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7091B - 防水拉鏈及將液密塗料塗至鏈布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水拉鏈及將液密塗料塗至鏈布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7091B
TWI457091B TW100126460A TW100126460A TWI457091B TW I457091 B TWI457091 B TW I457091B TW 100126460 A TW100126460 A TW 100126460A TW 100126460 A TW100126460 A TW 100126460A TW I457091 B TWI457091 B TW I4570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zipper
waterproof
coating
fabric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6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04287A (en
Inventor
Meirion Williams
Steven Thomas
Eiji Gonda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204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4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7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709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2Means for making slide fasteners gas or watertigh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5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4/2514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with distinct member for sealing surfa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5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4/2518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having coiled or bent continuous wire interlocking surface
    • Y10T24/253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having coiled or bent continuous wire interlocking surface with stringer tape having distinctive property [e.g., heat sensiti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5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4/2539Interlocking surface constructed from plural elements in serie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 Outer Garments And Coats (AREA)

Description

防水拉鏈及將液密塗料塗至鏈布之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拉鏈,更特定言之本發明係關於圈式拉鏈,且尤其為實質上防水或液密的圈式拉鏈。
2010年7月27日申請之英國專利申請案第1012592.0號之包括說明書、圖式及申請專利範圍的全部揭示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存在許多類型之液密拉鏈,其中鏈帶(stringer)鏈布沿每一邊緣之一側支撐連續嚙合鏈齒列且在相反側上支撐密封部件,藉此產生防水或液密之緊扣機構。
當緊扣或嚙合鏈齒包含連續圈時,最通常地將嚙合鏈齒編織或針織至鏈帶鏈布上或者將其縫合至該鏈布之邊緣處的鏈布表面。
始終需要如下拉鏈:防水及液密,且可滿足成人及兒童同樣日益可進行極限運動活動之現代世界的苛刻要求。
當應用於戶外活動服裝時,拉鏈有必要堅固、耐磨且最重要的是實質上不透液體。然而,就接近防水遮蓋物之液體呈(例如)雪、冰或水霧形式而言,塗至鏈帶鏈布之外部表面的防水遮蓋物常常為弱點。
先前技術之教示已設法解決此問題,且已揭示下列拉鏈。
在US 6,343,408 B1(YKK Corporation)中,描述了一對液密拉鏈載帶,其上定位有嚙合部件列,且其由軟性、合成之橡膠或類似遮蓋層上覆。
在載帶之縱向邊緣之橫向上偏移隔開的位置將連續嚙合部件列之對縫紉至載帶,使得軟性遮蓋層之按壓接觸邊緣部分沿縱切面彼此接觸,該縱切面在其中央軸處與拉鏈相交且與拉鏈平面成直角地延行。
當嚙合部件列脫齧時,遮蓋層之按壓接觸邊緣部分突出於縱切面之上。然而,當嚙合部件列嚙合時,遮蓋層之邊緣部分遠離攜載嚙合部件列之鏈布彎曲,且使其與拉鏈粗略地成直角地延伸。
因此,軟性遮蓋層之按壓接觸邊緣在拉鏈閉合時在壓力下彼此嚙合,從而產生液密拉鏈,且藉此防止液體在軟性遮蓋層之按壓接觸邊緣之間通過。
不幸地,此類型之拉鏈配置存在問題,該問題在於在遮蓋層之兩個按壓接觸邊緣或密封唇緣放在一起時,相當容易干擾該等按壓接觸邊緣,藉此打破液密密封。
亦可能易於(例如)在製造程序中由遮蓋層之彎曲或折皺干擾或損壞密封,藉此使密封扣結件及接觸邊緣誤成形。
此外,由於滑脂為此等拉鏈之製造程序中的基本組份,因此將滑脂塗至遮蓋層亦可由於引起唇緣在彼此之上滑動而導緻密封唇緣或接觸邊緣易於變形。此情形又導緻密封唇緣之對接中之斷口,由此造成水進入,此係因為唇緣中之一者可相對於相反唇緣滑出其應在位置。由於使用滑脂來使拉鏈(尤其為「重負荷」拉鏈)之運動變得容易係相當常見之慣例,因此密封唇緣之對準不良為製備液密拉鏈時之大問題,且為本申請案設法解決之問題。
在US 3,668,745(Krupp)中,亦揭示具有用於在連鎖齒或嚙合鏈齒之上提供液密密封之密封唇緣的密封扣合物或拉鏈。在此文獻中,嚙合鏈齒不突出於在閉合位置攜載該等嚙合鏈齒之鏈帶的邊緣之外。實情為,相對小之密封唇緣提供於嚙合鏈齒之中性軸附近,且在嚙合鏈齒閉合時,鏈帶之邊緣翻轉從而將彈性材料之密封唇緣引到一起,且藉此產生液密密封。
此類型之配置儘管提供合適之液密緊扣機構但設計上複雜,且因此製造起來更加昂貴。其亦需要特定設計之嚙合鏈齒形狀,此致使拉鏈之標準化生產更加困難且昂貴,尤其對於具有更多硬質鏈布之更大及更「重負荷」之拉鏈係如此。
在US 2,923,992(Armstrong)中,再次描述了能夠提供合適之密封以對抗水、空氣及其他液體之通過的可撓性拉鏈。在本文所描述之拉鏈中,提供了一對紡織鏈帶,其中鏈齒串聯安裝於該等鏈帶之鄰近邊緣上且不透水之材料層安裝於該等鏈帶之一側上。
然而,在US 2,923,992中,不透水之材料層的對接邊緣相對於彼此成不同角度,使得在拉鏈閉合時對接表面或密封唇緣相對於嚙合鏈齒之閉合平面成銳角,藉此產生角形對接。此情形具有在密封唇緣之間的不平對接及因此導緻密封唇緣之非平面配置的不平扣合物機構之可能性。
在US 4,580,321(Yoshida Kogyo K.K.)中,描述了包含可沿其各別縱向邊緣接合之一對拉鏈鏈帶的液密拉鏈,其中支撐鏈布及連續嚙合鏈齒列在該鏈布之側上縱向延伸。彈性體密封部件上覆鏈布之一側且具有橫向突出於由嚙合之該等拉鏈之兩半所界定之對稱的中央平面之外的縱向接觸邊緣部分,該平面垂直於該彈性體密封部件之總平面。
然而,在US 4,580,321中,拉鏈之每一側上的密封部件在該拉鏈閉合時產生不平且不美觀之隆脊,且此外,歸因於鏈布之每一側上之彈性體密封部件的鈍本質,不可控制閉合時密封部件之最終形狀。因此,此情形可導致鏈布之每一側上之各別密封部件滑裂的固有問題,由此引起液體進入的可能。
在US 3,501,816(Heimberger)中,揭示了包含一對可相互嚙合之彈性體密封條的液密拉鏈,其中彈性體材料囊封各別鏈帶鏈布之每一側上的嚙合鏈齒。拉鏈兩半最初相對於彼此側向顛倒,且互連以用於擠壓附近之彈性體材料。
亦揭示了凸出且強烈突出之彈性體材料之尖端或肋狀物安置於鏈帶鏈布之每一側上的拉鏈。當拉鏈處於打開配置中時,彈性體材料之唇緣或肋狀物以某種方式延伸至嚙合鏈齒之邊緣之外。儘管相對軟之彈性體唇緣或肋狀物不影響拉鏈上之滑件操作,但不可控制唇緣或肋狀物之對接,從而導致不平對接,由此引起液體進入。
在US 4,888,859(Yoshida Kogyo K.K.)中,再次描述包含一對支撐鏈布的水密拉鏈,該等支撐鏈布各自在一個表面上塗佈有抗水材料且包括沿縱向邊緣安裝於鏈布中之每一者上的嚙合鏈齒列。
由嚙合鏈齒列之齒合所界定的間隔或間隙完全由填充芯填充,該填充芯在與液體接觸時膨脹且藉此防止液體進入至拉鏈所應用於之服裝中。
填充芯由聚合纖維材料形成,該聚合纖維材料高吸水且能夠在以水弄濕後即膨脹,且進一步在正常使用中對抗壓力高保持水。
另外,在US 4,888,859之一個實施例中,拉鏈為隱蔽的且鏈布在表面中之一者上塗佈有水密層且包括摺疊邊緣部分,該摺疊邊緣部分進一步包含在相反鏈布之邊緣處對接的防水股線。
US 4,888,859中未提及使防水層成形以特定地確保在防水層之邊緣對接時不存在防水層之密封唇緣的邊緣之滑裂及對準不良的嚙合機構。在US 4,888,859中藉由防水股線之存在來防止水進入拉鏈中,該等防水股線阻塞出現在鏈布邊緣與水密層之間的任何間隙。
最後,在US 6,427,294 B1(YKK Corporation)中,描述防水拉鏈,其中包含低熔點樹脂層及高熔點樹脂層之層壓合成樹脂膜融合至拉鏈中的緊扣鏈布之至少一面的整個表面,使得低熔點樹脂層與鏈鏈布之表面接觸且對抗而緊扣鏈齒安裝於緊扣鏈布之側邊緣上。
因此,在US 6,427,294 B1中藉由組合提供防水層之多個樹脂層來防止水進入。又,在US 6,427,294中,防水層圍繞鏈布之邊緣延伸,且紗線被使用,其融合至防止任何水進入的位置中。
在US 6,427,294中未提及如下防水層:其包含翼片且其成形以使得其在拉鏈處於打開位置時不延伸經過嚙合鏈齒之邊緣,且其對接以形成實質上平面的防水層使得密封唇緣不會相對於彼此而移動且不允許水進入。
因此,本發明設法克服與先前技術拉鏈相關聯之問題且提供改良之防水拉鏈,該改良之防水拉鏈能夠耐受並處置極端天氣狀況且仍保持防水及不透液體,且其中防水層不干擾嚙合鏈齒之齒合且此外其對藉由標準製造程序中滑脂之使用所引起的製造損壞具有改良之抵抗力。
另外,在本發明中,提供一種拉鏈,其中防水層之新穎形狀,及防水層之邊緣或密封唇緣及該等邊緣或密封唇緣相對於嚙合鏈齒的位置確保了滑脂更加難以干擾密封唇緣之密封,且因此致力於防止密封唇緣在標準製造程序期間相對於彼此滑裂。
此外,若防水層之密封唇緣的滑裂發生,則密封唇緣之配置使該等唇緣僅僅移動得更靠在一起,藉此確保防水密封的緊密性。
因此,本發明適用於防水及甚至不透液體之拉鏈,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另外,將瞭解,本發明之拉鏈具有在防水服裝及用於(例如)戶外活動中之服裝(包括(例如)步行衣、潛水衣等)中的特定應用,且亦具有在防水物品(例如,帳篷及救生筏)中的特定應用,但再次,應用不限於此。
因此,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提供:一種防水拉鏈,其包含:一對鏈布,其具有附接至其之嚙合鏈齒,其中:一聚合材料塗料提供於該鏈布之至少一表面上且沿其連續延伸;該塗層在橫截面中包含一具有一球根狀區域的翼片;且該塗層未可延伸至該拉鏈處於打開配置中之該等嚙合鏈齒之外。
亦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水拉鏈,其包含:一對鏈布,其具有附接至其之嚙合鏈齒,其中:一聚合材料塗層提供於該鏈布之至少一表面上且沿其連續延伸;該塗層在橫截面中包含一具有一球根狀區域的翼片;該拉鏈之每一側上的該等翼片對接以形成一包含一第一開始點及一第二結束點的密封;且在該拉鏈處於一閉合配置中時,該密封之該第一開始點與該第二結束點之間的長度大於該等嚙合鏈齒及該塗層之一側處的該鏈布之一末端邊緣的一邊界點與該密封之該第一開始點之間的距離。
較佳為將該聚合材料之該塗料擠壓至該鏈布上,然而,可藉由替代方法塗該聚合材料之該塗料。另外,該聚合材料之該塗層可進一步黏附至該鏈布。任何合適之黏著劑可用於此目的。
該等嚙合鏈齒包含一第一上部部分及一第二下部部分。該等嚙合鏈齒之該第一上部部分最接近該聚合材料之該塗層。
亦根據本發明,該鏈布之每一側上的該塗層之該翼片包含:一第一抬高部分,該第一抬高部分自作為一開始點的該鏈布之一末端邊緣在一鏈布正面及背面方向上遠離該等嚙合鏈齒延伸;一第二頂部部分,該第二頂部部分延續該第一抬高部分;及一第三返回部分,該第三返回部分延續該第二頂部部分且在一鏈布寬度方向上遠離該等嚙合鏈齒延伸。該翼片之該第一抬高部分開始於該鏈布結束處之開始點。
在根據本發明之防水拉鏈中,該等嚙合鏈齒包含一第一上部部分及一第二下部部分,且其中該等嚙合鏈齒之該第一上部部分比該第二下部部分更接近該聚合材料之該塗層。另外,該等嚙合鏈齒之該第一上部部分與該翼片之該第一抬高部分(其開始於該鏈布結束處之開始點)的開始點之間的距離小於該等嚙合鏈齒之該第一上部部分與該第二下部部分之間的距離之25%。亦即,小於該等嚙合鏈齒之深度的25%。更佳為該等嚙合鏈齒之該第一上部部分與該翼片之該第一抬高部分(其開始於該鏈布結束處之開始點)的開始點之間的距離小於20%。
亦較佳為形成該翼片之該聚合材料塗層提供於該鏈布之至少一表面上且沿其連續延伸,且亦在該等嚙合鏈齒之遠端之織物鏈布的邊緣之上延伸。翼片狀之聚合材料塗層亦可延伸至該鏈布之一第二表面。
根據本發明之該第一態樣,該翼片狀之聚合材料塗層包含:一球根狀區域,該球根狀區域形成於該翼片中以便在該等嚙合鏈齒之一側處擴張;及一頸部區域,該頸部區域具有一實質上均一之厚度。該聚合材料可為一熱固性物,但較佳包含熱塑性物,且最佳包含聚胺基甲酸酯或聚氯丁二烯。該聚合材料亦可為透明的。
每一鏈布之至少一側上之該塗層的該翼片在該拉鏈之一中央線處對接以形成一密封。該密封包含該翼片之該等密封唇緣之一對接。另外,位於每一鏈布之至少一側上的該對接翼片之一上部表面相對於每一鏈布之表面對準。該聚合材料之該塗層在該鏈布之該一表面上可比在該鏈布之該第二表面上厚。
亦較佳為根據本發明之防水拉鏈應用於一圈式拉鏈。該圈式拉鏈較佳包含耐綸。該拉鏈亦可包含一疏水處理,或者,該等鏈布可包含疏水材料。每一鏈布較佳包含織物。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態樣,提供一種將一液密塗料塗至根據本發明之該第一態樣之一鏈鏈布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經由一擠壓模饋入具有附接至其之嚙合鏈齒的鏈布及將一聚合材料層擠壓至該鏈布之至少一側上以形成一液密拉鏈,其中擠壓出該聚合材料之該層的翼片以防止液體進入。
根據本發明之第三態樣,如關於本發明之第一態樣或第二態樣所描述之一液密拉鏈係用於衣服、帳篷、救生筏及皮箱。
本發明之較佳特徵的其他態樣將自以下描述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變得顯而易見。
根據本發明,有可能耐受並處置極端天氣狀況且仍保持防水及不透液體,有可能防止防水層干擾嚙合鏈齒之齒合,有可能改良對藉由滑脂之使用所引起之製造損壞的抵抗力,有可能確保滑脂更加難以干擾密封唇緣之密封,且有可能防止密封唇緣在標準製造程序期間相對於彼此滑裂。
現將藉由實例且參看隨附圖式進一步描述本發明。
在圖1中,揭示先前技術之圈式拉鏈10的截面圖,其中防水層22a及22b形成於一對鏈布24a及24b之一側處,且圈式嚙合鏈齒20a及20b安裝於另一側處。
藉由捲曲合成樹脂單絲來形成圈式嚙合鏈齒20a及20b中之每一者。嚙合鏈齒中之每一者包含與相反嚙合鏈齒嚙合之嚙合部分、上部支腳部分及下部支腳部分,以及翻轉部分。以縫紉線將嚙合鏈齒20a及20b縫合至鏈布24a及24b,或在針織或編織鏈布24a及24b時將嚙合鏈齒20a及20b編織或針織至鏈布24a及24b上。
在圖1中,嚙合鏈齒20a、20b彼此嚙合,且拉鏈10因此閉合。在以下描述中,平行於鏈布24a及24b之水平表面且垂直於鏈布24a及24b之縱向方向的方向被稱為鏈布寬度方向,且垂直於該水平表面之方向被稱為正面及背面方向。
嚙合鏈齒20a、20b分別附接至該對鏈布24a及24b之相反邊緣,且防水層22a及22b塗於鏈布24a及24b頂上。
防水層22a及22b沿拉鏈10之長度延伸,且在橫截面中可見防水層22a及22b在鏈布24a及24b之每一側上之翼片狀末端41a及41b的外部(在鏈布寬度方向上遠離該等末端之方向)具有實質上均一之狹長剖面或頸部區域23a、23b以形成翼片狀突起40a及40b。當拉鏈10處於如圖1中所示之閉合位置時,位於嚙合鏈齒20a、20b所應用於之鏈布24a及24b之相反側上的密封唇緣30a、30b(對接唇緣)形成於翼片40a及40b上,且密封唇緣30a及30b彼此接觸。
然而,如圖1中所展示,防水層22a及22b之形狀存在問題,該問題在於在拉鏈10閉合且嚙合鏈齒20a及20b處於齒合關係時,密封唇緣30a及30b未極佳對準使得第一翼片40a看起來相對於第二翼片40b抬高。
結果,當在橫截面中檢視時,拉鏈10之防水層20a及20b不形成平坦表面,且不會有效地發揮防水性質。密封唇緣30a及30b或翼片40a及40b之此對準不良導致拉鏈10之打開及閉合的問題。另外,翼片40a及40b上之密封唇緣30a及30b之非均一會合允許水進入,使得拉鏈10不再可發揮防水性質。防水層22a及22b之此不平表面亦可導致打開及閉合拉鏈10時之問題,此係因為將難以使滑件(未圖示)在防水層22a及22b之不平表面上經過且藉此閉合或打開拉鏈10。
另外,當製造如圖1中之具有防水層22a及22b的拉鏈10(扣結件)時,常常使用油及/或滑脂來使滑件之滑動變得容易。然而,油及/或滑脂之使用可常常導致翼片40a及40b以及密封唇緣30a及30b在使用中被損壞、摺疊或對準不良,此情形可導致液體穿過密封而進入。在不願受任何特定理論限定之情況下,可猜測係狹長頸部區域23a及23b以及翼片40a及40b之形狀及厚度導致了頸部區域23a及23b以及翼片40a及40b在拉鏈10製造程序期間對準不良及密封唇緣之對準不良。翼片40a及40b之狹長頸部區域23a及23b具有實質上相同的厚度直到末端部分41a及41b為防水層22a及22b在頸部區域23a及23b中提供足夠的可撓性,以允許該等層朝嚙合鏈齒20a及20b撓曲且彎曲。
在圖2中,說明圖1中所見的拉鏈10之一側(圖1中之左側)的放大橫截面圖,其中翼片狀防水層140黏附至嚙合鏈齒120a所附接至之鏈布124a的頂部。
翼片(防水層)140包含自鏈布124a之邊緣在正面及背面方向(亦即,正面方向)上遠離嚙合鏈齒120a延伸的抬高部分142、延續抬高部分142之圓形頂部部分144,及延續圓形頂部部分144且在水平方向上遠離嚙合鏈齒120a延伸的返回部分146。如圖2中所展示,防水層140包含終止於翼片140之末端141a的狹長頸部區域123a。然而,在翼片140於密封唇緣130a處終止之前,翼片140包含實質上均一之橫截剖面。亦自圖2可見,儘管翼片140之末端141a在橫截面中與嚙合鏈齒120a成一直線終止,但若朝嚙合鏈齒120a在向下方向上按壓防水翼片140,則密封唇緣130a之區域將延伸至嚙合鏈齒120a的末端之外。
開始於鏈布124a結束處之翼片140的抬高部分142高於嚙合鏈齒120a之頂部邊緣150一設定距離,使得嚙合鏈齒120a的頂部(頂部邊緣150)與鏈布124a結束處之翼片140之抬高部分142的開始點之間存在由「x」所表示之距離。嚙合鏈齒120a之頂部(頂部邊緣150)與翼片140之抬高部分142的開始點之間的距離「x」接近如在嚙合鏈齒120a之頂部邊緣150(第一上部部分)與嚙合鏈齒120a之底部151(第二下部部分)之間所量測之嚙合鏈齒120a之高度「h」的一半。橫截面中之頂部邊緣150為鏈布124a之一側處之嚙合鏈齒120a的尖峰部分,且橫截面中之底部151為鏈布124a之相反側處之嚙合鏈齒120a的尖峰部分。
此距離「x」確保當嚙合鏈齒20a及20b如圖1中所示而相互咬合時,存在有由防水層22a及22b以及嚙合鏈齒20a及20b之接合(嚙合)所產生的空隙50。此空隙50具有相對於拉鏈10之大小(圖1之橫截面圖中的大小)所示的大小(圖1之橫截面圖中的大小)。因此,若進一步藉由在密封唇緣30a及30b之邊緣上存在有附加油及/或滑脂而引起對準不良之翼片40a、40b滑動,則由於空隙50而在拉鏈10中存在足夠的空間供翼片40a及40b相對於彼此進行額外移動,且因此可發生翼片40a及40b相對於彼此之進一步對準不良。此情形最終導致具有更加顯著之不平防水層22a及22b的拉鏈10。另外,防水層22a及22b之頸部區域23a及23b的實質上均一之厚度具有使防水層22a及22b中存在足夠可撓性以允許翼片40a及40b相對於彼此移動且移動至拉鏈10閉合時所形成之空隙(空間)50中的效果應。
在說明具有嚙合鏈齒220之拉鏈之一側的橫截面圖及根據本發明之翼片狀防水層242的圖3中,可見,儘管翼片230具有具實質上均一之厚度以用於翼片230之一部分的頸部區域231,但頸部區域231亦朝外分別在圖3中的嚙合鏈齒220之一側於翼片230的下部表面247及上部表面249處朝向嚙合鏈齒220及遠離嚙合鏈齒220延伸,以形成終止於翼片230之密封唇緣的球根狀末端241。在橫截面中,形成球根狀末端(球根狀區域)241,使得其厚度自頸部區域231之厚度朝嚙合鏈齒220逐漸增加且由此球根狀末端241可被視為球莖形狀。第一上部部分250亦被稱為頂部邊緣,且第二下部部分252亦被稱為底部。
因此,翼片230之抬高部分240係自在橫截面中鏈布224所終止之鏈布224末端邊緣起形成,且鏈布末端邊緣側的抬高部分240與嚙合鏈齒220之頂部邊緣250之間的距離「y」遠短於嚙合鏈齒220之頂部邊緣250與底部252之間的由「z」所表示的距離。防水層242之翼片230仍包含自作為開始點之鏈布224結束之位置(鏈布224之末端邊緣)在正面及背面方向(亦即,正面方向)上遠離嚙合鏈齒220延伸的抬高部分(第一抬高部分)240、接續抬高部分240之圓形頂部部分(第二頂部部分)244,及接續圓形頂部部分244且在水平方向上遠離嚙合鏈齒220延伸的返回部分246,且嚙合鏈齒220仍緊固至鏈布224,然而,在圖3中可見,在拉鏈之打開狀態中,翼片230不突出至嚙合鏈齒220之末端邊緣251之外。另外,即使某人欲朝嚙合鏈齒220按壓翼片230,翼片230仍可不被迫使延伸至嚙合鏈齒220之末端(側邊緣251)之外。自圖3可見,翼片230之密封唇緣與嚙合鏈齒220之側邊緣251之間存在距離「d」。當每一鏈布224之嚙合鏈齒220彼此嚙合且拉鏈閉合時,每一側處之翼片230對接且變形以在正面及背面方向上遠離嚙合鏈齒220突出,但對於距離「d」,其突出量小於如圖1中所展示之先前技術拉鏈的突出量。亦即,根據本發明,在嚙合之前及之後,翼片230之密封唇緣在正面及背面方向上的高度變化與先前技術相比可減小,且由此有可能防止密封唇緣之滑裂。
另外,翼片230之抬高部分240與嚙合鏈齒220之頂部邊緣250之間的距離「y」與圖2中所說明之先前技術配置相比減小大約50%,使得距離「y」小於在嚙合鏈齒220之頂部邊緣250與底部252之間所量測的嚙合鏈齒220之高度「z」的25%。甚至更佳地,距離「y」小於嚙合鏈齒220之高度「z」的20%,此係因為與先前技術相比,在嚙合鏈齒220嚙合之狀態中之空隙的大小相對於拉鏈之大小減小變得可能。
形成翼片230之聚合材料的塗層沿鏈布224之一表面223連續延伸,且亦可在織物鏈布224之邊緣上遠離嚙合鏈齒220延伸。因此,形成翼片230之聚合材料的塗層亦可沿鏈布224之第二表面(亦即,背部表面225)延伸。
在圖4中,說明處於閉合狀態之根據本發明之拉鏈的橫截面圖,其中嚙合鏈齒320a、320b處於相互齒合關係。在圖4中,拉鏈包含分別附接至鏈布324a及324b之相反邊緣的嚙合鏈齒320a及320b。位於鏈布324a、324b頂上的分別為防水層322a及322b。
然而,在圖4中可見,翼片342a、342b在擁有開始於鏈布324a、324b結束處之點(鏈布末端邊緣)處的抬高部分(第一抬高部分)340a及340b、延續抬高部分340a及340b的頂部部分(第二頂部部分)344a及344b,及延續頂部部分344a及344b且在水平方向上遠離頂部部分344a及344b延伸的返回部分346a及346b之同時,頂部部分344a及344b處之翼片342a及342b的最上部分在不滑裂的情況下相對於彼此對準。另外,密封唇緣邊緣330a及330b亦對準。然而,更重要的是,在嚙合鏈齒320a及320b之頂部邊緣350與翼片342a及342b之抬高部分340a及340b之間所產生的空隙400的體積減小。此係因為嚙合鏈齒320a及320b之頂部邊緣350與翼片342a及342b之抬高部分340a及340b的開始點之間的距離「y」在與先前技術之拉鏈相比時在長度上已減小。
空隙400之體積的此減小亦歸因於在密封(密封唇緣之邊緣330a及330b)之前翼片342a及342b包含延伸至形成空隙400之區域中(在自上部部分344a及344b朝返回部分346a及346b的距離中)的球根狀末端(球根狀區域)341a及341b。形成球根狀末端341a及341b,使得在橫截面中其厚度自頸部區域之厚度朝嚙合鏈齒320a及320b逐漸增加,翼片342a及342b之正面表面遠離嚙合鏈齒320a及320b,且鏈布324a及324b之一側處的表面朝嚙合鏈齒320a及320b展佈,以形成擴張形狀。且翼片342a及342b係在與具有均一厚度之頸部區域相比擴張之部分處以球根狀末端341a及341b的區域形成。球根狀區域341a及341b在翼片342a及342b之密封唇緣之間提供更大的對接面積。另外,防水層322a及322b之擴張本質產生球根狀區域341a,且具有使防水層322a及322b在球根狀區域341a及341b中變厚且因此亦加強的進一步效應。因此,球根狀翼片342a及342b不太傾向於相對於彼此滑動,且容易地對準。
圖5說明如圖4中所說明之根據本發明的處於閉合位置之拉鏈的額外視圖,其中相應地編號相似部件。可見,本發明之拉鏈的額外特徵駐留於翼片342a、342b之形狀中。翼片342a及342b經設計,以使得在壓力施加至返回部分346a、346b時,密封唇緣之邊緣330a及330b彼此接觸以形成密封。由第一開始點343與第二結束點345之間的距離「b」所界定之密封唇緣之邊緣330a及330b的接觸長度與如圖1中所展示之先前技術相比增加,其中第一開始點343為在嚙合鏈齒320a及320b之一側處於邊緣330a與330b之間的接觸點,且第二開始點345為相對於第一開始點343遠離嚙合鏈齒320a及320b之一側處於邊緣330a與330b之間的接觸點。
此外,根據本發明,最接近翼片342a及342b之密封唇緣之邊緣330a及330b的織物鏈布324a及324b之上部表面與翼片342a及342b之抬高部分340a及340b的接觸點(鏈布324a及324b結束處之嚙合鏈齒320a及320b之一側處的鏈布末端邊緣與防水層322a及322b之間的邊界點)與由密封唇緣所形成之密封的第一開始點343之間的距離「a」小於密封唇緣之間的密封之長度。密封之長度係藉由距離「b」表示且在第一開始點343與第二開始點345之間被量測。亦即,密封為密封唇緣之接觸部分的長度。根據本發明,由密封唇緣所形成之密封的長度「b」將始終大於在最接近防水層322a及322b之織物鏈布的最上部表面341a、341b(接觸點347a及347b)與密封之第一開始點343之間所形成的距離「a」,且因此翼片342a及342b形成為球根形狀。
將進一步瞭解,儘管圖4及圖5中所說明之翼片342a及342b說明傾斜返回部分346a、346b,但翼片342a及342b之返回部分346a及346b的形狀可經修改以便適應任何標誌或設計。舉例而言,翼片342a及342b之返回部分346a及346b可產生不太圓且角更多的配置。
翼片342a及342b之上部部分344a、344b與密封唇緣或對接邊緣330a、330b的此對準配置與先前技術拉鏈相比產生關於本發明之拉鏈的優點,且不造成針對越過防水層322a及322b之滑件及嚙合鏈齒320a及320b的問題。舉例而言,當使用被需要以使得能夠更有準備地處理具有防水層之拉鏈的油及滑脂時,對準之嚙合鏈齒320a、320b及翼片邊緣330a、330b確保拉鏈之一側上的第一翼片342a之邊緣330a不會相對於拉鏈之相反側上之第二翼片342b的邊緣330b滑動,且翼片邊緣330a、330b不摺疊。此情形產生翼片邊緣330a、330b之間的改良之對接,且因此防止水進入。
亦已發現,藉由製造根據本發明之拉鏈(其中翼片342a及342b更加為球根狀且更接近嚙合鏈齒320a、320b之頂部邊緣),拉鏈仍具有產品之所要求的可撓性但與習知配置相比翼片不易變形。儘管未受任何特定實施例限定,但假定,因為嚙合鏈齒320a及320b之頂部邊緣與開始於鏈布324a及324b之末端邊緣處的翼片342a及342b之抬高部分340a及340b之間的空隙400減小,且翼片342a及342b之有效強度歸因於作為沿翼片342a及342b朝嚙合鏈齒320a及320b移動以形成球根狀末端341a及341b者的翼片342a及342b頸部區域的厚度增加而增加,所以翼片342a及342b相對於彼此滑動之能力亦降低。
因此,根據本發明之翼片狀聚合材料塗層解決了與先前技術防水拉鏈相關聯的所有問題。
諸如聚氯丁二烯、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及聚酯彈性體之熱塑性彈性體作為聚合材料之典型實例。聚合材料可為橡膠。聚合材料以層形式形成於鏈布表面上。取決於聚合材料,可使形成聚合材料之位置不透水及空氣。因此,藉由在鏈布上塗聚合材料之塗料,可使該鏈布為液密的。此外,因為每一側處之聚合材料具有翼片形狀,所以聚合材料在拉鏈閉合時形成密封,藉此使用聚合材料之配合表面形成液密狀態。聚合材料可為透明的。較佳為將聚合材料擠壓至鏈布上,然而,可藉由替代方法形成聚合材料。另外,聚合材料可進一步黏附至鏈布。任何合適之黏著劑可用於此目的。織物鏈布可包含防水或疏水處理,或者,用於編織或針織鏈布之縫紉線可由疏水材料製成。作為防水或疏水處理之一實例,可應用拒水劑。聚合材料可經受疏水處理。
10...圈式拉鏈
20a...圈式嚙合鏈齒
20b...圈式嚙合鏈齒
22a...防水層
22b...防水層
23a...狹長剖面或頸部區域
23b...狹長剖面或頸部區域
24a...鏈布
24b...鏈布
30a...密封唇緣
30b...密封唇緣
40a...第一翼片/翼片狀突起
40b...第二翼片/翼片狀突起
41a...翼片狀末端
41b...翼片狀末端
50...空隙
120a...嚙合鏈齒
123a...狹長頸部區域
124a...鏈布
130...密封唇緣
140...翼片/翼片狀防水層
141a...翼片之末端
142...抬高部分
144...圓形頂部部分
146...返回部分
150...頂部邊緣
151...嚙合鏈齒之底部
220...嚙合鏈齒
223...鏈布之表面
224...鏈布
225...鏈布之第二表面/背部表面
230...翼片
231...頸部區域
240...抬高部分/第一抬高部分
241...球根狀末端/球根狀區域
242...翼片狀防水層
244...圓形頂部部分/第二頂部部分
246...返回部分
247...下部表面
249...上部表面
250...第一上部部分/頂部邊緣
251...末端邊緣/側邊緣
252...第二下部部分/底部
320a...嚙合鏈齒
320b...嚙合鏈齒
322a...防水層
322b...防水層
324a...鏈布
324b...鏈布
330a...密封唇緣邊緣/對接邊緣/翼片邊緣
330b...密封唇緣邊緣/對接邊緣/翼片邊緣
340a...抬高部分/第一抬高部分
340b...抬高部分/第一抬高部分
341a...球根狀末端/球根狀區域/最上部表面
341b...球根狀末端/球根狀區域/最上部表面
342a...球根狀翼片/第一翼片
342b...球根狀翼片/第二翼片
343...第一開始點
344a...頂部部分/第二頂部部分/上部部分
344b...頂部部分/第二頂部部分/上部部分
345...第二結束點
346a...返回部分
346b...返回部分
347a...接觸點
347b...接觸點
350...頂部邊緣
400...空隙
圖1為處於閉合位置之先前技術拉鏈的截面圖;
圖2為先前技術拉鏈之一半的截面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之拉鏈之一半的截面圖;
圖4為根據本發明之處於閉合位置之拉鏈的截面圖;
圖5為如圖4中所說明之根據本發明的處於閉合位置之拉鏈的額外視圖。
220...嚙合鏈齒
223...鏈布之表面
224...鏈布
225...鏈布之第二表面/背部表面
230...翼片
231...頸部區域
240...抬高部分/第一抬高部分
241...球根狀末端/球根狀區域
242...翼片狀防水層
244...圓形頂部部分/第二頂部部分
246...返回部分
247...下部表面
249...上部表面
250...第一上部部分/頂部邊緣
251...末端邊緣/側邊緣
252...第二下部部分/底部

Claims (8)

  1. 一種防水拉鏈,其包含:一對鏈布,其具有:複數之嚙合鏈齒,其附接至該一對鏈布之每一者之一側,及一聚合材料塗層,其設置於該一對鏈布之每一者之另一側,且沿該一對鏈布之縱向方向連續延伸;當該防水拉鏈處於一打開狀態時,在沿著該一對鏈布之寬度方向之橫截面中,每一鏈布之該塗層包含一翼片,該翼片包含一具有均一厚度的頸部區域及自該頸部區域朝該嚙合鏈齒厚度逐漸增加之一球根狀區域;其中:當該防水拉鏈處於一打開狀態時,在沿著該一對鏈布之寬度方向之橫截面中,在該一對鏈布之寬度方向上,每一鏈布之上述塗層延伸至該塗層所被設置之各個鏈布之一末端邊緣之外,且上述嚙合鏈齒之每一者延伸至上述嚙合鏈齒所附接之各個鏈布上所設置之該塗層之末端邊緣之外。
  2. 如請求項1之防水拉鏈,其中該塗層黏附至該一對鏈布之每一者。
  3. 如請求項1之防水拉鏈,其中當該防水拉鏈處於一閉合狀態時,在該防水拉鏈之一中央線處,該等鏈布之一者上的該塗層之該翼片與該等鏈布之另一者上的該塗層之該翼片對接。
  4. 如請求項2之防水拉鏈,其中當該防水拉鏈處於一閉合狀態時,在該防水拉鏈之一中央線處,該等鏈布之一者上的該塗層之該翼片與該等鏈布之另一者上的該塗層之該翼片對接。
  5. 如請求項3之防水拉鏈,其中上述對接之翼片之一上部表面相對於該防水拉鏈的一平面對準。
  6.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5中任一項之防水拉鏈,其中該防水拉鏈為一圈式拉鏈,該嚙合鏈齒為一圈式嚙合鏈齒。
  7.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5中任一項之防水拉鏈,其中該一對鏈布包含一疏水處理。
  8. 如請求項6之防水拉鏈,其中該一對鏈布包含一疏水處理。
TW100126460A 2010-07-27 2011-07-26 防水拉鏈及將液密塗料塗至鏈布之方法 TWI4570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GB1012592.0A GB201012592D0 (en) 2010-07-27 2010-07-27 Zip fasten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4287A TW201204287A (en) 2012-02-01
TWI457091B true TWI457091B (zh) 2014-10-21

Family

ID=42752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6460A TWI457091B (zh) 2010-07-27 2011-07-26 防水拉鏈及將液密塗料塗至鏈布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8756768B2 (zh)
EP (1) EP2412264B1 (zh)
JP (1) JP2012024573A (zh)
KR (1) KR101268807B1 (zh)
CN (1) CN102342631B (zh)
ES (1) ES2536243T3 (zh)
GB (1) GB201012592D0 (zh)
HK (1) HK1166674A1 (zh)
TW (1) TWI4570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17736A (zh) * 2012-11-15 2014-05-16 Tzu-Chi Chen 尼龍防水拉鍊之製法
GB2514834B (en) * 2013-06-07 2017-11-08 Ykk Corp Slide faste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ortion thereof
US10433620B2 (en) 2014-12-25 2019-10-08 Ykk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lide fastener chain
CN104839947A (zh) * 2015-02-27 2015-08-19 常熟宇威拉链五金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拉链
CN108024602B (zh) * 2015-09-04 2020-07-28 Ykk株式会社 拉链链条及拉链
US10709212B1 (en) * 2015-10-23 2020-07-14 Apple Inc. Magnetic closures
CN109130035B (zh) * 2017-06-16 2022-02-11 周朝木 灌胶模具
CN109480401B (zh) * 2018-11-28 2021-06-08 泉州市信恒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气密拉链气密性结构的生产方法
GB2588110B (en) * 2019-10-07 2023-09-13 Survitec Group Ltd Slide fastener
US11363860B2 (en) 2019-11-23 2022-06-21 Talon Technologies, Inc. Waterproof curved zippers
WO2021100021A1 (en) 2019-11-23 2021-05-27 Talon Technologies, Inc. Curved zipper
US11877628B2 (en) * 2019-12-12 2024-01-23 Ykk Corporation Watertight fasten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20210267321A1 (en) * 2020-02-19 2021-09-02 Leonard A. Duffy Self-Sealing Closure System and Method
CN113633073B (zh) * 2021-08-18 2023-08-25 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穿式尼龙拉链及其缝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89441A (en) * 1965-06-05 1968-06-25 Opti Holding A G Fa Fluid-tight slide fastener
US3668745A (en) * 1969-12-18 1972-06-13 Goodrich Co B F Sealing closure
US6427294B1 (en) * 1999-04-30 2002-08-06 Ykk Corporation Waterproof slide fasten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1019868A (en) * 2008-11-26 2010-06-01 Chao-Mu Zhou Continuous turn loop type waterproof zipp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23992A (en) 1955-08-15 1960-02-09 Sealing closure
GB1012592A (en) 1963-08-29 1965-12-08 Baker Perkins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pneumatic conveying apparatus
GB1130418A (en) 1966-08-26 1968-10-16 Opti Holding Ag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ealed sliding clasp fasteners and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GB1318360A (en) 1970-08-07 1973-05-31 Opti Holding Ag Process and a devi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ealing strips to sliding clasp fasteners
JPS4915548A (zh) * 1972-06-05 1974-02-12
GB2015642B (en) 1978-03-01 1982-04-07 New Zipper Co Ltd Fluidtight sliding clasp fastener
JPS59108502A (ja) * 1982-12-14 1984-06-23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防水性を有するスライドファスナ−
JPS60180516U (ja) 1984-05-10 1985-11-30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
JPS615119U (ja) 1984-06-13 1986-01-13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気密、防水性を有するスライドフアスナ−
JPS6446402A (en) 1987-08-12 1989-02-20 Yoshida Kogyo Kk Simple watertight slide fastener
WO1989012408A1 (fr) 1988-06-17 1989-12-28 Salomon S.A. Dispositif de fermeture pour vetement et chaussure
DE19924539C2 (de) * 1999-05-28 2001-05-10 Dynat Ges Fuer Verschlustechni Fluiddichter Reißverschluß
DE10030185B4 (de) * 2000-06-20 2005-06-09 Dynat Verschlußtechnik GmbH Fluiddichter Reißverschluß
KR200322063Y1 (ko) 2003-05-19 2003-08-06 서충실 방수 지퍼
GB0723493D0 (en) 2007-11-30 2008-01-09 Ykk Europ Ltd Slider for a slide fasten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89441A (en) * 1965-06-05 1968-06-25 Opti Holding A G Fa Fluid-tight slide fastener
US3668745A (en) * 1969-12-18 1972-06-13 Goodrich Co B F Sealing closure
US6427294B1 (en) * 1999-04-30 2002-08-06 Ykk Corporation Waterproof slide fasten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1019868A (en) * 2008-11-26 2010-06-01 Chao-Mu Zhou Continuous turn loop type waterproof zipp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2631B (zh) 2015-12-09
US20120023713A1 (en) 2012-02-02
GB201012592D0 (en) 2010-09-08
ES2536243T3 (es) 2015-05-21
EP2412264B1 (en) 2015-02-25
TW201204287A (en) 2012-02-01
EP2412264A3 (en) 2012-07-04
KR101268807B1 (ko) 2013-05-28
JP2012024573A (ja) 2012-02-09
KR20120012405A (ko) 2012-02-09
EP2412264A2 (en) 2012-02-01
HK1166674A1 (zh) 2012-11-09
CN102342631A (zh) 2012-02-08
US8756768B2 (en) 2014-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7091B (zh) 防水拉鏈及將液密塗料塗至鏈布之方法
US8667652B2 (en) Zip fastener
CN1985695B (zh) 防水拉链
TWI468125B (zh) 滑件總成及上止擋
TWI484927B (zh) zipper
US9420853B2 (en) Slide fastener with flat elements
CN104223608B (zh) 拉链的一部分的制造方法
US4607416A (en) Fluid-tight slide fastener
CN103228166B (zh) 拉链
US3484906A (en) Slide clasp fastener
TWI587809B (zh) Chain belt, zipper and pressure machine
TWI524859B (zh) zipper
JPH0464302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連続ファスナーエレメント
TWI621412B (zh) Zipper chain and zipper
TWI754815B (zh) 防水拉鍊
TW201609015A (zh) 無拉鏈鏈布之鏈帶、無拉鏈鏈布之拉鏈及附有拉鏈之物品
TW202007300A (zh) 連續式扣合元件拉鏈
US3178788A (en) Slide fastener elements
TWM605742U (zh) 防水拉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