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2305A - 拉鏈鏈帶及拉鏈 - Google Patents

拉鏈鏈帶及拉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2305A
TW201722305A TW105140357A TW105140357A TW201722305A TW 201722305 A TW201722305 A TW 201722305A TW 105140357 A TW105140357 A TW 105140357A TW 105140357 A TW105140357 A TW 105140357A TW 201722305 A TW201722305 A TW 20172230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er
chain
opposite
stopper
sli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0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21412B (zh
Inventor
Yoshinori Kojima
Shigeyoshi Takazawa
Natsuko Saitsu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22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2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14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141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6Means for permanently uniting the stringers at the end; Means for stopping movement of slider at the end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止擋(300)具備於止擋(300)之上表面(301)及下表面(302)相互朝相反方向突出之上部及下部隆起部(330、340)。上部及下部隆起部(330、340)係靠近止擋(300)之與拉鏈鏈齒(20)鄰接之第1端部(351)之相反側之第2端部(352)而設置。上部及下部隆起部(330、340)分別以跨及基部(310)及突出部(320)而橫越過芯繩(14)之態樣延伸。

Description

拉鏈鏈帶及拉鏈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拉鏈鏈帶及拉鏈。
專利文獻1揭示容許使滑件自拉鏈鏈帶脫離之上止擋。如該文獻之圖1至圖3所圖示般,於上止擋10之上下兩面之平坦面S設置有突部16。如該文獻之圖3所圖示般,突部16與滑件11之倒角傾斜22接觸。 專利文獻2揭示如該文獻之圖1所圖示般具有停止片14之上止擋1。 專利文獻3揭示具有柔軟性並且具有必要之充分之強度之拉鏈鏈條。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實公昭63-3784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5-152023號公報 [專利文獻3]國際公開第2015/046497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期望提高制止滑件之止擋之制止力。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拉鏈鏈帶(40)具備: 拉鏈鏈布(10),其具有鏈布上表面(11)及鏈布下表面(12); 拉鏈鏈齒(20),其設置於上述拉鏈鏈布(10)之鏈布側緣部(13);及 止擋(300),其係於上述鏈布側緣部(13)與上述拉鏈鏈齒(20)鄰接地設置;且具備固定於上述鏈布側緣部(13)之芯繩(14)之基部(310)、及自上述基部(310)向拉鏈鏈布外側突出之突出部(320);且於該拉鏈鏈帶(40)中 上述止擋(300)具備於上述止擋(300)之上表面(301)及下表面(302)相互朝相反方向突出之上部及下部隆起部(330、340), 上述上部及下部隆起部(330、340)係靠近上述止擋(300)之與上述拉鏈鏈齒(20)鄰接之第1端部(351)之相反側之第2端部(352)而設置, 上述上部及下部隆起部(330、340)分別以跨及上述基部(310)及上述突出部(320)而橫越過上述芯繩(14)之態樣延伸。 於若干情形時,於上述拉鏈鏈布(10)所處之平面上,上述芯繩(14)延伸之方向為鏈布長度方向,與上述鏈布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為鏈布寬度方向。上述上部及下部隆起部(330、340)分別具有沿鏈布寬度方向延伸、隨著遠離上述芯繩(14)而漸減之高度。 於若干情形時,上述上部及下部隆起部(330、340)分別設置於上述第2端部(352),且 上述止擋(300)之第2端部(352)包含隨著向拉鏈鏈布外側延伸而前端變窄之楔形形狀。 於若干情形時,上述止擋(300)具有與上述拉鏈鏈齒(20)對向之對向面(304)、及設置於上述對向面之相反側之相反面(305),且 上述相反面(305)包含上述上部隆起部(330)及上述下部隆起部(340)之各側面(333、343)。 於若干情形時,於將上述止擋(300)之第1端部(351)之最大厚度設為TH1,將上述止擋(300)之第2端部(352)之最大厚度設為TH2時,滿足1.4<TH2/TH1<1.85。 於若干情形時,上述上部隆起部(330)具有沿鏈布長度方向而向上述第1端部(351)側下降傾斜之上部傾斜面(332),且 上述下部隆起部(340)具有沿鏈布長度方向而向上述第1端部(351)側下降傾斜之下部傾斜面(342)。 於若干情形時,上述拉鏈鏈齒(20)之厚度及上述止擋(300)之第1端部(351)之厚度分別為2.2 mm以下。 於若干情形時,上述止擋(300)具備設置有上述上部隆起部(330)之上表面(301)、設置有上述下部隆起部(340)之下表面(302)、及與上述拉鏈鏈齒(20)對向之對向面(304),且 上述對向面(304)包含鏈布外側區域(304m),該鏈布外側區域(304m)與上述拉鏈鏈齒(20)之頭部(23)鄰接且隨著自上述芯繩(14)向拉鏈鏈布外側延伸而遠離上述頭部(23)。 於若干情形時,上述止擋(300)具備設置有上述上部隆起部(330)之上表面(301)、設置有上述下部隆起部(340)之下表面(302)、與上述拉鏈鏈齒(20)對向之對向面(304)、設置於上述對向面(304)之相反側之相反面(305)、於上述對向面(304)與上述相反面(305)之間延伸之第1連接面(306)、及於上述對向面(304)與上述相反面(305)之間延伸且設置於較上述第1連接面(306)靠拉鏈鏈布外側之第2連接面(307),且 於上述上表面(301)與上述對向面(304)之間設置有第1傾斜區域(361), 於上述上表面(301)與上述第2連接面(307)之間設置有第2傾斜區域(362)。 於若干情形時,於上述下表面(302)與上述對向面(304)之間設置有第3傾斜區域(363),且 於上述下表面(302)與上述第2連接面(307)之間設置有第4傾斜區域(364)。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拉鏈具備上述任一項之左右一對拉鏈鏈帶(40)、以及 用以開閉上述左右一對拉鏈鏈帶(40)之滑件(50)。 於若干情形時,上述滑件(50)具備上翼板(51)、與上述上翼板(51)對向配置之下翼板(52)、及連接上述上翼板(51)與上述下翼板(52)之連接柱(53),且 上述上翼板(51)具有可與上述上部隆起部(330)面接觸之上部傾斜端面(51k), 上述下翼板(52)具有可與上述下部隆起部(340)面接觸之下部傾斜端面(52k)。 於若干情形時,上述上部傾斜端面(51k)係以於左右方向上隨著遠離上述連接柱(53)而朝向上方之方式傾斜,且 上述下部傾斜端面(52k)係以於左右方向上隨著遠離上述連接柱(53)而朝向下方之方式傾斜。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可提高制止滑件之止擋之制止力。
以下,參照圖1至24,對本發明之非限定例示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發明之1個以上之實施形態及實施形態中所包含之各特徵並非各自獨立者。無需過多說明,業者便可將各實施形態及/或各特徵組合。又,業者亦可理解此種組合所帶來之協同效應。實施形態之間之重複說明原則上予以省略。參照圖式係以發明之記述為主要目的,有時為便於製圖會加以簡化。 圖1係拉鏈之概略性及局部前視模式圖,表示左右之止擋未收納於滑件內之狀態。圖2係拉鏈之概略性及局部前視模式圖,表示左右之止擋收納於滑件內且滑件位於停止位置之狀態。圖3係與圖2相關之概略圖,透視滑件之上翼板,而表示收納有左右之止擋之狀態之滑件內部。再者,於滑件內亦收納有左右之拉鏈鏈齒。圖4係左右之拉鏈鏈帶之概略性及局部立體圖,關於左右之各拉鏈鏈帶,圖示設置於止擋之上表面之上部隆起部。上部隆起部係為制止滑件之移動而設置。圖5係表示左側之拉鏈鏈帶之概略性及局部前視圖。圖6係表示左側之拉鏈鏈帶之止擋之側面的概略性前視圖,(a)表示止擋之後視圖,(b)表示止擋之前視圖。圖7係表示左側之拉鏈鏈帶之止擋之側面的概略性前視圖,(a)表示止擋之側面,明確而言表示下述第1連接面,(b)表示止擋之另一側面,明確而言表示下述第2連接面。圖8係右側之拉鏈鏈帶之概略性及局部前視圖。圖9係表示右側之拉鏈鏈帶之止擋之側面的概略性前視圖,(a)表示止擋之後視圖,(b)表示止擋之前視圖。圖10係表示右側之拉鏈鏈帶之止擋之側面的概略性前視圖,(a)表示止擋之側面,明確而言表示下述第1連接面,(b)表示止擋之另一側面,明確而言表示下述第2連接面。圖11係表示於拉鏈中,滑件徐徐前進,左右之止擋插入至滑件內之過程。圖12係表示隨著圖11所示之滑件之前進,左右之止擋之姿勢得以修正之過程。圖13係表示左右一側之止擋插入至滑件內時之狀態之概略立體圖。圖14係表示左右另一側之止擋插入至滑件內時之狀態之概略立體圖。圖15係與圖11(a)及圖12(a)對應之前視模式圖。圖16係沿圖15之XVI-XVI之概略性剖視模式圖。圖17係沿圖15之XVII-XVII之概略性剖視模式圖。圖18係與圖11(b)及圖12(b)對應之前視模式圖。圖19係沿圖18之XVIV-XVIV之概略性剖視模式圖。圖20係沿圖18之XX-XX之概略性剖視模式圖。圖21係與圖11(c)及圖12(c)對應之前視模式圖。圖22係沿圖21之XXII-XXII之概略性剖視模式圖。圖23係沿圖21之XXIII-XXIII之概略性剖視模式圖。圖24係沿圖2之XXIV-XXIV之概略性剖視模式圖。 圖1至圖3所示之拉鏈60具有左右一對拉鏈鏈帶40、以及用以開閉左右一對拉鏈鏈帶40之滑件50。各拉鏈鏈帶40具有包含鏈布上表面11及鏈布下表面12且具有可撓性之拉鏈鏈布10、以及設置於拉鏈鏈布10之鏈布側緣部13之拉鏈鏈齒20。於鏈布側緣部13設置有芯繩14,拉鏈鏈齒20相對於芯繩14而固定。拉鏈鏈布10例如為藉由織布機而製造之梭織物或針織物。作為拉鏈鏈齒20之一例,圖示藉由射出成形而製造之樹脂塊鏈齒。然而,於其他實施形態中,拉鏈鏈齒20可為環扣鏈齒、金屬鏈齒、或此等以外之鏈齒。 藉由滑件50之前進,左右一對拉鏈鏈帶40鎖合,左右之拉鏈鏈齒20嚙合。藉由滑件50之後退,左右一對拉鏈鏈帶40打開,左右之拉鏈鏈齒20成為非嚙合狀態。前後方向係結合滑件50之移動方向加以理解。左右方向與一對拉鏈鏈帶40之排列方向一致。左右方向與前後方向正交,又與拉鏈鏈布10之鏈布上表面11及鏈布下表面12平行。上下方向係與滑件50之上翼板及下翼板分別正交之方向。上方係自滑件50之下翼板朝向上翼板之方向。下方係自滑件50之上翼板朝向下翼板之方向。 如圖13及14等中明確圖示般,滑件50具有上翼板51、與上翼板51對向配置之下翼板52、連接上翼板51與下翼板52之連接柱53、設置於上翼板51之上表面之拉片安裝柱54、及安裝於拉片安裝柱54之拉片55。於上翼板51之左右側緣部設置有凸緣部56,各自向下方突出。於下翼板52之左右側緣部設置有凸緣部56,各自向上方突出。上翼板51具有與下翼板52對面之第1內面。下翼板52具有與上翼板51對面之第2內面。上翼板51之上表面位於第1內面之相反側。下翼板52之下表面位於第2內面之相反側。於若干情形時,滑件50為金屬製或樹脂製。於各種實施形態中可使用各種滑件。 拉鏈鏈布10具有固定之左右寬度W10且於前後方向上呈長條狀而延伸。前後方向係拉鏈鏈布10之長度方向,亦簡稱為鏈布長度方向。左右方向係拉鏈鏈布10之寬度方向,亦簡稱為鏈布寬度方向。於本說明書之說明中,亦可將前後方向替換成鏈布長度方向、將左右方向替換成鏈布寬度方向而理解技術內容。 各拉鏈鏈帶40具有於鏈布側緣部13與拉鏈鏈齒20鄰接地設置之止擋300。圖1至圖3中所例示之止擋300係前止擋300,但未必限定於此。止擋300係為阻止滑件50之前進而設置。於若干情形時,止擋300係作為後止而使用。止擋300係藉由樹脂之射出成形而固定於拉鏈鏈布10之芯繩14之樹脂塊。本實施形態之止擋300與專利文獻1之止擋不同,其係以不容許滑件50自拉鏈鏈帶40脫離之方式構成及設計。 如圖2及圖3所示,於滑件50位於前進至最頂端之位置時,左右之止擋300收納於滑件50內,且僅止擋300之一部分配置於滑件50外。有時會如圖1所示,將左側之止擋300表示為止擋300M,將右側之止擋300表示為止擋300N。 如圖4至圖10所示,各止擋300具有固定於鏈布側緣部13之芯繩14之基部310、及自基部310向拉鏈鏈布外側突出之突出部320。基部310包含夾入鏈布側緣部13之芯繩14的上部基部311及下部基部312。突出部320於基部310之拉鏈鏈布外側連接上部基部311及下部基部312。 所謂拉鏈鏈布外側係指自拉鏈鏈布之鏈布上表面11或鏈布下表面12上之點或位置朝向鏈布上表面11或鏈布下表面12外之點或位置之方向。拉鏈鏈布外側之典型係於自鏈布上表面11或鏈布下表面12上之點或位置朝向鏈布上表面11或鏈布下表面12外之點或位置時,橫越過拉鏈鏈布10之芯繩14。拉鏈鏈布內側係與拉鏈鏈布外側方向相反之方向。所謂拉鏈鏈布內側係指自拉鏈鏈布之鏈布上表面11或鏈布下表面12外之點或位置朝向鏈布上表面11或鏈布下表面12上之點或位置之方向。 如圖4所圖示般,各止擋300具有與拉鏈鏈齒20鄰接之第1端部351、第1端部351之相反側之第2端部352、及位於第1端部351與第2端部352之中間之中間部353。止擋300之第1端部351係插入至滑件50內部之被插入部。中間部353係至少部分插入至滑件50內部之被插入部。另一方面,第2端部352包含未插入至滑件50內部之部分。於止擋300之第1端部351與第2端部352之間設置有一直到達芯繩14之開口370。開口370貫通上部基部311或下部基部312。為於對拉鏈鏈布10之芯繩14射出成形止擋300時壓固芯繩14,可使用壓固銷。開口370係因由壓固銷而形成。圖示例之開口370之前視形狀為矩形形狀,更明確而言為菱形形狀。 於某實施形態中,與拉鏈鏈齒20同時地對拉鏈鏈布10射出成形止擋300。於另一形態中,於射出成形拉鏈鏈齒20之後或之前,對拉鏈鏈布10射出成形止擋300。 如圖6及圖7、又圖9及圖10中明確圖示般,各止擋300具有於止擋300之上表面301與下表面302相互朝相反方向突出之上部隆起部330及下部隆起部340。上部隆起部330及下部隆起部340分別係靠近第2端部352而設置,並非靠近第1端部351而設置。於圖示例中,上部隆起部330及下部隆起部340分別設置於第2端部352。上部隆起部330及下部隆起部340於與芯繩14正交之平面PL2上存在於同一平面內。上部隆起部330及下部隆起部340於平面PL2上朝相反方向突出。明確而言,上部隆起部330向遠離下部隆起部340之上方突出。下部隆起部340向遠離上部隆起部330之下方突出。 拉鏈鏈齒20具有夾入鏈布側緣部13之芯繩14的上部基部21及下部基部22、以及經由頸部23而連接於上部基部21及下部基部22之頭部24。頸部23之前後寬度較頭部24之前後寬度窄。左右一側之拉鏈鏈齒20之頭部配設於左右另一側之鄰接之拉鏈鏈齒20之間,藉此,達成左右之拉鏈鏈齒20之嚙合。於若干情形時,於頸部23之前後兩旁設置有突起,而嵌合於嚙合對象之頭部24之對應之凹部。 於圖示例之情形時,拉鏈鏈齒20薄型化,對拉鏈鏈帶40賦予高柔軟性,但未必限定於此。例如,如圖5所示將拉鏈鏈齒20之左右寬度設為L3,如圖7所示將拉鏈鏈齒20之厚度設為TH3。於若干情形時,滿足TH3/L3<0.6。於若干情形時,滿足TH3/L3<0.55。拉鏈鏈齒20之左右寬度係沿拉鏈鏈布10之寬度方向之拉鏈鏈齒20之長度。從而,亦可將拉鏈鏈齒20之左右寬度稱為拉鏈鏈齒之長度。 於若干情形時,滿足(TH3m+TH3n)/TH3≧0.4。於若干情形時,滿足(TH3m+TH3n)/TH3≧0.45。再者,如圖7所示,TH3m表示拉鏈鏈齒20之上部基部21之上表面與芯繩14之上側頂點之間之厚度。如圖7所示,TH3n表示拉鏈鏈齒20之下部基部22之下表面與芯繩14之下側頂點之間之厚度。關於拉鏈鏈齒20之構造,國際公開第2015/046497號之全部內容藉由參照而引入至本說明書中。 如圖7及圖10所示,圖示例之止擋300具有與拉鏈鏈齒20之厚度TH3相等之厚度TH1。明確而言,止擋300之第1端部351及中間部353具有厚度TH1。止擋300亦具有大於厚度TH1之厚度TH2。上部基部311之厚度加上上述上部隆起部330之厚度,下部隆起部340之厚度加上上述下部隆起部340之厚度,其結果,止擋300具有大於厚度TH1之厚度TH2。 於若干實施形態中,滿足1.4<TH2/TH1<1.85。於若干實施形態中,滿足1.4<TH2/TH1<1.8。於若干實施形態中,滿足1.5<TH2/TH1<1.85。於若干實施形態中,滿足1.6<TH2/TH1<1.7。於若干實施形態中,拉鏈鏈齒20之厚度TH3為2.2 mm以下,止擋300之第1端部351之厚度TH1亦為2.2 mm以下。止擋300之第2端部352之最大厚度TH2為3.7 mm以下。於特定實施形態中,TH1=1.9 mm,TH2=3.1 mm,TH3=1.9 mm。 圖示例之止擋300既可維持止擋300之基本功能,亦有助於擴充止擋300之設計。止擋300之基本功能係更切實地制止滑件50。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5及圖8中明確圖示般,上部隆起部330以跨及基部310及突出部320而橫越過芯繩14之態樣延伸。更明確而言,上部隆起部330以跨及上部基部311及突出部320而橫越過芯繩14之態樣延伸。如圖6及圖9所圖示般,下部隆起部340亦同樣地,以跨及基部310及突出部320而橫越過芯繩14之態樣延伸。更明確而言,下部隆起部340以跨及下部基部312及突出部320而橫越過芯繩14之態樣延伸。藉由上部隆起部330及下部隆起部340,止擋300相對於拉鏈鏈布10之芯繩14之固著力得到增強,且藉由沿左右方向延伸之上部隆起部330及下部隆起部340,對滑件50之更切實之制止得以達成。 於若干情形時,藉由左右一側之止擋300之共計2處制止滑件50。於其他情形時,如圖示般,藉由左右之止擋300之共計4處制止滑件50。於後者之情形時,滑件50之上翼板51與左右之止擋300之各上部隆起部330接觸,滑件50之下翼板52與左右之止擋300之各下部隆起部340接觸。無論為哪種情形時,藉由上部隆起部330及下部隆起部340,止擋300相對於拉鏈鏈布10之芯繩14之固著力得到增強,且藉由沿左右方向延伸之上部隆起部330及下部隆起部340,對滑件50之更切實之制止得以達成。 於滑件50為樹脂製之情形時,擔心滑件50之上翼板51與下翼板52之間隔增大,滑件50越過止擋300而自拉鏈60脫落。然而,圖示例之止擋300係藉由於較凸緣部56更靠近連接柱53之複數個部位與滑件50接觸,而非限定性地與滑件50之凸緣部56接觸。因此,可避免或抑制滑件50越過止擋300。再者,於滑件50為金屬製之情形時,不會發生該問題。本案中所謂之滑件可為金屬製、樹脂製、或由該等以外之材料所製造。 上部隆起部330及下部隆起部340於止擋300中設置於限定區域,於圖示例中係設置於第2端部352。從而,隨著設置上部隆起部330及下部隆起部340,可避免止擋300之重量明顯增加之情況、及止擋300之材料成本明顯增加之情況。 於圖示例中,上部隆起部330具有沿鏈布寬度方向隨著遠離芯繩14而漸減之高度H330。下部隆起部340亦同樣地,具有沿鏈布寬度方向隨著遠離芯繩14而漸減之高度H340。於上部隆起部330或下部隆起部340以固定高度且在第2端部352左右延伸之情形時,上部隆起部330或下部隆起部340會膨大,因此止擋300之制止力也許會增加。然而,於該情形時,止擋300之突出部320之厚度會按上部隆起部330與下部隆起部340之厚度之量增加。於使滑件50前進時,擔心人手與增加後之厚度之突出部320接觸。於圖示例中,謀求不犧牲滑件50之操作性地增加止擋300之制止力。 如圖6(a)及圖9(a)所示,設定與鏈布寬度方向正交且相互平行之平面PL4、PL6。平面PL4與芯繩14之最靠拉鏈鏈布內側之外周部接觸,且與拉鏈鏈布10正交。平面PL6與芯繩14之最靠拉鏈鏈布外側之外周部接觸。上部隆起部330之高度之漸減係於平面PL4與平面PL6之間開始。下部隆起部340亦同樣地,下部隆起部340之高度之漸減係於平面PL4與平面PL6之間開始。如下兩效果之平衡得到確保:確保止擋300相對於芯繩14之更充分之固著,避免或抑制突出部320之厚度之增加。 上部隆起部330具有隨著自其頂面335向拉鏈鏈布外側延伸而下降傾斜之下降傾斜面331。於圖示之情形時,上部隆起部330之頂面335係與設置有上部隆起部330之止擋300之上表面301實質上平行之平坦面。下降傾斜面331之起點位於平面PL4與平面PL6之間。於下部隆起部340,設置有隨著自其頂面345向拉鏈鏈布外側延伸而下降傾斜之下降傾斜面341。下部隆起部340之頂面345係與設置有下部隆起部340之止擋300之下表面302實質上平行之平坦面。下降傾斜面341之起點位於平面PL4與平面PL6之間。於圖示例中,下降傾斜面331之斜度與下降傾斜面341之斜度實質上相等,可確保止擋300之外觀之統一感。於若干情形時,頂面335、345可為非平坦面,例如彎曲面。 於另一例中,上部隆起部330具有沿鏈布寬度方向隨著遠離芯繩14而徐徐增加之高度。下部隆起部340亦同樣地,具有沿鏈布寬度方向隨著遠離芯繩14而徐徐增加之高度。 再者,止擋300之第2端部352因上述上部隆起部330及下部隆起部340,而如圖6(b)及圖9(b)中明確圖示般,包含隨著向拉鏈鏈布外側延伸而前端變窄之楔形形狀。 上部隆起部330具有自其頂面335沿鏈布長度方向而向止擋300之第1端部351側下降傾斜之上部傾斜面332。上部傾斜面332亦與上部隆起部330同樣地,以跨及上部基部311及突出部320而橫越過芯繩14之態樣延伸。下部隆起部340具有自其頂面345沿鏈布長度方向而向止擋300之第1端部351側下降傾斜之下部傾斜面342。下部傾斜面342亦與下部隆起部340同樣地,以跨及下部基部312及突出部320而橫越過芯繩14之態樣延伸。上部傾斜面332及下部傾斜面342均為制止滑件50之移動之制止面。上部傾斜面332與滑件50之上翼板51之前端部接觸,於圖示例中係與上翼板51之前端部面接觸。下部傾斜面342與滑件50之下翼板52之前端部接觸,於圖示例中係與下翼板52之前端部面接觸。 如圖5及圖8所示,止擋300除設置有上部隆起部330之上表面301、設置有下部隆起部340之下表面302以外,亦具有連接上表面301之外周與下表面302之外周之外周側面303。外周側面303具有與拉鏈鏈齒20對向之對向面304、位於對向面304之相反側之相反面305、以及於對向面304與相反面305之間延伸而連接對向面304與相反面305之第1及第2連接面306、307。 如圖3所示,第1連接面306可與滑件50之凸緣部56接觸。第1連接面306包含藉由拉鏈鏈布10而區劃之態樣之上部基部311之第1連接面及下部基部312之第1連接面。第2連接面307設置於較第1連接面306靠拉鏈鏈布外側。第2連接面307具有向拉鏈鏈布外側突出之2個凸部350。如圖3所示,止擋300收納於滑件50內時,靠近止擋300之第1端部351而設置之凸部350可與滑件50之連接柱53接觸。對向面304包含上部基部311之對向面、下部基部312之對向面、及突出部320之對向面。相反面305包含上部基部311之相反面、下部基部312之相反面、突出部320之相反面、上部隆起部330之相反面333、及下部隆起部340之相反面343。再者,有時會將對向面及相反面簡稱為側面。 上部隆起部330具有於鏈布長度方向上位於上部傾斜面332之相反側之相反面333。上部隆起部330之相反面333係與上部基部311之相反面連續之側面。下部隆起部340具有於鏈布長度方向上位於下部傾斜面342之相反側之相反面343。下部隆起部340之相反面343係與下部基部312之相反面連續之側面。 上部隆起部330具有上部傾斜面332、及於其相反側與上部基部311之相反面連續之相反面333,且看起來並非急遽地隆起。下部隆起部340具有下部傾斜面342、及於其相反側與下部基部312之相反面連續之相反面343,且看起來並非急遽地隆起。 如圖5及圖8所示,止擋300之對向面304包含鏈布外側區域304m,該鏈布外側區域304m係與拉鏈鏈齒20之頭部24鄰接地設置,且隨著自芯繩14向拉鏈鏈布外側延伸而徐徐遠離拉鏈鏈齒20之頭部24。於若干情形時,鏈布外側區域304m促進止擋300於在滑件50內行進時成為正確姿勢。鏈布外側區域304m亦有助於使止擋300看起來較小。 如圖5及圖8所示,於止擋300之上表面301與對向面304之間,設置有朝向拉鏈鏈齒20而下降傾斜之第1傾斜區域361。於止擋300之上表面301與第2連接面307之間,設置有隨著向拉鏈鏈布外側延伸而下降傾斜之第2傾斜區域362。第1傾斜區域361與第2傾斜區域362係以於鏈布外側區域304m與上表面301之間彎曲之態樣設置。該等第1及第2傾斜區域361、362促進止擋300於在滑件50內行進時成為正確姿勢。第1及第2傾斜區域361、362亦有助於使止擋300看起來較薄。 如圖7(b)及圖10(b)所示,於止擋300之下表面302與對向面304之間,設置有朝向拉鏈鏈齒20而下降傾斜之第3傾斜區域363。於止擋300之下表面302與第2連接面307之間,設置有隨著向拉鏈鏈布外側延伸而下降傾斜之第4傾斜區域364。第3傾斜區域363與第4傾斜區域364係以於鏈布外側區域304m與上表面301之間彎曲之態樣設置。該等第3及第4傾斜區域363、364促進止擋300於在滑件50內行進時成為正確姿勢。 如上所述,圖示例之拉鏈鏈齒20薄型化,止擋300亦同樣地薄型化。具有此種薄型化之拉鏈鏈齒20及止擋300之拉鏈鏈帶40可具有高柔軟性。另一方面,因拉鏈鏈帶40之高柔軟性,拉鏈鏈帶40會扭曲,止擋300會與滑件50之上翼板51或下翼板52碰撞,而阻止向滑件50內插入止擋300。 於止擋300與滑件50之上翼板51或下翼板52碰撞之情形時,在止擋300會作用自芯繩14脫離之力。於止擋300與拉鏈鏈齒20同樣地局部薄型化之情形時,止擋300相對於芯繩14之固著力亦會降低。於本實施形態中,止擋300具備上述第1至第4傾斜區域361~364,而促進止擋300順利向滑件50內插入。從而,既可促進止擋300之局部薄型化,亦可避免或抑制止擋300自芯繩14脫離。第1至第4傾斜區域361~364有助於具備上述上部隆起部330及下部隆起部340之止擋300發揮制止力。然而,第1至第4傾斜區域361~364於不具備上部隆起部330及下部隆起部340之止擋中亦有益。 參照圖11至圖24,對止擋300於在滑件50內行進時成為正確姿勢進行說明。於圖11至圖24中,為便於圖示,省略拉鏈鏈布之圖示。 如圖16所示,於滑件50之上翼板51設置有止擋300之上部隆起部330可接觸之上部傾斜端面51k。止擋300之上部隆起部330之上部傾斜面332可與上部傾斜端面51k面接觸。上部傾斜端面51k係隨著向前方延伸而朝向上方之傾斜面。於滑件50之下翼板52設置有止擋300之下部隆起部340可接觸之下部傾斜端面52k。止擋300之下部隆起部340之下部傾斜面342可與下部傾斜端面52k面接觸。下部傾斜端面52k係隨著向前方延伸而朝向下方之傾斜面。上部傾斜端面51k與下部傾斜端面52k係上下對向配置。上部傾斜端面51k與下部傾斜端面52k之上下間隔隨著朝向前方而增加。該等傾斜端面促進止擋300於在滑件50內行進時成為正確姿勢。 如圖17所示,上部傾斜端面51k係以於左右方向上隨著遠離連接柱53而朝向上方之方式傾斜。下部傾斜端面52k係以於左右方向上隨著遠離連接柱53而朝向下方之方式傾斜。藉此,進而促進止擋300於在滑件50內行進時成為正確姿勢。再者,滑件50之上翼板51具有與下翼板52對向之對向內面51m。下翼板52具有與上翼板51對向之對向內面52m。對向內面51m、52m係相互平行之平坦面。於對向內面51m之前方配設有上部傾斜端面51k。於對向內面52m之前方配設有下部傾斜端面52k。 如圖11(a)~(c)所示,若滑件50前進,則止擋300N最先突入至滑件50內,其次,止擋300M突入至滑件50內。如圖12(a)及(b)所示糾正止擋300N之姿勢之目的在於:如圖13、圖16、及圖17所示,止擋300N之第1傾斜區域361及/或第2傾斜區域362與滑件50之上翼板51之上部傾斜端面51k接觸,止擋300N如圖17之箭頭所示般旋轉。 如圖12(b)及(c)所示糾正止擋300M之姿勢之目的在於:如圖14、圖19、及圖20所示,止擋300M之第1傾斜區域361及/或第2傾斜區域362與滑件50之上翼板51之上部傾斜端面51k接觸,止擋300M如圖20之箭頭所示般旋轉。 如圖21至圖23所示,於上述各止擋300之旋轉之後,各止擋300可於滑件50內成為適當姿勢。如圖24所示,滑件50之前進係藉由各止擋300之上部隆起部330與下部隆起部340而阻止。此時,上部隆起部330之上部傾斜面332與上翼板51之上部傾斜端面51k面接觸。下部隆起部340之下部傾斜面342與下翼板52之下部傾斜端面52k面接觸。左右之止擋300於共計4處制止滑件50。從而達成對滑件50之穩定製止。 如圖24所示,於止擋300制止滑件50時,即於滑件50之上翼板51與止擋300之上部隆起部330面接觸,滑件50之下翼板52與止擋300之下部隆起部340面接觸時,於上翼板51之上表面與上部隆起部330之頂面335之間形成上部階差91,於下翼板52之下表面與下部隆起部340之頂面345之間形成下部階差92。可不使止擋300之薄型化受到較大損害地、更切實地制止滑件50。止擋300之第2端部352之厚度TH2未達滑件50之上翼板51之上表面與下翼板52之下表面之間之上下寬度W50。 於圖12等中,表示各止擋300與上翼板51之上部傾斜端面51k接觸之情形。對於各止擋300與下翼板52之下部傾斜端面52k接觸之情形亦可同樣地理解。 根據上述教示,若為業者,則可對各實施形態實施各種變更。申請專利範圍中所附加之符號係用於參考,而不應作為限定解釋申請專利範圍之目的而參照。
10‧‧‧拉鏈鏈布
11‧‧‧鏈布上表面
12‧‧‧鏈布下表面
13‧‧‧鏈布側緣部
14‧‧‧芯繩
20‧‧‧拉鏈鏈齒
21‧‧‧上部基部
22‧‧‧下部基部
23‧‧‧頸部
24‧‧‧頭部
40‧‧‧拉鏈鏈帶
50‧‧‧滑件
51‧‧‧上翼板
51m‧‧‧對向內面
51k‧‧‧上部傾斜端面
52‧‧‧下翼板
52m‧‧‧對向內面
52k‧‧‧下部傾斜端面
53‧‧‧連接柱
54‧‧‧拉片安裝柱
55‧‧‧拉片
56‧‧‧凸緣部
60‧‧‧拉鏈
91‧‧‧上部階差
92‧‧‧下部階差
300‧‧‧止擋
300M‧‧‧左側之止擋
300N‧‧‧右側之止擋
301‧‧‧上表面
302‧‧‧下表面
303‧‧‧外周側面
304‧‧‧對向面
304m‧‧‧鏈布外側區域
305‧‧‧相反面
306‧‧‧第1連接面
307‧‧‧第2連接面
310‧‧‧基部
311‧‧‧上部基部
312‧‧‧下部基部
320‧‧‧突出部
330‧‧‧上部隆起部
331‧‧‧下降傾斜面
332‧‧‧上部傾斜面
333‧‧‧相反面
335‧‧‧頂面
340‧‧‧下部隆起部
341‧‧‧下降傾斜面
342‧‧‧下部傾斜面
343‧‧‧相反面
345‧‧‧頂面
350‧‧‧凸部
351‧‧‧第1端部
352‧‧‧第2端部
353‧‧‧中間部
361‧‧‧第1傾斜區域
362‧‧‧第2傾斜區域
363‧‧‧第3傾斜區域
364‧‧‧第4傾斜區域
370‧‧‧開口
H330‧‧‧高度
H340‧‧‧高度
L3‧‧‧左右寬度
PL2‧‧‧平面
PL4‧‧‧平面
PL6‧‧‧平面
TH1‧‧‧厚度
TH2‧‧‧厚度
TH3‧‧‧厚度
TH3m‧‧‧厚度
TH3n‧‧‧厚度
W10‧‧‧左右寬度
W50‧‧‧上下寬度
圖1係本發明之一態樣之拉鏈之概略性及局部前視模式圖,表示左右之止擋未收納於滑件內之狀態。 圖2係本發明之一態樣之拉鏈之概略性及局部前視模式圖,表示左右之止擋收納於滑件內且滑件位於停止位置之狀態。 圖3係與圖2相關之概略圖,透視滑件之上翼板,而表示收納有左右之止擋之狀態之滑件內部。再者,於滑件內亦收納有左右之拉鏈鏈齒。 圖4係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左右之拉鏈鏈帶之概略性及局部立體圖,關於左右之各拉鏈鏈帶,圖示設置於止擋之上表面之上部隆起部。上部隆起部係為制止滑件之移動而設置。 圖5係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左側之拉鏈鏈帶之概略性及局部前視圖。 圖6係表示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左側之拉鏈鏈帶之止擋之側面的概略性前視圖,(a)表示止擋之後視圖,(b)表示止擋之前視圖。 圖7係表示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左側之拉鏈鏈帶之止擋之側面的概略性前視圖,(a)表示止擋之側面,明確而言表示下述第1連接面,(b)表示止擋之另一側面,明確而言表示下述第2連接面。 圖8係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右側之拉鏈鏈帶之概略性及局部前視圖。 圖9係表示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右側之拉鏈鏈帶之止擋之側面的概略性前視圖,(a)表示止擋之後視圖,(b)表示止擋之前視圖。 圖10係表示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右側之拉鏈鏈帶之止擋之側面的概略性前視圖,(a)表示止擋之側面,明確而言表示下述第1連接面,(b)表示止擋之另一側面,明確而言表示下述第2連接面。 圖11(a)~(c)表示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之拉鏈中,滑件徐徐前進,左右之止擋插入至滑件內之過程。 圖12(a)~(c)表示隨著圖11所示之滑件之前進,左右之止擋之姿勢得以修正之過程。 圖13係表示左右一側之止擋插入至滑件內時之狀態之概略立體圖。 圖14係表示左右另一側之止擋插入至滑件內時之狀態之概略立體圖。 圖15係與圖11(a)及圖12(a)對應之前視模式圖。 圖16係沿圖15之XVI-XVI之概略性剖視模式圖。 圖17係沿圖15之XVII-XVII之概略性剖視模式圖。 圖18係與圖11(b)及圖12(b)對應之前視模式圖。 圖19係沿圖18之XVIV-XVIV之概略性剖視模式圖。 圖20係沿圖18之XX-XX之概略性剖視模式圖。 圖21係與圖11(c)及圖12(c)對應之前視模式圖。 圖22係沿圖21之XXII-XXII之概略性剖視模式圖。 圖23係沿圖21之XXIII-XXIII之概略性剖視模式圖。 圖24係沿圖2之XXIV-XXIV之概略性剖視模式圖。
10‧‧‧拉鏈鏈布
11‧‧‧鏈布上表面
13‧‧‧鏈布側緣部
14‧‧‧芯繩
20‧‧‧拉鏈鏈齒
21‧‧‧上部基部
22‧‧‧下部基部
23‧‧‧頸部
24‧‧‧頭部
40‧‧‧拉鏈鏈帶
300‧‧‧止擋
300M‧‧‧左側之止擋
300N‧‧‧右側之止擋
301‧‧‧上表面
311‧‧‧上部基部
320‧‧‧突出部
330‧‧‧上部隆起部
331‧‧‧下降傾斜面
332‧‧‧上部傾斜面
350‧‧‧凸部
351‧‧‧第1端部
352‧‧‧第2端部
353‧‧‧中間部
361‧‧‧第1傾斜區域
362‧‧‧第2傾斜區域
370‧‧‧開口

Claims (13)

  1. 一種拉鏈鏈帶(40),其具備: 拉鏈鏈布(10),其具有鏈布上表面(11)及鏈布下表面(12); 拉鏈鏈齒(20),其設置於上述拉鏈鏈布(10)之鏈布側緣部(13);及 止擋(300),其係於上述鏈布側緣部(13)與上述拉鏈鏈齒(20)鄰接地設置;且具備固定於上述鏈布側緣部(13)之芯繩(14)之基部(310)、及自上述基部(310)向拉鏈鏈布外側突出之突出部(320);且 上述止擋(300)具備於上述止擋(300)之上表面(301)及下表面(302)相互朝相反方向突出之上部及下部隆起部(330、340), 上述上部及下部隆起部(330、340)係靠近上述止擋(300)之與上述拉鏈鏈齒(20)鄰接之第1端部(351)之相反側之第2端部(352)而設置, 上述上部及下部隆起部(330、340)分別以跨及上述基部(310)及上述突出部(320)而橫越過上述芯繩(14)之態樣延伸。
  2. 如請求項1之拉鏈鏈帶(40),其中於上述拉鏈鏈布(10)所處之平面上,上述芯繩(14)延伸之方向為鏈布長度方向,與上述鏈布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為鏈布寬度方向;且 上述上部及下部隆起部(330、340)分別具有沿鏈布寬度方向延伸、隨著遠離上述芯繩(14)而漸減之高度。
  3. 如請求項2之拉鏈鏈帶,其中上述上部及下部隆起部(330、340)分別設置於上述第2端部(352),且 上述止擋(300)之第2端部(352)包含隨著向拉鏈鏈布外側延伸而前端變窄之楔形形狀。
  4. 如請求項2之拉鏈鏈帶,其中上述止擋(300)具有與上述拉鏈鏈齒(20)對向之對向面(304)、及設置於上述對向面之相反側之相反面(305),且 上述相反面(305)包含上述上部隆起部(330)及上述下部隆起部(340)之各側面(333、343)。
  5. 如請求項3或4之拉鏈鏈帶,其中於將上述止擋(300)之第1端部(351)之最大厚度設為TH1,將上述止擋(300)之第2端部(352)之最大厚度設為TH2時,滿足1.4<TH2/TH1<1.85。
  6.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拉鏈鏈帶,其中上述上部隆起部(330)具有沿鏈布長度方向而向上述第1端部(351)側下降傾斜之上部傾斜面(332),且 上述下部隆起部(340)具有沿鏈布長度方向而向上述第1端部(351)側下降傾斜之下部傾斜面(342)。
  7.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拉鏈鏈帶,其中上述拉鏈鏈齒(20)之厚度及上述止擋(300)之第1端部(351)之厚度分別為2.2 mm以下。
  8.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拉鏈鏈帶,其中上述止擋(300)具備設置有上述上部隆起部(330)之上表面(301)、設置有上述下部隆起部(340)之下表面(302)、及與上述拉鏈鏈齒(20)對向之對向面(304),且 上述對向面(304)包含鏈布外側區域(304m),該鏈布外側區域(304m)與上述拉鏈鏈齒(20)之頭部(23)鄰接且隨著自上述芯繩(14)向拉鏈鏈布外側延伸而遠離上述頭部(23)。
  9.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拉鏈鏈帶,其中上述止擋(300)具備設置有上述上部隆起部(330)之上表面(301)、設置有上述下部隆起部(340)之下表面(302)、與上述拉鏈鏈齒(20)對向之對向面(304)、設置於上述對向面(304)之相反側之相反面(305)、於上述對向面(304)與上述相反面(305)之間延伸之第1連接面(306)、及於上述對向面(304)與上述相反面(305)之間延伸且設置於較上述第1連接面(306)靠拉鏈鏈布外側之第2連接面(307),且 於上述上表面(301)與上述對向面(304)之間設置有第1傾斜區域(361), 於上述上表面(301)與上述第2連接面(307)之間設置有第2傾斜區域(362)。
  10. 如請求項9之拉鏈鏈帶,其中於上述下表面(302)與上述對向面(304)之間設置有第3傾斜區域(363),且 於上述下表面(302)與上述第2連接面(307)之間設置有第4傾斜區域(364)。
  11. 一種拉鏈,其具備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左右一對拉鏈鏈帶(40)、以及 用以開閉上述左右一對拉鏈鏈帶(40)之滑件(50)。
  12. 如請求項11之拉鏈,其中上述滑件(50)具備上翼板(51)、與上述上翼板(51)對向配置之下翼板(52)、及連接上述上翼板(51)與上述下翼板(52)之連接柱(53),且 上述上翼板(51)具有可與上述上部隆起部(330)面接觸之上部傾斜端面(51k), 上述下翼板(52)具有可與上述下部隆起部(340)面接觸之下部傾斜端面(52k)。
  13. 如請求項12之拉鏈,其中上述上部傾斜端面(51k)係以於左右方向上隨著遠離上述連接柱(53)而朝向上方之方式傾斜,且 上述下部傾斜端面(52k)係以於左右方向上隨著遠離上述連接柱(53)而朝向下方之方式傾斜。
TW105140357A 2015-12-15 2016-12-07 Zipper chain and zipper TWI6214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85122 WO2017104007A1 (ja) 2015-12-15 2015-12-15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2305A true TW201722305A (zh) 2017-07-01
TWI621412B TWI621412B (zh) 2018-04-21

Family

ID=59056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0357A TWI621412B (zh) 2015-12-15 2016-12-07 Zipper chain and zipper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48049B (zh)
TW (1) TWI621412B (zh)
WO (1) WO20171040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30333A1 (ja) * 2019-05-16 2020-11-19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US20240090628A1 (en) * 2021-02-12 2024-03-21 Ykk Corporation Slide faste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68163A (en) * 1946-10-11 1951-09-18 Louis H Morin Slider for separable fasteners
JPS60112909U (ja) * 1983-12-31 1985-07-31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の上止具
JP2002253307A (ja) * 2001-02-28 2002-09-10 Ykk Corp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上止具
US6701585B2 (en) * 2002-07-31 2004-03-09 Chang-Wen Tsaur Stop device for upper stops and a pull of a nylon zipper
CN100569135C (zh) * 2005-07-19 2009-12-16 Ykk株式会社 拉链
JP4447599B2 (ja) * 2006-12-28 2010-04-07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上止
CN102227179B (zh) * 2009-02-03 2014-11-12 Ykk株式会社 拉链
JP3164407U (ja) * 2010-09-15 2010-11-25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止具
WO2015045168A1 (ja) * 2013-09-30 2015-04-02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チェーン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04007A1 (ja) 2017-06-22
CN108348049B (zh) 2021-07-09
TWI621412B (zh) 2018-04-21
CN108348049A (zh) 2018-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00557B1 (en) Waterproof slide fastener
TWI440436B (zh) zipper
TWI305714B (en) Slide fastener
TWI563935B (zh) Zipper chain, chain and zipper
US20130232736A1 (en) Slide Fastener
TWI673021B (zh) 拉鏈
EP2604139A1 (en) Slide fastener
EP1745713B1 (en) Slide fastener
EP2604138A1 (en) Slide fastener
TWI621412B (zh) Zipper chain and zipper
EP1236413A2 (en) Top end stop for slide fastener
TWI617255B (zh) Chain bel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old
CN109549294B (zh) 拉链中包含的止动件
TWI589248B (zh) Chain and zipper
TW201446175A (zh) 拉鏈及其使用方法
JPH02128702A (ja) 開離嵌挿具付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TW201714548A (zh) 鏈帶及拉鏈
TWI621413B (zh) Zipper with stop
TWI531332B (zh) Zipper chain with the chain of teeth, and zipper chain
TWI587809B (zh) Chain belt, zipper and pressure machine
WO2018036140A1 (zh) 链牙、链带及拉链
JPS637049Y2 (zh)
CN110833239B (zh) 反向开口型拉链
CN215270946U (zh) 一种双开拉链
CN213405088U (zh) 一种拉链牙链带和一种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