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5365B - 無線通信系統中的多頻率傳輸 - Google Patents

無線通信系統中的多頻率傳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5365B
TWI445365B TW097130808A TW97130808A TWI445365B TW I445365 B TWI445365 B TW I445365B TW 097130808 A TW097130808 A TW 097130808A TW 97130808 A TW97130808 A TW 97130808A TW I445365 B TWI445365 B TW I44536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mapping
assigned
index
ent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30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24456A (en
Inventor
Durga Prasad Malladi
Brian Clarke Banister
Juan Montojo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24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24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5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536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04B1/7136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hop frequencies, e.g. using a bank of frequency sources, using continuous tuning or using a transfor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Description

無線通信系統中的多頻率傳輸
本揭示案大體係關於通信,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用於無線通信系統之傳輸技術。
本申請案主張2007年8月13日申請之題為"E-UTRA之DL中的多頻率傳輸(FREQUENCY DIVERSE TRANSMISSIONS IN THE DL OF E-UTRA)"之臨時美國申請案第60/955,543號之優先權,其讓與至其受讓人且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無線通信系統經廣泛地部署以提供諸如語音、視訊、封包資料、訊息傳遞、廣播等之各種通信內容。此等無線系統可為能夠藉由共用可用系統資源而支援多個使用者之多重存取系統。此等多重存取系統之實例包括分碼多重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重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重存取(FDMA)系統、正交FDMA(OFDMA)系統及單載波FDMA(SC-FDMA)系統。
在無線通信系統中,節點B可伺服位於節點B之整個覆蓋區域中之許多使用者設備(UE)。此等UE可觀測不同頻道條件(例如,不同衰落、多重路徑,及干擾效應)且可達成不同信號雜訊干擾比(SINR)。此外,給定UE可觀測到頻率選擇性衰落且可達成跨越系統頻寬之不同SINR。傳輸資料至UE以使得可針對此等UE達成良好效能可能係合意的。
本文描述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將經指派之資源動態地映射至實體資源以支援頻率分集排程(FDS)及頻率選擇性排程(FSS)之技術。FDS亦可稱為分散式排程且可用以改良頻率分集且獲取雜訊及干擾平均。FSS亦可稱為區域化排程且可用於在用於UE之最佳子頻帶上進行傳輸。
在一設計中,可基於第一映射函數將指派至UE之資源映射至第一實體資源。亦可基於包括第一映射函數之第二映射函數將經指派之資源映射至第二實體資源。經指派之資源可基於第二映射函數之至少一參數針對FDS/跳躍或FSS/不跳躍而為可組態的。第一及第二實體資源可使用於通信。
在一設計中,經指派之資源可包含虛擬資源區塊(VRB),第一實體資源可包含子訊框之第一時槽中之第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第二實體資源可包含子訊框之第二時槽中之第二PRB。每一資源區塊可包含一個時槽中之多個副載波。經指派之資源及實體資源亦可包含其他類型之資源。
在一設計中,第一映射函數可為接收輸入索引且提供等於輸入索引之輸出索引之透明函數。在另一設計中,第一映射函數可將連續輸入索引映射至非連續輸出索引以達成資源之交錯。
在一設計中,第二映射函數可等於第一映射函數之輸出加上由一步長及一跳躍值界定之偏移。該步長可為半靜態 的且在廣播頻道中進行傳送。該跳躍值可針對經指派之資源而為可組態的且可在資源指派中進行傳送。在一設計中,該跳躍值可經設定為第一值以指示不跳躍或經設定為第二值以指示跳躍該步長。亦可將該跳躍值設定為第三值以指示跳躍負的該步長。
在一稱為第一動態資源映射方案之設計中,可針對FDS及FSS動態地配置可用之VRB。可基於第一映射函數將經指派之VRB映射至第一PRB且基於第二映射函數將經指派之VRB映射至第二PRB。
在稱為第二動態資源映射方案之另一設計中,可針對FDS及FSS半靜態地配置可用之VRB。針對FDS配置之VRB可經指派虛擬索引,且可對虛擬索引執行跳躍。在一映射設計中,可基於前向映射將經指派之VRB映射至虛擬索引。可接著基於第一映射函數將虛擬索引映射至第一中間索引且基於第二映射函數將虛擬索引映射至第二中間索引。可基於與前向映射互補之反向映射將第一中間索引映射至第一PRB。可基於反向映射將第二中間索引映射至第二PRB。在另一映射設計中,可基於第一及第二總映射函數分別將經指派之VRB直接映射至第一及第二PRB。
在下文進一步更詳細地描述本揭示案之各種態樣及特徵。
本文所描述之技術可用於各種無線通信系統(諸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及其他系 統)。術語"系統"及"網路"常常可互換使用。CDMA系統可實施諸如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TRA)、cdma2000等等之無線電技術。UTRA包括寬頻CDMA(W-CDMA)及CDMA之其他變體。cdma2000包含IS-2000、IS-95及IS-856標準。TDMA系統可實施諸如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之無線電技術。OFDMA系統可實施諸如演進UTRA(E-UTRA)、超行動寬頻(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快閃-OFDM等之無線電技術。UTRA及E-UTRA為全球行動電信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之部分。3GPP長期演進(LTE)為使用E-UTRA之UMTS之即將來臨的版本,其在下行鏈路上使用OFDMA且在上行鏈路上使用SC-FDMA。UTRA、E-UTRA、UMTS、LTE及GSM描述於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之組織的文件中。cdma2000描述於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2"(3GPP2)之組織的文件中。為清楚起見,下文關於LTE描述該等技術之某些態樣,且LTE術語用於下文描述之大部分中。
圖1 展示可為LTE系統之無線通信系統100。系統100可包括若干個節點B 110及其他網路實體。節點B可為與UE進行通信之固定台且亦可稱為演進節點B(eNB)、基地台、存取點,等等。每一節點B 110為特定地理區域提供通信覆蓋且支援位於覆蓋區域內之UE之通信。
UE 120可散布於整個系統中,且每一UE可為固定的或行動的。UE亦可稱為行動台、終端機、存取終端機、用戶單元、台,等等。UE可為蜂巢式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無線數據機、無線通信器件、掌上型器件、膝上型電腦、無線電話,等等。UE可經由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與節點B進行通信。下行鏈路(或前向鏈路)指代自節點B至UE之通信鏈路,且上行鏈路(或反向鏈路)指代自UE至節點B之通信鏈路。
LTE在下行鏈路上利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且在上行鏈路上利用單載波分頻多工(SC-FDM)。OFDM及SC-FDM將系統頻寬分割為多個(K個)正交副載波,一般亦將該等正交副載波稱作載頻調、頻率組(bin)等等。可藉由資料來調變每一副載波。一般而言,在頻域中用OFDM發送調變符號且在時域中用SC-FDM發送調變符號。在鄰近副載波之間的間隔可為固定的且副載波之總數目(K)可視系統頻寬而定。舉例而言,對於1.25、2.5、5、10或20 MHz之系統頻寬,K可分別等於128、256、512、1024或2048。
圖2 展示可用於下行鏈路或上行鏈路之資源結構200之設計。可將傳輸時刻表分割為子訊框之單元,且每一子訊框可具有預定之持續時間,例如,一毫秒(ms)。子訊框可被分割為可包括第一/左時槽及第二/右時槽之兩個時槽。每一時槽可包括固定或可組態之數目之符號週期,例如,針對延長之循環前置項之六個符號週期或針對正常循環前置項之七個符號週期。
K個總數副載波可被分組為NRB 個資源區塊(RB)。每一資源區塊可在一個時槽中包括NSC 個副載波(例如,NSC =12個副載波)。每一時槽資源區塊之數目可視系統頻寬而定且可給定為NRB =K/NSC 。K個總數副載波亦可被分割為NSB 個子頻帶。每一子頻帶可在六個資源區塊中包括6.NSC 副載波且可跨越1.08 MHz。
系統可在下行鏈路及/或上行鏈路上支援頻率分集排程(FDS)及頻率選擇性排程(FSS)。表1提供每一排程類型之簡短描述。為清楚起見,下文描述之大部分針對下行鏈路上之FDS及FSS。
可以各種方式支援FDS及FSS。在一設計中,NSB 個子頻帶可被分割為FDS部分及FSS部分,且每一子頻帶可用於FDS或者FSS。可在動態廣播頻道(D-BCH)上發送或以其他方式傳送指示哪些子頻帶用於FDS且哪些子頻帶用於FSS之資訊。舉例而言,子頻帶位元遮罩可包括一個用於NSB 個子頻帶中之每一者之位元。可將用於每一子頻帶之位元設定為"0"以指示該子頻帶係用於FDS或將其設定為"1"以指示該子頻帶係用於FSS。
FDS可藉由跳頻(或簡單地,"跳躍")達成。對於跳頻而言,可在不同跳躍週期中於系統頻寬之不同部分中發送用 於一UE之傳輸。跳躍週期為在給定副載波集合上花費之時間量且可等於一個符號週期、一個時槽、一個子訊框等。可自針對FDS配置之所有副載波之中選擇用於UE之不同副載波集合。
可藉由符號及副載波級跳躍或時槽及資源區塊級跳躍支援FDS。對於符號及副載波級跳躍而言,用於UE之傳輸可在不同符號週期中於不同副載波上發送。符號及副載波級跳躍可最大化頻率分集以及雜訊及干擾平均。對於時槽及資源區塊級跳躍而言,用於UE之傳輸可在不同時槽中於不同資源區塊上發送。一般而言,資源區塊可包括連續或非連續副載波。在連續/相連之副載波上之傳輸對於上行鏈路達成區域化分頻多工(LFDM)(其為可減小峰值均值功率比(PAPR)之SC-FDM之變體)可為合意的。
可界定虛擬資源區塊(VRB)以針對符號與副載波級跳躍及時槽與資源區塊級跳躍兩者簡化資源之配置。VRB可在一個時槽之虛擬域中包括NSC 個副載波。實體資源區塊(PRB)可在一個時槽中包括NSC 個連續實體副載波。可基於預定之映射,將VRB映射至ND 個PRB,其中ND 1。預定映射可視是使用符號及副載波級跳躍還是時槽及資源區塊級跳躍而定。可針對符號及副載波級跳躍,在不同符號週期中將VRB映射至不同副載波。可針對時槽及資源區塊級跳躍,將VRB映射至一時槽中之一連續副載波集合(在一個PRB中)或一時槽中之一非連續副載波集合(在多個PRB中)。在任何情況下,可將VRB配置至UE,且可在VRB所 映射至之副載波上發送用於UE之傳輸。
在一態樣中,可藉由動態地映射VRB至副載波且發送信令以傳送動態映射來支援FDS。動態映射可用於符號及副載波級跳躍以及時槽及資源區塊級跳躍。為清楚起見,下文針對一個VRB被映射至一個時槽中之一個PRB之時槽及資源區塊級跳躍描述動態映射。
在第一動態資源映射方案中,可用之VRB可選擇性地用於FDS或FSS,且不需要針對FDS及FSS半靜態地配置VRB。K個總數副載波可被分組為NRB 個PRB,具有0至NRB -1之索引。可界定具有0至NRB -1之索引之NRB 個VRB。系統中PRB之數目可視系統頻寬而定,且可在主要廣播頻道(P-BCH)中經信號傳輸。
UE可被指派一資源區塊對,該資源區塊對由在子訊框之第一時槽中具有indexVRB 之索引之VRB及在子訊框之第二時槽中具有indexVRB 之相同索引之VRB組成。可將第一時槽中之VRB映射至第一時槽中之一個PRB,且可將第二時槽中之VRB映射至第二時槽中之一個PRB。同等地,UE可被指派整個子訊框之具有indexVRB 之索引之VRB。可將此VRB映射至第一時槽中之一個PRB及第二時槽中之另一PRB。為清楚起見,以下描述之大部分假設UE被指派一子訊框之一個VRB。
在一設計中,可如下地將VRB映射至第一時槽中之PRB:index PRB 1g (index VRB ), 方程式(1) 其中index VRB {0,...,NRB -1}為VRB之索引,index PRB 1 {0,...,NRB -1}為在VRB經映射至之第一時槽中之PRB之索引,及g (.)為用於第一時槽之第一映射函數。
第一映射函數g (.)具有自VRB索引至PRB索引之一對一映射。在一設計中,第一映射函數可為透明函數,以使得index PRB 1index VRB 。在此設計中,可直接將PRB指派至UE,且可能不需要界定VRB。在另一設計中,第一映射函數可將連續VRB映射至不同PRB以達成交錯。在此設計中,UE可經指派可被映射至非連續PRB之連續VRB,其可為第一時槽提供頻率分集。
在一設計中,可如下地將VRB映射至第二時槽中之PRB:index PRB 2h (index VRB )=[g (index VRB )+γ .△]mod NRB =[index PRB 1γ .△]mod NRB 方程式(2)其中△為步長,γ為跳躍值,其可為零或非零整數值,index PRB 2 {0,...,NRB -1}為VRB被映射至之第二時槽中的PRB之索引,h (.)為用於第二時槽之第二映射函數,及"mod"代表模運算。
在方程式(2)中展示之設計中,第二映射函數h (.)包含第一映射函數g (.)且等於第一映射函數之輸出加上偏移。此 偏移由步長△及跳躍值γ界定。
步長△可為(i)在標準中規定之靜態值,(ii)可在D-BCH中傳送之半靜態值,或(iii)可在用於UE之資源指派中傳送之動態值。步長可能等於NRB /4,或NRB /2,或某一其他值。
跳躍值γ可為動態的且在資源指派中傳送。跳躍值0可指示在子訊框之第二時槽中之傳輸不跳頻。非零跳躍值可指示第二時槽中之傳輸跳頻。跳躍值可為整數值,且偏移γ .△可為整數數目個步長。跳頻可由循環偏移γ .△界定,以使得大於NRB 之PRB索引將繞回且映射至0至NRB -1範圍內之有效PRB索引。此循環偏移藉由方程式(2)中之模NRB 運算而達成。UE可被指派一資源指派中之一或多個VRB。相同跳躍值γ可用於資源指派中之所有VRB。
在一設計中,一個位元可用於跳躍值γ且可如下進行界定:.γ=0→跳頻被停用;在第二時槽中使用相同PRB,及.γ=+1→跳頻被啟用;第二時槽中之PRB自第一時槽中之PRB偏移+△。
在另一設計中,兩個位元可用於跳躍值γ且可如下進行界定:.γ=0→跳頻被停用;在第二時槽中使用相同PRB,.γ=+1→跳頻被啟用;第二時槽中之PRB自第一時槽中之PRB偏移+△,及.γ=-1→跳頻被啟用;第二時槽中之PRB自第一時槽中之PRB偏移-△。
一般而言,可用一或多個位元傳送跳躍值γ。跳躍值可能僅具有非負值(例如,0及+1)或負及非負值兩者(例如,0,+1及-1)。可界定跳躍值以使得NRB 及γ為互質的。負及正跳躍值(例如,+1及-1)兩者之使用可允許兩個VRB以互補方式映射至兩個PRB。舉例而言,在γ=+1之情形下VRB a可映射至第一時槽中之PRB x且映射至第二時槽中之PRB y,且在γ=-1之情形下VRB b可映射至第一時槽中之PRB y且映射至第二時槽中之PRB x,其中PRB y可自PRB x偏移+△。若△=NRB /2,則可使用γ=+1來映射VRB a至兩個時槽中之PRB x及y且亦映射VRB b至兩個時槽中之PRB y及x。在此情況下,γ=-1可能係不必要的,且跳躍值可以一個位元進行傳送。
方程式(1)及(2)展示VRB至PRB之動態映射之一設計。一般而言,第二時槽中之PRB可為用於第一時槽之第一映射函數g (.)及偏移之函數。偏移可在資源指派中或經由某一其他方案進行傳送。
第一動態資源映射方案可由特定實例說明。在此實例中,十個PRB為可用的且被指派index PRB =0至9之索引。十個VRB經界定且指派index VRB =0至9之索引。第一映射函數g (.)為透明函數,以使得對於第一時槽而言index PRB 1index VRB 。步長為△=4。跳躍值γ可為0、+1、或-1且可在資源指派中用兩個位元進行傳送。
在此實例中,四個UE經排程以供傳輸且接收以下之資源指派: .在FDS及γ=+1的情況下UE 1被指派VRB 0及2,.在FSS及γ=0的情況下UE 2被指派VRB 1及3,.在FDS及γ=-1的情況下UE 3被指派VRB 4及6,及.在FDS及γ=+1的情況下UE 4被指派VRB 5。
圖3 展示用於上文描述之實例的VRB至PRB之映射。藉由透明第一映射函數g (.),每一VRB映射至在第一時槽中具有相同索引之PRB。因此,VRB 0映射至PRB 0,VRB 1映射至PRB 1,等等,且VRB 9映射至第一時槽中之PRB 9。
對於第二時槽而言,將用於FDS之每一VRB映射至不同之PRB,且用於FSS之每一VRB映射至相同PRB。在FDS及γ=+1的情況下UE 1被指派VRB 0及2,且VRB 0及2在△=4的情況下映射至第二時槽中之PRB 4及6。在FSS的情況下UE 2被指派VRB 1及3,且VRB 1及3映射至第二時槽中之PRB 1及3。在FDS及γ=-1的情況下UE 3被指派VRB 4及6,且VRB 4及6映射至第二時槽中之PRB 0及2。在FDS及γ=+1的情況下UE 4被指派VRB 5,且VRB 5映射至第二時槽中之PRB 9。
對於第一動態資源映射方案而言,給定VRB可藉由設定跳躍值γ為非零值而用於FDS或藉由設定跳躍值為零值而用於FSS。信令可經發送以傳送VRB用於FDS還是FSS。任何數目之VRB可用於給定子訊框中之FDS,且任何數目之VRB可用於FSS。用於FDS及FSS之VRB之配置對於每一子訊框可為動態的且可基於該子訊框中之UE之資料需求。 用於FDS之VRB可如由上文實例所說明而散布於用於FSS之VRB之中。第一動態資源映射方案可在小信令負擔之情形下靈活地支援FDS及FSS。
在第二動態資源映射方案中,可針對FDS及FSS半靜態地配置可用之VRB。針對FDS配置之VRB可稱為FDS VRB且可被指派0至NFDS -1之虛擬索引,其中NFDS 為FDS VRB之數目。FDS VRB可在P-BCH中進行信號傳輸或以其他方式進行傳送。
前向映射f (.)可如下地映射FDS VRB之實際索引至虛擬索引:vindexf (index VRB ), 方程式(3)其中index VRB {0,...,NRB -1}為FDS VRB之實際索引,且vindex {0,...,NFDS -1}為FDS VRB之虛擬索引。
反向映射q (.)可將FDS VRB之虛擬索引映射回至實際索引,或index VRB q (vindex )。反向映射可與前向映射互補。
在一設計中,FDS VRB可如下地經映射至用於第一時槽之中間索引:index VRB 1g (vindex ), 方程式(4)其中index VRB 1 {0,...,NFDS -1}為FDS VRB被映射至之第一時槽之中間索引。
第一映射函數g (.)可為透明函數以使得index VRB 1vindex 。第一映射函數亦可映射連續虛擬索引至非連續中間索引以達成交錯。
可如下地基於反向映射來映射用於第一時槽之中間索引 至第一時槽中之PRB:index PRB 1q (index VRB 1 )。 方程式(5)在一設計中,可如下地映射FDS VRB至用於第二時槽之中間索引:index VRB 2h (vindex )=[g (vindex )+γ .△]mod NFDS =[index VRB 1γ .△]mod NFDS 方程式(6)其中index VRB 2 {0,...,NFDS -1}為FDS VRB被映射至之用於第二時槽之中間索引,且γ為可等於0或+1之跳躍值。
接著在方程式(6)中展示之設計中,第二映射函數h (.)包含第一映射函數g (.)且等於第一映射函數之輸出加上一偏移。
可如下地基於反向映射來映射用於第二時槽之中間索引至第二時槽中之PRB:index PRB 2q (index VRB 2 )。 方程式(7)
對於第二動態資源映射方案而言,FDS VRB可被指派0至NFDS -1之虛擬索引。接著可基於第一映射函數g (.)將每一FDS VRB映射至用於第一時槽之中間索引且亦基於第二映射函數h (.)將其映射至用於第二時槽之中間索引。索引vindex、indexVRB1 及indexVRB2 全部在0至NFDS -1之範圍內。在自0至NFDS -1之FDS區域內有效地執行跳躍。藉由在FDS區域內進行跳躍,可消除負跳躍值。資源指派可接著僅使用一個位元傳送跳躍值0或+1,其中0可指示FSS指派且+1 可指示FDS指派。
對於第二動態資源映射方案而言,藉由在虛擬域中對索引進行運算之映射函數g (.)及h (.)達成用於第一及第二時槽之跳躍。在跳躍之前,前向映射f (.)將FDS VRB之實際索引映射至虛擬索引。在跳躍之後,反向映射q (.)將虛擬域中之中間索引映射回至PRB之實際索引。
在上文描述之設計中,可基於前向映射將VRB映射至虛擬索引,可基於第一及第二映射函數將虛擬索引映射至中間索引,且可基於反向函數將中間索引映射至PRB。亦可分別基於第一及第二總映射函數將VRB直接映射至第一及第二時槽中之PRB。每一總映射函數可包括前向映射,第一或第二映射函數,及反向函數。前向及反向映射可因此如上文所描述外顯地執行,或者由總映射函數隱含地執行。
圖4 以特定實例說明第二動態資源映射方案。在此實例中,七個PRB為可用的且被指派index PRB =0至6之索引。七個VRB經界定且指派index VRB =0至6之索引。第一映射函數g (.)為透明函數,使得對於第一時槽而言index VRB 1vindex 。步長為△=3。跳躍值γ可為0或+1,且可在資源指派中以一個位元進行傳送。
在圖4所展示之實例中,針對FDS配置五個VRB 0、1、2、4及6,且針對FSS配置剩餘兩個VRB 3及5。五個FDS VRB展示於行412中。五個FDS VRB如在行414中所展示被指派順序地增大之vindex =0至4之虛擬索引。
如方程式(4)中所展示,基於第一映射函數g (.),將每一FDS VRB之虛擬索引映射至用於第一時槽之中間索引。在圖4展示之實例中,第一映射函數g (.)為透明的,且如行416中所展示,分別將vindex =0至4之虛擬索引映射至index VRB 1 =0至4之中間索引。
如方程式(6)中所展示,基於第二映射函數h (.),將每一FDS VRB之虛擬索引映射至用於第二時槽之中間索引。在圖4所展示之實例中,△=3,且如行418中所展示,分別將vindex =0、1、2、3及4之虛擬索引映射至index VRB 2 =3、4、0、1及2之中間索引。
基於反向映射q (.),將用於第一時槽之中間索引映射至用於第一時槽之PRB索引。在圖4所展示之實例中,如行420中所展示分別將index VRB 1 =0、1、2、3及4之中間索引映射至index PRB 1 =0、1、2、4及6之PRB索引。同樣地,基於反向映射q (.),將用於第二時槽之中間索引映射至用於第二時槽之PRB索引。在圖4所展示之實例中,如行422中所展示,分別將index VRB 2 =3、4、0、1及2之中間索引映射至index PRB 2 =4、6、0、1及2之PRB索引。
在圖4所展示之實例中,將VRB 0映射至第一時槽中之PRB 0,且將其映射至第二時槽中之PRB 4。將VRB 1映射至第一時槽中之PRB 1,且將其映射至第二時槽中之PRB 6。VRB 2、4及6至PRB之映射展示於行420及422中。
第二動態資源映射方案可消除對負跳躍值之需要。資源指派可僅使用一個位元傳送跳躍值0或者+1,其可減少信 號傳輸之量。由於可將FDS VRB指派至UE而不必須追蹤±△指派,故第二動態資源映射方案亦可簡化排程。亦可藉由+△模FDS總大小NFDS 之簡單增量達成跳躍。
上文描述之第一及第二動態資源映射方案僅可支援FDS或FDS及FSS兩者。此等映射方案允許以低信令負擔針對個別資源指派在跳躍或不跳躍之情形下VRB至PRB之動態映射。資源指派可包括一個或兩個位元以傳送可指示是否進行跳躍、跳躍哪個方向、跳躍多少等等之跳躍值γ。
如上文所描述第一及第二動態資源映射方案可用於時槽及資源區塊級跳躍。在此情形下,VRB可如上文所描述經界定且映射至PRB。此等映射方案亦可用於符號及副載波級跳躍。在此情形下,虛擬副載波集合可經界定且基於預定映射而映射至越過子訊框之不同實體副載波集合。資源指派可包括一個或兩個位元以傳送可指示是否進行跳躍、跳躍哪個方向、跳躍多少等等之跳躍值γ。舉例而言,針對跳躍值+1可在偶數符號週期中將虛擬副載波集合映射至第一實體副載波集合且在奇數符號週期中將其映射至第二實體副載波集合。針對跳躍值-1可在偶數符號週期中將此虛擬副載波集合映射至第二實體副載波集合且在奇數符號週期中將其映射至第一實體副載波集合。
圖5 展示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進行通信之過程500之設計。可由UE、節點B、或某一其他實體執行過程500。可判定經指派用於通信之資源(步驟512)。可基於第一映射函數將經指派之資源映射至第一實體資源(步驟514)。可基於 包含第一映射函數之第二映射函數將經指派之資源映射至第二實體資源(步驟516)。經指派之資源可基於第二映射函數之至少一參數可針對跳躍或不跳躍而為可組態的。第一及第二實體資源可用於通信(步驟518)。
在一設計中,經指派之資源可包含VRB,第一實體資源可包含子訊框之第一時槽中之第一PRB,且第二實體資源可包含子訊框之第二時槽中之第二PRB。每一資源區塊可包含一個時槽中之多個副載波。經指派之資源及第一及第二實體資源亦可包含其他類型之資源。
在一設計中,第一映射函數可接收輸入索引且提供等於輸入索引之輸出索引。在另一設計中,第一映射函數可將連續輸入索引映射至非連續輸出索引。
在一設計中,第二映射函數可等於第一映射函數之輸出加上偏移。可由一步長及一跳躍值界定偏移。該跳躍值可針對經指派之資源而為可組態的。步長可為N/4或N/2,其中N可為實體資源之總數目(例如,N=NRB )或在具有跳躍的情況下之實體資源之數目(例如,N=NFDS )。在一設計中,跳躍值可經設定為第一值以指示不跳躍或經設定為第二值以指示跳躍該步長。在另一設計中,亦可將跳躍值設定為第三值以指示跳躍負的該步長。
在一設計中,可(例如)如方程式(1)中所展示基於第一映射函數將經指派之資源的索引映射至第一實體資源之索引。亦可(例如)如方程式(2)中所展示基於第二映射函數將經指派之資源的索引映射至第二實體資源之索引。
在另一設計中,可(例如)如方程式(3)中所展示基於前向映射將經指派之資源的索引映射至虛擬索引。可(例如)如方程式(4)中所展示基於第一映射函數將虛擬索引映射至第一中間索引。亦可(例如)如方程式(6)中所展示基於第二映射函數將虛擬索引映射至第二中間索引。可(例如)如方程式(5)中所展示基於與前向映射互補之反向映射將第一中間索引映射至第一實體資源之索引。可(例如)如方程式(7)中所展示基於相同之反向映射將第二中間索引映射至第二實體資源之索引。
在一設計中,節點B可將資源指派至UE進行通信。節點B可向UE發送傳送經指派之資源及跳躍值之資源指派。若資源指派為用於下行鏈路,則節點B可在第一及第二實體資源上發送資料至UE。若資源指派為用於上行鏈路,則節點B可在第一及第二實體資源上接收來自UE之資料。
在另一設計中,UE可接收傳送經指派之資源及跳躍值之資源指派。若資源指派為用於下行鏈路,則UE可在第一及第二實體資源上接收資料。若資源指派為用於上行鏈路,則UE可在第一及第二實體資源上發送資料。
圖6 展示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進行通信之裝置600之設計。裝置600包括判定經指派用於通信之資源(例如,VRB)之模組612,基於第一映射函數將經指派之資源映射至第一實體資源(例如,第一時槽中之第一PRB)之模組614,基於包含第一映射函數之第二映射函數將經指派之資源映射至第二實體資源(例如,第二時槽中之第二PRB)之模組 616,及使用第一及第二實體資源進行通信之模組618。
圖7 展示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指派資源之過程700之設計。可由節點B或某一其他實體來執行過程700。可將資源(例如,VRB)指派至至少一UE(步驟712)。可判定是否針對每一UE使用跳躍(步驟714)。資源指派可針對每一UE而產生且可指示經指派至該UE之至少一資源及是否針對至少一資源使用跳躍(步驟716)。在一設計中,用於每一UE之資源指派可包含跳躍值,該跳躍值可被設定為第一值來指示不跳躍或被設定為第二值來指示跳躍一步長。
可基於經指派至UE之至少一資源及第一映射函數判定用於UE之至少一第一實體資源(步驟718)。可基於經指派至UE之至少一資源及包含第一映射函數的第二映射函數判定用於UE之至少一第二實體資源(步驟720)。至少一第一實體資源及至少一第二實體資源可用於與UE進行通信(步驟722)。
圖8 展示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指派資源之裝置800之設計。裝置800包括將資源(例如,VRB)指派至至少一UE之模組812,判定是否針對每一UE使用跳躍之模組814,產生用於每一UE之資源指派之模組816(該資源指派指示經指派至UE之至少一資源及是否針對至少一資源使用跳躍),基於經指派至UE之至少一資源及第一映射函數判定用於UE之至少一第一實體資源之模組818,基於經指派至UE之至少一資源及包含第一映射函數之第二映射函數判定用於UE的至少一第二實體資源之模組820,及使用至少一第一 實體資源及至少一第二實體資源與UE進行通信之模組822。
圖6及圖8中之模組可包含處理器、電子器件、硬體器件、電子組件、邏輯電路、記憶體等等或其任一組合。
圖9 展示節點B 110及UE 120之設計之方塊圖,節點B 110及UE 120可為圖1中節點B之一者及UE之一者。在此設計中,節點B 110配備有T個天線934a至934t,且UE 120配備有R個天線952a至952r,其中一般而言T1且R1。
在節點B 110處,傳輸處理器920可自資料源912接收用於一或多個UE之資料,基於一或多個調變及編碼方案處理用於每一UE之資料,且為所有UE提供資料符號。傳輸處理器920亦可自控制器/處理器940及/或排程器944接收控制資訊或信令(例如,資源指派),處理控制資訊,且提供控制符號。傳輸(TX)多輸入多輸出(MIMO)處理器930可對資料符號、控制符號、及導頻符號進行多工,處理(例如,預編碼)經多工之符號,且向T個調變器(MOD)932a至932t提供T個輸出符號流。每一調變器932可處理各別輸出符號流(例如,用於OFDM)以獲得輸出樣本流。每一調變器932可進一步處理(例如,轉換至類比、放大、濾波及增頻變換)輸出樣本流以獲取下行鏈路信號。可分別經由T個天線934a至934t傳輸來自調變器932a至932t之T個下行鏈路信號。
在UE 120處,R個天線952a至952r可自節點B 110接收下行鏈路信號且可分別向解調變器(DEMOD)954a至954r提供 所接收之信號。每一解調變器954可調節(例如,濾波、放大、降頻變換及數位化)各別接收信號以獲取接收樣本且可進一步處理該等接收樣本(例如,用於OFDM)以獲取接收符號。MIMO偵測器960可對自所有R個解調變器954a至954r接收之符號執行MIMO偵測且提供經偵測之符號。接收處理器970可處理經偵測之符號,向資料儲集器972提供用於UE 120之經解碼資料,且向控制器/處理器990提供經解碼控制資訊。
在上行鏈路上,在UE 120處,來自資料源978之資料及來自控制器/處理器990之控制資訊可由傳輸處理器980進行處理,由TX MIMO處理器982進行預編碼(若可適用),由調變器954a至954r進行調節,且經由天線952a至952r進行傳輸。在節點B 110處,來自UE 120之上行鏈路信號可由天線934接收,由解調變器932調節,由MIMO偵測器936偵測,且由接收處理器938處理以獲取由UE 120傳輸之資料及控制資訊。
控制器/處理器940及990可分別指導在節點B 110及UE 120處之操作。在節點B 110處之控制器/處理器940及/或排程器944可實施或指導圖5中之過程500,圖7中之過程700,及/或用於本文描述之技術之其他過程。在UE 120處之控制器/處理器990可實施或指導圖5中之過程500及/或用於本文描述之技術之其他過程。記憶體942及992可分別儲存節點B 110及UE 120之資料及程式碼。排程器944可對用於在下行鏈路及/或上行鏈路上進行傳輸之UE進行排程且 可將資源(例如,VRB)指派至經排程之UE。控制器/處理器940及/或排程器944可產生用於經排程之UE之資源指派。
彼等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可使用多種不同技術之任一者來表示資訊及信號。舉例而言,可由電壓、電流、電磁波、磁場或磁粒子、光場或光粒子或其任一組合來表示在以上描述中始終參考之資料、指令、命令、資訊、信號、位元、符號及碼片。
彼等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進一步瞭解,可將結合本文之揭示內容所描述之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組、電路及演算法步驟實施為電子硬體、電腦軟體,或兩者之組合。為清楚說明硬體與軟體之此互換性,上文已大致在功能性方面描述各種說明性組件、區塊、模組、電路及步驟。該功能性系是實施為硬體還是軟體取決於特定應用及強加於整個系統之設計約束。熟習此項技術者可對於每一特定應用以不同方式實施所描述之功能性,但是此實施決策不應被理解為會導致偏離本揭示案之範疇。
結合本文之揭示內容所描述之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組及電路可用通用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化邏輯器件、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組件,或其經設計以執行本文所描述之功能的任何組合來實施或執行。通用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但在替代實施例中,處理器可為任何習知之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 機。亦可將處理器實施為計算器件之組合,例如,DSP與微處理器之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結合DSP核心之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種組態。
可將結合本文之揭示內容所描述之方法或演算法的步驟直接實施於硬體、由處理器執行之軟體模組,或兩者之組合中。軟體模組可常駐在RAM記憶體、快閃記憶體、ROM記憶體、EPROM記憶體、EEPROM記憶體、暫存器、硬碟、抽取式碟片、CD-ROM或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任何其他形式之儲存媒體中。例示性儲存媒體耦接至處理器,以使得處理器可自儲存媒體讀取資訊且將資訊寫入至儲存媒體。在替代實施例中,儲存媒體可整合至處理器。處理器及儲存媒體可常駐於ASIC中。ASIC可常駐於使用者終端機中。在替代實施例中,處理器及儲存媒體可作為離散組件常駐於使用者終端機中。
在一或多個例示性設計中,可以硬體、軟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來實施所描述之功能。若以軟體實施,該等功能可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程式碼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上或經由電腦可讀媒體傳輸。電腦可讀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體及通信媒體(包括有利於將電腦程式自一個地方轉移至另一個地方的任何媒體)。儲存媒體可為可由通用電腦或專用電腦存取的任何可用媒體。藉由實例且非限制,此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碟儲存器、磁碟儲存器或其他磁性儲存器件、或可用於載運或儲存為指令或資料結構之形式的所要程式碼構件且 可由通用電腦或專用電腦或通用處理器或專用處理器存取的任何其他媒體。又,任何連接均適當地稱作電腦可讀媒體。舉例而言,若利用同軸電纜、光纖纜線、雙絞線、數位用戶線(DSL)或諸如紅外、無線電及微波之無線技術而自網站、伺服器或其他遠端源傳輸軟體,則同軸電纜、光纖纜線、雙絞線、DSL或諸如紅外、無線電及微波之無線技術包括在媒體之定義中。如本文所用之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碟(CD)、雷射光碟、光學光碟、數位通用光碟(DVD)、軟性磁碟及藍光光碟,其中磁碟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生資料,而光碟則用雷射以光學方式再生資料。上述各項之組合亦應包括於電腦可讀媒體之範疇中。
提供本揭示案之前述說明以使任何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製造或使用本揭示案。本揭示案之各種修改對於彼等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且本文中所界定之一般原理可在不偏離本揭示案之精神或範疇之情況下應用於其他變體。因此,本揭示案不意欲限於本文所描述之實例及設計,而應符合與本文所揭示之原理及新穎特徵一致之最廣泛範疇。
100‧‧‧無線通信系統
110‧‧‧節點B
120‧‧‧UE
200‧‧‧資源結構
412‧‧‧行
414‧‧‧行
416‧‧‧行
418‧‧‧行
420‧‧‧行
422‧‧‧行
600‧‧‧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進行通信之裝置
612‧‧‧判定經指派用於通信之資源之模組
614‧‧‧基於第一映射函數將經指派之資源映射至第一實體資源之模組
616‧‧‧基於包含第一映射函數之第二映射函數將經指派之資源映射至第二實體資源於之模組
618‧‧‧使用用於通信之第一及第二實體資源之模組
800‧‧‧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指派資源之裝置
812‧‧‧將資源指派至至少一UE之模組
814‧‧‧判定是否針對每一UE使用跳躍之模組
816‧‧‧產生用於每一UE之資源指派之模組
818‧‧‧基於經指派至UE之至少一資源及第一映射函數判定用於UE之至少一第一實體資源之模組
820‧‧‧基於經指派至UE之至少一資源及包含第一映射函數之第二映射函數判定用於UE的至少一第二實體資源之模組
822‧‧‧使用至少一第一實體資源及至少一第二實體資源與UE進行通信之模組
912‧‧‧資料源
920‧‧‧傳輸處理器
930‧‧‧傳輸(TX)多輸入多輸出(MIMO)處理器
932a‧‧‧調變器(MOD)
932t‧‧‧調變器(MOD)
934a‧‧‧天線
934t‧‧‧天線
936‧‧‧MIMO偵測器
938‧‧‧接收處理器
940‧‧‧控制器/處理器
942‧‧‧記憶體
944‧‧‧排程器
952a‧‧‧天線
952r‧‧‧天線
954a‧‧‧解調變器(DEMOD)
954r‧‧‧解調變器(DEMOD)
960‧‧‧MIMO偵測器
970‧‧‧接收處理器
972‧‧‧資料儲集器
978‧‧‧資料源
980‧‧‧傳輸處理器
982‧‧‧TX MIMO處理器
990‧‧‧控制器/處理器
992‧‧‧記憶體
FDS‧‧‧頻率分集排程
FSS‧‧‧頻率選擇性排程
indexVRB ‧‧‧索引
indexVRB1 ‧‧‧索引
indexVRB2 ‧‧‧索引
PRB‧‧‧實體資源區塊
UE‧‧‧使用者設備
vindex‧‧‧索引
VRB‧‧‧虛擬資源區塊
圖1展示一無線通信系統。
圖2展示一實例資源結構。
圖3及圖4分別展示針對第一及第二動態資源映射方案之VRB至PRB之映射。
圖5展示用於在無線系統中進行通信之過程。
圖6展示用於在無線系統中進行通信之裝置。
圖7展示用於指派資源之過程。
圖8展示用於指派資源之裝置。
圖9展示節點B及UE之方塊圖。
FDS‧‧‧頻率分集排程
FSS‧‧‧頻率選擇性排程
indexVRB ‧‧‧索引
PRB‧‧‧實體資源區塊
UE‧‧‧使用者設備
VRB‧‧‧虛擬資源區塊

Claims (34)

  1.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其包含:判定一經指派用於通信之資源;基於一第一映射函數,將該經指派之資源映射至一第一時間間隔中之一第一實體資源;基於一包含該第一映射函數之第二映射函數,將該經指派之資源映射至一第二時間間隔中之一第二實體資源;及使用該第一及該第二實體資源進行通信。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經指派之資源基於該第二映射函數之至少一參數,對跳躍或不跳躍係可組態的。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經指派之資源包含一虛擬資源區塊(VRB),其中該第一時間間隔中之該第一實體資源包含一第一時槽中之一第一實體資源區塊(PRB),其中該第二時間間隔中之該第二實體資源包含一第二時槽中之一第二PRB,且其中每一資源區塊包含一個時槽中之多個副載波。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映射函數接收一輸入索引,且提供一等於該輸入索引之輸出索引。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映射函數將連續輸入索引映射至非連續輸出索引。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映射函數等於該第一映射函數之一輸出加上一由一步長及一跳躍值界定之偏移,該跳躍值針對該經指派之資源係可組態的。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該步長等於N/4或N/2,其中N為實體資源之總數目或在具有跳躍之情況下之實體資源的數目。
  8.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該跳躍值經設定為一第一值以指示不跳躍,或經設定為一第二值以指示跳躍該步長。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該跳躍值進一步經設定為一第三值以指示跳躍負的該步長。
  10.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將該經指派之資源映射至該第一實體資源包含基於該第一映射函數,將該經指派之資源之一索引映射至該第一實體資源之一索引,且其中該將該經指派之資源映射至該第二實體資源包含基於該第二映射函數,將該經指派之資源之該索引映射至該第二實體資源之一索引。
  11.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將該經指派之資源映射至該第一實體資源及該將該經指派之資源映射至該第二實體資源包含:基於一前向映射,將該經指派之資源之一索引映射至一虛擬索引,基於該第一映射函數,將該虛擬索引映射至一第一中間索引,基於該第二映射函數,將該虛擬索引映射至一第二中間索引,基於一與該前向映射互補之反向映射,將該第一中間索引映射至該第一實體資源之一索引,及 基於該反向映射,將該第二中間索引映射至該第二實體資源之一索引。
  1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判定該經指派用於通信之資源包含指派該資源至一使用者設備(UE)以用於通信,且其中該使用該第一及該第二實體資源進行通信包含在該第一及該第二實體資源上發送資料至該UE。
  1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判定該經指派用於通信之資源包含指派該資源至一使用者設備(UE)以用於通信,且其中該使用該第一及該第二實體資源進行通信包含在該第一及該第二實體資源上接收來自該UE之資料。
  1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判定該經指派用於通信之資源包含在一使用者設備(UE)處接收該資源之一指派,且其中該使用該第一及該第二實體資源進行通信包含在該UE處於該第一及該第二實體資源上接收資料。
  1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判定該經指派用於通信之資源包含在一使用者設備(UE)處接收該資源之一指派,且其中該使用該第一及該第二實體資源進行通信包含自該UE而於該第一及該第二實體資源上發送資料。
  16.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至少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判定一經指派用於通信之資源,基於一第一映射函數,將該經指派之資源映射至一第一時間間隔中之一第一實體資源,基於一包含該第一映射函數之第二映射函數,將該經 指派之資源映射至一第二時間間隔中之一第二實體資源,及使用該第一及該第二實體資源進行通信。
  17. 如請求項16之裝置,其中該經指派之資源包含一虛擬資源區塊(VRB),其中該第一時間間隔中之該第一實體資源包含一第一時槽中之一第一實體資源區塊(PRB),其中該第二時間間隔中之該第二實體資源包含一第二時槽中之一第二PRB,且其中每一資源區塊包含一個時槽中之多個副載波。
  18. 如請求項16之裝置,其中該第二映射函數等於該第一映射函數之一輸出加上由一步長及一跳躍值界定之一偏移,該跳躍值針對該經指派之資源係可組態的。
  19. 如請求項18之裝置,其中該跳躍值經設定為一第一值以指示不跳躍,或經設定為一第二值以指示跳躍該步長。
  20. 如請求項16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以:基於該第一映射函數,將該經指派之資源之一索引映射至該第一實體資源之一索引,及基於該第二映射函數,將該經指派之資源之該索引映射至該第二實體資源之一索引。
  21. 如請求項16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以:基於一前向映射,將該經指派之資源之一索引映射至一虛擬索引,基於該第一映射函數,將該虛擬索引映射至一第一中間索引,基於該第二映射函數,將該虛擬索引映射至一第二中間索引,基於一與該前向映射互補之反向 映射,將該第一中間索引映射至該第一實體資源之一索引,及基於該反向映射,將該第二中間索引映射至該第二實體資源之一索引。
  22.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用於判定一經指派用於通信之資源之構件;用於基於一第一映射函數將該經指派之資源映射至一第一時間間隔中之一第一實體資源之構件;用於基於一包含該第一映射函數之第二映射函數將該經指派之資源映射至一第二時間間隔中之一第二實體資源之構件;及用於使用該第一及該第二實體資源進行通信之構件。
  23. 如請求項22之裝置,其中該經指派之資源包含一虛擬資源區塊(VRB),其中該第一時間間隔中之該第一實體資源包含一第一時槽中之一第一實體資源區塊(PRB),其中該第二時間間隔中之該第二實體資源包含一第二時槽中之一第二PRB,且其中每一資源區塊包含一個時槽中之多個副載波。
  24. 如請求項22之裝置,其中該第二映射函數等於該第一映射函數之一輸出加上由一步長及一跳躍值界定之一偏移,該跳躍值針對該經指派之資源係可組態的。
  25. 如請求項24之裝置,其中該跳躍值經設定為一第一值以指示不跳躍,或經設定為一第二值以指示跳躍該步長。
  26. 如請求項22之裝置,其中該用於將該經指派之資源映射至該第一實體資源之構件包含用於基於該第一映射函數 將該經指派之資源之一索引映射至該第一實體資源之一索引之構件,且其中該用於將該經指派之資源映射至該第二實體資源之構件包含用於基於該第二映射函數將該經指派之資源之該索引映射至該第二實體資源之一索引之構件。
  27. 如請求項22之裝置,其中該用於將該經指派之資源映射至該第一實體資源之構件及該用於將該經指派之資源映射至該第二實體資源之構件包含:用於基於一前向映射將該經指派之資源之一索引映射至一虛擬索引之構件,用於基於該第一映射函數將該虛擬索引映射至一第一中間索引之構件,用於基於該第二映射函數將該虛擬索引映射至一第二中間索引之構件,用於基於一與該前向映射互補之反向映射將該第一中間索引映射至該第一實體資源之一索引之構件,及用於基於該反向映射將該第二中間索引映射至該第二實體資源之一索引之構件。
  28.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一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用於使至少一電腦判定一經指派用於通信之資源之程式碼,用於使至少一電腦基於一第一映射函數將該經指派之資源映射至一第一時間間隔中之一第一實體資源之 程式碼,用於使該至少一電腦基於一包含該第一映射函數之第二映射函數將該經指派之資源映射至一第二時間間隔中之一第二實體資源之程式碼,及用於使該至少一電腦使用該第一及該第二實體資源進行通信之程式碼。
  29.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其包含:指派資源至至少一使用者設備(UE);判定是否針對該至少一UE中之每一者使用跳躍;及產生用於該至少一UE中之每一者之一資源指派,用於每一UE之該資源指派指示經指派至該UE之至少一資源,及是否針對該至少一資源使用跳躍。
  30. 如請求項29之方法,進一步包含:基於指派至該UE之至少一資源及一第一映射函數,判定用於一UE之至少一第一實體資源;基於該指派至該UE之至少一資源及一包含該第一映射函數之第二映射函數,判定用於該UE之至少一第二實體資源;及使用該至少一第一實體資源及該至少一第二實體資源與該UE進行通信。
  31. 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用於每一UE之該資源指派包含一跳躍值,該跳躍值經設定為一第一值以指示不跳躍,或經設定為一第二值以指示跳躍一步長。
  32.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至少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指派資源至至少一使用者設備(UE),判定是否針對該至少一UE中之每一者使用跳躍,及產生用於該至少一UE中之每一者之一資源指派,用於每一UE之該資源指派指示指派至該UE之至少一資源及是否針對該至少一資源使用跳躍。
  33. 如請求項32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以:基於指派至該UE之至少一資源及一第一映射函數,判定用於一UE之至少一第一實體資源,基於指派至該UE之該至少一資源及一包含該第一映射函數之第二映射函數,判定用於該UE之至少一第二實體資源,及使用該至少一第一實體資源及該至少一第二實體資源與該UE進行通信。
  34. 如請求項32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以:針對每一UE將一跳躍值設定為一第一值以指示不跳躍或將其設定為一第二值以指示跳躍一步長,及針對每一UE產生該資源指派以包括用於該UE之該跳躍值。
TW097130808A 2007-08-13 2008-08-13 無線通信系統中的多頻率傳輸 TWI4453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5554307P 2007-08-13 2007-08-13
US12/190,432 US8526371B2 (en) 2007-08-13 2008-08-12 Frequency diverse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4456A TW200924456A (en) 2009-06-01
TWI445365B true TWI445365B (zh) 2014-07-11

Family

ID=40254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30808A TWI445365B (zh) 2007-08-13 2008-08-13 無線通信系統中的多頻率傳輸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8526371B2 (zh)
EP (1) EP2183896B1 (zh)
JP (3) JP5296075B2 (zh)
KR (1) KR101115146B1 (zh)
CN (2) CN102891746B (zh)
AU (1) AU2008286894A1 (zh)
BR (1) BRPI0815339B1 (zh)
CA (1) CA2694188C (zh)
ES (1) ES2706073T3 (zh)
MX (1) MX2010001720A (zh)
RU (1) RU2452097C2 (zh)
TW (1) TWI445365B (zh)
WO (1) WO200902373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490820C2 (ru) * 2007-10-01 2013-08-20 Панасоник Корпорэйшн Прие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FI20075937A0 (fi) * 2007-12-19 2007-12-1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Radiojärjestelmän konfigurointi
KR100904433B1 (ko) * 2008-01-07 2009-06-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분산형 가상자원블록 스케쥴링 방법
ES2711802T3 (es) * 2008-01-07 2019-05-07 Optis Cellular Tech Llc Procedimiento para planificar bloques de recursos virtuales distribuidos
KR100913099B1 (ko) * 2008-01-07 2009-08-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분산형 가상자원블록 스케쥴링 방법
KR100925441B1 (ko) * 2008-01-07 2009-1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분산형 가상자원블록 스케쥴링 방법
US8630240B2 (en) 2008-02-19 2014-01-1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apping between logical an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resource blocks in wireless networks
KR101231512B1 (ko) * 2008-05-09 2013-02-0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통신시스템의 셀 탐색에서 주파수 오프셋에 강한 심볼 동기 획득 장치 및 방법
KR101495289B1 (ko) * 2008-07-03 2015-02-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파수 오버레이 방식을 위한자원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EA020298B1 (ru) * 2008-09-22 2014-10-30 Шарп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Система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мобильной станции и способ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02204154B (zh) * 2008-10-31 2014-05-21 诺基亚公司 在基于分组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时分双工操作的子帧调度的动态分配
WO2010111037A1 (en) * 2009-03-26 2010-09-30 Ntt Docomo, Inc. A non-cyclic evolving-type user resource structure for ofdma based system with null guard tones
US8218420B2 (en) * 2009-03-26 2012-07-10 Ntt Docomo, Inc. Non-cyclic evolving-type user resource structure for OFDMA based system with null guard tones
US8391173B2 (en) * 2009-05-11 2013-03-05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244631B (zh) * 2010-05-11 2014-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心子载波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EP2571323B1 (en) 2010-05-14 2019-08-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for the same
WO2011161907A1 (ja) * 2010-06-21 2011-12-2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025515B2 (en) 2010-09-03 2015-05-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a relay station
US20120120888A1 (en) * 2010-11-02 2012-05-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imary uplink shared channel hopp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4077769A1 (en) 2012-11-14 2014-05-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satisfying multiple performance constraints
EP2921016B1 (en) * 2012-11-14 2017-07-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to maximize the total data rate in sc-fdma uplink
US9572055B2 (en) * 2013-04-09 2017-02-14 Spectrum Effect, Inc. Uplink interference detection using transmission matrices
US9888372B2 (en) 2014-03-24 2018-02-06 Lg Electronics Inc.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6426760B2 (ja) 2014-05-27 2018-11-21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装置対装置端末の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06664182B (zh) * 2014-08-07 2020-11-0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d2d通信中发送终端的d2d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KR20170048416A (ko) * 2014-08-20 2017-05-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20160088594A1 (en) * 2014-09-18 2016-03-24 Gang Xiong Device and method of supporting reduced data transmission bandwidth
CN108605026B (zh) * 2016-02-24 2020-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JP2019125819A (ja) * 2016-05-12 2019-07-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7201680A1 (zh) * 2016-05-25 2017-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11601820B2 (en) * 2017-01-27 2023-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for shared spectrum
US11277246B2 (en) * 2017-11-17 2022-03-1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5038157A (zh) * 2021-03-05 2022-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1296A (en) * 1997-06-19 2000-1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Bit interleaving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in the transmission of digital signals
US6118805A (en) 1998-01-30 2000-09-12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frequency hopping adaptation
FR2780593B1 (fr) * 1998-06-26 2000-08-25 Nortel Matra Cellular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selection de parametres dans un reseau cellulaire de radiocommunication
US6968398B2 (en) * 2001-08-15 2005-11-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virtualizing I/O resources in a computer system
KR20050004831A (ko) 2002-04-04 2005-01-12 오페락스 아베 아이피 네트워크 내의 사용 가능 자원의 맵을 생성하는 방법
US8526963B2 (en) 2003-10-30 2013-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trictive reuse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957318B1 (ko) 2004-11-24 2010-05-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의 자원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US8031785B2 (en) * 2004-11-30 2011-10-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in multi-band OFDM wideband systems
US8363577B2 (en) * 2005-05-13 2013-0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complexity beamforming for multiple antenna systems
US9209956B2 (en) 2005-08-22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gment sensitive scheduling
ES2650239T3 (es) 2006-01-18 2018-0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sión localizada y distribuida
WO2007119148A2 (en) * 2006-04-13 2007-10-2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providing efficient and flexible control signal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US8073062B2 (en) * 2007-02-08 2011-12-06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50404B2 (en) * 2007-03-19 2012-04-03 Alcatel Lucent Methods for frequency-selective persistent schedu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694188C (en) 2013-10-08
AU2008286894A1 (en) 2009-02-19
CN101779432A (zh) 2010-07-14
MX2010001720A (es) 2010-03-15
JP6033921B2 (ja) 2016-11-30
ES2706073T3 (es) 2019-03-27
RU2452097C2 (ru) 2012-05-27
US8526371B2 (en) 2013-09-03
JP2013232927A (ja) 2013-11-14
CN101779432B (zh) 2017-06-20
CN102891746A (zh) 2013-01-23
TW200924456A (en) 2009-06-01
EP2183896A2 (en) 2010-05-12
KR20100040756A (ko) 2010-04-20
WO2009023736A2 (en) 2009-02-19
BRPI0815339A2 (pt) 2015-02-10
BRPI0815339B1 (pt) 2020-05-19
CA2694188A1 (en) 2009-02-19
JP2010537501A (ja) 2010-12-02
KR101115146B1 (ko) 2012-05-16
US20090073929A1 (en) 2009-03-19
JP2015201871A (ja) 2015-11-12
CN102891746B (zh) 2016-09-21
WO2009023736A3 (en) 2009-06-25
RU2010109427A (ru) 2011-09-20
JP5296075B2 (ja) 2013-09-25
EP2183896B1 (en) 2018-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5365B (zh) 無線通信系統中的多頻率傳輸
CN110582952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控制信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JP5714604B2 (ja) キャリアエクステンションによるリソース割り当ての方法と装置
CN108631990B (zh) 一种信令的指示方法和装置
JP6093769B2 (ja) エンハンスト物理制御フォーマット指示チャネルのシグナリングのためのデバイス
CA2717602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virtual resources to physical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507933B1 (e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enhancement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48308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 block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516048B (zh) 資源之非相鄰分群上之參考信號之傳輸
AU2011214974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A2923920C (en) Transmission of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multi-carriers systems and determination of up-link ack/nack resources from down-link cce of the down-link grant
KR20110050537A (ko) 무선 통신을 위한 제어 정보 및 데이터의 멀티플렉싱
JP2012523772A (ja) 異なるシステム帯域幅上でユーザ機器をサポート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1510354B1 (ko) Pucch 및 pusch 인코딩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7433405B2 (ja) 通信システム、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AU201121497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