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9425B - 影像感測器及其黑階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影像感測器及其黑階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9425B
TWI449425B TW100124489A TW100124489A TWI449425B TW I449425 B TWI449425 B TW I449425B TW 100124489 A TW100124489 A TW 100124489A TW 100124489 A TW100124489 A TW 100124489A TW I449425 B TWI449425 B TW I44942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alog
black
level
photosensitive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4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04531A (zh
Inventor
Chao Yu Meng
Wei Hsu
Wen Shen Wuen
Original Assignee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01244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49425B/zh
Priority to US13/442,103 priority patent/US8520101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304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4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9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942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60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 H04N25/63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applied to dark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70SSIS architectures; Circuits associated therewith
    • H04N25/71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sensors; Charge-transfer regi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CD sensors
    • H04N25/75Circuitry for providing, modifying or 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from the pixel arr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Description

影像感測器及其黑階校正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影像感測器,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影像感測器及其黑階校正方法。
影像感測器是種取代傳統底片的數位感光元件,影像感測器例如是電荷耦合裝置(CCD)影像感測器或互補式金-氧-半導體(CMOS)影像感測器。影像感測器的感光像素會偵測不同的明亮度以及由不同物體放射之光的波長並從所偵測到的數值讀出類比資料,類比資料例如像素電壓。影像感測器會將類比資料轉換成可接受信號處理的數位資料。
影像感測器本身就是一個消耗能量(電力)的設備。有能源的消耗,自然就會產生熱量,『熱』導致晶片材質的電子活動加劇,受熱的電子不斷的運動而產生了電流,形成所謂的『暗電流』(Black Level)現象。
理想的影像感測器其暗電流應該是零,但現實世界存在者許多因素會造成暗電流的產生。其中『熱』是最顯著的影響因素。然而,當暗電流電壓與低亮度光的電壓相當時,影像感測器的像素就彷彿『看到了』景物,從而導致曝光,並將結果呈現在畫面上。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影像感測器及其黑階校正方法,其係根據第一非感光區及第二非感光區之第一非感光資料及第二非感光資料及時地對感光像素區的感光類比資料進行黑階校正,以改善因暗電流所造成的黑階(Black Level)現象。
根據本發明,提出一種影像感測器之黑階校正方法。影像感測器至少包括一像素陣列,像素陣列包括第一非感光區、第二非感光區及感光像素區。黑階校正方法包括:自第一非感光區讀取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根據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決定黑階偏移值;自第二非感光區讀取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根據黑階偏移值及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決定黑階校正值;自感光像素區讀取一感光類比資料;以及根據黑階校正值對感光類比資料進行黑階校正。
根據本發明,提出一種影像感測器。影像感測器包括像素陣列、取樣電路及黑階校正電路。像素陣列包括第一非感光區、第二非感光區及感光像素區。取樣電路自第一非感光區讀取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自第二非感光區讀取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自感光像素區讀取感光類比資料。黑階校正電路根據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決定黑階偏移值並根據黑階偏移值及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決定一用以對感光類比資料進行黑階校正之黑階校正值。
為了對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為了改善因暗電流所造成的黑階(Black Level)現象,下述實施例揭露一種影像感測器及其黑階校正方法。影像感測器包括像素陣列、取樣電路及黑階校正電路。像素陣列包括第一非感光區、第二非感光區及感光像素區。取樣電路自第一非感光區讀取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自第二非感光區讀取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自感光像素區讀取感光類比資料。黑階校正電路根據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決定黑階偏移值並根據黑階偏移值及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決定一用以對感光類比資料進行黑階校正之黑階校正值。
黑階校正方法包括:自第一非感光區讀取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根據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決定黑階偏移值;自第二非感光區讀取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根據黑階偏移值及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決定黑階校正值;自感光像素區讀取一感光類比資料;以及根據黑階校正值對感光類比資料進行黑階校正。
請參照第1圖,第1圖繪示係為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一種影像感測器之示意圖。影像感測器1包括像素陣列11、取樣電路12、類比放大器13、類比數位轉換器14及黑階校正電路15。像素陣列11包括第一非感光區111、第二非感光區112及感光像素區113。第一非感光區111及第二非感光區112分別包括數個非感光像素,而感光像素區113包括數個感光像素。取樣電路12用以依序自第一非感光區111、第二非感光區112及感光像素區113讀取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OB1、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OB2及感光類比資料AP。
類比放大器13用以根據類比增益AG放大一類比資料AD後輸出至類比數位轉換器14,類比資料AD例如為前述之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OB1、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OB2及感光類比資料AP。
類比數位轉換器14根據一類比位準AL將放大後的類比資料AD轉換為數位資料DD,數位資料DD例如為分別與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OB1、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OB2及感光類比資料AP相對應之第一非感光數位資料OBD1、第二非感光數位資料OBD2及感光數位資料APD。類比數位轉換器14可於進行上述轉換時,隨著類比位準AL的改變,而向上平移或向下平移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OB1、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OB2或感光類比資料AP。
黑階校正電路15根據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OB1決定黑階偏移值BC1,並再依據黑階偏移值BC1輸出類比位準AL至類比數位轉換器14,以對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OB2進行黑階校正。接下來,黑階校正電路15更根據黑階偏移值BC1及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OB2決定一黑階校正值BC2,並再依據黑階校正值BC2輸出類比位準AL至類比數位轉換器14,以對感光類比資料AP進行黑階校正。
較佳地,於決定黑階偏移值BC1與黑階校正值BC2的過程中,黑階校正電路15不直接處理第一及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OB1及OB2,而是接收類比數位轉換器14所回授的第一非感光數位資料OBD1和第二非感光數位資料OBD2來進行數位資料處理。換言之,黑階校正電路15是使用第一非感光數位資料OBD1來計算出黑階偏移值BC1,以及再使用黑階偏移值BC1及第二非感光數位資料OBD2來計算得出黑階校正值BC2。
影像感測器1之一獨特特徵在於黑階校正電路是根據同一畫面的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OB1及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OB2兩者來產生黑階校正值BC2,用以即時且準確地對同一畫面的感光類比資料AP進行黑階校正。
請同時參照第1圖及第2圖,第2圖繪示係為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一種影像感測器之黑階校正方法之流程圖。黑階校正方法能應用於第1圖所示之影像感測器且包括如下步驟21至26。首先如步驟21所示,取樣電路12自第一非感光區111讀取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OB1。接著如步驟22所示,黑階校正電路15根據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OB1決定黑階偏移值BC1。跟著如步驟23所示,取樣電路12自第二非感光區112讀取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OB2。然後如步驟24所示,黑階校正電路15根據黑階偏移值BC1及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OB2決定黑階校正值BC2。如前所述,於步驟22與24中,黑階校正電路15分別可採用數位轉換器14所提供的第一與第二非感光數位資料OBD1與OBD2來計算。接著如步驟25所示,取樣電路12自感光像素區113讀取感光類比資料AP。跟著如步驟26所示,黑階校正電路15根據黑階校正值BC2對感光類比資料AP進行黑階校正。
值得注意的是,可設計前述步驟21至26於類比增益AG改變後才執行,以減少不必要的運算。舉例來說,黑階校正電路15可先判斷類比增益AG是否改變,若類比增益AG未改變則不會重新計算黑階偏移值BC1及黑階校正值BC2來進行黑階校正。或者,可設計前述步驟21至26於每隔n張畫面後才執行,n係為正整數。
請同時參照第1圖、第3圖、第4圖、第5圖及第6圖,以更明瞭第2圖中步驟22之操作相關細節。第3圖繪示係為第1圖之影像感測器輸出第一非感光數位資料之示意圖;第4圖繪示係為依據一實施例之步驟22之細部流程圖;第5圖繪示為依據一實施例之類比數位轉換器輸出之數位資料與類比增益之示意圖;以及第6圖繪示係為依據一實施例之容許偏移值之示意圖。
於此實施例中,前述步驟22進一步包括步驟221至225。而為了實踐此實施例,黑階校正電路15可包括數位類比轉換器151及運算單元152。首先,如步驟221所示,數位類比轉換器151根據一起始偏移值BC0設定類比數位轉換器14之類比位準AL等於起始類比位準BCA0。接著如步驟222所示,類比數位轉換器14根據起始類比位準BCA0將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OB1轉換為第一非感光數位資料OBD1,並回授給運算單元152。跟著如步驟223所示,運算單元152計算第一非感光數位資料OBD1之平均值。較佳地,運算單元152先排除像素陣列11中的壞點(Dead Pixel)後,再計算第一非感光數位資料OBD1之平均值。
然後如步驟224所示,運算單元152根據起始偏移值BC0及一容許偏移值TL計算一控制位準。控制位準例如等於起始偏移值BC0與容許偏移值TL之差值。類比數位轉換器14輸出之數位資料DD與類比增益AG之對應關係係如第5圖虛線所示。為了確保之後類比數位轉換器14完整地輸出第二非感光數位資料OBD2,運算單元152會將起始偏移值BC0減去容許偏移值以得到控制位準。接著如步驟225所示,運算單元152根據第一非感光數位資料OBD1之平均值及控制位準決定黑階偏移值。黑階偏移值例如等於該第一非感光數位資料之平均值與該控制位準之總和。舉例來說,起始偏移值BC0、容許偏移值TL及第一非感光數位資料OBD1之平均值分別為100、10及50。運算單元152先將起始偏移值BC0減去容許偏移值TL以得到控制位準等於90。運算單元152再將第一非感光數位資料OBD1之平均值加上控制位準以得到黑階偏移值等於140。
請同時參照第7圖及第8圖,以更明瞭第2圖中步驟24之操作相關細節。第7圖繪示係為一實施例之步驟24之細部流程圖,第8圖繪示係為第1圖之影像感測器1於實施此實施例時輸出第二非感光數位資料之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步驟24進一步包括步驟241至244。首先如步驟241所示,數位類比轉換器151根據步驟22所獲得的黑階偏移值BC1來設定類比數位轉換器14之類比位準AL等於偏移類比位準BCA1。接著如步驟242所示,類比數位轉換器14根據偏移類比位準BCA1將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OB2轉換為第二非感光數位資料OBD2。由於類比數位轉換器14之類比位準由起始類比位準BCA0改變為偏移類比位準BCA1,因此類比數位轉換器14能將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OB2向上平移或向下平移以改善因暗電流所造成的黑階(Black Level)現象。跟著如步驟243所示,運算單元152計算第二非感光數位資料之平均值。較佳地,運算單元152係排除像素陣列11中的壞點(Dead Pixel)後,再計算第二非感光數位資料OBD2之平均值。接著如步驟244所示,運算單元152根據第二非感光數位資料之平均值決定黑階校正值。
請同時參照第8圖及第9圖,第9圖繪示係為一實施例之第7圖中步驟241之細部流程圖。於此實施例中,前述步驟241進一步包括步驟2411至2412。首先如步驟2411所示,數位類比轉換器151轉換黑階偏移值BC1為偏移類比位準BCA1。接著如步驟2412所示,設定類比數位轉換器151之類比位準AL等於偏移類比位準BCA1。值得注意的是,在執行步驟2411的過程中,數位類比轉換器151可進一步加入箝位設計。舉例來說,若黑階偏移值BC1小於或等於一下限值時,數位類比轉換器151輸出之偏移類比位準BCA1等於該下限值。若黑階偏移值BC1大於或等於一上限值時,數位類比轉換器151輸出之偏移類比位準等於該上限值。倘若黑階偏移值BC1大於下限值及小於上限值,則數位類比轉換器151直接轉換黑階偏移值BC1為偏移類比位準BCA1。
請同時參照第10圖及第11圖,以更明瞭第2圖中步驟26之操作相關細節。第10圖繪示係為依據一實施利之步驟26之第一種細部流程圖,第11圖繪示係為第1圖之影像感測器1於實施此實施例時輸出感光數位資料之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步驟26進一步包括步驟261至262。首先如步驟261所示,數位類比轉換器151根據黑階校正值BC2設定類比數位轉換器14之類比位準等於一校正類比位準BCA2。接著如步驟262所示,類比數位轉換器14根據校正類比位準BCA2將感光類比資料AP轉換為感光數位資料APD。
由於類比數位轉換器14之類比位準由起始類比位準BCA1改變為校正類比位準BCA2,因此類比數位轉換器14能將感光類比資料AP向上平移或向下平移以改善因暗電流所造成的黑階(Black Level)現象。
請同時參照第11圖及第12圖,第12圖繪示係為步驟261之細部流程圖。前述步驟261進一步包括步驟2611至2612。首先如步驟2611所示,數位類比轉換器151轉換黑階校正值BC2為一校正類比位準BCA2。接著如步驟2612所示,數位類比轉換器151設定類比數位轉換器14之類比位準AL等於校正類比位準BCA2。值得注意的是,在執行步驟2611的過程中,前述數位類比轉換器151能進一步加入箝位設計。舉例來說,若黑階校正值BC2小於或等於一下限值時,數位類比轉換器151輸出之校正類比位準BCA2等於下限值。若黑階校正值BC2大於或等於一上限值時,數位類比轉換器151輸出之校正類比位準BCA2等於上限值。倘若黑階校正值BC2大於下限值及小於上限值,則數位類比轉換器151直接轉換黑階校正值BC2為校正類比位準BCA2。
請同時參照第11圖及第13圖,第13圖繪示係為依據另一實施例之第2圖之步驟26之細部流程圖。前述步驟26進一步包括步驟263至264。如步驟263所示,類比數位轉換器14根據步驟22所獲得的黑階偏移值將感光類比資料轉換為感光數位資料APD,並回授給運算單元152。接著如步驟264所示,運算單元152根據步驟24所獲得的黑階校正值調整感光數位資料APD。此實施例與第10圖所示之實施例的主要差異在於:第10圖繪示之實施例係由類比數位轉換器14調整後輸出感光數位資料APD,而第13圖繪示之實施例係由運算單元152調整後輸出感光數位資料APD。
於上述實施例中,黑階校正電路15執行兩階段的校正過程。於第一階段中,黑階校正電路15先根據與第一非感光區111關聯的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OB1來獲得黑階偏移值BC1,並能依據黑階偏移值BC1來調整數位類比轉換器14之位準,以對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OB2進行黑階校正。因此,類比數位轉換器14所輸出的第二非感光數位資料OBD2是經歷過第一階段之校正後所獲得的非感光數位資料。
接下來,黑階校正電路15再進行第二階段之校正。黑階校正電路15根據第二非感光區112相關聯的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OB2來獲得黑階校正值。經歷過第一階段校正處理的第二非感光數位資料OBD2可被使用來計算出黑階校正值BC2。黑階校正電路15繼而能依據黑階校正值BC2來調整數位類比轉換器14之位準,以對感光類比資料AP進行黑階校正。因此,類比數位轉換器14所輸出的感光數位資料APD是經過第二階段之校正後所獲得的感光數位資料。
由於黑階校正電路是根據同一畫面的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OB1及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OB2兩者來產生黑階校正值BC2,因此能夠即時並準確地對同一畫面的感光類比資料AP進行黑階校正。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影像感測器
11...像素陣列
12...取樣電路
13...類比放大器
14...類比數位轉換器
15...黑階校正電路
21~26、221~225、241~244、261~264、2411~2412、2611~2612...步驟
111‧‧‧第一非感光區
112‧‧‧第二非感光區
113‧‧‧感光像素區
151‧‧‧數位類比轉換器
152‧‧‧運算單元
AL‧‧‧類比位準
AG‧‧‧類比增益
AD‧‧‧類比資料
DD‧‧‧數位資料
OB1‧‧‧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
OB2‧‧‧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
OBD1‧‧‧第一非感光數位資料
OBD2‧‧‧第二非感光數位資料
BC0‧‧‧起始偏移值
BC1‧‧‧校正偏移值
BCA0‧‧‧起始類比位準
BCA1‧‧‧校正類比位準
TL‧‧‧容許偏移值
AP‧‧‧感光類比資料
APD‧‧‧感光數位資料
第1圖繪示係為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一種影像感測器之示意圖。
第2圖繪示係為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一種影像感測器之黑階校正方法之流程圖。
第3圖繪示係為第1圖之影像感測器輸出第一非感光數位資料之示意圖。
第4圖繪示係為依據一實施例之步驟22之細部流程圖。
第5圖繪示為依據一實施例之類比數位轉換器輸出之數位資料與類比增益之示意圖。
第6圖繪示係為依據一實施例之容許偏移值之示意圖。
第7圖繪示係為步驟24之細部流程圖。
第8圖繪示係為影像感測器輸出第二非感光數位資料之示意圖。
第9圖繪示係為一實施例之第7圖中步驟241之細部流程圖。
第10圖繪示係為依據一實施利之步驟26之第一種細部流程圖。
第11圖繪示係為第1圖之影像感測器1於實施此實施例時輸出感光數位資料之示意圖。
第12圖繪示係為步驟261之細部流程圖。
第13圖繪示係為依據另一實施例之第2圖之步驟26之第二種細部流程圖。
21~26...步驟

Claims (22)

  1. 一種影像感測器之黑階校正方法,該影像感測器至少包括一像素陣列以及一類比數位轉換器,該像素陣列包括一第一非感光區、一第二非感光區及一感光像素區,該黑階校正方法包括:(a)自該第一非感光區讀取一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b)根據該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決定一黑階偏移值;(c)自該第二非感光區讀取一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d)藉由根據該黑階偏移值設定該類比數位轉換器之一類比位準,以根據該黑階偏移值及該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決定一黑階校正值;(e)自該感光像素區讀取一感光類比資料;以及(f)根據該黑階校正值對該感光類比資料進行黑階校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黑階校正方法,其中該步驟(b)包括:(b1)根據一起始偏移值設定該類比數位轉換器之該類比位準;(b2)根據該起始偏移值將該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轉換為一第一非感光數位資料;(b3)計算該第一非感光數位資料之平均值;(b4)根據該起始偏移值及一容許偏移值計算一控制位準;以及(b5)根據該第一非感光數位資料之平均值及該控制位準決定該黑階偏移值。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黑階校正方法,其中該黑階偏移值等於該第一非感光數位資料之平均值與該控制位準之總和。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黑階校正方法,其中該控制位準等於該起始偏移值與該容許偏移值之差值。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黑階校正方法,其中該步驟(d)包括:(d1)根據該黑階偏移值將該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轉換為一第二非感光數位資料;(d2)計算該第二非感光數位資料之平均值;以及(d3)根據該第二非感光數位資料之平均值決定該黑階校正值。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黑階校正方法,其中該步驟(d)包括:(d1-1)轉換該黑階偏移值為一偏移類比位準;以及(d1-2)設定該類比數位轉換器之該類比位準等於該偏移類比位準。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黑階校正方法,其中若該黑階偏移值小於或等於一下限值,該偏移類比位準等於該下限值,若該黑階偏移值大於或等於一上限值,該偏移類比位準等於該上限值。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黑階校正方法,其中該步驟(f)包括:(f1)根據該黑階校正值將該感光類比資料轉換為一感光數位資料。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黑階校正方法,其中該步驟(f1)之前更包括:(f1-1)轉換該黑階校正值為一校正類比位準;以及(f1-2)設定該類比數位轉換器之該類比位準等於該校正類比位準。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黑階校正方法,其中若該黑階校正值小於或等於一下限值,該校正類比位準等於該下限值,若該黑階校正值大於或等於一上限值,該校正類比位準等於該上限值。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黑階校正方法,其中該步驟(f)包括:(f1)根據該黑階偏移值將該感光類比資料轉換為一感光數位資料;以及(f2)、根據該黑階校正值調整該感光數位資料。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黑階校正方法,其中該步驟(a)至(f)係於一類比增益改變後執行。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黑階校正方法,該步驟(a)至(f)係於每隔n張畫面後執行,n係正整數。
  14. 一種影像感測器,包括:一像素陣列,包括:一第一非感光區;一第二非感光區;一感光像素區;一取樣電路,用以自該第一非感光區讀取一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自該第二非感光區讀取一第二非感光類比資 料,自該感光像素區讀取一感光類比資料;一類比數位轉換器;以及一黑階校正電路,用以根據該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決定一黑階偏移值,並藉由根據該黑階偏移值設定該類比數位轉換器之一類比位準,以根據該黑階偏移值及該第二非感光類比資料決定一用以對該感光類比資料進行黑階校正之黑階校正值。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影像感測器,其中該黑階校正電路包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用以根據一起始偏移值設定該類比數位轉換器之該類比位準,使得該類比數位轉換器根據該起始偏移值將該第一非感光類比資料轉換為一第一非感光數位資料;以及一運算單元,用以計算該第一非感光數位資料之平均值,該運算單元根據該起始偏移值及一容許偏移值計算一控制位準,並根據該第一非感光數位資料之平均值及該控制位準決定該黑階偏移值。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影像感測器,其中該黑階偏移值等於該第一非感光數位資料之平均值與該控制位準之總和。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影像感測器,其中該控制位準等於該起始偏移值與該容許偏移值之差值。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影像感測器,其中該類比數位轉換器根據該黑階偏移值將該第二非感光 類比資料轉換為一第二非感光數位資料,該黑階校正電路計算該第二非感光數位資料之平均值並根據該第二非感光數位資料之平均值決定該黑階校正值。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影像感測器,其中該黑階校正電路包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用以轉換該黑階偏移值為一偏移類比位準,並設定該類比數位轉換器之該類比位準等於該偏移類比位準。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影像感測器,該黑階校正電路根據該黑階校正值將該感光類比資料轉換為一感光數位資料。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影像感測器,其中該黑階校正電路包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用以轉換該黑階校正值為一校正類比位準並設定該類比數位轉換器之該類比位準等於該校正類比位準。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影像感測器,該類比數位轉換器根據該黑階偏移值將該感光類比資料轉換為一感光數位資料並根據該黑階校正值調整該感光數位資料。
TW100124489A 2011-07-11 2011-07-11 影像感測器及其黑階校正方法 TWI4494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4489A TWI449425B (zh) 2011-07-11 2011-07-11 影像感測器及其黑階校正方法
US13/442,103 US8520101B2 (en) 2011-07-11 2012-04-09 Image sensor and black level calibration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4489A TWI449425B (zh) 2011-07-11 2011-07-11 影像感測器及其黑階校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4531A TW201304531A (zh) 2013-01-16
TWI449425B true TWI449425B (zh) 2014-08-11

Family

ID=47518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4489A TWI449425B (zh) 2011-07-11 2011-07-11 影像感測器及其黑階校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520101B2 (zh)
TW (1) TWI4494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13936A1 (en) * 2013-01-23 2014-07-3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miting a sensing region of a capacitive sensing electrode
TWI508558B (zh) * 2013-07-22 2015-11-11 Himax Imaging Ltd 黑階調整裝置及黑階調整方法
TWI514876B (zh) * 2013-09-18 2015-12-21 Silicon Optronics Inc 影像感測器及其補償方法
WO2016088422A1 (ja) * 2014-12-04 2016-06-0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CN106161999B (zh) * 2015-03-31 2019-04-26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增加动态范围的数字影像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JP6739404B2 (ja) * 2017-06-29 2020-08-12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撮像素子
JP2019146094A (ja) * 2018-02-23 2019-08-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TWI751873B (zh) 2020-12-31 2022-01-01 晶相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感測裝置及其黑階校正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74942B1 (en) * 2000-08-17 2004-08-10 Exar Corporation Black level offset calibration system for CCD image digitizer
US7760258B2 (en) * 2007-03-07 2010-07-20 Altasen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abilizing image sensor black level
TW201121306A (en) * 2009-12-11 2011-06-16 Himax Imaging Inc Multi-phase black level calib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17197B2 (en) 2006-09-21 2010-10-19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Optical black calibr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74942B1 (en) * 2000-08-17 2004-08-10 Exar Corporation Black level offset calibration system for CCD image digitizer
US7760258B2 (en) * 2007-03-07 2010-07-20 Altasen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abilizing image sensor black level
TW201121306A (en) * 2009-12-11 2011-06-16 Himax Imaging Inc Multi-phase black level calib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16259A1 (en) 2013-01-17
TW201304531A (zh) 2013-01-16
US8520101B2 (en) 2013-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9425B (zh) 影像感測器及其黑階校正方法
US9369645B2 (en)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and black level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US9083898B2 (en)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and camera module
JP2010081511A (ja) 撮像装置、設定値変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883115B (zh) 影像感测器及其黑阶校正方法
US7400355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photometer
US9142591B2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electronic multiplication factor
JP2008311730A (ja) ホワイトバランス調整装置およびホワイトバランス調整方法
JP2020115604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TWI422224B (zh) 黑階補償電路、影像感測器及相關方法
JP4255819B2 (ja) 信号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取得装置
JP5588729B2 (ja) 画像信号処理装置
JP5950552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US8253827B2 (en) Signal chain of an imaging system
JP2003179809A (ja) カメラ装置及びその信号処理方法
JP2007318503A (ja) 撮像装置
JP2008219117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US9549131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method using independently corrected color values
US20230386000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5791454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130229552A1 (en)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illuminance measuring method performed by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and camera module
JP2008028634A (ja) 撮像装置
JP2009188437A (ja) 撮像装置
CN117376539A (zh) 白平衡系数校正方法及电子装置
JP2021118546A (ja) 欠陥を補正するため、特に画像センサによって提供される画像中のノイズを低減するため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