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0810B - Mold drive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Mold drive stru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0810B
TWI450810B TW100137912A TW100137912A TWI450810B TW I450810 B TWI450810 B TW I450810B TW 100137912 A TW100137912 A TW 100137912A TW 100137912 A TW100137912 A TW 100137912A TW I450810 B TWI450810 B TW I4508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fixing seat
shaft gear
slider
toothed dis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7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17104A (zh
Inventor
Chui Tsai Chiu
Original Assignee
Chui Tsai Chi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i Tsai Chiu filed Critical Chui Tsai Chiu
Priority to TW1001379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5081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17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7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0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0810B/zh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模具傳動結構
本發明是涉及一種模具傳動結構。
傳統輪葉的結構,主要是由一上蓋板、一下蓋板、及數片夾設於上蓋板與下蓋板之間的葉片所構成,早期輪葉的製造方法,大多是先將葉片與上蓋板或是下蓋板其中一片蓋板成形為一體,之後再與另一片蓋板以焊接、熔接、螺接、鉚結等方式組裝為一完整的輪葉。
然而輪葉在使用時必須旋轉才能發揮其功效,特別是應用於風扇、吸塵器、幫浦等裝置內,需要以高速旋轉產生吸入力或排出力的環境下使用,由於傳統輪葉是以二個以上的元件所構成,整體的強度有限,旋轉次數的耐久壽命低,為了改善傳統輪葉的缺點,使輪葉壽命延長,遂有從事與輪葉製造相關的業者想出將輪葉一體成形的製造方法。
該製造方法是在輪葉模具的模心側邊,設置數支與葉片數量相對應的氣壓缸或是液壓缸,並在壓缸的推桿端部設置側向模心,設定壓缸在模具合模時,推桿向前移動,將側向模心推向模心處,待射出成形機完成射料且塑料冷卻後,推桿向後收縮,將側向模心抽離模心處,並以頂出裝置使輪葉與模具脫離,完成一體成形的輪葉。
但是,由於該製造方法必須在下模處,設置數支與模心平行的氣壓缸或是液壓缸,且須預留壓缸推桿伸縮行程的距離,導致下模固定座頂面表面積暴增,模具整體體積、重量也隨之增加,並且需要採用高噸數的射出成形機,才能使模具順利完成開模或是合模的動作,然而射出成形機的售價,是隨著噸數成倍數增加的,其購買金額與維護成本,往往是中小型工廠業者所負擔不起的,多只能仰賴少數資本夠大的大型工廠業者,以高噸數的射出成形機生產一體成形的輪葉,由於輪葉產量受限,且生產設費維護昂貴,使得生產輪葉的成本增加,導致需使用輪葉製造的相關產品成本也跟著提高。
有鑑於此,如何提供一模具體積小,且只需採用低噸數的射出成形機,即能生產製造一體成形的輪葉,讓中小型工廠的業者也能順利生產一體成形的輪葉,使市場達到供需平衡,保持輪葉的低成本,讓消費者願意使用輪葉製造的相關產品,便成為本發明欲改進的目的。
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縮小模具體積,以使多滑塊模具能用於低頓數射出成形機的模具傳動結構。
為解決前述問題及達到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手段,為一種模具傳動結構,其設於上模固定座(10)與下模固定座(20)之間;其特徵在於:該下模固定座(20)上方、設置一底面具環狀凹槽(11)的固定座(1);而該固定座(1)頂面設有至少一個以上、由邊緣向中間延伸、且不通過該固定座(1)中心、並供該環狀凹槽(11)部分露出的直溝槽(12);又該環狀凹槽(11)內、設置一頂面具數條偏心、呈旋狀佈列之弧形凸塊(21)的齒盤(2);所述齒盤(2)側邊、設有至少一用以驅動該齒盤(2)轉動的傳動裝置(3);而所述直溝槽(12)內,設置一朝該固定座(1)中間端、具有側向模心(42)的滑塊(4),該滑塊(4)底面更設有能被該弧形凸塊(21)驅動的齒條(41);藉由前述固定座(1)、齒盤(2)、傳動裝置(3)、及滑塊(4)構成該模具傳動結構(100);前述上模固定座(10)與下模固定座(20)分開時,該傳動裝置(3)驅動齒盤(2)轉動,迫使該弧形凸塊(21)旋轉驅動滑塊(4),帶動側向模心(42)沿直溝槽(12)向外移動,反之,前述上模固定座(10)與下模固定座(20)接近時,該滑塊(4)帶動側向模心(42)沿直溝槽(12)向固定座(1)中間移動。
根據上述的模具傳動結構,所述傳動裝置(3)的主要驅動元件,是為下列其中之一,垂直螺桿與齒輪、水平螺桿與馬達、氣壓缸與齒條、液壓缸與齒條。
根據上述的模具傳動結構,所述傳動裝置(3)是由一設於下模固定座(20)、且與齒盤(2)同軸向的軸齒輪(31);一個一端固定於上模固定座(10)、另端穿過軸齒輪(31)的驅動桿(32)所組成。
根據上述的模具傳動結構,所述軸齒輪(31)頂端,設有一用以導引驅動桿(32)的導套(33),該導套(33)內壁上端具有與驅動桿(32)相對應的內螺紋(331);所述導套底端,環設有向下延伸的方齒(332);而所述軸齒輪(31)頂端,環設有與方齒(332)形狀相對應的凹槽(311)。
根據上述的模具傳動結構,所述軸齒輪(31)與齒盤(2)間,設置一調整軸齒輪(31)與齒盤(2)間距的調距裝置(5)。
根據上述的模具傳動結構,所述調距裝置(5)是由至少一被動齒輪(51)所構成。
二、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
1.本發明中,藉由垂直設置的驅動桿(32),在上模固定座(10)與下模固定座(20)相對移動時,同時驅動軸齒輪(31)轉動,使齒盤(2)轉動,進而達到推動滑塊(4)上之側向模心(42)的目的,能大幅縮減下模的體積,使採用本發明結構的模具,能裝設於低噸數的射出成形機上,進行生產製造。
2.本發明中,藉由齒盤(2)上的弧形凸塊(21),能同時驅動數個滑塊(4)移動,使得各個側向模心(42)能同步進行合模或是脫模的動作。
3.本發明中,導套(33)的內壁僅於上端具有內螺紋(331),而軸齒輪(31)內壁並無螺紋,當導套(33)被驅動桿(32)驅動時,藉由方齒(332)與凹槽(311)的配合,帶動軸齒輪(31)轉動,過程中產生的摩擦力阻力少。
以下依據圖面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後: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立體示意圖,如圖2所示為本發明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如圖3所示為為圖1的A-A剖面實施示意圖,如圖4所示為本發明的立體動作示意圖(一),如圖5所示為本發明的立體動作示意圖(二),如圖6所示為本發明的立體動作示意圖(三),如圖7所示為本發明的俯視動作示意圖(一),如圖8所示為本發明的俯視動作示意圖(二),如圖9所示為本發明的俯視動作示意圖(三)。
圖式1至3中揭示出,一種模具傳動結構,其設於上模固定座(10)與下模固定座(20)之間;其特徵在於:該下模固定座(20)上方、設置一底面具環狀凹槽(11)的固定座(1);而該固定座(1)頂面設有至少一個以上、由邊緣向中間延伸、且不通過該固定座(1)中心、並供該環狀凹槽(11)部分露出的直溝槽(12);又該環狀凹槽(11)內、設置一頂面具數條偏心、呈旋狀佈列之弧形凸塊(21)的齒盤(2);所述齒盤(2)側邊、設有至少一用以驅動該齒盤(2)轉動的傳動裝置(3);而所述直溝槽(12)內,設置一朝該固定座(1)中間端、具有側向模心(42)的滑塊(4),該滑塊(4)底面更設有能被該弧形凸塊(21)驅動的齒條(41);藉由前述固定座(1)、齒盤(2)、傳動裝置(3)、及滑塊(4)構成該模具傳動結構(100);前述上模固定座(10)與下模固定座(20)分開時,該傳動裝置(3)驅動齒盤(2)轉動,迫使該弧形凸塊(21)旋轉驅動滑塊(4),帶動側向模心(42)沿直溝槽(12)向外移動,反之,前述上模固定座(10)與下模固定座(20)接近時,該滑塊(4)帶動側向模心(42)沿直溝槽(12)向固定座(1)中間移動。
其中,藉由齒盤(2)頂面的弧形凸塊(21),配合滑塊(4)底面設置的齒條(41),能同時驅動各個滑塊(4)在各直溝槽(12)內移動,使得各個側向模心(42)能同步進行合模或是脫模的動作,故障發生率低,能改善以往數個壓缸各自執行側向模心(42)合模或是脫模動作時,無法完全同步動作的缺失,且只要其中一支壓缸故障,就無法順利完成合模或是脫模動作,故障機率高的缺點。
上述中,所述傳動裝置(3)的主要驅動元件,是為下列其中之一,垂直螺桿與齒輪、水平螺桿與馬達、氣壓缸與齒條、液壓缸與齒條。
在圖示1至9中,雖然只揭示最佳實施例,以固定在上模固定座(10)端的垂直螺桿、與設置在下模固定座(20)端的齒輪相配合,藉由模具開合時,上模固定座(10)與下模固定座(20)的相對運動,驅動齒盤(2)轉動,但將馬達設置在下模固定座(20)旁,帶動設於齒盤(2)旁的水平螺桿(圖未揭);或者將氣壓缸、液壓缸設於下模固定座(20)旁,並在推桿端部設置齒條(圖未揭),都能夠達到轉動齒盤(2),使各個側向模心(42)能同步進行合模或是脫模的相同動作效果,故均應涵屬於本發明專利範圍內。
上述中,所述傳動裝置(3)是由一設於下模固定座(20)、且與齒盤(2)同軸向的軸齒輪(31);一個一端固定於上模固定座(10)、另端穿過軸齒輪(31)的驅動桿(32)所組成。
其中,藉由垂直設置的驅動桿(32),在上模固定座(10)與下模固定座(20)相對移動時,同時驅動軸齒輪(31)轉動,使齒盤(2)轉動,進而達到推動滑塊(4)上之側向模心(42)的目的,由於不須增加下模面的表面積,以供設置氣壓缸或是液壓缸,故能大幅縮減下模的體積與重量,使採用本發明結構的模具,能裝設於低噸數的射出成形機上,進行生產製造。
上述中,所述軸齒輪(31)頂端,設有一用以導引驅動桿(32)的導套(33),該導套(33)內壁上端具有與驅動桿(32)相對應的內螺紋(331);所述導套底端,環設有向下延伸的方齒(332);而所述軸齒輪(31)頂端,環設有與方齒(332)形狀相對應的凹槽(311)。
其中,導套(33)的內壁僅於上端具有內螺紋(331),而軸齒輪(31)內壁並無螺紋,當導套(33)被驅動桿(32)驅動時,藉由方齒(332)與凹槽(311)的配合,帶動軸齒輪(31)轉動,過程中驅動桿(32)僅與內螺紋(331)的部分接觸,故產生的摩擦力阻力少,對於驅動桿(32)的磨耗也較少,當開合模具的次數達到一定程度時,僅須更換導套(33)即能繼續正常動作,維護成本低且能迅速替換繼續生產。
如圖4至6所示,當模具在開模時,上模固定座(10)向上移動,帶動驅動桿(32)同時上移,並藉由與內螺紋(331)的接觸驅動導套(33)旋轉,再藉由方齒(332)與凹槽(311)的配合,使軸齒輪(31)與導套(33)同步轉動,並藉由被動齒輪(51)同步驅動齒盤(2)旋轉,再藉由弧形凸塊(21)與齒條(41)的配合,將各滑塊(4)同步逐漸朝固定座(1)外側推移,使側向模心(42)在開模的同時,能同步與成品脫離並遠離模心,使成品在被頂出脫模時,不會碰撞到側向模心(42)導致模具精密度下降,影響成品品質,反之,當模具在合模時,上模固定座(10)向下移動,帶動驅動桿(32)同時下移,同步驅動各滑塊(4)逐漸朝模心處推移,使側向模心(42)在合模的同時,能同步朝模心處閉合。
上述中,所述軸齒輪(31)與齒盤(2)間,設置一調整軸齒輪(31)與齒盤(2)間距的調距裝置(5)。
其中,藉由調距裝置(5)的設置,能調整軸齒輪(31)與齒盤(2)間的距離,使與軸齒輪(31)配合的驅動桿(32),能避開模具內的其他構件,如:斜銷、定位銷等、螺件、滑塊等構件,防止驅動桿(32)與其他構件發生干涉的情況。
上述中,所述調距裝置(5)是由至少一被動齒輪(51)所構成。
其中,透過傳動方式最為確實的齒輪,視軸齒輪(31)與齒盤(2)間的距離而定,選擇適合大小及數量的被動齒輪(51)作為調距裝置(5),使傳動裝置(3)能精確的驅動齒盤(2)旋轉。
如圖7至9所示,傳動裝置(3)藉由調距裝置(5)帶動齒盤(2)旋轉,同時以弧形凸塊(21)推動齒條(41),使各滑塊(4)同步逐漸朝固定座(1)外側推移,將側向模心(42)抽離成品。
綜合以上所述,本發明藉由固定座(1)、齒盤(2)、傳動裝置(3)、滑塊(4)、以及調距裝置(5)的組合,能大幅縮減下模的體積,使採用本發明結構的模具,能裝設於低噸數的射出成形機上,進行生產製造,並且不須另外設置其他裝置,如:氣壓缸、液壓缸,以外力來驅動側向模心(42)脫模或是閉合,單靠開模或是合模的動作,就能同步驅動側向模心(42)脫模或是閉合,更能省去維護氣壓缸、液壓缸的成本。
以上依據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瞭本發明的構造、特徵及作用效果,由於符合新穎及進步性要件,遂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但本發明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範圍,因此舉凡與本發明意旨相符的修飾性變化,只要在均等範圍內都應涵屬於本發明專利範圍內。
1‧‧‧固定座
11‧‧‧環狀凹槽
12‧‧‧直溝槽
2‧‧‧齒盤
21‧‧‧弧形凸塊
3‧‧‧傳動裝置
31‧‧‧軸齒輪
311‧‧‧凹槽
32‧‧‧驅動桿
33‧‧‧導套
331‧‧‧內螺紋
332‧‧‧方齒
4‧‧‧滑塊
41‧‧‧齒條
42‧‧‧側向模心
5‧‧‧調距裝置
51‧‧‧被動齒輪
10‧‧‧上模固定座
20‧‧‧下模固定座
100‧‧‧模具傳動結構
圖1:本發明的立體示意圖。
圖2:本發明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為圖1的A-A剖面實施示意圖。
圖4:本發明的立體動作示意圖(一)。
圖5:本發明的立體動作示意圖(二)。
圖6:本發明的立體動作示意圖(三)。
圖7:本發明的俯視動作示意圖(一)。
圖8:本發明的俯視動作示意圖(二)。
圖9:本發明的俯視動作示意圖(三)。
1...固定座
12...直溝槽
3...傳動裝置
31...軸齒輪
32...驅動桿
33...導套
4...滑塊
42...側向模心
5...調距裝置
10...上模固定座
20...下模固定座
100...模具傳動結構

Claims (6)

  1. 一種模具傳動結構,其設於上模固定座(10)與下模固定座(20)之間;其特徵在於:該下模固定座(20)上方、設置一底面具環狀凹槽(11)的固定座(1);而該固定座(1)頂面設有至少一個以上、由邊緣向中間延伸、且不通過該固定座(1)中心、並供該環狀凹槽(11)部分露出的直溝槽(12);又該環狀凹槽(11)內、設置一頂面具數條偏心、呈旋狀佈列之弧形凸塊(21)的齒盤(2);所述齒盤(2)側邊、設有至少一用以驅動該齒盤(2)轉動的傳動裝置(3);而所述直溝槽(12)內,設置一朝該固定座(1)之中間端、具有側向模心(42)的滑塊(4),該滑塊(4)底面更設有能被該弧形凸塊(21)驅動的齒條(41);藉由前述固定座(1)、齒盤(2)、傳動裝置(3)、及滑塊(4)構成該模具傳動結構(100);前述上模固定座(10)與下模固定座(20)分開時,該傳動裝置(3)驅動齒盤(2)轉動,迫使該弧形凸塊(21)旋轉驅動滑塊(4),帶動側向模心(42)沿直溝槽(12)向外移動,反之,前述上模固定座(10)與下模固定座(20)接近時,該滑塊(4)帶動側向模心(42)沿直溝槽(12)向固定座(1)中間移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模具傳動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裝置(3)的主要驅動元件,是為下列其中之一,垂直螺桿與齒輪、水平螺桿與馬達、氣壓缸與齒條、液壓缸與齒條。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模具傳動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裝置(3)是由一設於下模固定座(20)、且與齒盤(2)同軸向的軸齒輪(31);一個一端固定於上模固定座(10)、另端穿過軸齒輪(31)的驅動桿(32)所組成。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模具傳動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軸齒輪(31)頂端,設有一用以導引驅動桿(32)的導套(33),該導套(33)內壁上端具有與驅動桿(32)相對應的內螺紋(331);所述導套底端,環設有向下延伸的方齒(332);而所述軸齒輪(31)頂端,環設有與方齒(332)形狀相對應的凹槽(311)。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模具傳動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軸齒輪(31)與齒盤(2)間,設置一調整軸齒輪(31)與齒盤(2)間距的調距裝置(5)。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模具傳動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調距裝置(5)是由至少一被動齒輪(51)所構成。
TW100137912A 2011-10-19 2011-10-19 Mold drive structure TWI4508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7912A TWI450810B (zh) 2011-10-19 2011-10-19 Mold drive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7912A TWI450810B (zh) 2011-10-19 2011-10-19 Mold drive struc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7104A TW201317104A (zh) 2013-05-01
TWI450810B true TWI450810B (zh) 2014-09-01

Family

ID=48871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7912A TWI450810B (zh) 2011-10-19 2011-10-19 Mold drive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508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0677B (zh) * 2016-02-02 2018-12-18 福建省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风轮的注塑模具
CN111775403B (zh) * 2020-07-10 2022-11-18 温州市爱氏光学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眼镜的制作模具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1680A (en) * 1973-11-14 1979-02-27 Monsanto Company Rotary stretch blow molding apparatus
US4214860A (en) * 1977-09-22 1980-07-29 Gildemeister Corpoplast Apparatus for blow molding hollow articles, in particular bottles
JPH05253980A (ja) * 1992-03-13 1993-10-0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円筒形成形品の内径アンダーカット処理型
JPH05318539A (ja) * 1992-05-15 1993-12-03 Toto Ltd 薄肉板多層積層体の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JPH09250492A (ja) * 1996-03-19 1997-09-22 Hitachi Ltd 遠心送風機の羽根車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264184A (ja) * 2001-03-08 2002-09-18 Soshin:Kk 切欠溝を有する円筒の成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1680A (en) * 1973-11-14 1979-02-27 Monsanto Company Rotary stretch blow molding apparatus
US4214860A (en) * 1977-09-22 1980-07-29 Gildemeister Corpoplast Apparatus for blow molding hollow articles, in particular bottles
JPH05253980A (ja) * 1992-03-13 1993-10-0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円筒形成形品の内径アンダーカット処理型
JPH05318539A (ja) * 1992-05-15 1993-12-03 Toto Ltd 薄肉板多層積層体の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JPH09250492A (ja) * 1996-03-19 1997-09-22 Hitachi Ltd 遠心送風機の羽根車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264184A (ja) * 2001-03-08 2002-09-18 Soshin:Kk 切欠溝を有する円筒の成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7104A (zh) 201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43761U (zh) 一种便于瓶盖螺纹出模的模具
TWI450810B (zh) Mold drive structure
JP4990946B2 (ja) ヘリカルギャ製品の製造金型
CN103692619A (zh) 塑料蜗杆注塑成型模具
CN103072239B (zh) 模具传动结构
CN105437472B (zh) 一种利用勾腿装置控制齿条传动机构成型的模具
CN107020726B (zh) 前滚刷成型模具
CN109664475A (zh) 一种注塑模具齿轮成型与脱模装置及其注塑设备
CN103433418B (zh) 一种螺旋锥齿轮精锻装置及方法
TWI494192B (zh) 兼具鑲埋成型與研磨拋光功能之加工機
CN111957904A (zh) 一种金属包装罐浇铸成型模具
JP6318436B2 (ja) 粉末成形装置
CN104552684B (zh) 弧型结构用侧抽芯机构
CN203726743U (zh) 螺纹成型模具
CN109130115A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02318829U (zh) 模具传动结构
TWM423611U (en) Mold transmission structure
CN202241825U (zh) 双色奶瓶盖的模具
CN104494051B (zh) 一种带有照明装置和磁条的注塑模具装置合模开模系统
CN201872272U (zh) 一种动模双层缩呵脱模机构
CN106671359B (zh) 一种多层注塑的阶梯式的模具装置
CN102601943A (zh) 滚珠丝杠副传动的顶出机构
CN206493578U (zh) 一种用于吹瓶模具的把手机构
CN207509561U9 (zh) 一种橡胶制品的硫化装置
CN108041741B (zh) 一种方便换模的压帽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