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0807B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0807B
TWI440807B TW100118497A TW100118497A TWI440807B TW I440807 B TWI440807 B TW I440807B TW 100118497 A TW100118497 A TW 100118497A TW 100118497 A TW100118497 A TW 100118497A TW I440807 B TWI440807 B TW I44080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elf
top wall
mask
storage compartment
refrigerato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8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44726A (en
Inventor
Ikuo Ishibashi
Yuya Yabukami
Masahide Moriya
Kenji Imakubo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Kk
Toshiba Consumer Elect Holding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267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3726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415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2592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839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8387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Kk, Toshiba Consumer Elect Holding,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Kk
Publication of TW201144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44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0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0807B/zh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Description

冰箱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冰箱。
先前,例如在家用冰箱中,為了提高冷藏室內的收納性,一般來說是在冷藏室內設置可卸下的箱內擱板。此時,為了防止箱內擱板的傾斜或旋轉、又或者是脫落,而從箱內擱板的左右兩端部突出設置著掛鈎(hook),且使所述掛鈎卡合於對該箱內擱板進行支撐的擱板承接部(例如,專利文獻1)。
然而,冰箱中,要對冷藏室內進行照明,是將該照明器設置在頂壁,或設置在內壁,又或者設置在該頂壁及內壁兩處。作為此種照明器,提出有位於從箱內擱板的前端、向前方稍微離開的位置處的照明器(例如,專利文獻2)。在此種構成的照明器中,照明的光難以到達各箱內擱板的後部,從而有箱內擱板的後方部容易變暗的情況。因此,考慮通過將照明器設置在箱內擱板的縱深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左右側壁,而照明所述箱內擱板上表面整體,以實現目視辨認性的提高。
然而,如果在位於箱內擱板的左右的冷藏室側壁,向冷藏室的內方突出而設置著照明器等的構造物,則該構造物與箱內擱板的掛鈎會發生干擾,而擔心出現箱內擱板的安裝或卸下變得困難等的問題。
而且,例如在將照明器設置在頂壁的情況下,距照明器近的最上段的食品載置擱板的角部的位置超出照明器的照射範圍,而有容易變得特別暗的情況發生。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0-9121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7-278698號公報
對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箱內擱板的冰箱,能夠有效地照明至箱內擱板的後方部為止。
此外,提供一種冰箱,能夠將儲藏室內整體照得明亮。
而且,本發明提供一種冰箱,在箱內擱板的左右側壁設置向冷藏室內方突出的構造物,從而可防止箱內擱板的傾斜或旋轉、脫落。
本實施方式的冰箱的特徵在於包括:儲藏室,在前面具有開口部;箱內擱板,以將所述儲藏室上下隔開的方式而配置;照明機構,位於比所述箱內擱板的前端緣部更內側處,且設置在所述儲藏室的內側側壁,所述照明機構對所述箱內擱板進行照明。
而且,本實施方式的冰箱的特徵在於:所述照明機構從所述儲藏室的頂壁起向左右側面連續地設置著。
而且,本實施方式的冰箱的特徵在於包括:載置部,設置在所述儲藏室的內側側壁的所述照明機構,且對所述箱內擱板進行支撐;及支撐部,位於比所述載置部更前方處,設置在所述儲藏室的內側側壁,且對所述箱內擱板進行支撐,所述支撐部限制所述箱內擱板的上下方向的移動。
由此,在具有箱內擱板的冰箱中,也可有效地照明至 該箱內擱板的後方部。
而且,能夠將儲藏室內整體照得明亮。
而且,即便設置照明器等向儲藏室內方突出的構造物,也可防止箱內擱板的傾斜或旋轉、脫落。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第一實施方式)
以下,一邊參照附圖,一邊對第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1中,本實施方式的冰箱1的隔熱箱體2形成為:使前面開口的縱長矩形箱狀。該隔熱箱體2在鋼板製的外箱3與在該外箱3的內部與外箱3隔開而收容的合成樹脂製的內箱4之間,發泡填充著例如氨基甲酸乙酯(urethane)這樣的發泡隔熱材料而構成。
雖省略詳細說明,但在該隔熱箱體2中還組裝著冷凍循環(cycle)(未圖示)等。
冰箱1包括:將隔熱箱體2的內部劃分為多個、且前面具有開口部的多個儲藏室。具體來說,冰箱1具有:位於最上部且容積最大的冷藏室5;配置於該冷藏室5的下方的蔬菜室6;配置于蔬菜室6的下方的左側的製冰室7;配置於製冰室7的右側的小冷凍室8;及配置於所述製冰室7及小冷凍室8的下方的冷凍室9。
在各儲藏室的前面,以使這些儲藏室的開口部開閉的方式而設置著隔熱門,該隔熱門是使例如氨基甲酸酯這樣 的發泡隔熱材料發泡填充於外箱與內箱之間。
具體來說,在冷藏室5的前面的開口部5d設置著:左右對開式的左門10及右門11,這些左門10及右門11分別利用未圖示的鉸鏈(hinge)、而向左右方向可樞軸轉動。
而且,在左門10的周圍設置著墊圈(gasket)10a,在右門11的周圍設置著墊圈11a。由此,防止冷藏室5內部的冷氣向外部洩露。
而且,左門10的左右方向的寬度尺寸被設定為比右門11的左右方向的寬度尺寸短。在左門10的內側(冷藏室5側),以向冷藏室5側突出的方式將左門袋12(left door pocket)在上下方向設置為3段。同樣地,在右門11的內側(冷藏室5側),也以向冷藏室5側突出的方式將右門袋13(right door pocket)在上下方向設置為3段。
在蔬菜室6、製冰室7、小冷凍室8及冷凍室9的前面,分別設置著抽出式的門6a、7a、8a、9a。此時,製冰室7的門7a及小冷凍室8的門8a,在與左門10及右門11被分割的位置大致相同的左右方向的位置處被分割。
另外,利用配置在冰箱1的下部後方的未圖示的壓縮機來驅動所述冷凍循環,由此冷卻的冷氣被送至各儲藏室,以將各儲藏室冷卻。
在冷藏室5內的最下段,配設著用以收納肉或魚等的微凍盒14(chilled case)、或收納雞蛋等的小物盒15、用以蓄積製冰用的水的供水箱16。
而且,在冷藏室5內,在微凍盒14、小物盒15、供水 箱16的正上方配設著微凍室頂壁板17。
此外,在微凍室頂壁板17的上方設置著一塊固定擱板18。微凍室頂壁板17及固定擱板18均為玻璃製,以在冷藏室5內的左側面與右側面之間水平狀態地架設的方式而配置。另外,微凍室頂壁板17及固定擱板18也可為合成樹脂製。
在固定擱板18的上方,以將冷藏室5內上下隔開的方式,而配置著多段構成箱內擱板的可動擱板,此情況下配置著2段,即,上段的可動擱板19及下段的可動擱板20(參照圖2)。
由此,冷藏室5內的固定擱板18的上方,被2塊可動擱板19、20自上開始而隔開為:上段部5a、中段部5b、下段部5c。
該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由:設置在冷藏室5內的左右兩側壁的後方的上段的內箱壓條(bead)21(及下段的內箱壓條22)、與位於該內箱壓條21(及內箱壓條22)的前方而設置的後述的照明單元23(照明機構)所支撐(參照圖3)。
該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如圖8所示,例如在合成樹脂製的框體19a(及可動擱板20a)上,組裝著矩形狀的玻璃製板19b(及玻璃製板20b)而構成。
如果在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中使用玻璃,則比起使用合成樹脂的情況重量會增加,隨之會帶來重量感或高級感。
作為該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的整體,包括:將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的後方緣部切下而形成的窄幅部19c(及窄幅部20c);及位於該窄幅部19c(及窄幅部20c)的前方、且比所述窄幅部19c(及窄幅部20c)寬的寬幅部19d(及寬幅部20d)。
該窄幅部19c(及窄幅部20c)的左右方向的尺寸,設定得比設置在冷藏室5內的左右側壁的照明單元23的外蓋24向冷藏室5的最內方突出的部分之間的距離短(參照圖3),關於照明單元23的詳細情況將於以下進行敍述。
窄幅部19c(及窄幅部20c)的兩側緣部以支撐於後述的內箱壓條21(及內箱壓條22)、而不支撐於設置在照明單元23的外蓋24的溝部25(及溝部26)的寬度所構成。
而且,寬幅部19d(及寬幅部20d)的左右方向的尺寸設定為:比冷藏室5的左右側壁間的距離稍短的尺寸。
其次,對構成載置部的內箱壓條21、22進行詳細敍述。如圖2所示,上段的內箱壓條21以對將冷藏室5內隔開為上段部5a與中段部5b的上段的可動擱板19進行支撐的方式,而設置在冷藏室5內的上方。該上段的內箱壓條21是:為了調整高度而稍離開設置為2段、且該上段的內箱壓條21包括:上側的內箱壓條21a與下側的內箱壓條21b。
同樣地,下段的內箱壓條22以對將冷藏室5內隔開為中段部5b與下段部5c的下段的可動擱板20進行支撐的方式,在冷藏室5內設置在固定擱板18的上方、且設置在上段的內箱壓條21的下方。該下段的內箱壓條22也是:為 了調整高度而稍離開設置為2段、且該下段的內箱壓條22包括:上側的內箱壓條22a與下側的內箱壓條22b。
此處,這些上段的內箱壓條21(上側的內箱壓條21a及下側的內箱壓條21b)、與下段的內箱壓條22(上側的內箱壓條22a及下側的內箱壓條22b)的配置以外的構成為相同,因此,以上側上段的內箱壓條21a為代表,對具體的構成進行說明。
內箱壓條21a在冷藏室5的後方的左右兩側壁(內箱4的內側側壁),比後述的照明單元23的外蓋24向冷藏室5的更內方突出而設置著(參照圖3)。
而且,內箱壓條21a的上表面形成為平面、且載置著可動擱板19,並且下部成為所謂的三角肋(rib)形狀(參照圖2)。該內箱壓條21a與內箱4形成為一體,且在組裝前(發泡隔熱材料的填充前),該內箱壓條21a的內部成為中空。
而且,在組裝隔熱箱體2時,通過將發泡隔熱材料發泡填充至該內箱壓條21a的內部為止,而增加構造上的強度。
而且,內箱壓條21a的縱深方向的尺寸,設定得比從可動擱板19的前端至冷藏室5的前面的開口部5d的前端為止的尺寸稍長。這樣的話,即便在將可動擱板19抽出至冷藏室5的前面的開口部5d前端為止時,可動擱板19後部的左右兩角部也被內箱壓條21a稍微支撐著。
由此,在使用者握住可動擱板19的前端、而使可動擱 板19滑動抽出時,能夠防止因內箱壓條21a對可動擱板19的支撐突然消失而導致可動擱板19掉落的情況。
因此,即便對於相對較重的玻璃製的可動擱板19,也可安全地將可動擱板19抽出並取出。
構成照明機構的照明單元23分別設置在所述內箱壓條21、22的前方、且位於比可動擱板19、20的前端緣部更內側處的左右兩側的側壁,也就是,分別設置在比冷藏室5內的前後方向的中央稍前方處,且位於可動擱板19、20的左右的左右兩側的側壁(內箱4的內側側壁)(參照圖3)。
該照明單元23由設置在後述的外蓋24的溝部25、26來對可動擱板19、20進行支撐,並且在內部以跨越所述2塊可動擱板19、20的方式而具有多個光源。
由此,照明單元23成為對冷藏室5的內部、尤其固定擱板18及可動擱板19、20的上表面進行照明的構成。
另外,照明單元23為了對作為儲藏室的冷藏室5內部進行照明,可向固定擱板18及可動擱板19、20側照明,但無需將光源向固定擱板18及可動擱板19、20的擱板上表面傾斜配置。
具體來說,照明單元23如圖4~圖7所示,整體成為縱長的矩形狀,在設置著電路基板27的基板安裝構件(即後板30)上覆蓋支撐部的外蓋24而構成。
該外蓋24由丙烯酸系(acryl)等的透明或半透明的樹脂所構成,且以成為比冷藏室5的內側側壁向冷藏室5的 更內方凸出的凸狀的曲線形狀(所謂的拱形形狀)的方式而突出設置著(參照圖7)。
而且,如圖2所示,在外蓋24上,形成著以與成為載置部的內箱壓條21、22的上表面大致相同高度的方式、而形成為凹溝形狀的上段的可動擱板19用的溝部25(上側的溝部25a與下側的溝部25b);以及下段的可動擱板20用的溝部26(上側的溝部26a與下側的溝部26b)。
可動擱板19、20以可動擱板19、20的左右側緣部進入外蓋24的凹溝形狀的溝部25、26中,而由此可動擱板19、20的上下方向的移動被限制的狀態受到支撐。
此時,可動擱板19、20僅分別支撐於內箱壓條21、22及外蓋24的溝部25、26,因此能夠沿凹溝形狀的溝部25、26滑動而進出。
此處,外蓋24以將溝部25、26載置於作為後述的基板安裝構件的後板30的保持部30c上的形態,而固定於後板30(參照圖4)。
在外蓋24內側,在除溝部25、26外的部分形成著光擴散部24a。該光擴散部24a構成為如下:例如在上下方向設置著多個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溝形狀,且使通過該光擴散部24a的光進行擴散。
在該光擴散部24a的作用下,照明單元23成為:使來自指向性強的發光二極體等的光源的光被擴散而更為均一的面光源,從而能夠無遺漏地照明冷藏室5內。
另外,該光擴散部24a例如可實施紋理加工,而使來 自光源的光擴散。
電路基板27如圖6所示,構成為:在縱長的矩形狀的一塊基板28上安裝著多個光源的發光二極體29,並且具有用以驅動這些發光二極體29的驅動電路(未圖示)。
此時,在基板28上,將3個發光二極體29a、29b、29c以分別跨越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的方式,也就是,以分別跨越外蓋24的溝部25及溝部26的方式而配設(參照圖4)。
由此,在冷藏室5內,對上段部5a、中段部5b、下段部5c的空間分別照射來自發光二極體29a、29b、29c的光,從而能夠無遺漏地照明固定擱板18及可動擱板19、20的上表面。
此處,在基板28的左右兩緣部,使左右高度不一致地設置著多個字狀的切口部28a。
後板30成為縱長的矩形狀、且向冷藏室5的外側(圖4中為右側)凸出的凸狀。而且,後板30的上部的背面(內箱4側)具有平緩的傾斜部30a。
在後板30的前表面(冷藏室5內方)、與設置在基板28的各切口部28a相對應,而朝向冷藏室5內方設置著向前方上方突出的L字形狀的卡止部30b(參照圖6)。
電路基板27通過將形成在基板28的切口部28a卡止於所述卡止部30b,而被定位在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且安裝在後板30上。
而且,在後板30的前表面(冷藏室5內方)的電路基 板27的左右兩側,設置著成為厚壁的保持部30c。該保持部30c上載置著所述外蓋24的溝部25、26。
後板30在保持部30c的背面(內箱4側)形成著輪轂部30d(boss part),利用從內箱4的外側(外箱3側)插入的固定螺釘32而螺固在內箱4的側壁。具體來說,在冷藏室5內的內箱4的左右兩側的側壁,沿著照明單元23的後板30的背面形狀、而形成著使內箱4的內側側壁向外側凹陷而成的收容部31(參照圖7)。
照明單元23以後板30部分被收容在收容部31內的形態而配設著。而且,將固定螺釘32從內箱4的外側(外箱3側)相對於後板30的輪轂部30d而旋入,從而將照明單元23固定於內箱4。
此情況下,在收容部31的壁面形成著固定螺釘32用的多個孔33。而且,在後板30上以輪轂部30d為基準而配置著保持部30c。由此,當將照明單元23的後板30安裝在收容部31時,以孔33為基準,來決定內箱壓條21(及22)與保持部30c的相對位置關係。
而且,設置於照明單元23的後板30的電路基板27位於比可動擱板19、20的左右側緣更外側處,以收容在使內箱4向外側凹陷而成的收容部31內的方式而配置,且與冷藏室5的左右側壁(內箱4的內側側壁)大致平行地設置著。
此外,外蓋24以下述方式而設置:以對可動擱板19、20進行支撐的凹溝形狀的溝部25、26中的最凹陷部、位 於與冷藏室5的左右側壁大致同一面上。
再者,本實施方式中,左右的左右對開式的門10、11被設定為:分別向左右的前方最大打開135度左右。然而,根據設置著冰箱1的房間的佈置或傢具等的佈局的不同,有時會在冰箱1的左右任一邊、或者兩側,有向冰箱1的前面的前方延伸的牆壁或傢具等。
此時,左右的左右對開式的門10、11會與牆壁或傢具等發生干擾而無法打開到最大打開位置。較理想的是也考慮到此種狀況,而將配設在冷藏室5內且供使用者操作的零件(清潔或配置變更等所需的零件),以在至少左右的門10、11打開90度的狀態下取出至冷藏室5外。
此處,還參照圖9(a)、圖9(b)及圖10(a)、圖10(b),對在將左右的門10、11打開90度的狀態下、將可動擱板19、20卸下而從冷藏室5內取出的順序進行說明。另外,由於可動擱板19、20的卸下、取出的順序相同,因而以可動擱板19為代表進行說明。
在通常的使用狀態(設為第一狀態)下,如圖9(a)及圖10(a)所示,可動擱板19向冷藏室5的內側壓入而配置著。在該狀態下,可動擱板19的後部的窄幅部19c的左右兩緣部被支撐於內箱壓條21。而且,可動擱板19的前部的寬幅部19d的左右兩緣部被支撐於設置在照明單元23的外蓋24的溝部25。
而且,此時,可動擱板19如圖2所示,可動擱板19的上下方向的移動受到溝部25限制。這樣,通過限制可動 擱板19的上下方向的移動,而在可動擱板19被施加了意外的衝擊的情況下,例如放入內容物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瓶等掉落到可動擱板19上的情況下,可防止可動擱板19因所述衝擊離開、而脫離溝部25,並可防止由此導致可動擱板19的傾斜或脫落。
其次,在將可動擱板19從冷藏室5內取出的情況下,首先,如圖9(b)所示,在將左右的門10、11打開的狀態(圖9(a)、圖9(b)中打開90度的狀態)下,使用者利用手來握住可動擱板19的前端,將可動擱板19的前端向前方滑動而到達冷藏室5的前端的開口部5d的位置為止,並將可動擱板19抽出(也參照圖10(b))。
此時,可動擱板19的寬幅部19d位於溝部25的前方,成為脫離該溝部25的支撐的狀態。也就是,在該狀態下,可動擱板19的上下方向的移動未被限制,因而在上下方向可轉動,且成為可將可動擱板19卸下的可卸下的狀態(設為第二狀態)。
另外,在該第二狀態下,可動擱板19的窄幅部19c的左右兩端部,也就是可動擱板19後部的左右兩角部成為被內箱壓條21的前部稍支撐的狀態。
在該狀態下,為了使可動擱板19向前方滑動,而必然要由使用者握住可動擱板19的前端,由於可動擱板19的後部被支撐著,從而可防止可動擱板19的掉落。
此處,如果想要將可動擱板19從冷藏室5內取出,而 直接從第二狀態向冷藏室5的前端的更前方抽出,則會與左右的門10、11的門袋12、13發生干擾而無法取出。
對此,在第二狀態下,如圖10(b)的箭頭F所示,使可動擱板19向前方轉動。而且,通過將可動擱板19避開左右的門袋12、13而向前方斜下方抽出,則能夠不與門袋12、13發生干擾地取出。
根據所述本實施方式,可獲得如下的效果。
根據本實施方式的構成,照明單元23位於所述內箱壓條21、22的前方且比可動擱板19、20的前端緣部更內側處,且照明單元23設置在冷藏室5內的左右兩側側壁(內箱4的內側側壁)。
由此,照明單元23配置在冷藏室5內的前後方向上的靠中央處,也就是可動擱板19、20的靠中央處,因此甚至是位於冷藏室5內的後方的可動擱板19、20的後部為止,照明單元23的光也容易到達,從而能夠無遺漏地照明冷藏室5內的後部及可動擱板19、20的後部為止。
而且,照明單元23的外蓋24成為向冷藏室5內方凸出的凸形狀,且具有凹溝形狀的支撐部25、26而構成。而且,可動擱板19、20構成為:可動擱板19、20的左右兩側緣部進入該支撐部25、26而被支撐著,並且上下方向的移動被限制。
由此,通過限制可動擱板19、20的上下方向的移動,例如在放入內容物的PET瓶等掉落到可動擱板19、20上的情況下、對可動擱板19、20施加意外的衝擊的情況,也 可防止可動擱板19、20離開而脫離支撐部25、26所導致的可動擱板19、20的傾斜或脫落。
此外,根據本實施方式的構成,照明單元23以在使內箱4向外側凹陷而形成的收容部31內、收納著後板30的形態而設置。
根據該構成,因將照明單元23的一部分收容在收容部31內,所以能夠確保冷藏室5內的內容積更大。
照明單元23的電路基板27設置成:將作為光源的多個發光二極體29安裝在一塊基板28上而構成。由此,即便在為了對冷藏室5內的多個部位(上段部5a、中段部5b、下段部5c)進行照明而安裝多個光源的情況下,也只要一塊電路基板27即可,從而照明單元23的構成或配線等的組裝變得簡單。
而且,照明單元23的電路基板27以位於比可動擱板19、20的左右側緣更外側處、而收容在收容部31內的方式,與冷藏室5的左右側壁(內箱4的內側側壁)平行地設置著。此處,「平行地設置著」的用語包含「大致平行地設置著」的意思。
而且,外蓋24以對可動擱板19、20進行支撐的凹溝形狀的支撐部25、26中的最凹陷部、位於與冷藏室5的左右側壁大致同一面上的方式而設置。
由此,能夠將可動擱板19、20的左右方向的尺寸設定為:與最大冷藏室5的左右側壁間的距離相同的程度,並且無需將電路基板27分割為多塊,而可配置成使可動擱板 19、20向前方滑動並可取出。
此外,在照明單元23的後板30設置著厚壁的載置部30c,該載置部30c上載置著支撐部25、26。由此,因對可動擱板19、20進行支撐的支撐部25、26進一步被後板30的載置部30c所支撐,所以載置於支撐部25、26的可動擱板19、20的重量能夠不依賴於支撐部25、26的強度而設定。
由此,可動擱板19、20可採用雖具有相對重的重量但設計性優異的玻璃製的材料,而外蓋24也可採用薄且設計性優異的材料。
而且,在構成照明單元23的後板30上,在厚壁的載置部30c的背側形成著輪轂部30d。由此,能夠將固定螺釘32旋入至輪轂部30d,從而可通過螺固而可靠地固定在收容部31。
而且,在照明單元23的外蓋24內側,在除支撐部25、26外的部分形成著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溝形狀等構成的光擴散部24a。
由此,照明單元23成為使來自指向性強的發光二極體29的光擴散而更均一的面光源,也能夠無遺漏地廣範圍地照明至冷藏室5內的後方部為止。
另外,所述實施方式中,照明單元23是經設置在後板30的輪轂部30d而螺固於收容部31,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也可構成為:代替輪轂部30d而在後板30設置凹部(或凸部),以與該凹部(或凸部)嵌合的方式在收容部31的內 箱4的側面設置凸部(或凹部),並通過這些凹凸部來嵌合固定。由此,因能夠不使用固定螺釘32,而將照明單元23固定於收容部31,所以可實現組裝效率的提高。
而且,內箱壓條21、22與內箱4構成為一體,但也可構成為將內箱壓條21、22與內箱4分開獨立安裝。
此外,根據本實施方式的構成,在冷藏室5內的左右兩側壁的後方設置著上段的內箱壓條21(及下段的內箱壓條22)。而且,在比該內箱壓條21(及內箱壓條22)更前方的位置處且冷藏室5內的左右兩側壁,向冷藏室5內方突出而設置著照明單元23。
而且,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被所述內箱壓條21(及內箱壓條22)、及成為照明單元23的支撐部的設置在外蓋24的溝部25(及溝部26)所支撐著,並且上下方向的移動被該溝部25(及溝部26)限制。
由此,即便在冷藏室5內的左右側壁向冷藏室5內方突出而設置照明單元23的情況下,也可限制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的上下方向的移動,因此即便在對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施加衝擊的情況下,也可防止傾斜或旋轉、脫落。
而且,成為支撐部的設置在外蓋24的溝部25(及溝部26)是由溝形狀而構成,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沿溝部25(及溝部26)滑動而進出。
由此,即便在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的左右側壁設置著向冷藏室5內方突出的構造物(照明單元23)的 情況下,也可將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取出至冷藏室5外。
本實施方式中,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具有如下構成:將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的後方緣部切下而形成的窄幅部19c(及窄幅部20c),及位於該窄幅部19c(及窄幅部20c)的前方且比所述窄幅部19c(及窄幅部20c)更寬的寬幅部19d(及寬幅部20d)。
而且,該窄幅部19c(及窄幅部20c)的左右方向的尺寸設定得:比設置在冷藏室5內的左右側壁的各照明單元23的外蓋24向冷藏室5最內方突出的部分之間的距離短。
由此,窄幅部19c(及窄幅部20c)不與外蓋24的溝部25(及溝部26)接觸,使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轉動便可卸下。
內箱壓條21(及內箱壓條22)比照明單元23的外蓋24向冷藏室5的更內方突出設置著。而且,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的窄幅部19c(及窄幅部20c)以支撐於內箱壓條21(及內箱壓條22)、而不支撐於溝部25(及溝部26)的寬度所構成。
而且,當使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向前方滑動時,寬幅部19d(及寬幅部20d)位於溝部25(及溝部26)的前方,並且窄幅部19c(及窄幅部20c)的一部分支撐於內箱壓條21(及內箱壓條22)的前端,從而成為能夠將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卸下至冷藏室5外的第二狀態。
由此,當將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設為第二狀 態時,能夠防止可動擱板19掉落,即便對於相對較重的玻璃製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而言,也可安全地抽出並取出。
此外,在冷藏室5的前面的開口部5d設置著:具有門袋12、13的左右對開式的門10、11,當將該門10、11打開90度且使所述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向前方滑動時,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可轉動而成為可卸下的第二狀態。
由此,具有門袋12、13的左右對開式的門10、11即便在因周圍的牆壁或傢具等而只能打開90度左右的情況下,也可使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不與門袋12、13發生干擾而安全地取出至冷藏室5外。
此時,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較佳為在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的前方與門10、11發生干擾之前成為第二狀態。也就是,在門袋12、13的周圍設置著墊圈10a、11a的本實施方式中,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較理想的是:在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的前端位於墊圈10a、11a時成為第二狀態。
由此,因在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的前方與門10、11發生干擾之前,成為可卸下的第二狀態,所以能夠更順利地將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卸下。
另外,本實施方式中,在使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的前端向前方滑動至位於冷藏室5的前端為止並抽出時,可動擱板19(及可動擱板20)成為可卸下的第二狀態。
由此,設置在冷藏室5的前面的門並不限於左右對開式的門10、11,即使變為具有門袋的單開的門也可獲得相同的作用效果。
如以上所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冰箱,將儲藏室上下隔開的方式而配置的箱內擱板是由:設置在儲藏室的內側側壁的載置部、以及位於比所述載置部更前方處且設置在所述儲藏室的內側側壁的支撐部所支撐著,並且利用該支撐部限制箱內擱板的上下方向的移動。由此,即便設置了向儲藏室內方突出的構造物、例如照明器等,也可防止箱內擱板的傾斜或旋轉、脫落。
(第二實施方式)
以下,一面參照圖11至圖30一面對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11表示冰箱101的上側的構成,冰箱101在成為前面開口的縱長矩形箱狀的隔熱箱體102上、組裝著未圖示的冷凍循環等。隔熱箱體102在鋼板製的外箱103與在該外箱103的內部與外箱103隔開而收容的、例如白色的樹脂製的內箱104之間,發泡填充著例如氨基甲酸酯這樣的發泡隔熱材料而構成。
該隔熱箱體102的內部的上下及一部分被左右隔開,且設置著位於隔熱箱體102的上部且構成儲藏室的冷藏室105。
在冷藏室105的下方設置著未圖示的蔬菜室及冷凍室 等。在冷藏室105的前面部設置著未圖示的鉸鏈開閉式的隔熱門。而且,在蔬菜室或冷凍室的前面部設置著未圖示的抽出式的隔熱門。
如圖11所示,在冷藏室105內,從頂壁起向左右側面連續地設置著構成照明機構的照明單元106。該照明單元106也如圖12所示,以左右的角遮罩109(corner shield)連接的方式,將設置在頂壁的頂壁照明單元107、與設置在左右側壁的側面照明單元108從頂壁到達左右側壁而連續地配置。
而且,如圖11所示,在冷藏室105的上部,以在上下方向將冷藏室105內隔開的方式,而可卸下地設置著多個、此情況下為2個的固定擱板110。
這些固定擱板110使後側的左右兩側緣部支撐於固定擱板支撐部111,並且使前側的左右兩側緣部支撐於左右的側面照明單元108。
固定擱板支撐部111從內箱104的左右側面向冷藏室105內方突出,且與內箱104設置為一體。因此,在該固定擱板支撐部111的內部填充著例如氨基甲酸酯這樣的發泡隔熱材料。
如圖11所示,在固定擱板110的下方設置著可動擱板112。該可動擱板112在前後方向上被分割為:前擱板112a與後擱板112b的兩個擱板。而且,詳細情況雖未圖示,但前擱板112a向後方滑動、而收納於後擱板112b的下方。
可動擱板112的左右兩側緣部支撐於可動擱板支撐部 113,並且前擱板112a在該可動擱板支撐部113的上面滑動。該可動擱板支撐部113也從內箱104的左右側面向冷藏室105內側突出、且與內箱104設置為一體。
因此,在該可動擱板支撐部113的內部也填充著例如氨基甲酸酯這樣的發泡隔熱材料。
其次,對照明單元106進行詳細說明。
構成照明單元106的頂壁部分的頂壁照明單元107,如圖11所示,整體成為橫長的矩形狀。
該頂壁照明單元107也如圖14及圖16所示,具有光源的發光二極體114b、114c的頂壁照明用電路基板114是安裝在頂壁照明單元基底115。該頂壁照明單元基底115固定在頂壁照明安裝構件116,並且將這些構件以頂壁遮罩117從冷藏室105內側覆蓋的方式而構成。
成為安裝部的頂壁照明安裝構件116相對於內箱104而從冷藏室105外側安裝。具體來說,該頂壁照明安裝構件116例如由樹脂製的射出成型品構成,且如圖16所示,構成為從下方觀察為橫長的矩形狀。
該頂壁照明安裝構件116如圖14所示,從中央部跨及左右方向、也就是長度方向的一部分,而設置著向上凸出的凸形狀的基底收容部116a。此時,基底收容部116a的長度方向的長度設定為:比後述的頂壁照明單元基底115的基板收容部115a稍長。
如圖14所示,在內箱104以收容著頂壁照明單元基底115的方式,設置著成為向上稍凸出的凸狀的單元收容部 104a。在該單元收容部104a的中央部附近、與基底收容部116a相對應,而設置著橫長矩形狀的收容孔104b。
該頂壁照明安裝構件116以基底收容部116a從冷藏室105的外側覆蓋收容孔104b的方式而配置。而且,該頂壁照明安裝構件116以螺釘122從冷藏室105內側插入內箱104的方式而插入,從而固定在內箱104。
頂壁照明單元基底115由與內箱104為同系顏色,例如白色的樹脂製的射出成形品構成,且如圖16所示,構成為從下方觀察為橫長的矩形狀。
而且,如圖14所示,在頂壁照明單元基底115處,從頂壁照明單元基底115的中央部跨及左右方向、也就是長度方向的一部分,此情況下是跨及能夠容易將頂壁照明用電路基板114收容的長度,而形成著成為向上凸出的凸形狀的基板收容部115a。
沿著該基板收容部115a的前後方向、也就是寬度方向的發光二極體114b、114c附近的剖面形狀,如圖21所示,中央部成為向上凸出的凸形狀,並且基板收容部115a的前後(圖21中為左右)成為向下方彎曲的形狀。
而且,在從基板收容部115a的左右方向、也就是長度方向上的中央附近而左右離開的位置處,將沿著基板收容部115a的前後方向、也就是寬度方向的剖面形狀如圖22所示,以成為除去所述凸形狀部分的一部分的形態,設置著從下方觀察為矩形狀的安裝孔115b(也參照圖16)。
頂壁照明用電路基板114如圖16所示,在橫長的矩形 狀的一塊基板114a上,安裝著多個作為光源的發光二極體,此情況下安裝著2個發光二極體114b、114c,並且具有用以驅動這些發光二極體114b、114c的未圖示的電路基板。
該頂壁照明用電路基板114經基板安裝構件118而安裝在頂壁照明單元基底115。
基板安裝構件118如圖16及圖23所示,具有如下構成:橫長矩形狀的基板支撐部118a,及從其後緣沿著頂壁照明單元基底115的彎曲部分而彎曲的彎曲部118b。
在該基板支撐部118a的後緣部,設置著其一部分立起、並且向前方突出的所謂的倒L字形狀的基板用爪118c。頂壁照明用電路基板114使其後緣部卡止於基板用爪118c而得以安裝。
且說,在基板支撐部118a的上面,如圖22及圖23所示,在沿基板支撐部118a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緣部、也就是前後的緣部,以點存在的方式而設置著成為小的凸形狀的多個基板載置部118d。
頂壁照明用電路基板114載置於該基板載置部118d。此時,頂壁照明用電路基板114僅其前後的緣部的一部分與基板載置部118d接觸。
也就是,頂壁照明用電路基板114安裝成與基板支撐部118a之間具有空間。因此,在頂壁照明用電路基板114中的形成著電路的基板中央部分並不與基板支撐部118a接觸。
因此,可防止電路部分因與基板載置部118d等接觸而導致斷線或短路等的電路不良,從而可保護電路。
在基板支撐部118a的前後的緣部,如圖22所示,在與基板用爪118c(參照圖23)在左右方向上不重合的位置處,設置著其一部分立起並且向前方或後方突出的多個卡止爪118e。
基板安裝構件118中的所述卡止爪118e卡止於設置在頂壁照明單元基底115的安裝孔115b的前後的緣部,且安裝在頂壁照明單元基底115。
頂壁照明單元基底115也如圖20所示,以在與頂壁照明單元基底115之間插入內箱104的一部分的方式而設置著。而且,螺釘123從冷藏室105內側貫通頂壁照明單元基底115與內箱104,相對於頂壁照明安裝構件116插入而被固定。
此時,頂壁照明單元基底115如圖14所示,以收容在內箱104的單元收容部104a中,並且基板收容部115a從收容孔104b向冷藏室105的外側上方突出的方式配置。
而且,該基板收容部115a被頂壁照明安裝構件116的基底收容部116a覆蓋而收容。
頂壁遮罩117如圖11及圖14所示,以覆蓋單元收容部104a的方式,也就是覆蓋頂壁照明單元基底115或頂壁照明安裝構件116的大部分的方式而設置。
具體來說,頂壁遮罩117由例如丙烯酸系等的透明或半透明的樹脂製的射出成型品構成,且如圖11所示,構成 為從下方觀察為橫長的矩形狀。
該頂壁遮罩117也如圖17~圖23所示,形成為在其周緣部具有短的立起部的淺的皿形狀。如圖19所示,在頂壁遮罩117,在從前後方向、也就是寬度方向的兩緣部稍向中央側的位置處,設置著其一部分立起並且向前方或後方、也就是寬度方向的外側突出的所謂的倒L字形狀的多個頂壁遮罩爪117a。
在頂壁照明安裝構件116的下側面,在寬度方向的兩緣部,以其一部分下降並且向寬度方向的中央側突出的方式,而設置著所謂的L字形狀的多個頂壁遮罩爪接收部116c。
這些多個頂壁遮罩爪接收部116c分別與頂壁遮罩爪117a相對應。頂壁遮罩117將頂壁遮罩爪117a卡止於對應的頂壁遮罩爪接收部116c,從而安裝在頂壁照明安裝構件116。
此時,頂壁遮罩117安裝成限制向下方的移動,以防止從頂壁照明安裝構件116掉落,但關於左右方向、也就是頂壁遮罩117的長度方向並未被限制。
因此,頂壁遮罩117構成為將頂壁遮罩爪117a導引至頂壁遮罩爪接收部116c,且在左右方向、也就是頂壁遮罩117的長度方向上可滑動。
另外,關於頂壁遮罩117的長度方向的頂壁遮罩爪接收部116c的尺寸被設定得:相對於頂壁遮罩爪117a的尺寸充分長。例如,頂壁遮罩爪接收部116c的長度方向的尺 寸被設定為:頂壁遮罩爪117a的尺寸的至少2倍左右的長度。
由此,在頂壁遮罩117的滑動的前後,頂壁遮罩爪117a也構成為不會從頂壁遮罩爪接收部116c脫落。在該頂壁遮罩117,如圖21所示,在背面、也就是與頂壁照明用電路基板114對向的面形成著光擴散部117b。
該光擴散部117b構成為例如設置著多個格子狀的溝形狀,且使通過該光擴散部117b使光進行擴散。在該光擴散部117b的作用下,頂壁照明單元107成為將來自指向性強的發光二極體等的光源的光擴散而更均一的面光源,從而無遺漏地對冷藏室105內進行照明。
其次,對構成照明單元106的左右側面部分的側面照明單元108進行說明。
在冷藏室105內的左右側壁,以從頂壁照明單元107起連續的方式,而設置著側面照明單元108。該側面照明單元108如圖24~圖30所示,整體上形成為上下縱長的矩形狀,在設置著側面照明用電路基板121的成為安裝部的側面照明安裝構件119覆蓋側面遮罩120而構成。
該側面遮罩120由例如丙烯酸系等的透明或半透明的樹脂製的射出成型品構成,且如圖11及圖28所示,以比冷藏室105的左右側面向更內方凸出成凸狀的曲線形狀、即所謂的拱形形狀的方式而突出設置著。此時,側面照明安裝構件119的大部分由側面遮罩120所覆蓋。
如圖11、圖12、圖26及圖27所示,在該側面遮罩120 上,以成為與固定擱板支撐部111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的方式設置著凹溝部120a。固定擱板110以左右側緣部進入凹溝部120a中,而由此固定擱板110的上下方向的移動被限制的狀態受到支撐。
此時,固定擱板110能夠沿凹溝部120a滑動而進出。在側面遮罩120上,如圖29所示,在凹溝部120a的背面的位置處,以其一部分向冷藏室105的外側突出並且向側面遮罩120的前後方向、也就是寬度方向的外側突出的方式,設置著多個側面遮罩爪120b。
側面照明用電路基板121如圖25所示,在縱長的矩形狀的一塊基板121a上,以分別跨越固定擱板110的方式而配置著多個光源的發光二極體,此情況下是配置著3個發光二極體121b、121c、121d(也參照圖11)。
在基板121a的上下方向、也就是長度方向的側緣部,設置著將其一部分切下為U字形狀而成的多個切口部121e。
側面照明安裝構件119為縱長的矩形狀,且如圖26及圖27所示,成為向冷藏室105的外側稍微凸出的凸狀。而且,在側面照明安裝構件119的上部具有平緩的傾斜部119a。
如圖25所示,在側面照明安裝構件119的前面,也就是冷藏室105側,與設置在側面照明用電路基板121的多個切口部121e相對應、而朝向冷藏室105內方設置著:向前方上方突出的L字形狀的基板用卡止部119b。
側面照明用電路基板121通過將形成在基板121a的切口部121e卡止於基板用卡止部119b,而被定位在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且安裝在側面照明安裝構件119上。
且說,在側面照明安裝構件119的前面,也就是冷藏室105內側的面,如圖26所示,在側面照明安裝構件119的寬度方向上的兩緣部,跨及上下方向、也就是側面照明安裝構件119的長度方向,以點存在的方式設置著成為小的凸形狀的多個基板載置部119f。
側面照明用電路基板121載置於該基板載置部119f。此時,側面照明用電路基板121僅其前後的緣部的一部分與基板載置部119f接觸。因此,可防止電路部分因與側面照明安裝構件119接觸而導致斷線或短路等的電路不良,從而可保護電路。
在側面照明安裝構件119的前面,如圖25及圖27所示,在側面照明用電路基板121的兩外側的位置處,設置著成為厚壁的保持部119c。
而且,如圖25所示,在保持部119c的上方,分別與側面遮罩爪120b相對應地設置著:成為矩形的孔的側面遮罩爪接收孔119d。
側面遮罩120如圖27所示,載置著與保持部119c分別對應的凹溝部120a,並且如圖29所示,將側面遮罩爪120b卡止於分別對應的側面遮罩爪接收孔119d,從而安裝在側面照明安裝構件119。
關於側面遮罩120的上下方向、也就是長度方向的側 面遮罩爪接收孔119d的尺寸,設定為相對於側面遮罩爪120b的尺寸充分長。例如,側面遮罩爪接收孔119d的長度方向的尺寸設定為:側面遮罩爪120b的長度方向的尺寸的至少2倍左右。
側面遮罩120通過將側面遮罩爪120b卡止於側面遮罩爪接收孔119d,而防止向冷藏室105內側的脫落。而且,該側面遮罩120關於左右方向、也就是側面遮罩120的寬度方向被限制,但關於上下方向、也就是側面遮罩120的長度方向並未被限制。
因此,側面遮罩120將側面遮罩爪120b導引至側面遮罩爪接收孔119d,從而在上下方向、也就是側面遮罩120的長度方向上可滑動。
在該側面遮罩120,如圖27所示,在背面、也就是與側面照明用電路基板121對向的面形成著光擴散部120c。該光擴散部120c例如與光擴散部117b同樣地,構成為設置著多個格子狀的溝形狀,且使通過該光擴散部120c的光進行擴散。
在該光擴散部120c的作用下,側面照明單元108成為使來自指向性強的發光二極體等的光源的光擴散而更均一的面光源,從而無遺漏地對冷藏室5內進行照明。
在冷藏室105內的上側左右的角部,如圖11及圖14等所示,以將頂壁照明單元107與側面照明單元108連接的方式而設置著角遮罩109。
也就是,構成照明單元106的角部分的角遮罩109在 其兩端部,以與頂壁遮罩117及側面遮罩120連接的方式而設置。
具體來說,角遮罩109由與頂壁遮罩117或側面遮罩120相同的材質,例如丙烯酸系等的透明或半透明的樹脂製的射出成型品構成,且如圖11所示,以沿著內箱104的角部的方式彎曲成大致直角而構成。
該角遮罩109的頂壁側、也就是連接著頂壁遮罩117的部分,成為與沿著頂壁遮罩117的寬度方向的剖面形狀類似的形狀,也就是在前後的緣部具有幾個立起部的淺的皿形狀。
而且,該角遮罩109與頂壁遮罩117如圖26所示重疊地設置著。此時,角遮罩109的頂壁側的端部與頂壁遮罩117的端部構成為相互嵌合的段形狀。
也就是,如圖17及圖26所示,角遮罩109的端部在所述重疊部分以進入頂壁遮罩117的上側的方式而設置著。而且,角遮罩109的下表面與頂壁遮罩117的下表面以大致相同的高度位於同一面上。
由此,頂壁遮罩117與角遮罩109以在所述重疊部分順暢地連續的方式而構成。另外,此情況下,頂壁遮罩117即便在沿其長度方向滑動之後,也與角遮罩109的頂壁側重疊。
在角遮罩109的頂壁側的端部,如圖18所示,設置著其一部分立起並且向前後方向的內側、也就是角遮罩109的寬度方向的內側突出而構成的一對頂壁側卡止爪109a。
而且,在頂壁照明安裝構件116,與頂壁側卡止爪109a相對應而設置著其一部分下降、並且向寬度方向的外側突出而構成的一對頂壁側爪接收部116b。
角遮罩109將該頂壁側卡止爪109a卡止於頂壁側爪接收部116b而得以安裝。在頂壁照明安裝構件116,如圖26所示,以位於前後方向、也就是寬度方向的靠近中央處設置著:使其一部分向下方突出而成的卡止部117c。
角遮罩109將作為移動限制機構的頂壁側卡止爪109a卡止於卡止部117c,從而冷藏室105的中央方向、也就是頂壁照明單元107的長度方向上的中央方向的移動被限制。
角遮罩109的側面側、也就是與側面遮罩120連接的部分,構成為:與沿著側面遮罩120的寬度方向的剖面形狀類似的形狀,也就是成為向冷藏室105內方凸出為凸狀的曲線形狀的所謂的拱形形狀。
而且,如圖26所示將該角遮罩109與側面遮罩120重疊地設置的角遮罩109的側面側的端部,如圖26所示,以具有段部109c並且大幅進入至側面遮罩120與側面照明安裝構件119之間的方式而設置著側面卡止部109d。
由此,側面遮罩120的前面與角遮罩109的側面側的前面以位於大致同一拱形面上、且在所述重疊部分順暢連續的方式而構成。另外,此情況下,側面遮罩120即便在滑動後也與角遮罩109的側面側重疊。
在側面照明安裝構件119的上部,如圖26所示,以向 冷藏室105內方突出的方式設置著遮罩支撐部119e。角遮罩109的側面卡止部109d支撐於遮罩支撐部119e,並且段部109c支撐於側面遮罩120的上端。
而且,角遮罩109將作為側面側的移動限制機構的側面卡止部109d抵接於側面照明安裝構件119而設置,由此,向冷藏室105的外方、也就是頂壁照明單元107的長度方向的外方的移動被限制。
這樣,從冷藏室105內側覆蓋作為頂壁照明單元107的光源的發光二極體114b、114c、及成為側面照明單元108的光源的發光二極體121b、121c、121d的遮罩,被分割為頂壁遮罩117、左右的角遮罩109、及左右的側面遮罩120而連續地設置著。
且說,在該角遮罩109,也如圖15及圖26所示,在背面、也就是相對於冷藏室105為外側的面形成著光擴散部109b。
該光擴散部109b與頂壁遮罩117的光擴散部117b或側面遮罩120的光擴散部120c,同樣地,構成為設置著多個格子狀的溝形狀,且使通過該光擴散部109b的光進行擴散。
從頂壁照明單元107的發光二極體114b、114c或側面照明單元108的發光二極體121b、121c、121d照射的光的一部分,主要經頂壁遮罩117或側面遮罩120而被導引至角遮罩109。
而且,被導引至角遮罩109的光通過光擴散部109b後 被擴散,並照射至冷藏室105內。由此,冷藏室105內的上部的角部也被照射著光。
根據所述第二實施方式,可獲得如下的作用效果。
根據本實施方式的構成,對冷藏室105內進行照明的照明單元106以左右的角遮罩109連接的方式,將設置在頂壁的頂壁照明單元107與設置在左右側壁的側面照明單元108從頂壁到達左右側面而連續設置著。
根據該構成,因照明單元106從頂壁起向左右側面連續地設置著,所以從頂壁照明單元107與側面照明單元108的兩方照明,因此即便是例如最上段的食品載置擱板的角落的位置,也難以超出照明單元106的照射範圍。由此,能夠將冷藏室105內整體照得明亮。
且說,一般來說在冰箱等這樣的伴隨溫度變化的設備中,例如,關於內箱104或照明單元106等的樹脂製的零件,有可能因溫度變化而發生膨張或收縮等的變形。
此處,例如在使頂壁遮罩117、左右的角遮罩9及左右的側面遮罩120成為一體,也就是構成為一個零件的遮罩的情況下,如果冷藏室105內被冷卻,則所述一個零件的遮罩中會合成向各種方向作用的力,從而大致整體會產生向中央的收縮力。
該收縮力在相對於安裝著所述一個零件的遮罩的頂壁或側面為垂直的方向上發揮著大的作用,也就是在剝離遮罩的方向上發揮作用。
因此,有可能在所述一個零件的遮罩(也就是,成為 一體的頂壁遮罩117、左右的角遮罩9及左右的側面遮罩120)與內箱104之間產生間隙。
如果產生此種間隙,則設計性當然會變差,且異物有可能進入間隙而對照明用電路基板114、121等造成不良影響。
然而,在本實施方式中,從冷藏室5內側覆蓋照明單元106的光源的遮罩被分割為:頂壁遮罩117、左右的角遮罩9、及左右的側面遮罩120而設置。
如果冷藏室105內被冷卻,則會對各遮罩個別地產生收縮力,因而力難以在相對於頂壁或側面為垂直的方向、也就是剝離的方向上發揮作用。尤其對於頂壁遮罩117及側面遮罩120而言,容易相對於其長度方向而產生收縮力。
本實施方式中,即便因冷藏室105內的冷卻而導致頂壁遮罩117、左右的角遮罩9及左右的側面遮罩120發生收縮,這些遮罩也難以從內箱104剝離。因此,能夠極力防止因冷卻而導致這些遮罩與內箱104之間產生間隙。
而且,角遮罩109與頂壁遮罩117及側面遮罩120重疊而設置著。根據該構成,即便頂壁遮罩117及側面遮罩120發生收縮,而角遮罩109與頂壁遮罩117的間隙、及角遮罩109與側面遮罩120的間隙變大,因通過分別重疊,而能夠在目視時看見收縮前後幾乎未發生變化。
也就是,即便因冷藏室105內的冷卻而導致頂壁遮罩117或側面遮罩120發生收縮,也能夠基本上使由該收縮而產生的間隙不會變得明顯,從而可提高設計性。
此處,例如在將頂壁遮罩117完全固定於內箱104的情況下,如果因冷卻而產生的頂壁遮罩117與內箱104的變形量的差,也就是頂壁遮罩117與將其加以固定的內箱104的相對的變形量大,則頂壁遮罩117會被朝向內箱104拉伸而產生大的應變。
因此,如果使頂壁遮罩117完全固定於內箱104,則會受到由冷藏室105內的冷卻而帶來的收縮的影響,從而會發生頂壁遮罩117容易破損的情況。對於側面遮罩120而言也同樣。
然而,本實施方式中,頂壁遮罩117相對於左右方向、也就是頂壁遮罩117的長度方向可滑動地設置著。同樣地,側面遮罩120相對於上下方向、也就是側面遮罩120的長度方向可滑動地設置著。
根據該構成,即便在因冷藏室105內的冷卻而導致內箱104或頂壁遮罩117及側面遮罩210發生收縮,而這些內箱104與頂壁遮罩117及側面遮罩120之間產生相對的偏移的情況下,也能夠通過頂壁遮罩117及側面遮罩120沿長度方向滑動而將所述偏移加以吸收。
因此,即便冷藏室105內被冷卻,也可防止頂壁遮罩117及側面遮罩120破損。
而且,這些頂壁遮罩117及側面遮罩120即便在滑動後,也分別與角遮罩109重疊。也就是,頂壁遮罩117及側面遮罩120在滑動的前後均與角遮罩109重疊。
由此,能夠基本上使角遮罩109與頂壁遮罩117的間 隙、及角遮罩109與側面遮罩120的間隙不會變得明顯,從而可進一步提高設計性。
而且,例如內箱104與頂壁照明單元基底115由同系顏色構成,如果內箱104與頂壁照明單元基底115發生接觸,則這些邊界線也難以變得明顯。
然而,例如在因冷卻而導致的收縮等使內箱104與頂壁照明單元基底115離開的情況下,頂壁照明單元基底115的陰影會顯現在內箱104上,從而這些邊界線成為黑色的陰影線而變得明顯。
對此,根據本實施方式,頂壁遮罩117以覆蓋頂壁照明單元基底115或頂壁照明安裝構件116的大部分的方式而設置。同樣地,側面遮罩120以覆蓋側面照明安裝構件119的大部分的方式而設置。
根據該構成,內箱104與頂壁照明單元基底115或頂壁照明安裝構件116、側面照明安裝構件119的邊界線上所出現的陰影也被頂壁遮罩117或側面遮罩120所覆蓋,因而該陰影不會變得明顯,從而可確保設計性良好。
而且,角遮罩109以向冷藏室105的中央方向的移動被頂壁側卡止爪109a限制、並且向冷藏室105的外方的移動被側面卡止部109d限制的形態,而固定於冷藏室105的上側左右的角部。
根據該構成,即便因冷藏室105的冷卻而導致角遮罩109或內箱104發生變形,角遮罩109的移動也會被限制,因此可防止角遮罩109脫離安裝部位。
此外,在冷藏室105的頂壁收容具有發光二極體114b、114d的頂壁照明用電路基板114,且在左右側面收容具有發光二極體121b、121c、121d的側面照明用電路基板121。
而且,從這些頂壁的發光二極體114b、114c、及側面的發光二極體121b、121c、121d所照射的光的一部分,被導引至對光進行導引的光路機構即角遮罩109之後,通過光擴散部109b後被擴散並照射至冷藏室105內。
由此,因冷藏室105內的上部的角部也被照射光,所以能夠更有效地對冷藏室105內整體進行照明。
如以上所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冰箱,包括:儲藏室、及對所述儲藏室內進行照明的照明機構,所述照明機構從所述儲藏室的頂壁起向左右側面連續地設置著。根據該構成,從頂壁及左右側面均能夠被照明,因此即便是例如最上段的食品載置擱板的角部的位置也能夠被照得明亮。由此可將儲藏室內整體照得明亮。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01‧‧‧冰箱
2、102‧‧‧隔熱箱體
3、103‧‧‧外箱
4、104‧‧‧內箱
5‧‧‧冷藏室(儲藏室)
5a‧‧‧上段部
5b‧‧‧中段部
5c‧‧‧下段部
5d‧‧‧開口部
6‧‧‧蔬菜室
6a、9a‧‧‧抽出式的門
7‧‧‧製冰室
7a‧‧‧製冰室7的門/抽出式的門
8‧‧‧小冷凍室
8a‧‧‧小冷凍室8的門/抽出式的門
9‧‧‧冷凍室/左右的角遮罩
10‧‧‧左右對開式的左門
10a、11a‧‧‧墊圈
11‧‧‧左右對開式的右門
12‧‧‧左門袋
13‧‧‧右門袋
14‧‧‧微凍盒
15‧‧‧小物盒
16‧‧‧供水箱
17‧‧‧微凍室頂壁板
18、110‧‧‧固定擱板
19‧‧‧可動擱板(箱內擱板)
19a‧‧‧框體
19b‧‧‧玻璃製板
19c、20c‧‧‧窄幅部
19d、20d‧‧‧寬幅部
20‧‧‧下段的可動擱板/可動擱板(箱內擱板)
20a‧‧‧可動擱板
20b‧‧‧玻璃製板
21、22‧‧‧內箱壓條(載置部)
21a、22a‧‧‧上側的內箱壓條
21b、22b‧‧‧下側的內箱壓條
23‧‧‧照明單元(照明機構)
24‧‧‧外蓋(支撐部)
24a‧‧‧光擴散部
25、26‧‧‧溝部/支撐部
25a、26a‧‧‧上側的溝部
25b、26b‧‧‧下側的溝部
27‧‧‧電路基板
28、114a、121a‧‧‧基板
28a‧‧‧切口部
29、29a、29b、29c、114b、114c、121b、121c、121d‧‧‧光源(發光二極體)
30‧‧‧後板
30a‧‧‧傾斜部
30b、117c‧‧‧卡止部
30c‧‧‧保持部/載置部
30d‧‧‧輪轂部
31‧‧‧收容部
32‧‧‧固定螺釘
33‧‧‧孔
104a‧‧‧單元收容部
104b‧‧‧收容孔
105‧‧‧冷藏室
106‧‧‧照明單元
107‧‧‧頂壁照明單元
108‧‧‧側面照明單元
109‧‧‧左右的角遮罩
109a‧‧‧頂壁側卡止爪
109b、117b、120c‧‧‧光擴散部
109c‧‧‧段部
109d‧‧‧側面卡止部
111‧‧‧固定擱板支撐部
112‧‧‧可動擱板
112a‧‧‧前擱板
112b‧‧‧後擱板
113‧‧‧可動擱板支撐部
114‧‧‧頂壁照明用電路基板
115‧‧‧頂壁照明單元基底
115a‧‧‧基板收容部
115b‧‧‧矩形狀的安裝孔
116‧‧‧頂壁照明安裝構件
116a‧‧‧基底收容部
116b‧‧‧頂壁側爪接收部
116c‧‧‧頂壁遮罩爪接收部
117‧‧‧頂壁遮罩
117a‧‧‧頂壁遮罩爪
118‧‧‧基板安裝構件
118a‧‧‧基板支撐部
118b‧‧‧彎曲部
118c‧‧‧基板用爪
118d‧‧‧基板載置部
118e‧‧‧卡止爪
119‧‧‧側面照明安裝構件
119a‧‧‧傾斜部
119b‧‧‧基板用卡止部
119c‧‧‧保持部
119d‧‧‧側面遮罩爪接收孔
119e‧‧‧遮罩支撐部
119f‧‧‧基板載置部
120‧‧‧側面遮罩
120a‧‧‧凹溝部
120b‧‧‧側面遮罩爪
121‧‧‧側面照明用電路基板
121e‧‧‧切口部
122、123‧‧‧螺釘
C、D‧‧‧箭頭
圖1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冰箱的概略構成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冷藏室的正面圖。
圖3是沿著圖2的A-A線的橫剖平面圖。
圖4是沿著圖3的B-B線的縱剖正面圖。
圖5是透視隔熱箱體而表示的在圖3的箭頭C方向上所觀察到的側面圖。
圖6是表示在圖3的箭頭D方向上所觀察到的後板的側面圖。
圖7是照明單元的橫剖平面圖。
圖8是表示可動擱板的構成的立體圖。
圖9(a)是可動擱板處於第一狀態的橫剖平面圖,圖9(b)是可動擱板處於第二狀態的橫剖平面圖。
圖10(a)是可動擱板處於第一狀態的縱剖左側面圖,圖10(b)是可動擱板處於第二狀態的縱剖左側面圖。
圖11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冰箱上側的概略構成的立體圖。
圖12是表示冷藏室的正面圖。
圖13是透視隔熱箱體而表示照明單元的平面圖。
圖14是沿著圖13的A-A線的縱剖正面圖。
圖15是沿著圖13的B-B線的縱剖正面圖。
圖16是將頂壁遮罩卸下後的狀態的頂壁照明單元的底面圖。
圖17是沿著圖13的C-C線的縱剖右側面圖。
圖18是沿著圖13的D-D線的縱剖右側面圖。
圖19是沿著圖13的E-E線的縱剖右側面圖。
圖20是沿著圖13的F-F線的縱剖右側面圖。
圖21是沿著圖13的G-G線的縱剖右側面圖。
圖22是沿著圖13的H-H線的縱剖右側面圖。
圖23是沿著圖13的I-I線的縱剖右側面圖。
圖24是透視隔熱箱體而表示的右側面圖。
圖25是從冷藏室內方觀察到的將側面遮罩卸下後的狀態的側面照明單元的圖。
圖26是沿著圖24的J-J線的縱剖正面圖。
圖27是沿著圖24的K-K線的縱剖正面圖。
圖28是沿著圖24的L-L線的橫剖平面圖。
圖29是沿著圖24的M-M線的橫剖平面圖。
圖30是沿著圖24的N-N線的橫剖平面圖。
1...冰箱
2...隔熱箱體
3...外箱
4...內箱
5...冷藏室(儲藏室)
5a...上段部
5b...中段部
5c...下段部
6...蔬菜室
6a、9a...抽出式的門
7...製冰室
7a...製冰室7的門/抽出式的門
8...小冷凍室
8a...小冷凍室8的門/抽出式的門
9...冷凍室/左右的角遮罩
10...左右對開式的左門
10a、11a...墊圈
11...左右對開式的右門
12...左門袋
13...右門袋
14...微凍盒
15...小物盒
16...供水箱
17...微凍室頂壁板
18...固定擱板
19...可動擱板(箱內擱板)
20...下段的可動擱板/可動擱板(箱內擱板)
21、22...內箱壓條(載置部)
23...照明單元(照明機構)
24...外蓋(支撐部)
25、26...溝部/支撐部

Claims (22)

  1. 一種冰箱,包括:儲藏室,在前面具有開口部;箱內擱板,以將所述儲藏室上下隔開的方式而配置;照明機構,位於比所述箱內擱板的前端緣部更內側處,且設置在所述儲藏室的內側側壁,其中所述照明機構對所述箱內擱板進行照明,所述儲藏室包括:使所述儲藏室的內側側壁向外側凹陷而形成的收容部;以在所述收容部內收容著所述照明機構的形態而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照明機構包括:比所述儲藏室的內側側壁向所述儲藏室更內方凸出的凸狀的外蓋;在所述外蓋上設置著對所述箱內擱板進行支撐的支撐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支撐部限制所述箱內擱板的上下方向的移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電路基板位於比所述箱內擱板的左右側緣更外側處、且收容於所述收容部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冰箱,更包括:載置部,設置在所述儲藏室的內側側壁的所述照明機構,且對所述箱內擱板進行支撐;及 所述支撐部,位於比所述載置部更前方處,設置在所述儲藏室的內側側壁,且對所述箱內擱板進行支撐,所述支撐部限制所述箱內擱板的上下方向的移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支撐部具有對所述箱內擱板進行支撐的溝部;所述箱內擱板沿所述溝部滑動而進出。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箱內擱板包括:將所述箱內擱板的後方側緣切下而形成的窄幅部,及位於所述窄幅部的前方且成為比所述窄幅部寬的寬幅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載置部比所述支撐部向所述儲藏室的更內方突出而設置著;所述箱內擱板的所述窄幅部以支撐於所述載置部、而不支撐於所述支撐部的寬度構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冰箱,其中:在使所述箱內擱板向前方滑動時,所述箱內擱板的所述寬幅部位於比所述支撐部更前方處,並且所述窄幅部的後部支撐於所述載置部、而成為可卸下的狀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冰箱,其中:在所述儲藏室的前面開口部設置著具有門袋的左右對開式的門,在所述門打開90度而使所述箱內擱板向前方滑動時,成為所述可卸下的狀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冰箱,其中: 在使所述箱內擱板向前方滑動,而使所述箱內擱板的前端位於所述儲藏室的開口部時,成為所述可卸下的狀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照明機構從所述儲藏室的頂壁起向左右側面連續地設置著。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照明機構包括:從所述儲藏室內側覆蓋光源的遮罩,所述遮罩被分割為頂壁遮罩、左右的角遮罩、及左右的側面遮罩且連續設置著。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角遮罩與所述頂壁遮罩及所述側面遮罩分別重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頂壁遮罩及所述側面遮罩設置成在它們的長度方向上可滑動。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照明機構包括:安裝著所述遮罩的安裝部,所述安裝部由所述遮罩所覆蓋。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角遮罩包括:移動限制機構,且所述移動限制機構固定於所述儲藏室內的上側左右的角部。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光源收容於所述儲藏室的頂壁及左右側面,從所述光源照射的光的一部分被引導至所述角遮罩。
  19. 一種冰箱,包括:儲藏室,在前面具有開口部;箱內擱板,以將所述儲藏室上下隔開的方式而配置;照明機構,位於比所述箱內擱板的前端緣部更內側處,且設置在所述儲藏室的內側側壁,其中所述照明機構包括:安裝著對所述箱內擱板進行照明的光源的電路基板而構成,所述箱內擱板設置為多段;所述電路基板構成為將用於對各箱內擱板進行照明的多個光源安裝在一塊基板上,並且與所述儲藏室的內側側壁平行地設置。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照明機構包括:安裝著所述基板的基板安裝構件;在所述基板安裝構件具有外蓋,所述外蓋是成比設置有所述照明機構之所述儲藏室的內側側壁更向所述儲藏室內側的凸狀,而且在所述外蓋設置著載置有支撐部的載置部,所述支撐部支撐所述箱內擱板。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基板安裝構件在所述載置部的背側具有輪轂部;該基板安裝構件經由所述輪轂部而固定在所述儲藏室的內壁。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外蓋包括:使來自所述光源的光進行擴散的光擴散部。
TW100118497A 2010-06-02 2011-05-26 冰箱 TWI4408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26789A JP5537267B2 (ja) 2010-06-02 2010-06-02 冷蔵庫
JP2010141529A JP5525928B2 (ja) 2010-06-22 2010-06-22 冷蔵庫
JP2010183927A JP5683870B2 (ja) 2010-08-19 2010-08-19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4726A TW201144726A (en) 2011-12-16
TWI440807B true TWI440807B (zh) 2014-06-11

Family

ID=45051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8497A TWI440807B (zh) 2010-06-02 2011-05-26 冰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69496B (zh)
TW (1) TWI4408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8927B (zh) * 2016-12-28 2021-09-11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71796B2 (ja) * 2013-08-06 2017-02-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の扉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冷蔵庫
CN107560303A (zh) * 2017-09-06 2018-01-09 滁州克莱帝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拆卸的冰箱内玻璃隔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00941A (ja) * 1995-01-31 1996-08-09 Toshiba Corp 冷蔵庫の照明装置
JP2001289556A (ja) * 2000-04-10 2001-10-19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蔵庫
DE10317657A1 (de) * 2003-04-17 2004-11-18 Schott Glas Beleuchtungseinrichtung für Haushaltsgeräte
CN2884079Y (zh) * 2006-04-17 2007-03-28 海尔集团公司 设置led照明装置的冰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8927B (zh) * 2016-12-28 2021-09-11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9496A (zh) 2011-12-07
CN102269496B (zh) 2014-12-24
TW201144726A (en) 2011-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59818B2 (en)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body comprising internal lighting
TWI541480B (zh) refrigerator
US9920920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for an electrical household appliance
US7905614B2 (en) Refrigerator
EP4242566A2 (en) Refrigerator
EP2917665B1 (en) Refrigerator
US20150241119A1 (en) Lighting units for refrigerator drawers and baskets
TWI440807B (zh) 冰箱
JP5525928B2 (ja) 冷蔵庫
KR101104177B1 (ko) 냉장고
JP5856502B2 (ja) 冷蔵庫
US9869507B2 (en) Domestic cooling appliance having at least one light source and a receiving means for a shelf
JP5537267B2 (ja) 冷蔵庫
JP5826132B2 (ja) 冷蔵庫
US11506447B2 (en) Refrigerator with light guide member
JP2018044743A (ja) 冷蔵庫
JP5683870B2 (ja) 冷蔵庫
JP7316627B2 (ja) 冷蔵庫
JP5124538B2 (ja) 冷蔵庫
JP5778520B2 (ja) 冷蔵庫
CN212538413U (zh) 冰箱
JP2008051485A (ja) 冷蔵庫
CN117704730A (zh) 冷藏库
JP5619512B2 (ja) ショーケース
CN110887307A (zh) 制冷箱体及设有其的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