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7960B - 發光二極體晶粒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發光二極體晶粒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7960B
TWI447960B TW100147073A TW100147073A TWI447960B TW I447960 B TWI447960 B TW I447960B TW 100147073 A TW100147073 A TW 100147073A TW 100147073 A TW100147073 A TW 100147073A TW I447960 B TWI447960 B TW I4479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conductive
conductive layer
layer
semiconductor layer
reg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7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24862A (zh
Inventor
Chia Hui Shen
Tzu Chien Hung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Optoelectronic Te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Optoelectronic Tech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Optoelectronic Tech
Publication of TW201324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48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79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796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36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 H01L33/40Materials therefor
    • H01L33/42Transpar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08Processes
    • H01L2933/0016Processes relating to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d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發光二極體晶粒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發光二極體晶粒及其製造方法。
習知的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 LED)晶粒包括半導體發光結構以及設置在其上的透明導電層,透明導電層使得電流均勻分佈以提升半導體發光結構的發光效率。
製作透明導電層既要保證其本身具有較低的電阻率,又要保證製作時間較短。在半導體發光結構上製作透明導電層的過程中,透明導電層電性會隨製作條件不同而產生變化,當透明導電層密度較高時,其電性較佳,但製作時間較長;當透明導電層密度較低時,其製作時間較短,但電性較差。因此,在發光二極體晶粒的透明電極的製作時間與電性兩者之間難免會有所舍取而不能兼顧。
有鑒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使透明電極同時具有製作時間較短與良好的導電性能的發光二極體晶粒及其製造方法。
一種發光二極體晶粒,包括:
一磊晶結構,該磊晶結構包括第一半導體層、有源層與第二半導體層,所述有源層位於第一半導體層與第二半導體層之間;
一第一透明導電層,該第一透明導電層形成在第二半導體層上;
一第二透明導電層,該第二透明導電層形成在第一透明導電層上,第二透明導電層的厚度大於第一透明導電層的厚度,該第一透明導電層的密度大於第二透明導電層的密度。
一種發光二極體晶粒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基板,並在基板上依次形成第一半導體層、有源層與第二半導體層;
採用蒸鍍的方法在第二半導體層上形成第一透明導電層;
採用蒸鍍的方法在第一透明導電層上形成厚度大於第一透明導電層的第二透明導電層;
其中,生長第一透明導電層時採用的蒸鍍速率小於生長第二透明導電層時採用的蒸鍍速率。
由於生長第一透明導電層時採用的蒸鍍速率較低,這樣形成的第一透明導電層具有較好的導電性能,使第一透明導電層可以與第二半導體層形成歐姆接觸,降低發光二極體晶粒的工作電壓;同時,在蒸鍍速率較低的條件下形成的第一透明導電層的厚度較小,從而第一透明導電層的製作時間能夠盡可能地降低;再在蒸鍍速率較高的條件下形成的第二透明導電層儘管其厚度較厚,而製作時間較小;由於第一透明導電層與第二半導體層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歐姆接觸,較厚的第二透明導電層並不會增加發光二極體晶粒工作所需的電壓。如此,可以兼顧製作時間與導電性能兩個因素。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請參閱圖1,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發光二極體晶粒10包括一個磊晶結構及一個透明導電層15。
該磊晶結構包括基板11、形成在基板11上的第一半導體層12、有源層13及第二半導體層14。所述有源層13位於第一半導體層12與第二半導體層14之間。
所述基板11的材料可以為藍寶石(Al2O3)、碳化矽(SiC)、矽(Si)、氮化鎵(GaN)或氧化鋅(ZnO)中的一種。
所述第一半導體層12、有源層13、第二半導體層14依次形成於基板11上。所述第一半導體層12與第二半導體層14為不同摻雜型半導體層,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半導體層12為N型半導體層,第二半導體層14為P型半導體層。在其他實施方式中,第一半導體層12也可以為P型半導體層,第二半導體層14為N型半導體層。
所述第一半導體層12遠離基板11的區域包括一個裸露的第一區域121與一個被有源層13覆蓋的第二區域122。所述有源層13與第二半導體層14依次形成於第二區域122上。
所述有源層13可為單量子阱結構或多量子阱結構等。
所述透明導電層15採用蒸鍍的方法形成於第二半導體層14上。該透明導電層15包括第一透明導電層151與第二透明導電層152。該第一透明導電層151與第二透明導電層152採用的材料,例如,可以係氧化銦錫(ITO)。第一透明導電層151緊貼形成於第二半導體層14上,第二透明導電層152形成於第一透明導電層151上。第一透明導電層151的厚度小於第二透明導電層152的厚度,形成兩者的蒸鍍條件不相同。該第一透明導電層151的密度大於第二透明導電層152的密度。
一第一電極16形成於第一半導體層12的第一區域121上,一第二電極17形成於第二透明導電層152上。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電極16與第二電極17分別為N型電極與P型電極。
請一併參閱圖2,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發光二極體晶粒10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提供一磊晶結構,該磊晶結構包括第一半導體層12、有源層13與第二半導體層14,所述有源層13位於第一半導體層12與第二半導體層14之間;具體地,可採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在基板11上生長第一半導體層12、有源層13與第二半導體層14,所述第一半導體層12遠離基板11的區域包括一個裸露的第一區域121與一個被有源層13覆蓋的第二區域122;
採用蒸鍍的方法在第二半導體層14上形成第一透明導電層151,具體地,生長第一透明導電層151時採用的蒸鍍速率控制在小於0.5埃每秒(A/s),並控制第一透明導電層151的厚度小於600埃(A),較低蒸鍍速率時形成的第一透明導電層151的密度較大;
採用蒸鍍的方法在第一透明導電層151上形成厚度大於第一透明導電層151的第二透明導電層152,具體地,生長第二透明導電層152時採用的蒸鍍速率控制在大於0.5埃每秒(A/s),並控制第二透明導電層152的厚度大於1000埃(A)且小於5000(A),較高蒸鍍速率時形成的第二透明導電層152的密度較小。
在形成透明導電層15的步驟之後還包括分別形成於第一半導體層12的第一區域121的第一電極16與形成於第二透明導電層152上的第二電極17的步驟。
由於生長第一透明導電層151時採用的蒸鍍速率較低,這樣形成的第一透明導電層151具有較好的導電性能,使第一透明導電層151可以與第二半導體層14形成歐姆接觸,降低發光二極體晶粒10的工作電壓;同時,在蒸鍍速率較低的條件下形成的第一透明導電層151的厚度較小,從而第一透明導電層151的製作時間能夠盡可能地降低;再在蒸鍍速率較高的條件下形成的第二透明導電層152儘管其厚度較厚,而製作時間較小;由於第一透明導電層151與第二半導體層14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歐姆接觸,較厚的第二透明導電層152並不會增加發光二極體晶粒10工作所需的電壓。如此,可以兼顧製作時間與導電性能兩個因素。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遂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方式,自不能以此限制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援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發光二極體晶粒
11...基板
12...第一半導體層
121...第一區域
122...第二區域
13...有源層
14...第二半導體層
15...透明導電層
151...第一透明導電層
152...第二透明導電層
16...第一電極
17...第二電極
圖1係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發光二極體晶粒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發光二極體晶粒的製造方法流程圖。
10...發光二極體晶粒
11...基板
12...第一半導體層
121...第一區域
122...第二區域
13...有源層
14...第二半導體層
15...透明導電層
151...第一透明導電層
152...第二透明導電層
16...第一電極
17...第二電極

Claims (10)

  1. 一種發光二極體晶粒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一磊晶結構,該磊晶結構包括第一半導體層、有源層與第二半導體層,所述有源層位於第一半導體層與第二半導體層之間;
    採用蒸鍍的方法在第二半導體層上形成第一透明導電層;
    採用蒸鍍的方法在第一透明導電層上形成厚度大於第一透明導電層的第二透明導電層;
    其中,生長第一透明導電層時採用的蒸鍍速率小於生長第二透明導電層時採用的蒸鍍速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發光二極體晶粒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形成第一透明導電層的步驟包括:生長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時採用的蒸鍍速率小於0.5埃每秒,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的厚度小於600埃。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發光二極體晶粒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形成第二透明導電層的步驟包括:生長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時採用的蒸鍍速率大於0.5埃每秒,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的厚度大於1000埃且小於5000埃。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發光二極體晶粒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半導體層包括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所述第一區域裸露,第二區域上依次覆蓋所述有源層、所述第二半導體層、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及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發光二極體晶粒的製造方法,其中,還包括在第一半導體層的第一區域上形成一個第一電極,在第二透明導電層上形成一個第二電極。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發光二極體晶粒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半導體層為N型氮化鎵半導體層,第二半導體層為P型氮化鎵半導體層。
  7. 一種發光二極體晶粒,包括:
    一磊晶結構,該磊晶結構包括第一半導體層、有源層與第二半導體層,所述有源層位於第一半導體層與第二半導體層之間;
    一第一透明導電層,該第一透明導電層形成在第二半導體層上;
    一第二透明導電層,該第二透明導電層形成在第一透明導電層上,第二透明導電層的厚度大於第一透明導電層的厚度,該第一透明導電層的密度大於第二透明導電層的密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發光二極體晶粒,其中,所述第一半導體層包括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所述第一區域裸露,第二區域上依次覆蓋所述有源層、所述第二半導體層、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及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發光二極體晶粒,其中,還包括在第一半導體層的第一區域上形成的一個第一電極及在第二透明導電層上形成的一個第二電極。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發光二極體晶粒,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的厚度小於600埃,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的厚度大於1000埃且小於5000埃。
TW100147073A 2011-12-12 2011-12-19 發光二極體晶粒及其製造方法 TWI4479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117580A CN103165786A (zh) 2011-12-12 2011-12-12 发光二极管晶粒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4862A TW201324862A (zh) 2013-06-16
TWI447960B true TWI447960B (zh) 2014-08-01

Family

ID=48571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7073A TWI447960B (zh) 2011-12-12 2011-12-19 發光二極體晶粒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46837A1 (zh)
CN (1) CN103165786A (zh)
TW (1) TWI4479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4691B (zh) * 2020-05-27 2021-07-06 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显示屏的led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41843C (zh) * 2007-09-12 2009-09-16 普光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p型层透明导电膜及其制作方法
TW200948179A (en) * 2008-05-06 2009-11-16 Agency Science Tech & Res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structure for a light transmissible device
TW201023405A (en) * 2008-07-22 2010-06-1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n optical element for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TW201131837A (en) * 2007-12-31 2011-09-16 Epistar Corp A light-emitting device having a thinned structur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8663A (en) * 1994-05-05 1997-09-16 Donnelly Corporation Electrochromic mirrors and devices
US5940201A (en) * 1997-04-02 1999-08-17 Gentex Corporation Electrochromic mirror with two thin glass elements and a gelled electrochromic medium
US6268233B1 (en) * 1998-01-26 2001-07-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hotovoltaic device
JP4213616B2 (ja) * 2004-03-31 2009-01-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用ベースフィルム、液晶パネル用機能フィルム、機能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機能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
JP5232970B2 (ja) * 2006-04-13 2013-07-10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発光素子とそれを備えたランプ
CN100586243C (zh) * 2008-05-30 2010-01-27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KR100994116B1 (ko) * 2008-08-20 2010-11-15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JP4886766B2 (ja) * 2008-12-25 2012-02-29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発光素子
US8207539B2 (en) * 2009-06-09 2012-06-26 Epistar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device having a thinned structur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20098418A1 (en) * 2009-06-11 2012-04-26 Yoichiro Yashiro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41843C (zh) * 2007-09-12 2009-09-16 普光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p型层透明导电膜及其制作方法
TW201131837A (en) * 2007-12-31 2011-09-16 Epistar Corp A light-emitting device having a thinned structur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0948179A (en) * 2008-05-06 2009-11-16 Agency Science Tech & Res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structure for a light transmissible device
TW201023405A (en) * 2008-07-22 2010-06-1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n optical element for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4862A (zh) 2013-06-16
US20130146837A1 (en) 2013-06-13
CN103165786A (zh) 2013-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7142B (zh) 發光裝置
TWI535055B (zh) 氮化物半導體結構及半導體發光元件
TWI462334B (zh) 發光二極體結構與其製造方法
KR20090058952A (ko) 나노로드를 이용한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0381511B2 (en) Nitride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3120829A (ja) 窒化物半導体紫外発光素子
JP2008047860A (ja) 表面凹凸の形成方法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窒化ガリウム系発光ダイオード素子の製造方法
TW200921941A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of III-nitride based semicondu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120079310A (ko) 나노로드형 반도체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7868348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having vertical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623115B (zh) 具粗化表面之薄膜式覆晶發光二極體及其製造方法
TWI565098B (zh) 發光元件
TWI441354B (zh) 發光二極體晶粒及其製造方法
TWI447960B (zh) 發光二極體晶粒及其製造方法
TW201228052A (en)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chip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411134B (zh) 發光二極體晶粒及其製造方法
US8659029B2 (en) Low contact resistance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KR101360882B1 (ko) 질화물 반도체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1349564A (zh) 發光元件的形成方法
TWI584493B (zh) 發光二極體及其製作方法
TWI455355B (zh) Light emitting diode structure
KR102015908B1 (ko) 반도체 발광소자
TW201322484A (zh) 一種具電流擴散結構的發光二極體與其製造方法
CN107464864A (zh) 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TWI297222B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