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2626B - 工業織物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工業織物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2626B
TWI432626B TW097103512A TW97103512A TWI432626B TW I432626 B TWI432626 B TW I432626B TW 097103512 A TW097103512 A TW 097103512A TW 97103512 A TW97103512 A TW 97103512A TW I432626 B TWI432626 B TW I43262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fabric strip
knit
knitted
kni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03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14679A (en
Inventor
Joseph Gerald O'connor
Maurice Paquin
Dana Burton Eagles
Francis L Davenport
Original Assignee
Albany In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bany Int Corp filed Critical Albany Int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914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4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26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26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0027Screen-cloths
    • D21F1/0054Seam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2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article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3/00Flat warp knitting machines
    • D04B23/16Flat warp knitting machi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fabrics, or article blanks, of particular form or configura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7/0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7/3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0027Screen-cloths
    • D21F1/0036Multi-layer screen-cloth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2Cross-sectional features
    • D10B2403/024Fabric incorporating additional compounds
    • D10B2403/0241Fabric incorporating additional compounds enhanc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 D10B2403/02411Fabric incorporating additional compounds enhanc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with a single array of unbent yarn, e.g. unidirectional reinforcement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3Shape features
    • D10B2403/031Narrow fabric of constant width
    • D10B2403/0311Small thickness fabric, e.g. ribbons, tapes or straps

Description

工業織物及其製造方法 發明領域
本發明概括有關工業織物。更特定言之,本發明有關用於無盡接縫式工業織物之迴路織物及基材的習知編織之一取代,諸如造紙機的形成、壓製及乾燥器段所使用者。然而,本發明亦可施用至造紙以外的應用中所使用之工業織物。
發明背景
造紙製程期間,利用將一纖維性漿體亦即纖維素纖維的一水性散佈物在一造紙機的形成段中沉積於一移動的形成織物上藉以形成一纖維素纖維性網膜。大量的水經由形成織物自漿體瀝排,而將纖維素纖維性網膜留在形成織物的表面上。
新形成的纖維素纖維性網膜係從形成段繼續進行至一包括一系列壓製輥隙之壓製段。纖維素纖維性網膜係穿過一壓製織物所支撐之壓製輥隙,或常見般地經過兩個此等壓製織物之間。壓製輥隙中,纖維素纖維性網膜受到自其擠壓水、且在網膜中將纖維性纖維黏著至彼此以使纖維素纖維性網膜轉變成紙片之壓縮力。水被一或多個壓製織物所接受,且理想上不回到紙片。
紙片最後繼續前行至一乾燥器段,其包括至少一系列的可旋轉乾燥器筒或圓柱,其在內部由蒸汽加熱。新形成 的紙片沿該系列筒各者在一曲折狀路徑中藉由一乾燥器織物被順序性導引,該乾燥器織物將紙片緊密地固持抵住筒的表面。經加熱的筒經由蒸發將紙片的水含量降低至一所想要位準。
應瞭解形成、壓製及乾燥器織物皆在造紙機上採行無盡迴路的形式且以傳送器方式運作。應進一步瞭解造紙為一種以顯著速度繼續進行的連續製程。也就是說,纖維性漿體在形成段中被連續沉積於形成織物上,而一新製造的紙片在其自乾燥器段離開之後被連續地捲繞在輥上。
本發明主要有關使用於造紙、薄紙或通氣乾燥(TAD)機的壓製段中所使用之壓製織物,但其亦可應用於造紙、薄紙或TAD機的形成及乾燥器段中,其中該等織物概括稱為形成織物、乾燥器織物、及TAD織物及用來作為經聚合物塗覆紙業加工皮帶諸如長輥隙壓製皮帶等的基底之織物。
形成織物在造紙製程期間扮演關鍵角色。其一功能在於形成被製造產物及將其自形成段傳送至壓製段或下個造紙操作。乾燥器段亦扮演一關鍵角色,將紙產物運送經過造紙機的乾燥器段。
此外,可使用本發明來構成用以製造波褶狀紙板之波褶器皮帶及在諸如使用濘漿濾器及化學清洗器者等造紙相關製程中、及水纏(濕製程)、融噴、紡黏氣置或針衝所產生之非織造物的製造中用以製造濕置及乾置紙漿之工程式織物。此等織物及皮帶係包括但不限於用以製造非織造物產物的製程中所使用之浮雕、傳送、及支撐織物及皮帶。
當代織物係使用於設計成可符合對於所製造紙等級之供其裝設的造紙機需求之廣泛不同型式。一般而言,其包含一經織造基底織物,其依據應用而定可包括細微、非織造纖維性材料的一經針製棉絮。基底織物可自單絲、層式單絲、複絲或層式複絲紗線織造,且可為單層狀、多層狀或層疊狀。紗線一般可自一般熟習造紙機布技術者對於此用途使用之諸如聚醯亞胺及聚酯樹脂等數個合成聚合樹脂的任一者擠製。
經織造織物採行許多不同形式。譬如,其可為經織造無盡式、或經扁平織造且隨後以一接縫成為無盡形式。或者,其可由一常稱為經修改無盡編織的製程所產生,其中基底織物的寬度方式邊緣利用其機器方向(MD)紗線設有接縫迴路。此製程中,MD紗線在織物的寬度方式邊緣之間來回連續地編織,在各邊緣回轉且形成一接縫迴路。此方式所製成的一基底織物係在裝設於一造紙機上的期間被放置成無盡形式,且基於此理由稱為一機上可接縫式織物。為了將此織物放置成無盡形式,利用在織物兩端交錯接縫迴路、且導引一所謂銷針、或心銷經過交錯接縫迴路所界定的通道藉以使得兩寬度方式邊緣被接縫在一起,以將織物兩端鎖固在一起。
並且,可利用將一基底織物放置在另一者所形成的無盡迴路內、且在壓製織物案例中將一人造纖維棉絮針刺經過兩基底織物以將其接合至彼此,藉以層疊經織造基底織物。一或兩經織造基底織物可為機上可接縫類型。
除了織造織物外,已對於造紙機布使用針織織物,諸如能夠利用針織織物的固有特徵優點之壓製織物基材。針織織物基於許多理由而優於織造織物。織造結構的製造中,製造成本隨著布寬度增大而提高。譬如,一其上可產生一織造結構之織造機係可在100吋寬的布上以每分鐘60緯紗插入或更高來操作,而對於380吋寬的布,緯紗插入的速度可低達每分鐘30插入。然而,針織中,生產速度大體獨立於寬度,且生產速度在60吋為近似更高八倍。因為針織機導致遠比編織織造機更高的生產速率,針織織物比起均等的織造織物而言具有實質的成本優點。
對於扁平織造且需要複雜織造接縫來生成一無盡織物迴路之形成織物,使用如此處所界定之接合在一起的針織織物將不再需要昂貴的接縫作用。尚且,用於形成織物之編織圖案係侷限於可被接縫使織物呈無盡狀之編織圖案。並且,對於所有織物,不論是空氣、水或其組合等流體的流通道係受限於紗線尺寸及所採用的編織圖案。另一方面,針織係在流體流徑幾何結構的設計中導入較大的自由度。此外,已希望具有諸如聚對萘二甲酸乙二酯(PEN)等特定材料作為高模數紗線材料以作為形成織物中的MD或負荷支承紗線。然而,PEN容易在編織製程期間被磨刮。PEN亦為脆性且所產生的接縫強度通常為低值。在經紗針織結構中採用PEN作為MD構件將可藉由克服先前提及的此等材料固有缺陷而容許使用此材料及類似材料。
此外,其中使用習知織造結構之許多案例中,關節形 成於紗線橫跨點上。這些關節易受磨擦性磨耗且會導致所製造產物的標記,且在造紙乾燥器織物及用於製造非織造物產物的特定織物之案例中,會造成一過量的挾帶邊界層空氣導致所製造產物之扭曲。然而,一針織結構可利用相同材料組件紗線被設計成具有較平坦片接觸表面,同時亦有一較高抗撓曲性及因此較長的服務壽命。
不論如何,織物及基材可為無盡迴路的形式,或可被接縫成此等形式,具有沿其縱向地測量之一特定長度及橫越其橫向地測量之一特定寬度。因為造紙機組態廣泛地改變,造紙機布製造廠必須依照配合其客戶的造紙機中特定位置所需要之維度來製造形成、壓製及乾燥器織物、及其他造紙機布。更不用說,因為各織物通常必須為接單式生產(made to order),此需求將難以使製程合理化。
現代造紙機中的織物可具有從5至大於33呎的寬度、從40至大於400呎的長度及從近似100至大於3000磅的重量。可預期這些織物會磨耗且需要更換。織物的更換常包含使機具停止服務、移除經磨耗織物、進行建置以裝設一織物及裝設新織物。
回應於更快速且更有效率地以多種不同長度及寬度來製造織物之此需求,成為全寬度織物之窄寬度織造或非織造基材的次總成已經變成一對於壓製織物之既立製造方法。由於其結構而在織物效能及織物的製造效率方面皆具有利益。成為全尺寸織物的窄寬度材料條帶之此總成之一關鍵需求係在於設計一沿著基材條帶的長度之接合方法。 已經採用許多方法,包括縫紉、超音波結合及熱結合。然而,所有案例中,所產生的結合具有兩潛在限制:(1)以交叉機器方向(CD)破裂強度測量之結合強度係通常低於條帶本身的體部者;及(2)經接合區域不具有與條帶體部確切相同的均勻度,特別是對於不論是空氣或水的流體流尤然,導致紙產物具有不悅標記之潛在可能。
壓製織物中,一經針製纖維綿絮結構係對於這些限制補償至一程度。壓製織物的次總成中之關鍵結合強度需求係在於能夠經由針製製程來處置基材。最後織物中的MD強度來自於基材的紗線/單絲,而CD強度來自於結合及經針製纖維綿絮。綿絮亦有助於遮罩經次組裝窄寬度條帶中之經MD定向的接縫點之結構性不連續,其原本會造成所製造紙產物之不均勻水移除或標記。
回應於更快速且有效率地以多種不同長度及寬度製造織物之需求,已利用內容被合併於本文中以供參考之芮斯費特(Rexfelt)等人之共同讓渡的美國專利案5,360,656所揭露的一螺旋捲繞技術來製造織物及基材。
美國專利案5,360,656揭露一包含一基底織物之壓製織物,基底織物具有與其針製的一或多層人造纖維材料。基底織物包含由比基底織物寬度具有更小寬度之一螺旋捲繞條帶的織造織物所構成之至少一層。基底織物在縱向、或機器方向中為無盡狀。經螺旋捲繞的條帶之長度方式線係與壓製織物的縱向方向構成一角度。織造織物的條帶可被扁平織造於一比造紙機布生產一般所用者更窄之織造機 上。可使用一窄到20吋(0.5公尺)的織造機來製造一經織造織物條帶,但基於實用性理由,較佳採用一具有從40至60吋(1.0至1.5公尺)寬度的習知紡織織造機。
基底織物包含複數個經螺旋捲繞及接合彎圈之相對較窄織造織物條帶。織物條帶係自長度方式(經紗)及橫向方式(充填)紗線所織造。經螺旋捲繞的織物條帶之相鄰彎圈可彼此抵靠,且依此產生的經螺旋捲繞接縫可被縫紉、綴縫、融化、熔接(譬如超音波)或膠接所關閉。或者,鄰接螺旋彎圈之相鄰縱向邊緣部分可重疊地排列,只要邊緣具有降低厚度、藉以不造成重疊區域中具有增加厚度。或者,長度方式紗線之間的間隔可在條帶邊緣處增加,故當鄰接彎圈重疊地排列時,在重疊區域中長度方式線之間可能具有不變間隔。
不論如何,結果係為一採行無盡迴路形式且具有一內表面、一縱向(機器)方向及橫向(交叉機器)方向之基底織物。基底織物的側向邊緣隨後被修整以使其平行於其縱向(機器)方向。螺旋連續接縫及基底織物的機器方向之間的角度可相對較小,亦即一般小於10度。以相同記號,織物條帶的長度方式(經紗)紗線係與基底織物的縱向(機器)方向構成相同的相對較小角度。類似地,實質地垂直於長度方式(經紗)紗線之織物條帶的交叉方式(充填)紗線係與基底織物的橫向(交叉機器)方向構成相對較小角度。
內容被合併於本文中以供參考之共同讓渡的2003年2月11日提申名稱為“用於工業織物之獨特織物結構”的美國 專利申請案10/364,145係揭露一呈無盡狀或以一機器方向中的一接縫製成無盡狀之工業製程織物。工業製程織物包含由一經螺旋捲繞條帶的材料所形成之至少一層的螺旋彎圈,其中材料條帶具有窄於工業製程織物寬度之一寬度。材料條帶可為織造、非織造、針織或一陣列的MD或CD紗線。各螺旋彎圈抵靠住或重疊於與其相鄰者且利用一諸如超音波結合、黏劑結合、經由一低融化材料的結合及經由利用可結合紗線的結合等結合技術附接至彼此。此外,經螺旋捲繞的材料條帶可藉由將縱向邊緣彼此縫合而被接合。當需要一包含至少兩層的工業製程織物且其中各層具有經螺旋捲繞材料條帶所形成之複數個螺旋彎圈時,利用前述結合技術的一者將層彼此接合。
美國專利案6,162,518揭露用來作為一造紙機覆蓋件之一長度的紡織物。為了形成機器覆蓋件,一紡織物條帶自一橫向移動的供應輥抽引至兩分隔的滾子上。因為供應輥在對於滾子呈橫向的一方向中移動,紡織物條帶螺斜地捲繞於滾子上。螺斜捲繞導致複數個紡織物條帶具有往上抵靠住各相鄰邊緣之縱向邊緣。紡織物條帶的螺斜捲繞係繼續直到達成一所想要寬度織物為止。
各紡織物條帶由用於共同形成一橫向線束之橫向線(結構線)、及一用於共同形成一縱向線堆之縱向線所組成。橫向及縱向線(結構線)譬如藉由結合、膠泥或類似物在其交點處彼此接合。結構線較佳為一織物、針織、線堆或一膜內的一插入物或類似物之部份。為了接合相鄰的紡織物條 帶,來自相鄰條帶各邊緣的橫向線係彼此交錯。一旦交錯,一平行於縱向方向之連接線則放置在交錯的橫向線上方且利用一超音波結合部件結合至橫向線。相鄰的紡織物條帶以類似方式接合直到達成一所想要寬度的造紙機覆蓋件為止。
美國專利案5,268,076揭露一特別是作為壓製皮帶之經螺旋捲繞的造紙機皮帶。皮帶包含複數個纖維皮帶條帶及支撐皮帶條帶。纖維皮帶條帶由一表明不同纖維定向、細微度及纖維密度之纖維網膜所組成,而支撐皮帶條帶可表明不同結構諸如織造、針織、紡製纖維網膜、箔或條帶之複合片的非織造絲。除了包括纖維皮帶條帶及支撐皮帶條帶之供應輥外,皮帶製造裝置包含一針製機及被水平地分開定位在水平軸上旋轉的兩前進滾子。
在製程的起點,一第一條帶的皮帶材料(“形成條帶”)在兩前進滾子上被拉取。此形成條帶係在皮帶構成製程期間作為皮帶之支撐件或一形成平台。其上安裝有個別纖維皮帶條帶及自供應輥支撐之皮帶條帶。一旦纖維皮帶條帶及支撐皮帶條帶被安裝,兩前進滾子及形成條帶係在前進方向中位移,其中因此使纖維皮帶及支撐皮帶條帶以螺旋捲繞方式自供應輥抽回至形成條帶上。與纖維皮帶皮帶及支撐皮帶條帶添加至形成條帶呈現同時,針製機被致動以使個別皮帶條帶被針製在一起以令纖維皮帶條帶的纖維穿透支撐皮帶條帶。
製程繼續直到皮帶已達成其理想寬度為止。一旦完成的皮帶自前進滾子移除,形成製程期間用來支撐皮帶之形 成條帶係被移除,導致一完成的皮帶或可進行進一步加工的皮帶。其內針製有來自纖維皮帶條帶的纖維之支撐皮帶條帶係可具有不同組態,諸如具有部份地重疊的縱向邊緣或不重疊而是往上抵靠住彼此之縱向邊緣。然而,所有組態中,纖維皮帶條帶及支撐皮帶藉由針製被附接至彼此。
內容合併於本文中以供參考之共同讓渡的美國專利案5,713,399係顯示一在此型織物中形成及關閉螺旋連續接縫之途徑。根據所揭露的方法,織物條帶沿著其至少一側向邊緣具有一側向邊紋,該側向邊紋係為延伸超過側向邊緣之交叉方式紗線的其未結合端。在邊紋狀條帶的螺旋捲繞期間,一彎圈的側向邊紋係鋪覆或下覆於條帶的一相鄰彎圈,相鄰彎圈的側向邊緣抵靠住彼此。藉由將鋪覆或下覆側向邊紋超音波熔接或結合至一相鄰彎圈中的織物條帶來關閉依此獲得之螺旋連續的接縫。
如美國專利案6,124,015所揭露,一多層工業織物係自包含至少一織造或非織造物層片之至少一區段所組裝,其中接合部利用接合紗線或結構。可為連續或不連續之接合結構係彼此接合且互鎖以在區段上的選定區位提供一穩固配接接合,而構成織物。形成接合部之平面性表面係位於完成的織物平面中且因此並非邊緣至邊緣接合部。利用依需要將許多區段互鎖在一起藉以組裝織物結構,以提供所想要的完成工業織物。對於部分應用,希望使接合結構之間的經互鎖接合部更加穩固。如何使經互鎖接合部更穩固之範例係包括黏劑、化學反應性系統諸如聚胺基甲酸酯、 或在替代方式中,一惰性層非織造物材料可插入層片之間,諸如一薄層的纖維性綿絮。亦可使用一網膜的熱融黏劑。然而,此製程仍導致被接合在一起之區段側向邊緣之間的一接合部,其如前述係為織物的弱點。
除了前述用來沿著一基材長度接合相鄰織物條帶之接合方法外,亦具有一可見於上述美國專利案5,360,656之對接接縫。此接縫位於相鄰條帶的織物之間且包括綴縫。然而,接縫並未支承負荷且只用來將條帶固持在一起以使這些接合在一起的條帶所形成之“基底”結構可經由諸如針製等後續製程被處置。
因為均勻紙品質、低標記及織物的優良運行性需要一在諸如厚度、結構、強度、滲透性等性質方面盡可能類似於織物其餘部份之接縫,在包含螺旋捲繞條帶的材料之任何結構中,兩相鄰條帶之間的連接接縫係為織物的關鍵部份。因此,任何可加工織物之鄰接螺旋捲繞條帶的材料之間的接縫連接區在操作中具有與織物其餘部分相同之對水及空氣的滲透性,藉以防止所製造產物上被接縫區所標記。儘管這些需求所提出之顯著技術障礙,因為諸如針織等可採用的結構類型,極希望發展螺旋捲繞的織物。
如箭頭所示,螺旋捲繞材料條帶所形成之壓製織物中的連接接縫區強度可隨著添加一經針製纖維綿絮材料而增大;然而,這對於形成及乾燥器織物、或未採用一層經針製綿絮纖維的任何其他“織物”而言並非一種選項。在形成及乾燥器織物中,結構不具有綿絮以遮罩可能導因於接合 窄寬度基材以產生一全寬度產物之不連續部,且現今接合方法的結合強度將不足以使其本身對於織物維持其結構完整性並在現今機具上運行。
因此,需要對於現今用來生成全尺寸工業織物之方法及對於織物的基材基底結構提供一替代方式,其中織物及基材係生成於來自窄寬度經針織結構之部分中,導致一經組裝織物在相鄰經螺旋捲繞針織的材料條帶之間具有一強固、實質地未被偵測的連接部件。
發明概要
因此,本發明之一主要目的係提供用來作為工業織物或其構造中之全長度、全寬度織物及基材。
本發明另一目的係提供生成於來自比最後經組裝織物寬度具有更小寬度之織物的經針織條帶的部分中之織物。
本發明另一目的係提供利用針織技術自彼此接合的經針織織物條帶構成部分之織物。
本發明另一目的係提供在經接合織物條帶部分的相鄰縱向邊緣之間具有增加的連接強度之經針織織物及基材。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具有橫越最後組裝織物寬度的諸如質量、卡徑、流體滲透性等關鍵織物性質的一均勻輪廓之經針織織物,其消除或降低了所製造產物中之片標記及不均勻的水移除。
本發明提供這些及其他目的及優點。因此,本發明係有關全寬度工業織物及此等織物之製造方法。利用類似於 上述美國專利案5,360,656所教導者之彼此平行之兩可旋轉式安裝的輥,該方法包括將一第一織物條帶部分針織至工業織物的理想長度,其中第一織物條帶的寬度窄於最後工業織物的寬度。第一織物條帶部分完成時,織物條帶部分藉由利用一經CD針織接縫將條帶的兩寬度方式邊緣接合在一起而成為一無盡迴路。一旦成為無盡狀,第一織物條帶部分被捲繞或放置在兩平行輥上以使織物條帶部分的長度方式邊緣平行於織物的機器方向或垂直於兩平行輥的中央軸線,且設置沿著第一織物條帶部分的一長度方式邊緣之經針織迴路。
一旦經針織迴路受到設置,一比完成的工業織物具有更窄寬度之第二織物條帶部分的針織沿著第一織物條帶部分的長度方式邊緣繼續進行,其中因此使來自第二織物條帶部分的經針織迴路沿著第一織物條帶部分的邊緣互鎖於經針織迴路。利用一針織單元連續地繼續進行第二織物條帶部分的針織,而對於第一織物條帶部分的整體長度使第一織物條帶部分添加寬度。第二織物條帶部分完成時,藉由利用一經CD針織接縫將條帶的兩寬度方式邊緣接合在一起使第二織物條帶部分成為無盡迴路。然而,相鄰條帶部分的CD接縫係相對於彼此呈現交替。若需要一具有比起前兩個經接合織物條帶部分合併寬度更大的最後寬度之工業織物,額外織物條帶部分係在一類似上述者的製程中沿著先前經針織第二織物條帶部分的長度方式邊緣被針織直到達成理想長度工業織物為止。此第一方法全程中,針織 繼續進行以使織物條帶部分的長度方式邊緣實質地平行於織物的機器方向。
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中,一第一織物條帶部分係以類似於第一實施例的方式被針織且成為無盡狀。然而,第一織物條帶部分成為一無盡迴路之後,第一織物條帶部分沿兩可旋轉式安裝的平行輥被捲繞或放置以使織物條帶部分的長度方式邊緣與織物的機器方向構成一角度或不垂直於兩平行輥的中央軸線、並取而代之對於兩平行輥的中央軸線處於並非90度的一角度。一旦位於輥上,沿著第一織物條帶部分的一長度方式邊緣之經針織迴路係被設置且使一迴路互鎖於來自一針織單元的一紗線。
隨後藉由使沿著第一織物條帶部分的長度方式邊緣之經識別針織迴路互鎖於來自連續織物條帶部分的經針織迴路以連續方式沿著第一織物條帶部分的長度方式邊緣繼續進行一連續針織條帶部分的針織。利用在一平行於輥的方向中來回橫越之一針織頭進行針織。與針織頭橫越呈現同時,平行輥係旋轉以使斜角狀織物條帶部分橫越過遠離針織單元之輥。針織以此方式繼續直到達成工業織物的理想寬度為止。一旦達成大於最後織物的理想寬度之一織物寬度,完成的織物之斜角狀長度方式邊緣係被修整藉以獲得具有實質地平行於織物預定機器方向的邊緣之理想寬度織物。
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係為一用於製造在織物機器方向中為無盡狀的全寬工業織物之方法。該方法包括針織一織物條帶,其中經針織織物條帶的寬度窄於全寬度織物的寬 度。經針織織物條帶隨後捲繞在一供應捲軸上。一旦位於供應捲軸上,經針織織物條帶被螺旋捲繞以使一第一經針織織物條帶的一邊緣與一後續捲繞的經針織織物條帶的一邊緣相鄰。經螺旋捲繞織物條帶係沿至少兩平行輥螺旋地捲繞,如美國專利案5,360,656所教導。由於經針織織物條帶的邊緣彼此相鄰,沿著織物條帶的相鄰邊緣之經針織迴路係被設置且藉由將一窄連接段針織於兩相鄰邊緣之間而彼此互鎖藉以將相鄰織物條帶接合至彼此。
另一實施例中,若對於織物條帶部分使用經紗針織,此針織將在針織的MD方向中具有相對較直線狀“縱向紗線”。利用與第三實施例實質相同之方法,可將經螺旋捲繞條帶的相鄰邊緣上之迴路彼此交錯及將一縱向紗線插過經交錯的迴路藉以使相鄰的織物條帶部分連接至彼此。
特別在身為此揭示的一部分之申請專利範圍中指出作為本發明特徵之具有新穎性的不同特徵結構。為了更清楚地瞭解本發明、利用其所達成的操作優點及特定目的,參照在圖中顯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之描述性項目,其中對應的組件標以相同編號。
圖式簡單說明
將連同圖式來瞭解以範例提供而無意限制本發明之下文詳細描述,其中類似的編號代表類似元件及部份,其中:第1圖為呈現一經編針織織物形式之一經紗針織的平面圖;第2圖為呈現一拉舍爾(raschel)針織織物形式之一經紗 針織的平面圖;第3圖為一平床針織織物形式之一緯紗針織的平面圖;第4圖為呈現一具有縱向紗線以供機器方向強化的經編針織織物形式之一經紗針織的平面圖;第5圖為呈現一具有縱向紗線以供機器方向強化的拉舍爾(raschel)針織織物形式之一經紗針織的平面圖;第6圖為呈現一具有縱向紗線以供機器方向強化的平床針織織物形式之一緯紗針織的平面圖;第7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一用於製造一織物之方法的示意俯視圖;第8圖為第7圖所示的製造方法之側視圖;第9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一用於製造一織物之方法的示意俯視圖;第10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一用於製造一織物之方法的示意俯視圖;第10A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一用於製造一織物之方法的示意俯視圖;第11圖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一針織織物的側視圖;第12圖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一具有縱向紗線以供機器方向強化之針織織物的側視圖;第13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一用於製造一織物之方法的示意俯視圖;第14圖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一經接合針織織物的側視圖; 第15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描繪側向邊緣迴路之相鄰螺旋彎圈的側視圖;第16圖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一具有經接合的相鄰螺旋彎圈之織物的側視圖;第17圖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一具有經接合的相鄰螺旋彎圈之織物的俯視立體圖;及第18圖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一具有經接合的相鄰螺旋彎圈及縱向紗線以供遍及整體織物的機器方向強化之織物的側視圖。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現在將參照圖式更完整地描述本發明,其中顯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然而,本發明可以許多不同形式實施且不應視為限於此處提出的圖示實施例。而是,提供這些圖示實施例使得揭示為徹底且完整,且對於熟習該技術者完全地傳達本發明的範圍。
本發明係有關利用針織技術所生成之全寬度、全長度無盡織物及基材。更確切言之,本發明有關在諸如紙、紙板、紙盒紙及衛生紙及巾產物等濕置產物的製造;濕置及乾置紙漿的製造;諸如使用濘漿濾器及化學清洗器等造紙相關製程中;波褶器機具上的波褶狀盒板之製造中;通氣乾燥(TAD)製程所產生的薄紙及巾產物之製造中;及水纏(濕製程)、融噴、紡黏、氣置或針衝產生的非織造物之製造中及其他用途中作為工業織物之織物及工程式織物。
本發明提供一用於藉由生成自一窄寬度製程產生的織物來製造全寬度織物及基材之方法。此途徑有潛力可用來作為產生織物之唯一製程,但潛在更加可用來產生一或多層的織物結構或身為用於一複合疊層結構之基材。因為相鄰織物條帶之間的轉折比起織造織物條帶更為平坦使得互鎖的經針織織物條帶導致橫越整體寬度沒有或少有不連續,根據本方法形成之織物將具有一較好的片接觸表面。
此處所用的織物、結構、織物結構、及基材用語可交換使用且未必限制本發明的使用。此外,此處所用的織物條帶部分係指一具有小於或窄於最後織物寬度的寬度W 之織物。下文描述中,各圖中類似的代號代表類似或對應的部份。
工業織物用語亦包括但不限於用以運送纖維性漿體經過造紙製程的不同階段之所有其他造紙機織物(形成、壓製及乾燥器織物)及用於製造諸如纖維膠泥板或纖維膠泥管等纖維膠泥產物之織物。
雖然本發明一般有關工業織物,現在將就使用於諸如形成、壓製及乾燥器織物等造紙機布之全寬度、全長度織物結構來描述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
本發明的織物結構係包括由單絲、層式單絲、複絲或層式複絲紗線製成之一經針織組件,且可為單層狀或多層狀。針織製程本身可用於廣泛不同材料。聚酯及聚醯胺為用來製造造紙機布的紗線之標準材料。然而,特定高模數紗線材料譬如難以使用於習知編織製程中,因為此等材料 的習知編織由於其穿過一編織織造機中的簧舌(reed)及挽具時的纖維化及/或磨擦將會造成紗線的損害。諸如但不限於PEN(聚對萘二甲酸乙二酯)、聚烯烴(其由超高密度聚乙烯製成且譬如包括SPECTRA)、聚芳醯胺(諸如但不限於KEVLAR及NOMEX)、PBO(聚苯駢噁唑)、及金屬等高模數材料對於造紙機形成織物及乾燥器織物係特別相關且較易使用於針織製程中。熟習該技術者將容易瞭解可使用於針織製程中之額外材料。
針織係為一種藉由互鎖一或多紗線或纖維的一系列迴路來構成一織物之方法。兩主要級別的針織係為經紗針織及緯紗針織。在描述不同類型經紗及緯紗針織時所參照的圖式中,應注意針織中的紗線及紗線之間的間隔未依實際比例繪製。
經紗針織中,紗線以長度方式形成綴縫。經紗針織的常見範例包括經編針織及拉舍爾(raschel)針織。經編針織織物係藉由如第1及4圖所示將相鄰平行紗線互相迴繞所形成。拉舍爾(raschel)針織織物類似於手鉤針編織織物、蕾斯織物、及網。如第2及5圖所示,拉舍爾(raschel)經紗針織136除了針織綴縫134柱之外含有鑲嵌連接紗線132。並且,如第4及5圖所示,經紗針織可包括縱向紗線或鑲嵌物200藉以在造紙機布的預定機器方向中提供織物強化。縱向紗線200數量係依據將被達成之機器方向強化的理想量而定。
緯紗針織中,紗線以寬度方式形成綴縫。緯紗針織的常見範例包括扁平針織及圓形針織。平床針織為一種藉以 使產物在一輪廓狀片中脫離機器之技術。然後體件被習知地縫合在一起且因此使平床針織織物具有一“接縫”或連接點。一扁平針織描繪於第3及6圖中。如第6圖所示,緯紗針織可包括縱向紗線200藉以在造紙機布的預定機器方向中提供織物強化。縱向紗線200數量係依據將要達成之機器方向強化的理想量而定。本發明適用於經紗及緯紗針織方法。
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如下製造一工業織物或基材。如第7圖所示,一第一織物條帶部50以針織所用之一寬度被針織至工業織物的理想長度,通常為一公尺。第一織物條帶部分50以一具有兩寬度方式邊緣(邊緣實質地平行於織物的預定交叉機器方向)之條帶形式被針織。第一經針織條帶部分50完成時,兩寬度方式邊緣被帶領合併且一CD接縫51被針織,藉以將寬度方式邊緣接合在一起,而使第一織物條帶部分50形成為一無盡迴路。一旦無盡迴路形成,第一織物條帶部分50沿兩可旋轉安裝的平行輥52及54被捲繞或放置,如第8圖所示。第一織物條帶部分50被捲繞或放置於兩平行輥52及54上以使第一織物條帶部分50的長度方式或側向邊緣56及58實質地平行於織物的預定機器方向,如第7圖的雙箭頭83所示,或實質地垂直於兩平行輥52及54的中央軸線60。
一旦捲繞或放置在兩平行輥52及54上,進一步的針織沿著第一織物條帶部分50的長度方式邊緣58繼續。亦即,利用使所製造的下個寬度或織物條帶部分的針織迴路沿著第一織物條帶部分50的長度方式邊緣58互鎖於經針織迴路 藉以沿著第一織物條帶部分50的長度邊緣58繼續針織。利用此方式,與下個所製造織物條帶部分同時地,沿著第一織物條帶部分的長度方式邊緣58以其一經針織延續物使得沿著第一織物條帶部分的長度方式邊緣之迴路被針織在一起且互鎖於迴路而在一無接縫製程中形成一第二織物條帶部分藉以繼續進行針織。可利用上述方法添加額外織物條帶部分直到已針織一所想要的、完全尺寸工業織物為止。可使用經紗及緯紗針織技術來針織與第一實施例相關聯之織物條帶部分。
譬如,如第9圖所示,一第一織物條帶部分50被針織至一寬度W 且如前述形成為一無盡迴路。第一織物條帶部分50的針織完成且第一織物條帶部分50捲繞或放置在兩可旋轉式安裝的平行輥52及54上之後,利用沿著邊緣58的迴路作為使第二織物條帶部分62被針織之一起點,一第二織物條帶部分62的針織沿著第一織物條帶部分50的長度方式邊緣58開始。亦即,利用使沿著第二織物條帶部分62的一長度方式邊緣互鎖於沿著第一織物條帶部分50的長度方式邊緣58的迴路藉以繼續進行織物的下個織物條帶部分62的針織。第二織物條帶部分62隨後利用一具有如雙箭頭102所示在平行於輥52及54的方向中來回橫越之針織頭的針織單元100以連續方式針織至一公尺的寬度。如下達成此連續針織。
針織單元100被帶領接觸於第一織物條帶部分50的長度方式邊緣58。沿著第一織物條帶部分50的長度方式邊緣58之一初始迴路係被識別且一來自針織頭的紗線係互鎖於 該迴路。一旦紗線及迴路被互鎖,針織頭藉由如箭頭102所示在平行於輥52及54的一方向於針織單元100內來回橫越而開始第二條帶部分62的針織。與針織頭的橫越運動呈現同時,輥52及54在箭頭103所示的一方向中旋轉。結果,隨著針織頭對於織物添加寬度,輥52及54的旋轉可讓針織單元100相對於織物的預定機器方向(如雙箭頭83所示)保持靜態同時將長度添加至被針織的織物條帶部分。輥52及54旋轉的速度及針織頭橫向移動的速度係呈現協調藉以使織物條帶部分的製造達到最佳化。
利用此方式繼續針織直到第二織物條帶部分62的起始邊緣63沿輥52及54旋轉、回到位於針織單元100的其起始位置為止。在此點,第二織物條帶部分62的兩寬度方式邊緣係由一經CD針織接縫所接合,而將第二織物條帶部分62形成為一無盡迴路。
所產生的織物此時譬如在所想要長度下為兩公尺寬。為了對於織物添加寬度,針織單元100移至第9圖的右方,其中針織以先前揭露的連續方式沿著第二織物條帶部分62的長度方式邊緣64繼續進行,而使沿著第二織物條帶部分62的長度方式邊緣64之迴路互鎖於沿著被針織的一第三織物條帶部分的邊緣之經針織迴路。如熟習該技術者將瞭解,利用本針織方法產生之一經針織織物或基材的寬度並無限制。因此,可利用根據上述方法沿著先前經針織織物條帶部分的長度方式或預定機器方向邊緣藉以連續地針織額外織物條帶部分來對於織物或基材添加寬度。理想寬度 織物形成之後,其後發生織物的進一步加工,亦即塗覆、施加一針製綿絮等。
務必請注意,相鄰織物條帶部分的經CD針織接縫係構成為使其相對於彼此呈現交替。可譬如藉由在針織一新織物條帶部分之前使完成的經針織織物條帶部分在輥52及54上前進來達成此作用,故使先前經針織的相鄰CD接縫被定位為遠離輥及針織單元100。
第10圖所描繪的第二實施例中,一第一織物條帶部分或起始條帶70首先被針織至一長度之最後完成的工業織物。第一織物條帶部分或起始條帶70以一具有兩寬度方式邊緣(實質地平行於織物的預定交叉機器方向之邊緣)之條帶形式被針織。第一織物條帶部分70完成時,兩寬度方式邊緣被帶領在一起且一CD接縫51受到針織,藉以將寬度方式邊緣接合在一起,而將第一織物條帶部分70形成為一無盡迴路。一旦無盡迴路形成,第一織物條帶部分70沿兩可旋轉式安裝的平行輥72及74被捲繞或放置朝向輥72及74的右側,如第10圖所示。第一織物條帶部分70被捲繞或放置在兩平行輥72及74上以使第一織物條帶部分70的長度方式或側向邊緣76及78未垂直於兩平行輥72及74的中央軸線80。取而代之,第一織物條帶部分70被定位成可使長度方式邊緣76及78對於織物的預定機器方向(以雙箭頭83顯示)構成一角度82。
如第10及10A圖所示,一旦捲繞或放置在兩平行輥72及74上,沿著第一條帶部分70的長度方式邊緣78繼續進一 步針織。亦即,利用使被製造的連續條帶部分84的經針織迴路互鎖於沿著第一經針織條帶部分70的長度方式邊緣78之經針織迴路藉以沿著第一條帶部分70的長度方式邊緣78繼續針織。此製程如下繼續進行。
一針織單元100被帶領接觸於第一織物條帶部分70的長度方式邊緣78。一沿著第一織物條帶部分70的長度方式邊緣78之初始迴路係被識別且一來自針織單元100內針織頭的紗線係互鎖於初始迴路。一旦紗線及迴路被互鎖,針織頭藉由如雙箭頭102所示以平行於輥72及74的一方向在針織單元100內來回而開始一連續條帶部分84的針織。與針織頭的橫向運動呈現同時,輥72及74在箭頭103所示的一方向中旋轉。隨著輥72旋轉,第一織物條帶部分70在輥上的斜角狀定位或定向係造成條帶部分70沿著輥移動遠離針織單元100或前往圖中左方。第一織物部分70橫越輥72及74遠離針織單元100之此運動或橫越係可讓針織單元100在織物的預定機器方向及交叉機器方向保持靜態,同時使長度及寬度被同時地添加至連續織物條帶部分84。
條帶部分橫越過輥72及74之速率係被第一織物條帶部分70與預定機器方向所構成的角度及輥72及74旋轉速度所影響。尚且,輥72及74旋轉的速度及針織頭橫向移動的速度係呈現協調藉以使條帶部分的生產達到最大。
如第10A圖所示,根據第二實施例所製造之一織物將具有一第一織物部分或起始條帶70,其包含一連接至一連續條帶部分84的CD接縫51。橫越輥72及74之條帶部分的橫向 運動係可讓連續條帶部分84以連續方式被針織,其導致連續條帶部分84不具有機器方向或交叉機器方向接縫,這將很有利。然而,可能具有在機器方向並未連接之其中使針織開始之連續條帶部分84的一小部分86,其可在某點連接於一經CD針織接縫。
或者,因為所產生的織物之斜角狀長度方式邊緣將沿著虛線87及88被修整以獲得一具有一寬度B 及平行於織物的預定機器方向的長度方式邊緣之最後織物,未連接部分86可被包括於經修除邊緣中,其亦將包括第一織物條帶部分70,導致一在機器或交叉機器方向中沒有接縫之最後織物。為了盡量減少材料浪費,第一織物條帶部分或起始條帶70可具有一窄寬度W 。其後發生織物的進一步加工,亦即塗覆、施加一經針製綿絮等。可使用經紗及緯紗針織技術來針織與第二實施例相關聯之條帶部分。
如顯示一具有及不具有縱向強化紗線200的織物之第11及12圖所示,根據本發明前兩項實施例所構成之一織物係導致橫越織物全寬度具有均勻織物特徵之一經連續針織的織物500。因此,已添加額外條帶之部分並未出現有接縫以達成一所想要的寬度織物。沿著織物500邊緣之鬆散紗線或“尾部”501被針織回到織物的體部中,藉以完成織物500的邊緣。此方法亦使用在當對付織物條帶部分的鬆散端或“尾部”501之時。藉由此方法,如各圖所示,接合迴路600亦藉由被針織回到條帶部分的主或中央區中之鬆散端或“尾部”501沿著條帶部分的邊緣而形成。
藉由根據本發明第一及第二實施例相關聯之方法,由於一針織織物相較於一經織造結構的本質所以拉力控制很重要。一針織織物中,紗線在織物被拉張之前並未互鎖於最後設定位置中。因此,可能需要MD及CD拉張。此外,可能希望經由纖維或紗線接觸點處的結合來穩定化經針織織物或結構。一種結合方法係將一可融化纖維或紗線包括在經針織織物中並熱固定該結構。
另一結合方法係使經針織織物穿過一乳膠或光聚物溶液及分別供應熱能或光能以結合及穩定化經針織結構。這些技術有可能在最後全寬度織物構成之後進行,但亦可在其製造時於經針織織物條帶上進行。此途徑之一優點在於其沿著織物條帶的長度方式邊緣提供一勁化器結構使其更易將長度方式邊緣針織在一起。
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中,最後寬度經針織織物可利用上述美國專利案5,360,656的方法自一連續輥的一窄經針織織物條帶產生。如第13圖所示,兩個可旋轉式安裝的輥10及12定位為使其軸線平行且彼此隔開一距離D。在一輥12側,設有一沿一軸線16可旋轉地安裝且可平行於輥10及12位移如雙箭頭18所示之供應捲軸14。供應捲軸14係容納具有一寬度W之紗線材料20的一經針織織物之一供應部。條帶20具有兩縱向邊緣26及28。經針織織物條帶20可利用經紗或緯紗針織技術被針織且可包括縱向紗線200以如第3至6圖所示供預定機器方向的強化。並且,縱向紗線200的數量依據所想要達成之縱向強化而定。
供應捲軸14在以一同步速度連續地位移至右方之前被初始地施加於輥12的左手端。當供應捲軸14旁側地位移,條帶20如箭頭30所示配送以沿輥10及12螺旋捲繞成一具有一關閉的周圍表面之“管”。條帶20以一特定俯仰角沿輥10及12放置,其在圖示實施例中採取可適應於條帶寬度W 、輥軸線及輥10及12的直徑之間的距離D ,以使相鄰“螺旋彎圈”32的縱向邊緣26及28以邊緣至邊緣方式放置(請見第14圖),且織物條帶的縱向邊緣上之經針織迴路互鎖於彼此且藉由針織一窄連接段29被接合在一起藉以提供螺旋彎圈32之間的平順轉折,導致並無橫越最後織物寬度之不連續。如第14圖所示,沿著相鄰螺旋彎圈32的邊緣26及28之鬆散端或“尾部”501及沿著連接段29的邊緣之“尾部”501係被針織經過相鄰結構且回行到其各別織物結構的主或中央部分中,藉以將相鄰結構連接至彼此。
放置在輥10及12上之螺旋彎圈32數係依據最後織物的理想寬度B 而定。為了防止已捲繞於輥10及12上的螺旋彎圈32在輥上移位,若需要的話例如可以將第一彎圈32固定在輥的縱向方向中。螺旋捲繞操作完成之後,所產生的基底織物之邊緣係沿著第13圖的虛線34及36切割以獲得寬度B 。其後發生織物的進一步加工,亦即塗覆等。最後基底織物的長度基本上為輥軸線之間距離D 的兩倍且因此可藉由改變距離D 而容易地改變。現在具有理想長度及寬度之這些基材係可為最後織物本身或可為某類型的一疊層中之一層。
第三實施例的一變異中,一用於附接相鄰螺旋彎圈32 之額外方法如下。如第15至17圖所示,在初始針織製程期間且藉由將鬆散端或“尾部”501針織回到螺旋彎圈的主或中央部分中所形成之經針織迴路600係沿著相鄰螺旋彎圈32的側向邊緣610設置。一旦被設置,沿著相鄰螺旋彎圈32的邊緣610之經針織迴路600係交錯或互囓在一起如第16圖的700所示。一旦被交錯,縱向紗線200被插入相鄰邊緣的經交錯迴路中,藉以將經針織織物條帶的相鄰螺旋彎圈連接在一起。然而,利用此變異,通常需使織物條帶利用一經紗針織技術被針織以比起經針織條帶本身而言達成連接區域的均勻度態樣。此外,如上文揭露及第18圖所示,織物條帶的體部可藉由縱向紗線200被整體地強化藉以在機器方向提供強化及橫越織物完整寬度的均勻織物特徵,包括相鄰螺旋彎圈之間的連接點導致一呈現“無接縫”之最後寬度織物。
對於使用任何前文所揭露方法來接合經針織織物條帶或條帶部分而言,將經針織迴路沿著相鄰長度方式邊緣設置係很重要。然而,該技藝中具有諸如使用紫外線(UV)敏感性染料之系統等系統,其可容易由一般熟習該技術者改用以符合本製程或方法的需求來幫助設置及對準相鄰迴路。
利用本發明的方法所產生之經針織結構有潛力可達成經織造結構之許多相同基本設計特徵。重要的設計特徵係包括孔(空隙)尺寸、織物卡徑或厚度、孔(空隙)密度及開放面積。諸如造紙機壓製織物等部分使用中,針織在其本質上可遠比經織造結構更可壓縮。其亦可更為韌性。亦即, 在一壓製輥隙中的一壓製負荷移除之後,織物可擴張回到其原始、未壓縮厚度。
利用本發明的方法所產生之經接合針織結構可製成許多與織造織物相同的功能性構造,其中因為經針織結構優於織造結構所提供之前述優點所以經針織結構比織造結構更理想。例如,可產生多層織物,其中頂層設計提供平坦性及細微孔隙尺寸,而底層則設計提供抗磨性、韌度、強度、及MD及/或CD穩定度。不同於使用經織造織物條帶之習知技術,可以具有用於製造細微、薄、高模數織物之此總成途徑。因為此接合方法將導致一非標記、強固連接點及部件,此方式對於經接合針織結構本身是可能的。然而,可想見經接合針織結構將亦可能為用來產生可產生此結構之一複合物或一超細微結構的基底結構。
雖然已描述單一層織物之構造,可製造包括數個織物層之層疊式織物,其中一或多個且包括所有的織物層可為機上可接縫式。並且,亦可能希望具有一機上可接縫式經針織基材。尚且,上述織物可在沒有任何進一步處理下依現狀產生。或者,其中織物為壓製織物之案例中,此織物可製成為一基材,在一或兩側上以一或多層人造纖維綿絮被針製。該織物亦可利用該技藝中的熟知方法被塗覆及/或浸漬有一或多個聚合物樹脂層並譬如用來作為一鞋壓製皮帶。
雖然此處已經詳述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及其修改,請瞭解本發明不限於此確切實施例及修改,熟習該技術者可作出其他修改及變異而不脫離由申請專利範圍界定之本 發明的精神與範圍。
10,12‧‧‧可旋轉式安裝的輥
14‧‧‧供應捲軸
16‧‧‧軸線
18‧‧‧雙箭頭,位移方向
20‧‧‧紗線材料
26,28‧‧‧縱向邊緣
29‧‧‧窄連接段
30‧‧‧箭頭,配送方向
32‧‧‧螺旋彎圈
34,36‧‧‧虛線,切割方向
50‧‧‧第一織物條帶部
51‧‧‧CD接縫
52,54,72,74‧‧‧平行輥
56,58,76,78‧‧‧長度方式或側向邊緣
60,80‧‧‧平行輥的中央軸線
62‧‧‧第二織物條帶部分
63‧‧‧第二織物條帶部分的起始邊緣
64‧‧‧第二織物條帶部分的長度方式邊緣
70‧‧‧第一織物條帶部分或起始條帶
82‧‧‧長度方式邊緣對於織物的預定機器方向之角度
83‧‧‧雙箭頭,織物的預定機器方向
84‧‧‧連續條帶部分
86‧‧‧連續條帶部分的小部分
87,88‧‧‧虛線,修整方向
100‧‧‧針織單元
102‧‧‧雙箭頭,平行於輥的方向
132‧‧‧鑲嵌連接紗線
134‧‧‧針織綴縫
136‧‧‧拉舍爾(raschel)經紗針織
200‧‧‧縱向強化紗線
500‧‧‧經連續針織的織物
501‧‧‧鬆散紗線或尾部
600‧‧‧接合迴路,經針織迴路
610‧‧‧螺旋彎圈的側向邊緣
700‧‧‧交錯或互囓
B,W‧‧‧寬度
D‧‧‧軸線隔開距離
第1圖為呈現一經編針織織物形式之一經紗針織的平面圖;第2圖為呈現一拉舍爾(raschel)針織織物形式之一經紗針織的平面圖;第3圖為一平床針織織物形式之一緯紗針織的平面圖;第4圖為呈現一具有縱向紗線以供機器方向強化的經編針織織物形式之一經紗針織的平面圖;第5圖為呈現一具有縱向紗線以供機器方向強化的拉舍爾(raschel)針織織物形式之一經紗針織的平面圖;第6圖為呈現一具有縱向紗線以供機器方向強化的平床針織織物形式之一緯紗針織的平面圖;第7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一用於製造一織物之方法的示意俯視圖;第8圖為第7圖所示的製造方法之側視圖;第9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一用於製造一織物之方法的示意俯視圖;第10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一用於製造一織物之方法的示意俯視圖;第10A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一用於製造一織物之方法的示意俯視圖;第11圖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一針織織物的側視圖;第12圖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一具有縱向紗線以 供機器方向強化之針織織物的側視圖;第13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一用於製造一織物之方法的示意俯視圖;第14圖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一經接合針織織物的側視圖;第15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描繪側向邊緣迴路之相鄰螺旋彎圈的側視圖;第16圖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一具有經接合的相鄰螺旋彎圈之織物的側視圖;第17圖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一具有經接合的相鄰螺旋彎圈之織物的俯視立體圖;及第18圖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一具有經接合的相鄰螺旋彎圈及縱向紗線以供遍及整體織物的機器方向強化之織物的側視圖。
32‧‧‧螺旋彎圈
200‧‧‧縱向強化紗線
501‧‧‧鬆散紗線或尾部
700‧‧‧交錯或互囓

Claims (18)

  1. 一種製造工業織物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將一具有兩橫寬邊緣的第一織物條帶部分針織至該工業織物的理想長度,其中該第一織物條帶部分具有窄於該工業織物之一寬度;藉由針織一CD接縫將該第一織物條帶部分形成為一無端迴路藉以使該等兩橫寬邊緣接合在一起;將該第一無端迴路織物條帶部分圍繞著兩可旋轉式安裝的平行輥放置;及針織一第二織物條帶部分,其中該第二織物部分的針織係沿著該第一織物條帶部分的一第一邊緣繼續進行以作為其一延續物且其中該第二織物條帶部分被連續地針織為一無端迴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將額外織物條帶部分針織為具有窄於該工業織物之寬度的無端迴路,其中藉由針織及互鎖來自一額外織物條帶部分之一第一邊緣的針織迴路與來自一先前經針織織物條帶部分之一第二邊緣的針織迴路,以使該等額外織物條帶部分的針織沿著一先前經針織織物條帶部分的一邊緣連續地繼續進行,且其中該等額外織物部分被針織以形成該工業織物的一理想寬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織物條帶部分及該第二織物條帶部分利用一經紗或緯紗針織技術被針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織物條帶部分、該第二織物條帶部分、以及該等額外織物條帶部分利用一經紗或緯紗針織技術被針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該等經針織織物條帶部分包括一縱向強化紗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中該等經紗經針織織物條帶部分及該等緯紗經針織織物條帶部分包括一縱向強化紗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織物條帶部分圍繞著該等兩可旋轉式安裝的平行輥放置且其中該第一織物條帶部分的縱長邊緣平行於該第一織物條帶部分的一預定機器方向。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織物條帶部分圍繞著該等兩可旋轉式安裝的平行輥放置且其中該第一織物條帶部分的縱長邊緣與該第一織物條帶部分的一預定機器方向構成一角度。
  9. 一種製造工業織物之方法,其中該織物係為一全寬度工業織物且在該織物的一預定機器方向中為無端狀,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針織一包含單絲或複絲纖維的織物條帶,其中該經針織織物條帶的一寬度窄於該全寬度織物的一寬度;螺旋地捲繞該經針織織物條帶,其中該經針織織物條帶的一邊緣與一後續經捲繞針織織物條帶的一邊緣相鄰; 將針織迴路沿著該經捲繞針織織物條帶的相鄰邊緣設置;及將該等針織迴路互鎖在該經針織織物條帶的相鄰邊緣上,其中藉由針織該等相鄰邊緣之間的一窄連接段以將該等針織迴路互鎖,藉以將該等針織迴路接合至彼此。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中藉由沿至少兩平行輥螺旋地捲繞該經針織織物條帶來進行該螺旋地捲繞經針織織物條帶之步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中該經針織織物條帶利用一經紗或緯紗針織技術被針織。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中該經針織織物條帶包括一縱向強化紗線。
  13. 一種製造工業織物之方法,其中該織物係為一全寬度工業織物且在該織物的一預定機器方向中為無端狀,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針織一包含單絲或複絲纖維的織物條帶,其中該經針織織物條帶的一寬度窄於該全寬度織物的一寬度;螺旋地捲繞該經針織織物條帶,其中該經針織織物條帶的一邊緣與一後續經捲繞針織織物條帶的一邊緣相鄰;將針織迴路沿著該經捲繞針織織物條帶的相鄰邊緣設置;將該等針織迴路互鎖在該經針織織物條帶的相鄰 邊緣上;使該等針織迴路沿著該經捲繞針織織物條帶的相鄰邊緣交錯;及將一縱向紗線插入至該等經交錯迴路內,藉以將該經捲繞針織織物條帶的邊緣連接在一起。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方法,其中該經針織織物條帶利用一經紗針織或一緯紗針織技術被針織。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方法,其中該經針織織物條帶包括一縱向強化紗線。
  16. 一種工業織物,其藉由下列步驟所製造:將一具有兩橫寬邊緣的第一織物條帶部分針織至該工業織物的理想長度,其中該第一織物條帶部分具有窄於該工業織物之一寬度;藉由針織一CD接縫將該第一織物條帶部分形成為一無端迴路藉以使該等兩橫寬邊緣接合在一起;將該第一無端迴路織物條帶部分圍繞著兩可旋轉式安裝的平行輥放置;及針織一第二織物條帶部分,其中該第二織物部分的針織係沿著該第一織物條帶部分的一第一邊緣繼續進行以作為其一延續物且其中該第二織物條帶部分被連續地針織為一無端迴路。
  17. 一種工業織物,其藉由下列步驟所製造:針織一包含單絲或複絲纖維的織物條帶,其中該經針織織物條帶的一寬度窄於該全寬度織物的一寬度; 螺旋地捲繞該經針織織物條帶,其中該經針織織物條帶的一邊緣與一後續經捲繞針織織物條帶的一邊緣相鄰;將針織迴路沿著該經捲繞針織織物條帶的相鄰邊緣設置;及將該等針織迴路互鎖在該經針織織物條帶的相鄰邊緣上,其中藉由針織該等相鄰邊緣之間的一窄連接段以將該等針織迴路互鎖,藉以將該等針織迴路接合至彼此。
  18. 一種工業織物,其藉由下列步驟所製造:針織一包含單絲或複絲纖維的織物條帶,其中該經針織織物條帶的一寬度窄於該全寬度織物的一寬度;螺旋地捲繞該經針織織物條帶,其中該經針織織物條帶的一邊緣與一後續經捲繞針織織物條帶的一邊緣相鄰;將針織迴路沿著該經捲繞針織織物條帶的相鄰邊緣設置;將該等針織迴路互鎖在該經針織織物條帶的相鄰邊緣上;使該等針織迴路沿著該經捲繞針織織物條帶的相鄰邊緣交錯;及將一縱向紗線插入至該等經交錯迴路內,藉以將該經捲繞針織織物條帶的邊緣連接在一起。
TW097103512A 2007-01-31 2008-01-30 工業織物及其製造方法 TWI4326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700,376 US7712336B2 (en) 2007-01-31 2007-01-31 Subassembly for industrial fabric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4679A TW200914679A (en) 2009-04-01
TWI432626B true TWI432626B (zh) 2014-04-01

Family

ID=39410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03512A TWI432626B (zh) 2007-01-31 2008-01-30 工業織物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7712336B2 (zh)
EP (1) EP2126198A1 (zh)
JP (2) JP5289332B2 (zh)
KR (1) KR20090111864A (zh)
CN (1) CN101622398B (zh)
AU (1) AU2008210426B2 (zh)
BR (1) BRPI0807175A2 (zh)
CA (1) CA2676828A1 (zh)
MX (1) MX2009008161A (zh)
RU (1) RU2462546C2 (zh)
TW (1) TWI432626B (zh)
WO (1) WO20080950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58939B1 (de) 2008-11-19 2015-04-29 Voith Patent GmbH Papiermaschinenbespann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DE102009028215B3 (de) 2009-08-04 2010-09-09 Voith Patent Gmbh Kombination eines Pressfilzes mit einem Presswalzenbezug und/oder einem Saugwalzenbezug für eine Papiermaschine
US20110146913A1 (en) * 2009-12-23 2011-06-23 William Harwood Industrial fabric with wear resistant coating
FI20115099L (fi) * 2011-01-31 2012-08-01 Metso Fabrics Oy Kenkäpuristinhihna, menetelmä sen valmistamiseksi ja käyttö kenkäpuristimessa
US20130007999A1 (en) * 2011-07-06 2013-01-10 Ashish Sen Seaming process for pmc fabric having monofilament yarns
BR112015000643A2 (pt) * 2012-07-17 2017-06-27 Shima Seiki Mfg cabedal de sapato e método para produzir o cabe-dal de sapato
CN108532084B (zh) * 2018-05-11 2024-01-30 中山敦明纺织有限公司 一次性织造成型内外设有助力绳进出开口孔位功能性织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10974A (en) * 1976-03-08 1977-09-17 Gakunan Kk Weft knitting method
ZA802818B (en) * 1979-05-19 1981-05-27 Fenner Co Ltd J H Belting
FI64825C (fi) * 1981-03-11 1986-12-01 Cofpa Pappersmaskinfilt speciellt foer dess vaotparti
DE3632386A1 (de) * 1986-09-24 1988-04-07 Heimbach Gmbh Thomas Josef Maschinenfilz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EP0290653B1 (de) * 1987-05-14 1990-04-11 Thomas Josef Heimbach GmbH & Co. Materialbahn
US5049425A (en) * 1989-01-04 1991-09-17 Abany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Porous yarn for OMS pintles
DE3914533A1 (de) * 1989-05-02 1990-11-08 Heimbach Gmbh Thomas Josef Band fuer papiermaschinen
US5204150A (en) * 1989-08-17 1993-04-20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Loop formation in on-machine-seamed press fabrics using yarns comprising mxd6 polyamide resin material
US5268076A (en) * 1990-06-13 1993-12-07 Thomas Josef Heimbach Gmbh & Co. Spiral wound papermaking-machine felt
SE468602B (sv) * 1990-12-17 1993-02-15 Albany Int Corp Pressfilt samt saett att framstaella densamma
SE505390C2 (sv) * 1995-11-30 1997-08-18 Albany Int Corp Laminerad beklädnad samt metod och ämne för framställning därav
US6124015A (en) * 1996-04-18 2000-09-26 Jwi Ltd. Multi-ply industrial fabric having integral jointing structures
JPH1060757A (ja) * 1996-08-09 1998-03-03 Tsudakoma Corp インターシャ編み地およびインターシャ編み地の編成 パターン作成方法
US5888915A (en) * 1996-09-17 1999-03-30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Paper machine clothings constructed of interconnected bicomponent fibers
US6182375B1 (en) * 1996-09-25 2001-02-06 Institute Of Pap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NIP impulse drying
US5713399A (en) * 1997-02-07 1998-02-03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Ultrasonic seaming of abutting strips for paper machine clothing
US5732749A (en) * 1997-02-14 1998-03-31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Pin seam for laminated integrally woven papermaker's fabric
US5785818A (en) * 1997-02-27 1998-07-28 Jwi Ltd. Multiaxial pin seamed papermaker's press felt
US5799709A (en) * 1997-08-29 1998-09-01 Asten, Inc. Papermaking fabric seam with seam flap anchor
US5945357A (en) * 1997-10-07 1999-08-31 Wangner Systems Corporation Multi-layer press fabric comprising looped, knit yarns woven in an upper layer of fabric
US6174825B1 (en) * 1997-12-09 2001-01-16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Resin-impregnated belt for application on papermaking machines and in similar industrial application
DE59803190D1 (de) * 1998-04-02 2002-04-04 Heimbach Gmbh Thomas Josef Textilbah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olchen Textilbahn sowie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ieses Verfahrens
US6213164B1 (en) * 1999-03-11 2001-04-10 Geschmay Corporation Pintle seamed press felt
US6465074B1 (en) * 1999-08-25 2002-10-15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Base substrates for coated belts
US6231928B1 (en) * 1999-08-30 2001-05-15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esin-impregnated endless belt structures for papermaking machines and simila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EP1209283B1 (de) * 2000-11-23 2003-12-17 Thomas Josef Heimba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Textilbahn, insbesondere Papiermaschinenbespannung
US6630223B2 (en) * 2001-01-26 2003-10-07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Spirally wound shaped yarns for paper machine clothing and industrial belts
JP3870289B2 (ja) * 2002-02-25 2007-01-17 イチカワ株式会社 抄紙用プレスフェルト用有端状ベース部材及び抄紙用プレスフェルト
JP2004036046A (ja) * 2002-07-04 2004-02-05 Ichikawa Woolen Textile Co Ltd 抄紙用プレスフェルト
US7147756B2 (en) * 2003-02-11 2006-12-12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Unique fabric structure for industrial fabrics
US7410554B2 (en) * 2004-11-11 2008-08-12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Unique modular construction for use as a forming fabric in papermaking or tissue or nonwove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09130579A (ru) 2011-03-10
JP2010518264A (ja) 2010-05-27
CN101622398A (zh) 2010-01-06
RU2462546C2 (ru) 2012-09-27
MX2009008161A (es) 2009-10-08
WO2008095055A1 (en) 2008-08-07
AU2008210426A1 (en) 2008-08-07
CA2676828A1 (en) 2008-08-07
AU2008210426B2 (en) 2012-04-26
EP2126198A1 (en) 2009-12-02
JP5289332B2 (ja) 2013-09-11
JP2013032613A (ja) 2013-02-14
KR20090111864A (ko) 2009-10-27
BRPI0807175A2 (pt) 2019-01-22
CN101622398B (zh) 2012-05-02
US20080179030A1 (en) 2008-07-31
US7712336B2 (en) 2010-05-11
TW200914679A (en) 200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99429B1 (ko) 기계상에서 이음가능한 전폭 평판직조형 직물
US9315940B2 (en) Seamed press felt including an elastic carrier layer and method of making
JP4069250B2 (ja) 抄紙機布を製造する方法
TWI439366B (zh) 經改良的多軸向織物
KR100405084B1 (ko) 제지기의 프레스부용 프레스 패브릭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432626B (zh) 工業織物及其製造方法
JP4990788B2 (ja) 抄紙、ティシュ又は不織における形成布として使用する唯一のモジュラー構造
TW483959B (en) Multilayer laminate seam fabric
JP2005521807A (ja) 積層多軸プレス布
JP2001040595A (ja) 成型糸を有している多軸プレス布
JP4818259B2 (ja) 糸移動を防止する多軸抄紙布の継ぎ合わせ方法、及びそれに対応する抄紙布
JP2004512441A (ja) 継ぎ合わせ抄紙機の布の改良
JP4814314B2 (ja) 継目を有する多軸四層布
JP4384051B2 (ja) 層状プレス布
JP6521447B2 (ja) 抄紙用フェルト
JP2001040594A (ja) 角度のついた織を持つ多軸プレス布
JP2006504873A (ja) 二層多軸に織られた布の結合強度を増加し且つ非一様性を最少にする方法及び同じくそれに従って生産される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