是否發生多重饋紙之情形,且於發生多重饋紙時,退出複數紙張至進紙匣,以免發生掃描漏頁之情況。另外,由於本發明之紙張偵測模組僅包含有金屬元件、線圈、偵測電路以及控制單元,其結構簡單且運作單純,故於自動饋紙裝置中增設紙張偵測模組亦不需太高的成本,以符合成本上的考量。因此,本發明自動饋紙裝置不會發生因多重饋紙而掃描漏頁之情形。
1、30、50‧‧‧自動饋紙裝置
2‧‧‧平台式掃描器
3、5‧‧‧饋紙式掃描裝置
10、38、58‧‧‧取紙模組
11、33、53‧‧‧上蓋
12‧‧‧摩擦墊
13、36、56‧‧‧饋紙通道
14、34、54‧‧‧進紙匣
15、35、55‧‧‧出紙匣
16、39、59‧‧‧饋紙滾輪組
17、40、60‧‧‧出紙滾輪組
31、51‧‧‧掃描模組
32、52‧‧‧本體
37、57‧‧‧紙張偵測模組
101、382‧‧‧取紙滾輪
102、383‧‧‧分紙滾輪
301、501‧‧‧掃描區域
331、531‧‧‧導紙片
332、533‧‧‧上蓋之內表面
370、570‧‧‧電路板
371、571‧‧‧金屬元件
372‧‧‧線圈
373‧‧‧偵測電路
374‧‧‧控制單元
381、581‧‧‧取紙臂
384、584‧‧‧摩擦元件
532‧‧‧彈性元件
3711‧‧‧金屬元件之第一端
3712‧‧‧金屬元件之第二端
G‧‧‧間隙
S‧‧‧紙張
圖1係習知自動饋紙裝置以及平台式掃描器之結構側視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自動饋紙裝置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處於預備狀態之結構側視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自動饋紙裝置之紙張偵測模組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自動饋紙裝置之上蓋以及金屬元件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示意圖。
圖5係本發明自動饋紙裝置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處於饋紙狀態之結構側視示意圖。
圖6係本發明自動饋紙裝置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處於饋紙狀態之結構側視示意圖。
圖7係本發明自動饋紙裝置之上蓋以及金屬元件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示意圖。
鑑於習知技術之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偵測多重饋紙發生之自動饋紙裝置,以解決習知技術之缺點。首先說明本發明自動饋紙裝置,請參閱圖2,其為本發明自動饋紙裝置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處於預備狀態之結構側視示意圖。圖2顯示一饋紙式掃描裝置3,且饋紙式掃描裝置3包括一自動饋紙裝置30以及一掃描模組31,掃描模組31之功能係對複數紙張S依序掃描而產生對應於該些紙張S之掃描影像檔案。自動饋紙裝置30設置於掃描模組31上,且其功能為依序饋送複數紙張S至掃描模組30之一 掃描區域301。自動饋紙裝置30包括一本體32、一上蓋33、一進紙匣34、一出紙匣35、一饋紙通道36、一紙張偵測模組37、一取紙模組38、一饋紙滾輪組39以及一出紙滾輪組40。上蓋33覆蓋於部分本體32,進紙匣34連接於本體32,其功能為放置複數紙張S於其上。出紙匣35設置於本體32上且位於進紙匣34之下方,其功能為放置通過掃描區域301之複數紙張S,亦即掃描完成之複數紙張S。饋紙通道36設置於進紙匣34與出紙匣35之間且位於上蓋33之下方,以供複數紙張S通過。
圖2中,取紙模組38設置於進紙匣34以及饋紙通道36之間,其功能為依序饋送位於進紙匣34上之複數紙張S進入饋紙通道36,取紙模組38包括一取紙臂381、一取紙滾輪382、一分紙滾輪383以及一摩擦元件384。取紙臂381設置於饋紙通道36之第一側的上方,其可相對於饋紙通道36擺動而接近於饋紙通道36或遠離於饋紙通道36。取紙滾輪382設置於取紙臂381上且接近於進紙匣34,其功能為因應取紙臂381之擺動而與複數紙張S接觸,且依序饋送複數紙張S進入饋紙通道36。分紙滾輪383設置於取紙臂381上且與取紙滾輪382並排,其功能為分離被饋送的複數紙張S,使複數紙張S中僅一張紙張S可進入饋紙通道36。摩擦元件384設置於饋紙通道36之第二側上,其功能為提供一摩擦力予複數紙張S,而輔助分離複數紙張S。簡言之,分紙滾輪383以及摩擦元件384可確保於取紙模組38每次進行饋紙運作之過程中,僅有一張紙張S進入饋紙通道36(亦即正常饋紙)。饋紙滾輪組39設置於饋紙通道36上,其功能為依序饋送複數紙張S進入掃描區域301。出紙滾輪組40設置於饋紙通道36上且接近於出紙匣35,其功能為依序饋送通過掃描區域301之複數紙張S至出紙匣35。於本較佳實施例中,摩擦元件384係為摩擦墊,但非以此為限,於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摩擦元件亦可採用摩擦滾輪。
請同時參閱圖2以及圖3,圖3係為本發明自動饋紙裝置之紙張偵測模組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示意圖。紙張偵測模組37設置於饋紙通道36上,其功能為偵測是否發生多重饋紙,紙張偵測模組37包括一金屬元件371、一線圈372、一偵測電路373以及一控制單元374。金屬元件371以可擺動之形式被設置上蓋33上且位於饋紙通道36之第一側,線圈372設置於饋紙通道36之第二側,當線圈372被導電時,其可產生電磁效應且輸出一磁力F。偵測電路373設置於饋紙通道36之第二側且連接於線圈372,其功能有二:第一,供電予線圈372而使線圈372產生電磁效應。第二,因應金屬元件371是否被單一紙張S或複數紙張S推動而偵測到一第一磁力值或一第二磁力值,其中,第一磁力值被定義為金屬元件371未被紙張S推動時,偵測電路373所偵測到之磁力值,而第二磁力值被定義為金屬元件371被被單一紙張S或複數紙張S推動時,偵測電路373所偵測到之磁力值,亦即第二磁力值會因推動金屬元件371之紙張S的數量而變動。
控制單元374設置於饋紙通道36之第二側且連接於偵測電路373,其功能為根據第一磁力值以及第二磁力值之間之一變化量與預設磁力值之關係而判斷是否發生多重饋紙。關於預設磁力值之設定將於稍後詳細說明。於本較佳實施例中,金屬元件371係為一金屬薄片,且可以銅金屬材料或鋁金屬材料所製成,且線圈372、偵測電路373以及控制單元374可整合於一電路板370中。
簡言之,紙張偵測模組37係藉由偵測磁力值的變化而判斷是否發生多重饋紙。舉例說明,當金屬元件371未被紙張S推動(亦即無紙張S通過紙張偵測模組37)時,偵測電路373偵測到第一磁力值,且第一磁力值例如為A。當金屬元件371被一張紙張S推動時,偵測電路373偵測 到第二磁力值,第二磁力值例如為A+B。當金屬元件371被二張紙張S推動時,偵測電路373偵測到不同的第二磁力值,此時的第二磁力值例如為A+2B。因此可知,當第一磁力值與第二磁力值之間之變化量等於B時,控制單元374可判斷正常饋紙,而當第一磁力值與第二磁力值之間之變化量大於B時(例如2B或2B以上),控制單元374則判斷發生多重饋紙。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設定控制單元374中之預設磁力值為B,亦即對應於一張紙張S所造成的磁力變化值。
接下來說明金屬元件371之設置位置。請同時參閱圖2以及圖4,圖4係為本發明自動饋紙裝置之上蓋以及金屬元件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示意圖。圖4顯示出自動饋紙裝置30之上蓋33,且上蓋33包括複數導紙片331,其設置於上蓋33之一內表面332上且複數導紙片331垂直於上蓋33之內表面332,當上蓋33覆蓋部份本體32時,複數導紙片331位於饋紙通道36之上方。金屬元件371設置於二導紙片331之間,金屬元件371之一第一端3711固定於二導紙片331上,且金屬元件371之一第二端3712位於饋紙通道36之第一側上,使得紙張S於饋紙通道36中通過紙張偵測模組37而可推動金屬元件371。當金屬元件371之第二端3712被紙張S推動時,金屬元件371之第二端3712相對於金屬元件371之第一端3711擺動,使偵測電路373偵測到第二磁力值。
請同時參閱圖2以及圖5,圖5係為本發明自動饋紙裝置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處於饋紙狀態之結構側視示意圖。於使用者欲利用饋紙式掃描裝置3對複數紙張S進行掃描之前,偵測電路373必須偵測對應於無紙張S通過紙張偵測模組37的第一磁力值以及對應於一張紙張S通過紙張偵測模組37的第二磁力值,才可使控制單元獲得第一磁力值與第二磁力值之間的變化量,且設定該變化量為預設磁力值。預設磁力值設定完成之 後,自動饋紙裝置30之取紙臂381處於遠離饋紙通道36之狀態,使得使用者得以放置複數紙張S於進紙匣34上,此時自動饋紙裝置30處於預備狀態,如圖2所示。
當自動饋紙裝置3開始運作時,其取紙臂381以分紙滾輪383之軸心往下擺動而接近於上蓋33,使取紙滾輪382得以與進紙匣34上之複數紙張S接觸,此時自動饋紙裝置30處於饋紙狀態,如圖5所示。另一方面,紙張偵測模組37運作,由於未有紙張S通過紙張偵測模組37,故偵測電路373持續偵測到的磁力值等於第一磁力值(例如A)。接下來,取紙滾輪382依序饋送複數紙張S。於複數紙張S被取紙滾輪382饋送之過程中,複數紙張S中最上方之紙張S與分紙滾輪383接觸,且複數紙張S中最下方之紙張S則與摩擦元件384接觸,使得複數紙張S因應摩擦墊12所提供之摩擦力而分離,其中,分紙滾輪383與紙張S之間的摩擦力大於紙張S與摩擦元件384之間的摩擦力,且紙張S與摩擦元件384之間的摩擦力大於複數紙張S之間的摩擦力。藉由上述不同摩擦力的設計,使得複數紙張S中,僅有位於最上方之紙張S被饋送進入饋紙通道36中。
接下來,於饋紙通道36中移動之該紙張S通過紙張偵測模組37,此時,紙張S推動位於饋紙通道36第一側上之金屬元件371之第二端3712,使得金屬元件371之第二端3712相對於金屬元件371之第一端3711擺動,因應金屬元件371之擺動,線圈372所產生之電磁效應發生變化,使偵測電路373偵測到的磁力值由第一磁力值變更為對應於一張紙張S通過紙張偵測模組37的第二磁力值(例如A+B)。此時,控制單元374比較第一磁力值與第二磁力值之間的變化量(亦即為B)與預設磁力值,由於變化量與預設磁力值皆為B,故控制單元374判斷正常饋紙,以繼續進行饋紙工作。
紙張S通過紙張偵測模組37之後,金屬元件371不再被紙張S推動而擺動至被推動之前的位置,且偵測電路373偵測到的磁力值再度變更為第一磁力值。另一方面,饋紙滾輪組39饋送紙張S通過掃描模組31之掃描區域301,此時,掃描模組31對該紙張S進行掃描而獲得該紙張S之掃描影像檔案。最後,掃描完成之紙張S被出紙滾輪組40饋送至出紙匣35,複數紙張S中最上方的紙張S之掃描工作完成,上述為未發生多重饋紙之掃描情形。
接下來說明自動饋紙裝置3發生多重饋紙之運作情形。自動饋紙裝置3由圖2之預備狀態變更為圖5中之饋紙狀態,且饋送複數紙張S進入饋紙通道36,以饋送兩張紙張S為例說明。當兩張紙張S通過紙張偵測模組37時,兩張紙張S推動位於饋紙通道36第一側上之金屬元件371之第二端3712,使得金屬元件371之第二端3712相對於金屬元件371之第一端3711擺動且擺動幅度大於前述一張紙張S推動金屬元件371之擺動幅度,因應金屬元件371之擺動,線圈372所產生之電磁效應發生變化,使偵測電路373偵測到的磁力值由第一磁力值變更為對應於兩張紙張S通過紙張偵測模組37的第二磁力值(例如A+2B)。
此時,控制單元374比較第一磁力值與第二磁力值之間的變化量(亦即為2B)與預設磁力值,由於該變化量大於預設磁力值,故控制單元374判斷發生多重饋紙。因此控制單元374輸出一控制訊號,使取紙滾輪382、分紙滾輪383以及饋紙滾輪組39反轉,而退出該兩張紙張S至進紙匣34。之後,取紙滾輪382以及分紙滾輪383停止反轉且再次饋送紙張S進入饋紙通道36,亦即再次進行饋紙工作。上述為發生多重饋紙之掃描情形。而其餘紙張S之掃描情形係與上述過程相同,故不再贅述。待複數紙張S皆掃描完成之後,由出紙匣35上取出複數紙張S。
需特別說明的是,使用者於每次進行饋紙工作之前,必須先偵測對應於無紙張S通過紙張偵測模組37的第一磁力值以及對應於一張紙張S通過紙張偵測模組37的第二磁力值,才可獲得預設磁力值。其原因在於,每次的饋紙工作中的紙張的種類以及厚度可能不同,故必須針對不同的紙張設定相對應的預設磁力值,以確保控制單元374判斷的正確性。
此外,本發明更提供一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不同之第二較佳實施例。請參閱圖6,其為本發明自動饋紙裝置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處於饋紙狀態之結構側視示意圖。圖6顯示一饋紙式掃描裝置5,且饋紙式掃描裝置5包括一自動饋紙裝置50以及一掃描模組51,掃描模組51具有一掃描區域501,且自動饋紙裝置50包括一本體52、一上蓋53、一進紙匣54、一出紙匣55、一饋紙通道56、一紙張偵測模組57、一取紙模組58、一饋紙滾輪組59以及一出紙滾輪組60。取紙模組58包括一取紙臂581、一取紙滾輪582、一分紙滾輪583以及一摩擦元件584,而紙張偵測模組57包括一金屬元件571、一線圈(未顯示於圖中)、一偵測電路(未顯示於圖中)以及一控制單元(未顯示於圖中),且線圈、偵測電路以及控制單元可整合於一電路板570中。本較佳實施例之自動饋紙裝置50之結構以及運作情形係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而不再贅述。而本較佳實施例與第一較佳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金屬元件571之設置方式,詳細說明如下。
請同時參閱圖6以及圖7,圖7係為本發明自動饋紙裝置之上蓋以及金屬元件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示意圖。本較佳實施例之上蓋53包括複數導紙片531以及一彈性元件532,複數導紙片531設置於上蓋53之一內表面533上且複數導紙片531垂直於上蓋53之內表面533,當上蓋53覆蓋部份本體52時,複數導紙片531位於饋紙通道56之上方。彈性元件532設置於上蓋53之內表面533上且位於二導紙片531之間之一間 隙G中,金屬元件571係固定於彈性元件532上,使金屬元件571位於饋紙通道53之第一側上。於本較佳實施例中,金屬元件571係為金屬板,而彈性元件532係為彈簧。但非以此為限,於另一較佳實施例中,金屬元件亦可採用金屬塊。
簡單說明紙張S通過紙張偵測模組57之運作情形。當自動饋紙裝置50進行與第一較佳實施例中相同之取紙工作而饋送一張紙張S進入饋紙通道,且該紙張S通過紙張偵測模組57時,紙張S推動位於饋紙通道56第一側上之金屬元件571,因應紙張S之推動力,使得金屬元件571往上蓋53之方向移動,且彈性元件532被金屬元件571推抵而呈現一壓縮狀態。因應金屬元件571之移動,線圈572所產生之電磁效應發生變化,使偵測電路5偵測到的磁力值由第一磁力值變更為對應於一張紙張S通過紙張偵測模組的第二磁力值(例如A+B)。此時,控制單元比較第一磁力值與第二磁力值之間的變化量(亦即為B)與預設磁力值,由於變化量與預設磁力值皆為B,故控制單元判斷正常饋紙,以繼續進行饋紙工作。紙張S通過紙張偵測模組57之後,金屬元件571不再被紙張S推動,使彈性元件532由壓縮狀態回復原狀且提供一彈性力至金屬元件571,使金屬元件571移動至被推動之前的位置,且偵測電路偵測到的磁力值再度變更為第一磁力值。
接下來,當自動饋紙裝置50進行與第一較佳實施例中相同之取紙工作而饋送兩張紙張S進入饋紙通道,且該兩張紙張S通過紙張偵測模組57時,兩張紙張S推動位於饋紙通道56第一側上之金屬元件571,因應紙張S之推動力,使得金屬元件571往上蓋53之方向移動,且彈性元件532被金屬元件571推抵而呈現壓縮狀態。因應金屬元件571之移動,線圈所產生之電磁效應發生變化,使偵測電路偵測到的磁力值由第一磁力值變更為對應於兩張紙張S通過紙張偵測模組57的第二磁力值(例如A+ 2B)。由於磁力值之變化量大於預設磁力值,故控制單元判斷發生多重饋紙。因此控制單元輸出一控制訊號,使取紙滾輪582、分紙滾輪583以及饋紙滾輪組59反轉,而退出該兩張紙張S至進紙匣54。至於後續之運作情形係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而不再多加說明。
需特別說明的是,本發明自動饋紙裝置並非僅可應用於掃描裝置,亦可將其紙張偵測模組應用於掃描裝置中、多功能事務機中以及碎紙裝置中,且其運作情形為同理,故不再贅述。
根據上述二較佳實施例可知,本發明自動饋紙裝置可根據紙張通過紙張偵測模組時所產生的磁力變化而判斷是否發生多重饋紙之情形,且於發生多重饋紙時,退出複數紙張至進紙匣,以免發生掃描漏頁之情況。另外,由於本發明之紙張偵測模組僅包含有金屬元件、線圈、偵測電路以及控制單元,其結構簡單且運作單純,故於自動饋紙裝置中增設紙張偵測模組亦不需太高的成本,約2美金。以符合成本上的考量。因此,本發明自動饋紙裝置不會發生因多重饋紙而掃描漏頁之情形。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因此凡其它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下所完成之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於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3‧‧‧饋紙式掃描裝置
30‧‧‧自動饋紙裝置
31‧‧‧掃描模組
32‧‧‧本體
33‧‧‧上蓋
34‧‧‧進紙匣
35‧‧‧出紙匣
36‧‧‧饋紙通道
37‧‧‧紙張偵測模組
38‧‧‧取紙模組
39‧‧‧饋紙滾輪組
40‧‧‧出紙滾輪組
301‧‧‧掃描區域
331‧‧‧導紙片
370‧‧‧電路板
371‧‧‧金屬元件
381‧‧‧取紙臂
382‧‧‧取紙滾輪
383‧‧‧分紙滾輪
384‧‧‧摩擦元件
S‧‧‧紙張

Claims (10)

  1. 一種自動饋紙裝置,用以依序饋送複數紙張至一掃描模組之一掃描區域,該自動饋紙裝置包括:一本體;一上蓋,覆蓋於部分該本體;一進紙匣,連接於該本體,用以放置該複數紙張於其上;一出紙匣,設置於該本體上,用以放置通過該掃描區域之該複數紙張;一饋紙通道,設置於該進紙匣與該出紙匣之間且位於該上蓋之下方,用以供該複數紙張通過;以及一紙張偵測模組,設置於該饋紙通道上,用以偵測是否發生多重饋紙,該紙張偵測模組包括:一金屬元件,設置於該饋紙通道之一第一側;一線圈,設置於該饋紙通道之一第二側,用以因應一電磁效應而輸出一磁力;一偵測電路,設置於該饋紙通道之該第二側且連接於該線圈,用以供電予該線圈而使該線圈產生該電磁效應,或因應該金屬元件是否被該紙張推動而偵測到一第一磁力值或一第二磁力值;以及一控制單元,設置於該饋紙通道之該第二側且連接於該偵測電路,用以根據該第一磁力值以及該第二磁力值之間之一變化量而判斷是否發生多重饋紙;其中當該變化量大於一預設磁力值時,判斷發生多重饋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饋紙裝置,其中該上蓋包括複數導 紙片,設置於該上蓋之一內表面上且位於該饋紙通道之上方,該金屬元件設置於該二導紙片之間,該金屬元件之一第一端固定於該二導紙片上,且該金屬元件之該第二端位於該饋紙通道之該第一側上;其中當位於該饋紙通道中之該紙張通過該紙張偵測模組時,該金屬元件之該第二端被該紙張推動而相對於該金屬元件之該第一端擺動,使該偵測電路偵測到該第二磁力值。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饋紙裝置,其中該上蓋包括:複數導紙片,設置於該上蓋之一內表面上且位於該饋紙通道之上方;以及一彈性元件,設置於該上蓋之該內表面上且位於該二導紙片之間之一間隙中,且該金屬元件固定於該彈性元件上,使該金屬元件位於該饋紙通道之該第一側上;其中當位於該饋紙通道中之該紙張通過該紙張偵測模組時,該金屬元件被該紙張推動而相對於該饋紙通道移動,使該偵測電路偵測到該第二磁力值。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饋紙裝置,其中當該金屬元件未被該紙張推動時,該偵測電路偵測到該第一磁力值;當該金屬元件被一該紙張推動時,該偵測電路偵測到該第二磁力值,且該第一磁力值以及該第二磁力值之間之該變化量等於該預設磁力值,使該控制單元判斷正常饋紙;當該金屬元件被該複數紙張推動時,該偵測電路偵測到該第二磁力值,且該第一磁力值以及該第二磁力值之間之該變化量大於該預設磁力值,使該控制單元判斷發生多重饋紙。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自動饋紙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設定該 第一磁力值以及對應於該金屬元件被一該紙張推動之該第二磁力值之間之該變化量等於該磁力預設值。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饋紙裝置,更包括:一取紙模組,設置於該進紙匣以及該饋紙通道之間,用以依序饋送位於該進紙匣上之該複數紙張進入該饋紙通道;饋紙滾輪組,設置於該饋紙通道上,用以依序饋送該複數紙張進入該掃描區域;以及一出紙滾輪組,設置於該饋紙通道上且接近於該出紙匣,用以依序饋送通過該掃描區域之該複數紙張至該出紙匣;其中當該控制單元判斷發生多重饋紙時,該取紙模組以及該饋紙滾輪組反轉,使通過該紙張偵測模組之該複數紙張被退回至該進紙匣。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自動饋紙裝置,其中該取紙模組包括:一取紙臂,設置於該饋紙通道之該第一側之上方,用以相對於該饋紙通道擺動;一取紙滾輪,設置於該取紙臂上,用以因應該取紙臂之擺動而與該複數紙張接觸,且依序饋送該複數紙張進入該饋紙通道;一分紙滾輪,設置於該取紙臂上且與該取紙滾輪並排,用以分離該複數紙張,使該複數紙張中僅一該紙張可進入該饋紙通道;以及一摩擦元件,設置於該饋紙通道之該第二側上,用以提供一摩擦力予該複數紙張,而輔助分離該複數紙張。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自動饋紙裝置,其中該摩擦元件係一摩擦滾輪或一摩擦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饋紙裝置,其中該金屬元件係一金屬薄片、一金屬板或一金屬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饋紙裝置,其中該線圈、該偵測電路以及該控制單元可整合於一電路板中。
TW103111694A 2014-03-28 2014-03-28 自動饋紙裝置 TWI4665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1694A TWI466531B (zh) 2014-03-28 2014-03-28 自動饋紙裝置
JP2014132220A JP2015189581A (ja) 2014-03-28 2014-06-27 自動原稿給紙装置
US14/335,594 US20150277329A1 (en) 2014-03-28 2014-07-18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1694A TWI466531B (zh) 2014-03-28 2014-03-28 自動饋紙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66531B true TWI466531B (zh) 2014-12-21
TW201537948A TW201537948A (zh) 2015-10-01

Family

ID=52575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1694A TWI466531B (zh) 2014-03-28 2014-03-28 自動饋紙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77329A1 (zh)
JP (1) JP2015189581A (zh)
TW (1) TWI46653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7501B2 (en) * 2002-06-20 2008-02-05 Avision Inc. Method for acquiring document images with a paper feed scanner
CN201082597Y (zh) * 2007-10-10 2008-07-09 环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导磁式送纸装置
US20080179819A1 (en) * 2007-01-30 2008-07-31 Chen-Tsai Tsai Duplex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and duplex document scann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20090261525A1 (en) * 2008-04-16 2009-10-22 Universal Scientific Industrial Co., Ltd. Magnetic paper-feeding roller assembly
TWI366518B (en) * 2009-11-13 2012-06-2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Auto document feed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2301A (en) * 1960-11-21 1965-05-04 Harris Intertype Corp Multiple sheet detector
US4462587A (en) * 1981-09-25 1984-07-31 Diebold Incorporated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bill status in a paper money dispenser
JPH0281845A (ja) * 1988-06-14 1990-03-22 Minolta Camera Co Ltd 給紙装置
US5833227A (en) * 1991-07-08 1998-11-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JPH07253302A (ja) * 1994-03-16 1995-10-03 Yokogawa Electric Corp シート状物質の厚さ測定装置
JP3976861B2 (ja) * 1997-12-22 2007-09-19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
JP4635830B2 (ja) * 2005-11-08 2011-02-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
JP4775232B2 (ja) * 2006-11-14 2011-09-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5015669B2 (ja) * 2007-06-20 2012-08-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電子ペーパー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137716A (ja) * 2007-12-06 2009-06-25 Murata Mach Ltd 原稿搬送装置
JP4706763B2 (ja) * 2009-01-29 2011-06-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TW201322731A (zh) * 2011-11-18 2013-06-0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文件感測模組以及應用文件感測模組之雙面影像掃描裝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7501B2 (en) * 2002-06-20 2008-02-05 Avision Inc. Method for acquiring document images with a paper feed scanner
US20080179819A1 (en) * 2007-01-30 2008-07-31 Chen-Tsai Tsai Duplex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and duplex document scann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201082597Y (zh) * 2007-10-10 2008-07-09 环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导磁式送纸装置
US20090261525A1 (en) * 2008-04-16 2009-10-22 Universal Scientific Industrial Co., Ltd. Magnetic paper-feeding roller assembly
TWI366518B (en) * 2009-11-13 2012-06-2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Auto document feeder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lawomir Tumanski, "Induction coil sensors—a review",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ume 18, page R31–R46, January 19, Year of 200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7948A (zh) 2015-10-01
US20150277329A1 (en) 2015-10-01
JP2015189581A (ja) 2015-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41493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TWI387311B (zh) 具有名片饋送機構之饋紙式掃描器
US1055483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5005006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4196194A (ja) 給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TWI466531B (zh) 自動饋紙裝置
JP2017088270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JP2002211814A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JP2012166952A (ja) 画像生成装置内で媒体シートを給送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8335024B2 (en) Multiple feeding preven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WO2019209430A1 (en) Misfeed prevention through controlling retard roller operation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730536B2 (en) Scanning apparatus with a sheet size delecting mechanism
US8152155B1 (en) Envelope feed apparatus
JP634103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からの排出用紙の収容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64278B2 (ja) シートサイズ検知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給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3971673B2 (ja) 給紙装置
JP2010168129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
KR100635274B1 (ko) 화상형성장치의 수동 급지장치
CN104980604A (zh) 自动馈纸装置
JP200900715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TW200925096A (en) Feeder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WO2019097645A1 (ja) 媒体搬送装置
JP202011105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967286B2 (en) Sheet stacking tray assembly with geometric protuberances
JP2019210106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