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2983B - 網狀物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網狀物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2983B
TWI442983B TW99111973A TW99111973A TWI442983B TW I442983 B TWI442983 B TW I442983B TW 99111973 A TW99111973 A TW 99111973A TW 99111973 A TW99111973 A TW 99111973A TW I442983 B TWI442983 B TW I4429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oblique
network
mesh structure
left obliqu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11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6681A (en
Inventor
Chung Ping Chen
Shun Fang Chen
Original Assignee
Chung Ping Chen
Shun Fang C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 Ping Chen, Shun Fang Chen filed Critical Chung Ping Chen
Priority to TW991119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4298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136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6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2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2983B/zh

Link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Description

網狀物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網狀物結構及其製造方法,特別是關於一種以斜向編織而成之網狀物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習知網狀物結構,如第1圖所示,其係包含數個邊框線91、數個第一金屬線92及數個第二金屬線93,該數個邊框線91係共同構成一框體;該數個第一金屬線92及第二金屬線93係於該框體內形成數個呈六邊形之網目94,各該第一金屬線92係包含數個第一延伸部95及數個第一絞曲部96,該第一延伸部95及第一絞曲部96係交錯設置,且同一第一金屬線92上連續之二個第一延伸部95係朝向二個不同方向延伸,例如,第1圖中,連續的數個第一延伸部95’、95”、95’’’,該第一延伸部95’係朝向一左斜向α延伸,該第一延伸部95”則朝向一右斜向β延伸,而該第一延伸部95’’’則又朝向該左斜向α延伸;各該第二金屬線93係包含數個第二延伸部97及數個第二絞曲部98,該第二延伸部97及第二絞曲部98係交錯設置,且同一第二金屬線93上連續二個第二延伸部97係朝向二個不同方向延伸,與該第一金屬線92之第一延伸部95的設置相同。
如此,其中一第一金屬線92’之數個第一絞曲部96係同時與二個第二金屬線93’、93”之數個第二絞曲部98分別絞繞,使得整體而言,該第一金屬線92’及第二金屬線93’係朝向與該邊框線91垂直之方向直向延伸,進而使得該六邊形之網目94的其中兩邊係為該第一絞曲部96及第二絞曲部98共同絞繞而成的纏繞部99,且其中一第一金屬線92’係與相鄰之第二金屬線93’形成數個纏繞部99。目前習用網狀物結構之纏繞部99的絞繞數皆為奇數,例如,第1圖中的習用網狀物結構的纏繞部99係為3個絞繞數,方可形成該種習用網狀物結構。
一般而言,上述習用網狀物結構具有下列缺點,如第2圖所示,由於任一第一金屬線92’僅與二第二金屬線93’、93”相絞繞,因此,若任一第一金屬線92’產生斷裂時,將使該二第二金屬線93’、93”之間形成長條狀的破孔A,例如,第2圖之破孔A之尺寸即為6個網目94的大小,尺寸相對較大,甚至該破孔A之尺寸將隨該第一金屬線92’之斷裂長度而增加為更多網目94之破孔A,若應用於石籠網結構時,則大型之石塊將容易由該尺寸較大之破孔A落出,而造成其具有結構強度不足,及防土石流出效果不佳之缺點。基於上述原因,其確實有必要改善該習用網狀物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目的乃改良上述缺點,以提供一種網狀物結構,以克服習用網狀物結構容易形成大型破孔之問題。
本發明次一目的係提供一種網狀物結構之製備方法,以製備出前述之網狀物結構。
本發明再一目的係提供一種網狀物結構之製備方法,以製備出具有側邊網線之網狀物結構。
根據本發明的網狀物結構,係包含:由金屬材質製成之數條右斜網線,係依序包含一第一右斜網線、一第二右斜網線、...及一第N右斜網線;由金屬材質製成之數條左斜網線,係依序包含一第一左斜網線、一第二左斜網線、...及一第N左斜網線;其中,該第一右斜網線依序與該第一左斜網線至第N左斜網線相交,並於相交處分別形成一纏繞部;該第二右斜網線依序與該第二左斜網線至第N左斜網線交錯絞繞,並於相交處分別形成一纏繞部;...,該第N右斜網線與該第N左斜網線相交,並於相交處分別形成一纏繞部,藉此,於該網狀物結構內形成數個六邊形之網目。
根據本發明的網狀物結構的製造方法,係包含:(a)在一邊界上設N個定位點;(b)提供數條右斜網線及左斜網線,將其一右斜網線及一左斜網線之第一端分別固定於各該定位點;(c)使固定於同一定位點之右斜網線及左斜網線之第二端,沿著遠離該邊界之方向纏繞數個絞繞數而形成一纏繞部,使該纏繞部具有一固定於該定位點之起始端及一遠離該邊界之終止端,該起始端及終止端各為相交點;(d)於各該纏繞部之終止端處,分別使各該右斜網線沿著一第一方向延伸,並使各該左斜網線沿著一第二方向延伸,且各相鄰右斜網線及左斜網線再相交於一相交點;(e)將各個相交點處的右斜網線及左斜網線,沿著遠離該邊界之方向再纏繞數個絞繞數,以形成該纏繞部,使該纏繞部形成有朝向該邊界之起始端及遠離該邊界之終止端;及(f)依序重覆循環執行該步驟(d)及(e),直至所形成之網狀物結構達預定尺寸後終止。
根據本發明的具有側邊網線之網狀物結構的製造方法,係包含:(a)在一邊界之上設N個定位點及二側邊定位點,該數個定位點位於二側邊定位點之間;(b)提供數條右斜網線、左斜網線及二側邊網線,將其一右斜網線及一左斜網線之第一端分別設於各該定位點,並將該二側邊網線之第一端分別設於該二側邊定位點;(c)將位於同一定位點之右斜網線及左斜網線之第二端,沿著遠離該邊界之方向絞繞形成一纏繞部,且該纏繞部係形成有朝向該邊界之一起始端以及遠離該邊界之一終止端,並使該側邊網線沿著遠離該邊界之方向延伸;(d)於各該纏繞部之終止端處,分別使各該右斜網線沿著一第一方向延伸,並使各該左斜網線沿著一第二方向延伸,該各相鄰之右斜網線、左斜網線及側邊網線再相交於一相交點;(e)將各個相交點的右斜網線、左斜網線及側邊網線,各朝遠離該邊界之方向纏繞數個絞繞數,以形成纏繞部,並使該纏繞部形成有該起始端及終止端;(f)於各該纏繞部之終止端處,分別使各該右斜網線沿著該第一方向延伸,使各該左斜網線沿著該第二方向延伸,該二側邊網線分別與相交之右斜網線及左斜網線相交纏繞數個絞繞數後,二側邊網線朝向相對的方向延伸,該右斜網線及左斜網線係沿著遠離該邊界之第三方向延伸作為該側邊網線;(g)將各個相交點的右斜網線及左斜網線,各朝遠離該邊界之方向纏繞數個絞繞數,以形成纏繞部,並使該纏繞部形成有該起始端及終止端;(h)依序重覆循環執行步驟(d)~(g),直至所形成之網狀物結構達預定尺寸後終止。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本發明所述之「邊界」係指本發明網狀物結構之一個邊,如第3圖所示,該邊界可以包括有第一邊界U、第二邊界D及二側邊界L。
本發明所述之「基準線W」係指本發明網狀物結構之一個邊,在本實施例中,該基準線W為該第一邊界U。
本發明所述之「第一方向」係與該基準線W形成一第一夾角θ 1的方向,如第3圖所示為第一方向x。該第一夾角θ 1較佳係選擇為非直角之角度。
本發明所述之「第二方向」係與該基準線W形成一第二夾角θ 2的方向,如第3圖所示為第二方向y。該第二夾角θ 2較佳係選擇為非直角之角度。
本發明所述之「第三方向」係與該基準線W形成第三夾角θ 3的方向,如第3圖所示為第三方向z。其中,本實施例之第三夾角θ 3係選擇但不受限於90°。
本發明所述之「相交點O」係該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z之相交點,在本發明中,該相交點O點有N個係該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理解地。
本發明所述之「右斜網線」,係如第3圖所示朝第一方向x延伸。
本發明所述之「左斜網線」,係如第3圖所示朝第二方向y延伸。
本發明所述之「纏繞部」,係如第3圖所示朝第三方向z延伸。
請參照第3圖所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網狀物結構係包含至少一第一邊界U、數條右斜網線2及數條左斜網線3,該右斜網線2及左斜網線3係選擇以鋼或鐵等金屬材質製成,該數條右斜網線2及左斜網線3係相互交錯形成數個六邊形之網目。
請參照第3及4圖所示,其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該網狀物結構係有一第一邊界U、一第二邊界D及二側邊界L。該圖所示之網狀物結構在第一邊界U設置一第一邊網線1,在第二邊界D設置一第二邊網線4,該第一邊網線1及第二邊網線4分別具有一預定長度,該第一邊網線1及第二邊網線4係可選擇為平行並列或近似平行並列,該二側邊界L係選擇平行於該第三方向z。
請參照第3圖所示,本發明網狀物結構之製造方法步驟如下:
步驟(a):在第一邊界U上設N個定位點,更詳言之,該第一邊界U可以為一第一邊網線1,且該第一邊網線1具一預定長度,於該第一邊網線1上係有N個定位點1a~1n,以第3圖為例,該N個定位點1a~1n由左向右依序為第一定位點1a、第二定位點1b、第三定位點1c、第四定位點1d、...及第N定位點1n。在較佳實施例當中,該N個定位點1a~1n係選擇等距分佈於該第一邊網線1上。
步驟(b):係提供數條右斜網線2及左斜網線3,將一右斜網線2及一左斜網線3之第一端分別由該N個定位點為起始點1a~1n。更詳言之,本實施例係將第一右斜網線2a及第一左斜網線3a第一端設於第一定位點1a為起始點、第二右斜網線2b及第二左斜網線3b第一端設於第二定位點1b為起始點、第三右斜網線2c及第三左斜網線3c第一端設於第三定位點1c為起始點、第四右斜網線2d及第四左斜網線3d第一端設於第四定位點1d為起始點、...及第N右斜網線2n及第N左斜網線3n第一端設於第n定位點1n為起始點。此外,如圖所示,該各右斜網線2及各左斜網線3之第一端可以固定在該第一邊網線1之各定位點1a~1n,尤其是,該各右斜網線2及各左斜網線3之第一端還可以沿著該第一邊網線1纏繞固定,以提升該右斜網線2及左斜網線3與該第一邊網線1之結合強度。再且,該各右斜網線2及各左斜網線3之第一端也可以為連接在一起及固定於各該第一邊網線1之各定位點1a~1n。
步驟(c):係使固定於同一定位點之右斜網線2及左斜網線3之第二端,沿著遠離該第一邊網線1之第三方向z絞繞形成一纏繞部5,該絞繞數較佳為偶數,且該纏繞部5係形成有一起始端51,以及一終止端52。更詳言之,以第3圖為例,該第一右斜網線2a及第一左斜網線3a第一端固定於該第一定位點1a時,將該第一右斜網線2a及第一左斜網線3a之第二端沿著該第三方向z,絞繞數個絞繞數後,而共同形成該纏繞部5a,該纏繞部5a在該第一邊網線1之第一定位點1a為起始端51a,而該纏繞部5a在絞繞偶數個絞繞數後即形成該終止端52a,該起始端51a與終止端52a各可以為相交點O;該第二右斜網線2b及第二左斜網線3b亦同,絞繞數個絞繞數後,而共同形成該纏繞部5a’,而該纏繞部5a’亦具有一起始端51a’及一終止端52a’;...依此規律,使固定於該第一邊網線1上同一定位點之各右斜網線2及各左斜網線3各沿著該第三方向z各形成該數個纏繞部5。
步驟(d):係於各該纏繞部5之終止端52處,分別使各該右斜網線2沿著前述之第一方向x延伸,並使各該左斜網線3沿著前述之第二方向y延伸,且該各相鄰右斜網線2及左斜網線3再相交於一相交點O。更詳言之,於該終止端52a處,該第一右斜網線2a係沿著該第一方向x延伸,該第二左斜網線3a係沿著該第二方向y延伸,如此,該第一右斜網線2a與該第二左斜網線3b將會再相交於一相交點O;依此規律,該第二右斜網線2b與該第三左斜網線3c將會相交形成相交點O;該第三右斜網線2c與該第四左斜網線3d將會相交形成相交點O。如此,該延伸後之右斜網線2及左斜網線3將會形成N個相交點O。
步驟(e):係將各個相交點O的右斜網線2及左斜網線3,朝第三方向z纏繞數個絞繞數,以形成該纏繞部5,及使該纏繞部5形成有起始端51及終止端52。更詳言之,將該第一右斜網線2a與該第二左斜網線3b於相交點O,沿著遠離該第一邊網線1的第三方向z纏繞數個絞繞數後復形成該纏繞部5b,且該纏繞部5b具有一起始端51b及一終止端52b;將該第二右斜網線2b與該第三左斜網線3c於相交點O,沿著遠離該第一邊網線1的第三方向z纏繞偶數個絞繞數後形成該纏繞部5b’;...,依此規律,使各該相交點O之各右斜網線2及各左斜網線3再絞繞形成該纏繞部5。
步驟(f):依序重覆循環執行步驟(d)及(e),直至所形成之網狀物結構達預定尺寸後終止。更詳言之,透過重複執行前述步驟(d)及(e),可形成如第3圖所示具有數個六邊形網目之網狀物結構,直至所形成之網狀物結構達預定的尺寸後便可終止,而完成前述網狀物結構之製造。
再請參照第3圖所示,本實施例係重複執行該步驟(d)及(e),直至所形成之網狀物結構達預定尺寸後,還可以如第4圖所示將各該右斜網線2與左斜網線3之第二端固定於一第二邊網線4後,以完成具有第二邊界D之網狀物結構。
再請參照第4圖所示,其係本發明網狀物結構成型有二側邊界L之製造方法,玆再詳述如下:
步驟(a):在第一邊界U上設N個定位點及二側邊定位點1n’,更詳言之,該第一邊界U可以為一第一邊網線1,且該第一邊網線1具一預定長度,該第一邊網線1之二端分別為二側邊定位點1n’,於該第一邊網線1上係有N個定位點1a~1n,該數個定位點1a~1n較佳係等距分佈於該第一邊網線1上,以第4圖為例,該N個定位點1a~1n由左向右依序為第一定位點1a、第二定位點1b、第三定位點1c、第四定位點1d、...及第N定位點1n。
步驟(b):係提供數條右斜網線2、左斜網線3及二側邊網線6,將各該右斜網線2及左斜網線3之第一端分別設於各該定位點,並將該二側邊網線6之第一端分別設於該二側邊定位點1n’。以第4圖為例,本實施例係將第一右斜網線2a之第一端及第一左斜網線3a之第一端固定於該第一邊網線1上之第一定位點1a、將第二右斜網線2b之第一端及第二左斜網線3b之第一端固定於該第一邊網線1上之第二定位點1b、第三右斜網線2c之第一端及第三左斜網線3c之第一端固定於該第一邊網線1上之第三定位點1c、...及第N右斜網線2n之第一端及第N左斜網線3n之第一端固定於該第一邊網線1上之第N定位點1n。以及,將二側邊網線6之第一端分別固定於該二側邊定位點1n’。此外,如圖所示,該各右斜網線2、各左斜網線3及各側邊網線6之第一端還可以選擇沿著該第一邊網線1纏繞固定,以提升該右斜網線2、左斜網線3及側邊網線6與該第一邊網線1之結合強度。再且,該各右斜網線2及各左斜網線3之第一端也可以為連接在一起之固定於各該第一邊網線1之各定位點。
步驟(c):將位於同一定位點之右斜網線2及左斜網線3之第二端,沿著遠離該第一邊網線1之第三方向z絞繞數個絞繞數以形成一纏繞部5,且該纏繞部5係形成有一起始端51,以及一終止端52。另外,該二側邊網線6亦沿著遠離該第一邊網線1之第三方向z延伸。以第4圖為例,該第一右斜網線2a及第一左斜網線3a第一端固定於該第一定位點1a時,將該第一右斜網線2a及第一左斜網線3a之第二端沿著該第三方向z,絞繞數個絞繞數後,而共同形成該纏繞部5a,該纏繞部5a在該第一邊網線1之第一定位點1a為起始端51a,而該纏繞部5a在絞繞偶數個絞繞數後即形成該終止端52a,該起始端51a與終止端52a各可以為相交點O;該第二右斜網線2b及第二左斜網線3b亦同絞繞數個絞繞數後,而共同形成該纏繞部5a’,而該纏繞部5a’亦具有一起始端51a’及一終止端52a’;...依此規律,使固定於該第一邊網線1上同一定位點之各右斜網線2及各左斜網線3各沿著該第三方向z各形成該數個纏繞部5。同時使該側邊網線6沿著遠離該第一邊網線1之第三方向z延伸。
步驟(d):係於各該纏繞部5之終止端52處,分別使各該右斜網線2沿著前述之第一方向x延伸,並使各該左斜網線3沿著前述之第二方向y延伸,該各相鄰之右斜網線2、左斜網線3或邊網線6再相交於一相交點O。更詳言之,於該終止端52a處,該第一右斜網線2a係沿著該第一方向x延伸,該第二左斜網線3a係沿著該第二方向y延伸,如此,該第一右斜網線2a與該第二左斜網線3b將會再相交於一相交點O;依此規律,該第二右斜網線2b與該第三左斜網線3c將會相交形成相交點O;該第三右斜網線2c與該第四左斜網線3d將會相交形成相交點O。如此,該延伸後之右斜網線2及左斜網線3將會形成N個相交點O。於該右側之側邊界L處,該延伸後之第N右斜網線2n將與一側邊網線6相交於另一相交點O。於左側之側邊界L處之第一左斜網線3a將與左側邊網線6相交於另一相交點O。
步驟(e):繼續將各個相交點O的右斜網線2及左斜網線3,各朝第三方向z纏繞數個絞繞數,以形成該纏繞部5,並使該纏繞部5形成有起始端51及終止端52。以及,於該右側邊界L處,該側邊網線6係與相交之第N右邊網線2n沿著遠離該第一邊網線1的第三方向z纏繞偶數個絞繞數後,形成該纏繞部5,且該纏繞部5亦形成有起始端51及終止端52之相交點O。於該左側邊界L處之該側邊網線6係與相交之第一左邊網線3a沿著遠離該第一邊網線1的第三方向z纏繞偶數個絞繞數後,亦形成該纏繞部5,且該纏繞部5亦形成有起始端51及終止端52之相交點O。
步驟(f):形成在右側邊界L處之纏繞部5,由其終止端52之相交點O處使該邊網線6沿著第二方向y延伸作為該左斜網線3,並使該第N右邊網線2n沿著第三方向z延伸作為該側邊網線6;形成在左側邊界L處之纏繞部5,由其終止端52之相交點O處使該邊網線6沿著第一方向x延伸作為該右斜網線2,並使該第一左邊網線3a沿著第三方向z延伸作為該側邊網線6。
步驟(g):將各個相交點O的右斜網線2及左斜網線3,各朝該第三方向z纏繞數個絞繞數,以形成纏繞部5,並使該纏繞部5形成有該起始端51及終止端52;
步驟(h):依序重覆循環執行步驟(d)~(g),直至所形成之網狀物結構達預定尺寸後終止。更詳言之,透過重複執行前述步驟(d)~(g),可形成如第4圖所示具有數個六邊形網目之網狀物結構,直至所形成之網狀物結構達預定的尺寸後便可終止,而完成前述網狀物結構之製造。
再請參照第4圖所示,本實施例係重複執行該步驟(d)~(g),直至所形成之網狀物結構達預定尺寸後,還可以將各該右斜網線2、左斜網線3及側邊網線6之第二端固定於一第二邊網線4後,以完成具有第二邊界D及二側邊界L之網狀物結構。
請再參照第3圖所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網狀物結構,各個右斜網線2及左斜網線3之第一端係分別固定於該第一邊網線1之定位點1a~1n,且作相互絞繞數個絞繞數以形成一纏繞部5,並相對該第一邊網線1朝向該第三方向z延伸,使該纏繞部5形成有起始端51及終止端52,及由該終止端52之右斜網線2再向第一方向x延伸,及左斜網線3再向第二方向y延伸,如此,使該數條右斜網線2及該數條左斜網線3重複、規律之彼此交錯形成該數個纏繞部5及網目。例如,該第一右斜網線2a將與該第一左斜網線3a於前述之相交點O處形成一第一纏繞部5a;該第一右斜網線2a將與該第二左斜網線3b於該相交點O處形成一第二纏繞部5b;該第一右斜網線2a將與該第三左斜網線3c於該相交點O處形成一第三纏繞部5c;該第一右斜網線2a將與該第四左斜網線3d於該相交點O處形成一第四纏繞部5d,...,該第一右斜網線2a將與該第N左斜網線3n於該相交點O處形成一第N纏繞部5。相同地,該第二右斜網線2b將與該第二左斜網線3b於該相交點O處形成一第一纏繞部5a’;該第二右斜網線2b將與該第三左斜網線3c於該相交點O處形成一第二纏繞部5b’;該第二右斜網線2b將與該第四左斜網線3d於前述之相交點O處形成一第三纏繞部5c’,...,該纏繞部5之絞繞數較佳為偶數。
請參照第4圖所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網狀物結構,還可以在該第一邊網線1與第二邊網線4之間設置二側邊網線6。
請參照第5圖所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網狀物結構係可選擇為石籠網結構或者圍籬結構。利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網狀物結構包覆土石時,由於本實施例之網狀物結構之任一右斜網線2皆分別與數條左斜網線3於交錯處形成該纏繞部5,以共同形成交錯斜編之網狀物結構。因此,如第4圖所示之其中一右斜網線2’斷裂,該網狀物結構僅將產生數個破孔B,且各該破孔B之尺寸皆僅為兩個網目之大小,即使該右斜網線2’之破裂長度加大,亦僅會增加破孔B之數量,而不會擴大該破孔B之大小,本發明若應用於石籠網結構,不但可保持該網狀物結構之強度,亦可進一步提升防土石流失之效果。
再且,本發明之網狀物結構,於該側邊界L處並不需另設金屬線材供該右斜網線2及左斜網線3絞繞,不但可降低製作困難度,亦可增加該網狀物結構之整體結構強度。
雖然本發明已利用上述較佳實施例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之內,相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更動與修改仍屬本發明所保護之技術範疇,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本發明]
1...第一邊網線
1a...第一定位點
1b...第二定位點
1c...第三定位點
1d...第四定位點
1n...第N定位點
1n’...側邊定位點
2...右斜網線
2’...右斜網線
2a...第一右斜網線
2b...第二右斜網線
2c...第三右斜網線
2d...第四右斜網線
2n...第N右斜網線
3...左斜網線
3a...第一左斜網線
3b...第二左斜網線
3c...第三左斜網線
3d...第四左斜網線
3n...第N左斜網線
4...第二邊網線
5...纏繞部
5a...纏繞部
5a’...纏繞部
5b...纏繞部
5b’...纏繞部
5c...纏繞部
5c’...纏繞部
5d...纏繞部
51...起始端
51a...起始端
51a’...起始端
51b...起始端
52...終止端
52a...終止端
52a’...終止端
52b...終止端
6...側邊網線
B...破孔
D...第二邊界
L...側邊界
O...相交點
U...第一邊界
W...基準線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z...第三方向
θ1...第一夾角
θ2...第二夾角
θ3...第三夾角
[習知]
91...邊框線
92...第一金屬線
92’...第一金屬線
93...第二金屬線
93’...第二金屬線
93”...第二金屬線
94...網目
95...第一延伸部
95’‧‧‧第一延伸部
95”‧‧‧第一延伸部
95'''‧‧‧第一延伸部
96‧‧‧第一絞曲部
97‧‧‧第二延伸部
98‧‧‧第二絞曲部
99‧‧‧纏繞部
A‧‧‧破孔
α‧‧‧左斜向
β‧‧‧右斜向
第1圖:習用網狀物結構之上視圖。
第2圖:習用網狀物結構於網線斷裂後之結構示意圖。
第3圖: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網狀物結構之局部上視圖。
第4圖: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網狀物結構之上視圖。
第5圖: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網狀物結構於網線斷裂後之結構示意圖。
1...第一邊網線
1a...第一定位點
1b...第二定位點
1c...第三定位點
1d...第四定位點
1n...第N定位點
2...右斜網線
2a...第一右斜網線
2b...第二右斜網線
2c...第三右斜網線
2d...第四右斜網線
2n...第N右斜網線
3...左斜網線
3a...第一左斜網線
3b...第二左斜網線
3c...第三左斜網線
3d...第四左斜網線
3n...第N左斜網線
5...纏繞部
5a...纏繞部
5a’...纏繞部
5b...纏繞部
5b’...纏繞部
5c...纏繞部
5c’...纏繞部
5d...纏繞部
51...起始端
51a...起始端
51a’...起始端
51b...起始端
52...終止端
52a...終止端
52a’...終止端
52b...終止端
O...相交點
U...第一邊界
W...基準線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z...第三方向
θ1...第一夾角
θ2...第二夾角
θ3...第三夾角

Claims (16)

  1. 一種網狀物結構之製造方法,包含:(a)在一邊界上設N個定位點;(b)提供數條右斜網線及左斜網線,將其一右斜網線及一左斜網線之第一端分別固定於各該定位點;(c)使固定於同一定位點之右斜網線及左斜網線之第二端,沿著遠離該邊界之方向纏繞偶數個絞繞數而形成一纏繞部,使該纏繞部具有一固定於該定位點之起始端及一遠離該邊界之終止端,該起始端及終止端各為相交點;(d)於各該纏繞部之終止端處,分別使各該右斜網線沿著一第一方向延伸,並使各該左斜網線沿著一第二方向延伸,且各相鄰右斜網線及左斜網線再相交於一相交點;(e)將各個相交點處的右斜網線及左斜網線,沿著遠離該邊界之方向再纏繞偶數個絞繞數,以形成該纏繞部,使該纏繞部形成有朝向該邊界之起始端及遠離該邊界之終止端;及(f)依序重覆循環執行該步驟(d)及(e),直至所形成之網狀物結構達預定尺寸後終止。
  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網狀物結構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步驟(a)之邊界係為第一邊網線。
  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網狀物結構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形成之網狀物結構達預定尺寸後,將該些右 斜網線與左斜網線之第二端固定於一第二邊網線。
  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網狀物結構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步驟(a)中,該數個定位點之間係為等距。
  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網狀物結構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左斜網線與右斜網線之第一端沿著該第一邊網線纏繞固定。
  6.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網狀物結構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左斜網線與右斜網線之第一端連接在一起。
  7. 一種網狀物結構之製造方法,包含:(a)在一邊界之上設N個定位點及二側邊定位點,該數個定位點位於二側邊定位點之間;(b)提供數條右斜網線、左斜網線及二側邊網線,將其一右斜網線及一左斜網線之第一端分別設於各該定位點,並將該二側邊網線之第一端分別設於該二側邊定位點;(c)將位於同一定位點之右斜網線及左斜網線之第二端,沿著遠離該邊界之方向纏繞偶數個絞繞數而形成一纏繞部,且該纏繞部係形成有朝向該邊界之一起始端以及遠離該邊界之一終止端,並使該側邊網線沿著遠離該邊界之方向延伸;(d)於各該纏繞部之終止端處,分別使各該右斜網線沿著一第一方向延伸,並使各該左斜網線沿著一第二方向延伸,該各相鄰之右斜網線、左斜網線及側邊網線再相交於一相交點;(e)將各個相交點的右斜網線、左斜網線及側邊網線, 各朝遠離該邊界之方向纏繞偶數個絞繞數,以形成纏繞部,並使該纏繞部形成有該起始端及終止端;(f)於各該纏繞部之終止端處,分別使各該右斜網線沿著該第一方向延伸,使各該左斜網線沿著該第二方向延伸,該二側邊網線分別與相交之右斜網線及左斜網線相交纏繞數個絞繞數後,二側邊網線朝向相對的方向延伸,該右斜網線及左斜網線係沿著遠離該邊界之第三方向延伸作為該側邊網線;(g)將各個相交點的右斜網線及左斜網線,各朝遠離該邊界之方向纏繞數個絞繞數,以形成該纏繞部,並使該纏繞部形成有該起始端及終止端;及(h)依序重覆循環執行步驟(d)~(g),直至所形成之網狀物結構達預定尺寸後終止。
  8.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網狀物結構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步驟(a)之邊界係為第一邊網線。
  9.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網狀物結構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網狀物結構達預定尺寸後,將該右斜網線、左斜網線及側邊網線之第二端固定於一第二邊網線。
  10.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網狀物結構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步驟(a)中,該數個定位點之間係為等距。
  11.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網狀物結構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左斜網線與右斜網線之第一端沿著該第一邊網線纏繞固定。
  1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之網狀物結構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左斜網線與右斜網線之第一端連接在一起。
  13. 一種網狀物結構,係包含:由金屬材質製成之數條右斜網線,係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且依序包含一第一右斜網線、一第二右斜網線、...及一第N右斜網線;由金屬材質製成之數條左斜網線,係沿遠離該第一方向之一第二方向延伸,且依序包含一第一左斜網線、一第二左斜網線、...及一第N左斜網線;其中,該第一右斜網線依序與該第一左斜網線至第N左斜網線相交,並於相交處分別交錯絞繞偶數次以形成一纏繞部;該第二右斜網線依序與該第二左斜網線至第N左斜網線相交,並於相交處分別交錯絞繞偶數次以形成一纏繞部;...,該第N右斜網線與該第N左斜網線相交,並於相交處分別交錯絞繞偶數次以形成一纏繞部,藉此,於該網狀物結構內形成數個六邊形之網目。
  1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網狀物結構,其中該右斜網線及左斜網線之第一端係纏繞固定於一邊網線。
  1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3或14項所述之網狀物結構,其中該右斜網線與左斜網線之第二端固定於一第二邊網線。
  16.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3或14項所述網狀物結構,其中該網狀結構物係另包含二側邊網線,位於一最右定位點之右斜網線與該側邊網線相交纏繞數個絞繞數,位於一最左定位點之左斜網線與該側邊網線相交纏繞數個絞繞數。
TW99111973A 2010-04-16 2010-04-16 網狀物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TWI4429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11973A TWI442983B (zh) 2010-04-16 2010-04-16 網狀物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11973A TWI442983B (zh) 2010-04-16 2010-04-16 網狀物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6681A TW201136681A (en) 2011-11-01
TWI442983B true TWI442983B (zh) 2014-07-01

Family

ID=46759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11973A TWI442983B (zh) 2010-04-16 2010-04-16 網狀物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42983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6681A (en) 2011-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70107B2 (en) Net structure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JP2007162456A (ja) 特に、落石の防護又は土壌層の安定化のための保護網
JP2008501878A5 (zh)
CN107849845B (zh) 网格结构及其生产装置和方法
JP2012513901A (ja) 軽量の3次元ワイヤ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60134935A (ko) 보호 와이어 네트, 보호용 와이어 네트로 구성된 보호구조물, 및 보호 구조물의 제조를 위한 보호용 와이어네트의 용도
JP2013504433A (ja) 編み込まれたワイヤを用いた防護金網、並びにその製造機械及び製造方法
JP2007528455A (ja) 蛇籠(じゃかご)単位体及び蛇籠単位体から成る蛇籠網
TWI442983B (zh) 網狀物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JP6781747B2 (ja) 二重巻補強方法及び二重巻補強方法で製造された製品
CN208456121U (zh) 一种混凝土分仓阻隔格栅网
JP2014037727A (ja) 線材クリップ及び防護ネット
KR101799457B1 (ko) 비절단형 광섬유 케이블망
JPH11286940A (ja) 山腹砂防ネット用リング及び該リングを用いた山腹砂防ネット工法
TWI557285B (zh) Bonding Method of Metal Mesh and Mesh Structure
JP6145329B2 (ja) フェンス用格子金網およびフェンス
JP3212425U (ja) 金属製ネ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防鳥ネット
CN110877422A (zh) 一种用于半导体切片的切割钢丝及其制造系统
NZ201335A (en) Parallel reinforcing grids spaced apart by zig-zag bent rod spacers:methods of forming
JP2015045174A (ja) 金網
EP2588677B1 (en) Structure for strengthening concret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tructure for strengthening concrete
KR100682735B1 (ko) 돌망태용 철망
US343482A (en) Geoege w
JP6069075B2 (ja) 法枠用型枠
TWM454434U (zh) 抗裂縫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